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做事,凡心做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7 18:03:58

点击下载

作者:孙郡锴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善心做事,凡心做人

善心做事,凡心做人试读:

第一章与人为善好人一生平安

无论做人还是做事,与人为善都是一个最基本的出发点。而可悲的是,在这个急功近利浮躁不堪的时代,有一些人竟然错把善良当作迂腐和犯傻。这些人自以为聪明,其实是身在苦中不知苦。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让我们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是我们做人的底线。因为好人一生平安,因为善良这种品质正是上天给我们的最珍贵的奖赏。

以无所求之心培养善心善行

人之善恶,犹如人之生死,是与生俱来的。

赫拉克利特说:“神就是生命和死亡;夏天和冬天;饥饿和饱足;善和恶。它一直都是两者,神就是真实的存在。”

我们每个人的本来,没有恶也没有善。善恶是孪生兄弟,是互相对立而成立的。当我们弃绝了恶时,恶的对立面善也就不复成立了。

倡导善良,只是为了让我们以最小的成本进行生活;以恶相报自然是恶恶相报成本陡然增大。奉行善心善行,其实是减少人生成本,让我们好过一些,这并非就是真理本身。

所以,禅要求我们超越于善恶这种分别心之上,直接明白我们心灵的真实情况,如此才是契入禅机的要点。

六祖慧能辞别了五祖,开始向南奔去。过了两个半月,到达大庾岭。后面追来了数百人,欲夺衣钵。有一名叫慧明的僧人,出家前是四品将军,性情粗暴,极力寻找六祖,他抢在众人前面,赶上了六祖。

六祖不得已,将衣钵放在石头上,说:“这衣钵是传法的信物,怎么能凭武力来抢呢?”然后隐藏在草莽中。

慧明赶来拿,却无论如何也拿不动法衣。于是他大声喊道:“行者,行者,我是为得到佛法而来,不是为此法衣而来。”

六祖就从草间出来,盘坐在石头上。慧明行礼后说:“望行者能为我说说佛法。”六祖说:“既然你是为了佛法而来,那你就摈弃一切俗念,不要再有任何念头,我为你说法。”

慧明静坐了良久,六祖说:“不思善,不思恶,正在这个时候,哪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

慧明听了,顿时大悟。

禅要求我们超越于善恶的分别心之上,直接明白我们心灵的真实情况。以无所依、无所求之心而培养善心善行,才是最好的生活状态。

一个人可以在一念之间变成耶稣也可以变成魔鬼,那是因为人性中本就存在光明与黑暗的两面。当妄念太过执著时,人便舍弃了光明的那一面,而走向黑暗。其结果也必将是黑暗的。人生如过眼云烟,最终必是一切成空。为恶一生所得的所有益处都无法带走。只有以无所求之心培养善心善行,方能得到“极乐”的赠予。

善良是一缕最美丽的人性光辉

善良是人性光辉中最美丽、最暖人的一缕。没有善良、没有一个人给予另一个人的真正发自肺腑的温暖与关爱,就不可能有精神上的富有。我们居住的星球,犹如一条漂泊于惊涛骇浪中的航船,团结对于全人类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为了人类未来的航船不至于在惊涛骇浪中颠覆,使我们成为“地球之舟”合格的船员,我们应该培养成勇敢的、坚定的人,更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三字经》讲道:“人之初,性本善。”由此可见,人生来都是善良的,只是由于后天环境的影响,人才开始变化的。关于人的善良,佛经中论述的最多,就如《梵网经》中就强调:“而菩萨见一切贫穷人来乞者,随前人所须,一切给与。而菩萨以恶心、嗔心,乃至不施一钱、一针、一草。有求法者,不为说一句、一偈、一微尘法,而反更骂辱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有个水鬼,到了该找替身的日子,但他看到遭遇悲苦、心灰意冷,到河边来寻短见的人,不但不设法迷惑人家,反倒心里不忍,爬上岸去帮助他,劝他不要做糊涂事。这样,他一次又一次失去了找替身的好机会,一拖就是一百年,他还是个受苦的水鬼。管理阴阳转换的天神气得把他叫来大骂:“像你心肠这么软,怎么配做水鬼!”话刚说完,那水鬼就变成了神。

慈悲的心肠一定能为别人和自己带来幸运,善有善报是千古不变的道理。想一想,在过去的三个月中,你曾为别人作了哪些善事?

还有一则《长者与蝎子》的故事,相信你看完后一定会感动。

一位长者看见一只即将被淹死的蝎子,当他用手去救蝎子的时候,蝎子却狠狠地咬了他一口。他疼痛难忍,不得不收回被蜇的手。看着还在水里挣扎的蝎子,他再次伸手相救,却又一次被蜇。有人对他说:“您太固执了,难道您不知道每次去救它都被蜇吗?”他回答说:“蜇人是蝎子的天性,但这改变不了我乐于助人的人的本性呀。”最后长者找到一片叶子将蝎子从水中捞了上来,救了蝎子一命。

我们先不说蝎子的命是否重要,但长者“乐于助人的人之本性”,却值得我们这些自称为“人”的人好好地深思反省!在追求经济利益高于一切的今天,人们的一切活动无不与利益牵扯在一起。大至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小到身边的人际交往。许多不该发生的悲剧日复一日地重演;国际上,国与国之间的战争,种族的屠杀、恐怖活动等,让无辜的人们在炮火声中血肉横飞,许多人在痛苦中,过早地萎谢了生命之花……在我们的身边,许多丑恶的违反人性的事件也层出不穷:面对即将淹死的人,几百人围观却无人出手相救;生活还算富裕的子女拒绝赡养年迈的父母,最后亲情反目,乃至法庭相见……善良在这里遭到践踏,看到或听到这些人与人之间的丑恶和悲剧,确实让人愤怒、沮丧和无奈。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人性善良的一面,许多善良的人们,为了世界和平、公民的平等,不断地努力争取;在国内的贫困地区,有些老师为了适龄儿童不再失学,用他们微弱的身躯,微薄的收入,支撑着一个村乃至几个村的教育;为了拯救病中的生命,许多不相识的人们捐献爱心等,这一切无不体现着人们的善良,人类的前景也因人们的善良充满着希望。

我们常常听到有人抱怨自己的朋友,如今发了财,做了大事,原来是我怎样怎样帮助的,到现在却忘恩负义。可以说,一个人假若没有善良,他的聪明、勇敢、坚强、无所畏惧等品质越是卓越,将来对社会构成的危险就越可怕。没有良心的朋友,到头来不会有好的结果。社会上有一些人,到处献爱心,并能固执地坚持自己善良的心,到处播撒善良的种子,一时被人认为是傻瓜。最后,才发觉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是一个无法用金钱来换的精神富豪,并且生活也很充实。

善良的情感及其修养是一道精神的核心,必须细心培养,要把善良的根植入每个人的心中。每个想成功的人,必须培养自己有一颗善良的心,以全身心的爱来迎接每一天。这样,也一定会得到社会的回报。

点一盏照亮心灵的灯

漆黑的夜晚,一个远行寻佛的苦行僧到了一个荒僻的村落中,漆黑的街道上,村民们你来我往。

苦行僧走进一条小巷,他看见有一团晕黄的灯从静静的巷道深处照过来。一位村民说:“瞎子过来了。”

瞎子?苦行僧愣了,他问身旁的一位村民:“那挑着灯笼的人真是瞎子吗?”

他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

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他根本就没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他看不到高山流水,也看不到桃红柳绿的世界万物,他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子的,那他挑一盏灯笼岂不可笑吗?

那灯笼渐渐近了,晕黄的灯光渐渐从深巷移游到了僧人的鞋上。百思不得其解的僧人问:“敢问施主真的是一位盲者吗?”

那挑灯笼的盲人告诉他:“是的,自从踏进这个世界,我就一直双眼混沌。”

僧人问:“既然你什么也看不见,那为何挑一盏灯笼呢?”

盲者说:“现在是黑夜吗?我听说在黑夜里没有灯光的映照,那么满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样什么也看不见,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笼。”

僧人若有所悟地说:“原来您是为了给别人照明。”

但那盲人却说:“不,我是为自己!”“为你自己?”僧人又愣了。

盲人缓缓向僧人说:“你是否因为夜色漆黑而被其他行人碰撞过?”

僧人说:“是的,就在刚才,我还不留心被两个人碰了一下。”

盲人听了,深沉地说:“但我却没有。虽说我是盲人,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我挑了这盏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路,也更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撞我了。”

苦行僧听了,顿有所悟。他仰天长叹说:“我天涯海角奔波着找佛,没有想到佛就在我的身边。原来佛性就像一盏灯,只要我点燃了它。即使我看不见佛,佛也会看得到我。”

在一般人看来,盲人点灯是一种愚蠢的行为。但智者却偏偏是那个点灯的“盲人”。在漆黑的夜点一盏灯,不仅是为照亮别人,更是为照亮自己。别人因为黑暗而无法看清你的存在,所以撞了你。但当你点一盏灯时,你的善行因为照亮了自己,所以别人便不会再去撞你。即使你是一个盲人,也不会遭受这种恶运。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助人者善自助。

很多年前的一个暴风雨的晚上,有一对老夫妇走进旅馆的大厅要求订房。“很抱歉,”前台服务员回答说,“我们饭店已经被参加会议的团体包下了。往常碰到这种情况,我们都会把客人介绍到另一家饭店,可是这次很不凑巧,据我所知,另一家饭店也客满了。”

他停了一会儿,接着说:“在这样的晚上,我实在不敢想象你们离开这里却又投宿无门的处境,如果你们不嫌弃,可以在我的房间住一晚,虽然不是什么豪华套房,却十分干净。我今晚就呆在这里完成手边的订房工作,反正晚班督察员今晚是不会来了。”

这对老夫妇因为他们自己造成前台服务员的不便,显得十分不好意思,但是他们谦和有礼地接受了服务员的好意。第二天早上,当老先生下楼来付住宿费时,这位服务员依然在当班,但他婉拒道:“我的房间是免费借给你们住的,我全天候呆在这里,已经赚取了很多额外的钟点费,那个房间的费用本来就包含在内了。”

老先生说:“你这样的员工,是每个旅馆老板梦寐以求的,也许有一天我会为你盖一座旅馆。”

年轻的前台服务员听了笑了笑,他明白老夫妇的好心,但他只当那是个笑话。

又过了好几年,那个前台服务员依然在同样的地方上班。有一天他收到老先生的来信,信中清晰地叙述了他对那个暴风雨夜的记忆。老先生邀请前台服务员到纽约去拜访他,并附上了一张来回机票。

几天之后,他来到了曼哈顿,于座落在第五大道和三十四街间的豪华建筑物前见到了老先生。

老先生指着眼前的大楼解释道:“这就是我专门为你建的饭店,我以前曾经提过,记得吗?”“您在开玩笑吧!”服务员不敢相信地说,“都把我搞糊涂了!为什么是我?您到底是什么身份呢?”年轻的服务员显得很慌乱,说话略带口吃。

老先生很温和地微笑着说:“我的名字叫威廉·渥道夫·爱斯特。这其中并没有什么阴谋,因为我认为你是经营这家饭店的最佳人选。”

这家饭店就是著名的渥道夫·爱斯特莉亚饭店的前身,而这个年轻人就是乔治·伯特,他成为这家饭店的第一任经理。

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也会以同样的态度来对你进行回报。

当黑暗来临时,点一盏灯,不为别人,只为自己,但为自己的同时却也是为了他人。不要吝啬于自己的善行。当你点燃那盏照亮的灯时,受益的不仅是路人,而且还有你自己。任何时候的善行都将使你受益。

爱这世间一切生命

一座山上住着一位很有智慧的和尚,山下的村里有什么疑难问题,村民们都上山来向他请教。

村民们说没有任何事情能难住老人家。

有一个聪明又调皮的孩子想故意为难那位和尚,他捉住了一只小鸟,握在手中,跑去问和尚:“大和尚,听说您是最有智慧的人,但我却不相信。假如您能猜出我手中的鸟是活的还是死的,我就相信了。”

和尚注视着小孩子狡黠的眼睛,心中有数。假如自己回答小鸟是活的,小孩会暗中加劲把小鸟掐死;假如回答小鸟是死的,小孩定会张开双手让小鸟飞走。

和尚于是拍拍小孩的肩膀说:“这只小鸟的死活,就全看你的了。”

看看这个孩子吧,一个小孩就可以决定一只小鸟的生死。人类是否可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天性和良知?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遵循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生存规则是无可厚非的,否则,我们就只能自取灭亡。但我们绝不能因为自己是万物之灵长就可以像那个小孩一样任意将其他的生命握在手中,用我们的意志去决定它们的生死。因为那是一种罪,一种恶,而且是大恶。

佛说:“众生皆怕刑害,自己亦怕刑害;众生皆怕死,自己亦怕死。人若能以此心,念自己之怕而想及其他众生之怕,则自己必不杀生,亦不教令人杀生。”

有一年,饥饿不堪的人们围了两个山头,要把这个范围的猴子赶尽杀绝,不为别的,就为了肚子,零星的野猪、麂子已经解决不了问题,饥肠辘辘的山民把目光转向了群体的猴子。两座山的树木几乎全被伐光,最终一千多人将三群猴子围困在一个不大的山包上。猴子的四周没有了树木,被黑压压的人群层层包围,插翅难逃。双方在对峙,那是一场心理的较量。猴群不动声色地在有限的林子里躲藏着,人在四周安营扎寨,还时不时地敲击响器,大声呐喊,不给猴群以歇息机会。三日以后,猴群已经精疲力竭,准备冒死突围,人也做好了准备,开始收网进攻。于是,小小的林子里展开了激战,猴的老弱妇孺开始向中间靠拢,以求存活;人的老弱妇孺在外围呐喊,造出声势,青壮进行厮杀,彼此都拼出全部力气浴血奋战,说到底都是为了活命。战斗整整进行了一个白天,黄昏的时候,林子里渐渐平息下来,无数的死猴被收集在一起,按人头进行分配。

那天,有两个老猎人没有参加分配,他们俩为了追击一只母猴来到被砍伐后的秃山坡上。母猴怀里紧紧抱着自己的崽,匆忙地沿着荒脊的山岭逃窜。两个老猎人拿着猎枪穷追不舍,他们是有经验的猎人,知道抱着两个崽的母猴跑不了多远。于是他们分头包抄,和母猴绕圈子,消耗它的体力。母猴慌不择路,最终爬上了空地上一棵孤零零的小树。这棵树太小了,几乎禁不住猴子的重量,绝对是砍伐者的疏忽,他根本没把它看成一棵树。上了树的母猴再无路可逃,它绝望地望着追赶到跟前的猎人,更坚定地搂住了它的崽。

绝佳的角度,绝佳的时机,两个猎人同时举起了枪。正要扣扳机,他们看到母猴突然做了一个手势,两人一愣,分散了注意力,就在犹疑间,只见母猴将背上的、怀中的小崽儿,一同搂在胸前,喂它们吃奶。两个小东西大约是不饿,吃了几口便不吃了。这时,母猴将它们搁在更高的树杈上,自己上上下下摘了许多树叶,将奶水一滴滴挤在叶子上,搁在小猴能够够到的地方。做完了这些事,母猴缓缓地转过身,面对着猎人,用前爪捂住了眼睛——

母猴的意思很明确:现在可以开枪了……

母猴的背后映衬着落日的余晖,一片凄艳的晚霞和群山的剪影在暮色中摇曳,两只小猴天真无邪地在树梢上嬉戏,全不知危险近在眼前。

猎人的枪放下了,永远地放下了……

人权往前推演一步,就是动物权,就是承认众生平等,承认动物也有其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于是,人本主义被质疑,人权受到挑战。凭什么以人为中心,以人的意志和利益来规定这个世界的秩序?凭什么以人的无节制的欲望,来剥夺动物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在世俗社会中,关于杀生的伦理原则,应该是把需求量降到最低,把猎杀量降到最低。不是绝对禁止杀生,而是尽可能减少杀生。尽可能减少杀生,不仅是为了“可持续发展”,使我们明天还有生可杀,而且是基于“众生平等”的伦理,认识到杀生就是作恶。为了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我们不得不杀生。那是我们不得不作的必要的恶。或者说,必要的作恶不算作恶。或者说,理性的作恶,恶中有善。

是的,理性的作恶,恶中有善!因为并不是每一粒生命的种子都有发育的权利,并不是每一个生命的个体都有继续生长和繁衍的权利。如果每一粒鱼卵都不受伤害地发育成鱼,不出几代,整个地球水域就会变得拥挤不堪,最终成为一切水生生物的坟场。如果每一枚鸡蛋都不受伤害地孵化成鸡,如此蛋生鸡、鸡生蛋,不出十年,地球上的所有空间就只剩下了鸡,进而成为鸡的墓地……所以,杀生是恶行,也未尝不是善举。

对于人类,对于世俗社会,其伦理原则当为:可以杀生,但不要超出你自己的生存需求,不要危及被食用者的物种生存,不要赶尽杀绝,不要暴殄天物,不要无端地残害生命,也不要为满足自己那点好奇心或小情趣,就去囚禁生命,包括动物园囚禁众多珍禽异兽和市井人家囚禁一只相思鸟。

上天有好生之德。以己之心体谅动物之心,爱这世间的一切生命,是我们为人的大善。

善恶无大小

佛教一直倡导信众和世人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管是小的过错,还是小的罪恶,但凡是负面的言行都不要让它面世。三国时刘备在白帝城临终托孤时,仍不忘谆谆告诫刘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一世枭雄,留下的名言不多,唯有这句话流传千古,而且给后人永久的启示:奉劝人们不要因为某个坏习惯不起眼就不重视,这句话看似比较浅显,但却蕴含着很深的哲理。它告诉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上加强道德修养,以免因小失大。

白居易为官时曾去拜访鸟窠道林禅师,他看见禅师端坐在鹊巢边,于是说:“禅师住在树上,太危险了!”

禅师回答说:“太守,你的处境才非常危险!”

白居易听了不以为然地说:“下官是当朝重要官员,有什么危险呢?”

禅师说:“薪火相交,纵性不停,怎能说不危险呢?”意思是说官场浮沉,勾心斗角,危险就在眼前。

白居易似乎有些领悟,转个话题又问道:“如何是佛法大意?”

禅师回答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听了,以为禅师会开示自己深奥的道理,没想到只是如此平常的话,便失望地说:“这是三岁孩儿也知道的道理呀!”

禅师说:“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翁却行不得。”

白居易被禅师一语惊醒。“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谁都知道这个道理,但能够做到的人却很少。

佛说:“愚昧之人,其实亦知善业与恶业之分别,但时时以为是小恶,作之无害,却不知时时作之,积久亦成大恶。犹水之一小滴,滴下瓶中,久之,瓶亦因此一滴一滴之水而满。故虽小恶,亦不可作之,作之,则有恶满之日。”

有个非常有名的寓言故事,名叫“象牙筷子”,也非常有意思。商纣王刚登上王位时,请工匠用象牙为他制作筷子,他的叔父箕子十分担忧。因为他认为,一旦使用了稀有昂贵的象牙作筷子,与之相配套的杯盘碗盏就会换成用犀牛角、美玉石打磨出的精美器皿。餐具一旦换成了象牙筷子和玉石盘碗,你就千方百计地享用牛、象、豹之类的胎儿等山珍美味了。在尽情享受美味佳肴之时,你一定不会再去穿粗布缝制的衣裳,住在低矮潮湿的茅屋下,而必然会换成一套又一套的绫罗绸缎,并且住进高堂广厦之中。

箕子害怕演变下去,必定会带来一个悲惨的结局。所以,他从纣王一开始制作象牙筷子起,就感到莫名的恐惧。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箕子所料。仅仅只过了五年光景,纣王就穷奢极欲、荒淫无度地度日。他的王宫内,挂满了各种各样的兽肉,多得像一片肉林;厨房内添置了专门用来烤肉的铜烙;后园内酿酒后剩下的酒糟堆积如山,而盛放美酒的酒池竟大得可以划船。纣王的腐败行径苦了老百姓,更将一个国家搞得乌七八糟,最后终于被周武王剿灭而亡。

古人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对小的贪欲不能及时自觉并且有效地修正,终将因为无底的私欲酿成灾难,小则身败名裂,大则招致亡国。我们要时常依照好的准则来检点自身的言行和思想,从善如流,否则等出现不良后果再深深痛悔都已太晚!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防微杜渐”,意思是在不良事物刚露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其发展。这个成语的出处是有个典故的。东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臣,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看到这种现象,许多大臣心里很着急,都为汉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鸿就是其中的一个。丁鸿很有学问,对经书极有研究,对窦太后的专权他十分气愤,决心为国除掉这一祸根。几年后,天上发生日食,丁鸿就借这个当时认为不祥的征兆,上书皇帝,指出窦家权势对于国家的危害,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现象。和帝本来早已有这种感觉和打算,于是迅速撤了窦宪的官,窦宪和他的兄弟们因此而自杀。

丁鸿在给和帝的上书中,说皇帝如果亲手整顿政治,应在事故开始萌芽时候就注意防止,这样才可以消除隐患,使得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人之善恶不分轻重。一点善是善,只要做了,就能给人以温暖。一点恶是恶,只要做了,也能给人以损害。而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影响。所以,生活中的我们须谨言慎行。从一点一滴之间要求自己,做到为善。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在人生的沟沟坎坎中马失前蹄,断送我们本该美好的前途。

善恶到头终有报

老鹰有一次被捕鸟机困住,恰好有一和尚路过,就救了它。

后来,老鹰看见和尚赶路累了,坐在一堵危墙下面休息,十分危险。老鹰就飞扑过去抓走了和尚的包袱,和尚起来追赶,于是老鹰就又把包袱丢下来。等和尚捡回包袱,回到原处,才发现他曾呆过的地方,墙已经倒塌了。和尚因此对那只知恩图报的老鹰非常感激,因为老鹰也救了他的命。

这个故事是一个善有善报的故事,做了好事就有可能得到善报。有的人会说:“我做了那么多善事也没有好报。”好报一定会有,只不过要有耐心。今天晚上做了好事,明天早上就要求回报,心情就太急迫了。给老板做事还要一个月才领工资呢,你是做好事,又不是给人打短工。好报肯定有,但不要着急。

干坏事也一样,恶报肯定有,“未熟不受”。好比一个人,犯了谋杀罪,抓住了当场处决,行吗?不行,要经过法庭审判,将他的罪过一条条列出来,让他死得心服口服,也让其他人搞清是为什么,这样才能起到惩戒坏人、鼓励好人的作用。

当然,“未熟不受”,还不是何时处决犯人这么简单,有时还是因为有罪而未显。这个道理,好比一个人,他性情残暴,极端自私,无视他人的生命,经常打架闹事。很多人都看得出来,这个人将来极可能犯下杀人重罪。但他现在毕竟没有杀人,你能把他抓起来枪毙吗?假设你真的想枪毙他,找个什么理由呢?恐怕只能是“莫须有”的罪名。

佛强调“福报有时,未熟不受”。犯罪证据不足,就不受理。

而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不要因为某个罪犯还逍遥法外,就认为法律形同虚设;不要因为某个坏人还在享受富贵,就认为天道无存。这都不过是“未熟不受”而已。

以“未熟不受”的心态看待社会上的不平等现象,以“福报有时”的心态多做好事,必有好结果。

一视同仁度世人

佛法要求禅师度化众生,为众生解除苦难,是没有什么分别心的。

无分别心的佛性中,能发起真实的菩提心,也才能产生真正的慈悲心。

只度善的,和想看好的、想听好的一样,只是事物的一面,而不包括另一面,所以是不完整的,是执著心。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年轻和尚不论晴天或风雨天,不论早晨或黄昏,总是默默地站在大树下托钵化缘。尽管路口霓虹闪烁,车马喧嚣,他总是紧闭双目,纹丝不动地伫立着,他的神态与毅力,深深地令人折服。

树下常有两三位蓬头垢面、敝衣褴褛的小孩在追逐嬉戏。有一次,两个小孩竟公然窃取和尚钵里的缘金,而和尚却视若无睹。

其实,小孩的偷窃行为并非“偶然”,而是一种“习惯”。和尚的缘金竟成了他们固定的一种收入。

几天后,那位和尚仍然默默地站在那儿化缘,但旁边多了两位小沙弥。原来竟是那两位偷窃缘金的小孩。

儒家讲求“有教无类”;刑法追求“有期徒刑”;佛教则主张“普度众生”。与其惩治恶徒,不如以善缘感化。

因为善恶只不过是因缘的变化而已,没有永远的善,也没有永远的恶,都是不长久的,都会变化。

佛法扬善弃恶,却不执著,若想达到真正的慈悲,就需要一视同仁。

要想得到心灵的真实解脱,就要了解不分别善恶的这个佛性。

了解了以后,善要度,恶也要度。任何“认定”对方恶的念头已经是对对方不利了,所以也是对自己的不利。人类的争斗,有很多就是因此而起。就像武侠小说中,名门正派也出邪人邪事,旁门左道中亦有正大光明。

善恶都是相对立而起的,是不断变化的,在禅者眼里只不过是世人空幻的名相罢了。他那里只讲众生平等,不论贤愚。

不要妄加指责谁恶谁愚。在佛性中造出的一切念头,所产生的果报都得自己承受。

那种旁人“业力大业力小”的议论既不见容于社会其他人群,也是违背了佛法本意的邪行邪语。

佛说:“如果有人对我们做坏事、说坏话,我们亦同样对他做坏事、说坏话,结果双方都是坏人;所以要用好的方法、好的行为、好的话去对待他,自然会叫他心服,别的人亦称赞我们。”

世间人是冤冤相报,佛法是以德报怨,你以怨对我,我以德对你。冤冤相报是凡夫,是造轮回业。真正觉悟之人,对于毁谤、侮辱、陷害他的人,甚至于要杀害他的人,都没有丝毫怨恨心,反而更加慈悲去爱护他、帮助他、救度他。感化一个人,就等于度化了一个人。

过去,有一位国王带领许多妃嫔、宫女到郊外游戏打猎。途中,国王追逐野兔走远了,妃嫔们于是在树林中等候。

妃嫔们看到一位修道者正在林中沉思,于是向他请教。国王回来之后,责备她们与陌生人说话。“我不过是指导她们学习忍辱的精神而已。”修道人安详地回答。“哈哈!你自命为忍辱的人吗?我倒要试试你的忍辱修养。”说着,他挥剑将修道者的手臂斩断。“现在,你该愤恨了吧!”国王得意地说。

修道者虽然痛苦,仍然和缓地看着他,回答:“我不愤恨。怀恨只有冤冤相报。将来我成道后,一定要来度化你,以了结这段业缘。”

慈悲心在他的神态中表露无遗。国王感动极了,跪在地上,深深忏悔。

这位忍辱仙人,正是释迦牟尼佛的前生。

佛法中的一视同仁度化世人在这个故事中可以极其明了地说明一切。无论恶人还是善人,他们的心始终会有柔软的那一部分,只要你不抛弃那个恶人,你终会感化他向善。

施予是真正的慈善

佛说:如果真心帮助,不挟带任何杂念的布施,就是真布施;不怕将来没有回报的布施,就是真布施;不对受施人存任何轻视之心的布施,就是真布施。

这里有一个施善得报的故事。

有一次,佛托着钵出来化缘,遇到两个小孩在路上玩沙子。他们看见佛,就站起来非常恭敬地行礼,其中一个孩子抓起一把沙子放在佛的钵盂里,说:“我用这个供养你!”

佛说:“善哉!善哉!”

另外一个孩子也抓起一把沙子放在佛的钵盂里。佛就预言,若干年后,一个是英明的帝王,一个是贤明的宰相。

百年后,一个孩子当了国王,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阿育王;另一个就是他的宰相。在典籍中,关于阿育王的史实与传说很多。比如,他曾经打败东征的亚历山大;他建的一座寺曾经飞到中国来,就是浙江宁波的阿育王寺。

阿育王的一把沙子就得到了这么大的回报,很多人向寺庙里捐金捐银,什么好处也没见到。原因无他,越有所求越得不到。

这不仅是佛法,也是做人的道理!

什么是真正的慈善?佛祖讲得很清楚,一是出于至诚;二是不求回报;三是不轻毁人家。

前面两条好理解,不轻毁人家是什么意思呢?“轻”是轻视。因为自己处于“施主”的地位,心里难免有几分优越感,在语言神态上就可能表现出看轻对方之意。比如那个“不受嗟来之食”的典故中,有钱人搭一个棚子,好心给饥民施粥,这是件功德事,说话却不客气,看见来了个人,就说:“喂,来吃吧!”谁知那个人有骨气,不受嗟来之食,掉头而去。你瞧,本来是想帮助人家,反倒得罪了人家,还说什么“好心无好报”,太不通人情世故了嘛!“毁”是诋毁的意思,也就是说人家的坏话。这个坏话不是当场说的,是背后说的。比如,给了别人一个帮助,生怕人家不晓得自己心眼好,马上去告诉人家:“那小子现在都混成这样了,穷得连给小孩交学费的钱都没有。我看他可怜,借给他五百元。”这好像是真话,怎么说是诋毁呢?因为这是揭人隐私。人在社会上,是要讲信誉的,这是一种无形资产。你让人知道了他的窘状,他的信誉马上下降,以后办事人家不放心他。所以,你借给他五百元,一句话就让他损失了无形资产五千元。你这五百元他还要还你,他损失的五千元找谁去要?他不找你报仇就好了,还想指望他的回报?

假如受自己帮助的人发达了,自己却原地踏步,说的话就更难听了:“那小子,当初如何如何,要不是我帮他一把,他哪有今天?”这就不只是诋毁,而是诬蔑了。他混到今天这一步,99%肯定是靠他的才能和努力,你那点帮助哪够用?不自度者,连佛祖也认为度不了他,自己不努力还揭别人的短,不是诋毁是什么?人家不报复就好了,你还指望他的回报?

电影里经常出现这样的镜头:某女身出豪门,某个小人物跟她结了婚,从此步步青云。此女便以此为傲,气稍不顺,就说:“你没有我,哪有今天?”最后,老公坚决要跟她离婚。这个女人就是犯了诋毁的毛病。不错,你是给了他一个机会,但运用这个机会的才能却是他自己的,没有才能有机会也白搭。他有这个才能,在别的地方也可能找到这种机会,怎么能说没有你就没有今天呢!

在佛的三大布施原则中,最重要的当然是至诚之心。你不是因为他有权有势,不是因为他长得漂亮,不是因为他将来可能有出息,不是因为想炫耀自己,总之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完全是因为一念之善,这样的施予才是真正的慈善,无论你的施予多么微不足道,都是该得善报的。

给予是通往天堂的唯一路径

有位国王想励精图治,他觉得如果有三件事能够解决,则国家立刻可以富强。第一,如何预知最重要的时间;第二,如何确知最重要的人物;第三,如何辨明最紧要的任务。于是群臣献策说,把时间支配得正确,最好是列表;国家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教师或科学家;而当务之急是弘扬科学与严明法律。

国王对这些答案都不满意。他去问一个高僧,高僧正在垦地,国王问他这三个问题,恳求高僧的忠告,但高僧并没有回答他。这个高僧挖土累了,国王就帮他的忙。天快黑时,远处忽然跑来一个受伤的人。于是国王与高僧把这个受伤的人先救下来,裹好了伤,抬到高僧家里,翌日醒来时,这位伤者看了看国王说:“我是你的敌人,我昨天知道你来访问高僧,我准备在你回程时截击,可是被你的卫士发现了,他们追捕我,我受了伤逃过来,却正遇到你。感谢你的救助,我不再是你的敌人了,我要做你的朋友。”

国王再去见高僧,还是恳求他解答那三个问题。高僧说:“我已经回答你了。”国王说:“你回答了我什么?”高僧说:“你如不怜悯我的劳累,因帮我挖地而耽搁了时间,你昨天回程时,就被他杀死了。你如不怜恤他的创伤并且为他包扎,他不会这样容易地臣服你。所以你所问的最重要的时间是‘现在’,只有现在才可以把握。你所说的最重要的人物是你‘左右的人’,因为你立刻可以影响他。而世界上最重要的是‘爱’,没有爱,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给予是人性中光辉的一面。人只有怀着一颗真挚的爱心面对生活,他才能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和希望,同时也会得到别人的关爱和帮助。那么他能不快乐吗?所以选择了给予就等于选择了快乐。

一尊几百年前的弥勒佛,因年久失修,有些残损了,寺里请来佛工为其修葺。当佛工根据残损程度揭开弥勒佛的腹部,准备加固翻新时,在场的方丈和僧侣们无不惊愕动容——弥勒佛祖的阔腹里居然装着12个男女老少的陶俑!

见过、朝拜过弥勒佛的人们,往往陶醉或羡慕于佛祖无与伦比的朗笑,更为弥勒佛的超级大肚子动之以容、付之一笑。有人还铭记着有关弥勒佛的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可是,又有几人能够联想到、颖悟出弥勒佛之所以大腹便便、笑口常开的真正因由?

心中装着别人,装着衣食父母、亲情悠悠的男女老少,装着需要照顾、需要超度的芸芸众生,肚子能不大吗?笑容能不爽朗吗?

佛教以及信奉佛教的人们,能创想塑造出如此经典、如此奥妙的弥勒佛来,就是一种念及苍生、真实再现的慈悲情怀,就是一种高深玄妙、经世绝伦的人文艺术。

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和真实幸福,不能仅仅囿于个人的一管之见、一私之利,要关爱别人、帮助别人,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只有这样的心志和心态,人生才能抵达一种高尚而神圣的境界。如此才能得到无比的快乐。

有一人过世之后,发现自己置身在一个金光闪闪的国度里,心想:“我现在一定比生前想象的情况好多了。”接着,一道光芒迫近他,引领他来到了一个非常富丽堂皇的宴会厅。

大厅里,有一张摆满各种佳肴美馔的长桌。他和很多不认识的人一同入席,开始准备享用自己喜爱的美食。

但是,正当他拿起刀叉时,突然有人从背后靠近他,并且在他的手臂后面绑了一块薄木板,这么一来,他根本无法将食物送入口中,因为他的手臂无法弯曲。

环顾四周,他注意到其他围坐在桌子边的人也有相同的困扰,无法弯曲已被笔直固定住的手臂。顿时,哀号和哭喊的声音四起,无论他们再怎么努力想将食物送入自己口中,仍无法随心所欲地弯曲手臂。

他走到那位带领他来到此地的人身旁,说:“我不愿呆在这里,你还是让我到另一个地方吧!”

突然间,一道光芒引领他穿过大厅的门槛,来到另一个广大又华丽的宴会厅。

同样地,这个宴会厅里也有一张摆满和之前一样美食的大桌。这个人心想:“哦!这和刚才的场景很像。”

当他坐在餐桌前面准备进餐的时候,也有一个人走到他的后面,在他的手臂后面绑住一块薄木板。同样的情形再度重演,他仍旧无法弯曲手臂将夹取的食物送入口中。

正为此感到惋惜和伤心时,他环顾餐桌四周,注意到这里和先前的情形有些许不同。

这里的人索性将他们僵硬、笔直的手臂伸直,把手上的食物送入邻座的人口中。每一个人都将美食喂给旁边的人,每个人都能享用到佳肴。整个大厅其乐融融,每个人都笑逐颜开。

帮助他人正是生命的本质。为他人尽力,也即为自己尽力;一个人在帮助别人时,无形之中就已经投资了感情,别人对于你的帮助会永记在心,只要一有机会,他们也会主动帮助你的。

所以,你会因为帮助了别人而被别人放置在一个温暖的环境中,享受给予之后的快乐。

天堂与地狱只有一线之隔,给予与索取也只有一步之遥,为求心的宽慰与快乐,请先给予他人以帮助。因为那是你通往天堂的唯一路径。

用慈悲的心做慈悲的事

佛说:“慈心,是亲爱和好的心,希望他人有幸福,是无量心、是大丈夫心。要做什么事,都要有爱心;要说什么话,都要有爱心;要想什么事,都要有爱心。这样做,爱心会支持这世界,会使世界有福乐、和敬同住、不相疑忌、不相仇视。这样,全世界会美好起来,一切众生,亦都是很安乐的。”

我们来看一个带有寓言性质的佛教故事。一位吃人女巫极力想追捕一位圣人的女儿和她的婴儿。当圣人的女儿知道释迦牟尼在寺院宣扬教义时,她去拜访佛陀,并将她的儿子放在他的脚下,请求他的祝福。那位吃人女巫原本被禁止进入寺院,但在释迦牟尼的示意下,女巫也获准入内。释迦牟尼同时为吃人女巫和圣人之女赐福。

释迦牟尼说她们俩的前世中,有一人一直无法怀孕,所以她的丈夫娶了另一个女人。当大老婆知道另一个女人怀孕时,她将药放入食物中,使另一个女人流产了。她一再使用这个伎俩,直到第三次使得会怀孕的女人因此而死亡。在死之前,那位不幸的女人在盛怒下,诅咒她将报复大老婆和她的后代。

因此,她们因过去的竞争中所引发的不和,导致世世代代带着仇恨,相互残害对方的婴儿。女巫想杀死圣人之女的婴儿,只不过是深植心中的仇恨的延伸罢了。仇恨只会带来更多的仇恨:只有爱心、友谊、谅解和善心能消弭仇恨。在明了她们俩的错误后,她们接受了释迦牟尼的劝告,决定和平相处。

按照佛教的说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人们若带着仇恨的心,死时仍会将仇恨带到下辈子去。

爱对他人而言是无价之宝,透过爱,我们可以给予需要爱的人温暖。爱与被爱的人,比远离爱的人幸福。我们付出越多的爱心,就会得到越多爱的回报,这是永恒的因果关系。

对于爱的定义因人而异,根据释迦牟尼的说法,爱不是为了满足私欲而依恋某人或某物。爱应该是不间断地自我牺牲,对万物充满慈悲。

释迦牟尼曾说:让人们不再相互欺骗,不再互相轻视,在愤怒或意志薄弱时,也不会相互伤害。爱就如母亲一般,即使是冒着生命危险,也会极力保护她唯一的孩子。所以,要让人们培养无止境的爱心。

爱犹如泥土,使万物生长。它丰富了人类的生命,不给予丝毫的限制和牵绊。爱提升了人性。爱毋需花费分毫,爱应该是没有选择性的。或许有些人会认为爱是一种获得,但它基本上是一种付出的过程。

在培养爱心和善意时,应该由家中做起。父母亲之间的情感,影响家中气氛甚巨,家中成员因此感受到爱、呵护和分享。夫妻间应该相互尊敬、谦恭和忠诚。

父母亲对子女有五项责任:不可做坏事,树立好榜样,让孩子接受教育,支持、谅解孩子的恋爱或者为他安排婚姻,在适当时机让孩子继承家中的财产。

另外一方面,为人子女者应荣耀父母,并善尽为人子女者之职责。他应该服侍父母,珍惜家族血统,保护家庭的财富,以父母之名行善,在父母过世后以庄严态度来纪念他们。假如夫妻、父母亲和为人子女者皆遵从佛陀的劝告,家庭中将充满快乐和平静的气氛。生命是由种种小事组合而成,习惯性的微笑、善意和尽义务,将使我们的心灵获得快乐。

一个有爱的人会拥有慈悲心,我们应该养成习惯,去帮助身陷困难或比你更不幸的人。爱心和善意扩大并不意味着赠予,而是表现慷慨和有礼的精神。善意是一种盲人可见到、聋者可听到的美德。在这个世界,有人需要你用言语去安慰他,他会因你的出现而感到愉快且朝气蓬勃,他会因你的帮助而脱离苦海。无论你的存在是多么的不明显或不重要,你对人类而言,是项珍贵的财富。所以,你不应该为此而感到沮丧。甘地曾说:“你的善行多半是不显著的,但是,重要的是你做了。”

寻找四周比你不幸或不健康的人,然后尽一己之力去帮助他们。我们应该不断地培养仁慈心、爱心和善意。凡是世上的人,皆有被欺骗的经历,你也不例外。假如你被人欺骗时,不用感到羞愧或侮辱,但是,假如你欺骗他人,就是件可耻的事。对那些对不起你的人,千万不要存有报复之心。

有时,你所在乎的人似乎对你漠不关心,你会因此感到心情沉重。但是,这不是沮丧的好借口。既然你坚信你对他人怀有慈悲心,别人的忘恩和不在乎无关紧要。

当内心有爱时,四周将环绕着光明。当内心有爱时,每一句话都含有欢乐的气氛。当内心有爱时,时光将轻缓、甜蜜地流逝。

用慈悲的眼神看待万物、用慈悲的口舌随喜赞叹、用慈悲的双手常做佛事,我们将得到永久的祝福。

与人分享幸福,会得到更多的幸福

有一个字谜很有意思:“一人本姓王,怀里揣着两块糖。”谜底是“金”。是啊,一个人,无论身处怎样的境遇,只要他怀里揣着两块糖,一块慷慨地赠与别人分享,一块留下自己慢慢品尝,就自会获得人生的快乐和金子般的幸福。在生活中,我们只要与别人分享幸福,分享快乐,分享亲情,分享成功,分享信息,分享甘苦……就会在分享中获得人生的真谛。《四十二章经》中说: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其实幸福是埋藏在每个人心中的感觉,只要你愿意去开启它,愿意相信自己,那幸福就会常在。

记得有位作家曾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人将各有两种思想。”分享的幸福正在于,它可以使我们拥有更多的东西,而把自己的东西拿来与别人分享的那一刻,不但能体会到分享的乐趣,更能体验到一种满足感。因为分享幸福,你会得到双倍甚至更多的幸福,所以我们也在享受幸福。让我们静静坐下来,让幸福在我们身上停留。

有一位叫智德的禅师在院子里种了一株菊花。三年后的秋天,院子里开满了菊花,香味一直传到了山下的村子里。来禅院的信徒都不住地赞叹:“好美的花儿啊!”

有一天,有人开口向智德禅师要几枝种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智德禅师答应了。他亲自动手挑了开得最艳、枝叶最粗的几株,挖出根须送到别人家里。消息传开后,前来要花的人接踵而来,络绎不绝,智德禅师满足了每个人的愿望。可是这样一来,没过几天,院里的菊花就都被送出去了。弟子看到满院的凄凉,忍不住说:“太可惜了!这里本来应该是满院的香味啊。”智德禅师微笑着说:“这样不正好吗?因为三年以后就会是满村菊香了啊!”弟子听师傅这么一说,脸上的笑容立刻如菊花一样灿烂起来。智德禅师告诉弟子:“我们应该把美好的事物与别人分享,让每个人都感受到这种幸福,即使自己一无所有了,心里也是幸福的啊。”

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关心爱护周围的人,多为别人着想的人,心中的幸福感觉最多,因为看到别人的幸福微笑,我们心中自然也会感到幸福快乐。

幸福是人人可以达到的,无论年龄、性别、职位;幸福是心灵内在的感触;幸福的人生是人与环境的和谐;幸福是人文与物质的平衡;能与人分享幸福是双倍的幸福;幸福感不仅来自获得,更来自于给予;有爱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执著、勇敢、热忱、信念是通向幸福彼岸的诺亚方舟;幸福来自于对愿景的追求。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与人为善来源于高尚。“人心本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有了这样的情操,人们的行动才有了指南,人生杠杆才有了支点,理想大厦才有了精神支柱。市场经济,红尘滚滚,似乎地位、金钱、利益决定一切。于是有的人便认为与人为善的精神已变得陈旧而失去了光泽。其实,人们需要善良,世界需要善良,你自己也需要善良。《优婆塞戒经·自他庄严品》中说:“别人对我有一点点恩德,就应想着怎样大大地回报他。对怨恨自己的人,要总是怀着善心。”这是教人行善事,做善人的箴言。

中国有句处世之道的古话叫:“与人为善。”是说人不论到什么时候,都要以善的一面对待别人。与人为善是人际交往中一种高尚的品德,是智者心灵深处的一种沟通,是仁者个人内心世界里一片广阔的视野。它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使自己有一个发展个性和创造力的自由天地,并享受到一种施惠与人的快乐,从而有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

与人为善并不是为了得到回报,而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快乐。与人为善其实极易做到的,它并不要你刻意去做作,只要有一颗平常的心就行了。

在《本生经》中,载有这样一个有关“月与兔”的故事:

有一次,猴子、狐狸、兔子在一起玩。正玩得高兴的时候,突然看见一个饿得快要发昏的旅者拖着疲惫的脚步走了过来。

这三个动物都很可怜他,就四处为他寻找食物。结果,猴子和狐狸都找回了很多吃的,只有兔子两手空空地回来了。于是,兔子跃身跳入火中,将自己的身体献给旅者当食物。就在这时,旅者化为佛陀,感动于兔子那种舍己为人的慈悲心,而把它送入月亮的世界,所以以后才有兔子住在月宫的传说。

在这个故事中,兔子的善行被加大宣扬,猴子和狐狸也有善行,却被忽略或轻视了。当然,如果将以找到食物的本领为标准来评判价值的话,那么猴子和狐狸则要比兔子更值得赞扬。可问题是,我们所强调的不在其奉献的是什么,而在其如何去奉献。

在日常生活中,无非是想丰富你的生活,实现你的价值。而这所有的一切,归根到底,都来自于你是否善待他人。与人为善不仅给你财富,还使你拥有被他人喜爱的充实感。记住:只有与人为善,才能求得长远财富;奸人只能造就一时的得意,却不能品味充实自信的人生。

与人为善也来源于自信。无论生活以什么样的方式回报他,他都能应对自如。正如一位诗人所说:“报我以崎岖吗?我是一座天山严肃地思索;报我以平坦吗?我是一条欢快的小河;报我以不幸吗?我是一根劲竹经得起狂风暴雨;报我以幸福吗?我是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

释迦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名叫难达的老婆婆很想拿些什么东西来供养释迦,但可惜的是,老婆婆非常贫困,根本拿不出任何东西。

一天,老婆婆想用灯火来供养释迦,就到集市上去买灯油,卖家问她:“你穷得连饭都吃不上了,为什么不把买油的钱拿来买粮食呢?”

老婆婆说:“我就是因为太穷了,一向都拿不出东西来供养佛陀。现在想,至少要在自己的余生里供养一次,才来买油的。”

老婆婆回家后,便为佛陀点起灯火。这一夜,风很大,别人的灯火都被风吹灭了,唯独老婆婆的灯火不断辉煌着。释迦的弟子们看到这种情况,很是不解,于是就问释迦。释迦解释说:“老婆婆的供养虽然很小,但它却包容了全心全意的缘故。”

这是《阿阇世王授决经》中所载的一个故事,这则故事也强调了精神的施与比物质的施与更令人尊重的观点。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不讨人喜欢,甚至四面楚歌,主要原因不是大家故意和他们过不去,而是他们在与人相处时总是自以为是,对别人随意指责,百般挑剔,人为地造成矛盾。只有处处与人为善,严以责己,宽以待人,才能建立与人和睦相处的基础。在很多时候,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对待你。这就教育我们要待人如待己。在你困难的时候,你的善行会延伸出另一个善行。

孟子曾经说过:“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善待他人是人们在寻求成功的过程中应该遵守的一条基本准则。在当今这样一个需要合作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只有我们去善待别人、帮助别人,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从而获得他人的愉快合作。那些慷慨付出、不求回报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

总之,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如同我国有句古语说的那样: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