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的魅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7 02:58:45

点击下载

作者:陈哓云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银杏的魅力

银杏的魅力试读:

序一

我国是现代银杏的发源地,当今,长江南北,大河上下,长城内外都掀起了“银杏热”。现在,全国有几十个县(市)将银杏(又称白果)定为“县(市)树”。农村以银杏命名的地名不胜枚举,以湖北省为例,全省在13个县(市)中,有7个区、乡、镇和8个村,自古以来就称做“白果区”、“白果乡”和“白果村”。以白果为名的自然村,仅安陆市和随州市就有100多处。

近数十年来,我国各省(区)银杏超常规发展,出现了亿株银杏省、千万株银杏县(市)、百万株银杏乡(镇)、十万株银杏村。许多县(市)把银杏作为老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和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我国古银杏和新植银杏数量之多居世界之冠,银杏和银杏叶总产量也是世界第一,作为银杏古国、银杏大国,我们应该有所作为,有所创新,有所前进。各地银杏资源十分丰富,应充分发挥银杏资源优势,组织科技力量,增加投入,综合开发系列高新技术产品,占领国内外市场,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银杏是多用途多功能的珍贵树种,全身都是宝。种仁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木材是雕刻和家具制作的上等原料;根深叶茂的树体可以防风沙、改善生态环境;典雅、婆娑和高大挺拔的树姿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银杏种实和叶子自古以来,就是祖国医学的重要药材。近几十年来,经过医、药学家的潜心研究和开发,揭示了银杏叶内含物对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有特效,引起国内国外社会的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各种银杏药品、保健品和食品等高科技产品相继面世。如银杏叶精片、银杏叶注射液、银杏口服液、银杏冲剂、银杏叶茶、银杏酒以及各色各样的罐头食品、方便食品、饮料和菜肴斑斓满目。

银杏又是一种神秘植物,还有许多秘密等待人们去研究和认识。银杏寿命之长是其他植物无法比拟的,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古银杏,仍然枝繁叶茂,结实累累;银杏抗逆力之强,尤其是抗原子辐射能力之强也是其他植物望尘莫及的;银杏花粉能产生具有鞭毛的精子,以及树干冬暖夏凉的特性;银杏叶复杂的内含物,其内含物中的药物成分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机制等等。银杏的魅力,正在吸引着生物学、医药、食品等方面的专家进一步探索研究和开发利用,它的神奇功效必将进一步被挖掘出来,造福于人类。

银杏事业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伟大事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银杏在药用、食用和养生学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必将不断开拓新的领域,拓宽新内容。银杏的发展和开发利用,必将推动各地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和特色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创造和积累巨大财富,造福于人民。

序二

经历地球史上最严酷的冰川和间冰川时期之后,银杏在我国这块富饶而美丽的大地上,一代又一代,一年复一年,茁壮生长,开花结实,繁衍生殖,已经渡过数千万个春秋,举世公认,我国是现代银杏的故乡。

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轩辕氏),复姓公孙,银杏因而也称“公孙树”。在神州大地,多少文人墨客,为银杏挥毫泼墨,用诗词歌赋和字画,讴歌这古老而神奇的银杏。郭沫若先生写道:“自然界中已经是不能有你的存在,但你依然挺立着,在太空中高唱着人间胜利的凯歌。” “你这东方的圣者,你这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你是只有中国才有呀,……你是真应该称为中国的国树的呀……”

银杏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的经济树种,其秀丽挺拔的树姿,可供观赏;优质耐用的木材,可用于工艺雕刻;珍贵的种核和叶子,可用于食用和药用。

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高能量、高脂肪的食物进入普通家庭,加上社会老年化的发展,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文明病困扰人们的健康,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20世纪中叶以后,科学家发现银杏叶和银杏种核的内含物对心、脑、血管等诸多成人病有良好的疗效,对保障人类健康长寿有独特的功效,古老的银杏因而焕发无穷的魅力。

近年全国各地兴起了发展银杏热潮;银杏栽培面积迅速发展;银杏科研成果累累;银杏资源开发利用方兴未艾;许多县市将银杏作为经济增长点和脱贫致富的新的支柱产业。

银杏事业能否常盛不衰,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人们对银杏经济价值和医疗作用的认识。相信:银杏将作为绿色使者,造福于人类,银杏也将在世界大地进入大繁荣的新时期,并焕发出青春的魅力。《银杏的魅力》阐述了银杏在国内外的传播和发展,紧紧围绕银杏魅力这一主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精辟地阐述了银杏在医药开发的新技术和新成效。

21世纪,世界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谨以本书奉献给中、老年人和热爱银杏事业的人们!中国银杏研究会顾问中国林业科学院研究员

序三

看了《银杏的魅力》一书,联系到我1998年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曾经向省委、省政府领导提出《关于开展银杏致富工程的建议》,深感这本书的出版,将有力地推动湖北省银杏致富工程的发展。湖北省发展银杏资源丰富,特别是老区、山区、库区、贫困地区,有大量的荒山、荒坡,适宜发展银杏,若能动员社会力量,大力发展速效、高效、长效银杏,在两三年之内,帮助老区、贫困地区百万农户种植百万亩银杏林,就能为500万贫困人口开辟一条富民富县的稳定财源。这是我当时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在全省开始百万农户、百万亩银杏、百亿元收入致富工程建议的依据。因此,我想借本书出版的机会,回顾一下当时调查研究及形成建议思路的情况。

在安陆看了市果茶所银杏苗圃及银杏采叶园、王义贞和赵棚两乡镇银杏基地、午时茶药业公司,访问了乡镇干部和农民,听了市委、市政府、市老促会、市扶贫开发办负责同志的介绍。安陆有栽培银杏的悠久历史,尚存千年古树48株,百年大树4697株。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银杏药品和保健食品蓬勃兴起,市委、市政府抓住大好良机,确定开发银杏为三大产业集团之一,提出:“全民动员、广栽银杏、富市富民、造福子孙”的口号;大力宣传推广钱冲村靠银杏致富的经验,这个村126户600多人口,有古银杏群落,1996年银杏果、叶、苗纯收入195万元,人均2678元;鄂中银杏研究所、省银杏中心苗圃设在安陆,林业部、省林业厅、省科委等部门在安陆建有银杏示范园,进行“短密早丰产技术”研究,把银杏受益时间由二三十年,提前到当年有收,5~10年大收;采取股份合作开发、分户经营、乡村办场服务,谁投入、谁管理、谁受益的机制,调动各个方面出资金、出技术、出劳力办以银杏为原料的加工厂,生产银杏黄酮甙、银杏液、银杏片剂、银杏胶囊、银杏酒、银杏药枕等产品,提高附加值。1997年,银杏定植达3200万株,育苗3000亩,预计产银杏果3000吨,叶1000吨、苗3000万株、黄酮甙10吨,产、加、销经营额可达2.6亿元、利税7540万元。当前,利用荒山、荒坡、庭院等地建银杏基地的劲头很足,1997年可建10万亩,要求到1998年建成30万亩,到2000年,银杏产、加、销售经营额达到35亿元,创利税6亿元。

访问湖北省林业厅并与专家座谈,他们的看法,银杏树是经过第四纪冰川后幸存下来的“活化石”,属我国珍稀树种二级保护树木,它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浑身是宝,具有广阔开发前景。银杏俗称白果,营养丰富,品味甘美,医食具佳。银杏除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外,还有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多种成分。药用,主要功能敛肺气,定喘咳,止带浊,缩小便。食用,可加工制成各种名特食品、饮料。当前,国际国内市场缺口大,国内出口价6~12美元每千克,安陆产区收购价20多元每千克。银杏树叶含有黄酮和苦内酯等几百种药用成分,可提炼解毒剂、抗真菌剂、抗癌剂,对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有独特疗效。日、德、法等国在我国大量收银杏干叶,安陆午时茶药业公司以银杏为原料生产黄酮甙,每吨干银杏收购价1万~2万元。银杏木材结构细密,纹理通直,不翘不裂、不易变形,经久耐用,目前国内市场每立方米3000元。银杏树冠高大,叶形奇特,观赏价值高,是公路、街道、公园和庭院绿化的理想树种。树根、皮均可入药。如果加强科研、深层次开发,拓宽国内市场,银杏的价值还会大大提高,真是摇钱树。

每亩银杏的投入产出是因不同的栽培模式而定,但总的讲是速效、高效、长效。安陆摸索出多种栽培模式,以两种模式为例:①银杏叶果园。每亩定植采叶苗1644株、果苗22株,种苗费1800元。当年采叶25千克收入250元,第二年可收400元,第三年可收900元,7年后保持年产叶400千克左右,收入4000元左右;第八年开始试花试果,10年后产量100千克左右,收入2000元左右,15年后白果年产量保持在400千克左右,收入8000元左右。15年后每亩叶果园年收入12000元左右。②银杏果园。每亩定植果苗77株,种苗费200元。8年以前,因地制宜实行粮果、菜果、苗果间作,年收入200~2000元不等,以短养长。8~15年,每年产果收入1000~5000元左右,15年以后,每年产果收入8000元左右。每亩银杏,按现在的价格计算,农民可直接收入约1万元,至于以后经加工附加值就更可观了。银杏树速效高效长效,安陆钱冲村农民江国龙家1株千年古银杏,高300米,冠幅近1亩,年产果500千克,收入2万多元。安徽省委书记卢荣景在农村调查,看到有些农民靠银杏致富,老年人靠银杏养老,他给各地市委书记写信,要把发展银杏作为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实事来抓,力争三五年,全省农民每年至少栽2棵。

我省老区贫困地区,在扶贫攻坚基本解决温饱以后,经济基础还是相当薄弱,不少农户脱贫后极易返贫,致富奔小康任务十分艰巨,荒山、荒坡、荒岗面积大,东南西北中都适宜发展银杏;有靠银杏致富的典型,加上近年来的科技进步,不仅提早了银杏受益期,而且果、叶、干、根、皮深度开发潜力巨大;广栽银杏对绿化、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建议充分利用目前闲置的资源、科技成果,广开稳定脱贫致富门路,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 “百万农户百万亩银杏百亿元收入脱贫致富工程。(1)扶持尚未脱贫或脱贫后无稳定致富门路的农户,1户栽1亩银杏,相对成片,当年有收,3~5年小收,8年以后大收,使100万农户人口有稳定致富财源。(2)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各级政府主管农村工作的领导同志负责,各有关部门参加,统一规划,联合行动,分工负责,共同办好。林业部门负责种苗供应及种、管、采技术指导,严把质量关;军区、人武部、共青团、妇联,动员民兵、青年积极参加整地、植树。(3)投入。劳动用工,在义务工中统筹安排;肥料及管理由受益户承担;种苗费一半由政府从扶贫开发资金中分三年解决,一半由政府发号召,社会资助。这一造福万家、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工程,不仅将帮助500万人开辟稳定脱贫致富门路,栽上富根,而且对促进廉政建设,对改变社会风气,对密切党群关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项建议当时引起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重视,省农办、省林业厅、省扶贫办等单位作了认真研究,加大了扶持力度。两年过去了,湖北省银杏生产有了很大发展,新的典型不断涌现。“银杏的魅力”越来越大。有了这本书的宣传和指导,湖北省发展银杏前途无量。王利滨

一 “活化石”银杏概述

银杏是迄今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其寿命之长、形态之奇、抗逆力之强、用途之广是其他植物无法比拟的。银杏的寿命很长,以百年、千年乃至数千年计;形态之奇,叶、花、种实各有其奇特之处;抗逆力很强,既能抗寒抗旱,又能抗风、抗辐射。用途之广,一言以蔽之,即“全身都是宝”。种子有药食两用的价值,叶子是广谱药材,木材有工艺价值,树体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根皮和种皮也有药用价值。

(一)银杏的起源

银杏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古老而又神秘的植物,其神秘在于它的外在形态、内在特性和内涵。说它是古老的就在于银杏在地球上的出现远远早于人类,要用亿年来计算。银杏类的起源可追溯到2.8亿~3.5亿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纪和二迭纪。到了距今1.4亿~1.9亿年的中生代,由包括银杏类在内的裸子植物组成浩瀚的森林。与恐龙和鹦鹉螺同时代,银杏类在三迭纪到侏罗纪达到全盛时期,那时至少有15个属,其分布之广几乎遍及全球,近代出土的化石证实这一点,银杏化石除了南极洲和赤道两侧外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在中国、日本、美国、加拿大、阿根廷、英国、西班牙、澳大利亚、西伯利亚、新西兰和南非以及北冰洋的法兰士约瑟夫群岛等地均发现过一些银杏化石。

从中生代白垩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早期(距今600万年前),北半球许多地区发生山脉隆起和海底上升为陆地的地质运动,气候也发生变化,银杏类大多数属种相继消失,只剩下银杏属和似银杏属。

新生代第三纪末到第四纪初(距今2500万年),地球气候剧变,进入冰川期和间冰川期,北半球发生了巨大的冰川,地球上的动植物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恐龙和鹦鹉螺在地球上消失了,银杏类植物在欧洲和北美洲各地荡然无存,在亚洲大陆银杏也濒于灭绝。

我国北起现今的黑龙江,南抵黔桂山地,东从台湾玉山,西至新疆和西藏均受冰川侵袭。而我国山脉大多为东西走向,局部山岭阻挡住浩浩荡荡的冰川,因而我国成为银杏的“避难所”,数量有限的银杏得以生存下来,并繁衍至今。现在已经查明浙江西北部的西天目山,湖北的武当山和大巴山之间的神农架林区,湖北、安徽交界的大别山区,湖北随州、安陆之间的大洪山一带狭小的深山谷地,还残存着为数不多的呈天然或半天然生长状态的银杏林,科学家认为这些地方就是现代银杏的发源地。

现在的银杏只剩下1科1属1种,即银杏科、银杏属、银杏种,所以人们把现代银杏称作“孑遗植物”。其他银杏属均已作古,深埋地下,成为“化石”,而我国的银杏仍活着,并繁衍后代,因而称之为“活化石”。

(二)银杏名称的演变

银杏在我国的繁衍和发展,年代久远,名称也因年代的变迁而变更,从名称的变更中可以看到我国银杏栽培历史的悠久。

我国银杏的记载最早见之于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公元前179至公元前118年)的《上林赋》,书中有“沙棠栎槠,华枫枰栌”,对“枰”还描述为“上千仞,大连抱,夸条直畅,实叶峻茂”。

西晋左思(公元205~305年)为江苏苏州而作的《吴都赋》中有“平仲桾梃,松梓古度”,在另一著作《蜀都赋》中也有“平仲果”的记载。东晋训诂学家郭璞为“枰”注释称:“枰,平仲木也。”唐朝学者李善也引用郭璞的注释肯定“枰”就是“平仲木”,并明确注解:“平仲之木,实白如银。”

自晋朝到唐朝,称银杏为“平仲”,唐朝初年诗人沈佺诗中有“芳草平仲绿,清夜子规啼”之句,可见唐代还叫银杏为平仲,唐朝以后也有称银杏为“鸭脚”的,概因银杏的叶子似鸭掌,因名鸭脚。

又据《中国银杏志》编委吴大应考证称:“长兴(浙江)银杏,宋初始入贡,因形似杏,而核色白,皇帝赐名“银杏”,而百姓仍称“平仲”。宋朝《宣和画谱》中有内臣乐士宣所作《银杏白头翁》一画,称“平仲”为银杏,可见宫廷都称银杏,从宋朝以后,才改称“平仲”为“银杏”。

但据日本仁木繁作称,日本所以叫“银杏”是沿用唐朝的叫法,这就是说,从唐朝起,我国已有称“平仲”为银杏了。至于日本称银杏为“鸭脚”或“鸭掌”的叫法,仁木繁作认为是南宋时期日本学问僧从中国传去的。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和圣俞李侯家鸭脚子》诗,就有“鸭脚生江南,名实本相浮,绛囊因入贡,银杏贵中州”。诗中“鸭脚”与“银杏”的称谓同时出现。可见日本仁木繁作的说法不无根据。

元朝李杲(公元1180~1251)所著《食物本草》又称银杏为白果,但多见于事物的论述,而少见于诗词。此后吴瑞(公元1328年前后)在其著作《日用本草》中也称银杏为“白果”。

明朝李时珍(公元1518~1593)在其著作《本草纲目》果部中写道:“白果,鸭脚子,原生江南,叶似鸭掌,因名鸭脚,宋初入贡,改呼银杏,因其形似杏而核色白也。今名白果。”可见,明朝已有称银杏为“白果”的。

清朝顺治年间山东莒守陈全国对莒县浮来山定林寺古银杏曾赋诗云:“蓦看银杏树参天,阅尽沧桑不计年,汉柏秦槐皆后辈,根蟠古佛未生前。”这说明明、清时期也有“银杏”的叫法,不过民间多称“白果”,并沿用至今。

农村以白果命名的乡村不在少数。以湖北为例,恩施市有白果区;麻城市和鹤峰县有白果镇;利川市、宣恩县有白果乡和白果树村;咸丰县有白果坝乡;巴东县有金果坪乡;谷城县、保康县有白果树村;十堰市有大白果树沟村和白果树村;兴山县有白果园村;竹溪县有白果坪村和银杏寺村;房县有白果坪村等。湖北全省13个市(县)中有7个区、镇、乡和8个村以“白果”命名,仅随州市就有100多个自然村用“白果”命名。自然村、寨、场、坳、湾、冲、坪以“白果”为名的就更不胜枚举了。

银杏的名字不仅因时代变迁而变更,即使同时代各地方的叫法也不尽相同。除了称之为“枰”、“平仲”、“鸭脚”、“鸭掌子”、“白果”之外,也有称之为“公孙树”、“灵眼”、“佛指甲”、“佛手柑”、“凤果”、“飞蛾叶”。日本也有称银杏为“防火木”、“乳银杏”、“白花梅”、“白杏”、“知雪树”、“白果树”、“鸭掌树”等。

银杏的学名是Ginkgo biloba L.这是拉丁文,英语则念Ginkgo。据说1690年德国学者肯普伊鲁(Kenpueru)来到日本,这个欧洲人第一次见到银杏,于是就把银杏译为Ginkyo,尔后为什么变成Ginkgo,就不得而知。也有一种说法是按中国汉语“金果”的音译而来。

在德国,银杏树没有一个特定的名称,有“扇叶树”、“象耳树”、“鸭掌树”、“头发树”等几种叫法,又因为德国的银杏是从日本引进的,所以又叫“日本坚果树”。其实银杏的原产地是中国。

(三)银杏在我国的传播

中国是当今世界银杏的发源地,1936年植物学家谢瓦尔德(Seward)就认为:“中国即使不是银杏树目前的产地,也是最后的天然产地。”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的“北京猿人”复原像,就有北京猿人采食银杏的图像。“北京猿人”也称“北京人” ,1927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洞发现“北京猿人”第一个完整的头骨化石,考古证实,“北京猿人”的生活年代距今约20万~70万年前。这是6000万年前的冰川时期过后,我国幸存银杏的最早写照。

近代自然资源考察还发现湖北和四川深山谷地常有银杏、银杉、水杉和珙桐(也称鸽子树)等孑遗植物相伴而生,这是国外没有的现象,进一步证明了现代银杏的发源地在我国,我国银杏的起源地在长江流域。从千年银杏树的分布情况也可见一斑,浙江西天目山,湖北神农架、大洪山,湖北、河南、安徽之间的大别山,安徽九华山,四川二郎山,都江堰青城山均有相当数量的千年银杏。

我国银杏早期的发展,史籍缺少记载,北宋诗人梅尧臣考证大量史籍后断言:“神农本草阙,夏禹贡书无”。银杏最早见之于文字的是西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西汉以后,历朝史书或文人诗词才有银杏的记载和描述。

东汉末年银杏已盛植于我国长江一带,那时,黄河流域只有零星种植,唐朝银杏推进到中原地区,到宋朝才大量移植到黄河流域各地。据宋阮阅的《诗话总龟》载“京师(今开封)旧无银杏,驸马都尉李文和自南方来,移植于私第,因而着子。自后稍稍蕃多,不复以南方为贵。”明朝王象晋的《群芳谱》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只是把驸马都尉李文和之名改为“王和甫”而已,驸马都尉为何改名换姓,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银杏是宋朝才传到开封的,宋朝文学家欧阳修曾为银杏传入京师(开封)而留下一首名为《和圣俞李侯家鸭脚子》一诗中写道:“鸭脚生江南,名实本相符,绛囊因入贡,银杏贵中州。……公卿不及识,天子百金酬。……谁当记其始,后世知来由,……”欧阳修以诗词的形式记述了银杏引进开封的史实。

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银杏现已遍布全国各地。除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海南未见报道之外,其余各省市均有银杏分布的报道。

(四)我国银杏的分布和发展

冰川时期过后,我国仅有少数地方残存一些银杏,经过千百万年的天然传播和人工引种,现在全国各地形成了众多的天然、半天然和人工的银杏群落。由于人类长期的活动和自然灾害等原因,天然银杏林不断遭到破坏,所剩无几。经专家考证,我国除浙江西天目山有天然银杏群落外,湖北神农架和大洪山及其余脉,贵州、河南和湖南等地也发现天然或半天然的银杏群落,成片的天然银杏群落、半天然银杏群落和人工群落,对考查古生物、古地质和古气候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我国银杏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浙江的银杏群

浙江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北与江苏和上海相连,西部紧靠天目山、白际山、仙霞岭,与江西、安徽接壤;南部以仙霞岭、洞宫山与福建交界。

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3~18.5℃;无霜期225~280天,年降水量1000~2100毫米,全年日照时数1800~2300小时。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有结果银杏树2.8万株,千年以上的银杏屡见不鲜,主要分布在长兴、临安、淳安、富阳、诸暨、安吉、临海等县市。

天目山在浙江临安市境内,是长江与钱塘江的分水岭,由东天目山和西天目山组成,东天目山原生植被已破坏,西天目山山高谷深,峰峦起伏,原生植被保存完好,现已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有300年以上的银杏184株,千年以上的10余株,还有许多萌生树,除青龙山东麓和仰止桥附近有若干片人工栽培的银杏树外,很少发现实生小银杏树,天目山银杏主要分布在海拔300~1020米之间,呈零星或小片分布,大多生长在山麓、山腰和山谷两侧,海拔1200米的地藏殿也有少数银杏分布。西天目山属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随海拔高低而异,在14.8~8.8℃之间,年降水量1390~1870毫米,无霜期209~235天。

天目山植物群落的林相表现为天然状态,上层林冠由银杏、金钱松、柳杉、青钱柳、枫香、榧树、响叶杨、糙叶杨和香果树等组成,中层由青冈栎、紫楠、豹皮樟、茶树、绵柯、交让木等树种组成,底层植被由拔葜、常春藤、狗脊、翠云草、朱砂根、络石等组成。

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认为天目山存在第四纪冰川遗迹,近年也发现不同海拔高度有垅岗形的松散混杂堆积体、冰川槽谷、冰斗等冰川作用的痕迹。即便如此,专家们仍认定第四纪发生的冰川规模和强度不足以造成天目山的银杏类灭绝,因此天目山银杏得以避过浩劫而遗留下来,繁衍至今。

2.湖北的银杏群

湖北地处我国腹地,长江中游,据地史考证,湖北地区从古生代到新生代经历了华力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运动四个时期,前两个时期是垂直运动为主,漫长而频繁的上下振荡,湖北大地是时海时陆交替出现;后两个时期是以水平挤压的造山运动为主。到新生代第四纪(250万年前)湖北才形成现今的地貌轮廓。

晚古生代至中生代“三叠纪”(2.3亿年前),湖北地区属热带至亚热带海洋性潮湿气候,中生代侏罗纪时期(1.95亿年前),湖北大地仍炎热潮湿,雨量充沛,银杏类和苏铁类遍布现今的湖北大地。到了新生代第三纪末期至第四纪(250万~6700万年前),巨大的冰川冲击北半球,也冲击了现今的中国大地,湖北大地也不能幸免,只有大洪山地区、神农架地区等局部受山岭屏障的阻隔,冰川的威力减弱,所以新生代第三纪和第四纪的动植物在这里才得以保存。

湖北西部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荆山、武当山,东北有桐柏山、大别山,东南有幕阜山。西、北、东三面环山,中部低下向南敞开,形成马蹄形地形。全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温暖湿润。

湖北的银杏主要分布在大洪山地区、大神农架地区和鄂西南山地。(1)神农架的银杏群。神农架主峰大神农架高3653米,素称“华中第一峰”。神农架境内群峰竞拔,沟壑纵横,林海茫茫,被专家称之为“中国冰川时代的‘诺亚方舟’ ”。距今25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纪,我国中部正处在冰川活跃期,而神农架却未受波及,成了当时动植物的避难所,有些植物躲过多次劫难,生存繁衍至今。我国著名植物学家郑重教授断言,神农架是举世罕见的植物“活化石”宝库,拥有包括银杏、珙桐、光叶珙桐、水杉、水青树、香果树等几种距今600万~7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就存在的植物。动物学专家杨其仁认为,神农架素有“天然动物园”的美称,包括有金丝猴等8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4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奇异珍稀的白熊、白蛇、白喜鹊和白鹿等多种白化动物,更令人称奇的是神农架现今还栖息有海鸟金丝燕。据考证,远古时期,神农架是汪洋大海,经地球史上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逐渐抬升形成今日的多级台地,并留下海鸟金丝燕的踪迹。神农架不仅保存着比较完整的新生代第三纪活化石植物区系,而且还保存了华南古老动物区系的大部分,神农架是国际公认的中纬度地区植被保存最完整的地方,保存了整个活化石的生态系统和世界上最完整的上前寒武纪古地层(5.7亿年前)。

神农架地区,山岭连绵,地势险峻,在人类史上,极少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其天然的生态系统直到20世纪70年代仍处于封闭状态。因此,这个地区的银杏群无疑应属于野生状态。(2)恩施州银杏群。恩施地区地处湖北西南部,北靠巫山和长江三峡,南临武陵山,西临方斗山与四川为界,境内山峦起伏,属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区,冬少严寒,夏无酷暑,海拔高度在66.8~3005米之间,各地气温悬殊,海拔500米以下的河谷15.8~18℃; 500~800米的低山区14~15.8℃; 800~1200米的二高山地区为12~14℃; 1200~1500米的高山地区只有10~12℃。无霜期200~300天,年降水量1125~1934毫米,全年总日照时数1100~1600小时。

恩施州现有100年以上银杏树6578株,千年以上的银杏树345株,大多分布在海拔200~1800米的山区,巴东县清太坪镇和野三关镇分布比较集中,近年全州银杏发展很快,现已栽植银杏690余万株,其中挂果树5.65万株。(3)大洪山的银杏群。大洪山在湖北中部,绵亘于随州、安陆、京山境内。银杏分布在大洪山及其余脉的低山和中高丘地带,以及大洪山与涢水之间的中低丘。据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专家考证确认,以安陆和随州为核心区的大洪山地区的银杏,既有人工种植的,也有通过动物传播而成的野生状态,其数量之多,年代之古老,在湖北和华中地区实为少见,现已列为“大洪山银杏自然保护区”。该区包括安陆市王义贞镇的三冲、仁和、钱冲三个村和随州市洛阳镇的胡家河、建国和张畈三个村,面积约40平方千米,区内有百年以上银杏树7359株,千年古银杏103株,白果总产占全省的80%左右,主要分布在海拔100~500米之间,在1055米高程的大洪山主峰定珠峰上也有少数银杏生长。

大洪山银杏自然保护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5~16℃,年降水量1000~1100毫米,无霜期240~250天,全年日照总时数2000~2100小时。大洪山植物群落表现为天然、半天然和人工群落,交互分布,上层林冠由银杏、枫杨、马尾松等组成;中层由楠木、青冈栎、女贞、乌桕、油桐等树种组成;底层多为黄荆、油茶、野花椒等植物。该保护区有数量较多的单一古银杏林(群落),还有野生状态的银杏,主要生长在人烟稀少的荒山野岭、悬崖峭壁和部分混交林中,传播者是一种叫做“白眉子”(即白果狸)的动物。白果狸是一种杂食性的动物,昼伏夜动,在银杏林中采食银杏,消化外种皮,骨质中种皮不能消化,因而种核得以保存,随粪便排出,每堆粪便少则数粒,多则十多粒,随雨水冲刷,漂流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长成新株,这是野生银杏自然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3.河南的银杏群

河南从南到北属北亚热带到暖温带过渡区。全省有千年以上的古银杏数百株,百年以上的银杏树6000余株,近年栽植新树近千万株,结实树12.5万株,主要分布在豫南大别山区、桐柏山区、豫西伏牛山区。

豫南银杏分布在新县、信阳、光山、罗山和桐柏等地。以新县为例,近年银杏树发展到400万株以上,白果产量50万千克。

豫西银杏分布在嵩县、鲁山、南召和登封等县市。嵩县在熊耳山、伏牛山和外方山之间,东、西、南三面环山,是该区银杏的主要产地,全县有百年以上银杏树325株,500年以上的有百余株,千年的有67株,近年新植银杏10万多株。嵩县年平均气温14℃,年降水量700~900毫米,年日照总时数2296小时,无霜期208天。嵩县种植银杏的年代可追溯到唐朝初期。据《伏牛山云岩寺记》记述:“唐自在禅师修道此处,迄今甫将千年,缁流托所渐繁,迫于衣食,荷镢操锄,日益开垦,所以山皆有田可种,而僧皆有果(白果)可采。”该处所建的大佛殿屋木及佛像木雕全是白果木,所有木材树龄都在500年上下。现在上寺村还保存了41株千年以上古银杏。

4.湖南的银杏群

据古生物和地质学家考证,湖南中生代三叠纪地层发现的化石中,银杏纲、苏铁纲和松杉纲占优势。因此,湖南现代植物区系是在距今2.3亿年前三叠纪华南地台抬升复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银杏在湖南能保存至今,证明植物地质地下分布的论点。在我国裸子植物的10个科中,湖南只缺麻黄科,而拥有银杏、苏铁、松、杉、柏、红豆杉、三尖杉、罗汉松和买麻藤等9科,调查发现有野生的古银杏分布。因此,湖南林业部门的专家断言:“与浙江天目山、湖北大洪山一样,湖南九嶷山—雪峰山—武陵山区,皆为我国银杏的原产地。”

湖南现有成林银杏5万株,成林母树3083株,常年结实的1176株,百年以上的1413株,500年以上的42株,千年以上的19株。银杏水平分布以雪峰山脉为中心,集中分布在五岭山脉的祁阳、宁远、双牌、道县、资兴、东安;衡山山脉的衡山;雪峰山脉的洞口、新化、溆浦;武陵山脉的石门;幕阜山脉的临湘等地。

5.贵州的银杏群

贵州全省银杏古树较多,主要分布在乌蒙山脉南端的盘县特区和大娄山东麓各县。

贵州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4~17℃,无霜期250~300天,降水量1100毫米以上。

盘县的乐民乡和石桥乡有成年银杏树2000多株,树龄多在300~600年之间,也有千年以上的古树。大娄山东麓的道真、正安、务川三县有成年银杏树2162株。

贵州的专家认为,贵州有部分古银杏是自然残留下来的,理由有三:其一,从地史来看,贵州地区从中生代三叠纪起,就结束了海浸历史,为侏罗纪银杏类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新近贵州西部出土的侏罗纪化石中,发现有似银杏属的西伯利亚比较种;其二,贵州赤水发现起源于中生代的植物“桫罗”的自然群落,还发现银杉、秃杉、珙桐的野生植物群落,我国裸子植物10个科在贵州均有分布,其属数占全国总属数的64.3%;其三,黔西南睛隆县出土的新生代第四纪晚更新世的孢粉中也发现有银杏科的花粉,这说明第四纪冰川运动过后,还有银杏的花粉,无疑在贵州就有残存的古银杏。简言之,贵州有天然生长的银杏。

6.岭南的银杏群

银杏的主要分布区域为广东南雄,广西灵川、全州、兴安等县市。

以南雄为例,全市原有古银杏1.23万株,1987年仅存2145株,新植银杏已发展到420多万株。南雄在大庾岭南麓,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9.6℃,无霜期293天,年降雨量1550~1680毫米,全年日照总时数1825.7小时。

南雄境内多山,南北群山连绵,中部丘陵起伏。海拔100~1074米均有银杏分布。距今2.25亿年前的中生代燕山运动,南雄地区形成一个面积1800平方千米的内陆湖,到了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地壳上升,淡水湖干涸,形成四周群山连绵、中部低平的“红层盆地”,为银杏的生长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据当地反映,南雄银杏有两大特点:一是树皮坚厚,像老松树的树皮,有不规则的纵向裂纹,深达4~6厘米;二是多代同堂的丛生型银杏很普遍。

南雄新近出土一批恐龙蛋化石和恐龙化石,从恐龙化石中化验出微毒,这种微毒的性质与银杏叶的微毒相同,验证了南雄一带也是古银杏的原产地之一。银杏与恐龙是中生代侏罗纪相伴而生的动植物,银杏是当时恐龙的重要食物链。

这里要特别提及的是生长在我国最南的银杏树“顺德银杏”。广东顺德“清晖园”有一株雌性银杏,该园原为明朝万历年间状元、礼部尚书黄士俊的故居,清朝进士在园中种植一株雌性银杏,现树龄约120~150年,株高9米,可算是我国最南端的银杏树。

7.桂林的银杏群

广西桂林在五岭之南,北枕越城岭,东临海洋山和都庞岭,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4~19.9℃,年降雨量1400~2000毫米,垂直分布在海拔200~800米之间。全区有银杏45万亩,约1300万株,其中结实树70万~80万株,年产白果240万~260万千克,主要产地有灵川、兴安和全州各地,全区万亩以上银杏园1处,千亩以上31处,500亩以上20多处。其中全州千亩以上银杏园有16处,300亩以上有120处,兴安万亩以上银杏园1处,500亩以上9处,200亩的有12处,灵川原有结实的成年银杏2.1万株,现已发展到300万株,年产白果80.6万千克。兴安现有银杏530万株,其中结实成年银杏4万余株,年产白果160万千克。

8.江苏的银杏群

江苏的银杏集中分布在苏北的泰兴和邳州,大多是人工栽培的人工林。

泰兴紧靠长江,年平均气温15℃,降水量1013毫米,海拔4.5~5.5米,属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地貎,距今约1000年的后唐时代,才形成当今的地貎,地质史上比较年青,银杏栽培年代较晚,距今约600年。

泰兴现有银杏树410.8万株,栽培方式大多是庭院经济,约占90%即380万株,成年结果树21万株,白果年总产305万千克,占全国产量的1/3,主要分布在泰兴西北部各乡镇。

邳州在沂武河和邳苍分洪道沿岸,地处江苏北部与山东南部接壤,年平均温度13.8℃,年降雨量900~1000毫米,海拔20米左右。

邳州银杏栽培始于北魏,距今1400多年,大面积栽培在明代中叶。邳州现有银杏树450万株。其中采叶园8万亩,年产白果76万千克,干叶9000吨,银杏叶提取物80吨。

9.山东的银杏群

山东各地的古银杏数量多,树龄长,举世闻名的3000多年的商代古银杏就在山东。北至东营,东至荣成、烟台,西至临清聊城,南至郯城都有银杏的踪迹。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东各地银杏发展很快,出现了许多十万株、百万株,乃至千万株银杏县。

山东省东部临海,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2~14℃,年降水量500~900毫米。郯城是山东银杏的主要产区,地处沂蒙山之南,年平均气温13.1~13.7℃,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水量843毫米,年日照总时数2425小时。郯城是银杏的老产区,现有百年以上的银杏树208万株,千年以上古树3株,20世纪80年代以来,郯城银杏发展很快,现已有大小银杏树1000余万株,年产白果220万千克,干叶300万千克。培育出各种规格的银杏苗2.5亿株,其规模之大,在全国罕见。

此外,各省市还有为数众多的大大小小集中产区,如安徽的金寨、宣州、宿州;四川的都江堰、万源、苍溪;江西的庐山、婺源、宜泰、信丰等县市。

台湾20世纪从日本引入少量种子,种植于南投县竹山台湾大学实验林管处溪头营林区,现尚存110株。此后,台北市、新竹县、高雄县也有零星种植。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百年以上的银杏大树约6万株,500~1000年古树约2000株,千年以上古树在500株以上,2000~3000年古银杏也有数十株。20世纪中叶以来,全国新植银杏以数亿计,仅山东一省新植银杏就有1亿株以上。

全国银杏种实总产在1200万千克以上。年产150万~300万千克的县市有江苏泰兴、邳州、山东郯城;年产100万千克以上的县市有广西灵川、广东南雄;年产30万~50万千克的有湖北随州、安陆、江苏泰县、浙江长兴、河南新县;年产5万~10万千克的有湖北南漳、京山、河南嵩县、安徽金寨、浙江临安、富阳、贵州盘县、正安、道真等县市。

(五)银杏在国外的传播

银杏发源于我国。那么,银杏是如何传播到外国的呢?相传我国银杏传到国外有两条途径:一是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大约在公元6世纪我国银杏从陆路传到朝鲜半岛,后又由朝鲜半岛经海路传到日本;另一条途径是唐朝盛世,日本遣唐使和学问僧,从我国引进银杏,经海路传入日本。我国银杏东渡日本都与佛教的传播相关。

18世纪,欧洲人又从日本引进银杏,尔后,美国人又从欧洲将其引入美洲。千余年间,中国银杏传遍世界各地。

1.朝鲜半岛的银杏

我国银杏最早传入朝鲜半岛,现在朝鲜和韩国已普遍种植。据称,仅韩国就有银杏500万株,其中,树龄在500年以上的有200多株,江源道(南)永母山古庙有1株古银杏,树龄1000多年,树高60米,可以说是世界少有。韩国近年来在开发利用银杏叶的研究方面处于世界前列,银杏产业仅次于高丽参,为全国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朝鲜平壤市把银杏作为重要的绿化树种,一排排的银杏树遍布全市,咸镜南道洪原风景区海月亭附近古老的银杏树吸引远近游客,成为该区的重要景点。

2.日本的银杏

日本最早的银杏是从我国直接传入还是由我国经由朝鲜半岛传入,有待考证。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日本银杏原生种是产自中国” , “也可以说在日本不存在野生的银杏”(日本仁木繁作语)。

银杏扎根日本据推测应有1500年了,即飞鸟时代(日本女帝时代)之前,从百济(今朝鲜半岛)随佛教或观音菩萨像一起输入日本。现在那些银杏树的树龄已高达1500年以上。尔后,银杏在日本的发展和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佛教僧侣传教之力,当时银杏被看成神圣之物,只有寺庙、神社可见到其踪迹,而平民百姓的庭院不多见。

许多古银杏大多栽植在日莲宗和净真宗等宗教高僧传教所到的寺庙。相传弘法、行基、亲鸾、日莲等高僧及其弟子砍下银杏枝作手杖到全国各地去传教说法,在落脚的寺庙,亲手插下,这些手杖不久就生根发芽,长成大树。日本学者证实在日本“作壁龛柱子使用银杏树也能长出幼枝”,这些例子可以想到,由大陆(中国)到日本的银杏是能承受几个月的海上航行,仍保持生命力的可能性很大,如从朝鲜半岛进来,这种可能性就更大了”(日本堀辉三语)。

现在,日本的银杏几乎遍布日本各地,北起青森岩手,南到德岛、高知、熊本和宫崎。千年以上的古银杏有50余株,500年以上的古银杏约160多株,银杏栽培面积约300~350公顷,年产白果20万~30万千克,日本最具特色的是用银杏作为城市绿化重要树种之一,约有200多个城市栽有银杏树。

日本在银杏研究方面也卓有成效,100年前平濑作五郎首先发现银杏游动精子,这一发现轰动了生物界。近年,日本各地又培育出藤九郎、长濑、荣神、久寿、金兵卫、岭南、黄金丸等银杏新品种。

随着银杏的发展,日本国内曾掀起了相当持久的“银杏热”,江户时代,少女和新娘流行一种“银杏卷”的发型,一直到明治以后,中年妇女仍保留这种发型,当今,日本相扑选手的发型就是“大银杏”发型。

从前,日本人家庭的餐桌脚、木屐也仿照银杏叶的形状来装饰,甚至市售的日式糕点也仿照银杏叶子的形状,还有的学校把银杏叶形状,作为大、中学校的校徽或校章的图案,更有甚者,有人把银杏作为姓氏。

3.欧洲的银杏

欧洲本无银杏,欧洲人最早知道银杏是德国医生英格勒贝尔特·肯普费尔(Englebert Kaempfer也有译为肯普伊鲁), 1690年他随同荷兰东印度公司来到日本,第一次见到银杏,以日本的谐音起名为“Ginous”,也是他第一个把银杏译成罗马音“Ginkyo”,尔后又演变为“Ginkgo”。在他的著作《日本的历史》中有这样的记述:“另一种坚果称之为 Ginous(Ginkgo),在一株细而高的树木上生长得十分繁茂”。他回国后于1712年出版 《可爱的外来植物》(Amoenitatnm Exoticarum)一书,向欧洲人介绍东方的银杏树。

1730年荷兰从日本引进银杏,种植在荷兰乌特列支大学植物园,后来该园主任贝格斯马(Bergsma)证实,这株银杏是一株雄树,是欧洲最古老的银杏树,现今树龄约250~260年。

公元1734年,欧洲又从日本引进一株银杏,种植在荷兰莱登植物园(Leiden)。

此后,欧洲各国相继引进银杏,公元1754年英国引进的银杏植于英国皇家植物园“丘园” ;公元1750年意大利引进的银杏种植在意大利威尼斯附近的帕多瓦(Padova)大学植物园;公元1768年奥地利引进的银杏植于维也纳植物园。欧洲早期引进的银杏多为雄树。

公元1800年波兰首次引进银杏,种植在波兰东南部兰库特公园,现在有一株树高31米,胸径112厘米。最大一株是种植在华沙植物园的那一株,树高23米,胸径122厘米。

公元1814年瑞士植物学家德·康多尔(De Candol)在日内瓦附近波地尼(Bourdigny)花园发现一株雌性银杏树。康多尔为法国南部地中海海滨城市蒙彼利埃植物园的一株雄性银杏树提供雌接穗,嫁接后大量结果,这是欧洲最早的银杏嫁接树。同时维也纳和丘园的雌接穗是由康多尔提供的。

欧洲的银杏从20世纪中叶有了长足发展,用于银杏叶提取物的采叶园发展迅速,尤其对银杏叶提取物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居世界前列。德国魏尔玛·施瓦伯博士创办了“施瓦伯公司(社)”,在银杏叶提取物(GBE)的提取和应用上开了先河。此后,法国、瑞典、瑞士、荷兰也先后开展银杏叶提取物的提取和研究,实现了商品化,并生产出世界知名的片剂、针剂和口服液等剂型的银杏叶提取物。

4.美洲的银杏

1784年美国从英国引进两株银杏树,1雌1雄,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一处私人植物园。现在雄树树高已有21米,胸径76厘米;雌树树高18米,胸径81厘米,树龄约200年左右。尔后,美国又从我国直接引种银杏树,大多种植在各地园林和城乡行道,现在约有20多个州的100多处植物园遍植银杏。伊利诺州银杏种植面积较大,其中树干胸径大于80厘米的大树有47株,该州有美国“银杏之乡”的美名,公元1978年成立了“金色化石树协会”,公元1980年又扩大为“国际金色化石树协会”。近十多年来,美国的银杏采叶园迅速发展,1982年南卡罗莱纳州营建了银杏采叶园400公顷,萨姆特地区也建成400公顷的采叶园。

加拿大沿圣劳伦斯河包括魁北克、蒙特利尔、多伦多、渥太华等重要城市也普遍种植银杏。

5.澳洲的银杏

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国家树木园和澳大利亚最大的海港城市悉尼皇家植物园都有引自中国的银杏树。

此外,东南亚缅甸北部的恩梅开江流域和中部的萨尔温江上游以及老挝北部也有银杏的踪迹。

(六)银杏树作为友谊的象征扎根国外

银杏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象征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银杏树作为友谊的象征近十多年来跟随我国领导人出访,落脚国外土地,作为纪念物在他国异邦茁壮成长。

1983年4月,我国总理访问新西兰时,在新西兰南岛东海岸克赖斯特彻奇市公园栽了1株银杏树,作为中国领导人访问新西兰的纪念。

1985年6月,我国国家主席李先念访问加拿大,在首都渥太华的总统府旁栽植1株银杏树,表达我国人民对加拿大人民的友谊。

1995年5月,我国林业部部长徐有芳带领中国林业代表团访问德国,参加国际森林工业与木工机械展览会期间,在舒马斯蒂格市长陪同,根据历届展览会都要栽植一种纪念树的惯例,按照德国的传统方式,乘坐经过精心装饰的古典式马车,在管弦乐队欢快的演奏声和热烈的掌声中,在展览中心的绿色草坪上,栽下1株象征友谊的银杏树。

1982年瑞典皇家海军来华访问,特地选了两株银杏带回瑞典种植,作为访华的纪念。

二 银杏的文化

(一)古银杏资源访寻

自古以来,银杏是我国园林中的重要观赏树种,银杏是古老而神奇的树种,是活化石,树姿优美,高大挺拔,枝叶婆娑,抗逆性强,病虫害少,寿命特长,春华秋实,奇叶异果,春夏葱翠蔽日,秋季满树金黄。

千百年来,名山大川,古刹寺庙,名胜古迹,园林胜景,村庄墓地,无不有银杏的踪迹。我国现存的古银杏大量是历代僧人所植,少数是天然野生,又因为大多数银杏生长在庙宇周围,因此更增加其神秘色彩,树称之为“神树”,果称之为“圣果”。

人们对古银杏的欣赏在于它长得特大、特老、特高、特美,以及关于银杏的一些美丽而神奇的传说。全国这样的银杏甚多,成为各地奇观,比如浙江西天目山的银杏,就是因为被称为“当今世界上只有浙江省西部山区,还残存少量野生状态的银杏,历尽沧桑,在自然界繁衍至今”而闻名的。天目山银杏主要分布在海拔300~1200米的山麓、山腰和山谷地带,呈零星或小片状分布,树龄在300年以上。在海拔980米的老殿下方,有一株古银杏,生长在悬崖缝隙中,树龄约2000年,树干周围萌发出22株大小不一的萌生树,最大一株已达到21米高,这就是闻名遐迩的“五代同堂”古银杏。像这样的多代同堂的银杏树,在天目山颇为多见。此处银杏至今仍为中外学者所关注,并吸引大批游客。

湖南现有的银杏大树约3083株,分布于五岭的祁阳、宁远、双牌、道县、资兴、东安;衡山山脉的衡山;雪峰山脉的新化、洞口、溆浦;武陵山脉的石门;幕阜山脉的临湘等县市。古银杏中生长最高的是张家界市沅古坪白杨树村张家坪的一株银杏,高70米;生长最大的是石门县南坪乡一株银杏,胸径6米;寿命最长的是洞口县林场的一株古银杏,主干52米,地径4米,枝干长出树乳26个,大的如臂,小的如指,树干基部长出许多萌蘖,上下相映,十分壮观。据洞口县县志记载,其树龄约3500年,相传为商代遗物。同县瑶族自治乡宝瑶村,也有一株称做“弧银杏”的古树,也是商朝遗物,可惜没有更详细的记述。

山东省鲁东南的莒县,以最古老的银杏而闻名全国。在莒县城西9千米处有一山,叫浮来山,山上有一座古老的寺庙,叫定林寺,定林寺有一株古银杏,树高26.3米,胸径4.1米,树冠覆盖地面1.3亩,树干挺拔,枝叶婆娑,树龄约3300年,为商代遗物,相传是东周列国时期鲁国国君鲁隐公与莒国国君莒子会盟处,推算会盟时间应是鲁隐公八年,即公元前715年,如会盟时已有此树,那么这株银杏的树龄应在3000年以上,被称做“天下第一树”。清朝顺治年间(1654)莒守陈全国在树下立碑,铭文曰:“大树龙盘会鲁侯,烟云如盖笼浮丘。形分瓣瓣莲花座,质此层层螺髻头。史载皇王已廿代,人经仙释几分流。看来今古皆成幻,独子长生伴客游。”陈莒守面对这株长寿的古树,感慨之余,又赋诗一首:“蓦看银杏树参天,阅尽沧桑不计年。汉柏秦槐皆后辈,根蟠古佛未生前。”清代李澄中在其《定林寺银杏》五言诗中写道:“嘉树何年植,空王此旧台,秋声连莒子,山翠满浮来。枝偃蛟龙蛰,风鸣雷雨开,鲁公会盟处,事往有余哀。”如今古刹和古树仍吸引游人。

安徽青阳县九华山真水庵门前有一雄三雌古银杏,株高均在18米左右,相传是西周时所植,树龄约3000年。

重庆南川市大河村有一雄性银杏,株高26米,胸径3米,相传为东周遗物,树龄约2500年。

河南鹿邑县老庄乡孙营村有一株闻名中州的古银杏,据记载此树植于西汉成帝时期,距今约2200年,树高35.7米,胸围6.15米,枝叶繁茂,树冠覆盖地面1.1亩,根群裸露,盘根错节,最长达100米,树势老壮。

四川大雪山山脉的贡嘎山半山腰海拔3000米处,有一株古银杏,树高30多米,胸径3.82米,树龄约2000年,树干上寄生数十种植物,有低等植物,也有高等植物,被称为“蜀山之王”。

陕西省固城县老庄镇,有一株2000余年古银杏,相传是战国时代著名医学家扁鹊手植。

湖南桑植县马王村罗山庵遗址有一株银杏,株高30米,胸径3.2米,相传为西汉时期所植,树龄约2000年。

河北遵化县禅林寺有一汉朝古银杏,树干已腐朽空心,树心又长出一株银杏,新老合一,颇为奇特。有关这株银杏的来历,该寺碑文中记述说:“先有禅林后有边,银杏还在禅林前。”碑文中所说的“边”是指长城,据此推算,长城应是战国到秦代所建,距今约2000年。那么,这株银杏树龄是2000多年了。清代进士史朴有诗云:“五峰高峙瑞云深,秦寺云昌历宋金。代出名僧存梵塔,名殊常寺号禅林,岩称虎啸驯何迹,石出鸡鸣叩有音。古柏高枝银杏实,几千年物到而今。”

陕西白河县坪岩村有一汉朝银杏,株高46.7米,胸径2米,树龄2000多年,是一株叶籽银杏,65%叶子能结籽,树冠覆盖地面1.5亩,主干萌发小树20株。

浙江奉化雪窦寺有一株古银杏,株高29.5米,胸径1.6米,相传是汉朝遗物,树龄约2000年。

贵州福泉县李家湾村,有一雄性银杏,高40米,胸径4.7米,树冠覆盖地面1.28亩,据考证此古树树龄不少于山东定林寺的商代银杏。

陕西周至县楼观台有一株古银杏,树龄约2000年,为西汉遗物。

该县楼观台另一处宗圣宫遗址有一古银杏,相传是春秋时代道教始祖老子李聃系牛处,距今已2500年。

四川泸定县冷碛镇一株银杏,树高30米,胸径3.95米,相传是三国时期蜀汉承相诸葛亮南征时所植,距今1770年以上。

四川都江堰青城山天师洞前一株雄性银杏,相传为东汉道教天师张道陵所植,树高50余米,胸径2.24米,距今约1800年。灌县县志有一首记述天师洞古银杏的诗:“天师洞前有银杏,罗列青城百八景。玲珑高出白云溪,苍翠横铺孤鹤顶。我来树下久盘桓,四面阴浓夏亦寒。石谒仙踪今已渺,班荆聊当古人看。故国从来艳乔木,况甘隐沦绝尘俗。状如虬怒远飞扬,势如蠖屈时起伏,姿如凤舞千云霄,气如蟠龙栖岩谷,盘根错节几经秋,欲考年轮空踯躅。黄帝问时已萌芽,明皇西幸满著花。”对此树树龄的描述尽管过于夸张,足以说明年代的久远。

都江堰青城山天师洞前的古银杏闻名遐迩,原灌县县志还登载一首脍炙人口的《银杏歌》,为游人所诵扬,作者老鹤,歌云:“天师洞前多老林,中有银杏气箫森,大逾千围高百尺,孤根下蟠九渊深。拔地参天形古性,神物不知始何时,道士但出已千年,苍苍独余古时黛。奇直似六朝松,枝头常有白云封,凡鸟恶禽不敢巢,夜深往往鸣天风。独恨遊人少题泳,肉眼不识孤高性,李子一歌差足傅,墨痕淋漓辉石径。从未寄物翻逃名,独立空山神不惊,无用之用用始大,庸林亦任俗人评。年年洞口饱霜雪,生有奇骨那能折,地老天荒不改柯,鬼神呵护皆臆说。世人但知泰岱松,此物灵异将毋同,歌罢绕树三太息,婆娑老树无人识。”

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青城山诗五首》中写道:“青城好,银杏二千年久已参天。归众望,不辞落子助人餐,功德绝尘寰。”

河南济源县王屋山紫薇宫有一汉朝银杏,相传树龄约1800年,树高45米,胸径2.9米。

江苏宜兴市周铁镇一株银杏,相传为三国时期吴国孙权之母所植,树龄约1700年以上,树高30米,树干5人合抱,约8.5米,树枝长满“树奶”,最长的达0.33米。

至于晋朝遗留下来的古银杏,为数渐多,如江西庐山庐林大桥西边有个景点叫“三宝树”,有古树3株,其中2株是柳杉,另1株是银杏,银杏树高28米,胸径1.8米。相传是晋朝寺僧昙诜和尚在黄龙寺前手植,树下边还有石碑刻着“晋昙诜手植”五字,推算此树树龄应有1600年,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到此一游,在游记中写了:“溪上树大围,非桧非杉,枝头着果累累” ;湖南桑植县谷家坪的晋代古银杏和武周县文庙内一株银杏,相传是西晋陶渊明被贬为武冈县令时所植。

山东泰安安林寺有一古银杏,树高28米,胸径2.15米,相传为南北朝遗物,树龄约1500年。该省青岛崂山上清宫也有树龄1500年的古银杏,树高17米,胸径2.1米。

广东南雄油山梓杉坳有一雌性古银杏,相传也是晋代遗物,枝叶茂盛,年年结果累累。

江西德安县林泉乡和么西乡各有一株古银杏,树龄都在1500~1700年之间。

南北朝至隋朝200年间,战乱频繁,银杏发展备受影响,有的银杏毁于战火。所以这个时期遗留下来的古银杏明显减少,现在已知的有江西南昌湾里太平镇一株银杏,相传是南朝梁大通二年所植,距今约1470年,如今树高28米。江苏邳州市塂上乡官竹寺遗址、四户镇白马寺遗址各有古银杏一株,相传是北朝北魏正光年间所植,距今约1460年。浙江长兴县下箬寺有一株古银杏,相传是南朝陈武帝手植,距今1440年。

甘肃康县粟家坝有一雌性银杏,树高25米,胸径2.6米,枝叶繁茂,相传树龄约1600年。该县大堡镇水洞寺也有巨大古银杏,树高60米,胸径2.9米,古树参天,枝叶茂盛,堪称古银杏树高之最。

唐朝以后,大江南北、大河上下,银杏已广为种植,全国各地这个时期留下的古银杏不胜枚举。如浙江淳安县灵岩庵和花果庵遗址各有一株古银杏,相传为隋末农民起义首领汪华的第八子越国公汪俊于唐高宗永徽二年所植,距今1348年。江西永修县云居山真如寺有一银杏树,相传是唐朝寺僧道膺禅师手植,距今1300年。湖北安陆市白兆山祖师顶和随州市洪山寺各有一株唐代银杏,树龄都在1300年左右。北京昌平区居庸关有一株古银杏,人称“关沟大神木”,相传为唐代所植,株高25米,胸径2.5米。

北京西山潭柘寺院内,有两棵千年雄性古银杏树,其中一株树高40米,另一株树高30米,相传为辽代所植。清乾隆皇帝到潭柘寺拜佛,听寺僧说,每逢历朝皇帝驾幸潭柘寺,这株银杏树便会长出侧枝来。乾隆龙颜大悦,便封该树为“帝王树”,另一株古银杏为“配王树”,即帝王树的配偶。殊不知两株古银杏都是雄性树,实在是乱点鸳鸯谱。清代诗人也为之作诗云:“翠盖摩天回,盘根拔地雄。皮心千年雪,叶留万古风。”西山大觉寺也有一株辽代银杏,人称“银杏王”,清乾隆皇帝曾为之题诗,诗曰:“古柯不计数人围,叶茂枝孙绿荫肥,世外沧桑阅如幻,开山大定记依稀。”

陕西长安县百塔寺有一唐朝银杏,相传唐初名将尉迟敬德途经此寺,进寺进香,将马拴在树下,现拴马的铁环依稀可见,后人有诗云:“白果树高大,十里可望荣;佳树唐时种,千岁有遐令;朝来绿叶翠,晚照蝉更鸣;冠荫遮蔽日,枝起一林风。”相传这树树龄已有1500年。

江西南昌市湾里区太平乡有一古银杏株高28米,胸径3.62米,树冠投影315平方米,树龄约1400年。该省永修县真如寺也有一古银杏,树高20米,胸径2米,树龄约1400年。

安徽蒙城移村乡有一雌性银杏,树高21米,树冠投影700平方米,树龄约1400年。该省黄山市徽州区唐模村也有一雌性银杏,株高22米,胸径2.5米,树冠投影1.5亩,相传树龄1370年。该省寿县城关博物馆东西两侧各有一株雄性银杏,西侧的银杏树高22米,胸径1.6米,东侧的银杏树高16米,胸径1.5米,相传树龄都在1300年。

河南光山县净居寺有一雌性银杏,株高24米,胸径2.13米,树龄约1300年,相传是唐朝僧人道岸所植。

陕西长安县观音堂村小学院内有一银杏树,树高29米,胸径2.28米,基部萌生4株萌蘖,据《长安县志》载,此树为唐朝建观音堂时所植。

浙江杭州西湖五云山顶有一古银杏高21米,树龄1300年,相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