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大宝典(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6 04:37:46

点击下载

作者: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专家组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养生大宝典

中医养生大宝典试读:

前言

很多人为了生活,忙忙碌碌,忽视了身体的健康。当人们感觉到病痛不能再忽略时,我们的身体已经呈现病态。要健康的生活、优质的生活,快乐的生活,就要在平时注意养生保健。除了多运动、注意饮食以外,忙碌的你应该找个适合你的简便、有效的方法来辅助。本书是一本中医养生方法的保健全书,书中将中医养生运用到人们的养生保健生活当中。

中医养生,是指通过各种保健方法(如按摩、刮痧、艾灸……)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养生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从而达到“治未病”的效果。中医具有深度的养生思想。中医学和中药学的发展是大量先哲为追求更高健康水平所进行的探索。中医养生强调天人一体,养生的方法随着四时的气候变化,寒热温凉,做适当的调整。中医养生高度强调阴阳平衡,健康一生。阴阳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养生的目标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身体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太过的一方减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于无形了。其三,身心合一的整体观。中医养生注重的是身心两方面,不但注意有形身体的锻炼保养,更注意心灵的修炼调养,身体会影响心理,心理也会影响身体,两者是一体的两面,缺一不可。善于养生的人们懂得如何避免身心受到伤害。知道如何通过正确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疾病的侵害,从而获得健康,也会比一般人的生命更长久。当人们能够远离病痛,自然就能延缓衰老,延长寿命。

本书介绍39种家庭常见病及97种对症小偏方;17种推拿按摩手法,改善血液循环,疏通经络;29种驱除淤血刮痧疗法;14种整理深层筋膜的松筋疗法;30种火罐疗法,通脉络、行气血;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神奇的耳部、手部、足部、全息按摩疗法;8种松筋法,打通全身筋结,缓解一身疲劳;10种饮食疗法建议,滋养全身、保养元气,是您相伴终生的好友。不需到外就医,自己动手一样能为自己及家人祛病强身。

这是一本便利的健康保健书,对自己对家人,都助益匪浅,希望能伴你和家人养生保健,长长久久!家庭实用中医典藏全书小偏方速查表治疗口腔溃疡(反复口腔溃疡)4方治疗牙痛2方治疗青光眼3方治疗近视(假性近视)2方治疗过敏性鼻炎2方治疗偏头痛1方治疗失眠2方治疗面瘫3方治疗颈椎病5方治疗落枕1方治疗肩周炎2方治疗鼠标手1方治疗膝盖疼2方治疗足跟痛2方治疗感冒2方治疗哮喘2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3方治疗冠心病3方治疗后背痛2方治疗腰痛1方治疗胃炎2方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5方治疗阑尾炎(慢性阑尾炎)1方治疗腹泻(慢性腹泻)2方治疗便秘2方治疗胆囊炎(慢性胆囊炎)3方治疗中风后遗症4方治疗高血压5方治疗糖尿病3方治疗高脂血症3方治疗痛风2方治疗关节炎5方治疗贫血2方治疗尿道炎(反复尿道炎)3方治疗月经不调2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2方治疗小儿腹泻4方治疗厌食2方

*本书所说的“寸”都是“同身寸法”,就是手指的宽度来做比例。拇指指关节的宽度为1寸,其他四指并拢的宽度为3寸。第一章中医经络理论和外治法

古代中医典籍《黄帝内经 灵枢 经脉篇》中记载:“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就是说,我国古人概括总结的,所谓经络是决定人的生存与死亡,治疗各种疾病,调整人体脏腑阴阳虚实平衡的,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所以不可以人为的使经络堵塞。经络通畅,气血才能营养全身、驱赶外邪,使人体健康无疾病。在这种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刮痧、按摩、松筋、拔罐等各种疗法,沿人体经络、经络上各穴位及脚部、手部、耳部全息反射区进行物理刺激(松筋、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等),便为人们解除疾病的痛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体的经络系统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经”,有路径的含义,是直行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的分支。“经”与“络”纵横交错、互相衔接,像网络一样遍布全身。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络脉相互联系、彼此衔接而构成的体系,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孙络、浮络等。表1-1 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总称。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所以又称为“正经”。十二经脉的名称分别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凡属六脏的经脉称为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上肢内侧为手三阴经,下肢内侧为足三阴经;凡属六腑的经脉称为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

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联属,其中阴经为里,属脏络腑;阳经为表,属腑络脏。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体内有属络关系,如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十二经脉如此构成六组表里属络关系。如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余皆仿此。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变时相互影响,治疗上相互为用。

十二经脉除了与脏腑有特定的配属关系外,尚与经脉循行分布部位的组织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络。表1-2 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联络表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

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包括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1.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更加强了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扩大了经穴的主治范围。

2.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经筋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

3.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由于十二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络气血相通,故是机体的卫外屏障,具有抗御外邪、保卫机体和反映病候、协助诊断的作用。皮部也是针灸临床上重要的治疗部位。如皮肤针、刮痧法、敷贴等都是皮部理论的具体运用。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八条。奇,“异”的意思。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属络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且“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奇经八脉纵横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经脉之间,主要作用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其二,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当十二经脉和脏腑之气旺盛时,奇经则加以储蓄;当十二经脉生理功能需要时,则奇经又能渗灌和供应。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十五条,称十五络脉。分别以其发出处的腧穴命名。经络加强了十二经中表里两经的联系,从而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躯干部的任脉络、督脉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从而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组织。推拿按摩基本手法

推拿手法起源于远古时代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因撞击、扭挫、跌损等而引起疼痛时,人们会很自然地用自己的双手去抚摩、按压受伤部位以减轻疼痛;或通过摩擦身体以抵御寒冷。在长期的实践中,推拿手法从原来简单的下意识动作,发展成为需要经过刻苦训练才能掌握的一种具有高度技巧性的医疗运动,成为中医学中别具特色的一种治疗保健方法。

1.一指禅推法

以拇指端或指纹面着力,通过腕部的往返摆动,使产生的功力通过拇指持续不断地作用于身体部位或穴位上,称为一指禅推法。一指禅推法为一指禅推拿流派的代表手法。(图2-1)图2-1 一指禅推法【适用部位】

各部经络腧穴,一指禅推法接触面积小,深透性好。由一指禅推法变化而来的一指禅偏峰推法,以其轻快柔和,多用于颜面部;一指禅屈指推法因其着力沉稳、刚劲有力,多用于颈项部及关节骨缝处。【作用】

主要适用于头痛、失眠、面瘫、近视、颈项强痛、冠心病、腰痛、胃痛、泄泻、便秘,月经不调、关节酸痛等。

2.法

以手部背侧面吸附于体表施术部位,通过腕关节的屈伸运动和前臂的旋转运动,使小鱼际与手背在施术部位上做持续不断地滚动,称为法。法为推拿流派的代表手法,以其滚动之力做用于体表,刺激平和、舒适安全、易于被人接受。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图2-2)图2-2 法【适用部位】颈项、肩背、腰臀、四肢等肌肉丰厚处。【作用】法适用面广,为推拿按摩的常用手法。主要适于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半身不遂、高血压、糖尿病、痛经、月经不调等多种病症。

3.揉法

以手掌大鱼际或掌根、全掌、手指指腹着力,吸定于体表部位上,做轻柔和缓的上下、左右或环旋动作,称为揉法。揉法是推拿常用手法之一,根据操作时接触面的不同可分为掌揉法和指揉法。掌揉法又可分为大鱼际揉法、掌根揉法和全掌揉法;指揉法又可分为中指揉法、三指揉法和拇指揉法。(图2-3)图2-3 揉法【适用部位】大鱼际揉法主要适用于头面部、胸、肋胁部;掌根揉法适用于腰背及四肢等面积较大且平坦的部位;掌揉法常用于腹部;中指揉法、拇指揉法适用于全身各部腧穴,小儿推拿常用;三指揉法常用于小儿颈部。【作用】主要适用于腹部胀痛、胸闷痛、便秘、泄泻、头痛、眩晕及儿科病症等,亦可用于头面部及腹部保健。

4.摩法

用手指或手掌在体表做环形或直线往返摩动,称为摩法。分为指摩法和掌摩法两种。(图2-4)图2-4【适用部位】全身各部,以腹部应用较多。【作用】主要用于胃胀、消化不良、泄泻、便秘,咳嗽、气喘、月经不调、痛经,阳痿、遗精、外伤肿痛等病症。

5.擦法

用手指或手掌贴附于体表一定部位,做较快速的直线往返运动,使之摩擦生热,称为擦法。分为指擦法、掌擦法、大鱼际擦法和小鱼际擦法。【适用部位】全身各部。指擦法接触面较小,适于颈项、胸肋等部位;掌擦法接触面大,适于肩背、胸腹部;大鱼际擦法适于四肢部,尤以上肢为常用;小鱼际擦法适于肩背、脊柱两侧及腰骶部。(图2-5)图2-5 擦法【作用】擦法主要用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运动系统疾病。如咳嗽、气喘、胸闷、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胃炎、消化不良,女子不孕,阳痿及四肢伤筋、软组织肿痛、风湿痹痛等病症。

6.推法

以指、掌、拳或肘部着力于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做单方向的直线或弧形推动,称为推法。成人推法以单方向直线推为主,又称平推法。(图2-6)图2-6 推法【适用部位】

全身各部。指推法适于头面部、颈项部、手部和足部,尤以足部推拿为常用;掌推法适于胸腹部、背腰部和四肢部;拳推法适于背腰部及四肢部;肘推法适于背、腰部脊柱两侧。【作用】

主要用于高血压、头痛、头晕、失眠,腰腿痛、腰背部僵硬、风湿痹痛、感觉迟钝,胸闷胀痛、烦躁易怒,腹胀、便秘、食积,软组织损伤、局部肿痛等病症。

7.搓法

用双手掌面夹住肢体或以单手、双手掌面着力于施术部位,做交替搓动或往返搓动,称为搓法。包括夹搓法和推搓法两种。(图2-7)图2-7 搓法【适用部位】

夹搓法适于四肢部、胸肋部;推搓法适于背腰部及下肢后侧。【作用】

主要用于肢体酸痛、关节活动不利等病症。

8.抹法

用拇指指纹或掌面在体表做上下、左右及弧形曲线的抹动,称为抹法。抹法为一指禅推拿流派的辅助手法,它实际是成人推拿所用推法——平推法与小儿推拿所用的推法——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及合推法的综合动作。主要分为指抹法与掌抹法两种。(图2-8)图2-8 抹法【适用部位】

指抹法适于面部、手足部;掌抹法适于背腰部、四肢部。【作用】主要用于感冒、头痛,面瘫及肢体酸痛等病症。

9.按法

以手指或手掌按压体表,称按法,具有刺激强但舒适的特点,易于被人接受。按法又常与揉法相结合,组成“按揉”复合手法。分为指按法和掌按法两种。(图2-9)图2-9 按法【适用部位】指按法适于全身各部,尤以经络、穴位常用;掌按法适于背部、腰部、下肢后侧以及胸部、腹部等面积较大而又较为平坦的部位。【作用】按法常用于头痛、腰背痛、下肢痛等各种痛症以及风寒感冒等病症。

10.点法

用指端或屈曲的指间关节部着力于施术部位,持续地进行点压,称为点法。点法是由按法演变而来,可属于按法范畴。点法具有着力点小、刺激强、操作省力等特点,与压法基本相同,其区别点在于压法的着力面积较大,而点法着力面积较小。点法主要包括拇指端点法、等。按摩以拇指端点法常用。(图2-10、图2-11、图2-12)图2-10 拇指端点法图2-11 屈拇指点法图2-12 屈示指点法【适用部位】

全身各部位,尤其适用于全身阳经穴位及阿是穴。【作用】

点法主要用于各种痛症,一般情况下其疗效优于按法和压法。

11.捏法

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在施术部位做对称性的挤压,称为捏法。捏法操作简单,容易掌握,但要求拇指与其余手指具有强劲持久的对合力。捏法可单手操作,亦可双手同时操作。因拇指与其他手指配合的多样,而有三指捏法、五指捏法等名称。(图2-13)图2-13 捏法【适用部位】四肢部、颈项部和头部。【作用】捏法主要用于疲劳性四肢酸痛、颈椎病等病症。

12.拿法

用拇指和其余手指相对用力,提捏或揉捏肌肤,称为拿法。有“捏而提起谓之拿”的说法。拿法是临床常用手法之一。拿法可单手操作,亦可双手同时操作。根据拇指与其他手指配合数量的多样,而有三指拿法、五指拿法等。(图2-14)图2-14 拿法【适用部位】颈项部、肩部、四肢部和头部等。【作用】拿法常用于颈椎病,四肢酸痛,头痛恶寒等症,临床应用比较广泛。

13.捻法

用拇、示指夹住治疗部位进行搓揉捻动,称为捻法。捻法为推拿辅助手法。(图2-15)图2-15 捻法【操作】

用拇指指纹面与示指侧面或指纹面相对捏住施术部位,拇指、示指主动运动,稍用力做对称性的快速搓揉动作,如捻线状。【适用部位】四肢小关节。【作用】捻法常用于指间关节扭伤,类风湿性关节炎,屈指肌腱腱鞘炎等。

14.抖法

用双手或单手握住受术者肢体远端,做小幅度的上下连续抖动,称为抖法。抖法依据抖动部位以及姿势、体位的不同可分为多种,一般以抖上肢、抖下肢及抖腰法常用。(图2-16)图2-16 抖法【适用部位】四肢部及腰部。【作用】主要用于肩周炎、颈椎病、髋部伤筋、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颈、肩、臂、腰、腿部疼痛性疾患的辅助治疗手法。

15.摇法

使关节做被动的环转运动,称摇法。包括颈项部、腰部和全身及四肢关节摇法。(图2-17、图2-18、图2-19)图2-17 颈项部摇法图2-18 摇肩关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