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联赏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8 04:24:30

点击下载

作者:杜忠明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毛泽东对联赏析

毛泽东对联赏析试读:

序言

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位集大成者。他集思想家、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军事家、诗人、学者和书法家于一身。他的哲学著作、政治著作、军事著作以及他那脍炙人口的诗词誉满全球,为世人瞩目。甚至在评价中国革命胜利的时候,一位外国人竟然夸张地说,一位诗人赢得了一个中国。然而,毛泽东所撰写的对联,却远不如他的诗词那样有影响力,被人们广为传诵。

毛泽东的诗词无论是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堪称精品。他在对联方面的成就,在对联方面的造诣也绝对是技高一筹。对联是诗中之诗,毛泽东在对联创作方面的写作技法的娴熟,遣词造句的功力,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用典的准确和恰当,可以说都是令人称奇叫绝的。一副副精美绝伦、浑然天成、妙手偶得的佳联妙对,读之令人满口生津,朵颐大快。这些对联已经成为我国对联奇葩中无与伦比、光辉灿烂的宝贵财富。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毛泽东的这些文化遗产,为更多的人从另一个侧面欣赏毛泽东奇异精湛的艺术魅力打开一扇访古探幽的大门,给广大热爱楹联艺术的朋友一个学习鉴赏的机会,我怀着无比景仰的心情,编写了这本书。

毛泽东对中国古代文化是非常爱好的,对诗、词、曲、赋、歌、联,都钟爱有加。毛泽东对自己的诗词作品是很珍惜的,写后注意保存和收藏,但是对自己的对联创作,却没有过多的重视,写得很多,自觉收集整理的基本没有。现存的这些对联都是毛泽东的亲属、朋友以及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人,在不知不觉中保存下来的。毛泽东一生中到底写了多少对联,现已无从查考,尤其是在学生时代,写了很多对联,现在绝大部分都散佚了,实乃憾事。

1917年7月中旬,毛泽东邀萧子升和准备回安化老家度假的同学萧蔚然一起徒步游学。他们从长沙小西门出发,再到宁乡县城,经安化、益阳到沅江,游历五县。每到一处就靠给商家送对联打秋风,一路上为各地的劝学所、寺庙、店铺、厂矿及社会名流题赠了无数对联。可惜,现在都已经无从查考了,仅存的只有几副,诚为缺憾。毛泽东在战争年代也写了很多对联,当时戎马倥偬,日理万机,很多触景生情之作,唱和应景之作,会议题赠之作,有一些作品随着岁月的流逝,消失在了人们的记忆里。比如当年延安召开纪念孙中山逝世13周年大会,据毛泽东的秘书郭化若回忆,当时毛泽东一气呵成,写就了三副对联,但是郭化若后来只记下了一副。这样的情况很多,给收集整理毛泽东对联的工作带来了很多难点。但是,即使这样,本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注意收集整理,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还是小有收获。

一草一木总关情,一滴水就能映出一个世界。对联虽小,我们通过这些对联在内容、语法、艺术等诸多方面的不断变化,却可以看到一个伟人的成长过程,看到一个巨子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思想变化的轨迹。

在毛泽东故乡的韶山,有很多文化古迹,在这些建筑中,对联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在韶山的清溪寺,在毛氏祠堂,在毛泽东学习的私塾里,对联比比皆是。所以,毛泽东从小就在这样的氛围里长大,受到对联文化的熏陶,使他对对联有了一份独特的感情,读对联,写对联,成为他一生未曾放弃的一个雅好。

毛泽东自小就对中国古代的诗词曲赋产生浓厚兴趣,这造就了他在此方面的才能。因此,他在少年时期就能为文赋诗,吟词联句。后来的岁月里,留下了许多毛泽东机智灵活应对解疑的对联故事。这反映了毛泽东少年时期聪明好学的品质,折射出其深厚的文学底蕴。在这方面流传最广的故事,是“濯足”对“修身”的佳话,被人们广为称道。可以说,这是毛泽东在诗词方面所表现出的最早才气。

在毛泽东的故居藏书中,人们发现有很多关于楹联的书籍,像《楹联丛话》、《巧对录》、《随园诗话》等专门讲楹联的书。像《楹联墨迹大观》等书法碑帖,毛泽东在青年时期都曾认真研究,认真学习,并做了大量的圈画和批注。有一些对联书籍毛泽东甚至看过两遍、三遍,书中留下了很多批注的墨迹。说明毛泽东在读对联的时候是非常用心的,字斟句酌,潜心研究,下了很大的工夫。有些对联新颖别致,精巧有趣,毛泽东读之常常是把玩良久,宠爱有加,爱不释手,做了不少的研究。

毛泽东不仅在典籍中圈画、熟记、阅读了很多对联,而且在游览名胜古迹时也非常注重浏览和观赏其中的对联,从中汲取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精髓,丰富自己的知识。

早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的时候,经常到岳麓山上去漫游。在云麓宫前的望江亭有一副对联: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

毛泽东时常面对此联,驻足沉思。后来他在给同学周士钊回信的时候,还引用了这副对联。

1952年10月,毛泽东游览了开封北城的铁塔和龙亭。在龙亭两侧镌刻着康有为的一副对联:

中天台观高寒,但见白日悠悠,黄河滚滚;

东京梦华销尽,徒叹城郭犹是,人民已非。

毛泽东看到这副对联,非常高兴地嘱秘书抄录下来。

1958年3月,毛泽东游览了成都西郊的杜甫草堂,对大廨前那副清人顾复初的名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后来,毛泽东到武侯祠,对那里的对联,更是一字不漏地欣赏、评析,并向四川的负责同志推荐那里的对联,让他们好好研读。

到了晚年,毛泽东还对云南大观楼长联表现出极大的热心,嘱云南的负责人要注意保护这副对联。可见,毛泽东对对联的喜欢程度。

毛泽东所处的时代背景是波澜壮阔的,他所经历的事件,是前所未有的,他所接触的人物,也绝非等闲。所以,毛泽东的对联,也必然有着深深的时代的烙印,阶级的烙印。这些对联的内容,博大精深而又精彩纷呈,内容异常丰富。应对联、贺喜联、祝寿联、挽联、赠联应有尽有。每一副对联都各有特色,不仅应对自如,而且语出不凡,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毛泽东青少年时期机智灵活的性格,以及中年和暮年的沉稳和老练。

在题联中,有的即景生情,有的直抒胸臆,而且总是信手拈来,欣然命笔,而写出的联语,又总是语出惊人,非同一般。如题中国工农革命军军旗的对联: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短短八字,虽然是成语联,但是对当时的情景而言,那种毋庸置疑的自信,那种勇于胜利的豪情,真是无与伦比。它像号角一样激励着中国工农革命军奋勇向前,所向披靡。

再如题于兴国白华山书院的对联:主义遵马列;政权归工农。

语言相当简练,主题又是何等的鲜明,以少少许胜多多许,仅用了十个字,就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的目的和意义。

毛泽东所写的赠联内容更为广泛,有贺喜的、有祝寿的,还有对同志予以勉励的,表现了一代伟人的革命智慧、浪漫情怀、潇洒的风度和谦逊的性格。

如毛泽东书赠老朋友张维母亲八十寿辰的对联:如日之升;如月之恒。

引用《诗经》之句,亲切、自然、庄重,充分表达了对老人的恭敬之情,祝福之意。

如毛泽东赠叶剑英元帅的对联: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对叶剑英一生大智大勇,机智果敢,工作谨慎,遇事沉着的作风,给予了高度评价,反映了两位伟人的深厚革命情谊。

这些赠联反映了毛泽东革命生涯的另一个侧面,映衬出毛泽东一生挥洒自如的伟人风范,展露了诗人丰富的感情世界。

毛泽东撰写的这些对联、挽联所占的比重较大,本书共收录了28副。其中毛泽东题谢子长墓、题刘志丹墓、题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13周年大会的对联,因为不是在追悼大会时题写的挽联,而是在事后题写的,属于纪念性质的,故归于题联之中。

这些对联早期撰写的多是悼念同学的,后期撰写的挽联内容就比较丰富了,这与毛泽东所从事的革命工作的性质是密切相关的。在这些对联中,有的是悼念战友的,有的是凭吊国民党爱国志士的,还有的是追思爱国民主人士的,还有缅怀亲友的。毛泽东撰写的挽联,那种发自内心的悲痛情感,具有催人泪下的力量,但是悲痛之余,又总是能化悲痛为力量,给人以奋进的警策。

如毛泽东挽王尔琢的对联:

一哭同胞,再哭同胞,同胞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

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方始休。

将内心的悲愤情感和鼓励同志们继续革命的鞭策均置于笔端,催人泪下,催人奋进。

在毛泽东的这些对联中有一些对仗非常好的句子,其哲理深刻,具有警策作用,为人们广为接受,并且广为传唱,成为我们挂在嘴边的名言警句,成为我们行动的座右铭。比如: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再比如:苟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每一次重温这些富含哲理的格言,都仿佛在炎热的夏天喝了一杯清凉解渴的饮料一样,让人从心底感觉到一种沁人心脾的清爽。

毛泽东一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阅历极为丰富,知识博大精深,文字功底深不可测。所以在为文作联时能自创一格,引经据典,常常将先贤哲言睿语点化入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诚如何其芳所言:“无一字无来历而又推陈出新。”又如赵朴初所说:“一点没有掉书袋的习气。经史百家都为他指使驱策,左右成宜。”

毛泽东早期的对联,由于受书生意气的影响,时间也比较从容,所以内容多抒情状物,语言清新瑰丽,创作时对格律的要求比较严谨,工对较多。后期由于受战争环境所限,也由于思想和地位的不断变化,很多对联都带有很浓厚的政治色彩。同时由于工作的紧迫,时间的紧张,加之毛泽东豪放、自信、无拘无束之性格所决定,有一些对联常常是信手拈来,对格律并没有刻意深究,显示出毛泽东行大事不拘小节的大家风范。当然,这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对联的艺术性,但是艺术毕竟是要为内容服务的。

毛泽东在井冈山和延安时期,日理万机,那时的所有作品,几乎没有一点“闲笔”。对联作品虽然笔墨不多,但却需要绞尽脑汁。所以那时毛泽东的对联非不得已则不写,而写下的都是必须写的,是有感而发之作。尤其是为国民党的一些有识之士、抗日将领、国民党元老所撰写的挽联,都是从加强国共合作,促进统一战线团结的目的出发的。他反映了一个领袖人物的政治和文化修养,也体现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所以不仅文字修辞要求严格,而且对联在内容上也要求有一定的政治水准。或针对时弊,或唤醒民众,或评论时局,对宣传抗日、团结民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毛泽东的对联中,最大的特点是用典较多,而且用得恰到好处,如行云流水、自然贴切,毫无斧凿之痕,使文章增色不少。比如在挽易咏畦、杨十三、郭沫若父亲等对联中多处用典。在赠叶剑英元帅的对联中,以诸葛亮、吕端两位古人的性格特征誉叶剑英谨慎从事、机警聪明的性格,对联幽默而活泼,生动而自然。

毛泽东的对联非常讲究修辞的章法,讲究对联的创作技巧,使毛泽东的对联在形式上可谓丰富多彩。

例如毛泽东对夏默庵联:

夏默庵: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

毛泽东:青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

毛泽东在对联中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使对联生动有趣,幽默诙谐。

在毛泽东撰写的大量挽联中,毛泽东为了表达对革命同志的深切怀念和深厚的革命情谊,表达自己对敌人的刻骨仇恨,抒发内心的满腔悲愤,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加强了对联的气势、力度和感染力。

比如在挽黄公略的对联中:

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而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落;

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

上联“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读之令人悲痛,如鲠在喉;

下联“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读之令人感叹,肃然起敬。

此外,毛泽东在这些对联中还使用了顶真、用数、嵌名、拟人、夸张、反问、设问、反复、比喻、对比、回环、叠词、析字、摘句、集句等多种修辞方法,用时信手拈来,堪称当代无与伦比的一代对联大师。

今年是毛泽东诞辰120年,我谨以此书作为一份礼物,敬献给已经离开我们37年的毛泽东。毛泽东的对联,作为中华对联艺术殿堂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必将成为伟人浩如烟海著述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为世人瞩目,为后人珍视。

此书共包括两个部分,一为毛泽东对联欣赏部分,二为毛泽东诗词集联部分。本人旨在抛砖引玉,使毛泽东对联艺术得到更为广泛的发掘,传之后世。

 

 第一部毛泽东对联欣赏第一编应对联1. 对邹春培之一1902年作于湖南韶山濯足;修身。题解

邹春培是毛泽东的启蒙老师。1902年春,刚满8岁的毛泽东开始到韶山南岸的私塾读书,正式拜邹春培先生为师。邹先生是一个“态度粗暴而又严厉”的国文教师,对学生要求极为严格,经常让学生们背诵《论语》、《孟子》等经史子集之类的书,很多学生为之头痛,毛泽东却聪颖过人,总是能将诗文倒背如流,过目成诵。毛泽东当时既好学又好动,课文背完后就常常和蒙童溜出私塾到池塘里去游泳。

有一次,毛泽东和蒙童到池塘游泳,被邹先生发现。过去,邹先生罚学生经常采用打手板的方式,遭到毛泽东的多次反抗。他知道,背书是难不倒毛泽东的,所以今天他决定用对对子的形式来代替体罚,对不上对子再打手板。他站在讲台上,将所有的学生扫视了一遍,然后在黑板上写下了“濯足”二字。毛泽东略加思考,从从容容地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了“修身”二字。

此联录自李锐著的《毛泽东早年读书生活》,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4月版第175页;又见于赵志超著的《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5月版第95、104页。注释

1. [濯足] 濯(zhuó):指洗涤,“濯足”语出《孟子·离娄上》:“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意思是说清水用来洗涤装饰品,污浊的水用来洗脚。

2. [修身] 即修养自身的意思。《礼记·大学》中有“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赏析

以“修身”对“濯足”,无论从平仄还是从字面上来看,都严格符合对联的要求。“濯足”源于《孟子》,“修身”语出《礼记》,都各有其出处。但是从意境上看,下联明显超过出对。“濯足”是人们日常的生活琐事,但是,毛泽东没有从日常生活和行为中去寻找应对的题材,而是从为人处世的大道理着眼。

以“修身”对“濯足”,可谓年小志高,出手不凡。此时的毛泽东还不满9岁。邹先生捋着灰白的胡须,惊喜而欣慰地望着这个心存高远、天赋极高的学生,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可以说,对对子是写好诗词骈文的基本功,这个对子是毛泽东在诗词方面最早显露出来的才气。“修身”二字既对出了毛泽东的才气,也显示了毛泽东自小就不同凡响的人生态度和特立独行的性格气质。

可以说,毛泽东从闭塞的韶山冲,走上中国政治舞台的最高峰,与他从小注重自身修养是分不开的。2. 对邹春培之二1902年作于湖南韶山牛皮菜;马齿苋。题解

毛泽东从小就具有反抗精神,在家乡韶山南岸邹春培先生的私塾里读书时,对邹先生体罚学生的做法非常反感。有一次,邹先生无理责打了一个学生,毛泽东非常气愤,便采取了逃学罢课和离家出走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反抗。家里人把他找回来后,他以为一定要挨父亲打骂,谁知严厉的父亲并没有责打他,而且还稍微体谅了他的行为。父亲望子成龙心切,只叫他到邹先生那里道歉,然后继续在那里读书。毛泽东不肯去,理由是:“我要找一个不打人的私塾上学!”在父母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毛泽东才勉强答应了。毛顺生带着儿子来到南岸,向邹春培先生赔不是,请先生继续收儿子读书。邹先生虽然不情愿地留下了毛泽东,可是对毛泽东的“反抗”却耿耿于怀,就想杀杀毛泽东的锐气。

一天放学后,邹先生随意把毛泽东带到一畦菜地边,扯下一茎牛皮菜,让毛泽东带回家去,并交代:“明天一早来上学,必须还找一茎与牛皮菜能‘对仗’的菜。”毛泽东明白了先生的用意:他是想以此来讽刺和挖苦自己说大话、吹牛皮、华而不实。“老师等一会儿,”毛泽东叫住向前走去的邹先生,随即从路边扯出一株马齿苋,交给老师。

一向苛刻、古板的邹先生接过马齿苋,不由得赞叹道:“‘牛皮菜’对‘马齿苋’,牛马相对,对得好,对得好!”

此联录自《民间对联故事》1991年第4期第3页:龙剑宇的《毛泽东巧联对师塾》;又见于赵志超著的《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5月版第105页。注释

1. [牛皮菜] 又叫猪婆菜、厚皮菜,两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矮生或直立,根小。叶呈卵形,长而肥厚,淡绿或浓绿色,有光泽。花白色。聚合果,种子小,肾形,褐色。性喜冷凉,适应性强,春秋栽培为主。嫩叶作蔬菜,根可入药。

2. [马齿苋] 又名酱板菜,马齿苋科。一年生肉质草本,通常匍匐,无毛。茎为紫色,叶对生,倒卵状楔形。夏季开花,花小型,黄色。果圆锥形盖裂。全国各地普遍野生,韶山四处可见。味辛,有药用价值。当地乡亲多采用腌制方法做成小菜,也可直接做成蔬菜食用。赏析

毛泽东从小就爱吃马齿苋,对它很熟悉,所以,在邹先生让他用一种菜名对“牛皮菜”时,他很快便想到了“马齿苋”。

用“马齿苋”对“牛皮菜”是非常恰当的,“马”对“牛”,“马齿”对“牛皮”,都是动物身上的一个部分,虽然“苋”对“菜”略有平仄不和之不足,但是对于一种应急之对,对得如此恰到好处,生动准确,对一个9岁的学童来说,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

毛泽东对“马齿苋”这种野菜感情颇深。1966年6月间,他在韶山滴水洞居住时,正值农历五月,当地马齿苋生长不茂盛,需要四处找寻,工作人员知道毛泽东喜欢吃这种野菜后,便分头去找,终于采集到了一些,同时还在河里捞了几条鲫鱼。毛泽东吃完这顿饭后说:“这餐饭吃得很香,还是家乡的菜好吃!”“牛皮菜”与“马齿苋”应对这一事情过后,邹先生对待学生的态度终于温和起来,他改变了往日的粗暴作风,不再责罚学生了。毛泽东后来回忆这段往事时曾风趣地说,这是他“罢课取得的胜利,也是他最早的反叛”。3. 对毛简臣1909年秋作于湖南韶山跳跳跳,跳下地;飞飞飞,飞上天。题解

1909年秋,16岁的毛泽东,通过种种努力,终于改变了父亲送他到湘潭一家米店当学徒的决定,毛泽东复学,开始在韶山乌龟颈私塾就读,师从毛简臣,在毛简臣家东头的木楼里温习功课。

一次,老师毛简臣因忘带教具,离开教室去取教具,毛泽东见老师不在,当即纵身跳上讲台,学着一本书中描绘的造反人物的架势,向同学们“演说”起来。这时,室外响起了老师的脚步声,毛泽东迅速溜回原位,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老师看到有人踩坏了讲台,知道肯定有人趁自己出去的时候溜下了地,便决定以出对惩罚,说如果没有人对出他的对子,就要追究。说完,即脱口说出上联:跳跳跳,跳下地;

正当众人面面相觑之际,只见毛泽东率尔应对:飞飞飞,飞上天。

此联录自《民间对联故事》1991年第4期第3页:龙剑宇的《毛泽东巧联对塾师》。赏析

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是一位天资聪颖、诚实可爱、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德智体全面发展而又不大“安分”的学生。他的这些特点,在他的对联、对句作品中有突出的表现。

这是一副绝妙的口语对。上下联所描绘的对象,一“跳”一“飞”,富有强烈的动感,将学生顽皮好动的神态刻画得形象、生动、有趣;上下联所描绘的对象,其实作者彼此都心领神会,但是又都心照不宣,留给人们以丰富的想象余地;上联是具体行为的描绘,下联却释放出作者的一种内心远大的抱负,给大家留下了思维驰骋的空间;上下联对仗工稳,平仄相协,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这位老师听了下联,也忘记了责备,情不自禁地道好。4. 对萧三1910年作于湖南湘乡东山小学门内有才,闭门岂能纳才子?目旁是瞆,瞆目不会识贵人。题解

萧三自幼聪慧好学,不满4岁就入私塾学习。1907年他读完8年私塾后,与二兄萧子升一同考入了父亲萧岳英任教的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两年后的秋天,毛泽东从韶山也考入该校读书,二人在一起学习,时有往来,并且在未来的岁月里他们由学友到朋友,最终成为久经考验的战友。毛泽东一生喜欢研读和撰写对联,尤其是他在青少年时期写下了不少饶有趣味的巧联、妙联,表现出毛泽东在遣词造句方面的高度技巧和思维的敏捷灵活。

萧三出身较富裕,又是本籍人,开始他虽然与毛泽东有些来往,但对毛泽东还不甚了解,因此也和其他同学一样,瞧不起这位外地来的“乡巴佬儿”。

有一次,毛泽东得知萧三有一本专写华盛顿、林肯、拿破仑、彼得大帝等世界名人的《世界英雄豪杰传》,十分高兴,即前往借阅。“书倒有一本,但我借书给别人,向来是有讲究的。”萧三说。“小弟愿意领教。”毛泽东谦恭地说。“我的书,有三种人不能借。”“不知是哪三种人?”“无真才实学者不借,庸庸小人者不借。三嘛,我出联而不能答者不借。”

毛泽东微微一笑说:“小弟不敢自命才高博学,但阅书心切,请仁兄出一联如何?”

萧三见毛泽东这么心切,便说出一联:

目旁是瞆,瞆目不会识贵人。

从对联的平仄上来判断,萧三的出对是下联。毛泽东听过以后,略一沉吟,从容地应对出上联:“我就冒昧地对一联,并将此联赠仁兄,请听:

门内有才,闭门岂能纳才子?”

萧三听罢,既佩服毛泽东的才思敏捷,又为自己的言行而羞愧。他满面通红,低下头去说:“请恕小弟无礼,贤兄大才,愿为知己,地久天长!”

说完,立即拿出《世界英雄豪杰传》一书,双手捧到毛泽东眼前。毛泽东双手接过书,连声道谢,二人握手大笑。从此,毛泽东与萧三成为了知心好友。

此联录自《退休生活》1991年第9期第41页;又见于王以平著的《走出韶山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11月版。注释

1. [萧三] (1896—1983),湖南省湘乡县萧家冲人。又名爱梅,号子暲,家中排行老三,萧子升的弟弟。曾经和毛泽东同学,新民学会会员。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经胡志明介绍加入法国共产党,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赴苏联学习,曾和陈乔年一起将《国际歌》译成中文,1924年回国,先后任共青团湖南区委书记、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共青团北方区书记、共青团中央组织部长和代理书记等职。1939年到延安负责主编《大众文艺》和《新诗歌》两个刊物。先后撰写了《毛泽东同志传略》、《大革命时代的毛泽东》、《毛泽东同志的儿童时代》、《毛泽东同志的青年时代》、《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等。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及顾问等多项职务。是毛泽东的终生好友。

2. [瞆目] 瞆(guì):音贵,瞎子。

3. [才子] 古时指德才兼备的人。《左传·文公十八年》:“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赏析

这是一个析字联。析字联包括拼和拆两种,萧三的出对为析字联中的拆拼合一联,“目”与“贵”合成了“瞆”字,但是在下半句中,又将“瞆”字拆为“目”与“贵”两字,是一种难度较高的对联。

毛泽东的对句对得极妙,在技巧方面,与出对完全呼应,“门”与“才”合成一个“闭”字,在下半句中又将“闭”字拆成“门”与“才”二字,而且从出句和对句内容上来说,对句远远优于出句,尤其是出句的前半部分,明显有牵强附会之嫌,而且联语立意不高,对句却技高一筹,不仅语出自然,毫无斧凿之痕,而且立意高雅,显示了毛泽东的超人智慧和自信。不仅如此,此情此景,还有一定的针对性,其实毛泽东的对句也是对萧三借书设卡进行了很有分寸的责怪。

联语贴切自然,妙语连珠,充分展示了二人的聪明才学,二人以联为媒,从此成为好友。他们经常在一起散步、游玩,交谈学习心得,评论诗文,畅谈天下时事,结下了深厚的同窗之谊。他们小学时代是同学,师范学校又是同学,并一起参加新民学会,一道在北京投身新文化运动,后来又能在延安共事,新中国成立后又保持了长达27年之久的友谊,经常书信往来,谈诗论词,可谓终生好友。5. 对萧子升1917年夏作于湖南宁乡云封狮顾楼;桥锁玉潭舟。题解

这副对联的上联是由萧子升出对,应对由毛泽东完成。1917年夏,毛泽东与萧子升游学来到宁乡县。一天傍晚,他们散步到县城东北角的风景区狮顾山。他们坐在河边,一边谈天,一边观赏周围的山光水色。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彩霞绚烂,狮顾山上的狮顾楼在晚霞之中,披上了一层绚丽的金纱,蔚为壮观。萧子升触景生情,于是以晚霞中的狮顾楼为题脱口吟出上联:“云封狮顾楼。”毛泽东望着远处的玉潭泊舟,对出下联:“桥锁玉潭舟。”

此联录自《民间对联故事》1989年第6期第2页:唐意诚的《毛泽东即兴应佳联》;又见于萧瑜著的《我和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历》,昆仑出版社1989年6月版第90页。注释

1. [萧子升] (1894—1974),湖南湘乡萧家冲人。又名萧瑜,字旭东,排行第二,是萧三的二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三班学生,新民学会成员。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4年回国。此前毛泽东和萧子升的关系甚好,回国后二人的关系开始疏远,并最终分道扬镳。萧子升回国后曾任国民党北平市党务指导委员,国民党政府农矿部政务次长等职,后长期旅居国外,1974年在乌拉圭去世。

2. [狮顾楼] 坐落在湖南宁乡县城东北三里处的狮顾山上,是宁乡县风景区的景点之一。

3. [玉潭] 位于宁乡县城南。赏析

傍晚时分,毛泽东和萧子升在河边小憩。天上彩云遮月,眼前突兀而立的狮顾楼高耸入云,在薄暮中显现出一幅美丽的剪影,天上人间已经融为一体,令人遐想翩翩。萧子升诗兴偶发,口占一联:“云封狮顾楼。”

毛泽东面对绚丽多彩的晚霞,朦朦胧胧的天光云影以及云霞笼罩中美丽的狮顾楼,为眼前的旖旎风光所感染,不仅身临佳境,而且心也渐入佳境。但是毛泽东没有将思维拘泥于眼前景色,而是驰骋自己的想象,充分显示自己的大手笔风格,由城东北而及城南,以城南桥下玉潭泊舟的美境为题,续出“桥锁玉潭舟”的下联。

毛泽东一生所写对联颇丰,但以风景为题的极少,仅存的有两副,均为这次游学时所写。这副对联,毛泽东和萧子升配合得极妙,无论风格、语言、情感上都犹出一人之手。他们抓住宁乡有特色而又为人们所熟悉的景点来对答,尤其是用拟人的手法将“云”与“桥”描绘得相得益彰。一个“封”字,写出了彩云的飘动。一个“锁”字,则摹出了玉潭泊舟的宁静。一动一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静止的楼衬出了飘动的云;流淌的水愈显出玉潭泊舟的静,真是相映成趣。

此联是一副巧用地名物名的应对联。在言词相对上是无可挑剔的,全联音韵和谐、平仄协调,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心旷神怡,诗情画意之中,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6. 对夏默庵1917年夏作于湖南安化

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

青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题解

1917年暑假,毛泽东为了熟悉社会,接触民众,读“无字之书”,会同好友萧子升,到安化等五县游学,做社会调查。

当时,安化县有位社会名流,叫夏默庵,任安化县劝学所的所长,曾毕业于前清两湖学院,著有《中华六族同胞考说》、《默安词存》、《安化诗抄》等书,深孚众望。毛泽东与萧子升慕名前去拜谒这位一方名士。开始,夏默庵有点居高自傲,认为毛泽东与萧子升年轻,又是游学学生,就没有接见。后来,毛泽东虚心求教,三次登门,夏默庵才开门迎客,夏默庵见二人这般年轻,便想一试其才,遂在书房的案几上挥笔写下了一个上联:

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

毛泽东一看,立即明白了夏默庵是在考自己,于是他稍思片刻,挥毫书就下联:

青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

夏默庵看了毛泽东的下联,深为毛泽东的才华和才思之敏捷而折服,立即改变了对毛泽东和萧子升的看法,并予以热情款待,彻夜倾谈,成为朋友,临走还资助给二人光洋八块。

此联录自于李锐著《毛泽东早年读书生活》,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4月版第179页;又见于《益阳党史通讯》1982年第1期。注释

[为公乎,为私乎] 语出《晋书》卷四,晋惠帝司马衷是一个知识贫乏且昏庸的皇帝,书载:“帝又尝在华林园,闻蛤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毛泽东在此化用这个典故,深藏寓意,是对夏默庵含蓄的讽喻,国学颇深的夏默庵当然会了解这个典故。赏析

夏默庵的出句清新、自然,令人耳目一新,已属上乘之作。但下联一出,却明显超过出句,不仅同上句对仗极工,而且朗朗上口,尤胜一筹的是,下联幽默风趣、含蓄的讽喻,令对方感到羞愧难当,自叹弗如。

此副对联,以“青草池中”对“绿杨枝上”,一高一低;一空中,一水中;一鸟叫,一蛙鼓。上下联贴切自然,风格、语言极为匹配,而且词性相对,平仄谐调,犹出一人之手。后半部分,以“公”和“私”一对反义词对“到”与“去”一对反义同,以虚词“乎”对虚词“也”,堪称绝妙佳对,妙手偶得。

而且如果从意境上来分析,下联也是优于上联的。上联只不过撷取了一个春天的自然景观,语言清丽,景色迷人。但是没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只是对自然景色的描摹。下联虽然也是摄取了自然界中的一个小小的场景,但是在下半句中却恰到好处地用了晋惠帝的一段趣话,犹神来之笔,用拟人的手法巧妙地提出了为公为私这一大是大非的问题。在一对一答之中含蓄地对深居一隅、傲慢自大的夏默庵予以了善意的批评,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说什么话,最重要的是要公私分明。

这则对联,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毛泽东熟练地驾驭语言文字的功力和他思想的深邃。毛泽东言谈中常常是妙语连珠,谈笑间就将很严肃的问题轻描淡写地解决了。这副对联从意义上说,反映了毛泽东思想的深刻,从语言方面,却又反映了毛泽东诙谐幽默和风趣的一面,而且后者在毛泽东的诗文和日常生活之中,均有突出的表现。7. 与李立三联对1921年12月作于湖南长沙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题解

1921年11月,李立三从法国勤工俭学归来。12月,党中央命他回湖南从事工人运动。当时,毛泽东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住在长沙清水塘23号。李立三奉命到毛泽东的住处去报到。李立三一进到毛泽东的住处,杨开慧就高兴地说:“难怪刚才喜鹊叫,原来是李兄大驾光临。”

毛泽东正伏案工作,听到有人来急忙出迎,一见是老朋友李立三,便接着杨开慧的话,脱口而出:“这叫‘洞庭有归客’。”李立三听到“洞庭有归客”的上句后,马上接道:“潇湘逢故人。”两人握手大笑,反映了两位革命友人乐观向上的斗争精神。

此联录自《民间对联故事》1986年第6期第2页:唐意诚的《毛泽东联话寓深情》。注释

1. [李立三] (1899—1967),湖南醴陵人。原名李隆郅,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任中共安源路矿支部书记、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主任,1923年任中共武汉区委书记,次年任中共上海区委职工委员会书记。1925年参加和领导了五卅运动,任上海总工会委员长,同年冬天去苏联参加赤色职工国际和共产国际扩大会议。1926年回国后,在武汉领导工人运动。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同年任广东省委书记。1930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秘书长、宣传部长期间,犯了“左”倾冒险错误。1931年至1946年在莫斯科学习,后参加赤色职工国际和外国文出版局工作,任中文部主任。回国后,历任军调部东北三人小组成员、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1948年任东北局职工委员会书记。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劳动部部长、中共中央书记处第三办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工业交通工作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书记。1967年6月逝世。

2. [洞庭] 指洞庭湖。洞庭湖在湖南省的北部,长江的南岸。沿湖依次为岳阳、华容、南县、汉寿、沅江、湘阴等县。湖中多小山,以君山最为著名。

3. [潇湘] 这里泛指湖南地区。唐代诗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云:“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煞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4.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南朝梁柳恽的《江南曲》:“汀洲采白,日暖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赏析

这副对联是一副摘句联,联中,“归客”指李立三,“故人”指毛泽东,上联“洞庭有归客”,表达了毛泽东欣闻李立三自海外归来后的喜悦;下联“潇湘逢故人”,则道出了海外游子重归故里、重逢故友的兴奋。在这里,“洞庭”、“潇湘”均以借代的修辞方法,指代湖南,以避免重复。此情此景,摘用此句为联,在时间和地点上都运用得格外恰当,恰到好处。

这是一副五言对联,语言虽然精练,但是情景交融,用典自然,表达了两位革命者内心抑制不住的喜悦和他们之间的友谊,反映了两位革命者高深的艺术修养。随便吟出的一句诗,对方马上就能接上下句,如果对中国文化没有较深的研习,是绝不可能的。这副对联不仅有诗一样的语言,而且有歌一样的韵律,平仄相谐,对仗工整,是一副难得的摘句联。8. 对何长工1928年2月作于江西井冈山茨坪

谷磨磨谷,谷随磨转,磨转谷裂出白米;

门锁锁门,门由锁开,锁开门敞迎故人。题解

1927年10月下旬,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进驻井冈山的中心——茨坪。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将原驻在井冈山一带的地方农民武装王佐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二团。为了协助王佐部队整顿工作,毛泽东应王佐的请求,派出了自己的亲密战友何长工去王佐部队任党代表。

1928年2月的一天,毛泽东外出散步,见一位农民正在磨房磨谷(碾谷成米),忙得满身是汗,便快步上前帮忙,一边推磨一边谈心,一担谷子很快就要磨完了。这时,警卫员报告说:何长工有事找来了。何长工与毛泽东打过招呼之后,毛泽东没有立即停下手中的活计,何长工便站在边上欣赏,欣赏一个红军的统帅和一个农民一起劳动的动人场面。看着,看着,他由谷磨磨谷触发出创作灵感,吟出了一副有趣的上联:

谷磨磨谷,谷随磨转,磨转谷裂出白米;

毛泽东听后连称:“妙对!妙对!”毛泽东放下手中的活计,和何长工往驻地走去。他一边走一边思索刚才何长工的对联,想要给他对出一个下联来,不知不觉回到驻地也没有对出一个满意的下联。当他站在门前,看到警卫员用钥匙开门,立即与何长工的上联联系起来,下联脱口而出:

门锁锁门,门由锁开,锁开门敞迎故人。

此联录自《民间对联故事》1994年第1期第2页:文三毛的《毛泽东巧对何长工》。注释

1. [何长工] (1900—1987),湖南华容人。1919—1924年留法勤工俭学。1922年在法国加入少年共产党。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任洞庭湖区农民自卫军总指挥。参加了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工作。历任红军党代表兼县委书记、红八军军长等职务。参加了两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副校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军政大学代校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重工业部长、代部长等职务,是一、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 [谷磨] 过去将粮食磨碎的一种工具,上下两盘由石头凿成的圆柱形石块构成,石块的接触面被凿成垄沟,两块盘石的中心各有一个圆孔,中间有一个轴,下面的石块固定不动,上面的石块在人力或畜力的推动下做圆周运动,将粱谷去壳。赏析

这副妙联的上下联都是触景生情的应景之作,形象而生动,巧妙而有趣。“谷磨磨谷”到“出白米”,“门锁锁门”到“迎故人”,一连串的动作具有逻辑性、连贯性和形象性,给读者如见其人其事、如闻其声之感;联语对文字灵活运用,妙趣横生。恰当运用“重言”之法,使“磨”字与“锁”字连续出现,将“谷”与“锁”所处的不同状态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运用“转类”之法,使连续出现的两个“谷”和两个“锁”的词性发生变化,前者为名词,后者转变为动词,变为人的动作,耐人寻味,形象生动,妙趣无穷;运用“连珠”之法,不仅句内连珠,而且邻接的句子也是头尾蝉联,产生上递下接的无穷趣味;运用“回文”之法,使语序回环往复,巧妙配合,造成句子前后词语相同而排列次序相反,给人以一种回环往复的情趣。如联中的“谷磨磨谷”,“门锁锁门”。全联不过30个字,却将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在使用中发生的辩证关系揭示得清清楚楚。

这副对联,灵活使用多种对联创作手法,恰当运用汉字一字多意的特点,用词简洁、生动、巧妙、自然,将“磨谷”、“锁门”这种生活中很平常的事情,描绘得如此妙趣横生,令人拍案。9. 对乌石垄老者1934年2月作于江西瑞金雾锁高山,哪个尖峰可出?火烧原野,这杆红旗敢行。题解

这副对联来源于一个热烈的劳动场面。1934年1月16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颁布了《优待红军家属礼拜六条例》。当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机关都积极参加礼拜六义务劳动。2月的一天,毛泽东来到了沙洲坝的乌石垄,和红军家属一起拉犁翻地。在田间休息之时,有一位老者为沙洲坝那云雾缭绕的山峰所感触,于是吟出上联,毛泽东为田头劳动竞赛的红旗所触动,手指红旗,即兴对出了下联。

此联录自《民间对联故事》1991年第4期第4页:刘献漳的《毛泽东撰联播火种》。赏析

云雾重重,雾锁山头,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中国反动统治重压下人们对前途的一种迷惘状态。

一面面迎风招展的鲜艳红旗,恰如红色的海洋。作者抓住了眼前火红的壮观场面,将劳动竞赛的红旗喻为燃烧原野的熊熊烈火。而这燃烧的烈火,象征着革命的星星之火,必将熊熊燃烧,形成燎原之势;这红旗,也不仅仅是劳动竞赛之旗,更应是革命的战旗。毛泽东的想象是奇特的,他的预料是英明的。他仿佛看到了那高高飘扬的红旗,在战争中的冲锋陷阵,也仿佛看到了它飘扬在中华大地的美好时刻。

毛泽东早在井冈山时期,就写下了光辉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4年,中华苏维埃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红色根据地,有了中国共产党的红色政权,但是,这片红色的地盘,还没有覆盖中华大地的全部国土,所以毛泽东当时说出这副对联的时候,他的内心一定正在勾画一幅更为绚烂宏伟的美丽画卷。他亲手点燃的星星之火,必将从井冈山燃烧到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雾锁高山,哪个尖峰可出?火烧原野,这杆红旗敢行”。听了这样的佳联妙对,在场的群众无不齐声喝彩,既鼓舞了他们的革命斗争意志,也陶冶了他们的革命情操。10. 对私塾先生1934年2月作于江西瑞金涓涓溪流,岂能作浪?星星火炬,可以燎原。题解

1934年2月的一天,毛泽东冒着扑面的寒风,带领机关干部来到沙洲坝的乌石垄。为红军家属犁田翻地。在田间劳动休息时,与群众作联出对,大家谈笑风生,好不热闹。在喝彩声中,一位路过的私塾先生被毛泽东的对联吸引住了,也加入了这出联作对互娱的行列。他以路旁的小溪流为题,出了一个上联:涓涓溪流,岂能作浪?

联语所描绘的是山涧溪水细水慢流的情状,以“岂能作浪”反诘相问,深含寓意,留给人们以丰富的想象余地。大家一时无言以对,热烈的场面立刻肃静下来,只好点火抽着旱烟,有的群众则把目光投向毛泽东,期待他作答。毛泽东深深理解群众的意思,看看这个场面,那点烟的火柴杆上闪闪的点点星火,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随口而对道:星星火炬,可以燎原。

这副对联录自刘献漳《毛泽东撰联播火种》,1991年第4期《民间对联故事》第4页。注释

1. [涓涓] 细水慢流的形貌。陶潜《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2. [溪流] 山间的流水。

3. [岂能] 怎能、哪里能的意思。

4. [星星火炬] 微小不大的火炬。

5. [燎原] 火烧原野。

6. [星星火炬,可以燎原] 典出《尚书·盘庚上》:“……恐沈于众?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若火之燎于原”,是个生动的比喻,后来演变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形容新生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可抗拒,不可遏制。“星星火炬,可以燎原”,也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化用。1930年5月,针对部队中对时局估计的悲观情绪,毛泽东给林彪写了一封回信,把建立农村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提到异常突出的地位,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高潮一定会到来。这就是后来被收入《毛泽东选集》的那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7. [私塾] 我国旧时私人办的学校,为“私学”的一种。其形式多样:有塾师自设的学馆;有地主、商人设立的家塾;有以祠堂、庙宇的地租收入办的学馆;也有私人捐款、免收学费的义塾。每个私塾一般只有一个教师,教材和学习年限没有规定。赏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期间写的一篇著名的文章,当时为红军坚持革命斗争提供了重要的指南,回答了一部分人“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

这天的场面又一次触动了毛泽东,他敏感地想到了“星星火炬,可以燎原”,它与“涓涓溪流,岂能作浪”正好构成一副妙对;同时,毛泽东面对眼前的革命形势,使他又一次回想起井冈山时期的革命斗争,而如今当年由他一手点燃的星星之火,已经形成了红色革命根据地这一燎原之势,他感到无比欣慰。不远的将来,星星之火必将燃遍全国。瑞金的红旗插遍全中国之时,就是全中国人民彻底解放之日。

此时毛泽东由点点星火引发,高瞻远瞩,可能已经预见到了中国革命前途的光明。

毛泽东的下联,使在场的每一位群众都获得鼓舞,他们由衷地为毛泽东的对联喝彩,也是为毛泽东的英明领导而喝彩。11. 对白胡子老人1934年12月作于长征途中天当棋盘星做子,谁敢对弈?地做琵琶路为弦,我来弹琴!题解

1934年12月1日下午,惨烈的湘江之战,红军损失惨重,由出发时的八万人锐减为三万余人,红军经浴血奋战,终于突破了蒋介石的第四道防线。

一天下午,行军途中,毛泽东、王稼祥和张闻天三个人躺在担架上,休息的时候,一个仙风道骨的白胡子老人来到了王稼祥和张闻天的面前:“读书人,我给你们出一副对联怎么样?”

王稼祥接过了话头:“好,不知道你出什么样的对联?”

于是老人说出了上联:天当棋盘星做子,谁敢对弈?

对联说出来了,王稼祥和张闻天却面面相觑,一时答不上来。这时王稼祥说:“我们对不上来,但是我们的老毛很有古文功底,等他回来给你对一下。”

毛泽东回来后,王稼祥将老人的对联说给毛泽东,毛泽东略一思索,随口对道:地做琵琶路为弦,我来弹琴!

此联录自路浩编著的《毛泽东楹联名句趣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87~88页。赏析

这是一副想象奇特,气吞山河的对联。

上联以天为题,将天喻为棋盘,星星喻为棋子,贴切自然而又大胆新奇;下联丝毫不逊色于上联,将大地比作琵琶,道路比作琴弦,形象逼真而又天衣无缝。真是奇思妙想,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上联的后半部分,老者提出了“谁敢对弈”的设问;下联,毛泽东则毫不含糊,果断地以“我来弹琴”作答,一出一对,一问一答,显示了毛泽东机智、胆略、气魄和文采。

不仅如此,出对可能只是突发奇想,妙手偶得,不过是一个奇异的文字游戏。毛泽东的对句在文字上,在意境上,在气势上都和出对极为匹配。而毛泽东的对句还有更为现实的意义。此时,毛泽东已经预料到未来道路的艰辛和漫长,他完全知道脚下的这个“琵琶”有多大,他也完全知道琵琶的“弦”有多长。所以他以革命的乐观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精神,将未来的长征比喻为一曲悲怆的乐章,而他就是那英明的乐师。他将这部最初极为悲怆的乐曲,转变成了一个欢乐的、胜利的,跌宕起伏和回肠荡气的华章。12. 对老师符定一1949年冬作于北京不过文老贫;还要才望德。题解

1949年冬,毛泽东在中南海的寓所宴请符定一、章士钊等湖南籍老人。席间宾主畅叙旧谊,谈笑风生,大家兴奋异常。当时,中央文史馆刚刚成立,馆长之职一直无人担任。毛泽东考虑再三,提出要符定一这位通古博今的先生出任文史馆馆长。符定一觉得文史馆比较清闲,馆长之职无所谓“官”,于是婉辞说自己“不过文老贫”。毛泽东随即补充说:“还要才德望。”就是说还要有才干、有道德、有名望。于是,符定一便担任了文史馆第一任馆长的职务。

此联录自袁永松主编的《伟人毛泽东》(中卷),红旗出版社1998年4月版第155页。注释

1. [符定一] (1878—1958),湖南衡山人。字宇澄,号悔庵。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的校长。清末毕业于京师大学堂,曾任资政院秘书。辛亥革命后历任湖南省教育总会会长、第一师范校长、北洋政府财政部次长等职。1946年夏,应毛泽东之邀访问延安。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等。著有《联绵字典》、《新学伪经考驳谊》等。

2. [文老贫] 指有文化、年纪大、生活困难。

3. [才德望] 唐代史学家刘知己认为:“写历史必须有三长,即才、学、识。”毛泽东所说“才德望”是化用“才、学、识”而来。赏析

这是一副即兴口语对。

符定一所说的“不过文老贫”,是自谦。一是符老先生觉得这个职务太过清闲,以自谦婉拒;另外,这也是中国文人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的一种谦谦君子之风。毛泽东所说的“还要才德望”,首先是承前转折,接着是对符定一先生的赞誉,赞誉符老先生有才干、有道德、有名望,是对符老先生的肯定、鼓励和劝慰。

符老先生所说的“文老贫”基本上是写实的风格。文,有文化;老,年纪老;贫,家境贫。毛泽东所说的“才德望”基本上是写虚的风格。才,指才干;德,指道德;望,指名望。一虚一实,前后呼应。

符定一开口一句“不过文老贫”,毛泽东文思泉涌,不假思索,马上就以“还要才德望”相对,以“还要”对“不过”恰当自然,以“才德望”对“文老贫”更是用典高明、巧妙。这副口占对联反映了毛泽东和符定一师生之间关系的融洽,反映了毛泽东尊重师长的优良品质和高风亮节,反映了毛泽东思维的敏捷和思想内涵的深邃。13. 对毛宇居先生1959年6月26日作于湖南韶山主席敬酒,岂敢岂敢;尊老敬贤,应该应该。题解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0余年的韶山,他不因自己地位的改变而目空一切,“经常接触毛泽东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凡是对他有过帮助的,他总是不会忘记,总要在行动上表示感谢的”。在临别乡亲们时,他邀请了几十位当年的老师、同学和烈士家属等老同志开座谈会,并用自己的稿费备餐,说:“离开韶山几十年了,今天请大家吃顿便饭,敬大家一杯酒。”他亲自给这些老人一一敬酒。当他来到当年读私塾的启蒙老师毛宇居面前时,老人连忙站起来,激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宇居老人当年在毛泽东父亲面前极力称赞毛泽东天资聪颖,劝他父亲送他去读书深造,毛泽东对他始终怀着深深的敬意。他即席而答:尊老敬贤,应该应该。

此联录自《民间对联故事》1985年第1期第4页;唐意诚的《毛泽东妙对故事·巧对韶山毛宇居老师》。注释

l. [毛宇居] (1881—1964),湖南韶山冲蔡家塘(今韶山市韶山镇韶源村)人。谱名泽启,字先甲,又名蕊珠、禹居。国子监生。清光绪年间开始设馆授徒。是当时韶山冲屈指可数的秀才之一,人称“纯儒”。是毛泽东的族兄,也是他童年在南岸私塾读书时的启蒙老师。

2. [敬酒] 以酒相劝以致敬意。

3. [岂敢] 怎么敢。即哪里敢,如何敢的意思。也就是民间“不敢当”的意思。

4. [尊老敬贤] 尊重年高、岁数大的老人,敬重贤能的人。赏析

该联是毛泽东的口语妙对。虽然只有八个字,但是它反映了人民领袖与人民的一种密不可分的亲密关系。韶山是毛泽东的故乡。毛泽东在这里诞生,在这里学习,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韶山党支部。他爱韶山人民,韶山人民热爱人民的领袖。韶山人民盼望毛泽东回韶山,毛泽东也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

毛泽东给毛宇居敬酒,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场景,是毛泽东尊老敬贤的一贯作风的具体体现,也是对那些为中国革命有过帮助,做过贡献的人民的感谢。下联只有短短的八个字,将人民领袖的高尚情操,昔日那种难忘的师生情谊,今日领袖与群众的鱼水关系,真切地再现于人们的眼前。第二编题联14. 自题之一1914年春作于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学校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题解

该联是毛泽东点化明代学者胡居仁对联而来。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期间,毛泽东以此联自勉。后来,他在湖南长沙任小学执事时,还曾将此联题赠给他的学生们,教导他们在学习上要持之以恒。

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由一个书生,而最终改写了中国“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古训,成为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诗人、学者。在他漫长而峥嵘的岁月里,读书整整伴随了他伟大的一生,书籍成了毛泽东须臾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而且,一生中他的读书生活正像他在联中所说的那样,做到了持之以恒。

此联录自余章瑞、余东东著的《中华对联鉴赏》,人民日报出版社1989年5月版第82页。注释

1. [三更] 一夜分为五更,三更为子时,是夜间11时至凌晨1时。《乐府诗集·子夜变歌》:“三更开门去,始知子夜变。”

2. [五更] “更”是过去的计时单位,五更又叫五鼓、五夜。五更是天将亮时分。

3. [一日曝十日寒] 是成语“一曝十寒”的活用。暴即曝、晒的意思。比喻学习、做事没有恒心,懈怠时多,不能持久。《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赏析

有很多人将毛泽东的这副对联当成了明代学者胡居仁撰写的对联,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的确,这副对联是毛泽东点化胡居仁一副对联而成。胡居仁原来的对联如下: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毛泽东将上联的“苟”改为“贵”,将“起”和“眠”的位置进行了置换。将下联的“莫过”改为“只怕”,改动的部分近四分之一。而且,这一改动使对联的哲理性更强。

上联,“苟有恒”是将“有恒”建立在一种假设的基础上,“苟”乃假设之意。而“贵有恒”是将“有恒”建立在肯定的基础上,“贵”是指可贵,语气是不同的。毛泽东将上联中的“起”和“眠”的位置进行了置换,看似简单,其实内容的变化却很大,其逻辑层次的变化可谓天渊之别,与原联比较别有一番味道。“三更眠五更起”,细细品味似乎与对联要反映的内容不符。一般来说,“三更眠”,“五更起”,眠者可能有事要做,所以晚睡早起。这是很正常之人所为,很正常之事。而“三更起”,“五更眠”则不同,三更起来要学习、做事,但是五更又眠。这就描绘出一个懈怠、懒惰、反复无常,三分钟热血的形象,与对联要表达的意境就非常吻合。

原联,“莫过”是没有超过的意思,语气仿佛仍然是建立在一种判断的基础上。而“只怕”却一语道破,告诉人们没有其他更可怕的,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语气非常果断、肯定。

毛泽东的对联是这么写的,其实毛泽东的一生也是这样度过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