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7 20:47:49

点击下载

作者:云香

出版社:文化发展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

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试读:

本书赞誉

这本书带着鲜活的生命能量,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时而令人捧腹,时而催人泪下,在丝丝入扣的叙事当中,深入浅出地论述P.E.T(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父母效能训练课程里的沟通技巧、华德福教育理念和具体实施方法,话题涉及养育学龄前孩子的方方面面,相信每一位读者都会从中获益匪浅。希望读者在看了这本书之后,不仅能更加了解儿童的发展和需求,而且对于做一个好父母也有了更多的自信。——著名教育专家、“中国的斯波克博士” 小巫

华德福教育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理想教育,但并不是把孩子送进华德福学校就万事大吉了,而且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将孩子送进华德福幼儿园的,那么在家践行华德福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云香的书记录的正是自己在家践行华德福教育和P.E.T教育理念的亲身经历,这本书文字优美,真实感人,反思深刻,是一本值得所有父母认真阅读的好书。——北京百草园华德福幼儿园园长 房凤荣

当云香第一次出现在我的工作坊里时,她的言语风趣生动,她的分享独特而深刻。文如其人,在她的文章里,你可以读到亲子关系带给她的成长和蜕变,并觉得眼前一亮,哇,育儿原来可以这样!在点点滴滴中,她娓娓道来,她的文字温暖袭人,让你深受启发。——P.E.T.父母效能训练讲师 安心

读云香的文章,让我几度泪奔,仿佛她写的就是我自己。我是一个两岁孩子的妈妈,为了能正确地与孩子相处,我看了很多书,而在这些书里,云香的文章是最特别的,因为我看完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也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儿。她就像邻家大姐一样在和我谈心,没有说教,然而每一个字都说进了我心里。看到她能如此“看得见”豆豆,我特别羡慕,也希望我的孩子拥有这样的福气。——一位读者在作者微信公众平台上的留言推荐序跟着云香当专家

前一阵我在自己的博客和微信公众平台上转发了云香的一篇文章——《你真的懂得怎么陪孩子吗——什么才是高质量的陪伴》,受到大家的热捧,被转发数万次,随后还被一些人盗去转发,没有注明原作者,甚至还被某个大型门户网站误当作别人的原创来推荐。

云香文笔的感染力由此可见一斑。这篇文章已经被收入本书,而本书里充满了这样引人入胜的文字。

和云香混得熟的人都知道,她有一种特殊的幽默感。在“小巫艺术养育课程”上,只要云香开口,就会引起哄堂大笑,而她本人却一本正经,甚至非常迫切地想往下说,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话有那么好玩。这大概是幽默的最高境界吧:不是有意逗你笑,姐说话天生就这么带感。

云香又是个特别会讲故事的人。她的书,是由一个个小故事组成的,贯穿着她独特的幽默感,看着看着,我就会忍不住笑起来。只见她一会儿咬牙切齿地要抽那个声称“我知道你想要什么”的老公;一会儿在儿子持久的哭声中后悔没多吃两碗饭(第二天吃了三碗饭,正得意时,儿子又不闹了,她又落得个后悔);一会儿因为儿子选择二分钟,她便深刻检讨“不愧是我的儿子,有点儿二”……这些故事的小主角大部分都是云香的儿子豆豆。

和一些畅销书不一样,云香没有把儿子塑造成一个“高大全”的模范儿童,以表明自己是一个完美的高手母亲。云香讲故事的最大特点是真实,她敢于也善于剖开自己的内心,把一切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她更敢于并善于进行自我反省和批判,在细微之处让读者看到作为母亲应该修炼和改进之处。

这本书带着鲜活的生命能量,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深爱着老公和儿子并努力做好自己的真实女性、一个帮助父母成长的憨厚可爱聪颖的小天使豆豆、一个阳刚单纯又偶尔会遭到老婆戏弄的豆豆爸……里面的故事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云香在丝丝入扣的叙事当中,深入浅出地论述了P.E.T父母效能训练课程里的沟通技巧、华德福教育理念和具体的实施方法,话题涉及养育学龄前孩子的方方面面,我相信每一位读者都会从中获益匪浅。

云香说,每一对父母都可以成为自己孩子的育儿专家,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秉持的理念和工作的方向。在育儿路上,云香是一位很注重学习且很会学习的妈妈。记得一年多前,我给云香的《那些母乳喂养的日子——职场妈妈母乳育儿手记》一书作序,我在序言里说自己在云香身上看到了教育和学习的最高境界:

如果学习者能够达到这个境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将一切生吞活剥,考(吐)完之后脑子里就空了,而是将受到的教育付诸实践,通过自己的反复体验来心领神会,潜移默化,让其转化为自己内在的一部分;当自己开始传播给其他人时,便早已忘记了这些“知识”的来源,而这些“知识”竟自然而然地“从心里流淌出来”,那么她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智慧。

进一步来看,如果教育者能够达到这个境界——不是照本宣科,像搬运砖头一样,把“知识”直接投递给对方,而是出于热爱,将自己想传授的一切转化为自己内在的一部分,让“知识”带着灵魂的温度,“从心里流淌出来”,那么受教育者就能得到最好的滋养。

我们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陪伴者,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在云香平实的记述中,我们能时时感受到育儿是个充满乐趣、非常享受的过程。父母生育、教养孩子不是为了让自己吃苦,也不是为了让孩子吃苦。作为父母,要学会享受孩子的爱,也要让孩子享受自己的爱。希望读者在看了这本书之后,不仅能更加了解儿童的发展和需求,而且对于做一个好妈妈或好爸爸能有更多的自信。小巫2015年2月4日自序每一个妈妈都能做自己孩子的育儿专家

四年前,当我成为一名母亲时,我无比兴奋,也无比自信,心想自己学教育出身,又有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养育孩子对我来说还不是小儿科。

没想到,当孩子真正来到我的生活中时,我发现这确实不是小儿科:从刚开始的吃喝拉撒睡,到后来的肛欲期、敏感期,这个期、那个期的,外加有事没事来点哭闹,再躺在地上打个滚儿,老天,养个娃实在是太难了!

没办法,我只好发挥自己博览群书的特长,翻看各种教育类书籍,国外的、国内的、名家的、草根的……书看了很多,当然很有收获,但问题是,不管书上的理论有多清楚,实践时还是会一头雾水,更何况很多书的理念截然相反,也不知道到底谁说得对,这可把我这个博览群书的人直接给搞晕了!

没办法,我只好边看书边摸索,边实践边总结,同时把这些实践案例写在网上,目的是让自己有更深层次的反思。没想到,文章发在网上,受到很多妈妈的追捧,她们纷纷给我留言说:“你的案例比育儿书上的那些理论更鲜活、更生动,看了别的书不知道怎么办,但是看了你的案例,我却马上就知道该怎么办了。再不济,也能模仿着做。”

她们的这些回应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大家都存在同样的问题:看了书不知道如何去用;她们和我一样,希望看到一些对孩子真正有帮助的案例和方法,更希望看到作者的亲身实践和经验反思,而不是一些空泛的大道理。

后来,我做了华德福幼儿教师和父母培训讲师,由于工作的关系,我会接触到很多孩子和父母,我常常能非常清楚地看到一些孩子存在的问题,也能看到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们的父母,可是令我深深叹息的是:如果父母不做出改变,老师即使倾尽全力,作用也是十分有限的。

值得欣慰的是,我看到了很多父母勇于改变自己,也目睹了他们的孩子发生了巨大变化。这让我坚信:父母有极大的成长潜力,他们应该得到帮助,而不是受到指责。

倾听父母们的痛苦,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育儿方法,这是我的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然而,我个人的力量毕竟太微薄,要给每一个向我求助的人回信,对我来说也不现实;做讲座亲口讲述这种方式虽好,但受益面也很有限;虽然我的文章频见报端,但受版面限制,系统性和理论性会大打折扣。因此,写一本生动的、有经历有反思的育儿书,帮助那些在育儿上存在这样或者那样困惑的家长,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

本书主要记录的是在我儿子豆豆两岁到四岁这段时间里,我在家庭中实践华德福教育理念和P.E.T.父母效能训练的心得体会以及我的一些教育反思,其中的案例均为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在这里,我要感谢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小巫在中国对这两种教育理论的大力推广,让我有机会接触这样好的教育理念;我更要感谢她对我手把手的指导,让我能够深入研究学习这两种教育理念)。

记得小巫老师为我的书《那些母乳喂养的日子——职场妈妈母乳育儿手记》作序时写道:“妈妈们分享她们的亲身经历,往往比书本来得更实用,也更能从心理上提供支持。因为这是‘妈妈对妈妈’的帮助,而不是‘专家对妈妈’的说教。”

同样,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延续我一贯的“妈妈对妈妈的帮助”的风格,给大家提供真正实用的、具有心理支持作用的帮助,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已经是这一领域的专家。

本书既记录了我在家庭教育中的一些成功案例和经验总结,也如实记录了我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失误和反思。我不是一个完美的妈妈,但我接受自己不完美的这个事实。我们常说接纳孩子,那接纳孩子从何做起呢?我想应该从接纳自己开始,从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开始,从接纳自己经常犯错误的事实开始。我不想做一个站在神坛上的专家,我想让大家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妈妈真实的成长历程。我想传达给大家的是,只要有心,这样的成长可以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

看完本书,你或许会认为我是一个很有方法和技巧的妈妈,无论是孩子哭、闹、打人,还是入园、离乳等事情,我都处理得很浪漫温馨。当然,这里面的有些技巧和方法是可以当场拿来就用的,但更多的需要读者消化体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真正派上用场。作为作者,我更希望读者吸收的是藏在方法背后的态度和一个母亲的精神状态。

养育是一场富有诗意的修行。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每一个家庭也都不一样,没有任何一种养育方法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如果非要将某种方法不加选择地生搬硬套,那么伤害的将是我们最爱的孩子。

只要父母勇于自我成长,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那么,只需别人稍加提点,他们就可以创造出适合自己的养育孩子技巧和方法。同样,也只有当父母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时,技巧和方法才能真正派上用场。又或者说,那时的技巧和方法已经不能再称为技巧和方法了。正如武林绝顶高手一般,枯枝飞叶即是武器,何须长剑在手呢?那时,养育孩子就真的是心想事成的事了。

当然,要想心想事成,就必须从自我成长做起。也许你和很多父母一样,正为孩子的表现焦头烂额,或为了孩子正在委屈自己,或正为搞定孩子而扬扬自得……不管你处在哪一个阶段,都没有关系,希望你从看到本书开始,和我们一起重新俯下身来,带着尊重和虚心,陪伴孩子活在每一个当下。育儿是一条漫长的修行之路,它允许我们犯错误,也给了我们时间改正错误,只要我们愿意给自己犯错的机会及空间,那么,我们就能心想事成,成为自己孩子的育儿专家——只要你愿意。云香2015年1月于北京新版序为人父母无须完美

前几天,我的编辑问我:“《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这次再版,有没有要修改的地方?”

是啊,一眨眼四年过去了,当初的奶娃娃豆豆已经长成半大小子,我自己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成熟不少,再看当初的文字,当然会有稚拙之处,是不是要修改一下呢?

以我追求完美的个性,当然是要修改的,可是在电脑前枯坐良久,居然不知从何下手,怎么改都不是当初的心境,怎么改都不如当初的文字动人心弦,于是干脆作罢。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是因为当初那份真实和真诚——当时在我身上真实地发生了这些事情,我趁着所学的理论热气腾腾之时便应用、记录、反思,哪怕不完美,但这份真实和真诚已足够打动人心。

这与我们育儿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真正打动孩子的,不是完美,而是真实和真诚。为人父母无须完美,也做不到完美,因为我们是人而不是神,我们不可能365天24小时对孩子充满爱意,不可能每件事都尽善尽美。尤其是,在生活重压之下,孩子调皮之时,失望、焦虑、生气、愤怒等情绪就会不可抑止地向我们袭来,甚至在我们自己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已经发火了。这个时候,倘若能够真实地面对自己的情绪,真诚地表达自己的需求,那要比做一个强求完美的父母更加容易,也更加重要。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也不需要父母完美,他们需要的是真实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哪怕我们不完美,只要我们真实、真诚,他们就会愿意和我们亲近。

当他们愿意和我们亲近的时候,教育才成为可能。如果一个人说话非常有道理,可是你一看到他就烦,那么他讲得越多,你就越想抽他;相反,如果你喜欢一个人,不管他怎样讲,你都愿意听,就算他讲错了,你也愿意往好的一面想。所以,有关系才能有教育,关系始终都要走在教育之前。

这也是这本并不完美的书能销售得那么好,多次位列当当、京东家教书排行榜前几名的原因。因为它真实、真诚,所以很容易就和大家建立联结,让人看了还想看。

经常有读者评论:“看到这本书,会觉得这就是在讲我自己家里的事儿,特别感同身受,这才发现原来家里鸡飞狗跳的事儿还有这么有效又有趣的处理方法。”“这本书简直不像育儿书,而像是小说,一口气就看完了,还意犹未尽。这可是我看完的第一本育儿书。”“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特别打动人,看一遍就自动刻在心里了,简直有魔性。我孩子只看了一遍,就经常和我说‘云香老师说……’”

……

是的,当我们觉得一本书有趣好玩、感同身受的时候,才能看得下去,看完才能用到自己身上;当孩子觉得跟我们在一起有趣好玩、被理解被接纳的时候,他才会愿意和我们在一起,教育才有可能。

或者说,教育就是发生在这些有趣好玩的点点滴滴之中,不是我们板着脸对孩子说“我告诉你……”,而是你好像什么也没做,但孩子就已经自己有所领悟,学会了自我负责。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这也是我们华德福常说的“教育就是环境,我们只需要提供适合的环境,孩子自然会在环境中完成他的自我教育”。

父母本身就是环境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教育孩子的过程事实上也是一条父母的自我教育之路。比如我自己,在育儿的过程中,每一步都是我自我成长的见证。

曾经,我对孩子充满了期待,他还在肚子里时我就开始胎教,恨不得培养出一个神童来,孩子有一点比不上别人的孩子,我就焦虑紧张,四处打听哪个早教机构可以让孩子更聪明。

后来,我终于明白,这一切都是我自己的投射,是我把自己的不得志投射到孩子身上,希望他能完成我未完成的心愿。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的期待、我的情绪,孩子没有必要为我的期待和情绪埋单,事实上他也埋不了单。我越是期待,他越是让我失望,直到有一天,我把劲儿使在自己身上,允许他走自己的路、犯自己的错,才猛然发现,孩子居然比我曾经期待的还要好。

曾经,我控制不住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就会怨恨父母,因为他们对我的教育方式有问题,让我内心伤痕累累,所以我才会失去爱孩子的能力。

后来,当我走过了和父母和解之路,可以自由拥抱他们,轻松说“我爱你”时,我终于明白自己早已长大,就算父母当初做得不好,我也可以自己负责,自己爱自己,成为一百分的妈妈。而当我做到这一点的时候,面对孩子,我自然情绪稳定。这时候,我才发现并不是过去决定了现在和未来,而是我们如何看待现在决定了未来是什么样的。

曾经,我一直活在别人的眼光中,明明不喜欢理工科,却因为听说理工科好找工作而读到了工学硕士;明明讨厌北京的干燥气候,却为了别人羡慕的北京户口北漂十几年;明明不愿意去做那件事,却因为不好意思拒绝而委屈自己……

后来,我终于成功转型,做了自己喜欢的事业,也有勇气因为一个念头——在有山有水的地方生活——就铺开地图,选择离京。虽然搬去的那个地方,以前我从未听说过,也没有任何亲戚朋友,但当心无挂碍时,前行自然就变得容易。当这样的事情都变得容易的时候,拒绝别人还会困难吗?

曾经,我面对世界,总是非黑即白,偏激固执,凡事一定要争个是非对错。比如,参加学习先得把老师批到体无完肤,然后再慢慢被征服。

后来,我意识到,世事本无绝对的对错,唯有放空自己,以谦卑的态度面对,才能有空间接受新事物,才能让生命充满无限可能。人有空间,能容万物;海有空间,方纳百川。而当我改变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也改变了,不再要求别人都听自己的,谁说话他都愿意聆听,和谁都能玩到一起去。

……

而这一切,都是孩子带来的,所以孩子才是老师,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感恩我有一个如此可爱、如此聪慧的孩子,以至于我经常都会望着他的睡颜感叹:这么好的孩子怎么是我生的呢?我实在太幸运了!

是啊,愿有一天每一个父母都能感叹:我的孩子太好了!我太幸运了!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叹:我的父母太好了!我太幸运了!

记得有一个学员上完我的课程以后,买了一本《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送给自己二十四岁的儿子,上面写了三个字:“对不起!”

你们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吗?她儿子也买了一本《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送给了她,上面写了三个字:“我爱您!”

是的,每一个父母都欠孩子一声“对不起”,只要父母愿意说“对不起”,孩子就愿意无条件地原谅父母所有的不完美。

每一个孩子都欠父母一声“谢谢您”,只要孩子心怀感恩,父母没有不甘之如饴的。

只要我们都愿意改变,距离那声“我爱你”还远吗?

我妈妈,一个六十多岁的农村老人,居然也学会了对我说“我爱你”,而这估计是她这辈子第一次开口说这三个字。何其有幸,我有愿意自我成长的妈妈;何其有幸,我自己也是愿意自我成长的妈妈……

育儿路是一条自我成长路,也是一条凤凰涅槃之路。豆豆成长的这八年,我的容貌、气质发生了巨大变化,连声音都变得甜美动人。可以说,此刻是我这一生最美的时光。最好的年华因你而来,感谢你,我的孩子!也感谢你们,我的每一位读者,愿你们和我一样,因孩子而走上自我成长之路,因孩子而余生每一刻都是最好的年华!云香2019年3月29日于深圳第1章如何倾听年幼的孩子

哭泣是年幼的孩子的表达方式,“不”是他们的口头禅,“立刻、马上、必须”是他们的要求,父母理解性的聆听能让他们产生安全感,聆听能让父母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需要,真正看见孩子。你看见孩子了吗——关注“不良行为”发生的真正原因

爱是连接,爱是看见,爱是你在我面前,而我确实“看见”了你。

豆豆和强强(化名)在前面跑,我和强强妈在后面跟着,忽然强强发现了旁边的彩绘墙,大喊:“跳跳虎!”

墙上画了一只正在跳高的老虎,可不是一只跳跳虎嘛。我正想呼应他一句,豆豆在前面兴奋地喊起来:“妈妈,快来看大象哥哥!”

大象是豆豆最喜欢的动物,怪不得他这么兴奋。我赶快跑过去,和豆豆一起看大象。正在这时,那边的强强又喊又跳:“跳跳虎,妈妈,跳跳虎!”

强强妈随口“哦”了一声就继续往前走。

强强又喊我们:“阿姨、豆豆,跳跳虎!跳跳虎!”

豆豆忙着看大象,没工夫搭理他,我要陪豆豆看大象,所以也只是随口应了一句。

强强又喊:“妈妈,跳跳虎!跳跳虎!”

强强妈边走边说:“快点走,别磨蹭了。”

眼看着妈妈已经走过彩绘墙,强强急了,把手里攥着的一沓卡片狠狠地扔在地上,大哭起来。

强强妈莫名其妙地看着强强,走回来问:“你怎么了?乱发脾气!”

我说:“他想让你看那儿画了一只跳跳虎。”

强强妈随意看了一眼,说:“哦,看到了。走啦!哎,你看前面谁来了?那不是隔壁张叔叔吗?强强赶紧叫张叔叔!”

强强哭着大喊:“我不叫,我不叫!”

强强妈感觉很没面子,皱着眉头说:“你看看你,怎么这么不懂礼貌!天天跟豆豆在一起,你怎么就没学到豆豆的好?你看看豆豆多有礼貌!”

说话的当口,豆豆自顾自地在地上捡强强扔掉的卡片。强强一看,急了,冲上来打豆豆:“你让开,让开,还我卡片!”

强强妈感觉更没面子了,拉住强强就吼:“你不要了,扔地上的,人家还不能捡?自私自利!妈妈天天教你要懂得和别人分享,你怎么就不长记性呢?你还想打人,你怎么遇到事情就喜欢动手呢?你没有嘴巴吗?不会说话吗?妈妈有没有说过打人是不对的行为?快,跟豆豆道歉!”

强强边挣扎边大哭,豆豆把卡片塞到强强手里,说:“给你,我不捡了。”

豆豆的意思是,既然捡你的卡片你这么伤心,那我还给你,你就别哭了吧。

强强妈更生气了,数落强强:“你看人家豆豆多懂事,你还比人家大呢,怎么就不能学着点?”

我特别不愿意掺和别人教育孩子的事情,但看到场面这样失控,只好走上前去,一手拉着豆豆,一手指着跳跳虎说:“我看到了一只跳跳虎,它穿着黄色的衣服!”

豆豆也说:“他在跳高,太好玩了!”

正在大哭大闹的强强忽然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马上就不哭了,跑过来说:“这是我先看见的,它是一只跳跳虎!”

说着,两个孩子开始嘻嘻哈哈地跳起来。强强妈叹口气说:“这孩子,没法教,累死我算了。”

强强妈以为自己的孩子难带,把一件本应该很开心的事情搞得跟世界大战一样,还给孩子贴了一堆标签:磨蹭、乱发脾气、不讲礼貌、自私自利、不会说话、不懂分享、喜欢打人、不懂事等。

她看见了孩子这么多的缺点,却唯独没有看见孩子为什么会忽然大发脾气。当孩子看见墙上画着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时,心里是多么欣喜呀,他毫无保留地想要和妈妈一起分享自己的喜悦,可是妈妈却看都不看一下就走了。他的高兴没有人分享,他是多么扫兴呀。

于是,他喊自己的好朋友豆豆来和自己分享,可是豆豆忙着自己玩,没有搭理他。他又喊妈妈,妈妈只是批评他“别磨蹭”,自顾自地走过去了,完全无视他的发现与欣喜。

他拼命喊妈妈,妈妈却没有回应。眼看妈妈就要走过去了,看不到跳跳虎了,强强想到最快能让妈妈注意到自己的方式就是“扔东西,大哭”。

果然,他成功吸引妈妈过来了,可是妈妈的注意力却变成了“跟隔壁的张叔叔打招呼”。可以说,这时强强心中是多么绝望呀。妈妈,我到底要做什么,你才能看见我?喊,没有用;叫,没有用;哭,没有用;动手,也没有用。我还这么小,我实在是没有更多的办法让你注意到我。你说,我到底要做什么,你才能看见我在关注什么;我到底要做什么,你才能看见我心里在想什么;我到底要做什么,你才能看见我的情感和需求。

写到这里,我的眼眶都忍不住有点湿润了。是啊,别说孩子,就是一个成年人面对这样的情况,也会有“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绝望吧?

没有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与“不良行为”相伴的,论起灵魂的纯真与善良,我们有几个人能比得上孩子?可以说,孩子的“不良行为”都是成年人给逼出来的,孩子所有的“不良行为”都是因为他有未被满足的需求,比如需要爱,比如需要关注。

孩子之所以可怜,就在于他没有办法明确地告诉你他的需要:“妈妈,我需要你爱我。”“妈妈,我需要你关注我。”如果他能说得出,那他就不是一个孩子了。身为孩子,他所想到的办法只有哭、闹、打人、摔东西等,而在大人眼里,这些无疑都是“不良行为”。遗憾的是,家长看到了所谓的“不良行为”,却没有看到这个“不良行为”背后孩子的真正需求。忽略这个真正需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忽略了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各种预设,把那些本来好的行为也看成“不良行为”,更别说去看看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需求了。这也导致我们根本看不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也没办法真正去倾听孩子、理解孩子。

比如,有一天,我抱着豆豆上楼,走到三楼,我说:“我累了,抱不动了。”

豆豆立马下来,一屁股坐在楼梯台阶上。我又累又饿,一下子就火了,他这是撒泼的节奏吗?

我压着火气,问:“怎么坐下了?”

豆豆说:“妈妈,你快坐下歇会儿。”说完还给我捶腿。

那一刻,我惭愧极了。孩子的心地是那样单纯、善良,而我没有问过他一句话,就凭我所看到的在心里给他贴上了“撒泼”的标签。

孩子的问题行为往往都是这样发展的:

给父母发信号得不到回应或者被否定,反复发了很多次信号以后,孩子变得烦躁易怒,经常大喊大叫;

愤怒的表达方式经常被父母打压,无法向外求助,只能向内压制,变得冷漠,不喜交流,开始逃避;

逃避的行为被禁止以后,开始自暴自弃,暴戾厌世;进一步被父母打压后,开始选择自残;

继续被父母“教育”,最后无路可走,自杀。

2013年重庆摔婴女孩出现以后,大家都在怀疑她家里有人家暴,而她父亲却又竭力否认。我虽不敢确定这个女孩的父母是否对她进行过家暴,但我可以断定,她父母从来不曾看见过她,否则,她的心理不可能扭曲到这种地步。

每天,我们都看到孩子在我们面前晃悠,但又有几个父母真正看见孩子内心的渴求了呢?

有多少人如强强妈一样,只是看到孩子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良行为”,却没有看见孩子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又有多少人和我一样,看到孩子的行为之后,马上在心里给他贴了一个不良标签,而事实上孩子的本意却是善良的呢?

不曾真正关心孩子的所思所想,不去倾听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就无法与孩子建立连接。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孩子其实只是我们以为的孩子,与真正的孩子没有关系。

有人可能会觉得我夸张:“孩子是我自己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我那么关心他,恨不能全部心思都扑在他身上,从他一个表情我就知道他是不是饿了,从他一个动作我就知道他是不是想要尿尿,我怎么会没有看见孩子?你要说他大了,上学了,我有可能不太了解他,但现在他还这么小,在我面前,他这不跟透明人一样吗?”

孩子什么时候渴了饿了,这样的生理需求我们确实都能看到(事实上否定孩子生理需求的父母也为数不少,孩子明明不渴,大人却强迫他们喝水;孩子明明吃饱了,大人却说没吃饱,还能再吃),但是,他的心理需求你看见了吗?他虽然很小很小,但他也是一个独立的、有自己思想的个体,再完美的父母也不可能时时刻刻“看见”孩子。问题是,你确定你大部分时候都能看见他吗?

爱是什么?爱是连接,爱是看见,爱是你在我面前,而我确实“看见”了你。为何总是打妹妹——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要

做父母的,时刻都要想着孩子所谓的“不当行为”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需求。聆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你会发现,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那样可爱、善良。每一个孩子的心理需求都值得我们去尊重,都值得我们尽力去满足。

那是几年前的事情了,我和弟弟两家人都回家陪父母过春节,弟弟的女儿一岁了,由于是自己的亲侄女,我经常会按捺不住自己的喜爱之情,时不时地抱起她亲吻。当时我很明显地感觉到豆豆对我的这种做法很不满,但我并没有理解他的情绪,而是对他进行空洞的说教:“宝贝,涵涵是你的亲妹妹,跟外面看到的那些弟弟妹妹都不一样,所以妈妈要经常抱她。你放心,妈妈最喜欢的是你,第二喜欢的是涵涵。”

豆豆并没有把我的话听进去,反而开始动手打妹妹,尤其是当我在场的时候。他打起妹妹来毫不留情,边打还边斜眼看我,明显是一副要挑战的模样。

我很恼火,这孩子怎么这样?我不是跟你说清楚了吗?你也不打别的小朋友,怎么到了自己妹妹这里,就这样呢?你怎么这么自私呢?

无知的我冲着他喊:“不许打妹妹,听见没有!”

豆豆很委屈地自己去玩了,而我则愚蠢地抱着涵涵哄她别哭。

事情的爆发是在我独自带两个孩子的那天。那天家里人都有事出去了,只剩下我一人带着两个孩子。

一会儿豆豆要拉臭,一会儿涵涵哭着要找妈妈,我越忙越乱,真是恨不能生出三头六臂来。好不容易把两个孩子都哄好了,我停下来去喝水,忽然听到涵涵大哭,我吓得赶紧跑过去看,原来豆豆在用鞋子敲涵涵的头。

看见我了,豆豆不但没有停手,反而转了个优美的圈,然后用脚去踢涵涵。

我一下子气不打一处来,抓住豆豆就在他屁股上狠狠地拍了两下。拍完,自己猛然惊醒:我打孩子了!我第一次打孩子了!

看见两个孩子都在伤心地大哭,我瘫坐在地上,又是懊悔又是自责,真觉得自己废物到了极点。

事后,我只要想起这件事,就懊悔不已。我知道,我到了该学习的时候了,我的知识已经不足以支撑我成为一个合格的妈妈了。

我后来参加了P.E.T.父母效能训练、完形心理学、家庭系统排列等培训,学了更多心灵成长类课程,知道豆豆当时打妹妹纯粹是为了引起妈妈的关注,以便验证妈妈对他的爱,确定自己是妈妈最重要的孩子这个事实。当时,我没有发现这一点,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纠正孩子的行为上,而完全忽略了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需求,怪不得豆豆会变本加厉地打妹妹。试想当时,孩子该有多委屈和伤心啊!

萨提亚有一个冰山理论,它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海平面上很少的一部分行为,而更大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我们需要的,就是发现行为下面所隐藏的内心世界,这才是解决问题之道;否则,仅是纠正行为,治标不治本。

冰山分为七层,最上面的一层是我们能直接看见的,也就是孩子的行为,其他层次则隐藏在冰山以下,需要我们用心才能发觉。萨提亚的个人内在冰山图

就拿豆豆打妹妹这个事情来说,这七层依次是:

1.行为:打妹妹。

应对方式:指责、攻击。

2.感受:愤怒、恐惧。

3.深度感受:担心。

4.观点:如果没有妹妹,妈妈就会爱我。

5.期待:我可以得到妈妈的关注。

6.渴望:爱。

7.自我:我是不重要的、不被爱的。

在我按照这个冰山图进行心理分析时,我的心又一次受到了震撼。如果不是仔细去体会、分析,我哪能想到豆豆一个简单的打人背后包含着这么多情绪和感受。我们常常说孩子不懂事、自私、不懂得分享,可我们何曾想过要用心去体会下面的“冰山”呢?不懂事的到底是大人还是孩子?

在孩子打架的问题上,我通常的做法是不干涉,孩子们爱打架打去,父母们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我相信孩子们能依靠自己的能力找到合适的相处模式。但是像豆豆这种因情绪问题引发的频繁打人问题,却是需要大人帮助解决的。

如果我们能真正看到孩子打人这个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排除那种争夺玩具、发生口角引发的打架,因为这种是完全正常的,是孩子之间交往的一种方式),那么解决问题、满足孩子需求的办法也就会应运而生。

记得豆豆刚上幼儿园约半个月后,忽然开始频繁地打小朋友,争抢玩具时会打,没有任何征兆时也打,不管老师在与不在,他都照打不误,其他孩子自然也会对他的行为做出反应:孤立他,都不和他玩,给他起了个外号——“幼儿园里最爱打人的孩子”。

虽然每次他打了别人,老师都会抓住他的手告诉他:“小手喜欢做工作,不喜欢打人。”可是,豆豆打人的行为却更加严重。与此同时,在家里他也开始出现晚上反复做噩梦哭闹的情况。

所以,当老师请我去幼儿园谈话时,我心里是非常难受的。尤其是当我看到一群孩子围着豆豆喊:“豆豆,我们不喜欢你!你是幼儿园里最爱打人的孩子!”豆豆孤独无助而又倔强地站在中间,我心酸不已。让孩子独自面对这样的情况,这是做父母的失职啊。

当时老师建议我给豆豆讲故事,她们推荐了苏珊·佩罗的《故事知道怎么办》中的一个治疗孩子打人的故事《张牙舞爪的小螃蟹》,让我讲两个星期试试,看孩子的状态有没有改变。故事讲完了以后,豆豆打人的情况明显好转,我窃喜不已,以为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没想到几天后,老师又打来电话,说豆豆故态复萌,还是经常性地打小朋友,尤其是在老师看不见的时候。老师说:“故事应该是有用的,只是这个故事不是您自己编的,可能不适合您的孩子,我建议您自己给孩子编个故事疗愈一下孩子的这个行为。”

这可把我给难住了,虽然我之前经常给孩子编故事,但基本上都是没有任何目的性随口编的,真正的治疗性故事我还真没尝试过。

恰在那时,我正在参加“小巫艺术养育课程”的培训,有一天的课程是教我们编故事,小巫老师说,治疗性故事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针对孩子的某个行为编故事,比如孩子打人,我们就针对孩子打人这个行为编一个故事,将孩子的行为和解决方案全部编进去(比如,在《张牙舞爪的小螃蟹》中,抓人是行为,解决方案是戴手套)。这是头痛医头的做法,对五岁以下的孩子可能有效,也可能无效,但对五岁以上的孩子往往起不到作用。

第二个层次是针对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编故事,比如孩子打人,他为什么打人呢?是因为嫉妒妹妹,对吧?那就编一个不要嫉妒妹妹、兄弟姐妹和平友爱的故事。如果第一个层次是在部分叶子上洒水,那么第二个层次就是在所有的叶子上都洒上水,而真正有效的方法应该是在树根上洒水,这就是治疗性故事的第三个层次,也是最高层次。

第三个层次是我不管你的行为是什么,我就看你行为背后有什么样的心理需求,根据心理需求来编故事。

就比如豆豆在幼儿园打人这件事,他打人背后的心理需求是什么?为什么在入园约半个月后开始打人呢?

一种可能是他想赢得关注。豆豆是不是为了在新环境中赢得老师关注而打人呢?但我向老师了解后得知,不管老师在不在,他都会打人,老师不在的时候,甚至打得更厉害,因此,他应该不是为了得到老师的关注而打人的。

另一种可能是环境的变化,给孩子带来了心理压力。孩子不知道自己在这个集体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位置,也不知道老师和小朋友们是否真正接纳自己,他很想试探一下,看看大家到底对他怎么样。而对于一个三岁多的男孩来说,他能想到的试探手段就是打人。

我想到的第三种可能是,豆豆此时恰好三岁多,这正是男孩稍微有点力量的时候,这时的男孩经常会像公鸡一样骄傲,仿佛自己就是国王,就是大力士,因此他很想试验一下自己的力量,更想让别人承认自己的力量。可是他又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把这种力量展示出来,于是他就开始打人了。

弄清楚孩子打人背后的心理需求后,编故事就容易了。在小巫老师的指导下,我和同组的乔瓦娜、杨莹一起现场编了这个故事(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老师小巫的指点和两位同学的通力合作,尤其是乔瓦娜对故事的整理):寻找光明的小王子口述:乔瓦娜、杨莹、云香;指导:小巫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王国。王国里住着国王、王后和一个快乐的小王子。小王子最喜欢佩着一把又漂亮又锋利的宝剑在森林里玩耍。他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一天天地长大了。

有一天早上,小王子睡醒了,发现天空布满了厚厚的乌云,乌云挡住了太阳,还把蓝天遮得严严实实的,一丝缝儿也不露。整个王国见不到太阳,白天像晚上一样昏暗,夏天像冬天一样阴冷。时间长了,树叶开始凋谢,花草也枯萎了,庄稼不再生长,动物们奄奄一息,连国家的子民们也变得没精打采、瘦弱无力,许多人都生病了。

国王很着急,每天都在和大臣们讨论救助国家的良策,却始终没有找到解决办法。国王与王后愁容满面、唉声叹气,急得头发都白了。小王子看到了,很想为他们排忧解难。他看着阴云密布的天空,真想用手中的宝剑把乌云劈开!他一口气跑到森林里,冲着遮挡天空的树冠拼命地劈、砍,大树上的树枝、树叶在利刃之下纷纷折断、掉落。他不停地劈啊砍啊,连着砍了七天七夜,一大片树都被他砍得光秃秃的,天空却还没有晴朗起来。

小王子又累又气,终于躺在一地厚厚的枝叶上睡着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他突然在梦里听到了一个声音:“在那乌云最深最重的天边,有你想要的答案!”

小王子被这声音惊醒了,他左看右看,并没有找到说话的人。他决定不管那么多了,站起身来按照那声音的指引,朝着乌云最深最重的天边走去。

天边可真远啊!小王子在森林中不停地走着,累了就歇歇脚,饿了就吃点果实。

他走着走着,遇到了一大片荆棘,又密又尖的刺挡住了去路,他便用宝剑把它们砍断,继续前行。

他走着走着,遇到一条大河,水流又深又急,把道路分成了两段,他便用宝剑砍掉一些粗树枝,扎成木筏乘着过河。

他走着走着,遇到许多豺狼虎豹亮出牙齿和利爪,他就举起手中的宝剑把它们杀退,继续向天边走去……

越走,云雾就越浓重;越走,道路就越迷茫。小王子一口气走到了云雾的深处,那里已经黑得看不到自己的手指了!小王子跌跌撞撞地往前走,突然,他绊了一跤,扑到了什么人的身上。“你来了,我的孩子!”一个威严又和善的声音突然响起,小王子拔出宝剑,手中的宝剑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把四周照亮了。小王子一看,面前站着一位老人,老人被粗重的锁链绑在石柱上。“你是谁?”“光明之神!”“你为什么被绑在这里?我们需要你!”小王子说着,举起宝剑拼命去砍那锁链,宝剑与锁链相击,迸射出无数火花,闪烁着寒光。锁链太结实了,小王子的手都被震疼了,但无论如何都砍不断那锁链。

光明之神一直耐心地等着小王子:“这样砍是砍不断锁链的,请你把宝剑插到锁链中间试试看。”小王子照做了,只听“铛”的一声,锁链重重地落在地上。

光明之神恢复了自由,他拿起小王子的宝剑说:“这本是我的光明之杖,有一天它丢失了,我就被黑暗困在这里。现在,它回来了。谢谢你把它送了回来。”话音刚落,宝剑就回到了光明之神手里,变成了光明之杖原来的模样。

光明之神举起失而复得的光明之杖,指向天空,只见浓雾聚集,乌云翻滚,一瞬间电闪雷鸣,下起了倾盆大雨。雨点越来越小,天空渐渐晴朗起来。不一会儿,风停雨住,河水奔流,枝叶繁密茂盛,花草郁郁葱葱。

接着云雾散开,一束金色的阳光照射着大地,天空出现两道美丽的彩虹。小王子与光明之神告别,向自己的王国走去。他回过头望了望光明之神所在的方向,看到了太阳的光辉,那是光明之杖发出的金色光芒。

这个故事我给豆豆讲了两个晚上,从第三天开始,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豆豆不再主动打人了。很快,他在幼儿园的被动状况也有所改善,再也没有孩子说豆豆是“幼儿园里最爱打人的孩子”了。无独有偶,当时和我有同样困扰的乔瓦娜对自己的儿子讲完这个故事后,也收到了同样的效果。

这个故事之所以能有效解决豆豆在幼儿园打人的问题,原因就在于它是对症下药的,针对的正是豆豆打人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相反,如果我没有分析豆豆打人背后的真正需求,而直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话,故事是不可能起到这样的疗愈作用的。

我分享这个故事,不是要告诉大家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治疗孩子打人的方法,而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由于每个孩子打人的原因不同,打人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也会不一样,所以不能使用同样的故事。找到孩子打人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关键。

做父母的,时刻都要想着孩子所谓的“不当行为”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需求。聆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你会发现,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那么可爱、善良,每一个孩子的心理需求都值得我们去尊重,我们都应该尽力去满足。我不想吃饭了——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与接纳他的情绪不矛盾

孩子好的生活习惯需要培养,但更需要示范。只有父母自己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满心欢喜地过好每一天,孩子才有可能真正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孩子吃饭这个问题上我犯过很多错,和很多妈妈一样,我也曾担心如果由着孩子的性子,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话,那么孩子就不能养成好的习惯。下面的一个例子就可以说明当年的我有多僵化和不通情理。

豆豆两岁多时,我带他到我的高中同学家里做客。吃饭时,豆豆很是兴奋,不断想加入大人们的谈话中,可是大人们往往敷衍了他几句之后又继续聊天,这让豆豆很是郁闷。于是,豆豆干脆不吃饭,大声唱歌:“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

叔叔阿姨们赶紧说:“哇,豆豆唱得真好,赶紧吃饭吧,吃完接着唱。”

这种表扬自然是言不由衷的,其目的是后面一句“赶紧吃饭”,豆豆怎么不明白?所以,豆豆根本不理,用更大的声音唱歌,这样一来,我们谁也没办法聊天了,谈话声全被豆豆的歌声盖住了。

我自以为是地跟大家说:“没事,我们都吃饭吧,他唱到没劲儿也就不唱了。”

于是,大人们继续吃饭,豆豆无奈地唱了几句,果然不唱了,但他又开始换花样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玩弄饭菜,故意捣乱,抢我筷子,让我吃不好饭,还以一副狡黠的表情看着我,那意思是看我怎么办。

我说:“豆豆,等我吃完饭,我会等你五分钟,如果到时候你的饭还没有吃完,我就要收碗了。”

豆豆丝毫不为所动,变着花样地玩。五分钟过去了,看我真的要收碗,豆豆急了,大喊:“我还要吃呢。”“还要吃?那好吧,我就再等等你。”

豆豆一看我停下来等他,就兴奋了,站在凳子上跳起舞来。

我说:“时间到了,我收碗了。”

于是,我在豆豆的大哭声中直接将饭菜倒进了垃圾桶。那天,豆豆哭了20分钟才停止;那天,我以为自己做得很好,既温柔又坚决;那天,我的同学说她看到了我有史以来最冷漠的一面。

当我的同学告诉我她的看法时,我大吃一惊:“我冷漠?我不是很尊重孩子吗?我做每一步都事先跟豆豆说了啊?最后倒掉饭菜那不是应该的吗?不然他以后吃饭总是这样,我该怎么办?”

同学还没有孩子,她也没办法提出好的建议,只是说:“如果你站在孩子的角度,你就会知道你今天的做法有多冷漠了。作为一个旁观者,我都受不了。对一个孩子,有必要那么冷酷吗?”

那是第一次有人对我的这种做法提出异议,要知道我之前对此都是深信不疑的,因为好多书上都是这么写的。

那时我已经学了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也知道如何进行角色扮演。于是,我请我同学两口子和我一起进行角色扮演,演豆豆的就是我自己。我细细体味着豆豆当时的心境:希望得到大家尤其是妈妈的关注,可他们每一个人都毫不在意,兴高采烈地交谈着,仿佛我就是一个多余的人,似乎让我坐在这里仅仅是因为我要吃饭一样。这让我太愤怒了!我偏不吃饭,看你们能把我怎么样!好不容易妈妈注意到我了,她居然严令我在五分钟内吃完,她怎么不想想我有多生气?最后她居然把我的饭给倒掉了,她怎么可以这样对我?我还是她的孩子吗?她实在是太冷漠、太冷酷了!我太生气、太委屈了!

角色扮演的结果把我吓了一跳,原来孩子不吃饭的背后有这么多的心理活动,而我完全没有关注到这些。我所想的仅仅是要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可是我的这种做法除了让孩子感到冷漠和失望以外,还有其他作用吗?

第二天,再在同学家吃饭时,豆豆故技重演,大家说话时他也大声说,这时我会安静地倾听豆豆在说什么,并不时回应他。当豆豆又试探性地唱歌时,我说:“大家都安静一下,豆豆要唱歌了。”

豆豆很高兴,唱了好几首,我们边吃边听。等他唱完歌,见我们都已经吃完饭了,就说:“我要吃饭了,等我啊,不能把我的饭倒掉!”

我真诚地说:“昨天把你的饭倒掉是妈妈做错了,对不起,你想吃到什么时候就吃到什么时候,我们先去洗碗了。等你吃完,把碗送到洗碗池里来吧。”

豆豆很快把饭吃完,哼着小曲把碗送过来,看着心情非常好。当然,心情好的还有我,同学们也都笑盈盈的。原来放下妄念,轻松的不光是我自己。这次事件对我来说是一个转折点,自那以后,在孩子吃饭的问题上,我不再纠结于形式,而是更多地去想孩子当时心里需要的是什么,我怎么做才是一个母亲出于本能的做法,才是真正爱孩子的做法。

从同学家回来以后,我们家开始全面放开吃饭这件事,当我不再执着于培养孩子所谓的好习惯时,我发现孩子其实非常会自我管理。原来真正好的生活习惯,只要父母做到,孩子就能看到,更能学到。

比如以前,我会要求必须在餐桌上吃饭,没吃完就不可以离开餐桌,每次豆豆吃到一半就跑掉了,我会立马把他抱回来吃。他如果还是要离开,等我们都吃完,他就没有饭吃了。可以说,每次他跑去玩时都是很不专心的,不断关注着我们有没有倒掉他的饭菜。如果我们倒掉他的饭菜,他就会不依不饶地哭个不停,可是下次他还是会吃到一半就跑去玩。时间长了,我发现表面上我们是在争夺一碗饭菜,实际上我们在进行一场权力之争,看到底谁说了算。

于是,我决定放下心中的妄念,随孩子自己的意愿。谁说一个吃饭吃到一半跑去玩的孩子就一定会养成所谓的坏习惯呢?难道我还担心他一辈子吃饭都是吃到一半就跑去玩吗?当我真正放松下来,豆豆反倒很少离开餐桌去玩了。偶尔他吃到一半想起有什么好玩的游戏还没玩够,于是就跑去玩了,我都不会干涉,我会继续把饭留在餐桌上,他什么时候回来吃都可以。事实上,我越放松,他就越容易安静地把一顿饭吃完再离开餐桌。

我有一个朋友,有段时间有类似的困扰:她的大女儿总是吃饭吃到一半就跑去玩。朋友想了很多办法:把孩子抱回来、说教、威胁……都没有用。有一天,她忽然找到了孩子这样做的真正原因,原来她家有两个女儿,吃饭时大女儿坐的位置是靠近爸爸的,而妈妈的心思则更多地放在年龄较小的小女儿身上,恰巧他们家儿童游戏区的位置是正对着妈妈的视线的,也就是说,这个孩子想要妈妈关注自己、正眼看着自己,那她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坐妹妹的位置;二是跑到游戏区。找到真正的原因后,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朋友调整了家人在餐桌上的座位,之后大女儿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记得豆豆刚出生时,我曾经在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我们要保证)孩子饿了就有食物吃,但当他们不饿的时候,也不能强迫他们吃。”那时我将这句话奉为《圣经》,在母乳喂养、添加辅食的过程中时刻牢记,可是当孩子逐渐长大,我却因为心中的种种恐惧、焦虑慢慢地忘记了这句话,开始陷入我和孩子的权力之争中。

我们常常说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这个习惯怎么培养,我们却很少去想。我们自以为培养好的习惯,就是要求他们把现在的一切做好,却没有考虑过依照孩子的个性和心理发展水平,我们的要求他们到底能不能做得到。难道每一件小事都做好的孩子就真的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吗?当习惯变成僵化的规则时,当关心变成冷漠时,我们可知,孩子接收到的不仅是我们的要求,更多的是我们的态度。

尤其是当孩子有情绪、明显不高兴时,如果我们依然想着僵化的规则和培养所谓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显得更不合情理。谁没有不高兴吃不下去饭的时候呢?这时候,倾听孩子、接纳孩子的情绪远比要孩子吃饭来得重要。

有一个妈妈属于平时严格要求孩子的类型,她看到我的一篇文章,学到了如何通过倾听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这一天,她十二岁的女儿不吃饭,要是在以前,她会很强硬地要求孩子吃饭,但这次她决定改变一下自己的做法。于是,当孩子说“又是这几个菜,看着都腻了,我不吃了”时,她说道:“你不想吃这些菜吗?”孩子吃惊地瞪着她,半天说不上话,还以为她吃错药了呢。孩子没再说别的话,自己就去盛饭吃了。当时她特别惊讶,事后给我发微信说:“原来我女儿只是想要我听她抱怨而已,而我以前居然因为这个跟她讲半天忆苦思甜的道理,最后还不欢而散。”

是啊,孩子不过是想抱怨一句而已,哪有我们心中想的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又是生活习惯,又是娇生惯养,犯得着拔到那样的高度吗?

还有一个妈妈也碰到过类似的情况。她儿子打完球回来,气呼呼地说:“晚饭我不吃了,不要管我。”(1)

她及时控制住自己想要说教的冲动,开始和儿子共情:“你心情不好,连饭都不想吃了。”

她儿子说:“是啊,那个×××太可气了,自己打球打不好还推人,气死我了……”

你看,这还是一碗饭的事吗?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回来,不过是想发泄一下,说句气话而已,做母亲的如果想到的只是自己的辛苦,开始唠叨孩子:“我做饭容易吗?你说不吃就不吃!我活该累死累活吗?你就和你爸一样,你爸……”

面对这样的妈妈,孩子想不关闭心门都难。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家长在孩子稍微大一些以后束手无策,不知道怎么教育他。你都不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你怎么教育他?怎么帮助他?

有人曾跟我说:“你这种做法会把孩子惯坏的,他一顿饭不好好吃,就知道了以后每顿饭都可以不好好吃,那不就乱套了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后这个孩子无法无天,那就完蛋了。”

仔细想想,这个推论其实是过于简单粗暴。一顿饭没吃,就代表以后每顿饭都不好好吃了吗?吃饭是什么?是痛苦的折磨吗?是刑罚吗?一定要有人提着那虚拟的皮鞭跟在自己屁股后面,孩子才不会逃避吃饭这场苦难吗?不好好吃饭就代表着无法无天、会完蛋吗?

别逗了,要是这样就完蛋了,那世界上的孩子都完蛋了。本来孩子的行为不是问题,一旦我们把这个行为当作问题,并贴上问题标签,就有可能让孩子的行为真正成为一个问题。这种满心怀着恐惧、生怕失去对孩子的控制力的家长真是孩子的噩梦啊。

孩子好的生活习惯需要培养,但更需要示范。只有父母自己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满心欢喜地过好每一天,孩子才有可能真正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接纳孩子的情绪、满足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与培养好的习惯并不矛盾,甚至可以这么说,只有先接纳了孩子的情绪,才有可能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所以,当我们因为孩子一顿饭不吃就慌慌张张时,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我们自己:我们在紧张什么?我们在焦虑什么?我们内心又有什么样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说到底,教养孩子就是我们重新面对自己的过程,就是我们重新成长、自我修炼的过程,只有当我们心中没有恐惧、能够坦然面对生活时,教育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养育才能成为富有诗意的旅程。(1) 共情(empathy):是由人本主义创始人卡尔·罗杰斯提出的心理学术语,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打碎瓶子的小豆豆——接纳情绪比追究责任更重要

不指责、不评价、不讲大道理,将处理事件的责任还给孩子,信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孩子也必定能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有能力、有担当的人。

吃早餐时,豆豆一手拿着酸奶瓶,一手插吸管,由于用劲过度,一不小心瓶子滑出桌面,摔在地上,一时间玻璃四溅。

豆豆看着碎玻璃发愣,眼睛噙满泪水,我轻轻握着他的手说:“刚才吓了一跳吧?”

豆豆“哇”地哭出了声,边哭边喊:“我要把瓶子装起来!我要把瓶子装起来!”

我把他抱到沙发上,安静地倾听他说话。

豆豆一直哭喊:“我要你重新给我买一瓶新的!”

我:“你希望妈妈给你买一瓶新的没摔破的酸奶。”

豆豆:“你去买,我在家等你,然后重新起床,重新吃早餐!”

我:“如果能重新来一次就好了。”

豆豆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要重新来,重新起床,重新吃。你去买啊,你去啊!”

我:“你很希望重新再吃一次早餐,这样,你可能就不会打碎瓶子了。我也很想帮你,但我做不到,因为奶奶那儿已经没有新的酸奶了。”(我们订的是新鲜酸奶,每天送的那种,即使下楼,也不可能再买到。)

豆豆大哭:“你要不帮我,我就不理你了。”

我:“嗯。”

豆豆:“你快去啊!”

我:“嗯,希望妈妈快去。”

……

豆豆一直哭,我一直抱着他倾听。

转眼间,他哭了半个小时,哭着哭着,他的声音开始发生了变化,变成那种撒娇式的哭泣,最后开始自己编歌:“装,装,装酸奶,装一个酸奶重新喝,哎呀哎呀哎呀呀……”

我好笑地看着他,能把一场哭闹编成一首歌来唱,这娃也够好玩的啊。这时,我站起身来想要去厕所,豆豆连忙说:“妈妈,地上有碎玻璃,你要小心,不要把脚给划破了,要穿好鞋。”

我说:“好,地上的碎玻璃需要收拾一下。”

豆豆:“没事,我来吧,我自己能扫。”

豆豆跑到厨房拿来扫把和簸箕,把地上的碎玻璃“仔细”扫了一遍,我在一旁指导他如何做才能避免被玻璃扎到。扫完后,我们又一起把碎玻璃装进厚纸袋里,上面贴上“内装碎玻璃,小心”的标签(防止捡垃圾的人不小心扎到手),豆豆还在标签上画了一幅碎玻璃的画。做好后,豆豆告诉我:“好啦,没有碎玻璃啦,我再拖拖地吧,你把这个地弄得太脏了。”(你这小家伙也太颠倒黑白了吧,明明是你自己洒了酸奶弄脏的,怎么变成我弄脏地了?算了,咱大人有大量,不和你计较了。)

豆豆拖完地(画“大”字一般),自己回到餐桌上把剩下的早餐吃完,再没提酸奶的事情。我没有表扬他扫地,也没有批评他扫得不干净。只是等他和爸爸出去玩以后,又仔细地打扫了一遍。

孩子打碎东西或者做错事情以后,内心往往是很恐慌、很紧张的,这时我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应该是安抚孩子的情绪。因为我们是在养孩子,而不是在养物品,不管摔碎的是什么物品,在那个当下,最重要的是孩子,而不是物品。

遗憾的是,这个浅显的道理大部分家长却不懂,在孩子打碎东西(或做错事情)时,我们的关注点立马集中到东西或者责任上了:“你怎么就这么不小心呢?我都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要小心一点,你怎么就不上心呢?”

孩子打碎东西以后,自己必定也被吓了一跳,心里也懊悔得不行:“我刚才怎么就不小心呢?如果刚才我换种方式拿瓶子,那就不会摔碎了。唉,我怎么这么笨呢?”

这也是为什么豆豆在打碎酸奶瓶后,哭着喊着要重新来一次(注意这里,他的要求不光是要买一瓶新的酸奶,而且是要重新起床,重新吃早餐,一切都重新开始,这也是处于追求完美敏感期的孩子的典型表现)。孩子非常懊悔,他自己也懵懵懂懂的,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把瓶子打碎了,他真想重新来一次,这样瓶子就不会破了。此时,豆豆的这种表现看似无理取闹,但事实上背后有其深刻的心理原因。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