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与方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6 21:53:52

点击下载

作者:周苏 王硕苹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创新思维与方法

创新思维与方法试读:

前言

FOREWORD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可以被分成三种类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

研究表明,创新的先锋团队——众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功途径,一是科学发现,二是科学仪器,三是科学方法。其中科学方法的核心是创新方法,接近三分之一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是靠科学的创新方法实现了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可见创新方法对于科学研究的极端重要性。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方法必须先行。

1946年,前苏联科学家根里奇·阿奇舒勒(1926—1998)开始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的研究工作。在以后的数十年中,这位发明家投入其毕生精力,致力于创新研究。在他的带领下,前苏联的几十家学校、研究部门和企业,组成专门机构,他们先后分析了世界的几十万份发明专利,总结出了技术进化所遵循的普遍规律,以及解决各种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时采用的创新法则,创建了一种由解决技术问题、实现技术创新的各种方法组成的理论体系——TRIZ。

为了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从源头推进我国的自主创新,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部、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协会四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要“推进TRIZ等国际先进技术创新方法与中国本土需求融合……特别是推动TRIZ中成熟方法的培训……”。

作为一种技术与经济相关联的活动,不管是发明、创造还是革新,最终都应该转化成生产力,产生经济效益,才能称得上是创新。阿奇舒勒所提出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强调通过发明来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发明的实用化,这符合创新的基本定义。

实践表明,运用TRIZ创新,能够帮助我们突破思维定势,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进行理性的逻辑思维,揭示问题的本质,确定问题的进一步探索方向,能根据技术进化规律,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最终抓住机会来彻底解决问题,并开发出富有竞争力的创新产品。

本书的内容包括科技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基本概念,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变革、创新思维技法、TRIZ原理和工具的介绍及运用TRIZ原理来解决创新问题的一些实践案例,是开展创新教育,学习国家创新方针、“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思维变革、创新思维与技法、TRIZ创新方法的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教材。

本书是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15年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KT2015041大学生创新方法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示范”的研究成果之一,得到了“2013IM020900浙江省创新方法应用推广与示范”“2014F30031浙江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于服务基地建设(一期)”“2014F30008浙江省科技人才教育培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项目支持。

本书的编写工作还得到浙江省科技人才教育中心、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的支持。王文、张健、禇赟、张丽娜、孙曙迎等参加了本书的部分编写工作。欢迎教师索取为本书配套的丰富教学资料并交流,E-mail:zhousu@qq.com,QQ:81505050,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ousu58。

周苏2016年初夏于杭州西湖

课程教学进度表第1章科技创新与知识创新

人类发展及科学技术进步中的每一次重大跨越和重要发现都与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工具创新密切相关。离开了“创新”,人类社会不可能向前迈进,科学技术也不可能有实质性的进步。可以说,“创新”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基本动力。

创新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创新是人人都具有的一种潜在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可以通过一定的学习和训练得到激发和提升。同时,创新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类在解决工程技术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都是有规律的,并且这些规律可以通过总结和学习加以掌握和应用。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可以被分成三种类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1.1发明与创新

在生活中,人们习惯于把科学和技术联系在一起,统称为“科学技术”或“科技”。实际上,科学和技术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下面,我们对科学、技术、发现、发明、创造和创新等概念进行简要论述和限定。1.1.1 科学和技术

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发现自然界中确凿的事实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理论把这些事实和现象联系起来;技术的任务则是将科学的成果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科学主要是与未知的领域打交道,其进展程度(特别是重大突破)往往是难以预料的;技术则是在相对成熟的领域内工作,可以作比较准确的规划。

因此,对科学和技术的定义是:

科学(science):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固有规律的系统知识。

技术(technique):完成复杂的或科学的任务的系统步骤。1.1.2 发现与发明

发现(discovery)是对客观世界中前所未知的事物、现象及其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发现的结果本身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人类是否对其有所认识,它都按照自身的规律存在于客观世界中。对这种结果进行认识的活动过程就是发现。例如,物质的本质、现象、规律等,不管人类是否发现了它们,它们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后来被人类认识到了,就是发现。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发现这些客观存在的、还没有被人类认识到的规律。发现也称为科学发现(scientific discovery)。

发明(invention)是指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和时间性的技术成果。通常指人类做出的前所未有的成果。这种成果包括有形的物品和无形的方法等,在被发明出来之前客观上是不存在的。通过技术研究而得到的前所未有的成果多属发明。发明最注重的是独创性和时间性(或称为首创性)。《专利法》中指出: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简单说,发现与发明的区别主要是:发现是认识世界;发明是改造世界。发现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能不能”等问题,主要属于非物质形态财富;发明要回答“做什么”“怎么做”“做出来有什么用”等问题,是知识的物化,能够直接创造物质财富。科学发现在我国是不授予专利权的。对于那些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发明,发明人可以申请专利,利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也是一个发明大国。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科技文化,在16世纪以前长达数千年的历史时期内,中国人一直走在世界科技创新的前列,为推动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公元前4000年算起,截至明代末年,世界科技史上的100项重大发明的前27项中,有18项是属于中国人的发明。16世纪前的中国真可谓发明大国。活字印刷(见图1-1)、指南针、造纸术和火药这四大发明曾在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一页页光辉的篇章;其他众多的发明,也在同期名列世界前茅,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华民族对人类的科技、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图1-1 活字印刷1.1.3 创造及创新“创造”一词是对创造活动的综合概括。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创造”被解释为“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这是有关“创造”的最一般的解释。

可以说,创造是人们应用已知信息,产生某种新颖而独特的、具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过程,是“破旧立新”,打破世界上已有的,创立世界上尚未有的精神和物质的活动。作为创造的成果,这种产品可以是新概念、新设想、新理论,也可以指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其特征是新颖、独特、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

创新是从英文innovate(动词)或innovation(名词)翻译过来的。根据《韦氏词典》所下的定义,创新的含义为:引进新概念、新东西和革新。

创新理论(innovation theory)最早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 A. Schumpeter,1883—1950)于1912年在其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此书在1934年译成英文时,使用了“创新”(innovation)一词。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是指新技术、新发明在生产中的首次应用,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是在生产体系中引进一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他认为创新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

● 引入新产品或提供产品的新质量。

● 开辟新的市场。

● 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

● 采用新的生产方法(主要是工艺)。

● 实现新的组织形式。

有人认为,熊彼特的创新概念过于强调经济学上的意义。大体上可以认为:创新是对已有创造成果的改进、完善和应用,是建立在已有创造成果基础上的再创造。这说明已有创造成果既可以是有形的事物(如各种产品),也可以是无形的事物(如理论、技术、工艺、机构等)。

从一般意义上讲,创造强调的是新颖性和独特性,而创新强调的则是创造的某种具体实现。创造与创新在概念上的差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创造比较强调过程,创新比较强调结果。例如,可以说“他创造了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创新价值”。(2)在程度上,创造强调“首创”“第一”“无中生有”“破旧立新”,主要是指自身的新颖性,不一定有比较对象;创新是建立在已经创造出的既有概念、想法、做法等基础之上,其着眼点在于“由旧到新”,强调与原有事物相比较。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将创新看作创造的目的和结果。例如,黑白电视机的出现可以看作一种创造成果的诞生,因为在其出现之前根本就没有电视机;而彩色电视机的出现是一种创新,因为它是在黑白电视机的基础上,利用其他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对其进行改造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产品。再如,蒸汽机的出现是一种创造(见图1-2),而将它应用到其他工业领域,则是创新(见图1-3)。

图1-2 创造: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图1-3 创新:蒸汽机火车头(3)在思维过程上,创造应是独到的,其思维始终站在新异的尖端;创新则是在已经创造出的既有概念、想法和做法等的基础上,将别人的原始想法组织起来,应用到自己的思维活动中去。(4)在范畴上,创造一般指的多是知识、概念、理论、艺术等方面;创新一般指的多是技术、方法、产品等。(5)在目的上,创造注重的是科学性和探索性;创新更注重经济性和社会性。1.1.4 典型问题和非典型问题

很多哲学家认为,只有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人才会开始思考,且思考过程是以问题为起点进行的。

当我们看到了问题的现状,并设想了问题被解决后应该实现什么样的状态,接下来我们就会想办法改变问题的现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用那些已经熟知的典型解决方法无法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就会考虑采用非典型方法来解决问题。

典型解决方法: 是指可以在学校中通过专业教育学到的处理问题的常规方法。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典型解决方法是他们工作中经常用到的、非常熟悉的那些解决本领域问题的方法。现有的典型解决方法绝大多数都是前人通过试错法得到的。专业人士通过学习,掌握了这些方法后,就可以将它们作为“拿来就用”的工具。

典型问题: 是指那些用典型解决方法可以解决的问题。

非典型问题: 是指那些用典型解决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

非典型解决方法: 对于一个非典型问题来说,既然无法使用典型解决方法来解决,那么就需要使用具有创造性、创新性的思维方法来找到一种解决方法。这种能够解决非典型问题的,具有创造性、创新性的解决方法对于该问题来说就是一种非典型解决方法。因此,非典型问题也被称为创新问题。相应的,典型问题也被称为非创新问题。

在面对非典型问题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先用各种典型解决方法来尝试着求解。当各种典型解决方法都无能为力的时候,专业人士就会绞尽脑汁去寻找某种非典型解决方法。一旦所找到的这种非典型方法解决了该非典型问题,这种非典型方法很快就会在该领域的专业人士之间传播开来,并最终成为该领域中的一种典型解决方法。这里的“绞尽脑汁”就是人们在面对非典型问题时的真实写照。在绞尽脑汁的过程中,有人通过“顿悟”找到了非典型方法;有人从其他领域找到了可以解决本领域中非典型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其原有领域中可能已经是典型方法了,但是对于这个领域来说就是一种非典型方法。因此,一种方法是典型方法还是非典型方法是相对的。

为了找到解决非典型问题的方法,处于同一时代的两位先驱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理论。以美国的亚历山大·奥斯本为代表的学者们开创了“创造学”这种以创造主体的心理活动为主的创新方法体系;前苏联的根里奇·阿奇舒勒通过对大量专利的研究、分析和总结,发现了隐藏在专利背后的规律,提出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TRIZ属于技术创新的范畴,其主要作用就是解决创新问题。当然,非创新问题也可以用TRIZ来解决。1.2什么是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可以被分成三种类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1.2.1 科技创新体系

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或知识创新是提出新观点(包括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发现和新假设)的科学研究活动,并涵盖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以新的视角来重新认识已知事物等。原创性的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在一起,使人类知识系统不断丰富和完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产品不断更新。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引领的管理创新作为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科技创新的主题,也是当今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创新体系由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的知识创新、以标准化为轴心的技术创新和以信息化为载体的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三大体系构成(见图1-4),知识社会新环境下三个体系相互渗透,互为支撑,互为动力,推动着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管理与制度创新的新形态。

科技创新涉及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际组织、中介服务机构、社会公众等多个主体,包括人才、资金、科技基础、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创新氛围等多个要素,是在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交互复杂作用下,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这个三螺旋结构协同演进下的一种复杂涌现,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从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构成的技术创新双螺旋结构出发,进一步拓展视野,技术创新的力量是来自于科学研究与知识创新,来自专家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图1-4 科技创新体系

信息技术引领的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推动了管理创新。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无疑是我们所在这个时代创新的主旋律,也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2.2 创新文化与环境

由于科学和技术是关于人认知和改造自然的知识,技术还包含着技艺,而且人的参与程度越大、越多,则科学和技术知识的含量、密度和水平就越高,这些特点决定了科学和技术的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因此我们说科学和技术及它们的创新也是创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是否具有实体和刚性(可理解为非人文的和人文的)将环境分为硬环境(由物质环境和刚性的管理体制及人员组成)和软环境(由人文环境、弹性的研究方向和评价体系组成)两大类,其中物质环境的要素是校园房舍、仪器设备、经费薪给等,人文环境主要由科学和人文精神、国家政策制度、学术传统、学风和治学氛围等组成。硬环境与软环境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程度,决定了人性物境(主要由人才和体制组成)和物性人境(主要由研究方向和评价体系组成),它们渗透和融合越多,人性物境和物性人境的范围就越大,成果的趋向和大小也越显著。影响科技创新的因素很多,而且由于时间、地点和具体情况的差异,哪种环境和什么要素对于各个科技人员、科研机构或组织的创新过程所产生的影响起主要作用,往往是不同的。1.2.3 创新发展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实力最关键的体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就能在世界产业分工链条中处于高端位置,就能创造激活国家经济的新产业,就能拥有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而引领社会的发展。总之,科技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活力的标志,是国家发展的关键节点。

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如果人们自觉而明智地去塑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就能激发科技创新的社会潜能,就能缩减从科技创新到产业运用的时间进程。学习各国在科技创新上的经验,无疑是提高上述自觉性的很好方式。

从各国的经验看,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如下因素:

良好的文化环境。例如,有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有热爱科学的社会风气,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学术教养和规范,等等。没有一个良好的软环境,就很难形成科技创新能力生长的土壤。

较强的基础条件。在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体系。中国的传统教育体系偏重于知识传授,厚重有余,活力不足,在某种意义上不利于创造能力的形成。

有效的制度支持。国家对自主科技创新的制度支持应是全面而有效的。例如,有有效的项目评估和资金支持体系,有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有明智的产业政策,有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有有利于科技创业的社会融资系统,等等。

在人类社会中,做成一件事的条件无非是人、财、物。在三个条件中,人是主体、是最活跃的因素。在科技创新中,人的因素第一,人才第一体现得更为突出。当然,人的因素并不仅仅指个人的才智,也包括人的社会组织水平。另一方面,有人而无财、物,便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也是做不成事。因此,所谓科技创新的环境创造,就是让人、财、物能自然地结合、有效地结合,实现一种“人能尽其才,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和谐状态。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是指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能力。近现代世界历史表明,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发动机,是一个国家的进步和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重大原始性科技创新及其引发的技术革命和进步成为产业革命的源头,科技创新能力强盛的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自然,一项新技术的诞生、发展和应用,最后转化为生产力,离不开观念的引导、支持和制度的保障,可以说,观念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制度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保障;但发明一项新技术并转化为生产力,创造出新产品,占领市场取得经济效益,这是只有科技创新才能实现的。1.3知识创新的内涵

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包括科学知识创新、技术知识特别是高技术创新和科技知识系统集成创新等。其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知识创新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知识创新中,通过企业或组织的知识管理,在知识获取、处理、共享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新的发展,探索新的规律,创立新的学说,并将知识不断地应用到新的领域,在新的领域不断创新,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创造知识附加值,使企业获得经营成功。1.3.1 知识创新的特征

知识创新具有以下特征。(1)独创性。知识创新是新观念、新设想、新方案及新工艺等的采用,它甚至会破坏原有的秩序。知识创新实践常常表现为勇于探索、打破常规,知识创新活动是各种相关因素相互整合的结果。(2)系统性。知识创新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知识创新系统”,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创新在企业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3)风险性。知识创新是一种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活动,它没有现成的方法、程序可以套用,投入和收获未必成正比,风险不可避免。(4)科学性。知识创新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的实践活动。(5)前瞻性。有些企业,只重视能够为当前带来经济利益的创新,而不注重能够为将来带来利益的创新,而知识创新则更注重未来的利益。1.3.2 形式与能力

知识创新一般有两种形式:累积式知识创新和激进式知识创新。累积式知识创新是在学习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外部资源进行持续创新,这种创新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创新,创新的累积性还意味着学习过程必须是连续的;激进式知识创新是指突破惯性思维,发现现有知识中没有的全新知识,这一创新的来源既有科技创新带来的根本性变革,也有企业效仿竞争对手引进的新知识、新技术与新理念。无论是累积式知识创新,还是激进式知识创新,都需要具备包容新知识的素质和才能。

知识创新的能力是企业(组织)创造、整合和运用企业知识,实现战略目标所表现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战略远景、组织结构、人力资本管理以及组织制度等方面。

1.战略远景:知识创新的导向能力

战略远景规定了知识创新的价值体系,企业依此来评估、证明和判定其所创造知识的质量。因此,企业的战略远景可以用来指引企业员工吸收知识、整合知识和创新知识,是企业知识创新重要的能力组成部分。

2.组织结构:知识创新的载体能力

知识创新的特点决定了企业的知识创新必须既有利于企业成员个体知识的生产,又要能促进企业对这些个体知识的交流与共享,这种交流与共享只有通过企业成员的广泛沟通才能实现,而组织结构是企业知识创新决策的执行载体,其合理性直接影响企业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效率。企业应以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出发点,以核心知识流为主线来进行组织结构设计与创新,须以知识流为导向构建企业组织结构,以便利于知识创新各环节的横向知识交流。

3.人力资本:知识创新存量流量控制能力

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主要体现在企业知识员工群体中,员工的知识广度与结构决定了企业的知识存量,员工在内部或外部的流动也体现了企业的知识流量。因此企业人力资本管理能力决定了企业知识创新的存量和流量。有效的人力资本管理可以稳定员工,从而避免企业核心知识向外流失,同时也可以吸引高知识含量的员工加盟企业,使企业获得足够的知识创新来源,保证知识创新的知识存量与流量。

4.组织制度:知识创新的保护与激励能力

企业知识,尤其是创新知识和核心知识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中的价值,是企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如果企业的创新知识和核心知识被外泄,或者创新知识和核心知识没有得到持续的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将不复存在。合理的组织制度有助于实现知识创新的各种政策和员工持续创新知识。因此,企业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如知识保护制度、组织学习制度、知识资产激励制度等会对企业知识创新起到促进作用。1.3.3 知识创新是提升竞争力的源泉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核心运营力,指企业能高速度、高效率地生产高品质的产品和提供高满意度的服务的能力;二是核心知识力,指企业拥有对某种特定领域和业务而言独一无二的专长、技术和知识。国内外现代化企业的经验都证明,知识创新是企业寻求核心竞争力的无穷源泉。

知识创新也可以隐喻(metaphor)为知识进化,即不停地生成新知识。这要凭借理性思维的力量,因而必须有相应的思维方式创新。最后,要上升到精神文化创新。

知识始终是思维或理性的产物,因而应注意到理性思维是形成知识的源头活水。因此,知识创新就需要思维方式创新,培养和提高理性思维能力。

实质上,知识创新是极其复杂的精神性生产活动,因而必须坚持怀疑、批判精神,特别是自由精神。自由是人的本性,只有坚持自由创新精神,才能最大限度地甚至无限地实现知识创新。爱因斯坦非常强调自由创新精神,他认为,外在的自由和内心的自由是科学进步的先决条件。科学理论的逻辑基础,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人类精神的自由创造,是人类理智的自由发明,知识和自由是不可分割的双翼。

知识创新必须坚持自由精神,才能激发人的潜能,造就永续的智慧源泉。思想创新、文化创新都要超越国界、超越权力和金钱枷锁;辨析传统文化,主要靠现代人;知识创新、思维方式创新,更要靠具有自由创新精神的现代人。1.4管理创新及其四个阶段

管理创新(management innovation)是指组织形成创造性思想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产品、服务或作业方法的过程。也即,富有创造力的组织能够不断地将创造性思想转变为某种有用的结果。当管理者说到要将组织变革得更富有创造性的时候,他们通常指的就是要激发创新。

在管理创新活动中,企业把新的管理要素(如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手段、新的管理模式等)或要素组合引入企业管理系统以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1.4.1 管理创新的内容

管理创新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知识、管理方法、管理工具等的创新。何道谊按功能将管理创新分解为目标、计划、实行、检馈、控制、调整、领导、组织、人力九项管理职能的创新。按业务的组织来说,可将创新分为战略创新、模式创新、流程创新、标准创新、观念创新、风气创新、结构创新、制度创新。以企业职能部门的管理而言,企业管理创新包括研发管理创新、生产管理创新、市场营销和销售管理创新、采购和供应链管理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财务管理创新、信息管理创新等各类创新。

管理创新的内容也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三者依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 管理思想理论上的创新;

● 管理制度上的创新;

● 管理具体技术方法上的创新。

有三类因素将有利于组织的管理创新,它们是组织的结构、文化和人力资源实践。(1)从组织结构因素看,有机式结构对创新有正面影响,拥有富足的资源能为创新提供重要保证,单位间密切的沟通有利于克服创新的潜在障碍。(2)从文化因素看,充满创新精神的组织文化通常有如下特征:接受模棱两可,容忍不切实际,外部控制少,接受风险,容忍冲突,注重结果甚于手段,强调开放系统。(3)在人力资源这一类因素中,有创造力的组织积极地对其员工开展培训,以使其保持知识的更新;同时,它们还给员工提供高工作保障,以减少他们担心因犯错误而遭解雇的顾虑;组织也鼓励员工成为革新能手;一旦产生新思想,革新能手们会主动而热情地将思想予以深化、提供支持并克服阻力。1.4.2 管理创新的四个阶段

一般来说,管理创新过程包含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对现状的不满。

管理创新的动机通常都源于对企业或组织现状的不满:或是企业遇到危机,或是商业环境变化以及新竞争者出现而形成战略型威胁,或是某些人对操作性问题产生抱怨。

例如,Litton互联产品公司是一家组装计算机主板的工厂,位于苏格兰的Glenrothes。1991年,George Black受命负责这家工厂的战略转型。他说:“我们曾是一家前途黯淡的公司,与竞争对手相比,我们的组装工作毫无特色。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采取新的工作方式,为客户提供新的服务。这是一种刻意的颠覆,也许有些冒险,但我们别无选择。”

很快,Black推行了新的业务单元架构方案。每个业务单元中的员工都致力于满足某一个客户的所有需要。他们学习制造、销售、服务等一系列技能。这次创新使得客户反响获得极大改善,员工流动率也大大降低。

当然,不论出于哪一种原因,管理创新都在挑战组织的某种形式,它更容易产生于紧要关头。

第二阶段: 从其他来源寻找灵感。

管理创新者的灵感可能来自其他社会体系的成功经验,也可能来自那些未经证实却非常有吸引力的新观念。

有些灵感源自管理思想家和管理宗师。1987年,Murray Wallace出任了惠灵顿保险公司的CEO。在惠灵顿危机四伏的关键时候,Wallace读到了汤姆·彼得斯的新作《混沌中的繁荣》( Thriving on Chaos )。他将书中的高度分权原则转化为一个可操作的模式,这就是人们熟知的“惠灵顿革命”。Wallace的新模式令公司的利润率大幅增长。

还有些灵感来自无关的组织和社会体系,或者,有些灵感来自背景非凡的管理创新者,他们通常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管理创新的灵感很难从一个公司的内部产生。只有通过从其他来源获得灵感,公司的管理创新者们才能够开创出真正全新的东西。

第三阶段: 创新。

管理创新人员将各种不满的要素、灵感以及解决方案组合在一起,组合方式通常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重复、渐进的,但多数管理创新者都能找到一个清楚的推动事件。

第四阶段: 争取内部和外部的认可。

与其他创新一样,管理创新也有风险巨大、回报不确定的问题。很多人无法理解创新的潜在收益,或者担心创新失败会对公司产生负面影响,因而会竭力抵制创新。而且,在实施之前,我们很难准确判断创新的收益是否高于成本。因此对于管理创新人员来说,一个关键阶段就是争取他人对新创意的认可。

在管理创新的最初阶段,获得组织内部的接受比获得外部人士的支持更为关键。这个过程需要明确的拥护者。如果有一个威望高的高管参与创新的发起,就会大有裨益。另外,只有尽快取得成果才能证明创新的有效性,然而,许多管理创新往往在数年后才有结果。因此,创建一个支持同盟并将创新推广到组织中非常重要。管理创新的另一个特征是需要获得“外部认可”,以说明这项创新获得了独立观察者的印证。

外部认可包括四种来源。(1)专业学者。他们密切关注各类管理创新,并整理总结企业碰到的实践问题,以应用于研究或教学。(2)咨询公司。他们通常对这些创新进行总结和存档,以便用于其他的情况和组织。(3)媒体机构。他们热衷于向更多的人宣传创新的成功故事。(4)行业协会。

外部认可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增加了其他公司复制创新成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它也增加了公司坚持创新的可能性。1.4.3 基本条件

为使管理创新能有效地进行,还必须创造以下的基本条件。

1.创新主体应具有良好的心智模式

创新主体(企业家,管理者和企业员工)具有良好的心智模式是实现管理创新的关键。心智模式是指由于过去的经历、习惯、知识素养、价值观等形成的基本固定的思维认识方式和行为习惯。创新主体具有的心智模式:一是远见卓识;二是具有较好的文化素质和价值观。

2.创新主体应具有较强的能力结构

管理创新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才可能完成管理创新,创新管理主体应具有:核心能力,必要能力和增效能力。核心能力突出地表现为创新能力;必要能力包括将创新转化为实际操作方案的能力,从事日常管理工作的各项能力;增效能力则是控制协调加快进展的各项能力。

3.企业应具备较好的基础管理条件

现代企业中的基础管理主要指一般的最基本的管理工作,如基础数据、技术档案、统计记录、信息收集归档、工作规则、岗位职责标准等。管理创新往往是在基础管理较好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因为基础管理好可提供许多必要的准确的信息、资料、规则,这本身有助于管理创新的顺利进行。

4.企业应营造一个良好的管理创新氛围

创新主体能有创新意识,能有效发挥其创新能力,与拥有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有关。在良好的工作氛围下,人们思想活跃,新点子产生得多而快,而不好的氛围则可能导致人们思想僵化,思路堵塞,头脑空白。

5.管理创新应结合本企业的特点

现代企业之所以要进行管理上的创新,是为了更有效地整合本企业的资源以完成本企业的目标和任务。因此,这样的创新就不可能脱离本企业和本国的特点。在当前的国际市场中,短期内中国大部分企业的实力比西方企业弱,如果以刚对刚则会失败,若以太极拳的方式以柔克刚,则可能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最佳方略。中国企业应充分发挥以“情,理,法”为一体的中国式管理制度的优势和特长。

6.管理创新应有创新目标

管理创新目标比一般目标更难确定,因为创新活动及创新目标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尽管确定创新目标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没有一个恰当的目标则会浪费企业的资源,这本身又与管理的宗旨不符。1.4.4 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

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是相辅相成的。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文化基础,没有新的理论学说和公理体系,不可能有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反过来又为知识创新和管理创新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管理创新则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的微观与宏观环境。技术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硬件”,而知识创新和管理创新则是社会进步的“软件”,它们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

知识创新的核心科学研究,是新的思想观念和公理体系的产生,其直接结果是新的概念范畴和理论学说的产生,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和价值实现,其直接结果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的良性互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管理创新既包括宏观管理层面上的创新——社会政治、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也包括微观管理层面上的创新,其核心内容是科技引领的管理变革,其直接结果是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使所有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1.5国家标准:创新方法应用能力等级规范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和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推进创新方法工作对有效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将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由全国创新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42)提出并归口,由国家科学技术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等单位起草的国家标准GB/T 31769—2015《创新方法应用能力等级规范》于2015年6月2日发布,2015年7月1日实施。

国家标准《创新方法应用能力等级规范》规定了创新方法应用能力的术语和定义、等级划分和能力要求,适用于创新方法专业人员应用能力评估。该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完善我国创新方法工作评估体系和增强我国创新方法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我国整体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本标准指出:所谓创新方法(innovation method)是指“应用一种或多种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工具实现创新的技术”。创新方法应用能力(applied competence of innovation method是指“经证实的掌握创新方法的专业人员具有的个人素质和解决工程技术与管理问题的本领”。

本标准定义了创新思维、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工业工程等方面的术语。本标准定义了创新方法应用能力等级,共分六级,六级为最高。

例如,创新方法应用能力一级应达到的能力要求是:(1)创新思维技法

● 了解阻碍创造性思维的思维定势类型和突破方法;

● 掌握创造性思维方式;

● 熟练应用2种或2种以上创新思维技法。(2)TRIZ方法

● 了解TRIZ的工具体系和解题模式;

● 了解产品进化的S曲线和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 能够判断当前产品研发和设计过程中的矛盾问题,掌握确定矛盾的方法和步骤,掌握分析和解决矛盾问题的流程;

● 能够运用流程与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产生有效的创新方案构思。(3)工业工程方法

● 熟悉工业工程基本概念及组织架构;

● 了解工作研究、人因工程、物流工程、生产运作与管理以及生产系统信息化的基本方法;

● 熟悉精益生产的基本概念,了解精益生产的技术体系,精益物流与现场管理技术;

● 熟悉六西格玛的基本概念,了解六西格玛的方法与管理体系,以及DMAIC实施过程。【脑洞大开】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习近平

2015年12月16日  浙江乌镇

欢迎各位嘉宾来到美丽的乌镇,共商世界互联网发展大计。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各位嘉宾出席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我曾在浙江工作多年,多次来过乌镇。今天再次来到这里,既感到亲切熟悉,又感到耳目一新。去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这里举办,推动了网络创客、网上医院、智慧旅游等快速发展,让这个白墙黛瓦的千年古镇焕发出新的魅力。乌镇的网络化、智慧化,是传统和现代、人文和科技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是中国互联网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也生动体现了全球互联网共享发展的理念。

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可以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

中国正处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中国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自21年前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我们按照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思路,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网络经济,推进信息惠民。同时,我们依法开展网络空间治理,网络空间日渐清朗。目前,中国有6.7亿网民、413万多家网站,网络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融入人民生活。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十三五”时期,中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多中国人民,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互联网对人类文明进步将发挥更大促进作用。同时,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不同国家和地区信息鸿沟不断拉大,现有网络空间治理规则难以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世界范围内侵害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网络犯罪等时有发生,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成为全球公害。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国际社会应该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加强对话合作,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

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尊重网络主权。《联合国宪章》确立的主权平等原则是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覆盖国与国交往各个领域,其原则和精神也应该适用于网络空间。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网络管理模式、互联网公共政策和平等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不搞网络霸权,不干涉他国内政,不从事、纵容或支持危害他国国家安全的网络活动。

——维护和平安全。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对各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在现实空间,战火硝烟仍未散去,恐怖主义阴霾难除,违法犯罪时有发生。网络空间,不应成为各国角力的战场,更不能成为违法犯罪的温床。各国应该共同努力,防范和反对利用网络空间进行的恐怖、淫秽、贩毒、洗钱、赌博等犯罪活动。不论是商业窃密,还是对政府网络发起黑客攻击,都应该根据相关法律和国际公约予以坚决打击。维护网络安全不应有双重标准,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以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

——促进开放合作。“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完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必须坚持同舟共济、互信互利的理念,摈弃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旧观念。各国应该推进互联网领域开放合作,丰富开放内涵,提高开放水平,搭建更多沟通合作平台,创造更多利益契合点、合作增长点、共赢新亮点,推动彼此在网络空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让更多国家和人民搭乘信息时代的快车、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构建良好秩序。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我们既要尊重网民交流思想、表达意愿的权利,也要依法构建良好网络秩序,这有利于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同时,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各国应该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对此,我愿提出5点主张。

第一,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网络的本质在于互联,信息的价值在于互通。只有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铺就信息畅通之路,不断缩小不同国家、地区、人群间的信息鸿沟,才能让信息资源充分涌流。中国正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预计到2020年,中国宽带网络将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打通网络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让更多人用上互联网。中国愿同各方一道,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支持,共同推动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让更多发展中国家和人民共享互联网带来的发展机遇。

第二,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互联网是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中国愿通过互联网架设国际交流桥梁,推动世界优秀文化交流互鉴,推动各国人民情感交流、心灵沟通。我们愿同各国一道,发挥互联网传播平台优势,让各国人民了解中华优秀文化,让中国人民了解各国优秀文化,共同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丰富人们精神世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第三,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中国经济也面临着一定下行压力。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开拓发展新境界。中国正在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发展分享经济,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国互联网蓬勃发展,为各国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障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只要遵守中国法律,我们热情欢迎各国企业和创业者在华投资兴业。我们愿意同各国加强合作,通过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建设信息经济示范区等,促进世界范围内投资和贸易发展,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

第四,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安全是发展的保障,发展是安全的目的。网络安全是全球性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维护网络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各国应该携手努力,共同遏制信息技术滥用,反对网络监听和网络攻击,反对网络空间军备竞赛。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加强对话交流,有效管控分歧,推动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网络空间国际反恐公约,健全打击网络犯罪司法协助机制,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和平安全。

第五,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国际网络空间治理,应该坚持多边参与、多方参与,由大家商量着办,发挥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民间机构、公民个人等各个主体作用,不搞单边主义,不搞一方主导或由几方凑在一起说了算。各国应该加强沟通交流,完善网络空间对话协商机制,研究制定全球互联网治理规则,使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合理,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就是希望搭建全球互联网共享共治的一个平台,共同推动互联网健康发展。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互联网虽然是无形的,但运用互联网的人们都是有形的,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让这个家园更美丽、更干净、更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推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开创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助力!

最后,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2015年12月17日刊【实验与思考】熟悉科技创新与知识创新

1.实验目的

本节“实验与思考”的目的如下。(1)学习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2)理解和熟悉创新发明的基础概念。(3)熟悉科技创新的内容构成,了解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基本思想。(4)熟悉知识创新的主要内容。(5)浏览“创新方法研究会”等网站,提升自己的就业和从业能力。

2.工具/准备工作

在开始本实验之前,请回顾教科书的相关内容。

需要准备一台能够访问因特网的计算机。

3.实验内容与步骤

1)学习讲话

请学习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并通过网络搜索,了解如下内容。(1)媒体总结,习近平讲话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①加快全球网络建设,促进互联互通;

②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

③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

④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

⑤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

请简要叙述你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主题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念理解(1)什么是典型问题,什么是非典型问题?

典型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典型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科技创新的三种类型:

知识创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技术创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管理创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