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通史(第六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7 13:21:48

点击下载

作者:李楠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世界通史(第六卷)

世界通史(第六卷)试读:

世界近代卷

莱克星顿的枪声

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西班牙、法国、英国的殖民地逐渐在北美建立起来。英国从1607年开始殖民统治,到18世纪后半期,英国在大西洋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每个殖民地都由英国派来的总督统治。这时的殖民地已经开发了大量的种植园,建立了纺织、炼铁、采矿等多种工业,经济比较繁荣。

英国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不断增加殖民地的税收,对殖民地进行蛮横的压榨和残酷的剥削。1765年,英国人又想出个新花样:印花税。他们规定,一切公文、契约合同、执照、报纸、杂志、广告、单据、遗嘱,都必须贴上印花税票,才能生效可流通。这激起殖民地人民极大的愤怒,于是,“自由之子”、“通讯委员会”等秘密反英组织相继出现,各地都发生了反英事件,抵制英货、赶走税吏、焚烧税票、武装反抗等等。

这一切引起了英国政府的恐慌,他们立即派军人镇压。1770年3月5日,英军在波士顿向手无寸铁的市民开枪,当场打死5名市民,打伤了6人,制造了震惊北美的“波士顿惨案”。反英的怒火在殖民地人民心中燃烧,一场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战火即将在北美大陆上燃烧起来了。

1775年4月19日清晨,波士顿人民在莱克星顿上空打响了独立战争的第一枪,莱克星顿的枪声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1775年4月,马萨诸塞总督兼驻军总司令盖奇得到一个消息:在距波士顿不远的康科德镇上,有“通讯委员会”的一个秘密军需仓库。盖奇立即命令少校史密斯率800名英军前往搜查。部队连夜出发了,4月19日凌晨,他们来到了离康科德6英里的小村庄——莱克星顿。

英军在黎明前的薄雾中向前行进,经过一夜行军。他们个个困倦不堪,呵欠连天。忽然,他们发现村外的草地上站着几十个村民,正手握长枪严阵以待。史密斯知道这些武装村民就是莱克星顿的民兵,北美大陆殖民地上的居民都叫他们“一分钟人”,因为他们有着强烈的爱国热忱,行动特别迅速,只要一听到警报,在一分钟内就能集合起来,立即投入战斗。让史密斯吃惊的是,这些民兵为什么这么快就知道英军的行动呢?原来,“通讯委员会”的侦察员早就得到了情报,并立刻在波士顿教堂的房顶上挂起一盏红灯。“通讯委员会”的信使,雕板匠保尔瑞维尔看到后立即骑马赶到康科德报警。“射击!给我冲!”史密斯一看对方只有几十个人,原来有些紧张的心情马上放松下来。他根本没把这几十个衣服破烂的民兵放在眼里,举起指挥刀发出了命令。

莱克星顿的民兵立刻还击,猛烈抵抗英军的进攻,枪声震响在莱克星顿上空,传出很远很远。几分钟后,枪声渐渐稀疏,民兵们因为人少、地形不利很快撤离了战场,分散隐蔽起来。

史密斯初战告捷,非常得意,指挥士兵直奔康科德。英军赶到镇上时,天已大亮,旭日东升了,但街道上却看不见一个人,家家关门闭户,显得冷冷清清,史密斯下令搜查,英军进入各家翻箱倒柜,折腾了大半天,什么也没找到。原来,民兵早已把仓库转移,“通讯委员会”的领导人也隐蔽起来了。“撤!”史密斯觉得情况有些不妙,连忙下令撤退。这时,镇外喊杀声、枪声陡然大作,附近各村镇的民兵已得到消息,从四面八方向康科德赶来,包围了正在撤退的英军。他们埋伏在篱笆后边、灌木丛中、房屋顶上、街道拐角处向英军射击。英军一批又一批倒在地上,而当英军举枪还击时却连民兵的影子也找不到。英军一路向波士顿方向退却,沿途遭到民兵的不断袭击,狼狈不堪。

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最后还是从波士顿开来的一支援军,才把史密斯等人救了出去。这一仗,英军死伤247人,民兵牺牲了几十人,剩下的英军弹药耗尽,回想起来也是心有余悸,他们第一次尝到殖民地人民铁拳的滋味。有个士兵说:“我48小时没吃一点东西,帽子被打掉了3次,2颗子弹穿透上衣。我的刺刀也被人打掉了。”

莱克星顿的枪声震动了大西洋沿岸的13个殖民地。美国独立战争从此开始。

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人民为了纪念莱克星顿的战斗。在这个村镇的中心,铸造了一座手握步枪的民兵铜像。他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正是这个小小村庄的民兵,为美利坚民族的独立奠定了第一块基石。所以,莱克星顿成为美国自由独立的象征,被人们赞誉为“美国自由的摇篮”。

华盛顿的政绩

1781年10月19日,美国东海岸约克顿的郊外鼓乐喧天。士兵们虽然衣衫破旧,但是个个兴高采烈。他们挥舞着星条旗纵情跳跃,放声高歌“天翻地覆,世界倒转过来”。整整六年半的独立战争获得最终胜利,美国从殖民地变成独立国,这不是天翻地覆的大事吗?

8000名服装整齐的英军垂头丧气地走来。他们的军旗是倒过来举的,旗尖顶几乎擦着地面。走在前面的一位将军,双手捧着一柄作为权力象征的佩剑。他看到对面站着一位满头金发的美军统帅,连忙低着头跨前一步,把佩剑缴了上去。美军统帅昂首挺胸,双手接过英军将军的佩剑。英军的投降仪式就正式开始了。

这位美军统帅名叫华盛顿。

乔治·华盛顿,1732年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大种植园主家庭。他自幼丧父,只继承了少量田产和10个黑奴。16岁时,他就当过测量员,并在西部俄亥俄河流域做过土地买卖。靠着自己的艰苦奋斗,华盛顿成为当时有名的种植园主。在英法两国争夺北美殖民地的战争中,他指挥弗吉尼亚地方武装,协助英军把法军赶出北美,因而晋升为上校。可是,英军占领北美后,把西部和北部的土地作为王室私产,不准他人垦殖。这样一来,华盛顿的几万亩土地全被英国吞没,从此,他成为英国殖民政策的坚决反对者。

波士顿惨案发生以后,北美各州人民纷纷起来支援。1774年8月1日,弗吉尼亚州召开紧急会议。会上,华盛顿慷慨激昂地说:“我愿意自己出钱招募1000名战士,亲自率领这支队伍去救援波士顿。”接着,他代表弗吉尼亚州出席在费拉德尔菲亚城(简称“费城”)召开的“大陆会议”,商讨成立北美13州反英的统一领导机构。1775年,华盛顿当选为大陆军总司令。这时,莱克星顿的枪声已经打响,战争刻不容缓,华盛顿立即骑马出发,于7月3日抵达波士顿。

可是,当华盛顿把大陆军的队伍集合起来时,却大吃一惊。“这是什么队伍啊?”华盛顿骑在马上环顾四周说。只见那些参差不齐站队的人,大多是满脸胡须的农民。武器陈旧不堪,有的还是些猎枪;衣服破破烂烂,而且各式各样,根本不像一支军队。华盛顿知道,他们是从各州临时凑集而来的民兵,尚未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于是,他花了半年时间,把民兵编成一个个具有独立作战能力的团队。接着,发兵围攻波士顿的英军总部,切断它在陆上的一切供应线,封锁海港。英军粮尽援绝,被迫于1776年3月17日逃离波士顿。大陆军旗开得胜,人民群众纷纷前来参加。华盛顿的队伍一下子发展到18000人。

在欢庆胜利的日子里,第二届大陆会议开幕了。1776年7月4日,通过了一个重要文献——《独立宣言》。这个宣言是世界上第一次以纲领形式提出的资产阶级政治要求,里面写道:“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造物主那边被赋予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同时,宣告了北美殖民地正式独立。《独立宣言》道出了北美人民的心声,纽约人民马上行动起来,打碎了树立在那里的英王乔治三世铜像,把它铸成子弹,去打击英国殖民军。以后,美国就把7月4日定为国庆节。

英国殖民当局进行疯狂的反扑。他们纠集了大量军舰和35000兵力,围攻纽约。华盛顿的部队只有英军一半,又无兵舰大炮,虽经几个月的顽强抵抗,但因损失过重,被迫撤退。此时,华盛顿的兵力不足5000,但士气旺盛。当他们行经飘满浮冰的特拉华河时,华盛顿酝酿了一个反败为胜的战略。他悄悄地访问了当地的渔民,了解到英军的实际部署和河流的水流情况,终于制订了新的作战方案。12月25日,英国殖民军正在“圣诞节”寻欢作乐,华盛顿乘机发动突然袭击,出其不意地连夜渡河,占领特伦顿城,一下子俘虏了英国的德籍雇佣军1000余人。接着,又于1777年1月3日深夜,袭击英军重要根据地普林斯顿,把英国的精锐部队打得一败涂地。

英国侵略军恼羞成怒,进一步增兵入侵,占领了美国当时的首都费城。华盛顿处境相当困难。为了孤立英国的侵略政策,美国又多方开展了外交活动,争取法国等国援助。1778年6月,法国军舰开进美国,英军被迫从费城撤退,把主攻方向转向南方。1780年,英军把主力转移到南方海港城市约克顿。法军与华盛顿部队两路进击,前者用海军封锁海港,后者用陆军从正面猛攻城市。1781年9月,英军统帅康华理率部千余人向华盛顿投降,美国独立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华盛顿在击败英军以后,他解甲归田,回到弗吉尼亚继续经营自己的种植园,过着宁静的田园生活。1787年,华盛顿再度出山,主持制定了美国宪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并于1789年4月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成为美国的开国元勋。

连任了两届总统后,华盛顿回到弗吉尼亚州的维尔农山庄,去过退隐的生活。美国国会曾邀请他出任第三任总统,被华盛顿谢绝。1799年12月14日,华盛顿在家乡病逝。

为了纪念他的功绩,美国国会在1791年决定,于大西洋岸的波托马克河畔建立一个新的首都,取名“华盛顿”。1800年,新都建成,美国政府就从费城迁到华盛顿城,还在那里建造了一座华盛顿纪念馆,以缅怀这位美国独立战争的统帅。富兰克林捕捉“天电”

几千年来,电闪雷鸣一直被人们看作是雷公电母的威力显示,或是上帝的灵光。宗教神学更是以此作为迫使教徒信服的有力证据。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许多人都想用科学的方法揭穿雷电的秘密。直到18世纪中叶后,雷电的神秘面纱才由美国的著名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通过实验而揭开,这个实验就是举世闻名的“费城实验”。

富兰克林于1706年生于美国风景秀丽的海滨城市波士顿。在他出生的时候,电学几乎还是处于空白时期,对电学进行探索的学者为数也不多。1745年冬天,莱顿瓶的研制成功像春雷一样,把电学惊醒了。第二年,来自欧洲苏格兰的斯宾丝博士在波士顿举行电的实验表演,恰好富兰克林也观看了演示,这使他对电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踏上电学研究之路,此时他已届不惑之年了。

几年中,富兰克林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电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莱顿瓶内外两边,一边得到电,另一边则失掉电,而总电量始终是保持不变的。而且莱顿瓶外边金属箔上所带的电荷,和瓶里所带的电荷恰恰相反。“一边得到,另一边就失掉,总电量不变化;一边是正电荷,一边就是负电荷,又是完全相反的。真有趣呀!”继续实验,富兰克林发现带有不同性质电荷的两物体接触时,都能发出电火花。他仔细观察着这种现象。思考结合着观察,实验加上分析,如此反复进行,最后,富兰克林提出了大胆的假设:“这雷电也是电,是自然界的电。下一步,我一定要用实验去证实它。”

要想证明雷电的性质是电,首先就要设法把闪电捕捉到并储存到莱顿瓶里。为此,富兰克林设计了一个用丝绸做的大风筝,在风筝的主杆顶端装了一根很尖很长的铁丝,在风筝的下面系了一根细长的麻绳。

1752年7月的一天,天空突然间乌云密布,雷声阵阵,电光闪闪,捕捉“天电”的好时机终于到来了。正在费城的富兰克林带着他的儿子,冒雨进行了这一实验。

富兰克林站在门里,手执连接风筝线的丝手帕,手帕和风筝线连接处系着一把钥匙。他们迅速将风筝放入高空,这时,一道耀眼的闪电划破万里长空,带来一声惊雷,一块积雨云从风筝上空迅速飘飞过去。风筝在雨中被淋湿而成了导体并带电,风筝上的铁丝立即传导了雷电,淋湿了的风筝引绳又把雷电传到了下面的金属钥匙上。富兰克林接触了一下钥匙,钥匙放出了电火花。他又观察了淋湿的风筝引线,发现绳上原来松散的纤维,现在全向四周直立起来了,和实验室皮毛摩擦生电时完全一样。富兰克林赶紧用莱顿瓶和钥匙相接触,迅速存储了这来自天空的电。雨过天晴,风筝像远航的船儿归来了。“啊,我们真的把天空的电捕捉起来了!”富兰克林兴奋地对他的儿子说。

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终于揭开了雷电之谜。随后,富兰克林利用捕捉来的“天电”,做点燃酒精灯的试验,结果证明了他的假设,天空里的电和摩擦产生的电都是一样的。

富兰克林还通过实验和观察发明了避雷针,并于1760年首次在费城的一座高大建筑物上使用,使建筑避免了雷击的危险。他根据实验提出了著名的“电荷守恒”概念,后来,成为了许多科学家都确认的“电荷守恒定律”。

后来,富兰克林通过进一步研究,了解到电是会流动的,它还可以分为正电和负电。富兰克林是电学原理的创始人之一。

此外,富兰克林还有许多科学发明,并进行了多种科学研究,为新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比如,他发明了能节约燃料四分之三的新式火炉——富兰克林炉;发明了老年人用的双光眼镜,既可看远,也可看近;发明了医学上使用的具有伸缩性的导尿管;试验了物体发热的灵敏度,测出了液体蒸发时热量散失的情况,研究了北极光的性质和原理等等。1752年,他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英国的爱丁堡大学、圣安德大学、牛津大学都先后授予他博士学位。

富兰克林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外交家,美国独立运动的领袖之一,为建立美利坚合众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富兰克林毅然断绝了同英国的一切联系,把自己的财产支援革命战争。参加了《独立宣言》的起草工作,受“大陆会议”的委派,作为外交特使出访欧洲,在外交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富兰克林运用他渊博的知识和在学术上享有的崇高声誉,首先在法国取得了广泛的同情和支持。他利用英国和法国之间的矛盾,对法国政府施加压力,同法国政府签订了《美法友好商务条约》和《美法同盟条约》,并争得了法国远征军赴北美参战。后来,他以出色的外交手段又争得了西班牙、荷兰公开参加对英战争;以俄国为首的其它欧洲国家也相继宣布中立,这样,英国陷于空前孤立,而美国却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逐步扭转战争初期的被动局面,并取得最后的胜利。

独立战争胜利后,富兰克林又肩负同英国和谈的重任。通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终于迫使英国在1783年签订了美英和约,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1790年4月,富兰克林与世长辞,为他送葬的人群达2万多人,美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的巨大功绩。

美利坚购地拓疆

美国国旗通称“星条旗”,它是由13道红白相间的条纹和50颗白色的五角星组成的。美国国旗不仅象征着行政区域的划分,而且记载着美国领土扩张的历史。

1776年7月4日,通过发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美利坚合众国宣布成立。1777年6月14日,正式确定美国国旗的形式为:旗底为红白相间的13道条纹,左上星角镶一蓝色长方形,上面缀着13颗白色五角星,条纹和白星都代表当时争取独立的13个殖民地。应该说这面国旗仅代表着83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为现有领土面积的89%,而建国后的美国把原有的领土扩大到93726万平方公里。美国扩大的领土大部分发是买来的,价格之便宜,情节之离奇,简直就像天方夜谭。

密西西比河是独立后的美国的经济命脉之一,美国全年的产品有将近一半要由密西西比河的新奥尔良港出口。鉴于欧洲大陆正在进行拿破仑战争。1803年初美国总统杰弗逊向国会申请,用200万美元把属于路易斯安那的新奥尔良港从法国手里购买过来。经过国会批准后,杰弗逊派出特使前往巴黎商购。正当美国使者与法国外交大臣塔利朗会谈时,法国皇帝拿破仑突然闯了进来,他表示法国愿意出售属于法国的整个路易斯安那,并请美国开价,这是美国人始料不及的。杰弗逊在确信这是拿破仑的正式决定后,指示美国特使即可洽谈购买,经过双方讨价还价,1803年5月2日,美法双方达成协议,美国仅以1500万美元就买下了整个路易斯安那地区这块面积相当于四个法国,包括现在美国13个州2144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每英亩只合2便士。20天后,拿破仑便签字批准了这个协议。

拿破仑有他自己的考虑。他担心他的最大敌人英国可能从他手里抢走路易斯安那,那一带有强大的英国海军。正当拿破仑征战欧洲各国时,他无力顾及和经营这块遥远的殖民地。为了取得一大笔钱充作军费,他迫不及待地卖掉它。但是这都成全了美国,这2144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比当时的美国大15倍,是现今美国领地的1/4,美国不仅得到梦寐以求的新奥尔良港,而且密西西比河也成了内河。美国国旗上又多了13颗白五星。

1836年美国先策动原属墨西哥的得克萨斯省独立,成立所谓的“孤星共和国”。不久,得克萨斯共和国就提出与美国合并的要求。1845年3月1日,美国泰勒总统正式签署参众两院通过的合并议案。得克萨斯正式成为美国的第28个州。美国政府为这片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仅支付了1000万美元的债务赔偿。得克萨斯并入美国后,墨西哥政府遂断绝了与美国的外交关系。1846年5月13日美国借口墨西哥骑兵越过格兰德河,向墨西哥宣战。1847年9月,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陷落。9月13日,墨西哥向美国投降,墨西哥城升起了美国国旗。1848年2月,美墨签订了《瓜达卢佩——伊达尔哥条约》,美国又做了一笔枪口下的买卖。美国以便于修筑铁路为名,先后支付墨西哥2500万美元,获得墨西哥24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占当时墨西哥领土的56%。

1867年,美国又以720万美元的代价从俄国购得阿拉斯加。

早期欧洲列强瓜分美洲新大陆时,唯独俄罗斯帝国插不上手。彼得大帝很不甘心,1725年,彼得大帝命令丹麦航海家维图斯·白令为俄国探险。1728年白令首航阿拉斯加,因大雾弥漫没能登陆。1741年白令从西伯利亚出发,第二次出航,在阿拉斯加南部登陆成功,掠回大批爱斯基摩人猎取的海獭等珍贵毛皮。返航途中,白令所乘的“圣彼得”号船触礁沉没。幸存者30多人于第二年返回俄罗斯。从此,俄国商人、探险家接踵而来,并在这里建立了殖民机构——“俄罗斯美国贸易公司”。从此,俄国也成了新大陆殖民地俱乐部中的一员。

1856年,俄国在俄土战争中败于土耳其。国库空虚、财源枯竭,于是沙皇想到可以出卖阿拉斯加获得一笔钱财,聊补国内经济开发的不足。那时美国正值国内爆发南北战争,手头也很拮据,买地不很积极。但是俄国后来又同英法发生了克里米亚战争遭到惨败,财政经济更加困难。当时俄国不但不能从阿拉斯加捞到油水,而且还要贴本钱去经营这块殖民地。所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急于卖掉阿拉斯加。

1867年3月29日,俄国驻美大使斯捷克尔,竟不顾礼节,深夜求见美国国务卿威廉·西沃德。西沃德正在客厅打牌。当他听到斯捷克尔男爵竟把价码掉到700万美元时,立即摊开牌桌,眉飞色舞地喊到:“为什么要等到明天呢?我们今晚就签约吧!”双方当场拟定了协议文件,连夜请来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作证,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直到凌晨4点,终于以700万美元外加20万美元手续费成交。720万美元买下了151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平均每英亩土地只值2美分。阿拉斯加成了世界上最廉价成交的土地。

美国政府购得如此廉价的土地却遭到国内强烈的反对,舆论大哗。原因是美国内战初期,财政困难。在野的共和党人把这一交易称之为“西沃德的愚蠢”,把阿拉斯加比喻为美国总统“约翰逊的北极熊花园”。经过激烈的争论,参议院终于在4月9日批准了这笔交易。

这块远离美国本土、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也真够争气的。1880年在这块不毛之地上就发现了金矿,引起了势头不小的“淘金热”,开采44年就赚回15亿美元,仅1903年一年,阿拉斯加就向美国政府上缴税金9546万美元。后来又在阿拉斯加发现了美洲最大的油田,年产石油6000多万吨,其产量占了美国总量的1/7。这里的煤、铁、天然气的贮藏量也极为丰富。特别是阿拉斯加处在日本和远东通往北美、北欧最短的路径上,又是美俄之间距离最短的地方,它的最西端距离俄国只有50英里。这个占美国国土面积1/6的第一大州,成了美国重要的军事基地,其战略价值用金钱是无法计算的。

19世纪中叶以后,美国西进的势头依旧,在获得了美洲大陆将近一半的土地后,又相继占领了太平洋中的一系列岛屿,直至将夏威夷王国纳入美国的版图,使其成为美国的第50个州。

谢司起义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不久,美国一些城市的街头出现了不少排队游行的水兵。水兵们喊出的口号十分奇特,他们喊:“胜利啦!哈哈!钞票可以做衣服穿啦!”再看他们的身上,他们的衣服确是全用钞票糊成的。

游行队伍走到一家理发店前,又大声地高叫起来:“哈哈!钞票可以糊墙壁了!钞票糊墙壁可美观啊!”真的,这家理发店的墙壁确是全用钞票裱糊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美国独立之后,只有资产阶级和投机商发了大财,广大人民仍然一贫如洗。战争期间,大陆会议和各州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曾经发行了大量纸币。但战后物价飞涨,货币不断贬值,到1781年底,纸币几乎变成了废纸。理发店用它来裱糊墙壁,水手们用它来制作纸衣,穿在身上游行,表示对政府的不满。有人甚至在狗身上粘满纸币,以示抗议。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各州政府为了债主的利益颁布法令,逼迫借债人按当时硬币数额折价偿还。另外,政府为偿还战争时期借的外债,成倍地增加税收,农民一年的收入,还远远不够缴税。监狱里挤满了负债的农民、手工业者和退役军人。广大人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纷纷拿起武器举行起义。当时最大的起义就是谢司领导的东部农民起义。

谢司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独立战争爆发后,他离开故乡,投军作战。在战争中,他屡立战功,被提升为上尉。由于他英勇善战,当时志愿支援北美独立战争的法国将军拉法叶非常欣赏他,还曾经送他一把宝剑。战争结束后,谢司回到家乡,穷得家徒四壁。为了能吃两顿饱饭,他不得不卖掉拉法叶送他的宝剑。谢司深深体会到战后美国农民的悲惨处境,他决定用武力向政府反抗。

1786年秋天,谢司率领600名农民举行了起义。他们从康科德出发,向波士顿挺进,首先砸了波士顿法院。“重新分配土地!”“取消一切公私债务!”“打倒压迫穷人的法庭!”“打倒社会的吸血鬼——投机商!”

起义者每到一处都高呼口号,散发传单,宣传自己的主张,许多农民参加了进来,起义队伍不断壮大,到1786年底,已发展到12万人。马萨诸塞州的许多城镇都被他们占领。政府马上开会讨论对策,马萨诸塞州的资本家一天之内就筹款4万英镑,组织一支400多人的军队,准备围剿起义军。

1787年1月,谢司率领起义军的主力2000多人到达斯普林菲尔德,准备攻打那里的军械库,夺取武器,然后攻占波士顿。

这时候,狡猾的马萨诸塞州州长为了赢得时间调集军队,假装邀请起义者谈判,诱导谢司等人误认为政府已经屈服,中了敌人的圈套。谈判一开始,农民觉得自己的目的就要达到了,便离开军队,四散回家了。政府当局却调齐了军队,出奇不意地向起义军发动了进攻。起义军措手不及,仓促抵抗。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激烈战斗之后,因寡不敌众,起义军被迫撤向西部荒野。这时,天又下起了大雪,起义者没有粮食,没有弹药,最终遭到了失败。谢司在纽约被捕。

1787年3月,谢司被提交法院审判,被判处阴谋推翻政府罪,处以死刑。消息传出后,各地人民纷纷提出抗议。

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一年后,谢司等人被释放。

谢司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他们追求民主英勇反抗暴政的革命精神,为美国人民争取民主和自由的斗争树立了榜样。

第一个黑人共和国

海地位于中美洲大西洋西部的圣多明各岛(又叫海地岛)的西半部,原来被强大的西班牙殖民者占领,后来法国打败西班牙,占领了海地。“海地”其意是“多山的地方”。海地人大多是非洲黑奴的后代,世代忍受着殖民者的残酷压迫与剥削。早在1790年,海地的黑白混血种人和自由黑人发动了武装起义,试图用暴力手段争取与白人完全平等的公民权,但是由于起义准备不足,也没有提出反映广大黑奴要求的革命口号,所以没有得到广大奴隶的支持,在法国殖民者的血腥镇压下,起义失败了。

但这并未阻止海地人民争取自由独立的决心,一年以后,1791年8月,混血种人和黑人再次发动武装暴动。他们高喊“宁愿死也比当奴隶好”的口号,猛烈地向殖民统治者和白人奴隶主发动进攻。起义军放火焚烧了咖啡园和甘蔗种植园,烧毁了殖民者的豪华别墅和其他建筑物,杀掉了残酷压榨奴隶的法国殖民官吏和白人奴隶主,起义军受到广大黑人奴隶的拥护,队伍迅速壮大,声势越来越高。起义刚开始两个月,烽火便燃遍了全国各地,有200多个咖啡园、甘蔗园被毁坏,有2000多名法国殖民者被打死,法国人胆战心惊。

在这次起义中,涌现出不少起义英雄,如杜桑·卢维杜尔、克里斯托夫、德萨利纳等。其中杜桑更是一位杰出的海地黑人领袖。他原是奴隶出身的种植场马车夫,与一般奴隶一样,他从小就受到法国殖民者和奴隶主的欺凌。杜桑对于这一切早已暗下决心,誓把法国殖民者和奴隶主杀掉,争取黑人的自由。所以后来他刻苦学习了法文,还经常阅读卢梭、孟德斯鸠等思想家的著作,接受了新的思想。

参加起义以后,杜桑以严明的纪律统率部队,所到之处,敌人望风而逃。他率领的部队发展壮大,很快成为起义军的主力,他本人也成了海地奴隶起义的主要领导人。

1793年,法国因国内混乱,只派出了6000人的军队去镇压起义,被起义军彻底摧毁。西班牙、英国看到有机可乘,又先后派兵入侵海地,去镇压方兴未艾的起义烽火。但杜桑领导起义军英勇奋战,终于相继赶走了英国、西班牙侵略军,把他们赶入大海,英、西军队狼狈逃窜。同时,杜桑又平定了黑白混血种人上层集团的叛乱活动,最终统一了整个海地岛,并建立了革命政权。

1801年6月,海地召开了制宪会议,制定了宪法。宪法明确规定废除奴隶制度,所有海地人不分人种、肤色一律平等,都享受自由的公民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贸易自由。海地宣布独立。在这次会议上,杜桑被选为终身总统。正在欧洲战场驰骋的拿破仑得到消息后,他立即召见他的妹夫黎克勒,命令他远征海地。

1801年12月,黎克勒率领54艘战舰、3万名士兵,开始了企图恢复法国殖民统治的远征。

杜桑领导起义军坚决保卫自由海地。他对战士们说:“我们已经取得了自由,我们黑奴世代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法国人又回来了,他们企图从我们手中夺去我们的自由,我们宁可战死也决不能答应他们!让我们共同奋斗吧!我们要让法军饿死、渴死、累死,让海地变成这些强盗的活的地狱!努力吧,自由属于我们!”

当3万法军来到海地的时候,起义军就在他们要登陆的地方点起火来,烧毁那里的一切,法军所到之处,一片灰烬,只有满地尘土、满眼浓烟似乎在怒视着这些远道而来的不速之客。

法军找不到吃的,饥饿难忍。他们甚至找不到喝的,因为水中已被起义军下入了毒药。法军的战斗力大大削减,黎克勒大伤脑筋。此外,起义军利用有利地形,四处出击,法军不时有人阵亡,法军狼狈不堪,到处挨打。

法国的统帅勒克莱尔,阴险毒辣,无恶不作,他想出了一个坏点子。原来,杜桑有两个儿子在法国留学,勒克莱尔就把他们抓来,强迫他们写信给杜桑,信中说,如果杜桑不投降,两个儿子就要被勒克莱尔杀掉。

杜桑看了这封信,难过极了,心疼得像刀割一样。可是,他想到了海地人民正在流血牺牲,毅然下了决心。他说:“不投降!我绝对不能牺牲人民来救出自己的两个儿子。”接着,他亲自率领战士围攻法军的进剿部队,把法军打得大败。

过了几天,杜桑又接到勒克莱尔的一封来信。信里说,为了谈判和平,希望杜桑到法国军营去商议一下。勒克莱尔在信的最后,用肯定的语气说,一定保证杜桑的生命安全,并且自我吹嘘地讲了这样一句话:“你将不可能发现比我更诚实的朋友了!”

杜桑心想,法军吃了败仗,现在请求和平,一定是真心,就于6月7日应邀前往谈判。但是,当他一踏进谈判的营房,就被法军逮捕,并于6月15日押上军舰,送往法国。

红白蓝三色的法国国旗在军舰上飘扬。杜桑愤怒地指着它对法国侵略者说:“你们的自由、平等、博爱在哪儿?你们的旗帜只是一块强盗的遮羞布!它沾满了我们同胞的鲜血!只要我们黑人手里还有一杆枪,你们的屠刀总有一天会掉下来的!”“嚷嚷什么!到法国去再说。”法国侵略者在义正辞严的斥责下,狼狈不堪,无法正面回答。

到了法国,拿破仑将杜桑关在阿尔卑斯山上的一个监狱里。半年以后,这位英勇的黑人领袖被折磨而死。这一天是1803年4月27日。

法军的罪恶行径激起了海地人民的极大愤怒。他们作战更加英勇,斗争更加激烈。4万名法国侵略军,有的被杀,有的病亡,没有多久,死去了80%,连侵略军的总头子勒克莱尔也死在海地岛上。

1803年下半年,海地起义军大举出击。10月,解放了法军占领的最大海港——太子港。11月18日,残余的8000法军全部投降。拿破仑侵略海地的意图彻底破产!

这一年的11月29日,海地人民通过了《独立宣言》,并于第二年——1804年的元旦,正式宣告独立。地球上第一个黑人共和国,终于在拉丁美洲的加勒比海上诞生了。从而揭开了整个拉丁美洲黑人革命的序幕。

埃及总督阿里

在12世纪末,曾有一批奴隶被埃及王朝从中亚等地买来。这些奴隶的后裔后来组成了军队,掌握了政权,建立了自己的王朝。他们被称作马穆鲁克。埃及人民不仅受他们的奴役,还受土耳其统治者的压迫,苦不堪言。

1805年,埃及名将阿里迫使土耳其的素丹任命他为埃及总督。但是时间不长,素丹发现阿里有抱负,便对他产生了戒心。阿里被撤了下来。对于素丹的做法,阿里自有他的对策。他一方面不断给新总督出难题,另一方面让人去给素丹送厚礼。经过种种努力,阿里再次被任命为埃及最高统治者。

埃及是通向东方的咽喉,欧洲许多国家都想得到它。1807年,欧洲再次爆发战争。对埃及有控制权的土耳其允许法国在埃及有行动权。这下引起了英国统治者的惊慌,他们连忙派兵前往埃及。此次他们早就和马穆鲁克商量好了,马穆鲁克答应和英军一道作战。

1807年3月,英军在亚历山大港登陆,一个星期内就打到了罗塞达。罗塞达的守将用很巧妙的战术,打败了英军。在开罗的阿里得到此消息后,精神大振。他立即宣布组织志愿军,开到北方去杀敌。不久,英军再次准备了4000人扑向罗塞达。罗塞达的人民和阿里的援军并肩作战,从三面展开了对英军的包围。英军眼看要吃大亏,只得撤退。本来答应和英军一起对付埃及人的马穆鲁克,由于内部发生矛盾,没有去帮助英军。孤军奋战的英军只好向阿里求和。9月,双方达成协议,英军撤出埃及,埃及释放全部俘虏。

外患除了,阿里就着手对付马穆鲁克。他先故意对马穆鲁克表示亲近,以消除对方对他的隔阂感。他请马穆鲁克到开罗来居住,让他们过非常舒适的生活。当马穆鲁克放松警惕之后,阿里就请其中的400多个上层人物来参加阅兵式。那些马穆鲁克根本不知道阿里为他们设下了圈套,就带着亲兵如期参加。当马穆鲁克的许多人走到一个下坡处,两边的高墙上出现了很多士兵。那些士兵举起手中的巨石,使劲地朝马穆鲁克砸去。走在队伍最前面和最后面的阿里部下,也猛地将武器对准马穆鲁克。没费多大劲,阿里就消灭了马穆鲁克的所有上层人物。随后,他在全国大规模地清除马穆鲁克。

阿里在埃及取得了独一无二的地位后,便决心建立一个强大的阿拉伯国家,以便摆脱土耳其的控制。阿里花了很长时间,对埃及进行改革,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有了一定基础之后,阿里就发动了兼并苏丹的战斗,并在三年内使苏丹成为埃及的殖民地。1820年,阿里又出兵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土耳其对阿里的行为非常不满,下令革除阿里在埃及的职务。阿里根本不理睬土耳其的决定,因为他明白凭土耳其的实力已经不是自己的对手。后来,俄国也出面干涉阿里,阿里只好停止进军。

面对阿里势力的强大,英国统治者也坐立不安,他们暗示土耳其素丹进攻埃及。土耳其素丹与阿里展开了战斗,但土耳其人依旧不是阿里的对手。于是,英国出面了,在1840年7月于伦敦搞了个英、奥、普、俄四国协定,同意让阿里在埃及享有世袭总督权,但阿里必须放弃在土耳其的一些领土。阿里根本不买四国的帐,坚决地拒绝了。

阿里的不合作态度让四国十分反感。1841年,英国海军公然在土耳其的亚历山大港登陆。阿里此次无法抵挡英军的武力,只好屈服。

这件事给阿里的打击非常大。他把在埃及的统治权交给了他的儿子。谁料他的儿子不久就离开了人世。阿里顿时苍老了许多,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差,在第二年离开了人世。

圣马丁的功勋

何塞·圣巴丁是南美解放运动杰出的领导人。他被称为秘鲁、智利、阿根廷三个共和国的“祖国之父”和“自由的奠基人”。

1778年,何塞·圣马丁出生在阿根廷。早年到西班牙学习军事。1808年,法国拿破仑入侵西班牙,圣马丁投入反法战斗,初显军事才华,被晋升为中校,时年20岁。

1812年春,圣马丁回到阿根廷。由于深受欧洲启蒙思想家卢梭、孟德斯鸠自由独立思想的影响,他决心把祖国从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他接受反西班牙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政府的委派,组建了一支骑兵团。1813年2月,圣马丁亲率骑兵团,在圣洛仑与西班牙殖民军交锋,采用两面夹击的战术,打得殖民军难于应付、溃败而去。这次胜利,大大鼓舞了阿根廷人民及毗邻国人民反殖民主义的斗争。

为了广泛发动人民,圣马丁联络爱国者们组成了“劳塔罗支部”,主张“坚决为民选的共和制而斗争,决不承认殖民政府和它的傀儡政权”。

1814年初,圣马丁被任命为阿根廷北方军司令。他扩大部队,严格训练,组建了一支英勇善战的部队。

当时,西班牙殖民军的主力不在阿根廷,而在秘鲁的利马。直接从阿根廷到秘鲁困难太大,因而他决定首先从阿根廷进攻智利的西班牙殖民军,再由智利渡海去进攻驻扎在秘鲁的殖民军。

1814年8月,圣马丁担任库约省长。但此时阿根廷发生了内乱,圣马丁便参与平定内乱的斗争。他由于战功卓著,被任命为安第斯解放军总司令。

1817年1月18日,圣马丁率5500多精兵向西邻智利进军。阿根廷与智利边界上是绵延的安第斯山脉,层峦叠嶂,峻岭入云,涧深水急,雾气弥漫,难见行人踪影,时有毒蛇恶兽出没。2月12日,圣马丁整顿好队伍,冲进恰卡布市,一举击败西班牙守军,缴获了一批武器弹药和粮食等。

经过整日整夜急行军,2月14日凌晨攻入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智利人民夹道欢迎。智利的爱国者们也组成了自己的部队,与圣马丁的军队并肩战斗。

不久,圣马丁率领的安第斯解放军与智利爱国者的部队攻击驻在迈波的西班牙殖民军。西班牙殖民军凭山险顽抗,圣马丁便以智利爱国军为向导,带着一千余名安第斯解放军的黑人战士,绕到山后,寻找到直通山顶的小径,神不知鬼不觉地占据了山顶。随后,从山顶向盘踞在山腰的西班牙殖民军突然发起袭击。枪声大作,乱石纷纷滚下,打得殖民军头破血流,臂折腿断。圣马丁的大部队又从山下围了上来。西班牙殖民军溃败,死伤共九百余人,被俘二百余人。智利解放了!

之后,圣马丁着手组建秘鲁解放军。这支军队由安第斯解放军与智利爱国军联合组成,人们也称它为海上联合远征军。圣马丁指挥匠人建造海上兵船。船头都装裹铁甲,每船安大炮三门,能载300余名士兵。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共造出兵船31艘,又把缴获的七艘西班牙兵船维修加固。此外,还从民间征购了若干艘运输船只。

到1820年9月,秘鲁解放军15000余人乘兵船扬旗北上,在海中宛如长龙,顺风而进。乘风破浪行进了12天,在秘鲁登陆,占领了西南部的几个村镇。西班牙驻秘鲁的殖民军,从利马调出一万人阻击圣马丁的部队。圣马丁依山傍海与敌军展开拉锯战,一直打到1821年2月初,双方不分胜负。西班牙殖民军调集将近两万兵员,企图围歼圣马丁的部队。圣马丁探知秘鲁首都兵力空虚,便决定直取利马。于是,他命令一万多士兵登上兵船北进。2月7日秘鲁解放军兵临利马,一举攻占首都。几天后赶来增援的西班牙殖民军中了圣马丁的埋伏计,被一举击溃。殖民军的残兵败将逃往秘鲁东部山区。

1821年7月28日,秘鲁宣告独立,由圣马丁临时主持秘鲁政府,废除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的弊政,安民强兵,准备消灭殖民军的残余部队。到1824年,由玻利瓦尔率军全歼了殖民军在秘鲁的余部23000余人。

1822年,圣马丁把秘鲁政府交给秘鲁议会之后,途经智利回到阿根廷,不久到欧洲定居,于1850年8月逝世于法国的蒲罗纽。

圣马丁把自己毕生为之奋斗而取得的,也是南美洲最光辉胜利果实与最高权力、荣誉主动让给了他的革命伙伴同时又是对手的玻利瓦尔。所以他受到了全世界许许多多人的颂扬。

圣马丁是南美独立战争中的英雄。为了纪念他,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修建了圣马丁广场。广场中央耸立着圣马丁的塑像,他那纵马挥臂、英气勃勃、一往无前的雄姿,永远鼓舞着南美人民。

“解放者”玻利瓦尔

1810年,一场反对西班牙、葡萄牙殖民统治的巨大革命在海地首先爆发,然后波及整个拉美大陆。斗争形成三个中心:南美洲北部、南美洲南部和墨西哥。西蒙·玻利瓦尔是南美洲北部地区民族独立战争中最为重要的领导人,也是整个拉丁美洲反抗殖民统治的革命运动中最为杰出的领袖。为了永远纪念这位功勋卓越的革命者,他被授予了“解放者”的光荣称号。

1783年7月24日,玻利瓦尔出生于委内瑞拉的加拉加斯城的一个土生的大贵族家中。在他的家里,除拥有大片种植园和1000多名奴隶之外,还有金矿、糖厂、房产以及呢绒商品等。与其他地主资本家一样,他的家庭既是压制人者,又是被压制者。对奴隶,他们压榨、剥削、奴役,凭借他们的金钱过着剥削人的生活。而另一方面,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又受到西班牙殖民者的歧视、压制。所以,这些土生地主资本家迫切希望推翻殖民统治,挣脱殖民枷锁。

1799~1806年,玻利瓦尔先后在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留学,吸收了进步的革命思想,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就影响了他以后的生活道路。1806年,玻利瓦尔回到祖国,立刻投身于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去。1810-1812年,委内瑞拉第一共和国成立,玻利瓦尔因积极投身革命而成为领导人之一。第一共和国失败后,他重新组织力量,继续斗争。1813年,他率领革命军解放了加拉加斯等地区,打败了殖民军,建立了委内瑞拉第二共和国。他号召人民起来战斗,“向可恨的奴役者宣布一场决死战!”正是在这时,他被授予了“解放者”的称号。不久之后,第二共和国又失败了。玻利瓦尔不得不流亡于牙买加、海地等国家。

当玻利瓦尔来到海地的时候,此时的海地已经挣脱荷兰殖民者的统治而独立了,所以他请求海地总统佩蒂翁支持他的革命斗争。他的愿望满足了,佩蒂翁非常支持推翻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活动,当即答应送给玻利瓦尔7艘船和大批武器弹药,玻利瓦尔非常感谢,表示要像海地那样,赶走殖民者。

经过两个月的准备,1816年3月,玻利瓦尔率领一支200多人的爱国部队,乘风破浪,来到委内瑞拉北海岸的奥里诺科省登陆。这次登陆,玻利瓦尔吸引了前两次共和国失败的教训。他要率领战友们彻底赶走殖民者,他对战友说:“我们不仅要解放委内瑞拉,还要解放新格兰纳达(现在的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等被西班牙人奴役几百年的地区。我相信,只要南美大陆上的人民团结起来,就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经过准备,他们决定先袭击加拉加斯,然后占领它,再进军内地。但是,加拉加斯是军事要地,有西班牙军队重兵把守,经过激战,玻利瓦尔的部队伤亡惨重,不得不立即撤退,这次袭击又失败了。之后,玻利瓦尔认真总结经验,宣布了废除奴隶制的法令,号召全体黑人起来为争取自由而斗争。这样,就赢得了大量黑人的支持。同时,他还决定,没收西班牙王宫和反对派的财产,许诺分给革命军战士土地,取消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并保证分土地给他们等。这些措施获得了社会各阶层的拥护,大大加强了革命斗争的实力。

军事上,玻利瓦尔也采取了更为有效的战略战术原则,他们不再去攻击大城市、与敌人硬拼,而是把部队引入了奥里诺科河流城的东部地区,对战斗非常有利。

1818年10月,位于奥里诺科河下游的安哥拉徒城热闹非凡,委内瑞拉第三共和国成立了。此时的玻利瓦尔异常激动,现在的革命爱国军队已今非昔比,黑人、农民、手工业者、城市小资产阶级都极力拥护并积极参与了抗击殖民军的斗争,草原牧民也组成抗敌队伍,与他们一道共同战斗,力量大大加强了。

玻利瓦尔信心更强、斗志更坚,他决心率领各阶层人民坚决推翻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的独立与自主。早在欧洲留学时,他就立下誓言:“不打碎西班牙殖民者束缚我的祖国的枷锁,我的心将不安宁。我的手将不倦地打击敌人!”此时此刻,他仿佛已经看到胜利的曙光了。

1819年5月,玻利瓦尔率领2000名革命军经过长途跋涉,他们来到了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他们的目的是突袭新格兰纳达地区的西班牙人并占领这个地区。安第斯山横卧在委内瑞拉和新格兰纳达之间,由委内瑞拉到新格兰纳达的通道早已被西班牙军队占领,玻利瓦尔只好率军走在荒无人烟的崇山峻岭之中。战士们在极端艰险的条件下顽强地走着,有时他们不得不手抓野藤、脚登险石,一个个轮流而过,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革命军由平原初到山地,因空气稀薄,呼吸困难,不少人走到悬崖峭壁时,头晕目眩,甚至有人一头栽落万丈深渊,为了社会的独立、人民的富强,贡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终于翻过了安第斯山,战士们欢呼雀跃,精神抖擞,准备以更加坚强的力量去打击殖民军。在新格兰纳达的一片高原谷地上,他们突然发现了敌人,玻利瓦尔立刻组织战士们向敌人发动突袭。随着“冲啊!”的呼喊声,革命军战士如猛虎下山,冲向敌人。

面对从天而降的革命军,西班牙军队惊慌失措,匆忙拿起武器应战。但还未等他们转过身,就被革命军一枪打死了。不少还未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的西班牙人转眼之间成了革命军的俘虏,其中有不少军事指挥官。

这次袭击大获全胜,玻利瓦尔乘胜追击,立刻向波哥大进军。波哥大的西班牙守军顽强抵抗,双方展开了艰苦的鏖战。最后,玻利瓦尔终于取得胜利,占领了波哥大,解放了哥伦比亚地区。接着,玻利瓦尔率军回师委内瑞拉,以强大的攻势横扫委内瑞拉全境,西班牙军望风而溃,不堪一击。玻利瓦尔把军队开进首都加拉加斯,随即解放了全国。

委内瑞拉解放后,革命军南下厄瓜多尔,与西班牙军队进行了英勇奋战,又大败殖民军,革命军占领了首府基多城,厄瓜多尔宣布解放。

至此,南美洲西北部地区获得了解放。玻利瓦尔看到,应该建立更为牢固的革命阵地,组成坚强的抗敌部队,所以1819年12月,新格兰纳达、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共同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玻利瓦尔被选为总统和最高统帅。不久,革命军又多次出兵,扫清了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境内的殖民军残余势力,南美洲北部地区得到彻底解放。大哥伦比亚共和国成立以后,玻利瓦尔仍然致力于抗击殖民军的革命事业。1922年7月,他又与南部独立革命领导人圣马丁会晤,联手解放秘鲁,为解放秘鲁,他率军与西班牙军队进行了浴血奋战。秘鲁当时是西班牙势力最为顽固的地区,玻利瓦尔经过艰苦的战斗,以巨大的代价才取得了胜利。所以当秘鲁东部(又叫上秘鲁)被玻利瓦尔解放以后,就改名为玻利维亚,目的是纪念这个国家的解放者。

玻利瓦尔在各方面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他革命时提出的不少口号、诺言都没有实现,如虽宣布废除奴隶制,但实际上仍然存在,农民也未得到土地,甚至战士也长期拿不到军饷。而且,玻利瓦尔忽视了革命军的团结,在革命即将胜利的时候,他就把南美洲另一位杰出的革命领袖圣马丁排挤出革命阵营,使革命受到重大损失。所以,玻利瓦尔渐渐失去了群众基础。

玻利瓦尔一生参加过大小472次战役,为南美洲人民的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也为世界人民抗击殖民侵略树立了榜样。

拉美独立革命取得胜利后,玻利瓦尔致力于巩固委内瑞拉的革命成果。1830年5月,玻利瓦尔辞去大共和国总统职务,同年12月17日,因病去世。

美国约翰·布朗起义

美国人赶走英国殖民者之后,建立了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但国内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社会制度,北方各州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而南方各州仍然保留着奴隶制度。在南方各州的种植园中,棉花是主要产品,产量相当于当时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三,欧洲的纺织业几乎全靠美国供应棉花。种植棉花需要大量劳动力,而黑人毫无疑问是廉价的劳动力。为了追求利润、追求金钱,南方的奴隶主们疯狂地扩充奴隶制,到1860年,美国黑人奴隶已从建国初期的60万人增加到400万人。

在南方种植园里,黑奴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他们每天都要干18到20小时的活儿,还经常遭到奴隶主的毒打。他们像牲口一样在市场上被买卖,有时还戴脚镣在种植园里摘棉花。这种野蛮残酷的制度激起了黑奴的强烈反抗。黑奴们逃离种植园、杀死监工、焚烧种植园,甚至举行武装起义。同时,北方各州也掀起轰轰烈烈的废奴运动,广大工人、农民、黑人和有良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纷纷投入这一运动。他们到处演讲,印发书籍和各种小册子,揭露和抨击奴隶制,主张解放黑奴,废除奴隶制。

废奴主义者还建立“地下铁路”,也就是秘密通道,像乘坐“火车”一样,把黑奴从南方蓄奴州分段护送到北方的自由州或转送到加拿大。

约翰·布朗也是“地下铁路”的积极参加者。他1800年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托林斯顿镇一个贫苦白人家庭。他的父亲就是坚决的废奴主义者,他的家就是“地下铁路”的一个中转站。因此,他从小就对蓄奴制深恶痛绝。他认真研究黑人的历史,了解黑人分布情况,积极参加地下铁路的工作,绘制奴隶逃亡图。后来,他意识到要想解放黑奴必须要用武装斗争。为此,他于1850年建立了一个黑人武装组织——基列人同盟。为以后的起义作了组织上的准备。1854年,在南方奴隶主的操纵下,国会通过了反动的《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规定让堪萨斯和内布拉斯加两地区的居民自行决定他们自己居住的地区应为蓄奴州还是自由州。南方奴隶主组织了大批武装匪徒,企图用武力控制选举,建立奴隶制。北方的废奴主义者也拿起武器,来到堪萨斯,决心把这里变为自由州。双方展开了搏斗。一次,当废奴派正开会时,几百名蓄奴派武装匪徒突然闯了进来,当场杀害了许多人。堪萨斯处于恐怖中,眼看有成为蓄奴州的危险。

约翰·布朗听到这个消息,立刻行动起来。他虽年过半百,身体还有病,仍然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战斗的热情。他带着儿子、女婿和另外几名勇士来到了堪萨斯。1854年5月24日夜晚,布朗带人闯进匪徒们的巢穴,当场处死了杀害废奴主义者的五名凶手。随后,布朗带领手下的战士隐蔽在深山里,昼伏夜出,不断袭击蓄奴派的据点。匪徒们被布朗神出鬼没的游击队打得晕头转向。经过废奴派的斗争,堪萨斯终于成为自由州。

1859年,约翰·布朗来到弗吉尼亚州,他决定在这里举行武装起义,起义军要进攻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弗吉尼亚西部的哈泼斯渡口。因为这里位于马里兰州同弗吉尼亚州的交界处,又是波托马克河和申南多亚河的汇合处,周围是群山、沼泽和丛林,地势十分险要,是南北交通要道。而且,那里还有一个很大的军火库,一旦夺到手便可把奴隶武装起来。他计划夺取哈泼斯渡口进入山区开展游击战,然后举行更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彻底推翻奴隶制。

这支仅有22人的小队伍,以大无畏的精神勇猛地扑向哈泼斯,仅用了几个小时,他们便俘虏了全部驻军,控制了整个城镇,还擒获了当地的几个庄园主,派人把庄园里的黑奴都解放了出来。这时,闻讯赶来的军队包围了他们。布朗和战士们被困在军火库里。尽管敌人的力量非常强大,约翰·布朗只有22个人,但他们不畏强暴,与对方展开了生死搏斗。经过两天一夜的激战,大部分起义战士壮烈牺牲了,其中包括布朗的四个儿子。

布朗依然没有屈服,他镇定地站在一个死去的儿子身边,一只手紧握另一个即将死去的儿子的手,一只手还在拿枪向敌人射击。最后他身负重伤被俘。

审讯开始了。“你是受谁的指使?”弗吉尼亚的州长怀斯厉声问布朗。“是上帝,是正义!”布朗满身是血,挣扎着站在怀斯面前昂然回答。“你的目的是什么?”“我要解放黑人奴隶,因为在上帝面前,他们同样是人。”“你犯了杀人罪、煽动罪、叛国罪,难道你不知道吗?”“我没罪,我在为正义而战!”布朗义正言辞地回敬他。“你是疯子!”州长这时已找不到别的用语了。“我认为你们才是疯子,你们南方人竭立维护这种野蛮残忍的蓄奴制,还相信它会永远存在下去,这才是真正的疯子。”最后,约翰·布朗被判死刑,罪名是“杀人叛国,煽动黑奴叛乱”。

1859年12月2日,约翰布朗在临赴绞刑架之前,挥笔留下了最后的遗言:“我,约翰·布朗,现在坚信只有用鲜血才能清洗这个有罪的国土的罪恶。过去我自以为不需要流很多血就可以做到这一点,现在我认为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约翰·布朗为黑人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他英勇就义的时刻,北方各州统统下半旗,高大建筑物上饰以黑色装置,教堂鸣钟致哀。

约翰·布朗虽然牺牲了,他的精神却鼓舞了更多的人们,他们纷纷加入斗争的队伍,解放黑奴的呼声传遍美国的每个角落,不久,两种制度的决战——美国南北战争终于爆发了。

林肯和南北战争

1861年3月4日,亚伯拉罕·林肯宣誓担任美国联邦政府的总统。

亚伯拉罕·林肯,1809年2月12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因为家贫,林肯没有上学,每天跟父亲在西部荒原开垦耕种。他后来曾说过:“我一生中进学校的时间,加在一起总共不到一年。”

林肯从小好学,常在沙地和木板上练习写字,甚至在放牛、砍柴、耕地时都揣着一本书。为了读书,他常在小油灯下苦读到深夜。

成人后林肯开始离乡外出谋生。为了生活,他打过短工、当过水手、店员、乡邮员、土地测量员,还当过伐木工。但无论干什么,他都不放弃努力学习。他靠着刻苦自学,攻读了历史、文学、哲学、法学等书,通过考试,担任了一名律师,并渐渐地对政治感兴趣。1834年,25岁的林肯当选为伊利诺斯州议员,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当时在美国,解放黑奴和蓄奴主义形成两大分明的政治集团。林肯坚定地站在解放黑奴的立场上。他在讲演中曾说:“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隶、一半自由的状态。”林肯的演说表达了北方资产阶级的要求,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愿望,使他赢得了很高荣誉。因此,在1860年的全国大选中,他当选为美国总统。

就在林肯当选总统的前后,南方种植园的蓄奴主义者们发动了叛乱,宣布脱离联邦而独立,成立了所谓“南方邦联”,大种植园主杰弗逊·戴维斯为总统。声称“黑人不能和白人平等,黑人奴隶劳动是自然、正常的状态”。

1861年4月12日,南方邦联不宣而战,迅速攻占了北军驻守的要塞萨姆特。当时,南方由于早有准备,军队强盛,武器精良,而北方只是仓促应战,所以节节败退,连首都华盛顿都差一点儿被南军攻占。

面对危局,林肯当机立断,于4月15日发布募兵令,招募志愿军讨伐南方叛逆。广大美国人民热烈响应。林肯原想只招75000名,报名的人数却超过了10倍。这支部队士气高涨,作战勇敢,可惜没有出色的将领,第一仗就被南军打得大败,一直退到华盛顿城郊。美国舆论顿时哗然。“一定要解放黑奴!”林肯为了挽回败局,下定决心,在1863年1月1日,发布了《解放令》。命令规定,从即日起,美国所有奴隶都成为自由人,由政府和军队保护,他们可以平等地参加各项工作,包括参加军队等等。当他签署完毕,在场的人一片欢呼,纷纷拥上去同他握手。发布了解放令,黑人踊跃前来参军,总共多达四五十万。他们和白人一起,奋勇出击,在葛底斯堡和南军大战三日三夜,击毙了敌军上万官兵,获得了南北战争以来第一次大捷。美国人民兴高采烈,纷纷集会庆贺。

但是,林肯没有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他知道只有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林肯起用年轻将领格兰特做一个方面军的统帅,直下密西西比河出海口,封锁南方的水路交通。在林肯看来,只有格兰特才懂得指挥战争。

7月4日,林肯收到了格兰特从前线发来的电报。果然不出所料,密西西比河交通枢纽维克斯堡四万南军全部兵败投降。林肯高兴万分,马上发出电报,把格兰特召进白宫,亲自授予他中将的军衔。当时,美国最高的军衔是少将,格兰特是美国第一个中将。同时,任命他为美军的全军统帅。

格兰特兵分四路:派海军舰只封锁东面大西洋沿岸;派谢尔曼率领10万大军,迂回1000余公里,直插南军的后方;派谢里登率领骑兵包抄南军的西路;自己亲率大军在北线向南进击。四面围歼南军,务求一举扫平。

任务最艰巨的是谢尔曼。他的部队要深入敌军的后方,长途跋涉,子弹和粮食谁来供应呢?10万大军出发了两个星期,一点消息也没有。林肯急得晚上睡不着觉,日夜盼望进军的消息。1864年的圣诞节到了,好消息也来了。谢尔曼攻下了佐治亚洲首府亚特兰大,又攻下了滨海城市萨凡纳,已经与海上舰队取得联系,将南军全部包围了!

谢尔曼是怎样千里迢迢穿过南军后方的呢?他的法宝就是解放黑奴。每打到一个地方,被解放的黑奴就纷纷行动起来,他们没收了种植场奴隶主的粮食和武器,前来支援北军。有了人民支援,军队怎么会不打胜仗呢?

南军这时乱作一团。“总统”连忙从海上逃跑;“总司令”急匆匆地带兵向西突围。但是,当南军只走出160多公里的时候,谢里登的骑兵已经赶到,封锁了他们的去路。南军无计可施,于1865年4月9日全部投降,整整四年的南北战争,以南军的彻底覆灭而胜利结束。

但是,失败的南方种植主极端仇恨林肯,出于报复,他们花钱雇佣杀手。就在南方军司令投降的第5天,即1865年4月14日晚,美国首都华盛顿第十大街的福特剧院里,正在上演流行喜剧《我们美国的表兄弟》。在二楼的一个包厢里,美国总统林肯和他的妻子也在看戏。这出戏演得非常成功,所有的观众都沉浸在戏剧的喜乐气氛当中。正在这时,一个人像幽灵一样偷偷潜入总统包厢,在距离林肯15米的地方扣动了手枪扳机,子弹从林肯头部的左侧射入脑后,林肯总统立刻倒入血泊当中。

剧场里的观众被一声突然的枪响惊呆了,凶手趁乱逃之夭夭。事件发生后,全美国以至全世界都处于震惊和悲愤之中。林肯终因抢救无效,于1865年4月15日清晨7时22分与世长辞,年仅56岁。

林肯去世的当天,副总统安德鲁·约翰逊继任为总统,立刻布置追捕凶手。4月26日,凶手拒捕被击毙,原来凶手竟是喜剧团的演员约翰·威尔尼斯·布思。不久,布思的同谋犯人一一被拘捕,经审讯,人们才知道,这伙人是南方奴隶主派来刺杀林肯的间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