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名著普及文库:孟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30 03:05:44

点击下载

作者:孟子,杨伯峻、杨逢彬

出版社:岳麓书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古典名著普及文库:孟子

古典名著普及文库:孟子试读:

前言

一、本书两个母本的简介

如同这套丛书中的《论语》一样,读者手中的这本《孟子》,也是将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和杨逢彬《孟子新注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糅合在一道,然后加以缩写的本子。前者是华人世界以至全球影响最大、发行最广的《孟子》译注本,后者大约是迄今为止在注释《孟子》疑难词句方面做得最为精准的。本书取两书之长,删汰若干繁冗的考据,因而既适用于一般读者,又适用于专门研究者。

既然本书乃糅合《孟子译注》和《孟子新注新译》而成,就有必要介绍一下作为母本的这两部书。《孟子译注》是在国内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著作,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大学的文科重要参考书。该书旁搜远绍,博采古今学人的研究成果,间下己意,于注释中尽量将历史知识、地理沿革、名物制度、古代民俗以及古代哲学思想考证交代清楚;作为语言学家,杨伯峻先生尤其注意字音词义、语法修辞规律的介绍,并时常对这方面的疑难问题进行论证。唯其如此,故能突破前修,独树一帜。书末附有《孟子词典》,尤便读者。所以著名古文字学家张政烺先生说:

在今注中确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的,可以达到雅俗共赏的境地。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孟子译注》《春秋左传注》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论语》《孟子》成书较早,杨注虽对于典章制度的注释小有不足,但其解决难点,疏通文意,都有独到之处。(《关于古籍今注今译》,载《张政烺文史论集,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31页)

正因为此,《论语译注》和《孟子译注》才成为同类著作的典范,近一个甲子以来,一版再版,历久不衰。既然《孟子译注》已成为同类著作的典范,也就无需再多作介绍了。

而《孟子新注新译》主要想要做的,就是怎样尽可能地使得它的注释的准确性、可靠性较之同类注本做得更好。

这里所说的“准确性、可靠性”,是指对“字面上”意义的把握,而字、词、句所蕴含的思想或哲理,是思想史家或哲学家的任务。字、词、句的释读,是语言学所管的;字面后所蕴藏的思想、哲理,是思想史或哲学所管的。这是两个步骤,不宜合二为一。

现在我们说说“做得更好”的依据何在。

一个词的多义,体现在字典词典里;在特定的上下文中它却是单义的。也即,上下文锁定了该词,让它只能呈现出一个意义。而且,每个词,以及每个词下面的每个意义,它的分布(通俗地解释,就是上下文条件,或“语境”)都是独一无二,而与其他词、其他意义是有所区别的;就像身份证号码和车牌,是和具体的人、车一一对应的。总之,分布限定了词义,分布就是特定词义的标志牌。考察分布,杨树达先生谓之“审句例”。《孟子新注新译》的著者对考察分布也即审句例,是“死死抓住不放”的。

高邮王氏考据古词语的典范之作,都是审句例得来的,也都符合分布的原理。例如王氏父子解读《诗经·邶风·终风且暴》,就是通过对“终温且惠”“终窭且贫”“终和且平”“终善且有”等“终~且~”格式句子的归纳分析,确定了“终”的类似于“既”的意义。由此亦可见,通过审句例来考察分布,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归纳格式。格式,最能体现语言的系统性。在格式中,词义不但得以锁定,有些隐晦不彰的词义也能得以凸显——如“终”的类似于“既”的意义。

更为重要的是,考察分布时,要对词汇、语音尤其是语法知识加以运用。

考察分布,其背后的逻辑是语言的社会性,用王引之的话来说,就是“揆之本文而协,验之他卷而通”。

古人考察分布也即审句例要靠博闻强记,今人借助计算机及其软件,海量例句,转瞬即到眼前;但一条条例句还须逐一分析,从中总结规律。这仍需要坐冷板凳。考察分布,其结论的得出,全依审句例的结果而定,不是事先预设的。

王力先生主张,要重视故训,不要轻易推翻。许多审句例的结果证明,汉晋人的说法比清人的说法要可靠得多。

当今解读或注解古书,有两种常见的做法。第一种,即“广综博览,择善而从”,如陈鼓应先生的《老子今注今译》《庄子今注今译》等。第二种,其第一步常常是指出现在通行的理解不合情理,不符合某人的一贯思想,因此必须重新解读云云。第二步,或者是改变句读从而改变句子结构,或者是说对某字某词应重新理解——通常是找出该字该词的某个很偏的意义放入该句子。如果实在找不到作者期望找到的意义,就或是通过故训、因声求义等办法,说某字和另一字相通假,应读为另一字;或是说因字形相近,乃另一字之误,等等。第三步,说只有如此,才符合情理,符合某人的一贯思想。

两种做法,若必二选一,著者宁愿选第一种。因为,第一种做法之“择善而从”总有择对的。第二种做法,则几乎毫无正确的可能。因为:1.该做法一定要否定旧说另立新说,而旧说中往往有一说能够通过审句例的检验因而正确,而正确结论一般又是独一无二的;则新说不可通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2.该做法的第二步仅仅只能证明可能性,远不能证明接近必然性。3.该做法的作者往往因为过分相信自己的语感,而省略了审句例这不可或缺的一环。4.他人对其审句例的结果往往能证明这一新说是不能成立的。5.该做法的作者实际进行了“字词置换”,而在原文经共时语言全面考察文从字顺时,字词置换因为3个低概率(见《孟子新注新译·导言》第21小点)的存在,其成功概率接近于零。

第二种做法之难以成功,还由于它把语言外部证据作为主要证据甚至唯一证据,但“语言系统内部的现象和现象之间的规律都可以通过系统本身来加以解释,而不需要向外界去寻找解释的理由”(语言学家胡明扬语)。

我们的做法,可归纳为“双突出”或“一个剥离,一根主轴”。

双突出,就是我们在求证古今见仁见智未臻一是的疑难字词句时,面临语言内部证据和语言外部证据时,以语言内部证据为主,即突出语言内部证据。这是第一个突出。在语言内部证据中,又突出考察分布,即考察关键词所处的上下文条件,也即杨树达先生所谓“审句例”。这是第二个突出。

一个剥离,一根主轴,是指将语言外部证据从主要证据甚至唯一证据位置上剥离开来,同时将与词义存在一对一关系的分布树立为插入圆心的主轴。因为,语言系统外广阔无边,那里的“证据”多如牛毛;在语言系统内部,也存在无数的“点”,在这无数点上,使用义训、形训、声训,乃至二重证据法等方法、手段展开论证,最后也可能有无数结论。只有圆心是独一无二的,而有资格插入圆心成为主轴的,是与词义存在一对一对应关系的“分布”。

但我们并未放弃任何诸如形训、义训、声训以及二重证据法等训诂方法、手段,只是区分了证据的主次,并主张当主次证据产生矛盾时应当放弃次要证据而服从主要证据。

如此做法,在出土文献作用日益重要的今天,在传统文献内部解决古书中的疑难问题依然大有可为,因为审句例即考察分布所得结论是可重复、可验证因而是确切可信的。

读过了这篇《前言》,读者朋友如感觉意犹未尽,还想深入了解《孟子新注新译》著者的理念,可读该书《导言》以及该书中的一百多例《考证》。本书由于体例所限,未能再充分展开了,读者谅之!

侧闻有些学者认为,我们这样解读古书,偏离了训诂的正轨。训诂的正轨云何?训诂学自汉至宋,自宋至清,以迄民国,何曾故步自封闭关自守过?清代古音大明,学者因而得以突破字形,而知因声求义;到了民国,又自觉地“以文法为训”;我们不过是将“以文法为训”向前推进了一步而已。试问高邮王氏之“审句例”(其典型范例即释“终风且暴”)是否偏离了训诂正轨?何独我们“以文法为训”而“审句例”却偏离了正轨?对诸如“偏离训诂正轨”的说法,杨树达先生七八十年前就曾评价道:“故我所无者,整个系统之文法学耳,非无文法也……若谓非我国固有即不必为,请问论者,出外亦乘火车汽车否乎?家居亦用电灯电话否乎?夫时代进步,吾人之治学亦当后胜于前,不能固步自封。必如论者之说,则吾人今日应茹毛饮血否乎?”是以我于此高论,实不欲多言。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其书

必须声明,这一部分及下一部分,是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导言》的缩写。

孟子名轲,邹国(故城在今山东邹城)人。约生于周安王十七年(前385),卒于周赧王十一年(前304)前后。关于他的父母,我们知道得很少。西汉韩婴的《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买东家豚肉”及“不敢去妇”等故事,刘向的《列女传》还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很得力于母亲的教导。

孟子出生时,孔子的孙子子思也已去世若干年了。他曾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离娄下》)《荀子·非十二子篇》把子思、孟轲列为一派,《史记·孟荀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是较为合理的。

关于孟子的生平,我们从《孟子》原书考察,孟子第一次到齐国正当齐威王之世。他在齐大概不甚得志,连威王所馈兼金百镒都谢绝了(《公孙丑下》)。威王三十年,宋王偃始称王,而且要行仁政(《滕文公下》),孟子便到了宋国。告戴不胜多荐贤士(《滕文公下》),答戴盈之问(同上),都在这个时期。

在孟子看来,宋王偃左右贤人大概不多;既不能使宋王偃为善,孟子也就在接受馈赠七十镒(《公孙丑下》)后离开了。

当孟子留在宋国的时候,滕文公还是太子,因去楚国,道经宋国国都彭城,而两次和孟子相见(《滕文公上》)。不久,孟子回到邹国,和邹穆公的问答(《梁惠王下》)大概在这个时候。或许由于孟子说话过于率直,引起了穆公的不满,便停止了馈赠,因而使得孟子绝粮(见应劭《风俗通·穷通篇》)。

滕定公死了,文公使“然友之邹问于孟子”(《滕文公上》)。鲁平公即位,将要使孟子学生乐正克为政(《告子下》),孟子便到了鲁国。可是因为臧仓的破坏,孟子便有“吾之不遇鲁侯,天也”(《梁惠王下》)的慨叹。滕文公嗣位,孟子便去了滕国。文公“问为国”,又“使毕战问井地”(《滕文公上》)。齐人打算修建薛邑城池,文公害怕,又曾请教孟子(《梁惠王下》)。和许行的信徒陈相的辩论(《滕文公上》)也在这个时候。滕国究竟只是个方圆不到五十里的小国,孟子很难有所作为,当梁惠王后元十五年,便来到了梁国,这时,他已年近七十了。和梁惠王的问答(《梁惠王上》)应该都在这一时期。

第二年,惠王去世,襄王嗣位,孟子和他一相见,印象就很坏(《梁惠王上》)。这时,齐威王已死,宣王嗣位,孟子便由梁来齐。“加齐之卿相”(《公孙丑上》)、“出吊于滕”(《公孙丑下》)都在这几年间。

宣王五年,齐国伐燕。两年之后,“诸侯将谋救燕”(《梁惠王下》),孟子劝宣王送回俘虏,归还重器,和燕国臣民商量立君,然后撤兵。可是宣王不听。第二年,燕国和诸侯的军队并力攻齐,齐国大败。齐宣王便说“吾甚惭于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因此辞职。

孟子一方面非常失望,一方面又因年岁已大,主张又不能实现,只得说道:“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公孙丑下》)孟子这时年已七十余,从此便不再出游,而和“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志,作《孟子》七篇”(《史记·孟荀列传》)了。

关于《孟子》的作者,我们认为上面所引的太史公的这段话较为可信。这里,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概念:《孟子》一书的撰写,虽然有“万章之徒”参加,但主要作者还是孟子自己,而且是在孟子生前便基本上完成了。关于这一点,魏源在《孟子年表考》中有所体会:“又公都子、屋庐子、乐正子、徐子皆不书名,而万章、公孙丑独名,《史记》谓退而与万章之徒作七篇者,其为二人亲承口授而笔之书甚明(咸丘蒙、浩生不害、陈臻等偶见,或亦得预记述之列)。与《论语》成于有子、曾子门人故独称子者,殆同一间,此其可知者。”

太史公只是说“作《孟子》七篇”;到应劭《风俗通·穷通篇》却说,“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仲尼之意,作书中外十一篇”;班固《汉书·艺文志》也说“《孟子》十一篇”。赵岐《孟子章句》,便给这十一篇分列真伪,他说:“又存《外书》四篇——《性善辨》《文说》《孝经》《为政》——其文不能宏深,不与《内篇》相似,似非《孟子》本真,后世依放而托也。”因为赵岐肯定《外书》是赝品而不给它作注,以后读《孟子》的人便不读它,于是逐渐亡佚了。

赵岐又说:“孟子退自齐、梁,述尧舜之道而著作焉,此大贤拟圣而作者也。”又说:“《论语》者,五经之辖,六艺之喉衿也。《孟子》之书则而象之。”这些话,把《孟子》和《论语》相比,似乎有些道理,也确实代表了两汉人一般的看法。《墨子》《庄子·内篇》《荀子》都是每篇各有主旨,而篇名也与主旨相应。《孟子》却不然,各章的篇幅虽然比《论语》长,但各章间的联系并没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积章而成篇,篇名也只是撮取第一句的几个字,并无所取义。这都是和《论语》相同,而和《墨子》《庄子》《荀子》相异的。所以赵岐说《孟子》是拟《论语》而作的。《论语》既是“五经之辖,六艺之喉衿”,《孟子》又是“拟圣而作”,那《孟子》也成为经书的传记了。尽管《汉书·艺文志》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汉人心目中却把它看成为辅翼“经书”的“传”。汉文帝将《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王充《论衡·对作篇》说:“杨墨之学不乱传义,则《孟子》之传不造。”这便明明是把《孟子》视为传了。又如《汉书·刘向传》《后汉书·梁冀传》《说文解字》等书所引《孟子》都称“传曰”。可见把《孟子》和《论语》并列,不是赵岐“一人之私言”,而是两汉人的公论。

到五代时,后蜀主孟昶命毋昭裔楷书《易》《书》《诗》《仪礼》《周礼》《礼记》《公羊》《穀梁》《左传》《论语》《孟子》十一经刻石,宋太宗又加翻刻,这恐怕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孝宗的时候,朱熹从《礼记》中取出《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于是《孟子》的地位便更加提高了。到明清两朝,规定科举考试中八股文的题目从“四书”中选取,而且要“代圣人立言”,于是当时任何读书人便不得不把《孟子》读得烂熟了。《孟子》的重要参考书,除了本文第一部分介绍过的两部外,还有东汉赵岐作《注》北宋孙奭作《疏》并收入《十三经注疏》的《孟子注疏》、南宋朱熹《四书集注》中的《孟子集注》、清代焦循的《孟子正义》及现代董洪利的《孟子研究》等。

三、孟子思想的简介

孟子自认为是孔子的忠实信徒,依他自己说:“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因之,他极为推崇孔子,他引用孔门弟子宰我、子贡、有若的话,说:“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公孙丑上》)《孟子》最后一章,即《尽心下》的第三十八章,提出了尧、舜、汤、文王、孔子的序列,这是儒家“道统”的先声。孟子把这一章安排在全书之末,是有特殊意义的。孟子以接受孔子传统自居,却不明说,只暗示道:“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

尽管如此,但因时代已相距百年,形势也已发生很大变化,孟子对孔子学说便不能不有所取舍,且有所发展。

首先,孟子和孔子之论“天”稍有不同。“天”的意义,一般有三四种。一是自然之天,一是义理之天,一是主宰之天,一是命运之天。《孟子》讲“天”,除“天子”“天下”等双音词外,连“天时”“天位”“天爵”等在内,不过八十多次。其中有自然之天,有义理之天,有命运之天,却没有主宰之天。在《孟子》中还有一种意义比较艰深的“天”,其实也是义理之天,或者意义更深远些,如“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万章上》)。实质上,这种“天”,就是民意。孟子说得明白:“《太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中所谓“天吏”“天位”“天职”“天禄”“天爵”,都是这种意义;而这种意义,是在《论语》中所没有的。《论语·尧曰》有“天禄”一词,和《孟子》“弗与食天禄也”(《万章下》)意义有所不同。《论语》的“天禄”是指帝位,《孟子》的“天禄”是指应该给予贤者的俸禄,依它们的上下文加以比较,便可看出其中的歧异。

孟子也讲“命”,或者“天命”。他说:“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离娄上》)然而孟子绝不是宿命论者。他对命运的态度是:“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尽心上》)在孟子看来,无论命运有多么巨大的力量,但我还依我的“仁义”而行,不无故送死。只要“尽”我之“道”,死也是“正命”;如果胡作非为,触犯刑罚而死,便不是“正命”。

孔子重视祭祀,孟子便不大多讲祭祀。《论语》仅12700余字,“祭”字出现14次;《孟子》有35370余字,为《论语》2.7倍强,“祭”字仅出现9次,“祭祀”出现2次,总共不过11次,而且都未作主要论题。

第二,孔子讲“仁”,孟子则经常“仁义”并言。孔子重视人的生命,孟子更重视人民生存的权利。孔子因为周武王以伐纣而得天下,便认为武王的乐舞《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孟子却不如此。齐宣王说武王伐纣是“臣弑其君”,孟子却答道:“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不但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还主张“贵戚之卿”可以废掉坏君,改立好君。这种思想,是孔子“仁”学说的大发展,在先秦诸子中是绝无仅有的。

孟子看待君臣间的相互关系也比孔子有所前进。孔子只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孟子却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离娄下》)这种思想比后代某些理学家所谓“君要臣死,不得不死”高明而先进不知多少倍!

第三,孟子“道性善”(《滕文公上》),并且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公孙丑上》)他还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尽心上》)由于这类话,孟子便被某些人扣上了主观唯心主义的帽子,但这些人并未透彻了解孟子的思想。

我们应该了解,孟子所谓“性善”,其实际意义是人人都可为善。用他自己的话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告子上》)。

最值得注意的,一是孟子承认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思想意识。他说:“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告子上》)二是他承认事物各有客观规律,而且应该依照客观规律办事。他说:“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离娄下》)相传禹懂得水性,所以治水能成功。孟子认为一切都有各自的客观规律,依客观规律办事,便是“行其所无事”而不“凿”。即使天高得无限,星辰远得无涯,只要能推求其“故”(客观规律),就是千年之内的冬至日,也可以在房中推算出来。这种言论,难道是主观唯心主义者说得出来的吗?

判断唯心还是唯物,只有一个标准,即以思想意识为第一性的,还是以物质为第一性的。孟子只讲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这是仁、义、礼、智的四端。端就是萌芽,也可以说是可能性。说人有某种可能性,并不等于说人有某种思想意识。孟子说“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公孙丑上》),这是由于他们职业的缘故,可见不一定人人都是仁人。孟子讲性,还涉及两件事,一曰“食色,性也”(《告子上》),一曰“形色,天性也”(《尽心上》)。求生存和求配偶,不但是人类的本能,也是其他动物的本能。每种动植物,都有各种形体容貌,这都是自然赋予的。因此,孟子的这些话并没有错。

至于“万物皆备于我”,说的是自我修养。这一章之上,另有一章,全文如下:“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由此可见,孟子认定仁义道德是“求则得之”“在我”的东西,而富贵利达是“得之有命”“在外”的东西。“万物皆备于我”的“万物”,是最大的快乐,是自身本有的仁义道德,既不是主观的虚幻境界,也不是超现实的精神作用。这里谈不上唯心和唯物。

最后,孟子的政治主张,有保守的一面,如要滕文公行井田制(《滕文公上》),事实上是行不通的。

孟子强调“仁义”,而当时的七大雄国——秦、楚、齐、燕、韩、赵、魏(梁)——只讲富国强兵。孟子说:“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不知这几项正是当时形势迫使各大国非这样做不可的。赵国有廉颇、赵奢、李牧,便能抵抗侵略;燕国有乐毅,便能收复全国,并深入齐境;齐国有田单,便全部收复失地。纵不侵犯别国,为了保卫自己,没有善战的大将也是不行的。一部《战国策》,讲的基本上是合纵连横之术。要打仗,便得多多联合同盟国家,哪能不“连诸侯”呢?至于开垦土地,发展农业,更是当时富国的最重要途径。商鞅为秦孝公“为田开阡陌封疆”(《史记·商君列传》),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司马迁评孟轲“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似乎并没有冤枉他。杨逢彬梁惠王章句梁惠王章句上凡七章

导读《梁惠王上》共七章。第一章开宗明义,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本书《前言》已经说道,“孔子讲‘仁’,孟子则经常‘仁义’并言”。如同“仁”是《论语》和孔子的思想核心一样,在双音节词已经勃兴的《孟子》一书中,“仁义”便是孟子其人和其书的思想核心了。第二章讲君主应与民同乐。反之,如统治者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人民痛苦的基础上,人民拼了命也要反抗,君主也就乐不成了。第三章是回应梁惠王说自己如何尽心尽意为国为民操劳的。孟子指出他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关键是要不夺民时去发动兼并战争,要让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孟子还教导惠王丰年要多收购粮食,灾荒年要开仓赈济。能做到这些,才是“王道之始”。第四章先展示出一幅可怖的场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然后批判说:“此率兽而食人也!”统治者若如此,“恶在其为民父母也?”第五章面对梁惠王念念不忘报仇雪恨,仍教导他要行仁政,与民休息。第六章教导梁襄王不要“嗜杀人”。第七章更循循善诱,通过齐宣王的“以羊易牛”,指出这就是“仁术”;然后话锋一转:“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因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结论的得出,也就如同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以往,常有人说,儒家思想是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我们看这整个《梁惠王上》,都是教导统治者要爱护人民,不要与人民为敌的。又赵纪彬说,“教”是对奴隶的强制性训练,对贵族要用动词“诲”;本篇末章齐宣王却明明说道:“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们可以归纳总结《梁惠王上》是给诸侯王定下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这一准则和规范的总基调,我们在《梁惠王下》的《导读》中,用四个字给予了回答。

原文12

1.1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3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4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567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89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10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译文

孟子晋见梁惠王。惠王说:“老先生不辞千里长途的辛劳而来,是不是将给我国带来利益呢?”

孟子答道:“王何必非要说利呢?也要有仁义才行呢。如果王只是说‘怎样才有利于我的国家呢?’大夫也说‘怎样才有利于我的封地呢?’那一般士子和老百姓也都会说‘怎样才有利于我自己呢?’这样,上上下下都互相追逐私利,国家便危险了!在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掉它的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掉它的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万辆里头,他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里头,他就拥有一百辆,这些大夫的产业不能不说是够多的了。假若他把‘义’抛诸脑后而事事‘利’字当先,那他不把国君的一切都剥夺,是不会满足的。从没有以‘仁’存心的人会遗弃父母的,也没有以‘义’存心的人会怠慢君上的。王只要讲仁义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讲‘利’呢?”

注释

1 梁惠王:即魏惠王,名,“惠”是他的谥号。公元前339年,魏国都城由安邑迁往大梁(今河南开封),所以又叫梁惠王。他在即位最初二十几年内,使魏国在战国诸雄中最为强大。本篇名为“梁惠王章句上”,是因为《孟子》的篇名和《论语》一样,不过是择取每篇开头的一个重要的词或词组而已。“章句”是汉代经学家常用的术语,即分析古书章节句读的意思。在这里,用作训解古书的题名。这里“梁惠王章句上”是东汉赵岐所著《孟子章句》的旧题,他把《孟子》七篇各分为上下两卷,所以这里题为“章句上”。

2 叟:音sǒu,老先生。

3 亦:意义较虚,有“也不过是”的意义;这一意义似乎也可译为“只”,但两者还是有所不同。

4 庶人:平民;庶,音shù。

5 上下交征利:征,取。交,交互,互相。该词是由“交叉”义引申出交互、互相义,常用为状语。而“互相”义是双方(或多方)同时、一道(做某事),因此,训作“俱”,也即“都”,也差不离。在“上下交征利”这句中,译为“上上下下互相追逐私利”无疑是较为准确的,而某书用“上下都追逐私利”来“纠正”之,则未达一间。详见杨逢彬《孟子新注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6 弑:以下杀上,以卑杀尊。

7 万乘之国、千乘之国:兵车一辆叫一乘;乘,音shèng。春秋战国时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国家的大小强弱;战国七雄为万乘,宋、卫、中山、东周、西周为千乘。

8 千乘之家、百乘之家:古代的执政大夫有一定的封邑,拥有这种封邑的大夫叫家。

9 苟:假如,假设,如果。

10 餍:音yàn,饱,满足。

原文1

1.2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2345‘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6789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於10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1112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译文

孟子晋见梁惠王。王站在池塘边,一边欣赏着鸟兽,一边说:“有德行的人也享受这种快乐吗?”

孟子答道:“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体会到这种快乐,没有德行的人即使有这一切,也没法享受。〔怎么这样说呢?我拿周文王和夏桀的史实为例来说说吧。〕《诗经·大雅·灵台》中说:‘开始筑灵台,勘测又标明。百姓都来做,慢慢就完成。王说才开始,不要太着急。百姓如儿子,都来出把力。王到鹿苑中,母鹿正栖息。母鹿肥又亮,白鸟毛如雪。王到灵沼上,满池鱼跳跃。’周文王虽然用了百姓的力量筑高台挖深池,但百姓乐意这样做,他们管这台叫‘灵台’,管这池叫‘灵沼’,还乐意那里有许多麋鹿和鱼鳖。古时候的圣君贤王因为能与老百姓同乐,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夏桀却恰恰相反,百姓诅咒他死,他却自比太阳:‘太阳什么时候消灭,我才什么时候死亡。’〕《汤誓》中便记载着百姓的哀歌:‘太阳啊,你什么时候灭亡呢?我宁肯和你一道去死!’老百姓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即使有高台深池,珍禽异兽,他又如何能独自享受呢?”

注释

1 顾:转动脖子看。

2 经之营之:测量它,标记它;经,测量;营,标记。

3 攻:治,工作。

4 不日:不设期限。

5 经始勿亟:这是文王所说;亟,急。

6 子:像儿子那样。

7 麀鹿攸伏:麀,音yōu,母鹿;攸,所。

8 濯濯:白而无杂质貌;濯,音zhuó。

9 鹤鹤:羽毛洁白貌。

10 於牣:於,音wū,词的前缀,无实义;牣,音rèn,满。

11 《汤誓》:《尚书》中的一篇,为商汤伐桀誓师词。

12 时日害丧:时,此;害,同“曷”,何,何时。

原文1

1.3-1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23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4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567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89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1011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文

梁惠王〔对孟子〕说:“我对于国家,可算是操心到家了。河内地方遭了灾,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到河东,还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遭了灾也这么办。细察邻国的政治,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我这样费尽心思的。尽管这样,邻国的百姓并不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答道:“王喜欢战争,就请让我用战争来作比喻吧。战鼓咚咚一响,双方刀枪一碰,就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一口气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一口气跑了五十步停下。假设跑了五十步的耻笑跑了一百步的战士〔胆小〕,那又如何?”王说:“这不行,他只不过没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了呀。”

注释

1 寡人:寡德之人,古代王侯的自谦之辞;寡,少。

2 河内、河东:魏国的河内地,在今河南济源一带;河东地,在今山西夏县西北一带。

3 粟:禾、黍的子粒。

4 加少:更少。

5 请:请您允许我……

6 填然鼓之:填然,即“填填地(响)”“咚咚地(响)”;鼓,击鼓;之,这里指击鼓的事由。

7 兵:兵器,武器。

8 走:上古跑叫“走”;这里指逃跑。

9 或:有的人。

10 直:只是,不过。

11 是:此,这。

原文1

1.3-2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234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译文

孟子说:“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老百姓比邻国多了。如果在农忙时,不去〔征兵征工,〕占用耕作的时间,那粮食便会吃不完了;不用太过细密的网到池塘去捕鱼,那鱼鳖也就吃不完了;砍伐树木有固定的时间,木材也就用不尽了。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就使老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遗憾了。老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遗憾,这就是王道的基础哇!”

注释

1 无:毋,不要。

2 胜:旧读shēng,尽。

3 数罟不入洿池:数,音shuò,密;罟,音gǔ,渔网;洿,音wū,不流动的水,池塘。

4 以时:按一定的时间,按时。

原文1

1.3-3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2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34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56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7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9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每家都有五亩地的宅院,院里种满桑树,五十岁以上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绵衣了。鸡、狗和猪的畜养,不要耽误繁殖的时机,七十岁以上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家人百亩的耕地,不要让他们失去耕种收割的时机,一家几口人就可以吃得饱饱的了。好好地办些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教育他们,那么,须发斑白的老人也就用不着背负、头顶着重物奔波于道路上了。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绵衣穿,有肉吃,平民百姓不受冻饿,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的,是从未有过的事。“〔丰收年份〕猪狗能吃上人吃的粮食,却不晓得及时收购以备荒年;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没想到要打开仓库赈济灾民。老百姓死了,就说‘不怪我呀,怪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刀子杀了人,却说‘不怪我呀,怪兵器吧’有什么不同呢?王假如不去怪罪年成,〔而切切实实地去改革政治,〕这样,天下的百姓都会来投奔了。”

注释

1 衣:音yì,这里是穿的意思。

2 鸡豚狗彘之畜:鸡和猪、狗的畜养;畜,音xù,畜养,饲养。

3 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庠,音xiáng。

4 申:一再,重复。

5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颁白,须发半白,也写作“斑白”;负,背负;戴,顶在头上。

6 王:音wàng,以仁义统一天下。

7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这句中“检”当读为“敛”。这句话的意思是,丰年时,谷贱伤农,狗彘都能吃上人的食物,当政者却不平价收买粮食,储藏之以备荒年。这样的解释,是颜师古对《汉书·食货志·赞》“孟子亦非‘狗彘食人之食不知敛’”所作的解释。《汉书·食货志》“检”也作“敛”。但《孟子》赵岐《注》却解释为“不知以法度检敛也”,也就是不知以法度约束的意思。我们之所以从颜师古,是因为“检”之有法度义最早见于《荀子》,至于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约束、限制义更是晚见于《论衡》。赵岐《注》显然是用汉代才有的意义解读这段话了。相反,“敛”的收藏、收捡义,在《孟子》成书的年代则较为常见。详见杨逢彬《孟子新注新译》。

8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道路,后来写作“途”;莩,音piǎo,通“殍”,饿死;饿殍,饿死的人;发,打开,这里指打开粮仓赈济。

9 斯:这就。

原文12

1.4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34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56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7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译文

梁惠王〔对孟子〕说:“我愿意耐心地接受您的教诲。”孟子答道:“杀人用棍子和用刀子,有什么不同吗?”王说:“没有什么不同。”“用刀子和用政治〔杀人〕,有什么不同吗?”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又说:“厨房里有厚实的肉,马厩里有健壮的马,老百姓却面有菜色,郊野外也饿殍横陈,这就是率领着禽兽来吃人!野兽间弱肉强食,人尚且厌恶;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来从政,还不能做到不率领着禽兽来吃人,这又怎么算是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说:‘最开始制作人俑来陪葬的人,该会断子绝孙吧!’这是因为人俑如同大活人,却用来陪葬。〔用人俑陪葬,尚且不可,〕又怎能让老百姓活活饿死呢?”

注释

1 安:安心,安然。

2 梃:音tǐng,直的竹、木棒。

3 肥肉:厚肉;肉,肌肉;肥,肉质丰满。可知那时的“肥肉”和现在的“肥肉”意义有所不同。

4 厩:音jiù,马栏,马厩。

5 恶:音wū,何。

6 仲尼:孔子的字。

7 斯民:这些老百姓;斯,此。

原文12

1.5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345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6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7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89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10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11“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译文

梁惠王〔对孟子〕说:“魏国的强大,天下没有比得上的,老先生是知道的。但到了我这时候,先是东边败给齐国,长子都死在那儿;西边割让了七百里土地给秦国;南边又被楚国所羞辱,〔被夺去八个城池。〕我为此深感屈辱,希望为死难者报仇雪恨,要怎样办才好呢?”

孟子答道:“即使百里见方的小国也可以行仁政使天下归服,〔何况像魏国呢?〕您如果向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他们能够深翻土,勤除草;青壮年在闲暇时能讲求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为人忠心、诚实守信的德行,并用来在家里侍奉父兄,在朝廷服事上级,这样,就是举着木棒也足以抗击披坚执锐的秦楚大军了。“那秦国楚国〔却相反〕,侵夺了老百姓的生产时间,使他们不能耕种来养活父母,父母因此受冻挨饿,兄弟妻儿东逃西散。那秦王楚王让他们的百姓陷在痛苦的深渊里,您去讨伐他们,那还有谁来与您为敌呢?所以说:‘仁人无敌于天下。’请您不要疑虑了吧!”

注释

1 晋国:这里指魏国;韩赵魏三国瓜分晋国,魏国最为强大,所以用“晋国”指代魏国。

2 天下莫强焉:莫,没有……;焉,于是,于斯,于此;此句意为“天下没有哪个国家强于它(魏)”。

3 东败于齐,长子死焉:指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之役,魏伐韩,韩求救于齐,齐军袭魏,魏军败于马陵,主将庞涓自杀,魏太子申被俘;焉,于此。

4 西丧地于秦七百里:马陵之役后,魏又屡败于秦,割河西之地及上郡之十五城。

5 南辱于楚:梁惠王后元十一年(前324年),楚遣柱国(武官名)昭阳统兵攻魏,破之于襄陵(今河南睢县西),得八邑。

6 愿比死者壹洒之:比,替;壹,全;洒,音义均同“洗”,洗雪,雪耻。

7 地方百里:当理解为“地,方百里”;方百里,意谓长宽各为百里。

8 易耨:易,使……容易;耨,音nòu,锄草。

9 悌:音tì,弟弟尊敬兄长。

10 制梃:制,通“揭”,举起。焦循读“制”为“掣”,但“掣”意为拉牵,词义上解释不通。《孟子》时代的语言,持兵器所用动词为“执”“持”“抚”等,从不用“掣”。赵岐《注》:“制,作也。”因而《孟子译注》说:“当读如《诗·东山》‘制彼裳衣’之‘制’,制作、制造之意。”这也有疑问。制,本义是裁衣,后引申为制礼、制法度等,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制度、法度等名词义。终先秦之世,未见以“梃”或其他兵器、农具或其他器具作宾语者。且当时语言中,在“动词+兵器+以+谓语”格式中,“兵器”之前的动词多为手持武器(或器具)的动作,未见“造作武器(或器具)来干什么”之例。“制”,可能通“揭”。制梃,即“揭竿”。揭,是“举”的意思。制、揭古音相近。制梃,谓手举木棒。详见杨逢彬《孟子新注新译》。

11 妻子:妻子和儿女;妻,妻子;子,子女。

原文12

1.6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345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6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78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910然下雨,则苗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11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12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译文

孟子谒见了梁襄王,出来后告诉别人说:“远远望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挨近他,也看不出哪一点值得敬畏。猛一开口就问:‘天下如何才安定?’我答道:‘天下一统,才会安定。’他又问:‘谁能一统天下?’我又答:‘不好杀人的国君,就能一统天下。’他又问:‘那有谁来跟随他呢?’我又答:‘普天之下没有不跟随他的。您熟悉那禾苗吗?七八月间天旱,禾苗就枯槁了。这时,一团浓黑的乌云出现,哗啦哗啦下起了大雨,禾苗又茁壮茂盛地生长起来。这种趋势,谁能阻挡得住呢?当今各国的君主,没有不好杀人的。如有一位不好杀人的,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着脖子来盼望他了。真这样的话,百姓归附他跟随他,就好像水向下奔流一般,汹涌澎湃,谁能阻挡?’”

注释

1 梁襄王:梁惠王之子,名嗣。

2 语:音yù,告诉。

3 卒然:同“猝然”。

4 恶乎:怎样。

5 孰:谁。

6 与:跟随。

7 莫:没有谁。

8 七八月:这是用的周代历法,相当于夏历的五六月,正是禾苗需要雨水的时候。

9 浡然:兴起貌;浡,音bó。

10 人牧:治理人民的人,指国君。

11 引领:伸长脖子。

12 由:同“犹”。

原文12

1.7-1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3“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4,则王话,就说乎?”5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6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78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910,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11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

译文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我能请您讲给我听吗?”孟子答道:“孔子的门徒们没有谈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所以后世没有流传,我也没听说过。非要讲的说‘王道’吧!”

宣王问道:“要多高的道德才能够实行王道呢?”孟子说:“通过保养百姓去实现王道,便没有人能够阻挡。”

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可以保养百姓吗?”孟子说:“能够。”宣王说:“根据什么晓得我能够做到呢?”

孟子说:“我听胡龁说,王坐在殿堂上,有人牵着牛从殿下走过,王看见了,便问:‘牵牛到哪里去?’那人答道:‘准备杀它来衅钟。’王便说:‘放了它吧!我实在不忍心看到它那哆哆嗦嗦的样子,好像没罪的人,却被押送刑场!’那人说:‘那么,就不衅钟了吗?’王又说:‘这怎么可以废弃呢?用只羊来代替吧!’——有这么回事吗?”宣王说:“有的。”

注释

1 齐宣王:威王之子,名辟疆。

2 齐桓、晋文:齐桓公名小白,晋文公名重耳,在春秋时代先后称霸,为“五霸”之首及第二位。

3 臣未之闻:我没有听说这个。当时语言,如果是否定句,代词作宾语一般要放在谓语动词之前;其他篇章的“未之有”“未之见”“未之学”“未之尽”“未之知”等等也是如此。

4 无以:不得已;以,同“已”。

5 保:安。

6 龁:音hé。

7 之:往。

8 衅:祭礼名,宰杀一件活物来祭某种新器物或宗庙。

9 觳觫:音hú sù,惊恐战抖貌。

10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逢彬按,传统的断句为“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俞樾《孟子平议》在“若”字后断句。“觳觫若”为“害怕发抖的样子”。杨树达先生《古书句读释例》与俞书同。但表示“……的样子”,《孟子》用“然”而不用“若”。先秦文献中只有《诗经》偶用“若”表示“……的样子”。郑子瑜从吴昌莹、王引之说,认为“若”训“其”,指代“牛”,也讲不通。因为与代词“其”类似的“若”,与“其”一样,也处于定语位置,不处于主语位置。“若”在此句中,当然是“好比”“好像”的意思。为什么要否定传统读法呢?因为许多人认为牛本无罪,何须用一“若”字?又有人认为杨伯峻先生译“无罪”为“无罪之人”,乃是“增字解经”。其实,在《孟子》成书年代的语言中,“有罪”“无罪”一定是指人或指人的社会单位如“国”等,因此应当译为“无罪之人”;这当然不是什么“增字解经”。因为“无罪”指人不指牛,所以用一“若”字。详见杨逢彬《孟子新注新译》。

11 诸:“之乎”的合音。

原文1

1.7-2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2忍也。”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3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4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译文

孟子说:“有这样的想法足以实行王道了。老百姓都以为王是舍不得,我早就知道王是不忍心哪。”宣王说:“对呀,确实有这样想的百姓。齐国虽狭小,我又何至于舍不得一头牛?我只是不忍心看到它不停地哆嗦,就像没犯罪的人,却被押去斩决,所以才用羊来替换它。”

孟子说:“百姓以为王舍不得,王也不必奇怪。您用小的来换取大的,那些人怎么会清楚王的想法呢?如果说可怜它‘像没犯罪的人却被押去斩决’,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好选择的呢?”宣王笑着说:“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心理呀?我确实不是吝惜钱财才用羊来代替牛。〔您这么一说,〕百姓说我舍不得真是理所当然的了。”

注释

1 爱:吝啬,舍不得。

2 褊:音biǎn,小。

3 异:惊异,奇怪。

4 隐:怜悯。

原文

1.7-3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1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234也。”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5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6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789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曰:“否。”

译文

孟子说:“这也没什么关系。这种怜悯心正是仁爱呀。因为王只看见了牛可怜,却没有看见羊可怜。君子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们活着的可爱,便不再忍心看到它们死去;听到它们的啼叫,便不再忍心吃它们的肉。君子总是远离厨房,就是这个道理。”宣王高兴地说:“有两句诗说:‘别人想的啥,我能猜到它。’就是说的您这样的人。我只是这样做了,再反躬自问,却想不出个所以然来。经您老这么一说,我的心便豁然开朗了。但我的这种想法合于王道,又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假如有个人向王报告说:‘我的臂力能够举起三千斤,却拿不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能把鸟儿秋天生的毫毛看得一清二楚,却看不见眼前的一车柴火。’您会同意这话吗?”宣王说:“不会。”

注释

1 远:使……远离。

2 说:“悦”的古字。

3 《诗》云:诗句见《诗经·小雅·巧言》。

4 忖度:音cǔn duó,揣测。

5 戚戚:心动的样子。

6 钧:三十斤。

7 秋毫之末:鸟尾上的细毛,是极细小的东西。

8 舆薪:一车薪柴。

9 许:同意。

原文

1.7-4“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1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2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译文

孟子马上接着说:“如今王的好心好意足以及于禽兽,却不能及于百姓,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一根羽毛都拿不起,只是不肯下力气的缘故;一车子柴火都看不见,只是不肯用眼睛的缘故;老百姓不被保养,只是不肯施恩的缘故。所以,王未曾实行王道,只是不肯做,不是做不到。”

宣王说:“不肯做和做不到的样子有何不同呢?”孟子说:“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北海,告诉别人说:‘这个我办不到。’这是真的做不到。替老年人按摩肢体,告诉别人说:‘这个我办不到。’这是不肯做,不是做不到。王不行仁政不是属于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北海一类,而是属于替老年人按摩肢体一类的。”

注释

1 挟太山以超北海:太山即泰山,北海即渤海。

2 折枝:按摩肢体;枝,通“肢”。《孟子译注》:“古来有三种解释:甲、折取树枝;乙、弯腰行礼;丙、按摩搔痒。译文取第一义。”我们取丙说。这主要因为甲乙二说除晚起外,均与当时语言实际不符。先看甲说。a.宾语或受事主语为人、兽或人兽身体一部分时,该“折”的“折断”义带有伤害性。b.宾语或受事主语为树木或物体时,该“折”的“折断”不是人类的自主行为,例如为风所摧折。“折取树枝”说显然与此不符。再看乙说。其说为“罄折腰枝,盖犹今拜揖也”。“腰肢”若为定中结构,指腰,其意义甚晚起,《孟子》时代无此义。若为并列结构,则原文为“折枝”,并无“腰”或其古字“要”;且当时“枝”也无“腰肢”义。丙说甚早,且古人多理解“折枝”为按摩,故从之。详见杨逢彬《孟子新注新译》。

原文1

1.7-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23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4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

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5“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译文“孝敬我家里的长辈,并把这孝敬推广到别人家的长辈;呵护我家里的儿女,并把这呵护推广到别人家的儿女。〔如果一切施政措施都基于这一点,〕治理天下就如同在手心转动小球一样了。《诗经》上说:‘先给妻子做榜样,扩展到兄弟,进而推广到封邑和国家。’就是说把这样的好想法扩展到其他方面就行了。所以由近及远地把恩惠推展开,便足以保有天下;不这样,甚至连自己的妻子儿女都保护不了。古代的圣贤之所以远远地超过一般人,没有别的诀窍,只是他们善于扩展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情足以扩展到动物,百姓却得不到好处,这是为什么呢?“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知道短长。什么东西都如此,人的心更是这样。王考虑一下吧!“难道说,动员全国军队,让将士冒着危险,去和别国结仇构怨,这样做您心里才痛快吗?”

注释

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敬自己的长辈,并把这尊敬延及到他人的长辈;第一个“老”活用为动词,尊敬的意思;及,推及,延及;人,别人,他人。下句第一个“幼”也是动词活用,慈爱、爱护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