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决胜百年目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1 11:59:09

点击下载

作者:胡鞍钢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决胜百年目标

中国:决胜百年目标试读:

前言

F O R E W O R D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正式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共计22017个字),习近平总书记还专门对《建议》作了《说明》(共计9122个字)。至此,“十三五”规划有了清晰的党和国家战略意图。《建议》明确了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基本原则,创新了发展理念,成为走向2020年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成为设计和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基本依据。

本书的主题是中国决胜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书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如何评价“十二五”时期;第二部分是如何认识“十三五”时期的定位;第三部分是如何理解五大发展是引领“十三五”的灵魂和理念;第四部分是如何考虑“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第五部分归纳了建议中所提出的国家发展目标、发展战略、重大基础设施、重大工程项目;第六部分是小结,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正式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共计22017个字),习近平总书记还专门对《建议》作了《说明》(共计9122个字)。至此,“十三五”规划有了清晰的党和国家战略意图。《建议》明确了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基本原则,创新了发展理念,成为走向2020年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成为设计和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基本依据。

本书的主题是中国决胜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书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如何评价“十二五”时期;第二部分是如何认识“十三五”时期的定位;第三部分是如何理解五大发展是引领“十三五”的灵魂和理念;第四部分是如何考虑“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第五部分归纳了建议中所提出的国家发展目标、发展战略、重大基础设施、重大工程项目;第六部分是小结,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

一、如何评价“十二五”时期

如何评价“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最好的评价方法就是邓小平的“台阶论”。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就提出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但是,到底是几年还不是很清楚。现在回过头来看,基本上是每经过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就会上一个台阶,我把它简称为中国发展的“台阶论”,以此来解释中国发展奇迹的轨迹及奥秘所在。事实上国内外已经形成了基本共识,中国总会在每一个五年计划或规划完成时都会在各方面再上一个新台阶。从国际比较看,中国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在世界的位次上升幅度越来越大,占世界总量比重的提高程度也越来越大。如从经济实力看,从世界第十大经济体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占世界总量比重不断提高,代表着在世界240个经济体竞争中处于上升通道,尽管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率是25年来最低,但并没有改变这一基本趋势。

这就是为什么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的五年规划,特别是接下来的“十三五”规划。这里我是用“台阶论”来评价“十二五”时期中国的发展,同样也可以用“台阶论”来展望“十三五”时期中国的发展。

不同时期党中央是怎么提出目标的呢?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GDP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

(1)会。基于这一报告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建议》,2006年设计了“十一五”规划目标。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即到202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十二五”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五年之后,我们才能够做事后评估。

对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作了评价:“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奋力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二五”规划目标即将胜利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除此之外,中国综合国力也上了一个大台阶。

这里我将从国际视角做一个第三方的评价:

首先,我国经济实力再上一个大台阶,进入世界第一阵营。按汇率法计算,2010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GDP总量从2010年的6.04万亿美元,上升至2014年的10.36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从9.2%上升至13.3%;2015年,我国GDP总量占全球比重又上升至14.4%。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经济总量破10万亿美元的经济体。按购买力平价法(PPP)计算,我国GDP总量从2010年的12.35万亿美元,上升至2014年的18.03万亿美元,已超过美国的GDP规模(为17.4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从14.0%上升至16.6%;2015年,我国GDP总量占全球比重又上升至17.2%。我们预计,到2020年,无论是汇率法,还是购买力平价法,中国的GDP占世界比重都会提高至20%左右。表1 中国经济实力占世界比重(2010—2020)单位:%20202010—20152015—2020 2010年2015年年年变化量年变化量GDP(汇率9.2(第二14.4(第二20左5.25.6左右法)位)位)右GDP(汇率14.0(第二17.2(第一>203.2>2.8法)位)位)

注:括号内系在世界上的排位。2010—2015年计算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库;2020年数据系作者估计。

货物进出口总额方面。201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第二位,货物进出口总额2.97万亿美元;2014年上升至4.30万亿美元,已超过美国4.03万亿美元的规模,占全球比重从9.65%上升至11.34%,比2010年提高了1.69个百分点(见表2),平均每年提高0.42个百分点。实际上中国已于2013年取代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进出口国家,而在100年前的1913年,美国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2)第一大货物进出口国家。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到2015年,中国货物出口占全球比重已提升至13.2%,服务贸易也位居(3)世界第二位。

我们再来看看外汇储备。中国外汇储备已经连续九年稳居世界第一位。2011年,我国外汇储备突破了3.18万亿美元,2014年达到3.84万亿美元。

无论是GDP总量还是货物进出口总额,中国都已经成为世界三大超级经济体、贸易体之一,属于世界经济实力第一阵营,与美国和欧盟不相上下,并在“十三五”时期末将超过美国和欧盟。表2 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占世界比重(2010—2014)单位:%2010—2014年变化 2010年2014年量货物出口10.31(第一位)12.37(第一位)2.06货物进口9.00(第二位)10.30(第二位)1.30货物进出口9.65(第二位)11.34(第一位)1.69

注:括号内系在世界上的排位。数据来源:世界贸易组织数据库。

第二,我国科技实力再上一个大台阶,进入世界第一阵营。这里,我们定义的科技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科技投入能力、全社会使用最新技术能力之总和。具体的量化指标包括国际科学论文发表量、本国居民发明专利申请量、研究与试验经费支出总额、互联网用户总数。研究结果表明,每五年中国都会上一个大台阶。2000年中国科技实力占世界的比重为3.85%,与美国的相对差距为7.01倍;2005年为8.37%,提高了4.52个百分点,与美国的相对差距为2.88倍;2010年为16.00%,提高了7.63个百分点,与美国的相对差距已经缩小至1.31倍;2014年达到了23.49%,提高了7.49个百分点,超过了美国,相当于美国的1.22倍。其中,互联网用户数、国内居民发明专利申请数都超过了美国,分别为2.41倍和1.70倍(见表3)。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连续超过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科技投入国,占全球研发投入比重从2010年的11.65%上升至2014年的18.01%,预计在2020年前后就会超过美国。表3 中美科技实力占世界比重(2000—2014)单位:% 2000年2005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研发投入中国3.296.6311.6512.6714.2816.0718.01美国26.6824.9221.9621.4221.4521.4521.45美国/中国(倍)8.113.761.881.691.501.331.19互联网用户数中国5.4310.8422.8323.2323.0822.9722.93美国29.4219.5911.039.8110.069.859.50美国/中国(倍)5.411.810.480.420.440.430.41发明专利申请数中国3.7710.1819.5924.3927.7032.1337.89美国21.4822.9524.5523.3423.0322.2622.32美国/中国(倍)5.702.251.250.960.830.690.59国际科技期刊论文数中国2.925.839.9210.6711.9813.4515.11美国30.4328.7826.1425.2724.8124.3623.92美国/中国(倍)10.424.942.642.372.071.821.58总体科技实力中国3.858.3716.0017.7419.2621.1623.49美国27.0024.0620.9219.9619.8419.4819.30美国/中国(倍)7.012.881.311.131.030.920.82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库;OECD数据库;世界电信组织数据库。

需要说明的是,科技实力不等同于科技水平,不过,中国的科技水平也在迅速提高,与美国的相对差距在不断缩小。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2015科学技术与工业记分板》调查报告显示,2003—2012年期间,全球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每年递增约8%,美国累计增长50%,而中国则足足增长了3倍。据统计,仅2012年一年,中国就发表了40.9万篇科研论文,在数量上仅次于美国。全球前10%的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被称为“优秀”论文,2012年中国约有9%的论文进入这一行列,在比例上几乎与日本并驾齐驱,在数量上(4)则比第三名的英国多出了约7000篇,位居美国之后。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转型中的中国科研白皮书》(2015年11月25日)指出,中国已经是全球自然指数(Nature Index)第二大贡献国,显示了高水平的科研实力。虽然在绝对量上中国对全球高引用量论文的贡献仅次于美国,但中国仍有增长空间。而且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在一些领域的高水平科研产出方面也有欠缺。用代表学术影响力的标准化论文引用影响指数来衡量,中国在许多学科领域仍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5)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占全国研发总投入比重太低(仅有4%—6%左右)有关。这就需要政府对基础研究进行长期投入、稳定投入、高强度投入。

这表明,我国科技实力已居全球第一阵营,科技水平已居全球第二阵营,这就为到2020年成为世界创新型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我国国防实力也上了一个大台阶,进入世界第二阵营。根据瑞士信贷银行《全球化终结抑或更加多极的世界》研究报告(2015年9月)所计算的一国军力指数,包括6个常规武装力量因素(军队人数占5%,坦克占10%,武装直升机占15%,飞机占20%,航母和潜艇各占25%)的数量和核武器。计算的结果表明,中国军事指数居世界第三位,排在美国和俄罗斯之后,但已排在日本、印度之前。尤其是,这次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充分显示了我国国防实力,也引发了全球的关注,英国《经济学家》杂志(2015年9月5日至11日)对中国各类导弹射程和数量作了专题报道和专业化分析。

可以认为,过去十几年,特别是“十二五”时期,中国国防实力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央《建议》首次提到“国防实力上台阶”。

第四,我国国际影响力再上一个大台阶,真正扮演着世界大国的角色。从国际视角来看,在“十二五”时期,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已经处在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成为世界经济发(6)展最大的发动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软实力也得到了全面提升。

由于世情、国情的变化,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条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这为我国全面对外开放、全面参与世界治理提供了坚实的实力基础。2013年,习近平共出访14国次,七位常委合计出访32个国家;2014年,习近平共出访7次,到访18个国家,足迹遍及五大洲,七位常委合计出访六大洲46个国家;2015年,习近平共出访四大洲、14个国家,李克强出访三大洲、9个国家。从参加国际会议情况看,2013年,习近平先后参加国际会议4次,七位常委共参加国际和地区间会议10次;2014年,习近平先后参加国际会议4次,七位常委共参加国际和地区间会议12次;2015年,习近平参加国际和地区间会议7次,李克强参加国际和地区间会议5次(见表4)。

习近平同志积极倡导“共赢主义”,主动构造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国际关系,主动全面参与全球治理,积极承担大国责任,提供全球性公共产品,充分发挥大国领导作用,先后提出多项重大“中国倡议”:中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丝路基金,创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开创发展中国家组建多边金融机构的先河;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投资,免除对有关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截至2015年底到期未还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设立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等,宣布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中国还向世界多个地区派驻了270余名维和(7)人员。中国还不断提高在联合国的预算分摊比例,从2000年之前的0.99%,到2001—2003年的1.54%,到2007—2008年的2.67%,再到2013—2015年的5.15%,预计2016—2018年进一步上升至7.92%。(8)表4 习近平、李克强出访情况(2015年) 习近平李克强合计访问国家14923亚洲628欧洲538非洲202拉美044北美101国际会议7512合计211435

数据来源:人民网领导人活动报道。

需要提及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宣布,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并提高至10.92%,居美元、欧元之后,为第三位(见表5)。该决定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届时人民币将成为继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之后的第五个“世界货币”。根据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数据,2015年8月份,人民币首次超越日元,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市场份额升至2.79%。而相比于中国在全球贸易份额中的占比约12%,人民币跨境支付还有(9)很大增长空间。表5 特别提款权(SDR)的组成单位:%货币旧SDR新SDR变化量美元41.941.73-0.17欧元37.430.93-6.47人民币010.9210.92日元9.48.33-1.07英镑11.38.09-3.21

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网站,2016年1月27日。

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是,中国在巴黎气候谈判的关键时刻,提出设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200亿元人民币)。习近平主席出席全球气候变化巴黎大会,系统提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进气候治理(10)的中国主张,与美国、加拿大和欧盟共同提出:应非洲国家提出的更加严格的遏制要求,支持全球气候变暖2℃的目标。这将成为最具雄心勃勃的全球减排计划,中国成为主要领导者之一,也充分展现了负责任大国担当。

美国专家评价道:中国在全球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仍处于上升趋势。事实上,我们已经迈入了“中国的十年”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将迅速扩展全球影响力,成为各国都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中国在各种跨国机构中将发挥重要作用,而地缘政治环境也将对中国有利。(11)

可以认为,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世界和平发展的中坚力量,发挥着巨大的正能量,产生着多种正外部性。

第五,我国综合国力再上一个大台阶,进入世界综合国力第一阵营。我将综合国力定义为“一个国家通过有目的之行动追求其战略目标的综合能力,国家战略资源是其核心组成因素和物质基础”。为此,我们选择了八大类战略资源和17个代表性、关键性的量化指标,构建了计算综合国力基本方程,计算1990年至2014年间中国和美国八大类国家战略资源以及综合国力占世界总量比重。结果表明,中国综合国力占世界总量比重不断提高,从2010年的14.10%提高至17.13%,提高了3.0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76个百分点。与美国的相对差距从1.17倍缩小至0.89倍(见表6)。我们预计,到2020年中国综合国力将更加明显,占世界比重将超过20%。表6 中美综合国力占世界比重(1990—2014)单位:%综合国力1990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4年中国5.648.0910.5014.1017.13美国22.7120.9219.3016.4515.25美国/中国(倍)4.032.591.841.170.89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世界贸易组织数据库;联合国人口数据库;世界知识产权数据库。由郑云峰协助。

现在回过头来看,中国已经提前实现了党的十六大报告的“富民(小康社会)强国(综合国力)”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公开提出的强国目标是:到2020年GDP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12)竞争力明显增强。2016年,中国就会提前实现GDP翻两番的目标。这实际上,也超过我在当时提出的综合国力目标,即中国在未来20年与美国的相对差距由3倍(1998年)缩小为2倍以内,成为在强大(13)综合国力基础上具有主导能力的世界强国。

当时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还提出了2020年的三个量化指标:一是富民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以上,大体相当于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二是城镇化目标,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到2020年城镇化率超过50%;三是基本实现工业化目标,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到2020(14)年降到30%左右。

到2014年,中国已经提前实现这三大指标:按汇率法,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已经达到了7380美元,在世界上的排位从2010年的第120位上升至第96位,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2万—1.3万美元;按PPP法,我国人均GDP已达到13217美元,(见表7)预计2020年将超过1.2万美元;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4.8%;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已降至29.5%。表7 中国人均GDP及居世界位次(2000—2014)

注:人均GNI是指人均国民总收入,括号内为参加排序的国家和地区数。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我们采用“目标实施一致性评估”方法,对“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连续的评估,得出初步结论:“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后评估结果,在24个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的完成率得分是95.8分,其中只有一个指标没有实现,即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2.10%,没有达到2.2%的预期性目标(见表8)。这与“十一五”规划实施完成率得分(87分)相比有了明显进步。

这充分说明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绩效是“优秀”,这给全国13亿多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也给世界一个惊喜的表现。

五年来,面对国内外复杂变化的环境,面对各种重大挑战,以及不可预见的重大风险,党中央、国务院统揽全局、科学决策,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的负面影响和挑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实现了经济中高速增长,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所规定的主要目标和各项任务,为“十三五”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总之,中国的发展处于上行通道,在世界经济、贸易、科技、国防以及综合国力方面的比重上,每隔五年(即五年计划或规划)就会登上一个台阶。量变导致质变,中国从世界大国走向世界强国的进程将逐渐加快。美国欧亚集团总裁伊恩·布雷默认为:“中国是当今世(15)界唯一拥有一项全球经济战略的国家。”从党的十六大提出2020年目标,到党的十七大重申提出2020年目标,再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这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历史上是首次,在世界大国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很少有国家去设定20年的目标,并始终如一地遵循。这解释了为何中国在十年中能迅速缩小和发达国家的(16)差距。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可以成功地赶超美国。反过来讲,美国只有国家安全战略,制定并公布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是美国总统的法定责任。美国历来是“安全是硬道理”、“反恐是硬道理”、“战争是硬道理”。直到2010年奥巴马总统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才放弃了布什的“先发制人”的“反恐战争”战略,也因金融危机之灾,首次提出:“我们工作的中心是让(美国)经济保持活力。因为美国人民正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中恢复活力。”这十几年来,美国至少犯了三大错误(发动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制造并出口了国际金融危机)、走向相对衰落,这也验证了在全球化激烈(17)竞争的国际背景下“不进则退”的简单真理。表8 国家“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实施情况(2011—2015)

注:单元格内有括号的,括号内为原规划值,括号外为根据最新统计结果调整后的值。[]为累积数。

数据来源:系作者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家主要部委提供的各类数据和信息整理。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年11月8日。

(2)2015年美国1—9月对华贸易额达到4416亿美元,超过美国和加拿大的贸易额(4381亿美元)。彭博社2015年11月4日电。

(3)《经济日报》2015年12月28日。

(4)韩冰:《中国科研的进步与差距》,《经济参考报》2015年10月30日。

(5)《经济日报》2015年11月27日。

(6)王毅:《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之年》,《人民日报》2015年12月23日。

(7)王毅:《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之年》,《人民日报》2015年12月23日。

(8)China Daily,December 25,2015.

(9)张燕玲:《贸易复苏有赖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人民日报》2015年12月20日。

(10)王毅:《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之年》,《人民日报》2015年12月23日。

(11)美国欧亚集团总裁伊恩·布雷默:《中国的十年》,美国《时代》周刊2015年8月31日。

(1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年11月8日。

(13)胡鞍钢:《构建中国大战略:“富民强国”的宏大目标》,《国情报告》2002年专刊,2002年11月12日。

(14)曾培炎:《新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9—80页。

(15)《华尔街日报》2015年11月18日。

(16)新华网采访部主任黄庭满专访:《胡鞍钢:始终如一朝既定目标奋斗在世界大国中独一无二》。

(17)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年11月8日。

二、“十三五”时期的定位:决胜阶段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大目标,即第一个百年目标,是2002年由党的十六大报告首先提出的。当时,人们还不清楚:这一目标到底能不能实现?如何实现?为此,党中央进行过三次重大部署和总体设计,除了党的十六大外,还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2012年党的十八大,基于此先后设计并实施了三个五年规划,而每一个五年规划都如同前文所述,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具有承前启后的积累作用,又有向着这一核心目标前进的指引作用。因此,“十三五”规划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

我们先来看一看不同时期是怎么定位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十一五”时期的定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后十年顺利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十二五”时期的定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这里已经首次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关键词,一年之后就成为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主题词: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那么,“十三五”时期的定位是什么呢?与“十一五”时期、“十二五”时期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首先,“十三五”时期站在更高的发展起点上,需要与时俱进地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还要务实地提出更高的发展目标。为什么这么讲呢?2002年党中央在提出这一目标时,十分务实,也留有余地,是希望从“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使尚未脱贫的人解决温饱问题,并逐步达到小康水平,把“总体上”三个字拿掉。当时提出的小康标准就是人均GDP 3000美元。2014年中国人均GDP已达到7000多美元(汇率法现价美元),已经属于上中等收入水平,我们保守估计,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至少要在1.2万—1.3万美元之间,接近或进入高收入阶段,超过原定的目标值。

其次,“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的最后五年,“十三五”规划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收官规划。习近平在《说明》中特别提到“补短板论”,即必须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他特别提出,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因此,中央将这一时期界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我们将“决胜阶段”界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决战期”、“全面决胜期”、“全面建成期”。所谓“全面决战期”,就如同毛泽东在1948年所酝酿和策划的三大战役(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解放了大半个中国一样,之后的渡江战役很快就解放了另一半中国,从而建立了新中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就需要发动“三大战役”、决胜“三大战役”:

第一大“战役”是向极端贫困宣战,到2020年消除国家贫困线人口。(后文详细介绍)

第二大“战役”是向污染宣战,使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彻底脱钩。“十三五”时期已经明确了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的三大行动计划。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工业生产国,也是世界上城市人口最多的国家、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又是有机污水排放最多的国家,还是土壤污染面积最大的国家,污染直接危害了广大人民的身心健康,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约束条件和突出短板。实行这三个行动计划,就是从根本上遏制并扭转长期以来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建议》首次提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绿色发展目标,将提高环境质量作为重中之重,将保护全体人民身心健康作为发展的最终目的,进而为解决亚洲地区乃至全球环境问题做出重大贡献,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新的贡献。

第三大“战役”是“创新战役”,为中国长期中高速增长提供强大动力。以上两个“战役”都是做减法,而这个“战役”就是要大做加法和乘法,特别是要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即要加大引进创新,对外开放,获取全球的最新技术、最适用技术,进行引进创新、集成创新、系统创新,还要强化自主创新。

中央“十三五”时期的另一个定位就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如何理解这一定位?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同志提出了“后小康时代”的说法。

那么,“后小康时代”到底是一个什么时代?肯定是富裕时代,因为小康是界于贫穷与富裕之间的必经阶段。“小康水平”或“小康社会”可以称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新,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的伟大实践,在所有的发展中国家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中国道路”,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从中国的基本国情来看,她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是世界上绝对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因此,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过程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先是绝对贫困阶段,再是温饱阶段,后是小康水平阶段,目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今后是富裕阶段、共同富裕阶段。与此相应的,从发展水平阶段看,先是极低收入阶段,再是低收入阶段,后是下中等收入阶段,目前是上中等收入阶段。“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十三(1)五”时期则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接近或达到高收入阶段,进而在“十四五”、“十五五”时期迈向共同富裕的高收入阶段。对此,我们还是非常有信心的。2015年11月24日,李克强总理在第五届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上说:“未来五年,经济年均增速需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