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诡波谲的世界外交(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1 19:38:44

点击下载

作者:林之满,萧枫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云诡波谲的世界外交(上)

云诡波谲的世界外交(上)试读:

编写说明

历史对于整个人类,就像记忆对于我们每个人一样,它说明我们现在做的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这样做,以及我们过去是怎样做的。因此谁要想了解世界,就必须知道它的历史。

为了让读者全面深入地了解人类文明的光辉灿烂,感悟世界各民族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我们组织数十位专家学者经过多年的努力,推出了这一套融故事体的文本阅读、丰富精彩的图片鉴赏于一体的100卷本《话说世界》系列丛书。每一卷都系统而深入地展示人类文化的一个方面,100卷本又在总体上构成一个完整的文化知识体系,把世界历史从单纯的帝王将相、改朝换代的框架中释放出来,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涵盖历史、政治、军事、文化、艺术、民俗等各个领域,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重新演绎世界五千年辉煌历史文化,给读者尽可能丰富的知识看点。《话说世界》丛书是一幅历史长卷,共分50卷100分册,具体内容如下:

第1卷 源远流长的世界古代史(上、下册);

第2卷 流光溢彩的世界古典史(上、下册);

第3卷 辉煌灿烂的世界中古史(上、下册);

第4卷 波澜壮阔的世界近代史(上、下册);

第5卷 日新月异的世界现代史(上、下册);

第6卷 震惊中外的历史大事件(上、下册);

第7卷 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明(上、下册);

第8卷 浪漫优雅的古巴比伦文明(上、下册);

第9卷 浑厚深沉的古印度文明(上、下册);

第10卷 高贵典雅的古希腊文明(上、下册);

第11卷 包罗万象的古罗马文明(上、下册);

第12卷 夕阳辉映的拜占庭文明(上、下册);

第13卷 传宗布教的的阿拉伯文明(上、下册);

第14卷 血泪交织的希伯莱文明(上、下册);

第15卷 光耀美洲的的印第安文明(上、下册);

第16卷 璀璨夺目的世界文学(上、下册);

第17卷 响彻天籁的世界音乐(上、下册);

第18卷 鬼斧神工的世界建筑(上、下册);

第19卷 妙笔生花的世界绘画(上、下册);

第20卷 凝固不朽的世界雕塑(上、下册);

第21卷 摇曳多姿的世界舞蹈(上、下册);

第22卷 低吟浅唱的世界戏剧(上、下册);

第23卷 精华荟萃的世界教育(上、下册);

第24卷 卓尔不群的世界思想(上、下册);

第25卷 改变生活的科学发现(上、下册);

第26卷 创造生活的科技文明(上、下册);

第27卷 享誉世界的音乐大师(上、下册);

第28卷 百花齐放的舞蹈思想(上、下册);

第29卷 美轮美奂的美术经典(上、下册);

第30卷 神圣辉煌的著名宫殿(上、下册);

第31卷 独领风骚的工艺美术(上、下册);

第32卷 美化生活的装饰艺术(上、下册);

第33卷 光怪陆离的世界民俗(上、下册);

第34卷 狂放粗犷的原始艺术(上、下册);

第35卷 多姿多彩的艺术文化(上、下册);

第36卷 口耳相传的艺术典故(上、下册);

第37卷 流传千古的文学名著(上、下册);

第38卷 彪炳史册的学术名著(上、下册);

第39卷 划破时代的世界变革(上、下册);

第40卷 改变时局的世界会议(上、下册);

第41卷 云诡波谲的世界外交(上、下册);

第42卷 惊心动魄的世界战争(上、下册);

第43卷 同遵共守的世界条约(上、下册);

第44卷 耸人听闻的世界灾害(上、下册);

第45卷 犀利雄辩的世界演说(上、下册);

第46卷 风格迥异的亚非奇迹(上、下册);

第47卷 独具特色的欧美奇迹(上、下册);

第48卷 轰动全球的影坛佳作(上、下册);

第49卷 视角独到的世界摄影(上、下册);

第50卷 扑朔迷离的世界之谜(上、下册)。《话说世界》希望通过一些通俗的语言和故事体裁,对世界历史做一个概述。它只讲其中最重要的事件、人物和对关键阶段的描述,而且选择了一种通俗的简明形式。其原因很简单,鼓励一个人充满兴趣地去阅读一本生动的书,比沉闷枯燥的文字吓跑一个读者,对文化的意义更大。这本书可以作为历史专著的补充读物。你可以用非常休闲的方式去阅读它,读读停停,我们相信在历史人文的浪漫风景中,你不会感到乏味。当然,本书也无意于去取代那些优秀的历史专著。如果你对某一个局部历史细节有特殊的兴趣,还可以参考详尽的其他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话说世界》不同于现存于世的多种版本的世界通史,其往往“为通而通”,结果常顾此失彼,挂一漏万;主干虽有,枝叶嫌乏。而《话说世界》则运用现代分类科学,在结构设计方面有总有分,有经有纬,条分缕析,纲举目张。《话说世界》重点选取世界历史文化长河中的若干话题,逐一论说。纵横全书,既能看到世界历史的大脉络、大走势,又能细察世界历史的每一个横断面,完整而丰满。《话说世界》用生动的文本和精美的插图,再现了人类文明进程的恢弘画卷堪称一部贯通整个人类社会的世界史简明百科全书,串联起全部人类文化的瑰宝,以其光辉不朽的价值与流传恒久的魅力,成就一部好读又好看的世界历史通俗读物。

由于丛书篇幅宏大,编写时间又较为仓促,书中难免存在各种疏虞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话说世界》丛书编委会2008年2月

中西交通史新的一页:张骞出使西域

“西方”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是逐渐加深的。西汉时期的西域,狭义上是指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包括今天的巴尔喀什湖东、南和新疆的广大地区。广义上的西域则还包括葱岭以西的中亚和西亚、南亚的一部分,以及东欧和北非的某些地区。

公元前2世纪左右,塔里木盆地周围散布着龟兹、疏勒、于阗等大大小小36国。这些国家面积不大,人口从一、二千到七、八万不等,多数是沙漠绿洲,从事农业,少数濒临山谷或盆地,以游牧为生。在张骞通西域之前,这些小国受匈奴贵族役使,成为匈奴进攻西汉的军事据点和经济后盾。

同一时期游牧于伊犁河流域的是拥有40万人口的著名“行国”——大月氏。大月氏原居住在敦煌和祁连山之间,因一再遭受匈奴侵扰被迫迁居此地。匈奴打败大月氏后杀大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由此与大月氏结下宿怨。大月氏一心想报仇雪恨。

匈奴自秦汉之际各部归于统一后势力日盛,控制了中国北部、东北部和西北部广大地区。汉初,匈奴不时南下攻扰。囿于国力,汉朝基本上采取“和亲”为主的防御政策,同时辅之以移民实边。汉武帝即位后,中央集权大大加强,国家的经济实力空前雄厚,反击匈奴、消除匈奴对汉朝北方威胁的时机成熟;为截断匈奴右臂,汉武帝乃公开征募使者出使西域,寻找联盟。

公元前138年,张骞以皇帝侍从官身份应募出使大月氏。他在途中被匈奴截留,拘禁10余年,被迫娶妻生子,但始终保持着汉朝的特使符节,没有忘却肩负的使命。后来他伺机率领部属逃离匈奴西行,越过葱岭,经大宛、康居,到达大月氏。但大月氏以武力征服了阿姆河流域的大夏后,逐渐由游牧转向农业定居,那里土壤肥沃,户口殷盛,人民安居乐业,无意东还再与匈奴为敌。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一年多后扫兴返国,途中又被匈奴拘禁一年多。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张骞乘机脱身回到长安。出使时率领100多人,前后13年,最后只剩下他和奴隶出身的堂邑父二人返回。

张骞回国后向武帝详细汇报了西域情况,建议招伊犁河畔的乌孙国东返敦煌,同汉朝共同抗击匈奴,同时提出应与西域各族加强友好往来。汉武帝非常重视这些意见。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奉派出使西域。这次,他率领300多人组成的使团,携带金币丝帛巨万,牛羊刀头。到达乌孙时正值其内乱,劝说乌孙东返未能成功,乃分遣副使持节访问了中亚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国。公元前115年,张骞顺利返回长安,乌孙派数十名使者携礼同行至长安答谢。此后,汉朝派出的使者还到过安息(波斯)、身毒(印度)、奄蔡(处于咸海与里海间)、条支(安息属国,在今叙利亚一带)和犁轩(附属大秦的埃及亚历山大城)。中国使节到达安息时,受到盛大欢迎,安息等国的使者其后也不断来长安访问和进行贸易。从此,汉与西域的交通正式建立起来。

张骞通西域后,汉族和西域各族间的经济文化关系日趋密切。中国的丝绸经河西走廊、天山南北麓、中亚、西亚,源源不断地运向欧亚非三大洲。希腊人喜欢中国的丝绸,称中国为“赛里斯”(意为“丝绸之国”)。罗马人也偏好中国丝绸,许多执政者都用中国丝绸做长袍。在这条“丝绸之路”上,一群群骆驼商人穿梭行进,他们越过崇山峻岭,将中国的养蚕、缫丝、冶铁、灌溉、造纸等技术带向中亚、西亚和欧洲,将那里的葡萄、胡桃、石榴、蚕豆、黄瓜、芝麻、无花果、菠菜等食品带到中国。中国的音乐、舞蹈、绘画和雕刻也吸收了西域特长,更加丰富多彩。东西文化交融的频繁,增长了人们的知识,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大大丰富了人类的文化生活。

玄奘取经:中印人民友好交流的象征

明朝吴承恩的著名小说《西游记》,描写孙悟空大闹天宫和唐僧取经的故事,为人们所喜爱。其实,《西游记》是一部小说,只有那个名叫玄奘的和尚,历史上真有其人,其他人物和全部情节都是作者的虚构,同历史毫不相干。

玄奘(公元602~664年),俗姓陈,名棉,洛州缑氏人,13岁出家为僧,玄奘是其法号。唐朝初年,玄奘在四川研究佛教理论。他感到当时的汉文佛经译得不完全、不确切,想亲自到天竺去学佛经。他来到长安,邀结同伴,准备出国。由于当时唐朝初建,突厥贵族经常在边境骚扰,所以朝廷暂时禁止私人出境。同伴们都不愿意去了,但玄奘没有动摇。627年(唐太宗贞观元年)八月,他从长安出发,杂在返回西域的客商中混出玉门关,然后独自西行。他涉过白天“热风如火”、夜晚“寒风如刀”的八百里流沙,即玉门关外的莫贺延碛,由天山南路横穿新疆,又自葱岭北隅翻越终年积雪的凌山,行经西突厥叶护可汗王庭所在地——素叶城(即碎叶),渡过乌浒水,然后转向东南,重登帕米尔高原,通过西突厥的南端要塞——铁门关天险,路过吐火罗,于628年夏末,到达天竺西北部。他首先从这里沿着一条由西向东的路线,游历了一些佛教胜迹。还在至那仆底国调查了有关中国的桃子、梨子传进印度的传说。这样度过了四年。631年(贞观五年)末,玄奘东去摩揭陀国,来到那烂陀寺。

烂陀寺是天竺佛教的最高学府。寺院的主持(当家和尚)戒贤是当时印度的佛学权威。玄奘来到寺院那天,受到僧众的热烈欢迎。有1000多人捧着香、花在路上迎接自中国远道而来的客人。玄奘向大家答礼致意,又恭敬地参见戒贤,并拜他为师。戒贤那时100多岁了,已不再讲学。但是为表示对中国的友好情谊,他特意收玄奘为弟子,用15个月的时间,给玄奘讲了最难懂的佛经《瑜珈论》。寺内对玄奘的日常生活关怀备至,以上宾相待。每天供应玄奘的食品有:担步罗果120枚,槟榔子20颗,豆蔻20颗,龙脑香1两,“大人米”1升。“大人米”是当地特产,专供国王和最优秀的学者食用。玄奘外出,还特许乘坐大象驮载的轿子。全寺1万多人中能享受这个待遇的,连玄奘在内仅有10人。在印度友人提供的良好条件下,整整五个年头,玄奘日夜不辍地精研佛学理论,同时研究了波罗门教经典以及印度方言,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当时的那烂陀寺,除戒贤通晓全部经论外,能通解20部经论的有1000人,通30部的有500人,通50部的只有10人,玄奘是10人之一。玄奘并没有因此而满足。636年,他辞别戒贤,外出游学。循着恒河,他首先来到今孟加拉;再沿印度半岛东岸南下,抵达和今斯里兰卡隔海相望的地方;又沿着半岛西岸北上,访问了著名的艺术宝库阿旃陀石窟,又曾一度进叭半岛腹地,然后西行再到今巴基斯坦,沿信度河北上,到达今克什米尔查谟附近,在这里留居两年,研习学术,声誉传遍整个天竺。

641年(贞观十五年),玄奘返回那烂陀。戒贤叫他主持寺内讲学。那时候,曷利沙帝国已经统一了天竺北部。国君戒日王崇信佛教,本人又是诗人、剧作家。经由他的提倡,国内务宗教、各学派论辩争鸣十分活跃。有一次,一个反对那烂陀派的人写了一篇论文呈给戒日王,声称无人能驳倒其中一个字。戒日王把论文转给戒贤,并决定在国都曲女城举行学术大会,公开辩论。戒日王特意请玄奘参加。玄奘应邀而至。戒日王非常高兴地同他会见谈话。玄奘向戒日王介绍了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各方面的情况,引起戒日王很大的兴趣,表示要亲自到中国来访问。642年十二月,辩论大会开始。与会者有天竺18国的国王,有佛教徒3000多人,波罗门等教教徒2000多人,那烂陀寺来了1000多人。玄奘担任大会的论主(主讲人)。他用梵文写了一篇反驳那个人的论文,作为辩论的主题在会上宣读。大会连续举行18天,大家都被玄奘的精辟议论所折服。大会结束那天,戒日王送给玄奘金钱1万、银钱3万、僧衣100领。18位国王也各以厚礼相赠。玄奘全部谢绝了。最后,戒日王恳请玄奘乘坐一头用精美的华幢装饰的大象,游行一周,又特邀他参加历时75天的无遮大会(五年一次的天竺佛教盛会),表示对这位中国大师的尊敬。

643年,深切怀念着祖国的玄奘表示要回国了。印度朋友们都不愿他离开,戒日王一再挽留他。一位国王甚至表示:只要玄奘肯留下,愿为他建造100所寺院。不过玄奘的归志已定,戒日王只好答应。朋友们争相赠礼,玄奘一一谢绝,只接受了鸠摩罗国王送的一件鹿毛披肩,以备途中防雨。动身那天,戒日王、鸠摩罗王等以及当地人民,送他几十里路才洒泪而别。

645年(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四日,玄奘带着650多部佛教书籍,经由西域,回到了阔别18年的都城长安。唐太宗在洛阳行宫召见了他,极有兴趣地听他介绍了西域及天竺见闻。唐太宗劝玄奘还俗到朝廷任职,玄奘谢绝了。三月初一日,玄奘从洛阳回到长安,随即开始佛经翻译工作。他先后在弘福寺和慈恩寺主持译场(翻译场所)。并在慈恩寺修造大雁塔,做储经之用。译场工作人员中,还有检查译意的,整理译文的,推敲字句的,记录的,抄写的,各任专职,分工细密。玄奘不懈地工作了将近20年,共译成佛经75部,1335卷。由于玄奘有较高的汉文化素养,又精通梵文,所以他的译文流畅优美而且忠于原意。有些专用名词,例如“印度”和表示时间短暂的“刹那”等词,就是玄奘确定下来的。当时,唐太宗亲自为玄奘的译经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借以宣扬佛教。

玄奘还回忆旅途见闻,写了一本《大唐西域记》。这部书记载了玄奘亲历的110国和传闻的28国的情况,所涉地域包括今我国新疆,以及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地区。他把当时各国的方位、距离、疆域、城市、人口、风俗人情、名胜古迹、历史人物、传说故事等,一一写下来,内容丰富生动、准确可靠,是研究这些地区历史、地理的重要材料。现在,《大唐西域记》已经译成几国文字,成为一部世界名著。玄奘还向天竺介绍了中国的文化。据说他曾经把中国道教哲学的重要著作《老子》译成梵文,传入印度。这应是第一部中国典籍外文译本,但现在已经散佚了。

玄奘是中印人民友谊的使者,是世界著名的伟大旅行家和杰出的古代翻译家。他所以能在交通条件还极其落后的时代,用了18年时间,跋涉5万余里,源于他的勤奋好学。他西行取经之举,他为中印文化交流而努力的动人事迹,永远留在中印两国人民的心中。

中俄关于东段边界的尼布楚会谈

连绵起伏的外兴安岭以迄于黑龙江的入海口和隔海的库页岛这一广大的土地,古时候本来是中国的领土。

远从唐朝时候开始,中央皇朝就在黑龙江下游一带设置行政机构。辽金时期,对这一带的控制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元朝在这里设置开元路,又在位于黑龙江口的奴儿干设征东元帅府。明朝初年,在西起鄂嫩河,东到库页岛一带设置了卫184四处,所20处,并在奴儿干设立了都指挥使司。曾经耸立在这里的两块永宁寺碑,就是这一带是中国固有领土的证据。

俄罗斯在16世纪初年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16世纪80年代派遣侵略军越过乌拉尔山,向亚洲扩张,将西伯利亚并入俄国版图,建立了托波尔斯克、雅库次克等侵略据点,开始了侵略中国的罪恶活动。

沙俄最早得到黑龙江的传闻是1636年(崇祯九年),1643年(崇祯十六年),沙俄雅库次克统领彼得·戈洛文派文书官瓦西里·波雅科夫率领132名哥萨克越过外兴安岭,侵入黑龙江流域。当地居民严正告知他们说:这里“从属于满族王公,而满族王公则属于中国皇帝”,这里是中国的领土和居民。但侵略者无视中国人民的警告,窜入精奇里江上游的达斡尔人村庄抢掠粮食皮毛。当他们窜到黑龙江和松花江口、乌苏里江口掠夺时,遭到当地达斡尔人、鄂温克人、鄂伦春人、赫哲人、费雅喀人等的阻击,才狼狈逃回雅库次克。

但是,侵略者并不甘心失败。1650年(顺治七年),哈巴罗夫再次率军入侵,杀人放火,无所不为,并强占达斡尔头人阿尔巴西的住地雅克萨(女真语:冲刷塌了的河湾子),改名阿尔巴津。当哈巴罗夫继续率军向黑龙江下游入侵时,当地各族人民一面坚决抵抗,一面请求清朝出兵,清朝宁古塔章京色海率领清军围攻哈巴罗夫,吓得他丧魂落魄。

1654年(顺治十一年),沙皇令奥·斯捷潘诺夫接替哈巴罗夫,率军窜扰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清朝派兵部尚书、正白旗蒙古都统明安达里去讨伐侵略者,在松花江口打败斯捷潘诺夫。后来,宁古塔昂邦章京沙尔呼达击毙斯捷潘诺夫,痛惩侵略军。清朝收复雅克萨城,击败了沙皇俄国在黑龙江流域的侵略势力。

1655年(顺治十二年),沙俄又重据雅克萨,并侵入呼伦贝尔,占领蒙古茂明安部牧地,建筑尼布楚城,称为涅尔琴斯克,作为进一步侵略的基地。清朝派人调查了雅克萨的城防形势和水陆交通情况后,一面下令筑城屯田、设立驿站、修造船只,积极作反侵略的战斗准备,一面给沙皇去信申明对黑龙江流域的领土主权,希望和平解决。

沙皇拒绝和平解决后,清朝于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任命公彭春为统帅,佟宝和班达尔善为参赞,率军进攻雅克萨城,守敌头目额里克舍等乞降,清军让残余敌军撤到尼布楚,然后平毁了雅克萨城,回到瑷珲驻防。俄国侵略者等到援军东来后,又重返雅克萨筑城防守。清朝再次命萨布素、郎谈率军进攻雅克萨,将侵略军围困在孤城之中。在这关键时刻,沙皇派使臣到北京,要求解雅克萨之围,进行边界谈判。

派遣外交使节是和军事侵略密切配合的,沙俄早就派米洛万诺夫、尼果赖等出使中国,一面寻求通商途径,一面收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情报,并无谈判诚意。只是在清朝加强防御力量,反击侵略者,他们鲸吞蚕食的阴谋受阻时,他们才响应中国政府的建议,答应进行边界谈判,派遣了戈洛文和尼布楚统领弗拉索夫为代表。清朝派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都统、公佟国纲、尚书马喇尼为代表,带着收复失地的使命去参加谈判。因为噶尔丹侵犯喀尔喀蒙古,道路被阻,中俄两国又商定以尼布楚为会议地点。

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7月8日,双方代表在尼布楚开会。戈洛文提出以黑龙江为界的无理要求,索额图据理驳斥,指出鄂嫩、尼布楚和雅克萨都是中国领土,戈洛文在事实面前理屈词穷。在清朝希望早定国界,作出让出尼布楚的重大让步下,双方达成协议,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条约的要点是:

①中俄双方以格尔必齐河、大兴安岭、额尔古纳河为界,俄国人在中国境内建筑的房舍移往俄国境内。

②拆毁雅克萨城,雅克萨居住的俄国人及其财物撤回俄国。

③严厉制止双方猎户人等越界捕猎偷盗。

④在中国境内的俄国人,在俄国境内的中国人,仍留原处,不必遣还。

⑤中俄两国人民有合法手续者,可以互相贸易。

⑥条约签订之后,双方有逃亡者,必须引渡送回,不许收留。《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的边界,它是经过双方平等协商,并且是在中国政府作出让步后达成的。但是1840年以后,沙俄又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加于清政府,侵吞了我国东北以及西北的大片土地。

近代中英外交的第一场正面交锋

1839年3月21日,是林则徐规定交出鸦片的最后一天。

这天上午,英国“外侨商会”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如何对付林则徐。

还在两天以前,商会主席滑摩和副主席福克斯就共同起草了一封致林则徐的信,信中谎称停泊海外货船上的鸦片大多是他们在孟加拉和孟买的委托人的财产,广州的商人无权交出,他们能做到的只是保证不买卖鸦片,不将鸦片运进广州。信件还建议外商们向中国人承诺“尽力劝说停泊外海的船只迅速起航,返回各自的生产地”。滑摩和福克斯提议将这封信作为答复送交林则徐,但遭到大鸦片贩子颠地的反对,他坚决主张既不交出鸦片,也不能很快给林则徐明确的答复,他说钦差大臣警告如果外国人不交鸦片就要将一两个行商砍头,不过是虚声恫吓,他胆大妄为地敦促他的同行们反抗林则徐的这种“诡计”。虽然会上也有人提醒说,如果不交出一些鸦片,林则徐真会砍掉一两个行商的脑袋,一个叫金的美国商人说:我们目前不能只看见这一点鸦片所值的钱,这点钱很快就能赚回来,而人头一旦落地,血一旦流了,就像泼在地上的水,那是收不回来的……目前的局势直接危及我们同伙的生命,他们毕竟还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邻居,我们虽然有时候诅咒他们,但是我们决不能忍心把我们委托人的钱袋看得比他们的脑袋还重。

但是,金的发言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颠地的建议获得了通过,他们接着起草了一封信,让行商们带给林则徐,信中说,7天以后,外商们才能告诉林则徐是否交出鸦片。

当天下午,行商们拿着外商们的答复来见林则徐,林则徐对鸦片贩子的做法大为恼火,他立即警告说,如果第二天上午以前不交出鸦片,他就到公所开堂审判,将行商中的两人问斩。

行商把林则徐的态度带给外商们之后,外商们发现事情比他们想象的显然要危险得多,于是他们又立刻召开会议紧急磋商,并详细地向行商们了解林则徐的态度,当他们知道如果不交出鸦片,行商们绝对会有生命危险的时候,他们害怕了,经过一番密谋,他们决定凑1036箱鸦片上缴,企图蒙混过关。

当然,他们的这一招雕虫小技是瞒不过林则徐的,林则徐答复他们说: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零头,还有好几万箱呢。”

接着,林则徐又接到广州知府、南海番禹知县的报告,说是许多美国人愿意交烟,但被英国人颠地阻挠,因颠地所带烟土最多,以图免交。

林则徐获知此信,当机立断下令传讯颠地,颠地自知罪大恶极,不敢见林则徐,躲了起来。

颠地躲起来之后,迅速通过渠道将消息带给他在澳门的上司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3月24日,义律乘着由4名水兵划桨的拉恩号轻便快艇来广州,准备帮助颠地逃走。这位来自苏格兰的皇家海军少校“确信坚决的语调和态度将会抑制广东省当局轻举妄动的气焰”。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他到达广州的当天,由于外商未交鸦片意在观望,林则徐已下令将停泊在黄埔的各国船舰先行封仓停止买卖,义律想带领颠地潜逃的计划立刻化为泡影。

鉴于义律的对抗行为,林则徐于24日当晚下令封锁商馆,把义律和320名鸦片贩子一起禁闭在里面,并撤走一切仆役和买办,限期如实呈交鸦片。这一来,那些平时过惯了“文明”生活的烟贩子们,自中国仆役撤走后,他们不得不自己动手干起烹调、洗衣、扫地、铺床、擦地等琐碎杂务,这在他们的确是难以忍受的。

每天夜晚,这些洋行有五百人看守,他们是从几个商行抽调的苦力和仆人,手持梭镖、长矛和大棒,他们沿着横穿各商行的入口的小河边一字排开,在拱门下和门道里夹道相对,在各洋行前面的空地上和繁华街上,由一队队守卫吹号鼓锣,通宵巡逻,这种夜间喧嚣一直持续到禁闭后期,守卫们穿着特别的制服,十分精神。因为他们和所有的外国人都认识,所以对待他们的俘虏相当温和、有礼,有时候他们会围着几个外国人谈论当日新闻。

当然即便如此,没有自由的日子还是难熬的,到3月27日,义律见无计可施,于早晨6时宣布“以不列颠女王陛下的名义代表政府,责令在广州的所有女王陛下的臣民,为了效忠女王政府,将他们各自掌管的鸦片即行交出,以便转交中国政府,并将从事鸦片贸易的英国船置于本人的指挥之下,再速将各自手中所有的英国人的鸦片开具清单,签章呈阅……英商财产的证明及照本通知乐于交出鸦片的价值,将由女王陛下政府随后规定原则及办法予以决定。”

第二天,他呈林则徐,“愿意严格、负责、忠诚而迅速地呈交英商所有的鸦片20283箱。”

义律同意交出鸦片后,林则徐立刻派人送给洋商区250头肉用家畜,美国商人分到了2头羊、4头猪、16只火腿、10只家禽、16只鹅,还有6包大米。

收缴鸦片的工作到5月中旬基本完毕,共收缴21306箱鸦片。

1839年(道光十九年)6月3日,虎门寨下,一座礼台和一道麒麟帐拔地而起,礼台前面,一面黄绫长幡,上书“钦差大臣奉旨查办广东海口事务节制水陆各营总督部林”几个大字,海滩上,两个长宽各15丈的化烟池旁站着一排威武的兵丁。在他们的身后是堆积如山的鸦片。未时前后,长髯飘拂,神情威严、刚毅的林则徐在怡良等人的陪同下,登上礼台,庄严地下令销烟。顿时,礼炮声隆隆响起,声震海空。销烟池旁的士兵们把水车入池内,加入食盐,使池水成为盐卤,然后将一箱箱的鸦片运到池边,打开烟箱,将鸦片切开捣碎,投入池中,浸泡一些时候,再撒下烧透了的石灰,顷刻间,盐卤沸腾起来,浓烟滚滚,声入天际。兵丁们手拿铁锄、木耙来回翻搅使鸦片完全销熔,等到海水退潮时,打开销烟池的涵洞,使鸦片随着浪花冲入大海,在涵洞上,还装着网筛,防止未销熔的大块鸦片流出。

当时观看销烟的不仅有大批的中国人,林则徐还专门发出告示,准许外国人到现场参观,一些外国人看了销烟的情景之后,写下了自己的观感,有一位名叫卫三畏的美国传教士记述道:

鸦片是在最彻底的手段下被销毁了,……在世界史中,一个非基督教的君主宁愿销毁损害他的臣民的东西,而不愿出售他来装满自己的腰包,这是唯一的一个实例。全部事务的处理,在人类历史上也必将永远是一个最为卓越的事件。

持续22天的虎门销烟的壮举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决心禁烟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

晚清政府对英帝国的屈辱谈判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英开始了一场艰苦的谈判,这不单是侵略者和被侵略者、胜利者和失败者在力量相差悬殊之下的谈判,而且是中西方两种文明、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及价值观念的对抗和较量,甚至还包括了两种不同民族的风俗的对立和对抗。

正式签订条约的日子到来了。

按照双方的约定,20日举行中国钦差和英国全权代表的高级会晤,耆英、伊里布、牛鉴3人如约前往英舰“皋华丽”号与璞鼎查会晤商谈,但是这仅为一次双方高级代表的会见,没有谈及和约条款。

随着3声礼炮,耆英、牛鉴、伊里布在“皋华丽”号的舰长查兹陪同下登舰,璞鼎查、巴驾、郭富等英方官员,除冠相迎,钦差们在仪仗队的鼓乐声中步入英舰司令船舱。

酒宴的丰盛程度和钦差们原来的想象相差太远,只有一些简单的饮料和水果,此外就是一些咖啡、糖果、樱桃等食品,双方在杯盘交错中,空谈了一番对战争的议论,彼此都认为战争给双方的国家与人民带来不幸和灾难,应该及早结束为好。中国的钦差们还引经据典地说明战争的危害,英国方面的代表则始终把注意力放在强调双方如果通商会对彼此带来多大的利益上,中方的几位钦差听完,对此不住地点头称是。几位大臣还被英国人引导着谈了一些音乐和武器的问题。

酒宴结束后,英方邀请中国钦差参观英军的快舰利炮,第一次面对西方文明的中国大员,目光中充满了惊奇,耆英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面,他对每一样武器和机器设备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他又觉得如果随便乱发问有失钦差的面子,整个参观过程中,他只是睁大双眼不住地四下打量。返城后,他就上午同英国人谈判商洽的情况向皇帝做了详细汇报,在汇报的最后,不无感慨地说:“臣今亲眼看到英人的坚船利炮,益知非兵力所能制服。”

另一位钦差大臣伊里布则丢人现眼地说:“英军的火轮,用什么牛拉的?为什么一点儿也看不见牛的影子?”

中国的钦差们离开后,英国人也在私下里对他们一一进行评论,他们的评价是:中国大员非常喜欢白兰地,而欣赏音乐的能力甚低。英国人在后来的记述中这样形容伊里布:“年近80,看来很是疲倦,面上的表情露出内心的痛苦。”本来伊里布的官职只是四品,但耆英为了让英国人感到尊重和信任,特地在会见前夕,让伊里布、牛鉴同自己穿戴得一样。

时隔3天,8月24日,璞鼎查回访了耆英等人。上午10时,约40只小艇,满载着海陆军,服装整齐,离开大船向静海寺进发。

随着3声炮响,璞鼎查等人到岸后,耆英等中国官员早已在岸上恭迎,几乘轿子等候在路边,英方的军官一下船,立刻就被迎进轿内,抬向静海寺。沿途,英国皇家爱尔兰联队第十八团的榴弹队、乐队,演奏着名为《盖莱欧文》的乐曲抵达静海寺。

寺门外,中国的大鼓响锣,震天动地,淹没了西洋的乐声。

大殿内,早已摆好了丰盛无比的名肴佳馔,展现出东方古国悠久的饮食文化。这次聚谈的情形和上一次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同,还是饮茶谈天和一些客气的演说。

这次之后,8月26日,璞鼎查等人又入南京同耆英等会谈,耆英为了讨好英国军官,竟然拿出他作为八旗子弟自幼练出的“绝技神功”在酒宴上大出洋相。

入座之后,音乐又起,这一次,耆英特别在南京的秦淮河边几家非常有名的妓院里请来吹拉弹唱都十分出色的年轻歌女,为他们的宴席演奏。整个吃饭的过程中,一直未停。席间,几位戴着白条子的年轻官吏轮番过来端茶倒水,几位钦差通过翻译同英国军官谈天。

席中的食品十分精细,中国官员们一个劲地劝英国人大嚼暴食,英国人吃得越多,中国官员们的喝彩声就越高。

宴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耆英对璞鼎查等人说:“你们来看看本大臣的绝技。”说完,他走过去,对璞鼎查说:“大人请张开你的嘴。”璞鼎查不知何事,只好张开自己的嘴,并不由自主地仰起自己的脖子,还未等他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耆英已用极为灵巧的手法将几枚糖饯梅子远远地投进璞鼎查的嘴中。

璞鼎查这位英国绅士从来没有在宴会上让人用这等手法喂食过,因此,他感到窘迫而惶惑,对耆英的做法连连抗议,但都无济于事,所以他只好闭着双眼皱着眉头做出一副无可奈何只能忍受的表情,把在场的中英官员都逗得哈哈大笑。耆英在给璞鼎查投过梅子后,又将自己的头仰过来,将一枚梅子高高地抛在空中,然后以敏捷的动作长长地伸出头颈,用嘴准确无误地将梅子接住,然后是一阵大嚼。

宴会上的胡闹结束后,撤走桌子,双方开始正式会谈。英方的翻译将由中英文写就的文件朗读了一遍,中国代表对其中要求占领舟山作为已交纳2100万元赔款和将福州府作为通商口岸表示不同意外(不同意后一条是因为24日耆英刚接到皇帝的一个谕旨:不准在福州通商,即万不得已,或于泉州附近,酌与通商。当天耆英向英方提出这一条件时,当即遭到马礼逊的拒绝),其余完全接受。

1842年8月29日上午11时,中国近代吏上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正式签订。

那天,耆英、牛鉴先后登上了英军的“皋华丽”号舰,伊里布因为肝病复发,被抬进舱中,安置在沙发上,在整个会见期间,他一直躺在那里。

英方代表从公文箱中取出4份用英汉两种文字缮写的条约文本,这些文本都用丝线装订,双方各执两份。一正一副,以防不测。英国人担心滑头的钦差大臣为欺骗皇帝私自篡改或者抽调其中部分章节,所以在每一份文件的袋口加火漆封装。

黄恩彤把装有笔、墨、砚、印泥及钦差大臣两江总督官印的楠木方盒从黄色绸子的包袱中取出,小心翼翼有板有眼地在文本末页分别具印签字。

双方约定,待双方在文本上盖国玺之后,在广东交换文本。

签字画押之后,双方代表来到前舱举杯庆贺。带着白兰地惬意的回味,耆英、伊里布、牛鉴如释重负地离开军舰回到了南京。

在几十年之后,英国的一本出版物上,这样记载着当时的签约场面:“这是一个光荣的景象,离中国最大海口两百英里,在它的故都的城墙之下,在一艘具有74座炮位的英国船舱内,中国第一次被迫缔结了条约,并由3位最高的贵族在英国国旗下代表中国签了字。”

条约签订后好久,英国人还是不明白这些所谓的钦差大臣在代表自己国家行使外交权力的时候,为什么总不肯据理力争,为什么总喜欢让手下人代表自己出面解决最关键的问题,为什么作为一个战败者的国家的代表在战后事宜的处理过程中看不到一点战败者应有的羞愧与难堪,战败者可耻的乞和谈判为何倒象一个盛大的节日。

难道这些权贵勋臣没有羞耻之心吗?

原来,事情和洋人们想象的并不一样,在中国的这些权贵们心目中,这个和约的签订并没有什么耻辱可言,拿道光皇帝的话说,此约办理得明白简易,一劳永逸。在耆英自己给友人的书信里,他自称《南京条约》救古城万民于水火,使满城生灵免遭涂炭,他觉得上可以告慰皇上对他的恩宠,下可以荫护广大黎民百姓。

所以,此约一签,从北京的紫禁城到南京的各衙门,处处管弦齐鸣,家家弹冠相庆。

南京城里,自耆英以下,论功行赏,耆英授两江总督,伊里布授广州将军兼钦差大臣,就是张喜也得赏银千两。一纸卖国协约,竟使无数人升官发财,民族败类变功臣,软骨头钦差成为英雄。

中国大清王朝的腐败没落,引来列强的入侵瓜分狂潮。中国外交就从这个糊涂和屈辱的条约开始艰难地迈出了第一步。

琦善与英帝国签订的《穿鼻草约》

1840年7月5日,英军在劝降无效的情况下,向定海发起了进攻。6日凌晨,英军攻陷定海,当他们占领炮台时,看到大炮上的铸造年代和铸造者的姓名后,不觉轻松地吹起了口哨。原来那些大炮已经服役240年了。

接着英舰继续北上,于8月6日来到天津洋面大沽口外。

清廷内外立刻慌了手脚。

天津所在地归直隶管辖,直隶总督琦善是有名的驰禁论者,8月9日,他接到道光皇帝的命令:如外国船驶至海口,没有桀骜情形,不必立刻开炮,如果他们送来帖子什么的,立刻给我送进京来。

果不其然,英军占领大沽不到两个星期,侵华海军总司令义律就将一封信函交给了琦善,这封信是英国外交大臣帕斯麦顿写的。在信中,帕斯麦顿首先攻击了林则徐“轻视大英国家特委管理领事”,并“强迫凌辱该领事”,所以大英国决讨昭雪。接着在信中提出赔偿在广东没收销毁的鸦片价款;对给于英国商务监督的侮辱谢罪,并保证将来不再发生类似事件;指定沿海一个或数个岛屿作为英国臣民居住和进行商务活动的场所;全部偿还公行商人欠英商的货款;赔偿此次英军军事行动的全部军费。

琦善将这封信转交给道光皇帝,道光读完这封信,立刻就在脑子里产生了让林则徐担当替罪羊的念头。他立即委派琦善同英国人谈判,在长达6小时的谈判中,琦善不但没有据理力争,反而在英国人面前唯唯诺诺,对英国人提出的一切指控全部承认,并且自始至终死乞白赖地说,销毁鸦片的事发生在广州,应当将军队开到广州去谈判,而不应该在大沽,他一次又一次地强调:“我们还是到广州谈判吧。”

他又通过他的助手白含章婉转地告诉英国人,琦善已被委任为全权大使,你们如要申报冤屈,还是到广州谈判。

在这种情况下,义律终于同意一起南下谈判,英军一起航海南下。道光皇帝以为琦善以片言而胜英国10万之师,简单地以为,只要惩罚了林则徐,在英国人面前有了交代,便可万事大吉。于是,他就于9月28日下令把林则徐撤职查办,并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全权处理同英国人交涉的事物。

琦善到了广东,立即将林则徐的主张和措施全面颠倒过来,他先将洋面上林则徐用来阻挡英舰的障网全部清除掉,既而减少了守卫的军队人数。琦善天真地以为,这样做完之后就能取得英国人的谅解,但是他没有料到,英国人可是一点儿也不客气,他们递过来的条件比在北京时提出的还要苛刻,一共15条,包括赔偿鸦片损失,赔偿军费,赔礼道歉,决定关税,领事裁判,建立教堂,废除公行,割让岛屿供英国人及其家属居住,开辟贸易商港等,这实际上是要中国全面投降。

琦善在同英国人交涉时,把一切大小事物都交给一个叫鲍鹏的小人物办理,此人倒是会英语,以前是买办出身,但他本是英国商人的雇用人员,身份低微,所以谈判时,总是遭到英国人的蔑视。

再说道光皇帝看到琦善从广州送回的英国人的要价,气得直瞪眼,他本以为惩办了林则徐,琦善又将英国人打发到广东,英国人应该老实些,没料到这一来他们的要价反而更高,他感到非常难堪,便改变了先前想息事宁人的态度,想同英国人一决雌雄,便命琦善等一面佯与周旋谈判,一面暗中调兵遣将,待敌疲惫之时,相机剿戮,制服英人。

但英国人也不是傻子,他们认为琦善让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同他们谈判是对他们的极端不重视,早就对此事深怀不满,不久又发现大清政府正忙于调兵遣将,英舰遂于1841年1月7日上午,向大角、沙角两个炮台发起进攻,很快攻陷,然后直逼虎门。琦善吓慌了手脚,立即与英国人签订了协议,即所谓的《穿鼻草约》,同意割让香港,赔款600万元,两国正式平等交往。

但是,这个条约是不算数的,义律急于向外界宣布自己取得的成绩,号称已和中国的钦差大臣签订此条约,事实上琦善没有那样大的权力,他仅仅是面允而已,并没有在条约上签字,更未盖钦差大臣官印,因此当两国审批起这个条约时,都极为不满。

在中国方面,琦善根本不敢据实相报,便用大清官场上惯用的手法予以蒙混,谎称香港只是“寄居”(他在签订和约时,也曾恳求变“明割”为“暗割”,希望英国人不要将其写在和约上,以便自己好向皇帝交差,但当即遭到英国人的拒绝),而对于赔款一事,他更是只字未提。所幸的是他的这个谎报被广东巡抚揭发,道光皇帝得知琦善身为钦差大臣竟然欺君罔上,擅自割让香港给英国,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将琦善锁拿到京城,交刑部会审,就这样,琦善不得不戴着镣铐离开广州。

在英国方面,外交大臣帕斯麦顿看了义律的报告,拍着桌子大发雷霆,在帕斯麦顿看来,既然英军已占领了舟山,何必要那个干燥多石的香港呢?而且帕斯麦顿也注意到所谓的条约上并没有签盖正式的印章,协约的签订似乎也并没有经过中国皇帝的批准,这是一个没有效力的协约。

英国女王对义律的所做所为也十分不满,在女王看来,义律拿到一份没有正式签章的协约回来,似乎是受了中国方面的愚弄,所以,她在给她的姻亲比利时国王利奥博德的信中不无懊恼地说:“中国的事件使我感到很懊恼,帕斯麦顿感到极其羞辱,查理义律不可思议的奇怪做法使我们在中国的收获得而复失,他根本不听从帕斯麦顿的训令,而尝试着去取得他能够得到的最低条件。”

于是,义律这个自以为是的家伙也遭到了与琦善一样的下场,不过不像琦善那样悲惨,只是被免去全权公使的职务,由英国国内派来的璞鼎查替代。这位新任的全权公使在赴任前,受到帕斯麦顿的训令,明确授意他到中国以后的施政纲领:在中国政府对我们的要求全部予以满足之前,需要使用武力的地方,就毫不犹豫地大胆使用。同时,并授意他重新占领舟山群岛,再次向清政府要求鸦片和军费的赔偿。

英军于8月26日攻陷厦门,10月间,又相继攻陷了宁波、定海和镇海。

紧接着,长江中下游地区诸多重镇相继失陷。

5月18日,乍浦沦陷。

6月,宝山、上海相继失守,长江口为之洞开。

7月,英军溯江而上,攻陷镇江。

随后英舰于8月4日上驶,逼临南京城下,故都南京,面临长江而背负钟山,虎踞龙蟠形势险要,然而南京城守卫竟同儿戏,全城守军仅4500人,统帅驻军的江宁将军德诸布是一个年逾8旬、室有6妾、风烛余光的老糊涂。

南京城告急。

中俄瑷珲谈判:中国第一次丧失大片疆土

沙皇俄国自19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就加紧对中国西北边疆和东北黑龙江沿岸的侵略。1849年,沙俄派兵乘船潜入中国黑龙江口与库页岛地区窥探。沙俄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在给沙皇的奏折中写道:“可以断言,谁占有这个江口,那就掌握了这条江上通航的钥匙。”

穆拉维约夫亲自出马,乘汽船深入中国领土,到黑龙江重镇瑷珲城了解中国的军事布置。到了那儿,他大吃一惊:瑷珲城驻军只有千把人,只有少数17世纪进攻雅克萨城时所用的旧炮,大多数士兵都手持长矛,背负弓箭,只有个别人手里有鸟枪。

穆拉维约夫认为,对这种在长达二百年之久的时间里没有任何进步的国家,如果不发动侵略,简直是愚不可及。沙皇对他的这一主张表示支持。

1850年,沙俄强占了黑龙江口的庙街,并以沙皇的名字改为尼古拉也夫斯克。

1854年至1856年,沙俄一边3次派军队和大批船舰侵入我国内河黑龙江,强占海兰泡等地,修筑营垒炮台。第一次是在1854年的5至6月间,因为正值克里米亚战争期间,穆拉维约夫借口要抄近路,以防英法海军进攻,亲自率领船队由石勒喀河入黑龙江,一直东驶入海。第二年,又以同样的借口,在黑龙江进行第二次航行。之后,他开始了与中国官员进行所谓“划界”问题的会晤。会晤一开始,俄便提出无理要求,应该以黑龙江为“两国最无可争辩的天然疆界”,这也就是要把黑龙江右岸地区及整个沿海地区都划归俄国所有。中国方面拒绝了这种无理要求。1856年,俄与英、法、土等国的克里米亚战争结束,沙俄又公然在黑龙江上进行第三次武装示威的巡行,并上岸到处搭棚建屋,存粮屯兵。

在美国攻陷广州的第二个月,也就是1858年的春天,穆拉维约夫向中国清政府提出建议,要求准许俄国驻华公使普提雅廷前往北京,跟清政府商谈共同对付英国的策略,一方面也“顺便”商谈重新划定两国的边界。

清政府对所有的外国都不相信,当然不愿接受俄国的建议对抗英国。至于“顺便”重划边界,清政府声嘶力竭地声明说,《尼布楚条约》是中俄两国“鸣炮誓天”的万年和约,用不着再谈。

普提雅廷于1857年9月到了香港,决定与英法同行动,一起北上。当时的两江总督何桂清曾说:“美俄二国则乘衅附和,以图坐收现成之利。”1858年3月,这些敌人和“朋友”都到了大沽口外。

与此同时,沙俄在中国北方边境集结2万多人,不断制造紧张空气。穆拉维约夫率领军舰驶至瑷珲,再次向清廷黑龙江将军奕山提出重划边界的要求。

谈判开始后不久,穆拉维约夫就看出奕山不过是一个脓包,于是肆无忌惮地告诉奕山说:“中国应该交出黑龙江以北的土地,两国即以黑龙江为界。”然后,他把用俄文和满文写好的条约交给奕山,要他签字。

奕山最初不肯,一味重申《尼布楚万年和约》。僵持了两天后,穆拉维约夫不耐烦了,他“勃然大怒,举止猖狂,向通事大声喧嚷,不知作何言语,将夷文收起不辞而别。”(《咸丰朝筹办素务始末》)中国方面的记载,穆拉维约夫的丑态已是这样,再看沙俄方面的材料,这个强盗的无赖相,就更加清楚了:“他从桌旁站了起来,抓住奕山的手,满面怒容地转向译员,命令转告他们:现在他们能够做的事,就是讨论和同意他的坚决不二和永不变更的决议,期限只宽延到明天。不待这些话翻译好,总督就快步走出房间,在大门口上马,径直向码头疾驰而去。” (涅维尔斯科伊《俄国派军军官在俄国远东的功勋》)

当夜,瑷珲对岸“火光明亮,枪炮声音不断”,穆拉维约夫明显是在玩军事讹诈游戏。沙俄侵略者扬言,如不签字,将立即驱逐黑龙江右岸的中国居民。

奕山吓得浑身发抖。第二天,即1858年5月28日,天一亮奕山就派人去请穆拉维约夫“驾临”瑷珲继续谈判。穆拉维约夫反而端起架子,拒绝见面,只把已写好的条约交给去请他的人带回。

六神无主的奕山迫不及待地签了字。

这就是著名的《瑷珲条约》,内容很简单,规定“黑龙江、松花江右岸,由额尔古纳河至松花江海口,作为俄罗斯国所属之地。”这样,64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包括中国人为它两次流血并取得决定性胜利的雅克萨城在内,不明不白地被俄国欺诈而去。黑龙江也就这样从中国的一条内河,变成了中俄之间的界河。

近代史上,中国领土大片地丧失,这还是第一次。

条约另外规定,“由乌苏里江以南所有之地,此地如同连接两国交界明定之间地方,作为大清国、俄罗斯国共管之地。”这一规定为沙俄两年后吞占乌苏里江以南的中国领土埋下了伏笔。《瑷珲条约》的签订,使俄国喜出望外,它发现清政府比它想象的还要愚蠢无知。所以,它渴望再有机会跟清政府谈判,以便再捞些实惠。

《中法新约》:晚清政府的外交“战利品”

1885年(光绪十一年)6月9日4点,法国驻天津领事馆,一面三色旗冉冉升起,大清帝国的钦差全权大臣李鸿章向站立在使馆院内的一队清兵发出命令,清兵一声喊叫,只听得几声大炮的轰鸣,烟雾回旋,使馆院内站立的数十名清朝官员和法国外交官庄严肃穆,这是在向法国国旗致敬。

中国近代史上,又一个屈辱的条约《中法新约》今天在这里签字。

在震耳的礼炮声中,中国的钦差大臣李鸿章和另外两名钦差相继在和约上签字画押,接着,法国公使也相继在和约上签字。

这是一次胜利者饱尝失败耻辱的奇特外交。

在这份和约里,中国承认自己的藩属国越南为法国的保护国,两国派员会同勘定边界;在中国边界指定两处通商,法国商人可以在此居住,法国政府在此设立领事馆;法国货物进出云南、广西边界照现在通商税则减轻;日后,若中国拟建铁路时,应与法国商办;与此同时,法国从基隆和澎湖撤军。

条约签订仪式结束以后,照例是举行盛大的宴会,庆祝条约的胜利签订。应邀出席宴会的有外国各领事及在天津的高级官员。卖国贼、侵略者,伙同法国侵略者、宰割中国的英国外交家,这一伙人在酒宴上相互干杯,祝颂中国皇帝和法兰西总统身体健康,随后,李鸿章和法国公使巴德洛交换酒杯饮酒,以显示中法新关系的诚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