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二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2 15:11:29

点击下载

作者:吴萍

出版社:成都西南财大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宏观经济学(第二版)

宏观经济学(第二版)试读:

前言

在西方经济学中,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应。它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中各种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关系。比如:当今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富国和穷国之分?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物价水平的变动和失业率的变动会对一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是怎么发生的,有没有规律?一国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政府的政策又是怎么影响经济活动的?其目的在于对现实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国际收支等问题进行剖析;对社会产出水平、失业以及价格的变动做出合理的经济解释;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和政府政策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和评价。

目前国内关于宏观经济学的教材非常之多,基本原理万变不离其宗,而本教材首先是基于三本院校的培养目标——应用性的特点来安排本书的章节取舍。其次,本教材力图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述和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案例来将宏观经济学中晦涩难懂的理论描述清楚,并能使学生学以致用。最后,在案例使用方面尽可能保持时间和空间更贴近现实,便于学生把握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理解经济学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全书共分为九章,由吴萍教授和覃刚毅老师设定章节结构,确定各章内容。具体人员分工如下:吴萍教授担任主编,赵雪松老师和覃刚毅老师担任副主编。其中,赵柯一老师编写第一章,李贺老师编写第二章,赵雪松老师编写第三章、第四章,刘畅老师编写第五章,覃刚毅老师编写第六章,万宠菊老师编写第七章,赵雪松老师编写第八章、高雯老师编写第九章。全书最后由吴萍教授、覃刚毅老师及赵雪松老师统稿、修改、校订和最终定稿。

要编写一本系统性强,又通俗易懂、理论与实践联系较好、适用于三本学生的教材实属不易。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的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希望有关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以便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完善。

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参阅了近年来国内外出版的同类教材,参考的教材和书目已在本书的参考文献中列出,在此表示感谢。并要特别感谢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孙婧编辑,为此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本书除了作为金融、贸易和工商管理等应用类经济专业的教材外,也可以用于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吴萍2013年2月25日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导入案例】

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如果你要判断一个人在经济上是否成功,你首先要看他的收入。高收入的人享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一国的整体经济。当判断一国经济富裕还是贫穷时,要看人们口袋里有多少钱。这正是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的作用。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说:“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没有GDP这个发明,我们就无法进行国与国之间经济实力的比较,无法进行贫穷与富裕的比较;没有GDP这个总量指标,我们就无法了解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快还是慢,是需要刺激还是需要控制。因此GDP就像一把尺子、一面镜子,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和生活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

现行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虽然被广泛地使用,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GDP不能真实地反映经济的实际产出。②国民收入核算不能很好地反映福利状况。③难以准确核算地下经济、物物交换、偷税漏税等。

思考:GDP如此重要,所以我们必须首先清楚到底什么是GDP。GDP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如何认识GDP的局限性?

资料来源:根据经济学相关资料整理。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概述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是相对微观经济学而言的。如果说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企业或家庭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在单个市场上的供求行为与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那么,宏观经济学就是研究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行情况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因此,宏观经济学家会研究下述问题:

第一,决定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因素是什么?例如,为什么有些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增长,而同一时期的另一些国家经济却发展迟缓?

第二,无论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还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个国家都会出现经济增长加速和增长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等周期性现象。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经济条件下,引起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是什么呢?政府是否可以采取或该如何采取一些反经济周期的措施?

第三,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失业的存在与增加?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每一种生产要素的使用程度由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所决定。因此,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价格的变动可以保证每一种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就业。但是,失业现象却在几乎所有的市场经济国家中都存在,而且在某些年份达到较高的程度,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高的失业率呢?

第四,通货膨胀是由什么引发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物价水平曾被人为地固定在某一水平上,即使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亦是如此。物资短缺所造成的物价上涨压力表现为抑制性通货膨胀,人们排队购物就是抑制性通货膨胀的一种表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历了若干次物价迅速上涨的年份,被称为通货膨胀较为严重的年份。从世界范围来看,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美国等西方国家也都有过高通货膨胀时期。同样,处于转轨时期的苏联和东欧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也曾达到三位数,甚至更高的水平。究竟是什么引发了通货膨胀,政府对此又要如何应对?

第五,全球经济体系是如何对一个国家经济的运行产生影响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从前人们只观察到货物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流动,现在则是资本、专利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流行。一个封闭的、没有对外交流的宏观经济模型已不再是现实,因此各国经济之间处于一种广泛的联系之中,国际经济体系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一国宏观经济的运行。

第六,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进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既然经济运行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政府是否可以通过实施一些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达到调节经济运行的目的?当前中国经济走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原来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行政性调节的手段已在逐步弱化或消失,如何代之以与市场经济运行相适应的政策手段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就是力图回答上述问题的一门学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涉及的内容也是日常最易受到政治家、新闻媒体和公众关注和讨论的。现在我们就来更详细地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问题。(二)对宏观经济问题研究的历史考察

1.早期的宏观经济思想

如果我们把宏观经济学看成研究经济总体运行和发展趋势的科学,那么宏观经济学研究可以追溯到18世纪大卫·休谟(David Hume)那里。他第一次研究了一个经济中货币供给、国际贸易平衡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大卫·休谟提出了著名的货币数量公式:P×Q=M×V,即物价总水平由流通中的货币量决定。这一公式是一切货币数量理论的基础,也是当代货币分析的理论基础。

2.古典经济学派

1776年苏格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国富论》(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的发表,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提出“看不见的手”这一概念,认为市场力量自身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引导经济活动达到某种最后状态。在自由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根据“使自己利益最大化”这一原则进行交换活动,而市场整体能产生一组最优价格,交换的结果会使得每个人的经济状态达到最优。“看不见的手”自动调节经济并使其达到最优状态的理论是建立在所有市场,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市场、商品市场必须运行良好,不存在诸如最低工资限制或最高利率限制等制约因素的假设前提之上的。也就是说,市场上的工资和价格必须对供求失衡做出迅速反应并得到充分的调整,以使每个市场都达到供求相等的均衡。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变动是协调个人行为的重要信号,因此,“看不见的手”的调节实质是:个人在追求他们各自的最大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在市场上表达供求意向,市场价格对此做出充分反应和调整,使每个市场达到供求均衡。使用这一信念作为基础的宏观经济模型,其政策含义在于:政府应该尽量少地干预经济运行,对市场经济的发展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因为政府在自由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因此,政府是不可能通过它的经济政策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那么,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会在接下来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流派介绍中再做讨论。(三)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1.凯恩斯主义

到20世纪初,古典经济学通过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约翰·斯图尔特·米勒(John Stuart Mill)、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和亚瑟·塞斯尔·庇古(Arthur Cecil Pigou)等人的不断充实完善,在理论体系上日趋完美。但时至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古典经济学碰到了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由“看不见的手”所调节的自由市场经济何以会出现如此深重的经济衰退呢?在这一时期,经济资源大量闲置,失业增加,经济活动急剧下降,市场中价格机制根本无法使闲置的经济资源得到利用,原因何在呢?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的宏观经济学就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应运而生。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一书,标志着凯恩斯宏观经济体系的确立。凯恩斯对经济大萧条中资源的普遍未充分利用提供了一种解释。与古典方法不同的是,凯恩斯认为市场上的工资和价格的调整是刚性的,或者说价格调整慢于数量调整,经济活动下降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的不足。因此,当价格难以调整时,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要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就要刺激有效需求。凯恩斯认为,政府可以通过经济政策,如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对社会总需求进行刺激,使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样,在经济处于通货膨胀的“过热”阶段,政府也可以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控制社会总需求。总之,凯恩斯方法的政策含义是,政府在宏观调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通过经济政策对经济运行施加影响,可以减轻经济波动,使总体经济的均衡点处于一个理想的位置。凯恩斯理论由于在相当程度上行之有效,所以能够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代古典主义学派而占据主导地位。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凯恩斯学派虽然先后受到货币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挑战,但它在弗兰克·莫迪利亚尼(Franco Modigliani)、劳伦斯·克莱因(Lawrence Klein)、詹姆斯·托宾(James Tobin)和约翰·希克斯(John Hicks)等人的不断完善、发展下,在当今的主流经济学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2.货币主义

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通货膨胀率与高失业率并存,被称为“滞涨”的经济状态。“滞涨”的出现动摇了凯恩斯理论在经济学家和经济政策制定者心中的主导地位。许多经济学家开始认为,凯恩斯提倡的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可能就是带来这种新的经济不稳定的根源,这一思想在货币主义中得到了集中体现。货币主义代表人物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米尔顿·弗里德曼教授(Milton Friedman)(于197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与古典学派一样,货币主义首先认为,让市场力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经济就能够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其次,政府积极的宏观经济干预政策是引起宏观经济不稳定的罪魁祸首。因此,货币主义认为政府唯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给这种市场力量创造一个良好发挥作用的环境,而创造这种良好环境的最佳方法就是把货币的发行量控制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这个增长范围根据一国经济的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来确定。由于这一确定货币增速的方法是一种改进了的货币数量论,因此被称为现代货币数量论或货币主义。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争论推进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货币主义中有用的东西被凯恩斯主义和后来的新古典主义所吸收,因而货币主义在当今宏观经济学研究中仍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3.新古典主义

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凯恩斯主义有两大缺陷,一是在实践方面难以解释“滞涨”等经济现象,无法解决因国家干预政策带来的大量政府财政赤字,因而受到货币主义的责难;二是在理论方面,缺乏一个完整严密的逻辑体系,尤其是缺少微观经济学基础。由于凯恩斯理论起源于解决现实问题,而把理论体系的严密性考虑放在第二位。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以克洛尔(R.W.Clower)、巴罗(R.J.Barro)和格罗斯曼(H.I.Grossman)以及后来的贝纳西(J.P.Benassy)等人为代表的非均衡理论学派,以短期的固定价格为基本假设,用配额均衡代替价格均衡,试图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提供一个微观经济学基础。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宏观经济学研究中出现了另一种试图把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结合的探索力量,即理性预期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另一位芝加哥大学教授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Lucas,获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理性预期学派使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向古典主义复归,因此被称为新古典主义。

卢卡斯等认为,作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依据的凯恩斯理论,并没有把公众对政府政策及其他经济信息的反应考虑在内,因而政府经济政策的效果往往事倍功半。新古典主义继承了古典主义的精髓:崇尚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但同时又承认经济衰退的现实,并对通货膨胀做出了符合逻辑的理论解释。所谓崇尚市场经济是指该学派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市场出清”这一核心概念之上的。也就是说,在无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市场力量有能力实现供需平衡和生产资源的充分利用。另外,该学派强调要把公众对所有可能获得的经济信息,包括政府政策的理性反应,纳入宏观经济模型之中,这样任何政府政策都可能因为公众的理性预期而使其效果大减。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古典主义彻底否定了凯恩斯主义调控宏观经济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主张恢复到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传统中,因而是比货币主义还更进一步的古典主义。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一)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0世纪经济学的一项主要突破是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它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应如何对待周期性经济危机与如何刺激长期经济增长等方面的问题。面对大萧条,凯恩斯创立了自己的革命性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它有助于解释经济波动的决定因素,并就解决经济周期中最严重的生产过剩提供了对策。

通过图1-1,我们可以考察到影响宏观经济的结果有各种各样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图1-1 影响宏观经济结果的因素(1)内部市场的力量,如人口增长、支出行为、发明创新和其他类似的因素。(2)外部环境的冲击,如战争、天气、自然灾害和贸易纠纷等。(3)政策杠杆,如税收政策、政府开支、货币控制和管制等。

宏观经济的结果受上述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影响。当然即使没有外部冲击和政府政策,一个经济体也能运转。在这种情况下,宏观经济的结果就仅仅取决于国内市场的力量。宏观经济学关注的核心在于:单靠市场的内部力量能否产生令人满意的经济结果?是什么引起了经济周期?总产出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政府是否应该干预?政府应该如何干预?(二)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通货膨胀是受到密切关注的宏观经济状况之一,也是指导宏观经济政策的关键变量之一。在既定时期内,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会引起物价上涨,消费物价指数上升,从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如果政府不加以重视,长期积累下来就很可能引起整个社会经济的不稳定,有悖国家“共建和谐社会”的方针政策。对于物价总水平上升的这一情况,经济学家会用通货膨胀这个术语来描述。对宏观经济的调研其中一个目的就是稳定物价,将通货膨胀率限制在一定水平内。(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增长和波动是宏观经济学首先要关注的宏观经济现象。经常往返于不同国家间的商人们总会发现不同国家之间的国民生活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国民生活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来源于一些国家在历史上曾经历了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而另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却处于停滞或十分缓慢的状态。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经济经历了恢复、增长、停滞、下降等历程,并呈现周期性波动状态。从图1-2的轨迹,我们大致可以将1949—1990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图1-2 1949—1990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历程

第一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1952年),这是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国民收入从358亿元增加到589亿元,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9.3%。第二阶段为1953—1957年,这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这一期间由于大规模投资和基本建设的推动,国民收入平均增长率为8.9%。第三阶段为1958—1978年,在这一阶段我国的经济增长经历了多次曲折和困难,经济活动大起大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较为明显。尤其是1960—1962年,1960年我国国民收入出现负增长,经济增长跌落谷底,1962年经济开始恢复。1966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国民经济再次出现大的波动,1967—1968年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国民收入出现第二次负增长:分别为-7.2%和-6.5%。1976年国民收入出现第三次负增长。1978年以来的时期我们可以把它看作第四阶段。1979—1990年,国民收入平均增长率为8.4%。1978年以后,中国有了国内生产总值指标,1978—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9.2%,中国迎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四)开放经济理论

各国之间存在着日益密切的经济联系,每个国家的经济运行状况都会受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影响,开放经济理论就是在世界经济的框架内研究国民收入的决定、通货膨胀与失业、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等,进而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如何对国民收入进行调整。(五)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理论是经济政策的基础与依据,经济政策是经济理论的运用与实践。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等宏观经济学主要理论的基础上,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的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政策工具、政策机制、政策效果等内容。

对以上所述宏观经济理论,各个经济学流派表现出不同的观点;对具体宏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各个经济学流派所运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对解决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各个经济学流派的政策主张也是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并没有形成一个内容上完整、逻辑上一致、方法上统一的体系,而是呈现出多种宏观经济理论并存的形态。

拓展阅读

凯恩斯革命

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昌盛的20年代”,这是一段乐观和繁荣的时光。当时,通用汽车公司总裁的口号是“人人都应该富裕”。而时任美国总统赫伯特·克拉克·胡佛(Herbert Clark Hoover)的口号是:“我们正在取得对贫困战争决定性胜利的前夜,贫民窟即将从美国消失。”制造业飞速发展,各个公司不断开设新的工厂。“炫耀性消费”成为时代潮流,当时人们追求的消费包括收音机、电影、新型电器(吸尘器、冰箱和洗衣机等)、汽车等。从1920年到1929年,美国实际GDP增长了42%,股票价格持续上涨,道琼斯指数从1921年的75点一路走高直到1929年顶峰时的363点,平均年增长率高达33%。那时的经济学家认为永远不会出现大萧条,他们确信经济具有内在稳定性。这些对宏观经济乐观的预期在理论界体现在法国经济学家萨伊于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中,被后人称为“萨伊定律”的著名论断: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这一命题系统论证了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功能,成为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的一面旗帜。“萨伊定律”的一个重要政策推论是:在货币出现后,尽管会出现商品生产与商品消费在结构上的不一致,部分商品的过剩和部分商品的生产不足会同时存在,但所有商品同时出现生产过剩的危机是不可能发生的。

然而,大萧条对古典经济学的致命一击使得古典理论信誉扫地。从1929年10月19日这个“黑色星期四”开始,经济运行开始进入低迷时期。美国纽约市场上出现抛售股票浪潮,股价大跌。这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疯狂挤兑、银行倒闭;工厂关门、工人失业;大萧条时期,美国有近1300万人失业,失业率高达25%;实际国民产出急剧下降,从1929年第四季度到1933年第一季度,累计增长为-68.56%,美国经济至少倒退了十多年。美国经济出现了近代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经济大萧条引发了经济学思维方式的革命。在大萧条之前,经济学家们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在短时间内价格机制会自动地使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的状况,政府不需干预经济,只需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但是,经济的持续萧条为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的新经济思想提供了历史舞台。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其价值在于诊断危机和失业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如何克服由有效需求不足引发的经济萧条呢?在凯恩斯看来,市场内在的不稳定性要求政府干预。凯恩斯认为,应引入影响需求的外生变量,即增加政府支出和扩大出口。具体的宏观经济政策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以汇率调节为中心的对外经济政策等。当经济萧条时,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收入(如减税)、增加货币供应以降低利率刺激投资、用货币贬值来刺激出口等,以弥补有效需求的不足;当通货膨胀时,减少政府支出、增加政府收入(如增税)、减少货币供应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用货币升值来增加进口等,以抑制总需求的过度膨胀,最终使总供求相一致,国民经济恢复均衡状态。因此,人们又把凯恩斯主义政策称为需求管理政策,通过调节总需求来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

从20世纪40年代后,凯恩斯的理论得到了广泛的拓展,并被不断完善和系统化,从而构成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完整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也被称为新古典综合派(The Neoclassical Synthesis),在二战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经济学的主流。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通常被作为经济运行状态的最好衡量。国家统计部门会根据大量原始数据每三个月计算一次,用一个数字概括某一既定时期经济活动的货币价值(如人民币、美元价值)。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正如前文所述,GDP衡量经济中所有市场上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总支出。如果从这一年到下一年总支出增加了,下述两种情况中至少有一种必然是正确的:(1)生产了更多物品与劳务。(2)以更高的价格销售物品与劳务。

为此,我们有必要把国内生产总值变动中的价格因素抽象出来,只研究产品和劳务的数量变化。这就需要区别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这样两个概念。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Nominal 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

为了更好地理解名义GDP和实际GDP,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表1-1表示一个只生产两种物品——橙子和苹果的经济的一些数据。该表说明了在2010年、2011年和2012年这两种物品的价格和产量。为了计算这个经济的总支出,我们把橙子和苹果的数量乘以它们的价格。假设在2010年,100个橙子以每个1元的价格售出,因此,用于橙子的总支出等于100元人民币。在同一年,50个苹果以每个2元人民币的价格售出,因此,用于苹果的支出也等于100元人民币。该经济的总支出——用于橙子的支出和用于苹果的支出之和是200元人民币。这个量是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称为名义GDP。表1-1 名义GDP与实际GDP

该表说明了这两年名义GDP的计算。总支出从2010年的200元增加到了2011年的600元,然后增加到2012年的1200元。这种增加部分是由于橙子和苹果数量的增加,部分是由于橙子和苹果的价格上升。

为了得到不受价格变动影响的产量的衡量指标,我们使用实际GDP。我们计算实际GDP时首先指定一年作为基年,再用基年橙子和苹果的价格来计算所有隔年的物品与劳务的价值。换言之,基年的价格为比较不同年份的产量提供了一个基础。

假设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选择2010年作为基年,然后用2010年橙子和苹果的价格计算2010年、2011年和2012年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价值。表1-1显示了整个计算过程。为了计算2010年的实际GDP,我们用2010年(基年)橙子和苹果的价格和2010年生产的橙子和苹果的数量。对基年而言,实际GDP等于名义GDP。为了计算2011年的实际GDP,我们用2010年(基年)橙子和苹果的价格和2011年生产的橙子和苹果的数量。类似地,为了计算2012年的实际GDP,我们用2010年的价格和2012年的产量。当我们发现实际GDP从2010年的200元增加到2011年的350元,然后又增加到2012年的500元时,我们知道,这种增加是由于生产量的增加,因为价格被固定在基年的水平上。

总之,名义GDP是用当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劳务生产的价值。实际GDP是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劳务生产的价值。由于实际GDP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所以,实际GDP的变动只反映生产的产量的变动。因此,实际GDP也是经济中物品与劳务生产的一个衡量指标。

我们计算GDP的目的是衡量整个经济的运行状况。由于实际GDP衡量经济中物品与劳务的生产,所以,它反映经济满足人们需要与欲望的能力。这样,实际GDP作为衡量经济福利的指标要优于名义GDP。当经济学家谈到经济的GDP时,他们通常是指实际GDP,而不是名义GDP。而且,当他们谈论经济增长时,他们用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实际GDP变动的百分比来衡量增长。三、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要准确,只能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而不能计算中间产品的价值。这是因为我们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某一时期所生产出来的物品和劳务的价值,因而该时期所生产出来的物品和劳务只应当计算一次,而不应重复计算。

最终产品(Final Goods)是指在计算期间生产的但不重复出售而是最终使用的产品。而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Products)是指用于再出售,供生产别种物品用的产品。

当某钢铁公司生产出钢筋,某房地产公司用来建造楼房时,钢筋被称为中间产品,而建成竣工的楼房则被称为最终产品。GDP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因为中间产品的价值已经包括在最终产品的价值中了。把钢筋的市场价值与楼房的市场价值相加就会重复计算,错把钢筋的价值计算两次。

当生产出来的中间产品没有被马上使用,而是形成了企业以备未来使用或出售的存货时,这个原则就出现了一个重要的例外。在这种情况下,中间产品被暂时作为“最终”产品,其价值作为存货投资成为GDP的一部分包括在内。因此,把存货加到GDP上,而当存货中的物品未来被使用或出售时,这部分减少的存货再从GDP中扣除。四、现在生产和销售

GDP包括现在或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不包括涉及过去生产的东西的交易。当某汽车公司生产并销售一辆新汽车时,这辆汽车的价值包括在GDP中。当一个人把一辆二手车出售给另一个人时,二手车的价值就不包括在GDP中。GDP是衡量某一特定时期内生产的价值,这个时期通常是一年或一个季度(三个月)。GDP衡量在这一段时期内经济收入与支出的流量。

生产出来而未售出的部分可以看作企业自己买下来的部分,因而是存货投资,也要计入GDP。从量上来看,生产出的产品价值与售出的产品价值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五、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国永久居民(或公民)所赚到的总收入。它与GDP的不同之处在于:包括本国公民在国外赚到的收入,而不包括外国公民在本国赚到的收入。例如,当一个美国公民暂时在中国工作时,他的产出是美国GNP的一部分,但不是美国GDP的一部分(而是中国GDP的一部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来说,国内居民是大部分国内生产的承担者。因此,GDP和GNP是非常接近的。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本国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本国公民在本国和外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GDP=GNP-本国国民在外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外国国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六、市场活动与非市场活动

国内生产总值一般仅指市场活动的价值,如果不是市场交换活动,就不应算入国内生产总值中。自给自足的生产、慈善机构的活动、在家中做饭和打扫卫生的活动等,都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如果一个人花钱请保姆,则保姆的收入应计入国内生产总值,如果该主人和保姆结婚了,这位妻子的生活费也许和她当保姆时的收入一样多,但由于不再是市场交易活动,因而不应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

有两种方法评价这个统计数字:一种方法是把GDP作为经济中所有参与者的总收入;另一种方法则是把它作为经济中物品与劳务产出的总支出。也就是既定年份中一个国家境内的物品和劳务的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以及净出口(NX)的货币价值的总和。一、支出法

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而计算出的该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这种方法又称为最终产品法或产品流动法。

如果用Q1,Q2,…,Qn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产量,P1,P2,…,Pn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价格,则使用支出法核算GDP的公式是:

在现实生活中,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主要是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因此,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

居民消费(用字母C表示),包括购买冰箱、彩电、洗衣机、小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支出,购买服装、食品等非耐用消费品的支出以及用于医疗保健、旅游、理发等劳务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属于消费。

企业投资(用字母I表示),是指增加或更新资本资产(包括厂房、机器设备、住宅及存货)的支出。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固定资产投资指新造厂房、购买新设备、建筑新住宅的投资。为什么住宅建筑属于投资而不属于消费呢?因为住宅像别的固定资产一样是长期使用、慢慢地被消耗的。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如果年初全国企业存货为2000亿美元而年末为2200亿美元,则存货投资为200亿美元。存货投资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因为年末存货价值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年初存货。企业存货之所以被视为投资,是因为它能产生收入。

计入GDP中的投资是指总投资,即重置投资与净投资之和,重置投资也就是折旧。投资和消费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具体的分类则取决于实际统计中的规定。

政府购买(用字母G来表示),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军火、军队和警察的服务,购买政府机关办公用品与办公设施,举办诸如道路等公共工程、开办学校等方面的支出。政府支付给政府雇员的工资也属于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是一种实质性的支出,表现出商品、劳务与货币的双向运动,直接形成社会需求,成为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政府购买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另一部分如政府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都不计入GDP。政府转移支付是政府不以取得本年生产出来的商品与劳务作为报偿的支出,包括政府在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失业救济、贫困补助、老年保障、卫生保健、对农业的补贴等方面的支出。政府转移支付是政府通过其职能将收入在不同的社会成员间进行转移和重新分配,将一部分人的收入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其实质是一种财富的再分配。有政府转移支付发生时,即政府付出这些支出时,并不相应得到什么商品与劳务,政府转移支付是一种货币性支出,整个社会的总收入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

净出口(用字母X-M表示,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是指出口与进口之间的差额。进口应从本国总购买中减去,因为它表示收入流到国外,同时,也不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出口则应加进本国总购买量之中,因为出口表示收入从外国流入,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因此,净出口应计入总支出。净出口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把上述四个项目加起来,就是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

其中,C=消费(Consume)

I=投资(Investment)

G=政府购买(Government Purchase)

NX=净出口(Net Exports=X-M)二、收入法

用收入法核算GDP,就是从收入的角度,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来计算的GDP,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得到的利润相加来计算GDP。这种方法又叫要素支付法或要素成本法。

在不考虑政府部门的简单经济中,企业的增加值即其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就等于要素收入加上折旧,但当把政府部门考虑进来后,政府往往征收间接税,这时的GDP还应包括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间接税是对产品销售征收的税,它包括货物税和周转税。这种税收名义上是对企业征收,但企业可以把它打入生产成本之中,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故也应视为成本。同样,还有企业转移支付(即企业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账),它也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要通过产品价格转移给消费者,故也应看作成本。

资本折旧也应计入GDP。因为它虽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总投资中。

还有,非公司企业主收入也应计入GDP中。非公司企业主收入,是指医生、律师、小店铺主、农民等的收入。他们使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用,其工资、利息、租金很难做到像一般公司的账目那样,分成其自己经营应得的工资、自有资金的利息、自有房子的租金等,其工资、利息、利润、租金常混在一起作为非公司企业主收入。这样,按收入法计算的公式就是:三、收入法与支出法的关系

从理论上讲,用收入法计算出的GDP与用支出法计算出的GDP在量上应是相等的,如图1-3所示。图1-3 经济的收入、支出与循环流程

GDP如何能既衡量经济的收入,又衡量对其产出的支出呢?原因就在于这两个量实质上是相同的:对整个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由于每一次交易都有一个买者和一个卖者,所以一个买者的每一元人民币支出必然成为一个卖者的一元人民币收入。当A为B粉刷房子得到1000元人民币时,这1000元是A的收入和B的支出。无论我们是把所有收入加在一起还是把所有支出加在一起,这一交易使GDP增加了1000元人民币。

说明收入和支出相等的另一种方法是用图1-3所示的循环流程图。这个图通过假设所有物品与劳务由家庭购买,而且家庭支出了他们的全部收入而使事情简单化。在这个经济中,当家庭从企业购买物品与劳务时,这些支出通过物品与劳务市场流动。当企业用从销售中得到的钱来支付工人的工资、地租和企业所有者的利润时,这些收入通过生产要素市场流动。货币不断地从家庭流向企业,然后又流回家庭。

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中的一种来计算这个经济的GDP:家庭所有支出的总和或企业支付的总收入(工资、租金和利润)的总和。由于经济中所有的支出最终要成为某人的收入,所以,无论我们如何计算,GDP都是相同的。

家庭从企业购买物品与劳务,企业用销售得到的收入来支付工人的工资、地租和企业所有者的利润。GDP等于家庭在市场上为物品和劳务支付的总额。它也等于企业在市场上为生产要素支付的工资、租金和利润的总额。

但是,现实经济要比图1-3所呈现的经济复杂得多。家庭不可能支出其全部收入:家庭会把他们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支付政府税收,一部分用于购买所需物品与劳务,一部分进行储蓄。市场上一些物品与劳务会由政府购买;还有些物品与劳务会再次被企业购买投入到再生产过程中。但基本经验是相同的:无论是家庭、政府还是企业购买物品或劳务,市场中总有足够的买者与卖者。因此,对整个经济而言,支出和收入总是相同的。第四节 国民收入核算账户一、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一)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它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只要是本国(或地区)居民,无论是否在本国(或地区)居住,其生产和经营活动新创造的增加值都应计算在内。(二)国民生产净值(Net National Product,NNP)

国民生产净值是指一个国家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即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了折旧之后的产值,即从GN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得到NNP。(三)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NI)

国民收入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国民收入泛指国民收入五个总量,即国民收入可以是指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也可以是指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等。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所讲的国民收入就是指广义的国民收入。而本节中提到的国民收入是狭义的国民收入,即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劳动者新创造价值的总和,在物质形态上表现为体现新创造价值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部分。简单说来,就是一国国民在物品与劳务生产中赚取的总收入。

从国民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再加上政府补助金,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得报酬即狭义的国民收入。间接税是指可以转嫁给消费者的税收,企业转移支付包括企业捐赠和呆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虽然构成产品价格,但不成为要素收入;相反,政府给企业的补助金虽不列入产品价格,但成为要素收入。故在国民收入中应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而加上政府补助金。(四)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PI)

个人收入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生产要素报酬意义上的国民收入并不会全部成为个人收入。因为,一方面利润收入中要给政府缴纳公司所得税,公司还要留下一部利润用作积累,只有一部分利润才会以红利和股息形式分给个人,并且职工收入中也有一部分要以社会保险费的形式上缴有关部门。另一方面,人们也会以失业救济金、职工养老金、职工困难补助、退伍军人津贴等形式从政府那里得到转移支付。因此,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费),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即为个人收入。(五)个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DPI)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个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即人们可以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因为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所以,缴纳个人所得税以后的个人收入才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即个人可用来消费与储蓄的收入。

总结以上内容,国民收入核算中的这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是:

NDP=GDP-折旧

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PI=NI-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政府对居民的转移支付

DPI=PI-个人所得税=消费+储蓄二、两部门和三部门经济的恒等关系(一)两部门经济的恒等关系

两部门经济,指由厂商和居民户这两种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经济社会,这是一种最简单的经济,不考虑政府收支和国际收支的影响。具体如图1-4所示。图1-4 简单的国民收入流程模型和扩大的国民收入流程模型

在两部门经济中,居民户向厂商提供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相应的收入,并用这些收入购买与消费各种产品与劳务;厂商购买居民户提供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向居民户提供各种产品与劳务。

在包括居民户与厂商的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分为居民户的消费需求与厂商的投资需求。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可以分别用消费支出与投资支出来代表,消费支出即为消费,投资支出即为投资。所以:

总需求=消费(Consumption)+投资(Investment)=C+I

总供给是全部产品与劳务供给的总和。产品与劳务是由各种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所以,总供给是各种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即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供给的总和。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可以用各种生产要素相应得到收入的总和来表示,即用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总和来表示。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是居民户所得到的收入,这些收入分为消费与储蓄两部分。所以:

总供给=消费(Consumption)+储蓄(Saving)=C+S

恒等关系:C+I=C+S

I=S(二)三部门经济的恒等关系

三部门指:厂商、居民户和政府。具体如图1-5所示。图1-5 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流程模型

三部门经济是指由厂商、居民户与政府这三种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经济社会。

在三部门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是通过税收与政府支出来实现的。政府通过税收与支出和居民户、厂商发生经济上的联系。

三部门经济的总供给中,除了居民户供给的各种生产要素之外,还有政府的供给。政府的供给是指政府为整个社会提供了国防、立法、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政府要提供这些“公共物品”,必须得到相应的收入——税收。所以,可以用政府税收来代表政府的供给。这样:

总供给=消费(C)+储蓄(S)+税收(T)

从总需求来看,总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

I+G=S+T

也就是I-S=T-G。其中,T-G是政府的储蓄。T>G时,差额为预算盈余;T<G时,差额为预算赤字。三、四部门经济的恒等关系

四部门经济是指由厂商、居民户、政府和国外这四种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经济社会。具体如图1-6所示。图1-6 四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流程模型

在四部门经济中,国外部门的作用是:作为国外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向国内各部门提供产品与劳务,对国内来说,这就是进口;作为国内产品与劳务的需求者,向国内进行购买,对国内来说,这就是出口。

在四部门经济中,总需求不仅包括居民户的消费需求、厂商的投资需求与政府的需求,还包括国外的需求。国外的需求对国内来说就是出口,所以可以用出口来代表国外的需求。这样:

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C+I+G+X

四部门经济的总供给中,除了居民户供给的各种生产要素和政府的供给外,还有国外的供给。国外的供给对国内来说就是进口,所以可以用进口来代表国外的供给。这样,总供给=消费+储蓄+政府税收+进口=C+S+T+M。

四部门经济中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就是:

I+G+X=S+T+M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这种恒等式是一种事后的恒等关系,即在一年的生产与消费之后,从国民收入核算表中所反映出来的恒等关系。这种恒等关系,也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出发点。但是,在一年的生产活动过程中,总需求与总供给并不总是相等的。有时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有时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拓展阅读

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局限性与绿色GDP

从GDP的含义到它的计算方法不难看出,GDP只是用来衡量那些易于度量的经济活动的营业额,并不能全面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罗伯特·肯尼迪的(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之弟)“GDP衡量一切,但并不包括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东西”这句话就是他在竞选总统的演说中对GDP这个经济指标的批评。他不是经济学家,但他的这段话颇受经济学家的重视。

越来越多的人包括非常著名的学者,对GDP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发生了怀疑。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经指出,如果一对夫妇留在家中打扫卫生和做饭,这将不会被列入GDP的统计之内,假如这对夫妇外出工作,另外雇人做清洁和烹调工作,那么这对夫妇和佣人的经济活动都会被计入GDP。说得更明白一些,如果一名男士雇佣一名保姆,保姆的工资也将计入GDP。如果这位男士与保姆结婚,不再给保姆发工资了,GDP就会减少。

近年来,考虑到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水平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所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而计算出来的绿色GDP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绿色GDP(可持续收入)的基本思想是由希克斯在其1946年的著作中提出的。这个概念的基础是:只有当全部的资本存量随时间保持不变或增长时,这种发展途径才是可持续的。

可持续收入定义为不会减少总资本水平所必须保证的收入水平。对可持续收入的衡量要求对环境资本所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流动进行价值评估。可持续收入数量上等于传统意义的GDP减去人造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各种资本的折旧。衡量可持续收入意味着要调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水和海洋)与环境因素(包括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

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可称之为绿色GDP。

绿色GDP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

根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课题对北京市1997年绿色GDP进行核算的结果表明,按生产法计算的绿色GDP占GDP的74.94%,按支出法计算的绿色GDP占GDP的75.75%。

综合案例讨论

为什么说中国是经济大国而非经济强国?

国家统计局2012年1月7日发布公告称,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最终核实数为47310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3%。

分产业看,2011年中国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7486亿元,不变价增速为4.3%,占GDP的比重为10.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20413亿元,不变价增速为10.3%,占比为46.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05205亿元,不变价增速为9.4%,占比为43.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至2011年年底,改革开放34年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9%,人均GDP从1978年的大约200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5400美元。至2011年年底,我国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总体来看,中国是经济大国而非经济强国。人民网曾专门发表《中国GDP首超日本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非第二经济强国》的文章称“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等于人均的第二大经济体,也绝非第二经济强国”,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到了转折关头,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但仍存在发展方式粗放、人均国民收入不高等问题,需要冷静客观地对待。

思考与分析:

1.在经济大国的背景下,473104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背后存在着哪些问题?

2.如何实现中国经济由大变强的转变?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最终产品

中间产品

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净值

政府购买

政府转移支付

净出口

间接税

国民收入

个人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

2.简答题(1)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

①政府转移支付;

②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

③购买普通股票;

④购买一块地产。(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NP、NNP、NI、PI和DPI这五个总量中哪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3)举例说明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4)怎样理解产出等于收入以及产出等于支出?

3.计算题(1)假定某国的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如表1-1所示。表1-1 某国的国民收入统计资料

单位:亿美元4800国内生产总值总投资800净投资3003000消费政府购买960政府预算盈余30

试计算:①国内生产净值;②净出口;③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④个人可支配收入;⑤个人储蓄。(2)假定某国某年发生了以下活动:①某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工资给矿工,开采了50磅银卖给某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②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制造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试解答:

①用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GDP;②每个生产阶段生产了多少价值,用增值法计算GDP;③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和利润各自总共为多少,用收入法计算GDP。(3)假定某经济有A、B、C三厂商,A厂商年生产5000,卖给B、C和消费者,其中B买200,C买2000,其余2800卖给消费者。B年产500,直接卖给消费者。C年产6000,其中3000由A购买,其余由消费者购买。

①假定投入在生产阶段都用光,计算价值增加;②计算GDP为多少;③如果只有C有500折旧,计算国民收入。第二章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导入案例】

蜜蜂的寓言

伯纳德·曼德维尔(Bernard Mandeville)在《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恶德,公众的利益》一书中讲述了在一个“蜜蜂的国度”里,一群蜜蜂过着挥霍、奢华的生活,整个蜂群兴旺发达,百业昌盛。后来,蜜蜂突然改变了原有的生活习惯,放弃了奢侈的生活,崇尚节俭朴素,结果社会凋敝,经济衰落,导致整个蜜蜂国度的衰败。

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随即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持续最久的世界经济大危机。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2/3,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经济处于一片混乱之中,传统的经济学遇到了挑战。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