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2 19:05:48

点击下载

作者:庄善洁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试读:

前言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信息社会已经由电子社会向泛在信息社会迈进。这使得人们处于一种泛在的知识环境中。泛在主要表现为信息内容的泛在、信息提供者的泛在、信息设备的泛在、用户信息需求的泛在、用户信息行为的泛在、用户信息应用的泛在。泛在知识环境给人的感觉是信息无处不在,伸手可得,然而实际上,信息的泛在却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困扰,如信息爆炸和信息超载超过了个体的信息承载力;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信息个体的信息匮乏:信息个体在信息海洋中花大量的时间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造成的检索疲劳,信息焦虑;大量充斥在信息环境里的垃圾信息让我们无从下手去选择和接受信息,在心理上造成一种顾虑。正是以上原因催生了信息素养教育。1992年5月国家教委印发了《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该文件中强调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把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培养作为文献检索课的教学目标,把开设信息素养教育的使命交给了该课程。以往的文献检索课程只是将信息素养教育作为一个章节进行简单介绍,而不是系统地将其内容教授给学生。本书弥补了此项不足,它在分析了泛在知识环境的特征及用户的信息行为基础之上,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四个方面对信息素养教育进行了详细论述。本书共分八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信息素养教育总论、第三章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大学生信息行为、第四章信息基础知识、第五章信息检索及其相关知识、第六章信息意识、第七章信息能力、第八章信息伦理与学术规范。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宋朝辉对全书进行了审核;庄善洁对全书做了统筹规划和细致的梳理,并对部分章节进行了补充;杨佳对全书进行了文字校对。具体分工如下:庄善洁(第四章、第六章)、朱翃(第二章)、迟秀丽(第七章第三、五、六、七节)、付昕(第八章)、杨欣(第一章、第三章、第七章第一节)、程守民(第五章、第七章第四节)、张虹(第七章第二节)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参阅了许多中外文资料,在此向引文作者表示感谢和敬意。由于编写人员的水平有限,在编写过程中难免存在纰漏之处,欢迎同行及读者批评指正,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庄善洁2011年12月于佳木斯第1章绪论1.1泛在知识环境概述1.1.1 泛在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高级阶段

托夫勒(Alvin Toffler)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次浪潮为农业阶段,从约1万年前开始;第二次浪潮为工业阶段,从17世纪末开始;第三次浪潮为信息化(或者服务业)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按照托夫勒三次浪潮的学说,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人们现在就处于信息社会,它是人类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新阶段、新起点;在信息社会,信息和知识是财富增长的主要源泉,物质生产更加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在信息社会,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要地位,各行业和各领域广泛应用信息和信息技术来提高效率和效益;在信息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根本改变,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在信息社会,信息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直接参与生产和流通过程,商品价值增值的同时,也显示了自身价值;商品的价值越来越倾向于高科技的信息含量,相应地,人的价值观也由资本价值观向信息价值观转变。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把握最新信息、创造新的知识成为人类追求的时尚。

在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冲击并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即使在不发达国家,许多工作与生活也离不开信息技术。很难想象,在信息社会里不掌握任何信息技术的组织机构如何生存。人们公认,现代社会离不开信息技术,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进入了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时代,进入了以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时代。正像美国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预言的那样:数字化是步入新世纪的人类生存的福祉。不断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使信息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社会生产效率获得极大的提高,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们正享受着信息技术带来的诸多好处。

电子时代是信息社会的初级阶段,电子信息社会也被称做“E社会”。在这个时代,机械化、电气化使劳动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望远镜、显微镜、电报、电话等信息工具的出现,信息处理技术、通信技术及感测技术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电信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通信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人进行信息通信,即实现了3A通信(Anyone, Anytime, Anywhere)。通信技术作为现代社会的“中枢神经系统”,已经成为传递信息的生命线,目前,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已由模拟通信向数字通信方向发展,通过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使信息处理与信息传递逐渐走向一体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当我们还沉浸在Web2.0技术和Web3.0技术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中的时候,“泛在计算”概念出现在了专家们的视线当中。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理念,是继Web2.0技术和Web3.0技术之后的又一个技术变革。泛在(Ubiquitous),顾名思义,是无处不在的意思。“泛在计算”概念是由美国的马克·威士(Mark Weiser)提出的。他认为,计算机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之中,应该让计算机与环境、人工智能设备结合,目的是让人们更好地利用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等技术,并让它们随时随地为人们服务,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利用这些充斥在周围的技术为自己服务,将其看成是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一部分,而泛在计算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提出来的。目前,随着微电子、低功率无线通信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泛在计算为基础的泛在智能时代已经在悄悄地走进人们的生活。泛在计算技术已经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重视,各国纷纷制定以泛在计算技术为核心的发展目标。例如,欧盟在2002年提出了“I-centric”的概念,倡导建立“Cyberspace”的通信空间;日本和韩国在2004年也分别提出了建立“Ubiquitous Japan”(泛在日本)和“Ubiquitous Korea”(泛在韩国)的计划,以此为目标,构建未来泛在信息社会。韩国还在首尔的信息通信部大楼,运用真实的技术搭建出了这种数字化的理想生活。泛在计算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移动通信,移动泛在业务环境MUSE(Mobile Ubiquitous Service Eenvironment)对于泛在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至关重要。在我国,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中兴通讯、联想等企业也开始广泛应用这一技术。在中国通信标准化组织(CCSA)2004年会议中,中国决定以MUSE为蓝本作为中国远景规划目标,并在2005年正式向国际电信联盟(ITU)提出。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外对泛在计算技术的广泛关注与研究,必将对未来全球泛在信息社会的构建产生深刻的影响。目前,泛在计算的实现主要有三种模式:可随身携带计算模式、信息设备模式、智能交互模式。泛在计算成为泛在信息社会出现的技术前提,泛在信息社会也被称做“U”社会,它将实现任何人和任何东西(对象),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点的通信与联系,即4A通信(Anyone, Anytime, Anywhere, Anything)。如果把“E社会”叫做信息社会的初级阶段,则可将“U社会”叫做信息社会的高级阶段。1.1.2 泛在知识环境(UbiquitouS Knowledge Environment)

泛在(Ubiquitous)一词来源于拉丁文Ubique(到处、处处),是“处处呈现、出现或被发现”之意。2003年1月以Daniel Atkins教授为首的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蓝带委员会”(Blue Ribbon Advisory Panel)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提交了一份名为《赛百基础结构实现科学与工程的革命》(Revolutioniz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rough Cyber Infrastructure)的报告,在这份报告中,该委员会成员分析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技术背景下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所面临的问题和机遇,并且为美国信息技术国家战略的制定指明了发展方向。该报告指出,将Cyber Infrastructure作为一种新型的支持学术交流和合作的基础设施和平台是非常必要和适时的,这对美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并且提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应该建立一项大规模的、交互的、全球合作的“先进赛百基础结构计划”(Advanced Cyber Infrastructure Program, ACP)。所谓赛百基础结构,是指由硬件、软件、网络设施、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有机组成的新一代科技知识基础结构,是未来知识型社会的一种综合的、全面的、数字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其最终目的是想构建一个使人、数据、信息、工具、设备等资源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一种普遍的、综合性的知识环境——泛在知识环境。

泛在知识环境概念是在著名的《知识在信息中迷失》(Knowledge Lost in Information)的趋势研究报告中提出的。继《赛百基础结构实现科学与工程的革命》报告后,2003年6月,在“未来的浪潮:NSF后数字图书馆的未来”(Wave of the Future:NSF Post Digital Library Futures Workshop)讨论会上提出数字图书馆的未来就是要构建一个“泛在知识环境”的图书馆。这次研讨会也被称为“泛在知识环境”研讨会,这是NSF所倡导和批准的两期数字图书馆先导研究计划(Digital Library Initiative, DLI)总结和“先进赛百基础结构计划ACP”展望。“泛在知识环境”是报告中提出的一个新名词,它把数字图书馆的普及所创造的信息环境称为“信以太(Information Ether)”, “ether”一词有太空、气氛、大气等意思,此处意指一种环境。“数字图书馆应该定位于提供‘泛在知识环境’,如同无所不在的以太(ether)一样,成为未来学术、研究和教育须臾不可或缺的公用设施。”“这种环境是更加普遍的、无所不在的全面的数字环境,能够根据人、数据、信息、设备和工具形成交互的功能完备的研究社区,并具备空前的计算、存储和数据传输能力。”泛在知识环境也被一些学者译为“普遍存在的知识环境”,在国内引起重视并开始研究始于图书馆界,在2006年第9期的《图书馆杂志》上首次出现这一概念。在泛在知识环境下,人们如何创造、传播和保存知识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NLI实施以来,主要的努力集中在对印刷资源的数字化上,而泛在知识环境中目标将集中于实现科学知识成果的快速发布,这种新型的交流基础设施能实现知识的全面开发和创造。传统的学术交流是基于学科、地域和个人知识的,泛在知识环境下要打破所有这些限制。打破这些学科界限将会产生传统方式下难以实现的乘法效应,出现难以想象、难以描述其实质的未来环境,而传统的学术基础设施如学术期刊和研究图书馆都不具备这种能力。所谓的“知识库”、“图书馆”只是即将出现的新环境的一小部分。信息检索也应该成为过时的概念,是信息很难查找和获取的时代产物。由此可见,泛在知识环境是美国后数字图书馆时代努力的新目标,旨在建立新型知识基础结构,冲破信息的迷雾,实现知识的普遍存取、共享、发现和创造。1.1.3 泛在知识环境的特征1.1.3.1 信息资源类型及其提供者的泛在性

在网络出现以前,信息资源的加工、组织、保存、传播和利用都是以信息服务机构为主,如图书馆、情报所等其他专门的服务机构,他们是用户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场所,而获得的信息资源以印刷型文献为主。图书馆或其他信息服务机构通过与出版商沟通、联系购买图书,经过信息组织、加工,将无序的信息变得有序化。用户也可以直接和著者或出版商直接索取,但是最主要的信息资源获取来源还是图书馆等信息服务机构。

网络出现以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信息资源的获取不再囿于传统的图书馆、情报所等传统的信息服务机构,信息使用者获得的信息资源类型除了印刷型文献外、电子书、电子期刊成为信息使用者的最爱。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使用者同时也可以成为信息提供者。出版机构不仅仅是印刷型文献的提供商,一些国外的大型出版公司直接将印刷型文献做成综合性数据库或专业数据库,信息使用者可以在购买了该数据库的信息机构通过镜像站点获取信息;如果不是该信息机构的用户,可以通过数据库的在线网站上获取;或者是通过在线联机系统,如DIALOG、STN等通过传递的形式获得信息。另外,一些社团信息服务中心、在线学科门户、网络门户及搜索引擎都可以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在线的信息服务,信息资源的类型有文本型的,有声频、音频、视频等信息。由此可以看出,图书馆等信息机构已不再是信息使用者获取信息的唯一来源,而且这些正规的信息机构在这种泛在知识环境下向边缘化方向发展,即信息使用者已经将获取信息的视线放在了网络上,主要原因就在于网络上的信息提供者多,可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1.1.3.2 信息设备的泛在性

任何一个信息提供者都可以通过图书、期刊、网络、数据库、邮件甚至微博等各种可能的方式传递和发布信息,而且提供的信息可以是各种格式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多媒体等,而检索这些信息的设备也多种多样。传统状态下,信息使用者到图书馆或其他相关服务机构,借助于目录卡片、计算机、有线网络、光盘数据库等专用的信息设备才能完成信息检索,但在当前的泛在知识环境下,由于技术的发展,信息设备也越来越体现出泛在性的特征。现在各种手持信息设备的集成度、便携性和普及性越来越高,不仅便携式计算机、手机、电子阅读器、iPad、MID等手持设备具有越来越强的网络功能和信息存储、获取、传播、交流和应用等功能,而且MP4、数码照相机等数码产品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充当信息设备的角色,使得有需要的信息用户几乎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很方便地获得可以用于信息检索的信息设备。1.1.3.3 用户信息需求的泛在性

社会环境的影响会让用户有不同的信息需求,这种需求在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方面和每一个阶段都有所不同,因此,用户信息需求也体现了泛在性的特征。1.1.3.4 用户信息行为的泛在性

信息行为是为了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取的一种行动。用户信息需求的泛在性使得个体为了满足信息需求而产生的信息行为变得丰富和频繁,在泛在知识环境下,信息存储、获取、交流、鉴别、分析和应用等信息行为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生活甚至生存的必需,其信息获取的渠道和方式与传统的学术交流体系发生了极大的改变。1.1.3.5 用户信息应用的泛在性

用户信息行为产生的最终目标是利用信息进行创新。用户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的泛在性决定了用户的信息应用也具有泛在性。1.1.4 泛在知识环境下两个重要概念1.1.4.1 泛在学习

泛在学习是普适计算环境下未来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的方式,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在任何地方、随时使用手边可以获得的科技工具来进行学习活动的3A(Anywhere, Anytime, Anydevice)学习。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学习方式经历了电子学习(Electronic Learning)、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和泛在学习(Ubiquitous Learning)的过程。泛在学习系统由教育环境和教育服务两大领域组成。泛在教育环境包括泛在教育资源、学习终端机器、网络化。泛在教育资源是指基于学习者的兴趣、学习风格、学习习惯及学习要求的分析,让使用者随时随地按照兴趣和需要,下载所需的资源和多媒体信息的综合信息资源;学习终端机器并不仅限于计算机或PDA,还可以使用TabletPC、多功能综合型手机、智能机器人、HD-TV等尖端设备。通过泛在学习系统所提供的泛在学习的教育服务,可以分为智能型学习服务、远程教育服务、教育资源供给服务、教育综合服务等领域。

在泛在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下,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所需的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可以迅速、及时地解决问题。学习资源的获取是根据学习者自身学习需求来选择的,是一种自我导向的过程。学习者的学习记录将永久保存而不丢失,整个的学习过程都会被记录下来。学习者可以同步或异步地、实时或非实时地与教师或其他学习者进行交互。这种交互性可以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信息的利用率提高。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学习者所遇到的问题或所需的知识可以融入日常生活中并体现出来,这有利于学习者进行基于问题情境的学习。学习者可以在计算机支持的泛在协作学习环境中实现社会知识建构和共享的社会认知过程。1.1.4.2 泛在图书馆(Ubiquitous Library)

泛在知识环境的提出改变了数字图书馆的研究方向。早在1995年马里兰大学图书馆已经开始使用“泛在图书馆”一词。目前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还没有建立一个清晰的“泛在图书馆”概念体系,对其研究尚在进行中。其中有代表性的有Oliver Obst、Toshiro Minami、Lougee WP等人研究成果,Oliver Obst博士把图书馆的发展分成4个步骤: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泛在图书馆、移动图书馆。其中的泛在图书馆是全新的图书馆理念,国外也有人称之为渗透性图书馆(Pervasive Library)或弥散式图书馆(Diffuse Library)。泛在图书馆是国内外图书馆界近几年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是对现在和未来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一种全新的梳理和定位。最初的“泛在图书馆”一词是由Michael Keller提出并用来描述对重要内容的网络检索。2003年韩国学者李恩奉认为,泛在图书馆是用户能应用信息设备随时随地获得所需信息的数字图书馆,并且能够通过集成的有线或无限宽带网迅速提供相关信息。同年,马里兰大学图书馆馆长Charless B.Lowry博士直接将“泛在图书馆”作为该校下一个五年规划发展方向。泛在图书馆是比虚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和电子图书馆更加贴切描述未来图书馆的专业术语。2006年8月,LiLi li在第72届国际图联大会上呼吁“建立21世纪的泛在图书馆”。“泛在图书馆”生动形象地揭示了图书馆的现在和未来的内在特征。“无所不在”性、无缝性、以人为中心、高度智能化、集成化、协作性是泛在图书馆特征。

移动图书馆是泛在图书馆的现实体现,是泛在技术在现代图书馆中的应用。2008年是中国图书馆进入第三代图书馆的标志年。2008年4月,深圳图书馆“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其目标是让每一个街区的居民都能够享受到24小时的申办图书证、送书上门、图书馆资源查询、预约借书、自助借还、图书馆宣传等超越时空、无所不在的信息服务。泛在图书馆是智能的图书馆,它将互联网、语义网、物联网、电信网、网格技术、云计算、流媒体技术、射频身份识别(RFID)、蓝牙、P2P、IPv6、Wi-Fi、Web2.0、WiBro、SOA、Web3.0、Mashup等新技术与新理念广泛应用到图书馆中,创建高度协同的图书馆联盟与信息服务合作机制。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是宁波市数字图书馆,自2009年初成立以来,广泛开展协同服务,不仅加入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这种大联盟,还与Google、重庆维普和超星公司开展合作,通过这种合作机制的运行,在文献资源购置费没有增加的前提下,文献保障率高达99%以上,主要文献数据库使用率是过去的3倍。泛在图书馆颠覆了现有图书馆的办馆模式,对于目前图书馆的物理场所和空间也进行了重新塑造,使图书馆空间能够满足用户随时的(24/7)、自足的(Self-reliance)、高科技的、便利的、安静的、可以进行社会交往的空间。许多美国高校图书馆都有改造图书馆空间的成功经验。例如,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的期刊阅览室利用率非常低,少有人问津,图书馆将其改造成无线咖啡吧后,成了学院中最受欢迎的学习和会议场所。1.1.5 构建泛在知识环境的总体目标

在“后数字图书馆的未来”研讨会上,与会人员提出了数字图书馆要协同NSF/ACP知识基础设施建设,创建“泛在知识环境”,并设定了“泛在知识环境”的总体目标,其全部内容表述如下:(1)个人知识无所不在的存取——个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按照任何内容需要获取个性化信息、知识;(2)从非结构化信息中抽取知识——信息自组织和知识生成;(3)信息的自然交流——知识社会化;(4)用询问式学习方式改革教育;(5)知识生命周期;(6)扩大知识基础结构;(7)知识的个人组织。

NSF以“后数字图书馆”为题,将“泛在知识环境”、“网络基础设施”作为新的资助重点。NSF“创造功能完整的虚拟组织”项目,通过新型网络环境形式,将人、文献、数据、设施、计算模型等因素组合在一起,通过合作方式完成各项工作。在网络环境中,各研究领域的规模不断扩大,许多项目必须在跨学科、全球合作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网络基础设施进一步扩大了知识经济工作环境,形成更高层次的虚拟信息空间。从工作重点来看,数字图书馆更多的是以信息资源为工作对象强调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最终目的仍然是有效组织馆藏信息,以便更好地为用户服务。泛在知识环境更多地表现为信息空间建设,按照用户兴趣组成不同的社区空间,用户群与信息资源都处于虚拟状态。任何人都可以有多种兴趣、多种身份,参与不同的社区活动。在泛在知识环境里,用户不仅能够获得终端产品,而且获得知识产生的“过程”。任何研究过程都能为其他用户重新访问、注释和重复使用。数据流在知识社区空间流动,不仅增加了信息量,而且扩大了参与人数、次数和规模。可以看出,后数字图书馆研究更加关注数字图书馆对知识社会终身教育和继续学习的作用,更强调以人为本,技术上强调解决语义化等问题。

在后数字图书馆的未来研讨会上,专家做了技术和社会两方面的预测。首先,在技术方面,个人拥有TB量级、社团拥有PB量级的数据库将成为家常便饭;计算和通信将极大充裕;主要的信息格式和通信通道全部数字化(电话、电视、摄像机等);传感器网将广泛普及;泛在计算将在发达国家首先实现;保密技术将在普通用户中普遍使用;网络放开用于娱乐和互动;自然语言和计算机视觉将取得实质性进展;尽管这些学科的核心问题不太可能完全解决;语言识别将取得长足进步,语言将成为一种更加重要的格式;量子计算将取得重要突破,但不会取代现有的计算模式;海量异质信息对社会和个人仍将势不可当,仍会有许多信息垃圾。其次,在社会方面,社会可能面临预料不到的IT威胁;监控和信息污染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反抗;社会可能对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不能解决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而表示束手无策;知识产权问题是一个根本性缺陷,目前还看不到解决的前景;由于世界各国采取更加雄心勃勃的国家信息化战略,美国面临落伍的风险。未来10年,数字图书馆仍将继续承担3个基本任务:信息资源的有效获取、组织、检索、发布和利;促进数据由信息再到知识的转化;普遍获取所需信息,无论其信息格式如何。1.2泛在知识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泛在知识环境下,信息资源无所不在的特点让人们充分享受到其带来的好处,但同时也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2.1 信息超载

信息超载的定义最早出现于1970年Alvin Tomer的《未来震撼》一书中,信息超载是相对于人的信息处理能力来说的。当信息数量的产生远远超过了信息个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时所出现的现象。信息超载是信息文化发展的结果,特别是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信息发布者随时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布信息,有价值、无价值的信息充斥在网络中,导致信息和知识处于大爆炸状态,信息接收者或处理者的信息行为由于受到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其有限的信息处理能力与信息量无限的增长发生冲突,信息量大、信息质量差、信息价值低等问题的出现干扰了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选择和信息利用。据统计,在互联网上运行的信息量每月增长10%以上,全年增长率即可达200%以上。网络信息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人类社会对信息接收、处理及有效应用的限度。这些信息中除了必要的信息之外还存在着大量重复的、无价值的信息。对于这些信息失真、重复、不确定的现象,习惯上称做“信息污染”。

洛克菲勒大学心理学家乔治·米勒说:“我们能够接受、处理和记忆的信息量有严格的限度。”在信息超载情况下,有可能出现这些状况:工作满意度降低、重要决策被延迟或受到影响等。在信息超载的情况下,信息使用者有时会因为信息量太大而不去检索信息,认为在信息海洋中寻找自己所需的信息会很麻烦,或者不清楚自己所需的信息是否会存在,有时信息使用者面对庞大的信息资源不清楚应该通过什么手段、什么途径来获取信息。

信息超载会对信息用户的信息选择带来不良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超载的情况下,信息用户进行理性的选择是相当困难的。信息量的过大对信息使用者从心理上产生了一种心理压力,对信息准确性的判断和分析只能做非理性化的选择。虽然非理性化的选择是处理大量的、迅速变化的信息时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但与理性化的选择相比,它不能充分认识有关的因素,无法衡量各种方案的优劣,并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因素,因而信息用户非理性的信息选择行为将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

除了上述非理性的信息选择行为外,有的信息用户甚至不采取信息选择行为,不再进行大量的阅读,而是转而寻求专家和大众传媒的帮助。通过专家推荐和书评来了解所阅读的材料,按照大众传媒的推介和引导来筛选信息。其实这种方法是带有一定风险性的,因为专家和传媒所掌握的信息也具有局限性,他们提供的信息不一定就是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信息。

为了解决信息超载问题,可以从技术和非技术两方面来考虑。技术方面,搜索引擎技术和信息过滤技术的提高可以减少无用信息的干扰。搜索引擎技术帮助用户不断调整自己的检索表达式,改变检索策略,以获得相关度较高的知识。信息过滤技术可以对信息提供者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过滤,也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将适合他的信息进行筛选,然后以推送的方式提供给用户。非技术方面,面对信息超载的困境,加强用户的信息素养教育,提高自己从大量的信息中查询、处理、判断、分析、鉴别以及对信息管理的能力,将信息超载问题降低到最小。另外,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面对大量的信息,要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和心理自我调节能力。1.2.2 信息匮乏

信息匮乏是指大众传媒提供的巨量信息中严重缺乏受众所需要的有价值的、能了解事情真相的、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它是信息爆炸的负面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2.2.1 真相信息的匮乏

信息资源浩如烟海,包罗万象,尽管拥有数量庞大、种类齐全的信息资源,但真正能够满足用户特定需求的信息却很少。信息有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之分,信息内容提示有深浅之分,对于多数的科研工作者来说,浅层次的信息没有太多价值,而真正有价值和信息是隐性的并且是深层次的信息,虽然目前信息资源非常丰富,真正能体现出信息使用价值的却非常少。1.2.2.2 重要信息匮乏

人们每天都被信息包围着,但是重复的信息非常多,而那些能切实满足自身精神饥饿和信息饥饿的信息,以及能解决有关个人、团体和社会问题的信息却很少。1.2.2.3 知识信息匮乏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的生产量以几何级数的数量在增长,但是知识的供应总量却没有一般信息增长的速度快,也没有一般信息供应的数量大,而这些知识信息正是决定着社会和科技向前发展的重要的信息。目前可以看到知识繁荣的景象,但是这种繁荣是一种假象,原因在于知识的重复生产、抄袭现象让人面感觉到了一种繁荣的表象。真正的理论知识不多,知识生产和知识消费都没有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有明显的改善。读书历来被人们当做吸收、消化、充实知识的重要途径,但是,各国社会调查的结果证明了一个让人惊讶的事实,即当前的社会将日益成为一个不读书的社会,最该读书的时候没有人去读,最该读书的人不读书,最该读的书没人读。阅读危机正向人类逼近,知识信息匮乏正愈演愈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提出建立一个学习的社会,许多国家搞“读书年”活动,中国则提出了“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希望以此促使人们经常读书,终身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

信息匮乏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体现在:惰性心理导致人们采取省时省力的选择。信息生产者、传播者、利用者在收集信息过程中都偏好于少花时间和精力,不用付出较多的代价和成本。正因为这种心理,一些浅层次的显性信息、表象信息、重复的信息、一般性的价值不大的信息充斥在人们周围,造成一种信息繁荣的假象,对于报刊上的知识信息、深层次的信息,由于受到文化程度的影响,并且阅读起来也费时费力,因此不受到人们的喜爱。惰性心理驱使人们选择省时省力的信息获取。商家的社会责任感不强。大众信息、浅层次信息的需求比对深层次的有价值的信息需求量大,以信息传播为职业的媒介受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将满足多数需求者的需求,生产一些消遣类的信息,而对于真相信息、重要信息、知识信息、理论性强的信息由于市场信息需求者少,无经济利益可图,因而生产的少。正是商家的这种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利益驱使,才产生了信息超载与信息匮乏的双重负面结果。1.2.3 传递与接受的失衡

大众传媒的设备日益现代化、集群化、高速化、媒介机构日益增多,信息收集和加工的人员队伍日益庞大,专业分工日益精细。而对于信息接收和使用者来说,媒介传递出来的信息由于受到技术、设备等外界环境及个体的差异,媒介传递出来的信息很可能不会被信息接收者接收,或者信息接收者需要的信息媒介不能传递出来,信息接收者只能被动地接收涌入的信息。正如奈斯比特所说:“我们被信息淹没,但却渴求着知识。”1.2.4 缺乏规划

目前,互联网上的中文信息量仅占网上信息总量的2.5%左右,而英文信息总量却占到总量的75%左右。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我国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缺乏科学规划和指导,更缺乏合理分工和合作,在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着大量的重复劳动和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十分严重。因此,科学开发,合理规划,尽快将中文文献资料和文化典籍数据化,提高中文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已经刻不容缓。人们已经进入了信息爆炸的社会,但是信息的质量没有达到膨胀,如果只有量的飞速增长,只能说这样的信息时代是一个泡沫信息时代。解决信息超载与信息匮乏的矛盾,让信息生态环境保持平衡发展和良性循环,应该采取积极的对策,增强危机感和使命感,提高信息质量和信息品位,开发信息需求者需要的二次和信息三次信息之类的信息精品,大力倡导人们读书、爱书,建设“学习社会”。1.2.5 信息焦虑

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焦虑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它可以在人遭受挫折时出现,也可能在没有明显诱因时发生,即在缺乏充分客观根据的情况下出现某些情绪紊乱。焦虑总是与精神打击以及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的威胁或危险相联系,主观上感到紧张、不愉快,甚至痛苦。

人们处在信息的海洋中,却又因信息过盛而产生苦恼,原因在于很难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地查找到所需信息。信息超载和信息匮乏的矛盾结果是产生信息焦虑。信息焦虑表现为信息使用者在大量信息面前缺乏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信息焦虑的产生源于自己所理解的内容与期望自己应该理解的内容之间的差距。在这个由于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压力总是让人们试图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知识,以此来增强个人自身的社会竞争力,使自己能够处于有利的社会地位,获取更多社会的或个人的利益。有学者曾指出,在这种信息狂热和信息超载的社会,已开始出现一种病症。这种病症的表现是强迫自己读遍一切可读之物,当吸收的阅读量超过消化所需的能量时,超出的部分日积月累,最后因压力与过度的刺激转化为所谓的信息焦虑。信息焦虑实质是信息接受者由于所接受的信息超过其所能消化或负载的信息量时,就会使人产生各种无所适从的焦虑或紧张症状。这种情绪非常接近精神病学中的焦虑症状,所以这种因工作信息接触过多引起症状的情况被一些人称为“信息焦虑症”、“网络综合征”、“手机强迫症”、“信息污染综合症”、“信息技术恐惧症”等时代感很强的精神问题,实际上都是过量信息作用于人的一种焦虑心理反应,也是信息焦虑症的表现。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当其中一些信息忽然在身边消失,心里开始觉得焦躁、恐慌,甚至身体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

国外一位现代病研究专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他让一组愿意按受试验的人每天看几万张不同的照片,没过几天,这些受试验的人都患上了偏头痛。而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大脑接受信息的能力是异常惊人的,在1/10秒的时间里,大脑可接受1000个信息单元。由于有些人不善于分析处理信息,以致在短暂的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后,大脑受繁杂的信息干扰产生生理病理改变。当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可是人类的思维模式却还没有调整到可以接受如此大量信息的阶段,人们接受的信息已远远超过了所能接受信息的极限。

为了预防信息焦虑症的出现,信息使用者要提高识别、处理信息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尽可能使繁杂的信息条理化、程序化、趣味化,以利于信息的消化吸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有选择性地接受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在遇到信息量多的时候,不要着急,放慢节奏,让大脑有一个消化吸收信息的过程,而不是让它整天处于紧张状态。要学会调整心态,每个人的个性特征、后天所受的教育都有所不同,不管你对信息掌握得多全面,毕竟我们跟不上信息变化的节奏和速度,遗漏总是难免的。所以要学会调整心态,学会信息化生存。

对于在校学习的大学生来说,要学习的内容和课程很多,有些同学不顾自己实际学习能力和时间有限,同时阅读大量的书籍、资料,参加多门课程的选修,这样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反而无法有效地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由于长期利用过多的休闲时间进行阅读和学习,并且表现出焦虑和恐慌的情绪状态,从而产生不良的身体症状,进一步影响了获取信息的效率。

为了保护我们免受资料泛滥的侵扰,减轻信息带来的压力,应该做到:承认自己有很多东西不懂,这样就能克服因为怕别人发现自己无知而产生的恐慌心理;根据自己的爱好决定学习方式。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因人而异,有的通过看书,有的通过上课,有的请教别人,还有的是进行自我试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与自己认为应该感兴趣的东西区分开来,要获得知识,就应该先激起好奇心,有了好奇心,效果就十分明显了;减少阅读量也是一种减压的方法。作为学生,并不需要把自己所学领域的相关书籍都阅读到,只要精选出其中最好的几本,对那些不能给自己带来有用信息的书刊则统统拒之门外。最后,学生应该懂得如何查阅资料,提高自己的搜商,这也是消除信息焦虑心理的最佳方法。1.2.6 数字鸿沟

在数字鸿沟这一词语出现之前,有几个与其关联度较密切的词汇:知识沟、信息穷人、电子鸿沟。应该说这些词汇的提出和研究对数字鸿沟一词的产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类人之间的差距也就越大。有关数字鸿沟定义有以下几种说法。(1)国际电信联盟认为,数字鸿沟是由于贫穷、教育设施中缺乏现代化技术,以及由于文盲而形成的贫穷国家与富裕发达国家之间、城乡之间及年轻一代与老一代之间在获取信息和通信新技术方面的不平等。(2)经合组织认为,数字鸿沟是处于不同社会经济水平的个人、家庭、企业和地区之间在获得信息通信技术的机会上,以及在互联网的使用上所存在的差距。(3)美国商务部的“数字鸿沟网”把数字鸿沟定义为:在所有的国家,总有一些人拥有社会提供的最好的信息技术。他们有最强大的计算机、最好的电话服务、最快的网络服务,他们受到了这方面的最好教育,另外有一部分人,他们出于各种原因不能接人最新的或最好的计算机,最可靠的电话服务或最快的最方便的网络服务,这两种人之间的差别就是所谓的数字鸿沟。(4)美国学者Pippa Norris认为,数字鸿沟是一种具有3方面典型特征的现象,即全球鸿沟、社会鸿沟和民主鸿沟。全球鸿沟是指发达社会和发展中社会之间在接入网络方面的差距;社会鸿沟涉及每个国家中信息富足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差距;民主鸿沟指的是那些使用和不使用数字资源去从事、动员或参与公共生活的人们之间的差别。(5)我国学者对数字鸿沟也有独到的见解,如胡鞍钢认为,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是一种极不平衡的扩张,出现了国家之间以及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这一差距即是数字鸿沟。胡延平认为,数字鸿沟是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的占有和应用程度不同所造成的信息差距、知识分隔和贫富问题。

由以上不同机构、不同学者对数字鸿沟的理解和阐述可以看出,虽然在定义的表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是都说明了数字鸿沟的本质,即:从技术的角度看,数字鸿沟是新兴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和普及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体现在不同国家之间、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域之间、同一国家的不同人群之间,这种数字鸿沟产生的本质原因在于技术原因。从经济的角度看,数字鸿沟问题的产生根源于经济增长的问题,它是传统的经济差距在信息时代的延伸,数字鸿沟实际上就是经济鸿沟,是传统的贫富差距引起的。从主体获取信息的动机及信息对个体的作用的差异看,数字鸿沟是知识鸿沟。

数字鸿沟问题是结果而不是原因。经济的鸿沟、技术的鸿沟、制度的鸿沟、认知的鸿沟、知识的鸿沟导致了不同层面上的数字鸿沟。经济全球化、资本自由化、产业信息化、信息网络化是第二次现代化的特征,而在这“新四化”当中,信息化是其核心内容。信息化与其他三化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第2章信息素养教育总论2.1信息素养概述

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大学生的信息需求出现了多样化,用于获取信息的设备、信息获取方式、信息交流方式和信息应用的信息行为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信息内容和信息资源的提供者也越来越多,同时社会对高校学生的信息素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应该从传统的教学法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向、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同时应该将教学目标从以检索基础知识、技能和具体信息资源的使用和介绍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向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管理、信息分析、信息挖掘整合、信息应用、知识发现和创新等能力,强化学生信息检索知识的迁移能力,即在不同信息环境和信息需求情境下利用信息检索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素养一词是由英文翻译而来的,有的译成信息素质,有的还用信息文化、信息技能、信息能力。本书中的信息素养和信息素质是同一个概念,只不过是译法不同而已。2.1.1 信息素养的定义“信息素养”的英文是Information Literacy,也有少量文献使用Information Skills、Information Competency或者Information Fluency,多数情况下还是用Information Literacy。信息素养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但是那时的信息素养不是今天所说的信息素养,而是图书馆的用户教育,通过早期图书馆开展的文献检索技能教育来培养用户信息获取、加工、整理、利用的能力,因此早期的图书馆用户教育可以视为信息素养观念的萌芽形态,是基于用户教育演变而来的一个概念。经过近三十多年的发展和演变,关于信息素养概念的理解,国内外专家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界定。2.1.1.1 国外比较典型信息素养的定义(1)1974,美国信息产业协会(IIA)主席保罗择考斯基(Paul.Zurkowski)在向美国全国图书馆和信息科学委员会提交的一份议案中,首先使用了信息素养这一概念。他认为,信息素养将是国家的未来发展目标并对信息素养给出了一个较高的认识:“经培训以后能够在工作中运用信息的人即认为具备了信息素养,他们在掌握了信息工具的使用及熟悉主要信息源的基础上,能够解决实际问题。”(2)1979年,全美信息产业协会给出了信息素养的定义:掌握了利用信息工具的知识与技能,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3)1982年,Forest Horton认为,信息素养是人们在处理问题和决策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对所需信息进行标识、存取的水平。(4)1985年,TeSSmer M.认为,信息素养是为特定需求有效获取和评价信息的能力。(5)1989年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一个高潮年,主要是源于两份纲领性文献的发表,其中之一是1989年5月出版的《信息素质:图书馆中的使命》一书中提出了大学生接受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高质量的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成为有效的信息消费者,能够为他们个人的生活和职业生涯的任何需在寻找到适当的信息,也就是说学生需要成为具有信息素质的人。”另一份是美国图书馆协会的信息素质委员会的年度报告,该报告提出了“信息素质是信息社会人的生存能力之一”的重要观点,在这份年度报告中指出:“具备信息素质的人是能够敏锐地察觉信息需求,并能够进行相应的信息检索、评估以及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人。”(6)进入90年代,因信息环境的变化以及网络的迅速发展,一些研究机构和学者在信息素养研究过程中对其概念又有了一些新的表述。但这时的信息素养概念基本清晰,也逐步趋于一致。1992年,Christina S.Doyle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从各种不同的信息来源获取、评估及使用信息的能力。”(7)1996年,Jeremy J.Shapiro、shelley K.HugheS把信息素养看成是一门从懂得如何使用计算机和存取信息延伸到批判性地思考信息自身的性质、其技术基础结构、其社会、文化甚至哲学背景和影响的新的人文科学。(8)美国学者H.B.Rader的定义:信息素质是在解决问题和作决策时具有有效地找到和评价信息的能力。包括在现代信息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的能力,迅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解决问题时能把合适的信息找出来的能力,还包括熟练使用计算机方面的能力。(9)2003年,在美国图书馆和信息科学委员会及全国信息素养论坛组织下,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资助召开了国际信息素养专家会议,来自世界七大洲23个国家的40位代表对信息素养展开了热烈讨论,会议发表了“布拉格宣言:走向信息素养社会”(The Prague Declaration“Towards an Information Liter ate Society”)。会议将信息素养定义为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地生产、使用和交流信息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宣布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人权。会议指出,信息素养正在成为一个全社会的重要的因素,是促进人类发展的全球性政策。信息素养是人们投身信息社会的一个先决条件,如果没有信息素养,信息社会将永远不能发挥其全部潜能。2.1.1.2 国内关于信息素养的定义

信息素养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信息素养概念的国外引进,国内相应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文献急剧增长,2000年开始进入高潮。然而研究的方式基本处于翻译、评述国外相关的文献,很少有人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国内关于信息素养比较有影响的定义有以下几种。(1)1997年,马海群在《论信息素质教育》一文中将信息素养定义为:“在信息化社会中个体成员所具有的各种信息品质,包括信息智慧(涉及信息知识与技能)、信息道德、信息意识、信息觉悟、信息观念、信息潜能、信息心理等等。”这是对信息素养讨论较早的一篇文献,文章提出的定义被广泛引用,它基本确定了国内信息素养概念的框架。(2)2000年,谢立虹提出:“信息素养是在各种信息交叉渗透、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人们所具有的信息意识、信息处理的各种能力或技能,包括信息搜集、开发鉴别、综合分析的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以及积极的信息心理和良好息道德。”(3)2001年,孙建军等人认为:“信息素质是属于人文素质的一部分,是人文社会的知识、信息意识、接受教育、环境影响等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基本的个性心理品质,它具有明显的外在表现性。信息素质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信息知识能力,它标志着信息专业知识水平;二是信息认识和意识,它信息认识水平,主要包括信息收集、整序、利用和评价方面的素养。”(4)2001年,张贵荣将信息素质分为自然性信息素质和社会性信息素质两方面。其中,社会性信息素质是:“人类在信息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与信息有关的心理品质、知识技能、行为习惯和文化涵养等方面的特征。它是人们在信息环境影响和训练中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是人们认识信息社会、改造信息环境、学习信息科学知识、掌握信息科学技术、操控信息设备、适应社会信息需求、鉴别和创新知识信息、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各种信息能力。”(5)2003年,皮介郑认为:“信息素养是信息主体在信息行为中认识和表达信息需求,利用适当的信息工具从各种信息源查找、获取、组织和利用信息的技能,此过程需要的信息观念、意识、知识、态度、习惯和应遵循的伦理道德等综合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能力和品质。”2.1.2 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来源于图书馆素养(Library Literacy)。图书馆素养主要内容包括如何利用图书馆的相关技能与知识,并以此解决问题或做出决策。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信息服务的提供已经不再局限于图书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手段也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当时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信息业已成为一种增值型产业,它已超越对传统产业的依附状态,既具独立性,又与其他产业密不可分,在这样的社会中,信息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信息与材料、能源并列为社会的三大支柱,急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以及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信息化成了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素养便应运而生。

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评价个人能力的一个新概念,是社会、文化、技术、科学发展的综合产物。信息素养的高低取决于人的文化修养程度,文化修养包括智力方面的修养和非智力方面的修养。智力因素包括人的观察力、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记忆力等,非智力因素如人的价值观、道德、精神风貌、思想品德等;同时一个人的信息素养也与人的元认知能力有关,元认知能力包括对自己认知风格的认识(自己的兴趣所在)、决策能力(在众多事件中选择拍板某一事件的能力)、迁移能力(能力由此及彼的能力)、判断能力(本身达成目标的能力)、决定何时集中精力解决什么问题的能力等。人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以及元认知能力是人们从事信息活动所具备的基本能力,由这些基本能力所构成的个性心理品质决定了信息素养品质的优劣。此外,信息素养也与信息社会人们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语言能力、交往能力相关。信息素养是一个时代发展的产物,不同时期人们对它的界定有所不同,但是其内涵虽然在形式的提法和说法上有些出入,但其实质还是趋于一致的。国外对信息素养内涵的界定比较著名的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信息学教授McClure提出的,他认为,信息素养是一系列相关素养的集成,这些素养包括:传统素质(Traditional Literacy),指具备读、写、计算等基本文化素质;媒体素质(Media Literacy),即对包括图书馆信息资源在内的各种信息媒体的认识;计算机素质(Computer Literacy),即了解计算机基本文化,掌握其基本应用;网络素质(Network Literacy),即对当代信息环境的核心——互联网的认识和掌握。

国内关于信息素养内涵的认识有多种观点。如马海群认为:“信息素养可以广义地理解为在信息化社会中个体成员所具有的各种信息品质,包括信息智慧(涉及信息知识与技能)、信息道德、信息意识、信息觉悟、信息观念、信息潜能、信息心理等。”王曼认为,人的信息素养包括两个基本内容:一是信息意识,即人的信息敏感程度,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行为、理论观点等从信息角度的理解、感受和评价;二是信息能力,即人们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吸收并创造新信息的能力。张贵荣构造了信息管理人才的信息素养结构图。其信息素养结构由知识体系、信息道德、信息技能和信息个性四个部分组成。李爱武将大学信息素养内在结构体系划分为四个层面,即信息人文修养(精神层面)、信息智能(信息技能层面)、终身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