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8 02:04:03

点击下载

作者:胡元斌

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寓言

中国寓言试读:

导读

作品简介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通常采取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同时还用短小精悍的话语把十分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使得读者喜闻乐见,容易接受。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最早是由民间口头创作。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如:《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其中《庄子》与《韩非子》收录最多。

在汉魏以后,在一些作家的创作中,也常常运用寓言讽刺现实。唐代柳宗元就利用寓言形式进行散文创作,他在《三戒》中,以麋、驴、鼠三种动物的故事,讽刺那些恃宠而骄、盲目自大、得意忘形之徒,达到寓意深刻的效果。

中国古代寓言源远流长,在先秦时期已具雏形。先后经历了先秦的说理寓言、两汉的劝诫寓言,魏晋南北朝的嘲讽寓言、唐宋的讽刺寓言和明清的诙谐寓言等五个阶段。内容提要《揠苗助长》说:有个宋国人嫌自己庄稼长得慢,就将禾苗一棵棵拔高。他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庄稼长高啦!”他儿子赶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自相矛盾》说:有个卖矛和盾的楚国人,夸他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锋利东西都穿不透它。”又夸耀自己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坚固东西都能刺穿。”有人问他:“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郑人买履》说:有一个想买鞋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寸,等到去集市时却忘带了量好的尺码。他于是返回家取尺码。等他返回时集市已经散了,他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鞋呢?”他回答说:“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写作背景

本书中许多作品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此时文化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形态。“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于是出现了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也出现了寓言的繁荣。思想内涵

中国古代寓言历史悠久,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国家治理、世态百象、为人处世、修身养性、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等许多方面,这些内容包含着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寓言中的智慧,能给人带来无穷启迪。寓言充满智慧,但从不板着面孔说教。它篇幅短小,所讲故事简单而含义丰富,语言深入浅出,幽默有趣,读起来让人轻松愉快,能让读者在笑声中记住寓言蕴藏的哲理,得到某种劝谕或告诫,因此,人们普遍地喜欢寓言。

我国古代寓言,按照思想内容,可以概括成三类:

第一类,是以生动活泼的比喻讲出深刻哲理,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智慧。我国自先秦开始,就出现许多哲理性很强的寓言,形成中国古代寓言的一大特色,其中有许多闪耀着朴素唯物主义或辩证法的思想光辉。还有更多的寓言从反面辛辣讽刺了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种种表现,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些死死抱住形而上学不放的各种丑态。《揠苗助长》告诉人们违反客观规律作出的愚蠢行动,是多么荒唐可笑;《挖井得人》说明要进行调查研究,只凭道听途说和主观推想,就难免会出差错;至于《郑人买履》里的郑人,更是教条主义的典型。

第二类,是具有“劝善惩恶”性质的,其中也有许多篇章给人以积极的启示。《妄语害人》说明心术不正、狡诈阴险的人会自食恶果;《猩猩喝酒》劝人有错就改,不要借故推托,明知故犯;《喜欢炫耀的猴子》、《假虎》教育人们不要骄傲自满,盲目轻敌。

第三类,是“揭发伏藏,显其弊恶”,具有讽刺性的。其中有些是针对时政、痛斥恶俗陋习的,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指鹿为马》、《悔之晚矣》等篇揭示了封建官场的黑暗与残酷;《麻雀请客》、《势力狗》等讽刺了贪婪、唯利是图之人;《兄弟射雁》斥责了崇尚空谈的社会风气,对那些进行毫无意义的争辩的人们进行了嘲讽;《死错了人》、《按图索骥》等表现了封建时代一些读书人的迂腐可笑。阅读要点

1. 通俗易懂的故事

本书故事通俗易懂,好像发生在日常生活之中,但在这些平常故事中,却蕴含着深刻哲理。

2. 简洁明了的情节

本书内容没有过多修饰,情节简洁明了,思路清晰,让人耳目一新。

3. 蕴含了深刻哲理

本书中许多故事,以小见大,古人用他们不一样的眼光和角度看出事物的本质,发现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4.精巧大胆的构思

本书故事构思精巧,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

水火不相容

——《墨子》

巫马子一直不同意墨子的“兼爱”、“非攻”观点,两人为此常常争吵。有一天,巫马子又对墨子发火:“您主张‘兼爱’,至今为止谁也没有受益;我反对‘兼爱’,同样,至今为止也没有人为此而遭受不幸。既然两种作法都没有产生什么后果,您为什么只认为自己正确,却总是反对我呢?”

墨子说:“如果现在有人在这里纵火焚物,一个人提着水,将去扑灭它;另一个人拿着火,将去助长火势。虽然都没有实现,但您认为孰对孰错呢?”

巫马子说:“我肯定支持那提水灭火的人,反对那引火助燃的人。”

墨子说:“这不就对了嘛,我当然会继续肯定我的观点,而继续否定你的观点了。喂,怎么睡了,醒醒,想通了吗?老巫。”

话要投机

——《墨子》

子禽问墨子:“多说话有好处吗?”

墨子回答说:“蛤蟆、青蛙、苍蝇白天黑夜不停地叫,叫得口干舌燥,但没有一个人愿意听它们的。现在看看雄鸡在黎明时啼叫,天下惊醒。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

变色的染丝

——《墨子》

墨子看到染匠在染坊里染丝,便走上前去细看。过了一会儿,便发起感叹来:“丝本来是白色的,把它放进青色的染缸里去染,就成了青丝;把它放进黄色的染缸里去染,就成了黄丝。”用来染丝的颜料变了,丝的颜色也随着发生变化。染完五次,丝的颜色也就跟着改变五次,所以,做类似染丝的事情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教训儿子

——《墨子》

随便举个例子,村子里有一个老人,他儿子的品性很差,所以父亲便打他。假如邻居的老头子也跑来举起木棍痛打,并且说:“我打你是为你好,跟你父亲打你没什么两样。”这是不是没有道理呢?

揠苗助长

——《孟子》

古时候,有一个农夫没有种田的经验。有一天,他到田里走了一圈,觉得自己播种的稻苗长得不快,心里很不高兴。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稻苗一棵一棵地拔高一些。他认为这个法子很妙,这样稻苗就可以长得快一些了。

他拔完以后疲倦极了,回到家里,对家人说:“真累死我了!”

家人问他:“为什么累成这样?”

他说:“我看稻苗长得不快,把它们一棵棵地拔高了一些,这样一定可以使稻苗长得快些。”

家人大吃一惊,拔腿就跑到田里去察看,发现稻苗全枯萎了,一棵也不剩!

楚人学齐语

——《孟子》

孟子试着问宋国的大夫戴不胜:“有一个楚人想学齐国话,应该让齐国人教他,还是让楚国人教他?”

戴不胜说:“当然是让齐国人教他。”

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教他,许多楚国人干扰他,即使天天打他,威逼利诱他,最终也达不到目的。如果把他带到齐国的街巷里住上几年,即使天天打他,要他说楚国话,他也说不了了。”

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狼烟四起,烽火连天,这一场战争打得真残酷。

一方打败了,兵士纷纷丢盔弃甲,一路溃败。有的跑了一百步才停下来,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下来了。

一个跑了五十步就停下来的兵士嘲笑那个跑了一百步的兵士说:“哈,哈,你这么怕死,逃得比我还快!”

无耻之徒

——《孟子》

齐国有一个很爱面子的人,他不惜花费大批钱财娶了一个妻子又买了一个小妾。这个人经常外出喝酒,每次都喝得烂醉才回来。妻子问他跟谁在一起喝酒,他说全都是达官贵人。他的妻子告诉他的小老婆说:“我们的丈夫每次出去,就一定要吃饱酒肉才回来,问跟他一起吃喝的是些什么人,他说全是些达官贵人。但是从来没有显贵的人到我们家里来。我想悄悄地看看他究竟到了哪些地方。”

第二天一早,她就起了床,悄悄地跟在丈夫后面,到他平日常去的地方去,走遍了大街小巷,都没有看见一个站着和他说话的人。最后只见他来到东门外的一个坟山坪里,走到上坟的人那里讨吃残羹剩饭;没有吃饱,又东张西望,再到别处去讨。这就是他吃饱喝足的办法!

他的妻子回到家里,把看到的情况告诉他的小老婆,说:“丈夫是我们依仗着生活一辈子的人,现在他竟是这个样子。”于是就同小老婆一道咒骂她们的丈夫,骂着骂着就哭了起来。而做丈夫的还不知道这回事,洋洋自得地从外面走进来,在他的妻妾面前颐指气使起来。

看到他这样,他的妻子和小妾哭得更加伤心了。

偷鸡的理由

——《孟子》

有一个好吃懒做的人,经常去偷邻居家的鸡。有人劝诫他说:“你这样做会害了你自己的。”那个偷鸡的人说:“好吧,请允许我减少一点,每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再停止。”明知道自己错了,还要抬出这么多理由,这不是自欺欺人又是什么?

逢蒙杀羿

——《孟子》

逢蒙向后羿学习射箭,没过多久,他便学到了后羿的全部本领。

他想:世上只有后羿的本领胜过自己,于是便谋杀了后羿。

孟子说,这件事后羿也有过错啊。

二子学棋

——《孟子》

有个棋手名叫秋,他的棋艺天下无人能比。

秋有两个学生跟他一起学棋。其中的一个学生一直集中精力,一心一意地跟他学。另外那个呢,虽然也同样坐在那里听讲,眼睛也看着棋子,可是他对天上的飞鸟更有兴趣,所以老是记挂着在天空飞翔着的鸿雁,有时还甚至隐隐约约地听到鸿雁的叫声。因此他常想拿了弓箭去射鸿雁。

专心听讲的那个学生终成大器,很受别人推崇。那个三心二意的学生结果什么也没有学会。

子产和小吏

——《孟子》

郑国的子产很喜欢养鱼。有一个人买了一条活鱼送给了子产。子产叫管池沼的小吏把它养在池子里。那小吏把鱼煮熟吃了,然后匆匆忙忙地告诉子产说:“我刚把它放到池子里,它拘束不动,过了一会儿,便活泼舒展了,忽然一摆尾便游得不见了。”子产听了高兴地说:“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了!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了!”小吏心想:“谁说子产聪明?我已经把鱼煮熟吃了,他还说: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了,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了!”

小吏扶住子产,捶一捶子产的后背和肩膀,说:“大人,大人,你别激动呀!”子产说:“我是表面的激动,而你是内在的激动,懂吗?”

晏子使楚(一)

——《晏子春秋》

齐国使者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得知晏子身材矮小,便想戏弄晏子,特命人在都城墙角开了个门。晏子到了,楚人请晏子从小门进去。晏子不肯进去,说:“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矮小的狗洞中爬进去。今天,我是出使堂堂的楚国,不应当从这扇狗门进去。”招待他的人只得换一条路,让晏子从大门进去了。

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说:“难道齐国就没有像样的人才吗?怎么派遣你作使者?”

晏子回答说:“齐国的都城临淄横街竖巷,鳞次栉比,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人们张开袖子,可以遮住半边天;大家甩一把汗,整个天空就会像下雨一样;喧腾的人流中,人们肩并着肩,脚挨着脚,怎么会没有人呢!”

楚王说:“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要派遣你这样的人?”

晏子回答说:“我们齐国派遣使者,有一个规矩:哪个国家的君主贤明,就派有远见卓识的使者到那里去;哪个国家的君主昏庸,就派不学无术的使者到那里去。我晏婴最没有出息,所以被派遣出使楚国。”

晏子使楚(二)

——《晏子春秋》

齐王派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得知这个消息,立即召集文武官员到议事殿里。楚王说:“晏子恃才傲物,我要教训教训他。你们给我出个主意对付他。”

一个大臣想到了一个好点子,于是楚王就满心期待地等着晏子的到来。

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大摆宴席招待他。酒兴正浓的时候,两个差役捆着一个人,走到楚王面前。楚王故意问道:“你们捆绑的这个人是干什么的?”差役回答说:“是个齐国人,犯了偷窃罪。”

楚王看着宴子说道:“齐国人是不是都爱做贼?”

晏子站立起来,离开席位,一脸正色地说:“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桔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桔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成了枳树,桔树和枳树只是叶子相似,果子的味道却完全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是由于水土不同啊。现在,老百姓在齐国不做贼,一到楚国就偷窃,莫非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惯于做贼?”

楚王自讨没趣,不敢再戏弄晏子,把晏子待为上宾。

治国如治鼠

——《晏子春秋》

景公问晏子:“治理国家最怕什么?”

晏子回答说:“最怕老鼠。”紧接着他为景公讲了一个故事:“有座土地庙,墙壁是用木板做成的,老鼠就穿洞住在墙壁里面。

老鼠经常跑出来偷东西吃,还咬坏器具,作恶多端。人们想消灭老鼠,老鼠就跑回墙壁里躲起来,人们对它们一点办法也没有。

因为用烟火去熏老鼠,恐怕会烧坏墙壁的木板;用水去灌老鼠洞,又害怕把庙墙浸塌了。

因为土地庙的缘故,所以老鼠一直无法无天。”

挂牛头卖马肉

——《晏子春秋》

灵公有个坏毛病,那就是喜欢宫女们女扮男装。由于灵公的大力提倡,齐国上下都效仿起来。很快,整个齐国蔚为风气,所有的妇女,不论老少,都穿上了男装。搞得乱七八糟、乌烟瘴气,影响很不好。灵公便派官吏禁止,说:“如果再有女扮男装的,给我撕破她的衣服,扯断她的衣带!”不久,到处都可以看到:女人的衣服被撕破了,衣带被扯断了,可是女扮男装的风气仍然屡禁不止。

有一天,晏子拜见,灵公问他:“我派官吏禁止女扮男装。违者就撕破她们的衣服,扯断她们的衣带。撕衣断带的到处都有,可是女扮男装的风气还是制止不了,这是为什么呢?”晏子回答说:“你没有发现宫内的人受鼓励,在宫外却严加禁止,正像店外挂着牛头,店内卖的却是马肉一样啊!君王要禁止女扮男装,只要在宫内禁绝,那宫外的妇女谁还敢再扮男装呢!”灵公说:“有道理。”于是禁止宫内女扮男装。没过多久,齐国上下再也没有妇女女扮男装了。

晏子的罪状

——《晏子春秋》

齐景公爱养各种有趣的鸟,烛邹每天为他养鸟。

一天,烛邹养鸟却让鸟跑掉了,齐景公大怒,要杀烛邹。

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状,让我当面告诉他,然后再杀他,好吗?”

齐景公说:“可以。”于是派人把死囚烛邹带到宫殿里来,让晏子当面数落他的罪状。

晏子说:“烛邹,你知罪吗?你替我们国君养鸟而让鸟跑掉,这是第一条罪状;使我们国君为鸟而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状;使天下的人听到这事,都知道我们国君重鸟轻人,这是第三条罪状。”

晏子数落完烛邹的罪状,请齐景公下令杀掉他。

齐景公说:“你这么说他,这不是明摆着的大道理吗,道理我已经明白了,还杀什么呀!”

叶公好龙

——《申不害》

叶公好龙是远近出了名的。他在衣带钩上画着龙,在酒杯上刻着龙,在房屋卧室、门窗、梁柱上,全部都雕绘着龙。

天上的真龙听说了这件事,很激动,便下凡来看望叶公。真龙把龙头往窗前一放,叫着叶公的名字,叶公吓得屁滚尿流,撒腿就跑。

东郭敞买官

——《商君书》

齐国有一个名叫东郭敞的人,有点学识。有不少人前来求学于他。东郭敞很想占有一大笔钱财。

就这笔钱财的用法,东郭敞和他的学生发生了争吵。学生们主张把钱财发放给平民百姓,因为平民百姓饥寒交迫。但东郭敞却要拿钱去买官。学生们都认为东郭敞是个伪君子、小人,都离开了他。

商君评论说:这个人吝惜还没有到手的金钱和官爵,超过了他现在已经拥有的那些门徒。

庖丁解牛

——《庄子》

庖丁宰牛是远近闻名的,他杀牛随心所欲,得心应手,连牛也称赞庖丁把自己杀得很舒服。梁惠王连声称赞他。庖丁答道:“我之所以能干得如此熟练,主要是因为我已经熟悉了牛的全部生理结构。开始,我眼中所看见的,都是一头全牛,现在,我看到的却没一头全牛了。哪里是关节,哪里有经络,从哪里下刀,需要用多大的力,全都心中有数。因此,我这把刀虽然已经用了十九年,宰了几千头牛,现在用起来还是很顺手。不过,如果碰到错综复杂的结构,总是兢兢业业,不敢怠慢,动作很慢,下刀很轻,聚精会神,小心翼翼的。”

梁惠王说:“啊,庖丁,我现在明白了,原来杀牛也是一门手艺啊!”

东施效颦

——《庄子》

西施是一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但是她患有心痛病,经常双手摁着胸口,皱着眉头,在村里走过,大家觉得她的样子好看极了。

村里有一个丑女名叫东施,她想:假如我学西施的样子,大家一定也会说我好看的。她也双手摁住胸口,皱着眉头,在村里走来走去。她哪里知道,村里的人看见她就像看到怪物一样,唯恐避之不及。

鲁王养鸟

——《庄子》

有一只海鸟飞到鲁国的都城。鲁王从来没见过这种鸟,以为是神仙的化身,就派人把它捉来,亲自迎接供养在庙堂里。

鲁王为了表示对海鸟的爱护和尊重,马上吩咐把宫廷最美妙的音乐奏给它听,用最丰盛的筵席款待它。但是海鸟体会不到鲁王这番招待盛情,只吓得神魂颠倒,举止失常,什么也不敢吃,没过两天就忧郁而死。

养斗鸡献国王

——《庄子》

纪渻子给国王驯养打架的公鸡。十天过去了,国王问纪渻子:“鸡已经训练好了吗?”纪渻子回答说:“没有。它们虚骄之气正盛,常常挑衅生事。”又过了十天,国王又去问纪渻子斗鸡训练好了没有,他说:“没有。它们听到一点声响,看到一点形影,就显得不冷静。”

又过了十天,国王又问,他说:“还没有。它们还是东张西望,左顾右盼,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又过了十天,当国王再问时,纪渻子便回答说:“差不多了。虽然有的还间或啼叫一两声,但再也不变化无常了。看上去,呆笨得像木雕的一样,其实,它们沉着应战的精神已经全部具备了。”国王大喜,立刻拿着纪渻子训练的鸡去和其他王公大臣斗鸡较量,竟从未败过,果然厉害。

安分守己的残废人

——《庄子》

支离疏是一个身体有着严重缺陷的人,他的背驼得太厉害了,一不留神还以为他背着一座小山呢。他虽然驼得非常厉害,但生活还是过得去的。他靠着缝洗衣裳,还足够养活自己;他每天去打扫粮食市场,用箕簸米扬土,得来的粮食还足够供给十个人吃。

每当国家征兵打仗,别人逃避兵役,惶惶不可终日时,他却可以捋袖伸臂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每当国家大兴劳役,他却可以因为驼背而不去服役;而每当国家给病残的人发救济粮时,他却可以名正言顺地分得为数可观的粮食。

像这样形体残废的人,都能安分守己,实实在在地过日子,那四肢健康的人就更应该严于律己了。

涸辙之鱼

——《庄子》

庄周整天一门心思地研究四书五经,把生活所需的油米盐醋都忘了添置,不过话又说回来,不是庄周不添置,而是他没钱。于是他去找监河侯借钱。监河侯说:“好的,等我收到老百姓的租税,就借给你三百两银子,行吗?”

庄周听了很气愤,大声斥责道:“我昨天到这儿来,在路上听到叫喊的声音,四处张望,发现在干涸的车辙里躺着一条鲫鱼。我就问它:‘鲫鱼,你为什么到这儿来的?’鲫鱼答道:‘我从东海来,快渴死了,请你给我一升水救救命吧!’我说:‘好的,我就去游说吴、越两国国王,引西江的水来解救你,行吗?’鲫鱼气愤地说:‘如果我现在待在东海,我也不会找你要水喝。你是站着说话腰当然不疼了。如果你非要去游说吴越的国王让他们派人引西江的水救我的话,那么我们只好在卖干鱼的案板上相见了。’”

臧和谷丢羊

——《庄子》

臧与谷两个人赶着羊到山坡上放羊,但最后把羊都弄丢了。别人问臧干什么去了,原来是挟着书籍读书去了;问谷干什么去了,原来却是赌钱去了。

这两个人做的事情不同,但是结果完全相同,都把羊弄丢了。

盗亦有道

——《庄子》

跖的手下问跖:“偷盗也有道理吗?”

跖说:“怎么会没有道理呢?能够猜中房子里藏的财富,叫做圣;进屋时走在前头,叫做勇;退出时走在最后,叫做义;了解虚实,掌握时机,叫做智;分配均匀,叫做仁。只有具备了这五种品质才可以成为大盗,缺一种都不能成为大盗。学着点小子!”

大树与鹅

——《庄子》

庄子带着他的学生到山间散步。他们远远地看见有一棵参天大树下站立着一个樵夫。那个樵夫看了一下大树,然后扔掉斧头坐在地上休息。庄子问那樵夫为什么不砍那棵大树。那人回答说:“这树没有什么用处。”庄子听了,对学生们说:“你们记住,因为没有用处,这棵树才能长得这么大,才能够继续活下去。”

庄子他们从山里走出来,住在老朋友家里。老朋友很高兴,要家僮杀鹅烹煮。家僮对主人说:“咱们那两只鹅,一只会叫,一只不会叫,请问杀哪一只?”主人说:“杀那只不会叫的吧!”

第二天,学生困惑地问庄子:“昨天,山里的大树,因为没有用处,能尽享天年;后来,主人家的那只不会叫的鹅,却因为没有用处,而被处死。老师您说,要处在什么情况下才安全呢?”庄子笑着说:“做人和处事就应该在有用和无用之间斟酌。不过,处在有用与无用之间,还是一种人为的选择,不能顺乎自然。这样做,表面上似乎对了,实际上还是不对,还是不能从忧患中摆脱出来,难免受到连累。如果心中清静无为,顺应自然的观念,随波逐流,就不会这样了。那就可以做到:既没有人称赞,也没有人毁谤;有时是龙,飞腾在天;有时是蛇,深藏于地,随着时日一道变化,无所追求;有时向上,有时向下,与万物协调相处,同周围浑然一体。如果做到了这些,那么就成了一个彻底自由的人,天地间任我逍遥,乾坤中随我驰骋。外界事物对我而言可有可无,而我是存在的。”

驼背老人捉知了

——《庄子》

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在树林里,看见一位驼背老人拿着竹竿粘树上的知了,一粘便是一只,得心应手,随心所欲。

孔子说:“老人家,你的手真巧啊,大概有什么好法子吧?”

驼背老人回答说:“是的。首先要练手腕,苦练五六个月后,当你举起竹竿,能在竹竿顶上放两颗弹丸不掉下来,那么捉起知了来,便很少有失误了;如果能够练到在竹竿顶上放三颗弹丸也不掉下来,那么失误的机会顶多只有十分之一;如果能够练到在竹竿顶上堆放五颗弹丸也不掉下来,就十拿九稳了。除了练手腕,还要练站功,练臂力。我捉知了,身体站着像树桩竖立在那儿一样纹丝不动。拿着竹竿的胳膊伸出去,像树干一样不晃不颤。除了练好基本功外,在捉知了时,还要全神贯注,不管外界怎样嘈杂纷纭,我都不会分心,只有做到这些,捉知了才会成功,才能得心应手。”

孔子听了,回头对他的学生们说:“学习也要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这是驼背老人给我们的教训哪!”

美与丑的比较

——《庄子》

庄子往宋国去,夜晚在一间客店住了下来。店主有两个小妾,其中一个相貌漂亮,一个相貌丑陋。那丑陋的反而受宠爱,那美丽的反而受轻贱。

庄子问其中的原因,客店的年轻主人回答说:“那个生得美的自认为美丽而骄傲,我便不觉得她美了;那个长得丑的自己承认丑而谦卑,我便不嫌她丑了。”

庄子后来告诉他的学生:“不骄不躁,品端德高没有人会轻视你。”

东野稷翻马车

——《庄子》

东野稷驾着车子去见鲁庄公。只见那马车,一会儿进,一会儿退,车轮的痕迹,直得像木匠画的墨线;时而向左,时而向右,旋转打圈,车轮的痕迹,很圆很圆。庄公认为谁也没有东野稷的驾车本领高,他命令东野稷驾车连续转一百个小圈子,再返回原地。

颜阖看到了这一情形,便进宫见庄公说:“东野稷的马车一定会翻。”庄公听了不高兴,默不作声。

不一会儿,东野稷果然翻了车,扫兴地回来了。鲁庄公便问颜阖说:“您怎么知道会翻车呢?”颜阖说:“东野稷的马早就成强弩之末,而东野稷仍然扬鞭催马,这样下去,非翻车不可。”

史官作画

——《庄子》

宋元君命令手下史官详细画出他所管辖的山川河流图样。史官们不敢怠慢,急急赶来,一个个拱手拜揖,站在那里,他们装模作样,有的舐着笔尖,有的和着墨,却有半数人是外行。

有一个史官来得最晚,他从从容容,不卑不亢,拱了拱手,就到自己的屋子里去了。

宋元君派人去观察这个史官。只见那个史官走进门去,解开衣服,盘腿而坐,袒胸挽袖,挥笔蘸墨,勾勒起来。宋元君赞叹说:“这个史官才是一个真正的人才,他才懂画图!”

畏影恶迹

——《庄子》

有一个年轻人,竟然莫名其妙地畏惧他自己的影子和厌恶自己的脚印。他飞快地跑着,想离开它们。他脚提得越快,脚印也就越多。他跑得越快,影子也似乎跟得越紧。他认为自己跑得太慢了,就跑得更加卖力,不肯休息片刻,终于耗尽力气死掉了。

这个人想甩掉影子,却不知道站在阴处;想消灭脚印,又不知道静止不动,真是笨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

曹商使秦

——《庄子》

曹商是宋国人,宋王派他出使秦国。宋王给曹商配置了两辆豪华的马车。曹商深谙吹捧奉承之术,深得秦王喜爱,秦王便赏了他一百辆非常奢华的马车。曹商洋洋得意地回到了宋国。

曹商去见庄子,向庄子夸耀说:“像您这样住在贫穷的村子里、狭窄的小巷中,靠编麻鞋过生活,饿得脖子枯瘦、脸孔蜡黄,这是我赶不上您的地方。但是,一旦说服大国的君主,就有上百辆的车子做我的侍从,在这一方面,你不得不承认我比你强。”庄子回答说:“我听说秦王有病请医生,那报酬是:能够动手术割疮的,赏一辆车子;能够给他舔舐痔疮的,赏五辆车子。治的病越下作,得的车子越多。您大概舔舐了他的痔疮吧?不然,为什么得到的车辆这么多呢?老兄,你不感到惭愧吗?”

鹤腿和鸭腿

——《庄子》

农夫养了一只鹤和一只鸭。他看到鹤的腿很长,而鸭的腿却很短,感到很别扭。

他便拿来刀锯,把鹤的腿锯下一截,去接在鸭的腿上。这样一来,鹤和鸭的腿便一样长了。

农夫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但没过多久,他养的鹤和鸭都死了。

望洋兴叹

——《庄子》

河伯是黄河之神。他看到黄河之水滚滚而来,大浪滔天,气势雄壮,无数支流齐汇一起,河面非常宽阔,隔岸望去,分不清牛马与人。于是,河伯骄傲地认为自己非常了不起。

有一次河伯顺着水流向东走去,来到北海。面对辽阔无际的大海,他才意识到自己太渺小了。他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无限感慨地叹道:“有的人懂得了一点道理,就目空一切,认为自己了不起。我就是这种可笑的人。今天,我见到了海洋,才知道自己的渺小。要是我不到这里来,那么我还会认为自己怎么的了不起,那不是让人笑掉大牙吗?”

利斧削灰

——《庄子》

郢地有一个人在干活的时候,一不留神鼻子上沾了一点白石灰,不是很多,只有苍蝇大小。他便请朋友石匠用斧子砍去白石灰。

石匠挥起斧头,“飕”地一下子,正好把郢人鼻子上的白石灰完全砍去,一点也没有伤着鼻子。郢人站立在那儿从容自若,浑然无事。

周围的人看了,感到不可思议。

后来,宋国国王听到了这件事,特地召石匠进宫,命令石匠表演用斧子砍石灰。

石匠说:“国王啊,不瞒你说,我的朋友死后,我就再也没有用斧子砍过石灰了。”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山和王屋山是两座大山。这两座大山山高峰险,横亘七百余里。

山北有个老翁叫愚公,快九十岁了,他的家正面对着这两座大山,道路被大山阻隔,走路要兜很大圈子,令愚公家人很烦恼。

愚公召集全家大小,说:“这两座大山堵住我们的去路,出入不便,我们大家一起出力搬掉这两座大山,好吗?”

大家都举手同意。只有愚公的妻子提出一个疑问:“凭你们这点力气,连个小山丘也铲不平,怎么能搬掉这两座大山呢?再说挖出来的那些泥土和石块往哪儿倒呢?”

大家都说:“挖出来的泥土、石块就往渤海滩上倒吧!”

第二天,愚公便带着子孙们动手挖起山来。邻居寡妇的一个孩子,才七八岁,也蹦蹦跳跳跑来帮忙。大家挖土的挖土,凿石的凿石,挖出来的土块和石头用畚箕运到渤海滩去。来来往往,大家干得热火朝天,一年四季很少回家。

黄河边上有个聪明的老头儿,名叫智叟。他看了这情景,劝告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已经这么大年纪了,连山上的草木都很难除掉,怎么能搬掉这两座大山呢?”

愚公叹了口气,回答说:“你怎么还是那样不肯动一下脑筋呢,我看你还不如那寡妇的小孩!只要我们有决心,怎么搬不掉这两座大山呢?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再添儿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一代传一代;而这两座大山,只会一天一天地少下去,再不会增高了。区区两座大山有何值得畏惧的呢?”

智叟被说得哑口无言。

山神听了愚公的这番话,怕他挖山不止,就向天帝报告。天帝被愚公的毅力和精神感动了,命令天将帮愚公把太行山和王屋山搬走了。

纪昌学射

——《列子》

飞卫是远近闻名的神箭手。纪昌拜飞卫为师,跟他学射箭。

飞卫说:“你先要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然后才可以学射箭。”

纪昌回到家里,仰面躺在妻子的织布机下边,两眼直盯着来去不停的梭子。这样坚持学了两年,即使锥子直刺他的眼睛,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眨。纪昌告诉飞卫,他的眼睛已经达到了要求。

飞卫说:“功夫还没有学到家呢。还要把眼力锻炼好才行。要做到把微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模糊的东西看得清晰。练好了眼力,我可以考虑教你学射箭。”

纪昌便用一根牛毛,系上一只虱子,悬挂在窗口,目不转睛地看着它。十天之后,那虱子渐渐变大了。三年之后,大得好像车轮。再看其他的东西,简直都像巨大的山丘了,他抓起良弓利箭朝那只虱子射去。不偏不倚,正好穿过虱子的中心,而悬挂的牛毛却没有射断。他把这件事告诉了飞卫。

飞卫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向纪昌庆贺道:“你的射箭水平已经超过我了。”

疑邻偷斧

——《列子》

有一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头,怀疑是他的邻居偷去了。他仔细地观察起那个邻居,觉得他走路的样子、说话的神情以及关门的动作,像极了一个偷斧头的,并且越看越像。丢失斧头的那个人恨得咬牙切齿。

没过多久,那个丢失斧头的人在自己的家里找到了斧头。再看那个邻人,正派得很,丝毫不像一个偷斧头的人了。

长生不老

——《列子》

燕王得知有人懂长生不老的绝妙方法,很高兴,立刻派出手下去跟他学习,还没等学会,那个懂得长生不老方法的人便死了。

燕王怨恨起那个被派去学习的人,怪他没有抓紧学习,错过了把长生不老的方法学到手的机会。燕王想杀掉这个人。

身边的大臣得知这个情况急忙面见燕王说:“连懂得长生不老的人都死了,你又何必惩罚不明就里的人呢?”

燕王觉得大臣说得有理,便放过了那个无辜的人。

齐人抢金

——《列子》

齐国有一个人,他处心积虑地想得到金子,不仅白天想着金子,连晚上做梦也梦见金子。

一天早晨,他走过金铺子门口,冲进去抓起金子就走。

人们当场就把他捉住,扭送到官府。

官吏问他:“你胆子倒不小,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抢别人店铺的金子!”

那人回答:“官老爷,冤枉啊,在抢金子的时候,我眼里只有金子而目中无人啊!”

燕人返国

——《列子》

有个燕国人,出生在燕国,长在楚国,到了老年才回到燕国。

路过晋国时,一起赶路的同伴欺骗他。同伴指着晋国的城市说:“这就是燕国的城镇。”那人听了,放声大哭。同伴又指着土神祠说:“这便是你家乡的土神祠。”那人便唉声叹气起来。同伴指着一栋房屋说:“这便是你先辈的房子。”那人痛哭起来。同伴指着一处土堆说:“这便是你祖先的坟墓。”那人已泣不成声了。同伴哈哈大笑起来,对他说:“我先前是哄你的,这里才是晋国呢。”那人为自己的轻信而羞愧起来。

回到了燕国,真正看到了燕国的城市与祠庙,真正看到了祖先的房屋与坟墓,他反而不那么悲痛了。

朝三暮四

——《列子》

宋国有一个喜欢养猴子的老人,家里养了一大群猴子。他非常懂得猴子的性情,猴子也能听懂他的话。为了这些猴子,他省吃俭用。

没过多久,老人积攒下的粮食不够吃了,不得不限制猴子的粮食。

老人对猴子说:“给你们栗子吃,早上三颗,晚上四颗够吗?”

猴子们听了,都嫌少,都反对老人这么虐待它们。

老人改口说:“那么,以后给你们栗子,早上四颗,晚上三颗,这总够了吧!”

猴子们觉得很合适,都手舞足蹈起来。

杞人忧天

——《列子》

杞国有一个人,总是担忧天会塌下来,自己无处可躲。所以,觉也睡不着,饭也吃不下,日夜不安,身体一天天地瘦弱下去。

他的朋友知道了,赶忙到他家劝告他:“天是气体积聚而成的,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体,你的一举一动,一呼一吸,都生活在这大气之中,天怎么会塌下来呢?”

听了他朋友这一席话,杞人终于释怀,高兴得大吃大喝,睡觉也踏实了。

关尹子教射

——《列子》

列子拜关尹子为师,学习射箭。有一次,列子射中了靶,就跑去问关尹子:“我学得差不多了吧?”关尹子却反问道:“你知道你为什么射中万靶吗?”列子回答说:“不知道。”关尹子说:“不知道,你又怎么知道你学会了射箭?”列子虚心学习了三年,再去向关尹子请教。关尹子又问他:“你知道你为什么射中了吗?”列子回答说:“知道了。”关尹子笑着对列子说:“你现在学会射箭了。知道了为什么射中,这才算学好了。你要记着之所以射中的道理,不要违背它。”

杨布打狗

——《列子》

杨朱的弟弟杨布,有一天穿了一套白衣服出门去。回来时,因为下雨,那套白衣服给雨淋湿了,就跟朋友借了一套衣服,而这套衣服却是黑色的。于是,穿着一身白衣服出门的杨布回来时却穿着黑衣服。

他家那只看门的狗不认得杨布了。看到他跨进门来,狗就汪汪地追着他叫,把他当作一个陌生人看待。

这时,杨布发怒了:“畜生,不认得我了吗?”说着,他就拿了一条棒,要去打狗。

杨朱看见了,就赶忙拦住说:“你先不要急着打狗,且平心静气地想一想。假使你的狗出去的时候,是一只白的,回来时,变成了一条黑狗,难道你一眼能辨认出来吗?”

岔路寻羊

——《列子》

有一天,杨子的一家邻居丢失了一只羊。

邻居已经请出了所有的亲属去追寻;又去请杨子家的僮仆一起帮忙找羊。

杨子知道了这件事,叹口气说:“唉,只跑掉一只羊,为什么弄了这么多的人去追寻!”

邻居回答说:“岔路太多了,所以追的人也就该多一些!”

没过多久,找羊的人都回来了。

杨子问他的邻居:“你家的羊,找到了吗?”

邻居丧气地摇摇头,说:“还是没有找到。”

杨子又问:“怎么会让它跑掉了呢?”

邻居回答说:“岔路太多,每条岔路上又有岔路。不知道它到底跑往哪一条路上去了。找羊的人没办法,只得回来了!”

杨子听得瞠目结舌,沉默了好久,整天不露笑容。他的学生便问他:“走失了一只羊,又不是大事,而且也不是你的,为什么这么闷闷不乐呢?”

杨子说:“我当然不是为了这件事而不快乐,而是我想到了我们的学习。如果我们求学的人,也是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不肯专心学习,也会像在岔路上寻羊一样,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两小儿辩日

——《列子》

孔子徒步往东而去,在路上看见两个小孩在争吵。孔子觉得奇怪,便问他们争论些什么。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我们近,到中午的时候就比较远了。”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就远,到中午的时候比较近了。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大得像车上的伞;到了中午,不过像盘子、碗口那么小,这难道不是远的显得小而近的显得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天还凉飕飕的,到了中午,热得像开了锅,这难道不是近的时候觉得热,远的时候觉得凉吗?”

两个小孩问孔子他们谁对谁错。孔子想了很久也没办法判断谁对谁错。小孩都笑孔子浪得虚名。

渔夫与海鸥

——《列子》

大海边有一个村子,村子里有一个喜爱海鸥的渔夫。他每天摇着小船,在海面上寻找海鸥。看海鸥停在哪里,他的船也就摇到哪里,紧紧追随着海鸥。一回生两回熟,那些海鸥都和他混得熟了,不但不怕他,还成群结队地飞到他的船边来,在小船的四周游来游去,他看到这么多的海鸥围着他,心里很高兴。

有一天,他又出门到海上去,他的父亲吩咐他说:“听说你天天和海鸥一起游玩,那些海鸥都和你混熟了,一点不怕你。你今天出去,捉一只回来给我吧。”

他回答父亲说:“没问题,我捉一只大海鸥给你。”

他又摇着小船到海面上去了。

但是,那些海鸥从他的目光中看出了他的歹意,都不敢靠近他,只是远远地在他的顶空回旋飞舞,再也不肯停落在他的船边了。

夸父追日

——《列子》

巨人夸父以为自己了不起,想凭自己的脚力赛过太阳。他追赶着,一直追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因为逼近太阳,他口渴得很厉害,想喝水,于是走到黄河、渭水边去喝。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准备跑到北方的大湖中去喝水。还没到大湖,便在路上渴死了。临死时,他抛掉了手杖,用自己的血液来滋养它,使它变成了一片繁密的桃林。这片桃林覆盖着几千里的地面。

扁鹊换心

——《列子》

鲁国的公扈和赵国的齐婴都得了重病,都请求扁鹊治疗。病两下子就治好了,扁鹊对他两人说:“你们过去的病是从体外侵入内脏的,药石当然可以治好;但现在,我发现你们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病,很危险,不治不行,我替你们治好它怎样?”两人说:“希望先听听这个病的症状。”扁鹊对着公扈说:“你很聪明,但气质太弱,所以善于思考而缺少决断;齐婴呢,与你相反,智力差点但气质比较强,所以不善于思考,容易专横武断。如果把你们两人的心交换一下,那么你们两个人就将尽善尽美。”扁鹊征得两人的同意之后,便叫他们喝了麻醉药酒,麻醉了三天,然后剖开胸膛,拿出心脏,相互交换放置后,用神妙的药物敷上,两人醒过来,浑然无事,果然非往昔可比。

赵简子放生

——《列子》

邯郸的平民百姓在大年初一那天向朝中大臣赵简子进献了很多斑鸠。赵简子非常高兴,重重地赏赐了他们,然后又把斑鸠放了。门客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赵简子说:“大年初一放生,表示我对生灵有恩爱之心嘛。”门客说:“全国的老百姓假如知道您要拿斑鸠放生,都会争着去捕捉斑鸠,那被打死打伤的斑鸠一定很多啊。您如果真想救斑鸠一命,不如下令禁止捕捉。像现在,您奖励老百姓捕了送给您,您再放生,那么,您对斑鸠的仁慈还不能抵偿您给它们带来的灾难呢!”

赵简子认为门客讲得大有道理,点头称是。

高山流水

——《列子》

伯牙是一个著名的琴手,钟子期深谙琴音箫声。伯牙纵情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一听便说:“弹得好啊,琴声中所描绘的是一座像泰山一样巍峨的高山!”伯牙弹琴时,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便说:“弹得好啊,琴声中所描绘的是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啊!”伯牙弹琴时不管想什么,钟子期都能体会。

有一次,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玩,忽然碰上暴雨,只好停在悬岩下躲雨。心里感到寂寞,便拿起琴来弹。开始弹成了《霖雨》曲,接着又弹出了《崩山》调。他每每奏这两支曲子,钟子期都能完全说出他当时的情趣。伯牙于是放下琴,感叹地说:“你真是我的知音啊!你用心想象琴音中的一切,就跟我心里想的一模一样。我怎么能在琴声中隐匿自己的一切呢?”

路见桑妇

——《列子》

卫国不肯屈服晋国,晋文公恼羞成怒,想出兵卫国。公子锄得知这个情况后,对天大笑起来。晋文公问他:“为什么大笑?”他回答说:“我笑我那个送妻子回娘家去的邻居。他在路上遇见一个采桑的妇女,爱慕地和她搭话。但是他回头一看,也有人在招引他的妻子呢。我一想到这件事就会大笑不止。”

晋文公领悟了他说的意思,便打消念头,不再派兵进攻卫国。没过两天,晋国北部就有敌人入侵。

农夫献曝

——《列子》

宋国有一个农夫,整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依然很穷,在寒冷的冬天里,他只能披用乱麻编织的衣服御寒。等到春天来了,他去田间劳动、休息时偶尔晒晒太阳,觉得非常温暖,比富贵人家的狐裘大衣还要暖和。

他回来对妻子说:“这晒太阳的温暖,世上除了你我知道外恐怕再没有人知道了。我们如果把它献给国王,肯定会有重赏。”

鼯鼠学技

——《荀子》

有一种动物名叫鼯鼠,又叫硕鼠。它有五种本领:会飞、会走、会游泳、会爬树、会打洞。但是,它虽然学会了这五种本领,但是没有一种学好了的。说它会飞,却飞不高;说它会走,却走不快;说它会游泳,却游不远;说它会爬树,却爬不到树顶;说它会打洞,却打得不深。

鼯鼠身兼五种本领,但事实上它什么也不精通,平凡得很。

疑心生鬼

——《荀子》

有个生性愚笨、胆子又小的人,名叫涓蜀梁。有一次,在一个有皎月的夜晚他走在回家的路上。

白朦朦的月光照在他身上,他身边的地上就投下了一个黑黝黝的影子。

他走一步,那影子也跟着前进一步。

他低下头一看,看见身边有个黑簇簇的人形,吓了一跳,不禁毛骨悚然,认为是一个小鬼紧紧地跟着他。他越想越怕,又情不自禁地抬头上望,看见自己头上的头发飘呀飘地,他以为那是鬼的头发。

涓蜀梁哪敢再慢步缓行,立刻撒腿就奔跑起来。他气呼呼地跑到家里,因为跑得太快,透不过气来,就憋死了。

警器

——《荀子》

一天,孔子领着他的弟子去观看鲁桓公的庙,孔子看到了一只外形奇特的倾斜的器皿。

孔子问守庙的人:“这是什么器皿?”

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放置在座右的警器,空了就倾斜,满了就翻倒,只有不空不满适中的时候,它才端正地立着。”

孔子叫他的弟子舀水往警器里倒。果然,不空不满就端正立着,满了就翻倒,空了就倾斜。

孔子叹了一口气,对他的弟子说:“你们可随时要谨慎呀,干什么事情都跟那个警器差不多,满了就要翻倒,空了就要倾斜。”

扁鹊治病

——《韩非子》

蔡国有个著名的医生,名叫扁鹊。有一天,他去见蔡桓公。扁鹊告诉他说:“大王,据我看来,你已经得了病。不过,不打紧,你的病在皮肤里,经过医治,便会好的。如果不医治呢,就会慢慢地重起来。”

桓公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扁鹊看他很固执,也就不再说了。

扁鹊走后,桓公冷笑着说:“这些做医生的,大病医不了,只会医些没有病的人。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手段高明!”

隔了十几天,扁鹊又去看桓公,再对桓公说:“你的病,现在已经在皮肤和肌肉之间,再不医治,慢慢地会更厉害的。”

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扁鹊也就退了出来。

又过了十来天,扁鹊又去见桓公,说道:“你的病已经从肌肉到血脉里去了。”

桓公还是不睬他。

再隔十来天,扁鹊又去看桓公,告诉他说:“你的病,现在已经从血脉到了肠胃。再不医治,将更严重了。”

桓公听了十分不高兴,闷声不响。扁鹊又不得不退了出来。

又隔了十几天,扁鹊碰见了桓公,留神地看了他几眼,掉头就跑了。桓公觉得他这种举动很奇怪,特地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偷偷地跑掉?”

扁鹊说:“一个人生了病,病在皮肤、血脉、肠胃的时候,都有办法可以医好,到了骨髓,就难下手了。现在大王的病,已经入了骨髓,我还有什么法子医治呢!”

五天后,桓公遍体疼痛,派人去请扁鹊来给他治病。扁鹊早知道桓公定要来请他的,先几天就跑到秦国去了。

守株待兔

——《韩非子》

宋国有一个农夫,在田里耕作。田边有一个枯树桩,一只兔子箭似地飞速跑来,一不小心撞到坚硬的树桩上,脑浆迸溅,当场气绝身亡。他没有费半点力气,就捡到一只又肥又大的兔子,心情很舒畅。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愿在田里干活了,便天天守在枯树桩旁边,希望能再捡到碰树桩而死的兔子。

等啊等啊,一年就快要过去了,他再也没有等到撞树桩的兔子,等来的是寒冷的冬天。

滥竽充数

——《韩非子》

齐宣王喜欢听吹竽,每次都命令几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南郭先生不会吹竽,也混在吹竽行列里面,装模作样,似乎他也是个吹竽能手,吹完竽之后,他也同样能拿到很多钱。

齐宣王死后,齐泯王即位。

齐泯王同样喜欢听吹竽,但喜欢听一个人一个人的独奏。

南郭先生得知这个情况,吓得屁滚尿流,灰溜溜地走了。

眼睛看不见眼毛

——《韩非子》

楚庄王准备出兵去攻打越国,庄子问他:“你为什么要去打越国呢?”

楚王回答说:“越王腐败无能,国力衰弱。”

庄子严肃地说:“在我看来,一个人的聪明智慧也和人的眼睛一样。眼睛能够看见百步以外的东西,却看不见自己的眼毛。大王,你自己好好想想,你的兵力到底比越国强多少?你以前出兵和秦国、晋国打仗,不但打败了,还丢了几百里地方,这不是兵力弱的缘故吗?庄蹻是个大强盗,他在楚国作恶无数,而你的官吏老是装聋作哑,不去禁止他,这不是政治腐败的缘故吗?楚国政治的腐败、兵力的薄弱,比越国还厉害。你现在还要去打越国,你知道这是很危险的,对楚国没有一点好处。”

楚庄王觉得庄子讲得很有道理,认识了自己国家的真实处境,不敢贸然出兵了。

这是说:一个人看别人的错处是容易的,要看见自己的错处,却是难的。

画鬼最易

——《韩非子》

有一个画家为齐王绘画。

齐王问他:“你是画家,你知道什么东西最难画吧?”“画狗、画马,都是最难。”画家答道。

齐王又问:“画什么最容易呢?”

画家道:“画鬼是最容易的。因为狗和马人人看得见,天天摆在面前,要画得惟妙惟肖,就很不容易。至于鬼呢,无影无形,谁也没有见过,都不清楚它的长法,那就随我怎样想就怎样画,谁也不能证明它不像鬼,所以画鬼最容易。”

酒肆凶狗

——《韩非子》

宋国有一个人会酿酒,他开了一个酒店,所酿造的酒,味道非常醇美,分量很充足,招待顾客也很殷勤;店前还高高地挂着酒旗,迎风飘扬,仿佛在向顾客招手。

照理说,这样一家酒店,生意应该是很兴隆的。但是前来买酒的人寥寥无几。生意既然清淡,酿造出来的酒,只好一坛一坛地堆在那里。日子一长久,酒也变酸了。店主人整日愁眉苦脸,心急如焚。一天,他跑去问村上一个有见识的人:“先生,我要请教你!我们店里的酒,味道好,价钱公道,我对顾客一直和和气气,为什么酿出来的酒,老是卖不出去?”

那人想了想问道:“你家养的狗对人很凶吗?”

店主人说:“我家的那只狗确实很凶。不过,这跟卖酒有什么关系呢!”

那人说:“人家叫孩子拿了钱,提了壶,到你家去打酒,而你家的狗,却张牙舞爪地追赶出来,见人就咬,伤害顾客。所以大家都怕进你家的门槛了。这样一来,你家的生意当然不会好了。”

弓和箭相依

——《韩非子》

有个人自夸他的弓说:“我的弓可厉害了,打猎不用箭射!”

也有个人自夸他的箭说:“我的箭厉害着呢,打猎不用弓!”

这时恰好有一个会射箭的人从他们身边走过,听到他们所讲的话,就告诉他们说:“你们所说的都不正确。没有弓,发不出箭;没有箭,怎么能射中目标?”

那个会射箭的人,叫他们把弓和箭都拿出来,然后教他们射箭。

那两个人这时才明白射箭离开了弓和箭都不行。

卫国公与弥子瑕

——《韩非子》

卫国公很宠爱弥子瑕。

卫国有这样一条法律:假如有人敢乘坐卫国公的车子,那就要削掉他的脚。

有天晚上,弥子瑕的母亲生了急病,弥子瑕一得到消息,就冒充得了卫国公的命令,驾着卫国公的车子赶回家去。

这事给卫国公知道了,卫国公不但没有惩办他,反而称赞他说:“弥子瑕真是个孝子,为了急着去看母亲的病,竟然不怕削掉他的脚!”

隔了几天,弥子瑕陪卫国公在果园里散步。那时正是桃子成熟的时节,弥子瑕摘了一只桃子来吃,那桃子很甜,他只咬了一半,就把它献给卫国公。卫国公说:“你对我太好了,吃到好吃的东西,自己也舍不得吃!”

后来,弥子瑕失宠了。卫国公肆无忌惮地咒骂他:“弥子瑕这狗贼,胆子好大,竟敢偷乘我的车子;还有一次,他竟然把咬了一半的桃子给我吃,竟敢欺君犯上!”

真是伴君如伴虎,喜怒无常是执政者的惯用伎俩。

愚人藏石

——《韩非子》

宋国有一个人在临淄捡到了一块石头。他以为这是一件宝贝,就急忙拿回家去,用丝绢包起来。里三层外三层2,直包了几十层,才把它放在皮匣子里。但他还不放心,在匣子外面又套上匣子,一连套了几十只。

有个懂得宝贝的人,听见这消息,到他家,请求看一看宝贝。

那宋国人为了慎重起见,事先就熏香沐浴,潜心静气地修养了七天,然后穿上大礼服,恭恭敬敬地拿出匣子,取出那块石头来。

那个懂得宝贝的人看了想笑又不敢笑,忍了很久才告诉他说:“这是一块石头,和瓦片一样不值钱!”

宋人心里很不高兴,认为那个懂得宝贝的人在骗他。他说:“做生意的总把别人的货色说得一钱不值;当医生的总把病人的病情说得危险万分。还不是想赚钱。我可不上这个当!”

他赶走那个懂得宝贝的人,重新里三层外三层把石头包了起来,小心翼翼地藏到了床底下。

自相矛盾

——《韩非子》

楚国有一个出卖兵器的人。他在大街上鼓吹自己的盾说:“我的盾非常坚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刺穿它!”

接着,他又鼓吹他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无论什么东西它都可以刺穿!”

有人问他:“那么,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他目瞪口呆了一会儿,羞愧万分地走了。

老马识途

——《韩非子》

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去攻打孤竹国,春去冬归,迷了道路。管仲说:“老马一定知道回家的道路。”于是让老马带路,并跟着它前进,终于找到了原来的路。

后来,人马在山里经过,找不到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南,夏天住在山北,如果蚁窝高达一寸,它下面七八尺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派人找到蚁窝,挖下去七八尺,果然挖掘出水源。

远水救不了近火

——《韩非子》

鲁穆公把他的儿子们派遣出国锻炼,有的派到西边的晋国,有的派到南边的楚国,在邻近的齐国却没有派儿子去。犁鉏对鲁穆公说:“派人到边远的越国去请人搭救掉在水里的小孩,越人虽然很精通水性,但等到越人赶来,小孩已经救不了了;失了火派人到遥远的大海里去取水,海水虽然很多,这火也一定无法扑灭了,俗话说得好,远水救不了近火,结远亲不如联近邻。现在晋国与楚国虽然比较强大,可是齐国却挨近鲁国,万一齐国攻打我们,形势危急,晋、楚两国恐怕也来不及救我们呀!”

君王击鼓

——《韩非子》

楚厉王曾经通令百姓,国家如果遇到危急的事,就打鼓报警。百姓听到鼓声,必须立刻行动起来,保卫国家。

一天,楚厉王喝醉了酒,经过鼓架旁边,拿起鼓槌,胡乱地打起鼓来。鼓声向四面八方散播传去。

百姓听到鼓声,都以为敌人入侵,国难当头,不敢怠慢,都急急忙忙地跑到王宫前面广场,听候命令。

楚厉王派人跟老百姓解释:“并没有什么紧急的事。刚才打鼓,是大王吃醉了酒,为了好玩,而打了一阵鼓。”

老百姓悻悻离去。

数月后,楚国真的碰到了紧急的事。楚厉王命令打鼓报警,召集百姓前来援救。

但是老百姓以为楚厉王又发酒疯在胡乱打鼓,都没有去王宫救急。

和氏之璧

——《韩非子》

楚国人和氏,得到了一块稀世珍宝——璞玉。他恭恭敬敬地拿去献给楚厉王。

厉王叫玉匠来鉴定这块东西。

玉匠说:“这哪里是宝玉,不过是一块石头罢了。”

厉王以为和氏存心欺骗他,大怒,下令剁掉和氏的左脚。

厉王死后,武王即位。和氏又拿这一块璞玉去进献给武王。

武王叫玉匠来鉴定。玉匠又说:“这是一块石头。”

武王也认为和氏在欺骗戏谑他,大发怒火,下令剁掉和氏的右脚。

武王死后,文王即位。

和氏抱着这块璞玉,在自家门口失声恸哭。眼泪哭干了,眼睛里流出的全是血。

文王得知这件事情大为感动,便派人去询问和氏:“你为什么哭得这样伤心?是不是因为这块石头而失去双脚的缘故?”

和氏回答说:“我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双脚而悲痛。我所悲痛的是宝玉竟被说成石头,正直的人竟被说成是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

文王知道后,命令玉匠把这块未经加工的璞玉琢磨加工,果然得到了一块旷世稀有的宝玉。于是,文王就把这块璞玉称作“和氏之璧”。

郑人买履

——《韩非子》

郑国有一个人,想买一双鞋子,事先依照自己脚的大小,用尺子量好了尺码。

他在集市鞋摊上选好了一双新鞋,发现自己量好的尺码忘在家里了,只得对鞋摊主人说:“哎呀,我把量好的脚的尺码忘在家里了,我得回家去拿尺码。”

鞋摊主人问:“你为谁买鞋呀?”

郑人说:“我为自己买鞋。”

鞋摊主人说:“那么,你用脚试穿一下不就行了吗?何必回家去拿量好的尺码呢?”

郑人说:“你别说了,我只相信尺码。”

郑人飞快地往家里赶,拿了尺码也不停留,又飞快地往集市里赶。但集市早散了,他也没有买到鞋子。

曾子杀猪

——《韩非子》

曾子的妻子要到城里去,小儿子哭着要跟她一起去。她哄小儿子说:“乖乖听话,你如果好好待在家里,我一回来,就杀猪给你吃。”

妻子从城里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

妻子说:“我不过是哄哄孩子罢了,你怎么当真了?”

曾子说:“小孩是处处都跟着父母学的。做父母的怎么可以骗孩子呢?今天你骗了孩子,就是教育孩子学你的样子去骗别人哪!做母亲的骗孩子,孩子以后就不相信母亲的话了。这样对以后的成长是没有好处的。”

曾子一刀就把猪杀了,把猪肉端给他儿子吃,说:“儿子,吃吧!”

院墙倒塌

——《韩非子》

宋国有一个财主。有一天天下大雨,把他家的院墙冲垮了。

他的儿子说:“不能再耽搁了,赶快把这院墙修好,不然,贼会进来偷东西的。”

邻居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得赶快修好院墙,不然,贼会进来的。”

第二天,财主家果然失窃了。

财主认为他儿子料事如神,但却怀疑小偷就是曾经劝告过他的老人。

赵襄子赛马

——《韩非子》

赵襄子向王子期学习驾驶车马。学了一段时间,就跟王子期赛起马来。赵襄子几次换马,都胜不了王子期。

赵襄子说:“那驾驶车马的技术,你还留了一手啊。”王子期回答说:“技术已经教完了,倒是您运用起来还不得法啊。凡是驾驶车马,那可贵的地方就在于:马的身体同车儿的大小适合,人的心思同马儿的步伐协调,这才可以跑得快、跑得远。刚才您一落后,就想赶上我;一领先,又生怕被我赶上。其实,远距离赛马,和别人争胜负,不是在前,就是在后。整场比赛你一直关注的是我而不是你的马车,顾此失彼,你必定要输。”

纣为象箸

——《韩非子》

商纣王命令手下把珍贵的象牙制成食筷,箕子见了惶恐不安。他认为:“象牙筷子不会在瓷盆中夹东西吃,一定会用上等犀角和美玉制成的杯盘;用上象牙筷子、犀玉杯子,就不会再吃五谷杂粮,吃的肯定是旄牛、象、豹的胎儿了;桌上摆着山珍海味,就不会在茅屋下面穿着粗布衣服来吃吃喝喝了,就一定会配上里三层外三层的锦绣衣裳,住上宽敞的房子,登上高耸的楼台。我害怕纣王的结局,所以为纣王奢侈的开始而感到惶恐不安。”

箕子说的果然得到了验证,商纣王下令建肉园,设酒池,另外还修筑了奢华的鹿台。

涸泽之蛇

——《韩非子》

天大旱,湖泽水泊都快要干涸了。湖泽里有两条蛇决定离开。小蛇对大蛇说:“您走在前面,我跟在您的后面,人们认为只不过是过路的蛇罢了,一定会有人前来伤害我们的;不如由您衔着我背着我行走,这样,人们会认为我是神灵而大加敬畏呢!”大蛇觉得很有道理,依言照办。人们果然远远地避开它们,都说:“天呐,这可是神灵呀!”

买椟还珠

——《韩非子》

有个楚国人,到郑国出卖他的宝珠。他用名贵的木兰作了一个盒子,用香喷喷的桂、椒熏烤它,用光闪闪的珠玉镶嵌着它,用漂亮的玫瑰石装饰它,用五光十色的翡翠羽毛衬托它,再把宝珠放在这瑰丽的盒子里。有个郑人,看上了那个精致的盒子,而抛弃了那颗珍贵的宝珠。

郑人买椟还珠已经傻到了极点。

乐羊食子

——《韩非子》

乐羊做了魏国的将领,统率军队攻打中山国。这时,他的儿子正在中山国。中山国君杀了乐羊的儿子,派人送给乐羊一盆人肉汤。乐羊内心痛苦万分,但他却不形于色,坐在帐幕底下,喝干了一杯用儿子的尸体做的人肉汤。

魏文侯对一个叫堵师赞的夸耀说:“乐羊为了我,吃了他亲生儿子的肉,对我何等忠诚啊!”堵师赞回答说:“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连自己儿子的肉也敢吃,还有谁他不敢吃呢?”

乐羊打败了中山国,胜利归来。魏文侯重赏了乐羊,但不敢重用乐羊。

无所用其长

——《韩非子》

鲁国有一个人很勤劳,自己会编麻鞋,妻子会织生绢,他想迁到南方的越国去。

有人对他说:“你如果搬到越国去,你的生活将不好过。”

鲁人不解地问:“为什么呢?”

那人说:“麻鞋,是用来走路的,越国人却习惯于打赤脚;生绢,是制作帽子的材料,越国人却习惯于披头散发。你想一想,你的长处在越国得不到发挥,生活是不是会窘迫?”

卫人嫁女

——《韩非子》

有个卫国人,女儿结婚时就悄悄嘱咐女儿说:“日后你要多为自己留点钱。做妻子的被丈夫抛弃,是常有的事。夫妻两人能白头偕老几乎不可能。”

女儿出嫁后果真不断为自己攒钱。婆婆认为她太自私了,就把她赶出了门。那女儿带回娘家的钱财远远地超过了她陪嫁的嫁妆。她娘家人不但没有责怪她,反而称赞她做得很好。

延陵卓子

——《韩非子》

从前有一个人叫延陵卓子,他有一辆豪华的马车。那马呀,身长八尺,浑身青苍色;那车子上装饰着像野鸡羽毛一样的花纹。马嘴上套着交错的笼头、嚼口;马屁股上高悬着锋利的带刺的马鞭。马要前进,延陵卓子就紧紧勒住那带嚼口的笼头,叫它不能前进半步;马要后退,延陵卓子就用带刺的马鞭猛抽,使它不能倒退一寸。可怜那马前不能进,后不能退,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只得向旁边逃奔。这延陵卓子怒气冲天,飞身下车,手起刀落,一刀砍断了马脚。驯马高手造父恰巧看到了延陵卓子砍马,当时就泪如雨下,替马伤心。

子产教游吉

——《韩非子》

子产在郑国作相国时得了重病,危在旦夕,对游吉说:“我死后,你一定会在郑国执政;你执政,一定要采取严厉的办法治理百姓。你看,那火的样子很凶,所以人们很少被烧伤的;那水的样子很柔弱,所以人们多被淹死在那里。你一定要严厉执行法制,不要让人们看到你的柔弱而轻易触犯刑律。”

子产死后,游吉当上了相国,但是他不肯严厉地打击那些罪犯。郑国的年轻人时常聚众闹事,劫掠财物,躲在萑茌之泽,眼看将成为郑国的大祸。游吉亲自统率兵马去镇压他们,花了整整一天一夜的时间才平息祸乱。游吉深深地叹息说:“我如果早一点实行子产老前辈的遗训,把那些聚众闹事的年轻人抓了起来,哪会出现今天这个局面!”

越王见怒蛙

——《韩非子》

越王勾践乘车出外,看见有一只青蛙鼓着大肚子挡在大路上。勾践就扶着车前的横木,低下头来,向青蛙致敬。

车夫问:“大王为什么向青蛙致敬呢?”

越王说:“青蛙如此气壮,能不向它致敬么?”

越国的军民听到这件事感慨万分,说:“连小动物都有勇气在越王面前表现,我们这些堂堂正正的越国子民就更应该有勇气好好为国家出力!”

这一年,越国上下,军民勇猛,竟有人自己割下头来,叫家人献给越王。

乙妻缝裤

——《韩非子》

郑县有个男子吩咐他的妻子给他做条裤子。妻子问他:“现在这裤子做成什么样子?”

丈夫说:“像我那旧裤一样。”

妻子于是把做好的新裤子东剪一个窟窿、西缀一个补丁,弄得跟原来那条裤子一样破旧。

黄公好谦卑

——《尹文子》

黄公是齐国人,为人非常谦虚,有时谦虚得令人作呕,令人气愤。他有两个女儿长得都很美丽。黄公却因为她们长得漂亮而常常用谦逊的词儿来贬低她们,说是长得很丑。于是,丑陋的名声远远传开,因而超过了结婚年龄,竟没有一个来提婚的人。

卫国有个男人,年纪大了,天不怕地不怕要娶黄公的长女。娶回来一看,令他大喜过望,娶的是一个美人。后来他逢人便说:“黄公喜欢谦虚,故意贬低女儿的容貌。现在看来,黄公的小女肯定也很漂亮。”于是大家都争着下礼订婚。她的妹妹果真美若天仙。

漂亮是真的,丑陋是假的。这就叫做违名求实。

康衢长者

——《尹文子》

有个住在大路旁的老人,给他的童仆起了个名字叫“善搏”(会打架),给他的狗也起了一个名字,叫“善噬”(会咬人)。因此,客人们都不敢到他家去做客,因为怕被他的童仆打、怕被狗咬。

老人觉得十分奇怪,便问宾客们为什么不和他来往。大家便把真实原因告诉了他。于是,老人赶忙把童仆和狗的名字改成吉利的名字,客人们才不再顾虑,纷纷上门拜访老人。

山雉当凤凰

——《尹文子》

楚国有个人挑着一只山鸡。一个过路人问他:“这是什么鸟啊?”挑山鸡的人骗他说:“凤凰。”过路人说:“我只听说有凤凰,今天恰好见到了。你愿意卖掉它吗?”挑山鸡的人说:“有钱当然愿意卖了。”给他十金,不卖;添了一倍价,便卖了。

这人买了山鸡,想献给楚王。谁知过了一夜那山鸡却一声不响地死了。过路人顾不上痛惜金钱,只恨不能将鸟献给楚王。人们把这件事传开了,都相信是只真凤凰。大家都很敬佩他对楚王的忠心,有人把这件事告诉给了楚王。楚王被他的忠心感动,召见了他,重重地赏赐了他,赏钱超过了买鸟钱的十倍。

刻舟求剑

——《吕氏春秋》

楚国有一个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他所佩带的剑从船上掉进江水里去了。他立即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还说:“我的剑是从这儿掉下去的。”

船到达对岸停下来,他马上就从刻上了记号的船边下水,去寻找他的剑。

同船有人早就提醒过他不应该浪费寻剑的最佳时机,但楚人不听。这倒好,船离开了失剑的地方,楚人却寻起剑来,哪里找得回来呀!

一鸣惊人

——《吕氏春秋》

楚庄王当了三年君王没有做出政绩,整日还无所事事,不理朝政。成公贾看到这种情况,便进王宫去规劝他。楚庄王说:“我不接见规劝的人,现在您为什么来规劝呢?”成公贾回答说:“我不敢来规劝您,只是想讲故事给你听。”庄王说:“讲什么故事呢?”成公贾想了想说:“有一只鸟停在南方的山上,三年不动、不飞、不叫。这是一只什么鸟?”楚庄王猜中了,回答说:“这只鸟停在南方的山上,它三年不动,是用来坚定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它三年不飞,是用来丰满自己的翅膀;它三年不叫,是用来观察群众的表现。这只鸟虽然没有飞,可是一飞就会冲天;虽然没有叫,可是一叫就会使人害怕。你出去吧!我已经知道你想告诉我什么了。”第二天,楚庄王朝见群臣,惟材任用、励精图治、广开益路、赏罚分明。没过两年,楚国的国力便可以和秦国匹敌了。

两个“勇士”

——《吕氏春秋》

齐国都城的东边和西边各住着两个自称“勇士”的人。

一天,两个“勇士”偶然在路上相遇,说:“我们一起去喝酒吧!”

喝了几杯酒以后,一个说:“去买点肉下酒,好吗?”

另一个说:“你身上有肉,我身上有肉,还要去买肉干什么呢!”

两个“勇士”对望了一眼,立刻拿出小刀,把身上的肉割了下来,一口一口嚼着吃,没过多久,因为失血过多,两人都倒地而死。

齐宣王拉弓

——《吕氏春秋》

齐宣王爱好射箭。但他拉弓的力量从来没有超过三百斤。

齐宣王常常把自己拉的弓给大臣们看。大臣们为了奉承齐宣王,都争着去拉弓,可拉到一半就都停下来,说:“这是强弓啊,没有千斤力是拉不开的!除了大王,没有谁能够拉开它!”

齐宣王听了非常高兴。一直到死,他还认为自己拉弓有千斤之力,这难道不是自欺欺人吗?

楚军渡河

——《吕氏春秋》

楚国的军队要偷袭宋国,派人先在雍水里设立渡河行军的标记。

当天晚上雍水突然暴涨,楚军一直都不知道,还是按照原来的标志涉水过河,结果楚军落水,呼叫混乱,被淹死了一千多人。

原先,楚军是可以沿着设立的标志渡河的。但是现在,水势变了,河水猛涨,他们仍沿着原来的标志渡河,肯定会落水的。

祁黄羊荐贤

——《吕氏春秋》

晋国的国君晋平公问大夫祁黄羊:“南阳地方没有县令,谁可以去担任?”

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去担任。”

晋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

祁黄羊说:“您是问谁可以去担任南阳的县令,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

晋平公说:“你讲得有道理。”于是,就任命解狐去当南阳县令。

解狐一到南阳上任,便为南阳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问祁黄羊:“国家没有军事长官,谁可以去担任?”

祁黄羊回答说:“祁午可以去担任。”

晋平公说:“祁午不是你儿子吗?”

祁黄羊说:“您是问谁可以担任军事长官,不是问我的儿子是谁。”

晋平公说:“你说得对。”就任用祁午担任军事长官。

不出祁黄羊所料,祁午能够胜任军事长官的职务,晋国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了。

臭味相投

——《吕氏春秋》

有个人身上散发着奇臭,他的父母、兄弟、妻妾、朋友,谁都不肯和他住在一起。他自己十分苦恼,只得搬到海边上去住。谁知在那海边上却有个奇怪的人,偏偏喜爱他这怪臭,日日夜夜跟着他,形影不离。

挖井得人

——《吕氏春秋》

宋国有一户人姓丁,家里没有井,每天为了出去取水浇地,经常要让一个人到外面去取水。后来丁家挖了一口井,再也不用派人去取水了,丁家人戏言:“挖了一口井,多出了一个人。”

有人听到了这句话,便到处对人说:“丁家挖井挖出了一个人。”

这件事传得很快,没过多久,传到了宋国国君那里。他觉得奇怪,便派人到丁家去查问。

丁家人笑道:“我家有了一口井,就可省下一个劳力,别人意会错了。”

网开三面

——《吕氏春秋》

商汤有次看见一个人在四周布下罗网并且祷告说:“从天上飞下来的、从地底钻出来的、从四面八方跑来的,都撞到我的网里来吧。”商汤说:“咦!这是一网打尽了啊。除了桀,谁能这样做呢?”商汤便收去了三面的网,只在一个方面布置了罗网,再叫那人祷告说:“过去,蜘蛛用脚织出了网,现在人们也学会了织网。你们这些鸟兽,想往左边的就往左走开,想往右边的就往右走开,想高飞的便高飞,想钻洞的便钻洞,我仅仅捕捉那些命里该死的。”

汉水以南的诸侯国听了,都说:“商汤的恩德已经施舍到了禽兽身上,真是个仁慈的人。”于是,很多诸侯国都归顺了商汤。

缚狗取鼠

——《吕氏春秋》

齐国有个人,能够看出哪条狗是好狗。他的邻居委托他买一条会捉老鼠的狗。花了整整一年光景,他才买来一条狗,说:“这是一条很好的狗。”

他邻居养了这条狗好几年,它却从来不去捉老鼠。邻居便把这情况告诉那个人,那个人说道:“这是一条很好的狗。它想捉的是那獐、麋、野猪和鹿,而不是老鼠。你一定要叫它捉老鼠,就必须把它的脚捆绑起来。”

他的邻居立刻把狗脚绑了起来。

于是,这只狗见到老鼠就捉,捉了很多老鼠。

可笑的成见

——《吕氏春秋》

从前,有个人正从江边走过,忽然发现一个成年男子抱着一个小孩,准备把他投到江里去。

小孩子害怕了,吓得哇哇大哭。

这个过路人就问:“你为什么要把这个孩子投到河里去?不怕他淹死吗?”“没关系,他的父亲会游泳!”

过路人就说:“父亲会游泳,他儿子就会游泳吗?”

唇亡齿寒

——《吕氏春秋》

虞国地处晋国和虢国之间。有一次,晋国要去攻打虢国,向虞国去借路。晋国公担心虞国不会答应。

晋国的臣子荀息向晋国公献计说:“你如果肯把那块垂棘的玉石,和那匹屈产的马送给虞国公,向他借路,他一定会答应的。”

晋国公说:“垂棘的玉石是我祖传的宝贝;屈产的那匹马,是我最好的一匹马。如果虞国收了这两件东西,又不肯借路给我们,那时候怎么办?”

荀息说:“他如果不答应借路,一定不敢随便收下我们的礼物;如果收了,那一定是答应借路了。他收下了也没关系。那块玉石和那匹骏马,只是暂时属于他们罢了,最后还是会归还我们的。把玉石放在虞国,只不过是把它从内室移到外室;把马送给虞国,也只不过把马从那个内马圈关到外马圈里去罢了。要把玉石、骏马拿回来,易如反掌!”

晋国公采纳了荀息的计策,把礼物送去给虞国,然后向虞国借路。虞国公得了宝石和骏马,立刻答应了晋国的要求。

虞王身边的一位臣子宫之奇站出来劝虞国公:“这样做是危险的!虢国是我们的邻邦,和我们的关系像嘴唇和牙齿一样,互相关联着。如果借路给晋国去攻打虢国,虢国灭亡了,我们虞国还能够保全吗?不要答应借路给晋国!”

虞国公并没有采纳宫之奇的意见。

晋军势不可挡,一举消灭了虢国。过了三年,晋国果然又兴兵灭了虞国。荀息把从前送给虞国公的宝石、骏马都拿了回去,还给晋国公。

晋国公连声称赞荀息料事如神,感叹道:“虞国和虢国都是小国,他们只有联合起来,团结一致,别国才不敢冒犯他们。真是唇亡齿寒啊!”

耕田济猎

——《吕氏春秋》

齐国有个人,喜欢打猎,在外面等候了很久,也没有打到一只猎物。一到家里,就感到对不起妻子儿女;走出家门,就感到对不起朋友乡邻。他寻根究底,觉得打不到野兽的原因就是养的猎狗太不中用。想买一只好狗,家里拮据得很,买不起。于是,他就拼命种田。拼命种田,家里就富裕起来。家里富裕起来,也就有钱挑选好狗。猎狗的本领高强,于是每次都能捕获到野兽。原先打不到猎物,还有人嘲笑他,现在那些早先嘲笑他的人都羡慕他起来了。

直躬不受诛

——《吕氏春秋》

楚国有个“善辩之人”。有一次,他的父亲偷了羊,他向官府揭发了。官府抓住了他父亲,准备惩办,这个“善辩的人”请求代替他父亲受罚。准备要施刑了,他却向官府申诉说:“父亲偷羊我揭发,我对官府不是无比忠实么?父亲将要受到惩罚,我请求去代替他,我对父亲不是无比孝顺么?我又忠又孝,却遭到惩罚,楚国上下还会有不被惩罚的人么?”楚王知道了这件事,认为他讲得有道理便免去了对他的惩罚。

孔子知道了这件事,感慨万分地说:“多么奇特啊,这直躬吹嘘的所谓忠实!借着父亲的一件事,两次骗取虚名。这样的人太虚伪了!”

勇士宾卑聚

——《吕氏春秋》

宾卑聚是一个勇士,他的英名传得很远,他是齐国人。有天夜里,他梦见一个身材魁梧的人,一脸杀气,奇妆异服,如同鬼怪。这人走到他面前,大声呵斥他,唾他的脸。

宾卑聚一惊便醒了,原来是一个梦,他却因此整夜不痛快。第二天,他把梦里的事情告诉了朋友,之后气愤地说:“我从小崇尚勇敢,六十年来没受过欺凌,昨天夜里受了侮辱,我一定要找到打扮成这个模样的人。找得到便罢,找不到,我也不想活了。”宾卑聚费尽心机,依然找不到跟梦中怪人一样的人,最后他一刀把自己的头砍了下来。

次非斩蛟

——《吕氏春秋》

楚国有个叫次非的人,在吴地干遂得到了一柄宝剑。返回楚国过江时,船到江中,忽然有两条蛟从两边缠住这只船不放。次非对船夫说:“您在江上多年,曾经见到两只蛟缠住船而船上的人能够活下去的吗?”船夫说:“没有见到过。”次非听了,便甩掉外衣,捋起袖子,拔出宝剑说:“这两条蛟也不过是江中的一堆要腐烂了的骨肉,没有什么好畏惧的!为了保护大家的安全,我死又何憾!”于是,跳到江中用剑斩断了那两条蛟,然后平安回到船上。船上的人都很感激他。

湿木盖房

——《吕氏春秋》

高阳应想盖一间房子。家里的匠人说:“还不行啊!木料还没有干,加上粉刷的东西,定然要弯曲。拿湿木料造房子,现在看起来很好,但危险太大了。”高阳应说:“照你这种说法,这房子更不会倾塌了。湿木料越干越坚韧,涂料越干越轻。用越来越坚韧的木料承受越来越轻的东西,肯定不会倒塌。”匠人无话可说,只好依照吩咐造房子。房子刚刚盖好,第二天就倒塌了。

画蛇添足

——《战国策》

楚国有一个贵族举行祭祀,为了感谢那些帮他做事的人,他拿出了一壶酒。这些人议论说:“人多酒少,应该想一个办法吧?”

后来商定每个人都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最先画完,拿过酒壶。他看别人还没画好,便说:“我还可以给蛇添上几只脚呢!”

就在他给蛇添足的时候,另一个人已经把蛇画完了,便夺过他手里的酒壶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说完便拿起酒壶来喝。

那个最先画好蛇的人气得胡子都竖了起来。

伯乐识千里马

——《战国策》

有一匹千里马已经很老了,拉着盐车在大路上艰难地行走,四肢伸得直直的,膝盖老是打跪,嘴里吐着白沫,汗流浃背。上坡的时候,进一步,退两步,真是寸步难行。

这时候,伯乐正乘车从这里经过,看见了老千里马,忙跳下车来,抚摸着它的身体,放声痛哭起来:“这是一匹千里马呀,竟被用来拉盐车,把它折磨得如此模样!”

伯乐脱下自己的衣服,盖在千里马身上。

千里马低下头喷了一口气,又高高地仰起头长嘶一声,声音嘹亮,响彻云天。伯乐长叹道:“咱俩虽然有缘相见,但你却老得不能行走了!”

南辕北辙

——《战国策》

楚国在太行山的南面。有一个人在太行山乘车要到楚国去,但他却朝北面走。

路上遇到的人问他:“你往哪里去?”

他说:“我到楚国去。”“那你走错方向了,要朝南面走才对。”“不要紧,我的马好,跑得很快!”“不管你的马多好,方向错了,你是到不了楚国的。”“没关系,我有很多盘缠。”“不管你带了多少盘缠,走的方向不对,还是到不了楚国的。”“没关系,我的驾车人技术很好。”

他照样朝北走,楚国他是永远也到不了的。

鹬蚌相争

——《战国策》

河滩上有一只河蚌张开了蚌壳正舒舒服服地晒太阳。一只鹬鸟飞来,一口啄住了河蚌的肉。河蛙立即把壳合拢,紧紧地夹住了鹬鸟的长嘴。

鹬鸟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成了死蚌!”

河蚌说:“我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你就成了死鹬!”

就在河蚌和鹬鸟僵持不下的时候,一个渔翁笑着把它们捉走了。

亡羊补牢

——《战国策》

古时候有一个人,养了几只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晚上,狼捅破了窟窿把羊叼走了。

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他没有接受邻居的劝告。

第二天早上,他又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养羊人后悔没有听邻居的劝告,不敢怠慢,飞快地把羊圈修补好了。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失过。

百发百中

——《战国策》

楚国人养由基是一个神箭手,远近闻名。他站在离柳叶百步远的地方射柳叶,百发百中。围观的人都拍手叫好。

有个过路人说:“射击的基础的确很好,可以接受射击的教育了。”

养由基说:“大家都说我射箭的技术很高明,你却说可以接受射击教育,你为什么不代我射射柳叶看?”

那人回答说:“我不能够教你左手怎样挽弓,右手怎样搭箭,但我懂得一个道理:百步射柳,连发连中,如果不懂得养精蓄锐,要不了多久,筋疲力尽,弓不正,箭偏斜,一发不中,就前功尽弃了。”

狐假虎威

——《战国策》

一只狐狸不幸被老虎捉住了,老虎要吃掉它。

狐狸说:“你不能吃我,因为我是天帝派来做百兽之王的。你如果吃了我,将会受到天帝的惩罚。你要是不信的话,我走在前面,你跟在我后面,在山林里走一趟,你就可以看到野兽们无不狂逃而去。”

老虎想看个究竟,就跟狐狸一起走。野兽们见到了老虎,吓得撒腿就四处逃窜。老虎相信了狐狸的假话,它不知道这些野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还以为它们真的是害怕狐狸呢。

惊弓之鸟

——《战国策》

战国时期,魏王久闻神箭手更羸的威名,特地请他来一试身手。更羸抬头看见鸟儿在天空飞翔,便对魏王说:“大王你看,我只要拉一下空弓,飞鸟就会应声落下。”魏王说:“你的箭法真有这么神奇吗?”更羸回答说:“这算不了什么。”

过了一会儿,一只孤雁从东方飞来。更羸对空虚发一弓,大雁应声而落。魏王惊奇地说:“果然是百发百中,名不虚传啊!但你这箭法是怎样练成的呢?”更羸解释说:“这是一只伤口没有痊愈的雁。”魏王问:“先生怎么知道它受了伤呢?”更羸回答说:“它飞得慢,叫得悲。飞得慢,正说明旧伤发痛;叫声悲,正说明离群已久。它旧伤未好,余悸犹在,一听到弓响,便拼命高飞,以致旧伤复发,所以才会应声而落。”

千金买马骨

——《战国策》

古时候有一个国王,愿意花一千两金子去买一匹千里马。

三年过去了,他没有买到千里马。

一个臣子对国王说:“请让我去买吧。”

国王答应了。

这个臣子在外面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千里马,但千里马已经死掉了。他就用五百两金子买下了千里马的骨头,回来向国君报告。

国王听了,大发雷霆,斥责说:“我要的是活的千里马。死马有什么用?你白白花了我五百两金子!”

臣子回答道:“死马都值五百两金子,更何况活马呢!消息传开,普天下的人必定认为国王真心买马。那时候千里马就会来到你的身边。”

没过多久,别人果真为国王送来了三匹千里马。

邹忌照镜

——《战国策》

齐国相国邹忌长得五官端正,英俊潇洒,远近闻名。

一天,他照镜子,问他的妻子:“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漂亮?”

他的妻子说:“你比徐公漂亮十倍呢!”

城北徐公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漂亮,又问他的小老婆:“我与徐公相比,哪一个漂亮?”

小老婆说:“徐公怎么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个客人拜访邹忌,邹忌和他攀谈一会儿后,问客人:“我与徐公相比,哪一个漂亮?”

客人说:“徐公不如您英俊。”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拜访邹忌,邹忌仔细打量徐公,自认为比不上徐公,又悄悄地对着镜子仔细地照照自己,更觉得自己远远不及徐公英俊。“我不及徐公英俊,为什么他们都说我比徐公英俊呢?”

夜晚睡觉的时候,邹忌左思右想,终于想清楚了其中的道理:“妻子说我英俊,是偏爱我;小老婆说我美,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说我美,是因为有求于我。”

曾参杀人

——《战国策》

曾参住在费地,费地有一个和曾参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

曾参的母亲正在织布,有人跑来告诉她:“曾参杀人了!”

曾参的母亲听了,说:“曾参不会杀人。”照常织布,不当一回事。

过了一会儿,有人急急忙忙跑来告诉她:“曾参杀人了!”

曾参的母亲依然镇定自若地继续织布。

刚过一会儿,又有一个人跑来对她说:“曾参杀人了!”

曾参的母亲顶不住了,扔下织布的梭子,翻过墙院逃走了。

虎怒决蹯

——《战国策》

有一个猎人,安装了一个拴缚兽蹄的捕猎器具,缚住了一只老虎。老虎无法解脱,发起怒来,用牙齿咬断被缚的蹄子,忍着剧痛逃跑了。

老虎不是不爱惜自己的蹄子,但是性命攸关,它不能因为保住了蹄子,而使自己命丧猎人之手。委曲求全也不失为一种计策。

两虎相斗

——《战国策》

两只老虎抓到一个人,为了争吃人肉,正激烈地打着呢。

卞庄子见此情景,拔剑要上去刺死它们。

管与连忙拉住他的手说:“老虎是凶猛的野兽,爱吃人肉。现在那人已经死了,两只老虎为了争吃人肉,正在疯狂的搏斗。过不了多久,必定是一死一伤。那时,你再去刺杀那只受伤的老虎,根本不用费大力气,一剑就可以取其性命。”

借光

——《战国策》

住在江边的姑娘为了省油,规定每个人都必须带一定的灯油,这样方便聚在屋子里干活。

有一个姑娘,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经常混在她们中间。大家看她总是不带灯油来,想要把她赶走。

那穷姑娘说:“我因为没有灯油,所以每天都先来打扫房子,安排座位,让你们舒舒服服地来工作。你们为什么吝啬这么一点灯光呢?灯光亮堂堂的满屋子都是,为什么不肯让我借光呢?你们多我一人和少我一人也没什么两样。你们行行好吧!”

姑娘们越听越惭愧,觉得穷姑娘值得同情,便不再赶她走了。

苛政猛于虎

——《札记》

有一年,孔子乘车从泰山旁边经过,看见一个妇女在坟墓上哭泣,哭声非常悲切。

孔子停下车,并叫学生子路去询问那个妇女:“你哭得这样伤心,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不幸的事?”

那个妇女说:“这里经常有老虎出来吃人。过去,我的公公被老虎吃掉;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吃掉;现在,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吃掉。叫我怎能不伤心呢?”

孔子走过去问那个妇女:“那么,你为什么不离开这儿呢?”

那个妇女说:“我不愿离开这儿,是因为这儿没有残暴的政令啊!”

孔子叹道:“残暴的政令比猛虎还可怕啊!”

嗟来之食

——《札记》

齐国发生了大灾荒。富人黔敖在路边熬了粥,专门救济路过此地的灾民。

有个饿得发慌的人,用衣袖蒙着头,用绳子绑着鞋,昏昏迷迷地走过来。黔敖见了,左手捧起食物,右手拿着茶水,吆喝道:“喂!来吃吧!”那人听了,翻起眼睛,瞪着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吃这种吆喝着施舍的食物,才饿到这种地步啊!”黔敖立刻向他赔礼道歉。那人不肯吃,一会儿就饿死了。

宓子贱与巫马期

——《景子》

宓子贱治理单父时,每天弹琴取乐,悠闲自在,很少走出公堂,但单父却被治理得政通人和。巫马期治理单父,每天太阳还没出来就出去了,直到繁星满天才回来,日夜不得安居,什么事都亲自办理,费了不少力气才把单父治理好。

巫马期向宓子贱请教当年宓子贱是怎样把单父治理好的。宓子贱说:“我的办法是凭借众人的智慧,你的办法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光靠自己的人当然劳苦,而依靠众人的人肯定安逸。”

孟贲不易勇

——《尸子》

人们虚心向孟贲请教:“生命和勇敢,你会选择什么?”孟贲说:“勇敢。”又问:“地位和勇敢呢?”孟贲说:“勇敢。”又问:“财富与勇敢呢?”孟贲说:“勇敢。”

生命、地位和财富,这三者是一般人难以得到的东西,但是对孟贲来说,都不及勇敢。这就是他能够威镇三军、降伏猛兽的原因啊。

回头鹿

——《尸子》

鹿拼命朝前奔跑,一直都没有回头望,六匹马驾的猎车去追赶它,也是望尘莫及,最后连踪影都看不见。但是,人们后来还是把鹿捉住了,那是因为它老是不停地回头张望呀。

曲高和寡

——《楚辞》

有一位外地人,在楚国的都城郢城闹市中放声歌唱。他开始唱的是《下里巴人》,城中跟着他一起唱的人有几千;他唱《阳阿薤露》时,城中跟着他一同唱的只剩下几百人了;当他唱起《阳春白雪》时,能继续一起唱的却不到几十人;他使出最高的唱歌本领,五音协调,唱腔婉转,既有感情而又富于变化,能真正继续跟他一起唱的人就只有几个了。

越精深的东西,懂的人越少。

泽雉

——《韩诗外传》

梁王召见戴晋生,戴晋生不好再推辞,穿着一套破旧衣帽去见梁王。梁王说:“前几天,我用上大夫的薪俸来挽留你,你不愿意留下来,现在为什么又来拜访我呢?”戴晋生微笑了一下,仰头长叹了一声:“唉!我其实并不想来见您,您没有看到那大沼泽中的野鸡吗?它走好几步才能啄到一粒食,一整天才能吃饱。但是它的羽毛润泽好看,光亮映照日月;振翅争鸣,声音响彻山陵,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它能按自己的意志去生活,它的生活是自由快乐的。如果将它捉来,放在仓库里,经常吃高粱粟米,不到一个早上便能吃得饱饱的,但它的羽毛反而不如往昔在大沼泽时的艳丽,它的心情也一天比一天糟糕,整日精神萎靡。这难道是因为食物不好吗?不是的,这是因为它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啊。”

掩耳盗铃

——《淮南子》

有一小偷看上了一户人家门上的大铃,但担心偷铃的时候会发出响声,迟迟不敢动手。

怎么办呢?他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用手掩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

但他很不走运,刚开始偷,铃声一响,他就被那户人家逮了个正着。

塞翁失马

——《淮南子》

边塞有一位老翁,他养的一匹骏马走失了,怎么找也找不着。亲友们都来安慰他。老翁说:“这件坏事说不定会带来好处呢!”

过了几个月,这匹走失的骏马回来了,还带回了另一匹骏马。亲友们都来向塞翁恭贺。

老翁却说:“这件好事说不定会带来坏处呢!”

不久,果然不出他所料,有一天他的儿子纵马边塞,一不留神,从马上摔下来,把腿给摔断了。

螳臂挡车

——《淮南子》

齐庄公乘车出外去狩猎,有一只螳螂举起臂,想凭它的臂力挡住车轮。

齐庄公问:“这是什么虫子?”

车夫回答道:“这是一只螳螂。这种虫子只知道前进,不知道退却,它不自量力,经常吃亏。”

齐庄公说:“它如果是人的话,一定是天下最勇敢的人了。”

于是,齐庄公叫车夫倒转车轮,绕开螳螂。

但那只螳螂不知好歹,蹦到齐庄公所乘的车轮下继续挡道。最后,它死在车轮下。

邯郸学步

——《汉书》

古时候,有一个人到邯郸去学习邯郸人走路。他在邯郸学了三个月,什么都没有学会,最后,他连自己原来的步法都忘记了,只好像狗那样爬着回去。

失火

——《汉书》

有一位客人去拜访旧友,发现他朋友家炉灶上的烟囱砌得太直,灶旁又堆了许多柴草,慌忙劝他朋友说:“你应该把烟囱改砌成弯曲形状,把柴草搬开,离灶远一点儿,不然的话,将会引起火灾的。”

他朋友没有把他的话听进去。

没过多久,他的朋友家果真失火了。幸亏邻居们及时赶来奋力抢救,才把火扑灭了。

于是,主人宰牛摆酒,酬谢救火的人们。请那些救火时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坐在上席,其他救火的人也都被请来依次入座,偏偏没有请早先那位劝告他改灶搬柴的客人。

有人对主人说:“假如你当初听从了那位客人的忠告,改砌了烟囱,挪开了柴草,就不会有这场火灾了。今天论功请客,为什么倒把他忘了呢?”

那人恍然大悟,立刻去请那位客人来。

打比方

——《说宛》

有一个门客对梁王说:“惠子这个人有一个毛病,他说什么都爱打比方。大王如果不许他打比方,他就没法子说话了。”

梁王听了,说:“我就按你的意思办。”

第二天,惠子来见梁王。梁王说:“希望你今后说话直截了当的,不要打比方。”

惠子说:“现在有人不知道‘弹’是什么东西。他问你弹的形状像什么,如果你回答说弹的形状就像弹,他能明白吗?”

梁王说:“不明白。”

惠子接着说:“那么你就应该告诉他:‘弹的形状像弓,是用竹做它的背’。如果他脑子不是很笨的话,他一定会明白的。”

梁王说:“你说得没错。”

惠子说:“所以,说话的人就应该用人们已经知道的东西来说明人们所不知道的东西,从而使人真正弄懂。现在你叫我说话不打比方,这怎么行呢?”

梁王听了点头称是。

熊渠子射石

——《说宛》

楚国有一个以勇武闻名的熊渠子。他有一次夜里赶路,隐隐约约看见前方地上卧着一只老虎,吓了一大跳!

熊渠子忙拿出弓箭,使尽全身力气,拉开弓,向老虎射去一箭。

射中以后,走到跟前一瞧,原来不是什么老虎,而是一块大石头,那支箭已经射进石头里去了。

熊渠子觉得奇怪,便返回原地,用力再向石头射出一箭。谁知箭射到石头上便折断了,石头上没有留下被箭射中的痕迹。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说宛》

有一只蝉无忧无虑地藏身在枝繁叶茂的大树之中放声歌唱。

一只螳螂躲在蝉的身后,慢慢地向蝉靠拢,它想吃掉蝉,但没有发现自己已经遇上了麻烦。

出乎意料的是,有一只黄雀在它的旁边,随时准备吃掉它!

晏子辞退高缭

——《说宛》

晏子做齐国宰相时,高缭是晏子的手下。一天,晏子把高缭辞退了。

晏子左右的人劝他说:“高缭在您手下做官已经三年了,并没有犯什么错误,您也没有给他升官。现在您却要辞退他,这是不是没有道理呢?”

晏子是这样回答的,他说:“我晏婴是一个胸襟狭窄、学识浅薄的人,需要周围的人随时批评和帮助我,才能不犯错误、行事正直。而高缭跟我共事三年,却从来没有批评过我一句,纠正过一次我的过失。这样做官是很不尽职的,我不辞退他才没有道理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