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旅游产业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5 11:17:41

点击下载

作者:石德生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低碳旅游产业论

低碳旅游产业论试读:

第1章 绪论

1.1 缘起与意义

1.1.1 缘起

旅游是当今社会人们的主要休闲与闲暇活动之一,旅游产业也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支柱产业。以2011年而言,世界经济发展中旅游产业的贡献率为7%,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旅游产业贡献率达到5%。但随着世界与中国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在旅游产业的发展进程中也出现了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人们追求旅游服务的高标准、高舒适性,造成旅行过程中的高耗能、高碳排放、高污染等问题,不仅造成旅行者的经济与心理负担,也造成了旅途、旅游目的地环境与生态的污染与破坏。就像笔者在调查中所听到的一句话:“原来这一片地方环境非常好,风景秀丽,空气湿润。但是被开发以来,来的人多了,环境逐渐变化了,草干了,水也枯了。”因而,在20世纪后半期,随着低碳发展理念、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提出,低碳旅游、低碳出行方式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低碳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得到旅游业界的认可,并在世界范围内逐步普及开来。世界各国旅游业与其他相关行业纷纷探索低碳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为人们提供低碳化出行方式与服务方式。而这也引发了旅游产业发展模式逐渐从传统转向现代,从高碳化的旅游模式逐步转向低碳旅游模式。笔者以为,如果将当前旅游产业低碳变革的过程、模式的转化放置在更为广阔的现实与理论视野之中,进行理念与模式几个方面的考察,可发现:这一则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化经济发展模式之悖论的深刻认识、反思,反映了人们对现代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困境的深刻思考与探索,也反映了人们对于人文、精神审美绿色、可持续旅游方式的依恋与回归。基于这一原因,笔者便有了深入研究低碳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想法。而这也是本研究缘起的背景。1.1.1.1 现代化模式的悖论与低碳经济理念

1. 现代化模式的悖论

现代化发展模式是19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潮流与趋势。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现代化发展模式、理念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建立起来。同时,由于现代化发展模式以科学革命、技术与工业革命为基础、先导,以商业化、工业化、城市化为推进形式,以技术主义、科学主义、工具主义、实用主义、理性主义为基本理念,故而也内含着深刻的“决定论”与“唯物主义”逻辑。由此,现代化发展模式逐步型构了含有更多物质指标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增长的评价体系,即GDP中心评价体系。而且,这一评价体系不但具有意识形态的作用,也具有集体意识、理念的功能,使所有生存于这一发展模式之下的群体、国家无一例外的以物质、商品的拥有量、档次与质量,来衡量人的价值、社会生活质量与水准。由此,现代化发展模式奠定了更为深刻的物质生活崇拜,以及享受丰裕物质产品带来的富足与幸福生活的理念与动机,充分挖掘、释放着人类本性中的物欲本性,使人陷入了纯粹的理性主义、功利主义、物质主义的泥潭。进而,现代化发展模式不但放逐了人性与社会本质中的精神单元,造成了世界的“怯魅”,也造成了世界与人类精神的世俗化,造就了尼采所说的“上帝之死”。此外,依托于商业化、商品化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也形塑了鲍德里亚所说的“消费社会”与“消费文化”,建构了德波所讲的“景观社会”,使人们逐渐陷入“商品拜物教”深渊之中而不能自拔。其结果则是物质与商品主义乌托邦的盛行,人性与社会精神本质的缺失,人性与社会的神圣性、道德性的消失殆尽,导致福柯所讲的“人的死亡”与“社会危机”的后果。

这是现代化理论、发展模式的社会后果,也是其内涵的必然悖论之一。虽然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诸多哲学家、思想家、社会学家发现了这一深刻的问题,并就其展开充分的讨论、研究、批判,且提出了诸多具有深刻意义的分析理念,如康德的“三大批判”、“道德哲学”思想,康德与福柯的“什么是启蒙?”等深刻的论说。但现代化所蕴含的理性主义、物质主义、科学主义、功利主义理念,就像马克斯·韦伯所讲的——“像一列无头的火车”一样,将对现代化进行反思的思想,毫不费力地阻挡在了现代化的思想与模式之外,并将其远远地抛在身后,进而使世界经济、社会、文化、伦理的发展在现代化模式的园囿中走上了一个“理性化”的不归之路,现代化、理性化、世俗化、商业化逐渐地从新教徒身上的斗篷变成了笼罩在世界人民身体与心灵上的“铁笼”。

同时,也由于现代化发展模式所蕴含的工业化、商品化严重依赖于自然、物质资源,因而这种发展模式无疑也蕴含着一个潜在的、使人欲罢不能的、疯狂利用物质资源的魔咒。回顾19世纪以来的世界经济发展历史,我认为就是一部狂热的探寻、利用、挖掘、抢夺物质资源的历史。且这一发展模式的扩张,不仅推动了物质资源的利用技术,推进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也推动了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等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奠定了19世纪以来逐步形成的科学主义知识体系与话语霸权。以此为根本基础,西方哲学的发展在某些领域逐步也形成了本体论、存在论意义上的决定论思想、人与自然的对立、相互利用的思想逻辑。而这也致使人文社会哲学思想逐步边缘化,造成了上述的人与社会的危机。

而且,值得我们深思的是,现代化发展模式所蕴含的资源依赖路径,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人类物质生活的水准,使得人们享受了充裕的物质、商品所带来的“幸福”。但现代化发展的结果也构建了以工业化、商业化为表征,以“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为特点的经济发展理论,并逐步增加了工业化、产业化所造成的废物、废气的排放量,破坏、污染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氧化亚氮等废物、废气的排放,造成了酸雨、河流污染、土壤污染,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扩大、北冰洋冰层越来越小等现象。从而使世界经济发展陷入一个物质资源的高度消耗与社会发展的低效益之间的恶性循环之中。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报道,人类通过燃烧碳、石油、天然气,每年向天空中排放的碳为90亿 t,如果使用常见的美国运煤车运输,需要一列长达2 479 500 km的列车来运输;这样长的列车,可以绕地球63圈。尽管大约一半以上的碳排放到海洋,或者被地面吸收,但大量的碳仍将滞留在大气层中达数百年之久,从而影响生态环境、气候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由此,人们开始陆续讨论现代化、工业主义、技术主义发展模式的悖论与弊端,及其内在商业经济逻辑所带来的自然与生态环境破坏、人性价值颠覆、社会伦理理性化、国家利益组织化等问题。而且其中一部分讨论,将重点放在了现代化经济发展模式所造成的后果——生态环境污染、破坏,大气环境的退化、升温、极地冰层融化、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扩大——等问题上,且将原因直指以城市化、工业化、商业化为基本运行逻辑的高耗能、高污染、高碳排放经济生产与发展模式,即人类活动。1990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专门组织召开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调研与因素评估会议,并在《有关气候变化问题报告》的序篇——“给决策者摘要”中,第一次将“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作为主流理论。1995年,IPCC发布的第二次评估报告进一步指出: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可辨识的影响。2001年的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近50年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即由于人类生活、工业化生产模式所带来高碳排放所造成的。2007年2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发生的程度比之前估计的要高,其负面影响比之前估计的还要严重,近50年全球气候变暖超过90%的可能性是由人类活动(尤其是化石燃料的使用)引起,气候变化“极可能”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如果说,此前气候变化与人为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在科学上还存在不确定性,最新的评估报告则打消了这种不确定性,表明全球科学层面,大多数科学家对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已达成共识。

2.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提出

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使得人类有一个生态环境良好、空气清新、安居乐业的家园——地球,各国纷纷以这一调查与评估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开始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而在这其中,基于前面的评估结果,经济学家、环境保护学家在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时,把目光聚集在了“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的理念上,预期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为人类创造新的发展前景,即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目的,实现绿色发展。其实质则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转变与升级、制度创新等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而且这一发展模式一经提出后就成为全球各国政府及民间的共识。

当然,对于低碳经济模式的探索与认同也存在着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第一次对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工业文明和高碳经济的发展方式进行了深刻反思。同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接受了该建议。1997年的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并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了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概念,主张把发展低碳经济置于国家战略的高度,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政策法规和配套措施,并成立了相应的能源和气候变化部。

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一直在加速,90%是人类活动所致,并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同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泰国巴厘岛举行,制订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为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并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积极作用。

2008年6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世界环境日”纪念会上确定并提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的号召。2008年,英国颁布了“气候变法法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立法的国家。2008年7月,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2009年12月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分别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缔约方大会决定的形式发表《哥本哈根协议》授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两个工作组继续进行谈判,并在2010年底完成工作。

同时,中国政府也于2007年颁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在说明了我国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状况,及气候条件差、自然灾害较重、生态环境脆弱、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等经济发展背景的前提下,强调了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与模式,并提出保护生态与大气环境的主要举措,如: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制定,完善相关体制和机构建设,加大气候变化教育力度等。1.1.1.2 当前世界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状况与困境

研究低碳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问题,也与世界范围内、国内逐渐出现的人们对于具有“三高”特征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反思分不开。

长期以来,旅游产业都被人们称为“无烟工业”,在人们心目中,旅游产业似乎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无太大关系。然而,随着世界与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闲暇时间的大大增加,以及人们外出旅游机会的普遍增多,旅游产业也逐渐变为了“三高”产业,即“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究其原因,是由于人们对于旅游产业行业服务标准的要求不断提高,促使旅游产业所包括的吃、住、行、游、娱、购等领域的行业服务标准不断提高,进而增加了旅游产业“三高”特征,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整个旅游过程中的高耗能、高污染、高碳排放,旅游地与旅游资源开发过度,旅游者与旅游企业不当行为造成的旅途与旅游目的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等。其中,最为严重的是整个旅游产业的碳排放量超标,造成大气、土地、河流、湖泊等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根据UNWTO的报告:2005年,来自旅游交通和住宿业的CO排放总量分别为1 192×26610 t和284×10 t;2009年底,世界范围内整个旅游部门人为因素(碳排放量)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率已经占到了5%—14%;按照目前这个规模,到2050年,全球旅游业对地球气温变暖的责任将会达到7%,其他旅游交通、住宿和相关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总排放量的1%—3%。同时报告还认为:如果旅游业仍维持现有发展方式和模式、速度,至2035年全球旅游者数量将增加179%,旅游部门CO的排放量将增加152%,旅游业交通及住宿业CO2排放量对全266球变暖的贡献率将增加188%,分别达到2 436×10 t和728×10 t,而且旅游奢侈消费将进一步助长负面环境影响。很明显,旅游产业目前这种对全球气候变暖贡献率不断增大的趋势,不但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与困境,影响着旅游产业的声誉、发展速度,也和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低碳模式、趋势、要求不相吻合,与未来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控制战略背道而驰。同时,也为低碳经济模式下的旅游产业结构模式转变提出了一个迫在眉睫、需要快速解决的问题。基于此,低碳旅游作为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碳排放为基础特征的绿色旅游,也就成为世界旅游产业发展、关注的焦点。

就中国当前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来看,也存在“三高”特征问题。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工业化、商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精神、文化需求呈现蓬勃发展之势。由此,闲暇消费、旅游观光逐步成为人们闲暇时间的主要消费活动之一。基于此,改革开放后的30年,我国旅游产业呈现燎原之势,国民经济结构中旅游产业的贡献率日渐突出,比重越来越大。据国家旅游局2011年统计公报,2011年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35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84.6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和5.8%;国内旅游人数26.41亿人次,收入19 305.39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3.2%和23.6%;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7 025.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4%;旅游业总收入2.25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0.1%。到2011年末,全国纳入统计范围的旅行社共有23 690家,比上年末增长4.0%。到2011年末,全国旅行社资产总额711.17亿元,比上年增长6.8%;各类旅行社共实现营业收入2 871.77亿元,比上年增长8.4%;营业税金及附加13.06亿元,比上年增长2.3%(见表1-1)。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中国已经奠定了世界旅游大国的地位,正在向旅游强国的目标推进。表1-1 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

我们也发现,在中国旅游产业迅猛,并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个与世界旅游产业发展相似的“三高”问题,即随着旅游者消费水准、形式、要求的不断提高,旅游产业也出现高耗能、高碳排放、高污染的问题,造成旅途环境、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土地、河流、湖泊等)的破坏与污染(垃圾、噪音、水污染),进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世界大气环境与生态环境。如:随着游客不断光临,造成大部分旅游目的地、旅游景点的生态环境破坏、退化;随着游客出行人次的增加,出现旅游产业各行业的高耗能、高污染、高碳排放等现象。这不但是笔者在调查中所遇到的当地居民所说的,也是笔者在全国各地旅游时所见到的,虽不似国外组织利用数据说明那样来得直接,但也让人触目惊心。低碳旅游理念、行为的提出,给上述问题的解决带来了一线曙光。2009年12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特别提出倡导低碳旅游方式。而且我国政府在2010年“两会”后,陆续将低碳旅游发展模式提上日程,积极倡导发展低碳旅游产业,低碳旅游也逐步成为人们所欣赏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

总之,通过对现代化经济发展趋势与当前旅游产业“三高”发展模式的反思,当今社会普遍形成了低碳发展的理念,意欲通过现有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改进,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探索、实践、构建一个具有较强实践性、可操作性,有利于旅游环境(旅途、旅游目的地)保护的低碳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而且这也成为目前中国产业经济学和旅游产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为适应世界经济低碳化发展的要求,本着改进我国旅游产业结构与发展模式、推进我国旅游产业低碳化发展的目的,本研究拟在低碳经济理念的指导下,研究中国低碳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问题,即讨论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价值与方向选择,低碳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的思路、途径,及制度建设与评价标准和体系等。这也正是笔者研究中国低碳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的基本背景。1.1.2 研究意义

在低碳发展模式逐步成为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趋势的前提下,研究旅游产业低碳发展的模式,探索旅游产业低碳发展的途径、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1.1.2.1 理论意义

随着低碳知识、理论、科技的日益成熟,及其在人类社会、经济与文化活动领域的广泛拓展,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模式,将具有并展示出其强大的示范效应和指导价值。因此,低碳旅游模式的发展与建构,既是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与趋势,也是旅游产业升级的必然结果。研究低碳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

1. 讨论低碳旅游产业经济学体系的建立问题

倡导低碳旅游与发展低碳旅游产业是实现旅游产业结构转型的一种形式,也是改善旅游经济发展路径的一种战略性选择。因此,必须改变传统旅游产业模式,强调旅游过程、旅游产品、旅游目的地的低碳化。而这不仅要求我们从理论层面上讨论低碳旅游产业的发展问题,还进一步要求我们建构一个以低碳发展理念为基础的旅游产业经济学,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整体、系统、科学、合理地研究低碳旅游产业的发展、创新,以及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政策与制度、产业绩效评估机制等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低碳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的创新问题,应当建立一个理论与应用相结合,以“低碳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领域的低碳旅游产业经济学。所以,研究低碳旅游产业发展问题,也将开辟一个崭新的经济产业学领域,将有助于低碳旅游产业经济学体系的建立。而学科建立也将进一步促进低碳旅游产业的理论发展,使低碳旅游在整个旅游产业中更具话语权,在旅游产业格局中拥有自己的地位。

2. 低碳旅游产业链条的建构与发展

低碳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建构一个上下游完整、功能互动、相辅相成的产业链条。因此,在低碳旅游产业发展、建构过程中,更需要在理论层面讨论低碳旅游产业链条的建构问题,即将旅游产业所包含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活动置于产业经济学的范畴之中,依据低碳经济与发展的理念,讨论这一系列具体活动的绿色化、低碳化,以及如何实现这几个相关产业联动的措施与途径。从而,在理论上为建立一个以低碳化为标准、为特征的旅游产业链条提供指导。同时,低碳旅游产业的发展还需其他相关产业的辅助,如交通运输部门等。故在研究低碳产业链建构的同时,也需在理论层面讨论与旅游相关其他产业的互动发展问题,使低碳旅游产业发展有一个合适的社会与经济环境。

3. 发展低碳旅游产业政策与制度的建构

低碳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理论指导,也需要制度与政策的支持、约束,以及评估机制的指导。因此,研究低碳旅游产业的发展,须在宏观层面上研究国家关于低碳旅游产业的发展制度与政策建构问题,使低碳旅游产业发展有良好的制度与政策支持。同时,也需要在微观运行机制的层面上研究良好的绩效评估机制的建构问题,使得低碳旅游产业能够在一个良好的、有效的、合理的低碳旅游产业发展绩效评估机制的指导下发展。因而,本研究还需讨论这两个问题,这也是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之一。1.1.2.2 现实与实践意义

1. 转变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实现旅游产业的低碳化

低碳旅游,顾名思义就是指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主要方式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就是在旅游过程中降低旅游主体、渠道、工具、途径(吃、住、行、游、购、娱)方面的碳排放量,从而实现整个旅游过程的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包括垃圾),达到保护旅游地、景点的自然、生态、气候环境与文化环境的目的。因此,研究低碳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其现实意义之一在于以低碳经济理论为指导,改变当前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在国家层面上建构一种以低碳化为标准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2. 改善旅游环节,实现旅游生产的低碳化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旅游发展模式。2009年12月初,中国也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大力推进旅游节能减排,并明确指出5年内将星级饭店、A级景区用水用电量降低20%。因此,研究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就是要在整个旅游产业链层面上,倡导旅游环节、途径、渠道、目标的低碳化,实现旅游生产过程的低碳化。如旅游交通工具运用公共交通、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自行车等低碳或无碳方式。再如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游经营主体等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旅游产业的升级,达到低消耗、低能源的需求,即低碳发展的目的。

3. 转变旅游观念,实现旅游行为与消费的低碳化

低碳旅游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进而实现低碳发展。由此,对旅游者而言,低碳旅游是新技术、新理念的体验,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责任,必须在旅游过程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故低碳旅游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环保旅游,研究低碳旅游发展模式就要推广新的旅游理念、方式,使旅游者的观念、行为与消费实现低碳化,扭转旅游行为与消费的奢华之风,强化方便、舒适的旅游过程,加快低碳旅游发展方式的转型。因此,研究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的问题,在个人层面上即是要通过宣传、教育,转变旅游消费者的观念,实现旅游行为与消费的低碳化,将旅游活动、消费行为的碳排放量控制在合理水平,进而建构一种低碳旅游的模式。

1.2 关于低碳旅游产业的研究及评述

20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高度现代化、商业化、理性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伴随这一过程的是对物质资源、商品欲罢不能的高度依赖、占有、利用、消费,并以享受丰裕的物质产品作为成功、幸福的象征。这一过程不但塑造了以物质消费为主要内容的“消费文化”与“消费社会”,而且造成了高碳资源(石油、煤炭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以及高耗能、高碳排放、低产出的经济发展恶果,对人类生态、大气、生活环境的高度污染与破坏。为此,自20世纪70年代(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以后,低碳发展逐步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与政要的共识,也赢得了世界范围内广大人民群众的赞同。其中,旅游作为人类闲暇行为与消费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产业作为提供旅游服务的重要产业,如何降低其碳排放量、发展低碳旅游产业也引起了诸多研究者、学界与政府的高度关注,纷纷针对低碳旅游产业发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展开了研究,积累了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同时,各国政府为了鼓励、推动旅游产业的低碳发展,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旅游产业低碳发展的制度、政策。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回顾、评述这些研究成果,分析其中蕴含的理论、理念、路径,将对笔者研究低碳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提供不可多得的借鉴意义。为此,为了使本研究更具合理性、科学性,笔者这里主要从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个层面,就近年来学界关于低碳旅游产业研究做一梳理、分析与评述,期望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与借鉴。1.2.1 关于低碳旅游的理论研究及评述

就国内外学者对低碳旅游的理论研究而言,可分为对低碳旅游的基本概念、核心理念、可行性与优势、响应模式等方面的研究。1.2.1.1 关于低碳旅游基本概念与核心理念的研究

低碳经济理念与发展模式提出以后,迅速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组织的认同,并逐步渗入各个经济领域之中,使得各行业、各产业逐步出现了低碳发展的态势。旅游行业与产业的发展也不例外。与此同时,研究者提出了与低碳经济相关的概念:碳足迹、碳补偿、碳抵消、碳中和、碳汇机制等。碳足迹,就是用来测量能源(石油、煤炭等)消耗所产生的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指标;碳补偿、碳抵消、碳中和,指通过植树(也可委托国家认可的基金会)或其他吸收CO的行为,对2自己曾经产生的碳足迹进行一定程度的抵消或补偿;碳汇机制:指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简称碳汇),来源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指从大气中消除CO的过2程、活动或机制。

在此基础上国外学者还就低碳旅游的基本概念、核心理念进行了深入研究。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旅行及旅游业”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低碳旅游”的概念,并认为:低碳旅游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绿色旅游;低碳旅游就是在低碳经济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它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目标;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低碳技术运用、碳汇机制的推行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取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新方式。同年,安妮塔·普露玛若姆在论文Change Tourism,not Climate!Time is running out for tourism leaders to clear the air中认为:“对旅游领导者来说,重要的不是通过什么方式改变天气与气候,而是要变换旅游产业发展方式;低碳旅游的核心理念是以更少的碳排放量来获得更大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低碳旅游是基于生态文明理念。”

面对国外经济学界风起云涌的低碳旅游研究之势,国内学界、产业领域也开始了关于低碳旅游之理论与应用性的研究。

其中,富筱琦在《华商报》撰文认为:“低碳旅游最直接的含义,就是在旅游活动中尽量降低CO排放的旅游,并用自己的行动弥补其2所释放的碳。”刘啸在《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一文中认为:“低碳旅游,贯穿到旅游的整个过程,它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明确要求。它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黄文胜提出了“创造低碳景区、推广低碳旅游”的理念,并认为:“低碳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理念,是指以减少CO排放的方式,保护旅游地自然和文化2环境,保护植物、野生动物和其他资源,尊重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旅游方式;低碳旅游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环保旅游,生态旅游的升级。”蔡萌、汪宇明在《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一文中对低碳旅游的基本概念、核心理念做出了界定,认为:“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低碳旅游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以更少的旅游碳排放量来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因此,低碳旅游是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对发展低碳经济的一种响应模式,即在旅游吸引物的构建、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体验环境培育、消费方式引导中,运用低碳技术,融入碳汇机理,倡导低碳消费,来实现旅游低碳化的发展目标,促进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

明庆忠等人在《低碳旅游:旅游产业生态化的战略选择》一文中认为:“低碳旅游的核心是通过在旅游业内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改变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低碳旅游是一种缓解旅游生态环境压力的新技术经济范式,要求旅游企业优化能源使用结构,控制污染物排放,从源头端到末尾端、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层面进行控制,是一种旅游产业生态化的战略选择。”1.2.1.2 关于低碳、生态与可持续旅游之间关系的研究

1. 关于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关联性的研究

世界旅游组织(WTO)认为:可持续旅游是在维持文化完整、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它能为今天的主人和客人们提供生计,又能保护和增进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的机会。可持续旅游的核心思想强调旅游发展环境持续性、旅游发展效益的福利性以及旅游发展机会的公平性。生态旅游着眼于维护旅游环境的生态持续性,强调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的福利性以及旅游发展机会的公平性。低碳旅游则立足于对旅游发展中碳排放量的控制,是基于旅游与其发展环境整体性的考虑,必然包涵了对维系旅游生态环境持续性的责任;低碳旅游强调旅游发展的福利性,主张通过旅游发展,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谋求整个全人类的福祉,主张旅游发展过程中满足所有国家、所有个人基本生活需要与碳排放权利,也就包含了对发展机会公平性的关注。由此,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都具有这一思想属性。

我国学者蔡萌、汪宇明也就低碳旅游、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认为低碳旅游是对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发展理念的一种行动响应,是将可持续旅游和生态旅游发展的理念转化为一种实实在在可供操作的旅游发展行动方式。低碳旅游强调运用低碳技术,建设低碳旅游吸引物,建构低碳旅游社区,营造低碳旅游体验环境,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是在生态文明理念导向下的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低碳与生态旅游都属于可持续旅游的范畴,都以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

2. 关于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区别的研究

当然,一些学者对低碳旅游、生态旅游两者之间的不同进行了比较研究。世界自然基金组织(WWFN)研究员伊丽莎白·布(Elizabeth Boo)认为,生态旅游是以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以及相关文化特征为目标,为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地方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公众提供环境教育,有助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生态旅游着眼于生态,即自然旅游,强调旅游发展中资源的原真性,倡导通过更少的人为干扰来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目标,追求的是一种零碳排放量的旅游发展方式。而低碳旅游则着眼于低碳,强调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方式,提倡通过各种低碳技术的革新和旅游消费方式的转变来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目标。从这点来看,低碳旅游比生态旅游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生态旅游则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更多层面上是一种理念,表达人类对旅游发展的一种价值取向的追求。因此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具有其各自的侧重点。

3. 关于可持续旅游的质疑

在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逐渐成为全球旅游业讨论的热点之后,许多学者也在一片推崇赞美之声背后,对其理论可行性和实际效果提出了质疑和批评。1994年出版的Cater和Lowman所编辑《生态旅游:一个可持续的选择?》就对可持续发展概念本身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性提出了质疑,并认为将可持续发展思想应用于旅游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时,将面临更多的挑战。Buckley(1999)集中讨论了在定义可持续旅游时所面临的问题,认为定义什么类型的活动是不可持续的可能会更有效一些。Harrison(1995)也指出,“可持续”的概念很难应用于社会文化现象,在衡量一个社会系统的持续性时,判断究竟哪些社会和文化特质是功能建构(Functional)的,哪些是功能解构(Disfunctional)的非常困难。即使可以把社会系统看作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但依然很难解决这个问题。倾听这些不同的声音,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反思,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并实现其健康发展。1.2.1.3 关于低碳旅游发展优势的研究

在研究低碳旅游核心理念的基础上,学者们论述了当前及未来发展低碳旅游产业的可行性与优势。魏小安在《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一文中讨论了当前发展低碳旅游产业的优势与可行性。并认为旅游涉及行、住、食、游、购、娱、营销、环境等诸多层面,是人类体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成果的综合性大舞台,具有响应低碳生活方式理念、推行碳汇机制、运用低碳技术成果的先天优势,也必然成为实践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前沿阵地。旅游业本身具备一定的低碳产业性质,具备发展低碳经济的良好基础。第一,旅游业作为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占用资源少,很多资源可永续利用,碳排放少。其次,多年实践证明,旅游发展与环境密切相关,会促进环境改善,这就有助于承担我们的低碳责任。第二,旅游产业体现的是环境和文化、保护环境、挖掘文化,并由此形成深层次的利益机制。因此,通过发展低碳旅游产业,可促进环境保护,进一步促进环境提升和改善。第三,会形成新型碳汇机制,即通过旅游发展,对其他产业产生良性替代,形成产业补偿机制,从而达到既节能减排又促进发展的双重目标。

世界经济论坛组织撰写的《走向低碳旅游与旅游产业》认为,旅游产业本来是低碳产业,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在转变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应对气候变化中有重要的贡献。参照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公式,按旅游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3%初步估算单位旅游增加值能耗,结果为0.202,约为全国单位GDP的1/6、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的1/11。因此,旅游产业是低耗能产业,可通过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观光游憩、旅游购物、旅游娱乐、旅游环境等各要素的低碳化发展,来实现旅游体验质量的提升和旅游发展水平的进步,并最终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目标。1.2.1.4 关于低碳旅游理论层面研究的评述

1. 关于低碳旅游理论研究的贡献

以上研究对低碳旅游的基本概念、目标、核心理念、相关概念做出了界定与解释,也对低碳旅游、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之间关系,国际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发展的潮流与趋势,当前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动向、问题,发展低碳旅游的优势做了分析讨论。总的来看,这些研究是比较全面、深入的,也是多角度、多元化,对于低碳旅游研究的进步做出了初步贡献。

其中,就低碳旅游的基本概念、核心理念、基本目标而言,上述研究认为,低碳旅游即是对低碳经济的一种响应模式,是借用低碳经济理念发展而来的一种产业发展模式,是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并获取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旅游发展新方式。低碳旅游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在旅游业内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改变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低碳旅游的目标是:基于生态文明理念,以更少的碳排放量来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旅游形式,即在旅游吸引物的构建、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体验环境的培育、旅游消费方式的引导中,运用低碳技术,融入碳汇机理,倡导低碳消费,来实现旅游低碳化的发展目标。就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的关系而言,低碳旅游比生态旅游更具操作性和实践性,生态旅游则更具实践指导意义,是一种理念,表达人类对旅游发展的一种价值取向的追求,因此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具有其各自的侧重点。

2. 关于低碳旅游理论层面研究的特点

由于低碳旅游理论层面的研究刚刚起步(2009年初次出现“低碳旅游”一词),只有几年时间,研究成果积累不多是一个必然结果。所以上述所列之成果多为政府、组织关于低碳旅游发展的报告、规划,以及一些对于低碳旅游比较敏感的旅游学者、地理学者,针对低碳旅游发展所做的一些宏观性、基础性的研究成果。就这样一些研究成果而言,可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基础性特色比较明显。即研究主要针对低碳旅游的基本问题、基础性问题而展开,大多涉及低碳旅游的基本内涵、核心理念、概念、目标,以及发展低碳旅游的意义、必要性、趋势等问题,因而当前这些研究的基础性特点比较明显。

第二,学术性、理论性不够突出。由于低碳旅游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研究者的研究比较零散,未能形成“团队”、“整体发展”的态势,其结果则是未能形成一个相对稳定、合理、科学的关于低碳旅游的研究范式,不能以相对科学、合理的理论、逻辑为指导而研究低碳旅游。因此,上述研究便显得学术性、理论性的色彩不够突出。如未能在生态学理论范畴与结构体系中系统、深入地研究、讨论低碳旅游与生态学之间的关联,以及生态学视域中低碳旅游发展的逻辑、规律、途径、指导思想等。再如,未能将低碳旅游当作一个系统的产业,运用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与学科逻辑深入分析低碳旅游产业的基本结构、产业链构成、主导与相关产业同步发展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研究者及实践者未能将低碳旅游作为一个系统的产业来对待,进而忽视了低碳旅游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协同、协调发展问题。

第三,系统性、学科性特色不浓。由于低碳旅游研究的时间不长,故关于低碳旅游的研究又有两个需要指出的问题。一是没有某个学术单位或个人就低碳旅游及其相关问题展开系统、细致、长时间的跟踪研究,故而研究的系统性、深入性不足。其二则是未能将低碳旅游作为一个产业系统,在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经济社会学的范畴内深入分析低碳旅游产业发展的规律、逻辑,以及低碳旅游产业的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等理论。这就使得当前关于低碳旅游的研究缺少了一些学科性、学术性的特色。

第四,对当前旅游业中的问题研究不力。从上述研究来看,也存在对当前旅游业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高碳排放等问题研究不力的问题,如缺少从消费社会、文化、奢侈消费角度对旅游业高碳排放原因的研究。

第五,对低碳旅游产业发展的意义讨论不够。笔者所能收集到的研究文本中,大多数只是从现实、物质性视野,从生态保护角度出发讨论了低碳旅游的经济、社会、生态意义,从而还有一些功利主义的色彩,而没有从“天人合一”、和谐社会、人文精神的角度来阐释低碳旅游产业的发展意义。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我们必须在低碳经济、低碳旅游产业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潮流的前提下,从理论层面深入、科学、系统地研究低碳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问题。第一,以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与知识为基础,研究低碳旅游产业及其产业链、产业集群共同发展的逻辑、规律、原则、途径问题(如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从而为低碳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第二,结合生态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与知识研究低碳旅游产业的发展问题,从新的角度给予低碳旅游产业的发展以理论、理智的支持。第三,结合传统文化“天人合一”观念、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当前出现的消费社会现象、后现代社会与文化发展潮流,在产业经济学的范畴内讨论中国低碳旅游产业发展、创新的策略、途径、措施。1.2.2 关于低碳旅游的应用研究及评述

在低碳经济提出后的将近十年中,众多学者、旅游界同仁从应用的层面与角度,就低碳旅游响应机制、途径、对策以及具体的措施进行了研究。1.2.2.1 关于旅游产业响应机制的研究

蔡萌、汪明宇等对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低碳旅游响应领域、机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指出:低碳旅游产业的主要响应领域为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体验环境、旅游消费方式等,其机制则是运用低碳技术、碳汇机制、低碳消费方式,使得诸领域逐渐低碳化(见图1-1)。图1-1 低碳旅游产业的主要响应领域及机制1.2.2.2 关于低碳旅游的实现路径的研究

关于低碳旅游产业发展与实现路径,学者们也作了积极、有益的讨论与探索。其中,魏小安在《中国旅游报》撰文认为,发展低碳旅游主要包括三个重点:一是转变现有旅游模式,倡导公共交通和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自行车等低碳或无碳方式,同时丰富旅游生活,增加旅游项目;二是扭转奢华之风,强化方便、舒适的功能性,提升文化的品牌性;三是加强旅游智能化发展,提高运行效率,同时及时全面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消耗,最终形成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模式。王娟在《中国旅游报》上指出,我国目前推行的生态旅游以及绿色饭店,对碳排放方面的规定较少,还不足以激励旅游企业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还需要其他经济手段,如税收、补贴、采购等,以及相应的管理体制作为保障。刘笑明在《低碳旅游及其发展研究》一文中,认为低碳旅游对低碳经济的响应方式主要包括低碳化的旅游环境、低碳化的旅游设施、低碳化的旅游消费方式。

对于实现低碳旅游的路径,蔡萌、汪宇明等人则做出了更为详细的解释。在《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一文中,他们认为,低碳旅游的实现路径主要有营造低碳旅游吸引物、配置低碳旅游设施、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培育碳汇旅游体验环境等等。

首先,对于营造低碳旅游吸引物措施途径而言,他们认为主要有:第一,通过科学的旅游开发模式,提升自然旅游吸引物的质量。第二,策划以低能耗、低耗损为主的低碳旅游活动产品。第三,将低碳产业园区、低碳社区以及相应低碳港区、低碳校区包装转化为低碳旅游吸引物。第四,通过生态化的技术手段,营造自然与人工结合的综合型低碳旅游吸引物。

其次,对于配置低碳旅游设施而言,则主要包括:第一,建设生态、低碳的交通设施。第二,建设、发展低碳旅游环境卫生设施。第三,建设新型的低碳旅游能源供应系统。第四,使用低碳旅游产业建筑,如低碳酒店、低碳商贸建筑。第五,使用低碳公共交通工具。

再次,对于低碳旅游消费方式而言,主要是倡导低碳旅游交通方式、低碳旅游住宿、餐饮方式以及优先选择低碳旅游活动。

第四,对于培育碳汇旅游体验环境而言,则是要通过政府、旅游企业、旅游社区以及旅游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如政府要通过推行旅游碳汇机制,制定碳汇旅游体验环境的评估指标和监督机构,不断增强旅游目的地或旅游区的碳汇能力,消除碳排放的消极影响,培育高品质的碳汇旅游体验环境;旅游企业要引入碳汇机制的旅游环境培育理念,注重提供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尽快实施低碳技术装备和服务方式转型,打造低碳旅游企业;旅游社区要积极参与旅游环境的建设与维护,实施低碳社区行动,构建和谐畅爽的低碳旅游社区环境;旅游者要自觉规范自身的旅游行为,树立碳中和的旅游消费理念,实行碳补偿或碳抵消的旅游消费方式。共同实现旅游体验环境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旅游环境的碳汇能力。1.2.2.3 关于实现低碳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有学者对实现低碳旅游产业的对策也进行了现实性的研究。如刘笑明在《低碳旅游及其发展研究》一文中认为,当前我国实现低碳旅游发展的基本对策应该是:①实施旅游观念的转变,培养低碳旅游者崇尚低碳生活,培育低碳旅游,使得低碳旅游成为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战略。②制定低碳旅游的激励政策和行业新标准,且低碳旅游要真正落到实处,作为政府部门就必须及时出台低碳旅游的行业政策和标准,对全体旅游参与者发挥约束、规范、引导、调整、激励的作用。激励政策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收费,二是补贴。③转变现有运营模式,开发低碳旅游产品。④学术界要加强低碳旅游发展的相关研究。1.2.2.4 关于低碳旅游应用研究的评述

如果将旅游视为一个较完整的产业系统,研究其发展逻辑规律、问题、举措与对策,就必须从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管理、产业关联、产业发展、产业政策等角度、层面展开。这是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结构、基本逻辑,而且包含了理论层面的问题,也涉及了现实层面的问题。同样,如果以这样一个视角来分析当前学界对于低碳旅游产业现实层面发展的研究,可以得出这样几个结论。

1. 低碳旅游应用研究的主要贡献

首先,低碳旅游应用层面的研究对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低碳旅游的响应机制、低碳旅游实现的途径、对策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研究。综合起来说,低碳旅游的响应领域为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体验环境、旅游消费方式,响应机制应该是运用低碳技术、碳汇机制、低碳消费方式。其中,营造低碳旅游吸引物的措施有科学旅游模式,提升旅游物质量,策划低能耗、低耗损旅游活动,以及低碳产业园区、社区、港区、校区的建设等。低碳旅游设施主要包括低碳交通、环境卫生、能源供应系统、酒店等建设。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主要是低碳旅游交通方式、旅游住宿、餐饮方式,优先选择低碳旅游活动等。

2. 关于低碳旅游研究的不足

就当前应用层面的低碳旅游研究而言,其不足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研究的学科色彩不浓。关于低碳旅游产业的研究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未能将低碳旅游的发展状态、存在问题、途径放置在某个学科的领域之内进行研究,使得研究的学科性、合理性的色彩不足。即未能将低碳旅游当作一个系统的产业结构,在产业经济学、管理学、经济社会学、文化社会学的范畴中,运用这些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低碳旅游产业发展的诸多问题。诸如低碳旅游产业中的组织、产业布局、产业关联等现实层面的问题等等。这一问题不但存在于低碳旅游产业内部的研究之中,存在于低碳旅游产业链的研究方面;同时,对于低碳旅游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都存在量不多、质不高的问题。

第二,未能详细、充分地研究低碳旅游产业发展的模式创新问题。低碳旅游产业的发展是整个旅游产业模式的改革、更新。需要从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与现实层面,对低碳旅游产业的价值链问题、模式进行充分研究与论证。但是,就当前的研究而论,对这些方面的研究都比较薄弱,未能从产业经济学、生态学、地理学的范畴,具体讨论中国低碳旅游产品开发与保护、低碳旅游景区的开发与经营、低碳旅游服务产业的发展问题,更未讨论、分析低碳旅游产业发展的伦理、政策、制度的支撑,以及低碳旅游产业发展的衡量指标、绩效评估体系等等。而且,这些都应当是低碳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中的重要问题。鉴于这些不足,应当在低碳旅游的研究中注意应用研究的学科性、系统性、综合性,将低碳旅游作为一个产业系统,在产业经济学的范畴之中,研究低碳旅游产业的现实发展及其模式创新问题。

1.3 研究设计

鉴于上述研究背景与意义,以及学界对低碳旅游、低碳旅游产业研究的贡献,笔者以为可在借鉴上述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建构一个关于中国低碳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的相对合理的设计与路径图。1.3.1 研究主题与问题

首先,通过以上论述,可以认为以经济学理论、消费社会理论、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天人合一”观念等理论为基础,研究、讨论我国低碳旅游产业的发展将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基于此,本研究的主题就是低碳理念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背景下中国低碳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具体而言,研究的问题则包括:①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发展背景下我国发展低碳旅游产业的必要性、合理性、战略意义。②中国低碳旅游产业发展的途径、措施与模式创新。③低碳旅游产品开发与保护、低碳旅游景区的开发与经营、低碳旅游服务产业的发展。④低碳旅游产业发展的伦理、政策、制度支持。⑤低碳旅游产业发展的衡量指标、绩效评估体系等等。1.3.2 基本概念1.3.2.1 旅游产业、低碳旅游产业

首先,可以将旅游看作是人们的旅游活动、旅游消费行为。其次,可以将旅游产业定义为:为旅游行为与活动提供各种服务的行业,按照三次产业的划分标准,属于第三产业。但由于旅游产业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从国民经济统计体系来看,旅游产业包括旅游社业、饭店业、旅游景区、旅游车船公司、旅游娱乐、旅游购物等行业。

其次,可将以低碳经济理念为指导,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旅游当作低碳旅游,即在旅游过程中,通过低碳技术的运用、碳汇机制的推行、低碳旅游消费方式的倡导,以获取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旅游新方式。1.3.2.2 发展模式、产业发展模式、模式创新

首先,可将模式界定为:为解决某一产业的发展问题,逐步构建起来的具有系统性、合理性特点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体系;建立良好的产业发展模式,就是建立一个良好的关于某一产业发展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体系,并以此为指导,认识、分析产业发展问题,进而达到最佳的产业发展状态。故此,可在两个层面上认识“模式”的内在含义:一是指公司、产业行业从事商业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泛指一个公司从事商业的方式;二是指模型意义,指系统认识、方法的抽象化、概念化,并可构建出一个关于解决问题的要素及其之间关系构成的模型(Reference Model)。

以此为基础,可以将产业发展模式定义为:在一定价值选择与创造的逻辑与主张指导下,建构起来的关于某一产业发展的、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取利润的认识与方法体系及具体实践。通俗地说,产业发展模式就是为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把企业与产业运行的内外各要素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高效率、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方法运行系统,并通过最优实现形式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价值,并达成持续赢利目标的整体解决方案。

发展模式创新则是指某一企业、产业根据新的价值选择、创造逻辑,把新的模式引入产业生产、发展体系,并创造新的价值与产品,为客户提供新的价值与产品的过程。通俗地说,发展模式创新,就是指企业以新的有效方式提供产品,并获取利润。1.3.3 研究理论

发展低碳旅游产业必将以低碳经济理念与发展模式为指导,通过旅游产业内部吃、住、行、游、娱、购等相关产业的转型,建构、形成具有低碳特征的旅游产业链条,如餐饮、运输、住宿、景点、旅游产品、景区、政策与制度等等。因此,本研究将在低碳经济理念与经济模式背景中,以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讨论我国低碳旅游产业发展的模式与途径。而且,为了使本研究更加合理、科学,本研究将在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文化理论、社会理论等,分析当前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低碳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创新、产业链建构、制度建构、绩效评估机制建构等问题。1.3.3.1 低碳经济、发展理念

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关于“低碳经济”的理论设想最早见诸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提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由此,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低碳经济理念与发展模式的提出及实施,将摈弃19—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应用技术创新、机制创新,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促进产业发展模式、能源运用方式、价值观的大变革,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则是:①通过技术创新,改变传统能源运用模式,以无碳能源替代有碳能源。②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节能意识与价值观,反思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③推行低碳经济模式,需要政府主导,制定长远战略,出台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来引领和助推低碳经济发展。④经济发展的主体——企业也必须认清方向,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成为全社会的“集体行动”。⑤制定低碳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绩效评估体系,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1.3.3.2 产业经济学理论

低碳旅游产业应当是一个由多个旅游领域相关产业相互联动形成的产业体系,故此,研究中国低碳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的创新必将运用相关的产业经济学理论。

1. 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并逐渐得到学界公认。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研究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结构,意指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资源与利益关系、行为关系等。这些关系的变化与发展不仅影响企业本身的生存与发展,还影响产业生存和发展以及该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由张伯伦、梅森、贝恩、谢勒等建立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理论范式(又称SCP模式)。该理论认为: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市场行为取决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市场绩效受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共同制约,是反映产业资源配置优劣的最终评估标志;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又会反作用于市场结构,影响未来的市场结构。SCP模式奠定了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基础。其后,产业组织理论学派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对SCP模式的继承或批判基础之上的。

2. 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结构理论主要研究产业结构演变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研究产业之间的资源占有关系、产业结构层次演化,从而为制定产业结构的规划与优化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产业结构理论一般包括影响和决定产业结构的因素,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产业结构的优化与战略,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政策研究等等。产业结构研究一般不涉及过于细致的产业分类,产业之间的交换、消费、占有问题,可被看作为产业经济学的“宏观”部分。

3. 产业关联理论

产业关联理论运用量化方法来研究产业之间质的联系和量的关系,属于产业经济学的“中观”部分。最为典型的产业关联研究方法是投入产出法,即运用投入与产出的数学模型(Model),把一定时期内从事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关系加以量化,并借此分析该地区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各种比例关系、特点。此外,产业关联理论还可以分析各产业的关联关系(包括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等)、产业的波及效果(包括产业感应度和影响力、生产的最终依赖度以及就业和资本需求量)等。

4. 产业政策理论

从政策演变的角度而言,产业政策主要指产业政策调查(事前经济分析)、产业政策制定、产业政策实施、产业政策效果评估、产业政策修正等内容。从组成的角度而言,产业政策主要包括产业发展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布局政策和产业技术政策等。从其作用特征来看,产业政策包括秩序型或制度型产业政策、过程型(或称行为型)产业政策。秩序型产业政策指与产业经济行为有关的规则性产业政策;过程型产业政策是指对产业活动的具体过程进行干预的政策。此外,产业政策还包括新技术和新发明的鼓励政策、扶持政策、产业进入政策、产业退出政策、产业资源配置政策、产业环境政策等。

5. 产业链理论

产业链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产业链主要基于各个地区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着眼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借助区域市场协调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和多维性需求的矛盾,以产业合作作为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区域合作载体。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这种“对接机制”是产业链形成的内模式,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它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着产业链的形成。1.3.4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1.3.4.1 研究思路

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低碳理念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背景下,研究中国旅游产业低碳发展模式的创新问题,基本思路是:第一,依据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的潮流,当前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特征与问题,讨论我国旅游产业低碳发展模式转向的必要性、合理性、战略意义。第二,在产业经济学范畴内讨论中国低碳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的策略、途径、措施。第三,具体、详细地分析、阐释旅游产业各分支产业低碳化发展的理路与途径。如低碳旅游产品开发与保护、低碳旅游景区的开发与经营、低碳旅游服务产业的发展等等。第四,讨论、分析低碳旅游产业发展的伦理、政策、制度的支持。第五,研究、分析低碳旅游产业发展的衡量指标、绩效评估体系。1.3.4.2 基本框架

基于以上关于问题与主题,以及研究思路的叙述,本研究基本结构与框架即是:以低碳经济理念与发展模式为背景,运用产业经济学的研究理念与主题,进一步讨论中国低碳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的意义以及具体的途径与路径,即低碳旅游产业产品、景区的开发,低碳伦理的宣传,以及制度与政策的制定、低碳旅游产业发展的绩效评估机制等等。具体结果如图1-2。图1-2 本研究基本结构与框架

第2章 旅游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演化

创新低碳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不仅涉及旅游行业诸领域之观念、行为及经营方式的转变,更将触及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本身的转变。因此,研究中国低碳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不仅要对旅游、旅游业本身有一个学科意义上的合理、科学的理解,还应对世界、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历史演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只有这样,方能在低碳理念、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站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生态全球化的角度,根据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外部因素,运用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念、理论、方法,探讨中国低碳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的策略、路径及其意义。

2.1 旅游及旅游活动的发展

旅游活动是人们休闲与闲暇的主要活动方式之一,是人们为寻求精神的愉快感受而进行旅行、游览过程及其中所发生的一切活动的总和,是人类社会经济与文化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生产水平与文化需求的不断进步,旅游活动的内涵与基本形式也会不断地演化。2.1.1 旅游的基本内涵2.1.1.1 旅游的基本含义

旅游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很早就有关于人类旅游的记载与解释。《周易正义》记载:“旅者,客寄之名,羁旅之称,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谓之为旅。”《易经》记载:“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尚书·大禹谟》说:“罔游于逸。”《诗经·国风·泉水》曰:“驾言出游,以写(泻)我忧。”可见,在中国文化系统中,旅游活动被赋予了羁旅、客居他地、闲暇、休闲、游逸、观光,及满足旅游者的情感、审美、文化等需要的含义,且在人们普遍的理解中,“旅”似乎偏重于“行”,即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目的,在空间上进行的旅行,“游”偏重于观光、娱乐,是人们出于情感满足、休闲娱乐、文化审美的需要而展开的活动,二者合起来即旅游。同时,就国外有关资料记载来看,旅游Tourism最早见于1811年英国出版的《牛津词典》,意思是:离家远行又回到家乡,在此期间参观、游览一个或几个地方。而且,从词源学的意义而言,Tourism一词源于拉丁语tornare、希腊语tornos,内在含义是:围绕一个中心点或轴而活动、运动;加上后缀ism后成为Tourism,就有了以某一地点为中心往复行程的含义,指离开后回到起点的活动,完成这个行程的人被称为旅游者(Tourist)。以这些概念为基础,人们便逐步形成了关于“旅游”的基本认识,即旅游活动主要是人们的外出旅行活动、在不同目的地的逗留活动,基本过程是前往目的地的旅行、逗留、活动,目的是为了旅、游。而且,基于这一认识,诸多学者纷纷对旅游做出了不同涵义的界定。瑞士学者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认为:旅游是由非本地居民的旅行和暂时居留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其前提是这些旅行和短暂停留不会导致他们长期地居住或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该定义于20世纪70年代为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AIEST)所接受[即艾斯特(AIEST)定义]。德国学者蒙根·罗德认为:从狭义角度理解,旅游是那些暂时离开自己的住地,为了满足生活和文化需要,或出于各种各样愿望,作为服务和文化商品消费的人在逗留地与其他人的交往。伯特·麦金托什和夏西肯特·格波特认为:旅游是在吸引和接待旅游及其访问者的过程中,由于游客、旅游企业、东道政府及东道地区的居民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而且,一些学者还论述了旅游活动所具有的特性与功能。经济学家于光远认为:旅游是现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的特殊生活方式,其特点是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中国百科大辞典》认为:旅游是人们观赏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的旅行游览活动,包含人们旅行游览、观赏风物、增长知识、体育锻炼、度假疗养、消遣娱乐、探险猎奇、考察研究、宗教朝觐、购物留念、品尝佳肴以及探亲访友等暂时性移居活动;从经济学观点看,是一种新型的高级消费形式。世界旅游组织在技术层面上对旅游进行了界定:“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们的惯常环境,去往他处并在那里逗留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且其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从他地获取报酬。”由此,从该定义可以描述旅游活动的三个特点:第一,旅游时离开惯常生活环境到其他地方的旅行;第二,外出的目的在于休闲、娱乐、度假、探亲访友、专业访问、健康、宗教朝圣等;第三,在外连续逗留时间不超过一年。2.1.1.2 旅游的基本属性与特征

1. 旅游活动的基本属性

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几乎涉及社会环境中的各个方面,因而是多种现象的综合反映。因此,旅游活动的属性概括为:第一,旅游是一定的社会文化现象,第二,旅游是一项具有经济性的社会现象,第三,旅游是一项涉及政治的社会现象。而且,根据以上关于旅游的含义、特征与功能的叙述,可认为人类旅游活动具有消费和休闲两个基本属性。以旅游的消费属性而言,旅游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需要使用自己的薪水换取他人的服务、劳动成果,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不再生产任何外在的、可供社会与他人消费的产品,因而旅游行为具有消费的属性。而且值得我们的注意的是,旅游这一消费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消费活动所具有的理性、排他性不同,相对缺乏理性,具有花钱无序、高消费的特点。其次,就旅游活动的休闲性而言,是由于旅游活动有时候是一种休闲活动,是一种个体自己喜爱的、感到有价值的、相对自由的行动,故而旅游又是获得一种文化经历、一种愉悦心理体验的活动,具有休闲的性质。而且这也与通过休闲所获得的自然闲适和畅神自娱是相一致的,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是难以获得的。

2. 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

根据旅游活动的基本属性,通过对于旅游活动的考察,我们发现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活动,而且受到诸多方面的制约,如个体层面的偏好、经济收入、文化心理、价值观念,社会层面的文化、社会心理、经济状态、政治制度,地域层面的生态环境、气候特征、经济水平、地域文化等。故旅游活动是一种包含了诸多因素的综合性社会活动,跟一般社会活动相比,具有地域性、经济性、社会性、文化性、季节性、空间性等特征。2.1.1.3 旅游的构成要素及类型

1. 旅游的构成要素

学界普遍认为旅游活动有两个层面的构成要素。一是旅游要素层面的构成,二是旅游环节层面的构成。

以旅游活动的要素构成而言,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旅游活动的构成可以分为三大要素: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其中,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是出于就业和移民以外的任何原因,暂时离开常住地去异乡访问的人,旅游者的数量及其消费水平、动机等决定着旅游业内部各种比例关系,决定着旅游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水平。旅游资源是吸引人们外出旅行游览的客观因素,它与旅游者的多种旅游动机和需求相吻合,最终促成旅游活动。根据旅游资源的性质,可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设施等三大类。自然旅游资源是自然界所赋予的、经过开发利用可成为旅游者的吸引物的各种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经开发利用可成为旅游者的吸引物的各种资源。旅游设施则分为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其中,旅游基础设施是直接或间接为旅游活动提供基础条件的道路、桥梁、机场、码头、供水供电系统及邮电通信系统等公共设施;旅游服务设施是专为旅游活动服务的基本设施与设备,如宾馆、餐厅、娱乐场所、旅游购物场所、旅游航班和旅游车船等。旅游业是指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并以旅游市场为对象,以向旅游者提供出售旅游活动所需的各种产品和劳务为特征的经济性产业。

从旅游活动的环节来看旅游的构成,可以从技术、活动领域的角度,把旅游全过程分为行、吃、住、游、购、娱六大环节。这六大环节相互衔接、相互渗透,是旅游全过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中,“行”主要是指旅游过程中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的旅行,方式包括凭借人力的旅游、凭借交通工具的旅行等。

2. 旅游活动的类型

从旅游学的角度而言,旅游活动的类型可以根据旅游活动各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其中,可以根据旅行的距离划分为近程旅游、远程旅游;根据旅游活动涉及的地理范围,划分为国内旅游、国际旅游;根据旅游的目的,划分为消遣旅游、事务旅游(商务旅游、公务旅游和会议旅游)、个人和家庭事务旅游(探亲访友旅游和求学旅游);根据旅游的组织形式,可以划分为团体旅游、散客旅游;根据旅游的计价方式,可划分为包价旅游、非包价旅游;根据旅游费用的来源,可以划分为自费旅游、公费旅游;根据旅行的方式,可以划分为航空旅游、铁路旅游、汽车旅游、游船旅游、徒步旅游;根据旅游的活动内容,可以将旅游活动划分为观光旅游、民俗旅游、探险旅游、文化旅游、考古旅游、会议旅游、乡村旅游、疗养度假旅游、体育旅游、都市旅游等。2.1.2 旅游的起源与发展2.1.2.1 旅游的渊源

旅游活动并不是人类社会开始之初就有的,就其产生渊源而言,可追溯到古代人们的商业经济活动、社会交往与互动、宗教文化活动,及由此而产生的两地之间的旅行及其演化发展。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处于旧石器时代,生产工具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并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活动目的仅局限于生存。这一时期没有也不可能出现学科意义上的旅游活动。奴隶社会早期,人类社会史上出现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逐步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中分离出来。由此,商业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商品流通、交换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出现“坐贾”、“行商”等特有的经商群体。而且经商活动的出现,使得人们的远距离出行成为可能,并成为原始意义上的旅行。其后,到奴隶社会晚期,随着人类社会分工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进一步发展,人类社会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分工渐次明显,人们空闲时间逐渐增加,精神生活与需求逐步丰富。这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经商、外出旅行活动及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进而出现了祭祀、宗教、礼拜等文化、精神、知识性活动。而经商、社会交往、精神文化生活、宗教外出活动的逐渐频繁,人员在地域空间上的远距离出行、流动,便逐渐建构了人类社会最初意义上的旅行活动。剩余产品的不断增多,人们外出交往、游历时的享用,以及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使得人类社会的旅游活动逐渐具有了游乐、审美、文化的特性。因此,从发生学的角度而言,旅游的产生与渊源和人类社会的经济、交往、文化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1.2.2 旅游的发展演化

就旅游的发展演化而言,可根据旅行与旅游活动的基本形式、内容及特点分为三种,或者三个阶段的旅游,即古代旅行、近代旅游、现代旅游。

1. 古代旅行及特征

古代旅游可上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当时,繁荣的宗教活动、商业贸易活动是古代旅游形成的主要来源。古罗马时期,城邦国家内外部的商业贸易逐渐繁荣起来,商业贸易逐步成为人们主要的经济与社会活动之一,并逐步成为古罗马时期旅行的雏形。罗马帝国强盛时期,商业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了巩固政权统治与发展商业贸易,罗马政府在全国境内修筑了许多大道和驿站。这不仅为政权稳固奠定了基础,也为商人从事境内外经商贸易提供了极大便利。于是,商业贸易不但在罗马帝国的境内繁盛起来,且出现了为数不少的跨国经商活动,如粮食、酒、油、铅、锡、陶器的贸易,各地出产的奢侈品(如北欧琥珀、非洲象牙、东方香料和宝石、中国丝绸)的贸易等,这些都为旅行、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5世纪中后期,西方现代自然科学知识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地球地理学与航海技术逐步成熟。同时,基于现代科学知识与技术革命的资本主义经济生产方式的渐次发展成型,掀起工业化、商业化的风潮,使得欧洲海上强国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和古巴、海边等地,开辟欧洲到美洲的新航线。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非洲南端好望角,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线。1519年,麦哲伦率领265个船员西行,经过3年(1522年),成功完成环球旅行。这些都为日后的航行、旅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兴起旅行、游览活动的国家之一。古籍中很早就有华夏先民旅行、游览的记载。其中,《诗经》有“游于北园,四马既闲”、“驾言出游,以写我忧”、“泛彼柏舟,亦泛其流”的描写,说明中国古代已有旅行活动,且车、船、马等已成为外出旅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春秋战国时期,商业贸易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经济活动,商人负货贩运、周游天下(如陶朱公、吕不韦等大商人),奠定了商业旅行活动的基础。秦朝统一中国后,以咸阳为中心,修建了“驰道”、“五尺道”、“新道”,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道路网,为当时各种经商旅行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汉朝时期,张骞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开拓长达七千多千米的“丝绸之路”。丝路开通不仅连通了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交通,使人们开始考察沿途各地社会、地理、物产和风土民情,也为商旅、求学等旅行活动奠定了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漫行日渐风行,许多知识分子寄情于山水,饱览自然风光,写下了著名的游记和山水诗歌,开创了文人旅游的风潮。同期,宗教旅行活动也有发展。如法显于公元399年和慧景等几位僧人远足印度求法,为时15年,游历约30个国家的山川风物,著有《佛国记》。

隋朝开凿了京杭大运河,水路交通非常发达,极大地方便了运输、商贸和旅游活动。同时,隋炀帝经京杭大运河赴扬州观赏琼花,开创了中国旅游史上帝王舟游的新篇章。唐朝沿袭隋制,实行科举取士制度,文人旅游蔚然成风。而且,唐朝朝廷非常崇尚宗教,宗教旅游非常盛行。

宋元时期,中国科学技术、文学取得显著发展成就。尤其是宋朝指南针的发明,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海上丝路”的开辟,使得中西方的贸易交往、商业旅游得到进一步加强。

明代,旅游活动兴旺不衰,科学考察旅游、外交旅游、帝王巡游活动进一步发展。明朝杰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医学家李时珍是这个时期科学考察旅行的典型代表。同时期,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率船队下西洋,纵横太平洋、印度洋,访问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清朝时期,帝王巡游天下的旅游活动非常盛行,康熙曾多次出京微服私访,乾隆七下江南被传为佳话。

通过以上所述之世界与中国古代旅行活动,可以发现其形式多样,有经商旅行、宗教旅游、文人漫游、科学考察、帝王巡游等,足以证明当时经商旅行活动非常频繁。同时就这些旅游活动而言,具有这样一些特点。第一,古代旅行活动与国家政治、经济条件、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第二,较早的旅游活动中,外出经商为目的的旅行活动为主流形式,消遣性旅游所占比例较少;其后,宗教、文化、审美、政治、社会交往性旅游逐渐增加。第三,参与旅游活动的人往往是社会的特权阶层,如王室、皇族、贵族、奴隶主等;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参与旅游活动人员的成分逐渐复杂起来。

2. 近代旅游及其特点

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产业革命在英国发起,到19世纪末,美、法、德、意等国家相继完成产业革命。产业革命不仅给欧美地区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关系带来了巨大变革,对旅游活动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一,产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使人们的生活空间日益变小,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压力不断增加。于是,改变环境以疏解压力、外出呼吸新鲜空气就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希望。而这逐渐增加了人们外出旅游的愿望,并使得旅游逐渐成为普通人的生活之一。第二,产业革命、科技进步,改善了交通运输工具,尤其是轮船和铁路的迅速发展,为集中在城市里的人们大规模外出旅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得人们外出旅行有了物质基础的保障。第三,产业革命不仅改变了社会生产关系、导致新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也致使社会财富总量大幅度增长,不论是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都具有外出旅行的财力,使他们能够加入到旅游行列中来。总之,近代产业革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结果,一方面使民众的旅游需求不断扩大,外出旅游支付能力逐渐增强,以消遣为目的的旅游人数逐渐增多,这也是近代旅游的显著特点。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也为大规模旅游活动展开创造了条件,如交通工具的多样化、快速化,使旅游者可以花较少的费用实现远距离旅游活动。随着旅游需求的逐渐增加、旅游人数的规模发展,近代旅游业开始形成并逐渐发展起来,旅游代理公司、旅游商业饭店、旅游目的地开始发展起来。

3. 现代旅游及其特点

20世纪60年代后,世界各国经济开始全面复苏,科学技术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福利社会逐步建立,和平与发展成为社会主导价值观念。这些因素促使具有现代特征的旅游活动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并普及开来。究其原因,一是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为现代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必要基础。如1970年,世界人口是36亿人,到20世纪末,世界人口增加到60亿人。二是良好的国际政治形势,为现代旅游迅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政治保证。三是战后世界各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经济水平快速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不断增加,居民家庭收入迅速增长,使得旅游活动的支付能力大大增强,为现代旅游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保障。四是战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聚在城市里生活和工作,城市拥挤喧闹,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使得城市中的人更加向往大自然,向往耳目一新的异域环境,从而放松其紧绷的神经,这成为现代旅游发展的社会心理基础。五是交通运输工具多元化发展,形成火车、轮船、飞机、汽车并存的格局,使人们外出旅游可供选择的交通工具增多,为现代旅游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六是随着社会生产率的提高,人们闲暇时间逐渐增多,使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外出旅游,且在距离和时间上有了更多选择,也为现代旅游发展提供了时间保证。七是世界各国政府普遍重视与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如出台倾斜政策、鼓励措施,放宽出入境限制,简化出入境手续,参与旅游资源开发,组织旅游促销宣传等,为现代旅游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八是世界各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教育水平普遍提高,求知欲不断增强,向往到异地了解新鲜事物,促进了现代旅游的迅速发展。总之,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梳理,可以认为,由于科学技术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政府的支持,现代旅游迅速发展起来,外出旅游人数越来越多,并且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这充分表明一个大众化的旅游时代正在到来。而且,随着旅游收入、外汇收入的增长幅度一步步提高,旅游业已成为许多国家与地区经济产业体系中的支柱产业之一。在世界经济产业体系中,旅游业正在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前景光明的产业。

2.2 产业经济学视域中的旅游产业

理论是现实研究的指导与基础。为了能够合理地分析、梳理世界与中国旅游产业及其发展模式的演化逻辑与问题,本节首先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对旅游产业及其基本相关问题做一个大致的介绍。2.2.1 产业(Industry)

从人类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产业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力提升、经济生产方式进步、社会分工细化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分工现象。就产业的内涵而言,产业是随着社会生产分工出现的现象,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是技术与知识革命、生产力提升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的内涵在不断充实、变化。同时,根据产业经济学的界定,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是人们为了满足不同的研究、统计、分析需要,根据产业的特征、关系,将企业不同经济活动分成不同类属的产业集合的分类过程与方法。其中,产业经济学家George Kozmctsky以为,根据生产的全过程,产业可以定义为:服务于特定经济分析目的的、同一属性产品生产经营活动和服务的集合,以及生产同一类产品并在同一市场竞争的企业集合。由此,可以看出产业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内容:产业是有投入和产出效益的活动单位。产业是处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从事同类物质生产或相同服务的经济群体。产业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分工形式的表现,是一个多层的经济系统。产业与产业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经济联系,整个产业构成一个具有函数关系的经济系统。分析实际产业问题时,应以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形式所形成的多层产业活动为范围,根据不同的分析目的,对产业进行相应的组合和分类。

而且,在产业经济学的范畴内,产业经济学家根据研究和分析目的,及产业特点——规模性、职业化、社会功能性,对产业进行了不同类属的分析。如三次产业分类、两大部类分类、农轻重产业分类、生产要素分类、四次产业分类、产业发展阶段分类、生产流程分类、钱纳里—泰勒分类法等等。其中,关联方式分类法将具有某种相同、相似、关联的企业经济活动分为一类产业的分类方法。三次产业分类法即农业和畜牧业为第一产业,工业产业为第二产业,服务产业为第三产业,等等。基于产业发展研究的需要,在产业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演进过程中,也形成了诸多关于产业及其发展研究的视角、概念、理论,如产业链、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政策与制度、产业发展绩效评估等理论。2.2.2 旅游产业(Tourism Industry)2.2.2.1 旅游产业的基本含义

旅游是人们休闲与闲暇的主要活动方式之一,是人们为寻求精神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旅行、游览过程及其中所发生的一切活动的总和。由此可认为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根据旅游活动所涉及的范围,可将旅游分为狭义的旅游与广义的旅游。狭义旅游业主要是指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车船公司及专门从事旅游商品买卖的旅游商业等。广义旅游业指专门从事旅游业务的部门,以及与旅游相关的各行各业的总和。依据产业的含义,可将旅游产业界定为:为人们的旅游活动、消费行为提供各种服务的产业,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六个领域,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分工过程中逐渐产生的一个产业。按照上述关于产业的划分标准,可将旅游产业划为第三产业。由于旅游产业本身具有广泛性、多领域性,又可将旅游产业分为餐饮、旅馆、酒店、旅游运输、旅行社、旅游景区、零售业等行业。

由于旅游产业涉及诸多经济、社会活动领域,在产业经济学领域也存在旅游是否为产业的争论。美国学者托马斯·大卫认为:旅行和旅游(Travel & tourism)是为了外出经营、娱乐或者私事外出的人的活动;旅游消费只是旅游者的支出导致的一种“支出推动”经济效应,而非“收入推动”经济现象,因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在《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中也很难找到“旅游业”或“旅游产业”的表述。

然而,根据现实社会中旅游活动及其所带动经济效应链条,及产业经济学关于“产业”范畴的界定,我们发现在现实社会中的确存在着一个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具有投入与产出的经济系统,这个系统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为人们的旅游、移动行为及消费提供行、住、食、游、购、娱等综合服务,并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综合服务体系。由于在旅游活动中存在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也存在旅游厂商通过旅游供给来满足旅游者消费需求的经济活动,并由于不同旅游厂商向某一特定旅游市场提供相似的产品和服务活动,进而形成厂商间的竞争或合作、间接与直接的联系,因而也就满足产业经济学关于“产业”内涵的界定。根据交叉需求弹性理论中的可替代性来限定产品的基本理论要求,进而可认为:旅游产业(Tourism Industry)是一个以旅游资源为核心,以旅游经纪、旅游食宿和旅游交通等为外围产业而向外不断辐射的综合性产业,是为了充分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由旅游目的地、旅游客源地以及两地之间的旅游企业、组织和个人通过各种形式的结合,组成生产和服务的有机整体。由于旅游产业的外延要比一般产业宽泛,故旅游产业既包括旅馆、旅行社和旅游公司等直接向旅游者提供产品、服务的旅游企业及旅游行业管理部门,也包括间接为旅游消费者提供产品与服务的交通运输业、零售业、餐饮业、公共服务业、娱乐服务业、信息咨询服务业,而推动这一结合不断发展的动力正是旅游产业活动本身。2.2.2.2 旅游产业构成与基本特性(The Nature of Tourism Industry)

1. 旅游产业的基本构成

根据旅游产业的内涵及现实社会中旅游产业的具体形态,旅游产业的主要构成有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体三个部分。旅游主体是指旅游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旅游客体是指包括旅游环境、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在内的物质基础或者非物质的环境。旅游媒体主要是指旅游八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环境与文化)的提供者。

2. 旅游产业的基本特性

根据旅游产业所具有的内外部特征,可认为旅游产业作为一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与结构中的新兴行业,其基本特性主要有五个。(1)旅游产业的跨地区、跨行业性。旅游活动中,人们的活动不仅涉及旅游客源地,且涉及旅游通道、目的地,是发生在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旅游通道三者之间的旅行经济现象,并组成旅游产业的空间体系。因此,旅游产业也是一个跨地区的产业,是地域空间上形成的一个“哑铃经济”的经济互动模式(图2-1)。而且在旅游活动中要满足旅游者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全部消费需要,包括吃、行、住、游、食、购、娱等,故旅游产业也是一个跨行业的产业,涉及交通运输业、旅店业、景区业、商业、饮食业、娱乐业、旅行社业等行业。图2-1 旅游活动的哑铃型特性(2)旅游产业的服务性。从旅游产业的形成、发展来看,旅游产业是一个以提供劳务为主的服务行业,所提供的旅游服务包括直接、间接服务在内的综合服务。因此,尽管旅游产业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和形式千变万化,但旅游产业所提供的产品是一种服务性产品。当然,在旅游产业的服务体系中,有的服务将价值物化在原有的物品之中,用有形物体来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要,有的则将服务体化在活动之中,用无形产品来满足旅游者的需要。由此也可以说,旅游产业是具有很强的服务性特性,是以旅游活动服务为中心形成的配置产业,凡为旅游活动提供直接和间接服务的行业都是旅游产业。(3)旅游产业的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在旅游过程中,旅游生产和消费在实践和空间上具有不可分离的特性,即旅游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也就是旅游生产是以旅游消费的现实存在为前提,旅游消费的开始就意味着生产的开始,消费的完成就意味着生产的结束,这两个过程是同时同地发生、进行的。而且,旅游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必然对旅游产业运行产生多种影响:一方面,同一性使旅游消费对旅游生产具有牵制,如旅游消费类型决定旅游生产的类型。另一方面,同一性使旅游产业的生产率具有较大变动性,如旅游产业生产率随着旅游者消费时间的长短及需求分配的不同有所差异,从而形成旅游生产率的时间波动和周期波动,如旅游需求时间分布的变化和旅游生产率的关系极为紧密,在非需求的高峰时间内,通常有着较多空闲劳动力与设施。(4)旅游产业的非物质化。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虽然存在着物质化的生产,如酒店餐饮业、旅游纪念品等。但就旅游产业的总体来看,旅游产品的形成、旅游过程主要是借助和利用旅游资源,提供非物质性的旅游劳务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生产具有非物质化的特性。这种特性首先表现为旅游生产的结果不是物质化的产品,而是非物质化的劳务;其次,表现为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上,旅游劳务的生产过程也就是旅游劳务的消费过程;再次表现为旅游劳务的产品无库存性,其劳务产品价值的实现与旅游劳务生产和消费同时完成;最后旅游生产的结果具有无转移性和后效性。(5)旅游产业的脆弱性。相对于国民经济活动中的物质生产部门的经济活动,旅游产业的生产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即各种自然、气候、地域、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突发事件等因素都可对旅游产业产生重大影响。其中,从旅游产业的时间性看,脆弱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旅游生产具有周期性,表现为季节的周期性波动,有最高值和最低值;二是受偶然性气候因素的制约,导致旅游生产缺乏科学预测,缺乏对旅游生产的宏观控制能力。从地域范围上看,旅游生产具有分配不均衡的特点。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地区、城市的旅游产业、生产往往集中在某一特定的地域,并由于旅游时间分布的不均衡,会导致旅游生产能力的过度使用和过度闲置,从而加重旅游生产的脆弱性。2.2.3 旅游产业相关问题2.2.3.1 旅游产业组织

旅游产业组织主要研究提供旅游产品、服务的企业及其内部关系结构,以及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结构、市场活动与绩效,解释旅游产业的竞争、发展之间的平衡。这一层面的研究是旅游产业经济学研究的第一层次,也是本书的重点。研究内容包括企业所有制结构和企业制度的选择、产业集中与经济规模、产业竞争与垄断、企业组织与市场秩序等。2.2.3.2 旅游产业结构

依据产业经济学关于产业结构的界定,旅游产业结构主要是指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旅游产业内部行业之间、旅游产业地区之间的产业构成、产业环节、产业关系等。其内涵主要是指:第一,反映旅游经济链条上的各个产业行业之间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第二,社会资源在旅游产业体系中的配置结果;第三,旅游产业结构是与特定的旅游产业政策相互作用的结果。由此,旅游产业结构主要包括旅游行业结构、区域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所有制结构等。

1. 旅游产业的行业结构(Industry Structure of Tourism Industry)

旅游产业的行业结构是指旅游产业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各行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及相互关系,它是旅游产业最基本的结构,包括旅游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旅行社、娱乐等部门。

这些部门按递进关系横向构造旅游产品并形成旅游产业链,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行、食、住、游、购、娱等基本旅游需求。从更为深刻的意义而言,旅游产业的行业结构塑型、形成是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是伴随着旅游消费方式的转变逐渐从服务行业中脱离出来而形成的新型行业。由此,旅游产业行业结构不仅是宏观旅游经济的运行结果,而且是旅游产业宏观控制与管理的对象,实质上是人们自觉依据旅游经济活动的内在要求。旅游行业结构的合理状况不仅反映人们对旅游经济规律的认识程度,也反映了整个社会对旅游经济的控制能力(见图2-2)。图2-2 旅行产业的行业结构

2. 旅游产业区域结构(Location Structure of Tourism Industry)

旅游产业区域结构是指旅游产业各要素在空间上的组成、分布及其关系,即从区域角度所反映的旅游资源、旅游交通、旅游市场等旅游业要素的形成、数量、规模及相互关系和比例关系,简称旅游产业的生产力布局。旅游产业区域结构一般包括各旅游要素的区域结构和综合旅游经济区域结构,它反映的是旅游要素的空间分布与布局、功能分区以及要素与区域间的空间联系等。具体而言,旅游产业区域结构有以下几个方面:(1)旅游资源区域结构(Location Structure of Tourism Resources)是指旅游吸引力为主的旅游资源的空间配置,以旅游资源自身的性质、特点、规模、数量为划分依据,是旅游产业区域结构的基础。(2)旅游投资区域结构(Location Structure of Tourism Investment)是指旅游资金在各旅游区的流动及配置,它取决于不同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资源特征、经济政策等特点。旅游投资要以有限的资金投入取得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因而提高资金利用率对旅游投资区域结构具有重大意义。(3)旅游市场区域结构(Location Structure of Tourism Market)主要是指针对不同旅游区域市场的需求特点、规模及水平,因地制宜开发的与之相适应的旅游产品。旅游市场区域结构反映了旅游客源的分布及其需求变化特征,它对各旅游供给因素,特别是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的合理布局具有重要的影响。(4)旅游商品区域结构(Location Structure of Tourism Goods)主要是指旅游景点、景区的旅游商品的结构。旅游商品结构不仅受旅游资源的分布影响,而且同各地区旅游商品生产,特别是名优土特产的生产相关,因而形成不同地区的特色旅游商品。(5)旅行社区域结构(Location Structure of Travel Agents)是指不同性质、规模的旅行社在各区域的分布情况以及区域内各旅行社之间的协作关系。(6)旅游饭店区域结构(Location Structure of Hotels)是指由于旅游资源的分布及旅游市场需求特点而形成的旅游饭店分布格局。(7)旅游交通区域结构(Location Structure of Transportation)是指不同区域的旅游交通结构。旅游交通区域结构受旅游资源与旅游客源分布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旅游城市与旅游景区、景点的旅游交通分布的规模、水平、密度都高于其他地区。

3. 旅游产业产品结构(Structure of Tourism Product)

旅游产品是旅游企业为了满足旅游消费者的各种需要,通过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与服务的组合,是由多种要素组合而成的一种特殊产品,包括旅游交通、旅游住宿、饮食供应、旅游观光、娱乐项目、旅游线路及日程安排和其他专门服务等几方面的单项旅游产品。因此,旅游产品也指平常出售给旅游者的一套整体性旅游产品,其构成内容丰富、涉及众多行业、形式多种多样。旅游产品结构指各种旅游产品之间的数量之比例关系,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将旅游产品划分为不同类型。如根据旅游观光目的地的性质,可分为自然、人文和综合三大类;根据旅游的目的可分为观光旅游产品(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城市风光等)、度假旅游产品(海滨、山地、温泉、乡村、野营等)、专项旅游产品(文化、商务、健身)、生态旅游产品等四种类型。也可根据旅游过程将旅游产品分为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可进入性旅游产品等四大类,或者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体验环境和旅游消费方式等四种类型。

4. 旅游产业所有制结构(Structure of Tourism Industry ownership)

旅游产业所有制结构是旅游产业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所有制成分在旅游产业经济中的构成、地位及其相互作用。就我国旅游产业结构中各个行业的企业及其所有制成分的结构状况而言,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目前我国旅游产业所有制形式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和外商投资经济五种成分,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第二,旅游产业中国有经济成分占主体地位。第三,各经济成分在不同的产业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有轻有重。中国旅游饭店和相关旅游住宿业结构中,尽管自1987年以来国有涉外饭店企业数和客房数量在全国旅游涉外饭店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但是国有资产至今仍然居于绝对多数份额的地位。2.2.3.3 旅游产业关联(Relevancy of Tourism Industry)

当前社会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广泛复杂、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有的产业以其他产业的产品作为自己的供给,同时又把自己的产出作为一种市场供给提供给其他产业进行消费。对于这种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产业经济学称之为产业关联。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曾通过投入产出关系对各产业(宏观与微观)之间的生产、交换、分配关系进行了分析。旅游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集旅游生产、消费、服务等一系列活动为一体的行为集合,是各行业相互交织、相互关联的复杂产业体系。一项旅游活动的完成需要多个行业的密切配合。因此,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或部门之间存在复杂关联与经济联系。从产业经济学视野来看,旅游产业关联具体表现为:

1. 产品和服务关联

旅游活动在客观上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六个领域,因此旅游产业常以其他相关产业、部门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为依托,如交通部门、住宿部门、餐饮业、零售业等,进而形成高度的产品与服务内容的关联性。且这一特点决定了旅游活动的高度关联、带动功能,使旅游产业成为一个产业群体的核心,对与之产生关联的建筑、交通、饭店、餐饮、娱乐、商贸、工艺美术、工农业都能起到直接或间接的带动作用。

2. 生产技术关联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运用于旅游产业,同样会对旅游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如网络发展、信息技术革命、旅游业营销、旅游资源开发等等。因此,科学技术与旅游产业的发展之间也有着高度的关联性。

3. 投入产出关联

旅游业消耗其他产业部门的生产产品和服务,因此形成“投入”、“产出”关系,即以货币为媒介的等价交换。

4. 劳动就业关联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由于旅游活动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诸多行业,也就能在多种行业范围中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据统计,旅游业带动的就业人口比例为1:5左右,提供机会多,就业成本低。因此,从扩大就业、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等方面着眼,旅游产业无疑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5. 投资关联

旅游产业的发展要通过相关产业部门的协调发展来实现,这就需要一定数量的投资。如旅游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和饭店宾馆)的投资,必定带动相关产业如建筑行业的发展。这就是旅游投资乘数效应。2.2.3.4 旅游产业关联方式与效应

1. 前向关联与后向关联(Forward Relevancy and Afterward Relevancy)

前向关联是指某一产业的产品在其他产业中的利用而形成的产业关联。后向关联是指某一产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从其他产业获得投入所形成的依赖关系。不管是前向关联还是后向关联,二者之间都会形成一种关联的生产动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就旅游产业而言,即需要旅游景点、景区、观光地区提供旅游产品,需要交通运输部门、通讯部门、信息技术部门等产业提供服务,因此,前向关联的旅游产品提供部门,以及后向关联的旅游服务提供部门之间就形成了一系列的旅游产业的关联,这些相关部门的发展影响着旅游产业的成长。与此同时,就旅游产业的相关联的产业而言,其后向关联性较强,即旅游产业能够拉动其后续产业发展。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中论述了产业关联在不同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中的重要作用。

2. 单向关联与多向关联(Un-directional Relevancy and Multiple Relevancy)

单向关联是指一系列产业部门间,后面的产业部门直接消耗前一个产业部门生产的产品或服务,而后续产业部门生产的产品或服务并不为前一个产业部门服务。多向关联是指一系列产业部门间,后面的产业部门消耗前一个产业部门生产的产品或服务,同时后面产业部门的产品或服务也为前一个产业部门服务。旅游产业关联存在单向关联、多向关联关系,其中,单向关联占主体。正确认识旅游产业的单向关联、多向关联,有助于提高旅游资源利用效率和旅游经济效益。

3. 直接关联与间接关联(Direct Relevancy and Indirect Relevancy)

直接关联是指具有直接的投入产出关系的各产业之间的联系,间接关联是指两个产业部门不发生直接的产品或服务联系,通过其他产业部门的中介才有关联。根据投入产出表计算直接消耗系数和资金消耗系数,分析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由直接消耗系数和资金消耗系数反映产业间直接关联和间接关联关系。前向、后向、单向、循环关联中相邻两个产业之间的联系都是直接关联。

4. 产业关联效应(Effect of the Relevancy of the Industry)

产业链条上,大部分单位既是供给者,又是市场的需求者。作为供给者,它通过向其他产业提供要素的投入,来确立自己在产业链中的地位;而作为需求方,通过对其他产业产出的消费,来显示其在产业链的作用。在产业经济学中,可以利用关联系数对某个产业的直接关联进行研究。

旅游产业是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旅游生产、消费、服务等一系列活动的集合,具有跨地区与跨行业性、旅游生产和消费的相统一性、非物质化的产业特性,是一个各行业相互交织、相互关联的复杂产业体系。研究低碳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问题,不但要熟悉旅游产业的基本内涵与特性,最为重要的是要清楚地掌握与旅游产业相关的诸多问题,这样才能在广阔视野中研究低碳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如旅游产业结构、旅游产业关联、旅游产业组织、旅游产业布局、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旅游产业政策等。

2.3 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演化

研究中国低碳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还应对世界、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历史演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低碳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及其创新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对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内涵及其演化有充分的了解与认识。2.3.1 近代旅游业及发展模式2.3.1.1 托马斯·库克与世界近代旅游业

近代旅游业的产生、发展,与被称为“近代旅游业之父”的托马斯·库克(1808—1892)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

19世纪初期,欧洲发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近代产业革命,产业革命的发生,不仅带来了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也为人们外出旅行创造、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然而由于当时人们普遍缺乏旅行基本经验及对旅游目的地的了解,故虽有强烈外出旅游的愿望,但实际外出旅游的人数并不多。鉴于此,敏锐地意识到这种需要的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开始组织旅游活动,并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旅游公司,开创了近代旅游业发展的先河。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次从英国莱斯特前往洛赫伯勒的旅游活动,活动参加者达到570人之多,往返行程24英里,目的是参加在洛赫伯勒举行的禁酒大会。这次旅游活动被人们称为“伟大的创举”、视为近代旅游业的开端。

1845年,库克在英国莱斯特正式创办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托马斯·库克旅行社,并组织了从莱斯特到利物浦的团体旅游,参加这次旅游活动的人数达350人,为时一周。与前面的旅游活动相比,这次活动显然具有近代旅游业的特点:第一,这次旅游活动具有营利、经济目的。第二,活动为期一周,在外过夜数天,属于长途旅游。第三,库克做了大量前期考察,以确定停留和参观游览景点、了解沿途旅馆情况。第四,库克担任导游的同时,还沿途聘请了地方导游,为游客讲解当地的景点。第五,编印出版了世界第一本旅游指南《利物浦之行手册》,并发放给游客,其内容为活动过程中的有关时间安排、停留地点、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等。这些都体现了现代旅行社特点,开创了旅行社业务的基本模式。

1865年,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成立,并相继在美洲、非洲、亚洲设立分公司,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旅游企业。这一系列的旅游活动,使托马斯·库克的名字在欧美地区人人皆知,他的名字几乎成了旅游的代名词。托马斯·库克也因其为近代旅游的贡献而被誉为“近代旅游业之父”。

此后,一些运输公司也纷纷涉足旅游业。到20世纪初,托马斯·库克旅游公司、美国运通公司、比利时铁路卧车公司成为世界旅游代理的三大公司。总之,伴随着产业革命,人们开始有较为普遍的旅游需求,而且这一需求促使了近代旅游业、旅游企业和组织的形成与发展。2.3.1.2 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发展

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结束,西方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封闭了近百年的大门,西方国家的商人、传教士、学者、冒险家纷纷来到中国内地经商、传教、采风、探险、旅游,这些活动也带动了当时中国国内旅游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战争所带来的门户开放也刺激了中国人的出国旅行。为了迎合这一旅游活动的发展趋势,英国通济隆旅行社(托马斯·库克旅行社)和美国运通公司开始在上海经营与旅游相关的各项业务。

真正属于中国自己的旅游业的发展,缘起于上海商业银行旅行部的设立。1923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经理陈光甫在其银行下设“旅行部”,为出游者安排行程及办理各种相关事宜,属于我国自己经营的旅游机构正式出现,也开辟了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先河。1927年6月,旅行部从银行中独立出来,改名中国旅行社并独立营业,旅行社下设七部一处(运输、车务、航务、出版、会计、出纳、稽核部和文书处),并制定旅行社业务宗旨:“导客以应办之事,助人以必需之便。如舟车舱之代订,旅舍卧铺之预定,团体旅行之计划,调查游览之入手,以致轮船进出日期,火车往来时间,均在为旅客所急需者。”1928年到1938年,中国旅行社的营业规模、业务发展迅速,在全国设立了58个分支社或办事处,并在纽约、伦敦、新加坡、马尼拉、中国香港等设立了办事处。其经营的业务范围也相应扩大。此外,国内一些地方还出现了一些地方性旅行社,但规模一般较小。

20世纪20年代以后,国内交通客运业、饭店业、景区建设迅速发展,促进了中国近代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以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为例,不但确立了其在中国的交通枢纽地位,有轮船招商局、中国邮航公司、中华航空公司等,通航于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之间,而且饭店业发达,中西旅馆和饭店达到三百多家。这些都促进了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发展还造就了一些著名旅游度假地,如庐山、北戴河、莫干山、鸡公山等。而且,中国近代旅游的发展还带动了旅游促销活动的发展。如20世纪30年代,国内旅游界分别在上海和杭州举办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国货博览会和西湖博览会。2.3.1.3 世界近代旅游业的发展特点与模式

根据以上叙述可以看,随着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升,社会财富的增加与积累,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旅游、休闲、消闲的人数大大增加。而且随着科技、交通工具的发展与进步,拓展了人们旅游的空间,旅游地理范围大大扩大,世界各地人们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同时,随着旅游人数的大大增加,旅游业逐步成为一个新兴的经济活动,激励着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胜地、景观的建设。这一时期的旅游业的发展具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旅游业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将行、游、住、吃、购、娱等服务集为一体。第二,旅游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取得经济效益,经济性成为旅游业最根本的属性,是旅游业的核心和实质。第三,旅游业具有服务性,旅游业为旅游者提供的劳务是一种可以用于交换的特殊商品,这种特殊商品同一般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而生产这种特殊商品的过程就是服务。第四,旅游业的依赖性较高。如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旅游业的国民经济依赖性,相关行业和部门之间的高度依赖性,气候、环境、经济、政治、社会的高度依赖性。第五,旅游业逐渐显出其带动性、外向型、季节性的特点。2.3.2 现代旅游产业及其发展模式2.3.2.1 现代旅游产业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战后经济的快速恢复与发展,世界范围内迅速掀起了一个旅游业持续、高速增长的潮流(见表2-1)。1960年,国际旅游人数6021万人次,国际外汇收入69亿美元;2000年,国际旅游人数69800万人次,国际外汇收入4 760亿美元。40年间国际旅游人数增长近12倍,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增长近70倍。尽管在某些时期,曾经因诸如世界性的能源危机等突发事件而使世界范围内旅游活动的发展势头有所减缓,但这并不影响旅游活动发展的整体特征。据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消息,到1992年,国际旅游就已经达到年流量5亿人次,年消费3 000亿美元,吸收就业人数1.2亿人。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旅游业已经超过汽车、钢铁等产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的最新统计显示,2011年世界各地旅游业呈现出积极增长态势,国际旅游人数达到9.8亿人次,较2010年增长4500万人次,增长了4.81%,创下历史新高。尤其是亚洲地区的旅游业增长表现更为突出。2011年,亚洲接待国际游客数量达2.16亿人,较2010年的2.04亿人次增长6%。这符合全球经济形势的现状,亚洲地区将继续主导2012年甚至更长时期的行业表现。从全球范围来看,旅游消费最多的是中国、俄罗斯、巴西和印度。预计2012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数增幅将在3%至4%之间,有可能首次突破10亿人次大关。表2-1 1950—2000年世界范围内国际旅游人数、外汇收入以及增长情况2.3.2.2 中国现代旅游产业发展历程

中国现代旅游产业发展主要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的旅游产业发展历程,并根据其表现出来的特点,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1. 政治旅游接待时期(1949—1965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巩固新政权,中央积极扩大统一战线,各地积极贯彻侨务政策。1949年12月,厦门市首先成立了华侨服务社。1951年,福建省泉州市成立了华侨旅行社,并先后在全国各地十几个城市设立了华侨服务社。1957年4月22日,华侨服务总社在北京成立。这一时期建立的旅游机构,其主要任务则是为了接待华侨、港澳同胞回国或回内地探亲、访友、参观、旅游,并提供相关的服务。

1952年,“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我国召开。以此为契机,来华旅游的游客大大增加。1954年4月15日,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在北京成立,并在上海、天津、杭州、南京、汉口、广州、沈阳等地成立了14个分社。当时,中国国际旅行社的主要任务是作为统一招待外宾的食、住、行事务的管理机构,承办政府各单位及群众团体有关外宾事务招待等事项,并发售国际联运火车、飞机客票。到1957年,中国国际旅行社和11个社会主义国家有业务往来,还与西方国家113个旅游机构建立了联系。可见,当时中国旅游的主要内容与任务就是搞好政治接待。1964年6月5日,由国务院提出成立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64年7月22日批准。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对外自费旅行者的旅游管理工作,领导各有关地区的国际旅行社和直属的服务机构的业务,组织我国公民出国旅行,负责有关旅游的对外联络工作和宣传工作。这一时期国内的旅游发展具有鲜明的事业发展的特点,国务院也明确规定了我国旅游事业发展的方针和目的。如学习各国人民的长处,宣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加强和促进与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和相互了解,以及通过发展旅行游览事业增加外汇收入,为国家建设积累资金。当然,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 旅游发展停滞时期(1966—1977年)

20世纪60年代中期,基于世界经济恢复与高速发展的大潮,全球旅游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且掀起了大众化的潮流。但是,由于1966年5月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影响,彻底打乱了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步伐,缘起于五十年代中后期的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其中,华侨旅行服务总社及各地分设机构被撤销,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包括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也只留下12人的业务班子。后在周总理的关怀下才逐步恢复。如华侨旅行社1973年恢复,并于1974年改名为中国旅行社,领导和承办华侨、港澳台同胞以及外籍华人的旅游探亲业务。

3. 入境旅游重新振兴时期(1978—1985年)

1978年以后,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旅游业发展开始步入正轨。旅游业作为国家创收的重要渠道、对外开放的窗口,得到了国务院的重视,进入了全面振兴时期。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改为“管理总局”,各省、市、自治区也相应成立了旅游局。1979年,国家旅游总局成立了“中国旅游服务公司”、“北戴河海滨旅游公司”和“中国旅游出版社”,办起了第一家旅游报刊《旅游通讯》(后改名为《中国旅游报》)。1980年6月,中国青年旅行社在北京成立。1981年7月,国务院在北京首次召开了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发布《关于加强旅游工作的决定》。1982年,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总局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加强对旅游工作的统一领导,充实和建立了旅游行政管理机构。1984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创旅游工作新局面几个问题的报告》,鼓励地方、部门、集体、个人和国家一起投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旅游业发展。这一时期,由于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有极大的神秘感,使得到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人数猛增,中国旅游业出现了历史上的空前大发展。但此时由于经济刚刚复苏,国内居民的旅游需求不足,国内旅游市场仍然很小。这一阶段入境旅游仍占据主导地位,入境旅游接待仍带有较浓的政治色彩,我国对旅游产业发展也没有明确的定位。

4. 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并行发展时期(1985—1997年)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入境旅游保持迅速增长的势头。同时,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居民的旅游需求得到很大发展,我国现代旅游产业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1986年,旅游业被正式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中国旅游事业开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91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正式明确地将旅游业定位为产业,并将其列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旅游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我国经济产业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产业。

5. 入境、出境、国内旅游全面发展时期(1997年至今)

1997年3月,经国务院批复,国家旅游局和公安部联合颁布《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并宣布自199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一《暂行办法》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已经形成。2002年,我国出境人数达到1660万人次,已经成为亚洲地区一个新兴的客源输出国。随着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的并行发展,中国也在世界旅游业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3.2.3 当代世界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复苏与快速发展,现代旅游产业成形,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支柱,且形成了一些别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如南斯拉夫模式、美国模式、西班牙模式、印度模式、小国旅游发展模式等等。同时,电子商务运行模式颠覆和改变了旅游行业的运营与发展模式,网络营销或网络直销大大拉近了世界各地的距离,减少很多中间环节。通过网上预订,自由组团出行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团购、换住等各种各样繁多的模式出现。由此,现代世界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呈现这样几个特点。

1. 旅游者队伍不断壮大,旅游产业成为第一大产业体系

随着世界经济、社会、文化进一步发展,人们收入的普遍提高,精神、文化、人文、历史旅游的需要进一步增强,外出旅游的人数进一步增加,旅游者队伍不断壮大。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2011年世界旅游业实现超过4%的增幅,国际旅游人数达到9.8亿人次,同比增长4.4%。在旅游收入方面,增幅居前几位的是美国、西班牙、中国香港地区和英国。旅游消费最多的是中国、俄罗斯、巴西和印度,其旅游市场和旅游行业已成经济攀升之趋势,据权威机构统计数据和预测,中国在2015年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据世界旅游与观光协会(WTTC)报道,2012年全球将有逾10亿人出境游玩,创纪录新高。基于此,旅游业已经成为服务贸易的主体产业、世界第一大产业、世界最大的就业部门。如2010年,世界旅游产业增值税额达到14 490亿美元,纳税额3 030亿美元,年消费额3 000多亿美元,并产生1.27亿个工作岗位,约占世界劳动力总数的6.7%,超过钢铁、汽车、石化等行业,成为世界经济的第一大产业,被全球公认为世界经济中的产业之星。

2. 世界旅游供给水平跃上新台阶,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交通的便捷化使得环球之内可以朝发夕至,预订系统逐步形成世界网络,各国出入境手续日益简化,信用卡交易通行世界,世界范围内的旅游供给水平已经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世界旅游产业逐步成熟,市场划分逐步细化,旅游服务水平也日益专门化、专业化。这不仅使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渐趋激烈,也使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在竞争中不断得到提高。

3. 新兴旅游业态不断出现,旅游产品结构愈加丰富

传统观光旅游进入成熟期,度假旅游、探亲访友旅游、专项旅游等现代旅游产品、市场供给能力逐步成熟,探险旅游、体育健身旅游、修学旅游等新兴旅游产品异军突起,生态旅游、农业旅游等后现代旅游活动逐步出现,且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因素。从各旅游行业部门提供的单项旅游产品来说,产品结构种类愈加丰富、品种齐全,能满足不同层次旅游消费者的需要。比如旅游饭店业、餐饮业、旅游交通业、景点景区业大大发展。

4. 国际旅游区域重心东移,客源市场分散化

二战以来,世界各国经济迅速恢复。20世纪60年代以后,亚太地区国家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亮点。经济发展带来的是旅游产业迅速发展,于是世界旅游产业的中心开始东移。其中,亚洲的日本、中国台湾、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大陆的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成为世界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新兴力量。这一发展趋势不但带动了世界其他地区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使得欧洲旅游产业的统治地位开始动摇。旅游产业发展重心的东移,以及世界其他国家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崛起,使得世界诸多国家成为旅游产业的客源地,且逐步分散化。尤其是亚洲国家旅游业的兴起,使得中东、东盟、日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非洲等地成为和美国、欧盟、南美、俄罗斯、非洲等地一样的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地。

5. 旅游需求多样化、高质化、个性化

随着旅游者客源地的普及化、大众化,旅游休闲已成一种趋势,就像吃饭、睡觉、上班一样,成为现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旅游者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高质化。从人口特征来说,老人增多,女性增多,单身、晚婚及丁克增多,受教育程度提高,同时人们闲暇的时间增加,人们的旅游观念出现了较大变化,如旅游意识增强,自我实现的意识增强。而这也促发了人们的旅游需求的变化,不但致使旅游的需求总量增加,更加导致了新的旅游需求类型的产生,以及人们对于旅游需求质量的提高。

6. 中远程旅游渐趋兴旺,国际旅游活动逐渐增加

随着科技与旅游交通工具的日益进步,旅游出行更加方便,人们出行旅游逐渐普及化。而且随着航空技术的日新月异,地球村逐步形成,世界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距离对于旅游活动的限制日趋减弱。由此,中远程旅游比例将由1995年的18%增至2020年的24%,而中近程旅游的比例将由1995年的82%降至2020年的76%。在整个旅游活动中,国际旅游的比例逐步增加。

7. 旅行社行业体系、服务体系逐步成熟,为就业提供了巨大空间

通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旅游业和旅游餐饮、旅游交通、旅游景点景区、旅游零售业之间的配合日渐默契,逐步形成了具有现代产业、产业链意义的旅游产业体系。而且,旅游业作为整个产业链的龙头,也为社会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世界旅游组织研究表明,到2020年,全球旅游业可以提供3亿个直接就业岗位。

总之,通过60年的发展,旅游产业形成了具有工业化意义的产业发展模式,表现出福特制、工业化生产、流水线的模式。这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产物。2.3.2.4 当代中国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现代旅游的发展也实现了诸多的转变。一是实现了从旅游事业到旅游产业的转变。1986年,国务院决定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1992年中央明确提出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并在“九五”计划中将旅游业列为第三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序列的第一位。而且通过“九五”时期的发展,旅游产业基础夯实,稳步发展。二是逐步实现了从旅游小国到旅游大国的转变。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接待人数(180万人)仅为世界的0.7%,居世界41位;2011年,累计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3542.35万人次,出境旅游人数达7 000万人次,居世界第三。三是旅游业日益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主要支柱之一。

1. 旅游产业结构将渐趋完善,支柱性地位即将确立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我国旅游产业已经形成一定的结构体系。到2010年,我国国际、国内旅游业的年产出将达到1.3万—1.4万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可望提高到8%,真正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支柱产业。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结果,每年全世界国际旅游收入是2万亿美元,如果我国占15%,则可达到3000亿美元,这么一个大市场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届时,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真正无可动摇。

2. 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将得到实施

区域旅游合作这种方式可解决旅游资源的不可移动性和旅游者选择性之间的矛盾,塑造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和提升竞争实力,应对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以“市场开放、客源互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原则的区域合作,已成为全球旅游界的共识,推进区域旅游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是未来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旅游业要发展,必须与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产业和建筑业、农业、轻工业、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等产业的发展协调一致。1994年,我国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思想定为基本国策,并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开始重视对旅游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努力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旅游经济增长方式显出集约型发展的特征

旅游业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产业。旅游产品具有综合性和易被动性,受制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旅游业发展方式是多元的、多层次的。其次,开拓客源,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这是集约型的增长方式,其发展趋势表现为减缓大规模投入的势头、普遍加强市场开拓的力度,加强效益的观念,逐步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最后,要强调与国际接轨,强调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 文化旅游、国际化旅游将更加突显

旅游文化是中国旅游业不可缺少的文化底蕴和灵魂,是中国旅游业保持中国特色、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文化是旅游业创名牌、提高竞争力的法宝。坚持以国际化视野发展旅游、国际化水准打造世界旅游品牌、国际化旅游经验推进旅游管理服务、国际化标准建设旅游设施,面向世界开拓国际市场,引导旅游企业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就能进一步提升我国旅游产业的国际化水平。

5. 旅游法规体系将逐步得到建立健全

旅游法规体系的逐步健全,一是为了促进本国旅游业健康发展,从而促进本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发展;二是为了提高本国企业在国际旅游市场的综合竞争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三是为了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四是为了促进本国国民和其他游客的健康文化生活;五是为了促进世界和平,增加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2.3.2.5 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

就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来看,由于世界各国的国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产业发展政策与制度各不一样,因而逐步形成不同的发展模式。如南斯拉夫发展模式、美国发展模式、西班牙发展模式、印度发展模式、小国旅游发展模式。南斯拉夫发展模式:实行全面开放,国家干预少,企业有充分的自主权;政府在宏观上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如低息贷款、外汇提成、减税等。美国发展模式:旅游业发达程度与国民经济发达程度基本同步。加强宏观管理,更加重视旅游业,重视旅游来在政治文化方面的意义;更加注重国家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对国际游客的流向进行引导控制;提倡消除旅行障碍;英国与他国保持自由市场,对外国游客购买劳务不收增值税,并鼓励投资。旅游行政管理体制实行地方政府主导型。旅游业经营以大企业为主导,小企业为基础,旅游企业几乎为私营。西班牙发展模式:在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上,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得到政府的特别重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多数国家旅游业持续高速发展,国际旅游收支呈现顺差。以邻国大众旅游市场为目标,在出入境、外汇管理与税收方面限制少。旅游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在产业政策中发展旅游业成为国家的主导政策之一。印度发展模式(欠发达国家旅游发展模式):国际旅游业超前发展。注重国内旅游的同步发展。国家基本上采用的是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并举的混合型发展机制。小国旅游发展模式:国际旅游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旅游管理机构地位高,权限较大。旅游业受世界经济影响较小。

就现代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具体内容而言,一是价值主张(Value Proposition)逐步从近代旅游的满足消费与服务需求方面,逐步转移到了产品开发主导方面,即旅游产业企业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导,通过产品开发主导旅游市场,激发不同人群旅游需求。二是消费者目标群体(Target Customer Segments)大众化、普及化。随着经济发展、收入增加积累,旅游活动已经实现大众化、普及化,所有社会成员成为旅游消费人群。基于此,现代旅游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大众化的社会活动之一,参加旅游的人越来越普及,且旅游需求更富多元化,旅游产品的内容与内涵日益丰富。三是市场划分(Market Segmentation)与分销渠道(Distribution Channels)逐步细化。近代旅游企业承担几乎所有的旅游业务与活动,但是当旅游产业发展到现代阶段后,出现了旅游市场划分、分销渠道逐步细化的趋势与特征,不同旅游企业、各级旅行社承担着不同的国内、国外旅游业务,并形成不同的分销渠道。进而,使得旅游经济的产业化趋势、特征更加明显,旅游消费需求集中化,旅游产品供给专业化,使得旅游产业从其他行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旅游产品的生产供给,成为向游客提供食、宿、行、游、娱、购综合性一条龙服务的新兴产业,也使得旅游产业运行的规范化特征逐步突出。无论是国际旅游还是国内旅游都形成了一套规范运作模式,使旅游企业的行为规范有序,不仅大大方便了游客的出游,而且又进一步推动了旅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进程。四是产业价值配置(Value Configurations)与核心能力(Core Capabilities)都有较大转变,不再是单纯的为旅游者提供各项服务,而是转化为多元化产品的开发、旅游的市场诱导、景区与景点的建设,进而激发、满足更为多元化、普及化的人群的旅游消费需求。由此,依托现代科技发展、交通运输和通信条件的改观,旅游突破了地域和疆域的界限,全球性旅游经济活动蓬勃开展,全世界每年数以亿计出境的游客足迹遍布了地球七大洲四大洋的山山水水。五是旅游产业的合作伙伴网络(Partner Network)更加专业化、社会化。随着旅游活动内容的不断丰富,旅游企业与社会其他行业之间的合作更加普及,社会诸多群体参与到多元化的旅游行业之中,而且旅游六大领域(食、住、行、游、购、娱)的参与度与丰富度进一步提高。而这进一步提高了旅游业务的专业化、社会化。六是成本结构(Cost Structure)与收入模型(Revenue Model)进一步多元化。旅游产业企业为了推进企业的发展,实现企业、客户价值的最大化,把企业内外要素整合起来,开发了更多的多元化产品与服务,建构了完整、高效、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业务运行系统,这不但使得旅游业务更加专业化、系统化、产业化、普及化、社会化,也使得旅游产业的成本结构、收入结构更加多元化。七是更加注重旅游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旅游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使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显著提高,从而引起各国政府和经济部门的关注。同时,人们也更进一步地了解到了旅游活动与自然界生态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认识到优良的自然环境才能增强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于是更加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严格保护和改善;对旅游经济无计划、无控制地发展,对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的行为开始有所控制。现在世界各国在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都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对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总之,在旅游发展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旅游是以一种非产业状态存在的。19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经济收入提高,闲暇时间增加。根据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以后,就会产生追求满足心理更高层次需求的动机。以增长见识、陶冶性情、放松身心为目的的旅游需求由此产生。

第3章 低碳旅游: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3.1 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旅游产业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逐渐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由于现代化、工业化、商业化的发展模式,及消费社会、消费文化的影响,旅游产业发展中也出现了奢侈性旅游、“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注重物质享受、浪费严重的倾向与趋势,影响了旅游景点、景区的生态环境,过高的碳排放量影响到了世界大气环境。为了降低旅游产业的碳排放量,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应当在低碳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改进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积极推进低碳旅游产业。3.1.1 低碳理念与低碳经济3.1.1.1 低碳理念

正如笔者在前言中所指出的一样,当世界历史发展到20世纪以后,在工业革命、技术革命基础上发生的产业革命,在经济与社会领域正式演化、发展为现代化、物质主义的经济生产与社会发展模式,并显出相对于农业生产模式不可估量的经济优势与动力,将人类从封建社会、传统社会中解放出来,给予人们相对平等的经济身份。这无疑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但也正是这一经济领域的革命,不仅致使经济发展亦步亦趋的商业化、工业化,也使得人类社会发展的逻辑充满了理性化、商业化、工业化的特征。经济与社会的理性化无疑将人类的理性本质充分地挖掘了出来,使得人成为理性的奴隶。社会、人性的理性化不仅使得社会走上了形式理性的道路,并使其成为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逻辑,也逐渐型构出以理性化、物质化指标为主体的现代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于是,产生并发展于物质化、商业化的现代化发展模式高度依赖于社会物质生产水平、能力的提高,并使得物质资料、资源、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与进步及评价的中心。以此为基础,社会、文化发展的逻辑又出现“异化”、消费文化、景观社会等特征。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现代化模式所蕴含的物质资源、能源大量采掘、利用、提炼的逻辑,大大增加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废物、废气的排放量,破坏、污染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2006年,《斯特恩报告》指出: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存量(包括二氧化碳、甲烷、亚硝酸氧化物和一些工业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正在上升,这些都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2000年全球温室气体的来源则是:电力24%、工业14%、交通14%、建筑8%、土地使用18%、农业(非能源排放)14%、其他相关能源5%、浪费3%(见图3-1)。2007年2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召开会议并发布第四次评估报告,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发生的程度比之前估计的要高,其负面影响比之前估计的还要严重,近50年全球气候变暖超过90%的可能性是由人类活动(尤其是化石燃料的使用)引起,气候变化“极可能”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如果说此前气候变化与人为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在科学上还存在不确定性,最新的评估报告则打消了这种不确定性,表明大多数科学家对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已达成共识。图3-1 2000年全球温室气体来源

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使得人类有一个安居乐业的家园,各国纷纷以这一调查预评估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逻辑,开始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诸多经济学家、环境保护学家在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时,把目光主要聚集在了“低碳发展”的理念上,预期通过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发展模式,为人类创造新的发展前景,也即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减少碳排放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目的,实现绿色发展,其实质则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这一发展模式一经提出后就成为全球各国政府及民间的共识。3.1.1.2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当然,低碳经济模式的提出与认同也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第一次对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工业文明和高碳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深刻反思。同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接受了该建议。1997年的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并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了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概念,主张把发展低碳经济置于国家战略的高度,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政策法规和配套措施,并成立了相应的能源和气候变化部。

2004年日本政府与学者开始对低碳社会模式与途径进行研究,并于2007年2月颁布了《日本低碳社会模式及其可行性研究》,以日本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在1990年水平上降低70%为目标,提出了可供选择的低碳社会模式,并在2008年5月进一步提出《低碳社会规划行动方案》(A Dozen Actions towards Low-Carbon Societies)。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