大道无形(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8 13:34:07

点击下载

作者:刘干才

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道无形

大道无形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大道无形作者:刘干才排版:梦工厂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3-01ISBN:9787538582321本书由大华文苑(北京)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大道无形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的历程,推进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推进了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文化是立国之根,实现中国梦也是我国文化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并最终体现在文化的发展繁荣。习近平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要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

如今,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攻坚和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面对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面对各种眼花缭乱的现代传媒,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浩浩历史长河,熊熊文明薪火,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滚滚黄河、滔滔长江,是最直接源头,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而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中华文化曾是东方文化摇篮,也是推动世界文明不断前行的动力之一。早在500年前,中华文化的四大发明催生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地理大发现。中国四大发明先后传到西方,对于促进西方工业社会发展和形成,曾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总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文化纵深,蕴含丰富宝藏。我们要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弘扬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现象,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文化形态与文化风采。

为此,在有关专家指导下,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大型书系。主要包括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伦理道德、古风古韵的建筑遗存、深具内涵的自然名胜、悠久传承的历史文明,还有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等,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

本套书系的特点是全景展现,纵横捭阖,内容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叙述,语言通俗,明白晓畅,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韵,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知识性和延伸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中华儿女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2014年4月18日一脉相承太极之源

在远古时期,中华始祖部落之一的伏羲氏族,发明创造了太极文化的经典“先天太极图”。

3100年前,周文王姬昌以“伏羲太极”为依据作“周易”,全面继承发展了中华太极文化形象数理思维方法。3000年前,道家创始人老子留下体现中华太极文化的经典文本《道德经》。儒家创始人孔子对“周易”进行全面研究,其弟子记录其思想言论而作成《易传》。此后,儒、释、道三教合流,为太极拳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人祖伏羲创先天太极八卦图

传说,在很古的时候,在无边无际的空中,有一个又大又圆的黑球,生长了整整十万八千年。十万八千年后,这个大黑球由静生动,开始旋转飞荡起来,搅得整个宇宙都混沌了。静生动,动生静。旋转之中,在大黑球里生长了一个巨人,也生长了整整十万八千年。巨人在呼呼地睡大觉,至于他睡了多少年,谁也说不清楚。他赤身裸体,黑暗压着他,他压着黑暗。他呼出的是黑气,吸入的也是黑气。他枕着黑暗睡,蹬着黑暗眠。不知道是黑暗孕育了他,还是他孕育了黑暗。这个巨人名叫伏羲。■伏羲我国传说中远古三皇之一,百王之先。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他还创造历法、教民渔猎、驯养家畜、婚嫁仪式、始造书契、发明陶埙、琴瑟乐器、任命官员等。

这个黑圆球,滚荡了十万八千年,静息了十万八千年。伏羲终于醒来了。他睁眼四顾,见四面八方全是黑漆漆的,不由得想发脾气。但是发脾气顶何用?他笑了!“哈哈”大笑一阵,笑得整个黑暗都打■伏羲塑像颤颤。

后来,伏羲盘腿打坐,双手合十,慢慢眯缝着眼睛,心平气和地静静悟身悟黑。他不移不动,到底他入静了多少年,兴许有十万八千年吧!

十万八千年后,伏羲生了一双明亮的眼睛,左日右月,前看十万八千年,后看十万八千年。他生了一双顺风耳,上下听风雷,八方闻呼啸。他生了一双千钧臂,力挽巨澜,能扭转乾坤。他生了一颗七窍心,能异想天开,能钻地入水。他生了一副万眼肺,能呼风唤雨,滋润世界。他生了一张海口,能吞云吐雾,播火架虹。他生了一双长腿,能日行千里,跨山越河。

伏羲站起身,面对茫茫的黑暗大声呼叫:“阴生的黑暗,退,退下吧!阳生的光明,生,生长吧!有黑白、明暗的世界降临吧!”

这个黑暗的世界好像全由伏羲驾驭,听从他的召唤。在他的呼声里,只见那轻轻上升的东西变成了蓝天,那慢慢下沉的东西变成了褐色的大地。天和地从此诞生了,分界了。

伏羲怕天地合拢了,他就头顶蓝天,脚踏大地,又大声地呼叫道:“蓝天啊,生长,生长吧,一层两层三层四层五层六层七层八层九层!地啊,加厚吧!一层两层三层!人啊,生长,生长吧,顶天立地!”伏羲三声呼啸,惊天动地。天越来越高,地越来越厚,伏羲也越长越高。天在生长,地在生长,伏羲也在生长。就这样,蓝天变得极高极高,大地变得极厚极厚,天地分开了,再也不会合拢了。天高九霄,地厚三层,伏羲身躯高达十万八千里。这个世界,有了黑白和光明,同时黑中有白,白中有黑,明中有暗,暗中有明,黑白相融,明暗恍惚,黑白对峙,相辅相成,彼此依■天水伏羲庙内的太极图存。

十万八千年后,伏羲耗尽了他的神力,壮烈地倒下了!他倒在茫茫大地上,头枕高山,足蹬大海,身压大川。他知晓自己的前身后世,于是,他抠掉自己的左眼,让它变成了火红的太阳,给天下送阳光和温暖,白昼主阳;他抠掉自己的右眼,让它变成了月亮,给天下送去光明和雨露,夜晚主阴。从此以后,生了日和月,分了昼和夜,分了阴和阳。九霄 表示天空的最高处,比喻极高或极远的地方。我国道家传说中有九层天,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睟天,六为廓天,七为咸天,八为沈天,九为成天。

伏羲要按照人的意志创造世界。他的鼻子变成了入云的高山;鼻凹变成了望不到底的山谷;他呼出的气流变成了呼啸的风,变成了惊天动地的雷电;他的唾液变成了多变的云雨,变成了甜美的甘泉;他的心脏变成了不熄的篝火,变成了跳动的火焰;他的筋脉变成了四通八达的道路,变成了淙淙流淌的小溪……生灵 佛教认为万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都是有佛性的生灵。“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大自然一草一木都有其存在意义,人们应该充分尊重宇宙万物的尊严和生存权利,世间万物的爱和生命都让人类敬畏。

同时,伏羲巨大身躯在紫雾升腾中化去,成为丈二真人。同时,大地上也开始产生了人类和生灵。

人还是人,伏羲还是伏羲。他还有一双千里眼,还有一对顺风耳,还有一颗七窍心,还有一副万眼肺,还有一双日行千里的长腿。

不过,他的先天功能大多失去了,一切变得浑浊、恍惚和朦胧起来,再也不能前知十万八千年,后知十万八千年了。他想知晓的往事和未来事,全凭他的大彻大悟了。■伏羲庙里的八卦

尽管如此,伏羲很满足,他没有丝毫悔恨的地方,失去的就让他失去吧,他在创造一个属于人的世界,他在创立一个黑白阴阳的世界。他大多全忘记了。他只记得一个大黑球,又大又圆,无边无际。黄河 在我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祥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从高空俯瞰,它非常像一个巨大的“几”字,又隐约像是我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龙。

一天,伏羲坐在一个高大的山丘上,仔细观察黄河与洛河汇流的情景。黄河水是黄的,洛河水是清的,两水相汇,形成一个很大的漩涡;漩涡一半黄,一半清,犹如两条游鱼紧紧地抱在一起。

在大漩涡中,又各形成两个小漩涡,就像两条鱼的眼睛。他灵悟顿生,捡起一根树枝,就在地上画了起来。于是,就形成了流传千古的伏羲太极图。

伏羲太极图中的两条游鱼,白的名阳鱼,主阳、主动、主父;黑的名阴鱼,主阴、主静、主母。阳鱼的眼睛是黑色的,阴鱼的眼睛是白色的。阳鱼表示天,阴鱼表示地,阳鱼和阴鱼的交界,就是天和地的交界,表示人。天、地、人被称为“三才”,是太极图的核心。再后来,世界经历过一次大灾难,天塌地陷,洪水横流,多亏了伏羲的妻子女娲炼石补天,又斩断白龟的4条腿支撑住了天,这才挽救了大地苍生。有一天,伏羲在蔡河捕鱼,逮住一只白龟。他想:世上白龟少见哪!当年天塌地陷,白龟老祖救了俺们,后来就再也见不到了。莫非这个白龟是白龟老祖的子孙?我得把它养起来。他挖个坑,灌进水,把白龟放在里边,逮些小鱼虾放坑里,叫白龟吃。也怪,白龟养在那儿,坑里的水格外清。伏羲每次去喂它,它都凫到伏羲跟前,趴在坑边不动弹。■女娲补天塑像

伏羲没事儿就坐在坑沿儿,看着白龟想世上的难题。看着看着,他见白龟盖上有花纹,就折了一根草秆儿,在地上比着白龟盖上的花纹画。画着想着,想着画着,画了九九八十一天,画出了名堂。他用一通道儿当阳,一断道儿当阴,一阳二阴,一阴二阳,来回搭配,画■太极是我国思想史上的重要概来画去,画成了八卦图。念,初见于《易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

伏羲氏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卦。”与八卦有密切联系。原与天文气象及地区远近方向相关,后来地,他用阴阳八卦来解释天地万物被宋代的理学家以哲理方式进一步的演化规律和人伦秩序。伏羲氏取阐释。太极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火种、正婚姻、教渔猎,结束了人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们茹毛饮血的历史。伏羲氏因此被人们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根之祖”、“人文之祖”。阅读链接在我国古代神话中,生活在“华胥之国”的华胥氏到一个风景特别的雷泽去游玩,偶尔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于是受感而孕,于三月十八日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伏羲”。雷泽中的脚印其实是雷神留下的,这位雷神长着龙的身子人的头,这雷神在《山海经·海内东经》记载:“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因此,伏羲本来就是一个龙身人首的“龙种”。周文王依伏羲太极创作《周易》

在商代末年,西方出现了一位诸侯之长,姬姓,名昌。他是古公亶父的孙子,季历的儿子。商纣时为西伯,因此亦称西伯昌。■周文王(前1152年~前1056年),姓姬名昌,是黄帝的后裔,季历之子,华夏族人,西周的奠基者。商纣王统治时,他被封为西伯,也称伯昌。他治理岐山50年,使岐山的政治和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其子姬发得天下后,追尊他为“周文王”。孔子称周文王为“三代之英”。

姬昌做世子的时候,每天要去问候他的父亲3次。每日清晨鸡鸣后就穿好礼服,到父亲的寝宫门外问安,听到内侍说安好,姬昌脸上就露出喜色,正午和晚上也是如此,日复一日,从未间断。

偶尔听说父亲身体不舒服,姬昌就会忧愁满面,连走路也不像平时那么从容了,直到父亲的身体康复,饮食也恢复正常,他这才安下心来。

每当父亲用膳前,姬昌一定亲自去察看饭菜是不是太冷了或太热了;等到父亲用膳完毕,姬昌又会问侍者父亲吃得怎样。他又嘱咐膳房的管理者说,不要把隔顿的饭菜■周文王雕塑再端上去。这一切都交代完了,他才敢退出。

由于西伯姬昌广施仁德,礼贤下士,发展生产,深得人民的拥戴。由此引起商纣王的猜忌和不满,他于是将姬昌囚禁于羑里城的监狱里。商纣 帝辛,名受,后世人称殷纣王。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才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深得父亲帝乙欢心。帝辛继位后,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力强盛。发起对东夷用兵,打退了东夷向中原扩张,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

姬昌被囚禁7年,他在狱中苦闷无事,于是想起了伏羲的先天太极八卦,于是就将伏羲的先天太极八卦改造成后天八卦,后世称为《周易》。《周易》共六十四卦,每卦的内容包括卦画、卦词、爻题、爻辞。六十四卦共384爻,但为首的两卦乾和坤各多一爻,所以共386条爻辞。

八卦依太极而成,符号两两相重,构成了《周易》六十四卦卦画,为了便于区分八卦之卦和六十四卦之卦,后人称八卦为“经卦”,称六十四卦为“别卦”。因此,任意两个经卦相重叠可以得一别卦。六十四卦是由八经卦相重而成。故从卦画看,一别卦由两经卦组成:居下部分称内卦,另一部称外卦。由于八卦相重成六十四卦,故往往用八卦卦象称呼六十四别卦。八卦最基本的象征是8种自然物: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艮为山、兑为泽、坎为水、离为■八卦图石雕火。《周易》中每一卦除了卦画符号外,还有卦名、卦爻辞,按照先后次序,《周易》每一卦都由卦画、卦名、卦辞、爻辞4部分组成。爻辞 关于爻辞的作者、年代,司马迁、郑玄主卦爻辞并为文王作说;郑众、贾逵、马融、虞翻、陆绩主卦辞文王作,爻辞周公作说;近人皮锡瑞以为卦爻辞并为孔子作。近代仍有爻辞与卦辞共一人作、非一人作、众人作及西周初年说、西周末年说、春秋说、战国说之争。

卦画即卦的符号,由6条符号组成;所在卦画后面的叫卦名,如“—·乾”,乾就是卦名,卦名是对卦画最简要的说明,它是这个卦的主题。

如乾这个卦画6个符号皆为阳,故乾有刚健之义;在卦名后面有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叫卦辞,卦辞是对一卦六爻总的说明。如乾后面有“元亨利贞”4个字,此就为乾卦卦辞。咸卦后面有“亨利贞,取女吉”的文辞,此为咸卦卦辞。

一卦共六爻,即由6个符号组成,每爻都有一个意思,表达这个意思的文辞叫作爻辞。一卦有六爻,共有6条爻辞。

在卦辞下,6条爻辞作为爻题,爻题皆为两字,一个表爻的性质,阳爻记为“九”,阴爻记为“六”。一卦六爻自下而上,若为阳爻依次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若为阴爻依次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

卦序指六十四卦排列的顺序。为了记忆,古人编了一首卦序歌: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古籍《周易》

姬昌根据伏羲先天太极所创的《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有着内在的根据,这种排列反映了太极原始内容中衍生的世界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以乾坤为首,象征着世界万物开始于天地阴阳,乾为阳,为天;坤为阴,为地。乾坤之后为屯、蒙,屯、蒙象征着事物刚刚开始,处于蒙昧时期。上经终于坎、离,坎为月,离为日,有光明之义,象征万物万事活生生地呈现出来。下经以咸恒为始,象征天地生成万物之后,出现人类、家庭、社会。咸为交感之义,指男女交感,进行婚配。恒,恒久,指夫妇白头到老。社会形成以后,充满矛盾,一直到最后为既济、未济。既济,指成功,完成。未济表示事物发展无穷无尽没有终止。■周文王画像犴 亦叫狴犴,是传说中的一种走兽,形如野狗,黑嘴。据说,犴是长江流域河姆渡先民的图腾,犴舞是河姆渡先民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为表达对犴图腾的崇拜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民间舞蹈,它起源于先民对犴神话的崇敬,是河姆渡稻作文化的产物,是先民模糊集合思维的产物。

周部落的人民对姬昌被囚禁非常担心,他们不能失去这样一位有德有才的首领。有个叫散宜生的人为救姬昌想了一个办法。散宜生首先用千金来搜寻天下的奇珍异宝,最后得到了驺虞、鸡斯这样的奇兽神马,百工、百朋这样的黑玉、大贝,还有1000盒玄豹、黄罴、青犴、白虎的毛皮。

得到这些罕见的珍宝以后,散宜生通过商的一个叫费仲的大臣,将珍宝献给了商纣,想以这些珍宝换回姬昌的自由。

商纣看到这些珍宝以后,非常高兴,就下令释放姬昌,并且杀牛宴请一番。

事实上,文王演卦而作“卦辞”,他的儿子周公又祖述文王的思想而发扬扩充之,便著了《爻辞》,但根据古代宗法的观念,父子相从,因此三圣之中便不提周公了。

文王、周公用六爻卦作为“宇宙”符号,并用极其简练的语言对“易”的思维模式进行表达,这实在是十分珍贵的。

文王八八六十四卦的建立,是伏羲先天太极的发展,他的思想已经由“天人相应”的“对待”关系,演变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关注和诠释,天地一体、矛盾对立统一、“象”的思维形式,依然贯穿于《周易》的始终。阅读链接八卦虽成,它们代表世间万物的8种基本性质,万物万事的性质可以抽象为8种,但具体的事物则是无穷无尽的,不可能只有8种,故而“八卦小成”,不能反映复杂的变化。“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就是八卦每一卦都可以为太极,以本气相推,与八卦相叠,遂成八八六十四卦,反映宇宙间不同的复杂变化。进而推演成六十四卦并系以卦爻辞,并提出“刚柔相对,变在其中”的富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完成了《周易》这部千古不朽的著作。这便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王拘而演周易”的故事。《周易》以占筮的形式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内容几乎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全部内容,被誉为“群经之首”。老子首倡太极以柔克刚理论

在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的有个地方叫苦县。城东10里,有个村庄,叫曲仁里,这里松青柏翠,水秀山明,算得上一个风景佳丽的宝地。■老子本名李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他存世有《道德经》,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我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曲仁里村前有条赖乡沟,沟水清澈见底,两岸李树茂盛。在那李子树林深处有一户人家,这家的闺女模样俊俏,知书达理,爹娘把她看成掌上明珠。但这闺女却发誓终身不嫁,一生守在二老身旁,安心攻读诗书,侍奉爹娘。■老子写经画

相传有一天,这闺女到乡沟水边洗衣,在石头上搓了一阵,举起棒槌“梆!梆!梆!”刚几下,就见两个对肚儿长在一起的李子从对面不远的水面上漂了过来。她停下手中的活计,伸手把李子拿起来。

只见两个李子都是一面鼓肚儿,一面偏平,像两个耳朵合在一起。她咬一口尝尝,蜜甜蜜甜!几口就吃完了。刚吃完李子,她就感觉心里难受起来,想呕吐,又吐不出来,原来,她怀孕了。苦县 古代县名,位于河南省鹿邑县。楚置苦县,秦废。汉属相县南部地区。东汉初复置,属淮阳郡。老子本是楚国相县人,楚国相县曾因荒芜而归于苦县,所以后世称老子为苦县人。

花落花开,竟然81年过去了,吃李子怀孕的姑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儿子终于顶断母亲的右肋,从里边拱出来了!咦!原来是个白胡子小老头!连头发和眉毛都白了!雷公电母 雷公是司雷之神,属阳,故称公。电母是司掌闪电之神,属阴,故称母。雷电崇拜,起自上古。自先秦两汉起,民众就赋予雷电以惩恶扬善的意义。认为雷公能辨人间善恶,代天执法,击杀有罪之人,主持正义。

母亲说:“儿啊,你是为娘吃李子怀孕生下的,那李子又像两个耳朵合成的,娘给你指姓起名,唤李耳吧!临死之前我没别的话讲,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娘死之后,你在尘世之上,做个好人,也就不枉我怀你八十一载了。”

说罢,气绝身亡。李耳跪在母亲尸首旁边,痛哭了一场。因为李耳出生是老头模样,后来人们就把李耳称为老子。李耳小的时候很少说话,但他善于思考,凡事非要想出个道道才行。

一天,李耳和几个小伙伴在村外玩。这里有一棵大槐树,几个人合抱也搂不住。他们觉得这树太强大了,遮住好大一片荫,几个人爬上去摇晃也摇晃不动。在树的下面长着一片细长的小草,由于常年晒不上太阳,又黄又瘦,随着微风摇来摇去,非常细弱。■老子雕塑

突然,狂风大作,小草被吹得贴伏在地面上,大树在狂风中悠悠地晃动身躯,似乎在说:“我是多么强大呀!什么也不怕。”

不一会儿,随着一道刺眼的闪电,一阵震耳欲聋的雷声,好似雷公电母来到人间,“咔嚓”一声,大槐树断了,露出白白的断茬。躲在一边的孩子们吓得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雷雨过后,李耳他们来到大槐树倒下的地方,看见那些小草迎着阳光,顶着露珠挺立着,似乎更加神气了。他不由得陷入了沉思。■《道德经》

李耳回到家里,将看到的情景给老师商容叙说了一遍。年迈的商容张开嘴问道:“我的牙齿还在吗?”

李耳摇了摇头。

商容又问:“我的舌头还在吗?”

李耳点了点头。

商容微笑着问李耳:“牙齿是刚强的,舌头是柔弱的,为什么到老的时候,舌存而齿亡呢?”

李耳似乎一下子明白了,大声回答:“舌正因为柔软才长期存在,齿正因为刚强而先落,老师,是这样的吗?”

商容笑了:“你算是悟出这个道理了。不仅舌齿是如此,天下万事万物都是如此,你懂得了这个道理,就是我把最根本的东西交给了你,再也没有什么可告诉你了。”

李耳听着老师的教诲,联想到屋檐下又硬又滑的青石板却被水滴凿出了一个个洞;想到许多争强好胜的人家破人亡,而谦卑有礼的人则得以保存;一些本来体魄强健的人,因忽视了调养,反而早逝了。他又想到人死后变得四肢僵硬,人们给他穿寿衣都比较困难。然而新生的婴儿,那手臂和小腿看上去多么柔软,多么弱小,但是却一天天长大起来。老子李耳后来把这个道理总结为这么几句话:“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后来博学多闻,最终成为道教的创始人,他所作的《道德经》为道教的重要经典。他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反者道之动”,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总是要向其反而发展。■《道德经》竹简《道德经》 是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我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由此,老子得出结论:柔胜刚,弱胜强。这是非常伟大的观点。我国传统武术,此后千百年来都受老子的这一思想的支配,尤其是太极拳。

老子曾经说:“物壮则老”。我国武术最忌把招数用老,不论拳脚或器械,只要招数过了度,就被人反制。这是对己,若对敌讲,敌手凶狠异常,往往未交手,先被夺气,遭致失败。然而,从“反者道之动”来看,彼已“物壮则老”,是强弩之末,乃“死之徒”。庄子 (前369~前286年),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一生隐默无闻,却著述甚丰,作为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我国哲学史、文学史以及各艺术领域都有极大的影响。

老子说:“将欲噏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说明在武术中,弱的一方取胜,必须研究变化,在“变”字上下功夫。这也成为后来太极拳流派众多的一大特色。

后来庄子把老子的思想发展到剑术上,说:“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要想取胜对手,必须虚实变换,诱使对方陷入圈套,犯错误。■老子论道壁画

老子还说:“吾不敢为主而为客。”运用到武术中,“主”的含义是主搏于人,先出手,先发制人。“客”是不主动,从人不从己,后发制人。客主静,以静待动,反客为主。主位为阳,为刚,位于明处,暴露自己,易为人乘。客位为阴,为柔,位于暗处,人不知己,反占先机。这正是极高明的太极拳理论。

老子在临洮传道时,人们不分时间,不明方向,天地间阴阳不调。老子每天早晨登上东山给徒弟们传授道家真经,可是由于大家不知道时间,徒弟们总是不能按时前来听讲。

有一天,老子发现县城北边的洮河西面有一座与众不同的山,早晨一片光明,傍晚全是阴影,便对众徒弟们说:“我在那座山上点一个太极图,让你们掌握时间和方向吧。”于是,他站在神庙大院挥笔向北点画了几笔,点完后把笔锋朝天插在了庙院里。就在这时,从天际翩然飞来一只凤凰,款款地落在老子眼前,他于是骑在凤凰背上飞升而去。

从此,那座山便在早晚太阳斜照下半明半暗,显现出一个巨大的太极图来,人们便将这座山称为“太极山”,并以太极山的方向为正北,以太极图的变化掌握时间。

后来,人们又在老子插笔的地方建造了一座“笔锋塔”,后改名为“文峰塔”。阅读链接老子太极图蕴含阴阳五行、太极八卦理念,表现坎离、水火、阴阳二象相交相济,不仅是宋代周敦颐太极图内涵的渊源,而且也是东汉魏伯阳炼丹理论的直接来源。魏氏《周易参同契》被誉为“万古丹经王”,是气功宝典,其关于炼丹、养生的理论、观念要溯源至老子太极图,整个道教养生的理论、观念都要溯源至老子太极图。后世太极拳遵循“以柔克刚”的宗旨,也正源于老子道家的理论。孔子作《易传》完善太极理论

公元前551年,正是我国春秋末期,孔子出生在鲁国,即山东曲阜。孔子父亲叔梁纥,母亲颜徵在。孔母怀胎前,曾听闻尼山神颇为灵异,所以,与孔父至山神庙,拈香祷告,乞求早生贵子。■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姓孔名丘,字仲尼。生于东周时期鲁国陬邑。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是当时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和儒家思想对我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母尼山祝祷归家之后,她果然怀孕了。待得十月怀胎后,忽然梦见一位垂髫仙女,手牵着一只满身龙麟的独角兽,上坐着一小孩。仙女于是言:“此兽名叫麒麟,专为送子而来。”颜氏就解下腰间绣纹,向麒麟角上缚住。麒麟霍地张口狂鸣,吓得颜氏从梦中惊醒过来。颜氏将梦境告诉孔父,孔父说:“相传文王出生时,他母亲也梦麒麟送子,谅来是吉祥之兆。”不久后,孔子诞生了,孔父发现这个婴儿头盖骨与众不同,四周高中间低的样子,所以取名“丘”,■孔子读书图字仲尼。

孔子出生时,混浊的黄河水,忽然清澈见底,这就是“圣人出而黄河清”的典故。

相传孔子出生时,天上传来奏乐声,同时有5个仙翁,从云彩中冉冉下降。其中一个说道:“天生圣人,天降音乐。”《左传》 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传文比左氏《春秋》经文多出11年,实际记事多出26年,以《春秋》记事为纲叙事,与《春秋》有密切关系。《左传》既是古代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

孔子出身于武术世家,其父叔梁纥为鲁国有名的武士,《左传》记载鲁国举兵围逼阳,逼阳人升起悬门,欲待鲁国武士入门后突然放下,困他们于城中。叔梁纥双臂举起了上千斤重的悬门,救出了被困的武士,十分勇武。

孔子幼年时极为聪明好学,20岁的时候,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当时,孔子下了很大功夫研究古代留下来的经典,比如用牛皮带编串起来的一部竹简《易经》,经孔子反复翻阅后把牛皮带都磨断了好几次。这就是“韦编三绝”的典故。《易经》是古代几位圣人黄帝、文王、周公等相继写成的,虽然难以理解,但孔子非常用心学习,一遍一遍地翻阅,他不但认真阅读,而且动手写了好多心得,他的弟子们据此辑成了《易传》,也称《十翼》。

孔子真正读懂了《易经》,所以他在《易传》中,用了一个十分准确的词,来解释伏羲八卦,这就是“太极”: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竹简《易经》

孔子最初理解太极之“太”,将其分为了两个字,一个叫作“大”,那一点就代表“小”。所以孔子用“太极”告诉人们,大极了,而且又小极了。“其大无外”,大到没有外面;“其小无内”,小到找不到里面。■《中庸》古籍《易经》是生生不息的一部经典,孔子对“太极”理论的发展是非常奥妙的,从而也使“太极”成为宇宙万物万象共同的基因。

另外孔子作为儒家创始人,最著名的是他的“中庸之道”,以孔子对太极的理论来解释,“中庸”是表面上看与常人一样,没什么功夫,一动起手来,天下无敌,这就是“中庸之道”。当然,孔子从来没说“天下无敌”,而是说天下大治,其实是一个意思。

孔子作为一个贫苦人家出身的人,没有上过学,全靠自学成材,而且孔子身处的春秋时代,“礼崩乐坏”,人人争强好勇,处处刀光剑影,而孔子却能在这一社会里自立门户,首创私学,独树一帜,教授六艺,凭的不仅是学识,也必须武艺超群才能生存。

身高力壮、武学世家的孔子也可称为武林中人,对此《墨子》、《列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史书均有记载。《列子》道:“孔子劲能招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淮南子》说道:“孔子智过苌弘,勇服于孟贲,足蹑郊免,力招城关。”《礼记·射义》道:“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

这些记载都表明孔子是一位勇力非凡、武艺出众的武士。孔子深知文武兼备的重要性,他指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以此为出发点,他提出了“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其中涉武的就有御、射。孔子精通六艺,有时也会驾起战车,冲锋陷阵,射杀敌人,得胜而归,以此战绩来教人。

孔子身佩一柄长剑,拔出剑来,也能舞得让人心服口服,因此孔子的名声传遍华夏各国。从而自绿林好汉到贵族子弟,都来拜师,向他学艺。

孔子十分敬佩老子,为了深刻理解太极真谛,他去问道于老子,老子没有回答他的话,只伸出舌头。孔子当即颖悟了,叩头称谢。

回来之后,孔子就从《周易》第二卦“坤至柔而动也刚”中演化出了以“以柔克刚”的精神。

坤表示柔,而“柔”达到了极致就变成了“刚”;另一种理解就是“柔”达到了极致也可以克制住“刚”,这就是“太极拳”用至柔来对付别人的至刚。阅读链接孔子为《易》作传,成为后世太极拳理的发明者。首先,“太极”一词就是孔子的用语;其次,“至柔而动刚”的太极拳理为孔子所发明;再者,孔子中庸之道,正是太极拳之道。至宋代程朱以降,“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就成了孔子中庸之道的经典解释,而太极拳一字不差地把中庸之道演成了拳法。孔子之道,大中至正,天下无敌,这正是太极拳的神明之处。许宣平初创“三世七”太极拳

在1000多年以前的盛世唐代,有一位隐居于翠微山中的修道之人,名叫许宣平。许宣平原是新安歙县人。唐睿宗景云年间,他隐居在城阳山的南坞,盖了一所小草房居住。许宣平有时候担着柴到城里来卖,柴担上常常挂着一只花葫芦和一根弯曲的竹杖,常常醉后腾腾地拄着竹杖回山,独自吟唱道:“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路人莫问归何处,穿入白云行翠微。”30多年来,他多次把人从危难■许宣平画像中拯救出来,有时候他还为人们治疗各种疾病。很多城里人都去拜访他,但多不能见到他,只见到他住的小草房的墙壁上题诗说:隐居三十载,石室南山巅。静夜玩明月,明朝饮碧泉。樵人歌垅上,谷鸟戏岩前。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当时许多人都诵读许宣平的诗,使他的诗在长安盛行一时。就连大诗人李白也听说了许宣平的诗名,于是他就途经九华山、黄山、齐云山,最后来到翠微山里寻访许宣平。

李白来到山脚下,只见林海茫茫、小路崎岖,一时不知所往,于是就漫步走到江边,想找人问问路。正巧看到野渡之上泊有一条小船,他连忙跑到近前朗声问道:“船家,可知许宣平许仙人住在哪里?”■李白画像

闻声,船篷内走出一人,斗笠遮面,长发披肩,手拄一枝竹篙,歌道:“山中轻雾绕,迷蒙石径遥;欲问许仙人,门前仅一篙。”

李白听后答谢一声即匆匆离去,他沿着石径在山中仔细地寻找。江南的山里到处都生长着竹子,更有好多门前有竹子的人家,然而仅有一棵竹子的却始终没有见到。甲子 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一个。前一位是癸亥,后一位是乙丑。我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一年称“甲子年”。以下各个公元年份,自当年正月初一起至次年除夕止的岁次内均为“甲子年”论阴阳五行,天干之甲属阳之木,地支之子属阳之水,是水生木相生。

看看天色将晚,李白只好无可奈何地返回江边,寻到一间酒楼休息。有了酒,这位诗仙灵感就来了。他猛然想起在江边问路的船上,在舱外不就立着一支篙吗?那位船家一定就是许宣平啦!

李白急忙又跑回江边,只见暮霭沉沉,烟波浩渺,江面上哪里还有什么船啊!李白心里感到十分懊悔和怅惘,后悔当时没有悟出船家诗歌中的意思,与许宣平失之交臂。三世七 也有称三十七的,称三十七是指本套太极拳共三十七势。之所以取名“三世七”,三世指的是前世、今生与来世。也理解为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只手旋转着划出一道半弧,这只手正由它的过去走向它的未来。如果另一只再沿着这半弧的轨迹旋转跟来,那么前手是后手的将来,后手是前手的过去。

李白多次求访也没有找到许宣平,就在他的小草房的墙壁上题诗道:我吟传舍诗,来访真人居。烟岭迷高迹,云林隔太虚。窥庭但萧索,倚柱空踌躇。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余。

有一年冬天,野火烧了这所小草房,从此人们就不知道许宣平的行踪了。

但100多年以后,郡中人许明奴家有一位老妇人,曾经结伴进山打柴,独自在南山中见到一个人坐在石头上,正在吃一颗大桃子。那人问老妇人说:“你是许明奴家人吧?我是许明奴的祖先许宣平。”老妇人说:“我们早就听说您已经成仙了。”许宣平打发老妇人和打柴的人们一起回家说了此事。许明奴的家族非常惊异,全郡的人都传闻此事。许宣平还传了他在深山中悟得的一套太极拳法,名为“三世七”,这套拳的招式,其灵感来自于天然的各自独立的36道山泉石门,水至■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柔,石至坚,阴阳缠绕,刚柔相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济……故不分何式为先何式为后,只为唐诗繁荣与发展打开了新局面,要将每式学会,打起来可以相继不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他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断,绵绵不绝。《蜀道难》、《将进酒》等。■太极招式图

三世七太极拳共三十七势。练三世七太极拳,应一势练成,再练一势,不能心急齐练。至三十七势全部练成,无论何势先,何势后,只要将势练成,自然三十七势相继不断,一气贯成,所以又可以谓之为长拳。

许宣平的三世七太极拳每一势中双手均是以指尖领劲,走太极S曲线。左脚与右脚所在的两个点,正是绕S曲线所依的圆心。当手运到中间,无法穿过胯下而绕成完整的S曲线时,只要以意思走出完整的S曲线就可以了。

再接续下来的动作也是如此,周而复始,由正反S曲线首尾相连成闭环。双手均作S曲线时,手自然会一前一后,前手起到引领的主导作用,称为“乾手”,后手起到配合的宾辅作用,称为“坤手”。罗盘 由位于盘中央的磁针和一系列同心圆圈组成,古人认为,人的气场受宇宙的气场控制,人与宇宙和谐就是吉,人与宇宙不和谐就是凶。于是,他们凭着经验把宇宙中各个层次的信息,如天上的星宿、地上以五行为代表的万事万物、天干地支等,放在罗盘上,以此寻找最适合特定人或特定事的方位或时间。

无论是从正面看,还是从侧面看,或者俯视,这个由手指领劲绕成的封闭S曲线环都呈现出半个太极图的样子。

乾手与坤手,一前一后走在这个封闭的S曲线环上的时候,当乾手正在画立圆的时候,坤手正在画平圆,接着乾坤交换,反之亦然。

当乾手由立圆到水平圆变化成扭转的S环时,坤手正在由水平圆到立圆变化成扭转的S环。乾坤两手相交错绕环,套在一起,从任意一侧看投影图,都是半个太极图。

一只手的一个完整S曲线运动轨迹共经历了12个阶段,即易经中乾卦的六爻与坤卦的六爻。当乾手以乾卦第一爻起,坤手即以坤卦第一爻开始,直至运行到第六爻乾坤互易,再至第十二个阶段第二次乾坤互易复归于初。■练太极雕塑

练三世七太极拳时,一身犹如八卦罗盘,中间为八卦排列组成六十四卦方阵,为地。四周为六十四卦排列成圆,象征为地的六十四卦中,坤居西南,乾居东北,守坤德,自然朋友多多,所以坤卦说西南得朋,东北丧朋。意思是主张修炼者多修坤德。

修炼三世七太极拳,感知地心与自己交互作用,融身心与宇宙自然,渐入天人合一的道境。修炼三世七太极拳,动静皆依循易理,可以感悟每一个人生阶段自我定位的重要,辨吉凶,知进退,守坤德,通权变。

许宣平传下来的这套太极拳,正是他一生修身养性的浓缩,而这个正反S线也正是一套太极拳的浓缩。当人们静下心来,体察正反S线的乾坤交变时,就能激发出潜能和■练太极雕塑灵感,往往很多疑难都可会灵光一闪而豁然贯通。阅读链接许宣平《庵壁题诗》见《全唐诗》和元代道士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它描述了许宣平宗教修炼中的道隐生活。道教徒山居隐逸是为了宗教修炼,山林之隐是他们排除干扰、澄心静虑、稳固道心的一种宗教修炼途径和手段。“道隐”不仅是自我安慰的人生态度,更是愉悦的审美态度,在太极审美文化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