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故事与趣味(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3 13:33:28

点击下载

作者:冯志远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作文故事与趣味

作文故事与趣味试读:

前 言

中小学生是未来的主人,未来社会需要各式各样的专业人才,这就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专长培养学习的兴趣,努力使自己成为某一方面的专业人才,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

个人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它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产生兴趣时,就会很投入,而且印象深刻。兴趣对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对一个人的生活和活动有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自己追逐的梦想。

美国著名华人学者丁肇中教授曾经深有感触地说:“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这不能有任何强迫。”就中学生来说,对一门课程感兴趣,会促使他刻苦钻研,并且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这不仅会使他的学习成绩大大提高,而且会大大地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也就是说,人的兴趣不仅会在学习、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而且还会在认识和从事活动中产生巨大的动力,它可以使人智力得到开放,知识得以丰富,眼界得到开阔,并会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

培养中小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自然界的万物,他们的运动和变化,人的思想,以及人所创造的一切——都是兴趣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你走近去看,在你面前就会展示出一幅美丽的大自然的秘密图画,这就需要我们不停地去攀登和挖掘。

为了引导中小学生培养对各门学科的兴趣,我们特地选编了这套“中小学生趣味阅读”丛书,包括《语文故事与趣味》《作文故事与趣味》《数学故事与趣味》《物理故事与趣味》《化学故事与趣味》《地理故事与趣味》《生物故事与趣味》《历史故事与趣味》《政治故事与趣味》《艺术故事与趣味》十册。这套丛书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培养兴趣的重要性和培养这些兴趣的方式方法,并详细讲解了各个学科的名人成才故事,涉及到少年儿童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一套小小的百科全书,非常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和收藏。

高尔基苦难中读书

高尔基是前苏联最伟大的作家。他从10岁起就开始靠干各种杂活儿养活自己。有一次,高尔基在轮船上当洗碗工,看到厨师那么入迷地在看一本书,就问:“大叔,那里面有什么让您这么着迷?”厨师抚摩着他的头说:“孩子,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大世界。你想要什么,书里就有什么。”从此,高尔基就把读书看作“最好的事情”,只要能找到书读,就是再苦再累他也不在乎。

有一次,他到一个财主家帮工。因为一点小过错,财主就把他打得遍体鳞伤。医生看着从他的后背上钳出的42根木刺,愤怒地让他去法庭控诉财主,高尔基听了点了点头,回去了。但到了财主家,高尔基提出的惟一的要求,是要财主允许他借书看。财主正在担心惹上官司,听他这么一说,爽快地答应了。小高尔基捧着书,高兴极了。

高尔基读书都入迷了,这让财主婆很生气,就想方设法阻挠他。于是,等别人都去睡觉了,他就悄悄爬起来苦读。因为财主婆不给他蜡,他就把蜡盘上的蜡油偷刮下来,装在罐头盒里,用棉线做灯芯,做成一盏灯,以致于昏暗的灯光和呛人的油烟毁坏了他的眼睛。

后来,正是凭着这种勤奋的精神,他成为了举世闻名的伟大作家。

奥斯特洛夫斯基读报纸

奥斯特洛夫斯基是19世纪俄国著名剧作家,一生共写剧本近50部。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伟大成就,是他幼年乃至一生勤奋学习的结果。他在4岁时就喜欢看姐姐们做功课,有时拿来她们的课本,闹着教他读书。姐姐们不教他,他就在旁边听她们怎么读,自己再拿来姐姐的书照着读。他自小就聪明,还没上学就认识了字母,学会了拼音,并天天对着书读个不停。

6岁的时候,小奥斯特洛夫斯基上学了。他如饥似渴地学习,课内的知识满足不了,他就学习课外读物,从不放弃一次能读书学习的机会。

有一次,小奥斯特洛夫斯基正在屋内学习,妈妈喊他了:“宝贝,你去买点咸鱼来吧。”他答应着走了。

咸鱼店就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妈妈以为他很快就能买回来。可是,很长时间过去了,还不见他的踪影。妈妈有些着急了,怕万一出什么意外,就自言自语着“这孩子跑到哪儿去了”,出门去找他。走不多远,她看见小奥斯特洛夫斯基一手拎着鱼,一手拿着什么读着,站在咸鱼店边上一动不动。走近一看,原来儿子读的是包咸鱼的旧报纸,读得入了迷,连脚步都忘了迈动了!

天才的剧作家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天才的剧作家。他一生共创作了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诗及其它诗歌。他享有“时代灵魂”的美誉,作品也被公认为是不可超越的英语精品典范。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作家,能像莎士比亚那样在世界上有如此广泛的影响。

莎士比亚1564年出生在英国斯特拉福镇,因家境衰落,刚满16岁的他就离开家自谋生路了。为了生存,他四处奔波,后来,在伦敦遇到同乡菲尔德,一个印刷厂老板。菲尔德帮助莎士比亚找了一份剧团的工作,开始只是在剧院打杂,不久,老板看他聪明伶俐,又上过几年学,就让他做提词员的副手。经过不断锻炼,莎士比亚开始担当一些重要的角色。业余时间,他就为剧团改编剧本,创作小节目,还亲自担任导演。

1590年,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亨利六世》问世,成为他戏剧创作的开始,在短短的10年期间,他就得到了伦敦戏剧界的公认。莎士比亚早期与中期以历史剧、喜剧、传奇剧为创作方向,而真正达到戏剧创作高峰的则是他的悲剧作品。

莎士比亚一共创作了10部悲剧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合称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而《哈姆莱特》又是四大悲剧中的代表作,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体现了莎士比亚戏剧的最高成就。《哈姆莱特》取材于一个古老的丹麦历史传说,由于莎士比亚为这个古老的故事注入了新的生命,才使这个古老的题材获得了永恒的价值,它一问世,就受到了大家的欢迎。1948年,英国著名演员劳伦斯·奥立佛把它改编成了电影,荣获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而《哈姆莱特》的扮演者劳伦斯·奥立佛,也因此登上了影帝宝座。《哈姆莱特》改编的成功,不仅将荣誉带给了演员,也为作家增添了光彩。如今这部经典的悲剧作品,已被翻译成70多种文字,在不同的国家出版,可见它的影响力之大。著名作家别林斯基称它为莎士比亚“灿烂王冠上的一颗明珠”,这一点也不为过,它堪称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顶峰之作。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之魂,也不再是属于一个国家,而是属于全世界,后人也将会永远记住悲剧之父——莎士比亚。

著名童话大王安徒生

丹麦作家安徒生,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童话作家,被称为世界童话大王。安徒生的童话,大多取材于民间现实生活,故事情节曲折、优美、新奇,描述生动、细腻、委婉,想象力极其丰富、奇特,讽喻也相当深刻、巧妙,深受世界各国儿童的喜爱。安徒生的主要代表作有《海的女儿》、《豌豆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等,这些脍炙人口的佳作,如今都已成为童话世界永恒的精品。

安徒生一生不仅热爱生活,热爱儿童,他更爱自己的祖国。下面我们向大家讲述的就是一段他爱国的故事。

一次,安徒生出国旅行。在愉快的旅途中,他结识了不少的朋友,最要好的便是德国的奥古斯登堡,他们两个人很谈得来,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848年,普鲁士对丹麦发动了侵略战争,看到丹麦人民在战争中所受的巨大创伤和财产损失,安徒生极其愤慨。4年以后,战乱结束,安徒生被邀去德国的法兰克福做演讲。一下火车,他就热情地跟前来迎接他的朋友们打招呼。这时,有个人过来对他说:“安徒生先生,您的老朋友奥古斯登堡公爵夫妇正在家等着,希望和您早日见面呢!”

听了这个人的话,本来谈笑风生的安徒生,突然拉下了脸,很生气地皱起了眉头。来人还以为安徒生是嫌公爵没有亲自来迎接他,便连忙解释说:“公爵临时有个重要的会议,不能亲自来接您,特让我向您道歉,并代他来接您……”

安徒生生气地对来人说:“我不会去见他们的,你请回吧!”“为什么?你们可是老朋友哇w!”这时,周围的人也跟着劝道:“您不会因为人家没来接您,就生这么大的气吧?如果是这样,您也就太没有雅量了。”面对不了解内情的众人,安徒生说:“我生气是因为奥古斯登堡参加了当年普鲁士侵略我的祖国的战争,我怎么能把这样的人还当朋友呢?”他越说越愤怒,“这个人给我的祖国和同胞,带来了多少灾难,别说让我现在去会他,就是偶尔碰到,我也会躲开的。”

就这样,爱国的感情压倒了一切,就因为公爵参加了侵略安徒生祖国的战争,为了表示自己对侵略者的仇恨,安徒生毅然断绝了与老朋友之间的来往。

讽刺幽默大师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是文学史上著名的讽刺幽默大师,1835年生于美国密苏里洲的佛罗里达镇。他12岁独自出外谋生,不平凡的经历,为他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很多作品,但我们最熟悉的,应该是《竞选洲长》和《百万英镑》。《百万英镑》这部小说,描写的是一位一贫如洗的青年,突然得到了一张百万英镑的大钞,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小吃店老板、裁缝店老板等许多人都极力巴结、奉承他。后来那张钞票又不见了,这样,那些拜金狂们又呈现出另一副嘴脸。马克·吐温在小说中,将这种丑恶现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唯利是图者的本来面目。

马克·吐温的创作,包含着智慧和正义,他将幽默与讽刺结合起来,辛辣地嘲讽生活中的种种丑恶现象。他的正直与勇敢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情场失败”的歌德

歌德(1749~1832)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的莱茵河畔。他是18世纪德国杰出的诗人、作家和思想家,为德国和人类留下了一笔光辉而巨大的精神财富,他创作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一书,使他在世界文坛上享有盛誉。

1772年5月,歌德来到威茨拉尔的德意志帝国法院实习。

6月9日,哥德同一位女伴乘车去参加一个乡间舞会,途中要邀一位名为夏绿蒂·布甫的姑娘同去。

车在绿蒂家门前停下来,歌德走了进去,见室内有一大群孩童正围着一位丰姿绰约的少女。她中等身材,淡装互裹,外着粉红色的胸襟,黑色的双眼闪露出明亮的聪慧之光。她就是绿蒂姑娘,正在给身边的孩子们削面包。待众孩童饮餐过后,绿蒂把他们安顿好,随即与哥德同车前往。

舞会上,歌德与绿帝同舞,她舞姿欢快,动作优美,当晚尽欢而散。

次日,歌德拜访绿蒂时得知,原来绿蒂的母亲早已去世,留下十二个儿女,绿蒂排行第二。因长姊不善家务,十九岁的绿蒂就挑起了管理全家照料弟妹的重担。

绿蒂的美丽贤淑使哥德极为倾慕,但她已与歌德的一位名叫克斯特奈尔的好友订了婚。歌德自知无望,遂于9月10日离开绿蒂重返故乡,但相思之苦常使他产生自杀之念。

这时,歌德的另一位友人——威茨拉尔的青年书记耶露撒冷因苦恋一位有夫之妇而自杀。消息传来,给歌德以很大震动。他了解到他的这个大学同学自杀的原因是恋慕同事的妻子而遭到拒斥,加上在工作中被上司看不起,在社交场中又被贵族男女所轻侮。他的自杀在歌德心中激起了一层波澜。

歌德在离开绿蒂后,经常去拜访一位作家。他的房舍座落在一个美的去处,远处有朦胧起伏的高山,近处是垂柳遮掩的小溪,草地上翠色欲流,果园里千红万紫。然而,最引起歌德注意的并不是这赏心悦目的美景,而是这位作家之女,十六岁的马克西米灵。

马克西米灵也有着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美好的倩影深深地嵌入了歌德的心里。作家之女虽然也十分爱慕歌德,但后来却违心地嫁给了一个比她大十五岁、有着五个孩子的富商。这个不美满的婚姻使她十分痛苦,吵架成了老夫少妻生活中的主要内容。歌德经常从中排解,并竭力使马克西米灵摆脱烦恼,但结果却使少妇更爱他。

歌德与玛克西米琳娜的交往使富商醋性大发,对两个年轻人的关系产生出嫉妒,他怕娇妻被夺,便与歌德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新的刺激又使歌德心中的旧疤再次流血,那位少女夏绿蒂更使他不能忘怀。

情场上的失败,为歌德累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激发起他的创作热情。他愤而提笔,抒写两年来自己在爱情生活中所经历和感受的全部痛苦。

作品中饱含着火热的情感,以致无从分辨艺术的虚构和生活的真实。为了专心写作,哥德把自己完全与外界隔离起来,闭门谢客,集中心思,排除一切与此无直接关系的杂念,奋笔疾书四个星期,终于完成了《少年维特的烦恼》这部世界名著。

歌德由情场的失败转入到创作的成功固然离不开他的文底,但更为重要的是在不幸中找到了灵感,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的结果。

莎士比亚的剧团倒闭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生于英国斯特拉特福一个小手工业家庭里。他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伟大诗人、戏剧家。他一生著述颇丰,创作了三十七部戏剧,二首长诗,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和几首杂诗。莎士比亚是代表文艺复兴戏剧和语言艺术的巨匠,他的作品是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是社会人生百态的艺术画卷,是人类情感智慧的不朽诗篇。

1594年大瘟疫后,伦敦戏剧业一片凄凉,莎士比亚所在的女王剧团倒闭了。在各大剧场重新开演时,只有海军大臣剧团和德比伯爵剧团经受住风暴还存在着。

那时,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已很出名,但他在离开斯特拉特福时却是一个穷小子,他的父亲丢掉了市政厅里受人敬重的位置,不敢出门,怕因债务在街上被捕。

莎士比亚来伦敦奋斗,一方面是因他不愿过那种乏味的生活,另外他更想改善家庭境况,重整门楣。

沙士比亚在做一个小演员时,知道自己地位卑贱低下,因此写下了怨天恨命的诗句:唉,我的确曾经常东奔西跑,扮作班次的小丑供众人赏玩,违背我的意志,把至全贱卖掉……

他还写道:哦,请为我把今这女神辞让,她是鼓使我造成生障的主犯,因为她对我的生话别无赡养。

莎士比亚曾投身于亨利门下,受到伯爵的青睐,他可以衣食无忧,甚至可以成为伟大的诗人。

但莎士比亚不满足于这样的生活,十四行诗的刻意技巧,限制的格式,使他的想像力无法发挥,而且投身于伯爵,作为一名清客,他得仰人鼻息,得同另外的一些清客竞争。置身于达官贵人家的清客中间并不容易。莎士比亚同另外一些诗人较量,这些诗人和他一样,歌颂着同一位庇护人。

他写给他的庇护人说:我的缄口的诗神只脉脉无语,他们对你的美评却累牍连篇,用金笔刻成辉煌夺目的文字,和经过一切艺神雕琢的名言。有一个竞争者显得特别危险,哦,我写到你的对候多么气馁,得知有更大的天才利用你名字,他不惜费尽力气去把你赞美,使我钳口结舌,一提起你的声誉!

莎士比亚同他的庇护人的关系逐渐冷淡,他不能安于这种生活。1594年,他重回戏剧创作上。在剧院里,尽管地位低下,但他至少不用依赖庇护人的恩赐生活,他选择了德比伯爵剧团。

沙士比亚继续写诗,只为了自己,为了友人,为了留下个人生活的印记。

德比伯爵在1594年春天去世了,剧团找到宫内大臣作为剧团庇护人,所以德比伯爵剧团改为宫内大臣剧团。这位宫内大臣负责剧场管理以及宫内戏剧演出,他又是女王伊丽莎白信任的堂兄弟,剧团很难找到一个比他更有前途的庇护人了。

沙士比亚的后半生一直在宫内大臣属下,他的新作也决定了他和大臣剧团的命运。海军大臣剧团自然是宫内大臣剧团的竞争对手。有一次,莎士比亚同友人喝茶,友人问道:“当初你为什么放弃海军大臣剧团而选择宫内大臣剧团呢?”“因为亨斯罗,亨斯罗是我虽不想共事但却很佩服的人。”“你说的是菲力普·亨斯罗吧。他确实很有一套,我听说他原来只是一个子爵府管家的助手,然后偷了子爵府的东西,做起小买卖。他还做起投机生意,抵押放债。前两年在泰晤士河右岸选了地皮,建了一所‘玫瑰剧院’。把剧院出租给剧团,又借钱给他们,一来二去,连海军大臣剧团都归他了。原来的一个小偷、下等人现在却拥有数不清的财富,全国最大的剧团。他真是能干,我也很佩服他,听说很多穷小子都很崇拜他呢!”“他对我倒是礼遇有加,”莎士比亚接着说,“他很欢迎我到海军大臣剧团。宫内大臣剧团也不如海军大臣剧团这样兴盛,原来还被并到海军大臣剧团过。但现在海军大臣剧团已经变成家庭产业了。”“是啊,那个名演员爱德华·艾伦成了亨斯罗的女婿。他可是伦敦最受欢迎的演员,我还记得他朗诵的马洛马的剧本,那独白可真是热情如火、泣如诉啊。迷住了多少女孩的芳心,最后他娶了亨斯罗的女儿,倒也不错,从演员变成小老板了,可想想为他不值。”“一个人演什么角色,可不能代表他为人如何。你可能不知道一些事,艾伦在宫内大臣剧团和海军大臣剧团合并时容不下理查伯比奇,这才是这两大剧团不能合并的真正原因。”“伯比奇?他确实很有希望啊,才27岁,人物把握得很贴切,演得很有火候,将来一定会更出色,倒也难怪艾伦会防着他了。对了,宫内大臣剧团的那个五角威廉·凯普可真不错啊,他可是伦敦民的最优秀的丑角演员。你选择这个剧团是对的,两大台柱再加你一支金笔,宫内大臣剧团如日当天之时指日可待呀!”“其他的演员也是这一行当的高手,我相信不把演员和剧作家作为臣属的剧团才能有好的作品。”“当然,亨斯罗要的不是好作品,是金钱,演员和剧作家只是摇钱树而已。你们剧团一定会成功的。”“但愿如此。”莎士比亚微笑着呷起一口茶。

宫内大臣剧团在不景气的时候迎来了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演员们高兴极了,将莎士比亚迎进了院子。

莎士比亚发现剧团所在地根本不是剧场,只是一个旅店的院子,简陋极了,没有舞台、布景,同海军大臣剧团豪华的玫瑰剧场根本无法相比。

演员们注意到莎士比亚在观察剧场,他们都忐忑不安,怀疑莎士比亚会不会转身离去。

莎士比亚发现所有人的眼光都在注视着他,他知道大家的焦虑和担心,于是微笑着环视大家,亲切地说道:“朋友们,很高兴能与你们共事,你们是最优秀的。你们不是演员,你们是艺术家。只有你们才能演出最精彩的戏剧,我为能同你们在一起拼搏而骄傲。这是一个好地方,虽然很简陋,但它是我们宫内大臣剧团兴盛的起点,伙伴们,我们会成功的!”

莎士比亚的话音刚落,院子里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看到这热烈的场面,莎士比亚坚定了成功的信心。宫内大臣剧团在旅店的院子里演出一年半到两年期间,逐渐积攒了一些钱,租到了一个“剧院”后剧场。他们在这里演出直到1597年。

让我们到400年前莎士比亚曾工作的剧场去瞧瞧吧。当时的剧院没有屋顶,四周有一圈墙壁,把剧场和街道隔开。墙里沿墙筑有二三层高的回廊,有钱的观众可以坐在这里,这里的座位票价高一些。大多数的观众直接被安排在场子里。他们三五成群地站在远远突出在场子中间的舞台前面,这样观众实际上从三面围住舞台,没有幕布,也没有布景。

莎士比亚为一个固定的剧团和一群固定的演员写作剧本,他了解他的同伴们,为他们量身制作角色,他对舞台上扮演这些剧本所需的条件考虑得十分充分、周详,连最小的细枝末节也不忽略。他还亲自登台演出。

如果说“宫内大臣供奉”剧团因为拥有莎士比亚这样的剧作家而鸿运高照,那么,莎士比亚遇到那些把所有丰富的舞台才能贡献给他的剧本的演员,也算得上是一桩幸事。

把剧团团结起来的是共同的创作追求。宫内大臣剧团的基本成员整整合作了二十个春秋。

饥饿成就巴尔扎克

奥诺雷·巴尔扎克(1799~1850),出生于法国杜尔城的一幢豪华的住宅楼里。他运用出神入化的笔力和对社会深刻的洞察,再加上自己对人生的理解,构筑了一座鬼斧神工、气势伟的艺术大厦——《人间喜剧》,从而达到了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巅峰,他是那个时代的灵魂,更是所有时代中最重要的作家!但巴尔扎克成功的路却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的第一部作品《克伦威尔》却以失败的结局而告终。

从搬入莱迪盖尔街9号的那一天开始,巴尔扎克便将自已归入伟大作家的行列了。他选择了一位叱咤风云的悲剧人物克伦威尔作为他写作的对象。

万事开头难,冬日的严寒在无情地摄取着巴尔扎克身上的每一份热量,但这一切都无法阻挡他对事业的追求。巴黎的夜晚在这个季节降临得很早,下午3点钟巴尔扎克就不得不将油灯点亮,漫漫长夜,陪伴他的只有那寒冷的孤灯,但年轻人的热血温暖了阁楼中的空气,那痛苦的夜也就变成了以后甜蜜的回忆。从那时起,巴尔扎克就爱上了夜的气息,天空、大地、人群、都市都在沉睡而缨斯诗神降临在他的眉梢、笔尖,撩动他的心思,润湿他的笔尖。是的,惟有她,这可爱的诗神,不论贫穷或富贵,从没有抛弃他,始终爱他,伴随在他身旁。

面对这残酷的现实,巴尔扎克内心的委屈也只能对妹妹洛尔一个人讲诉,在他的抱怨中,最出色一句就是:“你那注定应享有伟大荣誉的哥哥,饮食起居着实像一位伟人,这就是:他快要饿死了!”

巴尔扎克的痛苦是真实的,就如同他以后所有的杰作一样。

巴尔扎克只要投身于工作,那精力就好像着了魔,他自己也说过,是连他的死对头也承认的。这是他有生第一次自愿委身于僧院式、甚至于芯拉毗派的隐居生活,后来他一生中,每当工作紧张的时期,他就严格恪守这种生活。他不分昼夜地伏案写作,动辄一连三天或四天不离居室。即使出门,也只是为了去买面包、水果和补充一些咖啡,这是他过度疲劳的神经必不可缺的刺激品。

渐渐地,冬天临近了,巴尔扎克的手指对寒冷一向是敏感的,在这既透风又没有生火的顶楼里,逐渐麻木而有写不了字的危险。然而他的狂热意志却不让步。他始终不离桌子,坐在那儿用父亲的一条旧毛毯盖着两脚,身上裹着一件法兰绒背心。从妹妹那里求来一件旧披肩,用来在工作时围裹肩头,从母亲那里还求来一顶为他而织的帽子。为了节省昂贵的燃料,他一连好几天不下床,以便能够继续写他的那本不朽的悲剧。这些与著作工作俱来的讨厌的伴随物,哪一样也不能推倒他的决定,惟一使他担惊受怕的事却是灯油的开支,因为当白天愈来愈短时他不得不在下午3点钟就把灯点上。

巴尔扎克在迫不及待的心情驱使下写啊写啊,太阳穴悸动了,手指发烧了,因为这本《克伦威尔》必须尽快完成,不惜任何代价。但是,在他身上,涌动的热血太多,欲望太强,野心太大,他不知道只有文学才能给他丰厚的报酬,不知道创作戏剧是在浪费他的时间。终于,不幸找到了巴尔扎克。

安德烈先生即法兰西学院的文学史教授在给巴尔扎克夫人的信中如此写道:“我非常不愿意使令郎气馁,然而我的意见却是,他能够比写作悲剧和喜剧更好一点地使用他的时间。如果他能赏光,来看我一次,我将乐意向他解释,按我的意见,纯文学应如何学习,以及他能从文学中得到什么好处,而不必选择诗词作为职业。”

值得庆幸的是,安德烈先生并没有完全否认巴尔扎克,认为他还能“从文学中得到什么好处”。当然这成了巴尔扎克反驳母亲指责的实据——他还有希望,他还有半年时间。从远处说,不论安德烈先生为法兰西的文学留下过什么东西,但在天才作家巴尔扎克的发展上,他似乎还是有些远见的。

虽然《克伦威尔》遭到了失败,但巴尔扎克就像个皮糙肉厚的泼辣孩子,在受到挫折后,擦去身上的土,揭去额角上的血后,又大步向前跑去。

看戏剧的安徒生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1875),出生于丹麦奥登塞镇的一个鞋匠家里。他是全世界最著名的童话作家,是众所周知、家喻户晓的“童话大王”。其主要童话著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坚定的锡兵》、《夜莺》、《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等。

有一次,安徒生的母亲不知从哪儿弄来一张戏票,这使安徒生兴奋不已,简直跟过年一样。

母亲觉得到剧院看戏就要穿得体面些,因为大家穿得都很好,穷人只有丰年不遇的好机会才会到那里去。于是母亲把丈夫的一件不用的礼服找出来,让儿子穿上试了试,结果又长又大很不合身。母亲又找出四、五块绸布,给儿子做了一件背心。然后把儿子洗得干干净净,把衣服一穿,哇,这下可精神多了,小安徒生乐得又蹦又跳,母亲看着心里也很高兴。

安徒生进了剧院,坐到自己的座位上。人可真多啊,每个人都穿得很绅士,很体面,一看就是有钱人。他就在想:有钱人真好。

幕布拉开了,戏开演了。小安徒生就聚精会神地看起来,戏演完了,大家都起身要走了,他还坐在那陶醉在刚才的剧情中。“儿子,想什么呢?已经演完了,我们该回家了。”母亲说。

安徒生这才如梦方醒。回家后,他把母亲的一块围裙拿来,当成一件斗篷,披在肩上,把自己打扮成中世纪的骑士,走到镜子前,模仿剧院演员的动作,口中念着台词,原来是刚刚看过的那部戏的台词,母亲惊讶地看着儿子,没想到他的记忆力这么好。

安徒生就这样一连表演了好几个小时,甚至连着几天都陶醉在演戏里。母亲一看,这孩子怎么跟傻了似的,就制止他说:“你这个孩子怎么发起狂来了,别再演了,否则我打你屁股。”于是安徒生不得不停下来,但仍旧对演戏很着迷。

不久安徒生已经14岁了。根据基督教的习惯,小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就要受坚信礼,巩固他对宗教的信心。受了坚信礼以后,小孩子就算进入了成人阶段,可以自立了。

安徒生受完坚信礼以后就开始计划自己的前程,他对母亲说:“妈妈,我要到哥本哈根去,我想当一名演员。”母亲只把这当作了小孩子的一句玩笑话,并没有放在心里。

而此时安徒生却在想:我怎样才能过去呢?我在哥本哈根连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哪能走进皇家歌剧院的大门呢?他为此苦恼了好几天,最后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安徒生记得,当皇家歌剧院的剧团在奥登塞演戏的时候,剧团的负责人常去拜访奥登塞的一位绅士伊泛尔生先生,安徒生虽然不认识他,但却鼓起了勇气,到这位绅士家里去请他帮忙。这位绅士听完安徒生的来意,就哈哈大笑起来,“小家伙,你的志向可真不小啊!可是你知道,那不是寻常人能去的地方,你现在最好是回家去学一门手艺,踏实点吧,年轻人。”

安徒生坚定地表示:“我知道那很难,可是每一个成了名的人在没有成名之前也是挺苦的,我问过那些演员。他们告诉我,只要我努力,就会成功的。”

伊泛尔生先生一听这孩子还挺坚决的,并且蛮有自信,觉得刚才这么说有些过分。为了表示他的交际面宽,在京城里也有势力,他就提笔写了一封介绍信,叫安徒生去见京城里一位有名的舞蹈家沙尔夫人,即使他并不认识她。

安徒生怀揣着这封信,高兴得像只小兔子一样连蹦带跳。他也早就听说过沙尔夫人的名字,她是全国驰名的一个女演员。有了她的帮助,还愁什么呢?

于是安徒生就积极准备到哥本哈根去,他把他的木偶收在一起,藏在一个旧匣子里,留到将来作为纪念,他决定从此不再演木偶戏,要去演真人的戏。

安徒生又把心爱的几本故事书用包袱包好,然后打开平时积钱的一个小土罐,这里面藏有祖母平时给他的一些零钱。他数一数共有三十个银毫,还有几十个铜板,这些钱不仅可以做旅费,也许可以使他在哥本哈根多住几天。

一切准备就绪后,安徒生就准备征得母亲的同意了。当他把这件事再次告诉母亲时,母亲还是不相信,以为他在说胡话,可安徒生说:“妈妈,我已经决定去哥本哈根了,而且我还得到了伊泛尔生先生亲笔写的一封推荐信,他介绍我去京城找一位有名的女演员沙尔夫人,不信,你看。”说着他把怀中的信拿了出来。

母亲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想这孩子简直是着魔了。“孩子,咱们安徒生家的人可从没有哪个人到过京城啊,那个沙尔夫人她会帮助你这个穷孩子吗?你不要做梦了,还是乖乖在家里当个裁缝吧!”母亲着急地劝说他,可是安徒生根本听不进去。“孩子呀,演戏是很有趣,可是有趣的事情不一定就不挨饿呀,祖母说过,有一个演戏的人不到四十岁就开始讨饭,因为他年纪大了,演戏既不能叫座,同时由于岁数大了做别的又没人用,戏院的老板也不管他了,这样多惨啊!”

母亲知道挨饿的痛苦,她和祖母早就为安徒生以后做什么的问题动过脑筋。她们已经为他想好一条出路:那就是学裁缝。她们知道,当鞋匠是一个祖传的家业,但比演戏好不了多少,安徒生的父亲不到40岁就死去了。但是,人们无论怎样穷,总不能不穿衣服呀。因此,当裁缝绝不会像当鞋匠那样倒相的。“儿子,你不是喜欢缝木偶的衣服吗?你缝得才好呢,人人都夸你。你祖母还说,你一定会成为一个能干的裁缝,我看你适合做个裁缝。这是一个又清静又斯文的工作,我已经为你找好了一位师傅,他说他愿意收你做徒弟。”

安徒生低下了头,好像是在暗暗流眼泪,他一句话也不说,他不能当面反对母亲,这会令她伤心的。但是,母亲却很了解他,这孩子一旦决定了什么事,就有一股子倔劲,不做到就不行。看着孩子这么伤心而且这么有决心,她就不忍心再强迫他了。

母亲很迷信,她拿不定主意时就去算命。她相信算命先生的话。于是她领儿子到一个自称“大仙”的算命老太太那去,老太太用咖啡渣和纸牌为孩子算命,然后故弄玄虚地鼓捣了一番,说:“你的儿子会成为一个伟人,他的名气会那么大,整个奥登塞都要以他为骄傲,还要张灯结彩来欢迎他的归来!”

于是母亲就高兴地答应了儿子,决心让他去闯荡。

1819年9月5日,是一个阴沉的晚秋天气。安徒生提着一个破行李卷,怀中揣着他那几年积下的三十几个银毫和几个小铜钱,由母亲陪着向市中心的广场走去。

那里停着一辆公共马车。安徒生在马车旁边站着,想跟妈妈说几句告别的话。但是怎么也想不出一句适当的话来。妈妈想到独生儿子就要离自己而去了,不知何时才能回到自己身边,禁不住泪流满面,哭得抬不起头来。

最后,安徒生静静地把母亲紧紧拥抱着吻了一下,就独自爬上马车。

车夫喝了一声,马儿就昂起头向前走去,母亲扬起手帕,满含热泪,向儿子告别。安徒生看到渐渐变小的母亲那展弱的身影,在心里暗暗发誓:母亲,等着看吧,我一定要让你为我自豪的,我一定让你过上好日子,不出人头地我就不回来。

马车走到城外的时候,停了一会儿。安徒生的祖母在路旁等着给孙子告别。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老祖母含着热泪笑着说:“我的好孙儿已经长大了,能自己去京城了,祖母多么高兴啊,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有了好消息告诉祖母。”

安徒生郑重地点点头说:“祖母,你也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马车在灰尘中远离了祖母,老祖母依然站在那里翘首孙子离去的方向,花白的头发在风中飘拂。

从奥登堡到海边的一个小镇组堡,再从那里坐船,渡过海,才能到达哥本哈根。这是安徒生第一次出远门,而且是孤单一人,年仅14岁的他感觉到了自己的孤立无援,但他没有哭,他坚强地向梦想之都走去,毅然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

托尔斯泰著就“战争史”

列夫·尼古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出生于俄国一个风景如画的贵族庄园。这位著名作家的第一篇小说《童年》一经发表便引起了文坛的轰动。1863~1869年之间,托尔斯泰创作的《战争与和平》更受人们的欢迎,刚一出版便销售一空,还畅销到西欧诸国。

1862年,托尔斯泰从国外归来后,经常去莫斯科一位早有亲密交往的著名的宫廷侍医贝尔斯家里做客。

由于托尔斯泰频繁的到来,贝尔斯一家人以为他看中了大女儿丽莎,实际上,他爱慕的却是二女儿索菲雅·安德列耶芙娜。索菲雅自幼酷爱文学和绘画,常常试作小说,甚至能把托尔斯泰的《童年》整段地背诵下来。就在索菲雅和她母亲、姊妹来到乡间庄园的傍晚,随同前来的托尔斯泰怀着胆怯的心情,把几个词的字头用粉笔写在桌子上,给索菲雅看,这真有点近似智力测验了。原来这些字头的意思是:他爱的不是她家里人所揣想的丽莎。索菲雅看后忍不住羞怯地笑了。

1862年9月间,托尔斯泰又到莫斯科。索菲雅的父母对他不遵照习惯——向长女求婚有些不满,不再热情的接待他了。在这种情况下,他有些心灰意冷。在日记上他提醒自己:“不要闯进青春、诗意、美妙爱情的境界,最好只过着像在修道院那里埋头工作的生活。”而在修道院的高楼上,他可以“平静地、快乐地俯视别人的恋爱和幸福”。

可是,托尔斯泰终究摆脱不了这种感情的折磨,最后,他下定决心写信,向索菲雅正式求婚。当他把兜里揣了好几天的信当面交给索菲雅后,索菲雅简直不知所措。姐姐丽莎让她回绝,母亲却启发丽莎说,假如索菲雅拒绝,托尔斯泰也不会去爱另一个人的。这样,索菲雅激动地向托尔斯泰走来了。

那时,索菲雅十八岁,托尔斯泰三十四岁。过了一个星期,这对恋人在宫廷教堂里举行了婚礼。之后,新婚夫妇乘着马车来到了雅斯纳雅·波良纳,开始了新的生活。

婚后,托尔斯泰曾一度“沉浸在家庭生活的幸福之中”。不久,他谴责自己:这是“以家庭的诗趣来替代对爱、思想和人民事业的全部诗趣”。于是,他“在最好的生活环境之中”,开始了新的艺术耕耘。当然,这时他艺术上的重大革新特征已经形成,解决新的更为复杂的艺术课题也日臻成熟。这是经历了六十年代的思想准备和艺术准备之后迎来的史诗创作的时期。

从1863年开始,托尔斯泰紧张地投入了卷帙浩繁的史诗性巨著——《战争与和平》的创作。

正如人们所熟知的那样,托尔斯泰并不是一开始就着手写这部鸿篇巨著的。他最早曾想叙述一个携家带眷回到俄国的十二月党人的故事。可是,他在史料的研究和创作的过程中发展了原来的创作意图。

托尔斯泰为使自己的创作忠实于历史,搜集和积累了与创作有关联的大量的历史文献材料,进行了深入的历史研究。不仅如此,他还专门访问了1812年战争的参加者,亲自巡视了当年鲍罗金诺的战场,并在那里草拟了该战役的写作计划。

尽管这样,托尔斯泰的创作仍然面临着难以驾驭的困难。宏大的艺术构思与传统形式发生了严重的抵触。他担心自己写出的东西不会符合任何一种文学形式。作为艺术革新家的托尔斯泰,“经过长时间的折磨以后”,终于决定打消一切顾虑,去写非写不可的东西,而不去考虑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也不考虑给作品以什么名称。

托尔斯泰在创作的头一年差不多都用来探索小说的开头了。他自己说过,这本书的创作“开始了无数次,又放弃了无数次”。在作家的档案库中保存了十五种小说开头的异文。

在这部鸿篇巨作中,从家族的传说,到卫国战争的参加者作家的父亲尼古拉·伊里奇亲口讲述过的材料,都被作家所充分利用。

索菲雅在给她姊妹的信中曾透露过这样的“秘密”:“我请你们别讲出来,等列夫·尼古耶维奇·托尔斯泰五十岁的时候,他可能会描写我们的。”实际上,托尔斯泰未到五十岁就已经在《战争与和平》中把她们作为自己的人物原型加以描写了。

激发创作热情的雨果

维克多·玛丽·雨果(1802~1885)生于法国贝松一个军官家庭。他是法国著名的作家,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其著作有:诗集《短曲初集》、剧本《欧那尼》、小说《巴黎圣姆院》、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诗体日记《凶年集》、长篇历史小说《九三年》等。

1822年,雨果第一个诗集《短曲初集》出版。这时,还不到二十岁的雨果,引起了法国文坛的注目,在成为一个大文豪的漫长征途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雨果创作成功的同时,他也获得了爱情的幸福。

维克多·雨果在幼年时代就因父辈的友谊而结识了阿黛尔·傅先姑娘。

阿黛尔的父亲彼得·傅先,是维克多父亲年轻时代的朋友。当时,维克多的父亲是巴黎第一军法会议少校检察员,傅先是这个军法会议的书记员。两个人虽然职位不同、政见有别——维克多的父亲是共和党,傅先是保皇党。但因两个人同住在一所房子里,又同庚、同籍,因而很快就成了要好的朋友。

阿黛尔的父母结婚时,维克多父亲曾做证婚人,在新婚礼宴上,维克多父亲曾笑对新郎新娘说:“生个女儿吧,我将来拿一个儿子给你们做女婿。”虽是笑谈,后来生活竟果然作了这样的安排。

雨果年长阿黛尔一岁。当两家同住在巴黎的一段日子里,阿黛尔的母亲常常带着她和她的哥哥到维克多·雨果家里去玩耍。

维克多·雨果家里有一个极美的花园,两家孩子便在这长着阴森古树和迷离芳草的庭院中追逐嬉戏。质朴美妙的自然,不仅启迪了诗人的才华,而且诱发了诗人的爱情。两个青梅竹马、耳鬓厮磨的游伴,渐渐地变成了一对心心相印、情意缠绵的恋人。两个恋人已经在默默地实践着父辈互相许配的笑谈了。可是,当时两个人的年龄合起来还不到三十岁,维克多的母亲又困于门第之见,不愿意让自己将军的儿子娶一个书记官的女儿,而阿黛尔的母亲又是一位自尊心很强的人,于是两家断绝了来往,两个恋人只有异地相思、寄语诗鸿了。这时雨果正在办《文学保守者》,他知道阿黛尔家有一份,于是便在刊物显要位置上发表怀念情人的恋歌和矢志爱情的衷曲。

1821年初,多半是由于经济原因,维克多的家又搬到了一处新居。为了节省开支,母亲拖着肺炎刚好的病弱身躯,带领两个小儿子亲自油刷房屋,修理花园。母亲跟孩子们一样干,而且比孩子们干得还要多。有一天,由于在极度劳累和闷热之时喝了一杯凉水,她不久便发起烧来,导致肺炎复发而病倒了。

母亲病重,儿女们自然担心。两个小兄弟日夜守候在母亲的病榻旁。虽然母亲的病势也曾有过转机,但总不见有痊愈的希望。6月27日中午,当维克多走近床边照例去吻母亲的前额以示问候时,前额冰凉的母亲已经向亲人永别了。

这时,由于感情的原因,父亲已经多年同母亲离居了。在外地的长兄接到凶耗后急忙赶回家来办理丧事。第三天,兄弟三人在亲友的帮助下,安葬了母亲的遗体。维克多·雨果办完丧事的第二天,在一所花园里同阿黛尔不期而遇了。当阿黛尔看见维克多苍白的面色时,她已经猜测到发生了不幸的事情。

她立刻迎上去问道:“出了什么事?”“我母亲死了,我们昨天刚把她埋了。”

善良的阿黛尔并没有因为母亲曾反对他们的婚事而减轻这凶耗给她带来的悲伤,望着维克多潮湿的眼睛,她也流下了伤感和怀念的热泪。一对情人,在相对呜咽中定下了终身的婚约。

雨果为了争得经济上的独立,尽快地与阿黛尔结婚,他以雄狮一般的勇敢投入到创作的激情当中,开始了永不停歇的奋斗,正像一座高炉,一旦燃烧了便永远不会熄灭一样。

成功永远是奋斗者的宠儿。1822年,雨果出版了《短曲初集》,在得到八百法郎稿费的同时,他再次得到了路易十八的奖赏。于是,1822年10月14日,在巴黎的一所教堂里,这对苦恋的情人终于举行了简朴而庄严的婚礼。

海伦·凯勒成为作家

海伦·凯勒(1880~1962)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的小镇塔斯康比亚。凯勒是一位多产作家,她先后完成了14部著作,《石墙之歌》、《老师》、《乐观》、《我生活的故事》等都产生了世界范围内的影响。由于自身的遭遇,海伦·凯勒呼吁世人关注聋哑人的活动,不仅在美国国内,甚至扩展到世界各地,她也因而得到了许多荣誉。

沙利文老师的到来,给了海伦另外一种全新的生活。很快,她就从一个野性十足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文质彬彬的女孩儿。当海伦用灵巧的手指来回不停地拼写单词时,她的每个家人都变得惊讶无比。

一天早晨,沙利文正在自己的房里穿衣服,海伦兴冲冲地跑了进来。她在沙利文的手掌上反复地拼写着“狗”和“婴儿”这两个单词。后来,她又抓紧五个手指,一个一个地开始吮吸。

沙利文小姐不知道海伦要表达什么意思,她以为海伦的妹妹被狗咬伤了。可是,从她高兴的样子来看,又并不像是坏事。

海伦拉着老师的手往外走,来到了井楼旁。沙利文小姐发现,凯勒家的一条狗在那儿生下了五只小狗。

沙利文因势利导,随即教给海伦两个新词:“五”和“小狗”。

海伦很快就学会了。她摸出其中一只最小的狗,在老师的手上拼出了一个“小”字。沙利文随即在她的手上拼出了“很小”,这让海伦觉得很有趣。她也迫切地希望能运用所学到的新知识。

往回走的路上,海伦捡起了几块小石子。她让沙利文注意到,其中一块石头小,另一块石头大,还把这些字拼在老师的手上。

回到家里,摸着摇篮里的小妹妹,海伦又拼出了“婴儿小”和“小狗很小”这几个字。她的手指总在划着字母。有时,她甚至在老猎狗伯莱的爪子上拼写单词,想与它交谈,可惜伯莱还是不懂她的意思。

虽然海伦又聋又盲,可她的智力绝对不比正常人差。

海伦在花园里摘了几朵紫罗兰,送给了沙利文。沙利文很感动,轻轻地搂着她,在她的手上拼了一句话:“我爱你,海伦。”

海伦有点疑惑不解地问:“爱是什么呀?”

沙利文指着自己的胸口说:“爱就在这里。”

海伦用手去触摸那里,第一次感觉到心脏的跳动。但她仍不明白“爱”是什么。她嗅了嗅沙利文手中的花,比划着问:“爱就是花的香气吗?”沙利文小姐说:“不是。”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她们二人。海伦灵机一动,又问:“爱是阳光吗?”沙利文小姐回答说:“也不是。”

这让海伦有些失望了。她觉得阳光是世上最美好的东西,它可以使万物生长,为什么还不是爱呢——爱究竟是什么东西呢?这让她有些迷惑了。

过了几天,海伦玩起了串珠子的游戏。珠子大大小小有很多,沙利文让她按两大三小的顺序串起来,可是她总是出错。

沙利文一次次给她指出来,帮她纠正。海伦发现了自己的差错,静静地想着方法。

这个时候,沙利文在她的手上拼写了一个词:想。

海伦想了一会儿,终于明白了,“想”就是她头脑中思考的过程。她呆呆地坐在那里,坐了好大一会儿,她在“想”什么呢?

原来,海伦在想前几天学过的“爱”的意思。她用手势问沙利文:“爱,是不是太阳冲破云层放射出的光辉?”

那天,正好先是下了些小雨,接着太阳才钻出云层,普照大地。这些让海伦感觉到了温暖,觉得这就是爱的感受。

沙利文说:“爱有些像日出之前的云彩。”

沙利文接着解释说:“你够不到云彩,它在高高的天上,可是你能感觉到雨,它是云的表现。在炎热的天气里,花儿和干枯的大地是多么渴望它。同样,你不能触摸到爱,可是你能感觉到它所带来的甜蜜。如果没有爱,你就不会感到快乐,也不会想玩。”

听完了沙利文小姐的解释,海伦似有所悟,仿佛一个美妙的真理突然展现在她的脑海中,让她豁然开朗。她感到了一种无形的纽带联结着她,使她走入了他人的灵魂。

这就是爱!在这一刻,海伦明白了爱,也知道了它在这个世界上多么重要,多么不可或缺。

泰戈尔的丧妻之痛

泰戈尔(1861~1941)生于英国殖民时期的印度首都加尔各答一个富裕之家。泰戈尔一生创作了60余部诗集,20多种戏剧,近百篇短篇小说,12部长篇小说,2000多首歌曲,2800多幅绘画,还有大量的文学、哲学、宗教、教育、自然科学等著述。堪称世界文学史上的巨人。

1902年,整整照顾泰戈尔20年的妻子默勒纳利妮去世了。年轻的妻子将自己的一切献给了泰戈尔,泰戈尔为此深深感动。亡妻之痛折磨着泰戈尔,尽管他以坚毅不拔的精神忍受痛苦,但痛苦并不因此而减少。

泰戈尔在妻子活着的时候,并没有对她的爱做出充分的估价并进行偿还,这种遗憾,格外加重了他的痛苦。

他们是按传统习俗结合的,不是一个爱情的婚姻。当妻子第一次进入他的生活时,泰戈尔与其说欢迎她,还不如说是容忍了她——这种情况是完全不能排斥的。她既不漂亮、又没有任何吸引人的地方,她不仅没有受过教育,没有文化,而且是那么年幼,以至不能成为他的伴侣。在他们结婚时,她只有11岁,而22岁的泰戈尔已是位陶醉于自己天才的俊秀而热情的青年了。

但是,默勒纳利妮慢慢地发展着,她用纯朴和踏实的举动,用温存和崇高的品质以及在操持家务艺术中的非凡才干,弥补了她的不足。所有人在她家里都得到了热情的接待。

整整20年,默勒纳利妮以无限虔诚的感情照顾着泰戈尔的生活,生了5个孩子。虽然她年轻,又生活在一个高贵和素有文化修养的环境里,然而她的衣饰是十分简朴的,她也许从未穿戴过任何贵重的首饰。她高兴地把丈夫的纯洁理想看成为自己的理想。

默勒纳利妮只是在泰戈尔阻止她给孩子穿戴色彩鲜艳衣服时,表示过异议。当然,毫无疑义,她对与丈夫的空想和矛盾的言行协调一致方面,感到十分为难。一方面他强调朴实和节俭,另一方面,他又希望隆重而热情的接待自己的客人和来访者。

幸好,在那种场合下,精通烹调艺术的才干给予了默勒纳利妮巨大的帮助。即使著名厨师若尝过她做的烙饼的滋味,也会赞不绝口,终身难以忘怀。

去旅行时,泰戈尔强调只带些必不可少的东西,特别见到那些瓶瓶罐罐的炊具,就直皱眉头。她一声没吭,把这些东西悄悄地藏在篮子里,笑着说:“你是多么奇怪的人!到了那儿,朋友来了,我到哪儿去搞一块块美味的馅饼?”

默勒纳利妮目不识丁的情况没多久,在丈夫要求下,她学会了英语和梵语,并演出了戏剧《国王和王后》,最后,她在丈夫心里赢得了自己的位置。

泰戈尔在妻子弥留人世的最后两个月里,不分昼夜地亲自看护她,不肯让专职护士代替自己来照料妻子。那时还没有电风扇,有人曾亲眼目睹到这样的情景:泰戈尔一直坐在自己年轻妻子的床边,缓缓地为她摇着扇子。妻子辞世后,泰戈尔内心痛苦难当,他不让任何人靠近自己,通宵达旦地独自一人在阳台上踱来踱去。

妻子的故去,使泰戈尔异常悲痛,20年来相依相守、相伴相知又相濡以沫的情景历历在目。年轻的妻子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他,他却没来得及报答她的恩情。他的心中埋藏着数不清的遗憾、追悔和思念。

泰戈尔用诗人的笔抒发着心中的情感,接连创作了27首诗歌,集为一册《追忆》,于1903年出版。诗集充溢着温柔深厚的情感,令人感慨不已。

泰戈尔在妻子的遗物中,发现了他给她的一叠信札。她把这看做一笔巨大的财富,小心翼翼地保存着。他见了它们,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他乞求,对她的回忆有条不紊地进入他的生活,正如她使他的家庭生活有条不紊一样。

泰戈尔的生命中没有事业上的知己,他的知己就是他的家人,亲人的离逝使这位诗哲感受到生命的苍茫和心灵的孤寂。

1903年,泰戈尔的女儿在自己的母亲去世9个月以后,13岁的莱努迪也因病告别了人世。生性活泼敏慧的莱努迦,是个很有自己独立见解的姑娘,她富有才华,很得父亲的器重和喜爱,认为她长大以后一定会是个非凡的女孩。如今,莱努迦小小的年纪便夭折了,做父亲的心中那份伤悲与惋惜是可想而知的。

就这样,在不到一年时间里,泰戈尔连连痛失亲人,可这些接连而来的打击并没有摧垮他的精神,他并没有将心中无限的悲痛表现在脸上,而是埋头在自己的工作中,不停地扩充自己编辑的《孟加拉观察》这一杂志的内容,增加其篇幅。同时,新作品也源源不断地从他笔底流淌出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