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解读人的体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3 10:19:34

点击下载

作者:孙理军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解读人的体质

中医解读人的体质试读:

编写说明

中医体质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王琦教授作为开拓者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将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的新兴的交叉学科,其把人体和疾病的共同规律和个体特异性相结合,涉及中医理论和临床的许多基本命题,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理论贯穿在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等各个方面,既是养生防病的理论依据,又是个性化诊疗的理论基础。其强调以人为中心,强调辨证论治的实质是辨别病人体质的差异与动态变化,对于从整体上把握个体的生命特征和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规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健康水平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随着现代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发展由以“病”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诊疗方式也从群体医学向个体医学转变,由重视“人之所病”向重视“患病之人”转变,由“治病”向“防病”转变,人类生命过程的特殊规律以及人群中个体间的差异性成为生命科学关注的重要话题,也成为中医学研究的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

中医体质学作为一门独立发展的新兴学科,为生命科学提供了新的认识体系,为中医理论的创新、发展和突破奠定了基础,提供了范式。但其内容近几年来才逐渐进入中医基础理论教材,而且只是作为其中一章或一节简单地予以介绍。大多数中医药工作者对其缺乏系统的了解和必要的认识,在中医理论的学习和临床应用中常感所学不足。2005年8月,王琦教授主编出版了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中医体质学》,笔者有幸参加了该教材的编写工作。在王琦教授的指导下,对中医体质学有了较多的学习和体会,遂萌发了编写《中医解读人的体质》一书的想法。本书以系统性、通俗性、实用性为原则,结合中医学知识结构的特点,在系统介绍中医体质学相关知识的同时,着重阐述其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与方法,逐步为临床应用做好铺垫,尽可能地钩划出中医体质学的基本脉路和精髓,使那些想要了解其中主要内容而又无暇广泛阅览相关知识的志士仁人,能够迅速而全面地掌握中医体质理论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把握中医体质学的要旨大意、辨识方法和应用要点,为拓展中医脏象理论,深化对病因与证候的认识,实现对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的延伸与创新,了解中医对体质相关性疾病和疑难病辨治和预防的优势,掌握和应用中医体质学理论指导临床和科研工作,实施个性化诊疗,开展亚健康状态调整,促进与其他学科的交融奠定基础。

本书从九个方面构建其框架,凸现了中医体质学“形神合一”、“先后天合一”、“天人合一”的基本特征和整体认识理念。其一,简要介绍了体质及相关概念,体质的特点和表现形式,中医体质学的形成、发展,以及中医体质理论的构建方法和主要内容及意义。其二,提要性地解读了中医体质学的哲学基础,指出中医体质学以精气、阴阳、五行哲学思想为指导认识体质现象,形成了独特的体质理论,确立了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的生理学基础,并深刻剖析了体质实际上是因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的盛衰偏颇而形成的个体特征,体质是对于脏象理论的拓展与延伸。其三,体质禀受于先天,受制于后天,先后天多种因素构成了影响体质形成的内外环境,因此,本书以中医体质学禀赋遗传论、形神构成论、体质过程论、环境制约论的基本原理一线贯穿,深刻分析了影响体质形成的内外环境因素及体质演化的条件和一般规律。其四,体质现象多种多样,错综复杂,为了执简驭繁地认识体质现象,把握个体体质的差异规律及其特征,本书介绍了体质分类的依据和《内经》以降历代医家关于体质分类的方法及各类型体质的特征。其五,体质构成要素是体质差异性所反映出的必要的、可测定的“分析单元”,是评价体质状况的基本要素和反映体质状况的标志,故而本书以体质的构成要素和体质状况的评价指标为基础,畅述了辨体原则和常见体质类型的辨析。其六,体质的差异性影响着个体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是决定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预后的深层次决定因素,为了深入理解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阐释疾病的演变规律,指导对疾病的辨证、治疗和养生康复,本书就体质与正气、体质与证候的关系进行了界定,就体质与病邪的易罹性、体质与潜在的发病倾向性、体质与病机的从化、体质与疾病的传变和转归等相关问题进行了重点论述。其七,提纲挈领地介绍了辨体论治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将辨体、辨病与辨证有机结合,举临床辨体调治疾病的验案,突出了三辨论治的综合应用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意义。其八,条分缕析、要言不烦地论述了辨体养生、预防和康复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凸现了中医体质学在养生、亚健康与疾病预防和疾病康复等方面所具有的明显优势。其九,对中医体质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简要指出了中医体质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扼要分析了中医体质学今后的研究方向与任务,以期促进中医体质学说研究的深化。

本书可为广大中医药院校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西学中学员,以及中医临床工作者和中医药爱好者学习中医体质理论提供简要系统的参考。本书在形成过程中,汲取了《内经》以降历代医家体质研究的方法及其成就,浸渍着王琦、匡调元等众多学者近30年以来研究中医体质学的智慧和结晶。本书作为作者十几年来学习、研究、传授中医体质学的心得体会,在撰写过程中,虽然殚精竭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但仍因才力所限,难尽人意之处肯定有之,敬祈读者不吝赐教。编者2008年6月于咸阳

一、体质及相关概念的中医解读

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中医学关注的重要话题。人类既有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精气血津液等相同的形质和功能活动,也有神、魂、魄、意、志以及喜、怒、悲、思、恐等相同的心理活动,这是人体的生理共性,反映了人体生命活动中带有共性的普通规律。但不同的个体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既有因生存空间上存在的自然地域性差异而形成的群体差异,又有在相同的生存空间因禀赋、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的不同而形成的个体差异;既有不同个体间的差异,又有同一个体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差异。这是人体的生理特殊性,它通过人体形态、机能、心理等各个方面的差异性表现出来,这种个体在生理上的身心特性便称之为体质。体质影响着人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理过程中疾病发展的倾向性等,进而还影响着个体对治疗、养生、预防等措施的反应性,从而使人体的生、老、病、死生命过程,带有明显的个体特异性。重视个体的体质差异及其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

中医体质学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内涵,其独特的理论贯穿在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等各个方面,涉及中医理论和临床的许多基本命题,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质学说既是养生防病的理论依据,又是个性化诊疗的理论基础,中医学的“因人制宜”,强调在诊治预防疾病时要充分考虑不同个体的体质差异。随着现代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发展由以“病”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诊疗方式也从群体医学向个体医学转变,由重视“人之所病”向重视“患病之人”转变,由“治病”向“防病”转变,人类生命过程的特殊规律以及人群中人体间的差异性成为生命科学关注的重要话题,也成为中医学研究的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因此,人类对个体的研究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中医体质学把人体和疾病的共同规律和个体特异性相结合,把人体形态、机能的特异性和心理特征的特异性相结合,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基本特点,强调以人为中心,深入揭示生命现象与规律,强调辨证论治的实质是辨别病人体质的差异与动态变化,对于进一步从整体上把握个体的生命特征和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规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健康水平将发挥其独特的重要作用。

(一)体质的概念及其特征

体质,是表述个体特性的专有名词,在中医学文献中,和体质相关的,用于说明个体特性的术语有过几种不同的用语。《内经》为“体质”一词之源,常用“形”、“质”、“素”、“态”等以表述体质之义,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所云“五形之人”,《素问·厥论》中所云“此人者质壮”,《素问·调经论》所说“是人者,素肾气胜”,《灵枢·通天》所言:“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并说有“五态之人”等,不仅表述了人体外部形态特征的差别,也指出了机体功能状态的不同。此后,历代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用语,如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使用含有“体质”之意的“家”字,如“衄家”、“亡血家”、“汗家”等,说明个体间的差别。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以“禀质”言之,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称之为“气质”;南宋无名氏《小儿卫生总微方论》称之为“赋禀”,明代赵献可称之为“气禀”。张介宾在以“禀赋”、“气质”而论的同时,最早明确提出“体质”一词,他在《景岳全书·杂证谟·饮食门》中说:“矧体质贵贱尤有不同,凡藜藿壮夫,及新暴之病,自宜消伐。”此后清代徐灵胎、尤在泾称“气体”、“形质”,并与“体质”混用,自叶桂、华岫云、吴鞠通等所编撰的医著中,又相继直称“体质”,且多按“质”论治。陈复正的《幼幼集成》说:“奈今之小儿,体质元气更不及前”,俞根初的《通俗伤寒论》说:“凡太阳伤寒,其邪有但传少阳、阳明,有不传少阳阳明,越传三阴者,各随其人之体质阴阳,脏腑寒热……”可见,至此人们渐趋接受“体质”一词,普遍用于表述不同个体的生理特殊性。然而,关于“体质”一词的内涵,古代医家却未予以阐明。

近20年来,随着中医体质学研究的深入,基于中医学对体质问题的经典论述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中医学将体质的概念表述为: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也就是说是人群及人群中的个体,禀受于先天,受后天影响,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人体个性特征,它通过人体生理、病理的差异现象表现出来。在生理上表现为机能、代谢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病理上表现为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或易罹性,以及疾病发生、发展、传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具有先天遗传性、个体差异性、群类趋同性、相对稳定性、动态可变性及逐步可调性等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质特点,这些特点或隐或显地体现于健康或疾病过程中。

中医学的体质概念,有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其一,强调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对体质形成的影响。先天因素是人体体质形成的重要基础,决定了体质的相对稳定性和个体体质的特异性,后天调养可影响体质发生强弱变化,以及体质类型的改变,先后天多种因素构成影响体质的内外环境,共同作用于人体,形成了个体不同的体质特征。其二,突出中医学“形神合一”的生命观和“天人一体”的自然观,充分体现出中医学整体观念这一基本特点。“形神合一”是生命存在和健康的基本特征,神由形所生,依附于形而存在,形是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和所舍之处;神是形的功能表现和主宰,神作用于形,对人体生命活动具有主导作用,能协调人体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形壮则神旺,生命活动正常;形弱则神衰,生命活动异常;形体衰亡,生命便告终结。正如张介宾《类经·脏象类》所说:“形神俱备,乃为全体。”健康与否的判定依据就在于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精神心理三个方面是否处于完好状态。基于中医学“形神合一”的人体观、生命观和健康观,中医学体质概念之“体”,是具有生命活力的形体,即“形神合一”之“体”既包括形体要素,又包括心理要素。一定的形态结构必然表现出其相应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特征,而良好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特征是正常形态结构的反映,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体质的固有特征中综合地体现出来。“天人一体”是生命存在的客观条件和必然规律。人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不仅与自然环境有着物质的同一性,而且自然环境中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条件,人体在能动地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仅维持着自身稳定的机能活动,而且体质状况也必然烙上自然环境因素的印迹,正如《医学源流论·五方异治论》所说:“人禀天地之气以生,故其气体随地不同。”人与人构成了人类社会,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人类既具有生物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社会环境的不同可造成人们身心机能上的某些差异,所以,体质状况会烙上社会因素的印迹,如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富贵贫贱治病有别论》所云:“大抵富贵之人多劳心,贫贱之人多劳力……劳心则中虚而筋柔骨脆,劳力则中实而骨劲筋强。”可见,人类体质的形成和发展受自然、社会环境的制约,个体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及适应程度往往表现在其个体体质特征之中。因此,“天人一体”的自然观,在中医学的体质概念中得以充分体现。

(二)体质与人格、气质、性格、素质

人与人很少相同,每个人不仅有其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的特征,而且还具有心理活动的特征,中医学在“形神合一”的生命观和“天人一体”的自然观指导下,将个体在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的差异纳入中医体质的概念。但随着对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入和科学的发展,学科也不断分化,从而形成了门类众多的学科,生理学和心理学两大人体机能学科随之形成,从而出现了与体质密切相关的人格、气质、性格、素质等概念。1.人格

人格是什么,不同的学科各有其所指的意义,而不同的心理学家则因理论观点的不同而赋予其不同的概念。多数的观点认为人格是指个体独特的、持久的心理或行为特征的综合,常决定整个心理面貌,显示出个体之间特定的行为和精神风貌上的差异,是个体心理行为差异性、个体化的核心因素和标志。人格是个体在与其所处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独特的身心组织,既有独特性,又是多面的、可缓慢变化的,反映了有特色的全面整体的个人和社会化的客体的持久统一的自我。人格的结构一般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人格倾向,指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动力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等。二为心理特征,主要指能力、气质、性格等。三为心理调节,如自我评价、自我感受与自我控制。可见,人格是由多种心理成分构成的一种多水平、多层次的完整系统,它们彼此紧密联系并相互影响。其中与中医学体质理论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个性心理特征中的气质与性格等。2.气质

气质有现代心理学中的气质和中医学的气质之分。现代心理学中的气质相当于西方心理学中的“temperament”,是指人在进行心理活动时或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的强度、速度、稳定性、指向性和灵活性等动态性的人格心理特征。既表现在情绪产生的快慢、思维的灵活程度、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情绪状态的稳定性、情绪变化的幅度及心理活动的内倾性和外倾性方面,也表现在行为动作和言语的速度与灵活性方面,是人的心理活动稳定的、与遗传有关的动力特征,是人格的内部心理气候。气质类型是指表现在一类人身上共有的或相似的心理特性的典型结合。气质类型的测度一般包括感受性、耐受性、灵敏性、兴奋性、向性和可塑性。人们通常沿用2000多年前古希腊“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分类方法,将气质类型概括为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四大类型。现实生活中,只有少数人属于这四种典型的气质类型,大多数人是介于各种气质类型之间的中间类型。就气质的心理特征而言,其一,它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指向性;其二,气质是一种天赋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与先天性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和神经活动过程的特征有密切关系,并成为气质形成的生物学基础,也是个体的能力和性格形成的最佳的心理功能基础;其三,气质与其他个性心理成分相比,更多地与情感过程有密切的关系,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指向性主要是指情感过程所代表的不同差异性。气质具有独特性和稳定性,每个人气质不同,这是个性差异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的气质特征,反映其个性特征和在不同情境的心理活动的反应与表现形式。

中医学的气质,又称气禀、气性、禀性。是指个体出生后,随着身体的发育、生理的成熟逐渐发展起来的心理特征,是个体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性格、性情的总和,包括性格、态度、智慧及现代心理学中的气质(temperament)和现代神经生理学中的某些内容。也是个体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概括和反映了不同个体心理、行为特征方面的差异,与现代心理学中人格的概念更为接近。在古代文献中,往往气质、体质混称,如《灵枢·论勇》说:“勇士者,目深以固,长冲直扬,三焦理横,其心端直,其肝大以坚,其胆满以傍,怒则气盛而胸张,肝举而胆横,眦裂而目扬,毛起而面苍。”“怯士者,目大而不减,阴阳相失,其焦理纵……虽方大怒,气不能满其胸,肝肺虽举,气衰复下,故不能久怒也。”说明不同气质的人是以不同的脏腑形态结构和机能活动为物质基础的,不同的气质是不同个体内部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人的心理特征与形构密切相关,正如张载在《正蒙·诚明》中指出:“形而后有气质之性。”王充在《论衡·无形》中指出:“气性不同,则于体不同”。因此,中医学中的气质包含在体质的范畴中,体质包括个体的形态结构、机能活动和心理特征,以“形神合一”为基本特征。3.性格

性格在现代心理学中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如骄傲与谦虚、勤劳与懒惰、勇敢与怯懦、热情与冷漠、诚恳与虚伪、镇定与慌乱、自律与散漫、理智与冲动、细心与粗心、空想与理想、创造与模仿、坚持己见与见异思迁等,是人格的最核心、最本质的鲜明的心理成分,是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性格的心理结构较为重杂,其不但有上述的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而且还具有意志特征。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不同,培育出不同的心理特征,影响其心理过程,在自觉确立目的,追求目标时常表现不同的意志品质,且会有意无意地、较为稳定地显示出习惯化的倾向。性格还具有情感特征,表现为性格对情感、情绪的稳定性和经常性的特点,包括情感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和主导心境等。这又常与一个人的气质有关。性格还具有理智性,表现一个人的感知、思维、想象、记忆等认知过程的个性心理差异。由于性格的复杂性,人们对性格的分类也不相同,较为普遍的分类方法是根据心理倾向性划分,划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两大类。外倾型性格的人,心理活动倾向外部,对外界事物关心和注意,开朗活泼,情感外露,善于交际,办事果断,不拘小节,独立性强。内倾型性格的人,心理活动倾向内部,对外界事物淡漠,沉静稳重,情感反应迟钝,孤独,不善于交往,处事谨慎,适应环境困难。性格的形成,是一个人的遗传、生长发育、环境影响、学习教育、自我锻炼、身心健康等多种先天生物因素与后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先天遗传因素是前提和基础,但是发展的趋势和结果,主要取决于后天的教育培养,社会环境的影响和自我锻炼。

性格与气质都是人格系统重要的心理特征,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一个人的性格表现总是染上一定气质类型的色彩,并通过心理动力系统作用对气质产生深刻的影响;而气质又对性格的形成和发展速度有影响,明显影响个体性格的情绪性和速率。所以,气质与性格往往不易判别,人们常用气质特征判断一个人的性格。需要指出的是,气质是先天性素质特征,主要是以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生理基础的心理特征,不易受后天因素影响,即使有影响,变化也相当缓慢;性格是先天与后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受后天习惯因素作用,易变化。性格有好坏优劣之分,气质则无。同一气质类型,可具有不同的性格。4.素质“素质”一词,从字面来看,当指人体在某些方面的本质特征,诸如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等等。在现代生理学中的概念是指人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运动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是人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方面的本质特征,它概括了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生命活动或形体运动中的反映,与人的体格、体型、机能、神经、心理等均有密切的关系。人体机能在形体运动中反映出来的力量、速度、耐久力、灵敏性、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性等能力统称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概括了人体心理上的本质特性,人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智力、情感行为、感知觉、态度、个性、性格、意志等均是心理素质的反映。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关系即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产生互动作用,身体素质是心理素质产生的基础,心理素质在长期的显现中又影响着身体素质。因此,中医体质是对人体身心特性的概括,反映着个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中的基本特征,体现了内在脏腑气血阴阳之偏倾和机能活动之差异,是对个体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概括。素质在中医学中是对体质概念更深刻、更简明的表述。

中医学中还有“素体”一词,一般指个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征,无心理特征之义,属于体质的范畴。但从现代医学对“素质”概念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仅与中医学中“素体”所指内容类似。可见,现代医学与中医学都存在着“素质”、“素体”混称现象。

二、体质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体质是对个体身心特性的概括,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内外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个性特征,这些特征伴随着生命的全过程。其禀受于先天,得养于后天。先天禀赋决定着个体体质的特异性和相对稳定性,后天各种环境因素、营养因素、精神因素等又使体质具有动态可变性。改变后天的各种因素,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体质,因此体质具有可调性。人类在相同或类似的时空条件下生存,其遗传背景和后天生存环境大致相同,这就使体质还具有群类趋同性,体质的各种特点决定了体质的基本表现形式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特异性和非特异性。

(一)体质的特点

先后天因素的共同作用,使体质具有以下特点:

1.先天遗传性

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楯”(《灵枢·天年》)。父母之精是生命个体形成的基础,遗传因素是决定体质特征的根本原因,构成体质的基本要素,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等,均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人类的体型、相貌、秉性、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的盛衰偏倾等,均在某种程度上受到遗传因素的制约。遗传因素不仅决定人之特定反应形式,且决定其内部及外部结构特征。人类的外表形态、脏腑功能、精神情志等的个性特点均形成于胎儿期,取决于个体的遗传背景,遗传因素维持着个体体质特征相对稳定,是决定体质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2.个体差异性

体质是人类及人群中的个体,禀受于先天,受后天影响,是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个性特征,它通过人体形态、机能和心理活动的差异现象表现出来,因此,个体差异现象是体质学说研究的核心问题,个体差异性是体质的基本特点。由于禀赋不同,后天生活条件的复杂多样,使个体体质存在必然的差异,世界上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既使同一个体,在其生命的不同阶段体质特征也是逐渐变化着的。由于先天禀赋的差异,或后天疾病,或生活环境,社会经历有别,因而体质特征因人而异,其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且千变万化,呈现出多样性特征。

3.形神一体性“形神合一”是中医学体质概念的基本特征之一。复杂多样的体质差异现象全面地反映出人体在形态结构(形)以及由脏腑活动所产生的各种精神活动(神)这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是特定的生理特性与心理特性的综合体,是对个体身心特性的概括。因此,体质具有形神一体性。

4.群类趋同性

在个体体质的形成过程中,遗传因素使个体体质具有明显的差异,环境因素、饮食结构及社会文化习惯等可对其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同一种族或聚居在同一地域的人,因为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惯相同,遗传背景和生存环境具有同一性和一致性,从而使人群的体质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特点,形成了地域人群的不同体质特征,使特定人群的体质呈现类似的特征,因此,体质具有群类趋同性。

5.相对稳定性

遗传是构成体质的决定性因素,人类通过遗传,从远古的祖先那里继承了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征,形成了稳定的体质特征。个体秉承于父母的遗传信息,使其在生命过程中遵循某种既定的内在规律,呈现出与亲代类似的特征,这些特征一旦形成,不会轻易改变。体质的遗传性保持了生命信息的连续性,使体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但体质是一个随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而不断演变的生命过程,且后天环境、精神、营养、锻炼、疾病等因素均影响着体质的形成和发展,因此,体质在生命过程的某个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6.动态可变性

先天禀赋决定着个体体质的相对稳定性和个体体质的特异性,后天各种环境因素、营养状况、饮食习惯、精神因素、年龄变化、疾病损害、针药治疗等,又使得体质具有可变性。体质的可变性具有两个基本规律,一是机体随着年龄的变化,体质发展过程表现为若干阶段,每一年龄阶段都呈现出特有的体质特点,这种变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呈现的由盛渐衰的纵向转变,反映了体质自身形成、定型、发展和变化规律。二是由外来因素不断运动变化的干扰所造成的各种转变。外界因素的变化,通过不同途径作用于人体,导致体质状态发生改变。两种转变规律往往同时存在,互相影响。

7.连续可测性

体质的连续性体现在不同个体体质的存在和演变时间的不间断性,体质的特征伴随着生命自始至终的全过程,具有循着某种类型体质固有的发展演变规律缓慢演化的趋势,这就使得体质具有可预测性,为治未病提供了可能。

8.后天可调性

体质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动态可变和连续可测的,这就为改善体质的偏倾,防病治病提供了可能。一方面可以针对各种体质类型及早采取相应措施,纠正和改善体质的偏颇,以减少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预防疾病的发生。另一方面可针对各种不同的体质类型将辨证与辨体相结合,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个体诊疗的优势,提高疗效。

(二)体质的表现形式

体质是表明人体生命特征的差异性的一个概念,这种差异性有两种基本的表现形式,一是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二是生理性和病理性。

1.特异性和非特异性

体质的特异性是指某些个体表现为某些方面的超常特征,如对某种疾病的特异性免疫力或易罹性,在某些方面具有特异能力或能力缺陷等,天花、麻疹等疾病的特异性免疫力的获得,对某些物质的高度过敏,后代受亲代致病因素的传递和影响而发病,胎儿在母体内受邪出生后即逐渐表现出先天性疾病、色盲、超心理能力等,都属于特异体质。特异体质一般不影响机体在其他方面的功能,也不能决定整体的健康水平。体质的非特异性是指大多数个体所具有的一般特征,其表现为一般意义上的强与弱,综合反映了个体的整体健康水平、抗病能力、劳动能力和认知能力等,并可从多个不同的功能系统中不同程度反映出来。非特异性方面表现的体质强弱与特异性方面表现的体质强弱,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完全不同。体质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可以将体质分为特异体质和非特异体质两大类。

2.生理性和病理性

体质特征伴随着生命个体自始至终的全过程,与生命过程同步,而生命过程中有生理状态,也有病理状态,体质也就有生理表现形式和病理表现形式。体质的生理性和病理性含义有二,其一,指个体在环境中对外来刺激的反应性而言。生理状态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调节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但由于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适应性上的某些差异性,自身的调节控制能力以及对外环境的适应和调节能力的差别,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的不同阶段所表现的体质特性也就有了差异,所以生理上表现为形态、机能、代谢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方面的差异性。在受病邪作用时,不同个体在病理上就会表现出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或易罹性,以及疾病发生、发展、转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此时体质的存在状态可能是生理的,也可能是病理体质。其二,指体质的存在状态和形成原因而言,生理体质是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表现出来的个体特殊性,又称为正常体质;病理体质是指个体内阴阳平衡被破坏,出现相对固定的阴阳偏盛偏衰而表现的体质特征。此时,体质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也就有生理反应性和病理反应性。

三、中医体质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体质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重要医学科学命题,体质差异现象早在数千年前就已经被人们发现并逐步获得越来越丰富的认识。如《周礼·地官·司徒》记载,“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5种不同地域的人有“毛而方”、“黑而津”、“专而长”、“皙而瘠”、“肉丰而痺”等形态、肤色的差异;《荀子·非相》指出了人与猩猩在体质和思维上的异同,云:“今夫狌狌形笑,亦二足而无毛”,“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辩也”。《吕氏春秋·月令》记载了5种不同水土地域的人群,因体质的差异所特有的发病倾向性,言“轻水所多秃与瘿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重水所多尰与躄人”、“苦水所多尪与伛人”。但体质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最初人们只是将其看做是人类个体的固有差异,就像承认一切事物之间都有差异一样,并不受医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人类对体质的认识和医学的起源几乎是同步的,甚至比医学的起步还要早些。中医体质理论经历了从先秦、秦汉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以及近现代的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一)中医体质理论的形成

体质作为一个重要的医学命题始于《内经》。《灵枢·寿夭刚柔》明确指出了人在生命过程中可以显示出刚柔、强弱、高低、阴阳、肥瘦等十分显著的个体差异,云:“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内经》不但是中医理论形成的渊源,也是医学史上最早论述人类体质最全面的一部著作,其对于个体及不同群体的体质特征,差异规律,体质的形成与变异规律,各种不同体质的分类,体质对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影响,体质与疾病的诊治,体质与预防、养生等内容均有较深刻的论述,内容涉及发生体质学、生态体质学、年龄体质学、性别体质学、类型体质学、病理体质学、治疗体质学等,初步构建了中医体质理论的基本框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中医体质理论。1.关于体质的形成

人既有生物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内经》认识到,体质的形成受到先、后天因素的影响,它从与人体属性有关的生物、社会、心理等方面综合分析人体的生命规律,认为人之先天禀赋与人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饮食、起居、年龄等都是影响体质形成的基本因素。

对于先天禀赋对体质形成的影响,《灵枢·天年》谓:“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楯……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先天禀赋是体质形成的根本原因,父母体质特性的种种差异通过先天遗传常会给后代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人出生后,便会有形态、机能、生理、心理等方面个体体质和人群体质特征的必然差异,存在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腠理之疏密等的区别。

后天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饮食结构等都是影响体质特征形成的重要因素。 自然环境包括地理、气象等因素,《内经》一贯认为“生气通天”,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素问·六节脏象论》),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体质形成所依赖的各种基本物质的主要来源。《内经》认为人类生存和活动的自然生态环境所存在的客观空间差异及其所涉及的各种因素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体内部,从而成为形成体质差异的重要因素。《素问·五常政大论》、《素问·异法方宜论》等篇集中地论述了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的高下和东西南北中方位的不同,水土有刚柔燥湿之分,气候有寒热温凉之别,由此形成的各地的物产种类、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使体质有偏阴偏阳偏寒偏热的不同特征。这些人类体质的空间差异,使人群的形态肤色、生理功能、物质代谢、寿命长短、易患疾病等各有其特殊性。社会因素对体质的影响,《内经》认为社会地位的改变,个人境遇的变迁皆可影响精神状态,从而对体质形成不良的影响。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论述了“上古之人”和“今时之人”的寿限差异,《素问·移精变气论》论证了造成体质“古今之异”的原因乃时世之异,云:“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之世,邪不能深入也”,而“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素问·疏五过论》、《素问·征四失论》、《素问·血气形志》还论述了“故贵脱势”、“尝富后贫”、“形志苦乐”等境遇变迁对体质的影响,指出社会的变迁,个人境遇的变化,使人类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惯、社会习俗、道德水准、精神状态、饮食结构等具有迥然不同的特征,故不同历史条件下人类的体质呈现出与其所处时代相适应的变化趋向。《内经》认为饮食五味是影响体质形成的又一重要因素。认为五味调和,滋养五脏可增强体质,但五味偏嗜,气增而久,则脏气偏颇而体质有所变化,正所谓“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素问·生气通天论》)。《内经》还特别强调嗜食肥甘,恣饮纵欲对体质的负面影响,认为这是造成病理性体质的重要原因。明确指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致“半百而衰”(《素问·上古天真论》),“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素问·奇病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素问·生气通天论》),当今社会,以酒为浆,嗜食肥甘等不良的饮食习惯已成为普遍的现象,由此带来的体质变化和疑难病症也成为了普遍的社会问题。《内经》认识到人的体质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体质的变化,随着生命过程的展开,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每一年龄阶段都有特定的体质特点,《灵枢·天年》以十岁为一个阶段,《素问·上古天真论》分男女两性,以八岁、七岁为一个阶段对个体体质的演变过程和决定性因素进行了详细论述。2.关于体质的分类《内经》通过对人群中的个体形、色、体、态、神诸方面的全面观察,从不同的角度,对复杂多样的体质差异现象进行了分类探讨,对体质进行了多种不同的分类。

一是阴阳分类法。即以阴阳多少为依据的分类方法,其以个体阴阳含量多少的差异来说明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差异现象,这种分类法着眼于整体生理功能的强弱,对后世影响较大,是临床上采用最多的分类方法。其中又有五分法和四分法两种方法。体质阴阳五分法见于《灵枢·通天》,该篇根据个体阴阳量的多少,将人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平和5种类型,强调由于个体内阴阳多少的差异,导致了个体形态结构、功能活动等生理功能特征和行为、性格、气质等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体质阴阳四分法见于《灵枢·行针》,该篇根据病人阴阳偏盛,偏衰的不同,将体质分为重阳、重阳有阴、阴多阳少、阴阳和调四种类型,强调体质不同,对针刺治疗的反应有迟、早、逆、剧等的差异。

二是五行分类法。《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以五行特性为依据,总结了人体的肤色、形体、举止、性格等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与四时气候的适应性等特点,将人体体质划分为木、火、土、金、水5种类型,每一主型下,又结合五音太少,阴阳属性以及手足三阳经的左右上下,气血多少之差异,分为5个亚型,即25种人体体质类型。

三是脏腑分类法。《内经》认识到脏腑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是构成并决定体质差异的深层根源性要素,因此,《灵枢·本脏》根据脏腑的大小、高下、坚脆、端正、偏倾厚薄,将人体体质分为相应的类型,强调每一内脏,由于其形态结构、位置等的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形态特征和调节适应能力,故易发病症各异。

四是体态分类法。即根据个体面色、毛发、体型、腠理、骨骼等外观形态特征对体质进行分类。并有五色分类法,须毛分类法,体型分类法,体态机能分类法等。五色分类法,见于《灵枢·论勇》,其根据五色将体质分为黄、赤、青、白、黑及色不一等几种类型,认为肤色之差异,除与时令特征有关外,反映了个体脏腑气血的盛衰,故与五脏有一定的通应关系。须毛分类法见于《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该篇据人眉毛、胡须、阴毛、腋毛、胫毛等多少的差异,以及不同经络气血多少的不同,将体质分为须毛美长型、须毛短型、须毛少型、须毛无型。体型分类法见于《灵枢·逆顺肥瘦》和《灵枢·卫气失常》,《灵枢·逆顺肥瘦》根据人的外表体型将体质分为肥人、瘦人、壮人、肥瘦适中之人及壮士5种类型。《灵枢·卫气失常》又将肥胖体质以其形态特征分为膏型、脂型和肉型。均说明气血是决定体质特征的物质基础。体态机能分类法见于《灵枢·五变》,其将体表形态与内脏机能结合起来,将个体体质分为肉不坚疏理、五脏皆柔弱、小骨弱肉、粗理肉不坚、肠胃恶5种类型。重视对腠理、皮肤、肌肉、骨骼的观察,是对脾、肾、肺等内脏功能的强调。

五是心理特征分类法。其一,勇怯分类法。《灵枢·论勇》从心理特征在勇怯方面的典型差异,划分出勇、怯两种体质类型。其二,形志苦乐分类法。《素问·血气形志》根据个体在形体方面的劳与逸和心理方面的乐与悲,将人体体质分为形乐志乐型、形苦志乐型、形苦志苦型、形乐志苦型、形数惊恐型5种类型。

六是体质地域分类法。《素问·异法方宜论》根据地域环境对人体体质的影响,论述了东、南、西、北、中五方之人的体质特征,是典型的地域体质分类法。

综上可知,《内经》对体质的分类方法,是建立在活体观察(包括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特征等方面的观察)和对人体的整体考察基础之上的,是将人体放在自然、社会环境中去认识、分析和归纳,从而做出分类的。在分类中同时联系了实践应用,提出了相应的临床治疗规律,其思路对今天的研究颇有启迪。3.关于体质与疾病的关系《内经》首先认为疾病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个体的体质状态,如《灵枢·本脏》云:“五脏皆坚者,无病;五脏皆脆者,不离于病。”《灵枢·五变》曾以斧斤伐木为喻,形象地说明了体质因素在发病中的主导地位,云:“木之阴阳,尚有坚脆,坚者不入,脆者皮弛,至其交节,而缺斧斤焉。夫一木之中,坚脆不同,坚者则刚,脆者易伤……况于人乎!”《灵枢·论勇》亦云:“有人于此,并行而立,其年之长少等也,衣之厚薄均也,卒然遇烈风暴雨,或病或不病”的原因即在于体质的强弱。不同的体质对致病因素有不同的易感性,某些特定的体质好发某种疾病,如《灵枢·五变》认为腠理疏松,卫外机能差的体质,易患“风”病;内脏功能脆弱的体质,易患“消瘅”;肌肉骨骼不强健的体质,易患“痹病”;胃肠功能差的人易患“积聚”;肌肉骨骼弱小者,易患“寒热”病。《内经》还认为个体体质的差别,将直接影响疾病的传变和转归,如《素问·风论》说同样是“风邪”伤人,有的表现为“热中”,有的表现为“寒中”,有人得“疠风”,有人得偏枯;同为“风邪”侵入阳明经,肥胖体质者表现为“目黄”,消瘦体质者表现为“寒中而泣出”,说明体质不同而病变各异,既使相同病因致病,由于个体的体质差异,也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和传变过程,形成了不同的疾病证候类型。《内经》还认识到,体质的特殊性之所以能决定患者发病后临床类型的倾向性,是由于不同的体质类型有不同的从化趋势,若体质与病邪性质属性相同,则致病情复杂,如《灵枢·贼风》论寒痹发病,乃因素有湿气,恶血在内又遇风寒之邪而引发。若病邪与体质性质相反,又邪势胜于质势,则病情随体质而转化,如《灵枢·百病始生》论虚邪中人“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糜”。“多寒”、“多热”则指阴盛与阳盛体质。《素问·痹论》指出,同样感受风寒湿之邪,导致痹证,但“阳气少,阴气多”体质者,表现为寒痹;而“阳气多,阴气少”体质者,则表现为热痹。《内经》还认识到体质也是影响疾病预后、转归的重要因素,如《素问·评热病论》论劳风病的预后,说“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灵枢·论痈》也云:“同时而伤,其身多热者易已,多寒者难已。”均强调了体质因素在疾病预后、转归中的重要作用。4.关于体质与疾病的诊治《内经》初步认识到体质在诊断中以及病证变化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因此,首先在诊法中突出了察体质的内容。如《素问·经脉别论》说:“诊病之道,观人勇怯肌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素问·疏五过论》也说:“圣人之治病也……问年少长、勇怯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均说明在诊病时应审察五脏强弱、形之盛衰、年龄、勇怯等因素以了解体质状况,从而作为辨证的重要依据。《内经》在治疗时强调因体质之异而治,充分体现了“因人施治”的原则,《灵枢·通天》明确指出:“古人善用针艾者,视人之五态乃治之。”并对如何视人五态确定诊治原则作了具体说明。《素问·征四失论》将“不适贫富贵贱之居,坐之厚薄,形之寒温,不适饮食之宜,不别人之勇怯”列为“治之三失”。《灵枢·九针论》则指出人有形志苦乐的不同,针刺用药亦异。《灵枢·论痛》论述了因体质的差异,个体对针药的反应也各异,云:“胃厚色黑大骨及肥者,皆胜毒;故其瘦而薄胃者,皆不胜毒”,“人之骨强筋弱,肉缓皮肤厚者耐痛,其于针石之痛,火爇亦然”。提出了由于体质不同,对针刺、火爇、药物治疗的耐受性的差异,治疗时要根据体质来确定刺激的强度和选择药物的问题。《灵枢·逆顺肥瘦》还详细论述了对体质壮大之人、瘦人、婴儿等的具体针刺方法。《素问·三部九候论》强调区别体质特征而施治,指出:“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素问·示从容论》提出年龄、体质不同,治疗的部位各有所宜,云:“夫年长则求之于腑,年少则求之于经,年壮则求之于脏”。《灵枢·行针》还论述了体质因素对针刺得气迟速的影响。

综上所述,《内经》对人体体质的认识涉及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其对体质问题的研究和应用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为中医体质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后世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结合医疗实践,使中医体质学得到不断的深化和发展。

(二)中医体质理论的发展

1.东汉末年——重视体质理论的临床应用

张仲景在《内经》体质理论的指导下,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辨证论治”的医学体系,并将以人体质为本的思想始终贯穿其中,将中医体质理论应用到临床实践的各个环节上,从体质与发病、辨证、治疗用药以及疾病预后关系等方面,对体质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于个体的体质类型,张仲景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十分醒目地提出了“喘家”、“淋家”、“饮家”、“汗家”、“衄家”、“亡血家”、“风家”、“冒家”、“虚弱家”、“虚家”等“家”的不同体质类型,以及“盛人”、“强人”、“羸人”等“人”的体质类型,此外还有“素盛今瘦”、“阳气重”、“其人本虚”等体质差异现象,并从不同侧面论述了其体质的差异。

在人体体质与发病的关系上,《伤寒杂病论》认为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决定发病与否,如《金匮要略·脏腑先后病脉证第一》指出“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脏腑”。同一种病因侵入人体,因体质有阴、阳、寒、热、虚、实的偏颇,发病后其病位、病性、临床表现均有所不同,如体质偏阳者,多发病于“三阳”,偏阴者,多发病于“三阴”,既使同一经的病证,也因体质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证候类型,如同为太阳病腠理疏松之人,多表现为表虚证,即《伤寒论》第2条所述:“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腠理致密之人,多表现为表实证,即《伤寒论》第3条所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伤寒论》对疾病的传变十分重视,创立了六经传变理论,并认为体质不仅决定着疾病的传变与否,而且还决定着疾病传变的趋向和性质,如太阳病汗后,其传变与否常由体质之虚实而定,《伤寒论》第70条说:“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恶热者,实也”。误下之后,也因体质虚实之异而有不同的传变,如《伤寒论》第279条云:“本太阳病,医后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前者见于脾气素虚,后者为胃气素实。既使同为阳胜体质,卫阳素盛者,易发展为太阳病;胃热素盛者,易入里化热转为阳明证。

关于疾病的治疗,《伤寒杂病论》认为由于体质是“证”产生的基础,因此强调“辨质论治”,要因人立法处方用药,注意病人的体质特征。如根据个体的体质状况用“下法”,有“峻下”、“缓下”、“润下”等不同的治疗方法;用“汗法”,有“峻汗”、“微汗”、“解肌”等不同的治疗手段。并强调要合理选取不同的治法,告诫“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淋家不可发汗”、“疮家不可发汗”。《伤寒杂病论》还认为,体质与疾病的预后关系密切,言“自愈”、“欲解”、“下者愈”、“自衄者愈”、“自汗出愈”等不同的预后,取决于个体的体质状况。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