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十二帝(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1 22:00:05

点击下载

作者:张大可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三国十二帝

三国十二帝试读:

自序

三国鼎立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代。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气象万千;三国时期的军事,金戈铁马,气势壮阔;三国时期的经济,变革重大,承先启后;三国时期的外交,纵横捭阖,奇峰迭出;三国时期的人物,英雄辈出,业绩昭著。特别是三国人物,三国故事,自宋元以来由于平话、戏剧、小说的传播,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常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三个臭皮匠,凑个诸葛亮”、“说曹操,曹操到”,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熟语,可见三国故事影响之深。由于三国鼎立,“人谋”规划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三国时期人物的复杂关系,他们的智慧谋略,给人们留下了很多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从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受到很多启发。这就是三国故事历久不衰,人们津津乐道的原因。改革开放后发展市场经济,有人把三国谋略用于市场竞争,引入管理思维,获得成功,更增添了三国故事的活力。

人们熟知三国历史,大多来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一部演史小说,演史情节多有虚构,但它又不同于时下的一些戏说电视剧,任情所为。《三国演义》对历史的演说还是比较严肃的,它的虚构多为夸张,或张冠李戴,移甲作乙;或遥情想象,补充细节,很有分寸。如何看待《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以及本书正说历史的关系,提出以下看法,以供参考。《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演义》,为了顺口,流传中去了一个“志”字。《三国演义》是一部成功的演史小说。演史小说,目的是普及历史,要人们记住历史,敬畏历史,给人以借鉴,宣扬某种精神。演史小说的前身,多是宋元平话。宋代积贫积弱,外患严重,统治者醉生梦死。有识之士,以平话戏曲宣传历史知识,唤醒民众,居安思危。只有真实的历史,才能有借鉴的实际意义。但为了人物形象的生动完整,往往有细节的虚构,并集中在几个人物身上,以突出作者所要宣扬的精神。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关羽是忠义的化身,曹操是权奸的化身,这几个人物虚构较多。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说《三国演义》七实三虚,现在有人做了文本对照的计量分析,有63%言之有据。《三国演义》半文半白,许多段落在《三国志》中可以找到。诸葛亮等几个人物的细节虚构,占了《三国演义》虚构的一多半。如果进一步做分层次的计量分析,那《三国演义》就不是七实三虚,而是八实二虚,即80%以上的描写有史实根据。可以说细节虚,主线实;枝叶虚,主干实。因此,我们要极力避免两种偏向。一是研究《三国演义》,不能不重视历史,要研究历史,对照历史。如果不懂历史,又不肯下功夫,往往以“虚构”二字涵盖一切,可以说带有这种偏向的研究,就是在“虚构”中研究,所做的艺术分析,也自然是“虚构”的分析,使读者不得要领。反过来,另一种偏向,研究历史,正说历史。也不能不研究《三国演义》的艺术虚构,否则会把《三国演义》看成戏说历史。正说三国历史,就要处处批《三国演义》,同样是一个大错误。

此外,对于《三国演义》中历史人物情节的虚构,还需要做进一步分析。以诸葛亮为例,他的出场是刘备三请诸葛亮。《三国志》记载只有“凡三往,乃见”五个字,而《三国演义》竟用重笔描写,在第三十七回和三十八回两个回目中,从年底到来年的阳春三月,“凡三往”,洋洋洒洒五六千字,许多情节都为虚构。特别是刘备最后见诸葛亮,不仅“斋戒三日,熏沐更衣”而往,而且到了草堂,见诸葛亮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于是“拱立阶下,半晌,先生未醒”,刘备立等达数小时之久。这一细节描写,既表现了刘备礼贤之诚,又烘托了诸葛亮的不凡,真是一箭双雕,生动地再现了君臣相遇,鱼水情深的场景。实际生活似乎不大可能如此,但这一改天换地的君臣相遇,如此这般才能见其不同凡响,使人深信不疑。由于“凡三往,乃见”这一大前提史实是真实的,其中的细节描写不过是遥情想象,这等虚构,不是子虚,而恰恰是补充了史实,因此,它不是虚构,而是艺术真实,补充了被史料省略了的实际上理应发生的事实,只是略显夸张而已。再如诸葛亮舌战群儒,也是遥情想象。诸葛亮过江谈判,说服孙权抗曹,帮助刘备夺荆州,孙、刘双边平等同盟,这是何等大事,何等艰难的谈判!舌战群儒,既刻画了诸葛亮,同时也是补充了在实际谈判中讨价还价的历史真实。再如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大前提真实,细节虚构,这些地方就不能以文字的计量统计来判定真实。其他如神借东风、三气周瑜、抢占彝陵、智算华容道等为小说家的增饰,用以烘托诸葛亮的多智,这些地方是枝叶虚,主干实。《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写赵云七十岁,能连斩五将的战斗场面,纯属子虚,但在总体结构上,仍属枝叶,不是主干。这等虚构,只是热闹,也给赵云一个回光返照。这一回写的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先胜后败,而赵云是全军而返。这里写赵云还是为了衬托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夸张先前的实有胜利用以冲淡失败的阴影。这些地方的虚构,是完全的小说情节,但罗贯中仍然要捕捉一些史影。

小说家创作,因文生事,即按情节发展编造故事;历史学家创作,以文运事,即用文学之笔写实有之事,二者完全是两回事。但在操作中却有交叉,以及难点、盲点,掌握分寸就是大手笔。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兼有史笔与文笔之长,章学诚七实三虚的直感,可为定评。罗贯中以讲史为主,以警世为用,所以读《三国演义》,不带几分历史眼光,以戏说观之,则不得要领。同理,正说三国,如果以《三国演义》为靶子,以戏说眼光看演义,同样犯错误。

我爱好三国史,做过一些研究,写了几本书,有《三国史研究》、《三国史》、《三国人物新传》等。《三国史研究》1988年在甘肃人民出版社初版,2003年在华文出版社再版。这是一本论文集,评述了三国时期的一些重大史事与人物,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书的写作是华文出版社杜海泓同志提出的课题,建议我按照“正说历史帝王故事”的通俗形式,说一说三国十二帝,我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这个建议。因为三国历史、三国人物太有意思,许许多多层面、形形色色的人生故事,非常接近我们的现实生活。因为那是一个人们拼争的时代,许多人生哲理,与今天快节奏的生活所呈现的人生似曾相识,所以昨天的人生,可以为今天的人生提供借鉴和启迪。善读历史,就能感悟人生。我希望人们从三国人物中读出你的精彩人生。我的笔力有限,可能表达得不那么完美,读书也是一种创作,我的讲述权作抛砖引玉,诱发出读者你自己的创作吧!

基于上述构想,所以本书三国十二帝,着重不是三国演进的历史过程,而是三国鼎立是如何形成的,曹、孙、刘三家何以在群雄角逐中脱颖而出,由弱变强,取得胜利。因此,作为三国人物,当以三方创业之主为中心内容。曹操虽然只是做了周文王,他没有直接篡汉建立魏国,曹操称魏武帝是曹丕篡汉后追尊的,但曹操才是魏国的真正奠基人,所以本书把魏武帝曹操列入十二帝,此乃仿效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为项羽、吕太后立本纪之例,重实录,这才是历史的真实。讲三国鼎立,舍去曹操,那是不可想象的。

三国鼎立的形成,是一部金戈铁马、异彩纷呈的历史活剧。曹操、刘备、孙权三位创业之主,以及三方的谋臣武将,个个超群绝伦,他们在暴风骤雨般的激烈斗争中展示人生抱负,不失时机地建功立名,创造了一个时代。曹操、刘备、孙权都有实现一统天下的壮志,但又全都是失败的英雄,三分归一成就了司马氏。话说三国,到了结局不免是一曲挽歌。《三国演义》电视剧主题歌说得妙极了,正可以借来作为本文的结束语。歌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本书2006年在华文出版社出版,引起社会的关注。台湾知本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刘灿荣社长引进本书在宝岛出版,笔者欣然表示同意,这也是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希望本书也能得到台湾大众的喜欢和批评。本书地图为南京三江学院许盘清提供,人物画像为桂林工学院艺术设计系青年教师刘坚提供。本书纪年采用双重法,纪年用公元,用阿拉伯数字,月份仍依历史记载用汉字大写,表示中国农历纪年的月份,特此说明。历史已翻过十八年,现今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亢博剑社长建议重版此书,由编辑吴素莲细读审阅,提高了本书质量。借本书出版之际,表示衷心感谢!作 者2018年4月第一章 三国鼎立形成的历史原因

说起三国十二帝,首先要探寻的问题是,历史何以三分?因此本章开篇,先集中说一说三国鼎立形成的历史原因。多因素的历史原因

汉末历史何以形成三分,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是不能够回答的。学术界所流行的经济均衡论导致了三分,即北方经济遭破坏、南方经济发展形成南北均衡而成为三分的立国基础的说法,只是历史的原因之一,而绝非必然的决定性因素。因为封建的自然经济以独立的小农经济为基础,无需均衡也可成割据态势。早在春秋战国之际,长江流域就有巴、蜀、楚、吴、越的割据。至汉末,割据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刘璋、刘表,甲兵资实,不弱于孙吴,更不减于刘备,何以要待刘备来建立蜀汉而与曹、孙成鼎立之势呢?可见三分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

从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年历史发展的轨迹看,王朝兴衰,军阀混战,群雄割据,南北对峙迭次出现,而三国鼎立却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一次历史存在,可见这一局面是历史上的一个特例。特例是历史发展中的变异,而导致变异的历史原因,就不是常规的必然性,这是简单明了的逻辑。“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发展的必然规律。当然也可以将此看做是封建地主阶级经济发展的一种周期性运动。因为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即使在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下,“在某种程度上仍旧保留着封建割据的状态”,中央集权力量一旦削弱或解体,就要出现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割据混战破坏生产力,给人民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所以它是不能持久的。天无二日,人无二王,人心思统一。所以秦、西汉、隋、元、明等封建王朝解体后,很快就走向了统一。但中国历史上有东晋与北方十六国之对峙,有南北朝之对峙,有北宋与辽之对峙,有南宋与金之对峙。这些现象都有比较复杂的原因,而不能单纯用“经济均衡”加以解释,更何况三国鼎立。东汉末13州政区

三国鼎立有着多方面的历史原因,是经过极其复杂的历史演变才形成的。概略地说,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出现了三分鼎立的局面,这是由于三分的人才均势、地理均势、政治均势等多种历史原因的交叉作用才形成的。在这些历史原因的形成中,“人谋”起了主导的作用。汉末人才三分

三分的奠定,首先是军阀混战使汉末人才分散,形成了曹、孙、刘三个坚强的领导集团。

汉末军阀,像穷凶极恶的董卓,顽悍乐杀的公孙瓒,贪利恃宠的陶谦,倏彼倏此而横的吕布,狂愚而逞的袁术,雍容论道的刘表,昏庸懦弱的刘璋,都无戡乱之才,他们在群雄角逐中注定要被歼灭。而志大才疏的袁绍,文武兼备的曹操,弘毅宽厚的刘备,任才尚计的孙权,都有统一天下之志,任人有方,驭才有术。而后袁绍败亡,遂演成了三分之局。

东汉末军阀混战,为何人才三分,这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是一系列偶然事变的分合所形成的必然之势。在乱世之中,局势未明朗之时,际遇交合带有较大的偶然性。但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天下扰攘,君择臣,臣亦择君,又是必然之势。荀彧、郭嘉、董昭,初投袁绍,后归曹操。鲁肃与刘晔友善,最初欲依巢湖郑宝,而后两人分道扬镳。诸葛瑾、诸葛亮,同胞兄弟,一个辅孙权,一个佐刘备。所以,东汉末年的人才形成三分而未若江河之归大海,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试分析如下。

客观原因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汉朝还没有完全失去其继续存在的合理性,刘姓皇帝仍是一面旗帜。两汉儒学昌盛,它所宣传的君权正统观念深入人心,士大夫多尚气节,袁绍在反对董卓废立时就说:“汉朝统治天下四百年,恩泽深厚,赢得全天下人民的拥护。如今皇帝虽然年幼,但没有什么不良行为,董公想要废掉合法的嫡长子,换立一个庶出兄弟,恐怕满朝公卿是不会答应的。”二是东汉世家大族正处于上升时期,多名节之士。尤其是两次党锢之祸,士大夫反对宦官专政,赢得了天下人的归心。这两个客观因素,对曹操有得有失。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占了优势,四方人才多归往之,这是得。但曹操出身于宦官集团的庶族,初起时不敌袁绍,不仅使得一部分北方士人流归了袁绍,如沮授、田丰、审配等;而且延迟了他统一北方的时日,眼看孙权坐大,刘备寄居荆州而不能及早消灭,这是失。关东军讨伐董卓,孙坚力战第一,义动天下,也赢得了一部分人才的归心。张昭、周瑜、程普、黄盖等倾心辅佐孙氏兄弟,这是孙吴之得,反之则是曹操之失。刘备以帝室之胄,“受左将军之命,躬膺天子之宠任,而又承密诏以首事,先主于是乎始得乘权而正告天下以兴师”(王夫之语,《读通鉴论》卷九),露布衣带诏讨曹,使曹操蒙受“托名汉相,其实汉贼”(周瑜语,见《周瑜传》)的恶名,刘备则以正统自居。诸葛亮辅刘备,不仅仅是报三顾之恩,而且也是扶持正统。这是刘备之得,亦是曹操之失。

主观原因 也有两个方面。一是曹操的对手刘备、孙权都是人中之杰,总揽英雄有很大的号召力。二是曹操品德不济,奸险诈伪,暴虐无比,使得一部分智士远离了他,像诸葛亮、庞统等人宁肯归隐待时,也决不北投曹操。陈宫、张邈之叛,就是鄙薄曹操的为人。曹操傲慢,把蜀中使者张松推给了刘备,这是最大之失。曹操不仁爱士民,多次屠城,滥杀无辜,并在征战中颁布了“围而后降者杀无赦”的军令,所以他始终未能获得“天命攸归”的舆论。曹操兵围汉献帝,失人臣礼,始终带着“汉贼”的帽子打天下。曹操的这些弱点为孙、刘所利用。因此,曹操不能像他的先辈汉高祖、汉光武那样囊括天下英雄,也就不能统一天下,只好做了个半壁河山的“周文王”而遗恨九泉。赤壁大战图三大战役改变历史走向

袁曹官渡之战、曹刘赤壁之战、吴蜀夷陵之战,是三国鼎立形成过程中的三大战役。三大战役的发生和胜败结局出人意料,特别是前两次大战,改变了历史统一的航向,仿佛有一种冥冥的力量在支配和引导历史步入三分之局。

官渡之战,奠定了北方的统一,消除了一个争天下的强手;赤壁之战曹操受挫,孙刘之势渐强,于是奠定了三分之势。本来这两次战役都有统一天下的可能。袁绍鹰扬河朔,雄视天下,设若官渡之战袁胜曹败,袁绍君临天下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曹操统一北方,“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吴主传》裴注《江表传》),若赤壁战胜,称孤道寡乃必然之势。但这两次战役都是强者败,弱者胜,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从而改变了历史的天平,使偶然因素变成了必然之势。这里的“偶然”,是指曹操官渡告捷,孙刘赤壁战胜,带有“偶然性”;但已然胜利之后,使形势逆转,弱者成为强者,这就是“必然之势”。反过来说,叱咤风云的袁绍和曹操,不听谋臣劝谏,丧失了取胜之道,只是“偶然”的一着失计,造成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必然”后果。

夷陵之战,终止了孙刘结盟东西夹击曹魏所取得的战略优势,结局蜀弱吴孤,但它确立了三分的地理均势,鼎立之局不可逆转。

兵家胜败,乃事理之常,为何三大战役,一战之得失改变了历史的航向呢?首先是因为交战双方拼尽了全力大决战,可以说失败的一方输了老本,形势逆转无可挽回。其次是,三大战役的发生,总是强势的一方在错误的时间发动了一场错误的战争,交战双方均为人杰,一方错误则给对方带来机遇,于是“人谋”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五次荆州争夺,形成三分地理均势

何为地理均势 所谓地理均势,是指割据集团利用地理条件抗衡对方的一种策略。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使用的是戈矛甲盾作战,因此占有险固地利的一方在争雄角逐中明显地具有优势。中国的地理形势是西北高,东南低,东面、南面都濒临大海。所以王朝更替,割据争雄,一再演出北方战胜南方的历史现象。“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史记·六国年表序》)。隋唐统一,兴于西北;明清战略,重在西北。南北朝对峙,五代十国战乱,两宋与辽金之对峙,总是北方战胜南方,其中地理形势是一大因素。这是因为,偏安东南的割据政权,被大海封闭,没有回旋余地;又处于低地,攻守不利。占有中原的北方政权,不仅占有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而且也是传统文化的正统所在,政治上也占优势。再看区域形势,从南北看,横贯东西的长江把中国地理划分为南北两大区,南北对峙,南方政权总是依赖长江为天堑。从东西看,以华山、秦岭为界,劈成西北、西南两个闭锁地区,险固便,形势利,中原有事,这两个区域常为割据之境。在三国以前的西汉末年,就有隗嚣据陇,公孙述据蜀的先例。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陇蜀也是最先成为割据之地。

荆州形势,兵家必争 荆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还可以从三国以后南北对峙政权的攻守中得到证明。南北朝对峙,荆州之重,终六朝之世,系举国之安危。南朝宋齐梁陈,荆襄镇将,资实甲兵,占全国之半。北宋覆亡,宋高宗南渡,由于荆襄固守,得以保守半壁河山一百余年。北方统一南方,总是用兵荆襄。南方政权,丢失荆襄,也就随之灭亡。所以顾祖禹总括说:“盖江陵之得失,南北之分合判焉,东西之强弱系焉,此有识者所必争也(《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八)。”所以,袁术据淮南,首先就是争荆州,孙坚为之丧身襄阳。曹操挟献帝都许昌以后,连年进攻荆州,因北方未平而未得手。诸葛亮的《隆中对》,劝刘备据荆益,就是着眼于三分的地理均势。诸葛亮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鲁肃说:“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鲁肃语,见《三国志·鲁肃传》)荆州如此重要,其势为曹孙刘三家所必争。因为曹孙刘三方,谁占领荆州,谁就在实力上可以得到很大的增强。曹操占领荆州,逼降孙权以统一天下;孙权占领荆州,要全据长江与曹操抗衡;对于刘备来说,荆州是立身之地,借此而居以待天下之变。荆州成了曹孙刘三家逐鹿中原的冲要,它的归属将影响历史步伐的节奏。三方军事斗争从公元208年曹操南下起到公元222年夷陵之战画上句号为止,前后十五年,发生过五次大战役,即五次争荆州。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中的两大战役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皆在其中,使荆州三易其主,由此可见争夺荆州的激烈。荆州城孙权灭黄祖

第一回合,曹操南下,兵不血刃下荆州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一月,诸葛亮发表隆中对策,替刘备制定的战略方针中,首要的目标就是夺取荆州,然后西进益州,东联孙吴,北拒曹操。刘备长期驻屯荆州,“总揽英雄,思贤若渴”,有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文武相助,加之近水楼台,最有利于夺取荆州。但以兴复汉室为己任的刘备,从有大恩于己的同姓手中夺地盘,名不正言不顺,最为天下之忌,刘备需要等待时机。但曹孙两方岂容枭雄刘备从容得荆州,他们都积极准备抢夺荆州。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春,孙权建柴桑行营,亲自统兵抢先发动荆州之战,一举歼灭江夏黄祖,打开了荆州的东大门。与此同时,曹操做了充分的备战,也于公元208年春在邺城造玄武湖训练水军。七月,他率三十万大军南下,是他征战以来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志欲一举定江南。刘表也预感到荆州继袁氏灭亡之后次当受兵,二子又不睦,军中各有彼此。刘备从新野移驻樊城,伺机而动。刘表面临内忧外患而束手无策,忧愤成疾。曹军南下,声势浩大,刘表被吓死,其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不战而降。曹操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兵不血刃下荆州,在争夺荆州的第一个回合中,强势的曹操占了头筹。

第二回合,赤壁之战,曹孙刘三分荆州,拉开了鼎立的序幕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是曹孙刘三方争夺荆州的第二个回合。此役孙刘结盟,挫败了曹操南下的势头,三家瓜分了荆州,初步形成三分鼎立之局。曹操占据南阳郡和江夏郡北部,以襄阳为重镇,阻止联军北上。孙权占据了南郡和江夏郡南部,全据长江形势,打通了西进益州的大道。刘备据有江南四郡:武陵、长沙、零陵、桂阳,有了立足之地。按照战前诸葛亮使吴所订双边协定,赤壁之战后荆州归刘成鼎足之形(事详《三国志·诸葛亮传》)。所以刘琦死后,孙权表荐刘备为荆州牧,并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巩固联盟。刘备则表荐孙权为车骑将军,领徐州牧。孙刘双方互相推荐,达成了势力范围的默契。从荆州北上宛洛,是刘备发展的方向;从扬州北上徐州,是孙权发展的方向。当时长江上游有刘璋,汉中有张鲁,关中有马超、韩遂。这是三个互不统属,而又均无远略的割据集团。曹操占有大江以北的整个中原地区,兵强马壮,仍有力量时时卷土南下。与曹操争天下的刘备和孙权,处在长江中、下游,无论地利和人力,均不能单独与曹操相抗。为求生存与发展,孙刘联盟抗曹,唇齿相依,形势使然。

第三回合,孙刘两家争荆州江南三郡,联盟发生裂痕 公元214年,刘备得益州,势力壮大,荆州居吴国上流,孙权感到西强东弱,因而向刘提出索还荆州的要求。关羽坐镇南郡,兵力强盛,孙权不敢强求而仅讨江南三郡。刘备、关羽不允,孙权派吕蒙强夺江南三郡,刘备引兵东下。曹操趁势夺取汉中,益州震恐,成都一日数十惊。大敌当前,此次孙刘两家没有大动干戈,通过外交谈判达成协议:两家中分荆州,以湘水为界,南郡、武陵、零陵西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孙权退出了强夺的零陵郡,只得到长沙、桂阳两郡,心中实不平,联盟发生裂痕。

第四回合,孙权袭杀关羽,夺取荆州,联盟破裂 孙刘中分荆州,刘备认为自己已用长沙、桂阳郡换了孙权的南郡,问题已经解决,从而放松了警惕,到公元219年,刘备夺得了曹魏的汉中、上庸两地,关羽又威震荆襄,势力迅猛发展,再次打破了东西均势,孙权震恐而偷袭荆州。这时,曹魏采取了挑动吴蜀相仇的策略,拉拢孙权,创造了孙权放胆进攻的条件。孙权派吕蒙偷袭南郡,擒杀关羽,是荆州争夺的第四个回合。此役之后,孙刘联盟破裂,两家敌对,曹丕趁此称帝篡汉。

第五回合,夷陵之战,荆州归吴,三分地理均势形成 孙权破坏了联盟,心惊胆战。他为抵御刘备复仇,避免两线作战,向曹魏称臣。这就是发生夷陵之战的背景。夷陵之战,是荆州争夺的第五个回合。刘备失守荆州,也就丧失了隆中路线所规划的北伐条件,被困于四塞之地的益州,他绝不甘心。刘备认为,伐魏,力量不足,讨吴,自谓可胜,加之为关羽报仇,可以激扬士气。因此,夷陵之战不可避免。结果是一败涂地,战后蜀弱,吴孤,后来吴蜀虽然重新修好,也只能自存,曹魏强于吴蜀的形势不可逆转。诸葛亮的隆中路线,伴随夷陵之战的发生而中道夭折。

综上所述,荆州争夺的五个回合,有三个回合发生在联盟内部,而且一次比一次升级,最终以吴胜蜀败荆州归吴而结束。设若夷陵之战胜败易主,局势难以预料,若果还是三足鼎立,则荆州争夺仍不会结束,不达均势则不停止。 葛鲁外交显神威

葛鲁外交是三国外交的前奏,是指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和鲁肃两人根据当时形势不约而同提出的孙刘两家联合共拒曹操的构想,史称葛鲁之谋,即葛鲁外交。赤壁之战,正是由于有孙刘两家的联合,才挫败了曹操,拉开了三国鼎立的序幕。

赤壁之战前的统一形势?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形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曹操在北方经过了十二年的征战,先后剪除了陶谦、吕布、袁术、袁绍等军阀集团,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凯旋,清除了南下的后顾之忧,全国统一的趋势日渐明朗。当时全国还有七大军事集团。北方四大集团:曹操雄踞中原,辽东有公孙康,关西有马腾、韩遂,汉中有张鲁。南方三大集团:长江上游益州有刘璋,中游荆州有刘表,下游江东有孙权。这六大军事集团中,曹操最强,已占有天下之半,“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其他任何一个集团都不足与之单独对抗,曹操具有统一全国的势头。

葛鲁外交的提出与实现 公元207年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替刘备规划三分天下的蓝图,提出东联孙权,北拒曹操,夺取荆益的战略方针。当时孙权正按鲁肃、周瑜、甘宁等人提出的全据长江,北抗曹操的战略方针积极备战西征。公元208年,孙权移行营于柴桑,发动了讨伐刘表的荆州之战,一举歼灭了江夏的黄祖。刘孙两家都要夺取荆州,发生战略矛盾,因此,诸葛亮规划的孙刘联盟,只是一厢情愿的构想,没有实现的条件。

公元208年七月,曹操大举南下,形势急转,鲁肃敏锐地看到刘表不足以抗衡曹操,他立即向孙权提出修正全据长江的战略方针,调整为联合荆州,共拒曹操的战略方针。鲁肃对孙权说:“荆州内部矛盾重重,刘表的两个儿子刘琦、刘琮一向不和,军中诸将分成两派,各自拥护一方。刘备一世英雄,寄居荆州,若刘备能与荆州方面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当支持他们,和我们结盟交好;如果不能,就应当相机行事,另想办法。”八月,曹操兵临荆州,刘表惊吓而死,形势危急,鲁肃主动要求以吊丧为名,出使荆州,慰问军中诸将,并劝说刘备,安抚刘表旧部,齐心协力,对付曹操。孙权完全采纳了鲁肃的建议,当即命他启程前往荆州。鲁肃昼夜兼程,等赶到南郡(治江陵,故城在今湖北江陵东北),形势又发生突变,刘琮投降曹操,刘备战败南逃。正在千钧一发之际,鲁肃临危不惧,毅然亲赴前线,在当阳(今属湖北)长坂坡遇见刘备,转达孙权旨意,劝说刘备与孙权联合。刘备处在败军之际,正待有人支持,自是欣然同意,于是率领残部向东退走,驻扎鄂城,靠拢孙权。孙权采纳鲁肃联荆抗曹的策略,至此出现了孙刘联合的条件。但孙权的战略修正是曹操大举南下逼出来的,诸葛亮奉命随鲁肃过江,在柴桑行营舌战群儒,驳倒投降派,在鲁肃的推动下,孙权让步,答应两家联合,打败曹操,荆州归刘。用诸葛亮的话说,就是两家联合抵抗曹操,曹操一定会战败,退回北方。这样一来,“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这就是赤壁之战拉开鼎立序幕的来历,孙刘两家在战前的双边谈判中就确定了。这完全是曹操急于东进发动赤壁之战带来的后果。也就是说,是曹操推动了孙刘结盟,发动赤壁之战是一个战略性的错误。

葛鲁外交显神威 葛鲁外交实现了孙刘联盟,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赤壁战后,孙刘互为犄角,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公元212年,孙权作濡须坞,公元214年又攻下皖城,筑起了巩固的江北边防,凭借长江之险。公元214年刘备得益州,有了立国根基。215年刘孙争荆州南三郡,蜀兵东下。曹操趁机进兵汉中,占了便宜。但是这一次曹操仍未掌握好火候,又失之于早,成全了两家和解。孙刘中分荆州,又协同作战,孙权围合肥,刘备取汉中,曹操东奔西突,疲于奔命,只好临江而叹,逾秦岭而生畏。公元219年,关羽北伐,威震荆襄,是孙刘联盟达于巅峰的表现。假如此时,孙权在东,全力向北,一支出合肥,一支取徐州,刘备在西,率益州之众出秦川,曹操是无法应付的。再假如吴蜀取得全线胜利,蜀得关中、襄阳,吴破合肥、徐州,或者这四个方向只取得一半的胜利,都将使中原震动,人心倒向,从而打破平衡,使曹魏陷于危局,三国的历史就要重写了。

吴蜀重结盟好成鼎足 历史不能假设,葛鲁外交中途夭折,结果是孙权背谋,夺得荆州,演成鼎立之势。但小国自相残杀,大国渔利,吴蜀均不免灭亡。这一总体形势,决定了吴蜀联盟才能生存,所以金戈铁马之后,仍能握手言和。公元223年,邓芝使吴,吴蜀通好,葛鲁外交进入了三国外交阶段。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吴蜀订立中分天下的盟约,三国鼎立的政治均势形成,三分对峙之局不可逆转。三国鼎立之谜

三国鼎立之谜,就是人们经常提出的问题: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综上各节所述,三国鼎立形成的历史原因是极其复杂的。就根本性的历史原因来说,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所形成的三分人才均势和三分地理均势是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汉末战乱形成的“人才三分”是“时势造英雄”;如何平乱世,“人谋”规划了三分之局,则是“英雄造时势”。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而总趋势,则是前者为因,后者为果。即三国鼎立是“人谋”所结之果。也就是说,“人谋”在三国鼎立形成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人谋”规划三分的核心是谋求地理均势,同时又谋求政治均势,而地理均势是政治均势的前提条件。所以,三国形成时期曹、孙、刘三方的军事斗争和外交斗争都是围绕荆州的争夺而展开的,随着荆州归属的解决才形成了三分地理均势,而后出现了三分的政治均势。至此,三国鼎立的对峙,就成为了必然之势,也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了,曹孙刘三方都无力统一天下。陈寿撰《三国志》,只有纪传,而无表志,着重记载三国形成时期的人物,可以说是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这一历史演变的主旋律,即“人谋”在形成三分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一部《三国志》,共载了四百四十一人的传记,最耀眼的是谋略人物而不是军事人物。三国人物传记的分合排列以类别与时序相结合,重心突出的是政治谋略人物。如曹魏的五虎将张辽、乐进、于禁、张合、徐晃按类为一传,他们排在程昱、郭嘉等谋士传之后。蜀国的五虎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为合传,列在诸葛亮传之后。吴国以张昭、顾雍、诸葛瑾、步骘等政治人物合传居前,程普等十二员虎将合传在后,文武双全的周瑜、鲁肃、吕蒙等人合传在二者之中。陈寿论人,重在人物器识的发挥,不时做比较。如将刘备与曹操相较,认为刘备“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又将蜀汉的庞统和法正与曹操谋臣比较,认为庞统可与荀彧为仲叔,法正与程昱、郭嘉相俦并。从陈寿所写《三国志》的重心和对人物传记的布局、品评来看,用意重在探索三国鼎立形成的历史原因和“人谋”的作用。三国人物的这一特点,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研究三国人物,可增长才智,吸取他们的教训,可避免犯错误,运用三国谋略,可增加事业的成功概率。三国人物,可歌可泣,三国历史,应当敬畏。三国鼎立图《三国志》(宋刻本)明崇祯刻本《三国志》书影第二章 曹刘孙三家集团的兴起

东汉末年的军阀大混战,在激烈的社会抗争中,英雄出世,演出了三国鼎立的历史活剧。三国鼎立的创业之主曹操、刘备、孙权,他们三人是三国时代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所熟知的英雄人物。三人相较,各有长短。曹操谋略最优而奸险诈伪;刘备弘毅宽厚而见事迟疑;孙权任才尚计而能屈能伸,都是人间英杰,成为创业之主而鼎峙三分。《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曹操第一,称他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认为刘备第二,“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有汉高祖的气度,是一个英雄;评孙权“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显然是第三位的人物。三国鼎立的地盘阔狭,可以称量三人的才能大小,应该是曹操第一,孙权第二,刘备第三。曹孙刘三个集团的兴起,与三人的才识、经历有至关重要的关系。知人论世,说三分,很大程度就是评说曹孙刘。东汉末年的军阀大混战

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割据兼并的结果。公元190年关东起兵讨董卓,爆发了东汉末年的军阀大混战,群雄林立,东汉统治崩溃,实际上已名存实亡。

董卓乱政 董卓是东汉末穷凶极恶的大军阀。公元189年,他带兵入洛,专断朝政,擅废立,成为汉末军阀混战的导火线。

董卓字仲颖,陇西郡临洮县人。两汉时期的临洮县即今甘肃岷县,那时是一个防御羌人的边陲重镇,为陇西郡的南部都尉治。这一带山高水险,本是羌中之地。这里的人民,与羌人交接,骑马弯弓,养成了勇武剽悍的习性。董卓就是在这样的地理环境和社会习俗中成长起来的一个雄略人物。董卓又出身于一个武官家庭。他父亲董君雅是颍川纶氏县尉。县尉领一县之兵。董卓生来力大体壮,有一副好身躯,粗猛有谋,史称他“膂力过人,双带两鞑,左右驰射,为羌胡所畏”。他青年时游历羌中,尽与羌豪相结,精通羌人之事,被羌人视为豪侠好汉。董卓成为大军阀,他的基干队伍就是以羌人为主体的凉州兵。董卓像

董卓是在东汉对西羌的部族战争中培植起来的军阀。西羌扰边是东汉严重的边患,兵锋祸及的地区,为今甘肃、陕西、山西及四川北部等广大地区。干戈绵延的岁月,从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至灵帝建宁三年(公元170年),长达六十三年。董卓年少从军,他从一个行伍吏卒,升迁为中郎将、前将军,就是在羌汉战争中一步步升上来的。他二十多岁时为凉州兵马掾,击破羌胡,“斩获千计”。公元167年,董卓约三十五岁,为中郎将张奂司马,大破寇掠关中的东羌、先零羌,斩其酋豪,首虏万余人。公元184年,董卓为东中郎将,镇压山东黄巾军,兵败抵罪。公元185年又被起用为破虏将军,从张温西征韩遂,六路大军,五路败退,唯董卓一军不败,升为前将军,与皇甫嵩齐名。此时董卓已拥兵自重。公元189年,灵帝征董卓为少府,要他交出兵权,董卓抗命不就。灵帝又改拜董卓为并州刺史,调离关中。董卓仍不交兵权,带领凉州兵驻屯河东观变。何进召董卓,他闻命星夜上路,带兵入洛。

公元189年,灵帝死,汉少帝刘辩即位,何太后临朝,外戚何进为大将军。当时多数的朝官名士,包括袁绍、袁术在内,还想挽救将倾的东汉大厦,他们与何进联盟诛宦官。出身宦官的寒族地主豪强代表人物曹操也加入了谋诛宦官的行列。宦官集团,极端孤立,何进不费吹灰之力就杀了蹇硕,夺得了对禁军的指挥权。但是代表皇权的何太后反对诛除宦官,何进召四方猛将豪杰入京,以兵谏胁迫太后。当时曹操、陈琳等人主张何进专命诛宦官,先斩后奏,何进也确实拥有这样的实力。何进没有听从,他有两个考虑。一是投鼠忌器,为了维护皇权的神圣,何进不愿专命诛宦官。二是专制制度,矫命独断乃欺君之罪,何进不愿犯宫阙之怒。所以召诸侯入京强行请旨诛宦官。殊不知用强力胁迫太后,实际上就是蔑视皇权,等于“倒持干戈,授人以柄”,恰恰足以煽起董卓穷凶极恶的觊觎野心。结果宦官先发制人,杀了何进,袁绍、袁术合力消灭了宦官,却没有力量阻止董卓入京。东汉宦官政治就像人的癌症晚期一样,伴随着宦官的诛灭,东汉政权也就瓦解了。董卓入洛,步骑不过三千人。在当时京师官兵甚盛。司隶校尉袁绍拥有禁军的指挥权;其时曹操任典军校尉;后将军袁术控制了大将军何进的部曲;济北相鲍信又募来一支山东兵;执金吾丁原有骁将吕布。这些力量合起来十倍于董卓而有余。由于董卓三十余年的行伍生涯,具有身经百战的经验,当时的东汉朝廷里,没有一个将军是他的对手。董卓觉察自己势单力弱,但他十分狡诈地运用权谋虚张声势。他过四五天就将部众在夜里暗地拉出军营,天明“乃大陈旌鼓而还,以为西兵复至,洛中无知者”。董卓这一手竟然镇住了一时人杰袁绍、袁术、曹操等人,他们纷纷逃出京师,禁军及何进的部曲统归于董卓。董卓又离间丁原部曲,使吕布杀丁原而并其众,收吕布为义子。于是董卓势力大盛。

董卓入洛所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废帝更立,控制皇权。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随后又杀弘农王及何太后,拔掉了朝官和名士所凭借的旗帜。董卓立灵帝少子陈留王刘协为帝,这就是汉献帝。汉献帝时年九岁,被董卓玩弄于股掌之中。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自称太师,迁相国,封郿侯,带剑上殿,位在百官之上,俨然是一个摄政王。董卓入洛十二路诸侯讨董卓董卓胁献帝西迁长安

董卓废帝擅立,大权在握,野心日益暴露。他不思治国,一心谋划篡逆,放纵部下以结党羽。东汉二百余年承平,京师贵戚宅第相望,金帛财产家家殷积。董卓驱使士兵剽掳、淫掠妇女,谓之“搜牢”。何太后合葬在灵帝文陵,董卓趁机掠取陵中随葬珍宝,又“奸乱公主,妻略宫人”,“以严刑胁众,睚眦之隙必报,人不自保”,国家法纪全被践踏。

公元190年,关东起兵,董卓退出洛阳,胁迫汉献帝西迁长安,更加暴露了他的凶残性。他发掘了诸帝陵寝及公卿墓冢,搜其珍宝。董卓还把洛阳及其附近二百里内居民,几百万口驱赶入关中,将房屋烧光,鸡犬杀尽。被驱赶的人民,沿途缺粮,更遭到军队的践踏和抢掠,死亡无算,积尸满路。史称“旧京空虚,数百里中无烟火”。东汉二百余年来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巍峨帝京,成了一片瓦砾场,接着董卓又把关中弄得残破不堪。他大肆搜刮,敲剥黎民,筑坞于郿县,高厚七丈,与长安城等,号曰“万岁坞”,积贮了三十年的军粮,珍藏黄金二三万斤,银八九万斤,绵绮珠玉杂物奇玩,积如丘山。董卓得意洋洋自称:“事成,雄踞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由此,足以看出董卓把个人的荣辱,完全建立在千百万人的尸骨上。汉魏洛阳城城墙遗址宋人程大昌《雍录》中的汉长安城图

董卓为了满足他无止境的贪欲,还锥破了秦时所铸的铜人、钟虡,又毁坏了汉时的五铢钱,更铸小钱,致使物价腾贵,谷一斛至数十万。老百姓又蒙受了一层灾难。

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司徒王允用计收买吕布诛杀了董卓。当时汉献帝染病痊愈,宴会群臣于未央殿。吕布怀揣诛卓诏书前往迎请董卓。吕布同乡骑都尉李肃率亲兵十余人化装为卫士守在掖门。董卓入宫,李肃等奋起杀董卓。董卓呼叫吕布保驾。吕布宣读诏书,刺死董卓。长安百姓奔走相告,仕女出卖衣装首饰,沽酒相庆,“士卒皆称万岁,百姓歌舞于道”。一代穷凶极恶的祸国大盗,终于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而遗臭万年。

中原十年大混战 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从公元190年至公元199年(汉献帝初平元年至建安五年),是十年大混战时期,争战异常激烈,黄河两岸,淮河之北,整个中原大地化为战场,城邑村落变成废墟。

关东诸侯起兵讨伐董卓,推袁绍为盟主。关东军十倍于董卓,并从北、东、南三面包围洛阳,本可一战擒贼。当时曹操、孙坚都奋勇争先杀敌,尚有兴汉之志。袁氏兄弟袁绍、袁术,假讨董卓之名,行割据之实,各路诸侯也坐观形势,扩充势力,董卓从容撤出洛阳,浩劫两京。汉献帝西迁,中原无主,各路诸侯立即展开了火并。首先,刘岱杀桥瑁,夺了东郡。袁绍用计,引诱幽州公孙瓒南下攻击冀州,迫使韩馥让出冀州,袁绍自领冀州牧。作为盟主的袁绍,抢夺别人的地盘,关东军联盟不复存在,中原大地军阀混战就这样形成了。《后汉书》立传的有九大军阀:董卓、刘虞、公孙瓒、陶谦、袁绍、刘表、刘焉、袁术、吕布。这九大军阀按各自所代表的阶级倾向划分:士族地主集团有五:袁绍、袁术、刘表、刘焉、刘虞;寒族地主集团有四:董卓、公孙瓒、吕布、陶谦。《三国志》立传的军阀较多,除上述九人外,又增加了十二个军阀人物,立专传的有七人:臧洪、张杨、公孙度、张燕、张绣、张鲁、刘繇;立附传的有五人:李傕、郭汜附董卓传;袁谭、袁尚附袁绍传;张邈附吕布传。此外,未立传的军阀代表人物有韩遂、马腾、张超等,裴松之注做了补充。《三国志》及裴注所增加的十五个军阀人物,除刘繇为士族,张燕、张鲁为农民首领外,其余十二人全属寒族地主集团。上述共二十四个军阀代表人物,是就全国范围来说的。其中割据周边州郡的有七人:韩遂、马腾、刘焉、张鲁、刘繇、公孙度、刘虞。韩遂、马腾据雍凉,公元214年为曹操所灭。刘焉据益州,两传至刘璋,公元214年为刘备所并。张鲁据汉中,公元214年为曹操所并。刘虞据幽州,公元193年被公孙瓒兼并。刘繇据扬州,公元195年为袁术所遣孙策讨灭。公孙度据辽东,三传至公孙渊,公元238年为曹魏所遣大将司马懿讨灭。这些周边军阀,没有力量参与中原逐鹿,只是趁乱割据地盘,为一方土皇帝。董卓死后,逐鹿中原的主要有下列九大集团。依由北往南的地域态势,分叙如下。

公孙瓒集团 公孙瓒字伯珪,辽西令支人。本是家世二千石的士族子弟,由于庶出受到世俗冷遇,只得为郡小吏。后公孙瓒从戎,与塞外乌桓力战,积功为奋武将军,封蓟侯。军阀混战之初,公孙瓒手握强兵,从幽州南下,据有冀州大部及青州,与袁绍抗衡近十年,公元199年(建安四年)春为袁绍所灭。东汉末军阀割据形势图公孙赞像袁术画像

袁绍集团 袁绍凭借袁氏四世五公的高门,结交豪杰,本人杀宦官,反董卓,又位居司隶校尉之显职,被四方英雄目为人杰。公元190年,以渤海太守身份起兵讨董卓,声望冠中原,被推为盟主,驻兵河内。公元191年四月,董卓西去,关东军解体,大混战开始。袁绍不战而得冀州,一时兵力最强盛。冀州从事沮授建议袁绍东攻青州,西击黑山,北并公孙瓒,和抚戎狄,据青冀幽并四州之地南向以争天下。公元199年,袁绍并灭公孙瓒后,完全达到了他的预期目的。袁绍势力达于鼎盛,他的骄恣及野心也达于顶点,成为天下第一军阀。

袁术集团 袁术是袁绍的同父异母兄弟,因嫡出而蔑视袁绍,兄弟二人不和。袁术反董卓而出奔荆州鲁阳,时为后将军。袁术志大才疏,本无所作为。长沙太守孙坚领兵北上讨董卓,杀荆州刺史王叡和南阳太守张咨,因借袁术名望而拥为军主,袁术才得以据有南阳。公元192年初,袁术使孙坚攻刘表,孙坚战殁。袁术在南阳遭到曹操、刘表夹击不能立足。公元193年,袁术转兵东向杀扬州刺史陈温据有淮南。袁术统治暴戾,穷奢极侈,大肆搜刮,弄得民穷财尽,军人乏粮。公元197年,袁术称帝于寿春,众叛亲离,又遭吕布、曹操攻击,由是破败。公元199年春,袁术穷迫欲北上青州依袁谭,曹操遣刘备及将军朱灵在徐州截击,术不得过,还走寿春,六月病死,部曲星散。

吕布集团 吕布原为并州刺史丁原部将。公元189年,何进召丁原入洛阳谋诛宦官。董卓入洛阳后,离间吕布杀丁原,吕布投董卓。公元192年,司徒王允联结吕布杀董卓。凉州将李傕、郭汜率董卓残部攻入长安,吕布南出武关投袁术。袁术恶其反复无常,拒而不受。吕布又北投张杨、袁绍。吕布助袁绍攻破黑山军张燕,恃功求索,要求扩大领兵。袁绍畏忌,遣刺客杀吕布,没有成功。吕布走河内依张杨。公元194年春,陈留太守张邈与陈宫等谋策,迎吕布入主兖州,与曹操相争。公元195年农历闰六月,吕布兵败投徐州刘备。次年夏,吕布趁刘备与袁术交兵之际,偷袭刘备根据地下邳(今江苏邳县南),自称徐州牧。吕布与袁术合谋夺取徐州后,两人又反目互相攻战。吕布反复无常,为天下所忌,公元198年末被曹操擒杀。

张杨集团 张杨也是丁原部将,与吕布同僚,驻屯河内。河内北依太行山,南濒黄河,西控虎牢关,是中原的战略要地。张杨初依袁绍,袁绍得冀州,使张杨守河内。张杨后投董卓,董卓败亡复依袁绍。公元198年,张杨声援吕布,曹操借机把手伸向河内,收买张杨部将杨丑杀张杨,以河内附曹操。张杨另一部将眭固杀杨丑,仍以河内附袁绍。公元199年春,袁绍在幽州与公孙瓒进行主力决战,曹操挥兵进河内,杀了眭固,袁曹公开破裂,从而成为官渡之战的导火线。

臧洪集团 臧洪字子源,广陵射阳人,为广陵太守张超功曹。公元190年,臧洪说张超起兵讨董卓,张超依从其计,与其兄陈留太守张邈引兵会于酸枣。关东诸侯设坛盟誓,共推臧洪为司仪。臧洪于是升坛操盘歃血为盟,慷慨陈词,激扬士众,声名远播。袁绍招致臧洪,使洪抚领青州,与公孙瓒所署青州刺史田楷连战两年,为袁绍夺得了青州。袁绍使其子袁谭领青州,徙臧洪为东郡太守。公元196年,曹操击败吕布夺回兖州,围张超于陈留。臧洪从袁绍请兵救张超,袁绍不许。曹操于是破杀张超。张超兄张邈南走寿春求救于袁术,半道为其兵所杀。臧洪怒袁绍不救张超,以东郡叛绍。袁绍兴兵攻围年余,破杀臧洪。吕布画像张杨画像臧洪画像陶谦画像

陶谦集团 陶谦字恭祖,丹扬人,为诸生,举茂才,历官卢令、幽州刺史,征拜议郎。黄巾起义,朝廷以陶谦为徐州牧。关东兵起,曹操父曹嵩避难琅琊。公元192年,曹操据有兖州,迎曹嵩赴兖。曹嵩曾为汉太尉,贪赃财物至巨,有辎重百余辆。陶谦遣都尉张闿将骑士二百护送,张闿等贪财物,杀曹嵩取其财,逃奔淮南。这是《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吴书》的记载。关于曹嵩之死,有几种说法。裴注又引《世语》记载,说陶谦密遣将杀曹嵩。《后汉书·陶谦传》记载,曹嵩为陶谦别将所杀,陶谦实不知情。曹操迁怒于陶谦,在公元193年至公元194年全力征讨。曹军攻破彭城、傅阳、取虑、睢陵、夏丘五城,皆屠之。史载,曹操“凡杀男女数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董卓乱两京时,中原及关中士民多流移徐州,至此遭曹兵蹂躏,大多被杀。徐土残破,陶谦忧死,遗命让州牧于刘备。

张绣集团 张绣,武威人,董卓部将张济之族侄。公元196年,张济引众出关入荆州攻刘表,在穰城中流矢死。张绣领其众归附刘表,驻屯穰城,抗拒曹操。曹操连年攻张绣不能下。官渡之战前夕,张绣从贾诩计,领众归附曹操。官渡之战,张绣力战有功,后从曹操破袁谭于南皮,征乌桓于柳城,功勋卓著。但洧水之战,曹丕以张绣杀其兄曹昂数辱张绣,张绣自杀。

刘表集团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在今山东金乡县西)人,汉末名士八俊之一。公元190年,荆州刺史王叡被孙坚所杀,刘表代王叡为荆州刺史。因袁术在南阳阻断刘表上任,刘表从间道单马入宜城,采纳荆州名士蒯越等人的建议,诱杀宗贼渠魁五十余人,抚用附从的地方势力,“南据江陵,北守襄阳”,据有荆州,与袁术相抗。公元192年,刘表与曹操合兵逐走袁术,刘表任镇南将军、荆州牧。公元198年,刘表击败遥应曹操的长沙太守张羡,使自己的辖地“南接五岭,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成了南方最大的割据者。但刘表无戡乱之才,他只想“保江汉间,观天下之变”,不介入逐鹿中原之争。官渡之战,他坐山观虎斗,应袁绍之援而不出兵相救,使得曹操从容不迫地统一了北方。

中原十年大混战后的态势 上述九大军阀,加上董卓,逐鹿中原的共有十大军阀。曹操、刘备、孙权三家,是魏蜀吴三国的创业之主,非等闲军阀,在下一章做专题评述。孙氏在江东发展,未参与中原逐鹿。曹操、刘备争逐中原。刘备在北方根基不厚,又无良辅,两次得徐州,两次失徐州,公元200年南依刘表,退出了中原之争。董卓败亡后,争逐中原的主要是五大集团:河北的袁绍、公孙瓒,河南的曹操、吕布,淮南的袁术。张杨、臧洪、陶谦、张绣、刘表,以及张燕、张邈、张超等人,他们并无纵横天下之志,只是在军阀混战的洪流中被动卷入了逐鹿中原之争。公孙瓒、吕布、袁术、刘表等都曾风云一时,鼎盛时都有很大的力量,手下有众多谋臣武将,但他们都无远略,在争雄中,必然为强者所灭。公孙瓒顽悍乐杀;袁术狂愚而逞;刘表雍容论道;吕布倏此倏彼,见利忘义,为人所忌。他们的失败是注定的。曹操和袁绍是立于群雄之上的两个铁腕人物,他们都有纵横天下之志,都想取代汉室,各有一套图谋远略的规划。袁绍取河北,曹操图河南,两人同床异梦而又紧密携手,共图发展。在中原十年大混战中,两人背靠背,一个向北,一个向南,不受夹击,因此各自取得了节节的胜利。公元191年末,公孙瓒南下,其势凶猛,曹操助袁绍击退公孙瓒。公元192年,袁术从南阳北进,袁绍助曹操赶袁术出南阳。在袁绍与曹操两人携手共进中,曹操依赖袁绍的扶植而发展,袁绍则结援曹操而无后顾之忧。如果说其他军阀都是单一参与中原逐鹿,而袁绍与曹操两位枭雄则是并肩战斗,按人际关系一加一大于二的计算公式,袁曹结盟自然是所向无敌。到了公元200年,北方除关陇和辽东两个边隅地区外,八州之地为袁曹两大军事集团所分割。袁绍兼河北青、冀、并、幽四州,曹操兼河南司、豫、兖、徐四州。两大集团旗鼓相当,军事上袁强曹弱,政治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优于袁绍。天无二日,人无二主,袁曹争雄必然地要爆发。这就是官渡之战。张绣画像刘表画像中原十年大混战后公元199年军阀割据态势曹操崛起于乱世

曹操公元155年生,死于公元220年,年六十六岁。他二十岁时被举为孝廉,初仕郎官,登上政治舞台,欲立功封侯,此其本志。

公元190年,曹操三十五岁,陈留起兵讨董卓,在风云突变的汉末乱世中,纵横驰骋三十年。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北方,是奠定三国鼎立的第一人物。乱世造就了曹操,培养了他的野心。时人评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本志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人。汉谯县,即今安徽北部的亳州市。

曹操出身于宦官集团的大官僚大地主豪强大族。他的祖父曹腾是历事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五朝的大宦官,位至中常侍,被桓帝封为费亭侯。曹操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出自夏侯氏。《曹瞒传》和《世语》都说是夏侯惇的叔父,即曹操与夏侯惇是叔伯兄弟。所以曹氏、夏侯氏两族非常亲密,两姓子弟成为曹操起家的骨干。

曹腾是大宦官,恩荫曹嵩仕途一帆风顺,历官司隶校尉、大司农等职。灵帝卖官,曹嵩花了一亿钱买得太尉高官,可见家产之殷富。曹氏家族在汉末做京官和地方官的不只曹嵩一人。曹腾弟曹褒官至颍川太守,褒子曹炽官至侍中、长水校尉。曹炽是曹仁之父。曹腾侄儿曹鼎官至尚书令,另一堂侄官至吴郡太守。这些人都是家财万贯,僮仆上百人。曹鼎侄儿曹洪家财甚至超过曹操,所豢养的家兵达千余人之多。曹氏家族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是显赫的大豪强,给曹操的仕途带来顺风顺水,但宦官出身仍属寒门,被官僚士大夫看不起。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时,袁绍发布的讨操檄文就称曹嵩为“乞丐携养”,诋毁曹操为“赘阉遗丑”。因此曹操不免也有自卑感,这对于曹操所走道路,以及执政都产生了复杂而微妙的影响。

曹操小时候就很机灵,爱好飞鹰走狗,放荡不羁,不受礼俗约束。他的叔父看不惯曹操,就在曹嵩面前告曹操的状。曹操知道后,想了一个办法来报复叔父,以杜绝后患。有一天,他远远看见叔父走来,便故意把嘴歪到一边,做出难过的模样,装着中风。叔父信以为真,赶忙去找曹嵩,着实让曹嵩吃了一惊。曹嵩见了曹操,却见他安然无恙。曹嵩问:“叔父说你中风了,这么快就好了?”曹操恨恨地回答:“叔父不喜欢我,尽瞎说。”从此,曹嵩再也不听曹操叔父的话了,由此可见曹操的狡诈和权谋。曹操画像汉桓帝十常侍乱政(《帝鉴图说》插图)

公元175年,曹操二十岁时,被举为孝廉又被推举为郎,因受父祖荫庇,历任洛阳北部尉、顿丘令、议郎。曹操在洛阳北部尉任上,造“五色棒”悬于四门,有犯禁者,不避豪右,皆棒杀之。曹操曾棒杀夜行的灵帝宠臣小黄门蹇硕的叔父,京师肃然。公元184年,曹操为骑都尉,率军镇压颍川黄巾,以功升任济南相。济南国辖十余县,长吏依附宦官和贵戚,贪赃枉法;民俗迷信,淫祀多达六百余祠,历任长吏都不能禁绝。曹操上任,罢掉了八个县的赃吏,又禁断淫祀,拆毁祠屋,奸宄逃窜,一郡清平。由于触犯权贵,被征还为东郡太守。东郡为京师近郡,乃权贵横行之地。曹操恐致家祸,称疾归乡里。公元188年,灵帝建西园八校尉,曹操又被起用为典军校尉。西园军统帅是上军校尉宦官蹇硕,副统帅是中军校尉袁绍。曹操结纳袁绍,两人结为盟兄弟,谋诛宦官。

公元189年,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曹操参决机要。曹操出身于宦官集团却走着反宦官的道路,由此表现出了他的不凡。曹操要在政治上崭露头角,必须厕身于世族名士行列。所以他矫情饰志,力争赢得世族地主集团的支持。梁国桥玄、南阳何颗都十分器重他。桥玄官至太尉,称曹操为“命世之才”,并以妻子相托。

公元210年末,曹操曾发布“明志令”,称他青年时期希望天下太平,做一个清官,或归隐于故里,秋夏读书,冬春射猎。后做典军校尉,想为国家讨贼立功,西征韩遂,死后立一墓碑,刻上“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这就是他的本志。从曹操步入仕途的所作所为来看,这是符合实情的。曹操想以个人的努力来立功封侯,洗刷“赘阉遗丑”的污名,成为一个汉家忠臣。由于董卓构难,形势导致曹操走上了另一条道路,这就是逐鹿中原,与敌竞争,称孤道寡,建立曹氏基业。

曹氏、夏侯氏的豪强资本,加之曹操个人的筹策善计,曹氏集团很快在北方乱世中崛起。

陈留起兵 董卓入京,拉拢曹操,任命他做骁骑校尉。曹操拒绝合作,逃出洛阳,到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去募兵反董卓。曹操出了虎牢关,路过成皋村,到故友吕伯奢家借宿,伯奢不在家,伯奢的五个儿子盛情款待。曹操听见食器声,误认为是谋害他,于是手起剑落杀了吕伯奢全家八口。事后发现唐突,既后悔又悲伤,然后心一横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由此可见曹操的奸雄本色,这两句话,谁听了都会不寒而栗。

陈留郡太守张邈是曹操的密友,陈留人卫兹也出财相助。曹操募得五千兵员,正式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当时曹操还可以多招募一些兵员,但他害怕树大招风,成为祸根,就自我限制。公元189年末,曹操在己吾正式起兵,第一个竖起反董卓的大旗。公元190年初,关东兵起,曹操带领这支队伍到酸枣与诸侯相会,被张邈任命为代理奋武将军。曹操在前往酸枣途中,路过中牟县,该县主簿任峻率自己的宗族、宾客及家兵数百人前来投附。曹操非常高兴,任命他为骑都尉,还把自己的堂妹嫁给了他。济北相鲍信与其弟鲍韬也自愿投效曹操。鲍信对曹操说:“你的谋略盖世,找不出第二个人,能统率大众拨乱反正的,也只有你一个人。”曹操听了非常高兴,把鲍氏兄弟视为知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