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算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6 12:44:24

点击下载

作者:(埃及) 莫·乔达特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快乐算法

快乐算法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快乐算法作者:[埃及] 莫·乔达特设计:李洪达排版:李洪达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时间:2018-10-01ISBN:9787508688565本书由中信联合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战争的严酷对身处和平的人来说毫无意义致阿里无论你在哪里,我确信你都是快乐的推荐序假如谢耳朵和你谈“快乐算法”孤独大脑公号主理人 喻颖正

你是一个美女。你让公司的技术男A帮你修电脑,他可靠到让你愿意把单身公寓的钥匙给他。你回到家,惊讶地发现他正站在窗台上贴报纸。他跳下来,对你说:“电脑修好了,拖了地,顺便做了顿晚饭。”你望向餐桌,上面躺着两桶老坛酸菜方便面。

他接着说:“我连了下你家的网络,密码过于简单。我进去后,发现附近有人蹭你Wi-Fi。于是我黑进去看了下,这人居然偷窥你。他住在对面那栋楼的506,所以我先用报纸把你的窗户贴上。我用他的账户给你订了窗帘,这表明你知道他知道你的地址——这可以警告他一下。”

一切都是解决问题。方程式、算法和“小孩子扔石头”般扑通一响的动作,这是技术宅的可爱和愚笨之处。所以,当《快乐算法》的作者——曾任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微软工程师,现任谷歌X首席商务官——勇敢地求解出快乐方程式,为你打造一把控制大脑的万能钥匙时,会如《生活大爆炸》里的谢耳朵般令人充满期待。《快乐算法》抛出的三个彩蛋

中信出版社即将推出的《快乐算法》,有以下三个值得探寻的超级彩蛋。彩蛋1:如何用计算思维,实现你自己的快乐算法?

为了实现这一点,《快乐算法》的目标是:

找到可以被反复用于我的生活并且每次都能带来快乐的代码。

具体策略如下:

·对“快乐”这一问题进行最小化分解,在这一过程中还运用了工程分析理论;

·采用的是一种可扩展、可复制的事实驱动法;

·挑战每个流程,测试每个可变部分,并观察每个输入内容的正确性。

作者用计算机思维来求解快乐。计算机思维是一种递归思维,利用启发式推理来寻求答案。它让我们能够剖析一个复杂的问题,并且开发出可行的解决方案。然后我们就可以将这个问题“翻译”成计算机和人都可以理解的形式,交给计算机去运行。

计算机思维有四个关键点:

1.分解。将复杂的问题或者系统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或者分解成更易于管理的小分支。

2.模式识别。在一堆问题中找到它们的相似点或者相同的模式,让处理复杂问题变得更有效率。

3.抽象化。将复杂的问题剥离、过滤,只着重于处理重要信息,过滤掉不相关的细节。

4.算法。开发循序渐进的解决方案,或者创建一个可以遵循的、用于解决问题的逻辑步骤。算法是设计计算机程序最基本的方法。《原则》一书,是将算法用于投资和人生;《快乐算法》一书,则试图用算法解决快乐与悲伤。二者的异同何在?彩蛋2:怎样以谷歌X的10倍速思维,颠覆传统的快乐原理?

谷歌X,是谷歌公司运行的一个秘密实验室,其研发项目包括无人机、谷歌眼镜、无人驾驶汽车等。

谷歌创始人佩奇认为,很难让团队树立非常远大的目标,因为大部分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缺乏“登月”的思维方式。

所以,谷歌X就是谷歌的“登月工厂”。其宗旨不是按照世界原有的运转方式去实现渐进式的改进,而是开发彻底改变事物原样的新技术,实现激进的、10倍速的改进。

作者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登月计划:让10亿人变得更加快乐。所以,他必须求解出方程式,而非简单地端出一碗鸡汤。彩蛋3:21岁的孩子,如何指引自己的父亲实现求生探险?

本书其实是作者在儿子阿里不幸于21岁离世之后,一次痛彻心扉的求生之旅。在这个过程中,他的那位哲学家般的儿子,冥冥之中一直伴随着他、指引着他。

他讲过儿子阿里的一个故事:阿里走到一个流浪的女人身边,坐下来,聊了很久,后来把所有的钱都给了她。那个女人追上来送给阿里一盒护手霜。

阿里的一个朋友告诉作者,阿里最大的恐惧是失去某个真爱的人。因为阿里的离去,阿里最害怕的事情一直没有发生。这实在神奇。

作者从儿子阿里那里学到,学会无条件地给予、微笑、赞赏、谈话、问候,不要像对待二维的存在一样对待服务员和店员。

极度悲伤的作者命悬一线,他试图以解密快乐来自救。他是如何在儿子的帮助下脱离困境的?

作者认为,对一个工程师来说,算法代表了终极公平。

于是,《快乐算法》给出了“6-7-5法则”:

第一,让你陷入困惑的一共有6种重要错觉,以此理解生活,会加深痛苦。

第二,7处大脑盲点会误导你对现实生活的判断,因此而扭曲的情景则会让你不快乐。

第三,你要记住5个终极真相。《快乐算法》实质上是大脑的一次自我考问。

人体器官的自我观察和自我满足并不常见。一个是手,但要左手和右手;一个是眼睛,但要通过镜子(或别人的眼睛);唯有大脑,自己思考自己,每每想不明白,还总是感慨万千。

本书与《原则》的相同之处是,追求“算法”和“诚实到残忍”;不同之处是,《原则》像是把你请到一座宫殿,金碧辉煌,主人虽然推心置腹,但你还是小心翼翼,不敢随意触碰。《快乐算法》像是到了一个男孩的密室,不够整洁,但好东西和意外惊喜绝对不少。尽管作者设计了一个结构化的叙述框架,但还是像贪玩的孩子一样,玩具遍地都是。热情慷慨的他有时把玻璃球视为珍宝,有时又把钻石随手一扔。该书真诚、有趣,但又交织着技术宅的小聪明和书呆子气。《快乐算法》隐藏的三把神秘钥匙

作者时不时地用计算机和游戏来隐喻人生,比如真假、难度、关卡。那么这本书隐藏的三把钥匙是什么呢?铜钥匙:工程师野草般的求解“万一我能用可靠的数学方式证明设计者的确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呢?”于是,作者将整个问题归结为一个数学问题,他模拟了一个造物赌场,横跨生物学、概率论等学科,来论证设计者(即“造物主”)的存在。

证据是确凿的,原理是高明的,推理是真诚的,结论可能是胡扯的(我也经常胡扯)。

但作者的技术背景,又令他从头开始推理,不依附于任何体系与概念,真实如野草般充满原生态。

作者有《火星救援》男主角的那种乐观,其忧愁和烦恼就像火星上那些被压缩的大便,打开虽然臭气熏天,但绝不黏稠,不会任由伤感蔓延。

他探讨生死和上帝的时候,是反油腻、反“朝阳仁波切”的。

他像工程师那样,开发了一个简单的流程。开始他觉得技术太简单、孩子气,但他又安慰自己:如果人类快乐的默认条件是以婴幼儿为模型的,那么“孩子气”或至少“像孩子一样”就不是什么坏事。《快乐算法》给出了不少好玩儿、实用的工具,例如:

·快乐清单:做填空题,“当__的时候,我感到快乐”。

·快乐方程式:快乐≥你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你对生活的期望。

·空白大脑测试:想一件很糟糕的事情,然后再消除掉。你会发现“让你不快乐的是想法,而不是实际事件本身”。

我还喜欢书中的冷知识:

·大多数坐便器冲水的声音都是降E调。

·只要你能买得起一杯2美元的咖啡,你就要感恩,因为超过30亿人每天的生活费还不到2.5美元。

·你一共有25万亿个红细胞,它们都会在接下来的4个月内死去。读完本章的时候,你的整个身体已经死了1.5亿个细胞,其中2000个是再也无法被替代的大脑细胞。玉钥匙:精神控制的大脑方法

作者擅长用电影场景隐喻。例如,在《黑客帝国》里,在救世主尼奥眼中,万事万物都以0和1的形式呈现在他眼前,对手进攻的速度和子弹的速度都变慢了。当你能够冷静地观察大脑中两个声音的对话时,就是看到0和1的开始。这时,你的想法会以更缓慢的速度流动,你就能躲开攻击,掌握控制权,这就是精神控制的黑带级别。

他有很多孩子气但又确实可行的办法。例如,在第十章,他给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办法,让你“活在当下”,其中一个办法是选一个图腾。

他学习了《盗梦空间》里的方法,用图腾来区分自己究竟是在做梦还是醒着,例如,一块色彩鲜明的石头、一只陀螺,或者一个悠悠球。还可以是电子图腾,例如,手机的主屏幕。把图腾放在你每天都能接触几次的地方,每当你摸到、看到它时,就会记起:意识的间歇时间到了。

即使在讨论“死”这个沉重的话题时,作者也不忘引用伍迪·艾伦的话:“我不怕死,只是不想在它发生的时候身临其境而已。”

作者认为,物质的自我是一种错觉,生命不是受制于时空局限性的身体。在他的定义中,死亡是我们物质形态的终结,却不是生命的对立面。

死亡是出生的对立面。出生和死亡是两扇传送门。水晶钥匙:自我救赎的终极思考

世间果真存在“快乐算法”吗?

有。但是并无通用版本,每个人都必须找到自己的“快乐算法”。

真理总是似曾相识但又能触动你的心。以下是书中的一些终极思考。

绝对真实,摘下面具。由于真正的你并不是自我假装的那个人,所以不断努力让别人认同自己选择的形象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这让我们不快乐。

接受设计。“我确切知道这很有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呼吸,这有可能是我写的最后一个段落。这台机器,也就是我的物质形态,没有附带保修服务。”

放弃控制的错觉。命运无法预测,难以控制。

活在此时此地。不要活在自己的脑子里。

向下看。这会让你觉得很幸运。

时间是唯一的咖啡。和用什么杯子喝无关。

快乐的黄金法则。如果要在两种想法中选择一个,却不能完全肯定地证实其中任何一个,那么选择让你快乐的那一个。

书中写到“传送门”的游戏,里面有台叫格拉多斯的邪恶电脑,让你执行艰巨的任务,以蛋糕作为奖励,但却说“蛋糕是谎言”。哪怕你一个蛋糕都得不到,你还是会爱它,因为它很有趣,所以你会原谅它。

这让我想起了热门电影《头号玩家》的精神世界。

作者和他儿子都喜欢一个电子游戏主题曲:

不必为过去每一次失败而沮丧。

只要你勇于尝试,永不退让。

在此生都不可能再快乐的境况下,作者仍然选择快乐。这令他相信:儿子是安好的,他已经玩到了游戏的下一关。

又或者,快乐如同人生中的每一个喜怒哀乐,从来不容易,严酷如战争。

正如他儿子的文身:“战争的严酷对身处和平的人来说毫无意义。”前言人生没有随机性

好儿子阿里去世17天后,我开始了写作,而且一发不可收。我的写作主题是快乐——与当时的情景有些格格不入。

阿里真是个天使。他让自己接触到的每一样事物都更加美好,也让自己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更加快乐。他总是平静的,也总是快乐的。你无法忽略他的能量,也无法忽略他对人生道路上出现的各种存在的热爱。当他离开的时候,我们有十足的理由不快乐,甚至苦闷。那么,他的离世又是如何让我写下以下这些文字的呢?好吧,故事要从他出生的那段日子讲起,甚至还要更早些。追求物质世界不等于得到快乐

从第一天参加工作到现在,我已经收获了相当多的成功、财富和名誉。然而历尽这一切的我却时常感到不快乐。我职业生涯的早期是在IBM和微软这样的科技巨头公司度过的,个人才智和自我意识都得到了极大提升。没错,还有就是赚了一点儿钱。但是,我发现命运赐予我的越多,我就变得越不快乐。

这不仅仅是因为生活已经变得错综复杂——你知道,就像20世纪90年代那首说唱歌曲的名字——《钱越多,问题越多》(Mo Money, Mo Problems)。关键在于,除了金钱和才智方面的收获,我无法在生活中找到一点点安乐。哪怕是被我视作此生最大幸福的家人,给我带来的安乐也不尽如人意,原因就在于我不知道如何去接受它。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我还比较年轻的时候,尽管要为谋生而奋斗,而且常常只能尽力维持生计,我却一直很快乐。但是到了1995年,当我和妻子收拾行装,带着两个孩子移居迪拜的时候,事情却发生了变化。需要说明的是,我并不是针对迪拜。那是一座很棒的城市,当地人既慷慨又大方,真的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我们搬过去的时候,迪拜恰好处于爆发式增长的起点,就业机会多得令人咂舌,而且你可以找到数百万种让自己快乐,至少是尽量快乐的方式。

但是,迪拜也给人一种超现实的感觉。在炽热沙滩和碧绿海水构成的炫目美景的映衬下,地平线上高耸着密密麻麻的未来派办公楼和住宅楼。尽管每套公寓的价格高达数百万美元,却仍然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全球买家前来抢购。在大街上,保时捷、法拉利、兰博基尼、宾利互相挤占着车位。那种财富集中化带来的奢靡氛围让你眼花缭乱,同时也让你忍不住问自己:跟这一切相比,你是否真的算功成名就。

还没到阿联酋的时候,我就已经习惯性地将自己和那些超级富豪朋友做比较,结果总是让人失望。但是那种低人一等的感觉并没有促使我去看心理医生,也没有促使我修身养性,相反,它让我更加努力去奋斗。从孩提时代起,我就是个痴迷于阅读的书虫,后来又成了痴迷于电脑的极客(geek),但读书的爱好一直没变,如今我只是将这种爱好进行到底而已。我买了一大摞书,从中学习股票走势的技术分析,甚至连绘制每幅图表的基本公式也不放过。通过这种学习,我终于能够像个行家一样预言市场上的短期波动。每当结束一天的工作后,我就会在美国纳斯达克差不多开盘的时间回到家里,利用我的数学技能大赚一笔,就像个日内交易员(day trader)一样——更确切地说,我属于夜内交易员(night trader)。

然而——估计我不是第一个对你讲述这种故事的人——赚的钱越多,我就越苦闷。结果只是让我更加努力地工作和购买更多的玩物,因为我已经被一种假设误导:所有这些付出迟早都会得到回报,到时我就可以沿着非凡成就筑造的彩虹桥,找到想象中位于尽头的金罐子——快乐。我变成了一只仓鼠,在心理学家所谓的“快乐水车”上不停奔跑。得到的越多,想要的就越多;越努力,就要为努力寻找越多的理由。

一天傍晚,我在网上轻轻点了两下鼠标,就到手了两辆劳斯莱斯老爷车。为什么?因为我有这个能力,也因为我拼命地想要填补自己的精神空洞。可想而知,当看到那两辆漂亮的英国经典造型汽车停到门前路边的时候,我的情绪并没有丝毫好转。

回首人生的那个阶段,跟我相处实在没有什么乐趣。我的工作主要是在非洲和中东扩张微软的业务,正如你想象的,这让我好像待在空中的时间比待在地面的时间还要多。在不断求取“更多”的过程中,我变得固执己见且郁郁寡欢,即使在家里也不例外,对此我心知肚明。我很少花时间去欣赏优秀的妻子,也很少花时间去陪伴可爱的儿女,并且从不肯停下来享受在我面前打开的每一天。

我反而任由自己在力争上游、焦虑不安和吹毛求疵中度过绝大部分的清醒时间,对成就和业绩几近苛求,甚至还如此要求孩子们。我急于让这个世界变成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模样。直到2001年,这种马不停蹄的状态和空虚的感觉已经将我带入一片黑暗。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不能再继续忽略问题的存在。从镜子里看到的这个固执又不快乐的人并不是真正的我。我怀念曾经的我,那个总是快乐又乐观的年轻人,而且我厌倦了以这种疲惫、痛苦又好胜的样子继续前行。我决定把自己的不快乐当作一种挑战:打算运用极客的自学方法,再加上工程师的分析头脑,为自己打通一条出路。快乐算法的源起

我在埃及开罗长大,母亲是当地的英国文学教授,所以早在步入校门之前,我就已经在书海中汲取良多。从8岁那年起,我每年都会选择一个关注点,然后在腰包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购买大量相关书籍。而一年中接下来的时间,则被我用来学习每本书中的每个词。这种执念让我成了朋友间的笑谈,但也是这种根深蒂固的习惯,成了我应对所有挑战和实现所有雄心壮志的良方。每当在生活中遇到难题时,我就会通过读书来化解。

此外,我还自学了木工、镶嵌、吉他和德语,钻研了狭义相对论,研究了博弈论和数学,还学会了相当复杂的计算机程序开发。从小学到青少年时期,我一门心思地攻克那一座座书山。等到年龄更大些的时候,我把同样的热情用于学习经典车型收藏、烹饪以及超写实主义素描。基本上仅仅凭借书中学到的内容,我就在商业、管理、金融、经济和投资领域达到了堪称精通的水平。

人们在面对难题的时候,往往倾向于按照自己所了解的方式尽力去做更多的努力。于是,在三十几岁时,总是感觉苦闷的我开始埋头苦读各种跟我这种困境相关的书籍。我购买了所有我能找到的以快乐为主题的书。我参加所有以快乐为题的讲座,观看所有以快乐为题的纪录片,然后用心分析我学到的每一个知识。不过,我分析这个问题的角度和心理学家并不一样,尽管使“快乐研究”成为热门学科的正是他们的著作和实验。当然,我的思路也没有追随哲学家和神学家,尽管他们从人类文明起源就开始为解决人类快乐这一问题而努力不已。

基于个人接受的训练,我对快乐这一问题进行了最小化分解并运用了工程分析理论。我采用的是一种可扩展、可复制的事实驱动法。为了研制出一套能够产生预期效果的算法,我在整个过程中挑战了每一个明知要摸索着进行的流程,测试了每一个可变部分的配合情况,并观察了每一个输入内容的正确性。作为一名软件开发人员,我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找到可以被反复用于我的生活并且每次都能带来快乐的代码。

说来也奇怪,在付出所有这些超理性的努力之后——说我像科幻作品《星际迷航》中的斯波克先生也不为过——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突破口却出现在跟母亲的一次闲聊中。她总是告诉我要努力工作,把我的财富成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她经常援引一句阿拉伯谚语,大致翻译过来就是“节衣一年,缩食一年,然后你就会找到永远的快乐”。年轻的我对这个建议深信不疑并坚决执行。我努力工作、努力存钱,如今已经算是一名成功人士。我如约履行了自己的义务,于是有一天我问妈妈:“我现在有权期望的快乐在哪儿呢?”

在那次谈话中,我顿悟到:快乐不应该是一种让你等待或争取的东西,就好像它需要被赚取一样;快乐也不应该依赖任何外部条件,更不依赖事业成功和财产增加这种变化无常又可能转瞬即逝的特定情况。在那之前,我的人生道路已经开满了进步和成功的鲜花,但是每次更进一步追求快乐,我就感觉那个标杆又被后移了一点。

我终于明白,做了这个、得到那个,或者达到某个标准就会让人变得快乐的理论并不可靠,只要我还迷信这种观念,就永远也不会得到快乐。

在代数里,解方程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举例来说,如果A=B+C,那么B=A-C。如果你想求解A,就要得到另外两个参数,即B和C的值。如果你想求解B,就要换一种运算步骤。你选择求解的参数不同,解决方法就会大不相同。当你决定求解快乐的时候也是如此。

我开始明白,自己之前所有的尝试都是在解决错误的问题。我给自己设定的挑战是将物质财富和身份地位相乘,最终,这一切努力的产出结果将是快乐。其实不然,我真正要做的是跳过中间步骤,只求解快乐本身。

这个历程花费了我差不多10年的时间,不过到了2010年,我已经开发出一个方程式和一个精心设计的、简单易懂的、可供复制的快乐算法,以及让二者保持相得益彰的方法。

经过测试,我证明了这个体系的有效性。无论是生意的失败,还是机场的安检长队,抑或是糟糕的客服,所有这些情况带来的压力都不能冲淡我的快乐。而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朋友和员工,我的日常生活中难免有起起落落,但无论某一天过得怎样——好还是坏,或兼而有之,我发现自己都能享受那种乘坐过山车般的经历本身。

经过首次尝试,我终于变回为那个快乐的人,那个我心目中的“我”,并且将那种状态保持了很久。我与几百位朋友分享了这一缜密的流程,结果发现“快乐算法”对他们也一样有用,而且他们的反馈还帮助我更进一步完善了它。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套算法的确是个好东西,因为当时的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将会那么需要它。阿里的离开

我的父亲是一位杰出的土木工程师,是一个特别善良的人。尽管我的爱好一直都是计算机科学,但是为了让他高兴,我选择了土木工程专业。反正学什么对我的个人教育来说都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正如父亲所相信的,只有在现实世界中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还在上中学的时候,父亲就鼓励我每个假期都去不同的国家游历。起初,为了让我能够拥有那种体验,他要省吃俭用地存下每一分钱,并安排我在旅行过程中拜访亲朋好友。后来,我就可以用自己打工赚来的钱支付旅行费用了。现实世界的那些体验真的很宝贵,所以我发誓要让自己的孩子也拥有类似的体验。

说来也是一种幸运,我学生时代的最大收获和幸福正是缘于选择了那所大学。在那里,我认识了一个充满智慧和魅力的女人——妮芭丽。她毕业一个月后,我们结婚了。又过了一年,她成了阿里乌姆,也就是阿里的母亲——中东地区的女性在生下第一个孩子后就会被这么称呼。又过了18个月,我们的女儿阿亚也降生了,她是我们家里的阳光,也是不可抑制和振奋人心的力量。生命中有了妮芭丽、阿里和阿亚,我的幸福简直漫无边际。对家人的爱促使我发奋工作,尽我所能地为他们提供最好的生活。我就像一头冲锋的犀牛,担负起生活中的各项责任。

2007年,我加入了谷歌。尽管这家公司目前成绩斐然,但在那个时期,它的全球业务还没有展开,所以我的角色就是要拓展东欧、中东和非洲市场。6年后,我调职到谷歌X,在这里,我最终做到了首席商务官的位置。谷歌X员工的宗旨并不是按照世界原有的运转方式去实现渐进式的改进,恰恰相反,我们要开发将会彻底改变事物原样的新技术。我们的目标是实现一种激进式的、以10倍速的改进,也就是所谓的10X。这让我们的工作带有一种科幻色彩,例如能够作为空中风力涡轮机的自动化碳纤维风筝,能够捕捉生理数据、与其他计算机进行无线通信的内置微型计算机的隐形眼镜,以及能够将电信技术带入平流层进而使身处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人都能享受到互联网服务的热气球。在X公司,我们把这些称作射月(moonshots)计划。

当你想让现存事物有些许改进的时候,出发点往往是相同的工具和假设,以及相同的思维模式,它们是旧技术的依据和基础。但当你想要挑战数十倍的改进速度时,出发点就会是一片空白。投身于某个射月项目的时候,你爱上的是问题,而不是产品。在承担某个任务之前,你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它。这样一来,你设定的目标就会足够大胆和创新。以汽车行业为例,人们数十年来的关注焦点都在安全性能上,并通过在传统设计上不断做加法来实现持续、累积的进步——那是所有人从20世纪初就已经习以为常的设计。而X公司员工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却要先问一句:“当初为什么要允许发生事故呢?”我们就是在那个时候投入了无人驾驶汽车的射月计划。

在此期间,我得益于效果显著的快乐算法,一边感受着事业带给我的激情,一边为创造未来添砖加瓦,而我的儿子和女儿也在学习与成长,并且延续着源自我父亲的传统,每年夏天都到新的地方旅行。他们在世界各地有很多可以拜访的朋友,而且总是外出探险。

2014年,阿里正在波士顿上大学,而且那年他有到北美长途旅行的计划,所以我们没想到他会像往年一样回到迪拜的家。正因如此,5月,他打电话说归心似箭,特别想回家跟我们待一些日子的时候,我又惊又喜。当时他有种莫名的紧迫感,问我们能否在这学期一结束的时候就为他订一张回家的机票。阿亚也计划回来看我们,所以我和妮芭丽都开心得难以置信。我们安排好一切,热切地盼望着7月合家团聚的安宁气氛。

阿里到家4天后,突然出现了急性腹痛,于是住进了当地医院,医生的诊断结果是他需要做一个常规的阑尾切除术。我并不担心。事实上,我很庆幸他是在家里的时候发病,因为这样我们就可以照顾他。虽然这个假期可能跟我想象中的有些出入,但要适应这种计划的改变还算容易。

阿里在手术台上的时候,要被插入一根注射器,然后注入二氧化碳来扩张腹腔,为接下来的手术步骤清理出空间。但是那根针偏偏被多推了几毫米,刺穿了阿里的股动脉——负责从心脏输血的一根大血管。然后情况变得越来越糟,在有人发现铸成大错之前,宝贵的抢救时间已经白白溜走,接着又出现了一系列失误,造成了致命的后果。几个小时后,我亲爱的儿子走了。

妮芭丽、阿亚和我甚至还没来得及从噩耗中回过神来,就有一大群朋友来到我们身边,帮忙料理各项事务,支撑我们面对生活中刚刚发生的这场巨变。

他们都说,人生中最难承受的莫过于丧子之痛。对于父母来说,这种事无疑让人痛彻心扉。我们失去阿里的时候正值他的大好年华,让这种承受难上加难,而失去他的原因居然是本来可以避免的人为错误,可能恰恰是所有这一切中最难承受的部分。

但对我来说,失去阿里的感觉更糟糕,因为他不仅仅是我的儿子,还是我最好的朋友。他出生的时候,我还很年轻,所以感觉我们好像在相伴成长。我们一起打游戏,一起听音乐,一起读书,一起欢笑。阿里18岁的时候,已经明显比我认识的许多男人聪明。他是我的支柱、我的知己。很多时候,我甚至在想:等我长大的时候,真希望能像阿里一样。

尽管全天下的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卓尔不凡,但是我由衷地认为阿里真的如此。他离开之后,我们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有数千人向我们描述这个21岁的年轻人如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在来信的人中,有些只有十几岁,有些则已年过古稀。我永远都不会知道,阿里哪儿来的那么多时间和智慧去触及那么多人的生活。他是安宁、快乐和善良的榜样。他的存在感就源于不断将这些品质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充分播撒。有一次,我从远处看到他在一个流浪的女人身边坐下,跟她聊了很长时间。他把她当作一个值得交流的人,后来还翻遍全身口袋,把所有的钱都给了她。当他离开的时候,流浪女人追上他,把手伸进自己的袋子底部,掏出一小盒尚未开封的、塑料包装的护手霜送给他——那一定是她最值钱的东西。那件礼物成了阿里最珍视的物品之一,如今又成了我们最珍视的物品之一。

但现在,一次医疗事故让我瞬间就失去了他。我学到的所有关于快乐的内容就要接受测试了。我想,如果这次能将自己和家人从最深层次的沮丧中解救出来,就算是一次巨大的成功。

但是我们做到的不仅于此。

阿里突然之间从我们的世界消失,让我们夫妻二人以及我们的女儿都深感痛心。当然,对他的思念之痛至今还萦绕不去,而且我们时常为再也不能跟他拥抱、聊天或打游戏而拭泪。尽管当时我们已经能够很好地保持安宁——甚至快乐——的状态,但那种心痛的感觉还是催生了纪念和祝福他的念头。伤心的日子固然存在,但我们并不觉得痛苦。我们的内心是满足的,甚至是安乐的。

简单说吧,是快乐算法带我们渡过了难关。即使是在为阿里的离世感到最悲痛的那些日子里,我们也不曾愤世嫉俗、埋怨人生。我们没有觉得被骗或沮丧,而是以安宁的心态走过了最艰难的历程,就像阿里可能会做的那样。快乐算法的神奇力量

在阿里的纪念仪式那天,我们家里挤满了前来致敬的人,同时外面还有一大群人在迪拜近44℃的暑热中等待,就是不愿意离开。那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纪念仪式,以各种方式营造着阿里终其一生都在传播的那种快乐氛围,含泪而来的人很快就融入这次活动的积极能量中。他们先是在我们的怀里哭泣,但是当我们开始交谈,当他们开始理解我们对这些事情的看法,得知我们的快乐算法后,就纷纷止住了眼泪。人们在屋子里信步,欣赏布满每面墙壁的数百张阿里的照片(都是满面笑容),品尝桌子上放着的阿里最喜爱的零食,或是挑一件他的物品作为纪念,想起他留下的所有快乐的回忆。

空气中弥漫着爱和积极的能量,拥抱和微笑数不胜数,活动快要结束的时候,不了解情况的人很可能会以为这只是朋友间一次快乐的聚会——或许是一场婚礼,抑或是一个毕业典礼。即使是在这种悲伤的场合,阿里的积极能量也能填满我们家的每一个角落。

纪念仪式之后的几天里,我发现自己总是在沉思:阿里在这种情况下会做什么?所有认识阿里的人都喜欢找他寻求建议,但他不会回来了。我拼命地想要问一问他:“阿里,我要如何应对失去你这件事?”其实答案我已经知道了。他只会说:“结束了,爸爸,我已经死了。你做什么都不会改变这个结果,所以还是随遇而安吧。”当四下寂静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只有阿里一遍遍重复这几句话的声音,别的什么也听不到。

于是,在他去世17天后,我开始了写作。我决定听从阿里的建议,做些积极的事情,把我们的快乐算法尽可能地分享给世界各地正在承受不必要痛苦的人。4个半月后,我终于搁笔,完成了第一份草稿。

我并非圣贤,也不是隐居寺院的僧侣。我照常工作,参加各种会议,也不止一次地犯错——那种让心爱之人伤心的大错,为此我悔恨不已。事实上,我并不总是快乐的。但是我发现了一套很有用的算法——一个曾经带我们走出悲痛的算法,那是由阿里亲身示范、以生命助力打造的算法,也是我想要在本书中呈现给大家的内容。

我希望能通过分享阿里的信息——他安宁的生活方式——来纪念他并传承他的理念。我极力想象着传播这种信息所能创造的积极影响,也想知道我从事这样一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引人瞩目的工作是否并非毫无缘由。所以,我接受了帮助1000万人变得更加快乐的远大使命,并请你加入这场名为“千万要快乐”(#10millionhappy)的运动,让我们齐心协力,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小规模的阿里式安乐的潮流。《快乐算法》的第一版(www.solveforhappy.com)问世几个星期之后,我的几段视频开始在网上疯传,不但浏览量过亿,而且分享数和点赞数也有数百万之多。显而易见,我分享的信息引起了人们的共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我的读者和观众自行接受了远大使命,他们纷纷将自己的心得体会转述给心爱的人,然后让后者把爱传出去,把消息散播出去。就这样,我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超额完成了将这种快乐的信息传递给1000万人的远大目标。

我没有什么理由就此止步。既然这种方式如此有效,那么这项使命或许也该继续下去。于是在一群志愿者的拥护下,我们一致决定将目标提高到“千千万要快乐”的等级。事实上,我已经在着手成立一个基金会(www.onebillionhappy.org),希望借此提供必要的工具和资源,支持人们互相分享这个快乐算法的运动。

虽然对我来说,阿里的死是一场始料未及的打击,但是当我回顾过去时,感觉他对此竟好似早有预见。他意外离世的两天前,曾经让全家人坐在一起,就像个睿智的祖父召集孩子那样,说他有很重要的话对我们讲。他说他知道给父母提建议似乎有些奇怪,但却感觉非做不可。阿里平常是个少言寡语的人,如今却特意为此安排出时间,并且大部分时候都在对妮芭丽、阿亚和我讲述他对我们的爱,他衷心感谢我们为他的人生所做的一切。那些话听得让人心里暖暖的,然后,他又对我们每个人都提了一些具体要求。

他对我的要求是:“爸爸,你永远都不要停止工作,要不断发挥重要的作用,要更多地顺从你的内心。你在这里的工作还没结束。”然后他停顿了几秒钟,坐回椅子上——仿佛在说,但如今我在这里的工作已经结束了。接着,他又说:“就这些,我说完了。”

本书的问世和“千千万要快乐”的运动就是为了执行我的快乐偶像布置给我的任务。在有生之年,我要把实现全球人民的快乐作为个人使命,这是我为阿里专门制订的射月计划。第一部分搭建快乐算法模型在现代社会,快乐被笼罩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我们对于快乐是什么以及快乐何处寻的理解大多被扭曲了。其实如果知道你想要寻找的是什么,求取的过程就会变得简单易行。虽然忘却旧的习惯可能要花些时间,但是只要你在这条道路上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抵达目的地。 第一章建立快乐算法

无论你是富有还是贫穷,高大还是矮小,男性还是女性,年轻还是年老,也无论你来自什么地方,从事什么工作,说什么语言,承受什么灾难,这些统统不重要。不管你在哪里,也不管你是谁,你都想要快乐。快乐是人类的基本诉求,就像呼吸一样。

当身边的万事万物看上去恰到好处,当人生的起承转合看上去严丝合缝,那种美好的感觉就是快乐。真正的快乐往往转瞬即逝,太过短暂,但就在那片刻间,你脑子中的每一个想法都顺心惬意,而且你不会介意时间就此停止,让这一刻延续永久。

在生活中,无论我们选择做什么,归根结底都是在试图找到并保持这种感觉。有些人在浪漫的爱情中追寻,有些人在财富或名望中追寻,还有些人则通过某种形式的成就追寻。但是众所周知,总有那么一群人,明明拥有深情的爱人、非凡的成就,以及环游世界的机会,也有能力将金钱能够买到的所有东西都收入囊中,尽情沉醉在奢侈品的世界中,但还是渴望实现捉摸不定的目标:满足、如意、安宁——也被称为快乐。

明明是如此基本的诉求,为什么要历经千辛万苦才能找到呢?

真相并非如此。我们只是找错了地方而已。

我们以为它是一个需要到达的终点,而实际上,它就在我们每个人出发的地方。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遍寻钥匙不见,结果却发现它们一直都在自己的口袋里?记得吗,你挪开桌子上的所有东西,在沙发下面搜来找去,而且随着钥匙失踪的时间越来越长,你的挫败感也越来越强?当我们努力向“身外”寻找快乐,而实际上快乐——我们这个物种的基本特征——一直都在我们内心的时候,其实就在做同样的事情。快乐是我们的默认状态

看一看你的电脑、智能手机,或其他类似的装置,它们全都被设计师和程序员预设了偏好设置,比如特定的屏幕亮度,或是本地化的用户界面语言。刚刚出厂的产品按照创造者心目中的最优标准进行设置,就被称作处于“默认状态”。

简单来说,人类的默认状态就是快乐。

如果你不相信,就花点儿时间跟一个刚刚“出厂”的人类——婴儿——相处一段时间。显而易见,那些小号人类的启动阶段总是伴随着频繁的哭闹,但实际上,只要最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即没有饥饿,没有恐惧,没有可怕的孤独,没有生理上的疼痛或持续性的失眠,他们就会非常快乐地活在当下。即使在世界生活困苦的某个地方,你也能看见小脸儿脏兮兮的孩子们把小石子儿当作玩具,或者抱着一块破塑料板当作想象中的跑车的方向盘。他们也许住的是简陋不堪的小房子,但只要有东西吃,有一点点安全感,你就会看见他们开心地跑来跑去,嘴里还不停地模仿着汽车滴滴的声音。甚至在有关难民营的新闻报道中,成千上万的人因为战争或自然灾害而无家可归,出现在镜头前的成年人总是表情阴郁,但背景里仍能听见孩子们踢足球的笑声,尽管所谓的足球不过是一团破布而已。

不仅仅是孩子们,你的默认状态也是快乐。

回顾自己的亲身经历,你一定能够记起一段没有烦恼、没有忧虑、没有困扰的时光。那时的你是快乐的、平静的和放松的。关键在于,你不需要快乐的理由。你不需要自己的团队赢得世界杯,不需要职位高升,不需要激情四射的约会,不需要带有直升机起落坪的游艇。你需要的只是没有不快乐的理由。换句话说:快乐就是不存在不快乐。

它是我们没有幻想也没有干扰的休眠状态。快乐是你的默认状态。

当你使用有某种内置程序的设备时,有时会无意中改变它的默认设置,甚至因此让某些功能用起来不再顺手。安装一个总是能连接到互联网的App(应用程序),会让电池寿命锐减。下载恶意软件,会让所有东西都乱套。人类默认的快乐状态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在来自父母或社会的压力,以及信念体系和不合理期望的共同作用下,一些快乐的原始程序会被改写。那个从快乐出发,在婴儿床上咿咿呀呀玩着脚指头的“你”会受到一连串错误的想法与感觉的影响。从此快乐成了一个飘忽不定的神秘目标,而不是每天早上你一睁开双眼就已经拥有的东西。

如果要描绘那幅画面,不快乐的你就像被埋在一堆由错觉、社会压力和错误信念构成的石头下面。想要实现快乐,你需要从一些最基本的信念开始,一块一块地将那些石头搬开。

在技术支持部门工作过的人都知道,有时候要让某个设备恢复正常功能,第一步就是恢复出厂设置。但是人类跟那些设备不一样,并没有配备复位按钮。不过,我们拥有忘却和避免人生道路上不良因素影响的能力。复位

当初我们怎么会以为,快乐必须在身外寻找,必须去争取、抵达、实现甚至赚取呢?我们怎么会大错特错地相信,快乐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是蜻蜓点水般的存在呢?我们怎么会放弃快乐这种与生俱来的权利呢?

答案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或许我们一直以来就是被这么训练的。成功不是快乐的必要条件

你可能也得到过我母亲给我的那种合理建议,说我应该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存钱,为了实现某些目标而心甘情愿地推迟某些形式的满足感。诚然,她的建议是促使我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我却误解了。我以为她的意思是我需要一路推迟快乐,或是说只有到我成功的那一天,快乐才会如期而至。

事实上,世界上最快乐的人群有些恰恰生活在相对贫困的拉美国家,那里的人似乎不怎么在意经济保障或是我们所谓的成功。虽然他们也要为谋生而每天工作,但是除此以外,他们认为快乐才是第一要事,所以会花时间陪伴家人和朋友。

我不是要给看上去新鲜有趣,但仍处于贫困线以下的生活涂抹上浪漫色彩。但是,那种无论经济条件如何,都能每天保持快乐的心态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我并不反对物质上的成功。毕竟推动人类不断进步的除了内在的好奇心,还有那种绝对合理的愿望——为了能挺过冬季、旱季或歉收季节而储备足够的物资。几千年前,一个人的家族或部落掌控的领土越多,狩猎和采集的技能越强,生存的机会就越大。久而久之,坐在杧果树下虚度光阴的观念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通过少量创新和掠夺,扩张领土以及储备多余物资来以防万一的观念。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更多的领土和更多的财富通常意味着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更长的预期寿命。最终,资本主义出现,并被新教价值观强化,使得经济繁荣成为上帝眷顾的一个标志。个人努力和个人责任催生了如今被我们称作收入不平等的现象,反过来又刺激人们更加卖力地工作,只为了不被别人超越和不被排挤出局。而且一旦你升入高位,肯定就不想再落至原点。因为随着竞争愈演愈烈,曾经为整个家族或村落提供安全感的传统给养已经失去作用。

我们之前的那个年代见证了经济大萧条以及接踵而来的两次世界大战,在此期间,哪怕是位于收入金字塔顶层的人也不得不为基本生活而担心。结果导致那种困境塑造了整整一代人对于孰轻孰重的判断,也让他们更加坚信,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让这样的困境重演。而最为人们接受和传承的“保障政策”,就被称作“成功”。

随着20世纪和21世纪的新旧交替,这种情况愈演愈烈,中产阶层给子女灌输的观念使其相信,唯一合理的路线就是在学校里度过数年时间,掌握各种技能,然后在一生的努力工作中学以致用,希望借此得到生活的保障。于是,我们学会了把这条路线当作人生的头等大事(即使因此变得不快乐),指望着当自己最终获得社会定义的成功时,就会兑现快乐的承诺。

不如现在就问一问自己:根据你的耳闻目睹,有多少人是通过这条路线得到快乐的?反过来再问,又有多少成功的银行家或者企业高管明明腰缠万贯,却总是愁眉苦脸?有多少表面上“拥有一切”的人成了自杀事件的主角?你认为这样的事为什么会发生?一言以蔽之,其原因在于基本前提有误:成功、财富、权力和名望并不能通向快乐。实际上:成功不是快乐的必要条件。

埃德·迪纳和理查德·伊斯特林对主观幸福感与收入相关性的研究表明,在美国,虽然收入提高会带来主观幸福感的增加,但只表现在一定程度上。诚然,打两份工才能负担一套小小的公寓和一辆破旧的本田汽车,同时还清学生贷款,那感觉实在不怎么样。但是一旦你的收入达到人均年收入的平均值——现在美国的这个数据是大约7万美元——主观幸福感就会进入近乎停滞的稳定状态。虽然收入减少的确会抑制幸福感,但是收入增加并不一定会让你更快乐。也就是说,被广告商称作快乐钥匙的各种昂贵物品,如高端手机、豪华汽车、豪宅、标榜地位的行头,真的没那么重要。

财富、权力以及大量玩物并不是快乐的必要条件,就算是,因果链条真正发挥作用的方式也不是那样。英国华威大学的安德鲁·奥斯瓦尔德、欧亨尼奥·普罗托和丹尼尔·斯格罗伊发现,快乐可以让一个人的生产效率提高大约12%,相应地,也更可能获得成功。所以说:尽管成功不能通向快乐,但快乐确实能够助力成功。

然而,我们还是要把追求成功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亚伯拉罕·马斯洛是最早关注快乐的人,也是研究心理轨迹的心理学家之一。早在1933年,他就深刻总结了我们对成功的追求:“人类角逐的过程就是男人和女人将自己卖空的过程。”

尽管一般水平的成功在我们这个社会很常见,但是那些获得高水平成功的人往往都有一个共性、一个让他们卓尔不群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全都近乎不可遏止地热爱自己的事业。许多成功的运动员、音乐家和企业家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就是因为这种职业本身可以让他们快乐。就像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所说,用10000小时去做一件事,你就会成为全世界最擅长这件事的人之一。那么,要在一件事上花费如此长的时间,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呢?答案就是将这些时间花费在一件让你快乐的事情上!与其用尽一生追求成功,并希望借此抵达快乐的彼岸,这难道不是更好的方法吗?在工作中,在个人生活、社会关系或恋爱经历中,无论我们做什么,都应该直接:求解快乐。快乐清单

2001年,正处于人生低谷的我想通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如果我连自己想寻找的是什么都弄不清楚,就永远都不会恢复快乐这项与生俱来的权利。

于是,为了收集各种必要数据来判断什么能让我快乐,身为工程师的我着手开发了一个简单的流程。不过,最初我有点犹豫不决,因为那种技术实在太简单了,似乎有点孩子气,但是接着我就想明白了:如果人类快乐的默认条件是以婴幼儿为模型,那么“孩子气”或至少“像孩子一样”就不是什么坏事。

一开始我的做法很简单,就是把让自己感到快乐的每一件事都记录下来。我给它取名为“快乐清单”。实际上或许你也想做同样的事,为什么不从现在起就花点儿时间,拿出一支笔和一张纸,随便记几件让你快乐的事呢?随着任务的展开,你会发现这一步并不太困难。清单只要有一串简短的陈述句就好,关键是切入要点,所以你可以按下面这种结构填空:

当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我感到快乐。

别不好意思。反正没人要看你的清单,所以完全没必要觉得不自在。清单里可以包括一些显而易见的事,比如给你的狗挠下巴,或是看一次美丽的日落;也可以包括一些稀松平常的事,比如跟朋友聊天,或是吃到炒蛋。怎么写都不算错,把你能想到的都写进去,越多越好。

等你写完的时候,至少写完第一遍的时候,就回头看看,标出几件能够在清单中置顶的、让你最快乐的事——如果要求你按优先性排序。这些就可以做成一份很有价值的简短清单,在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内容中发挥作用。

现在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生成快乐清单这件事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快乐的体验,所以当你完成的时候,应该会感到精力充沛和神清气爽。我每周至少会加工一次我的清单,添些新的内容进去。这么做不仅能让我笑逐颜开,还帮助我养成了一种据心理学家说有助于让人长期保持快乐的态度——感恩。当你接受现代生活的真相以及快乐俯拾皆是的事实后,就懂得了感恩。

所以继续下去,乐在其中吧。我去泡杯咖啡,等一会儿你(顺便说一句,当安静地喝咖啡的时候,我会感到快乐)。建立快乐方程式

直觉告诉我,你的清单里差不多全是生活中的平凡时刻——孩子的脸上绽放出一个微笑、一大早就闻到暖暖的咖啡香,以及每天都会发生的类似的事。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既然快乐时刻的触发如此稀松平常又轻而易举,为什么“找到”快乐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呢?为什么当我们“找到”快乐的时候,它又那么容易溜走呢?

我们这些工程师出身的人在拿到一组原始数据时,要做的第一件事总是绘图,为的就是找到一条趋势线。所以,让我们把这种办法用于你的快乐清单吧,看看不同的快乐实例之间有什么共同特征。发现趋势了吗?

虽然让你快乐的时刻可能跟让我快乐的时刻千差万别,但是大多数清单都离不开这样的一般命题:当生活看似对你百依百顺的时候,快乐就出现了;当生活表现得如你所愿的时候,你就会感到快乐。

可想而知,反之亦然:当现实生活不符合你的期望时,不快乐就会出现。本来你期望婚礼当天阳光明媚,结果一场大雨不期而至,仿佛连老天爷都在跟你作对,而这种作对带给你的不快乐可能永远都萦绕不去并伺机而动。每当你对自己的配偶感到灰心或充满敌意的时候,它就会被唤醒:“我早该知道的!我们结婚那天下雨就是个征兆!”

对一个工程师来说,要表述这种快乐的定义,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建立一套算法——快乐算法。

它的意思是:如果对事件的感知等于或超出你的期望,你就会快乐——至少是没有不快乐。

但换成比较微妙的说法就是:让我们不快乐的并非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想法。

快乐≥你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你对生活的期望快乐的关键在于你的想法

我要用一个简单的测试来重申这个概念,就叫它空白大脑测试(Blank Brain Test)吧。非常简单,请你回想一段不快乐的时光,例如,朋友对我无礼的时候,我不快乐。然后花些时间沉浸在这一想法里,让它在你的脑子里反复出现,尽可能多地激发不快乐的情绪。任由这个想法萦绕不去,就像我们经常任由类似的想法毁掉自己的日子一样。

请花一分钟的时间,构想这样一个想法——同时请接受我的歉意,居然让你想起难过的事。现在,空白大脑测试开始。在现实世界没有发生任何改变的情况下,消除那个想法,哪怕只是一小会儿。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可以让另外一个想法占据你的大脑(比如读几行字,就像你现在正在做的这样),或者放一段劲爆的音乐并跟着哼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