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是一门艺术 反经的管理之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2 20:11:07

点击下载

作者:(唐)赵蕤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领导是一门艺术 反经的管理之道

领导是一门艺术 反经的管理之道试读:

前言

自古以来,前人留给后代的警言就是“职位越高,责任越大,担子越重”。做了领导,才真实体会到挑起所谓的大责任和重担子到底有多艰难,也难怪古人在政治中、战场上,千思百虑,苦思良策。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解决问题的方式却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企业矛盾,还是用兵布阵,抑或是人才管理,古人已经为后世的领导者积累下千年的经验和技巧,比如《反经》就是其中一部可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相提并论的,并被称之为“小《资治通鉴》”的谋略全书。《反经》由唐代赵蕤所著,是一部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杂家和阴阳家思想之大成的智谋奇书。全书今存九卷六十四篇,专门谈论帝王治世之道,其主要内容是讨论君主如何巩固统治根基,改革时弊,拨乱反正,解决统治下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以挽救败局或危机。《反经》的作者赵蕤杂采诸子学说,广征历代史实,力求突出英主良臣的奇谋异略,既有理论上的探讨,又有策略上的权衡,同时还有对历史人物的品评和经验教训的反思。因此作者曾说:“所叙各篇(此书),都是吸取先前经验教训的深谋远略,是经邦济世的高妙道理。我并不想借此来哗众取宠,博取虚名。把我的见解披露出来,为的是抛砖引玉,以待后世明哲俊杰们继往开来。所有那些正在其位的帝王,希望他们能详细读读这本书。”《反经》虽然是千年之前的著作,但是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尤其对我们当下企业管理中的经营决策、选人用人、业务公关甚至人际关系的处理方面,都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给人以深刻启迪,仍不失为一本领导纵横学著作。比如,书中的“大体”“任长”“品目”“量才”“知人”等各个篇章就把领导者在识人、选人、用人等人才管理核心做了详细分析。

因为文言古辞远离了我们绝大多数人的阅读习惯,所以在编撰本书时我们首先做出翻译,并把所译内容的精髓之处提炼出来。同时,为挖掘传世经典的当代价值,我们又结合目前企业管理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与《反经》中所蕴含的管理之道加以对应,寻求某种化解之法。

领导者经营企业,如同绘制一部艺术品,因此人们常说“领导就是一门艺术”,而《反经》就好比一双手,握住领导的手,助我们将这门艺术经营得更加完美。比如书中所体现的因事制宜、兼容并包思想,所指出的以权谋私、下属专权的危害,就是告诉领导者如何更恰当地使用手中权力。当一个人拥有的权力越大,思想以及行事风格越容易陷入狭窄的缝隙中,变得固执、心胸狭窄、唯利是图甚至懒惰,这些负面因素一旦纠缠上领导者,它们就会像毒瘤一样危害领导的名利、权势和未来。所以,“为官者,不得不察”。

再如《反经》中又写道:“古人治国主要有三种方式:王道的统治采用教化的方法,霸道的统治采用威慑的手段,强国的统治采取胁迫的办法。这三种方式各有各的原因,不能随便更换。管仲说:‘圣人只能顺应时势而不能违背时势。聪明的人虽然善于谋划,但总不如顺应时代高明。’据此来看,在应当实行霸道统治的时候却推行王道的教化就会行不通,应当实行强国统治的时候却施行霸道的威慑手段就会适得其反。如果时逢天下大乱,人心诡诈,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破坏,却想遵从先王传统,广泛推行道德教化,这就好像是等待越地识水性的人来拯救落水的人,请示那些身居高位的人后才救火一样。好是好,可难道这符合我们所说的通于时变吗?”这就告诉我们领导者在处理事情和人际关系时要学会因事制宜、融会贯通,不能固守传统和以往经验。

任何时代都有一些只局限于自己学识、不懂得顺时变通之人,所以,作者才通过杂采诸子学说和多角度、全方位地审视历史,从反面总结历史经验,阐述领导者的长短纵横之术。《反经》中的长短之术与当下企业管理中的领导之术,实则只有深入没有浅出。因此,我们借用《反经》中的各种变通之理、管理之策,著作了适用于当代企业的管理之道。希望这积蓄了千年的权谋智慧,能够帮助陷入矛盾中的领导者走出阴霾,重拾信心。

第一章 好领导常做的那些事

君权、君势、君德、君威、君能……君主具备哪些才能才称得上好君主?一本《反经》,一位古代智者所阐述的为君之道、为官之策告诉我们,做好领导需从调整自我开始,以职责为要,以修养为重,以才智为策,以德行为辅,以作风为力,以管理为主……通过对种种能力的掌握与运用,以良好的第一步为始,才能无愧于一个“好”字。

身居其位,当谋其职

至权薨,皓即位,穷极淫侈,割剥蒸人,崇信奸回,贼虐谏辅。晋世祖令杜预等伐吴,灭之。——《反经·三国权第十九》

译文孙权死后,孙皓继位,他骄奢淫逸,残害百姓,崇信奸恶邪僻之人,致使贼人肆虐,左右朝政。晋世祖命杜预等发兵吴国,取而代之。⊙⊙⊙《论语·泰伯》有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意思是不在这个职位,就不要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看来,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教导人们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是自己的事情就要全身心地做好它,无关自己的事情就不要随意涉足。一个好领导最重要的无非就是在其位、谋其事、尽其责。

提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就会想到西蜀诸葛亮。诚然,诸葛亮一生都在为蜀国尽心尽力,可谓“在其位、谋其事”的典范。近代深受人民爱戴的周恩来总理,也是用自己的一生来诠释什么叫“在其位、谋其事”。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在其位、谋其事”呢?总而言之,一句话,在什么样的位置,就要做与其相符合的事,也就是说要有责任心。

墨子曰:“譬若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然后墙成也。为义犹是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这里所指的就是责任心。一个能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也会对自己的工作充满责任感,这样的素质往往会是各大企业最需要的。同时,他们也容易取得成功,也更受欢迎。曾经有人问全球第一CEO杰克·韦尔奇是如何能在通用电气做那么长时间的,他回答道:“我在一段时间里会集中精力踏踏实实地做一件事,我会尽全力做好它,简单地说就是在其位就要谋其事。”孙皓贵为人君却不为君事,为政腐败,为人奢靡,最后落得亡国的下场。中国悠久的历史告诉我们,尸位素餐的人(如秦桧、和珅)只会遭人唾弃、遗臭万年,而只有“在其位、谋其事”的人(像李世民、魏徵)才能名留青史、流芳百世。

现今社会,市场竞争激烈,普遍就业压力大。除去对个人技能、道德人品的要求外,更加需要一个人的责任心。不论是对个人、家庭,还是对企业、社会,“在其位、谋其事”都尤为重要。应用在具体工作中,就是要明确岗位职责。作为领导者,对每位下属的岗位职责都应明确告知,使他们知道哪些是自己该做和需要尽心做好的事,哪些是自己不该过问、不能越俎代庖的事。只有领导者明确了岗位职责,才能保证企业组织走上正常运行的轨道。因为每个员工熟知了自己的岗位职责,也就避免了盲目性,既能专心致志于自己的分内事,也能减少不必要的纷扰,工作效率自然提升不少。

领导者阐明了岗位职责,就可以令下属明白工作的主次先后,分得清轻重缓急,做起事来也能不慌不忙、有条不紊。有了领导者的“谋其事”,就可以有效地提升下属的工作效率,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的工作可以有条理地划分开,哪些是主要的、着急的任务,哪些是次要的、可延缓的项目,也都能轻松解决。

法家的代表韩非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有位韩昭侯因为酒醉便趴在餐桌上睡着了。时值深秋,身旁的典冠官担心其着凉得病,便找来一件大衣为其披上。一会儿,韩昭侯醒过来,看到身上的大衣甚为高兴,就问是谁做的。周围的人就说是典冠官干的,原本高兴的韩昭侯脸色陡变,吩咐卫兵重杖了典衣官,而处死了典冠官。韩昭侯对下属说道:“典衣官不为主加衣视为失职,典冠官为主加衣却是越权,二人都应该受到惩罚。对典冠官的重罚是因为他不能值守本分,在主看来,越权的危害远胜于天气的清寒。这就是韩非子所说的:‘非不恶寒也,以为侵官之害甚于寒。’”(典冠官是专门负责戴帽子的官员,典衣官是专门负责穿衣服的官员。)我们可以透过这个故事了解到,韩非子所倡导的“依法治国”方略中各尽其责是最为重要的,放在今天的意思就是管理要明确职能,玩忽职守是失职,越俎代庖更是失职。“在其位、谋其事”这个准则就是要求领导者明确下属的职能分工,令其“对号入座”。设计员就要专心于自己的设计项目,秘书或者文员就要细心于会议、应酬的准备工作等。下属出现工作紊乱的情况,就说明领导的管理出现了漏洞,需要领导躬亲自省了。

那么,到底领导者应该怎么做才是“在其位、谋其事”呢?要知道,领导的关键工作是管理,具体的操作并不一定需要精通。对于管理,法国的法约尔提出了管理五职能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这五项职责是现今大多数学者、领导者所认可的。

计划,是领导的首要职责,是管理的基础。一个领导要想带领下属走向成功,明确的目标和切实可行的计划将会是必不可少的。∷明·无款·孔明出山图

美国一家钢铁公司的总裁在一高人的指点下,学到了管理公司的精髓。高人交给他一张白纸,声称这张白纸可以在10分钟内将他公司的业绩提升5成以上,然后让他在这张白纸上写下第二天要做的5件事。总裁想了一下,花费5分钟便把5件事写完,高人又让他针对这5件事排出顺序。又是5分钟,总裁按照高人的说法做完了。高人说:“从明天起,把白纸拿出来,只做标记的第一件事,其他的一律不看,直到完成为止。然后用同样的办法去做剩下的4件事。如此下去,你就会发现其中的价值。”如今,这家钢铁公司已经成为全球著名的钢铁公司之一。

组织,是领导管理公司的重要手段,组织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管理的效率。简洁高效的组织结构能保证领导的命令直接下达,冗杂烦琐的组织结构只会阻碍管理,滋生更多浑噩度日的“庸才”。

东风汽车公司在20世纪一直沿用计划经济时的直线职能制,公司的管理效益始终不高。1999年6月,公司上层终于下定决心对公司的组织结构进行彻底整改,整改之后分为总部层级和下属的二级单位,前者包括规划发展部、计划财务部、科技开发部、人事部等十多个细化的部门,主要负责公司战略规划和经营决策;后者根据子公司的不同业务分为五个不同的板块,具体负责汽车制造、营销、推广等环节。组织结构经过一番简化后,整个公司的管理效益也上去了,原先那个步履蹒跚的“老太太”如今已经成为一个青春洋溢的“小伙子”。

指挥,是领导的一项重要职责。领导的每项决策都会被具象为一系列的文字、命令、指示等,如何做到令行禁止,如何树立权威,都是指挥的具体表现。指挥不意味着乱施号令,而是要求领导者做到冷静镇定,是经验的积累,是魄力的体现。

一个巡逻队夜间例行巡逻任务,来到一个岔路口,队长感到茫然,于是用无线电联系上连长,问:“我们现在应该走左边还是走右边?”连长说:“右边!”走了一段路后,又碰到一个岔路口,于是,队长又问:“走左边还是走右边?”连长说:“左边!”后来,他们碰到了第三个岔路口,连长恶狠狠地怒喝道:“你是队长,你自己可以决定!”这样一件小事却影响了这名队长的一生,直到他后来成为著名的将领。

当你负有责任做出决策的时候,你就必须果敢地做些什么。如果你无所作为,那么就是你的敌人所希望看到的。一旦你做出了决定,局面就可能发生改变。

当今社会,由于一些通信手段如电邮、手机的普及,很多领导者已经失去了指挥、决策的能力,遇事害怕担责任,而不断地向上请示,打电话征求意见。这时作为高层领导者,就应该严词说道:“不到万不得已,别打电话来麻烦我,你自己做决定!”

协调,是领导管理中较难的一个环节,不论对内还是对外,它都需要领导者高超的智慧和卓著的见识。我们可以通过两桩中外企业的“联姻”来窥探协调职能的重要性。

东风和日产的美满合资主要通过三个策略:第一,双方派出对等的派驻员,用以保障决策的公正性,而派驻员的薪资待遇和业绩考核都由各自母公司来负责,这样既解决了派驻员的后顾之忧,也能保护合资公司的利益。第二,考虑到双方的历史问题,经过一番协调和谈判,双方的在职员工都可以进入合资公司,并且工龄维持不变。第三,采用重视业绩的管理方式来规避多元化的文化冲突。

而TCL集团对于欧洲彩电业务的重组计划却并没有预想中那么顺利。当年轰动一时的“TCL-汤姆逊并购案”,其中最大的一个失误就是协调上出现了大疏漏,领导者没有认真了解法国的社会制度和文化,最后导致大量客户流失,俨然一个“孤家寡人”。

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与并购收买都需要领导者具有高超的协调能力,既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要厚此薄彼。让各方都达到满意,说起来容易,实际上却足以考察一个领导者的能力。企业内部,领导与下属之间,董事跟股东之间,都需要领导者的不断协调。可以说,领导者协调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企业稳定与否。

控制,是领导者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做出反应的职责。当企业发生重大事故时,就需要领导发挥控制的职能:控制事态的演变,控制下属的情绪和士气,控制企业的发展方向等。

某铁路公司正在庆祝某一路段圆满通车,忽然传来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领导者当机立断,停止一切庆祝活动,命令各小组回到各自工作地点进行排查,还要求各个组长、各个主任做自我检讨。之后,领导者对大家说道:“几位主任、几位组长都做得很好,道路上的一些弊端已经被查找出来,希望各个小组回去后认真做出整改。我相信,经过大家的一致努力,事故一定可以顺利解决,被动的局面也会得到改变!”

领导者要有敏锐的感知能力,能及时发现工作中的疏漏,及时做出整改和调整。事故发生后不要过多地批评训斥,而要更多地行使控制职能,既要安抚企业管理层,也要团结下属员工。“在其位、谋其事、尽其责”是身为领导者的准则,是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把握的标准。只有做好自己分内之事的领导者,才能成为下属心中的楷模,才是企业发展壮大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该你做的事就全心全意地做好它,不该你管的事就不要僭越职权。招惹非议的同时也不会有“好果子”吃,所以还是要“在其位、谋其事”为妙。

修养自我,治人之始

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言嗜欲之本同,而迁染之涂异也。夫刻意则行不肆,牵物则其志流。是以圣人导人理性,裁抑流宕,慎其所与,节其所偏。故《传》曰:“审好恶,理情性,而王道毕矣。”治性之道,必审己之所有余,而强其所不足。盖聪明疏通者,戒于太察;寡闻少见者,戒于壅蔽;勇猛刚强者,戒于太暴;仁爱温良者,戒于无断;湛静安舒者,戒于后时;广心浩大者,戒于遗忘。——《反经·德表十一》

译文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是说人先天的嗜好和欲望本来相同,只因为后天环境经历、教育习染不同才显得千差万别。如果能克制欲望,其行为就不会太放纵;如果为外物所牵制,就会意志软弱,性情浮躁。所以圣人以理性来教导人,注意抑制人放浪任性的行为,让其谨慎地选择朋友,对他的偏激嗜好努力加以节制。所以《左传》中说:“审察人的好恶,陶冶人的性情,王者之道全在于此了。”修身养性的办法,一定要认清自己的长处,克服自己的不足。聪明爽朗的人,要防止钻牛角尖;孤陋寡闻的人,要防止被人蒙蔽;勇猛刚强的人,要防止急躁粗暴;善良温和的人,要防止优柔寡断;恬静从容的人,要防止错过时机;心胸广阔的人,要防止马虎健忘。⊙⊙⊙

古代君王想一统天下,国泰民安,好使自己名垂千古,必然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但治理好一个国家的前提是有一个和睦安定的小家,也就是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君王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自身必然要有很高的威望和良好的品性。古往今来,有威望和良好品性的君王会受到君臣和子民的爱戴与拥护。因此,古人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有人问:“建立过伪新政权的王莽,起初谦恭礼让,难道不是曾被称作一代名士吗?等到他当了宰相、做了皇帝后,傲慢荒淫而又凶恶残暴,为什么前后判若两人呢?”

虞世南说:“王莽是个生性残酷、奸诈虚伪的人。没有发达之时,沽名钓誉;权力到手之后,夸耀自己的才能,高傲自负。伪装的画皮一旦撕掉,天生的真面目就暴露出来了。他不听规劝,自高自大,至死不知悔悟。四海冤狱重重,怨声载道。最终他还是成了光武帝扫清道路的垃圾。”

伪装成有修养的人,迟早有一天会原形毕露,王莽就是那样的人。而缺乏修养的人一旦有了权力,就会变得骄傲自负,目中无人,擅用权力为所欲为,言行举止更是粗俗不堪,所作所为不择手段。当我们面对一个没有修养的人时,首先会憎恶,进而会嫌弃,接着就想要远离。试想一位领导者若缺乏修养,怎么有能力带领团队呢?

君王作为统治者与企业领导作为管理者所拥有的权力与职责有着某种相通之处。所以,企业领导者想成为一名好领导,需先修养自身的品性,提高自身修养。那么,作为一个领导者,提高自身修养的基础是什么呢?李嘉诚说:“我们身处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全球迈向一体化,科技不断创新,先进的资讯系统制造新的财富、新的经济周期、生活及社会。我们必须掌握这些转变,应该求知、求创新,加强能力,在稳健的基础上力求发展,居安思危。无论发展得多好,你时刻都要做好准备。财富源自知识,知识才是个人最宝贵的资产。”知识是一切力量的源泉,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懂得如何端正自己的思想,知人善任,更懂得社会瞬息万变,审时度势。作为领导者,自身修养高低,关乎企业的发展前景。那么,如何获得知识呢?除了把握市场以外,还需要认真刻苦研究各种事物,通过研究来获得经验和知识,不放过身边任何一个小的细节。丰富的知识会使人意念真诚,思想端正,从而提高自身修养,为“齐家、治国、平天下”奠定基础。

丰富知识的同时,领导者还当正心。杂家学派的尸子亦曾说:“心者,身之君也。天子以天下受令于心,心不当则天下祸。”意思是说心是身体的君主,天子把自己当作心,把天下当作身体,心不正,天下就遭殃了。所以,国君的自我修养,一定要先正其心,心正而后才能身正,并由此影响身边之人,朝中之人,国中之人,天下之人。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当做到心正。心正才能身正,自身正了才能正人,才能管理人。所以,不论是治理国家,还是管理企业,都必须自己做到品质好、风气廉、目的明。如果自己就是个酒囊饭袋、社会的蛀虫,只知道滥用职权以谋私利,又如何谈得上治理国家、企业,管理下属和员工?

过去一家香港媒体曾评价李嘉诚说:“李嘉诚发迹的经过,其实是一个典型青年奋斗成功的励志式故事,一个年轻小伙子,赤手空拳,凭着一股干劲儿,勤俭好学,刻苦勤劳,创立出自己的事业王国。”然而,李嘉诚却认为是“做人的道理”让他拥有了一切。

一桩塑胶花生意,一位外商要向李嘉诚订购大量货物,但前提是他必须有个可靠而且实力雄厚的担保厂家。然而,这对事业刚刚起步的李嘉诚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但作为企业的领导者,李嘉诚必须身先士卒尽力一试。于是他硬着头皮去各处找担保人,但最终都功亏一篑。李嘉诚找不到担保厂家,便如实告诉外商。外商反而被他的真诚所感动,决定跟他做这笔生意。然而,李嘉诚却婉言拒绝,他认为自己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可以按时交货,这等于不守信用。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他必须首先维护企业的正面形象和对客户的信誉。李嘉诚的决定更加让外商意外,也更加看好他。于是外商决定,即便冒再大的风险,也要和这个诚实可靠、一身正气的小伙子合作。最终,李嘉诚顺利地完成了这笔生意。

什么是“心正”?就是领导者要做人唯公,处事唯公。一个高尚的领导者,必然不是贪图利益之人。而一味地贪图利益之人,他这一生也许只能做一个小商贩或小公司老板。领导者需把做人放在第一位,不贪图权贵,不坑蒙拐骗,不损人利己。把心摆正,以诚待人,是树立自身人格品牌的关键。而把人格品牌转化为无形资产,会使领导者逐步引领企业走向辉煌。领导者的成功不在于获得多少财富或权力,而是自身修养高低。修养是心灵根本,它可以将一个人美化,也可以将一个人丑化。领导者是企业的根基,领导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关乎企业的兴衰成败。

人与人之间的性格不同,行事作风不同,而性格往往会决定一个人的行事作风,是自身修养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领导者了解自身性格会帮助自己更好地改善自身修养,提高领导能力。绝大部分人不习惯去了解自身,甚至只看到自身的优点,不愿触及自身缺点。领导者只有全面去了解自己,才能修其心、正其身。

作为一个团队,或者一个公司,或者一个部门的领导者,一切行为都在影响身边的人和事态的发展动向,同时也影响着自身威信。一个好领导,必须在思想上、德行上、作风上、举止上做到最优秀,这样才能成为企业的模范,让下属心甘情愿追随和支持你的工作。所以,一个称职的领导必须重视自身修养。正如傅玄曾说:“心正而后才能身正,身正而后身边的人才能正,身边的人正而后朝廷才能正,朝廷正而后国家才能正,国家正而后天下才能正。所以,天下不正,要从国家建设做起;国家不正,要从整顿朝纲做起;朝纲不正,要从整顿文武百官做起;文武百官不正,当皇帝的就要从加强自身修养做起;皇帝自身不正,就要从修心做起。所修正的对象越切近,所带来的影响、效果越久远。大禹、成汤能反躬自责,所以夏商两代才很快兴旺,这就是正心的缘故。”

古人常说:“君主在处理与臣子关系时要注意树立德行,做到以德服人。”而这一切的获得又与其平时良好的自我修养密不可分。《反经》中“德表”一篇,就是要求君主堪为一国道德之表率,在加强自我修养过程中时时注意以正心为首。因为君主是一国之心,天下是一国之身,心正而后才能身正。

亲贤远佞,是为贤君

宋、齐二代,废主有五,并骄淫狂暴,前后如一,或身被贼杀,或倾坠宗社。岂厥性顽凶,自贻非命,将天之所弃,用亡大业乎?虞南曰:“夫上智下愚,特禀异气;中庸之才,皆由训习。自宋、齐已来,东宫师傅,备员而已。贵贱礼隔,规献无由。多以位升,罕由德进。此五君者,禀凡庸之性,无周、召之师,远益友之箴规,狎宵人之近习。以斯下质,生而楚言,覆国亡身,理数然也。”——《反经·君德第九》

译文宋、齐两朝,被废的皇帝共有五人。这五个废帝都很骄淫狂暴,彼此没有什么不同,有的被杀害,有的彻底亡国。是他们本性凶顽,自取其祸呢,还是因为被上天抛弃,故意用他们来使国家灭亡呢?

虞世南说:“最聪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都是先天决定的(不可改变);德才平常的人,都是通过培训和学习(获得提升)。自宋、齐以来,负责培养太子的老师,都只是滥竽充数而已。太子身份高贵,僚属地位低微,即使想规劝太子,也由于礼教的原因没法做到。老师都是由职位决定,很少根据德才选拔。这五个被废的皇帝,生性平庸无奇,又没有周公、召公那样的老师,听不到益友的规劝,只知亲近小人。以如此卑下的天赋,生活在如此野蛮粗俗的环境中,国破身亡的下场,是注定无可避免地了。”⊙⊙⊙

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写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可以看出亲贤远佞在古时候是忠臣对于君王的广泛劝导。然而,这样的观点并不会随着时代的推移而消逝,反而变得更加重要。

诸葛亮所说的“亲贤远佞”是他为后主刘禅提的三点建议之一。《反经》说宋、齐二代的五位废主“无周、召之师,远益友之箴规,狎宵人之近习”。试想没有贤良之臣的辅佐,没有直言之友的规劝,而是被阿谀奉承的小人所围绕,如此环境造就的人又怎能不走向灭亡?与贤良、正直的人做朋友、打交道、谈生意,你也会变得正气浩然;与狡诈、善变、出尔反尔的小人相处、共事,你就会走向堕落,从此万劫不复。

由此可见,作为一个领导者,如何区别贤良之人和奸佞之人,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说文》曰:“贤,多才也。”《庄子·徐无鬼》曰:“以财分人之谓贤。”可以看出,有才能又有道德的人就是贤人。《说文》对于“佞”是这样解释的:“佞,巧谄高材也。”《盐铁论·刺议》中也说道:“以邪导人谓之佞。”说明巧言谄媚、散布谣言的人就是奸佞之人。现今社会,很多企业甚至更关注员工和管理者的道德素质,而淡化能力的考查,所以贤佞与否更加成为领导者选拔人才时应需要注意的方面。

齐桓公是中国历史上的有为之君,他能放下嫌隙任用曾经暗杀自己的管仲为相,还吸引国外的众多贤良来帮助自己,比较出名的是“桓管五杰”——隰朋、宁戚、王子城父、宾胥无、东郭牙,最终在这些贤能之士的帮助下成就一番霸业。然而,人无完人,齐桓公也有一些不良嗜好,他有三好:好色、好食、好猎,也因此诞生了三位小人:刁公、易牙、开方。

刁公知道齐桓公爱好美色,于是自施宫刑以求接近,桓公大为感动,就把他留在身边为自己搜罗美女。易牙本是一知名的厨师,孟子都说过“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的话。可惜,他的才华没有用在正途上。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他甚至为桓公烹制了童子羹,所用材料竟是他6岁的小儿子。开方本是卫国的公子,地位不可谓不高,但是当他看到齐国的强大之后,就随同出嫁的队伍来到齐国,时常待在桓公身旁陪其狩猎,即使后来自己的父亲去世了,他也怕担心不能陪伴桓公打猎而不回国奔丧。这样的三个人陪伴齐桓公,即使他再开明,恐怕也有腐败堕落的一天。虽然因为管仲、鲍叔牙等人的不断提醒和规劝,齐桓公有一段时间远离了他们,将这三人赶出王宫。然而,管仲、隰朋相继去世后,他们三人又重新回到宫中,开始密谋自己的龌龊勾当。最后,一代霸主齐桓公被三个小人害死在深宫中,死后将近三个月都没有入殓,可谓悲惨之极。

齐桓公的霸业是任用管仲、鲍叔牙等贤能之人而造就的。早年的他能够亲贤远佞,所以可以问鼎春秋、威慑诸国;晚年的他却忘记“亲贤远佞”的准则,所以亲手葬送了自己的霸业。圣贤,是匡扶社稷的人才,是造福百姓的精英;奸佞,轻则败坏朝纲,重则祸国殃民。贤明的君主都懂得亲贤远佞,因此可以创造一个繁荣盛世;而昏庸无能的君主只会葬送国家,腐朽整个社会。

纵观历史,凡是昌盛繁荣的朝代,都会有一个纳谏如流的明君和一个冒死进谏的贤臣,如汉武帝与汲黯、唐太宗与魏徵、嘉靖与海瑞、乾隆与刘墉……再看那些走向灭亡的朝代,大多数也是因为君王任用佞臣,导致忠奸不分、残害忠良。例如,唐末安禄山的得势、宋末秦桧的受宠、明末魏忠贤的专权等。史实不容分说,“亲贤远佞”纵然是放在今天的民主时代,不论是官场、商界乃至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都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孟子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旨在说明周围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以此来启发当政者应该多注意对自己身边亲信的考查与选择。国君身边都是贤能的人,那么国君就会多积善行。相反,如果国君的周围都是坏人,国君也不会好到哪儿去。所以,领导者在选用下属的时候,应该唯贤是用,注重所用之人的人品道德。俗话说:“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技能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练习而获得提高,而人品道德却很难改变。人才一旦出现大的失德,就会对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一点,是领导者不能不重视的。

一个企业招聘了赵、钱两位业务员,经过几个月的工作,小赵脱颖而出,以出色的才华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同时也得到了同事们的支持和领导的青睐,从此成了公司的业务主干。为了更好地达到权力的顶峰,小赵极尽谄媚之能,做任何事都会去揣摩老板的心思,而后曲意逢迎、阿谀奉承,终于他被任命为业务部经理。自此,他的本性才暴露出来,刚愎自用,造谣生事,排除异己,导致各个部门之间矛盾激化,原本其乐融融的公司被他搞得乌烟瘴气,已经逐渐影响到了公司经济效益。

再看小钱,他为人谦虚诚恳,又忠于本职工作,不争名夺利,还乐善好施。虽然工作能力很一般,没有得到重用,但仍旧勤勤恳恳地工作,最后不仅为企业创造了经济利益,还用自己的品德影响了大家,赢得大家的一致认可。

对于企业取“才”还是取“德”一直存有争议,但是普遍上认为“德”是根本,是长远的,好比方向盘,直接决定着汽车沿正确方向行驶。而“才”就像发动机,如果是无德之才,那么就会像是失去方向盘的汽车,很容易掉入深沟之中。同时,发动机的马力越大,产生的危害也就会越大。正如国家电网公司2012年的招聘条件,第一条是“遵守法律法规,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之后的第二条、第三条才是对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学历经验的要求。所以,作为领导者就应该懂得“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但丁)的道理,任人唯贤,慎用不贤。

选择合作伙伴上,领导者也应该“亲贤远佞”。首先,性格和脾气很重要,一个猜疑心重、爱嫉妒、易怒、反复和计较的人是一定不能作为合作伙伴的。这样的人短时间可能看不出危害,但是当达到事业的关键时期时,往往会因为一句简单的话就导致多年的心血付之东流。其次,要观察他的兴趣爱好,假若是有嗜赌、酗酒、好色等不良嗜好的人,自然是要排除在外的。第三,一个没有远大目标、胸无大志的人是很难作为长期合伙人的,他的甘于满足、不思进取会很容易就影响到你,这样的人只适合短期的小合作。最后,对于合伙人的人生经历也需要或多或少地了解一些,是否从事过相关行业,对生意经的理解,以及对金钱财富的看法,等等。留意他对家庭的看法,这很能反映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对待家人的态度就是他对合伙人的态度,对父母不孝敬,对妻子、儿女不关爱的人即使才能再高,也是不能考虑的。俗话说“共苦易、同甘难”,所以选择合伙人的初期就应该通过平常的若干小事来考验他是否有共甘苦的品质,以免日后富贵到来时互相算计。总之,选择合作伙伴应该秉承宁缺毋滥的原则,通过合作的方式达到双赢,彼此收益的关系才能持久稳固。

荀子说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知道领导者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攸关整个企业的生死存亡。所以,领导者应该尽量营造一个贤良的大环境,选用一批德才兼备的下属,在创造企业价值的同时也能用高尚的品德感染彼此。亲贤远佞的领导者不仅对整个企业有益,对于其他下属同事都能起到榜样的作用。而且,唯有亲贤远佞的领导者,才能得到下属的拥戴。

领导者要敢于承担责任

魏将王昶、陈泰兵败,大将军以为己过。魏人感将军引过,皆悦,思报之。习凿齿论曰:“司马大将军引二败以为己过,过销而业昌,可谓智矣。夫民忘其败而下思其报,虽欲勿康,其可得乎?若乃讳败推过,归咎万物,上下离心,贤愚释体,是楚再败而晋再克,谬之甚矣。夫人君苟统斯理,行虽失而名扬,兵虽挫而战胜。百败犹可,况再败乎!”此因败以成功也。故知智者之举事也,因祸为福,转败为功,自古然矣。——《反经·败功第三十一》

译文三国时曹魏的将军王昶、陈泰先后打了败仗,大将军司马懿却把责任自己承担起来。魏国人对大将军主动承担责任非常钦佩,都想为他效力以报答他。习凿齿《汉晋春秋》中对此加以评论说:“司马大将军把两次失败的责任都推在自己身上,不仅消除了过错,而且使功业更加昌盛,这就是智慧啊。百姓不计较他的失败而下属想为他效力,即使并未想什么事业昌盛,又怎么能昌盛不起来呢?假如他们(楚共王、司马懿)讳言失败,推脱责任,找借口把错误归咎于种种因素,就会使上下离心,贤愚离散,这样就等于是楚国再次失败而晋国再次取得胜利,错误就更大了。假如国君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即使行动失败了也可名扬天下,军事上受了挫折而战略上却取得了胜利。这样即使打了多次败仗也没关系,何况只打了两次败仗呢?”这就是由于失败反而成功的道理。由此可知明智的人办事,往往能因祸得福,转败为胜,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如果问100个员工他们心里最喜欢什么样的领导,估计会有80%以上的人回答喜欢富有责任感、敢为下属承担责任的领导。的确,一个有勇气承认失败、不推卸责任,并敢于承担下属失败责任的领导不仅会受到上级和下属的欢迎,还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失败是谁都不愿意碰到的事情,但失败又是谁都难免碰到的事情。所以失败并不是事情的终结,关键是看我们怎么去面对失败。如果处理得当,失败乃成功之母;如果处理欠妥,即将成功的事也会走向失败。《反经·败功第三十一》中用具体事实论明,领导者只要勇于承担失败的责任并从中接受教训,就有可能转败为胜,因祸得福。

楚共王是楚庄王之子,在他患病的时候曾把大夫们召集到身边,说:“我缺乏德行,年纪很小的时候便开始主持国政,却不能承前代君主余绪,使楚国军队连吃败仗,这是我的罪过啊。假若由于祖宗的保佑,使我能寿终正寝,我请求你们给我加上‘灵’或者‘厉’这样的恶谥。”大夫们同意了。楚共王去世之后,大夫子囊说:“不能按大王的遗命来加谥号。侍奉国君的原则,是听从他正确的命令而不服从他错误的命令。楚国是威名赫赫的大国,自从他君临朝政之后,对南方诸国或安抚或征伐,使之归顺,对于中原华夏诸国也加以教导,其荣耀是非常大的。有这么大的荣耀,却能自知其过,能不谥为‘共’吗?”大夫们思考之后采纳了子囊的意见。楚共王执政期间虽有过错,但却能得到谥号“共”,就是因为他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引咎自责,这就是虽有过错反而被尊谥为“共”的例子。

三国时期的大将军司马懿也是一个敢于替下属承担责任的好领导。一次他手下的将军王昶、陈泰先后打了败仗,他不但没有惩罚这两个手下,反而在主上面前替他们承担了失败的责任。魏国的将士们因而对司马懿充满了钦佩,争相为他效力。后人评价楚共王和司马懿是非常有智慧的人,如果他们讳言失败,推脱责任,找借口把错误归咎于种种因素,就会使上下离心,贤愚离散,这样就等于是自己再次失败而让对方再次取得胜利,错误就更大了。楚共王和司马懿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即使他们有过错、有失败也可名扬天下。由此可知明智的人办事,往往能因祸得福,转败为胜,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反经》的作者赵蕤则举了白起、商鞅和乐毅、刘备两组例子来证明看似成功、实则失败和看似失败、实则成功的道理。白起为秦国坑杀了赵国降卒40多万,使天下诸侯认为秦国无道而结成合纵联盟,大肆坑杀赵国降卒,并不是秦国的胜利,而是秦国失败的开端;商鞅使用欺诈手段俘获魏国统帅公子卬,使秦国的信用被天下人怀疑,这是自寻失败的先兆,而不是取得霸业的正确方法。乐毅用信义攻下齐国70余城,最后在即墨遭遇挫折,这不是失败,而是显示了统一天下的势头;刘备怜悯那些归顺自己的百姓,每天只走十几里路,最后被曹兵赶上,在长坂坡这个地方吃了败仗,尽管身处逃亡的紧急关头也不抛弃百姓,这是后来称霸西蜀的开端。因此可知不能成就霸业的人就不会利用败势取胜,而能利用败势取胜的人必须具备敢于承担失败的责任感。

我们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是成功的先导和基础,就像人要学会走路,就要先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才能学会走路。但是,并不是说失败了就一定能成功,其前提是必须有勇气正视它,并勇于承担责任,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因败而胜,这是古人教给我们的智慧。而要做到反败为胜,则又需要位居上位的人有种敢于担当的胸怀。

从这些古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在繁多的业务管理中难免会有失败之处。但一时的失败并不是事业的终结,所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要有勇气承认失败,不能怨天尤人,推卸责任。同时,还要善于总结教训,从失败中获得一些于己有利的因素,否则不仅不会反败为胜,而且可能造成下次失败得更惨的结局。

某电器企业的创始人康永焕是一位非常成功的领导。他是一个脾气很火爆的人,而且信奉“挨骂是进步的原动力”,所以他的员工经常被他骂得狗血淋头,如果集团中有员工做错了事,最害怕见到的人就是康永焕。康永焕不仅对自己的员工这样,他对自己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如果他自己犯了错,即使没人能够追究他的责任,哪怕没人敢说是他的错误,他也会严格按照公司的章程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进行处罚,对于自己该承担的责任,他一点也不会手下留情。也因此,他手下的员工虽然害怕他,却都十分敬重他。

在该电器企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有一次,公司的一个销售人员在征得康永焕的同意之后签订了一笔数目很大的合同。当货物全部顺利送到对方公司之后,对方公司却因为资金周转困难而不能马上付款,该电器企业的这个销售人员觉得对方是合作多年的伙伴,而且信誉一直不错,所以同意先交货,让对方公司尽快将货款付清。但没有想到的是,对方公司的经营出现了问题,债务缠身,随时都有可能宣布破产,根本就无法拿出钱来还清欠款。该销售人员非常着急,多次前去索要欠款,但都无果而终。最后,这家公司宣布破产,这笔大额货款还是没有收回来。

在公司的年终会议上,这笔烂账被管理层重点提了出来。由于数额很大,这个员工所在的部门无法做到盈亏平衡,部门经理只好如实向康永焕做了汇报。所有人都认为这个员工要倒大霉了,不仅会被康永焕狠狠骂一顿,还可能会被扣奖金和工资。但是康永焕却没有发火,甚至没有在会议上点名批评。过了一段时间,康永焕还是没有对这件事做任何处罚,这下公司的员工都非常纳闷,那个销售人员更是惴惴不安,害怕等待自己的是更残酷的处罚,更怕自己会被公司开除。

最后这个部门经理终于忍不住去问康永焕这件事该怎么处理,没想到康永焕很认真地说:“这笔业务是经过我的同意后才签下的,作为领导,我没有充分了解对方公司的情况就做了决策,这是我的失误,现在出了问题就是我的责任,我已经深刻反省了这次事件,对此我感到非常羞愧,我怎么还好意思去责怪执行我命令的那个员工呢?”

这件事情被公司的员工们传为美谈,大家对康永焕不推诿责任、不盲目责怪员工的作风十分钦佩,从此之后,大家做事比之前更用心、更卖力了。

康永焕不但没有责怪下属,还把责任归到自己身上,看似损失了一笔数额不小的款项,但是他却赢得了人心,让员工更加卖力地为他工作,由此而产生的效益岂是他损失的那笔款项可以相比的!

也许有些人会说,因为康永焕是公司的最高领导,所以他犯了错误,或把员工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也不会有什么大不了的,而公司的中层领导却没那么好过,一旦自己承担了责任,那么受到处罚的也只有自己。由于有了这种想法,很多中层领导在遇到事故时,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诿责任,更不会为下属承担责任,殊不知这样做的后果只能让上级更加恼火,下属也不会全心全意为你做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都免不了要犯错误,领导也不例外,而拥有豁达态度和包容胸襟,能勇敢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领导者必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而遇到麻烦就推诿责任的领导既不会得到上级的赏识,更不会得到下属的信赖和拥戴。

当遇到问题又被上级责怪时,领导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向上级承认错误,将责任先揽到自己身上,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杜绝同类问题的再次发生,因为出现问题首先要做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追究责任。

领导者所做的主要是管理类的工作,而管理工作总是不间断遭遇到各种问题,这就需要领导者能及早发现问题,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若问题已经出现,那么领导者要做的就是在第一时间找出问题的根源,然后解决问题,而不是追究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让上级看到你的能力,让下属敬佩你的为人,树立起自己的权威。

运筹帷幄,方能决胜千里

当尧之时,舜为司徒,契为司马,禹为司空,后稷为田畴,夔为乐正,倕为工师,伯夷为秩宗,皋陶为理官,益掌驱禽。尧不能为一焉,奚以为君,而九子者为臣,其故何也?尧知九赋之事,使九子各授其事,皆胜其任,以成九功,尧遂乘成功以王天下。——《反经·大体第一》

译文尧主天下之时,舜掌管土地民众,契掌管军政赋税,禹掌管工程,后稷掌管农业,夔掌管礼乐教化,管理工匠,伯夷掌管宗庙祭祀,皋陶掌管刑狱,益掌管狩猎。这些具体的事情,尧一件也不做,可为什么他能做帝王,而这九个人却心甘情愿做臣子呢?因为尧知道这九个人各自有什么才能,然后量才使用,让他们个个成就一番事业。尧凭借这九个人的成就统治天下。⊙⊙⊙

三军对垒,胜败取决于将帅。领导者是关乎企业成败的灵魂人物,既要有步步为营的谋略,又要有洞悉全局、不被表象所迷惑的机智,凡事入木三分,洞若观火。

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曾发生多起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例如公元383年爆发的淝水之战,东晋8万士卒以一敌十打败前秦80万大军,书写了一段战争史上的传奇。当胜利的捷报送到时为宰相的东晋指挥官谢安手里时,他正与人下棋。客人忍不住问起战事,谢安从容不迫地说孩子们打退了敌人。客人听后激动不已,而谢安依旧镇定,使人不禁相信一切尽在他掌握之中。直到送走客人后,谢安顿时兴奋起来,急匆匆朝室内走去,结果被门槛绊住,鞋子还被磕烂了。倘若没有谢安镇定自若、运筹帷幄的本事,也许8万士卒早已成了80万大军铁蹄下的肉泥。

再说楚汉相争,曾骁勇善战的西楚霸王项羽被刘邦打败,自刎乌江边。刘邦统一天下后,建立汉朝。待天下已定,刘邦在一次宴会中问群臣自己取胜、项羽失败的原因。高起和王陵回答说:“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将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出自《史记·高祖本记》)高起和王陵均是刘邦手下的得力功臣,他二人之意是说,汉高祖善于用人,无论谁在他的手下都可以有所作为,而且会给立功者加官晋爵,故而能够取得天下。但项羽忌妒和猜忌之心太重,杀伐之心更甚,赏罚不分明,所以他才会失去天下。刘邦听了二人的话,反而笑说他们只说对其一,汉高祖刘邦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定国安邦,安抚百姓,供应军需,保证粮道通畅,我不如萧何;统领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但我能了解并很好地使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夺取天下的根本原因。”可见,运筹帷幄是每位领导人都想拥有的能力,同时也是最难把握和掌控的一项能力。《人物志》中说:“一个官员的责任是以一味协调五味,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是以无味调和五味。所以,臣子以胜任工作为能,君主以善于用人为能;臣子以建言献策为能,君主以善于纳谏为能;臣子以身体力行为能,君主以赏罚得当为能。君臣之所以有别,就是因为君主能统帅众多才能之士。”

阿里巴巴是一所企业对企业的网上贸易大平台,因此人们往往认为,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之一的马云即便不是电脑奇才,也是位网络高手。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他对网络技术完全是外行中的外行。相传,马云至今在网络方面,只懂得简单的收发邮件、聊天、查看网页等基本网络应用程序。如此一位门外汉,究竟是如何领导阿里巴巴帝国成为网络霸主的呢?马云并不认为门外汉就不能当领导,只要做到运筹帷幄,外行也可以领导内行创造奇迹。

正如《反经》中所言,尧能统治天下,靠的是对人的运筹。马云亦认为,自身不懂没关系,重要的是领导者会选用最优秀的人,这是运筹帷幄的第一步。比如,你不懂网络技术,就去选择最优秀的网络技术人员;你不懂财政,就把最好的财务官请来;你不懂后勤,就请最好的后勤管理员帮你管理……请来的这些人都有很高的经验和工作能力,领导者不懂,所以不会跟他们争执,而是尊重他们。作为外行领导者,必须要有豁达的胸怀和超前的眼光,才能成为一位好领导人。对于马云,也许他没有很好的网络技术,但他懂管理,懂得如何做一个运筹帷幄的领军人。

一家企业能够崛起,内部必然不缺乏人才,但绝大部分公司只限于起步,却时时没有大的转机和起色,这其中的原因并非只有技术问题,与领导者的管理也有必然关系。领导者无法对自己的下属做到了解与认识,如此一来便无法运筹帷幄,而是事事受阻,每走一步虽小心翼翼却诚惶诚恐,最终导致企业停歇不前。

更多现实中的例子显示,一些大企业领导人并非比别人多了三头六臂,也非事事信手拈来,而是他们会用更客观和广阔的视角去发现问题、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如马云虽不懂技术,但他却站在客户的角度去尝试软件,感受软件,进而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期望,从而把心中所想告诉给技术人员。也因为他不懂,所以常能做到兼听则明。领导者最重要的不是自身技术有多高,而是能对当下的人和事做到运筹帷幄,把握住前进的方向,对所有事情的动向都做到一目了然。

当然,在做到事事洞悉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在运筹帷幄的谋略中,这三要素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兴衰。

三国时期,曹操挟“天时”,孙权占“地利”,刘备获“人和”。三方霸主将“天时、地利、人和”各自居之,方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而当时最大的军阀袁绍却因为小儿生病错过天时,后又痛失地利,又因谋士叛变失去人和,最终战败。

古往今来,小到经商做买卖,大到统筹天下,“天时、地利、人和”六字在其中起到关乎成败的重要因素。对于如今的企业来讲,领导者不掌握“天时、地利、人和”就无法获得事业上的成功。那么,领导者该如何分辨什么是最佳天时、地利和人和呢?“天时”简单来讲就是机遇,有些人因机遇一夜暴富,有些人因错失机遇而一贫如洗。领导者无法抓住机遇,所导致的结果或轻或重,对企业本身发展就是一种阻碍。然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领导者想最先抓住机遇,获得天时,必须在认清周身环境的同时去了解更大的环境,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掌握事态的发展动向,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客观看待事物,在最关键的时刻做出明智决策,如此一来,把握住“天时”的机会更大些。

我们都知道“地利”等同于资源,占据好地利,等于会获得源源不断的资源。将“地利”用在企业之中,是说领导者要学会把公司的资源或者资本优化成最佳状态,给企业定好位,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这样一来就可以提高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说起“人和”,相信每位领导人都希望自己有一群得力干将。每个企业中都不缺乏人才,但重要的是如何分配这些人才,如何让他们达到“和”。想获得“人和”,最重要的是积极性,上下同心同德。一些领导人常苦恼,为何员工之间不能和谐相处,上下级之间似乎存在敌对关系,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一直不高,根本没能力和其他企业竞争。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员工与领导者之间无法做到上下一心,并非只是员工的错,一位好领导要时常做到自我反思,纵观全局,多角度考虑问题,才能把握住问题的关键。解决问题的同时,“人和”的局面自然而然会实现。

无论古今,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者,对“天时、地利、人和”的认识和把握都缺一不可。也唯有一位能做到运筹帷幄的领导人,才能带领企业不断壮大。

事必躬亲,旗下无将

人主不通主道者则不然。自为之则不能任贤,不能任贤则贤者恶之,此功名之所以伤,国家之所以危。议曰:《申子》云:“君知其道也,臣知其事也。十言十当,百言百当者,人臣之事也,非人君之道也。”《尸子》云:“人臣者,以进贤为功也;君者,以用贤为功也。”贾谊云:“臣闻圣主言问其臣,而不自造事,故使人臣得必尽其愚忠,惟陛下财幸。”由是言之,夫君不能司契委任而妒贤恶能,取败之道也。——《反经·大体第一》

译文那些不通晓为君之道的统治者则不这样。他们往往事事亲力亲为才放心,而不会信任、重用有才德的贤人。这些有才德的贤人得不到重用,就会憎恨他。其最终结果只能是功名、事业受到损害,国家、社会出现危机。《申子》中说:“君主应当通晓为君之道,臣子应当明悉行事之责。说到做到,是各级官员的职责,而不是君主必须遵循的准则。”《尸子》中说:“举荐贤能是各级官员的功绩,善用贤能才是帝王的功绩。”贾谊说:“我听说圣明的君主有事就问臣子,而不亲力亲为,这样就使得臣子能够尽忠,希望陛下量情采纳。”由此看来,如果君主不能委任贤良而妒贤恶能,这可是取败之道啊!⊙⊙⊙

当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或者一家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其内部的经营形态必然会全面化、多元化,规模渐渐扩大,结构也会越来越复杂。如此一来,领导者就无法做到事事亲为。不可否认,领导者能担当领导职位,其能力和眼界必然比下属要高,而下属能力有限,不一定事事做得稳妥。但如果仅仅因为不放心下属做事,领导者就事必躬亲,那些下属又能做什么呢?《反经》中其实已经表达得很明确,领导者不一定要以身作则,事必躬亲。诸葛亮为了蜀国能够兵分天下,呕心沥血,用尽浑身解数助刘备成事。战战亲力亲为,排兵布阵,事无巨细。可以说正因为诸葛亮事必躬亲的做事态度,才成就了蜀国三分天下之势。然而也正因为诸葛亮事必躬亲,将一切事物大包小揽,才造成下属一盘散棋的局面,个个无思想、无谋略、无胆识、无决策、无应变能力,最终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现象。

一个人的精力有多少?一个被琐事缠身的领导者是否还有精力去发现和调整企业中的一些大问题?况且,领导者事事躬亲,公司里的新人成了摆设,无法通过实践成长,而一些有能力的人会因为没有施展才能的空间选择退出。当身居各职的员工发现自己始终不是决策者,没办法做任何决定时,他给老板的将永远是模棱两可的建议,并将最后的决定权丢给老板权衡。而有些员工即便有更好的想法,但想想提也白提,自然不会主动提出来。慢慢地,公司内积极员工越来越少,更看不到可造之才,结果领导者不得不更加事必躬亲,劳心劳力,最终在企业内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君有君德,臣有臣规。君臣各司其职,各行其道,国家才能实现良性运转。

诸葛亮病故后,蜀国所占据优势越来越弱,这与诸葛亮当初不善于授权给他人,不善于培养人才和锻炼人才有必然关系。与诸葛亮相比,西汉文帝时期同为丞相的陈平却比诸葛亮放得开。一日,汉文帝问陈平每年朝廷审决案件多少,财政收支多少。陈平不卑不亢地回答不知,并告诉汉文帝,要问案件需问廷尉,要问财政需问内史。汉文帝听了自然不高兴,认为陈平无所事事,居然连这些基本国情都不了解。然而陈平却说,他身为宰相,职责只是辅佐天子,助天子修文练武,外威群臣四夷,内亲黎民百姓,令朝堂上下各司其职。很显然,为大者固忘小,领导者不需要事必躬亲,唯有让下属各尽其职,才会实现旗下有将、内外和谐的局面。

作为领导者更应该懂得,适当授权给下属,这不仅会减轻自身的工作压力和负担,让自己集中精力去处理更重要的事物,同时也是对下属的信任、历练和重用。领导者专心想大事干大事,下属发挥自身专长,在获得更多企业管理权限的情况下会更加自主劳作。如此一来,上下齐心,会大大提高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强悍的团队精神。

但想到授权,大部分领导会忧心。毕竟权力和利益挂钩,如果放权,一旦失控,那对领导以及企业本身将是空前绝后的威胁。然而不放权限,领导又顾及不过来,反而失去人心。总之一个字“难”。

实际上,恰当给属下授权并不会削弱领导者的威慑和权力,也不会出现员工擅用职权的情况。相反,恰当放权会使领导者慢慢掌握管理的至高境界“无为而治”,不断将内部人员分配优化的同时大大提高企业业绩。

当然,分配权限也不是简单的事情,不是把工作和责任交给下属就足以成事。对于领导者而言,授权是一门艺术,必须做到准确、周密、精心、适当和规范,以免出现错误。

例如,分配权限时该注意什么。有些领导常说:“该放的权限都放出去了,我让他们大胆去做,可结果他们仍旧频频来请示我,大小决定都必须经过我的手才敢去做,这样一来跟没有放权有何区别?”

当我们想让某人去做什么事情时,常简单通知一声,这种行为是人的习惯。但放到企业里,没有明确目标和方向的授权,会使下属感到盲目和犹豫,他们会不清楚到底哪些是自己可以做主的,哪些需领导同意,如此一来,下属更加小心翼翼,也就不敢越过领导做决定。同时,决定背后是责任,倘若出现闪失,下属唯恐担当不起,故而事事去找领导点头同意。所以,领导想使下属准确无误地接受权限,必须在授权时明确目标和方向,同时告诉下属他要承担哪方面的责任。当下属明白自己真正该做什么、该承担什么责任时,认为他是企业的一分子,在和企业一起成长时,必然会全身心去履行所获得的权力,并且将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授权当适时,乱授予属下权力可能会陷企业于不利。但该授权时需授权。比如成立了分公司或公司内成立了新部门,哪怕新开启了一项项目,领导者也该适时赋予属下权力。否则,等到关乎企业利益之时,领导在忙于其他事物,下属因没有权力不敢轻易做决策,结果就会使公司错过赚钱机会或其他机遇。领导者独揽大权,会使上下级之间关系变得紧张,不和睦,这时就需要授权。列一张授权名单,将所有权限写上,并分门别类,把可以授权、不能授权的项目分开,并根据下属个人职位需要以及能力再细分,从而规划出一张细致且准确的授权清单。这样可以保证在适时授权的同时,准确无误地授权给下属。但所谓授权,并非领导完全放任不管。所谓授权,并非完全授权,中间有个“度”需要把握好。不能说,看好他,就将所有事务交给他处理,下属行事太过独立,会慢慢忽视领导威信,不将上司放在眼中。在公司内养出一只“假老虎”,往往这只“假老虎”会祸乱整个公司。所以,授权也要适度,领导手中必须始终握着主脉,牵扯住有权力的下属,这样他们才会时刻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领导决定授权给下属时,选择授权对象一定要慎重。诸葛亮北伐之时,街亭失守,错不在马∷明·刘俊·汉殿论功图谡,而是因为诸葛亮选错了授权之人。马谡只懂死搬兵书,不会灵活变通,而诸葛亮偏偏舍魏延选马谡做先锋,这一授权之错最终导致街亭失守。所以,领导要授权给何人,必须选对对象,否则一步错,步步将错,严重了可能会动摇企业根基。须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德无才者无勇无胆,不能用;有才无德者小人之心太重,同样不能过于重用。德才兼备者才是上上之选。但这需要领导耐心、细心,通过长时间观察下属的政治素质和实际才能后,才能选定。

三国时期,刘备临时将军事权力授给李严,但诸葛亮却认为李严是个降职将军,不一定有能力率领大军把守重镇,倘若出现变故会坏了大事。于是诸葛亮事必躬亲的习惯作祟,结果导致李严的将才之能无法发挥,而他们彼此的关系也越来越恶劣。领导既然授权给下属,就应当予以信任。下属得到领导信任,只会提高积极性,努力认真工作。相反若被怀疑,只会因伤自尊心而散漫行事。即便下属一开始没有做出功绩或者小有错误,领导及时给予适度指导和鼓励,也会使下属更加卖力。但若严厉责备或立刻收回权力,不仅会伤害下属的自尊心,还是对他人格以及能力的贬低,试问有哪个员工在受到如此待遇之后还会心甘情愿跟随呢?

事事不必躬亲,授权却须有道。领导即便有通天之能,但也难敌精力有限。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位好领导不在于个人本事多大,而在于他会行使手中权力,为自己、为企业织造一张无限扩大的网。

重视自身作风,就是培养战斗力

《新语》曰:“近河之地湿,近山之木长者,以类相及也。四渎东流,则百川无西行者,小象大而少从多也。”是知世之君子,未必君子。议曰:匡衡云:“循礼恭让则人不争,好仁乐施则下不暴,尚义高节则人兴行,宽柔惠和则众相爱。此四者,明王之所以不严而成化也。”由是言之,夫世之君子,乃上之所化矣。世之小人,未必小人。议曰:《尚书》云:“殷罔弗小大,好草窃奸宄。卿士师师非度,罔获。”此言殷之季世,卿士君子并为非法,无得其中,皆从上化耳。故知世之小人,未必小人。世之礼让,未必礼让。议曰:《左传》云:“范宣子好让,其下皆让,栾黡为汰,弗敢违也。晋国以平,数世赖之,刑善也。夫周之兴也,其《诗》曰‘仪刑文王,万邦作孚’,言刑善也。及其衰也,其《诗》曰‘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言不让也。”由此言之,夫栾黡之让,势运之耳。故知世之礼让,未必礼让也。夫势运者,不可不察。议曰:《政论》云:“虽有素富骨清者,不能百一,不可为天下通变。”故知君子小人本无定质,尽随势运者多矣。——《反经·势运第三十八》

译文《新语》中说:“靠近河边的土地总是湿润的,靠近山边的树木总是长得很高,那是同类互相影响的原因。四渎(中国古代对长江、黄河、淮河、济水等四条独流入海的大河的称呼)向东流入大海,所以众多小河也没有向西流的,这是小河仿效大河,水少的追随水多的原因啊。”

因此可知,世上的君子,未必本质上就是君子。(赵蕤评论:匡衡说:“君主遵守礼法、谦恭逊让,百姓就不互相争斗;君主推崇仁德、乐善好施,下民就不会凶暴;君主推崇道义节操,百姓也会按道义节操行事;君主宽缓和柔、仁爱和顺,百姓也会互相关心爱护。这四种美德,是贤明之君不靠严刑峻法也能化导天下的原因。”

由此说来,世上的君子,是明主化导的结果。)世上的小人,未必本质上就是小人。

赵蕤评论:《尚书》上说:“殷商之人无论大小,都喜欢盗窃和违法作乱。在朝卿士相互效法,违反法度,没有一个执持常理恰当行事的人。”这是说商朝末世,大夫君子们都干非法的事,没有遵纪守法的,这也都是君主化导的结果。因此可知世上的小人,未必本质上就是小人。世上的礼让,也未必出于人们的本性。

赵蕤评论:《左传》上说:“晋国的范宣子执政时好礼让,大夫们也都好礼让,栾虽然横暴,也不敢违抗这种礼让之风,因而晋国安定,几代人都仰仗范宣子树立起来的民风,这是榜样好啊。周朝开始兴盛之时,那时的诗中唱道:‘以文王为榜样,才能赢得万邦信任。’这就是说榜样好的意思。待到周朝衰落,那时的诗中唱道:‘大夫不公平,让我办理事务独自劳累。’这就是说没有谦让啊。”由此说来,栾那样的谦让,是社会风气造成的。因此,世人的谦让未必出于人们的本性。所以社会风气和潮流这个道理是不能不考察明白的。

赵蕤评论:《政论》上说:“世上虽有生来富贵资质超凡的人,但百里不能挑一,不能作为天下的普遍标准。”由此可知君子、小人本来没有固定不变的品质,大都是随着社会风气和潮流的推移变化而变化的。⊙⊙⊙

古语说:“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是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统治者的所作所为对社会风气影响重大。

田单将攻打狄人,去拜见鲁仲子。仲子说:“将军这次去攻打狄人是不可能胜利的。为什么这样说呢?从前将军在即墨,坐着就编织草筐,站着就铲土劳作,做士卒的表率,所以才打败了燕国。现在将军东有液邑的封地,西有赋税供你玩乐,横挂黄金腰带,驰骋于淄渑之间,只想享受人生的欢乐,却没有拼死的决心。所以说你不会取胜。”后来田单果然失败。

田单之事可以表明,君主的作风会影响下属的作风,君主失去战斗意识,下属又怎么会有斗志呢?所以明君在位时,坏人也不敢做坏事;暴君当政时,好人也会变坏。势运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社会风气或潮流的推动。有什么样的社会潮流和风气,就有什么样的政治格局,所以,统治者应该警惕潮流走向。

如今一些企业中常流传歪风邪气之说,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领导如果没有领导的样子,作风不正,下属自然也歪里歪气,一副痞子样。正如《反经》中所述,天下有品德高尚的君子,即便有品格卑下的小人,也会形成守礼谦让的社会风气。但上述情况,未必出于人的本性,这都是社会大势推动的。当我们看到一家公司的员工作风不够正派,行事比较奸邪时,首先想到的便是这家公司的领导人一定也不是善类,这种联想是人的心理作用。但实际上,如果没有领导人做先锋,当下属的又岂敢如此放肆?《淮南子》上说:“在水里游泳的人不能拯救溺水的人,因为他的手足抽不出空来救别人;被火烧伤的人不能救火,因为他身上有伤痛;树林里不卖柴,湖面上不卖鱼,因为没人缺少这些东西。所以世道太平的时候,道德卑下的小人也会奉公守法,利益诱惑不了他;世道混乱的时候,品格高尚的君子也会干坏事,法律也禁止不住他。”所以《庄子》中说:“在尧、舜时代,天下没有不得志的人,并不是因为人们都聪明。在桀、纣时代,天下没有显达的人,并不是因为人们都愚笨。这都是形势造成的。”

谁是君子小人?何为贤惠愚妄?都没个定准,这是至高至明的圣人也没办法的事情。由此可知,一个人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智力,而很大程度在于社会潮流和风气的推动。当一股潮流和风气到来的时候,便能挟裹各种各样的人朝同一方向行进,这是很难抗拒的。人们常说:社会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就是这个道理。

可是,具有极大社会影响力的这种潮流又是如何形成的呢?绝大多数情况之下,它都是由掌握最高权力的人推动起来的,也就是领导者,所以权与势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正因如此,潮流和风气才有好有坏,既可使人向善,也可使人向恶。

如果把社会潮流推动理论引用到我们的企业管理上来,就很容易得出作风就是战斗力的结论。作风是一个人在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对企业管理来说是一种看不见的武器,关系到管理者的威信和企业形象,是决定一个团体战斗力强弱的关键所在。

我们常看到,一些人一旦当上领导者,便以“老板”自居,认为自己该有“老板”的待遇和排场。于是开始盲目攀比,贪图享乐,玩物丧志。渐渐地,开始思想扭曲,心理失衡,完全沉醉于纸醉金迷之中,甚至走向违法的道路。当员工们清楚老板的脾性如此堕落腐败后,一些心存正义者开始退出,一些有才能的人也另寻他处,而留下的都是一些趋炎附势,没真本事却可以哄得老板开心的小人。如此一来,一个“空壳”公司又能支撑得了多久?

还有些领导者,确实以企业利益为重,但领导者自身却充满官僚主义。行事霸道,对员工吝啬,欺上瞒下,凡事先考虑自身再考虑旁人,从不将下属放在眼里,等等。这样的领导者,即便能力再强,迟早有一天也会众叛亲离,将一个好好的企业推入深渊。

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个小小的“蚁穴”便是领导者的作风。它不是小事。领导人在企业中有着独特的示范作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哪怕生活中的琐碎小事都逃不过下属和群众的眼睛。由此可见,一个作风恶劣的领导人最终是自取灭亡,而一个作风端正高尚的领导人,才会受到下属的尊敬和支持。

拉赫曼是美国一家公司的总经理,他一直希望通过自身作风来使公司形成上下一心,互相尊重的风气。而拉赫曼本身非常尊重公司内的员工,哪怕只是一个小职员,他都习惯去主动打招呼、问好。而他正希望公司内的其他管理人员可以将他的这种习惯传递下去。在他掌管公司的时候,一开始一些高层管理者并不喜欢和员工去打招呼,但是当他们看到拉赫曼主动和员工握手问好时,就会停下来去和员工握手。渐渐地,以后在碰到员工时,那些大大小小的管理者都会主动去和员工握手问好。

过去,拉赫曼手下曾有一个总喜欢摆架子的经理,他虽然做事很努力,也很有才干,但总把自己摆在经理的位置,永远一副让员工为他服务的样子,这让拉赫曼有些为难。看得出,公司的员工不是很喜欢那个经理,拉赫曼找他谈过几次,但他太固执,最后拉赫曼不得不将他辞退。

也许很多人无法理解拉赫曼为什么要那么做,但他的做法却使公司内部越来越和谐,上下一心,都在铆足了劲为公司争创业绩。

聪明的领导者都应该懂得并善于利用“作风”。身为一名领导人,应该充分认识到加强作风建设的必要性。只有加强作风建设,培养和造就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才能保证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没有好制度,是企业的灾难

故曰:“明版籍,审什伍,限夫田,定刑名,立君长,急农桑,去末作,敦学,核才艺,简精悍,修武备,严禁令,信赏罚,纠游戏,察苛克:此十五者,虽圣人复起,必此言也。”夫欲论长短之变,故立政道以为经焉。——《反经·政体第八》

译文所以说:“户口册管理清楚,户籍编制组织健全,限定每人占有的田亩数量,制定刑罚法规,设立行政长官,加紧农桑的种植,抑制工商业,注重教育事业,考核士人才艺,精简政府机构,充实武器装备,严明法制,赏罚有信,禁止无益的游戏,检举苛刻的官吏:这十五条,即使是圣人再世,也一定会这么说。”

要想探讨一个国家的统治时间为什么有长短不同,就应当把以上所阐述的为政之道作为基本总则。⊙⊙⊙

当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其前途都可谓一片光明。然而中途却有很多企业无端消失,这里面究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之一马云曾说过,没有好的制度,会是企业的灾难。比如,人不受任何约束的话,那谁也管不了谁,谁也不会服谁。既然管不了,就各做各的,没任何相互配合的意识。如果突然硬来,势必伤害彼此间的关系,结果导致更大的损失。人都是有感情的,领导人与下属或员工之间难免产生私下交情,如果有下属请求老板通融一下,看在往日情分上,老板能不通融吗?但这一通融,就有可能会损坏公司利益或埋下祸根。但制度却不同,制度是领导者保证公司利益的一把利剑,可以约束人。好制度对企业如同法律对人民,可以使人收敛行为,明白事理、端正作风,不做损人利己之事。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意思就是说没有规则(即制度)的约束,人类的行为就会陷入混乱。所以,制度是一个机构正常运行的前提。大到国家,小到机关企业,任何一个“治人”或“人治”的机构无不如此。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与制度有关。自古至今,前人建立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制度,其中许多都已成了历史陈迹,和今天的社会格格不入了。但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就是任何社会政治制度都是属于特定时代的产物。它们在产生之初,都曾推动过社会的发展,而在后期又无一例外地变成人类文明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世界是发展的,人类不可能创造出一种万世恒通的制度,唯有常变才能常通。故而邹阳所说“政教文质,所以匡救也。当时则用之,过则舍之”,有其深刻的启示意义。

同样,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行,也需要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而且这种制度也需要因时因地制宜,根据自己企业的发展情况适时变通。制度是要求组织成员共同遵守、按一定程序和规章办事的依据,没有制度就无所谓管理,组织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所以,制度高于一切,它决定了企业的成败和兴衰。一个发达而进步的企业必先基于一种发达而进步的制度。企业有了好的制度,才能够保证员工认真做事而不任意横行。而且,只有建立健全的企业制度,才会防止领导专权的情况出现。在没有制度保障的封建社会,圣如比干,贤如屈原,功如韩信,最终都难逃屈死的厄运。这是专制制度下臣子很难摆脱的命运。没有相应的机制制约,单纯的人治是不可能避免这种悲剧上演的。因为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甚至多面性,无论多么英明的君主,都难免因为只看到事情的一面而做出错误判断。所以,要想杜绝这种悖谬的再度出现,只有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让制度来保证衡量的客观,改变一人说了算的人治格局。

其实,现在许多企业的管理也都存在人治的弊端,因为管理没有规章制度化,其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都充斥着个体化、随意性的行为,组织运作靠的是某些人或某个人的思想、意志、性格等个人因素,而不是靠完善的制度规范。这样的管理难免会导致许多不合理的现象,从而阻碍企业的健康发展。

王斌毕业于北京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后就业难的现状给了他很大的创业灵感,他打算办一家人才顾问公司,收取中介费,既帮大学生找工作,又解决了自身工作问题。有了打算,他开始写计划书,并获得了舅舅同意,资助他3万元;后又征得父母同意,给他5万元;随即又有四名同学加入,共出资5万作为加盟费。如此,王斌很快筹集了13万元的创业基金,而他本人担任公司总经理职务,并很快创办了公司所需的人才网站。

开业初期,王斌先把矛头指向了家教或兼职,这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常担任的工作。而且他在一些高校聘请了十几位代理人,去收集学生寝室电话或发放公司传单。接着,为了提高公司知名度,王斌准备打广告,设计好宣传单后,便在十几家广告公司里选中一家叫“很实惠”的广告公司。但是当这家公司拿到合同后,却说王斌的设计方案起不到宣传的好效果,在一番游说之后,王斌禁不住广告公司的忽悠,答应改变原来的方案,听取广告公司的意见,结果原本1万元的预算仅仅印制了两种宣传品,就花光了。

不到半年时间,公司13万元的创业基金就已经花了五六万,而公司业绩却平平无奇。王斌深思之后,认为可能是自己不懂管理,才导致公司亏本,于是又花钱聘请了一位职业管理员来帮他管理公司。然而,聘请来的人工作还不到半月就递上了辞职信。当初加盟的四个同学一瞧,以为人家专业人士也看出这公司没希望,所以不跟王斌商量,就抽出当初入注的5万元资金各自离去了。

公司开不下去了,王斌开始筹算这半年多来公司的经济状况,发现竟然亏下十几万元。最后,王斌不得不用最低价转让公司。哪怕接手方一分钱不付给他,只要对方继续经营公司原来的项目,王斌也愿意转让,只因为那确实是个不错的项目。

王斌所筹划的项目确实很好,站在专业人士角度,那是不错的创业思路,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好苗子,怎么就给做砸了呢?其实归根究底还是因为公司一开始没有制定好制度。首先,王斌一直掌握着公司所有的创业本金,但他个人约束能力差,稍不注意钱就被人忽悠了过去。从这可以看出,公司内部没有完善的财会部门作为资金动向的约束是不行的。再者,加盟王斌公司的人全都是自由者,没有工资约束,想来便来,想走便走,所有事务都由王斌办理,别人只看是否盈利,却不出谋划策,甚至落井下石,这同样是缺乏制度约束导致的结果。

完整的制度会给企业带来多大效益自不必说,还会加强领导者的管理能力,同时员工也会做到心中有数。一旦有了制度,所有人都按制度办事,其效率自然而然会提高。相反,没有好的制度,大家就会陷入踢皮球中,把责任的球踢来踢去,谁都不想多干,最终把大把的时间都浪费了。所以,如果领导人不重视制度,就相当于给公司埋下了地雷,一旦触发,那就是公司的灾难。

不过,企业的制度建设,不仅仅局限于完善制度本身,而应同时强调制度化和制度执行的过程,从而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得不到执行的制度即使再好,也不可能发挥出其应有的功效。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坚决按规矩、制度办事,体现了一种品德和修养,更表现了一种政治上的清醒与成熟。所以,要想做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就要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观念,自觉置身于规矩之下,严格按政策法规办事,按制度程序办事,以制度管人管事。

那么,领导者要如何给一个企业制定好完善的制度体系呢?首先,领导者要搞清楚企业产权,也就是要摸清家底。接着,是要把企业内部的权力和责任根据不同部门的不同职责范围分配给不同的人,使他们各司其职,各掌其责。最后,就是进行科学管理了,如一个企业内必然有财务管理、销售管理、质量管理、后勤管理、库存管理、人事管理等各种管理部门,将这些部门科学化、规范化,可以推动企业快速并正常运行。

当然,在为企业为员工制定制度之时,领导者也应当为自己制定制度。为什么说要给领导者也立规矩呢?因为在绝大部分企业里,领导者常表现得比较强势,说一不二,久而久之,便时常出现使用权力过度的现象。

20世纪时,福特公司的老福特就是位时常过度挥霍权力的老板。想当年,福特公司在美国汽车市场稳居龙头,但最后却输给了通用。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老福特不想自己的权力受限,如果有下属向他提意见,就是对他权威的不尊重。因此,无论汽车行业的竞争如何越演越烈,老福特始终坚持生产黑色T型汽车。

一次,老福特去往欧洲,公司人员趁他不在稍微改良了黑色T型车,原本大家想给他个惊喜,却不想老福特回来后看到改良的T型车大发雷霆,一怒之下砸毁了车,这让他的下属们心存不满和委屈,但又能如何呢?他是老板,有无上权力,任何人都不得违背,只能听之任之。随着汽车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汽车公司不断创新和改良车型,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而老福特依旧坚持黑色T型车。最终,他失去了龙头老大的位置。

一些企业中的领导者就如同老福特一般,自我约束能力不够,常把持不住权力的使用程度,结果一怒之下或激动之下,做出无法悔改的决定。

权力用过度了,就好比汽车刹闸失灵,最终结果无外乎车毁人亡。领导者为自己“立宪”,首先是为了企业的发展,为此做出牺牲是值得的。领导者遵从一定规矩行事,也是对整个企业制度的完善。

如对领导者的权力范围做出明确界定,领导者就能司其职。领导者有功当赏,有错当罚。须知“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唯有以身作则遵守制度的领导,才会获得下属的拥护。

但需要领导者注意的是,任何一种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都要逐渐暴露其弊端,直到最后走向反面。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立场不同,观念就两样。任何一件事,没有绝对的好坏。所以,同样的制度,在某种情况下发挥了积极作用,到了另外的场合,它也可能成为强大的阻力。

正因为此,作为领导者,做任何事情都要留有余地,制订计划也要留有余地,不把力使尽,不把事做绝。有时针对某个事情而拟订的办法、出台的法规,就当时来看绝对是好的,但可能经过几年,甚至经过几个月以后,就变成了坏的。所以领导者还需要注意把握时机,适时变更管理制度。毕竟任何一种制度、规则都有其适应场合和范围,超出了这个场合和范围,它就可能起到反作用。

以德服人胜于以权压人

夫三皇无言,化流四海,故天下无所归功。帝者体天则地,有言有令,而天下太平,君臣让功,四海化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故使臣不用礼赏有功,美而无害。王者制人以道,降心服志,设矩备衰,有察察之政,兵甲之备,而无争战血刃之用,天下太平,君无疑于臣,臣无疑于主,国定主安,臣以义退,亦能美而无害。霸主制士以权,结士以信,使士以赏。信衰士疏,赏毁士不为用。故曰:“理国之本,刑与德也。二者相须而行,相待而成也。天以阴阳成岁,人以刑德成治。故虽圣人为政,不能偏用也。故任德多、用刑少者,五帝也;刑德相半者,三王也;仗刑多、任德少者,五霸也;纯用刑,强而亡者,秦也。”议曰:“古之理者,其政有三:王者之政化之,霸者之政威之,强国之政胁之。故化之不变而后威之,威之不变而后胁之,胁之不变而后刑之。故至于刑,则非王者之所贵矣。”故虞南云:“彼秦皇者,弃仁义而用威力,此可以吞并,而不可以守成。”此任刑之弊也。——《反经·君德第九》

译文三皇(古称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虽然没有留下修身治国的言论,但是他们的仁德遍布四海,所以百姓不知把功劳记在谁的名下。称帝的人依照自然的法则,有理论,有法规,因此天下太平。有了功劳,君臣谦让,仁德遍布四海,而百姓却不知德从何来。所以古代的帝王任用群臣,不必实行礼法奖赏制度,就能使四海和美而不互相伤害。称王的人以思想学说来约束人,使其心悦诚服,制定方针策略以防衰败,虽有督察的政体机构和坚甲利兵的武备,却并没有挑起战争、涂炭生灵的用心,所以天下太平,君不疑臣,臣不疑君,国家稳定,人主安详,群臣遵循仁义的规范进退有序,也可以达到美好而无患的大治景象。称霸的人以权势来管束人才,以信誉来招揽人才,以赏罚来使用人才。他们一旦不讲信用,人才就会疏远;赏罚制度一旦毁坏,人才就会离去。

所以说:“治国的根本,在于刑法与仁德。二者不能偏废,相辅相成。天以阴阳二气构成一年四季,人以刑德二法构成治国之道。所以即便是圣人执政,也不可偏用其一。以这样的观点来看,运用仁德较多、刑法较少的是五帝,刑德并重的是三王,刑法较多、仁德较少的是五霸,只用刑法,虽达到一时强盛但最终亡国的就是秦。”

古代治理国家的人,其策略可分为三类:王者之政靠的是人文教育,霸者之政靠的是刑法之威,强权政治靠的是暴力酷刑。所以,教育不起作用就用刑法强迫,刑法不起作用就用暴力镇压,暴力也不起作用就屠杀。到屠杀这一步,就不为王者所赞同了。所以虞世南说:“从前秦始皇弃仁义而用暴力,以此虽然可以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然而坐天下就不行了。”这就是任用刑法治国的弊端。⊙⊙⊙

人是讲道理、明是非、有感情的,所以人与人的交往一般都需要有感情的交流。当皇帝的不论是明主还是昏君,都想叫百姓做良民、顺民。可是作为老百姓,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君主有良好的德行,这样才能使他们真心地归顺和臣服。

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所以君主虽然掌控着臣子的生死,但却难以单纯通过权力来掌控臣子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君主要想让臣民对自己真心诚意地服从或佩服,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德行。

正如古人云:“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诚服也。”领导的人格感染力是一种强大且无形的号召力,远比权力更容易使下属尊敬、信服。“德”可以说成是领导者最宝贵的隐形资源,是使领导者终身受用的财富。

在美国商界中,最早获得100万年薪的人叫查尔斯·斯科尔特,他在38岁时,被卡耐基选为美国钢铁公司的总裁。查尔斯·斯科尔特年纪轻轻就成了总裁,其中有什么秘诀吗?他本人常笑着表示,其实秘诀很简单,无论你面前站着什么人,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他们犯了什么错误,都不喜欢被指责和批评,也包括他本人。作为管理者,想要成功,首先得看看自己是否有能吸引别人的地方,比如一个人是否有“德”。

过去,查尔斯·斯科尔特只是钢铁公司的经理,一次他在经过钢铁厂时看到几个工人很懒散地坐在“禁止吸烟”的牌子下抽烟。没有哪个领导者能够忍受自己的下属知法犯法,更何况是如此明目张胆。当那些下属看到查尔斯·斯科尔特走过来时,急忙把手中烟给掐了,原本以为会受到严厉批评或者处罚,没想到查尔斯·斯科尔特却和蔼可亲地递给他们每人一根雪茄,然后对他们说:“如果你们可以去别的地方抽雪茄,我会很感激。”查尔斯·斯科尔特没有大声指责他们,也没有处罚他们,而是非常客气地跟他们商量。这让工人内心对他产生了敬意。倘若查尔斯·斯科尔特从一开始就行使上司的权力,对这几个犯错的工人进行斥责和处罚,想他们也是口服心不服,甚至对查尔斯·斯科尔特心生怨恨,更不会积极工作。

查尔斯·斯科尔特一直把这种以德服人的方式贯穿到底,公司里小到清洁工,大到董事会成员,都对他非常尊敬。凡是在他手下工作的人,个个都非常积极。也因此,他在最年轻的时候就步入事业的辉煌期。

企业管理者与下属之间不是一种封建社会式的君臣关系,但二者又有诸多相似之处。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过:“如果领导者缺乏正直的德行,那么,无论他是多么有知识、有才华、有成就,也会造成重大损失——因为他破坏了企业中最富贵的资源——人,破坏组织的精神,破坏工作成就。”

作为企业管理者,一举一动都会影响下属的士气与工作情绪,所以更要注意自己德行的修养与实施,这样才能使下属心服口服,心甘情愿地接受领导,从而给自己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带来诸多便利,免除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和冲突。常言说“做人要直”“做事之前先做人”,讲的都是一个道理。作为领导者,德行很重要,必须要对自己的人格和口碑怀有敬畏之心。

清朝康熙年间,康熙帝仅八岁就继位登基,而按照顺治帝遗诏,由四位重臣辅佐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其中一位辅政大臣名叫鳌拜,鳌拜在朝中掌握兵权,因地位显赫又权力通天,所以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甚至欺负小皇帝,专横霸道。有些大臣虽看不惯他的作风,但都不敢言语,以免惹来杀身之祸。而小皇帝康熙却恨极了他,独想着一定要除掉他。

鳌拜身为辅政大臣,身居要职,却不忠心护主,反而暴行不断,甚至在康熙开始执政之时因不满意康熙帝某些判决而当堂斥责皇帝,所以一直臭名远扬。康熙帝对鳌拜恨之入骨,于是想出计谋,锻炼十几个贵族子弟兵练习摔跤,再引诱鳌拜与其对垒,结果鳌拜上当,被强押于地上。他大喊救兵,却无一人上前帮他。鳌拜被擒,康熙帝与朝中大臣商议该如何处置他,一些平时受尽他欺凌和压制的大臣纷纷献计献策。而过去受鳌拜庇佑,平时也气焰嚣张的大臣们竟然没有一个出来为鳌拜求情,甚至拿出鳌拜更多的罪证。

身居高位者,即便有再大权力,如果只以权压人,即便受众人推崇,也是虚情假意奉承巴结罢了,一旦东窗事发,还不是大难临头各自飞?更有甚者为保地位,还会倒戈相向,给你罪上加罪。

领导者与普通人不同,领导者是否有品德,关乎员工是否愿意真心为公司的发展付出努力。当我们还是小职员的时候,看到老板德行有缺,不仅会在我们心中形成负面影响,甚至私下里常抱怨老板,从而工作时有心无力,时常想着要不要换个公司试试。站在领导者的角度上,倘若知道自己的属下竟然都存在这些想法,该如何呢?“德”是一个人内在的涵养,也可以说是情操。作为企业领导者,没有最基本情操,等于无德,无德不足以服人心,这是最现实的道理。领导者想聚集一群最忠心的下属,而下属希望跟随有德行的领导,这是相互关系。只要一方发生变质,关系就会断裂。因此,领导者想留住人才,收服人心,必须做到以德居之。

而领导者想做到以德服人,首先得从心出发,心中有“德”才能做到“德”,否则就是“纸老虎”,光说不练,迟早会被捅破。

那么如何做到心中有“德”呢?首先,领导者要懂得对事不对人的道理,不能一味纠缠于谁对谁错,而是就事论事,尽快纠正错误。

其次,一位极有领导力的领导者必然有超常的人格魅力。无论对下属还是对基层,一直真诚待人,礼貌敬人,这样的领导大都受员工敬重。

如古代出兵打仗时,有三种情况不可出兵:国中不和,不可以出军;军中不和,不可以出阵;阵中不和,不可以出战。所以孙武说:“放在第一位的是道。所谓道,就是使民众与国君意愿一致。这样,民众在战争中就可以为国君出生入死而不怕危险。”

军井还没有凿成,将帅不说口渴;军中幕帐还未安置好,将帅不说疲劳;冬天不穿皮衣,夏天不用扇子:这就是将帅的礼法。只要将帅与士卒同苦乐、共安危,士卒就会团结一心,不可离弃,这支队伍就不怕苦,不怕累。将帅如果对士兵以礼相待,以言辞激励他们,那么士卒就愿意为知遇之恩万死不辞。因此,口含一种苦味水草慰问伤病,越王勾践最终称霸诸侯;为士兵吸吮脓疮,吴起最终打败敌国。看守宋国城门阳门的士卒死了,子罕入城痛哭,感动全城百姓,晋国因此不敢讨伐;楚庄王有酒不独饮,而把它投在河中,令军士迎流共饮,三军为之感动。这样,勇敢者愿为之战斗,智慧者愿为之忧虑。在战场上视死如归、毫不犹豫的原因,就是因为上级平日里有恩德于己,计策和谋略与自己心愿一致。所以说,平日里对士卒不断地积累恩德,在战场上就可以以一破万。俗语说:“不断地积累恩德,整个天下都会受你驱使。”这就是以德服人的含义。

哪位员工不喜欢有德行的领导?哪位员工不喜欢敢作敢当,敢带着他们顶风冒险,翻越高山,不断向新的突破发起挑战的领导呢?勇做表率的上司是非常具有号召力的,即便前路崎岖,但领导以德当先、以身作则、承担风险并勇于拼搏的精神更容易激励人心。

用其非有,因人成事

故曰:知人者,王道也;知事者,臣道也。无形者,物之君也;无端者,事之本也。鼓不预五音,而为五音主;有道者不为五官之事,而为理事之主。君守其道,官知其事,有自来矣。先王知其如此也,故用非其有如己有之,通乎君道者也。议曰:《淮南子》云:“巧匠为宫室,为圆必以规,为方必以矩,为平直必以准绳。功已就矣,而不知规矩准绳,而赏巧匠。宫室已成,不知巧匠,而皆曰:‘某君某王之宫室也。’”孙卿曰:“夫人主故欲得善射中微,则莫若使羿;欲得善御致远,则莫若使王良;欲得调一天下,则莫若聪明君子矣。其用智甚简,其为事不劳,而功名甚大。”此能用非其有如己有者也。——《反经·大体第一》

译文所以说,知道如何用人是为君之道,知道怎样办事是为臣之道。无形之物(道理)是有形万物的主宰,看不见源头的东西是世事人情的根本。鼓音不在五音(宫、商、角、徵、羽)之列,却能做五音的主导;通晓为君之道的人不去做文武百官们负责的具体事情,却能成为文武百官的统帅。君主恪守用人之道,百官坚守行事之责,自古以来就是如此。上古贤明君王通晓这一道理,所以他们使用别人的东西就像用自己的一样自然,真是通晓为君之道的人呀!《淮南子》中说:“巧匠建造宫室的时候,做圆的东西一定要用圆规,做方的东西一定要用矩尺,做平直的东西一定要用水准器和墨线。东西做成了,主人不顾圆规、矩尺和水准墨线这些工具,只是赏赐巧匠。宫室造好了,人们也再不会去管那些匠人了,而只是说:‘这是某君某王的宫室。’”荀子说:“做君王的要想找到射箭百发百中的人,就不如用后羿;要想找到驾车驰骋万里的人,就不如用王良;要想治理统一天下,就不如任用贤明正直的能人。他们运用的智慧很简约,办事也不劳累,但所成就的功名却极大。”这就是把不是自己的东西当作自己的来使用的意思。⊙⊙⊙“吾尝跂而望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些话的意思是说,再聪明能干的人也不会比普通人多长出一个脑袋或者多了三头六臂。所以,领导者如果想“为人所不能为,成人所难成”,就要善于把别人的东西化为自己的。利用别人的优点和才智,化为己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从前商汤、周武消灭夏桀、商纣后,一下子便拥有了夏、商的全部财产。他们用所取得的土地分封诸侯,举国上下无不心悦诚服;把所取得的财宝赏赐给臣民百姓,举国上下无不极力拥护。这就是懂得如何使用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的做法。

从前的齐国,城镇相连,鸡犬之声相闻,可供人们捕鱼打猎、耕田播种的土地方圆2000余里。举国上下,国家典章制度的建立,城镇乡村的组织规划,哪一样不是效仿圣人的做法呢?等到田成子杀了齐简公,夺取了政权,所到手的又岂止是一个齐国,他是把齐国几百年间形成的礼制法度都偷过来了。所以田成子有窃国之名,却安乐如尧舜,小国不敢妄加非议,大国不敢兴兵讨伐,一直传了12代。由此看来,田成子不但偷了齐国,而且偷了姜太公开创的圣明的礼制法度,这些礼制法度又反过来保护了这个窃国大盗。但话说回来,田成子是真正的大盗吗?他只不过是将别人的东西化为己用而已。

古人尚且明白化无形为有形的道理,我们何不来借鉴一二?现如今在企业中,靠单打独斗难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哪怕领导者如何聪明能干,仅靠一人勤奋是不行的。企业靠的是团队是群众,唯有善于借助他人力量才能壮大自己。幼儿时常玩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折不断的游戏,不就是在告诫我们,一个人的力量始终很渺小,唯有大家的力量往一处使才能够无坚不摧吗?

一位领导者,要善于把企业内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化为己用,甚至于借助自然之力、社会之力等外界力量。有些人可能觉得这些说法奇怪,“公司是我的,我是掌权人,自然公司里的所有力量都是我的,哪里需要再化为己用?”其实不然,虽然领导者是企业的支柱,但也许除了资金,一开始什么都不是你的。没有人天生就拥有能力,是靠付出换来的。

在过去计算机市场不是很景气的一段时间里,很多计算机公司不是内部整顿大量裁员,就是愁眉不展或苦水涟涟,然而戴尔公司却在这时脱颖而出,一跃成为IT行业的大头,其中原因就是戴尔懂得将别人的智慧收为己用。

戴尔公司起初只用了1000美元创业起家,那时候公司既缺乏资金,又缺少资源,还没有任何知名度,可以说那时的戴尔公司举步维艰。当时迈克尔·戴尔就想到,要想让公司活下去,就必须有足够的资本和订单,而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找位经理帮公司融资,然而迈克尔·戴尔却没那么做,而是做了更胆大的决定。他聘请了金融家沃克来当公司的总经理,而沃克对电脑则一窍不通,这样一个人如何做好IT行业的管理呢?但以目前戴尔庞大的规模来看,当初迈克尔·戴尔聘请沃克不是为了管理公司以提高销售额,而是让他为公司筹集资金。

而事实证明,迈克尔·戴尔的做法果然英明。沃克上任后,通过了解公司的运营状况,了解到公司资金缺乏,便利用他本身在金融业的地位以及与一些银行的关系,很快为公司申请了一笔贷款,打通了公司与银行协作的关系之门。后来,戴尔公司成功上市,那时公司的市值在将近9亿美元左右。戴尔公司的成功,沃克绝对功不可没,然而若没有迈克尔·戴尔懂得借用他人力量,也许戴尔公司的辉煌不会来得那么快。

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只能换来暂时胜利。大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常鼓吹自己万能,结果却因为孤独,陷入疯狂,发疯而逝。放入企业中,领导者想让自己的事业步步高升,就必须懂得将别人的智慧、才干、技术、关系、精神等化为己有。一根火柴只能照亮手指,一堆篝火却可以照亮四方。

有“打工皇帝”之称的唐骏曾笑说,学会聚集别人力量的领导者很聪明。但如何让这些人心甘情愿地付出力量呢?首先领导人要懂得去感动员工,“……在中国,人们追求的不仅是金钱,还有感动。中国人最怕的是被感动,如果你感动了他,那么他会为你赴汤蹈火,这是中国人的性格。”

某日,唐骏进入公司大楼电梯时,恰好碰到一位工程师,而那位工程师正领着女朋友参观公司内部环境。三个人在电梯里,气氛有些紧张。这时唐骏很热情地叫出工程师的名字,并询问他最近正在策划中的项目进行得如何。原本唐骏只是习惯性地关心下下属,却没想到第二天收到那位工程师的邮件。邮件中,工程师句句不离对唐骏的感谢,感谢唐骏对他的重视和关心。也因为唐骏的关心,让他女朋友以为他在公司内非常受关注,前途无量。而且他承诺,今后继续努力工作,不辜负公司对他的期望。

正因为那次出乎意料的关心,使唐骏了解,想让别人心甘情愿为你付出力量,就要懂得去感动他们,用心去号召他们,这样一来,他们就愿意把自己的力量贡献出来送给你和你的公司。

当然,感动员工只是收集力量的方法之一。在一个企业里,一个部门里,甚至一个小团队里,都有其“智囊”。一位出色的领导者,必然懂得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出发去发现和运用他们的智慧和才干。把下属的大脑当作自己的大脑来用,集思广益,就不担心没有好方法。

第二章 选好人才,铸就企业之兴

君有千里马,方能日行千里,掌握天下先机。可这千里马该如何挑选呢?国家兴盛离不开贤士,企业发展少不得人才。人才就如同“千里马”般有热血,有激情,有耐力,能够驰骋沙场,助主人实现愿望。《反经》以千年历史为依据,记录了君主识贤士、伯乐求良马的种种技巧,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可资借鉴的领导智慧。

领导识人之能关乎企业之兴

语曰:“知人未易,人未易知。”何以明之?汗明说春申君,春申君悦之。汗明欲复谈,春申君曰:“仆已知先生意矣。”汗明曰:“未审君之圣孰与尧?”春申君曰:“臣何足以当尧!”汗明曰:“然则君料臣孰与舜?”春申君曰:“先生即舜也。”汗明曰:“不然,臣请为君申言之。君之贤不如尧,臣之能不及舜。夫以贤舜事圣尧,三年而后乃相知也。今君一时而知臣,是君圣于尧而臣贤于舜也。”记曰:“夫骥,唯伯乐独知之。若时无伯乐之知,即不容其为良马也。士亦然矣。”何以明之?孔子厄子陈、蔡,颜回曰:“夫子之德至大,天下莫能容。然夫子推而行之,世不我用,有国者之丑也,夫子何病焉?”《谷梁传》曰:“子既生,不免乎水火,母之罪也。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就师,学问无方,心志不通,身之罪也。心志既通,而名誉不闻,友之罪也。名誉既闻,有司不举,有司之罪也。有司举之,王者不用,王者之过也。”——《反经·论士第七》

译文俗话说:“知人不易,人不易知。”为什么这么说呢?汗明(生世不详,战国时楚相春申君黄歇舍人)游说春申君,说得春申君很高兴。汗明想谈自己的观点,春申君说:“我已经知道先生的意思了。”汗明说:“不知道您和尧相比,谁更圣明?”春申君说:“我怎么比得上尧?”汗明说:“那么您看我和舜相比怎么样呢?”春申君说:“先生你就是舜。”汗明说:“不是这样的。请让我为您细说。您的贤明不如尧,我的才能比不上舜。像舜这样贤能的人服侍圣明的尧,三年以后才能相互了解。现在您顷刻之间就了解了我,这就等于您比尧圣明,而我比舜贤能啊。”

古书上记载说:“良马只有伯乐认识它,如果当时没有伯乐的相马能力,它就不会被世人当作良马。有才能的人也一样。”怎么这么说呢?孔子在陈、蔡受困,颜回说:“先生的德行太伟大了,天下容不下。但是先生推广它,实践它,却不被世人采纳,这是当权者的耻辱。先生有什么过错呢?”《谷梁传》说:“孩子出世后,不能避免水火之害,是做母亲的过错。到了八岁还不拜师学习,是做父亲的过错。拜师求学,学习请教不得方法,志向学识没有长进,是自己的过错。志向和学识都有了,名声还不大,是朋友的过错。名声大了,上司不举荐,是上司的过错。上司向君王举荐了,君王却不任用,是君王的过错。”⊙⊙⊙

自古至今,没有贤德之士的辅佐而能建功立业的,可以说从未有过。所以,作为一个管理者和当权者,不应以经常向人求教为耻辱,也不应为向别人学习感到惭愧,而是要不失时机地去求取人才,令其帮助自己实现理想。老子说:“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古时的君王、诸侯都自称“孤”“寡”或者“不榖”,这都是表示谦居人下和尊重士人的意思。如今的企业领导者也一样,必须依靠各种人才的帮助,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寻得人才呢?《反经》中有记载:“记曰:‘夫骥,唯伯乐独知之。若时无伯乐之知,即不容其为良马也。士亦然矣。’”只有伯乐才能识得良马,若没有伯乐,良马只会被当作骡子放逐。所以,领导者想得到人才,首先自己要懂得识才,只有自身掌握了识才之能,才能一眼相中人才,并迅速收为己用。

清朝晚期的军事家、政治家曾国藩亦曾说:“为政之要,首务得人。”人才不仅关乎领导者的地位,也关乎国家兴衰。得一人才,有时会帮你渡过一场浩劫。然而,首先领导者得会辨别何为人才。

晚清时期,清政府腐败无能,内忧外患重重,在这样一个混乱的朝廷中想安身立命又做到为国效命,实属不易。面对人才凋零、贪腐不断的政府,曾国藩感慨道:“多事之秋,得一人则重于山岳,少一人则弱于婴儿。”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失败,有人推说是“君者不识能臣”,而曾国藩之所以成果,则是因为他懂得识别人才。

李鸿章深知曾国藩惜才爱才,便寻来三位有识之士推荐给他。一日,三人一起到曾府,然曾国藩不在府中,便各自等待。等到傍晚时分,曾国藩回府时,家中人急忙告诉他,李鸿章推荐的三人已经在府中等候多时,现在就去通报大人已回府,让他们稍作等待。但曾国藩却命家人不作声音,他前去先看一看。随即,曾国藩悄悄隐在暗处观察那三人的举止。

他看到,有位年轻人比较活跃,在房间中转来转去,嘴中时常念念有声,像在思考什么。另一个人站在院落里,不妄动不胡走,规规矩矩。而最后一个人,看上去极为平庸,然而却给人一种气宇轩昂之感,负手而背抬头望天,竟令人不可小视。

曾国藩没有立刻露面,他继续观察三人,发现时间越久,三人的性格不同越突出。如,先前观察房间和站在院中之人略有急躁,而抬头看天的小伙子却依旧气定神闲。曾国藩点点头,不禁嘴角微扬。

稍过片刻,曾国藩方露面,不一会儿便和他三人交谈起来。他又发现,先前观察屋子的人口才很好,他甚至知道曾国藩平时的爱好,与曾国藩最谈得来。而那个规规矩矩的人始终很木讷,非常守规矩。最后那个抬头看天的人,虽然话不多说,但句句戳中要害,想法高明独特。通过这次谈话,再与先前对他们的观察相映衬,曾国藩如何安排这几个人,已然心中有数。

然而他的安排却出乎李鸿章意料之外。首先,他把跟自己最投机、最能说会道的那人安排在闲职上,其实就是有名无实。又把那个木讷之人派去处理后勤,也就是管钱粮马草。而把最后那个小伙子放到军前听用,并告诉属下要对他多加锻炼和培养,将来必是有用之人。

李鸿章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曾国藩为何要让另外两个人才一个闲置一个管杂物。面对李鸿章的询问,曾国藩说出自己的看法,首先那个不断观察屋子的人,太会投机取巧,这样的人多半只求功名,而德行不足,因此不能予以重任。那个木讷之人,虽沉稳谨慎,但处事不够灵活,做不得大事。最后那人,从始至终心都平静如水,他不趋炎附势,却敢说,而且见解独到,有自己的思想,可以看得出,他是个从容淡定又有见地的人才,多加历练必成大器。

而结果也证实曾国藩确实没有看错人,那位备受重视的年轻人在今后的战争中不断取得佳绩。他就是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一位曾打退法国舰队、练洋操、修铁路,被誉为“台湾近代化之父”的伟大历史人物。

如果当初曾国藩没有仔细分析三个人,而是根据个人喜好给他们分配任务,把能说会道的派去前线,把木讷的安排做军师,而把那个小伙子弄去当小兵,那又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呢?也许能说会道者可以撑起一时场面,但不适合做将军的人又如何靠嘴皮子战无不胜?相对的,一个企业里的领导者若不能分辨谁是人才,谁只能做职员,而是胡乱安排职位,公司内岂不要乱成一锅粥?《反经》中有言:“夫子之德至大,天下莫能容。然夫子推而行之,世不我用,有国者之丑也,夫子何病焉?”话里的意思是说,一个能力超强的人无论怎么努力都得不到认可,也得不到重用,甚至无容身之地,这不是他的错,而是君王的错,是领导者的错。一位好领导者必然具备识人的眼力,所选用的下属必定德才兼备,有“德”之人行事作风才∷曾国藩像正派,有“才”之人智慧谋略源源不断,德才兼备者一定是个足智多谋的正人君子,让这样的人做属下,等于为公司奠定最强硬的根基。

因此,领导者要锻炼出识人之能,首先要考察对面之人是否德才兼备,这就需要领导者细心又耐心,从多方面考查对方。比如,领导者要培养自己去观察别人品性的习惯,一个不讲道德之人,必然行事作风太随意,大大咧咧,这种人大都有头无脑,脑门一热不知会做出什么不可理喻之事。而一个品行端正之人,入一行必然守一行,是可信之人。

想更多知道对方是不是自己需要的人才,观察对方的言行,询问对方的志趣,考查对方对不同事态的态度以及处理方法,都可以使领导者辨别出他到底是不是自己渴求之人。

俗话说“一颗老鼠屎会坏了一锅汤”,一个小人或者无德无能之人不知何时会给企业带来莫大损失。所以,领导者辨别人才的能力非常重要。领导者只有在心底建立起注重人才的意识,才能习惯于主动去识别人才。

一个企业要想兴旺发达,作为终端领导者的人起着决定性作用。但他的这种作用,不在于亲力亲为,而在于是否知人善任,是否让每个人都能做最适合自己的事,是否把每件事都交给了最适合的人去做。因为一个人的能力和见识终究是有限的,而一件事情的成功往往取决于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诸多因素的共同配合。所以,“用其非有”就是一个领导者待人处事的不二法门。

领导者会“识才”,善于“识才”,是为企业选拔人才的基础。在无数人当中能够将真正的人才选出来收为己用,不仅可以壮大企业的团队规模,还可以形成一支以发展和创新为目标的实干团队。

选人时要掌握人才的特点

夫天下重器,王者大统,莫不劳聪明于品材,获安逸于任使。故孔子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圣,有贤。审此五者,则治道毕矣。”——《反经·品目第三》

译文国家社稷的长治久安,一统大业的稳定延续,无不取决于对人才的鉴识和正确使用。所以孔子说:“人分五个层次:庸人、士人、君子、圣人、贤人。若能分辨并正确使用这五类人,那么治国安邦的方法就完全掌握了。”⊙⊙⊙

我们常说知人善任,意思是说只有善于认识人的品德和才能,才能最合理地利用他们。人各有所长,但长在何处,领导者不清楚这些就无所谓善任。古人所说“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求短,智者难为谋”,是有其特定启示意义的。再能干的人才如果得不到善任,其才能也难以得到充分发挥,甚至还可能因此而使其产生怨气,从而毁坏你的事业。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心中必须要有一个人才的评定标准,这样才能具有一种鉴别人才的眼光。只有准确地辨识出他人的优点,并在自己的事业道路上利用他们的这些优点,才能够让自己的事业事半功倍。

人才有各种各样的类型,将人才进行分类,就是为了让人才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反经》中指出,人有五个层次,即庸人、士人、君子、圣人、贤人。

所谓庸人,是指那些心中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准则,谈吐缺乏教养,既不能择明主以安身,又不能亲体验以立命;目光短浅,不识大局,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随波逐流而毫无己见。这样的人就是庸人。

所谓士人,心中有目标,行动有计划;虽不能精通道术的根本,但一直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虽不能做事尽善尽美,但必定有值得称道之处。因此,见识不一定要广博,但知道的就务必要彻底明了;话也不一定要说很多,但说了就要切中要害;事情不一定做了很多,但每做一件事都务必要明白为什么。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言语扼要得当,做事有根有据,就是一个人格和思想完整、独立的人,外在力量很难改变他。富贵、贫贱都不会对他有所改变的,这样的人就是士人。

所谓君子,说话一定诚实守信,心中对人不存忌恨;秉性仁义而面无炫耀之情,通情达理而说话从不武断;行为一贯,守道不渝,自强不息;在别人看来显得平平常常,并无特别出众之处,然而真要赶上他,却很难做到。这样的人就是君子。(荀子说:“君子可以做到被人尊重,但未必一定要让人尊重自己;可以做到被人相信,但未必一定要让人信任自己;可以做到被人重用,但未必一定要让人重用自己。所以君子以不修身为耻辱,不以被诬陷为耻辱;以不讲信义为耻辱,不以不取信于人为耻辱;以无能为耻辱,不以不被任用为耻辱。不受荣誉引诱,不因诽谤生怨,自然率性地做自己的事,端方正直地约束自己,这就叫君子。”)

所谓圣人,品德合于天地之道,善于变通;探究宇宙万物的来龙去脉,使世间万象融洽无间;奉行符合道德的统治方法,使百姓充分发挥自己的性情和才能,他的圣明统治可与日月同辉,推行教化有如神明;百姓不知道他的道德,即使时常见他的人也不知道正是自己的邻人。这样的人就是圣人。

所谓贤人,品德合于法度,行为合于规范,其言论足以让天下人效法而不伤及自身,其思想足以教化百姓而不损伤道德根本;自己富足了也不会让天下有积压的财物,好善乐施,普济天下,从而使民众没有什么疾病和贫困。这样的人就是贤人。

很多人都清楚,阿里巴巴主要创始人之一的马云在互联网上创造了很多奇迹,然而马云最得意的不是他创造了哪些奇迹,而是他的团队,是他选人才的能力。马云是一个把人才看得比收获多少金钱还重要的人。为此马云常说,一个企业最重要的不是资金多少,而是在选人才时是否把握住人才的特点,不管是“海龟”还是“土鳖”,“新人”还是“老人”,最重要的是人才合适。

其实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马云也曾陷入找精英人才的怪圈里。那时,凡是要进入阿里巴巴做管理的,都必须是“海龟”,如从美国、英国等受过教育,并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人才才有希望应聘上。为此,他在2011年创办了一个“海龟”团队。然而就是这个几乎全部是“海龟”的团队,却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大效益,也很难让经营的项目打开中国市场。其原因就在于马云只看到“海龟”超常的能力和工作经验,却忽略了这些人根本不了解中国市场,因此他们不清楚中国人到底需要什么,只能凭借自己揣测去做项目。如此一来,这些实力雄厚的“海龟”其实还不如土生土长的本土人了解中国市场。于是,马云不得不撤换掉“海龟”,换上了土生土长的本土人。其中,在新成立的本土人团队中有个叫孙彤宇的年轻人,他成了这个团队中最优秀的一匹黑马。

当时,马云正在组建淘宝网的团队,他直截了当地问孙彤宇,淘宝一旦建立,能够在多长时间内打败易趣?孙彤宇没任何犹豫,当下便说:“三年!”孙彤宇的态度使马云意识到,他也许现在只是个小排长,但将来他会成为师长,甚至军长。有了上次组建“海龟”团队的错误决定,马云意识到掌握人才特点才是最重要的,而孙彤宇不仅了解中国市场,而且他行事大胆,言出必行。因此,马云认定孙彤宇是带领淘宝军团创造另一个奇迹的最合适的领导人。于是,他便把这项重任交给了孙彤宇。马云没有选错人,孙彤宇不辱使命,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将淘宝网在全球的排名挺进100名,一年时间就飞速到了前20名。到了2005年,淘宝网彻底打败了“巨无霸”易趣。三年的军令状,孙彤宇仅用了两年就做到了。这是他的成功,也是马云的成功。

虽然这个土生土长的本土团队战斗力极强,但当马云准备带领阿里巴巴进军国际市场时发现,完全的中国团队依旧不如“海龟”团队实力雄厚。于是乎,在2006年,马云根据本土人与“海龟”人各自持有的特点,组建了一支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一流管理团队。

大部分领导者都希望自己选择人才时会选到最好的。其实,很多时候,最好的人才不一定适合,只有掌握人才的特点,领导者了解自己需要什么特点的人才,在选人时,才能选到最合适的,而最合适的人才远远比最好的人才合适。那么,我们怎么才能了解那些人才有什么特点呢?《反经》借庄子之言对人的特点做了很详细的描述。庄子说:“思想意志上严厉要求自己,行为上力求做到高尚,远离凡尘俗世,高谈阔论,怨恨非议,只为显示自己清高而已——这是那些山谷隐士、愤世嫉俗者、不满社会的自命清高者所尊崇的。言必仁义忠信,行必恭俭推让,只为修身养性而已——这是那些以安定天下、教化育人为己任,一时到处游说,一时定居讲学的人所喜欢的。开口就是建功扬名,使君臣以礼相待,维护上下等级,只为治国济世而已——这是那些当官的、为尊君强国而奋斗的、致力于兼并别国的人所追求的。隐逸山泽,栖身旷野,钓鱼闲处,只求无为自在而已——这是那些悠游江海、逃避现实、闲暇幽隐的人所喜好的。调养气息,吐故纳新,做一些黑熊吊颈、飞鸟展翅的运动,只为延年益寿而已——这是那些导引养生、修炼气功者如彭祖一样高寿的人所喜好的。假如有人从来不刻意修养而人品高尚,不讲求仁义而道德美好,不追求功名而天下大治,不隐逸江海而安适悠闲,不修炼气功而自然高寿,一切无心而又无所不有,恬淡无极而众美会聚——这才是天地有大道,圣人有至德啊。”

人与人之间所持有的特点不同,更何况能力超群的人才。人要发挥自身最大价值,就需要一个最合适的位置,但往往不会一次到位。所以,领导者需要根据人才不同的特点来为他们安排位置。国外一些心理学家研究出,人才特点与成就之间的关系远大于个人智力和成就的关系。人与人是不同的,德有高下,性有贤愚。只有掌握了各类人才的各自特点,才能把他们安排在最恰当的位置,实现能量的最大化。所以,身为领导者,最重要的不是找到人才就可以了,而是在选人时先看看他是不是你所需要的人才,他的特点是否适合即将处于的位置。

选人时要全面了解人才

臣闻:主将之法,务览英雄之心。然人未易知,知人未易。汉光武,听聪之主也,谬于庞萌;曹盂德,知人之哲也,弊于张邈。何则?夫物类者,世之所惑乱也。故曰:狙者类智而非智也,愚者类君子而非君子也,戆者类勇而非勇也。亡国之主似智,亡国之臣似忠,幽莠之幼似禾,骊牛之黄似虎,白骨疑象,碔砆类玉。此皆似是而非也。——《反经·知人第五》

译文我听说,驾驭将帅的方法,就是一定要了解手下英雄们内心的想法。但是,人不容易被了解,了解人也不容易。汉光武帝刘秀是善于纳谏的皇帝,但却被庞萌迷惑;曹操是知人善任的高手,还是被张邈骗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事物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很容易迷惑人。所以说,狡猾的人看上去很聪明其实并不聪明,愚蠢的人看上去像个君子其实不是君子,鲁莽的人看上去很勇敢其实不勇敢;亡国之君看上去颇有智慧,亡国之臣看上去忠心耿耿;狗尾草的幼苗与禾苗相像,黑黄相间的牛皮很像虎皮,白骨很像象牙,色泽像玉的石头很容易与玉石相混。这些都是似是而非的例子。⊙⊙⊙

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说明了知人之难。怎样才能既知其人,又知其心,既知其名,又知其实,古人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中国古代历史中,尧帝出身比较富贵,但是他却没有承袭富家子弟常有的坏毛病,而是一心为国,把国家治理得很好。而当时选举继承人的方法是禅让制度,所以当尧帝选下一任继承人时,让大臣们推举一二。大臣们一开始觉得应该由尧帝的儿子丹朱继承王位,但尧帝非常了解他这个儿子,是个难成大器的孩子,而且性子恶劣。据说,尧帝当初想培养儿子的情操,就发明了围棋,结果他儿子一成不变,根本无法弄懂围棋之道。虽然尧帝很痛心,但也正因为了解儿子的脾性,所以坚决不将王位传于这无才无能之人。

后来,大臣们又向尧帝推荐舜。这舜是什么人呢?大臣们说,帝王既然想要德才兼备的人,这舜绝对可以担当,他少年时便历经磨难,却不对世间抱怨,是个非常善良,而且非常孝顺的孩子。虽然听大臣们对舜赞不绝口,尧帝依旧想亲自了解一下他。于是乎,他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舜,然后通过两个女儿来了解舜的为人和才智。经过三年的观察和分析,尧帝终于决定就让舜来继承他的王位,认为舜必然会成为一代明君。

而舜也没有辜负尧帝的期望,他大胆任用贤能之才,事事为国为民,使人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效仿尧帝,不将帝位传于后代,而是通过观察和了解,选用了同样德才兼备的禹继承王位。

据史料记载,在古代,位高权重者通过亲自去了解一个人,才决定是否将其重用,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明朝时,朝廷内一品大员胡世宁,他在担任都察院事务时,不喜欢听下属直接汇报其他官员如何品行端正,而是微服私访,亲自去了解事实。他认为,通过别人的嘴巴了解来的不是真相,只有自己真正去了解了,才能知人知面知心。如此一来,对这个人的判断才会更准确。须知,一个无能之人可以误国,一个有真材实料的人可以兴邦。

知人才能善任,所以识别和了解人才是领导者正确选用人才的前提条件。唯有全面了解一个人,才能做到用人得当,倘若不了解他,就任意选用,选好了还可以,选不好,就等于为自己为企业埋下隐患。

孔子曰:“凡人心险于山川,难知于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长若不肖,有顺怀而达,有坚而缦,有缓而釪。”孔子的意思是说:人心比山川还要险恶,知人比知天还难。天还有春秋冬夏和早晚的周期循环,而人看着外貌厚道,内心却不可捉摸。有的外貌温厚和善而行为骄横,有的貌似长者而并不正派;有的外貌圆滑而内心刚直,有的看似坚贞而内心散漫,有的看上去泰然自若而内心焦躁。

姜太公说:“人有看似庄重而实际上不正派的,有看似温柔敦厚却做盗贼的,有外表恭敬而内心诅咒、蔑视你的,有貌似感情丰富而实际无情无义的,有表面忙得不可开交而实际上一事无成的,有看上去果敢明断而实际上犹豫不决的,有貌似稀里糊涂而实际上忠诚老实的,有看上去拖拖拉拉而实际上办事有实效的,有貌似勇敢而内心怯懦的,有貌似恭敬而实际上轻视别人的。有的人无所不能,无所不通,普通人却看不起他,只有圣人非常推崇他。这种人一般人不能真正了解,只有见识宏大的人才能看清其真相。凡此种种,都是人的外貌和内心不相符的现象。”

姜太公话里的意思很明确,作为领导者,不能简单了解一个人便去信任他,或认为自己全面了解他,然后予以重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微妙,父子有时尚且不够了解彼此,更何况是为公司选拔人才,更应该慎重。有些看似很适合的人,也许多了解了解就会发现,他并不适合。而有些看似不适合的人,了解久了,才发现他才是真正能干大事之人。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选人最重要的是看他是否有才干,如果一个人没有才能,即便是亲戚关系也不会选他,如果是一个有才之人,就算他是仇人,也不会轻易放弃他。唐太宗为何会创造“贞观之治”,不就是他懂得选用人才吗?而最关键的是,他知道自己该如何选择人才。

唐太宗的堂叔淮安王李神通对压在他头顶上的房玄龄和长孙无忌早有不满。想他皇亲国戚的身份,地位竟然还不如两个外人,着实无颜面。于是他去找唐太宗要个说法,唐太宗听他牢骚完后,便说,朝廷选谁做何职位,都是根据个人功过来决定,而不是看谁与皇帝关系最好才做决定。随后,唐太宗又将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多年来对朝廷对国家做出的功绩和他们个人的才华摆出来,并又说出堂叔淮安王在带兵打仗时临阵脱逃和统帅有误的事,让淮安王自己来评价他唐太宗选拔人才的方式是否有错,结果说得淮安王是心服口服,不再对此事耿耿于怀,并从此甘愿做个闲散王爷。

倘若唐太宗完全不了解淮安王的为人,也不清楚房玄龄、长孙无忌二人的才干和功绩,唐太宗能够轻易说服淮安王吗?而他是否又敢大胆任用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二人?正因为唐太宗在选拔人才方面从不敢大意,凡事以认清对方为人和能力为准则,他和他手下的人才们才将大唐朝治理得繁荣昌盛。《反经》中说:“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知人识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意思是说,圣贤最赞赏的是聪明,聪明者最注重的是知人。知人识才,各种人才就会各得其所,各项事业就能兴旺发达。

还有一种说法:我们不可能和天下所有的人交游相处,如何才能知道与谁相处最好呢?如果想了解一个人的某一方面,一天时间就够了;如果要全面了解他,最起码也得三天。为什么是三天呢?因为能做国家栋梁的人,必须兼备三种才能,所以说不与之谈三天,就不能全面了解他。第一天与他谈道德,第二天与他谈法制,第三天与他谈谋略,然后才能尽显他的长处而加以举荐。

既然这样,那么又怎么知道他是全才还是偏才以便与他交谈呢?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是后世明君之典范。

为人处事一定会根据事例来表达别人的长处并为之寻找相应的理由,这种人就是全才。只喜欢罗列自己的优点,希望别人赞赏他,而不愿看到别人的长处,这种人就是偏才。所以孔子提出“六蔽”之说,以防止偏才的失误。仁者爱人,蔽在优柔寡断;信者坦诚,蔽在不善保密,等等。这都是偏才最容易失误的地方。思慕敢作敢为而又有所不为的狂狷者,以疏导偏执拘谨或高傲刚直者的缺陷;痛斥貎似诚恳实则∷唐太宗立像言而无信的伪君子,以提醒人们似是而非者不能信赖。观察他的所作所为,考究他的行事动机,借以了解他的日常行为。依照这样的原则和办法去观察人,他还能怎么伪装?

要想合理地选择好人才,必须全面地了解人才,知人是合理用人的先决条件。但是,人不易知,知人不易,自古以来,人们便发觉不论是人还是物,都存在着表里不一、名实不符的现象。

如今人才竞争激烈,真假人才有时很难辨认。所以,学习一些古人的识人理论,掌握一些辨才技巧,以防被那些表面现象所迷惑,是一个领导者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通过考查获得人才的技巧

知此士者而有术焉。微察问之,以观其辞;穷之以辞,以观其变;与之间谍,以观其诚;明白显问,以观其德;远使以财,以观其廉;试之以色,以观其贞;告之以难,以观其勇;醉之以酒,以观其态。——《反经·知人第五》

译文

识别人才有许多实用的方法。隐晦含糊地突然提出问题,可以观察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连连追问,直到他无言以对,可以观察一个人的应变能力;找人暗地跟踪,可以发现一个人是否忠诚;直来直去地提问,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德;让人外出办理有关钱财的事,可以考验一个人是否廉洁;用女色试探他,可以考查一个人是否贞洁;把事情的艰难告诉他,可以知道一个人是否有勇气;让他人喝醉,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定力。⊙⊙⊙

人才固然难求,但更加难求的是企业领导者有识别人才的技巧。公司内部进行人事调整时,究竟由谁来担任比较重要的职位才合适?这就需要领导人有考查下属才能的方式,一般具备一定考查技巧的领导者往往能为企业找到真正需要并且合适的人才,并通过这些人才为公司带来更多效益。

那么,考查人才时,领导者究竟需要具备哪些技巧呢?《反经》引《庄子》之言说:“派人到远处去办事能知道他是否忠诚,让人在跟前办事能观察他是否尽职,让人处理繁杂棘手的事可以考查他的才能,突然提问可以观察一个人的应变能力,给他急促的期限可以观察一个人是否守信,乍然相处可以观察一个人的神色变化。”其实考查一个人的方式有千千万,但最重要的是实用。作为领导者,应该时刻具备考查人的意识,再辅以方法,必然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人才。下面,以《反经》为依据,总结出几种考查技能。

识人才,“观诚”之法

受宠的人,要看他是否骄奢放纵;被当权者疏远、闲置的人,要看他会不会背叛或有什么越轨行为;荣贵显达的人,要看他是不是见人就夸耀;默默无闻的人,看他是不是有所畏惧。青少年要看他是否恭敬好学而又能与兄弟和睦相处,壮年人要看他是否廉洁肯干而又大公无私,老年人要看他是否思虑慎重,即使勉强做力不能及的事也不逾礼法。父子之间,看他们是否父慈子孝;兄弟之间,看他们是否和睦友善;邻里之间,看他们是否讲求信义;君臣之间,看他们是否忠诚仁爱……这些用以识别人的方法就叫作“观诚”。

识人才,“察色”之法

察色,就是说人的心气虽然隐藏在内心深处,但可以通过人的脸色去把握它。真正聪慧的人一定会表现出难以言说、无法穷尽的神色,真正仁厚的人一定具有值得尊重的神色,真正勇敢的人一定具有无所畏惧的神色,真正忠诚的人一定具有优美好看的神色,真正高洁的人一定具有难以玷污的神色,真正有节操的人一定具有值得信任的神色。质朴的神色浩气凛然,稳定而平静;伪饰的神色游移不定,烦躁不安。这种识别人的方法,就叫作“察色”。《人物志》说:“心性诚实正直的人,其仪容强劲而稳固;心性平和顺畅的人,其仪容安宁而闲逸。仁,是目光之精神,诚实而端正;勇,是胆气之精神,光亮而强盛。忧患的神色疲乏而枯槁,疾患的神色紊乱而垢杂,喜悦的神色轻松愉快,怨怒的神色眉横目竖,妒忌迷惑的神色莽撞而又反复无常。所以,如果一个人话说得非常动听而表情神色不协调,心中一定有不合情理的地方;如果一个人语无伦次但神色很诚恳,他一定是不善言辞;还未说话就怒形于色的,是因为太愤怒了;说话伴随着怒气的,是因勉强去做自己认为不对的事情。凡此种种,虽然当事人想用言语掩饰,但其神色表情却与言语不符,表现出来的惊讶神态已经说明了内心的想法,所以即使用语言掩饰也是可以知道的。”

识人才,“考志”之法

所谓考志,就是通过广泛交谈来考查对方的志向。如果一个人语气宽缓柔和,神色恭敬而不谄媚,礼貌在人之前,言语在人之后,常常主动表露自己的不足之处,就是可以给别人带来好处的人。

如果一个人喜欢以脸色逼人,以气势压人,说话总想占据上风,掩盖自己的不足,放弃自己不能做的事,就是只会损害别人的人。

如果一个人神情坦率而不轻慢,言谈正直而不偏私,不装饰自己的优点,不隐藏自己的缺点,不遮掩自己的过错,就是质朴的人。

如果一个人神情总是讨好别人,言谈竭尽阿谀奉承,好做表面文章,求取小证以维护自己观点,就是虚伪的人。

如果一个人对外界环境的喜怒不表现在脸上,也不因事情烦乱而迷乱志向,诱之以利而能心志不移,受威权逼迫而不低头,就是内心平静、坚贞不屈的人。

如果一个人因对外界环境的喜怒而改变初衷,因事情繁杂而抛弃志向,见了利益就动心,受到威胁就屈服,就是心性鄙陋而没有血性的人。

如果一个人能在不同环境中果断地处理事情,面对猝然的惊扰而能随机应变,虽然文采不够华美但充满智慧,就是富于才思的人。

如果一个人不能适应各种变化,又不听人劝说,固守一种观念而不懂得变通,固执己见而不懂得改正,就是愚钝刚愎的人。

如果别人说什么也不听,自私自利而毫不掩饰,强词夺理,就是好诬陷、嫉妒他人的人。这种识人方法就叫作“考志”。

一个人的精神要深沉悠远,气质要美好凝重,志向要远大,心态要谦虚谨慎。精深微妙才能进入神妙境界,美好凝重才能尊崇道德操守,志向远大才能担负重任,谦虚谨慎才会时时警惕。所以《诗经》歌颂文王“小心翼翼”“不大声以色”,是说他小心谨慎;“王赫斯怒”“以对于天下”,是说他胸怀天下。由此而论,小心谨慎而又胸怀天下的人,可与圣贤比肩;心思粗犷而胸怀天下的人,属于豪杰一类;心思粗犷而志向渺小的人,是性格倔强、行为放荡之徒;小心谨慎而志向渺小的人,是庸庸碌碌、怯懦无为之辈。

识人才,“恻隐”之法

所谓恻隐,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做一点小施舍而喜欢别人感德,做一点小推让而争取大利益,言辞谨厚以表示自己很质朴,假装慈爱以显得自己很忠诚,小心翼翼地做事以博取好的名声,这是披着仁爱贤惠外衣的人。

如果一个人你问他时他不回答,又假装没有说完,给人一副学问有余、道义在身的样子,为环境所困时,一旦没招就故作深沉。这是披着学识外衣的人。

如果一个人言过其实以示廉洁,矫情厉色以示勇敢,内心恐惧而口出狂言,极力称说自己观点,盛气凌人,这是披着廉正英勇外衣的人。

如果一个人侍奉君主或双亲时,喜欢向人炫耀自己忠诚、孝顺,好做表面文章,其实并没有忠孝之心,打着侍奉君亲的旗号来博取美名,这是披着忠孝外衣的人。这种识人方法就叫作“恻隐”。

最为高妙的人清纯隐藏于内心,表面上并不过多修饰。最为虚伪的人总是大唱高调,刻意塑造自己形象,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可是人们寻求奇才异士的时候,不善于用精微的洞察力来发现其中奥妙。或者是因为形象不够理想而感到遗憾,或者是只看其仪表非凡就把他当作伟大人物,或者是把人家的真情流露误以为华而不实,或者是把别人的巧妙伪装当作真实。怎么才能得知一个人的真面目呢?这就需要“恻隐”。

识人才,“揆德”之法

识人还有“揆德”之法。揆德就是度量人的品德。言语忠实而又行为稳重,意志坚定而又大公无私,做好事不求回报,性情忠厚可察,其貌不扬但性情安静稳健,这是宅心仁厚的人。遇到突发性变故而能有效地处理,身处穷困之境而能奋发向上,进身立功能够如愿,这是有智慧的人。富贵之后仍然恭敬勤俭而乐于施舍,对人威严有礼而不骄横,这是有德行的人。穷愁忧困而无所畏惧,安乐富裕而不奢侈,功勋卓著而不反叛,高兴或愤怒时都很有节度,这是有操守的人。恭恭敬敬地侍奉君主,恩爱情深地孝敬父母,即使君主性情乖戾也不背叛,侍奉父母竭尽全力而不无违背他们的心愿,这是忠孝的人。这种识人方法就叫作“揆德”。

中国古代历代帝王都羡慕成就王图霸业的人能任用贤能,痛恨亡国君主失去了人才。但是他们依然任用那些凶险愚顽的奸臣,结果国破家亡之事前后相继,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在于择人不看是否合乎道义而只求意气相投。

通常,高风亮节的人以正直为标准,所以他选择各种人才的时候,能够鉴别对方本性与行为是否合乎伦常,但有时候会视别人的谋略为诡诈;推崇谋略的人,以计策为标准,所以能够鉴别策略的奇特和平庸,但往往违背了对正确法度的遵循;玩弄权术的人,以求取功劳为标准,所以能够看清努力进取的成效,但不明白道德的教化作用;讲究口才的人,以能否折服别人为标准,所以能够把握辩论的技巧,但不明白文采的内在美质,因此互相争辩而不服输。

凡此种种,都属于人才中的一流。所以,一流的人能看清一流人的长处,二流的人能发现二流人的优点。广聚人才,就能够明白各种人才的长处了。

空头高调谁都会唱,但领导者只要仔细考察一下实际效果,那么是非正误马上就暴露无遗了。正如韩非子所说:“都睡着了,就不知道谁是盲人;都不说话,就不知道谁是哑巴。醒了之后让他们看东西,提出问题让他们回答,那么哑巴、瞎子就原形毕露了。看口齿,观毛色,即使是王良、伯乐也不一定能看出哪个是好马。可是如果让马驾车奔驶,就是奴仆也能辨别是好马还是驽马。看颜色,察纹理,铸剑大师欧冶子也未必知道剑的好坏。可是如果在地上宰狗杀马,去水里斩截蛟龙,即使是蠢人也能分辨剑的利钝。”

领导者要广搜人才

《家语》曰:“昔者,明王必尽知天下良士之名,既知其名,又知其实,然后用天下之爵以尊之,则天下理也。”此之谓矣。——《反经·品目第三》

译文《孔子家语》中说:“过去,贤明的君主一定要尽知天下才能优秀的人,不但知道他们的名气大小,而且了解他们的实际才能,以此来授予他们恰当的职位,让他们得到好的待遇。这样一来,天下就好治理了。”孔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纵观历朝历代开国之君的创业史或英雄人物的成功经历,可以发现其王图霸略的最终实现,离不开自身权谋的运用,更离不开各类人才的鼎力相助。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篱笆也好,好汉也罢,古今中外凡成功者,几乎没有一个是仅靠自身能力而无人相助的。刘邦得张良、韩信、萧何而创建帝业,刘备得孔明、关羽、张飞、赵云而三足鼎立。宋江是一遇大事就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的主子,却靠梁山100多位兄弟的辅佐雄踞800里水泊;唐三藏西天取经,没有孙悟空的一路降妖伏魔,猪八戒、沙和尚的鞍前马后,岂能取得真经、普度众生?

清朝晚期出了一名大将,名叫曾国藩。然而,人们都只知他骁勇善战,是难得的将才,却不知他曾经因打败仗,被逼走投无路,几次自杀未遂。就是这样一个想过自杀的人,却成了统领千军的大将军,被当时的朝廷誉为“文人封武侯”第一人。然而,只有曾国藩了解,能够让他名垂千史的不是他有多大本领,说白了,他过去不过一介书生,并无多大领军能力,他真正靠的是人才。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人又怎敌得过千军万马?最终走上战场的是千千万万的战士,还有那些临阵指挥的将领。所以,他广搜天下人才。

当时,曾国藩统领的湘军还不是正规军,固然没有朝廷这个大靠山,所以想搜罗到人才比较难,但困难再多,也无法阻挡曾国藩求才的决心。既然无法依傍朝廷,曾国藩就亲自出马,一一拜访那些有才干之人,诚心诚意邀请他们加入到湘军队伍中。

据说,20年的时间里,曾国藩召集到的人才有将近500人,其中仅三品大官就有50人左右,而曾国藩向朝廷举荐的李鸿章、左宗棠、彭玉麟、刘蓉、罗泽南、郭嵩焘等,无一不是万里挑一的贤才良将,深受晚清政府重用。而这些人更加感谢曾国藩的知遇之恩,因此对他忠心耿耿。试想,曾国藩拥有这样一支实力雄厚,人才济济,又素质绝高的队伍,怎可能不无坚不摧?

也正是由于曾国藩广搜天下人才,使他麾下人才济济,无论何时用人,用什么能力之人,都能够从他那里找到。所以,曾国藩手下可谓人才众多,又各怀才技。比如,罗泽南、李续义、李续宾、王鑫、塔齐布、陈国瑞、彭玉麟等人之中,有农民出身,也有秀才出身,甚至还有土匪和叛军。从这样一支包罗万象的队伍中,可以看出曾国藩爱才之心甚大。一般领导者必然会根据人才出身的不同将其分作三六九等,便于以后管制,然曾国藩却未这样做,他一视同仁,只根据他们各自拥有的才华安排职务或举荐给朝廷,把他们安置在合适的位置,使其充分发挥各自才能。

在曾国藩的人才名单里,杨岳斌和彭玉麟二人算是被曾国藩提拔最迅速的两个人。那时正在衡州练兵的曾国藩发现他二人,一个有胆有智又性子淳厚,一个敢作敢当又勇猛有志。曾国藩一眼相中二人,立刻就将其提拔为当时的水师统领。而他二人不辱使命,将湘军水师建立成一支规模庞大的水上战队,并在此后多次战役中取得可人成绩。

曾国藩搜罗的将近500人的人才网中,有200多位幕僚,而说起这200多位幕僚的出身和才能所向更是广阔。其中有百姓,有进士,有曾国藩老乡,有他同窗,还有门生,也有一些是属下推荐的人才。他们的才干在天文、地理、算学、耕种、行军布阵、法律、机器等方面,无不涉及。

曾国藩整日除了领军打仗,就是思索如何在普天之下召集更多有才能之人,他无所不容,胸襟之广阔,堪比海纳百川。而他正是依靠这些人才,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又顺利开展了洋务运动。这两件事可以说是他生平最重要的两件大事,可想而知,曾国藩正是因为广搜天下人才,又依靠这些人才,才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成功。

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曾是曾国藩的幕僚,他对曾国藩的评价是:“当时各处军官,聚于曾文正之大营者,不下二百人,大半皆怀其目的而来。总督幕府中,亦有百人左右。幕府外更有候补之官员,怀方之士子,凡法律、算学、天文、机器等专门家,无不毕集。几于举国人才之精华,汇集于此。是皆曾文正一人之声望、道德及其所成就之功业,足以吸收罗致之也。”

现如今很多企业都陷入“精英”论中,认为留学生才是实力派,认为只有有工作经验而且获得业绩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所以,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条件上都写明了高学历、“海龟”、有经验等应聘要求和条件,这让不少原本有潜力、有才干之人望而却步。

如今大部分企业对应届毕业生没兴趣,结果致使很多年轻人刚走出校园就面临找不到工作、不被需要、缺乏社会经验、没工作能力等残酷境况。阿里巴巴在创业之初同样对那些带有“学生气”的毕业生不看好。因为马云从未想过让那些孩子加入到自己的团队中。马云认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学校里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肯定受不得委屈,即便他们学习能力再好,学历再高,心从一开始是很难定下来的。现在大部分大学生一年会换三四份工作,整天都怨天尤人,稍有不得志便露出浮躁情绪。如果让他们加入团队中,很可能会影响整个团队的气氛。也正是出于这样的想法,马云觉得最好不要给这些孩子机会。但很快,马云就认识到自己当初的想法不完全对,也许应届毕业生没工作经验,但他们是一张白纸,白纸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就是你想在上面写些什么,他们就会接受什么,因此只要对他们稍加培养,成才率就会很高。有两个毕业生在进入阿里巴巴后,不出两年,便成了百人管理者。马云说,只要这些孩子够踏实,都可以培养成公司内需要的人才,而且这些孩子中不缺乏聪明者,有的只要稍作指点,便会精通,并很快掌握住经验。因此,马云在对人才的看法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他认为,人才不是被指定的有才干就是人才,人才的分布很广泛,需要领导者去拉一张网,广泛搜索。

如果有一天,有个年轻人在你手底下做一项工作,而三年后他依旧坚持做这份工作,那么就一定要给他一次出人头地的机会。这是马云选人的一个准则。

此后,阿里巴巴放下只选有经验者的路子,广发应聘消息,并到全国各大学进行招募。而他们选人才的方式很有意思,不是在学校教务处看学生们的成绩单,而是摆着桌子,拿着喇叭像小商贩一样吆喝。只要有人报名,就会给他们机会。然后再进入公司进行培训。

阿里巴巴做这样的决定,承受着很大风险,同时也做好了心理准备——给这些孩子经受挫折犯错误的机会。也正因为阿里巴巴做出这样的决定,为企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核心力量。

每个人的经验和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即便是人才,不经过雕琢,也无法大放异彩。就像那些学生,我们不能肯定他们之中没有将来的企业家。高学历也好,低学历者也罢,企业需要的不是在海外有什么学历,或者学位多高,或者工作多年有经验的人,而是需要一些可以为企业带来新鲜血液,不管经历什么困难,始终坚持如一,把发展作为目标的人。而这样的人往往就游走在大街小巷,或还是穿着校服的学生。所以,作为领导者,在选拔人才时,不能仅靠工作经验与学历去寻找,而是给更多人机会。想想那些只有低学历或者曾生活在底层却敢来应聘的年轻人,他们是抱着怎样的心态和决心来面试的?多留心,也许你会发现,他正是你需要的人才。

人并非不可貌相

《左传》曰:“周内史叔服如鲁,公孙敖闻其能相人也,见其二子焉。叔服曰:‘谷也食子,难也收子。谷也丰下,必有后于鲁国。’”《汉书》曰:“高祖立濞为吴王,已拜,上相之曰:‘汝面状若有反相。汉后五十年,东南有乱,岂非汝耶?天下一家,慎无反。’”由此观之,以相察士,其来尚矣。故曰:“富贵在于骨法,忧喜在于容色,成败在于决断。以此参之,万不失一。”——《反经·察相第六》

译文《左传》上说:“公元前626年,周襄王派内史叔服到鲁国去参加葬礼。公孙敖听说他很善于看相,于是就把自己的两个儿子谷和难引见给他。叔服看过后说:‘你的儿子谷可以供养你,名叫难的这个儿子将来可以安葬你。谷的下颌丰满,他的子孙一定会在鲁国兴旺起来。’”《汉书》上说:“汉高祖封刘濞为吴王之后对他说:‘看你的相貌,有谋反的迹象。这以后五十年的时间里,东南方向将有大乱,难道会应验在你身上吗?天下都是我们刘姓一家的,你一定注意不要这样做。’”由上述这些历史事例看来,看相论人由来已久。

所以《相经》上说:“看一个人能否富贵,主要是看他的骨骼;看一个人是喜是愁,主要是看他的容色;看一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主要是看他在关键时刻能不能做出决断。以这样的原则作为参考,判断就能万无一失。”⊙⊙⊙《反经》中指出,命运和相貌的关系,就好像声音与回响一样。声音从细微之处开始,回音在呼应后消失,这是必然的道理。正如弗洛伊德所说:“任何人都无法保守他内心的秘密。即使他的嘴巴保持沉默,但他的指尖却喋喋不休,甚至他的每一个毛孔都会背叛他!”

古代王朝之中,哪里是非不断?无非天子后宫,嫔妃为争宠,各种阴谋手段搅得后宫不得安宁。为此,汉武帝时期,刘彻为避免自己的妃子们多生事端,便制定了一条规矩,妃子们只能在自己寝宫内活动,不得私下与其他嫔妃交涉或见面。

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死后,宫中的邢夫人和班婕妤最受皇帝宠爱。一日,班婕妤与皇帝嬉闹时,问起邢夫人的相貌,皇帝却只笑笑,不予答复。这时一队宫女经过,而中间一位女子打扮成嫔妃模样,被簇拥着,甚是华贵。汉武帝指着那中间女子笑道:“她就是邢夫人了。”然而,班婕妤仅看了一眼,便说那不是邢夫人,只是个宫女罢了。皇帝微感惊讶,却依旧说那就是邢夫人,然而班婕妤就是不信。随后,又走来一队宫女,这时班婕妤眼中一亮,指着其中一位宫女说:“瞧,她才是邢夫人!”皇帝瞧了,笑问她何以看出那宫女才是邢夫人?班婕妤努努嘴解释道:“之前那女子虽然穿着嫔妃的衣服,但她的举止和仪态都难登大雅之堂。她刚才看到我们时,面露恐慌之色,仅这一点就暴露了。宫女就是宫女,穿得再华丽也不是邢夫人。而刚才穿着宫女衣服的女子,虽然衣着朴素,但观她相貌,甚有威仪,不是一个小小宫女能够拥有的。”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是说不能只根据相貌、外表判断一个人。但是相由心生,一个人的内在素养和处事能力,有时也是可以从外相气质加以判断的。所以在中国就逐渐形成了一种通过观察分析人的形体外貌、精神气质、举止情态等方面的特征来测定、评判人的禀性和命运的学问,即我们平常所说的相面术。

其实,相面术也不全是封建糟粕,如果掌握了一些具体的识人方法并结合多方面的因素,还是可以实现“见面识高低”的,所以面试在当下的录人体制中是一道重要而必走的程序。既然用人以知人为先决条件,而从外貌上对别人做出判断,是我们人际交往和人事工作的第一步,所以掌握一些知人的方法和经验,对领导者来说也是一项必备的基本素质。

虽然人的相貌说到底是来自父母,天生如此而不能做根本的改变(整容是另一回事)。但是,环境对人有较强的塑造作用,内在素养的提高会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的外在气质,从而使其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和风格气度,并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不自觉地表现出来。《韩诗外传》有一段有趣的记载:春秋时期,鲁国的闵子骞拜孔子为师。刚开始时,闵子骞面有菜色,但过了一段时间面色竟然变得红润起来。子贡惊诧不已,问他。闵子骞说,他在没读书之前,一心想着要做达官贵人,内心备受煎熬,因此面有菜色。如今跟孔子老师读书,与同学切磋,把荣华富贵视作尘土,心境平淡安稳,因此容光焕发。

由此可见,人不能改变相貌(整容除外),但可以改变貌相。所以貌相就不只是相貌的词语颠倒,而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和内在素养。

以走路为例,当一个人骨子里就透露着自信时,他走起路来必然昂首阔步,面露喜色,神色坦然。所以,想通过相貌识别这个人是否有自信,可以在初次见面时观察他的步伐和姿态。如果对方的一举一动都很自然,很随意地与你眼睛对视,并面带笑意,那么他一定非常有自信。相反,如果对方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走起路来还有些发飘,眼睛不敢与对方对视,面部表情比较僵硬,说话微有犹豫或语无伦次,等等,这个人可能自始至终就是个缺乏自信或安全感的人。

赵本山小品中有一句台词:“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大款和伙夫的区别不在外貌,而是气质。貌相取决于一个人的心境。人的思想、情感、修养、心理等共同组成人的心境,然后外现为气质。心境是内在的,形诸外,就是气质,也就是貌相。所以,一旦结合环境、背景、言谈举止来观察对方的相貌(确切地说应该是貌相)时,就可以对其得出一个大致的了解。

当然,也不能拘泥于陈规,简单地根据相貌做出武断的决定,我们同时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抛开外貌的束缚:

一、“丑人”应当受到尊重。按照通常的标准,我们都对所谓的“丑人”印象不好,但是要知道,这个世界不是在比赛谁长得好看,而是谁的能力强。所以,面对别人的缺点,尤其先天性的缺陷,要懂得尊重别人;多看看别人的思想和素质,不要一味以貌取人。

二、任何规则都有例外。本篇所说的操作性内容,只是概率很高的一般原则,具体情况还要自己体会运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征,具体分析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外貌往往成为一些人的骄傲资本,拥有较好外貌者容易沉迷于自己的外表优势中,而放弃勤奋与努力,所以常常貌不惊人者成功的更多。

不拘一格求人才

黄石公曰:“有清白之士者,不可以爵禄得;守节之士,不可以威刑胁。致清白之士,修其礼;致守节之士,修其道。”何以明之?郭隗说燕昭王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者与厮役处。诎指而事之,北面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默,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凭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恣睢奋击,藉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此乃古之服道致士者也。黄石公曰:“礼者,士之所归;赏者,士之所死。招其所归,示其所死,则所求者至矣。”何以明之?魏文侯太子击礼田子方,而子方不为礼,太子不悦,谓子方曰:“不识贫贱者骄人乎?富贵者骄人乎?”子方曰:“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人主骄人而亡其国,大夫骄人而亡其家。贫贱者若不得意,纳履而去,安往而不得贫贱乎?”——《反经·论士第七》

译文黄石公说:“品行高洁的人,不能用爵位、俸禄打动;坚守节操的人,不能用刑罚逼迫。招引品行高洁的人,遵循他的礼数;招引坚守节操的人,遵循他的理想。”为什么这样说呢?郭隗劝燕昭王说:“帝王与老师相处,君主与朋友相处,称霸者与臣子相处,亡国者与仆役相处。降低身份,屈己下人,虚心求教,就会得到百倍于自己的人才。主动求贤但不持久,主动请教但没恒心,就会得到十倍于自己的人才。人家主动前来,自己才去迎接,那只能得到才能与自己相仿的人。凭几而坐,颐指气使,只能得到奴仆。放纵暴戾,怒吼喝叫,那就只能得到刑徒奴隶了。”这就是古人实行正道求取人才的方法。

黄石公说:“礼义,可以使士人为之依附;赏赐,可以使士人为之而死。以礼义招之,以赏赐指示之,你所需要的人才就会到来。”为什么这样说呢?魏文侯的太子击(击为人名,为魏文侯太子)向田子方行礼,田子方不还礼,太子很不高兴,对田子方说:“不知道是贫贱的人傲慢呢,还是高贵的人傲慢?”田子方说:“当然是贫贱的人傲慢啦!高贵的人怎敢傲慢?在高位者傲慢就会失去国家,大夫傲慢就会失去封地。贫贱的人如果不顺心,穿上鞋就走,到哪儿还能得不到贫贱?”⊙⊙⊙

近代诗人龚自珍有诗云:“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古代一些将军、大臣或者商人,能够长久稳居高位、飞黄腾达的原因,与他们手下聚集的各路人才有很大关系,那些人才就像他们的左膀右臂,帮他们扫平一切障碍。那他们究竟是怎么选择人才的呢?就是不拘一格。不管他们有怎样的身份地位,只要他们有才能,就会被选走。

据史书记载,魏无知把陈平推荐给汉王,汉王任用了陈平。周勃和灌婴说:“陈平和他嫂子私通,还接受过贿赂。”汉王责备魏无知,魏无知说:“我所说的是才能,陛下您所听说的是品行。现在即便有尾生(人名。《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后被视为坚守信约的典范)、孝己(人名。传说为殷高宗武丁之子,以孝行著,因遭后母谗言,被放逐而死。后用作孝子的典范)一样的德行,却对胜负的命运一无所益,陛下能靠这样的人打江山吗?现在楚汉相争,我举荐奇谋之士,只考虑他的计谋是否确实对国家有好处而已。陈平与嫂子私通,接受贿赂,又何必因此而怀疑他的才能呢!”于是汉王重用陈平而不疑,最终取得了天下。《反经》中讲到推荐人才和甄选人才的细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才也有三六九等,需要分门别类,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位置,这都需要领导仔细斟酌。孔子曾经说过:“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说的是这样一个故事:祁黄羊是晋国的老臣,国君经常向他请教一些国家大事,有一天,晋平公来家中看望他,问道:“南阳县缺少一个地方官,您觉得谁可以前往担任呢?”祁黄羊说:“解狐很适合。”晋公说:“可是,他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道:“陛下问的是谁可以胜任这个职务,又没有问我的仇人是谁。”晋平公回到宫中后,便任命解狐为南阳县县令。果不其然,自从解狐到任后,便把当地治理得有声有色,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又过了段时间,晋平公发现宫中缺少一个侍卫统领,问他:“谁可以担当京城的军尉呢?”祁黄羊回答说:“祁午就可以担当。”晋平公疑惑地问:“可是,祁午不正是你的小儿子吗?”祁黄羊却说:“陛下所问的是担当军尉的合适人选,又没有问我的儿子是谁。”晋平公称赞道:“很好!”于是,祁午被任命为京城军尉,他也没有令国君和父亲失望,为人公正不阿,深受市民的拥戴。

发掘人才就应该像祁黄羊那样“举贤不避亲仇”。只要是真正的人才,就应该重用他,不去考虑他的身份如何,是亲人或者仇人。领导者做到了“不拘一格”选用人才,也就可以不断为企业引进新鲜的血液,增强企业活力的同时,也可以向下属证明自己是一个开明、礼贤下士的“明主”,跟着这样的领导者打拼,谁又会不愿意呢?

现如今,很多领导者在选拔人才时,常秉着“眼界过高”的原则去求才,要求近乎完美,有才华也要有端庄的外貌以及好性格等,哪里有真正完美的人呢?就像男女之间谈恋爱结婚,求财的没貌,求貌的不一定有财,总有一样是无法满足你的,如果因为这样就独身一辈子,到头来不是落得孤苦凄凉?完美这种词只适合用在小说中,而不适合在现实里发挥。领导者倘若一直摆高眼界,或过于遵循规则去选人,恐怕终究没有几个人是符合标准的。更何况,如今社会如此现实,越加优秀的人眼界往往比位高权重者更高,稍有不满意,便常以威胁的方式凌驾领导之上,使人难以统领。

人才应选其合适,而非越精越好。正如《反经》所说,挑选人才关键在于不拘一格。不能因为对方有一点不如意之处,就完全将其否定掉;也不能因为撒了几网,没逮到好鱼,就灰心丧气,从而错失捕到好鱼儿的机会。人无完人,但人都有一技之长,有些人才之所以叫作人才,是指他在某一技之长中发挥最优秀,选用得当,就会给公司给企业带来效益。而选择人才时,最忌讳的便是因为对方身上有点小问题就弃之不用,从而失去人才。

选人才最重要的是唯才是用,大汉朝时的大将军卫青年轻时过着乞丐一样的生活,还给人家当过奴隶,就是这样一个人后来却拜相封侯,深受汉武帝重用。所以,我们不能用那些拟定好的条条框框去束缚别人或定义别人,世界上不缺乏人才,却缺乏发现人才的眼睛。

历史中有才华的人,他们脾气都有些怪异。尤其在战乱年代,有才能的人多半隐居山林,不愿意卷入政坛,置身险境。既然人才不愿出来,领导者要想获得他们帮助,就得去求。否则人才再多,不能为己所用,也是白搭。

曾国藩就是个不拘一格、以身求才的人。他会根据不同的对象而选用不同的办法。如,能够以结交方式求得人才,他就与对方结交,无论对方是什么身份;或者以真诚感动对方;又或者用语言刺激对方,使之与他合作。曾国藩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散布招揽人才的消息,或张贴榜文,或通过询问当地百姓寻找人才。曾国藩的得力助手薛福成就是看到曾国藩张贴的告示后,大胆荐上《万言书》,从而获得曾国藩的赏识,并纳入幕僚之中。为寻找人才,曾国藩还拟定了《劝学篇示直隶士子》,到处散布。除此种种之外,曾国藩为寻得真正需要的人才,专门制定了很严格的选拔制度。通过考三科,从而获得当地官员的认可,并将名册送到曾国藩手中,然后曾国藩一一接见选拔出来的人才。

咸丰元年春,毛鸿宾去往湖南出任巡抚。他与曾国藩常有书信来往,而曾国藩亦不曾忘记提醒他,出任一地巡抚,切莫忘记先在当地找寻有才能之士,现如今国之动荡,内忧外患,仅用法律已经不能完全维持法纪,要想管理好地方,就需要引用当地的才华之士,要以广纳贤才为准,不要拘泥于纲纪,但又不要违背礼教。

为求得贤才,曾国藩无法不施,无孔不入。其中最有效的一个办法,就是提高个人修养,用个人魅力去吸引人才。要知道“良禽择木而栖”,木头的好坏直接关乎良禽的选择。所以他时常提醒自己,不能妒忌贤能,不能害怕被他人指责,不能思想懒惰,不能排斥异己,不能以貌取人,不能藐视贤能,等等。而从后来曾国藩门下人才济济可以看出,他此番努力效果甚佳,而且原本就有很多贤能之人是冲着曾国藩的为人才投入旗下的。曾国藩曾在日记中写道:“又有王少鹤、朱连甫、吴莘畬、庞作人。此四君者,皆闻予名而先来拜。虽所造有深浅,要皆有志之士,不甘居于庸碌者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曾国藩选择人才的又一个方法。他认为,人与人之间都是有吸引力的。嗜酒如命的人必然有一群酒友,好吟诗作对的人肯定有一群诗友,只要求得他们其中一个,就不用担心其他人不跟着过来。所以,选人才不能太死板,要懂得灵活变通。

一些人在打着求才若渴的旗号到处寻找人才时,却恪守条件,不能达标者必然不是自己需要之人,而达标者又要进行更深层的考验,如此一来,贤能之人还不都给吓跑了?

领导者想要求得人才,首先方法就不能太拘泥于条例,其次就是不能总追求完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有优点,就有缺点,这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包括领导者本身。鲁迅先生曾说过:“倘要完全的书,天下可读的书怕要绝无;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再完美的人也并非完美无缺,良才如玉,表面上的一点瑕疵无法遮盖它本身能散发出的光彩。所以,领导者在选人才时,不要追求完美,也不要拘泥于细枝末节。倘若因为看到人才的缺点,就对他的优点视而不见,或完全否定掉整个人,那就很难选到人才。

况且,缺点有时正是一个人的魅力之处。而要求过于严厉,反而使人才不敢贸然发挥,使其能力受到限制。倘若人才规避自己的个性,一切按照条例行事,凡事只求四平八稳,哪里还会有创新,而好的人才也会渐渐失去自我,变得平庸无奇。因此,领导者在选择人才时,不能只根据制度行事。最大限度地给他们个人空间去发挥,才能发现人才,求得人才,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当然,选人才时要求不拘泥细枝末节,不要求完美,但也不是完全忽视选拔的标准,或者过度降低要求,而是“量才选用”,选择最合适的人,或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分配到合适的位置。对素养和能力高的人才,要给他们创造出充分的条件,使他们的才能得以发挥;而对能力稍有不足或作风存在一些问题的人才,要以监督、督促或帮助的形式,将其尽快培养成合适的人才。

选择人才,除了看人才,领导者也需要对自身多注意。不能根据个人喜好或偏见去选拔人才,不以私心破格选拔人才。既要有识才之能,又需用一颗宽宏包容之心去接受别人,让每一个被选到的人才都有用武之地。

甄选杰出人才的技巧

后汉陈蕃上疏荐徐稚、袁闳、韦著三人。帝问蕃曰:“三人谁为先后?”蕃曰:“闳生出公族,闻道渐训;著长于三辅,礼义之俗,所谓不扶自直,不镂自雕;至于稚者,爰自江南卑薄之域,而角立杰出,宜当为先。”——《反经·臣行第十》

译文东汉陈蕃向汉桓帝推荐徐稚、袁闳、韦著三人。桓帝问陈蕃:“这三个人谁更好一些?”陈蕃说:“袁闳出身于权贵之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韦著在京畿地区长大,颇受礼义的熏陶,是那种人们常说的‘不扶自直,不镂自雕’的人;至于徐稚,来自于江南土地低洼瘠薄之域,能够出人头地,应当说数他最为杰出。”⊙⊙⊙

韩愈《马说》中有句名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说的正是人才选拔的问题。古往今来,对于人才的筛选和任用一直是当政者尤为关注的,从最早的举孝廉、到后来科举制,中国的众多精英人才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或为官,或为将,或为师,或为士。可见,人才的甄选从未中断过,时至今日,各大企业领导依然格外重视人才的选用。

什么样的人算是人才?《将苑》说:“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就是说刻意地让他们遭受一些是非曲折,由此便可以看出他们的志向。比如,一个员工当与他人发生一些纠纷后可能就会选择逃避或离开,因此,要想看一个人的立场是否坚定,只要看他能否忍受是非即可。当他无法忍受上司的斥责以及种种委屈,然后在公司内部宣扬自己要辞职的消息,如此言行正是表明此人缺乏坚定的志向,是不能重用的。一旦把志向不够坚定的人放在重要的位置,当出现危难的时候,就会给公司带来莫大的危险。所以,把不合理的事情摆在他们面前,来观察他们的做法,是忍辱负重、继续往前,还是优柔寡断、不断抱怨,足以证明此人是否是一个真正的人才。“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意思是说语言交流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否定对方,通过说对方是错误的来测试他应变的能力。一般情况下,人的潜意识里都会竭尽全力地解释,积极地寻找各种合理或者不合理的理由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但是,真正的人才不会为一句或对或错的话而不停地辩论,而是选择变通。人和事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有时只是立场不同、角度不同,处理方法不一样,思维也会不一样。领导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辨别出哪些是善于变通的人,在繁忙的工作中,只有懂得变通的人才不会使自己陷入无端的困境。“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顾名思义,领导者可以向他们提出问题,听一听他们具体的看法和理由。如此,既是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也可以辨别他们的才能。在工作中多提出一些问题,例如:这个问题你觉得怎么样?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通过类似的方式来考查他们的见识如何,知识面如何。总之,在决定任用之前,鉴定其见识是很有必要的,俗话说“知人善任”,只有真正了解他们,才能合理地任用,切忌唯亲是用、一意孤行。“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大智大勇”常用来形容智勇双全的人,而智慧和勇气恰恰是一个全面型人才所必备的。有智无勇的人往往不能成大事,有勇无谋的人也不能担当大任,所以,领导通过告知一些危难或者摆下一些坎坷,来检验他们的勇气。相传,在古罗马时期,将军们出征前都会被国王关进小黑屋中,并被告知明天要参加竞技场的斗兽表演,其实,这些只是国王为了了解将领是否可以从容地面对灾祸,因为只有那些表现淡定的才可能被委任去指挥重要的战役,而那些惊慌失措的自然就会被国王所抛弃。“醉之以酒而观其性”。酒文化可以说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化形式,从一个人的酒量、酒品和酒胆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秉性的,怪不得现今很多领导都喜欢在酒桌上谈事情,那么,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酒量可以代表一个人的容量,酒量大的人往往能容纳百川,性情也相对开朗,胸怀也是坦荡荡,故而,《水浒传》中各路豪杰都喜欢以酒会友,好酒量自然就是大豪杰。都说酒品如人品,那么什么是酒品呢?总之,愿意“舍命陪君子”的人常常是人们口中豪气干云的人。不推不攘、奉陪到底的耐性,实实在在、不耍心计的真诚,这些都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踏实、憨厚、诚恳。古人云:“酒逢知己千杯少。”愿意与你千杯醉的人,不会说一堆花言巧语,也不会千方百计地推辞,这样的人往往办起事来光明磊落。最后,是酒胆。那些具备勇气,从不躲闪,敢于面对的人,毫无疑问是具有酒胆。中国的酒桌上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人,如何敬酒、如何拒酒、如何陪同,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智慧的,而那些能够保全自身,又能使周围的人满意,最终皆大欢喜的人,则是功夫至深了。所以说,喝酒可以窥探一个人的品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的含义是通过利益来检测一个人是否可以坚守自己的品格,是否为廉洁之人。历史上很多贪官污吏在没有得势之前都是清官形象,生活简朴之极,然而一旦获得了极大利益,得到梦寐所求,即刻表现出穷奢极欲的本性。所以说,要想考察一个人是否是真正的公正廉明,只要用利益去诱惑他,看他的表现如何,是见利起心,还是视利为无物。贪财之人可以用来“打江山”,因为他可以帮助你积敛钱财;但是却不能帮助你“守江山”,因为他们的存在会将你的财富耗尽。好比一代巨贪和珅,在乾隆时期一直被重用,其实,乾隆对于他的贪是知之甚详的,但是他还重用和珅,这是因为和珅可以帮助他处理一些事情,实现他的一些经济意图,可以说乾隆控制着和珅。然而,嘉庆一上台就抄了和珅的家,某种意义上讲,也说明嘉庆的“见利忘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这一条是来考证一个人是否守诺,通过交付他一件事,看他说过些什么,最后来评判他是否可以“说到做到”“一诺千金”。领导审视人才不应该看他说些什么,因为有些“人才”只是高谈阔论、纸上谈兵而已,而应该去观察他做些什么,对于一个真正的人才而言,守诺和诚信也是至关重要的素质。

以上就是《将苑》中提到的七种观察人才、识别人才的方法。不过中国还有一句古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没有十分完美的人才,关键还是要看领导者如何去任用。物尽其用,人尽所能,也就能发挥最大的功效。领导者把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他就可以做到不骄不躁,充分施展其才华。识人最忌讳的就是轻信一面之词,或者简简单单地审读一遍简历,这些统统都是不可靠的。有些公司招聘往往都会经过3-5次的面试,简历只是最简单的第一步而已,并不能看出一个人是否是人才。

周亚夫因为平定七国之乱立下了赫赫战功,被汉景帝升为丞相,深受重用,而汉景帝也有意将太子托付于他。为了考验他是否真正可以做太子的辅政大臣,景帝举办了一次宴会。

在宴会上,汉景帝赐给周亚夫一块大肉,但是肉块肥大没有分切,也没有准备刀子、筷子。周亚夫看到后很不高兴,不知皇上是何意,还以为是宫人的一时疏忽,就向身后的内侍要了双筷子。当他正准备用筷子切割肉块的时候,汉景帝来到他的面前,笑着说道:“周丞相不习惯用手吃肉啊?我赏赐给你一块大肉,你还不满足吗?需要向内侍索要筷子。丞相的确蛮讲究的嘛?”周亚夫一听,顿时失色,急忙下跪谢罪,汉景帝吩咐众人撤去宴席,自己一人回宫去了,留下战战兢兢的周亚夫待在原地不知所措。∷元·无款·周亚夫细柳营图

回到寝宫中,汉景帝叹息道:“丞相连我对他的不礼貌都不能忍受,又如何去忍受年轻气盛的少主呢?看来,周亚夫并不是辅政大臣的最佳人选。”就是吃肉这样一件小事,汉景帝检测出了周亚夫的品性。在他看来,圣上赏赐你肉,你就该用手抓着吃,问内侍索要筷子已经不是身为臣子的本分了,如此非分的要求,难保以后不会对新皇有所危害。

汉景帝通过一双筷子就放弃功臣周亚夫,可见识才是一件多么谨慎、重要的事情。如今的企业领导者又能从中学到什么呢?识才,不是单纯地看哪些是人才,哪些不是人才,而应该从很多细微的方面来推断到大局的方面,从今日的言行推断出日后的言行,以此得出用人的策略。

发现人才需要领导者别具慧眼,筛选人才需要领导者不拘一格,重用人才又需要领导者具有广阔的胸怀,对待人才的态度如何就可以看出一个领导者的能力大小、合格与否。用人单位在用人过程中,应该懂得:招人不等于聘人,聘人不等于用人,用人不等于信人。人才的甄选过程是一个漫长而谨慎的过程,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需要领导者不断地识别、审视。

第三章 用好人才,企业前程似锦

人才难得,欲成就一等事业,必得一等人才。但“天下之患,不患才之不众,患上之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不使其为也”(王安石语)。聚之而不能用之,则不仅毁了人才,也毁了自己的事业。所以,能够用好人才,也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用人应用其所长

昔伊尹之兴土工也,强脊者使之负土,眇者使之准,伛者使之涂。各有所宜,而人性齐矣。管仲曰:“升降揖让,进退闲习,臣不如隰朋,请立以为大行;辟土聚粟,尽地之利,臣不如宁戚,请立以为(大)司田;平原广牧,车不结辙,士不旋踵,鼓之而三军之士视死如归,臣不如王子城父,请立以为大司马;决狱折中,不杀不辜,不诬不罪,臣不如宾胥无,请立以为大(司)理;犯君颜色,进谏必忠,不避死亡,不挠富贵,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大谏。君若欲治国强兵,则五子者存焉;若欲霸王,则夷吾在此。”黄石公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决取其利,愚者不爱其死。因其至情而用之,此军之微权也。”《淮南子》曰:“天下之物莫凶于奚毒,然而良医橐而藏之,有所用也。麋之上山也,大章不能,及其下也,牧竖能追之。才有修短也。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异形殊类,易事则悖矣。”魏武诏曰:“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耶?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者,任其长也。”由此观之,使韩信下帏,仲舒当戎,于公驰说,陆贾听讼,必无曩时之勋,而显今日之名也。故任长之道,不可不察。——《反经·任长第二》

译文从前,伊尹在进行土木建设的时候,让脊力强健的人背土,独眼的人测水平,驼背的人来涂抹地面。各人的特长都得到了充分发挥,人性也就没有优劣贵贱之分了。

管仲说:“升降遵守礼节,进退娴熟法度,我不如隰朋,请立他为外交长官;开荒种地,聚集粮食,充分发挥土地效益,我不如宁戚,请立他为田官之长;在广袤原野上能使战车不乱,战士勇往直前,战鼓敲响能使三军将士视死如归,我不如王子城父,请立他为兵马大元帅;判决适当,不滥杀无辜,不冤枉好人,我不如宾胥无,请立他为大司理;敢于犯颜直谏,尽职尽忠,以死抗争,不畏权贵,我不如东郭牙,请立他为大谏之官。君主您若想治国强兵,有这五个人就足够了;若想成就霸业,那就得靠我管仲了。”

黄石公说:“起用有智谋、有勇气、贪财、愚钝的人。有智谋的人乐于立功,有勇气的人喜欢意气用事,贪财的人注重利益,愚钝的人敢于牺牲。根据每个人的性情来任用他们,这就是用兵时的权谋。”《淮南子》说:“奚毒是天下最毒的草药,但是良医却把它收藏起来,这是因为它有独特的药用价值。麋鹿上山的时候,大獐都追不上它,等它下山的时候,牧童也能追得上。这说明环境不同,才能发挥就会有长短之别。比如胡人骑马方便,越人乘船方便,形状种类不同,换过来就会乱套。”

魏武帝曹操下诏说:“有进取心的人,未必一定有德行;有德行的人,不一定有进取心。陈平有什么敦厚德行?苏秦何曾遵守信义?可是,陈平奠定了汉王朝的基业,苏秦拯救了弱小的燕国。原因就在于他们都发挥了各自的特长。”

由此看来,如果让韩信当谋士,让董仲舒去打仗,让于公去游说,让陆贾去办案,谁也不会取得先前那样的功勋,成就今天这样的美名。所以,“任长”的原则,不能不仔细研究。⊙⊙⊙

中国有句古话“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放在用人上就是四个字“用其所长”。每个人都会有长处和短处,这是毋庸置疑的。身为领导者所要做的就是用好他们身上的长处,长处为己所用,规避他们的短处,短处得到暂时隐藏,如此方能成事。所以说,用其所长是领导者用人的根本,能用好下属长处的领导者,才能使整个组织的能量最大化。

荀子曾说:“实施称王者的治国方法,交与能实施王者之法的人去执行,就可以称王天下;实施称霸者的治国方法,交与能实施霸者之法的人去执行,就可以称霸天下;实施亡国者的治国方法,交与实施亡国之法的人去执行,自然会一同灭亡。把国家交给修积礼义的君子治理,可以称王天下;把国家交给品德端正、忠诚信实的人治理,可以称霸天下;把国家交给专搞阴谋权术、进行颠覆活动的人治理,只能自取灭亡。这三种情况,圣明的国君应该谨慎地对待和加以选择。”

历史上最会用人的要数汉王刘邦了,这个亭长出身的“地痞无赖”,竟成为后来的天子,这谁又能想到呢?在沛地担任泗水亭长的刘邦可以说一无是处,而当时的项羽已经名声在外,然而刘邦却不慌不忙地混日子。直到他娶了吕家大小姐也就是吕雉,正是这位女子辅佐丈夫走上了帝王的道路。从斩白蛇到招兵买马,其实,刘邦早已有坐拥天下的雄心,他一直在等待机会。

刘邦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一方面在于其自身素养,另一方面就是他用人的技巧,这是他成功的关键。刘邦手下有三员大将——韩信、萧何和张良,可以说,是他用好了这三人,才帮助他夺取了天下。后来,他对别人说道,领兵打仗他不如韩信,尽管韩信为人多变、唯利是图,但是刘邦用好了他的长处——善战;管理粮草、料理后勤他不如萧何,因为萧何的最大长处恰恰是谨慎、缜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不如张良,而张良的优势也是大多数谋士的优势,极聪明却易被聪明所误。三人都各有长短,在汉楚争霸期间,也就是战争期间,用好三人的长处使得刘邦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到了和平年代,需要的是治国的人才,他们三人就逐渐显现出各自的劣势,这些就是后话了。

在《反经·量才第四》中,赵蕤曾借姜太公的话说道:“嘴里唠唠叨叨,恶言恶语,整天如此,躺下都不消停,这种人谁都讨厌,可以让他管理街区,盘查坏人,发现灾祸。”这段话说的就是一个量材而用、人尽其才的问题。国家兴衰成败,关键在用人,而用人最重要的是要知道每个人的优点和缺点,以及怎样使他们扬长避短。这些也正是刘邦教给我们的,作为现代企业的领导者,应该从这些封建帝王身上学习用人的技艺,最重要的一点便是——用其所长。官员有千般,下属有百种,用好下属的长处,使他们真正发挥自己的特长,不正是领导者应有的基本素质吗?

现代企业的管理和经营中,如何用人事关重大。作为领导,各级、各部门的作用和职责是什么,以及什么样的下属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岗位,都必须了解得一清二楚。很多时候,一些企业往往出现“有人无法用,有事无人用”的尴尬局面,这种现象事实上就是企业管理与人力资源配置未能系统有效地区分人才特性与岗位能级、未能让二者得到恰当配对而造成的。人才一旦错位,不仅可能变成庸才,甚至还可能带来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做到用其所长呢?首先是要做到知人之长。而要做到知人,就应该清楚人才的类型和岗位的需要。傅玄曾说:“品评人才可分九类:一是德行之士,可以作为立政根基;二是明理之士,可以推究事物变化的规律;三是政务之才,可以管理政治法度;四是学问之士,可以整理经典文献;五是用兵之才,可以统帅军队;六是理农之才,可以指导农民耕作;七是工匠之才,用以制作器具;八是经商之才,可以振兴国家经济;九是雄辩之士,可以发挥他们讽谏和议政的长处。”把各种岗位的不同需要和各种人才的不同才能结合起来考虑,使具有相应才能的人处于相应能级的岗位上,方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领导者用人是一门技术活,怎么识人之长、怎么用人之长,哪些人值得用、如何用得好,这些都是一个领导者需要懂得和掌握的。总之,真正理解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抱着发现、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下属,就可以做到用其所长。

任长还需避短

臣闻:料才核能,治世之要。自非圣人,谁能兼兹百行、备贯众理乎?故舜合群司,随才授位;汉述功臣,三杰异称。况非此俦,而可备责耶?——《反经·任长第二》

译文我听说:识别人才并衡量其才能,是治理天下的根本。既然我们不是圣人,又怎能精通各行各业技巧,通晓各门各科理论呢?所以舜统管各个部门,根据每个人的才能而委以不同重任;汉高祖刘邦讲论功臣,对张良、萧何、韩信三人的才干各有看法。何况一般人不能和这些人相比,我们又怎么可以求全责备呢?⊙⊙⊙《人物志》上说:“性格粗疏的人,不善于做琐碎的事,这种人总体而言志趣恢宏而远大,但处理琐事时难免粗疏大意;性格激越的人,不会灵活处事,这种人在法理方面可以做到有理有据,正直公平,但需变通时往往会不通情理;宽容仁恕的人,不讲办事效率,这种人宏大周全而宽厚文雅,但不能迅速准确地把握时势;好奇求异的人,放荡不羁,追新求奇,这种人运用权谋、诡计时卓异出众,但往往违背常规而不切实际。”

人有其长,必有其短,倘若我们只看到他们的短处,就对他们失去信心,不予以重用,那世间就无可用之人了。在现实社会中,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很难得到的,相反,往往是那些在某一方面有着显著缺点的人,在其他方面反而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这就要求领导者能够看人之长,不计人短,获得特殊的人才,办成特殊的事业。

传说,古时候有个年轻人不敢面人,尤其在人多的时候,常紧张得口齿不清。一日,他父亲带他去面见一位将军,希望给儿子谋个差事。将军见那年轻人面红齿白,生得极讨人喜欢,颇有好感。哪曾想,下人递茶给他,他手脚不利索,竟将茶打翻在地,随即吓得结结巴巴,哆哆嗦嗦,半天也说不清一句话。如此,将军便对他好感顿消,认为此人不会有大出息,于是赶快打发他们走了。

那年轻人回家后,父亲气急,对他说:“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个窝囊儿子?也罢,不指望你能养老了,气也得被你气死了,你还是出家做和尚去吧!”

于是乎,那年轻人便去了寺庙,当起了和尚。那寺庙本是间小庙,庙中有一位住持,僧徒不多。年轻人被安排到住持院里,打理住持饮食起居。年轻人常跟住持接触,而住持也非常喜欢这少言寡语的小和尚。一日,住持坐在院落中一人下棋,年轻人好奇,便问他一人何以下棋?住持给他讲了讲围棋之道,见这小和尚对围棋颇感兴趣,于是兴起,便教他一二。哪知这小和尚学得很快,对围棋颇有天赋,不出两个月,便能够与住持对垒,而且大有赶超之势。于是,那住持常说:“此子竟当了和尚,可惜了,可惜!”

半年后,这个国家与邻国发生战事,有位将军带领军队途经此寺庙休整。闲暇之余,将军与住持闲聊,聊着聊着,将军开始哀叹国中缺少能够行兵布阵的人才,而敌国最会靠阵势取胜,此去孰胜孰败,难以预料。不想住持这时突然转移话题,问:“将军,可会下棋?”

将军点点头,住持差人拿来围棋,并叫回守在身边的小和尚,也就是那个刚出家的年轻人。将军初见那小和尚,甚是眼熟,而那小和尚缩了缩脖子,退了几步。住持与将军对博一盘,没想住持输了。随即住持指着身后的小和尚说:“让他与将军对弈一盘可否?”

将军有些狐疑,但还是点头答应了。于是将军便和小和尚对起棋来,哪知那小和尚下棋如同行兵布阵,步步为营,处处是机关陷阱,让人防不胜防,与他下一盘棋,比上阵杀敌还惊险万分。一盘棋完,将军输得很狼狈,而小和尚却胜得奇、精、怪。

将军盯了小和尚半天,突然手拍大腿,指着他结巴道:“你不是,你不是那个年轻人吗?”小和尚见状,起身有些后怕地往老和尚身后躲去。老和尚对将军说道:“将军看他是否能担当重任?”将军眉头紧锁,小和尚过去的怯懦以及目前软弱的表现使他完全无法接受,即便在刚才下棋过程中,他已决心要带他走,但现在却没了心思。于是,将军摇摇头,在休整之后带着部队出发了。结果不出三个月,前线就传来那位将军兵败的消息。

老和尚不忍国破家亡,于是带着小和尚投入出家前一位故交门下,而那位故交之子是当朝一位大将军。不巧的是,恰巧与先前那位将军在朝中站对立面。老和尚同样让那位将军与小和尚对弈,结果将军依旧输得一败涂地,他同时也发现这小和尚有些怯懦,不敢在生人面前说话,但他却发现这小和尚是摆兵布阵的天才,围棋之道与行兵布阵有异曲同工之处,多加培养,定然是位不可多得的谋士。于是乎将军便留下了小和尚,并教他军事知识。不出半年,那大将军便带着他前去与敌国一决雌雄。不曾想,靠着那小和尚在背后排兵布阵,将那敌国军队打得落花流水,最后举旗投降。

当小和尚在皇帝面前接受赏赐时,那个吃了败仗、两次将他拒之门外的将军也在朝上,他当时目瞪口呆,不敢置信那个懦弱无能的小和尚,竟成了一国军师,甚至帮助自己的死对头一举拿下兵权,他当真有眼无珠啊!

吃败仗的将军除了有眼无珠之外,就是他眼里只有别人的短处,容不得他人长处,总以一个人身上的不足就完全忽视他的能力。这样一来,是人才也变成庸才了。

不过,如果用人之时不注意规避其短处,也可能会给自己的事业带来灾难。所以管仲曾说:“身居高位而不讲仁义道德的人,不能把国家政权交给他;见了贤能的人而不让位的人,不能让他居于尊贵的地位;执行刑罚回避亲戚的人,不能让他掌管兵权;不重视农业生产的人,不能任命他做地方长官。”赵王用赵括而亡国,诸葛亮用马谡而前功尽弃,这些血的教训足以提醒我们用人时要注意规避其短。《反经》中说:“聪明出众叫作‘英’,胆力过人叫作‘雄’,这是对‘英雄’所做的大体区分。聪明是英才本来就应有的,但英才若没有雄才的胆略,其主张就不能推行;胆略是雄才本来就应有的,但雄才若没有英才的智慧,事情也办不成。假如其有事前谋划的智慧,但没有分清形势的洞察力,这种人只能坐而论道,不可以让他们去具体施行。假如其能事前谋划,又能分清形势,但没有勇气实行,这种人就只能处理日常工作,但不能应付突然变故。如果其力气过人,但没有勇气实行,这种人只可以做出力的事,不能做开路的先锋。如果其力气过人,也有勇气实行,但没有预测未来的智慧,这种人可以作为先锋,但不能做统帅。”这里实际上也是说我们在用人时不能只看到其长处,而忽视其短处。用人之长而不知规避其短,往往也难以成事。

另外,用人除了要扬长避短之外,还要审时度势,因时而变。打天下的时候,以任用懂得军事战略的人为先;天下安定之后,以任用忠臣义士为主。所以晋楚城濮之战,晋文公重耳用舅舅子犯之计,战后论赏却以雍季为首;汉高祖刘邦打天下时多用陈平之计,临终时却把巩固政权的重任托付给了周勃。“料才核能,治世之要”这八个字,是考核封建帝王与各级领导或企业管理者甄别各类人才的精髓,也是决定各类管理者能否招揽到真正的人才为己所用,从而在竞争中胜出的关键。

清末大将曾国藩手下人才济济,其中有两员大将,一个叫鲍超,一个叫多隆阿。鲍超小多隆阿十岁,年纪轻轻就立下战功无数,勇猛有为,所以便有些小骄傲,看不起多隆阿。而多隆阿有很好的军事领导才能,又老练沉稳,足智多谋。曾国藩为使两位将军避其短处,继续为国为民奋勇杀敌,于是特意找他二人谈话。

他先找到多隆阿,对他说:“鲍超年纪尚轻,又粗野骁勇,眼下还不成大器,也就是有你的照顾,他方成就今日之功,而他的功劳不就是你的功劳吗?所以,希望你今后继续督促他,照顾他。”随后他又找到鲍超,对他说:“多隆阿说你勇气可嘉,但谋略尚不成熟,因此你尚且需要努力,用实际行动堵住别人的嘴巴,不让人再说闲话。”他二人听了这些话后,不仅不再对对方心存芥蒂,而且信心大增,在日后又立下赫赫战功。

用人时,就应该用其长处。领导者只有懂得这个道理,才能让属下各尽其职,各自在适合的岗位上发挥自身才能。

曾国藩在驻军安庆时,有个老乡来找他谋差事。只见那老乡蓬头垢面,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可以看出,这老乡是被穷苦日子折磨透了,所以才来投军。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曾国藩一阵嘘寒问暖,和老乡聊了起来。开始那老乡有些拘谨,但说着说着也就放开了,而他说话时常一语中的,总能讲到关键。为此,曾国藩对他产生了兴趣,想通过长时间考察,看一看他是否能够被重用。

一个多月后,曾国藩和那位老乡同桌吃饭,他发现老乡竟然将碗里一颗稻米拣出来扔掉。这使得曾国藩对他的好印象全无。待吃完饭后,曾国藩便让下属支出20两银子赠予那老乡,让他打哪里来回哪里去。那老乡本是投军,所以不明白为何要让他回老家,于是就找曾国藩的表弟彭杰南求助。

彭杰南询问之下,曾国藩说:“那老乡是穷苦人出身,应该明白粮食可贵之处,可不到一个月,他就把碗里的稻米扔出去,唯恐他是贪图富贵、奢侈忘本之人啊!这样的人怎么能吃得了军中之苦呢?”

彭杰南解释道:“也许他是怕被取笑,所以才那样做,我们总不能因为一粒米就打发他走吧?或许可以先给他安排其他事情做做,先看看再做决定。”曾国藩觉得有理,于是就给他安排了职务,让他去管理自己家里的一个菜园子。

此后,那老乡随菜园子里其他人一同劳作,从早忙到晚,不曾偷懒。而曾国藩也发现,那老乡有很强的合作能力,而且很有耐性。曾国藩承认,当初因为一粒米错看了这老乡,其实他也有不同寻常之处。于是,曾国藩便把他纳入军中,并委以重任。而最终那老乡不令曾国藩失望,从一个在田间劳作的农民成了观察使。

一个聪明的领导人,能够了解下属的长处,用长处规避他们的短处,将其派往最合适的位置,使他们能够运用自身长处做事。这样一来,就能够组成一支没有“短处”的精锐战队,战无不胜了。

划清员工的职责

故伊尹曰:“智通于大道,应变而不穷,辨于万物之情,其言足以调阴阳、正四时、节风雨,如是者,举以为三公,故三公之事常在于道。”汉文帝问陈平曰:“君所主何事?”对曰:“陛下不知臣驽下,使臣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燮理阴阳,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内亲附百姓。使公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上曰:“善!”汉魏相书曰:“臣闻《易》曰:‘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人服。’天地变化,必由阴阳,阴阳之分,以日月为纪,各有常职,不得相干。明王谨于尊天,慎于养人,故立羲和之官,以乘四时,敬授人事。君动静以道,奉顺阴阳,则日月光明,风雨时节,寒暑调和。三者得叙,则灾害不生,人不夭疾,衣食有余矣。”此燮理阴阳之大体也,事具《洪范》篇。——《反经·量才第四》

译文所以伊尹曾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心智与天道相通,就能不断地顺应事物变化,了解万物发展,其言论足以用来调和阴阳,正确地掌握四季的周期性规律,适时地根据气候变化加以调节。这样的人,要推举他做三公。所以,三公的职责就是不断地研究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

汉文帝问陈平:“你负责的都是些什么事情?”陈平说:“陛下不嫌我愚钝,让我当宰相。当宰相的任务,就是对上要辅佐皇上调理阴阳,对下要使万物各得其便,对外要镇抚四方,对内要团结民众。要让各级官吏尽职尽责。”汉文帝说:“讲得好!”汉代魏相(宣帝时为御史大夫)上书说:“我知道《周易》中讲过:‘天地以顺而动,所以日月运行正常,四时相宜;圣人以顺而动,则刑罚简省但百姓臣服。’天地变化源于阴阳消长,阴阳区分在于日月盈亏。日月各有各的责任,不能互相冲犯。明君谨慎地遵守自然的法则并尊养人才,所以设立律历之官以顺应四时,掌管政务。君主言行合乎自然法则,遵顺阴阳变化规律,这样就会日月光明,风调雨顺,寒暑适宜。这三者秩序相得,就会使天灾不作,百姓康乐富足。”这就是为什么要协和阴阳的主要原因,以上道理在《洪范》中讲得很明白。⊙⊙⊙

我们常听到一些企业老总抱怨下属工作责任心不强,办事不积极,从来只等着上边分配任务,才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也正是因为这样,原本只需要处理大事件的领导者却每天忙着给各部门和各个下属分配工作和任务,忙得焦头烂额,结果正事没处理一件。更要命的是,还有很多应该去做的事情没人做,而领导分配下去的一些工作也不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结果好好一个公司搞得不死不活,忙里忙外的还是领导者。

倘若领导者常抱怨这些?是否想过员工也会有抱怨声呢?

文涛和苏启两人一个在广告公司工作,一个在杂志社工作,他二人是大学同学。一次周末,他二人聚在一起喝酒。

文涛:“启子,你说人活着,咋就这么累?咱拼死拼活地干,还要受气!”

苏启:“咋啦?谁惹你了?”

文涛:“还能有谁?我部门隔壁的业务部,你说他们任务完不成,怎么就是我们的责任了?当初老板明明说让两个部门一起合作一个项目,结果他们那边一直没进展,到头来他们那边却指责我们做不出好方案,才耽误了项目进度,搞得我们有理说不清。”

苏启:“我还以为什么破事呢,我比你好不到哪去,那天我上司让我和另外几位同事共同策划一个公益项目的主题和具体内容,结果做外出采访的人几次都拿不回资料,而联系业务的又说另一个同事请假回老家,项目清单锁他抽屉里拿不出来,我这撰写的倒好,直接替他们背黑锅,写不出东西来,责任还是我的。你说这公平吗?”

文涛:“唉!归根到底,就是老板不行,你瞧我们老板整天忙得团团转,可结果总是把事情弄得一团糟,什么芝麻绿豆的小事都分不清,一说就是一锅粥地端给我们,让我们自己斟酌,你说谁愿意多干啊?他们业务部不努力,我们凭什么帮他们啊?他们的时间是时间,我们的时间就是公用的吗?”

苏启:“就是,我不过就是一个撰稿的,拿了资料写不出东西来是我能力不济,但有一次,那外出采访的却说让我去采访,这样亲身经历才能写出好东西,我要出去采访,他干嘛去啊?这不是欺负我新人吗?”

文涛:“说起这个来,还有一次更气人的,上边明明没派下来任务,我们整整闲待了半个月,结果倒好,人家老板说我们是吃干饭的,你说有这么不讲理的吗?他不分配任务,我们能做什么?总不能去挠南墙吧?”

苏启:“我们公司也这样,你不能闲着,就是没任务,也得忙着,东抓抓,西晃晃,有时候还得抢着别人的工作忙,结果做不好,人家还埋怨你,可不做,人家又说你工作不上进,太懒惰。唉!”

……

文涛和苏启两个人抱怨来抱怨去,无非抱怨的只有一点,就是企业内部的分工不明确,各个员工的职责分配得稀里糊涂,结果导致大家做事很被动,只等着领导分配任务,否则不敢轻举妄动。老板们经常看到员工闲坐或喝茶聊天,一副无事可做的模样,大概就是由这种情况造成的。其实员工之所以这样做,也有相当充分的理由,因为做一些分不清到底该由谁承担的工作,可能还不落好,反倒让其他员工不高兴,或者引起误会,被认为抢别人的工作做。所以,员工常觉得往左不是往右也不是,整天在公司蒙头转向,始终不出成绩。

一家企业的新任工程经理和老工程经理在交接工作时进行了一段谈话。

新任经理:“恭喜你被调到分公司担任总经理啊!”

老经理:“客气客气了!总算离开这个位置了。”

新任经理:“怎么?这个位置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老经理:“唉!我不怕告诉你,在这个位置待着,难啊!你得做好心理准备啊,这部门现在正在进行方位调整,会有大量项目涌进来,工作量大不说,还很容易得罪人。”

新任经理:“具体怎么个情况?你能细说一下吗?”

老经理:“唉!过去我每次做完项目后,都会把结果交接给车间,他们在验收时,总是想办法刁难我。在工程进行过程中,他们什么话都不说,只当旁观者,哪怕问他们有什么好意见,也没人站出来说话。结果等工程结束后,设备交接也结束了。可一两天后,出现点儿问题,他们就对我横加指责,说我做工程不认真,设备质量不过关,等等,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原本不是我该承担的责任,却偏偏让我来扛。”

新任经理:“是啊!这确实是个问题。”

老经理:“这不就好比我们去买衣服,买的时候,穿着很合身,也没任何问题。结果买回家穿了几天,掉了几个纽扣,你说这是卖家的问题?还是买家穿衣服方式不得当造成的?唉!难啊!”

难!为什么难?倘若领导者在给下属安排任务或工作时,把工作分配到位,把职责分配清楚,不留任何空白,也不造成任何叠加性,还会出现推卸责任的情况吗?还会出现当负责的不负责,不该负责的被动负责的事情吗?其实归根到底,会出现以上种种问题,是因为企业领导者在给下属划分职责时,没有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反经》上说:“不违背农作节令,懂得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能疏通不通的环节,能变废为宝,这样的人要推举他做九卿(相当于各部委的部长)。所以,九卿的职责在于顺应自然。通达人情世故,作风正派,了解税收的关卡,充实国家的府库,这样的人要推举他做大夫。所以,大夫的职责是以仁爱之心对待民众。“蜀相诸葛亮的主簿杨颙曾说:‘坐而论道的是三公,去具体贯彻执行的是卿大夫。’忠心正直,犯颜直谏,没有奸诈之心,大公无私,讲话符合国家法规,这样的人要推举他做列士。所以,列士的职责就是公正、合理地做他应当做的事情。道、德、仁、义确立之后,天下就得到治理了。有高尚节操的,可以担任君王的老师。有法治才能的,可以负责司法工作。有谋略的,可以做三公的副手。善于品评人物的,可以做君王老师的副手。精通儒学的,可以做教育国子之官。会写文章的,可以让他去撰写国家历史。勇猛雄武之士,可以让他带兵打仗。”

只有划清员工的职责,每个人才清楚自己该做什么,又该为这些工作负哪些责任,一旦员工清楚自己该履行哪些职责,就会给自己制定明确目标,做到位,负好责,也就不会再出现眉毛胡子胡乱抓或相互诿卸责任的情况。

所以,作为领导人,一定要及时调整工作分配方式,并随着企业的壮大,内部增设新部门或新人员,或进行内部调配的情况下,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新的分配方案,明确划分部门结构和每一个下属的工作职责。这样一来,企业内部就不容易出现分工混乱或职责不清等问题。

有时,有些工作任务或内容,需要几个部门或几个人共同合作才能完成,这时就容易出现谁多负责谁少负责的问题,谁都不愿多做,相互推卸。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领导者在分配职责上灵活变通一下,轮流让部门或个人承担职责。轮到谁该担负哪部分职责时,就必须担负起来,组织大家共同努力完成任务。如此一来,大家就不敢懈怠,无论是接手还是转移,都会小心翼翼。∷明·无款·孔子圣迹图之摄政相鲁

划清职责的关键,就在于让下属清楚他的责任,当一个人了解他究竟该对哪部分负责时,就不会出现马虎大意或草率行事的情况,因为他清楚,一旦这件事在他手上出现问题,责任就只在他,而与旁人无关。

但有时,即便划清员工职责,员工也有越权的时候,这时,就需要领导者出面,使其了解究竟该履行哪些职责,又不能干预哪些事情。如果领导者对这些视而不见,势必养成下属随意越权的习惯,进而导致企业内部出现一团糟的局面。

从前孔子的学生子路去郈这个地方做行政长官,当时掌握鲁国政权的季氏想在五个月内开通一条运河。于是,子路以自己的俸米做粥给挖沟的人吃。孔子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派子贡去把子路做好的粥倒掉,把锅灶、饭碗砸毁。

子路说:“先生您嫉妒我行仁义吗?”

孔子说:“根据礼的原则,天子管天下的事,诸侯管境内的事,大夫管职责范围以内的事,士只管自己家里的事。如果超过了自己的管辖范围,就是侵犯他人的权力。”

汉武帝的时候,河间献王刘德到长安朝见,言谈举止、进退起居都很规矩得体。汉武帝生气地质问献王说:“汤武凭借方圆七十里的土地,文王凭借方圆百里的土地最后取得天下。你现在管的地方比他们大多了,好好干吧!”献王知道了汉武帝的意思,回去以后就沉湎酒色。由子路和献王这两个故事看来,再聪明的人,也有偶尔犯糊涂越职权的时候,这时就需要领导者出面帮其纠正,让他们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再者,划清员工职责,让大家各尽其职,才不会出现互相牵制的情况。

一日,韩宣王问他身边的名将摎留:“我想同时重用公仲和公叔,可以吗?”

摎留回答说:“不可以。晋国同时重用六卿而导致国家分裂,齐简公同时重用田成子和阚止结果自己被杀,魏王同时重用犀首和张仪结果西河外的领土全部丧失。现在您要是同时重用了这两人,那么两人之中势力大的必然会在国内培植私党,势力小的必定要借助敌国的势力来支持他。如果大臣们或内树党羽以专擅君命,或与别的国家私下结交以分裂国土,那么您的国家就危险了。”

摎留又说:“公孙衍当魏国大将的时候,和宰相田儒关系不好。季文子替公孙衍游说魏王说:‘大王您没见过把牛和马套在一起拉车的情形吗?牛和马同驾一车连百步都走不了。现在大王任公孙衍为大将,本应放手任用他,可您偏要听从宰相田儒的计策,这就和用牛驾辕用马拉车的道理一样。牛和马都累死了,事情也办不成。这样任用人才,国家就会遭受损失。希望大王明察。’”

从以上的种种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为员工划清职责是重中之重的事情,领导者不可疏忽大意。当所有人职责分明时,一些不利现象自然会消失殆尽。

没有无用之人

古人有言曰:“得鸟者罗之一目,然张一目之罗,终不能得鸟矣。鸟之所以能远飞者,六翮之力也,然无众毛之助,则飞不能远矣。”以是推之,无用之为用也大矣。故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矣。”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夫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削足而垫之至黄泉,人尚有用乎?”惠子曰:“无用。”庄子曰:“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矣。”昔陈平智有余而见疑,周勃质朴、忠而见信。夫仁义不足相怀,则智者以有余见疑,而朴者以不足取信矣。汉征处士樊英、杨厚,朝廷若待神明。至,竟无他异。李固、朱穆以为处士纯盗虚名,无益于用。然而后进希之以成器,世主礼之以得众。原其无用,亦所以为用也。而惑者忽不践之地,赊无用之功,至乃诮讪远术,贱斥国华,不亦过乎?——《反经·用无用第二十五》

译文古人这样说过:“捕获鸟的只是罗网上的一个网眼,然而只张一个眼的网,是永远捕不到鸟的。鸟之所以飞得很远,靠的是其两翼,然而如果只有两翼而无毳毛,也是飞不远的。”以此推论,看似无用的东西,却是有很大作用的。所以惠子对庄子说:“你所说的都是无用的空话。”庄子说:“明白无用的道理,才能跟他谈论有用无用的问题。天地广大辽阔,可是人们占用的不过是能容下双脚的地方。既然这样,那么假如把垫足以外看似无用的土都铲削掉,那仅可容下双脚的地面还有用吗?”惠子说:“没用了。”庄子说:“既然这样,那么无用就是有用,这不是很明白的吗?”

从前陈平智谋有余而被刘邦疑忌,周勃质朴忠诚而受到信任。当仁义不足以使双方互相信任的时候,智谋有余会被疑忌,质朴的人反而会因智谋不足取得信任。东汉时征召隐士樊英、杨厚入朝做官,朝廷判若神明。可是他们到了朝堂上后,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李固、朱穆认为樊英、杨厚纯属欺世盗名之辈,对国家毫无用处。然而后辈因为仰慕他们而努力并最终成为有用之才,皇帝因为礼待他们而招揽了更多人才。推究起来,无用就是有用。不懂这个道理的人忽视足下的无用之地,看不起无用之物的特殊作用,甚至于讥刺和诽谤礼乐,轻视排斥国家栋梁,这不是太过分了吗?⊙⊙⊙

有用无用是相对的,是矛盾的对立方,没有无用也就无所谓有用。有用无用在一定条件下还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有其合理的理由,不能简单地以有用无用来评判其价值。有些东西看似有用,可等到真的要用它的时候,很可能会发现它原来毫无用处。而有些东西看似无用,往往却会发现有大用处,这个“有用”和“无用”之间的甄别与取舍,难倒了很多人。

就如同很多领导者头疼为何公司里有那么多“无用之人”。一个求职者能进入一家公司工作,那么他就不会是无用的,即便他在相应的工作里表现不够突出,或者一直没什么业绩,倘若以此为由辞掉他,是否就是否定了他整个人的价值呢?商场如战场,公司倘若只讲人情确实难以维持下去,公司内只需要人才,不需要无用之人。但是否确定他真的无用?辞掉一个人对公司来说不算什么,但如果只纠结这个问题,恐怕公司要花费很长时间处理辞退与应聘的事项,更可笑的是,要养一批眼尖嘴利的人专门坐在这个位置考察应聘者,既耗费人力又浪费资源,还不一定能找到所谓的有用之人。

老子不善于解救危机,却善于养性;商鞅不善于施行教化,却善于法治;苏秦、张仪不善于缔结盟约,却善于游说;白起不善于团结民众,却善于攻城略池;伍子胥不善于保全自己,却善于团结民众;尾声不善应变,却守信用;许邵不善于笼络人才,但却善于批评别人。

当我们看到一个人不善于做他正在做的事情时,并不表示他很没用,只是他坐错了位置,也选错了行业。世界上没有无用之人,只看领导者是否了解下属各自拥有的能力,是否能够将他们分配到可以发挥自身才能的位置上。

海尔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坚持创造一种公平、公正、公开的氛围,建立了一套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机制,给每个人提供能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发展空间——“你能翻多大的跟头,就给你搭多大的舞台”。

海尔的用人理念可以概括为:“人人是人才,赛马不如相马。”海尔总裁张瑞敏认为,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其任务不是去发现人才,而是建立一个可以出人才的机制。在这种人才机制下,每个人都有相同的竞争机会,就像运动比赛一样,赋予了每个人参与竞争的可能,关键要看领导的能力。海尔设有干部处,他们的任务不是去发掘干部或管理人员,而是研究现行机制能不能把所有人的潜能发挥出来。

倘若人人都可以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就没有无用者。领导者一旦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轻易辞退或否定一个人,从而使公司流失更多有用之人。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用人时,从不用那些条条框框的东西去作为用人标准,他府中养着数千人,可谓良莠不齐,参差有别,而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其中不乏鸡鸣狗盗之徒。人们不禁疑惑,把那些被世人唾弃的渣滓奉为座上宾,他莫不是疯了?然而,正是那些鸡鸣狗盗之徒,在孟尝君遭遇险境之时,救他逃离。这难道不是在说,是人都有用武之地吗?

清朝有一位名将,叫杨时斋。他立下不少战功,而一般有战功的人,其手下必然是有勇有谋的勇猛将士,然而他带领的部队里,虽勇猛之人不少,但老弱残兵也不少。这样一支拖拖拉拉的部队,是如何一再取得胜利的呢?

首先,他会让真正的勇猛之士上阵杀敌,派遣谨慎之人押运粮草。而队伍里的老弱残兵也不是摆设,他们可不是表面看到的那样一无是处,相反,他们的用处远比别人要大。比如,杨时斋会让哑巴做信使,军营内走往信件一般都是机密,派哑巴去送,可以不用担心他会泄密;杨时斋会让瘸子蹲守炮楼,瘸子最大的劣势是不善于奔跑,如此一来,敌军来犯,他们只能拼命杀敌,才能保命;他还让聋子做将军们的侍从,这样不管他们商议任何机密行动或军事策略,都不会泄露出去;至于瞎子,他们最大的能力是倾听,杨时斋会派他们在夜间站岗,瞎子虽看不见,但一寸短一寸长,他们的耳朵却很敏感,可以听到常人不能听到的东西,哪怕几公里外有风吹草动也逃不过他们的耳朵。如此安排,杨时斋的部队岂不是一支最强悍的部队?哪里会有无用闲人?所以,他们的战斗力很强。

也许杨时斋的例子夸张了些,但不能否定他的做法完全做到了人尽其用。倘若领导者只想着他是个无用之人,那么就无法看到他的有用之处,这是很浅显的道理。

宋程进入一家食品公司做销售,而这家公司与马路对面的食品公司是十几年的商敌,两家公司常对掐,所以,两家公司内部的销售员往往是最忙碌的。

宋程初进入公司时,销售部主管就让他立下军令状,必须在头一个月内完成两项业绩才能被正式任用。一开始,宋程拼命往各个市场跑,但他嘴拙,还没说通普通的小职员,就被拒绝了,更别说见到市场经理。

眼看半个月将近,他连半点儿希望也没有,垂头丧气坐在办公桌前,一点一点想着该如何去说服别人。突然听到旁边同事窃窃私语说公司一年前定的一个目标至今没拿下来,那可是本市即将开盘的最大而且消费水平最高的商场,如果谁能拿下他,保准立马升职加薪。听到这里,宋程眼前一亮,既然东跑西跑不行,他就盯准这个目标,誓死拿下来。

有了决心,宋程开始付诸行动,他不找别人,就找承包下整个商场内部超市环节的总经理。托人打听好那位总经理的所有信息,宋程开始蹲点,为了能接触到,能跟那总经理说上话,他甚至饿着肚子站在人家车子附近。就这样,日复一日,那位总经理实在对他没辙,也被他的坚持所感动,决定引进他们公司的食品,但在这之前需要考察他们公司食品的质量问题,达标才能正式签署合同。而这时,已经到月底了。

宋程带着好消息回到公司,他刚走进经理办公室,那经理头也不抬地说:“想好了要走吗?”宋程愣住了。经理继续说:“这份工作本来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得了的,从一开始就没指望你能有什么用,倒是挺能坚持的,但坚持也不能浪费公司的底薪养一堆闲人!好了,明天不用来公司了。至于这个月的底薪?因为你没累积任何的业务量,所以不能给你,你出去吧!”

宋程面对经理的挖苦和冷漠,内心既气愤又不甘心,他使劲吞下要说出口的话,半句话不说扭头就走了。临出门时,还听到经理嘟囔了句“没出息!”。宋程咬咬牙,出了公司大门,就去了对面的公司。

半个月后,当那家食品公司的销售部经理听说对面公司已经和他们签了一年都没成功的目标客户签署了合同,而功劳来自于一个叫宋程的人时,他也接到了上边发下来的降职通知书。

实际上,有用与无用本就是一种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无用也就无所谓有用。例如切割东西的是刀刃,刀背似乎无用,但是没有刀背,又怎么使用刀刃?种庄稼必须留下足够空隙,不打粮的空隙看起来毫无用处,但地里不留空隙也就不会长出庄稼来。所以世界上本没有绝对无用的东西,只看你如何运用它们罢了。这个道理虽然简单明白,但在实践中却往往被忽视。运用有用之物,人们往往不感到困难,困难的是如何利用看似无用之物。只有懂得用“无用”的道理,才能让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能留有余地。

用短为长亦是技巧

太公曰:“多言多语,恶口恶舌,终日言恶,寝卧不绝,为众所憎,为人所疾,此可使要遮闾巷,察奸伺祸。权数好事,夜卧早起,虽剧不悔,此妻子之将也。先语察事,劝而与食,实长希言,财物平均,此十人之将也。忉忉截截,垂意肃肃,不用谏言,数行刑戮,刑必见血,不避亲戚,此百人之将也。讼辩好胜,嫉贼侵凌,斤人以刑,欲整一众,此千人之将也。外貌怍怍,言语时出,知人饥饱,习人剧易,此万人之将也。战战栗栗,日慎一日,近贤进谋,使人知节,言语不慢,忠心诚毕,此十万人之将也。温良实长,用心无两,见贤进之,行法不枉,此百万人之将也。勋勋纷纷,邻国皆闻,出入豪居,百姓所亲,诚信缓大,明于领世,能效成事,又能救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四海之内皆如妻子,此英雄之率,乃天下之主也。”——《反经·量才第四》

译文姜太公说:“嘴里唠唠叨叨,恶言恶语,整天如此,躺下都不消停,这种人谁都讨厌,可以让他管理街区,盘查坏人,发现灾祸。爱管闲事,晚睡早起,任劳任怨,这种人只能做一家之主。见面就问长问短,什么事都要指指划划,平时实际上言语很少,有饭大家吃,有钱大家花,这种人只能统率十个人。整天忧心忡忡的,一副严肃认真的样子,不听劝说,好用刑罚和杀戮,刑必见血,六亲不认,这种人可以统率百人。争辩起来总想压倒别人,疾恶如仇,遇到坏人坏事就用刑罚来惩治,总想使众人团结起来,这种人可以统率千人。外表很谦卑,偶尔说上句话,知道民众的饥饱,体谅下属的艰难,这种人可以统率万人。谨小慎微,日胜一日,亲近贤人,又能献计献策,让人懂得何为气节,说话不傲慢,忠心耿耿,这种人可以统率十万人。温柔敦厚,有长者之风,用心专一,遇到贤能的人就举荐,依法办事,这种人可以统率百万人。功勋卓著,威名远扬,出入豪门大户,百姓愿意亲近,讲究诚信而又心胸宽广,善于治理天下,能效法前人的伟大事业,也能补救败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普天下的老百姓都好像他的妻子儿女一般,这种人是英雄的表率,天下的主人。”⊙⊙⊙

一般,我们常说:“这个人有什么优点,在什么方面擅长,可以派他去做什么。”却很少说:“这个人有什么缺点,而他的这个缺点可以用来做什么。”缺点在更多时候会作为否定一个人的标准,因为他有缺点,所以不被看重,或常受到他人的冷嘲热讽。在企业内,倘若员工因为自身缺点,而无法与他人一样享有平等对待,这无疑是对他本人的一种伤害,会毁掉他工作的积极性以及他真实的能力。

每个人都有缺点,但他们的缺点往往又是优点。领导者若能根据下属的缺点,将其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那么他们的缺点就会变成他人望而不及的优势。

据说,从前有个男孩,他在一次意外中失去双臂。他现已成年,不想一事无成,拖累父母,于是想着去学点什么,好谋条生路。可无论他去什么学校,总遭到拒绝,认为他没有手,不能读书写字,不能学技术,不能做任何事情。男孩初次涉世,就遭尽旁人白眼和冷落。

一日,他失魂落魄,经过一家摔跤俱乐部,好奇心起,就走了进去。当他看到里面那些强壮的男人与人对决时所展现的雄姿时,他无比羡慕。再瞧瞧自己光秃秃的手臂,可能自己这辈子都无法成为强壮的人。正当他垂头转身时,有人挡在了他身后,抬头看去,是个胸前挂着哨子的男人,那男人说:“小伙子,想不想学摔跤?”男孩左看右看,除了他没有别人。“别看了,就是你。”戴哨子的男人说。“我可以学摔跤?你没看到我没有胳膊吗?”男孩有些激动地说,也许他受够了别人的欺负。“没试过怎么知道自己不能呢?我是这里的教练,三十多年一直在教别人练习摔跤,我说你行,你就一定行。”教练说道。“我没钱!”男孩很自卑地说。“以后你会有的。”教练说道。

随后,男孩就留了下来。男孩以为自己要经受很严格的训练,而他也确实在经受很严格的体能训练,但所谓的摔跤技巧,却只有一招。十天,半个月,两个月,半年过去了,他依旧在日复一日地重复那一招,奇怪的是男孩没有怀疑。

后来,他终于可以参加比赛了,还是一次只要进三甲就有奖金可拿的比赛。当他站上擂台时,台上台下一片哗然,随即是冷嘲热讽,没人看好他。但令所有人难以置信的是,男孩胜利了,只用了一招就胜利了。紧接着,一场场比赛压过来,男孩一再击败对手,而出手的只有一招。

起初,男孩以为自己会第一个倒在擂台上,没想到他却一再成功。他忍不住问教练:“为什么只有我会这一招,既然这么厉害,别人怎么不学?”

教练笑着说:“别人纵是想学,也学不来的,这招的关键是双臂,要破解它,必须抓住对方的双臂才行,你没有,所以别人无从下手。通过这么长时间的锻炼,你在速度和力道上不输于别人,再加上这独特优势,想不赢也难。”

最后,男孩获得了亚军,把奖金的一半作为学费给了教练,另外一半寄给父母。从那之后,他就跟着教练,两人一起研究摔跤的技巧。而那男孩成了比赛场上的无臂英雄。

鼓上蚤时迁是梁山好汉中的一员,然而他并没什么大本事,不会功夫,上阵杀敌,估计只有被人砍的份。然而当他身陷敌营时,宋江却不曾舍弃,积极相救。首先这源于宋江讲义气,但更重要的是,时迁虽无大能,可他偷鸡摸狗的本事却不是一般人学得来的,靠他混进敌营偷听消息或火烧粮草制造事端等,往往事半功倍。

人有短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坐在了什么位置。一位聪明的领导者,除了懂得用人之长,还应当懂得用人之短。看不到对方的长处没关系,看到他的短处,同样可以让他对公司有一番作为。比如,派喜欢溜须拍马的人做销售员;让固执守旧的人担任质量监管员;派爱斤斤计较的人做验收员;胆小怕事之人通常心思细腻,可以给他指派一些细致工作;内向不善交流的人往往更懂得创新……这些平时看似要被淘汰的人,其实可以在公司内起到大作用,而效率往往比所谓的“人才”还要高。实际上,当这些人的短处得到发挥时,不也是长处吗?

尧、舜均是一代明君,治国有道,但让他们去砍柴或放牛,就比不上毫无学问的放牧者了,也正是有了放牧者,人们才吃得上牛肉,喝得上牛奶,他们不也是功绩卓著吗?

就像我们平时要丢弃的垃圾,它们不完全是无用之物,只是放错了地方。而人们口中常念叨的庸才,其实只是站错了位置。

如唐太宗李世民所撰的《帝范》中写道:“故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木,直者以为辕,曲者以为轮;长者以为栋梁,短者以为栱角。无曲直长短,各有所施。明主之任人,亦由是也。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不以一恶忘其善;勿以小瑕掩其功。割政分机,尽其所有。”其实唐王李世民的话总结起来就一个意思,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人才无数,任何人都有其用处,只是领导者若不能发现他们有何用,是人才也会成为“庸才”。

有时,领导者会陷入位置所塑成的怪圈中,一心想着如何把下属的短处缩短,或者用制度压制下属短处,其实这些做法只会适得其反,远不如去发现和挖掘下属自身短处所潜藏的优势。这样一来,有的人扬长避短,有的则用短为长,又何愁公司处处不是人才呢?

你的下属只会拍马屁吗

《经》曰:“智如源泉,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智可以砥砺,行可以为辅弼者,人友也。据法守职,而不敢为非者,人吏也。当前快意,一呼再诺者,人隶也。故上主以师为佐,中主以友为佐,下主以吏为佐,危亡之主以隶为佐。”欲观其亡,必由其下。故同明者相见,同听者相闻,同志者相从,非贤者莫能用贤。故辅佐左右所欲任使者,存亡之机,得失之要。——《反经·量才第四》

译文《玉钤经》说:“智慧有如泉涌,行为堪称表率,这样的人可做导师。智慧可以磨砺他人,行为可以辅助和警策他人,这样的人可为良友。安分守己,奉公守法,不敢做一点出格的事,这样的人可为官吏。只知道让主人高兴快活,主人叫他一声就连连答应,这种人只能做奴隶。所以最好的君主用堪为导师的人来辅佐自己,中等的君主让良友来辅佐自己,下等的君主用官吏来辅佐自己,亡国的君主只用奴隶来辅佐自己。”

要想知道一个国王是否会亡国,只要看他的手下是些什么人就够了。本来明眼人与明眼人才能互相看得清楚,耳聪者与耳聪者才能互相听见声音,志趣相投的人才会互相亲近,不是贤德的人,就不会任用贤能。因此,任用什么样的人来辅佐自己,实在是存亡的关键,得失的根本啊!⊙⊙⊙

俗话说:“恶言招灾祸,好话暖三春。”一句赞美之言可以令人飘飘然,浑然忘我,甚至失去对事物的基本判断能力,从而顺从对方意愿。如果这种现象出现在企业内部,作用在领导者身上,领导者是否会因为下属一句奉承话而改变某些决策或生出某些决定呢?

一日,阎王爷和众小仙家在银河边上饮酒闲聊,正聊得热闹,太白金星驾云而来,几个小仙赶紧迎上去表示欢迎,太白金星满面春光,笑得合不拢嘴,与小仙们一一客套。众仙捧着太白金星,要求坐饮片刻,其实各有各的私心,太白是玉帝身旁的红人,让他给美言几句,调职升迁应该不成问题,哪怕赏给几百年修行也不错。于是他们各怀心思,左吹右夸,让太白金星去意全无。

太白正要落座,一位小仙说了:“您是上仙,怎能坐这儿呢?要坐也是坐上位。”小仙指着阎王爷坐的位置,眼睛却瞅着太白,一脸媚色。其他小仙纷纷向阎王爷使眼色,让他让出位子。阎王爷的地位怎么说也比这些小仙高,他掌管凡间生死,整天与鬼魄打交道,一般有身份的仙家都觉得他晦气,不愿跟他太亲近,平日里也就这些小仙还算客套。可没想到,见了玉帝身边的红人,一个个就变了嘴脸,一副阿谀奉承的小人之样。

阎王爷面色怒红,随即拂袖而去。回到阴曹地府,他怒气之下,呵道:“黑白无常,你二使速速去人间,把会溜须拍马的奸恶之徒给我抓来,我非要炸他们一炸。”

黑白无常领命而去,片刻就抓来一个男人。阎王爷问:“怎么这么快?”黑白无常说:“禀阎王,这种人凡间多得是,刚好这男人因用女色狐媚惑主,用谗言使君王亲小人远贤臣,导致君不君、国不国,百姓受贪官污吏迫害,最终被一位忠国大将斩杀。”

阎王疑惑道:“果真如此?”

黑无常递上个人备案,说道:“这是此人在凡间犯下的种种恶行,请阎王过目。”

阎王一页一页查看,越看脸色越青,最后头筋暴涨,“啪”一声掌击案几,正要怒斥,却听那男人大吼一声:“威武啊!”阎王顿时皱眉,男人抓住机会说:“原来您就是掌管所有凡人生死的大老爷啊?我从小听说您威武勇猛,今日一见,果然如此,您刚才一掌,震慑天地,小人从未见过如此雄威,就是人间帝王,哪有这等气势?”

阎王听后,不知怎么,心里舒畅了很多,刚才的怒气也消了,反而觉得这男人还不错,就说道:“原来这凡人才识得本王之尊贵,也罢,本王就再送你几年阳寿,下凡间不可再用谗言危害社稷。”

哪知那男人“扑通”一声跪下,哀求道:“阎王爷,小的正是识得王爷您的威严与霸气,心生膜拜啊!小的不求在人间享受荣华富贵,甘愿追随阎王爷左右,哪怕只是让小的当个扫地小职,只要让小的能天天见您一面,也甘愿啊!”

阎王爷听罢,竟屈身下来扶起男人,握着他的手说:“怎能让你当个扫地的,你这样推心置腹跟随与我,我怎能亏待与你?也罢,我正好缺个师爷,你就留下来帮我掌管生死簿吧!”男人顿时喜极而泣,对阎王爷千恩万谢。

一开始,男人尽忠职守,行事做派一股正气,还时常对阎王爷嘘寒问暖,也经常在其他小鬼面前夸赞阎王爷,深得阎王爷喜爱。

一日,阎王爷说要出游,此去可能要些许日子,地府的事情就暂交那男人全权处理,阎王爷临走前,那男人还有很多不舍。但当阎王爷离去多时,男人转身便变了脸色,回去取出生死簿,将曾经在凡间跟他作对的死对头全都划入死期,更让那皇帝身边满是奸邪小人。而魂归地府的能臣谋将均被男人打入十八层地狱,受尽炼狱之苦。整个凡间因男人所作所为变成人间地狱。

玉帝知晓此事之后震怒,派人抓来阎王,严厉惩处,给他一日时限,将凡间回归正途,并随后摘除他的官职,贬下凡间受生老病死之苦。而那个男人,也落得个永世不得超生的后果。

这个故事极具讽刺意义,阎王原本想严惩阿谀奉承之辈,结果却被小人谗言哄得团团转,最终自食恶果。现如今的企业中,有多少领导者身边就跟随着这种善于溜须拍马之人啊!他们也许不务正业,或者没什么真本事,但一张嘴却让领导者对他们不得不产生依赖感,不仅给他们高职位高薪资,还视他们的话为良言。结果一再错失真正的有才之人。

那么,我们怎么能识别他们是不是溜须拍马之人呢?《反经》中说:“顺从君主命令,也确实有利于君主就是顺。顺从君主命令,却对君主不利就是谀。违背君主命令,却对君主有利就是忠。违背君主命令而且不利于君主的就是叛乱。君主有过错,而且即将威胁到国家根本利益,这时能毫无保留地陈述己见,君主采纳便留下来继续为官,不采纳便辞职回家,这是谏臣;采纳自己的意见便罢,不采纳自己的意见便以死明志,这是诤臣。能率领群臣向君主进谏,解除国家祸患,这是辅臣;违抗君主错误的命令,改变君主错误的做法,使国家从危难中安定下来,消除了君主的耻辱,这是弼臣。”所以说谏、诤、辅、弼之臣,可称之为身负国家重任的大臣,英明的君主都会重视他们。

所以,一味顺从君主,凡事不管对错,只讨好君主陷害他人之人,就是只会奉承巴结和溜须拍马的小人,最终会使君主失去仁德和民心。

人是防不胜防的,有些人天生就喜欢溜须拍马,有些人受风气影响,不得不去拍马屁,也有些人是为了获取某些利益拍上司马屁。当领导者身边恰好就有这种人时,该如何做才能纠正下属的行为,或防止被他们利用呢?

晏子是齐国一位非常有才干的相国,他刚正不阿,对君主从不阿谀奉承,甚至时常指出君主不对之处,而齐景公又是一位不错的君主,对晏子也相当敬重。然而,晏子去世之后,齐景公身边却发生了些许变化。

一日,齐景公和众大臣一起饮酒,突然兴致高起,齐景公当中射箭,大臣们欢呼鼓掌。可结果齐景公不小心射偏了,箭未中靶。然而大臣们却依旧称赞大王神勇无敌,叫好声一片。齐景公顿时没了兴趣,挥手扔掉弓箭。

这时,他看见弦章走进来,有些哀伤道:“已经17年了,晏子走了17年,我也已经有17年没听到别人对我说过逆耳忠言了。刚才我明明没射中靶子,可臣子们却依旧称赞我,这让我不禁失落。”

弦章闻言,不卑不亢道:“倘若是贤臣良子,又怎会对大王的过失视而不见呢?这只能说明那群臣子不是贤良之人。没有智慧的人看不到您的过失,没有勇气的人不敢进谏。我听说,这些年来,大臣们养成一股风气,大王喜欢穿什么,他们就穿什么,大王喜欢吃什么,他们就吃什么。难道说,是大王您喜欢被众臣子追捧吗?”

齐景公听了弦章之言,若有所思,思考片刻,稍有领悟,便要赏赐弦章。

然而弦章却说:“那些臣子之所以事事顺着大王,处处对大王奉承,就是为了这些赏赐。过去晏子之所以敢于揭露大王的过失,协助大王,只因他从不接受大王赏赐。大臣们如今对大王阿谀奉承,只为谋取私利。如今我虽为臣子,但不曾有功于社稷,若因为一句话就接受大王奖赏,与他们又有何不同呢?”所以,弦章终究没有接受齐景公的赏赐。

这个故事其实告诉我们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当领导者听到某人的话正中下怀时,就用物质或非物质的形式来奖赏下属,结果助长了下属拍马屁的风气,越来越多的人趋炎附势,只为讨得领导者欢心。最终导致公司里很多人无心正事,而真正有才能的人见此风气,不禁心生去意,何苦在这里跟随一个只听奉承之言的领导呢?

喜欢听恭维话、奉承话、巴结话的人,很容易被那些话蒙蔽双眼和心智,进而不理真相、不分黑白、不辨真伪、不明正邪,同时也会变得骄傲放纵。所以,一位好的领导者,是不会听那些拍马屁的话的。自古以来,那些亡国之君,无一不是被口蜜腹剑的小人钻了空子,成了他人的嘴中傀儡,结果导致国破家亡。

所以,当领导者发现自己身边有这样的下属时,一定不能被他的甜言蜜语所哄骗。当然也不用与其撕破脸,或将他辞退,这种人往往也是有用的。只是别对他委以重任,找一些闲差给他做就可以了,也别将其安插在自己身边,更不能让他越界。

倘若平时他拍拍马屁,领导者可以听之任之,但别予以奖赏或过于热情。如果他马屁拍得不是时候,就不能放任不管了,该教训还是要教训,让他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以免让他养成过度放肆的习惯。尤其在工作上,领导者要一视同仁,久而久之,爱拍马屁的人见收不到效果,也就厌倦了。

其实真正聪明的领导者,既不会重用也不会完全忽视爱拍马屁的下属,这种人除了会阿谀奉承之外,还会在第一时间做好上司安排的事情,同时那些甜言蜜语也可以帮领导者缓解下压力。只要领导者握好心里那杆秤,有这么个“活宝”级下属也不错。当然,只要你能做到刚正不阿,其他下属是不会有太多意见的。

重用有才之人

语曰:“夫人同明者相见,同听者相闻。”“德合则未见而相亲,声同则处异而相应。”韩子曰:“趣舍同则相是,趣舍异则相非。”何以明之?楚襄王问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欤?何士人众庶不誉之甚?”宋玉曰:“夫鸟有凤而鱼有鲸,凤皇上击九万里,翱翔乎窈冥之上。夫蕃篱之鷃,岂能与料天地之高哉!鲸鱼朝发于昆仑之墟,暮宿于孟诸。夫尺泽之鲵,岂能与量江海之大哉?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鲸,士亦有之。夫圣人瑰琦意行,超然独处。夫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反经·论士第七》

译文俗话说:“眼力一样的人才能互相看得见,听力一样的人才能互相听得见。”“德行相合的人即使未相见也会彼此感到亲切,频率相同的声音即使在不同的地方也会互相呼应。”韩非子说:“志趣相同才会彼此欣赏,志趣不同就会互相非难。”怎么才能证明这一点呢?楚襄王问宋玉说:“先生你有失检的行为吗?为什么大家都不说你好呢?”宋玉回答说:“鸟中有凤凰,鱼中有巨鲸。凤凰一飞,冲上九万里云霄,翱翔于清空之中。那篱笆间的鷃雀怎能知道天有多高?鲸鱼早发昆仑山脚,暮宿孟诸(古大泽名,位于宋国。在今河南商丘东北、虞城西北)。水沟里的小鱼,怎能知道江海有多大?所以不单是鸟中有凤,鱼中有鲸,士人中也有凤鲸一样的人啊。圣人有高明的思想和不平常的行为,超然独处。世俗之人,又怎会了解我的所作所为呢?”⊙⊙⊙《反经》所引韩非子话中的意思,说简单了就是:“当别人都反对我时,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我为什么要那么做,但如果因为他们不同意,我就放弃,那我与燕雀有何区别?”这就好比领导者用人时,明明是一位难得的人才,却因为大家反对就放弃,那这位领导者又有哪些识才之能呢?也不过是一个胆小怕事的平庸之辈。

宁戚是卫国人,早年他便怀有经世济民之才,但总是不得志。后来,他想向齐国齐桓公谋求一官半职,但苦于贫穷,无人举荐。可人才就是人才,老天总会给他们制造机会。

一日,宁戚替商人赶货车,夜间在城门外露宿。恰好齐桓公到郊外去迎人,便命人打开了城门。城门外满是休息的客商,商人们见是齐国君主,便纷纷让开路来。宁戚见到齐桓公,想到自己虽有才智谋略,却无人赏识,不禁难过起来,便抚着牛儿唱起歌来。

哪知歌声被齐桓公听到,再望向宁戚,便觉得此人绝非寻常,于是就让人把他带到了城内,并赐他衣物。而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齐桓公要重用他,给他官职。

这事让大臣们听了,觉得大王此举过于草率,于是纷纷劝谏,劝大王先去此人家乡打听一二,等知道底细之后,再做决定。

然齐桓公却力排众议,决意要重用宁戚,他先是站在群臣的角度分析了群臣之所以反对的原因,然后又指出,他绝对不会因为对方身上有一点小缺点或小问题就放弃人才不用,过去一些帝王之所以败国,就是失去贤士辅佐的原因。

之后,齐桓公不仅重用宁戚,还提拔他为上卿。而宁戚最终不负众望,不断立下赫赫战功,也最终成为帮助齐桓公成就一番霸业的主要能臣之一。

齐桓公认识到作为一国领主,用人时当用可用之人,燕雀往往不知鸿鹄之志,下属有时是无法了解领导者的心思的,领导者只要有识人之能,只要确定他是可用之人,就应该坚持自身立场。

当初,齐桓公还只是齐国大王的儿子时,也就是还未继承王位前,曾遭受他人暗算。那时齐国大王僖公刚死,僖公的儿子们争相争夺王位,最后只有小白(齐桓公)和纠脱颖而出,而那时管仲是纠的师傅,自然帮助纠出谋划策击败小白。一次,管仲偷偷埋伏,打算用箭射死小白,哪知只是将其射伤。后世自然清楚最后继承王位的是小白,也就是齐桓公。

两位公子作战中,帮助纠夺位的鲁国战败,只好向齐国求和,齐桓公便要求鲁国处死纠,并交出管仲。

管仲是一代谋臣,很多人为他即将面临的厄运感到忧心。然而管仲却不以为然,他认为齐桓公既然没打算让他随纠一起死,必然不会轻易杀了他。当他到达齐国后,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齐桓公竟然让他做一国宰相。这事可惊坏了大臣们,纷纷劝谏大王三思,先前还是生死仇敌,大王当初还险些遭其毒手,如今却要授以重职,留在身边,恐怕要养虎为患啊!然而齐桓公对大臣们的说辞不闻不问,依旧对管仲以礼相待,委以重任。

也许是齐桓公识人才重人才,不拘小节,为一个罪臣与群臣相驳的场面,使管仲对齐桓公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此,管仲一心为主,做好宰相,专心辅佐齐桓公治理国家,整顿军制,发展经济等,才使得齐桓公有了建立丰功伟业的基础,使齐国在春秋战国时代先一步成为一方霸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