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最佳生活指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8 13:45:33

点击下载

作者:杨建宇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糖尿病患者最佳生活指南

糖尿病患者最佳生活指南试读: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劳动强度的减低,世界各地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国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由1980年的0.67%上升到1996年的3.2%,即短短15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增加了近5倍,我国目前至少有糖尿病患者4000万,这个数字超过了全欧洲(约2000万)和全美国(约1600万)糖尿病患者的总数。

糖尿病虽然是一种终身疾病,然而通过合理的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糖尿病教育,严格控制血糖,可以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目前,广大群众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危害性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仅靠服用降糖药物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必须要综合治疗,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

有鉴于此,编者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以大众实用性为目标,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编写《糖尿病患者最佳生活指南》,以指导糖尿病患者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使每一名糖尿病患者都能轻松掌握糖尿病的基本知识、降糖饮食之道,在日常生活中监管好血糖,做好情绪管理,熟练应对并发症带来的不适,指导患者家属家庭护理。此外,《糖尿病患者最佳生活指南》一书还专门介绍了中医的拔罐、刮痧、针刺、按摩等方法,帮助患者朋友们早日拥有健康身体。

本书主要是本着实用的原则,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指导患者如何与糖尿病作斗争。重点介绍患者朋友们最关心的问题:如何了解及确定自己的病情?如何调整好心态快乐过好每一天?如何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具体方法等。

让我们一同关注生活细节,相信无论是糖尿病患者、患者家人和朋友都能从《糖尿病患者最佳生活指南》中获益。战胜糖尿病,就从这里开始吧。编者2012.11第一章科学饮食是基础控制病情要合理饮食糖尿病患者必须控制饮食

每个人在饮食后,随着血糖的升高,胰岛素的分泌都会随之增多,从而使血糖降低并保持在正常范围,因此,不会出现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胰岛素不能在饮食后随血糖升高适时增加,不能起到有效的降血糖作用,从而血糖就超过正常范围。此时,如果仍像正常人那样饮食,不控制饮食,甚至饮食过度,就会出现血糖过度升高,并且会对本来就分泌不足的胰岛组织带来负面影响,使胰岛功能更加减退,胰岛素的分泌更加减少,从而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要进行饮食控制。

饮食疗法是各型糖尿病的治疗基础,是糖尿病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无论哪种类型的糖尿病,病情轻重缓急如何,有无并发症,是否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都应该严格执行和长期坚持饮食控制。对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或老年轻型病例,可以把饮食疗法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适当辅以口服降糖药,就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对1型糖尿病及重症病例,应胰岛素等药治疗为基础,并积极控制饮食,才能使血糖得到有效地控制并防止病情的恶化。所以,饮食疗法为糖尿病的主要疗法之一。控制饮食就是控制并发症

糖尿病最可怕的危害不是血糖高,而是各种并发症。迄今为止无根治糖尿病的良方。但糖尿病经过适当治疗后症状可以消失,血、尿糖可以明显降低,有可能恢复正常,能与正常人一样生活、劳动。但如果病人不注意控制饮食病情就会加重,血糖上升。长期高血糖会造成全身各脏器的并发症,例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脏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眼病、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足等。可以说糖尿病是百病之源,它引起的肾病和心脏病等并发症往往是遗患无穷。

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的分泌出现相对或绝对不足,如果像正常人一样任意进食,就会使餐后血糖迅速上升并可能出现尿糖。所以说,合理控制饮食,不仅对糖尿病患者,甚至其他代谢异常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都是有好处的。人体对食物的需求量一定,超出自身需求的进食,终会有害于健康。那种“随意吃”对任何人均无益。

不控制饮食就会引起餐后血糖迅速升高。而餐后高血糖引起的不良后果更严重,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诱因。事实证明餐后高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及其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有很大影响,这些并发症会造成糖尿病致残。糖尿病患者如只控制空腹血糖,而餐后高血糖控制不佳,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增高。强化血糖控制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反应下降1/3。

餐后高血糖引起胰岛素抵抗能力及胰岛素分泌下降,称之为“葡萄糖毒性作用”。所谓葡萄糖毒性作用,即指慢性高血糖症所带来的所有长期的对身体的毒害作用,餐后高血糖所致的葡萄糖毒性作用,也会导致病情发展。(1)餐后为糖尿病患者一天中水平最高的阶段,其累加的持续时间可达8~10小时,甚至更久。(2)长时间的高血糖会加重糖尿病,使血糖进一步上升。

原因如下: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更为降低了,同时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进一步减弱了。进而胰岛素的数量和作用都降低,最终导致血糖上升,形成恶性循环。(3)长时期高血糖可危害到人体的多个脏器,包括心、脑、血管、眼、神经、肾脏等,它们受损即是糖尿病的并发症,是损害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威胁患者生命的原因,而引起糖尿病并发症,最重要的因素为餐后高血糖。因为血糖愈高,进入各种细胞的量就越多,造成的损害就越大,而且这种损害作用可维持一段时间,在严重高血糖过后并不会立即消失。控制饮食的目的(1)减轻胰岛负担,使血糖、血脂在正常范围内,并预防或延缓心血管等并发症的出现与发展。(2)保持健康,使成人能正常的生活工作,儿童能正常地生长发育。(3)保持正常的体重。肥胖者减少能量摄入,可以提高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消瘦者需增加体重,以增强对各种传染病毒的抵抗力。糖尿病的饮食原则(1)合理控制总热量。合理控制总热量是糖尿病患者调理饮食的第一原则。糖尿病患者摄入的总热量以维持标准体重为宜。肥胖者应先控制体重,降低热量摄入;消瘦者对疾病抵抗力降低,应加大热量的摄入,增加体重,使之接近标准体重;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应适当增加热量摄入,以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2)多样化饮食,营养全面平衡。平衡膳食,选择多样化、营养合理的食物,确定各种营养物质在膳食中所占的比例。放宽对主食类食物的限制,减少单糖及双糖食物的摄入;减少脂肪摄入量;适量选择优质蛋白质。(3)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现在,食品加工越来越精细,损失了大量有益于健康的膳食纤维,尤其是水溶性纤维素。这些纤维素在肠道遇水后体积会增加30~100倍,可运走消化道内未被消化吸收的多余脂肪、胆固醇和有毒的代谢废物,增加粪便体积,促进排便,有利于降低血糖、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便秘和结肠癌。(4)营养素的比例要合理。糖尿病患者膳食中,来自糖类食物的热量应占55%~60%,由脂肪提供的能量要小于30%,而蛋白质供热量比例少于20%。换句话说,糖尿病患者应以糖类食物为主,少吃脂肪和蛋白质,因为人的主要热能是来自于葡萄糖(为糖类食物消化分解物)。脂肪摄入太多会造成高血脂、肥胖。蛋白质是人体离不开的,但其在体内代谢产物均为有毒性的尿素氮、肌酐等非蛋白氮类废物,必须由肾脏排出。当肾功能受损时,过量进食蛋白质会增加肾脏负担,甚至导致尿素氮、肌酐排泄困难而堆积在血液中,引起尿毒症。所以,营养素的摄取比例合理是糖尿病饮食的一个重要原则,否则都会引起代谢紊乱及营养失衡。(5)少食多餐,严防晚间进食。糖尿病患者的膳食在总热量一定的情况下,可采用少食多餐的进食方式。这种方式比少餐多食更能控制体重。如果一次进食量过多,就会导致大量胰岛素分泌,使血糖吸收多,利用率增大,合成脂肪也相应增多。少食多餐则可减少胰岛素分泌,从而避免以上现象。

由于胰岛素在晚上最活跃,所以要避免在夜间过多进食,否则体重增加。但是,若过多减少进食量而不增加进餐次数,又可因饥饿使自身脂肪大量消耗,血液游离脂肪酸会随之增多,又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势必得不偿失。饮食控制不会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控制糖尿病的方法有药物治疗、饮食治疗、运动疗法等,任何一种措施,其目的均应是纠正代谢紊乱,使血糖、血脂达到或接近正常值并减少症状,限制血管或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为了保证健康,必须营养平衡,同时为了控制糖尿病,还需要有针对性地限制一些对控制血糖和并发症不利的食物,另外,对每天所要食用的食物要有定量的概念,不能像正常人一样随心所欲,想吃什么吃什么,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可见糖尿病的饮食疗法不是为了控制糖尿病而专门制定的特别饮食,不是难以做到的治疗方法,而是不过食、不偏食且有一定规律的饮食原则。这个原则很有普遍性,同样适用于正常人。事实上,只要饮食控制得当,糖尿病患者就能像健康的正常人一样学习、工作和生活,所以说控制饮食并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水平。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疗法应用要点(1)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基础疗法。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疗法,是一切治疗方法的前提,适用于各型糖尿病患者。轻型病例以食疗为主即可收到好的效果,中、重型病人,也必须在饮食疗法的基础上,配合体疗和药物疗法。只有饮食控制得好,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才能发挥作用。否则,一味迷信所谓新药良药而忽略食疗,就不能取得好的效果。(2)饮食疗法应根据病情随时调整。消瘦病人可相应放宽,保证总热量。肥胖病人必须严格控制饮食,以低热量低脂肪饮食为主,减轻体重。对于用胰岛素治疗者,应注意在上午9~10点,下午3~4点或睡前适量加餐,防止诱发低血糖。体力劳动多时也应注意适当增加主食或加餐。(3)饮食疗法应科学合理。不能随心所欲,也不能限制过严,碳水化合物一点也不敢吃,反而会加重病情,甚至出现酮症。应根据自己的病情、体重、身高,严格地进行计算,在总热量一定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进行饮食,达到控制总热量和满足身体需要的双丰收。(4)科学安排主食与副食的搭配。不能只关注主食而轻视副食。虽然主食是血糖的主要来源,应予以控制,但是副食中的蛋白质、脂肪进入体内照样有一部分也可变成血糖,成为血糖的来源。蛋白质和脂肪在代谢中分别有58%和10%变成葡萄糖。这类副食过多,对控制体重不利,而且有害病情,因此,除合理控制主食外,副食也应合理搭配,否则很难达到目的。怎样选择食物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

餐后血糖的高低取决于食物的能量及含糖量,也与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有关。

比如,按含糖量来看,好像西瓜更适宜糖尿病患者食用,因为它的含糖量并不高(每100g含糖量4g);换个角度来看,西瓜的血糖生成指数高达72,远远高于一般的食物,因此西瓜要少吃。

依据食物血糖生成指数高低来选用食物,更科学、更利于控制餐后血糖。饮食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要根据自己的标准体重来控制每天的进食量,而选择食物时也要参考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严格按照血糖生成指数来选择食物,多选血糖生成指数低于50以下的,少吃50~70的,尽量不要选70以上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这样患者对食物的选择就多了,可以更加大胆地选用水果、豆类食品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这样既可享受口腹之欲,又能有效控制血糖。1、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为什么要有区别

合理的饮食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但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控制要求的重点是有区别的。

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要求是,除定时、定量、定餐外,还要处理好胰岛素、饮食与活动量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根据活动量的大小,灵活调整胰岛素、饮食量和进餐次数。

而对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则应限制饮食中总热量的摄入,保持标准体重,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改善临床症状。糖尿病患者怎样消除饥饿感

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服用降糖药物是为了降低血糖、延缓和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然而,在积极饮食与药物控制的过程中,患者也时因进食少,或由于降糖药物作用过强而导致低血糖反应,轻者会出现头昏、心慌、乏力、饥饿感等症状,重者则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因此,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头昏、心慌、乏力、饥饿感等症状,应先检测血糖水平,来排查是否由低血糖反应所致。如果患者总是出现饥饿感,而多次血糖检测又正常,就要考虑饥饿感的产生是否因为饮食控制,以及有无饮食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如果存在这些问题,可依据以下原则对饮食进行调整:(1)少食多餐。将每日饮食总量分配到4~5餐中,白天每3~4小时进餐1次,睡前1~2小时少量加餐,这样做既能防止餐后血糖过高,又能缓解饥饿感。(2)主食不可过少。应当根据个人的工作性质、劳动强度和体重等实际情况,算出每日的主食量。通常情况下,轻体力劳动者每日主食量为300~400g,重体力劳动者每日则应达到400~500g。(3)荤素搭配。注意控制动物脂肪摄入,但不可缺少植物油,瘦肉和鱼虾也需要补充,这样可以延缓胃的排空速度,避免时常产生饥饿感。(4)多补充蔬菜和水果。进餐时多吃一些蔬菜,餐后还可吃些含糖量低的水果,以增加饱腹感。(5)增加一些糖类食物。在合用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或劳动强度增大时,患者需要在身边备一些如糖果、饼干和含糖饮料,出现饥饿感时可随时进食,既能减轻、避免饥饿感,又可预防出现低血糖反应。控制饮食的具体内容合理搭配三大营养素

饮食中糖、脂肪、蛋白质的比例,要合理安排和调整。既达到治病健体的目的,又要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主张:糖尿病患者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5%~60%;蛋白质摄入量小于每日总热量的15%。以每日每公斤体重0.8~1.2g为最佳。发育期的青少年及孕妇、乳母或特殊职业者及其他合并症的病人可酌加至1.5g左右;每日脂肪摄入总量小于总热量的30%,以每日每公斤体重0.6~1.0g为佳,如肥胖病人,特别是血脂过高或有动脉硬化患者,脂肪摄入量应因人而异进行调整。控制总热量

根据年龄、性别、职业、标准体重(身高-105)kg来估计每日所需总热量。男性比女性每天所需热量要多约5%。而年龄大小不同所需热量也有区别,一般是每公斤体重需要热量kcal数为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平均各高5%~10%每公斤体重/日。而体力劳动者行业不同每天消耗能量也不同,轻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每日消耗30~35kcal热量;中等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每天消耗35~40kcal热量;重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每天需40kcal以上热量。但是,孕妇、乳母、营养不良者及消耗性疾病应适量增加,肥胖者酌减,使病人体重保持正常体重上下不超出5%,常可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BMI体重指数计算法

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BMI计算公式为:2

BMI=体重(kg)/身高(m)

BMI<18.5为消瘦;BMI在18.5~24.9为正常;BMI≥25为超重;BMI在25~29.9为1级肥胖;BMI>30~34.9为2级肥胖;BMI在35~39.9为3级肥胖;BMI>40为4级肥胖。

举例来说,如果一位患者体重是75kg,身高是170cm,则标准体重是170-105=65k g。体重状况为(75-65)/65×100%=15%,体重状况属于超重。如果他从事的是轻体力劳动,因此每公斤体重需要的热量可以按体重状况是肥胖来计算,即20~25kcal,那么他每天需要的总热量就是65×(20~25),为1300~1625kcal。食物宜粗不宜精

在主食中多吃些粗杂粮及豆类,蔬菜多选绿叶菜,如油菜、小白菜、韭菜、菠菜、芹菜等。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和粗纤维,能减少血糖吸收,又可有效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及防治便秘。

我们应懂点营养调理知识,了解平常食物中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尤其是含糖量。同时,要明白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哪些食物应严格限制,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还要懂得营养价值相等食物的互换法。降低食物的升糖指数

混合进食可降低餐后血糖。平时,患者不可避免地还要吃些血糖生成指数高的食物,为了降低这些食物对餐后血糖的影响应采取食物搭配的办法。例如,米饭单独吃,其血糖指数为83.2,而米饭同鱼一起混合进食,混合食物的血糖指数为37.0,减少了一半。既要控制血糖,又要满足口感,就必须学会选择和搭配。

食物不宜加工太精细。专家认为,食品“颗粒大小”,淀粉糊化程度高低,对血糖生成指数会产生重要影响。食品越精细,越容易被酶分解,血糖生成指数就偏高;反之血糖生成指数就偏低。另外,淀粉糊化程度越高,就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血糖就会越高。煮的越久,血糖越高,对餐后血糖更不利。因此,糖尿病患者摄入的食物宜粗不宜细。例如,薯类加工粗一些,淀粉类食物不宜煮得时间过长、太烂,嘴里多嚼几下,让食物在胃肠内停留时间长一点儿,让肠道多运动,利于控制血糖。

适当加点醋。发酵后食物会产生酸性物质,可以使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降下来,在食品制作中适当地加点醋或柠檬汁,也是降低血糖生成指数行之有效的办法。合理安排三餐

通常,糖尿病患者饮食的选择,主要考虑是否肥胖、工作性质和年龄等。如身体较肥胖,并伴有轻度并发症,如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者,每天主食应限制在200~300g,蔬菜400~500g,肉蛋等在150~200g,烹调油不超过40g(1.5汤匙);体重正常,没有并发症的患者,如果是重体力劳动者,主食可增加到300g;儿童、孕妇、乳母和营养不良的患者主食250~300g,肉食、蛋类200~300g,植物油1.5汤匙,每天保证一个鸡蛋,牛奶250ml。如果觉得如此计算控制饮食不能如人所愿,可听取医生的建议。

当每天的营养量确定后,下一步需要确定每餐食物的比例。一般患者一日三餐,食物分配按照早餐1/5,午、晚餐2/5,或者早、午、晚餐各1/3。上午比较忙的患者,可以按早、午餐各2/5,晚1/5方法分配。

针对注射胰岛素、血糖波动大的患者,应该采用4~5餐制。如早餐1/7.午餐2/7.晚餐2/7,余下的作为早餐和午餐、午餐和晚餐之间的加餐。如果睡前需要注射中效胰岛素的患者,睡前加餐25g,当然,晚餐应相对减少。灵活加餐

灵活加餐对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很重要,尤其是皮下注射胰岛素后的患者,有可能出现血糖大幅度的下降。糖尿病患者一般可在上午9~10时,下午3~4时及晚上睡前加1次餐。若尿糖为阴性,应加主食50g;尿糖“+”时,应加33g;++应加25g;“+++”及“++++”时,应辅以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这样既可减少正餐主食及其他糖类的摄入量,降低餐后高血糖,又可防止胰岛素作用较强时诱发的低血糖反应。常见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睡前尿糖阴性,晨起空腹尿糖转为阳性,只有少数患者是黎明现象外,绝大多数系夜间低血糖引起的晨间高血糖。

实行睡前加餐后,清晨空腹尿糖可以转阴。但加餐饮食的摄入量一定要计算在全天糖类总摄入量之内。

对于病情不稳定的糖尿病患者,若常有心悸、手抖、多汗、饥饿等低血糖反应,应马上吃一块或50g馒头,以缓解病情。发作前如能少量加餐,常能使血糖稳定,有效防止低血糖发生,偶然发生低血糖反应时,迅速饮用易于吸收的果汁、糖水或吃少量糖果、馒头等来缓解。切不可经常这么办,如多次出现低血糖症状时,需求助医生。

生活不规律,吃饭不定时(如出差、外出开会),易引起血糖的变化。因此要注意随身携带一些方便辅食,如奶粉、方便面、咸饼干等,以便随时灵活加餐。选择适宜的食物(1)粗杂粮。富含维生素B族、多种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具有延缓血糖上升的功效。如玉米面、荞麦面、小米、燕麦片、高粱面等。(2)大豆及其制品。富含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以及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功效。(3)蔬菜。可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降低、推迟餐后血糖升高。如南瓜、黄瓜、番茄、芹菜等。(4)低糖水果。若血糖稳定,可以食用含糖量在12%以下的水果,放在两餐之间食用,一天不超过100g。含糖量低于12%的水果有香瓜、西瓜、樱桃、葡萄、梨、橙子、柠檬、李子、桃子、橘子、石榴、枇杷、柚子、苹果、杨梅、菠萝等。(5)高蛋白质、低脂肪食物。如瘦肉、鱼、虾等。尽量避免不宜食用的食物(1)甜食。可使血糖迅速上升,如红糖、白糖、葡萄糖、冰糖、蜂蜜、麦芽糖、巧克力、水果糖、奶糖、水果罐头、蜜饯、汽水、甜饮料、果汁、冰淇淋、果酱、甜饼干、甜面包、蛋糕及糖制糕点等。(2)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会使血脂上升,如牛油、羊油、猪油、黄油、奶油、肥肉,对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肝、心等动物内脏更应限制食用或尽量少食用。(3)高糖水果。有桂圆、香蕉、柿子、荔枝、蜜枣、葡萄干等,含糖量都超过12%。(4)酒。酒中所含的乙醇只供热量,长期饮用会损害肝脏,且导致血清三酰甘油的上升。一些服磺脲类降糖药的患者,饮酒后易出现心慌、气短、面颊红燥等反应。另外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空腹饮酒还易出现低血糖。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平常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在感染、并发其他疾病或控制不好时,更要增加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对维生素B1的摄入。由于糖尿病限制主食的摄入量,往往造成维生素B1来源的不足,容易引起神经系统疾患。维生素B12可以缓解神经系统症状;维生素C可以预防微血管病变,这些维生素都应适时补充。饮食中应低盐,高钠易诱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锌的供给不足会使胰岛素分泌下降。饮食中要富含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可减慢葡萄糖的吸收,减少葡萄糖量,控制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浓度,并可降低血脂浓度,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等并发症。还有,最好从天然的食品中摄取食物纤维。饮食规律化

规律进食可以延缓胰岛β细胞的衰竭。如果进餐规律,胰岛β细胞也随之有规律地分泌胰岛素。

规律饮食有便于配合药物治疗。不同类型和程度的糖尿病患者选择不同的治疗药物,不同药物本身又都有自身的规律,无论是胰岛素还是口服降糖药,都应严格规定进食的时间及进食量。比如,有些种类的胰岛素需要在进餐前半小时注射,有些种类的胰岛素需进餐前注射,有些口服降糖药需要在餐前半小时服用,有些口服降糖药需要与第一口饭同时服用,还有些口服降糖药则与进餐同步。只有饮食规律了,才能保证服用药物的时间是一定的,这样才能使药效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

规律饮食有利于控制低血糖。有些患者进食不规律,想吃的食物多吃,不想吃的就少吃;还有的人,随便地安排饮食,结果使得血糖不稳定。低血糖状态对人体的损害很大,尤其对老年人和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导致严重后果,因此规律进食利于防止低血糖反应。外出就餐有节制(1)节制进食。严格按照既定的主食量;适当选择副食,对于山药、芋头、豆腐皮等含糖量很高的副食,要少吃,或相应减少主食量;严格控制红烧肉、扒蹄等动物脂肪含量高的食物;鱼、虾等副食可适当多吃,但不可暴食。(2)节制饮酒。每克乙醇可产生29.3kJ的热量,过量饮用会增加总热量,易诱发肝硬化等并发症,从而使病情加重,因此一定要限量饮用;如有可能最好戒酒。各种酒类的每天允许量为:30度白酒80ml、啤酒400ml、葡萄酒200ml或威士忌70ml。(3)合理用药。在宴会上往往会放松警惕,因此,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赴宴前可适当增加胰岛素2~4U;也可加服其他降糖药,一定要遵医嘱。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饮食科学及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很好地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对轻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另外,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固其正气,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养成以下饮食习惯,以利于病情的稳定。(1)饮食有节。饥饱无度、暴饮暴食是糖尿病患者饮食最忌讳的。因为进食过多,不仅能增加胰岛细胞的负担,而且会出现并发症,所以,每次不宜吃得过饱,要常带三分饥,适量进食,定时定量。(2)饮食保证清淡。肥甘厚味,不但不利于消化,而且易导致糖尿病性高脂血症、糖尿病性冠心病、糖尿病性高血压等各种并发症。(3)细嚼慢咽有利健康。细嚼慢咽能使食物被牙齿磨得更细,唾液和食物充分混合,利于发挥消化酶的作用,从而增加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使营养有效利用,对增进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有好处。(4)多样化饮食可保持营养均衡。糖尿病患者根据自身所需求的总热量范围内,不挑食,进食多样化,才能保证汲取多样的营养素。(5)不偏食。食物单调的糖尿病患者,易导致营养不良,因此,做到不挑食,不吃零食,饮食合理,取长补短,使营养丰富,并增加各种营养素的利用率。(6)保持愉快的心情。愉快的饮食情绪与营养同等重要。人们发现,当情绪愉快时进餐,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加,吃起来味香可口,一方面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有易于血糖的稳定。若心情不畅时,食物味同嚼蜡,食欲不旺,这是因为不良的情绪抑制了摄食中枢,而波动的情绪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加快糖原分解,导致血糖水平升高,对糖尿病患者不利。所以,患者在进餐时应保持愉快的情绪,在饭桌上不生气、不发怒,不议论使人不悦的事,形成良好健康的进食习惯。控制饮食的注意事项糖尿病饮食治疗不是少吃粮食

糖尿病患者需要的营养素主要有七类,分别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主要为复合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包括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以及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无机盐和微量元素。)、水、膳食纤维。其中提供能量的主要为前三种。这三种食物以各自方式为人体提供能量,在体内也可互相转换。最佳的构成比例是蛋白质食物占20%,脂肪类食物占25%~30%,碳水化合物占50%~55%。碳水化合物被血液吸收后转化为葡萄糖,亦称血糖。葡萄糖是人体一些重要器官如大脑的主要能量来源。当糖尿病患者粮食食用太少甚至不吃粮食,看起来似乎有利于降低血糖,其实并非如此。因为当少吃粮食甚至不吃粮食时,血糖是要降低的,但是,为了维持重要器官如脑的能量来源,人体需要通过一些代谢调节来升高血糖,以维持血糖的稳定和脑组织的葡萄糖供应。这样代谢调节的结果就是血糖不断上升。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和功能均存在问题,不能使代谢调节变化后升高的血糖降下来,所以血糖可能升得更高。因此,糖尿病饮食治疗少吃粮食是错误的。在临床中,不少糖尿病患者极严格控制进食糖类食物,但大量食入脂类、肉类或豆制品,使血糖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升高,甚至合并高脂、高尿酸血症。用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也得控制饮食

有的糖尿病患者认为服用了降糖药就不需控制饮食。饮食多了,就多吃点降糖药,把多吃的食物抵消掉。因而任意增加饮食,甚至大吃大喝,这是非常不利健康的。不控制饮食会加重胰岛的负担,药物过量会引起毒副反应等不良后果。因此,使用降糖药还应注意控制饮食。

有些人认为打了胰岛素就可以随便吃饭了,不需要再节制饮食。这也是错误的。因为胰岛素的剂量是根据病情和进食量而定的,如果进食太多,注射的胰岛素剂量不够,血糖尿糖就不会得到有效地控制。若进食太少,注射的胰岛素在某个时间作用过强又会引起低血糖。为更好地抑制病情,应该先计算好一日的营养和饮食量,并根据病情分配好餐次,再进行胰岛素治疗,根据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直至治疗效果稳定。口渴一定要喝水

糖尿病患者多饮水,实际是对体内失水的补充,而且还有改善血运、加快循环、增加代谢及消除酮体等作用,也是对人体失水的一种保护,糖尿病患者不仅不限制饮水,还应建议多饮水。原因是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刺激下丘脑的渴感中枢而出现口渴,饮水后可使血浆渗透压下降或恢复正常,起到降血糖的功效,从而使患者不再口渴。如果限制饮水,那么糖尿病患者中枢神经感受性减弱,很难感到口渴,体内水分大量流失,血液浓缩,易出现高渗。高渗是极其危险的,这是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的发病原因,死亡率极高。血液浓缩后,黏度增加,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病,这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然而到喝水多可导致的多尿状况,但若想得到控制多尿,应从控制高血糖入手,而不能控制饮水。植物油多吃一样有害

众所周知动物油多吃有害,但因此认为植物油有好处也是不对的。相比较而言,植物油比动物油好,但也不能任意吃。目前中国人的食物结构普化很大,动物食品摄入量有较大上升,但即便是瘦肉也含10%左右的动物脂肪。另外烹调油摄入也增多,很多人日摄入量大于50g。脂肪摄入过多,是我国居民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血黏、肥胖、脂肪肝、痛风等一系列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代谢性疾病增加的主要诱因。营养专家认为,正常人每天植物油摄入量应在25g以下,糖尿病患者及患有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病人应小于20g以下。

另外,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高,在体内易氧化,产生过氧化物质和自由基。自由基损伤细胞膜,不仅加重糖尿病及其合并症外,也与癌症有关。荤素搭配才有益

只吃素不吃荤。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水、膳食纤维合称“七大营养素”。为保证摄入充足,我们不主张吃素,更不建议糖尿病患者吃素。糖尿病患者由于控制饮食,容易造成营养素缺乏,如果再吃素,对身体损害更大。何况动物性食物的营养是植物性食物不能替代的,它的蛋白质含量高、质量优,其氨基酸比例恰当;而植物性蛋白质(豆类除外)缺少赖氨酸,营养不平衡。另外,动物食物中的营养素人体易吸收,如血红素铁比无机铁好吸收,有机锌、有机硒、有机铬都比无机元素好吸收。动物食品又是一些维生素的重要来源,长期不吃会造成维生素短缺。

动物性食物也不能随意吃。平衡膳食要求每天有250g牛奶、1个鸡蛋150g右瘦肉或鱼,摄入的动物脂肪对人体没有不利影响。脂肪最好的比例是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1∶1∶1,饱和脂肪酸来源主要是动物性食物(瘦肉或鱼)。依此进食,人体脂肪的比例基本上可以达到最佳。不甜的食物也不能随便吃

众多患者错误地认为,糖尿病是吃糖或甜食过量造成的。因此在调节饮食中,单控制含糖量高的甜食,例如蛋糕、糖果、水果、巧克力等,而对不甜的食物不加限制,这是非常错误的。食物中的甜味,是因为含有葡萄糖、果糖、蔗糖等单糖或双糖,这些糖的摄入的确会引起血糖升高。另外一些多糖类食物(如淀粉),虽然没有甜味,消化之后却会分解成葡萄糖,也会导致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患者不能单从甜味去判断食物能否食用,应该把甜食和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区分开来。低血糖的危害和补救方法

低血糖危害大,糖尿病患者偶尔会出现低血糖,尤其是吃磺脲类药物或注射胰岛素的病人。发生的时间一般是餐前或半夜2~3点钟。低血糖症状出现的快慢与胰岛素制剂的性能相关。中效的胰岛素或口服降血糖药诱发的低血糖症,早期的症状可能不及短效胰岛素快,但若不及时处理,将导致昏迷不醒甚至死亡。

低血糖症的症状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因血糖的快速下降,刺激肾上腺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产生交感神经亢进症状,如冷汗、发抖、起鸡皮疙瘩、心跳加速、饥饿、软弱、头痛等。这些症状是警告,提醒病人身处危险,必须及时处理。此外脑部的营养全靠血中糖分来供给,因此在脑部营养缺乏的情况下,病人会发生头晕、头痛、焦躁不安、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的现象。出现低血糖,切记不能强忍着,应迅速采取措施,否则血糖会持续下降,严重者有生命危险。

治疗的办法很简单。当有轻度低血糖反应时,可立即给病人吃含糖食物,像砂糖、糖果、巧克力等。这些糖类易吸收,食用后十分钟内就能使血糖上升,通常给病人食用20~25g。如在15分钟内仍不见效,可再进食一次。若仍无效,应立即送医院就治。病人如注射短效胰岛素,由于持续时间有6~8小时,所以低血糖反应重复发作的几率小;而注射中效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就须特别留意。发病时除给予糖类食物外,还需加上碳水化合物等吸收较慢的食物,如牛奶、面包、饼干。若病人已昏迷,切勿强行喂食,以免食物吸入气管内而窒息,应立即送医急救。通常采用较高浓度的葡萄糖液静脉注射,可使病人很快好转。体重不是越轻越好

糖尿病患者控制体重有利于提高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细胞负担,但并非控制营养素摄入,使人变得骨瘦如柴。相反,如果糖尿病患者体重远远低于标准体重,呈现营养不良体征,机体免疫能力就会随之下降,各种病原体也会乘机入侵。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而言,节食同时还必须补充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不要迷信“糖尿病患者专用食品”

市场上糖尿病专用的食品,如无糖的糕点、糖果、饮料等,因为有“无糖”两字,许多患者就误以为可以随便吃。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首先要控制一天总能量的摄入,无糖食品不等于没有能量,制作时也使用面粉、鸡蛋、油等,虽然有些食品专为糖尿病患者添加了某些有益营养素,但如果不加控制,同样会出现能量摄入超出需要。如果在特殊节日,如中秋节、元宵节、春节等食用糕点,应减少主食,保持能量总量平衡。体瘦者同样要控制饮食

有的糖尿病患者认为,自己很瘦,多吃一点关系不大,于是不再控制饮食,想吃就吃,结果血糖水平迅速上升,并随之产生了各种并发症。因此,糖尿病消瘦病人应究其原因,进行对症治疗。如系因合并某种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而引起的消瘦则应及时治疗。在饮食方面要增加热量和蛋白质摄入量;如果是因为治疗措施不当,包括饮食内容安排不合理,则更应加强饮食管理,调整饮食内容。总之,对消瘦病人也要加强饮食的控制。副食不要随便吃

有些患者把糖尿病饮食治疗单纯理解为控制主食,把每天主食限制很严,而随便食用鸡、鱼、蛋、豆制品等高蛋白质的副食。结果血糖控制得不好,即使加服降血糖药物,也疗效不佳。究其原因是摄入了过多的蛋白质类食物,过多的蛋白质可通过糖异生,生成葡萄糖,从而造成血糖的上升。主食固然是血糖的主要来源,但副食也是不容忽视的来源。副食中的蛋白质、脂肪等进入体内也可以变成血糖。如蛋白质和脂肪在代谢过程中分别有58%和10%会变成葡萄糖。另外,有的副食,如肉、蛋、豆类、花生等都含有较多的脂肪,热量很高,如150g花生所供热量几乎是2倍的等量粮食。这类食品吃多了,也会增加体重,对病情控制是十分不利的,对防治冠心病也十分不利。正确对待保健品

糖尿病患者在众多的保健品面前要炼就火眼金睛。同时,要清楚意识到保健食品和保健品不是药品,不会有显著地降糖作用,其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应该是辅助治疗。对于一些商家做的夸大其词的宣传,一定要提高认识,认为吃了这种保健食品,就不必控制饮食、不必锻炼身体,而控制糖尿病,甚至能治愈的不实之言,切不可听信。膳食纤维要适当摄入膳食纤维的分类

膳食纤维按溶解度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两大类,可溶性膳食纤维主要是豆胶、果胶、树胶、藻胶和植物胶等,其在豆类、水果中含量高,此外海带和紫菜中仿量也较高;不溶性膳食纤维又称粗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主要存在于谷类、豆类的外皮和植物的茎、叶等部分。

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可溶性膳食纤维在消化道中遇水后与葡萄糖形成黏胶,能够降低消化速度,减慢葡萄糖的吸收速率,降低餐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上升速度。专家称,在控制餐后血糖急剧上升和改善糖耐量方面,可溶性膳食纤维效果最好。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增强胰岛细胞的功能,改善血液中胰岛素的调节功能,提高人体耐糖的程度,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充足的膳食纤维饮食用在糖尿病方面都具有奇特的功效。同时可溶性膳食纤维与葡萄糖遇水形成的黏胶还可与胆汁酸结合,降低胆固醇水平,不仅能够使血液中的血糖和胆固醇控制在最佳的水平,而且还能降低胰岛素和三酸甘油酯。不溶性膳食纤维在肠道内吸收并保留水分,并且可以形成网络状,使食物与消化液不能完全接触,延缓葡萄糖的吸收,从而降低餐后血糖水平的上升速度;同时由于不溶性膳食纤维在肠道内的吸湿性,它还能软化食物,加快肠道蠕动,加快粪便的形成和排除,同时可以吸收食物中的有毒物质,能够预防便秘和憩室炎,减少肠道癌的危险,还能增加饱腹感。膳食纤维的作用

膳食纤维是健康饮食所必需的,有利于调节血糖,控制体重,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和平衡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在保持消化系统健康方面不可缺少。摄取足够的纤维可以清理消化壁和增强消化功能,降低消化过程对脂肪的吸收,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水平;同时纤维还有稀释和加速排出食物中致癌物质、有毒物质的作用,保护脆弱的消化道,调节胆石症,预防结肠癌,防止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因此,糖尿病患者在膳食中应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膳食纤维的来源以天然食物为好。大多数食物都含有可溶性与不溶性膳食纤维,所以多方面摄取可溶性与不溶性膳食纤维才能获得更多的好处。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1)保持消化系统的健康。(2)增强免疫系统。(3)降低胆固醇和高血压。(4)降低胰岛素和甘油三酯。(5)清肠健胃,通便利尿。(6)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疾病。(7)平衡体内荷尔蒙及降低与荷尔蒙相关癌症的发病率。

含膳食纤维多的食物(以每100g计):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并非越多越好。糖尿病患者的胃排空很缓慢,甚至出现胃痉挛,若再大量摄入膳食纤维,就会使胃排空延迟加重,造成腹胀和消化不良等症状。膳食纤维在延缓糖分和脂肪吸收的同时,也会妨碍部分常量、微量元素以及蛋白质的吸收,对于本身就缺乏这些物质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更是雪上加霜。由于糖尿病患者害怕血糖波动会主动减少肉、蛋、奶等优质蛋白的摄入,因此,糖尿病患者在补充膳食纤维的同时,也应注意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以及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合剂。过多膳食纤维的摄入还可能导致糖尿病患者短期内由低纤维膳食成为高纤维膳食,使能量不能被迅速吸收而导致血糖的突然下降,出现低血糖反应。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摄入膳食纤维时要适量,每天摄入量在40g为宜,最多不能超过50g。膳食纤维的食用禁忌

这些疾病的患者不适合多食膳食纤维:各种急慢性肠炎、伤寒、痢疾、结肠憩室炎、肠道肿瘤、消化道小量出血、肠道食道管腔狭窄、某些食道静脉曲张。控制脂类食物的摄入

脂类食物包括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动物性脂肪除鱼肝油以外,主要含饱和脂肪酸,植物性脂肪则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肉类食物含热量和脂肪较多,而动物性脂肪牛油、羊油、猪油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鱼、虾等水产品的高,所以糖尿病患者不易多吃肉,一般每天100~150g就可以了,并且鱼类等水产品要好于鸡、鸭、鹅等家禽肉,更优于牛、羊、猪等牲畜肉。糖尿病患者在限制脂肪摄入量的同时,也应注意在摄入脂肪时各种脂肪酸的比例问题。研究发现,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的热量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越大,对于控制脂肪摄入就越有利。因此,糖尿病患者应食用含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的脂类食物。糖尿病患者要控制动物性脂肪以及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也要限制吃油煎、炸、烤,以及腰花、肝脏和肾脏等动物内脏类食物。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虽然对人体有利,也不应多食,因为植物性脂肪中的热量高,过多食用也会摄入过多热量。因此,健康人群及糖尿病患者在减少脂肪摄入的过程中要先从厨房做起,做好以下几点:(1)尽可能多选择瘦肉,在食用禽类时应将外皮和脂肪层去除。(2)烹调时争取用油至最少量,并以植物油为主,少用或不用油炸、油煎及油烤的方法,多用煮、炖、蒸、拌、卤等少油的做法。(3)食用烘烤的肉制品时,应将油脂滴净后食用。(4)做汤锅或沙锅炖菜时,不必过油,可直接将肉放到锅中。(5)早餐时,面包或饼干上少抹或者不抹黄油、奶酪等高脂肪食物。(6)奶制品应多选择无糖低脂类的。(7)多用各种调味品来代替油脂进行烹饪。(8)由于坚果类食物含油脂量很多,应不吃或少吃。(9)尽可能地限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糖类食物的摄入要严控

糖尿病患者需要保持低糖膳食,含糖多的食物,不建议食用,不仅是食糖,甚至包括一些薯类、粉条和水果等。但是,实践证明,在确保控制总热量摄入时,可以适当摄入一些糖类食物,只要得当,不仅不会引起高血糖,还能够提高机体的胰岛素敏感度,改善体内的葡萄糖耐糖量,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蔗糖

蔗糖主要来自于甘蔗或者甜菜,蔗糖由果糖分子和葡萄糖分子组成,它们为人体提供大量的热量和能量,因此,极易被人体吸收。由于蔗糖是有甜味的东西,因此一般用蔗糖来作为衡量甜值的标准,记为1.0。一些包含在各类水果中的果糖甜性指数一般在1.3左右,远远高于蔗糖;而牛奶中含有的乳糖,甜味指数是0.25,一般不容易被觉察。其他糖类食物

糖类食物包括呈粉状、块状的糖类,如白糖、红糖、冰糖,还包括具有甜味的食物,如蜂蜜、糖果、果酱、巧克力和果冻等。

蜂蜜,以及与蜂蜜有关的食物,包括蜂王浆、蜂花粉等,都含有大量的糖分,主要是由80%的糖分和一些微量的蛋白质构成,但是通常不含油脂类。因为蜂蜜中含有大量的果糖,因此甜性指数很高,为1.25~1.35,甜性高于蔗糖。但是含有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却很少,因此热量指数比较高,糖尿病患者应当尽量少食。如果食用,建议加上肉类、鱼类食用,或者是作为糖浆、糖果的配料。

果酱是将水果和糖混合在一起的一种食物,是经过烹煮制成的,在果胶的作用下,糖分子进入食物纤维中,冷却凝固而成的食物。果酱的含糖量非常高,大约100g果酱中含有264kcal热量,糖分含量大约为70%,此外,果酱中还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巧克力中含有大量的可可碱和羟基色胺,这些物质能够增强人体抗紧张和抗疲劳的能力,同时巧克力中含有的镁增加了这种作用,使得巧克力具有提神的作用。但是巧克力中含有的热量、脂类和糖分也是很高的,大约100g巧克力中就含有516kcal热量、4.5g的蛋白质、30g的脂类和58g的糖分。这也使得这种食物成为糖尿病患者的大敌。食盐摄入不能过量

人的一日三餐需要盐,如果没有盐的话,不仅饭菜变得没有味道,而且人会伴有恶心、呕吐、乏力、头痛等现象,甚至会出现神志模糊。但是如果每天食用过多盐分,就会导致人体钠和水潴留;而且高盐食物会造成高血压等疾病,高血压又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中风发生的风险;患糖尿病的患者如果每天过量食用盐分,还会加重病情,这对于糖尿病的控制是非常不利的;糖尿病是一种慢性新陈代谢类的疾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非常容易导致一些慢性的并发症,包括视网膜的病变、肾衰竭、手脚四肢发麻、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等,因此,严格控盐是糖尿病患者不能轻视的。

限制盐分的摄入,除了每天减少菜肴中盐分的含量之外,由于一些酱油、鸡精、耗油、番茄酱等调味品中也含有大量的盐分,所以做菜时也要减少用量。此外,糖尿病患者应食用一些新鲜的食物,尽可能少吃一些罐头类食物,如罐头鱼、罐头肉和罐头汤等。有些人喜欢吃咸菜和腌菜,这些食物盐分很高,因此,要控制盐分,就应当少吃或者不吃这些用盐腌过或者渍过的食物,如:咸鱼、咸蛋等。总之,糖尿病患者要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一定要保持少用盐。食盐的每日摄入量

根据每天食用食物的多少,盐分的摄入量也应当有所不同,这里所说的盐分也包括从酱油等物质中获得的盐量:

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食盐的参考量:续表

如果已经并发有高血压、肾病和冠心病等疾病,每天的食盐量要少于2g以下。

不论家中有没有糖尿病患者,家庭中的食盐用量一定要严格控制。建议每次新打开包装盐的时候,一定要计算每天每人摄入的食盐量。在计算食盐量的时候,一定要加上酱油等调味品中摄入的食盐量,酱油的含盐量一般在18%左右,因此,将食用酱油量乘以18%再加入食盐量中,最后算出全家每天食盐量。

例如:老张家有5口人,500g的食盐吃了25天;500g的酱油吃了30天。那么老张家每天每人食用的盐量大约是:500g÷25天÷5人=4g;通过酱油摄入的食盐量是:500g÷5人÷30天×18%=0.6g。因此,老张家每天每人盐分的摄入量大约为:4.6g。

算清楚日摄入盐量之后,可以为全家制订一个控制食盐用量的计划,如果家庭中习惯吃口味较重的菜肴,可以按照每天减少1~2g食盐的量为目标,经过一段时间,就能够将全家的食盐用量降到健康标准。普通食盐的替代吃法

食盐主要成分含有95%~99%的氯化钠,也是导致高血压的原因,因为体内摄入太多的氯化钠可能会使体内电解质不平衡,容易导致高血压和心脑肾方面的疾病。此时,可以吃“代盐”,而“代盐”则能够合理地控制人体对氯化钠的控制,合理吸收钾和镁的含量,不仅满足病人的食欲,又有利于身体健康,帮助人体平衡电解质,对于糖尿病并发症和高血压、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冠心病等能够起到很好地治疗和控制效果。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出现肾衰竭的患者,一定要减少含钠饮食的摄入,不仅要控制盐分的摄入,还包括含钠高的食物和蔬菜,日常食用的一些用碱和发酵粉制作的糕点、馒头、挂面等都含有钠,蔬菜中含钠量高的有茴香等,这些在日常的饮食中都要加以限制。

下面是专家给糖尿病患者的几种低盐食物的烹调方法,既保证了菜肴的口味,又能够确保身体的健康:(1)多吃一些菌类的食物,如木耳、海带、蘑菇等,以菌类食物为主料做汤菜,不仅味美,还能软化血管、补充营养。吃菌类食物的时候,可加盐也可不加盐。(2)有些蔬菜本身的香味能够刺激味觉,增进食欲,可以减少对食盐的依赖,比如肉丝炒青椒、番茄炒鸡蛋等。(3)利用调味品替代食盐,如醋、番茄酱、芝麻酱等,可以在夏天吃一些凉拌菜,拌入醋和芝麻酱等。熟悉食品交换份,饮食不单调血糖指数对糖尿病的影响

血糖指数是衡量各种食物对血糖可能产生多大影响的指标。摄入不同的食物,对血糖的影响是有同的。为了区别不同糖类对血糖的影响,所以提出了血糖指数的概念,即进食其他食物与进食同量的白面包或葡萄糖后血糖增加的比值。计算方法如下:进食一种食物两小时内,测量血糖水平,在血糖反应曲线下的面积/进食相等重量的葡萄糖,两小时内血糖反应曲线下的面积(葡萄糖耐量曲线)×100,这个比值叫作血糖指数。

血糖指数的高低与各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代谢情况关系密切。消化、吸收得快,代谢得慢的食物,血糖指数就高。血糖指数可以用来帮助选择糖类,对决定各种粮食的摄入量有一定指导意义。比如白面包的血糖指数为100,粳米饭为88,全麦粉面包为69。研究测定表明,食物中膳食纤维含量越高,血糖指数就越低,糯米、粳米、白米的血糖指数大于燕麦、荞麦、莜麦和玉米。一般来说,进食血糖指数越高的食物,餐后血糖上升得越快。可见血糖指数越高的食物,对糖尿病病人就越有害。糖尿病病人应多用血糖指数偏低的食物品种,每天吃一点粗粮和杂粮,少吃精白米面和糖,或者几种食物混搭吃,有利于血糖的稳定,不使其大幅波动,对健康也有好处。什么是食物的交换份

众所周知,食物不同,所供热量也有区别,能产生90kcal(378kJ)的食物就是1份食物份。交换需要,专家将食物按其所含营养成分的比例分为四大类:谷薯类、菜果类、肉蛋类和油脂类。

谷薯类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糖类和膳食纤维。1份主食,如粳米、面粉、小米、高粱、玉米面、燕麦、荞麦、干豆类、干粉条等大约25g。若是馒头、生面条则为35g,鲜玉米为200g。

菜果类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维生素和膳食纤维。1份新鲜蔬菜,如各种绿色蔬菜、冬瓜、丝瓜、黄瓜、茄子、绿豆芽等重约500g,青椒、南瓜、冬笋、胡萝卜、洋葱等为200~400g,鲜豌豆、毛豆、芋头、百合等为70~100g。1份新鲜水果,如苹果、梨、橘子、桃、葡萄等重150~200g,草莓约300g,西瓜为500g。

肉蛋类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1份肉或鲜蛋,如各种畜肉为25~50g,禽肉约70g,兔肉为100g,鱼虾类80~100g,鸡蛋或鸭蛋1个或鹌鹑蛋6个。1份奶类,如牛奶160ml,奶粉20g,脱脂奶粉25g,豆浆则为450ml。

油脂类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脂肪。1份油脂,如豆油、花生油、香油、猪油等约重10g。1份坚果,如花生米、核桃、杏仁为15g,葵花子为25g,西瓜子为40g。怎样使用食物交换份

食物交换份给人们提供了热量为90kcal(378kJ)的各种食物的重量,便于糖尿病病人自由交换。在操作时,先计算一下所需的总热量,再除以90,得出每天应吃多少份食物。如一天总热量为1200kcal(5021kJ),其交换份总量为13份。依据三大营养素的分配比例,谷薯类应为7.5份,菜果类1份,肉蛋类3.5份,油脂类1份,最后找出自己喜爱的食物。

糖尿病饮食治疗应遵循“总量控制,花样翻新”,所谓花样翻新是指饮食种类、食品品种齐全,变着花样吃,以保证营养均衡。为使食物花样多,能品尝到各式食物,糖尿病病人要懂得食品交换法。食品交换法是专家将种类相同的食品构成组,按一定的量搭配,使它们的营养成分接近。这样,各种食物可以交换,使糖尿病病人选择的机会多,丰富食谱花样。比如50g粳米可以和50g面粉、玉米面、绿豆、干粉条及6~8块苏打饼干等交换;50g瘦猪肉可以和2个鸡蛋、150g鱼、150g虾、250g豆腐或100g豆腐干等交换。

在运用食物交换份时,通常在同类食物或含有相同营养成分的食物之间进行,如粮食换粮食,蔬菜换蔬菜,以达到营养均衡。如果主食换成肉类,牛奶换成粥,或光吃水果以代替主食或肉蛋类等,一次两次还行。经常这样,就会造成营养素的配比失调,产生不利影响。因为过多的蛋白质会增加肾脏的负担,过量的饱和脂肪酸是诱发冠心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蛋白质摄入不足,糖类太多,又会影响血糖水平。故合理使用食物交换法,既要花样多,又要均衡营养。

食物的食品交换份表表1 糖尿病饮食之等热量值谷薯类食品交换份表

提示:表中所列出的每一种食品均作为一食品交换份,每一食品交换份的重量不一样,但其所供给的热量是相同的。此一食品交换份可供给热量90kcal(378kJ)蛋白质2g、碳水化合物20g。表2 糖尿病饮食之等热量值蔬菜类食品交换份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