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入门八日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5 17:16:00

点击下载

作者:胡晶晶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会计入门八日通

会计入门八日通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会计入门八日通作者:胡晶晶排版:昷一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1-01ISBN:9787515808062本书由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1日应知必会:会计基础知识

预期目标

◆理解会计相关基本概念

◆掌握会计核算内容与规范

◆明细会计人员必备的素质和要求

计划安排

必备知识讲解:

◆会计的特点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的职能 ◆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的任务 ◆会计核算的方法

◆会计的方法 ◆会计核算的工作流程

◆会计的对象

技能操作演练:

◆会计基本概念的理解训练

◆什么样的会计人员才合格

◆会计主体的认识

◆会计核算的认识第1阶段:会计初入门必备知识讲解

1.会计的特点

会计是现代经济生活中使用普遍、出现频繁的一个词语。“会计”一词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会计工作,另是指会计人员。(如图1-1所示)图1-1 会计的含义

我们这里所说的会计是指会计工作。会计具有显著的特点,通过对会计特点的认识,可以进一步理解会计的含义。会计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如图1-2所示。图1-2 会计的特点(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的经济信息系统,会计管理活动是一种价值管理活动。(2)以凭证为基本依据

会计只有以合法的凭证为依据,才能使其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客观性、真实性与可验证性。(3)以一套完整的专门技术方法为手段

会计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专门技术方法,无论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还是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都是以这套专门的技术方法为手段的。(4)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具有全面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会计对经济活动管理的全面性、连续性和系统性特点,使得会计在现代经济管理中具有突出的地位。

2.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即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1)会计的核算职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对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和报账,为相关关系人提供财务信息。会计核算就是通过对经济活动信息转换成为会计信息,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进行报告的工作。

重要提示▲

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它反映的是资金运动情况。从内

容上讲,它体现了记账、算账、报账三个阶段。(2)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的监督职能,也称控制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对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和指导。

会计的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会计核算是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的有力保障,只有通过会计监督保证经济活动按规定的要求进行,并且达到预期的目的,才能发挥会计核算的作用。

3.会计的任务

会计任务是会计管理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会计职能的具体化。会计的任务取决于会计的职能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并受会计对象的特点所制约。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同整个经济管理的任务是分不开的,但会计只能完成与其对象有关的那一部分任务,而不能超过这个范围。

重要提示▲

企业和行政、事业等单位会计的具体任务虽不尽相同,但根本任

务是相同的。会计的根本任务是:按照国家的财经法规、会计准则、制

度进行会计核算,提供以财务数据为主的经济信息,并利用取得的信息

帮助单位外部和内部的信息使用者进行经营决策,借以提高经济效益。

具体来说,会计的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1)反映和监督各会计主体对财经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维护财经纪律;(2)反映和监督各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提供会计信息,加强经营管理;(3)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及其他有关资料,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

会计任务是进行会计工作之前,人们主观提出的一种工作目的。具体而言就是在进行会计工作过程中应该达到什么目的,符合什么要求。只有明确会计工作的目的和要求,在具体实施会计工作的过程中,才能够按照这个目的和要求来安排每一个工作环节,也才能按照事先确定的目的或要求开展工作,最终保证目的得以实现。

4.会计的方法

会计方法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完成会计任务的手段。研究和运用会计方法是为了实现会计的目标,更好地完成会计任务。

重要提示▲

会计方法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的,由于会计对象多种多样,

错综复杂,从而决定了预测、反映、监督、检查和分析会计对象的手

段不是单一的,而是由一个方法体系构成的。

会6计对经济活动的管理是通过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以及会计检查方法等来进行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以及会计检查方法的具体内容如图1-3所示。图1-3 会计方法体系内容

上述各种会计方法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计方法体系。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基础,会计分析方法是会计核算方法的继续和发展,会计检查方法是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分析方法的保证。

5.会计的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对象。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如下。(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①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视同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

②有价证券是指表示绝对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如国库券、股票、公司债券等。

重要提示▲

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其收付直接关系到企业资

金的增减变动,为了保证企业货币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提高货币

资金的使用效率,必须及时、如实地办理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及结

存。(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存货、固定资产等)

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是公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且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制品、库存商品等流动资产,以及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设施、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债权是公司收取款项的权利,一般包括各种应收和预付款项等。债务是指因为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公司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现时义务,一般包括各项借款、应付和预收款项以及应交款项等。(4)资本的增减(所有者权益)

资本是投资者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资金。会计上的资本专指所有者权益中的投入资本。(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收入、费用)

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概念具体如图1-4所示。图1-4 收入、支出、费用及成本的概念

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都是计算和判断企业经营成果及其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利润)

财务成果主要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在财务上所取得的成果,具体表现为盈利或亏损。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等。(7)其他

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技能操作演练

实训演练1 会计基本概念的理解训练

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其主要特点是采用货币的形式,对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

业务情景:

某位初学者在复习会计基本概念时,无意中列出了下面的内容及排列顺序:

①会计对象 A货币计量

②会计职能 B管理活动

③会计方法 C资金运动

④会计假设 D成本计算

⑤会计本质 E货币、实物

⑥会计计量单位 F会计核算

问题分析:

请你将左右两边相关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实训指导:

实训演练2 什么样的会计人员才合格

行业和性格往往是很难定位的,没有所谓的“天生就是会计的人”。但会计和其他所有行业一样,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和行业必备的职业素质和道德要求。(1)会计人员必备的素质

良好的职业道德:在会计工作中,利益驱动、诚信与否是会计人员经常面临的问题。恪尽职守、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爱岗敬业,以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准则处理会计事项,不做假账、不畏权势、不被利益所左右,才能成为合格的会计人员、企业的得力干将。

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不是简单地做题。“用数字说话”的同时需要会计工作者做出准确的职业判断。特别是新会计准则发布之后,更多的不是规定具体的会计处理法,而是给出某些判断的标准或原则,让会计人员做出选择和判断。

拥有较强的职业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保守秘密、开拓创新是会计人员所应具有的最基本和必要的职业素质。如今经济快速发展,金融全球化,要求会计人员不仅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术水平,而且还必须具有责任意识,保守企业商业秘密。(2)会计人员的任职要求

会计作为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在任职要求上有比较严格的规定。

要持有会计证,即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持证者才能上岗。

应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十四条规定:“会计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遵守职业道德。”这是对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

业务情景:

2009年12月,××电子有限公司张总经理,以加强对公司财务部管理为由,将自己朋友的女儿李×,调入该公司财务部担任出纳,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并兼管会计档案工作。李×到公司财务部工作后,经过两年的努力,取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2012年2月,张总经理任命李×为该公司财务部经理,全面主持该公司财务部工作。

问题分析:

请指出上述情况中,哪些行为不符合国家规定?并说明理由。

实训指导:

张总经理将李×调入该公司担任出纳的行为不符合规定;出纳兼管会计档案工作的行为不符合规定;任命李×为财务部经理的行为不符合规定。理由如下:(1)《会计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而李×在2009年12月前尚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2)《会计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3)《会计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而李×当时既不是会计师,又从事会计工作不满三年。第2阶段:会计核算内容与规范必备知识讲解

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指会计核算工作赖以生存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由于会计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极为复杂,其反映的经济活动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为了使会计能够连续、系统、综合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信息使用者所需的有用信息,必须对会计实务中那些尚未确知或无法正面论证的先决条件及其环境,根据客观的或经常的情况做出合理的推断和规定。这些合理的推断和规定,就构成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因此,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有时也称为会计假设或会计假定。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般包括以下四方面,如图1-5所示。图1-5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这一前提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明确了会计人员为谁核算以及核算哪些经济业务等问题。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往往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并不一定就是法律主体。

重要提示▲

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合伙经营活动);可

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个单位或企业内部的某一个

特定的部分(如企业的分公司、企业设立的事业部);可以是单一企业,

也可以是由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2)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这一前提界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从会计角度来说,无论企业将来会遇到什么情况,其结果如何,都要假设它在一定的时期内会持续经营下去。只有这样,才能选择和确定相对稳定的核算程序和方法,才能对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客观地予以计量、记录和报告,提供连贯的、具有可比性的会计信息,否则,一些公认的资产计价、收益确定原则,乃至会计处理方法等就将缺乏存在的基础而无法采用。(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分期的划分,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制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由于有了会计期间,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由于有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进而出现了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

重要提示▲《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我国企业的会计期间按年度划分,并以

日历年度为一个会计年度,即从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

计年度。按年度编制的财务会计报表称为年报。每一会计年度还具体

划分为季度、月份。(4)货币计量

在我国,人民币是法定货币,因此,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分别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时间、期间和度量单位,四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但这些基本前提只是根据会计实务中客观的或经常的情况,以有限的事实或观察为基础而做出的一些合理推论,并假设它们符合会计活动的规律和社会经济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会计环境的变化,会计的这些基本前提也可能会被不断拓展或修正。

2.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即会计服务对象)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它主要包括真实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1)可靠性(真实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重要提示▲

会计信息要有用,必须以可靠为基础,如果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

计信息是不可靠的,那么就会对投资者等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甚至

带来损失。(2)相关性(有用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的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会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具有价值,关键是看其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是否相关,是否有助于决策或者提高决策水平。相关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业过去的决策,证实或者修正过去的有关预测,因而具有反馈价值。相关的会计信息还应当具有预测价值,有助于使用者根据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3)可理解性(明晰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以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理解和使用。(4)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这主要包括两层含义,如图1-6所示。图1-6 可比性的两层含义(5)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6)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7)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8)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贯彻及时性,就要做到以下几点,如图1-7所示。图1-7 及时性的要求

3.会计核算的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就是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采取的一系列专门方法,主要包括如图1-8所示的七种方法,这七种方法相互依赖、相互配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方法体系。图1-8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图(1)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

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是对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先根据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然后根据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开立相应的账户,以便分类地、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2)复式记账

我国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企业必须运用复式记账方法进行记账。所谓复式记账就是对每笔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专门方法。(3)填制和审核凭证

填制和审核凭证是指为了审查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完整而采用的一种专门方法。(4)登记账簿

登记账簿简称记账,就是运用复式记账的方法,将会计凭证所记录的经济业务,连续、完整地记入有关账簿中所设置的各个账户。账簿是账户的集合,是具有一定格式、相互联结的账页,是记录和存储会计信息的数据库,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5)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一定对象归集和分配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以确定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它通常是指对工业产品进行的成本计算。通过成本计算,可以确定材料的采购成本、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可以考核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是否节约或超支。同时,通过成本计算,还可以确定企业是盈利还是亏损,并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6)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就是通过盘点实物,核对账目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的实有数,并查明实有数与账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在日常会计核算过程中,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正确,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往来款项进行清查、盘点和核对。在清查中,如果发现账实不符,应查明原因,调整账簿记录,使账存数额同实存数额保持一致,做到账实相符。(7)编制会计报告

编制会计报告是指根据账簿记录定期编制的、总括反映企业特定时点(月末、季末、年末)和一定时期(月、季、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编制会计报表,能够对分散在账簿中的日常核算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加工整理,提供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所需要的有用信息。编制完成财务会计报告,就意味着这一期间会计核算工作的结束。

上述七种会计核算方法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在会计对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和反映的过程中,不论是采用手工处理方式,还是使用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对于日常所发生的经济业务,首先要取得合法的凭证,按照所设置的科目和账户,进行复式记账,根据账簿的记录,进行成本计算,在财产清查、账实相符的基础上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核算的这七种方法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

4.会计核算的工作流程

就会计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过程来说,会计核算工作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在一个会计期间,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都要通过这三个环节进行会计处理,将大量的经济业务转换为系统的会计信息。这个转换过程,即从填制和审核凭证到登记账簿直至编出会计报表周而复始的变化过程,就是一般称谓的会计循环。

由于各企业的业务性质、经营规模、业务数量和管理需要的不同,企业会计循环的各基本环节的组织形式也不同。这种组织形式就称为“账务处理程序”,也称“会计核算形式”或“会计核算工作流程”。不同的账务处理程序规定了不同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步骤和方法。就我国而言,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有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两种。(1)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指对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要以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为依据编制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直接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其编制方法及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如表1-1所示。表1-1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内容

在手工记账下,为了减少记账凭证的数量和登记总账的工作量,可以尽量将同类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进行汇总,编制汇总原始凭证,再根据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流程如图1-9所示。图1-9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2)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是指对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要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编制记账凭证,再根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并据以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其主要核算内容如表1-2所示。表1-2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内容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流程如图1-10所示。图1-10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3)汇总记账凭证的账务处理程序

汇总记账凭证的账务处理程序是指定期将企业所有记账凭证汇总编制成汇总记账凭证,然后再据以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其主要核算内容如表1-3所示。表1-3 汇总记账凭证的账务处理程序内容

汇总记账凭证的账务处理流程如图1-11所示。图1-11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技能操作演练

实训演练1 会计主体的认识

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业务情景:

下列是一些关于会计主体的说法。

A.会计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

B.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C.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中的一个特定组成部分

D.会计主体有可能是单一企业,也可能是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问题分析:

请问上述对会计主体的认识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实训指导:

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所以选项A不正确。

实训演练2 会计核算的认识

会计核算要求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和比较。

业务情景:

明天会计师事务所由张伟和李辉合伙创建,最近发生了下列经济业务,并由会计员做了相应的处理。(1)4月11日,张伟从事务所出纳处借了600元现金给自己的孩子购买玩具,会计人员将600元记为事务所的办公费支出,理由是:张伟是事务所的合伙人,事务所的钱也有张伟的一部分。(2)4月16日,会计员将4月1日至15日的收入、费用汇总后,计算出半个月的利润,并编制了财务报表。(3)4月21日,事务所收到金利外资公司支付的业务咨询费3000美元,会计员没有将其折算为人民币反映,而直接计到美元账户。(4)4月29日,收到某药材公司的预付审计费用4000元,会计员将其作为4月份的收入处理。

问题分析: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该事务所的会计员对这些经济业务是否进行了正确处理?如有错误,主要违背了哪些会计假设或会计原则?

实训指导:(1)处理不正确。违反了真实性原则,张伟买玩具是他的个人行为,与事务所没有关系。这显然违背了真实性原则中要企业做到的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不得根据虚构的事项或交易进行确认。

虽然张伟是合伙人,但其只拥有占其股份份额的所有权。如果据此要求买玩具支出由所里承担是违反了利润分配程序,损害了其他合伙人的正当权益。(2)我国会计期间是月度、季度、半年度和年度。最小会计期间是一个月度,正式对外送的报表没有半个月的报表。此报表只可以做内部报表作为管理参考。(3)如果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的前提下,这笔业务应该折算成人民币核算收入。如果在银行开有美元账户则存款按美元和人民币两个金额核算,如果只有人民币账户的就按出售给银行得到的人民币分别计入收入和银行存款(不需要计入汇兑损益)。(4)不正确。违反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当收到预付款是并没有实际发生这笔业务。第2日会计的记账方法

预期目标

◆学会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 ◆学会编制会计分录

◆理解复式记账 ◆掌握试算平衡

计划安排

必备知识讲解:

◆会计六大要素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会计等式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设置会计科目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设置会计账户 ◆编制会计分录

◆复式记账原理 ◆试算平衡

技能操作演练:

◆会计六大要素中的数量关系理解 ◆编制简单的会计分录

◆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分析 ◆编制复合会计分录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对应关系 ◆编制试算平衡表

◆借贷记账法记账实例第1阶段: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必备知识讲解

1.会计六大要素

会计对象的内容繁多,涉及面广。为了便于会计核算,必须对其作进一步的分类,这样不仅有利于对不同经济类别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而且还可以为设置会计科目和设计财务报表提供依据。这种分类的类别,在会计上称为会计要素。企业的会计要素包括以下六方面内容,如图2-1所示。图2-1 会计核算六大要素

如图2-1所示中,左边三项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点上(月末、季末、半年末、年末)的资金运动静态表现;右边三项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的资金运动动态表现。(1)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在符合资产定义的前提下,同时还需满足下列两个条件才能确认为资产:一是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类。(2)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它是企业筹措资金的重要渠道。

重要提示▲

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应承担的义务,即导致负债的交

易或事项已经发生的义务,如购货的应付账款、借入的款项等。只有

因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已经产生的负债,才能予以确认偿还的义务,

而正在筹划的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

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负债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两类。(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它是资产金额与负债金额之间的差额。所有者权益主要有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4)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主要有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企业应当合理确认收入的实现,并将实现的收入按时入账。(5)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主要有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为了确定会计期间的净收益,还必须合理确认本期的费用,使费用与收入相配比。(6)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因此,利润的确认依赖于收入和费用、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反映利润的指标有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它是评价企业经济效益最主要的依据。

会计要素项目的分类,如图2-2所示。图2-2 会计要素项目分类

2.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是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关系的等式,也称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式。(1)静态会计等式

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经济资源即资产。企业的资产必定有其来源。提供资产的人对资产具有索偿权或所有权,在会计上称为权益。企业拥有的资产不能脱离权益而存在,有一定数额的权益,就必然有对应数额的资产。资源与资源所有者的要求权总是对应的,在任何时点上企业拥有的资源与资源所有者的要求权都是相等的。即存在如下的基本会计等式。

资产=权益 (2-1)

企业资产有两个来源,一是来源于所有者对企业的投资,二是来源于债权人。前者称为所有者权益,后者称为债权人权益或称为负债,则式2-1可变为:

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2-2)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3)

会计等式(2-3)是会计的基本等式,它反映了某一特定时期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的平衡关系,所以,我们称之为静态会计等式。它是设置会计账户、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编制财务报表的基本理论依据。

重要提示▲

在理解上述公式时应该注意,负债加所有者权益与资产的具体项

目并无一一对应的直接关系,而是在整体上与企业资产保持数量上的

关系,即是一种总量上的相等,不能机械地认为等式双方包括的每一

个具体项目都存在着等量关系。(2)动态的会计等式

任何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要取得利润就应运用债权人和所有者提供的资产,经过生产经营而获得收入。如果收入大于费用,则企业为盈利;如果收入小于费用,则企业为亏损,将收入与费用对比的结果关系用数学表达式可表示为:

收入-费用=利润 (2-4)

式2-4反映了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从某个会计期间考察企业的最终财务成果而形成的关系。它表明,企业某一期间的利润,是已实现的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差额。因此,我们称之为动态的会计等式,它是编制利润表的基础。(3)扩展的会计等式

式2-3和式2-4两个会计等式分别反映了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和动态,它们之间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因为企业的资金运动是连续的,是静态运动与动态运动相互交替的统一体。从企业经济活动的整体来看,企业经济交易的产生不仅会导致静态会计要素发生变动,而且也会使得静态会计要素和动态会计要素同时发生变动。

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经营所得利润归属于投资者,即增加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在会计期末时,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会比期初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增加一个数量,这个增量恰恰等于本会计期间实现的利润。因此,在会计期末时,反映六大会计要素之间内在数量平衡关系的综合会计等式表现为:

资产=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2-5)

式2-5不仅在会计期末时成立,在每一笔收入和费用发生时也成立。由式2-5可以看出企业经营成果最终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实现了利润,将会使企业的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企业发生了亏损,将会使企业的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企业通过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个渠道取得资产,资产用于生产经营过程而逐渐转化为费用,收入扣除费用后为利润,利润通过利润分配转化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无论如何转化,最终都要回到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上来。因此,会计等式最基本表达式是指“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它既是企业资金运动的起点,又是企业资金运动在一定期间后的终点。

3.设置会计科目

为了全面、系统、分类地核算与监督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以及由此引起的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各项损益的增减变动,就有必要按照各项会计对象分别设置会计科目。(1)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核算对象——经济业务类别的再分类,即将资产、负债等六大会计要素,分别根据各自的具体内容,科学进行第二次类别的划分,以便反映各会计要素具体内容增、减的具体变化情况,从而反映企业具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具体需要。

会计科目是设置会计账户的依据,也是编制会计凭证、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依据,它是编制财务报表的基础。(2)会计科目的分类

①按所归属的会计要素分,会计科目可分为以下五大类。具体如表2-1所示。表2-1 五大类会计科目

②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会计科目可分为以下两大类,如图2-3所示。图2-3 会计科目的类型

总分类科目对其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的作用,而明细分类科目是对其所归属的总分类科目的补充和说明。

重要提示▲

总分类科目一般由财政部制定,明细分类科目除会计制度规定设

置的以外,可以由企业根据需要自行决定设置。(3)常用的会计科目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六大类,每类下设有若干一级会计科目(总账科目)。企业常用的一级会计科目及其编号如表2-2所示。表2-2 新会计准则使用的会计科目续表续表

如表2-2所示中所示会计科目编号供企业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查阅会计账目、采用会计软件系统参考,企业可结合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会计科目编号。

4.设置会计账户

为了全面、系统、分类地核算和监督各项经济业务事项所引起的企业资金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还必须根据会计科目开设一系列账户,连续地对它们进行记录,以便于为信息使用者及时、准确地提供各种会计信息。(1)什么是账户

账户是按照规定的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及系统、连续记录的形式,或者说是分类核算的工具。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方法,账户所记录的会计数据是编制会计报表的资料来源。

在会计实务中,账户通常也叫会计科目,但在会计学上,账户和会计科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如图2-4所示。图2-4 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两点联系

没有会计科目就不能设置账户;没有账户,也就无法记录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的依据,是账户的名称;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会计科目变了,账户也要随之重新设置。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虽然存在着种种联系,但是更主要的是它们之间的不同。否则,也就没有分开设置和讲述的必要了,其不同如表2-3所示。表2-3 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区别一览表(2)账户的结构

为了记录经济业务、反映会计要素的变化情况,账户在结构上就应该有反映各会计要素的增加数和减少数两个部分。

同时,作为会计核算的一种办法,账户除了记录会计要素的增加和减少之外,还要反映出会计要素的变化结果,也就是期末余额。期末余额结转到下期,则转化为期初余额。

因此,每个账户至少应有四个金额要素,即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和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是静态指标,它说明会计要素在某一时期增减变化的结果。本期增加额和本期减少额统称为本期发生额,它是一个动态指标,说明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上述四项金额之间的关系为: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此外,为了便于随时考查每项经济业务的内容、记账时间及记账的依据,在账户中除“增加”、“减少”、“余额”三个金额栏目外,还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如图2-5所示。图2-5 账户的基本内容

至于账户的具体格式则取决于所采用的记账方法。根据规定,我国在会计核算时应采用借贷记账法,其基本结构如表2-4所示。表2-4 账户的基本格式

技能操作演练

实训演练1 会计六大要素中的数量关系理解

会计恒等式是复式记账原理、账户试算平衡原理、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基础。会计恒等式体现了以下三种数量关系:(1)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收入、费用与利润的关系:收入-费用=利润(3)会计六大要素的综合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下面将举例说明这三种关系。

业务情景:

假定王某有一处80万元的房屋准备开一家公司,然后以公司名义向银行贷款40万元,贷款期限三年。王某开的公司在第一个月没有收入,但是必须支付银行利息(现实中是三个月支付一次)2060元,那么,第一个月公司出现了亏损。第二个月,公司收到20000元的收入,支付6000元的工资,支付利息2060元。

问题分析:

请根据上述业务情景,试分析会计六大要素的含义及其数量关系。

实训指导:(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关系

上述案例中这家公司的资产就是80万元,王某对这家公司有80万元的所有权。用会计恒等式来表达就是:

资产(房屋)80万元=所有者权益(投资人所有权)80万元

这一等式表明,投资者投入资产(货币、实物)的数量与投资者拥有的权益的数量是相等的。

仅有房屋公司无法经营,王某以公司名义向银行贷款40万元,那么,这家公司就有了负债40万元,当然,这家公司同时增加了40万元的资产——银行贷款。用会计恒等式来表达就是:资产(房屋)80万元+资产(银行贷款)40万元=所有者权益(投资人所有

权)80万元+负债(债权人所有权)40万元

以会计要素来表达上述数量关系时就有第一个会计恒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1)

把(2-1)式移项,就得出:

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净资产 (2-2)(2-1)等式是会计记账、核算的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是基本的会计恒等式,它表明了投资人与债权人两者在企业的资产中到底占了多大份额。

在会计术语中,所有权称为权益。投资者的所有权称为所有者权益,债权人的所有权称为债权人权益,因此,“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又可以表达为:

资产=权益 (2-3)(2)收入、费用与利润的关系

企业的目的是获取利润,没有收入就没有利润,因此企业的首要任务是获取收入。要获取收入,必定要付出代价,会计上把代价称为费用。

上例中,王某开的公司在第一个月不但没有收入,而且还必须支付银行利息,因而,第一个月公司出现了亏损。这三个要素在一定期间(第一个月),就形成了下面第二个会计恒等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收入-费用=利润(2-4)

0-2060=-2060

第二个会计恒等式直观地表达了企业经营的结果——亏损2060元。

第二个月,公司收到20000元的收入,支付6000元的工资,支付利息2060元,那么:20000-6000-2060=11940(本月利润)+(-2060上月亏损)=9880

公司的利润是持续结算的,第二个月的利润应当弥补第一个月的亏损。(3)会计六大要素的综合关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数量关系存在着一种内在有机的联系,它们的综合反映是第三个会计恒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2-5)或者: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2-6)把王某所开公司上述的所有经济业务全部予以反映:①开业800000元=800000元②借款800000元+400000元=800000元+400000元③支付利息800000元-2060元+400000元=(800000元-2060元)+400000元④发生收入与费用797940元+400000元+20000元-8060元=800000元+9880元+400000元

实训演练2 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分析

经济业务,是指发生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能以货币计量并影响到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化的经济活动,也称会计事项或交易事项。不管会计要素如何增减变动,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中各要素的平衡关系,其资产总量总是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总量相等的。

业务情景:

甲公司2012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状况如表2-5所示。表2-5 甲公司资产负债表

假设企业在2013年1月发生如下几项经济业务:(1)公司从银行提取现金2000元备用;(2)公司购买材料60000元,货款暂欠;(3)公司以银行存款40000元偿还银行短期借款;(4)公司接受某人捐赠新设备一台,价值34000元;(5)公司签发并承兑无息商业汇票一张,面额为60000元,以抵偿所欠购料款;(6)公司因经营状况不佳,决定缩减规模,经申请批准减资。公司以银行存款19000元返还投资人胡先生;(7)公司销售商品一批,售价9000元,货款未收;(8)公司以现金支付销售产品运费800元;(9)期末,按权责发生制原则预提公司本期应负担的短期借款利息900元。

问题分析:

请根据上述业务情景试分析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实训指导:(1)公司从银行提取现金2000元备用。

该业务使企业资产要素的现金项目增加了2000元,资产要素的银行存款项目减少了2000元,两者此增彼减,增减金额相等,资产总额不变。由于该项经济业务发生只涉及资产要素项目之间的转换,而不涉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项目,所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不变,会计等式仍然保持平衡。(2)公司购买材料60000元,货款尚未支付。

该业务使企业资产要素的原材料项目增加了60000元,另一方面使企业负债要素的应付账款项目增加了60000元,从而使会计等式两边同时增加了60000元,会计等式仍然保持平衡。(3)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到期的银行短期借款40000元。该业务使企业资产要素的银行存款项目减少了40000元,另一方面使企业负债要素的银行短期借款项目减少了40000元,从而使会计等式两边同时减少了40000元,会计等式仍然保持平衡。(4)公司接受某人捐赠新设备一台,价值34000元。该业务使企业资产要素的固定资产项目增加了34000元,另一方面使企业所有者权益要素的资本公积项目增加了34000元,从而使会计等式两边同时增加了34000元,会计等式仍然保持平衡。(5)公司签发并承兑无息商业汇票一张,面额为60000元,以抵偿所欠购料款。

该业务使企业负债要素的应付账款项目减少了60000元,另一方面使企业负债要素的应付票据项目增加了60000元,两者此增彼减,增减金额相等,负债总额不变。由于这项经济业务不涉及资产要素和所有者权益要素项目,资产总额和所有者权益总额不变,会计等式仍然保持平衡。(6)公司因经营状况不佳,决定缩减规模,经申请批准减资。公司以银行存款19000元返还投资人胡先生。

该业务使企业资产要素的银行存款项目减少了19000元,另一方面使企业所有者权益要素的实收资本项目减少了19000元,从而使会计等式两边同时减少了19000元,会计等式仍然保持平衡。(7)公司销售商品一批,售价9000元,货款未收。

该业务使企业资产要素的应收账款项目增加了9000元,另一方面使企业收入要素的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增加了9000元,收入的增加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所以该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会计等式两边同时增加了9000元,会计等式仍然保持平衡。(8)公司以现金支付销售产品运费800元。

该业务使企业资产要素的现金项目减少了800元,另一方面使企业费用要素的营业费用项目增加了800元。费用的增加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所以该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会计等式两边同时减少了800元,会计等式仍然保持平衡。(9)期末,按权责发生制原则预提公司本期应负担的短期借款利息900元。

该业务使企业负债要素的预提费用项目增加了900元,另一方面使企业费用要素的财务费用增加了900元。费用的增加最终会皆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所以该项经济业务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项目之间此增彼减。由于没有涉及资产要素项目,资产总额不变,会计等式仍然保持平衡。

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并不只有上述六种类型,但上述业务类型可以说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六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恒等关系。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第2阶段:复式记账必备知识讲解

为了对会计要素进行核算和监督,在按一定原则设置了会计科目,并按会计科目开设了账户之后,就需要采用一定的记账方法将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登记在账户中。

1.复式记账原理

我国相关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核算必须采用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会计恒等式为依据建立的一种记账方法。在复式记账法下,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我国明确规定所有企业都应该采用借贷记账法。

2.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在借贷记账法下将每一个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左方称为“借”,右方称为“贷”。“借记”意味着在账户左方登记账目,“贷记”意味着在账户右方登记账目。整体结构如字母“T”,又称为“T”字形或“丁”字形账户。

账户中的借方和贷方已经成为登记交易或事项数据的具体方位,如图2-6所示。图2-6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示例

3.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在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借方和贷方都要按相反的方向记录,即一方登记增加金额,另一方登记减少金额,至于哪一方登记增加金额,哪一方登记减少金额,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和交易或事项的内容。

下面分别说明各账户的结构。(1)资产类、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结构

①资产类账户结构

在资产类账户中,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期初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即当资产类账户发生增加额时,登记在该账户的借方,发生减少额时登记在该账户的贷方。资产类账户的具体结构,如图2-7所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