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文化游名城——老重庆记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0 11:50:17

点击下载

作者:刘飞滨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带着文化游名城——老重庆记忆

带着文化游名城——老重庆记忆试读:

前言

重庆,著名的山城、雾城和桥都,曾经的陪都,中国第四座直辖市,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在这里既有自然古朴的山乡水镇,也有时尚开放的高楼口岸。青山绿水中、灯火霓虹下,这座城市以其自然和现代的双重魅力吸引着一波又一波游客。

重庆历史悠远,早在两百万年前这里就出现了巫山人,之后,文明之火星星不灭。夏朝时这里诞生了巴国。战国时,巴国为秦所灭。从此两千余年,历经秦汉、唐宋、元明清,这里不断繁荣,不断发展。隋时因将这里称“渝”,就此“巴渝”便成为重庆大地的简称。南宋时,潜邸在此的赵惇先封恭王后任皇帝,自诩“双重喜庆”,以此名之,重庆之名由此流传。晚清一代,西洋侵略者将商船和军舰不断开向这里,这座山城开始从古朴蒙昧走向开放和现代。七七事变爆发,日军步步紧逼,国民政府无奈迁都,重庆由此成为我们泱泱母邦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首脑政要、文化名流乃至流氓大亨全都汇聚于此,一时文化鼎盛、政经繁荣。八年陪都,这里有生灵涂炭的痛苦哀号,自然也有毁家纾难的慷慨悲歌和风流人物的纵横捭阖。硝烟散尽,战争远去,重庆迎来了新的光明。

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这座城市愈发焕目多彩。这里山有千重,山山清秀;水有万道,条条明丽。青山绿水环绕下,古老的小镇名街让你恍若隔世,神出秦汉魏晋;华丽的都市名馆让你目眩神迷,感受到现代气息。毛肚火锅、江湖菜、重庆小面、怪味胡豆……麻辣辛香的巴渝风味是你重庆的舌尖之旅;金佛山、缙云山、天坑地缝则是需要你漫漫跋涉才能尽赏奇趣的自然风景;大足石刻、双桂堂、大佛寺、千佛寺这些佛教圣地,中正楼、周公馆、孔公馆、红岩村这些抗战遗址,则需要你静默、沉思才能领略佛门的广大、体察历史的深微。吃喝行走之外,你还会发现这座现代都市依旧保留着许多旧俗遗风,比如腊八节上华严寺吃粥、土家人的秀山花灯、中山古镇的千米长宴等,它们或许源自某个禁忌,或许源自某种信仰,或许来源于某个传说,或原始古朴,或热情奔放……

重庆虽然历史久远但位居西南,不似京浙中原等地多有帝王眷顾、才子流连,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方土地的般般件件无迹可寻,上文所述山水街镇、寺庙祠堂、公馆村落其实无一处无来历。毛肚火锅是谁首创?江湖菜得名因何?大足石刻何人主持雕凿?雕塑佛像中有何寓意?抗战时重庆有多少公馆?这座英雄城市又有多少抗战遗址?凡此种种,不追根溯源,难以真正理解这座城、这方土地以及它背后承载的记忆和文化。

本书所列,先概述历史,简述由来,其下分述城门、街道地方、名胜古迹、寺庙祠堂、民俗民风、美食特产、展馆遗址等,力求让读者对重庆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同时对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有更深挚的了解,这样,在旅途当中,你的行囊才会更加充实,你的心灵才会更加丰盈。

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重庆地广史悠,限于篇幅和编者才力所限,很多景观在书中未有提及,其历史文化内涵也未能充分挖掘,难免有遗珠之憾。不当之处,还请方家指正。

开 篇

出行前的准备

重庆,其意思为“双重喜庆”。这座东邻湖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的国际大都市,因其山峦重重,所以号称“山城”;而因为此地山隔水阻,多靠桥梁沟通,所以称之为“桥都”;又因终日雾霭弥漫,故又称“雾城”;而其秋夜雨声频频,又带给人们巴山夜雨的浪漫想象。拨开这座城市的种种迷雾,你会看到,这座城市流淌着巴渝文明的血液,吞吐着高山大河的气息,它的子民在一声声的渝音中,有着无穷的自信与坚韧。

重庆的历史

重庆地处西南,历史悠远。早在两百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里已经出现了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人类——巫山人。

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距今约2万到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此地的先民们又创造了“铜梁文化”。

夏时(距今4100—3600年),这里诞生了巴国,此时尚称“巴方”,到商时称为“巴奠”。后巴人不堪商朝压迫,参与武王伐纣。西周建立,巴人因功分国,国境即如今重庆全境,北到陕南汉水,东至襄阳,一时全盛。

春秋时期,巴国和楚国交战频仍,因力有不敌,巴国多次西迁。

公元前316年,秦派张仪带兵灭巴,筑巴郡城,这是历史有载的重庆建城之始。

汉朝建立,巴郡称“江州”。公元214年,刘备、诸葛亮曾由此入蜀平定益州。后蜀臣李严主政江州,曾修筑江州大城。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因江山易主频繁,巴郡数次更换治所,也多次更名。

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此地便称为“渝州”。由此,重庆始有“渝”的简称。

北宋时,宋徽宗改渝州为“恭州”。南宋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潜邸(特指非太子身份继位的皇帝登基之前的住所)在恭州的恭王赵惇接受孝宗内禅,登基称帝,是为光宗,他自诩“双重喜庆”,于是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

南宋末年,蒙古军队大举南侵。公元1259年2月,蒙军在重庆合川攻打钓鱼城,遭遇守城主将王坚与副将张钰的顽强抵抗,蒙军大汗蒙哥被火炮击中,伤重不治。

南宋景定二年(公元1261年),退守重庆的宋军为抵御已攻破四川的蒙军,在知府彭大雅率领下对重庆城全力拓修,向北扩至嘉陵江边,向西扩至今临江门、通远门一线,奠定了此后至明清重庆古城的大致格局。

南宋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正月,蒙古军攻破重庆,因遭遇激烈抵抗,蒙军入重庆后大肆屠杀。次年,钓鱼城亦陷。

元至元十六年(公元1280年),元帝立重庆路总管府,隶属四川行省。

元朝末年,公元1360年,明玉珍率领农民起义军在重庆建都,国号“大夏”。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于公元1371年平定大夏,复改为重庆府,隶属四川布政使司。

明洪武年间,重庆卫指挥使戴鼎修建十七道城门,奠定了重庆老城的基础。

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初,张献忠破佛图关,六月二十日占领重庆。

清康熙年间,因川地战事频繁,导致人口锐减,清政府开始鼓励各地向巴蜀移民,即所谓“湖广填四川”,重庆人口剧增。

1876年9月31日,英国与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烟台条约》,规定英国可向重庆派驻领事。

1890年3月31日,中英签订《新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确定将重庆作为通商口岸。之后,从宜昌到重庆的航线开辟。同年,英国总领事馆在重庆设立。

1891年3月1日,重庆海关正式在朝天门设立。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重庆成为第一批向日本开放的内陆通商口岸。之后,各国纷纷派驻领事馆,并设立租界。

1921年,重庆设立埠督办处,杨森为督办,负责筹办市政。

1927年,重庆成为西部首个设市的城市。

1929年,重庆正式建市,为国民政府二级乙等省辖市,首任市长为潘文华。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发布,重庆成为战时首都。从此重庆成为中国抗战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1941年6月5日,日军轰炸重庆,躲进渝中区公共防空隧道中的7764名市民窒息死亡,史称“大隧道惨案”。1938年春至1944年冬,日军多次轰炸重庆,毁地之广、轰炸之频、死伤之重世所罕见。但重庆民众未有丝毫屈服,外国政要纷纷致电慰勉,重庆也由此得称“英雄之城”“不屈之城”。

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又以法律形式规定重庆为永久陪都。

1945年,国民政府与中国共产党在重庆进行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史称“重庆谈判”。

1946年2月10日,重庆较场口庆祝政治协商会议成功,现场发生骚乱,李公朴、郭沫若、陶行知等60余人被打伤,史称“较场口血案”。

1949年9月2日,重庆发生“九二火灾”,大火持续18小时,死亡近万,全市建筑损失大半。同年10月,国民党政府二次迁至重庆办公。11月27日,国民党中央授权中统“最后解决”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400多名政治犯,史称重庆“11.27”大屠杀。

1949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重庆。重庆正式解放,成为西南大区的中央直辖市,由西南军政委员会代管,刘伯承任军政委员会主席。

1954年7月,重庆直辖市撤销,与四川合并。

1964年,在中苏交恶、美国进逼中国东南沿海背景下,国家启动以战备为主导的三线建设,重庆成为三线建设核心城市,再次迎来大量内迁职工。

1992年,重庆被辟为沿江开放城市。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政府机构正式挂牌。

重庆独有的特色

重庆地处西南,山环水绕,有着自己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特色。长江三峡、巫山神女、吊脚小楼、丰都鬼城皆为人间奇景;毛肚火锅、万州烤鱼、重庆小面让人垂涎欲滴;川江号子、铜梁龙舞更是扎根民间的艺术瑰宝,漫步在山城的重重雾霭中,你会发现这里处处有景,处处可叹。【重庆的美食符号】

重庆火锅 来重庆,必须吃火锅。2016年5月,重庆火锅当选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首,重庆火锅已经成了重庆当之无愧的名片。火锅各地都有,但重庆火锅起源却相当草根。相传明末清初,回民在嘉陵江畔屠宰牲口,只取肉骨,而将牛肚等内脏弃之不用。岸边水手、纤夫纷纷捡回,洗净之后再加入辣椒、花椒、姜、蒜等调料,一锅煮之,既可饱腹,又可驱寒,一来二去遂成毛肚火锅。时光流转,当年贩夫走卒的饱腹之餐如今已“登堂入室”,成为不可多得的美食佳肴。香气氤氲中,只见锅内油翻汤滚,椒红蒜青;锅边毛肚、鸭肠、蘑菇、豆芽等荤素时鲜罗列一旁,坐立一旁都可观可叹,何况入口呢?

酸菜鱼 名列川菜,源自重庆。和重庆火锅一样,最初也起自贩夫走卒。渔夫用小鱼和农家换酸菜吃,后将酸菜与鲜鱼一锅煮之,其味酸辣鲜香,由此走向菜馆饭堂。此菜做法多样,如鱼可取鲤鱼、草鱼、黑鱼等切片剁块,菜则为家常泡菜或酸菜,再辅之花椒、姜、葱、味精等家常调料,但无论做法如何,其酸其辣,其肉嫩汤鲜是共通的。

万州烤鱼 为渝菜名品,集合了腌、烤、炖三种方法,再加十余种调料和配料精心烹制而成。此菜色泽艳丽,鱼肉皮焦里嫩,味道鲜美。经无数名厨不断炊制,现有麻辣、香辣、酱香、蚝油、尖椒等十余种口味,可说任他食客口味百变,总有一味尝鲜。

重庆小面 面条为北方传统主食,但重庆亦有,称为“小面”。虽名为“小”,但做法极其考究。光辅料就有红油、酱油、花椒油、葱、蒜泥、芝麻、芽菜、榨菜末等十余种。做时先用猪膘熬油,再放入各种辅料,然后放入煮熟的小面搅拌。装盘后,此面若是麻辣味则汤红色亮,若是清汤,则汤色乳白或浅黄。再配以略黄的面条和嫩绿的蔬菜,加之熟炒后的芝麻、花生,色香诱人。【重庆的文化符号】

川江号子 重庆山高岭峻,交通多有不便,因临靠金沙江、长江,因此客货往来都由船只输送。而沿江航道曲折,山峻水恶导致船工举步维艰。为统一扳桡节奏,艄翁击鼓为号。至清朝中叶,号子兴起,由号工领唱,船工帮腔合唱,遂成川江号子。号子头会根据水势、明暗礁、劳动节奏、情绪等编创不同的号子,如船工过滩后,要唱“莫约号子”“桡号子”等,此类号子音调悠扬,节奏舒缓,适合扳桡的慢动作;而在闯滩时,需要鼓舞精神,因此就需节奏铿锵、音调雄壮激烈的“懒大桡号子”“起复桡号子”“鸡啄米号子”等。川江号子不仅是劳动鼓舞和放松的口令,更是集知识性、文学性、音乐性于一体的民间口头音乐,因此2006年5月20日,川江号子获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曲目有《十八扯》《大斑鸠》《小斑鸠》等。

铜梁龙舞 铜梁龙舞是流传于重庆铜梁境内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它以构思巧妙的道具、夸张的造型、丰富的套路闻名于世,加上舞动时花样繁出,群众参与度高,可说极具观赏价值和娱乐性。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8条特制的铜梁舞龙就在鸟巢前飞舞翻腾,可说是中国“龙”的最强代表。【重庆的风景符号】

重庆卧居中国西南,历史悠远,风景秀丽。这里既有夺天地造化的赤甲山、神女峰,也有蕴藉丰厚历史文化内涵的白帝城、张飞庙、渣滓洞,可赏可观,可兴可叹。

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的南津关,全长193公里。全程江水澎湃,两岸峭壁绝崖,山水相映中尽可饱览天地之造化。位于重庆境内的瞿塘峡,其入口短窄,两岸断崖森立,形如门户,有“夔门天下雄”之称。而巫山十二峰风景秀丽,姿态万方,观其名字如神女、飞凤、翠屏、圣泉亦可想其风姿。除自然风景外,此处多名胜古迹,如刘备托孤之白帝城,有“阴曹地府”“鬼国京都”之丰都鬼城,有云阳张飞庙等,尽可踏足古人遗迹,抒古今兴亡之叹。

解放碑 解放碑全名为重庆人民解放纪念碑,原名为抗战胜利纪功碑,为重庆标志性建筑,是全国唯一一座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国家纪念碑。此碑原为国民党重庆市政府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而立。重庆解放后,西南军政委员会对此碑进行改建,由刘伯承题字,将“抗战胜利纪功碑”改名为“人民解放纪念碑”。解放碑有很重要的纪念意义,而解放碑地区是很多历史事件发生地,许多历史掌故都与此地有关。1997年,重庆市政府将此地改造成商业步行街,有“西部第一街”美誉。

白公馆 白公馆监狱旧址位于重庆沙坪坝区歌乐山,1939年中统头子戴笠将此地设为国民党特务机关的秘密监狱。它和重庆渣滓洞监狱并称为“两口活棺材”。这里曾关押过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以及共产党员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即小萝卜头)等人,最多时关押两百多名,均为国民党认为的政治要犯。1949年11月27日,军统特务在此对关押的革命者大肆屠杀,一时血流成河。瞻仰革命圣地,缅怀先辈英烈,莫若白公馆。

重庆的最佳旅游季节

重庆地属西南,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暖春旱,夏热秋凉。年平均气温为18℃。1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为7℃,最低极限气温为零下3.8℃。7月至8月份气温最高,多在27℃~38℃之间,最高极限气温可达43.8℃。雨季集中于夏秋,夜雨居多,故有“巴山夜雨”之说。因此,若到重庆旅游,3至5月以及10月为佳。

重庆的方言

重庆话属西南官话,又称“渝语”,以古代的巴蜀方言为基础,又融合周边方言以及全国通用语,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音方式和内部语汇。如重庆话中有19个声母,在辅音方面n和l不分,还把普通话中以“h”开头的字读成以“f”开头。韵母上只有6个单韵母,没有“ing”“eng”这两个后鼻音韵母。再如普通话中的舌面音“j” “q”“x”,在重庆方言里依然保留古音,读为舌根音“g”“k” “h”。除此之外,重庆方言还有各种异于普通话之处,这里不再一一赘述。现将重庆一些方言罗列如下,聊做一窥。【状物】

霸   道 :好

假巴意思 :假装

精   灵 :聪明

精   试 :牢固

肥 懂 懂 :很胖

精   用 :牢固,耐用

巴   适 :舒服、安逸

饿劳饿像 :很饥饿

二 杆 子 :不务正业

红扯扯的 :红得不正常、不受看

灰巴拢耸 :形容身上灰尘多,很脏

尖 脑 壳 :戴绿帽子的人

筋   蹦 :很活泼,很青春,耐力好

脚儿打闪闪 :吓得发抖

巴巴实实 :服服帖帖

假 扳 匠 :形容故意抬杠、认死理的人

红头花色 :形容红光满面,肌肤健康【人事类】

哈 龙 宝 :傻子

孩   子 :鞋子

孩子等等儿 :鞋跟

憨   包 :傻子

广   广 :外人,陌生人

堂   客 :老婆

沟   子 :屁股

告 花 子 :叫花子

格 老 子 :表示自己

格   蚤 :跳蚤

嘎   嘎 :外公,外婆

儿 娃 子 :男孩子

丁 丁 猫 :蜻蜓

撑   花 :雨伞

炊   哥 :厨子,炊事员

几 娘 母 :母女们,指一群女的

几 爷 子 :父子们,指一群男的【动作类】

吹 垮 垮 :聊天

吹 哨 哨 :集合

吹王广广 :摆龙门阵,聊天

搓 夹 夹 :搓身上的污垢

搭巴巴车 :坐便车

搭 扒 壁 :占便宜

搭   白 :别人说话接嘴

搭 东 西 :摔东西

打   锤 :打架

打 王 逛 :精神不集中,走神

挤油渣儿 :一种游戏,泛指被挤压在人群中

重庆的历史与城门

重庆历史悠久,远古时代这里就有巫山人的足迹,先秦时期这里更是巴国人的乐土。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重庆成为西南一郡。之后经几千年更迭发展,直至晚清民国开埠,从此车水马龙,成为了真正的国际大都市。这一路颠簸而艰辛,可有哪些历史人物,又有哪些历史旧迹,还有哪些历史故事……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回溯去探察……

或许所有答案都在城门之中——它们见证了那些辉煌煊赫也经历了腥风血雨,如今,虽然它们已经颓败残破,但它们还活在历史中,活在故事中,活在歌谣中。

重庆的历史

巫山人是中国人的祖先吗

人类起源于哪里?一直以来,科学家们对这个问题进行着不懈追索和发掘,但依然没有公认的定论。至于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类,目前为止出现在教科书上的结论认为是元谋人,他们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因此,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元谋人就是目前中国乃至亚洲最早的人类。但1985年发现的重庆巫山地区的古人类,却有可能改变这一说法。

1985年,重庆巫山县庙宇镇龙坪村龙骨坡,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了一段人类下颌骨化石,此外还有包括巨猿以及其他110多种哺乳动物的化石。此发现一经公布,举世震惊。后经过孢粉分析、古地磁和氨基酸测定,这些化石的地质年代为更新世早期,距今204万年,之后美国、英国等科学家用最先进的电子自旋共振法测定,其年代被正式确定为200万年前。后经过研究认定,巫山人为直立人亚种。这一发现毫无疑问地告诉了全世界,巫山人是目前为止发现的亚洲最早的人类。巫山人的发现有力地支持了“人类起源于亚洲”这一观点,这或许意味着,巫山人就是东方人类的发祥地。

重庆在历史上分别叫什么

地名,是一个地方的符号,是该地在政治、地理、历史等诸多领域的意义反映,如果要了解一个地方,不妨就从它的地名入手,看它建于何时,更名几何,有何特色。

从历史来看,重庆最早属于巴国。巴人勇猛善战,曾是武王伐纣的先锋队。西周建立后,周王分姬姓宗族统治巴国,首领称“巴子”,以江州为首府,而江州即如今重庆渝中区。

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张仪带兵灭巴,修建了巴郡城,这是历史有载的重庆建城的开始。公元前314年,秦取消巴国原有统治机构,更名为“巴郡”,派郡守代表国家进行统治。秦灭六国后,封天下为三十六郡,巴郡属其一,治所即江州。

汉朝承接秦朝旧制,重庆仍属巴郡。但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璋将巴郡一分为三,始有“三巴”之称。此后,各路王朝更迭频仍,巴郡名虽保有,但治所和区域不断变换。

南朝梁时,武陵王萧纪认为“江州以东,其人半楚”,因此置楚州,下辖巴郡等地。北朝西魏时将楚州又改为巴州。北周时又改巴州为楚州,仍领巴郡。

公元581年,隋文帝因嘉陵江绕城而过,而嘉陵江古称为“渝水”,所以改楚州为渝州。至此,渝州虽归属与区域有所变更,但名称却延续至北宋末年。

公元1102年,北宋宋徽宗崇宁元年,渝州有人告发綦江人赵谂出语狂悖,意欲谋反。宋徽宗因“渝”有“变”之意,故改渝州为“恭州”,意寓“恭顺”。

公元1189年,南宋淳熙十六年正月,宋孝宗内禅退位。二月,潜邸在恭州的恭王(此前已是太子)赵惇即位,世称宋光宗。赵惇自诩双重喜庆,于是升恭州为重庆府。一说为重庆位在顺庆(今四川南充顺庆区,宋时有顺庆府)、绍庆(辖区即今彭水、黔江等地)二者之间,故名“重庆”。此二说皆有所据,亦有瑕疵。无论原因为何,重庆此后,历经元、明、清三朝,其建制和管辖虽有所更迭,但名称始终未有变化,直至今日。

建国于重庆的巴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形容通俗的文学艺术时,人们常用一个成语叫“下里巴人”,其中巴人,即指巴国人,他们建都于如今的重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明,那么,巴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呢?

据《山海经》所称,巴人是伏羲的后裔。距今约3700年前,他们生活在如今的四川东部以及长江、嘉陵江、汉水流域。商朝时因为商王武丁之妻妇好的猛烈进攻,被迫迁入了长江夔、巫一带,后又入川,向川西、北部发展。虽不断更迁,但巴人还要年年向商朝纳贡。殷纣时,因不堪商朝欺压,他们参与了武王伐纣,在牧野之战中作为伐商的先锋军,因作战勇猛而颇有功名。西周建立,周王朝封宗室于巴,始建巴国,国王称为“巴子”,以江州(今重庆渝中区)为首府。此后,巴国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奴隶制国家。战国时,巴国已经控制了今重庆、川东、陕南、鄂西、湘西北和黔北等地的广大地区。

战国中期,南方的楚国开始不断西侵,巴国力有不敌逐步败退,都城不断迁移。从此,巴国被楚不断蚕食,最后迁治于阆中,仅剩今川地东北一隅之地。公元前316年10月,秦惠文王派张仪、司马错灭巴,巴国至此从历史的版图中消失。

在历史上,巴人因地邻江水,以捕鱼狩猎为主业,至春秋时期,他们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在河谷低地中开辟水田种植水稻。手工业中,巴人善于制盐,运用各种办法从盐泉中提炼制盐,自给之外还大量外销,盐业也成巴国财政一大支柱。此外,巴人善于酿酒,所酿“巴乡清酒”为周时王朝贡品。东晋专门记载西南风物历史的地方志《华阳国志》中曾记载,秦人与巴人结盟:“秦犯夷,输黄龙一双。夷犯秦,输清酒一钟。”意为,秦国人侵犯巴人,则输黄龙玉璧一双,而巴人侵犯秦国人,则需赔偿清酒一钟,可见巴酒影响之烈。

巴人勇猛善战,在与猛兽外敌作战中,逐步发展出一种集体武舞,称之“巴渝舞”。表演时舞者身穿盔甲,手执兵器,加之古老的战歌,气势雄壮,慷慨凛冽。后经演化,逐步进入宫廷,成为祭祀和庆典性舞蹈。

白帝城托孤发生在重庆吗

“白帝城托孤”在三国的历史和演义中都是极为重要的一节,刘备兵败身死,临终前将刘禅托付于诸葛亮,并且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一方面透露出对诸葛亮才能的信任,一方面明言刘禅若是不才,诸葛亮完全可以自立称王。后世对刘备这一举动多有议论,有说君臣坦荡的也有说相互猜忌的,事实证明,诸葛亮鞠躬尽瘁未负刘备所托,倒是刘禅的确不才,亡国后依然能乐不思蜀。那么,白帝城现在在哪里呢?它就在重庆奉节县东的白帝山上,原名“子阳城”。

公元25年,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其部将公孙述割据四川,自号蜀王。他闻听子阳城内有一口白鹤井,井中白气氤氲状如白龙,直冲云霄,因此自立为帝,号曰“白帝”。之后建都子阳,更名为“白帝城”。两汉交替之际,中原战乱频仍,但公孙述所据白帝城却较为安定。后光武帝刘秀入川,公孙述战死,后人为纪念其抚定白帝之功建庙以祀,称“白帝庙”。东汉末年,三国群雄并立。蜀主刘备率兵讨伐东吴,大败而归,退守白帝城,遗命诸葛亮辅佐幼主刘禅,这就是有名的白帝城托孤。

明朝中期,因公孙述乃是私据一方之僭主,四川相继有巡抚毁损公孙述像,改祀刘备、诸葛亮,从此白帝庙里无白帝。后世在此基础上又增塑关、张等,并敷演雕塑蜀汉之忠勇故事,从此成为白帝名景。

上帝折鞭处的钓鱼城如今在哪里

从中世纪开始,匈奴、契丹和蒙古人多次西征侵伐欧洲,因其强悍的战斗力让欧洲人深感恐惧,认为这些野蛮人是上帝派来惩罚他们的,所以称其首领为上帝之鞭,最有名的当属匈奴王阿提拉、契丹首领耶律大石以及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即位后,将目光扫向了广袤的中原大地,于是派遣子孙四处挥鞭,想要一统世界,所到之处,望风披靡。但唯独一处,他们久攻不下,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死伤无数,其中还包括一位大汗蒙哥。此地的保卫战延缓了南宋灭亡的时间,甚至影响了欧洲战场的格局,它叫钓鱼城,被欧洲人称为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位于合川钓鱼山,因三面临江(南临涪江,北依嘉陵江,东为渠江),山悬壁峭,古言称其为“蜀口形胜之地”。钓鱼山之名源自传说。相传上古时三江泛滥致使民不聊生,有巨人从天而降,端坐山顶以长竿钓鱼来解民饥,其后故名钓鱼山。公元1235年,蒙军首次进攻四川,未破。1240年,重庆知府彭大雅率部拓修重庆,同时派部将在钓鱼山赶筑防御工事。1243年余玠任重庆知府,继续采用围山筑寨的办法对重庆包括钓鱼城进行整修,奠定了后来钓鱼台保卫战的工事基础。在此期间,余玠坐镇钓鱼台,相继取得了1243年4月至7月“四川大小36战”、1246年春抵御“北兵入蜀”等一系列战斗的胜利。

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亲率大军攻打四川,但钓鱼城防守严密,守将王坚率领军民拼死抵抗,蒙军死伤无算,蒙哥中流弹,伤重不治在温泉寺身亡。之后,蒙军各部急速回师抢夺皇权,无心征伐。正在攻打南宋的忽必烈回师与弟弟阿里不哥抢夺皇位,由此南宋得以延续。而忽必烈与阿里不哥长达四年的战争,也让蒙军停止了对欧洲和非洲的战事。可以说,经此一役,钓鱼台间接扭转了欧洲的命运。

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继续攻打钓鱼城。守将张钰不断变化策略,不仅死守钓鱼城,还收复了涪州、泸州等沿江城市。

1275年,张钰出任重庆知府,钓鱼城由王立镇守,二城遥相呼应,陆续取得一些军事胜利,抵御了蒙军的进攻。

1278年,张钰部将赵安开城降元,引元军直入重庆,张钰巷战不敌,外逃被俘。重庆遂陷。元军一面猛攻钓鱼城,一面不断劝降。1279年,守将王立取得忽必烈入城不伤一草一木之诺,率部投降,钓鱼城至此方陷。

钓鱼城死守近四十年,不仅打破了蒙古军攻无不克的神话,也延缓了南宋的覆亡,甚至间接改变了欧洲的战局,其守城军民浴血抗敌,誓死不屈的精神更是可歌可泣。因此无论多少赞美都难算过誉。钓鱼城遗址在今重庆合川区钓鱼山上,为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内有钓鱼台、护国寺、悬佛寺、千佛石窟等佛教古迹,更有元明清以及民国的诗赋题刻等,也有蒋介石“艰苦卓绝”的题刻。登临此地,尽可一览当年军民依凭天险抵抗蒙古侵略军的遗迹。

重庆做过几次首都

从夏启建国到溥仪退位,中原大地有着漫长的王朝史,朝代更迭频繁中,那些地理和经济位置相对紧要的城市自然成为国家的中心都城。此外,历朝历代各地农民起义纷起,不少土著和军阀往往划地为王,一些较为偏僻但土地肥沃,经济发达的州城也做过地方性的首都。重庆虽地处西南,但历史由来已久,且山多岭峻易守难攻,所以也做过几次首都。

西周初年,巴国建立,就以江州(今重庆渝中区)为都,这是重庆首次成为一国之都。虽然此时,巴国只是一个奴隶制国家,但重庆成为都城,已可见重庆之紧要。

元朝末年,明玉珍起兵反元,1363年,建立大夏国,以重庆为都。这是重庆二次建都。但大夏很快于1371年被朱元璋派兵剿灭。

1937年,淞沪会战失利后,南京陷落,国民政府发布迁都宣言,于是重庆成为了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临时首都。这是重庆第三次建都,也是第一次成为全国性的首都。

重庆为何成为国民政府的临时首都

南京陷落之后,国民政府随之搬迁,可神州广大,为何单单把卧于西南深处的重庆作为迁都的对象呢?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量呢?

1932年1月,日军进逼上海,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史称“一·二八”事变。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有唇齿之急。一时紧迫,政府移驻河南洛阳。其时,备选之处尚有北平、广州、武汉、西安。但当时东北已陷,紧邻的北平自然落选;广州靠海,极易被日军从海岸攻陷;西安地处西北,而此时陇海线尚未修通,交通不便;武汉深居华中,既有铁路纵贯又有长江、汉水相汇,交通便利,但长江之上日本军舰四处游弋,安全难以保证。于是只能迁都洛阳,但仅以此作为行都。此后,建立陪都事宜成国民党政府当务之急。3月初,国民党曾通过决议以西安为陪都,定名为西京;又以洛阳为行都。后国民党参谋次长杨杰撰写《关于国防中心问题的意见书》,其中论述了可选的五处国防中心区:南京、武汉、成都、洛阳、西安。但南京临海,与广州一样存在不虞之祸,而河南自中原大战后才由中央军掌握,若是迁都也不算上佳之选。经此种种,很多人将目光投向了四川成都,虽然此地交通不便且工业基础尚不完备,但外有崇山峻岭,且历史上多有帝王因国难在此避祸,应是国防守备地带。

此时四川为刘文辉和刘湘叔侄掌握,二人内斗不止。而在对待蒋介石的态度上,二人也截然不同。刘文辉反蒋,刘湘则全力支持。1933年,刘湘一举击败刘文辉,蒋介石由此开始着眼西南,认为“大战未起以前,如何掩护准备,使敌不甚加注意,其惟经营西北与四川乎”!

1935年3月,蒋介石由汉口飞抵重庆,是为其首次驻足西川。川路的艰险让他深有体会,由此在重庆明确提出“就四川地位而言,不仅是我们革命的一个重要地方,尤其是我们中华民族立国的根据地”的想法。经过考察论证,重庆两江环绕可为运输之便,且工业基础比较发达,而山地环绕,更可为天险。加上巴蜀盆地物阜民丰,历来称之为天府之国,自然是中日持久之战的天然根据地。蒋介石甚至认为“即使我们丢失了中国关内十八个省中的十五个省,只要四川、贵州、云南在我们控制下,我们就一定能打败任何敌人,收复全部失土”。

1937年11月16日,蒋介石发表《国府迁渝与抗战前途》的演讲,说明“国民政府迁移重庆,为三年前预定计划之实现”。20日,国民政府向世界各国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国民政府兹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长期抗战起见,本日移驻重庆。此后将以最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自此,重庆成为国民政府战时首都。是年12月1日,国民政府正式在重庆办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其后又以宪法的名义规定重庆为永久性陪都。

重庆缘何成为两国首都

重庆地处偏远,在历史上罕有王朝将其作为首都,但奇特的是有段时期,它竟然同时是两个国家——中国和韩国的临时首都,这在中外历史上却是绝无仅有的。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937年,淞沪会战失利,日军进逼南京。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政府主席林森率主要机构的办事人员入驻重庆,12月1日开始正式办公。自此,重庆正式成为国民政府的临时首都。

1896年,朝鲜在俄国的支持下成立大韩帝国,从此朝鲜改国号为“韩”。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俄国战败,韩国遂成为日本保护国。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韩国就此成为日本的殖民地。此后,韩国的爱国人士流亡海外,时时举行各种活动,意图光复韩国。1919年,他们在上海成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1939年5月,韩国流亡政府随国民政府西迁,一度将临时政府设于綦江。不久,1940年9月,又宣布迁至重庆。于是重庆又成了韩国临时政府借地办公的临时首都。当时,临时政府还在重庆嘉陵宾馆举行了韩国光复军的成立典礼,中方包括周恩来在内的百名要人参与了此次活动。

此后,直至1945年日本战败,重庆一直作为中国国民政府的临时首都和韩国临时政府的临时首都并存于世,这充分体现出重庆在政治和地理上的意义。现重庆存有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遗址,位于渝中区七星岗莲花池38号。

重庆大轰炸的历史你了解吗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光辉的过往固然重要,但惨痛的记忆却也需要时时铭记。2015年2月25日,日本东京大法院判定重庆188位老人败诉,而这些老人都是七十多年前那场大轰炸的幸存者。官司有输有赢,但记忆却只有铭记或遗忘。尽管抗日战争结束已经七十余年,但重庆大轰炸的惨痛过往却需要永远铭记。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中日全面战争打响。12月,日本攻陷南京,酿成南京大屠杀惨案。之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由此,重庆便成了日本侵略军的战略重点。从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军对重庆进行了长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其间,出动9000多架次飞机,投弹11500枚以上,共进行218次轰炸,造成10000人以上死亡,超过17600幢房屋被毁,市区多处建筑被夷为平地,个中惨烈难以尽述。

1938年12月,为打击国民政府的抗日决心,震撼临时首都重庆,日军开始实施“由空中入侵对敌军战略中枢加以攻击同时进行空中歼灭战”。次年5月3日,日机45架入侵重庆上空,向地面人口密集处投掷炸弹和燃烧弹,炸毁19条街道,大火由朝天门一直绵延至中央公园。4日,日机再次出击,空袭重庆老城,一应繁华区段均被炸为废墟,连英、法、德使馆也未幸免。两次轰炸造成4000人死亡,4700多幢房屋被毁,为世界史上空前,史称“五三五四大轰炸”。

1940年8月19日至20日,日军再次出动飞机360架次,投弹800多枚对重庆进行轰炸,创造了日军对重庆使用飞机数量的最高记录,再次造成空前惨案,仅民居就有2000多户被毁,死伤惨重,史称“八一九”大轰炸。

1941年8月8日至14日,日军再次对重庆工商业设施、学校、民区、机关等地进行全方位空袭。在连续七天七夜的时间里,出动571架飞机,以六小时为间隔对重庆进行了骇绝人寰的大轰炸。包括美国驻华大使馆和蒋介石在黄山的官邸以及国民党大会堂均被炸毁。死伤更是无算。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大量日机被调往太平洋战场,自此日本停止了对重庆的大轰炸。数年时间,日军对重庆采取的地毯式轰炸夷平或损毁了大量建筑,更让无数民众失去生命。轰炸中血肉横飞、哀嚎遍野,重庆成为继南京大屠杀后中国第二处人间地狱。

牢记历史不仅是为了放眼未来,更是为了铭记我们根底的泥泞与苦难。那些在战争中被荼毒的生命,那些在炮弹呼啸中嘶哑的哭喊,都注入在每一寸山河中,如今虽然只剩断壁残垣、颓砖废瓦,但漫步其间,它们依然有着喧嚣的回响。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今在重庆渝中区磁器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重庆大隧道惨案是怎么回事

重庆建城两千多年,有许多光辉的过去,但同样也有不堪回首的往事。因外敌入侵战火连绵,这座城市曾遭受巨大的创痛,这其中就有中外震惊的“大隧道惨案”。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为打压国民政府的抗日决心,持续五年半的时间对重庆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轰炸,轰炸密度之高,死伤人数之重为世所罕见。为了躲避日军轰炸,不少人众躲进防空洞中,但遗憾的是,在1941年6月5日,较场口十八梯大隧道中,躲避日军轰炸的不少民众被活活闷死,史称“六五大隧道惨案”。因死伤众多且政府处理草率,死亡人数至今说法不一,那么它是怎么发生的呢?

1941年6月5日晚9点,日军飞机突袭重庆,一时炮弹呼啸,哀嚎遍野。市民疏散不及,一时纷纷涌入防空洞避难。较场口十八梯大隧道中顿时人满为患。在日军长达5个小时的连番轰炸后,空袭警报解除,而此时大隧道中已经寂然无声。国民政府出动军队组织善后事宜,现场尸体遍布,死者个个面容扭曲,均为窒息死亡。据官方统计,此次惨案共造成约992人死亡,但这个说法也是在舆论压力下几经调查和修正后的结果。而现场救援机构重庆卫戍总司令部的内部报告中称为1115人。此外,据现场的幸存人员口述,死亡人数则有近万人。不管何种说法,死者已矣,那么,为何一次防空避难会造成如此惨案呢?

第一,隧道人员超量。据测算,十八梯大隧道常规容量为4000余人,而超规满员为6555人,当时隧道人员具体人数多少,目前未有详实记录,但若死亡人数近万,那么大隧道容量超常。这自然导致缺氧,加之人潮拥挤自无进退喘息的可能。

第二,设计缺陷。大隧道设计人员非专业地下空间工程人员,大隧道设计空气呼吸量以两小时为限度,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自日军大轰炸计划开始,每日长时间轰炸已是常规,仅1941年超过3小时的轰炸就有32次,而六月五日轰炸更是长达五个半小时,这是大隧道惨案发生的另外一个原因。而隧道狭长却无通风井工程,空气无法对流。更糟糕的是,洞内没有排水沟,导致积水无处排放,六月时值夏季,重庆天气湿热,潮气上涌,气闷难当。

此外,国民政府贪污腐败、管理混乱以及当时警报失误也是此次惨案发生的原因。可以说,国难时节,万般皆由,各种因素一时汇聚导致了此次惨案。惨案发生后,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蒋介石政府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处置,但这些对于那些逝去的生命实在太轻太轻了。更令人遗憾的是,如今的日本政府多次罔顾事实,不仅否认南京大屠杀,也否认包括重庆大隧道惨案等惨绝人寰的事件,一次次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也许只有铭记当年的那些死难者,才是对他们最好的怀念。

你知道重庆解放碑吗

每到北京,人们都会去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它是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不懈奋斗的历代民族英雄和革命烈士的不朽丰碑。但是,中国还有一座纪念碑,它是全国唯一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国家纪念碑。这就是重庆解放碑。它位于重庆渝中区,在民权路、民族路和邹容路交会处。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为鼓励全民抗日,国民政府决议在重庆修建一座精神堡垒,以凝聚民魂,鼓舞抗战。精神堡垒于1940年3月12日兴建,次年12月31日落成,位于重庆渝中区,呈四方形,为炮楼式木结构,总高7丈7尺,象征着“七·七”抗战。不久,为了防止日军轰炸,人们在精神堡垒上涂抹黑色。此后,重庆城大型集会或纪念活动都在此堡垒下举行,蒋介石亦在此处检阅军队和民众游行。可惜,堡垒为木质结构,风吹雨淋之下迅速腐朽,加之日军连续轰炸,不到两年,堡垒坍塌。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为纪念这一伟大的业绩,国民政府和重庆当局决定在原精神堡垒旧址上建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功碑,1946年10月31日奠基,1947年8月竣工。抗日纪功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高27.5米,外观为八面形塔楼。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西南大区委员会入驻重庆,将抗日战争胜利纪功碑加以改建,成为重庆人民解放纪念碑。纪念碑落成之后,由刘伯承元帅亲自题词,遂成为今天的解放碑。同时,解放碑沿边成为重庆商业中心,1997年,随着重庆成为直辖市,解放碑一带已经成为重庆的中央商务区。周围大厦酒店林立,将解放碑拥入其中,周围人潮涌动,现代商业气息浓厚。但即便如此,其作为英雄城市的精神堡垒,历史意义和价值永远不会被磨灭。

“巴山夜雨涨秋池”说的是重庆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这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名句,因为口耳相传,很多人以为巴山就是如今的大巴山地区。但在明末学者曹学佺的《蜀中名胜记》中,则认为缙云山“《方舆览胜》即谓之巴山矣。”还有人通过李商隐生平考证,认为巴山即如今的大巴山地区。但无论巴山今指何处,此地夜雨稠繁却是不争的事实。就整个重庆而言,夜间的降水量也高于全国其他城市,那么,为什么重庆夜雨频繁呢?

第一,重庆地处盆地,空气潮湿因此多云。白天因为云层遮挡,地面辐射较少所以气温不易升高,由此空气对流较差,故白天少雨。夜晚,云层接受地面热量,云下温度较高。但云面上层因为辐射散热,温度较低。上冷下暖云层导致空气对流强烈,由此降雨。

第二,盆地中空气散热能力较弱,白天气温升高,空气温暖潮湿。而重庆多山,夜晚四周山地气温下降,冷重的空气沿着山坡下降迫使盆地空气抬升,隔绝地面热源后冷却成雨。

重庆为何以山茶花为市花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因缘,因此也就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气质。为此,很多城市都要选择一种花来作为自己精神气质的象征物,因而称之为“市花”。重庆古为巴人居地,巴人勇猛豪放,那么,以什么为市花呢?那就是山茶花。

山茶花属山茶科,属常绿小乔木,花期长且有易栽抗污的特点,主要分布于中国和日本,而在巴蜀地区已经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重庆巴南区有株山茶树,距今已400多年。

山茶花之所以被重庆选为市花,一方面因为此花在重庆生长已久,且广为种植;另一方面,山茶花寓含重庆人侠骨柔肠、热情奔放的精神气质,代表着重庆人勇敢拼搏的精神。因此被选为市花。

重庆的老城门

重庆城门是按照八卦建立的吗

风水地理之学历来为古人看重,大到筑城建宫,小到盖屋修坟都要请风水先生一测。虽然重庆已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但在久远的古代,那一个个青砖灰瓦中也流淌着风水地理的因子。大凡城池,皆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但唯独重庆却有十七座。据说,这暗合九宫八卦之象,这是怎么回事呢?

沿着嘉陵江和长江滚滚而下,重庆足抵江水背依群山而建。明代洪武年间,公元1371年,重庆卫指挥使戴鼎重修重庆城。为保城池固若金汤,雅信风水之说的他命人按五行测定方位,并以九宫八卦之象修筑了十七道城门。其中八道城门专门供水夫出入挑运江水,故称“水门”。但不知何故,城内火灾频繁,戴鼎认为此为水门洞开不能克制火星之象,于是又封闭了这八道水门,故成如今的九开八闭。乾隆年间《巴县志》有载:“明洪武初,指挥戴鼎因旧址砌石城,高十丈。周二千六百六十丈七尺,环江为池,门十七,九开八闭,象九宫八卦。朝天门、东水门、太平门、储奇门、金紫门、南纪门、通远门、临江门、千厮门为九开门。翠微门、金汤门、人和门、凤凰门、太安门、定远门、洪崖门、西水门为八闭门。”以此说来,重庆城门即按九宫八卦之数而开。从名字来看,这位指挥使大人更是对城门的防卫功能,有着无穷的自信并赋予了它们一定的文化内涵,可惜,这些城门在历史的变迁中不断颓败,以致今日,大多烟消云散,还有些许断壁残垣也难以印证当年九开八闭、人潮涌动的辉煌。

不得不说的重庆城歌谣

自张仪灭巴建城巴郡,重庆就有了建城的历史。此后,经历代长官或扩或修才有了今日重庆城的基础。有城则必有城门,古时城池多为防御而建,因此城门修筑也多修整得气象磊落。明朝初年,明朝卫指挥使戴鼎重修重庆,首开十七道城门,九开八闭,作九宫八卦之象,取固若金汤之意。而且,在城门的取名上也多有金汤、太安、通远、太平之类,以寓平安坚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门早已抽离了原有的意义,或因地理或因历史,它们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于是有民间歌者加工传唱,遂成今日的重庆城门歌谣:

朝天门,大码头,迎官接圣(开)。翠微门,挂彩缎,五色鲜明(闭)。

千厮门,花包子,白雪如银(开)。洪崖门,广船开,杀鸡敬神(闭)。

临江门,粪码头,肥田有本(开)。太安门,太平仓,积谷利民(闭)。

通远门,锣鼓响,看埋死人(开)。金汤门,木棺材,大小齐整(闭)。

南纪门,菜篮子,涌出涌进(开)。凤凰门,川道拐,牛羊成群(闭)。

储奇门,药材帮,医治百病(开)。金紫门,恰对着,镇台衙门(开)。

太平门,老鼓楼,时辰报准(开)。仁和门,火炮响,总爷出巡(闭)。

定远门,较场坝,舞刀弄棍(闭)。福兴门,溜跑马,快如腾云(闭)。

东水门,有一个四方古井,正对着,真武山,鲤鱼跳龙门(开)。

这是重庆十七座城门的完整表述,在这首歌中,详述了重庆城十七座城门用途,可以说得上是重庆地理生活指南。比如,朝天门即为大码头,专用于迎官接圣,而通远门外则是乱葬岗等。再比如千厮门,名字源自《诗经·小雅·甫田》:“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黍稷稻梁,农夫之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再者嘉陵江一带粮棉、盐皆由此门装卸,粮棉仓库众多,取此名一可符实,二祈谷棉满仓。“花包子,白雪如银”说的就是棉包、盐满仓满库。其余各门,皆有其来历和用途,从歌谣中均可一观。1927年,潘文华任重庆市长,为扩修原来老城,原有的城门大都被拆除,关于老城的印象也只能从这些歌谣和传说中去寻找了。

重庆旧城门的终结者是谁

自秦相张仪建立巴郡开始,重庆建城已经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后经三国李严、南宋彭大雅、明戴鼎等多位重庆长官整修,才奠定了今日重庆城的基础。尤其是明初的戴鼎,他首开重庆十七座城门,规制宏伟,功能多样。但随着时代的演进,这些城门却日渐成为阻碍重庆城发展的壁垒,民国初年,重庆首次建市,首任市长潘文华成为了旧城的终结者和新城的开拓者。

潘文华为四川仁寿人,14岁从军,因其身手敏捷,跳跃翻腾皆如轻鹞,所以人称“潘鹞子”。他虽出身行伍但气质儒雅,因此被“四川王”刘湘任命为重庆市长。从1927年8月开始,他对重庆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首先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对通远门外的乱葬岗进行整顿。通告民众一律迁坟,对不积极者采取武力震慑、文化宣告以及经济补偿等各种形式加以动员,整个迁坟运动历时六年半,共迁435894座坟。迁坟工程竣工后开辟了新市区,由此城区面积扩大一倍以上。之后,他又接着对朝天门、千厮门、太平门、金紫门、储奇门等逐一进行了改建或扩建。潘文华在任重庆期间,对重庆的大规模整修,当时虽议论纷纷,但却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可以说,潘文华是现代重庆的奠基者。

你知道朝天门的辉煌历史吗

谈及重庆城门,人们的第一印象便是朝天门。2016年,朝天门被评为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一,可见无论内外,对于这座久已不存的城门都有着极其深刻的印象。其实,这一切和朝天门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有着莫大的关系。

沿着长江和嘉陵江溯流而上,在两江交汇之处,便可见一码头高居江滩,它背依雄山,三面环水,气势极为阔大,这就是重庆的朝天门码头了。远在宋代以前的中央王朝大多建都在洛阳、长安,若要朝廷使节入蜀,需经蜀道。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因此多有使者宁可舍近求远,选择从水路先入重庆,而一旦抵至便经朝天门码头入蜀传达圣意。朝天者,朝向天子之谓也。至南宋,蒙古入侵中原。作为王朝重要的防御体系,重庆备受重视,常有旨意下达。为此,知府彭大雅重修重庆城时专修朝天门,以迎接天官圣旨,并在门内修建接圣街、圣旨街。同时,严禁民商船只停靠朝天门。

明初戴鼎重筑之时,接续朝天之意,而且朝向也是面对当时首都应天府(今南京),因此更是名副其实。而又因朝天门意义重大,所以戴鼎将此门列为众门之首,其规制也最为壮观。城外专置瓮城,城楼之上有“古渝雄关”的题匾,其雄姿风采一时无量。

物换星移,随着大统一王朝重心向北,南方经济的发达,身处西南的重庆不再受中央的重视,朝天门又成民间往来的水驿码头。因位置四通八达,此地还一度成为“川省第一水码头”。但清末随着邮政的兴起,朝天门水码头随之衰落被废。

1927年,重庆市长潘文华拆除朝天门,将此地开辟成为新的码头。从此,朝天门无门可言。1937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即是从朝天门码头上岸。1949年,重庆大火,朝天门被焚,昔日辉煌的城门只剩城基石梯而已。虽然城门已随云烟散尽,但此地依然是重庆重要的水陆码头,仍然是重庆人心中的地标。

南纪门和《诗经》有什么关系

重庆十七座城门,各有专属之用途,如朝天门为迎官接圣之地,而储奇门为药材买卖市场,南纪门则是蔬菜市场,歌谣有“南纪门,菜篮子,涌出涌进”。如今的南纪门只存厚池街、十八梯等地,一眼望过去,猩红的“拆”字格外瞩目,而古旧的墙皮底下则是各色各样的蔬菜瓜果摊,熙熙攘攘的人们提溜着菜篮子在白菜、萝卜、西红柿诸色菜蔬之间游走,人世的热闹与平凡触目可见。虽然如此凡俗,但“南纪”二字却源自风雅的《诗经》。《诗经·小雅·四月》表达了一位逐臣被贬后的怨愤,为后世文人骚客迁谪之怨的滥觞,其中有“滔滔江汉,南国之纪”之句。“纪”,朱熹《诗集传》解释为“纲纪也,谓经带包络之也”。也就是说,江汉之水为南国诸水的总汇。戴鼎虽为武夫,但在城门命名上却也费了一番工夫,“南纪”二字,被戴鼎拿来点出此门在地理上的意义。南纪门在原重庆古城的西南角,隔江而望即是南山,因此城门上写有“南屏拥翠”四个大字。市民若想乘船过江或出城游览,此门为必经之道。因此,纪者,水陆交通总汇是名副其实的表述。而至于南纪门为何有菜篮子之称,源自城门外的一片沙洲。江水冲击之下,南纪门外的沙洲广袤而肥沃,因此多有农人迁居于此种植蔬菜,于是,沙洲人称“菜园坝”。菜园坝紧邻南纪门,农人所种蔬菜全由此门进入,所以才有“南纪门,菜篮子,涌出涌进”的说法。

金紫门是渝城金库吗

“金紫门,恰对着,镇台衙门”,金紫门位于重庆城正南,向南而开,面临大江。这座门有几处奇特的地方:一是位于储奇门和凤凰门之间,按理说应是一道闭门,可它却又是开门;其二,这里流传有金牛过江之说,并盛传此门上有金子,所以有“金子门”的称呼;三是,这座门不似其他城门,竟然没有土地庙,这些都是为什么呢?

首先,金紫门按歌谣所说,正对着镇台衙门,是重庆城的政治中心。清代康熙八年建有重庆镇总兵署,民国初继承此地继续为重庆镇守使署。国共第一次内战时,蒋介石设立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四川行营,亦在此地。抗战时,这里更是风云际会,政府要人和各界名流均在此出入,1945年9月,蒋介石便是在此举行抗战胜利茶话会,毛泽东、周恩来都曾参加。如此地方自然需要交通运输之便,因此修建开门当属正常。而在府衙附近设立金库自然方便运输保卫,所以又称“金子门”。不过,还有一说认为金紫门,乃是戴鼎取金印紫绶之典,喻指高官显爵、无比尊贵之意。

既然此地为金库所在地,所以民间金牛过江之说便因此流传开来。

所谓金牛过江,据说是一个船夫凌晨行船,拉着一个中年客人和一头牛过江。不想,途中牛却不安分,拉下牛粪来。船夫也没有嫌弃,等过了江收拾船只准备返回,这才想起渡船者没有给钱,正在懊恼,回头一看,船中的牛粪竟然变成了金子。船夫又惊又喜,这才知道是金牛过江了。从此,金紫门上有金子便疯传各处。

而金紫门没有土地庙一说,还得从金库说起。据说当年金紫门外有一户姓王的人家,老两口和儿子王三共同经营着一家茶水店,因为临靠城门,生意还算兴隆。可是,突然有一天,老太太突然生病,王三寻医问药就是不见好转,最后还是去世了。接着王老汉也生了病。这时家里已经没有余钱来为老汉治病了,王三着急得团团转,正好隔壁当铺瞄上了这家茶水店,于是亲自上门撺掇王三将茶水店抵押给他,约定到时不能还钱,便将店铺卖掉。王三拿着钱四处找大夫给父亲看病,可就是不见好转,最后还是去世了。半年之内,王三父母双亡,还将店铺抵押了出去。他眼看还钱的日子已到,自己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看着老店盘给别人,顿时伤心欲绝,呜呜地哭起来。正在这时,突然有个瘸腿老汉上门,自称姓铁,说是王老汉的朋友,前来讨一杯茶喝。王三急忙起身招待。铁老汉见他脸上有泪痕,便问他有何难处。王三如实说了。铁老汉哈哈大笑,喝完茶水便领着王三乘着夜色一直往前走,也不知走了多长时间,铁老汉指着前面石壁上一个门洞让王三前去掏摸。王三将手伸入洞中一摸,然后拿出来一看竟然是块金子。再一回头,铁老汉已经不见了踪影。王三高高兴兴地拿着金块到钱庄兑换了银子,然后找当铺老板将房契赎出来。当铺老板打了多年的算盘一下落空,心里很不高兴。不过这个人迷信,凡事都要找菩萨祷祝。于是,他便到土地庙里找土地菩萨,焚香纳福然后磕头如捣蒜,祈求菩萨明示。土地菩萨心有不忍,于是当晚托梦教他如此这般。第二天,当铺老板便按梦中指示找到了钱庄,钱庄老板告诉了他王三兑换金子的事。然后当铺老板又去找王三,王三是个实诚人,便将实话告诉了他。当铺老板很高兴,当晚就出门找那个有金子的石洞,可是找来找去就是没找着,还冻得半死才进城。可他又不死心,每天都出城去摸,摸来摸去这事情让知府知道了,于是知府便把王三抓来,让他带路去摸金子,却再也找不到那个地方。而且一来二去,闹得满城风雨,人人皆知。这下有人不高兴了,这人是谁呢?就是铁老汉,他其实是铁拐李,看见王三孝顺,有意帮他一把,没想到闹得全城百姓都跟瞎子一样在城墙上摸来摸去。算起来,坏就坏在土地菩萨身上,于是铁拐李便想收拾一下他。没多久,金紫门附近的人都闹肚子疼,可是吃遍了药也不见好转。有一天,突然来了个瘸腿老汉,告诉生病的人,说拿一个铜钱在土地菩萨脑壳上刮下灰来,放在清水碗里喝下去,立刻药到病除。有人听了就大胆一试,没想到,喝下去肚子立刻不疼了。一下,这里的百姓纷纷拿着铜钱来刮土地菩萨的脑壳灰,最后,土地公公竟然给刮没了,从此金紫门就没有土地庙了。

你知道发生在通远门的腥风血雨吗

重庆城门十七道,多临水而立,唯有金汤、定远、通远三道门依山而建。而金汤、定远皆为闭门,虽楼阁高耸却从未开启,因此,通远门是全市唯一一道只通陆路的关隘。大道长街,遥通远近,说明了通远门为四通八达之关口。可在重庆城门的歌谣中却说“通远门,锣鼓响,看埋死人”。这委实有点苍凉和悲怆。这源于通远门外的两次腥风血雨。

通远门是古重庆城唯一的陆路关卡,旧时出此门便可通佛图关取道川南、川西,乃至省城成都。因此,若要从陆路攻入城内,必定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