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修养2:企业的修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7 12:44:08

点击下载

作者:曹胜高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的修养2:企业的修为

中国的修养2:企业的修为试读:

导语

一个企业受到尊重,不是依靠打折与促销来赚取眼球,而是靠给社会提供必需产品、优质服务和消费理念;一个企业家受到尊重,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而是他拥有的财富能在多大程度上为社会和人类造福。做一个有担当的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企业的品位;做为一个有格局的企业家,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修为。

中国文化中,人的礼节次序是按照三个方面来排列的,第一是爵位,就是官位的高低;第二是序齿,指的是年龄的大小;第三是德行,基本上等同于社会道德地位。这三方面中,爵位为下,序齿为上,这就是说很多时候即使你的职位再高,比你年长的下属也是要尊重的。而德行更在这两方面之上,我们看孔子,他能在儿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得到推崇,根源就在于他的气度、他的精神、他的思想不仅超越了同时代的人,甚至为后世儿千年指明了道德修养的方向。反观我们自己,有时候我们遇到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就显得趾高气扬;遇上地位高于自己的人,就显馅媚之态。这说明我们的修养还不到家。当一个人遇到乞丐,也不趾高气扬;遇到一个亿万富翁,也不露出阿谀奉承,这才是真正守得正心。

人成千万,性格不同,而人的发展如何,就取决于我们处在哪个境界:

一是知识,包括我们从小学、中学至大学、研究生阶段,所学的各级学科、专业技能,如果可以熟练掌握这些,那就是一个合格的工作者或者管理者。

二是能力,有的人知识很丰富,可以做一个合格的工人;但要想从合格的工人变成一个优秀的工人或优秀的管理者,就需要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包括知识转化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活动协调能力等。

三是修养,这是从优秀到卓越必须跨上的一个台阶。从很多小事中体现出来的才是真正的修养。修养是生活中一点一滴的事。每个人都有优缺点,管理者要抱有温暖如春风般的包容之心,才能聚拢天下之英才。当然,管理的修养不是看到什么事情都放在心里,不去与他人讲,也不去管理。企业家要想脱颖而出,首先要明取舍,就是该追求什么,要放弃什么,是要总结前人的经验,明白自己何去何从;要明白人性的高下,从容面对社会现实;要知道什么最为珍贵,学会珍惜与放弃。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用温文尔雅的君子之风约束自己,用睿智果断的将帅之气锤炼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有比其他企业家更开阔的胸怀、更高远的眼光。

在企业管理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发展的瓶颈,以往非常实用的、让自己迅速发展的思维模式、经营理念为何就失灵了呢?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了呢?事实上,企业要做大做强,企业家需要的正是随着事业发展而不断提升的自我修养。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学理。我们现在提倡的国学,正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理性阐释。国学中蕴含的“商道”,便是要求一个企业能够坚守正道,持之以恒,最终实现良性的循环;更是要求企业家与员工们,能够通过修炼心性,扩大格局,做到言能简徐、心能光明、量能阔大,志能坚毅,思能缜密,事能妥当,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随时起步,随时加速,不断实现人生的涅槃。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第一章 商亦有道

“商道”与一般的财务、销售、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体现在“道”与“器”的分殊。《周易·系辞上》曾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这里所讲的“事业”,指的是做给天下百姓、施惠于天下民众的事业。胸中有大格局的企业家或管理者,自然不会只看眼前那一丁点儿的蝇头小利,济济而求,而是要输运九边、放眼四海,做汇通天下的商者,以商富民、以商富国。想要如此,企业既要有形而上的大智方针,又要有形而下的具体作为,方可以推而行之,举而措之,兼变通之术,方能够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将“道”与“器”落实到企业家或管理者个人,表现在他能够在较高层面做事,还是在较低的层面做事。或者说,“道”与“器”体现了做事业与职业的分别,事业与职业,尽管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与境界。以“道”做事业,心怀天下民生社稷,终生为之奋斗,“道虽逛,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可以走向大成;而以“器”做职业,目的不过是养家糊口,最多是走向小康。

1.形而上者谓之道

《周易·系辞上》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对“道”与“器”的关系进行了解读,以“形”为中介,形成了中国传统哲学逻辑中的“道—器”关系。所谓“形”,是对天象地形、宇宙万物的总体概括。“形而上”指的是在“形”上的抽象原理,也就是“道”;“形而下”指的是在“形”下的具体事物以及它们的存在状态,也就是“器”。

唐代的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言:道是无体之名,形是有质之称。凡有从无而生,形由道而立,是先道而后形,是道在形之上,形在道之下。故自形外已上者谓之道也;自形内而下者谓之器也。(元)赵孟頫《行书三段》卷,此为首段。

节录《周易·系辞》,署款:“大德九年十月十一日谒介真馆,为南谷尊师书此章。弟子赵孟頫。”钤“赵氏子昂”印。书于元大德九年(1305),作者时年52岁。

这是说,“道”是天地之间最恒久的存在,也是无限无穷的过程,因为它没有具体的形态,才能生出无穷的可能性;在“道”的基础上生出了“形”,是可见可感的物质与能量;有了“形”之后有“器”,才是可以让我们感知到的万事万物。

道家的观念与《周易》对“道”的解读有异曲同工之妙。《老子》中曾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

马王堆汉墓帛书子1973年12月出土,现藏子湖南省博物馆。

这是道家对“道”和宇宙万物关系的描述。“道生一”,是说“道”孕育出了最原初的物质,然后分化为“二”,即阴、阳;再继续分化为“三”,即天、地、人。

西汉刘安编撰的《淮南子·天文训》中,也是这样解释的:道曰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淮南子》书影《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著作。

这里的“一”可理解为太极,是一种不可名状的存在,也就是“有”和“无”的合体;“二”是阴、阳,“三”是阴阳和合,冲和为人。在天、地、人三者之间,继而有万物的发生,由此构成了万事万物。

以上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说法。这一观点听起来好像很玄秘,其实现代科学中的宇宙论也是这么回事。现代物理学界认为,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大约发生在137亿年前。在这过去的有限时间内,宇宙是由一个密度极大且温度极高的初始状态演变而来的。这是“一”的阶段,此时没有空间,也没有时间。在宇宙大爆炸之后,宇宙温度不断下降,经过持续的膨胀,能量和物质被释放出来,构成了质量,方能形成万物。

在这样的过程中,“道”可以被视为贯穿始终、无所不在的内在规定性,存在于万事万物的规律之中,决定着万事万物的发展状态,它并不是后天或人为的力量形成的,而是在宇宙的起点便存在,永远不会变更。“道”的外延可以无限广大,而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老子》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只要能说出来的“道”,都不是“道”的本身。我们基于日常生活经验所感知的“道”,不过是此时、此情、此景的概括,并非可以放之于天下皆准的“道”。换句话说,凡是能说明白的“道”,都是局部的小道,大道是不能言传的。

2.形而下者谓之器

如果我们思考问题,都是从较高境界、较远视角入手,那我们就会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向前走,最后到达更遥远的成功之地。反之,如果思考的都是琐碎的小问题,停留在具体操作层面,或者说技术性的层面,那我们就会被此所束缚,在这个有形的圈子里兜兜转转,只能做很普通的事情,成为再普通不过的人。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始至终都在提倡“形而上”和“道”,有关于它们的思考要比西方的管理学早得多,也透彻深入得多。我们不妨来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西方的文化体系中,政府机关或公司,一般称管理人员的部门为人力部,而在中国的文化体系中,一般称为人事部。“人力”与“人事”,看似差别不大,可显示出的是东西方两种思维方式的不同。

西方的思维多是归纳性的,重视网络化、扁平化的模式,故而把人整合为人力,认为众多的人与人力,是整个社会管理或生活管理中的一个环节,每个人做出的人力,相互之间可以叠加;而中国传统的思维多是演绎性的,重视金字塔式的模式,故此,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人事,个人与个人不尽相同,人事自然要分而视之。例如,我们的《二十四史》皆是以人为中心编撰的,基本上是一人一个传记,再结合每一个人的事来记载。所以说,西方文化提倡的理念是,人是生产的要素;而中国传统提倡的管理,则是要把合适的人放在适合的位置上,要把人与事结合起来考虑。

再具体点说,尽管两者的对象都是人,许多管理内容与管理方法也是近似或相同的,但区别在于:

所谓人力资源,是把人或员工视为一种资源,将他们贯穿于公司的整个运转周期中,可以对其工作进行细致的设计和量化的分析。比如竞争上岗,重视能力选拔,而其更高的目的是开发潜能,将人的资源在最大程度上优化,在为公司服务、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发展个人,这其实是一种战术思维。

所谓人事,是把人与事捆绑起来,事与事之间有关系,人与人之间也要得到良好的协调,人不是开发主体,而是管理对象。比如晋升,多重资历,而其更高的目的,是把人放到最合适的位置上去,实现对人事的更好控制,这可以视为一种战略思维。

无论如何,要做大事业的企业者,必不能纠缠于细节,要站得高,看得远,抓住主干问题、主干矛盾。在《论语·为政》中,孔子教导他的弟子子贡,要牢记“君子不器”的信条,君子不要只像器具一样,只有单一方面的用途。这句话放在《为政》中,也是说明了孔子教导自己的众多弟子,无论谋求官职还是从政为官,都要“为政以德”,修君子之为,为天下之事,而不要仅求得自己的温饱无忧。

子贡,本姓端木,名赐。他是孔门弟子中最会做生意的人,同时也是做官做得位置相对较高的人,一度官拜鲁、卫二国之相。他的经历恰好与他的同门颜回形成鲜明的对比。《论语·先进》中记载孔子说:“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臆则屡中。”孔子心知肚明,德行出众的颜回不善经营,家里穷得叮当响,连吃饭都成了大问题;而子贡不安本分,对行商之事颇感兴趣,可能是他在此事上颇有些天赋,用心猜测商品涨落行情,每每都能猜得对。

但孔子仍认为子贡停留在“器”的层面。《论语》里记载了孔子对子贡的一段评价: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子贡在与孔子学习的时候,曾请教过孔子:“先生,你看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称他为“器”。子贡反应得很快,马上就又问了,我是什么样的器呢?孔子说,“瑚琏也”。瑚琏是什么?瑚琏是宗庙盛黍稷即小米、黄米的盛食器,用来祭祀天地和鬼神的器具,是非常珍贵的大宝礼器。子贡辞行图

子贡将赴任,向孔子辞行,孔子勉励他要勤俭、公正、廉政,处世要谨慎。

孔子的评价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肯定了子贡是难得之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有夸赞褒扬之意;另一层意思,也是在教导子贡不要执着于具体而烦琐的行政事务,不要只顾着赚钱,同时也要观天下之事。

子贡听从了孔子的教导,他后来许多的商业活动,都与孔子的政治理想密切相关。子贡先后在卫国和鲁国担任过重要职务,政绩不凡,还曾凭其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列国诸侯,在史书上留下了一笔“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的外交成就。可以说,子贡是孔子周游列国、实现儒家理想最有利、最实际的支持者。也正是因为他的政治识见与才学、能力,子贡被后世推崇为儒商的始祖。

3.管理以诛心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中除了讲道和器,同时也讲心和性。以思孟学派为始,孟子在《孟子·尽心》、《孟子·告子》、《孟子·公孙丑》中多讨论“尽心知性”的思想,“礼、义、仁、智”皆根于心性;《大学》强调“明明德”,而“明明德”正在于正心,在于明自本心,《中庸》则说“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尽在一心之中。宋明理学的程颢、程颐兄弟、朱熹、王阳明,更是将“心有体用”、“心统性情”、“良知”等视为基本观点。以上这些,足以说明中国人,或者说中华文明上下几千年,都在努力思考人之性、人之心,也就是人的性情如何,人心在想什么,进而考虑怎样修炼自己的性情,如何透视他人的心性。

我们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式的管理,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对方,熟悉人的心性,直接洞穿人的内心,这样方才能够抓住人性的好恶、人心的向背以及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在此基础上进行心性管理,必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的中和殿,其宫殿之名“中和”二字即出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提倡儒家的中和之美。而“中和”的观念,出自《尚书·虞书·大禹谟》的“允执厥中”,全句为: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予懋乃德,嘉乃丕绩,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可爱非君,可畏非民;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罔与守帮。北京故宫中和殿咸丰书法

释文: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钤印:有德司契、咸丰之宝、养心殿宝、经纬阴阳。

题识:咸丰元年孟春月,御书。

其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字,被称为“十六字心传”,相传最早出自尧、舜、禹禅让之时,提醒接任的帝王,人心才是治理天下的关键,只有明心,才能担负起天下与百姓的重任。宋明理学更是将此视为圣人心性的精义相传。

所谓“人心惟危”,指的是人心险恶,人心叵测,尤其是从事商业活动,大多时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每一个人都有分别心、是非心,还有胜心、妒心、悭心、吝心,人我心,或在声色,或在名高,或在货利,充满了各种欲望的沟壑,无一不需要我们去警惕。而真正跳出私欲的“道心”,则是最为精微的规律。“人心”与“道心”的对比,正如程颢所言的“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道心即天理,是天命之性,是天地自然之心与万物的融为一体,彼此不分你我。

唯有用天下之心去修养人心,才能达到“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最高境地。这个“中”字,是核心,更是精髓。《中庸》中说,“中”是天下之正道。在现实生活中,这个“中”,可以是天地之中的天人合一,也可以是人与人之中、事与事之中,不偏不倚、不远不近。而这种“中”,还要处在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下,方可大成。

我们集中讨论的“商”,正有商量的意思,何谓商量?就是要协商到双方或多方都能接受的、都能认同的、理解的、支持的、中间的状态,用最大公约数来维系一个团队的运转。

2010年我去台湾,到过很多当年迁台学者的故居,听了不少让人唏嘘的往事。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阎锡山。

阎锡山当年在山西割据千里,叱咤风云,统治山西长达三十余年。在此间,他耳濡目染了山西晋商的习惯,有了钱财便置备不动产,买房子、买地、建院子。当然,阎锡山的产业财富不是一般人家所能比拟的,山西的好多山林、煤矿,包括铁路都属于他的个人资产。却不料在1949年迁台的时候,这些东西一时间无法迅速出手,也没办法随身带走。结果阎锡山辛辛苦苦置下的产业,大部分都留在了大陆。阎锡山书法

释文:行路有何难,我曾从天柱,九嶷、三涂、太白、紫阁、终南,直到上京王者地;得师真不易,所愿与高堂,二戴、安国、子长、相如、正则,同依东鲁圣人家。行事莫将天理错,立身当与古人争。轮江山藻氤氲鼎鼐铭。阎锡山。

铃印:阎锡山印(白)伯川(朱)

到了台湾之后,阎锡山最初上任为行政院院长,后来又当了总统府顾问。尽管这听起来名头很响亮,其实不过是个虚衔空职罢了。蒋介石又颇为忌惮阎锡山之前的兵权和实力,更是不敢把重要的政务给他,只是象征性地咨询些不痛不痒的意见。一时间,阎锡山的生活出现了巨大的转折,不仅清闲起来,而且生活水平也跟着降了下来。他在台北的零星收入,怎比得上在山西时的割据一方?

聪明者如阎锡山,他透彻地看清了局势,在台湾这弹丸之地,自己已经很难东山再起。与其招来蒋介石的猜忌,莫不如过平静祥和的田园生活,平平淡淡才是最大的幸福。于是,他在阳明山上盖了个小院子,几间草房,几亩耕地,平日里读读书,写写字,消遣悠长的时光。后来,宋美龄实在看不过去,给阎锡山捐了点钱,让他把草房修缮成了瓦房。这几间房子现在还在阳明山上,但早已人去屋空。

故事就是从盖草房开始的。

阎锡山当年去台湾,颇有避难的性质,不可能浩浩荡荡,前呼后拥。他的大军都留在了大陆,随身只有7名侍卫,这些侍卫多从小就跟着阎锡山,算得上半个家里人,他们的衣食用度都需要阎锡山来支付。所以说,到了台湾阳明山之后,他们8个人亲如一家,同甘苦、共患难了。

阎锡山到阳明山后,是真心地把这几个侍卫当家里人,这几个人也未曾弃他而去,一直在山上陪伴着他,直到阎锡山1959年过世,前后足足十年。日子穷苦,他们就在山上开荒种地,种白菜、种土豆、种稻米、养猪、养鸡,来养活阎锡山;阎锡山的妻儿并不在山上,他们甚至还要接济他的妻儿。阎家的这十年,大都是由这些侍卫卖力养活的。

1959年之后,他们仍住在山上,给阎锡山守墓。一晃几十年过去,他们渐渐凋零,退出舞台,被大多数人遗忘。2010年我去的时候,只见到了最后一位老兵,他当时已有80岁高龄,尽管早已经搬迁到了台北市,但每个星期还会定时坐半个多小时的捷运去阳明山打扫房屋,给阎锡山扫墓、上香。他从不觉得辛苦,反而是把这作为一项虔诚的事业来做,风雨无阻,几十年如一日。

当时与我同去的几位朋友,都是在深圳、广州等地做企业的人,看此情景,他们不禁大加感慨。老板们即便有千万、上亿的身价,身边可有这样忠诚的人?且不说一起吃这样大的苦头,还给养老送终,半个世纪的时间,时时扫墓探望。试想自己身边的员工,哪怕十几年后,能记得自己的又有几个呢?

仔细想一想,阎锡山是用了心,抓住了他们的心,才换得了这一切。《资治通鉴》中常出现“诛心”一词,说杀人只是要了这个人的性命,其实意义并不大。更狠的是,杀人的时候,让这个人的心也死了,唯有心死,才是真地毁灭了这个人的所有一切。而要让一个人死心塌地、心服口服地跟随着你,去做一切事,根本也是要得到他的心。

后来,我和朋友们一起约这位老兵吃了顿便饭。席间,这位老兵说,他从小是个孤儿,他身上的一切都是阎锡山给他的。内乱烽火一起,阎锡山还把他们都带到了台湾。可见,在老兵心里,一直是把阎锡山放在最先、最重要的地位上的。老兵认为,从他的心到他的人,他的一切都属于他的长官。当然,这与老兵自小受到的教育密不可分。但从这其中,我们不难看出:唯有得人心者,方才能聚人。

作为现代的管理者、企业家,让企业发展的本根,并不是创造更多的财富,而是要带出一支队伍,让这支队伍能够志同道合地一起向前走,一起发展壮大,这样企业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4.商道至简

道家常说,“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意思是说,最高明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比如说,普通的人生不过是生死问题,天地之间不过是阴阳之道。对于商业而言,高明的商道也是至简的。中国的传统智慧,就是能将最简单的智慧付诸实践之中,越过层层细小的障碍,最后登峰造极。比如说,很多人在一起谈论很复杂的商业活动,若有人能一句话概括其要点,这便是一语中的,一字千金。有些讲商业之术的书,洋洋洒洒几十万字,其实最重要的,可能就是最后的总结。

商业是一种冒险的行为,如果要决定做商人,就要看得透商界的起起伏伏,生意场上无朋友,利益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平衡。所以说,宁可输事,也不要输心,因为生意无非就是用心、用脑,再加之胆量,且不过度贪婪。就像俗话说,打下江山要靠胆;守住江山就要靠脑;传下万年基业就得靠心了。

商道的根本,在于道,在于心。西方的管理学理论,从彼得·德鲁克的管理论,到普拉哈拉德的核心竞争力,再到汤姆·彼得斯的客户关系,其实都是我们讲过的“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层面,而形而上的“道”的层面,则是最基本、最根本的商业精神。

为什么当今某些商业活动缺乏规范?尤其是食品业,几乎是危机四伏,从奶粉到蔬菜,再到柴、米、油、盐、酱、醋、茶。有个网络上挺流行的段子说,“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黄,从木耳中我们认识了硫酸铜,三鹿又让同胞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学作用。”我们的健康,似乎都已经没有了基本的保障。

但在西方,商业氛围更加浓厚,商业竞争也很激烈,却很少有这些问题,这是为什么呢?

一是西方在几百年前,已经走过了我们当下的这种稍显混乱的阶段。我们只要读一读十八、十九世纪西方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如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雨果的《悲惨世界》等,就不难发现西方国家也曾经历过一段类似的历史进程。

二是西方的资本主义是有着基本伦理的,这种伦理也就是社会的底线。

社会底线也可以叫做社会伦理。比如,在香港和日本的影视界,是允许拍摄大尺度的三级影片的。但这些影片在上映的时候有观看的限制,也就是电影分级,给每一级规定特定的群众群。如香港电影的第 Ⅱ级、第 Ⅲ级,可以和好朋友去看;也可以和心上人或爱人、未婚妻、女朋友去看,但绝不能和孩子去看,这就是伦理。伦理是人类社会的底线,如果没有了伦理,那人类也就与动物没有区别了。

商业中也有商业伦理。德国的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写了一本书,书名叫《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其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得益于基督教新教伦理的盛行。尽管资本主义是为了追求利润而追求利润,盈利本身是目的,但其中自有伦理存在,同时这种伦理也是具有约束性质的。如人要辛勤劳作,最大限度地赚取财富,但不应该贪图享受、过度纵欲行乐,因为占有财富将导致懈怠,享受财富会造成游手好闲与屈从于肉体享乐的诱惑,最重要的是,它将使人放弃对正义人生的追求。韦伯指出,作为新教重要教派的教义及宗教实践中,包含了资本主义精神发展的因素,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及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并初步建立其宗教观念与一定的经济伦理、社会结构的相关性。在韦伯看来,若没有了或抛弃了这些伦理,资本主义的商业活动,是很难进行下去的。

三是西方有典型、成熟的企业精神。这与基督教信仰有关。西方人心中有浓厚的宗教意识,他们认为,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西方人对待子女也是如此,子女和父母是平等的,父母是上帝的孩子,孩子也是上帝的孩子。父母养育子女,是在给上帝尽义务,所以养到18岁成人了,任务完成了,孩子就要自我发展了。所以,有时候我们会看到西方的很多“怪事”,父亲和孩子吃饭要AA制;父母有大笔的遗产,却把遗产留给基金会。在这样思想的影响下,西方的家族式企业并不多,而且政府征收高额的遗产税,这也使得西方的企业不能完全依赖一代代的传承。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是公认的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被后世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佛教在这一点上,也有相通之处。佛教认为人的生命其实是轮回的,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完成了使命以后,就要离开了,而下一世的轮回与他这一生马克思·韦伯的作为有很大关系。

而中国的传统思想与此相悖。我们经常听到有些人喜欢说一句话,“我这个钱挣得这么多,我几辈子都花不完”。中国人在骨子里边,把孩子视为自己的财产,甚至也把妻子视为自己的财产,这就是大家庭的观念,一家之主可以主宰一切。或者说,中国人始终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代代相传。有好多父母都在不经意间,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了孩子以后,就愿意把自己的生命付出,给予孩子”。所以很多家庭在有了孩子之后,就会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这是中国人骨子里的观念,几千年来一直作为文化的基因流传下来。

这就使得我们的财产观更多地去思考几代人的花销、收入,甚至期望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地延续下去,将财源滚滚、子孙满堂视为成功。所以有些企业做了几十年,也都还在家族、家庭中打转,缺少直面社会的、成熟的企业观念。

5.财神如何炼成

专门记载中国“商道”的最早文献,算得上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史记》书影

有人会说,《史记》是一本史书,而且还是纪传体,也就是以人为主的史书,那怎么会讲商业活动呢?其实,在《货殖列传》中,司马迁专门记叙了从事“货殖”活动的杰出的、优秀的人,其中讲解了不少的为商之道。

所谓“货”,这个字包含“贝”“化”,贝壳是最初交换商业中使用的等价物,也就是货币的初级形态。“贝”的变化,就是买进卖出的商业活动引起了增值。“货”一般解释为货物,渐渐引申为财富。所谓“殖”,是生殖、繁殖的意思,引申为增长。这种增长,无疑就是利润。当我们将“货殖”连起来解释,那就是将货物先囤积起来,“聚天下之货”,有预期地给人使用,“致天下之民”,然后再想办法转手卖出,获得商业利益。

在西汉中期,除了普通的商业交换买卖之外,还有农业、矿业、放牧业等,也都被计算在内。如在《货殖列传》中罗列出的,山东多鱼、盐、漆、丝;山西多竹、玉石;江南出金、锡、丹砂等。只是在后来,我们不再使用“殖”这个字,而改成“值”这个字,取其价值之意,“货殖”这个词被替换,才慢慢被遗忘了。

在司马迁看来,市场活动出现得很早,人本就有食色耳目之好,喜欢吃好吃的,喜欢用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是商业出现的根本前提。一旦生产力发展到出现剩余产品,消费随之出现,商业自然浮出水面。

那么,最好的商业活动是什么样?或者说最好的管理者是怎样看待商业的呢?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最高明的做法,是顺应老百姓的想法。“因”是因顺,顺应老百姓,“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依赖农民耕种生产粮食,依赖掌管山林水泽的虞人捕猎,依赖工匠制造工艺,依赖商人流通。实际是说,因势利导是最高明的经营。

其次,是用利益来导向,对于好的就多分配一点利益,对于不好的就从利益上掐住一点,这样会产生激励作用,可以引导商业的良性循环。

再次,是用教诲的方法,也可以用法律来规范,也就是“整齐之”,即规范市场,规范经营方式。

最后,就是没什么明确目的的竞争,这样的经营存在极大的风险,可能会赢得盆满钵满,但也可能输得一败涂地。

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重点讲了三位大商人,最有名的当属陶朱公,也就是范蠡;其余那两位,一位是子贡,这个前面已经讲过;还有一位是白圭,我们在后面也会讨论。

范蠡生活的时代,正是春秋吴越争霸之时。吴越两国连年战乱,范蠡倒是把形势看得很清楚,很早就有了“越必兴、吴必败”的断言,并竭尽全力帮助越王勾践。越王勾践剑

剑身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千年不锈。上刻有“钺王鸠浅,自乍用鐱”八字。

若要细究起来,还是有个中原因的:

范蠡发现勾践有狼顾之相、豺嚎之声。狼顾之相是说他在肩头不动的情况下,头能完全向后转,看到后面发生了什么;而豺嚎之声是指说话发出的声音,很像豺嘶叫的声音。他认为有此两相的人,一是疑心比较重,而且是有反心的。我们想一想,走路的时候总是不断回头张望,很可能是担心后面的人突然袭击自己;二是比较隐忍狠毒,《左传·文公元年》中有句话说:“蠭目而豺声,忍人也”。能忍常人之不能忍,所以勾践才能卧薪尝胆,苦等多年后复国再起。

不过,范蠡深知自己功名太盛,容易招忌。在越国灭吴后,他就向勾践提出了自己有意退隐江湖的想法,尽管勾践没有同意,范蠡还是放下一切,自由自在地泛舟五湖去了。这正是范蠡的高明之处。在当时,他还给同僚文种写了一封信,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越王勾践是一个可共患难、却不能同富贵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必要再留在他的身边。可惜,文种没有范蠡这样的果断,在犹豫又犹豫间,终究招来了杀身之祸。

民间传说范蠡当年跟越王勾践灭吴归来,到了五湖,范蠡便不再跟他回去了,“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也有的说,范蠡是和美女西施一同离开的,这些大都是野史中的传说。《史记·货殖列传》中确切的历史记载是,范蠡带着家人,离开越国去了齐国,改名换姓,在海边定居了下来。后来,他又到了陶(今山东定陶),这个地方是四通八达的都会,在当时号称“天下之中”,于是范蠡开始做生意。

范蠡做生意是与时代争胜,靠的是眼光、胆识和见识,而不是跟具体的人竞争。我们知道生意有两种,一种是时间的生意,一种是空间的生意。时间的生意,比如说冬天收,夏天卖;或者夏天收,冬天卖,重要的是时差。也就是要让东西在最恰当的时候,获得最大的收获。而空间的生意,则是在此地买的东西,换到另外一个地方卖,也就是挣的是空间的价差。到了一个特定的时候,或者到了一个特定的地点,一样物品成了特别需要的稀缺东西,它的价格就会大幅度提高。

范蠡就是用了这个至简的原则,“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他在十九年间,有三次把家财积累到了上千金,而挣到了这些钱以后,范蠡却没有私自囤积,而是仗义疏财,施善乡梓,分完之后再去挣钱。就这样周而复始,一轮又一轮,好行其德的范蠡,成了散财的典范。被后世供奉的财神,就是以范蠡作为原形来敬拜的。这里边正体现了中国早期商人的特点,那就是把做生意当成游戏,并不完全在意积聚了多少财富,而在于怎么能够不断地、随时地再次起步。

我们要学会在不同的阶段做不同的行业,把握趋势,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就像《史记·货殖列传》中说的:“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有人总是在问,从事哪一个行业一定能致富?其实并没有哪一个确定的行业。所谓“货”者,活也,本来是要变来变去的,或者能迅速转行,或者能多种经营,那么就找到了商业的秘诀。我们学习国学也好,学习商道也好,就是逐渐要让自己从技术的层面走出来,而走向一个对世界发展趋势、对国家发展趋势的理解中去。陶朱公范蠡像

范蠡,春秋时人,自号陶朱公。被后人尊称为“商圣”、“文财神”。《陶朱公致富奇书》书影

此书为明朝人托名所作。

6.富而好礼

《论语·学而》中记录了一段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师徒二人说的,尽管在境界上略有区别,但都是很高的道德境界,并不容易做到。我们仔细揣摩,这对我们的现状是有很警醒的指导作用的。《论语》书影

现代社会“富骄贫谄”的现象很常见。很多人被财富诱惑,被虚荣的心理所局限,认为有钱就可以生活在天堂,对穷苦人的生活不屑一顾,这是“富者骄”。还有一些人,受到这种心理冲击与刺激,不能安于平淡的现状,总想在平凡中寻求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对富有者低三下四,趋之若鹜,这是“贫而谄”。正是因为这样,社会变成了一口煮沸腾的大锅,很多人开始看不清自己,崇拜声色犬马、纸醉金迷,抵制不住诱惑。

真正健康的时代,应该是“富而好礼”,加之以“穷而尚文”。对于富者而言,这是比低调的不显富、不露富、不炫富更高的层面。明代徽州人程春宇撰写的《士商类要》中说:“富以能施为德,贫以无求为德,贵以下人为德,贱以忘势为德。”一个人富裕了,也不应该傲慢无礼,或者穷奢极欲,而应该承担更为重要的社会责任,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我们在上面讲到,陶朱公范蠡发财之后,“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称赞他“此所谓富而好行其德者也”,这就是真正体现了孔子“富而好礼”的本意。

那这里的“礼”,是什么意思呢?

第一,是礼节。当企业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互相打交道的人,自然大都是大企业家,或者说有一定社会身份的人士。若总保持“泥腿子”,或者说小商小贩的本色,那是绝对不行的。

第二,是规则。儒家所讲的礼乐制度,目的本就是维护社会规范,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最终形成等级制度。所谓“礼别异、乐和同”,出自《礼记·乐记》,意思是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礼”的存在,是让人在各种人伦关系和社会场合中,明白个人所处的位置,有分寸、有规矩地待人接物。

小企业一旦发展成为大企业,管理者尤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切记要严格遵守商业道德与规范,要建立起企业的信誉度和形象需要日积月累,是十分困难的;而将它们毁掉,也许就在一件事,或者说一瞬之间。

为什么容易犯这种错误?那就是,有的企业就是以盈利为终极目的。其实只有社会才是财富最好的分配者。企业即便拥有几十亿、几百亿的资产,从“道”的层面上讲,那也不过是虚拟的数字而已。真正核心的商道,是要把经营看成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并从中享受这个过程,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做好了,那还愁没有财富吗?那还愁分配不到社会资源吗?

7.富可敌国

《史记·货殖列传》中除了子贡、范蠡外,还记载了当时另一位富可敌国的商人,那就是白圭。“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不同于子贡的“儒商”标签,白圭被誉为是一切从商之人的“祖师”。

用现在的话讲,白圭是个非常纯粹的商人。据说他能赚取的利润,一年间可以翻一倍。这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数字,现代企业但凡能达到20%的,已是高盈利,要翻一倍可能需要整整十年。而据统计,现在企业最高的利润值,也就在30%左右。由此可见,白圭创造的“积著率岁倍”,简直就是商界的神话。

司马迁评价白圭,说他“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趋时若猛兽鸷鸟之发”。意思是说,他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很少奢华享受。其实现在许多真正的富豪,也是如此。因为做生意,总要先做好吃苦的准备,即使经济条件允许了,商场如战场,也是要时时警惕的。只有先控制自己的欲望,才能避免在商场上因一时的欲望,做出错误的决定。而一旦机会到来了,就要像猛兽看到猎物般的本能,瞬间爆发,迅速地获白圭画像取。商场的成功之道,简单来说,就是眼要准、手要快、心要狠、会权衡、会算计,方才能一击得中。

白圭成功的秘诀,在于适应了市场的需要。“乐观时变”,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也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利用时间或空间来做生意。大家不需要的货物,他就大量买进囤积;大家需要的时候,他再以适当的价格卖出。而且,白圭懂得薄利多销的道理,他一次收购的数量很大,这样卖出的价格,只要比买入的价格稍高一点即可,尽管买卖之间没有暴利,但可以保证货物迅速出手,不会烂在自己的手里。《史记·货殖列传》中举的具体例子是,丰收的时候收购谷子,把丝漆卖出去,等蚕茧出的时候就收购帛絮,把粮食卖出去。这样周转快,一年就可以有好几个来回。

但同时要注意,“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买卖要合理地计算成本。比如说,把稻米从安徽运到北京去,里程是多少?走多长时间水路?走多长时间旱路?要经过多少关卡?关卡里面怎么运作?这都是要仔细盘算的问题,若是预计的盈利还不够车马路费,那就根本没必要投资经营了。

但若遇到了需要长期投资的产品,那就一定要看产品的质量,再决定是否囤积。要有权变的意识,如果肯定,那就必须要有耐心,放上一段时间,等价格扬高了再出手。但要对周期有个基本的把握,切记周期不能太长,而一旦超过了周期,也要有相应的策略;如果否定,那就断然放弃,“勇不足以决断”是不成的,否则造成货物堆积,资金不能回流,这生意就做不下去了。

简单一点来讲,这里说出了做生意的法则。下雨天的时候要买车,天旱的时候呢,反而要买船。这是相反性的投资理论,“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也就是“低买高卖”。商品价格贵时,就毫不吝惜地卖出去;价格低时,就要积极地买进来。下雨天的时候,到处发洪灾,车是走不动的,很多人就会把车卖掉;同理,天旱的时候,船基本上不能再运东西了,这时候的舟和船都很便宜,能压缩成本。然后反其道而行之,在下雨天的时候卖船,在天旱的时候卖车。如此循环来回,“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其实就是掌控了市场中牛市、熊市相反相成的规律。

我们借用明代人编撰的《商旅门·客商规鉴论》中的一段话再来分析一下:决断不可狐疑。货贱极者,终虽转贵。快极者,决然有迟。迎头快者可买,迎头贱者可停。价高者只宜赶疾,不宜久守,虽有利而实不多,一跌便重。价轻者方可熬长,却宜本多。行一起而利不少,纵折却轻。

在做决断的时候,一定不要犹疑。商场形势与贸易机会皆转瞬即逝,甚至给人的感觉如同在坐过山车,忽高忽低。但要记住的是,很多商品眼前看着很便宜,但一段时间后很可能成为销路上的抢手货。所以有见识、有胆识的企业家,一旦能预料到利润好的商品前景,千万不要患得患失,要看准时机,迅速决策,顺价逐利,即在物价看涨时及时购进,当涨幅达一定程度时卖出,至物价看跌时,停止购进。

更进一步地说,当商品价格忽然抬得很高时,一旦手中有货,便要尽快出手,不要期冀再等待价钱扬得更高,尽管好似在涨幅间抛售是有些亏,但这是实实在在的利润,否则一旦跌下去,可能连本钱都收不回来。反之,价钱平稳上升或者维稳的商品,可以投入大量的资产,进行商品囤积,行情合适后再慢慢地出手。这样的策略,才能保证企业的有效利润,即使一次失手,也不会彻底折损,一败涂地。

8.如何做人

“做人”这个词,有两种解释:一是人品的提升,二是技巧的增加。

我们先来看另一个词,做作。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所做出来的动作并不出自本心本愿,而只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虚伪地去乔装作态,一般表现得不自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如果是装模作样、惺惺作态、矫揉造作,那就是伪饰。我们看有些做小生意的人,那真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八面玲珑,四面讨巧。他标榜自己的“温良友善”,不过是想赚取人情,意图回报;到处说自己是“诚实”的,其实不过是在口头上掩饰自己的小聪明罢了。这是典型的自欺欺人。

当然,这种人并没有好人缘,是会遭人唾弃的。孔子在《论语·学而》里面讲:“巧言令色,鲜矣仁。”为了刻意讨人喜欢,满口都是花言巧语,满脸都是伪善神色,这种人几乎不会是真正的仁爱之人。

这句话说得是有点严重,但是我们联系现实想一想,很多职业培训出来的、装饰出来的微笑,是不是真的出自本心、真心?我们在电视上、网络上看到各种各样的职业培训,比如“微笑服务”,它的最高目的是“我微笑,是为了让您微笑”。这种微笑如果是发自内心,那才是真正感染人的。可是许多的“微笑”,难免功利性过强,温和的语调与礼貌的语言,笑要露出几颗牙齿,进门要说“欢迎光临”,出门要说“谢谢光临,欢迎下次再来”。这些只不过是为了给工作带来便利,提高工作效率,进而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那对于我们,对于消费者,内心会有所感动吗?没有。因为这只是表象,而不是本质。

真正的做人是什么?是不断地改变自己,让自己表里如一,透彻真实,即便在心存窃窃之念时,也能用强烈的自省和坦荡的品格,照亮灵魂中不应有的灰色面和阴暗面。因为生活不是演戏,做人不是做秀。即便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我们也不能改变我们做人的初衷。以孝悌处理家庭关系、以恕道处理邻里关系、以忠义处理朋友关系,这才是做人之本。

对于企业家而言,领导企业发展的过程是很困难的,有时候不是我们聪明、我们有资历、我们干练睿智,就能够活得体面,就能够完全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有时候,我们会埋怨命运,怀疑自己的运气不好,其实最关键的,还是修养自己,让自己更睿智、更明达地思考问题。一旦意识到前进途中自己最大的失误在什么地方,能够立即去改正它。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做人做好了,可以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想办法去补足内心、补全内心,才能够调节自己的命数命理,进而掌控自己的命运。

9.做企业首先是做人

商业是社会资源的对接,商人就是社会资源的对接者,因而商人先要做人,只有把人做好了,我们才能整合更多的社会资源。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企业的初级阶段,要通过一笔笔买卖、一笔笔合同,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但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要依靠广泛的人脉资源。而这人脉资源首先在于自己的为人得到大家的认可,才能成为可用的财富。若一个人做事谨守伦理道德,以仁义为千金,就能在长期的相互认识中产生信任,取信于人才能顺利地开展事业。

明代天启年间,有个徽州人叫做程春宇,他编撰了一本《士商类要》,其实这本书并不是单纯写给商人的读物,它的读者对象也包括了一般读书人,不过因为书中的主要内容大多与经商有关,所以将之归入商业书一类。书中的内容非常丰富,最重要的是第四卷,主要内容是商人的自我修养,进而涉及营销技巧、管理经验、贩货商程,在公私、义利和诚信等问题上,对商道做了一些阐发。

如《经营》篇说:“凡人作事,先须克己无私。为客经营,勿以贪小失大……财何损身,只为私贪而致害。利终养己,盖因公取以成家。”做人做事要公正无私,不能为自己的小利而损害大局。财既是好东西,也是坏东西,坏就坏在过度贪婪财富,义利公私若分得不清不楚,财富便成了催命符,终至祸患。唯有把小我拓展为大我,天下之公在我,商道之正在我,方才能终至福禄。《和睦宗族》篇又说:“凡处宗族,当以义为重。盖枝派虽远,根蒂则同。仁人之恩,由亲以及疏,笃近而举远,岂可视之如路人邪?”这里讲的是商人如何处理与家族、乡里之间的关系。古代社会大都是大家庭制,商业也是家族似的经营,商道与伦理道德紧密相连,要以儒家的仁、义、礼为本,先修身,再齐家。移植到现代社会的商业中来,那就是要求商人能以大局为重,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要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将商道中的个人价值与群体价值完美的结合起来。

另外,《买卖机关》篇说:“交易之时,即要讲明价钱银水,若含糊图成,齿下不明,至会账必然混赖。允与不允,决于当时,既已成交,转身嗟怨,此非君子道义之交也。”又说:“至诚忠厚,虽无能干,其信实正大可取。纵有妙才转环之智,若丧心丧德,设诡设诈,此不可交。”这里讲究的是商业的诚信之道。交易时要明码明价,表里如一,说是如此,实便是如此,切不能使用诈骗之术。而若一旦成交,双方承认后也不得反悔,不能转头就抱怨,这不是君子之道。商人有了诚信,尽管最初看似吃了些小亏,实际上这种诚信才是真正的致富之道,一段时间后即可看得清清楚楚。在商业伦理中,诚信要比智慧更为重要,因为“惟立诚才有可居之处,有可居之处才可修业”。《士商类要》最开始从《乾坤定位》、《人伦三教》、《先贤名士》、《丧礼古制》讲起,进而讲到人的起居、四时杂事。然后进入重点,是为《立身持己》。其中有一句很是警醒:谶语近于娼,混语近于忧。

这第一层意思在于,做人要真诚实在,不能妄加议论,“唯知有己,好议人之差错,不责己之过失,嫉贤妒能,重利忘义,尤善于拒谏饰非,难逃乎口评众论。一日时衰运去,祸起萧墙,盖为不仁之所召也。”

第二次意思在于,做生意的死忌,乃是嫖和赌。我们若是遇到了有这两种倾向的生意人,那一定要避而远之。俗话说,吃、喝、嫖、赌、抽是五大毒恶习。明代的《生意世事初阶》对学徒有远离烟酒之训诫,谓“烟酒最为误事,有损无益,切不可勉强,致坏身体”,并称“酒乃杀身酰毒,色为刮骨钢刀”,要“戒之慎之”。其实宽容点说,吃、喝、抽三者还尚可忍受,因为在一定范围内,这不会动摇人之根本。

但赌却可以让万贯家产一夜之间倾荡,嫖可以让人以色迷身,把精力都用在了招蜂引蝶身上,哪里还能聚拢财富呢?《士商类要·醒迷论》直言:“楚馆秦楼非乐地,陷井之渊薮矣乎;歌姬舞女非乐人,破家之鬼魅乎;颠鸾倒凤非乐事,妖媚之狐狸乎!”又写了《戒嫖西江月》来强调:花柳风情休恋,椿萱甘旨应供。烧香剪发总成空,海誓山盟兼哄。识破不遭罗网,执迷定坠坑中。身家保守免飘蓬,结发佳人相共。风月全凭脱洒,举动务要端庄。誇能斗胜圣刚强,岂是宽宏雅量。富贵何须卖弄,有麝自然馨香,任君做作在他行,毕竟他行见广。《醒迷论》更强调要“锐志坚持,必不堕于勾引”,应是“宁甘清淡,不以利禄关心,正大光明,唯求洁白,虽大食峨冠置前,不能移其志也”。唯有这样,才能富贵盈身。

10.君子与小人

君子和小人是中国文化常谈的一对概念,何为君子?何为小人?

从国学的角度讲,一种解释是,君子是德行好的人,小人是德行不好的人。另一种更深刻的解释是,君子具有大我格局,胸怀天下,有担当,有责任感,德化四方,泽被百姓,能引导民众,如风行水上;而小人仅有小我气度,其生活目的就是满足个人的需求和名利,总是藏着、掖着自己,优点看不清,缺点也看不清。君子和小人的核心区别,在于格局的大小、气象的有无、眼界的高低、胸怀的宽狭。

我们来归纳一下,小人做事的规律和方法。

若是普通的小人,一大特点是转念即深。就是做事时,本来都敲定好了计划,结果他还要提一些自己的要求。当我们不能满足他的私欲时,他就会中途退出。这样一来,计划被打乱,接下来的事情也许都做不成。但是小人不管这些大事小事,他们所在乎的,只是自己能不能在这件事中得到好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以道义为追求,小人以利益为追求。大家在做企业管理的时候,就会发现单位有两种人,有一种人是说“这个事情该做”,领导要求员工加班,把某项工作完成,他马上回答说:“行,没问题。”不仅做了,而且还能做得很好。还有一种人会找各式各样的理由和借口,比如“我家里有事”。其实原因很简单,什么好处都没有的事,他是肯定不做的。

义利之辨,是中国文化衡量君子和小人的尺度。大而言之,所谓“义”,就是道德;所谓“利”,就是利益。可以说,“义”最初是从“仁”中生发而来的。《孟子·尽心上》说:“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孔子讲的“仁”,本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想、一种完美的道德状态。而到了孟子这里,开始讲的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出“仁”的精神,那就靠“义”,见诸于事,乃是由“仁”的内心,向外生发的做事原则、做事规范、做事方法。其核心观念即是责任。

尽管商业是“在商言商”,但天下之事不能完全依靠“利”来衡量。这个道理放在企业的管理中,那就是中国的企业家或中国的企业,更重视的是以“义”为中心的道德要求,这与西方的管理学理念相差甚远。

西方的零售企业在中国推广的过程中,就曾遇到过这种中西管理意识差别的问题。他们在北美、在欧洲,用西方的管理模式都非常顺利。而到了中国,尤其是北方地区,总感觉是“按了葫芦起了瓢”,总有不平整的地方。比如说清洁工需要清洁拖地,西方的管理理念是量化,明确要在几点清洁、拖地要拖几遍才算合格的条文。而在中国人看来,这些是不生效的。即便地拖了三遍,但每一遍都不好好拖,它还是不干净的。其实,这是因为在西方的管理意识中,没有很好地融入“义”的概念。在现代企业管理当中,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值得我们企业家去深入思考个中原因。

若是管理者没有气度、没有格局,那就会产生很多问题,难言成功。

一是没有方向,做事像没头苍蝇似的乱撞,有时候拥有了瞎猫撞上死耗子的运气,也许就成功了。但实际上,从整体看来,做事没有规划,没有方向,到最后一定是输家。比如说,有些人做生意有从众心理,看着别人做什么生意赚钱,自己也马上跟风去做。这几年房地产业发展迅速,紧随着市政绿化效益也不错,很多公司开始转手,一会儿做土地贸易、一会儿做绿化。而这两个行业现在基本是饱和的状态,如果不能推陈出新,很容易就会被淹没在众人中,别说盈利,有时候本钱都难以保障。还有的人看到担保赚钱,营业利润高,然后就抛掉在房地产业中辛苦打下的江山,重新去开展担保业、保险业等。我们说,在任何一个时期,总有一个行业的利润是惊人的;但另一方面,大企业若要长久地生存下去,必须多元化,能在几个行业内齐头并进。但这种行业间的游刃有余,不是在别人赚到钱后的盲目跟风,而是需要用自己的眼界,提前做出预测与判断。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能从现在的市场趋势中,从细微处、从别人不经意处,看得出在三五年后,什么行业是最有潜力的行业,然后在其他人未反应过来时,就先下手为强。只有这样,方才是商业致富之道的上上策。

二是没有志向,每天浑浑噩噩,缺少长远的目标。就像暴发户一样,有了钱以后就买房子,然后买车,觉得自己有了钱,就远远高人一头,把什么都不放在眼里,不懂得进一步规划。

三是孤芳自赏、朋友稀少。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从商的人不可能是单打独斗。优秀的企业家,都有如同蜘蛛网般的人脉,一个人的为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他在平日的工作中,必定顺风顺水;而一旦遇到了什么困难,也会有朋友伸出援手,不至于让他自己深陷低谷。

一般来说,成就事业必不可缺少四类人:

第一类是高人。高人不一定是样样都高明,但只有一样高明,而他又愿意在这件事上指点你,那就足够了。比如有精通投资的、有精通法律的,当你的公司遇到了这类问题,你去询问他们,也许轻轻地一点拨,你马上就茅塞顿开,问题与困境就会迎刃而解。

第二类是贵人。在追求成功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若干次拐点,或者低洄处。在这时候,贵人就是来提携你的人,他可能给你一单生意,就能让你的企业起死回生;或者给你打一个招呼,你的企业就能够不断地发展;甚至说给你一个专利,那么企业就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第三类是友人。所谓友情,那就是“响必应之与同声,道固从至于同类”。能够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人在世界中都是很孤独的,总要有个能倾诉的对象。当你遇到重大的投资意向的时候,你跟谁去商量?当你有一个重要决定的时候,你跟谁去分享?当你心里面有苦恼的时候,有时候连夫妻间都不能谈的时候,那你这个时候跟谁讲?只有朋友。可以说,朋友是你登高时的一把扶梯,是你受伤时的一剂良药,是你饥渴时的一碗白水,是你过河时的一叶扁舟。而如果我们真的在芸芸众生中寻找到了精神如同一体的朋友,那要记得: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第四类是小人。小人磨砺或者小人刺激,当有小人是你的强大对手,反而会激发你的斗志,能够更认认真真地去做事。我们看到有些小企业,最开始是顺风顺水,发展迅速,而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吞并了几个小企业后,反而焦躁起来,到处跌跟头,最后倒掉了。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缺乏竞争对手的激励。

11.穷人和富人

要是按照财富来分,社会中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穷人,一种是富人。具体来说,靠自己的劳动所得,不能够养活自己或自己应当赡养的人,以及低于当下的最低生活水平者,应该算作是穷人;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完全能够养活自己和自己应当赡养的人,以及高于当下的平均生活水平者,就应该算作是富人。

在任何一个国家中,只要存在贫富差距过大,那不论是何种政治体制,都要马上解决贫富矛盾的问题,否则很容易在一些小事的诱发下发生暴乱。这虽然不能生硬地定性为阶级矛盾——因为穷人不是永恒的,富人也不是永恒的;穷人可以成为富人,富人也会蜕变成穷人,但在实际上,2%富人占据了国家98%的财富,98%的穷人却只有2%的财富。穷人勤奋工作却享受不到自己创造的财富,甚至还要忍饥挨饿,富人不劳动却能坐享其成。更严重的是,穷人与富人的地位还是“世袭”的,穷人的孩子看不到希望,而富人的孩子含着金汤匙出生,不需要奋斗,靠着遗产可以过完优越的一生,这个结个婚花费几千万,那个家有豪车三四十台,有的还有私人游艇、私人飞机。这也就造成了许多“富二代”无所事事,反而成为社会的负面能量,并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前进。

在这种情况下,最开始是穷人的不满,接着会出现仇富意识,穷人经常的骂人是:“为富不仁”、“无商不奸”。而富人呢?其实对于许多富人来讲,他们并不差钱,金钱在他们的眼里只不过是个数字而已,他们关注的主要是数量的增加或减少的问题。但糟糕的是,他们把自己与穷人的关系变成了简单的金钱关系,似乎谁有钱,谁就最有人格,谁就最应该受到尊敬,谁就属于社会的“上等人”,谁就处处应该受到“照顾”。到最后只剩下彼此的不和、勾心斗角,甚至仇恨。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世界上的人是谁养活了谁?到底是由穷人养活了富人,还是由富人养活了穷人?是富人剥削了穷人,还是穷人被富人进行了掠夺?作为政府,是应该站在穷人的立场上说话、保障穷人的利益?还是站在富人的立场上说话、保障富人的利益呢?

很多国家,比如美国、英国都是两党轮流执政,有的党派代表的就是穷人的立场,有的党派则代表的是富人的立场。比如说在美国,共和党代表富人,更倾向于支持军工企业的集团;而民主党代表穷人,着眼于改变之前的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的格局。从这里也能总结出一点规律,那就是,当经济形式下滑的时候,多是代表穷人利益的人当选;当经济繁荣的时候,多是代表富人利益的人当选。可以说,政府站在谁的立场上,是取决于经济形式的走势。

近年来泰国政治动荡,起因是社会的两极分化,这也是不少东南亚国家,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通病。泰国有数以千万计的农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他信2001年当选总理后,在扶持农村发展、缩小贫富差距方面花费了大量心思,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穷人的生活。但这却触碰了许多富人的利益,于是他们组成了反对派,几乎是公然对立。结果是什么呢?穷人几乎没什么有效的办法抗衡,因为富人们控制了太多的社会资源,他们对于泰国政治、经济的影响力举足轻重。于是,在反对浪潮中,他信辞职了。

当年,这件事引起了东南亚的一段波动,很多国家从中反思。如何面对更多群体对政府合法性的挑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必须确保建立一个公平分配国家财富的机制。

从富人与穷人本身的角度说,两者的关系也是交替上升的。第一代富人,最初也是穷人,但他们成为富人后,就会利用手中的财富和借助财富获得的权力,制定一整套对自己有利的政治与法律制度,试图将其本身的地位固定化。一段时间后,穷人开始试图从改善到改变这种情况,他们合伙打击富人、夺取富人的财富,认为只有消灭富人,平均财富才能产生公平公正的社会。在其中,会有一部分人努力让自己也变成富人。而当梦想成真的时候,他们中的一部分也会像第一批富人一样,开始认不清自己,为所欲为。

但在一个社会中,总是要有富人,也总是要有穷人。那么,两者怎样才能和平共处呢?那就是不要用金钱来衡量人,穷人即使生活拮据,他们也是扛起社会栋梁的一群人。某年过年,很多打工的人回老家,导致了北京地区没有人送牛奶,小型超市纷纷歇业,很多市民的生活受到巨大影响,整个社会链也乱了,专家还对此展开了讨论。穷人作为社会的基础,也是需要稳定的社会地位的,而他们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更是富人无法替代的。

穷人要有适应现状的心理。这不是安于现状,而是能安守本分。钱不能衡量一切,尤其是幸福感。人生无须长生不老,健康就行;事业无须惊天动地,有成就行;家居无须广厦千间,温暖就行;金钱无须取之不尽,够用就行。不能因为金钱,而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没有天生的,或命中注定一辈子是穷人的道理。穷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富人,还可以超越某些没有道德的富人。这不但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过上好生活,同时也是一种历史的责任。因为社会中生活水平高的人越多,社会文明程度越高。

而富人呢?富人更有责任帮助穷人变成富人。应该为穷人提供劳动的场所和就业的机会,同时自己获得双赢,为什么?如果没有穷人给富人打工创造财富,富人何来之富?富人与穷人不是仇人的关系,不是单纯的金钱关系,不是有我无你或有你无我的关系,而是合作的关系。

12.赏不遗小,罚必就大

《素书·道义章》中有言: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赏不服人,罚不甘心者叛。志高量广,以礼宽恕于人;德尊仁厚,仗义施恩于众人。有小怨不能忍,舍专欲报恨,返招其祸。如张飞心急性燥,人有小过,必以重罚,后被帐下所刺,便是小怨不舍,则大怨必生之患。赏轻生恨,罚重不共。有功之人,升官不高,赏则轻微,人必生怨。罪轻之人,加以重刑,人必不服。赏罚不明,国之大病;人离必叛,后必灭亡。赏及无功,罚及无罪者酷。

意思就是说,小的功劳不奖赏,便不会建立大功劳;小的怨恨不宽赦,大的怨恨便会产生。人心一旦变得不服气,那叛变很有可能出现。奖赏不能服人,处罚不能让人甘心,必定引起叛乱;赏及无功之人,罚及无罪之人,就是所谓的昏聩。

如何能用赏罚服众呢?简单的总结为八个字,那就是:赏不遗小,罚必就大。

因为“赏所以存劝,罚所以示惩”,奖赏是用来鼓励人的,惩罚是用来警诫人的,喜不可以纵有罪,悲不可以戮无辜。好的管理者,往往能用奖赏一人来激励百人,惩罚一人以警诫大众。《黄石公素书》书影《黄石公素书》,简称《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素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兼及儒、法、兵等思想。

当年刘邦建立汉朝后,封赏功臣,最初只封两个人,一个是张良,还有一个是萧何。过了一段时间后,他手下亲近的人告诉他,现在封了一两个人,有90%的人心存不满。因为他们想的是,同样为汉朝建功立业,为什么封他,却不封我们呢?与其这样,想解决问题,莫不如再封一个最好的,封一个最差的。最好的自然要封为丞相。那么,什么叫最差的呢?那就是很普通的、功劳很小的,或者只能算是功过相抵的,也许平日里你还不喜欢他,但也要升升官职。这个道理就是《吴子·励士》中说的:“有功而进飨之,无功而励之。”这样大部分的人会想,我虽然没有最大的功劳,但我的过失也不是最严重的。既然功劳最小、过失最多的人尚且能够封赏,那么迟早有一天我也同样能得到封赏。这样的话,人心就不会思变,开国的局势也就稳定了。

关键在于,去奖赏大家都可能意想不到的。比如说年终奖金,不但要发到每一位员工的手中,而对最普通、最不起眼的员工,更要特殊对待一些。一位普通员工,他每天早上总能够最先到办公室,把地打扫得很干净,也总是能和颜悦色地和同事们相处,那么就更要在这种时候表彰一番。因为这是微不足道的事情,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管理者表彰了他,那么就有示范作用。这样其他员工见了:“连这样都得到这么多奖励啊,那我也要好好工作,我也这样去做,我也能得到。”奖赏为何有如此大力量,皆因其符合人趋利避害的心理,如此这般,就能够提升大家的干劲儿与士气。而更高的一层次,那就是给员工以尊重与信任的满足、施展才华的满足,追求出优异成果的满足,这是更为重要的激励之道。因为“金钱能买到有限的体力和技术,但绝买不到热忱、创造力、决心、忠诚和灵魂”。孙武

处罚的时候,则一定要罚重大的过失,罚的目的是教育人,选一个对全局有影响的、震撼感强的典型事件,再选一个适当时机进行处理,使之取得“点灯一盏,照亮一片”或“儆一以警百”的作用。比如孙武训练女兵,在三令五申之后,吴王的两个宠妃仍不以为然,孙武便下令处斩,女兵皆骇然,无不听孙武号令而动。这就是说,罚要罚重大的责任人,才能有立竿见影的成效,而不能只找虾兵蟹将去罚,那样的话就会失信。《孙子兵法》书影

孙子一般指孙武,齐国人,尊称兵圣。《孙子兵法》是孙武向吴王阖闾进呈的所著兵法13篇,被誉为“兵学圣典”。《史记》中提到的“孙子膑脚”则是孙膑,是孙武的后代。

还有一句话,叫不责人之小过。也就是,当手下人有小过失的时候,不要轻易地去处罚他们。庄子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管理者心里太清楚、太明白,让手下一点小过都不犯的时候,的确有好处,可以让员工队伍整齐划一。但实际上,这样从不犯错的员工实在是太难找,管理者会发现,他的每一位员工都不是完美的。这个人做事麻利,但说话却不讲究;那个人很聪明,大事有决断,小事却不注意;若照着短处来管,管来管去,最后乱成一团,管也管不过来。而一旦动辄得咎,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还会伤及员工的内心。

西方的管理学中是这样说的,管理者只关心员工把事情做好,至于员工是什么样的人,那交给上帝管去吧,我们要的是双手,手背后的谁我们没必要管。而中国的商道是怎么说的呢?我们要看这个人的本质,他的性情如何?他的人品如何?如果都是善的,那即便犯了小错误,也应当做白璧微瑕,不能一棍子打死,要给他机会,让他翻身。而唯有用人之长,则天下无不用之人;用人之短,则天下无可用之人。

批评人的时候,切忌揭人隐私。或者说,干脆就不要讨论人的隐私。《格言联璧》中有一句话:“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人要时时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一日三省吾身,而闲谈时,一定不要去谈论别人的是非,这便是给自己留足了口德。

进一步说,人要学会不念旧恶,做到这一点,需要内心足够宽大。我们常听人说,有人十年前伤害了自己,我现在还记得呢。这便是小人心腹。但我们想要做好一个企业,或者说,想要在社会上做出一番事业,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心性?那就是宽容,像大海一样有容乃大。当我们看到其他人的不足与缺点,一方面可以庆幸些,因为若其他人都是完美的,我们怎可能脱颖而出?这可以喜。但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抱着忧患意识,一是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有这个缺点;二是忧心,要思考如何帮助他们改变现状。

传统儒家以道德教化行天下,让每一个人都能更完善的发展。而还有一种观点与之相反,正是因为人有缺点才可用,或者从大的范围来说,人只有有了欲望才可用。这个逻辑就是管理学中认为的,企业家组建企业,员工来打工,大的结果是帮助企业家做成了事,而小的结果,则是这些员工在其过程中,满足了自己的生活需求。

13.因性还是化性

传统文化中讲“性”,生谓之性,“性”是“心”的本体。《礼记·中庸》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是子思思想的代表作,其提出的“诚”和与此相关联的五行说是思孟学派思想的重要内容。思孟学派在当时讨论的,都是天命、心性的问题。《中庸》是集中讲心性修炼的著作,也是最经典的一篇。后世的宋明理学,如朱熹、王阳明等人的观点,多是以《中庸》为起点的。《中庸》书影“天命之谓性”,说的是人性本善,天命赋予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就像《三字经》说的那样:“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孟子曾大力提倡“性善说”。《孟子·告子上》中有这样的讨论:《孟子》书影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告子认为,人的生性就像水一样,把它倒在什么地方,它就会流成什么样子。人性是无善无恶的。而孟子则说,就像水都从高处流向低处一样,人性也都是善良的。

在孟子看来,人生来具有的“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些是性善的最好体现。举个例子,我们看到马路边或者马路中间,站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在那东张西望地要过马路,很多人心里就咯噔一下,说这么小的小孩,一个人过马路多危险。当人有这个念头的时候,便说明心灵深处是有善念的,而把善良的本性不断地向外扩展,推己及人,小而言之,做点身边的善事,大而言之,做些公益的慈善,这就叫作性善。

与“性善”说相反的,是荀子提出的“性恶”说。《荀子·正名》中说:《荀子》书影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正利而为谓之事,正义而为谓之行。

人性本恶,所谓的善只是后来人为修养而成的。因为人的骨子里有一种动物性的东西,这种动物性的东西在古希腊神话里面叫兽性,而在中国文化中被归纳为食与色。

人有两种动物性的本能:第一,个体要生存,人类也好,动物也好,要生存就必须不断地吃东西,这就形成了第一个特点:食。第二,人类要绵延生息,动物也要绵延生息,这就产生了第二个需求:性。两者都是人一生下来就存在的本能,不接受任何教育都可以自然而然地懂得,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都一样。

我们拿日常生活中的事举例子。人最初要满足的是温饱问题,最初是为了吃饱,后来保证有吃的,慢慢就会变得贪婪。比如,我们总是想吃得多点,吃点更好的,原先自己有一碗饭,却想占着两碗饭。最典型的事,比如吃自助餐。现在人吃自助餐的特点是什么呢?为了自助餐的四五十元花得很值得、很划算,吃得“扶着墙进去,扶着墙出来”。为什么会“扶着墙进去”呢?因为之前饿了两顿,身子很虚弱;为什么会“扶着墙出来”呢?因为吃得撑得不行,走路很不舒服。我们从这个小细节上,就能看出来人性中的贪婪。

再就是色。为了人类的繁衍生息,性从来都是很愉悦的,但在这种情况下,就有人在色上出问题,本能地喜欢帅哥美女,越来越不知足,占有欲望强大了,就非常难以控制。

从学理上去讲,孟子的性善与荀子的性恶,并没有完全的、绝对的抵牾,只存在其一,而不存在其二。原因之一,他们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孟子主张人之善性与生俱来,说的是人性。荀子的“性”,则说的是本性,指的是“生之所以然”,是人生而即有的自然之性,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其实,汉代扬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善恶混”,“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而自扬雄后,儒家探讨心性之学,皆不出孟子、荀子、扬子三家之说。

原因之二,王阳明《传习录》中曾这样说,“荀子性恶之说,是从流弊上说来”,而“孟子从源头上说性,要人用功在源头上明彻。荀子从流弊说性,功夫只在末流救正”。孟子、荀子二人对人性本质评价的不同,在于两者对人性判断方向的把握有差异。孟子所说的是人性,侧重于社会属性,由此才与动物分开;而荀子恰好相反,他认为人的本性多侧重于自然属性,它不可学、不可事,是不需要学习而自然就有的东西,而社会属性是由后天修养才渐渐得来,经过学习才能提升。“性”与“伪”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

所以,荀子又认为:《王阳明全集》书影

王阳明,即王守仁,明代哲学家,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人性生而好利,顺之则争夺生,而辞让亡。人性生而疾恶,顺之则残贼生,而忠信亡。人性生而有耳目之欲,顺之则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要想让人变成高明的人,变成有成就的人,变成社会中取得大的作为的人,那么就要改变他的本性,即化性。这就是说,通过教育的方式慢慢地去改变他。

回到管理的角度,所谓“化性”,就是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熏陶中改变员工,比如要定时举办一些课程,或者定时给他们做一些报告。目的是什么?让员工知道什么是礼,什么是义,什么是仁、智、信。

还有一种管理思路是“因性”。什么是因性呢?就是员工是什么样的本性,管理者就按照什么样的本性管理,并不试图去改变,而是因人制宜。这更多是法家的观点,所谓“用人之为己,不用人之为我”,根据员工的所求,设很高的职务,设很高的奖金,设很高的职位,由此吸引员工,让员工为我所用,我就可以定期考核、要求,员工就会依附我。

比如说,某位员工就是一个善于谋财的人,父母都改变不了,你让他改变,他也很难改变。与其改变他,莫不如让这种善于谋财的人,从事销售业务,老板可以给他奖金和提成,从而发挥他的优势。再比如,非常廉洁的人可以负责出纳事务。用人,就是将合适的人用在最合适的位置上。

所谓“化性”,就是王道;所谓“因性”,就是霸道。王道讲求德、情、义,讲究以德服人,以情义感动人;霸道讲求法、术、势,注重于用手段、用计谋、以势迫人,以力服人,但是两者都必须以成就自己的伟业为目的。而一般说来,王道的手段重感情,比较柔和,使常人容易接受;但对于治乱,则显得浅薄无力,甚至陷入说理的悖论,它是承平之术;而霸道厉害、盛气凌人、冷酷残忍,容易出现惮压。但好处在于有一种为求达成目的的刚直之气,可以拨乱反正,当世局还在变动,一切还未回归正轨时,只有霸道才能挽救危局。

王道和霸道各有利弊,于是在传统文化中,开始讲究“霸王道杂之”,两者兼用。即使不停地提倡王道,也只是披上了温情面纱的法家霸术。而从管理的角度来讲,更是要兼用之,用法家的这一套约束小人,用儒家的这一套引导君子。

14.卓越出自修养

《论语·述而》中记载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论语·里仁》里也有相似的一句话:“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意思是说,通过不仁不义的方式得来的荣华富贵,君子是断然不能接受的,它们如浮云一般无有,似过眼云烟之不可取,应漠然视之而无动于衷。在这两句话中,孔子所强调的“富且贵”,恰恰说明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富”与“贵”其实是两个意义不同的概念。“富”是物质生活过剩的状态,“贵”是精神生活超越的状态。或者说,“富”不过是奢侈生活的铺排,而“贵”才是品质生活的提升。一个富人最多算是有钱人,却不见得就是“贵”;即便赚了再多的金钱,也换不来受人尊重的社会地位,并不是真正的成功人士。如果是不义之财,还要招来众人的唾弃与骂名。而人之“贵”,也未必是家财万贯,一掷千金,而是具有的高尚的精神境界、生活态度与人生襟怀。这两者虽不是对立的关系,但绝对不可等同。当然,最完美的是能将两者合一。

不难看出,“贵”是比“富”要更高层次的品质。在如今这个商业社会,想通过各种途径赚到钱,并不是件难事。据胡润财富榜单报告,在2012年中国的亿万富翁总数达到6万,而千万富翁更多,几乎平均每1万人中,就有6人是千万富豪。尤其是北京、广东、上海等地的比重更大,几乎每5000人中,就能找到仅仅将房产与公司两项加起来,资产便可以超过1000万的人,按照这个数据统计,在中国成为“富裕”人士的门槛其实并不高。

拥有了财富,就一定是社会的上流人士吗?就一定幸福吗?这些金钱,真的都是有道而来的吗?答案并不是肯定的。现在众多的社会现象,都在警示我们,我们陷入了一种唯富不贵的怪圈,金钱成为某些社会阶层表面上、最简单的,甚至是一种奇怪的衡量标准,但无论是在国内大众心中,还是在国外,它都是得不到认同的。比如说,很多有钱人到国外、或到我国香港、澳门地区去消费,钱花了不少,给这些国家和地区带来了为数不少的旅游收入,但却无法赢得它们的尊重。反之,现在有些西方国家越来越看不懂中国人,奢侈品的消费中国人充当了主力,人均消费超过了万元。甚至有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人买走了全球1/4的奢侈品,且60%以上是在境外市场。中国真的有这么富裕吗?其实并不是,那么这些中国人的行为,岂不是太过于疯狂?

更重要的是,很多中国人买走大量的奢侈品,不过是想人靠衣装,只是外在的修饰,却很少注重内在的修为。他们要的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镀金,却在有礼有节的行为上相差太远。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已是小事一桩,凑堆高谈阔论屡禁不止;不讲卫生、乱丢垃圾、衣冠不整、争抢拥挤、插队加塞之类的行为,都登上了央视新闻的头条,也没见什么改观;而“到此一游”的不雅照,不仅不能让国人感到惭愧,反倒有多少人以这种“奇特”的、难得一见的照片为荣?其实这些反映出的——正是国人道德的缺失。

一个人在社会上能取得的成就与获得的尊重,按他的修为,可分为三个层面:知识、能力和修养。

第一层面:知识。什么叫知识?概念上是指人们对某个事物的熟悉程度,包括事物的基本常识与基本逻辑。这也就是我们通过学习获得的信息。严格地说,所有人都拥有知识,只是数量的多少和程度的深浅不同。有数据显示,知识获得的多少,可能与智慧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说,一个人系统学习到的知识越多,并能不断丰富与拓展,他就有可能越有智慧。显示在外在行为上,那就是能够让人做出更英明的决策,并加速行动过程。

就企业员工来讲,可以从专业的角度去看,掌握了管理知识的人,可能会成为合格的职业经理人;掌握了投资理财知识的人,可能成为股市上的好手;掌握了机械加工、材料制作等知识的人,可能会成为工程师。可以说,这些大都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是从事本职工作所必须的。换句话说,如果精确熟练地懂得这些,那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但如果想要进一步发展,仅具有这些专业知识是不行的。知识最多意味着知道是什么、知道为什么、知道怎么做而已,而真正要让知识发挥作用,那就要上升到能力的层面。

第二层面:能力。如果说,知识停留在合格的层面,那么能力则飞跃到了优秀的层面。合格只是及格线的60分,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想停留于此,那就需要我们有效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达到80分的好成绩。

国内的企业一直缺乏独创的魅力与精神。我们并不缺乏高科技人才,也不缺乏政府的支持,但让人失望的是在创新上一直收效甚微。

仔细想一想,问题就出在这些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大多仅停留在知识层面,而缺失敏锐的商业意识以及创新的能力。简单点说,就是他们能制造出产品,但却销售不出去。因为他们过多重视技术,而却忽略了商业创意,或者说,他们根本不屑于商业创意。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固步自封,自家企业和自家的产品在自卖自夸、自说自话、自娱自乐。与之形成了鲜明对比的现象是,越是简单的商品,不需要过多的商业行为协调的,倒是能卖得红红火火、沸沸扬扬,甚至走出国门,营造一个庞大的“MADEINCHINA”的小商品帝国。

那么,什么是商业行为中的能力呢?能力与知识的差别,体现在哪里?

举个例子来说,在现行物价下,不考虑通货膨胀和地区因素,一个苹果大概能卖多少钱?也就是,作为商家,如果打算一个一个地出售苹果,那它大约价值几何?也许有人会说,满大街的苹果都是论斤来出售的,收获的季节和多产的地区,甚至都要按筐来计算才能出手,不至于出现滞销,怎么能论个卖呢?就算是把价钱折合出来,最好的质量也就在6~7元左右浮动,质量差些的,不过也就2~3元钱罢了。更何况,从最普通的苹果树长出来的苹果,与掉在牛顿头上、启发了牛顿对万有引力思索的苹果,其实都差不多啊。大家都认识到了,苹果若论个出售能卖多少钱,其重要的,并不在于生产要素。也就是,只要通晓种植苹果的知识,除去不同种类的物种的影响,产出的苹果产品价位浮动不大。

一个苹果的价位,关键取决于什么呢?在于营销的策略。但凡做销售的,也一定都系统学过相关的销售知识,应用到苹果这个问题,就是能力了。

比方说,在农贸市场中,苹果都是一堆堆放在那里卖的,自然没办法论个。但如果在超市呢?把苹果逐个分拣好,一个个包装好,再用精美的纸盒装上,平均就是5~6元钱。若赶上平安夜、元旦节等,用包装纸包装,再打上一些花饰,在地摊上都能卖到10元钱了。再换一种思维,在冷饮店或快餐店里出售,把一个苹果切成果盘,或者打成一杯苹果浆、苹果汁等,那完全可以超过10元钱了。

我们再想,有没有可能把一个苹果卖到100元呢?如果说,前面的那些办法,最多是在买卖中附加了包装的价值。接下来,我们要用到的就是广告的效用了。苹果之所以能成为流通商品,最基本的原因是它是食品,可以吃。但按照这种商品价值来看,最多也就能卖到十几二十几元,绝不可能更多了。而如果我们把苹果附加上其他的商业价值呢?比如说社会价值。假设在慈善拍卖会上,将某一个普通苹果,赋予特殊的意义,比如它是某个贫困地区生产的,这棵苹果树长在某个希望小学中。为了慈善的募捐目的,这个苹果就可能会拍卖为上百元,甚至上千元。因为这个时候,这个苹果体现出的不再是实用价值,而是社会价值。

企业中能使用出如此策略的员工,必定拥有在知识之上的能力。因为他能把简单的商品价值附加上社会服务意识,这便是更上一层楼。

据统计,近几年美的占有的市场份额比较大。原因在哪里呢?在于美的提高了他们的服务质量。这是很符合消费者心理的,比如说一个家庭买一台空调,在样式、性能及价格基本持平的情况下,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售后服务,也就是保修维修。空调好用的时候,那都是一样的;而空调出现故障不好用的时候,售后服务就凸显出来了。近两年,美的的制胜法宝是,他们采用了终身保修的策略,这也是一种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出售时是三年保修,但过了保期可以加保,要附加一些新的费用,这个理念就使得美的公司的产品在众多相似的产品中脱颖而出。

修养是卓越的前提,换句话说,修养是你能否成为一个卓越的员工,或者卓越的职业经理人,或者卓越的老板必须具备的条件。所谓修养,可以从内到外地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从小的方面说,它是一个人日积月累形成的好习惯;体现在家庭环境中,即教养;体现在社会环境中,即修养。这看似是很简单的事情,实则是一个企业做出卓越的关键。我们一定要认识到,随着企业越做越大,越做越高,其成败并不再取决于正确的商业策略,合适的商业行为,而取决于这个企业团队自上而下的修养。可以说,对于小企业而言,80%的可控因素制约了成功与否;而对于大企业而言,20%的非可控因素,也就是很多很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才是成功与否的分水岭。

有个朋友在一个地方谈生意,是关于房地房建设的项目,具体点说,是对某一个城市的老城区改造。在洽谈初期,一切都很顺利,却不料后来发生的一件小事让这个朋友放弃了这门生意。我的朋友要离开的时候,对方请他在饭店吃饭,两人都有抽烟的嗜好,对方给了他一支烟,朋友觉得不错,就半开玩笑地和对方说,这烟不错,哪里生产的?对方说是本地烟,价位也挺便宜的。朋友就问,那能送我一些不?对方当时满口应承,说这都是小事,没问题;等你回去了,我给你寄送到你家里。

朋友也本以为这不过是段插曲,而对方却在小节上忽略了。在一段时间后,到了签订合同的时候,朋友依旧没有收到对方的“承诺”。朋友考虑了一段时间,还是放弃了这个项目。我问他为什么,他告诉我说,细节决定成败。对方连小事上都糊涂着,更何况当时吃饭时,还有为数不少的其他人在场,他都不能兑现如此小的承诺,我怎么能相信,他会兑现他在项目上的大承诺?

也许有些人会说,我的这位朋友未免也太较真了。其实不然,这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微观的问题。《老子》中就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一步形成的。而“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现在缺少的不是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

很多管理者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也许普通的员工只有知识,达到合格的层面即可;但若是要选拔中层领导,就要看他有没有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能否达到优秀的境地;而若要进入到企业的核心团队,那更需要有高雅的内在修养。因为唯有有了高雅的修养,方能如《大学》里面讲的那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究正心全性、讲究大度怀德,循序渐进,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成为真正睿智干练的社会精英。

对于一个人来讲,修身养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它需要长期的坚持。这就像运动一样,唯有到了最疲惫的时期,再坚持一下,熬过去,才能达到效果。它还像爬山一样,越向上爬越累,但唯有咬紧牙关向前的人,才能到达最顶峰。这种不懈的意志力,本身就是一种修养。因为它督促你坚守原则,“不可乘喜而轻诺”,不会因为自己高兴就放弃一些原则,心血来潮轻易承诺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不可因醉而生嗔”,也不会因为自己悲伤或暴怒,改变自己的初衷;更“不可乘快而多事”,不要图一时快活,去惹是生非,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不可因倦而鲜终”,绝不能虎头蛇尾,开始做得很起劲,后来不了了之。

我们看很多没有成功的人,不是行业选错了,不是方向走反了,也不曾在资金问题上烦恼过,但他们仍没有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坚持。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第二章 儒商的修为

谈到儒商,首先就要谈儒家学说。儒家学说的着力点,在于他们认真地思考:人这一生该如何发展。这些思考的理路,大多集中在《四书》、《五经》之中。《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即《周易》、《春秋》、《尚书》、《诗经》、《礼记》。可以说,《四书》、《五经》是中国文化的骨于,从中我们可以知晓中华文明在儿千年发展历史中,何以能够不中断的原因。儒商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自己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成为有文化的商人,温文尔雅。《四书》书影《四书》即《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五经》书影

到唐代后,《五经》中的《仪礼》被换为《礼记》,故现在通行的《五经》,指的是《尚书》、《周易》、《诗经》、《礼记》、《春秋》这五本书。

1.明德、新民、至善:做大事业的三个条件

《大学》是四书之首。这个“大学”不是指我们现在讲的英文单词universi-ty,或者college的意思。“大学”是大人之学。大人,也并非是古人对上位者的称呼,而是对“君子”的美称。因此,“大学”的意义,更倾向于指有成就的君子之学。《大学》所讲为何?“君子之学”有何用处?为什么中国人选择儒学来教育孩子?《四书》、《五经》为何会成为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必考科目?这是因为,《大学》实际上在教化人达到一种人格境界,培养一种人格魅力。这种人格魅力是我们成就事业的关键,也是我们渡过艰难险阻的心理基础。《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书影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我们要想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就要从三个方面做起:明德、亲民、止于治善。“明”,左边一个“日”,右边一个“月”。第一个“明”是动词,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在中国人心中,日月是所有光明的来源。中国古人有一个梦想,即是与天地比寿、与日月齐光,就是说人的寿命要像天地一样长久,人的德行能像日月一样普照大地。作为一个普通人,要如何去普照大地呢?中国古代的时候,培养一个人,都是将其当成精英、当成国家未来的领袖来培养。我们只有把无数的人当作国家领袖来培养,最后从中诞生的国家领袖才是最优秀的人。中国的教育选用儒家学说作为根本,主要是因为儒家学说有一个特点:相信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优秀的人。这是儒家的理念。对我们来讲,“明德”就是要培养自己的员工、培养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成为最优秀、有德行的人。“德”在中国文化里的含义很广泛,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道家的德。《道德经》里讲“德”就是“道”的派生物。比如太阳,假如它的道是公平无私、坚持守恒,它的德就是“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对万物不分彼此,不论是丑的、还是美的,是高的、还是矮的,阳光都会给予同样的普照。

二是指儒家的德,即仁、义、礼、智、信。儒家讲的德就是要有德行,真正的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要有日月一样的光芒,要有能照耀四方的德行。在企业里,你可以教育员工,给员工做思想工作,给他们做榜样。回到家里,你也要给家里人做榜样。

其实,“德”就在举手投足之间,比如给朋友一个微笑,给邻居道一声问候,甚至下雨天开车路过行人时,我们要减速,避免水溅到他们身上,这都是德。而当你在践行德行的时候,也一定有很多人跟你一样去实践这个德行,你会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人。这就是孔子说的“德不孤,必有邻”。“亲民”,实际上应为“新民”。“亲”通“新”,有崭新之意。

商朝的开国之君商汤是一个很忧民的国君,他原来的领土只有不到一百里,但他与人民同心同德,周围的人都赞赏他的德行并归顺于他。商汤的领土就这样慢慢地扩大了。商汤有一个洗脸盆,上面刻了一句座右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一词就出自这里。这句话看似古老,但其蕴含的道理却跟我们现在是一样的,那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的我都是一个崭新的我。篆刻作品“德不孤,必有邻”

管理员工也是如此,员工刚进单位时有各种各样的毛病,甚至有的员工来到单位里就受不了挣小钱。有一位企业发展得比较成熟的董事长,平时都不怎么去公司,隐居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修身养性,每个月回公司一次,给公司的中层做了很多关于企业的实力、愿景、发展、目标等方面的报告。后来,他发现这些报告的作用不大,时间久了基本没什么作用。有一个项目经理直接跟他说,工作的目的就是养家糊口,希望能够增加工资,提高待遇,他们没有建造一个伟大的商业帝国的梦想。他当时一听,马上就明白了,给他们涨工资,目标也就达成了。

身为企业家,也要学会去改变,不能抱怨员工,要理解他们。对员工来讲,他们每天都在变,也要每天进步一点。我们管理小学生的时候,会发现老师给予学生的鼓励很重要。一个孩子今天打扫卫生,很干净,受到老师的表扬,便会感受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比如第一个到校、课堂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发言怎么样,甚至他有一些小错误,也可以用反面的角度去激励,他也就进步了。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讲,教育就是一个“新民”的过程,企业的管理也是如此。“止于治善”,即要达到最善的境地。什么是善?什么是真?什么是美?从国学的角度看,“真”是指事情的本性而言,所以说科学是求真的学问。比如有一个学生是做动车的,动车制动的机芯是从德国引进,有5厘米大,他为了提速就想把它改成6厘米。然而,5厘米是通过无穷的数据验证出来的,是最适合的,想改成6厘米几乎不可行。那么艺术呢?艺术是求美的。美是一种感觉,正如“情人眼里出西施”,是没有固定标准的。(清)曾国藩书法“止于至善”

什么是善呢?善是用来形容社会关系的,有恰到好处之意。比如说今天见了一个人,那么你能不能妥善地处好与这个人的关系?他今天做了一件错事,你怎么去说他?善就是用很委婉、很恰当的手法让他把错误改正。儒家在处理社会关系的时候,能认“善”作为最高的标准,他们不求真、不求美,只求善。

至善,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从儒生的角度来讲,就是要达到善的境界。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来讲,真正的管理者能够很妥善地处理各种问题,各方面的利益都能照顾到,能把握好客户之间、企业内外、资本运营与法律等各种关系,让大家能接受你,方方面面都承认你,你就赢了。

2.格物:人该为什么活着

《大学》里阐述的是儒家学说。具体该怎么做?便要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途径,弄明白了这八个途径,才能做大事。

格物,是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讲,就是探究人情物理,也就是说,如何去处理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民国时期《格致教科书》,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

荀子认为,人要懂得“役物而不役于物”,就是人要把物做成奴隶,而不能变成物的奴隶。比如,当你穿了一件最名贵的衣服,你就能够获得自信;当你穿了一件普通的衣服,你就失去了自信。实际上,这正说明你本身没有自信。再如,有的人开了一辆好车,明显地提快了速度,见红灯都敢闯;有的人开了一辆不好的车,就变得自卑。现今社会衡量一个人的时候,缺失了对其内在修为的衡量,不看人的本身,而要看人穿的衣服、用的东西、戴的手表等外在装扮。

在世界的历史上,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都有一个传统,这个传统就是贵族传统。当我们说“贵族”时,给人的印象可能是影视中呈现出来的:一个大庄园,其中有很多仆人,说话办事都很有规矩。但这只是艺术作品中的情形。真正的贵族是什么?是心灵的高贵,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的、对人心的充实。

所以说,格物在表面上讲的是一个人如何处理好人和物的关系的问题,实际上讲的是世人要充实自我,而这个自我,恰恰是能够让自己不被流俗同化的一个根坻。

中国古代的诗词里经常赞颂的一种精神叫幽兰精神。为什么如此多的文人墨客钟情于写幽兰?幽,是指幽谷,幽兰即是深谷里的兰草。幽兰能够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精神,中国士大夫几千年来都喜欢歌颂它,就在于幽兰不会因为没有人欣赏而改变自己的风姿和本性。古代有一首琴曲叫《空谷幽兰》,表现的就是在空旷的山谷里长了一株一生都不会有人来欣赏的兰花。大家想,这样的兰花,作为人格形象来说,它得有多么充实的内心。现在很多人则不然,假如没有人欣赏,你会不会觉得怀才不遇?会不会觉得很伤感?

中国古代的女子在闺房里面起得很晚没关系,即便今天不出门,起床以后的第一件事也是要把头发梳得很整齐,把脸洗得很干净,略施淡妆,把衣服穿得整整齐齐地在家坐着。温庭筠有一首词描写了这种生活: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清)杨际青《空谷幽兰图》,水墨纸本,手卷。钤印:随舟(朱)杨际青印(白)

杨际青,生卒年不详,字随舟、映舟、江苏无锡人。工花卉,尤擅兰竹。

自己没事的时候在那儿不停化妆,实际上就是要告诉我们,今天即便没有人欣赏,也要起来把自己打扮得整齐干净。这不是一个习惯,而是一种精神,是要对自己负责、时刻保持良好习惯的一种精神。所以现在有一些杂志经常说,今天不出门,在家里素面朝天、蓬头垢面,脸可以不洗,牙可以不刷,趿拉着脚在客厅里转来转去,把最不美的一面,展现给自己的老公。现在好多婚姻会出现老公厌倦老婆,老婆厌倦老公,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家里彼此不注意保持自己最美的一面所致。

汉朝的汉武帝一生宠爱两个人,一个是卫子夫,一个是李夫人。卫子夫后来因为她的儿子造反被废掉。李夫人是汉武帝比较宠爱的,李夫人死了以后,汉武帝整天都希望道士能够降神让她降下来,这个想法持续了二十年。为什么汉武帝如此想念李夫人呢?是因为李夫人很漂亮,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李夫人在汉武帝心中始终保持着貌美娇容的形象。当李夫人病在床上的时候,蓬头垢面、很凄惨,汉武帝去看她,她把自己藏在被子里,不让汉武帝看她憔悴的面容,担心汉武帝看了她变得如此不堪的容颜之后,便会忘记她之前的样子。至此,即使是李夫人去世,汉武帝也没再见到她,反而一直都在想念她。

3.致知:怎么才能活明白

致知,“知”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知识,深入理解就是指见识。

致知,第一是讲聪明。大家知道,古代的“知”通“智”,有聪明之意。“聪”是耳字旁,右边一个“总”字,就是耳朵、眼睛、口和心不停地使用而变得聪明。其实,我们仔细思考这个道理是很清楚的,每天不断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就会比别人更高明。

第二是讲见识。见识是什么?就是能看透一般人看不透的问题。有个同学当了中学老师,后来又不想做了。有一天来找我,我问他想干什么。他说干什么都行,出去做生意、打工,就是不想做老师。我就开始开导他,让他跟着我干。现在40岁,离退休还有20年,一个月的工资两千多块,一年大约有五六万,20年就是120万,我说我现在给他120万,从今以后跟着我干,我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他想了想,觉得不行。他说这120万的工资将来还会涨的。我说,那好,现在我用120万在县城买一个物业,类似于商铺,商铺的租金一年大概五六万,一个月五六千块钱,面积很大,把这个租金给他,那么这个租金也会上涨。

后来,他回去跟他妻子商量了,又说不行。他问,他60岁以后怎么办?我说,60岁以后这个房子还在,继续是你的房子,比你退休工资高。他又认为这120万没给他,只是把物业的利润给他了。我说那行,现在120万给他,租金也给他。他回去想了一星期,回来以后又跟我说不行,说我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以后他的身份是什么?我说身份就是我的私人助理。他说那更不行,现在好歹是中学的高级教师。说了这么多,他最终还是要他的名分。想要名分,就不要想着赚钱。人在这个世界上活着,并不是说一定要把赚钱放到第一位。

我们在衡量一个人、一件事的时候,不应该把“取得什么”当成唯一的标准。我那个朋友之所以不想选择一辈子当一个老师,其实就是他没有看透,没有看明白自己已经习惯了在现实里当一个中学老师,每天上完课的时间都是他自己的,落得一个清闲,收入自然就不是很高。我们再去想想,企业家每天操多少心?想多少事?应酬多少关系?喝多少酒?说多少不想说的话?但是,中学教师就没有这些累人的问题。所以说,致知要很有见识,付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要把问题看透。由此,才能进入诚意和正心的层面。

4.诚意:不要欺骗自己

诚意,主要是说不要欺骗自己,“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讲诚意第一个不要骗自己。做企业、做行政,我们有时候会去骗别人,撒谎有时是迫于生存、生活,但我们在社会上看人不是看他的真,而是看他的善。我们碰见一个很自卑的人,我们就跟他说,你将来一定能够成功,只要你抬起头。这实际上是在骗他,我们明明知道他成功不了。但是呢,你是在鼓励一个人,所以我们不要以骗不骗这个事情来评价。最重要的是我们骗不骗自己。

大家都知道现在抓住了很多贪官,审讯时,这个贪官在总结自己人生轨迹的时候,他们记得最清楚的是他们的第一次。为什么?这个时候他是在欺骗自己和不欺骗自己之间做抉择,什么叫欺骗自己呢?就是侥幸心理,有的时候一个项目别人拿了几十万给他的时候,他在想我应不应该要。最后当他接受了的时候,他在骗自己,他认为这个事情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只有他俩知道,我只要不说,只要他不说,最后谁都不知道。然后呢,就接着彻底地开始骗自己了,“没事的,这就是习惯,大家都这么接受,自己不过是众人之中的一分子。”久而久之养成了习惯,每年谁给他送什么他没有记住,谁不给他送他记住了。其实他是在欺骗自己,他相信这个事情不会出问题。

我在部队时,研究过一段时间的导弹作战效能。作战效能分析当时有两种算法,一个是简单的命中率,也就是我们说的成功率,一般必须保持在80%,才能在战场上使用。当时我就问,这80%是怎么算出来的。我们知道火炮的命中率是无数的火炮射击之后测算出来的。我们的导弹没有这么密集地用过,即使用,也都是在实验的条件下打靶,那只是一个工程物理学上的数据。

但在作战状况下的打靶,那才是真正的效能,就必须考虑作战阻力,就是不命中的概率。因为平时试验时,战场、通讯、保障就像我们现在发射卫星似的,尽可能减少外界干扰。如果一旦打仗,就会面临无数种干扰的可能,因为战时对手使用它的长处打击你的短处,我们就要研究怎么能够避免失败,我们才能成功。这样一来,我们就要计算我们失败的可能性。因此一个好的作战方案,首先要考虑的是失败之后的最坏结果,然后再去想如何作战。

商场如战场,我们的企业投资也是如此。首先得想到一旦失败了,后果会怎么样,不要只想着成功,要只想着成功就管用的话,我们现在已经把全球市场占领了。而是要想到失败,这个战略如果不能成功,如果失败会有什么影响?一个投资失败就可能会倾家荡产,虽然从商业的角度来考虑有时候冒险会带来利润,但是仔细想一想,所有的冒险都是以成功作为判断的标准,而不是为了冒险而冒险。

5.正心:了解自己多少

正心,就是把心放在正中。简单地讲,就是心一定要端正,心正则体端。比如练书法,有一个最根本的做法就是要站着,学武术练功的时候也要求双脚距离与肩同宽,重心在正中。人正之后体端,体端之后心稳。

从心性修为的角度来讲: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正心,一是让心无偏狭,“偏”是偏激,“狭”是狭隘。什么叫偏激呢?你恨一个人,就恨不得他毁掉;你爱一个人,就恨不得让他长命百岁。你喜欢什么,你会觉得为这个花多少钱都值得;你不喜欢什么,你会觉得花一分钱都不值得。这就叫做偏。

狭隘也是人性的组成部分。其实每个人的骨子里都有这样的一个特点,有时候见不得别人好。比如朋友在一起聊天,如果有一个人跟你讲某某多伟大,某某多厉害,某某好得不得了,你听着心里面就会有一点不自在。如果有人给你讲,嘿,我给你讲某某的那个丑事啊,某某又倒霉了,你一听了就不自觉地开心,这就是人的劣根性,也就是人性中有一种被人肯定的欲望。

也正因为我们有时候愤怒,所以心就不正;因为惹怒过你,所以看他不顺眼。因为你害怕,所以你不能正确处理;因为你喜欢,所以你也不能妥善处理;因为你担心,所以你更不能正确处理。到这个阶段的时候,怎么办呢?我们就要去除偏狭之心。那么,不要有偏狭之心,这要怎么做呢?宽心以容物,虚心以受善,平心以论事,潜心以观理,定心以应变。“宽心”,就是我们想办法去包容别人。随着企业越做越大,你手下的人就会向你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有的是为了要一份工资,有的还想要股份,那你怎么办呢?你要去包容大家,你能包容的人越多,你的企业则做得越大。“虚心”,就是当面有不同意见时,你能不能听。当遇到别人跟你讲问题的时候,你第一个反应,应该是让人家把话说完,把话说完你再判断他说的对不对,那就是要虚心。“受善”,现在这个社会,找表扬容易,找批评太难了。比如和朋友、家人在一起,他们都会说一些好听的话。尤其是我们做企业做得比较好的人,回到家里,可能家人都想夸你几句。实际上当没有批评的时候,你成长起来就很难了。“平心以论事”,就是遇上事情的时候就事论事,不要有偏见。在国外可能有种族偏见,也可能有文化偏见。任何地方都会有好人和坏人,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你不能因为一个缺点就把一个人否定了,更不能因为一个人就把一批人否定了。“潜心以观理”,就是要学会反思,要学会反省,没事的时候多去想一想自己成功的经验在什么地方,多想一想我这个企业可能会在哪个方面出大问题。“定心以应变”,内心恒定的时候,我们能很容易感受到外部事物的变化。正心之后,就开始由“内圣”走向“外王”,就是先让自己高明起来,然后再走向更高明的境地。

6.修身: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修身是什么?就是要让自己的言谈举止符合社会规范,所有人看你,都能够体会到你所流露出的人格魅力,成为大家的楷模。而现在的企业家大多数都受过高等教育,或者说受过良好的教育,基本的知识具备了,能力经过锤炼之后也在不断提高,如果在修身方面再进一步的话,就能够把企业带到一个更高明的境地。

在儒家学说里面,人与人之间共有五种基本的关系,这五种关系处理得好,一个人就能够成就事业,儒家把这五种关系叫做“五达道”。我们做生意的人喜欢“达”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四通八达,这是第一个含义。第二个含义是指都能达到。所以,你把这五种关系处理好了,在这个社会上一定会左右逢源、一帆风顺。

五达道是指哪五种关系呢?

一是君臣关系。古代叫君臣,现在叫什么呢?上级和下级的关系。君就是起主导作用者,臣民就是处在被动地位。在单位里,你是君,因为你是董事长,你说了算。但你出去做招标的时候,人家控制了你,或者说能够支配你,这个时候你就是臣。把这个关系处理好以后,明白了君臣相处之道,你就知道上级和下级的关系该怎么相处。

二是父子关系。有的朋友认为父子关系就是家庭关系,这并不恰当。父子关系是什么意思呢?表面上看是父亲和儿子的关系,实际上也蕴含了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年轻的时候有父母在,有老年人在,那我们该怎么去对待老年人?同样,有小孩子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对待小孩?这是更广义上的父子关系。

三是夫妻关系。夫妻关系在表面上是夫妻两个人的相处之道,实际上这里面还蕴含了男女相处之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异性之间如何处好关系。

四是兄弟关系。兄弟,在中国古代命理学书里叫“比肩”。比肩是一个比兄弟更有意思的概念,因为兄弟概念是社会的秩序,比肩这个概念讲了兄弟的特征。什么叫比?两个人并立。肩是什么?比肩的好处是什么?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一起扛;同理,当获得利益的时候,大家一起来分享。交朋友的好处是什么?当走投无路的时候,会有一大群人来帮他。也可以说,兄弟关系就是我们说的合伙人关系,是同事关系。

五是朋友关系。朋友关系与兄弟关系有什么区别呢?因为兄弟关系思考的是合伙人,是利益共占,利益共分配。什么叫朋友?古书里记载得很简单,“同门曰朋”。北京话把同门叫发小,就是从小一块长大的人。更重要的一个含义是说出自一个师门,就是我们所说的从一个师门里面培养出来的,比如说班里的同学可以就称“朋”。“同志曰友”,是说志同道合的人叫友。朋友关系一定是志同道合的关系,但志同道合的人不一定是同事,也不一定是兄弟。

7.齐家:获得家族的支持

齐家,就是让家族的人都信服你。我们做企业做到一定程度,或者工作结束回家的时候,可能会跟家里人之间产生一些误会、冲突或摩擦,这时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要给家庭做表率。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连自己的孩子都不爱护,连自己的妻子或丈夫都不关心,还能指望他关心别人吗?

近几年,清明节成为法定假日以后,大家都在清明节回家扫墓。为什么中国古代要设清明节?正是出于齐家的需要。在中原地区,南方可能也是如此,清明节扫墓的时候要一家人同时去,不能一个人去了,另一个人再去扫一遍,要一个家族的人、兄弟姐妹们一起去。为什么要这样做?实际上,这就是齐家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个表现。

齐家,具体怎么做呢?家族所有的人在这一天都聚到先祖的坟前,这个时候只有亲情,没有尊卑。家里面最穷的人,可能是最年长的长辈;最富有的人,有可能是辈分非常低的晚辈。也就是说,在家族里面,有钱不是最重要的,有心才是最重要的。古代有一句话:“论色在行不在心,在心天下无圣人。论孝在心不在财,论财穷人无孝子。”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要谈好不好色,不是看你心里想不想,关键看你做不做。如果单看内心所想的话,天下都没有圣人。为什么?孔子见了当时全国长得最美的南子,孔子动心了,他去跟南子谈了一下午,他的弟子子路就问他跟南子聊的什么内容,有没有别的举动。孔子发誓说没有,但实际上他也动心了。

论孝在心不在财,说的是一个人孝顺不孝顺,并不在于给了父母多少钱财,而在于你有没有这份孝心。如果要是以给钱论孝心的话,穷人的孝心从何而来?有的穷人连一分钱都给不了。比如王祥卧冰的故事,他母亲临终的时候想吃块鱼,但是湖面结冰了,怎么办呢?他就脱了衣服,用自己的身体把冰给暖开,之后抓到一条跳出水面的鱼,他就成了闻名古今的孝子。

因此,当你有财富的时候,首先不要忘了生养你的父老乡亲,要让家族里有血缘关系的人,能够分享到你的成功,他们会支持你、拥护你、甚至保护你。久而久之,你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妻子会支持你,孩子会支持你,甚至自己的亲戚们都会支持你。一个家族、一个村的人,或者是邻里的人都毫无保留地支持你。这就是齐家的概念。

8.治国平天下:如何把一亩三分地做大

要能以天下事为己任,把天下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而不是把自己的事情当成天下的事情。作为现代的企业家而言,要想建立一个商业帝国,就是不要让自己的喜怒哀乐取决于自己的私情,而是要从公义出发,把自己的心变得像大海一样宽阔,才不会因为琐碎小事、蝇头小利而随波逐流。

有一段俗语说,第一层高明的人是能看破;第二层高明的人是看破,却不说破;第三层高明的人是能看破,但绝不会说破,而且还能涵养到家地陪着他们玩。也就是说,你明明知道这是别人为你设置的一个圈套,却只是躲避而不责难,能够包容他,并且原谅他。

接下来讲境界,境界是事业的高度。或者通俗点说,企业家的境界在哪里,那么这个企业的理想就在哪里。企业没有理想,那还怎么发展壮大呢?

职场上有则故事。说一个中级规模的企业提拔了一个副总,最初有不少反对的声音。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企业是从很小的规模发展起来的。当初一起共事的人,靠的是情谊。当公司变大了,盈利越来越多了,提拔的领导层却是一个从社会上招聘来的、在公司才工作了两三年的年轻人。这一下子,很多人就不乐意了,去找公司的经理,说我跟着你十几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为什么不让我当副总?

经理说,把那个新副总叫来,我先交代你们两个人去做点事情。什么事情呢?去市场上调查一下,西瓜多少钱一斤。老部下觉得这件事太容易了,马上就跑出公司,在街上找了一个西瓜摊,问了摊主西瓜的价格,然后就回来了。而那个年轻人,两个多小时后才回来,对经理说:楼底摆摊下的西瓜,是七毛钱一斤;商场里的西瓜,是八毛钱一斤;批发市场的西瓜,是五毛钱一斤,刚才我查了一下产地的西瓜,三毛钱一斤。

境界的高下立见。什么意思呢?公司经理在思考西瓜多少钱一斤的时候,他肯定不是让你去楼下买个西瓜来吃,而是在战略上有他的构思和构想。而这个副总很好地领会了他的意图,给他提供了可参照的方案。不要告诉经理是什么,而是要告诉经理这件事有几种可能性,或者说可以做出几种方案,目的是供经理参考。对比来看,老部下的目标显然定得比较低,思考问题太过简单,而这往往在现实工作中易陷入被动的局面。

格局可以拓宽事业的宽度。格局要宽,才能以事业观事业,以天下观天下。简单点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说,什么叫“格”?就是中国古代讲的方格,这个方格实际上是一个框框;什么叫“局”?就是局面。两者合之,主要是讲一个思路,即你是用一条线去思考问题,还是发散性地思考问题。其实,我们很多问题解决不了,不是我们找不到方法,而是我们的思路出现了问题。有时候换一个思路,就能找到一种新的方案,局面马上就拓展开了。

9.读书在于改变气质

《礼记·经解篇》言: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儒家学说里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乐经》、《周易》、《礼记》、《春秋》,其中《乐经》在秦汉间失传了,只剩下五经。这五本书,实际上都在讲儒家修为的旨趣。

第一,“温柔敦厚”是《诗经》的旨趣。什么叫温柔敦厚呢?温就是温和。大家想想,如果我们面对一个温和的人,有时候我们真的发不起脾气,因为他总是面带笑意。

柔是什么呢?以柔克刚,什么叫柔和呢?不是跟你针锋相对,而是绵里藏针。《世说新语·贤媛》记载:桓车骑不好著新衣。浴后,妇故送新衣与,车骑大怒,催使持去。妇更持还,传语云:“衣不经新,何由而故?”桓公大笑,著之。

晋朝有一个大将军叫桓冲,他是车骑将军,类似于现在的机械化部队的总司令。这个人有一个特点,他经常在外面带兵,带兵一定要穿跟士兵一样的衣服,士兵的衣服一般都是很破旧的,若将军穿的衣服很新,士兵就认为跟你不是一路人,所以他整天跟士兵穿一样的旧衣服,最后养成了这个习惯。当回到家里洗澡的时候,他的妻子就让丫鬟把新衣服给他拿去,他正要穿衣服的时候,发现丫鬟拿着新衣服,就让她拿走,说自己不喜欢穿新衣服。言外之意,穿上新衣服会改变他的习惯。妻子就让丫鬟再送去。丫鬟第二次送去,他仍然不穿,这个时候他的妻子就拿着衣服进去了,只说了一句话:“你不穿新衣服,哪来的旧衣服啊?”桓冲一听哈哈一笑,接过新衣服就穿上了。中国文化里讲的夫妻和顺,“和”是指和气,“顺”,不是说一个人的顺从,而是说要顺着他的思路去想问题。实际上这就叫换位思考。《世说新语》书影《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刘义庆编写的,是一本记述魏晋士大夫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敦厚,“敦”是朴实,“厚”是厚道。假如自己的孩子有这样一个最基本的素养,那么这个孩子就会有很多人愿意帮他。但有的人认为,这个社会尔虞我诈,谁还帮助老实人?大家仔细想想,老实人不总是吃亏的。真正温和、柔和、朴实、厚道的人,最后往往能成就大事业。我在部队待过,当时我们部队流传一句话:司机要找老的,通讯员要找年轻的。因为通讯员刚参军,跑得快,去取封信,半分钟能跑回来。年长的不当通讯员,但是要找他做司机。比如我们的助理,你肯定喜欢一个温和的、朴实的、厚道的,肯定不喜欢一个毛毛躁躁的人。

第二,“疏通知远”是《尚书》教给我们的。什么叫疏通?疏,就是松的意思,通是通达,就是这个人一下子就能把问题想清楚。知远,就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诸葛亮在隆中就知道三分天下,这叫知远。《尚书》实际上是在培养一个很快就能把你心里郁结解开、看问题很通透的人。我们大家都知道,商务谈判之所以麻烦,是因为谈判纠缠于细节,但是当你知道对方的底牌的时候,问题一下子就变得简单了。

第三,“洁静精微”是《周易》教的内容。张载《正蒙·大易篇》言:“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就是说如果君子用《周易》来占卜,它就能起到一个好的结果;如果小人想去破坏别人的事,用《周易》占卜,它就不灵验。也就是说,《周易》里面所讲的知识,都是服务于一个心性修养非常好的人。心性修为不到家,占卜也是无用的。有的人去寺庙里烧香,就希望佛祖保佑自己把谁给害了,你想想佛祖会保佑吗?这是很显然的道理。

第四,“恭俭庄敬”是《仪礼》教的内容。恭,是对任何人都很客气。俭,是俭朴、简约而不简单。一个人看着不花哨奢靡,但其言谈举止流露出来的是一种贵气。庄,是庄重,从来没有轻薄的行为。敬,就是对大家都很客气、尊敬。抓住这四个字,你在与朋友交往的时候,就会赢得朋友的尊重。什么叫修养?修养就是你和别人相处时,别人会感觉很舒服。你在谈生意的时候,在跟父母或者跟自己的孩子交流的时候,在和下属合作的时候,张载,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程总是能让对方感觉很舒服,那么颢、程颐的表叔。别人就会认为你是个有修养的人。

第五,“属辞比事”是《春秋》所言。属辞,就是我们说话的时候能把事说清楚,能把道理讲明白。儒商是用儒家学说作为修养心性的根本,从而建立起来一套理论体系。

10.儒商如何修为

儒商的修为是怎么做的呢?这套理论体系培养出来的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才能和品格?

首先是“见微知著”。“见微知著是有心”,看一个人的细节,就知道他想做什么。比如,和学生坐在办公室里讲话,或者企业的员工来办公室找领导谈话,学生或者员工一边说话,一边挠着衣服,或者说话的时候挠一个地方,《周易》里面有讲胆经,一挠这个地方就说明他胆气不足,要鼓足勇气才能跟你讲,所以告诉他别害怕,他就不挠了,他要是还这样挠,你就知道他还是害怕。

其次是“经天纬地”。“经天纬地是才学”,你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预见这个社会朝哪个方向发展,你就在那个地方等着。这样,你做事的时候就会一谈而成,这叫做经天纬地。

再次是“安危定变”。“安危定变是能力”,真正的能力是什么呢?能够转危为安、平定变化。英雄是怎么脱颖而出的?当大家一筹莫展、都在哭的时候,你却在笑,差别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当年董卓攻打洛阳的时候,大家都哭,说皇帝被董卓劫走了,这时只有一个人在哈哈大笑,谁啊?曹操。曹操大笑以后,别人都说你怎么回事呢?曹操就说把董卓杀了就行了,于是去刺杀董卓,虽然没有成功,但大家都记住了曹操是个英雄,所以后来曹操招兵买马,割据一方,跟这一声笑有很大的关系。

最后是“吞吐宇宙、万物齐观”。“吞吐宇宙是气度,万物齐观是仁爱”,这是儒家培养人的一种品格。这里有两个概念:内圣和外王。内圣,就是让自己更加高明、睿智、博大、宽广、高远。外王是什么?就是让你变成一个无懈可击的人。

精勤、温柔、沉潜、敦厚,这是儒家所倡导的人格魅力。有了这样的人格,做事做人就不会没有朋友,不会没有贵人。不是贵人而不计代价地帮助你的只有两种人:一是父母,一是夫妻。有人说可能是兄弟,但兄弟不会毫无代价地帮你,父母可以,夫妻可以。丈夫生病了,妻子照顾他一辈子,反过来也是如此,这是相濡以沫的感情。其他的人之所以帮你,一定是有原因的。有人说自己是一个企业家,一个更大的企业家愿意帮他,那么,这也是因为那个大企业家认为你这个人是可以塑造的,是可以帮出成果的人。假如说他认为你一事无成,他就不会帮你,即便帮你一次,也不会再帮第二次。如果遇到贵人,首先就要变成贵人眼中的可教之才、可塑之才。从这个角度来讲,其实自己的贵人就是自己。先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做人做事靠谱、严谨的人。你的员工也都是充满理想、充满志向的,你的企业才会是一个有无限前景的企业。《周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想看一个人的境界,就看他的朋友;想看一个人的水平,就看他的对手。如果你的朋友都是修养非常好的人,你也差不到哪儿去;如果你的朋友都是吃喝嫖赌之人,你就知道你离他们有多远或者有多近。你整天生谁的气,你就是什么样的水平。比如说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个四十多岁的老板跟一个十岁的小孩在马路边吵架,还准备打架,你肯定不会责怪十岁的小孩,反倒觉得这个老板水平不高。同样,一个大企业的老总被一个员工给气倒,这就说明老总的心胸还不够宽广,处事的手腕还不够圆柔。这就是自己的水平取决于对手。当遇到一个不屑于生气的人,或者没有必要让你生气的人,你一定要学会放下。

11.磨难是最好的教育

儒商和儒家学说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发展史取决于他的成长史。曾经有个家长跟我聊天,他说他们夫妻俩都是农民出身,辛辛苦苦二十年,就是想把孩子培养出来,让他享受最好的教育,于是把他送到英国最好的学校念书。但等孩子留学回来以后,发现他除了会跟父母抬杠之外,什么都不会干。这就是对教育的理解错了,父母把上好学校当成最好的教育。上好学校并不意味着可以接受所有最好的教育。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还包括对人的信任教育。

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磨难的教育。为什么这么讲?《韩非子·显学》有言: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

什么意思呢?宰相是从县长、州郡长提拔出来的,如此,他才知道老百姓心里想什么。将军一定要从士兵开始提拔起来,他才知道士兵想什么。中国古代选官员一定会想办法对他进行磨难教育。

大家都读过欧阳修的散文《醉翁亭记》,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意思说的是,大家都知道跟随太守游玩很快乐,但没有谁知道太守心里为什么快乐。这篇文章是欧阳修贬官时所写。宋朝有这样一个不成文规定:凡是宰相必贬官。当皇帝要用你来当宰相的时候,首先给你贬官。这就好比私营企业,你的企业就是你的天下。要想让基业长青,就得提前培养接班人、选好接班人。怎么选接班人?宋朝的皇帝们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好的示范——贬官。当皇帝发现这个人是今年刚考的新进士,从相貌到谈吐,在二十年之后会成为最优秀的、具有宰相之才的人,那就要非常留心。因为他要为自己的孩子着想,自己年轻的时候要给自己二十年后选,自己年老的时候要给儿子选,要给孙子选。所以皇帝把人才的培养,看得比他自己所处的时局还重要。(北宋)苏轼书法《醉翁亭记》(节选)

约作于公元1091年,为真、行、草间用字体写成的长卷。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