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3 03:42:49

点击下载

作者:张颖炜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网络语言研究

网络语言研究试读:

总序

“媒体语言研究”是苏州大学汉语及汉语应用研究中心与海门市社科联、海门广播电视台、海门日报社协作研究的课题,也是苏州大学汉语及汉语应用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的第一个校地合作研究项目。该项目的签署与实施,得到了苏州大学分管文科的副校长田晓明教授及海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新叶同志的亲切关怀,也得到了苏州大学人文社科院及海门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经过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媒体语言研究”项目的所有6个子课题均已顺利实施,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6部著作便是这6个子课题的具体研究成果。

作为协作方的海门市社科联一向走在江苏省社科研究队伍前列,曾有多个社科项目成果在江苏省社科评奖中获奖,这次的校地合作研究是其研究领域的又一次拓展;而海门日报社和海门广播电视台作为县级领域的两大主流媒体,在报纸编辑、节目制作以及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无论在江苏省还是在全国都很有影响。这次的校地合作研究,一方面固然是其媒体实践向媒体理论研究的一次提升和拓展,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借助苏州大学汉语及汉语应用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更好地展示海门媒体的影响力和海门形象。

媒体语言依据其不同的媒介特质可分为报刊语言、广播语言、网络语言和电视语言四大类。而电视语言中最贴近大众、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是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和影视剧语言。如此一来,我们就把“媒体语言”切分为五大板块:报刊语言、广播语言、网络语言、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和影视剧语言。这五种媒体语言既有媒体语言的共性,又有与特定媒介特质相匹配或者受特定媒介特质制约的独特性。共性因素使它们相互关联,共同呈现媒体语言的独特魅力;独特性因素则使它们各放异彩,各自展现不同媒介环境下的媒体语言的个性差异。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我在为每种媒体语言的展开与写作制作具体步骤和提纲时,既考虑了共性因素,诸如每种媒体语言均会着眼的语音层面、词汇层面、句法层面、修辞手法层面的适众性以及每种媒体语言均会涉及的社会性问题、规范性问题、海内外差异问题等;也考虑了每种媒体语言独有或较之别的媒体语言相对较为突出的一些方面的呈现,从而实现了不同媒体语言系统特征书写的同中有异和异中有同。“媒体语言研究”协作研究项目的正式签署是在2013年3月,由我与时任海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海门市社科联副主席的何伟华同志分别代表苏州大学汉语及汉语应用研究中心和海门市社科联等单位在协议文本上签字,苏州大学人文社科院余敏江教授和海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新叶同志出席了在苏州大学红楼会议中心举行的合作协议的签字仪式。

而早在协议签订之前的2013年1月12日至13日,我们便在苏州大学姑苏饭店召开了首届“媒体语言研究”小型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课题组成员唐余俊、吴汉江、张颖炜、姜晓、王丹等,陆彦、曹茜、蒋晨彧等硕士研究生也列席了会议。我主持了这次会议。会议第一次明确了“媒体语言研究”项目6个子课题的具体分工:“报刊语言研究”子课题由苏州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吴汉江副教授负责实施,“广播语言研究”子课题由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唐余俊副教授负责实施,“网络语言研究”子课题由南通大学文学院张颖炜副教授负责实施,“影视剧语言研究”子课题由我指导的博士后、苏州大学文学院教师姜晓博士负责实施,“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研究”子课题由我指导的博士生王丹和我负责实施,“媒体语言概论”子课题由我负责实施。虽然表面看来,课题组成员来自五湖四海,给人感觉比较驳杂松散,其实这是一个具有“亲缘关系”的群体,因为除了唐余俊副教授早年曾来我处做过访问学者外,其他人员都是我指导的研究生:或博士后,或博士生,或硕士生。其中吴汉江、唐余俊在若干年前还曾在我主持的“商务语言研究”项目中分别担任过3个子课题的实施工作。

在这次会议上,每位子课题负责人均信心满满,对所负责的子课题的展开和推进畅谈了自己初步的想法。最后,我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媒体语言研究”项目开展的初步设想、每个子课题的基本框架以及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些切入点。

2013年2月16日至17日,第二届“媒体语言研究”小型学术研讨会在苏州大学东吴饭店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课题组成员有唐余俊、吴汉江、张颖炜等,硕士研究生蒋晨彧列席了会议。我主持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的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讨论“网络语言研究”子课题实施中碰到的问题。

在“媒体语言研究”项目的所有子课题中,“网络语言研究”子课题是比较特殊的,特殊就特殊在我们之前已有一些讨论网络语言的著作面世,要有所突破、后出转精,这并不容易,要有一些新的思路、新的视角、新的方法。这就需要大家一起来出主意,一起来提建议,以便课题实施者集思广益,超迈前人。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讨论得很深入,对目前已有的网络语言研究著作的薄弱点乃至缺陷分析得比较透,对我们需要加强的方向、需要设置的切入点讨论得比较细致,不但确立了《网络语言研究》一书的基本框架和具体章节,甚至连三级标题、四级标题都考虑进去了。会议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013年3月16日至17日,第三届“媒体语言研究”小型学术研讨会在苏州大学东吴饭店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课题组成员有唐余俊、吴汉江、姜晓、王丹等,曹茜、王石等硕士研究生列席了会议。我主持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的议题有两个:一个是讨论“影视剧语言研究”子课题实施过程中碰到的相关问题,另一个是讨论“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研究”子课题实施过程中碰到的相关问题。

会议首先听取了姜晓博士关于影视剧语言研究、王丹博士关于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研究的基本设想、整体框架和具体章节的设置。尔后,与会者针对每一章节逐一进行讨论。讨论很热烈,有不同观点的交锋与碰撞。最终,基本确定了这两个子课题实施的基本格局和所有切入点。两位年轻的项目实施者非常受益。

2013年4月27日至28日,第四届“媒体语言研究”小型学术研讨会在苏州大学东吴饭店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课题组成员有唐余俊、吴汉江、张颖炜、姜晓、王丹等,四川文理学院中文系胡蓉副教授以及曹茜、王石、顾年、张超远等硕士研究生列席了会议。我主持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的议题是依次讨论张颖炜的《网络语言研究》、唐余俊的《广播语言研究》、王丹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研究》、吴汉江的《报刊语言研究》等框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这次会议是一次吹毛求疵、精益求精的会议,对于张颖炜的《网络语言研究》、唐余俊的《广播语言研究》及吴汉江的《报刊语言研究》而言,也是最后一次有关该课题研究框架、路径、视角的内部审定会。会议召开得异常热烈。没有哪个课题的研究框架是没有瑕疵的,有的甚至被改得满目疮痍、体无完肤。

2013年9月7日至8日,第五届“媒体语言研究”小型学术研讨会在苏州大学东吴饭店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课题组成员有唐余俊、吴汉江、张颖炜、姜晓、王丹等,刘薇、顾年、韩文、石婉等博士、硕士研究生列席了会议。我主持了这次会议。会议的议题是再次也是最后一次审议经过多次修订的王丹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研究》和姜晓的《影视剧语言研究》的章节安排与框架设计。

两位年轻的课题负责人在会议上仔细汇报了修订后所有章节的名称及具体展开的设想,全体与会人员从概念、术语的运用,到切入点先后顺序的安排,再到展开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逐一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最终确定了这两个子课题的研究框架和章节安排。

2013年12月21日,第六届“媒体语言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海门市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会议室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社会语言学与媒体语言研究室主任郭龙生,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语言文字应用》执行主编叶青,南通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徐爱民,中共海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新叶,海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海门市社科联副主席何伟华,海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海门广播电视台台长周洪斌,海门日报社总编范军以及“媒体语言研究”项目课题组成员唐余俊、吴汉江、张颖炜、姜晓、王丹等,韩文、张超远等硕士研究生列席了会议。何伟华主持了这次会议。

在会上,我首先代表课题组向协作方汇报了“媒体语言研究”项目的开展情况及前面五次学术研讨会的基本情况。

接着,唐余俊、王丹、姜晓、张颖炜、吴汉江依次汇报了“广播语言研究”“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研究”“影视剧语言研究”“网络语言研究”“报刊语言研究”等子课题的开展情况及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郭龙生主任首先对苏州大学汉语及汉语应用研究中心与海门市社科联等单位携手研究媒体语言现象给予高度评价,接着他和全体与会人员分享了他近期正在着手的跨境语言研究的初步成果,并提出了媒体语言中的跨境语言研究的新课题。

周洪斌台长、范军总编先后发言,充分肯定了课题组前一段时间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也对课题组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最后,徐爱民主席代表协作方作了总结发言,她首先盛赞课题组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同时,从其自身数十年的《人民日报》记者经历出发,对报刊语言研究和广播语言研究等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此次会议之后,媒体语言研究课题组于2014年4月20日在苏州大学东吴饭店召开第七届“媒体语言研究”小型学术研讨会,这也是课题组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召开的最后一次学术研讨会。出席这次会议的课题组成员有唐余俊、吴汉江、张颖炜、姜晓、王丹等,韩文、张超远、谭荷香等硕士研究生列席了会议。我主持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各个子课题初稿基本完成,尚未最后定稿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与其说是一次写作过程中的研讨会,毋宁说是一次最终定稿会。

张颖炜、王丹、姜晓、吴汉江、唐余俊先后同与会人员分享了他们所承担的子课题的初步研究成果,与会人员除了从他人的研究路径中得到启发之外,也对他人初稿中存在的瑕疵进行了讨论。

2014年11月,国内语言应用研究领域影响最大的权威刊物《语言文字应用》(2014年第4期)以“媒体语言研究”为栏目标题,一气刊发了课题组成员的5篇论文,依次是:曹炜、王丹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中的“词语马赛克现象”考察》,张颖炜的《网络语言的词义变异》,王丹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中语篇衔接、连贯的实现手段初探》,姜晓的《新世纪以来两岸三地影视剧名的对比分析》,唐余俊的《广播语言中的语义模糊现象》。刊物为此还特别制作了“本栏导读”,简单介绍了“媒体语言研究”项目的协作双方及子课题情况。5篇论文竟占据了该期近1/3的篇幅容量。

2015年1月23日,“媒体语言研究”项目结题报告会在海门传媒大厦会议室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有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余敏江,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修辞学》主编祝克懿,南通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徐爱民,中共海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新叶,海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黄丽华,海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海门日报社社长沈健生,海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海门广播电视台台长李勇,海门市社科联主席顾青山,海门日报社总编范军,海门广播电视台原台长周洪斌,海门日报社原社长成锦如,海门广播电视台副台长俞煜华、钱逸新,海门日报社副总编袁新忠以及“媒体语言研究”项目课题组成员唐余俊、吴汉江、张颖炜、姜晓、王丹等。顾年、刘忆晨、张立冰、蒋淑香等硕士研究生列席了会议。黄丽华主持了这次会议。

会上,我代表课题组介绍了6个子课题最终成果的总体情况及课题组成立以来所开展的学术活动情况,包括先后邀请复旦大学戴耀晶教授(已故)、吴礼权教授前来就媒体语言研究与课题组成员交流的情况,先后邀请国内外20多位专家来苏州大学汉语及汉语应用研究中心作学术讲演的情况,课题经费使用情况以及最终系列成果的出版计划等。

尔后,各子课题负责人唐余俊、张颖炜、王丹、姜晓、吴汉江依次介绍了所负责的子课题最终研究成果的基本内容和出新之处。

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余敏江对这次苏州大学汉语及汉语应用研究中心与海门地方文化部门的成功合作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予以充分肯定,认为是校地合作的典范。

复旦大学祝克懿教授对此番苏州大学与海门市校地合作所取得的系列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媒体语言研究”系列成果填补了国内这个方面研究的空白,很多地方具有创新价值。

南通市社科联副主席徐爱民,海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新叶,海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丽华、沈健生、李勇等,均对媒体语言研究课题组所取得的系列研究成果表示高度赞赏,作为协作方,他们对这些成果最终出版前需要注意的一些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课题组加以吸纳。

此次会议之后,课题组所有成员均根据会议上的各方意见,对已取得的这些成果进行最后的修订完善,于是便有了眼前的这6部媒体语言研究著作。《报刊语言研究》由吴汉江副教授撰写。本书运用了新闻学与语言学等的基本原理,并借鉴了传播学、信息学、编辑学、写作学、文化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报刊语言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揭示报刊语言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变规律。

全书共分十章。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报刊语言的本体研究,内容涉及报刊语言的界定、构成与类型、产生与发展,报刊语言的语音特征、词汇特征、文字应用特征、语法特征、语用特征、语体特征等;二是报刊语言的边缘研究,即研究与报刊语言相关的其他问题,内容包括大陆与香港报刊语言的比较、报刊语言的规范及文风问题等等。

吴汉江撰写的《报刊语言研究》一书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报刊语言的研究往前推进了一大步,真正体现了“前修未密,后出转精”的理想学术传承与发展。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研究视角更广。该书除了讨论新闻报道语言、新闻评论语言,还涉及广告语言、副刊语言;既研究报刊语言的主体——新闻语言,还关注报刊名称语言、版面语言、栏目名称语言及图片文字说明语言等;既作报刊语言的本体研究,如研究报刊语言的语音特点、词汇特点、语法特点、语用特点、语体特点等,还探讨报刊语言的规范及文风等,力争全方位、多视角地对报刊语言予以观照。(2)研究方法更实。该书采用了归纳法、统计法、比较法等方法,用统计数据说话,使有关的结论更可靠;同时还采用了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使讨论更有深度,也更具张力。(3)研究语料更精。该书的语料来源,主要选自《人民日报》及其他影响较大的主流报纸、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所用语料具有很强的典型性、代表性,能真实地反映中国报纸媒体的语言现状,颇为精当。《广播语言研究》由唐余俊副教授撰写。该书运用了传播学与语言学等的基本原理,并借鉴了播音学、广告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广播语言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揭示广播语言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变规律。

该书阐述了广播语言内涵、分类、直接和间接构成要素、发展演变及时代特征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内广播语言发展的基本分期,并从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阶段性特点、研究方法、主要研究者及研究成果、研究成果的发表阵地等方面较为详尽地论述了不同时期国内广播语言研究的状况,指出了国内广播语言研究尚存的诸多缺憾。

该书用较多篇幅论析了广播语言的语音特征、词汇特征和语法特征,探析了广播语言中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的多样有效应用手段,探究了广播语言对语用原则的遵循与突破,以及广播语体类属的多样性和广播语篇构造的独特性。

此外,该书还论述了社会生活对广播语言的影响,分析了大陆与港澳台地区广播语言的多方面差异及差异成因,强调了广播语言应用对于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引领作用,提出了广播语言规范化的主要内容、依据及多样化对策。

该书较之于此前的广播语言研究著作的不同之处在于:特别注重广播语言的本体研究,紧扣广播主要依靠声音(语音+音响)传播信息以及信息传播的单向性、瞬时性等媒体特征,在注意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力寻找新的切入点,努力开拓研究新局面,力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例如,将国内广播语言研究分为“发轫期”“发展期”和“复兴期”等,对广播语言的词汇特征、语法特征、语体特征的详尽描写,对大陆与港澳台地区广播语言的多方面差异及差异成因的分析与探讨,均体现了发展与创新。《网络语言研究》由张颖炜副教授撰写。该书运用了语言学与言语交际学等基本原理,并借鉴了计算语言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网络语言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揭示网络语言的基本特征。

该书主要分为三大板块:

第一大板块是有关网络语言的界定、性质、构成及类型的讨论。学界一般将计算机术语、网络文化用语、网络交际(BBS、网络聊天等)用语统称为广义的网络语言,将网络交际(BBS、网络聊天等)用语称为狭义的网络语言。该书将研究对象限定在网络交际范畴,将网络语言界定为网络使用者在进行网络交际时所使用的语言,并从交际的互动性角度把网络语言分为“网络静态语言”和“网络动态语言”两大类。该书区分了网络语言的性质与特征,强调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变异现象,应该从变异情况入手来观察其本体属性;从其外在功能,也就是在网络语言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征象和标志性的东西来观察其特征。本书主要从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手段入手,讨论网络语言的构成情况。

第二大板块是有关网络语言的语音特征、词汇特征、语法特征、语体修辞特征的讨论。此前关于网络语言研究的著作中对网络语言的语音特征、词汇特征和语法特征等均有所涉及,但系统性不够,且往往浅尝辄止。该书根据网络语言的实际运用,分析了网络语言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声调系统的系统变异情况,并对网络语言的韵律特征、语音手段进行了探讨。本书还讨论了网络词汇的总体特点,对网络词语结构类型及分布、网络词汇类聚、词义变异、语模等问题论他人之所未论,并补充、修正前人已有之观点,运用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的方法,对网络词义变异进行了统计分析,使结论更可信。该书还分析了网络语言实词、虚词的新用法,指出网络语言语法手段和句式的特殊之处。

关于网络语言的修辞现象的讨论前人涉及较多,该书主要探讨了网络语言的修辞与语境、修辞功能、修辞格。在网络语言语用策略上,结合网络言语的实际交际情况,总结出网民之间为实现交流目的或言语传播目的而采用的语用策略。

网络语体是一种兼具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特点的新的混合性语体,网络语言的丰富性和随意性在网络语体上的表现便是网民将口语语体与书面语体进行了渗透与交融,形成了网络语体的多样、混合和动态的特征。该书比较分析了网络谈话语体与现代汉语谈话语体、网络书面语体与现代汉语书面语体的区别,特别指出了网络谈话语体中对话体话轮转换的特点。

该书还对网络语言标点符号的变异用法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对网络语言的文字复古、文字避讳与冗余、错别字等文字应用问题进行了调查与总结。

第三大板块是有关网络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以及网络语言规范化的讨论。美国学者Bright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称为“共变”的关系。网络语言与社会生活形成一种双向投射的关系。在今天的新媒体时代,网络语言的繁荣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们既要承认网络语言在推动语言更新发展、跨语域交流和对外传播上所起的积极作用,也要密切关注网络语言暴力现象、网络语言对规范语文的冲击和对语文教学的负面影响等。该书通过例举分析、数据调查统计等手段揭示了网络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网络语言规范化问题是一个长期以来困扰学界的问题,中国网络语言近20年来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中国网络语言将何去何从?中国网络语言与中国网络安全该如何统一建构?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刻思考的问题。该书对网络语言失范现象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异体字在网络中的使用情况、网络词语的形成和传播情况展开重点调查与分析。在总结把握前人网络语言规范化观点的基础上,明确网络语言规范原则,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网络语言规范办法。

该书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1)该书认为,网络语言是在互联网这一特定语域中出现的语言变体,具有社会方言性、口语性、视觉性和交际的超时空性等属性;在外在功能上,网络语言具有潮流性、随意性、娱乐性和简洁性等特征。该书将网络语言的构成分为语言符号类型、非语言符号类型、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组合类型三种。(2)该书认为,网络语言的语音变异,以声母的变异最成系统性,有单向变异、双向变异和添加变异等形式,但也存在不对称现象;韵母和声调变异比较零散,随意性较强。网络语言词汇类聚中最能体现网络词汇特点的是新词语、外来词、缩略词、熟语形态的流行语、网络称呼语、网络詈词等。网络词义在理性义的变异上,是通过多元方式增加的,而在色彩义的变迁上,主要表现为色彩义的升格与降格。网络语言在生成和传播上,借助了词语模、熟语模和句模的“模因”效应。网络语言语法方面,实词、虚词都出现了网络新用法;对照国家GB/T15834—2011《标点符号用法》,网络标点符号存在着不同于国家标准的变异用法,其在网络语境中发展出了“句末零形式”“连用”“语篇表达”等新功能。繁体字、异体字、古字新用、生造字、错别字现象在网络中均有所体现。(3)该书认为,网络对话体存在交流的跨越性、解读的歧义性、话轮相邻对的或缺性、话轮相邻对的不对称性、话轮的交叉性和间隔性等区别于现代汉语谈话体的特征。多元社会文化对网络词语的形成和传播有决定性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时尚文化、网民个性心理对网络词语的生成和使用有极大的影响。(4)该书同意以前人提出的“语竞网择、适者生存”的动态发展眼光来看待网络语言,但网络语言也需要以立法手段和立体的综合规范手段来进行规约。《影视剧语言研究》由姜晓博士撰写。该书运用了语言学与影视学等的基本原理,并借鉴了文艺学、传播学、文化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国产影视剧语言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揭示影视剧语言的基本特征。

该书根据不同影视剧作品的语言特征,将国产影视剧语言分为普通话类和非普通话类影视剧语言两大类。其中,普通话类影视剧语言又细分为当代口语类、半文半白类与译制类影视剧语言三小类;非普通话类影视剧语言又细分为方言类、戏曲类和歌舞类影视剧语言三小类。

该书将影视剧语言的构成确定为动态影视剧语言(对白、独白、旁白)与静态影视剧语言(字幕)两大类,并分别探讨了这两大类影视剧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层面的不同语言特点。

该书还从语用策略和语境创设角度探讨了国产影视剧语言遵循的一些创作原则,并对比论析了两岸三地影视剧在命名策略上的共同点与差异性,同时,也试析了造成两岸三地影视剧命名差异的影响因素。

该书归纳了当今国产影视剧语言中出现的各种不规范现象,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规范化策略,也对国产影视剧语言的海外传播现状进行了相关梳理与总结。

该书的创新之处在于:(1)该书首次从语言学角度全面分析了国产影视剧作品的语言特点,不仅分类标准基本跳出了影视剧作品的传播学与文艺学研究思路,而且,语音、词汇、语法层面的深入分析也为影视剧作品的研究增加了一个新的研究角度。(2)该书对海峡两岸及香港影视剧名的对比分析也为海峡两岸及香港的语言比较研究增添了丰富而殷实的研究语料,并且,相关的结论也对海峡两岸及香港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该书针对国产影视剧语言提出的规范化建议,以及对其在海外传播和教学层面作用的讨论,都为影视剧语言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研究》由常州大学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教师王丹博士撰写。该书运用了话语分析理论、语篇理论等基本原理,并借鉴了新闻传播学、播音学、文化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揭示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的基本特征。

该书主要分为三大板块。

第一大板块是对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中的语音特征、词汇特征、语法特征、语用修辞特征等加以研讨。该书在语音层面,主要讨论了主持人语言的韵律、语速、句调的特点以及女国音现象;在词汇方面,选取主持人语言中常见的13种词汇类聚,并讨论其出现情况及使用特点;在语法方面,运用数量统计方法讨论主持人语言中较具特色的两个句法特征(插入语及非主谓句);在语用、修辞方面,总结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修辞特征及语用策略,着重说明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的遵循及突破。

第二大板块是运用话语分析理论和语篇理论对主持人语言进行尝试性探讨,探寻这种特殊语言形式在语境分类、会话结构、语篇衔接及连贯方式等方面的独特性。

第三大板块主要讨论与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相辅而行的一些元素,诸如主持人的体态语、包装语以及主持人对于场景、音乐、道具的运用等等,还讨论电视节目类型与主持人语言特点的联系以及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的规范化等等。

该书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1)该书第一次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的语音特点、词汇特点、语法特点、语用特点、修辞特点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讨论,一些讨论不但新颖,也具有一定的深度,如关于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中的“词语马赛克现象”的讨论等。(2)该书首次尝试运用话语分析理论和语篇理论对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加以研究,揭示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如关于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中语篇衔接和连贯方式的讨论等。

至于我的《媒体语言概论》一书,其实是兼采前述5部著作之长而形成的一部具有宏观勾勒特点的著作,是前述5部著作精华的浓缩。所谓“概论”,确乎“名副其实”。

新世纪以来,校地合作研究在其他学科蓬勃开展,成果丰硕,但是在语言学科却罕有所闻。我们的实践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语言研究者固然需要象牙之塔的坚守,固然需要远离外部世界的喧嚣而枯坐书斋心如止水;但是语言研究者也需要走出书斋,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两者都要有,也都要硬,唯有这样才无愧于活在当下,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由于协作双方的相互体谅、相互配合,也由于课题组成员团结一心、服从大局的可贵品格,我们的第一次校地合作的尝试成功了,真正实现了双赢。

媒体语言研究项目的成功实施,为我们下一步的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和思路。我们的一只脚将留在宁静的书斋,继续我们的汉语虚词史、汉语词组结构史、汉语句型史的探索,继续我们的汉语词义学、汉语词汇史的探索;我们的另一只脚将迈向书斋外面的广袤大地,开展与苏州、无锡、昆山等周边市县宣传文化部门的合作,以我们的所学服务于生我们养我们的这块土地以及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的我们的人民。我们将矢志不渝!曹 炜2015年深秋作于苏州大学汉语及汉语应用研究中心第一章网络语言研究概述

1994年,中国正式全面介入国际互联网,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网络时代。1998年5月,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继传统的三大媒体——报刊、电视、广播之后,国际互联网被正式冠以“第四媒体”的称号,全球进入了新媒体时代。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1997年12月1日发布《第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报告统计数据的截止日期是1997年10月31日。1997年中国互联网基本数据显示上网计算机数为29.9万台,其中直接上网计算机4.9万台,拨号上网计算机25万台;我国上网用户数为62万。[1]

2015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北京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达6.49亿,全年新增网民3 117万人,手机网民达5.57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互联网发展重心从“广泛”向“深入”转换,移动金融、移动医疗等新兴领域的移动应用多方位满足了用户的上网需求,推动网民生活迈向全面“网络化”。[2]

中国互联网经过20年的发展,网民数量逐年增加,2014年最新调查显示的网民数量相较于1997年第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的网民数量增长了1 000倍。上网渠道也由电脑上网逐渐扩展到手机上网。今天,网络已渗透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与网络息息相关,网络语言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和传播渠道的增加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第一节 网络语言研究概况一、网络语言研究的历时发展

网络语言的使用与普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随着网络语言的发展,学界对网络语言展开了学术研究。从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的检索来看,我国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截至2014年1月,在中国知网上述数据库中以“网络语言”为主题词搜索到的研究论文为3 086篇,其中期刊论文2 673篇,硕士学位论文329篇,博士学位论文11篇,会议论文73篇,另外还有相关研究专著和网络语言词典。我国网络语言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历时研究顺序来看,国内网络语言的研究经历了发轫期、发展期和繁荣期:(一)网络语言研究发轫期(1998—2000)

中国知网数据显示,1998年以前我国网络语言研究论文数量为0,1998年出现了3篇谈论网络语言的文章,立鑫的《谈谈网络语言的健康问题》[3]可看作我国网络语言学术研究的肇始。这篇文章主要从语言规范的角度提出对新出现的网络语词要加以规范,避免语言污染。这是网络语言萌芽期、未普及发展时,少数研究者所担忧的问题。另两篇文章简单列举了一些当时最新的网络用语,将当时网络上的一些代用语称为我国第一代“网络黑话”,如“伊妹儿”、“美眉”、“大虾”、“瘟95”(Windows 95)、“晕倒酒吧”(Windows 98)、“公鸡”(公家的计算机)、“公猫”(公家的modem)等。1999年与网络语言研究相关的文章也只有3篇,其中一篇谈论网络中文输入的问题,一篇谈中文信息处理中的词库建设,而周湛的《网语杂谈》[4]则首次系统地描写了网络上使用的计算机在纯英文输入状态下输入的脸谱图形符号。2000年应该是国内网络语言研究真正意义上的发端,共有14篇相关研究文章,其中《语文建设》杂志发表了8篇网络语言研究的文章。王均的《网络时代的语言生活和语言教学》[5]认为:“在国际联网时代,包括外语借词缩略语在内的新词语的猛增,是语言与社会共变的必然趋势,语法的精密化也肯定是一种进步。汉语书面语中‘他、她、它’,‘那、哪’的区辨和文本的横排以及新式标点符号的使用,都曾经有人强烈反对,他们痛心疾首,如丧考妣,讽刺挖苦谩骂,无所不用其极,但到现在,也只有接受。语文保守主义和语言‘净化主义’是违背语言发展规律的,它必然要碰壁。”闪雄的《网络语言破坏汉语的纯洁》[6]就网络中的错别字现象、词语冗余现象,提出网络承担着文化传播的责任,应该规范网络语言。张韬的《“网语”漫话》[7]首次谈到了网络语言的特点,文章指出,网络语言具有简略性、中西合璧或以拼代文、方言印记、丰富的符号、语气词的大量运用、联想丰富、接受错误、变化迅速等特点。劲松、麒可的《网络语言是什么语言》[8]首次谈到了网络语言的类型——图形符号、文符兼用、洋泾浜英语、英语汉说、自由缩略、新词新语、童言童语等七种类型。邝霞的《网络语言——一种新的社会方言》[9]首次给网络语言打上社会方言的标签。荆莉的《一惊一乍看网名》[10]和鄂巧玲的《网名所体现的社会文化心理》[11]探讨了网民上网时给自己取的网名所折射出的社会心理。周建明的《网络文学的语言运用特点》[12]讨论了网络文学语言表现手段,王未的《网络语言的新修辞现象》[13]讨论了网络语言的修辞现象。

2000年易文安编著的《网络时尚词典》[14]由海南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网络语言词典。这部词典共收录了1 000多条当时最新、最流行、最具代表性的词语,按网络用语的类型对词语进行了重新组合,分为网络时代的暗语、俗语、专业术语、机构与公司、数字词语等几大类。通过这些词语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当时的互联网技术和网络文化。

这一时期学术界对网络语言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家对崭新的网络语言表达方式仍处于适应状态,对网络语言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描写其表现形态上,同时开始注意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一些网络语言现象。(二)网络语言研究发展期(2001—2003)

中国知网2001年“网络语言”研究论文的搜索结果为43篇。多篇论文仍然从网络语言的表现形式上来探讨这一新的语言现象。另有多篇论文讨论了网络语言的特征,如彭育波的《论网络语言的几个特点》[15]、戚晓杰的《网络语言特点探微》[16]、陈晓浒的《网络语言中的语词类型、特点及趋势》[17]、钟吉娅的《网络语言的特点和规范探析》[18]、沈晓静的《论网络语言的特征及其规范》[19]等。代表性观点有:彭育波认为网络语言具有创造性、形象性、简洁性和欠规范的特点;戚晓杰从网络语言的表现总结出网络语言具有简洁性、交际符号的多样化和生动活泼的特征;陈晓浒论述了网络语言的新奇求异性和受限性的特征;钟吉娅认为网络语言具有口语化,通俗化,风格轻松、诙谐、调侃、夸张,文字简略,符号、数字、图形杂糅使用,强烈的专业技术色彩等特征。从2001年开始,有更多的学者主张持与时俱进的态度来审慎对待网络语言,如邓伟志的《社会变迁与社会语言变化》[20]、凌德祥的《正视网络时代的语言生活》[21]、彭嘉强的《尊重创新 讲究规范——谈谈网络流行语的规范》[22]。凌德祥认为,“面对网络语言,我们既不能完全听其自然、放任自流,也不能过分强调,甚至用传统的书面语言形式的‘规范’来约束网络语言的发展,应该充分尊重网络语言自身的特点”。耿艳娥的《网络语言与网络文学》讨论了网络语言与网络文学的关系:“网络语言为网络文学提供了物质基础,文学艺术的创作在网络时代,又有了新的成员。”[23]

中国知网2002年“网络语言”研究论文搜索结果为56篇。研究主要涉及网络语言的语词形式、网络语言的特点、网络语言与网络文学、网络语言与流行语、网络语言的规范化等问题。

关于网络语言的语词形式,毛力群的《网络语言:一种全新的语言模式》讨论了网络语言具有符号网语、数字网语、英文及拼音网语、网民创造的新词、英文音译、同音别字等类型。[24]关于网络语言的特点,吴昊雯的《网络语言浅析》提出:从网络语言的语言形式上来看,网络语言具有简洁、新奇,介于书面语和口语之间的特点,从其语言内容上来讲,网络语言又具有即时性、随意性、信息量大的特点;文章首次分别从计算机技术、传播学、心理学等多角度分析了网络语言特点的成因。[25]关于网络语言与网络文学,研究者较多关注网络文学的界定和网络文学新的阅读方式,于明秀的硕士学位论文《缪斯和比特的相遇——网络、网络文学与网络诗歌》重点研究了网络文学、网络诗歌等新兴的文学形态,诗歌形态的界定标准、生存环境、现状、特征和前景,以及它们的存在价值和对传统印刷文学的影响等问题。[26]在网络语言与流行语问题的讨论上,祁伟的《试论社会流行语和网络语言》认为,流行语和网络语言是相互交叉、相互包容的,流行语和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27]国家语委“新词新语规范基本原则”课题组指出,“网络语言的规范应采取多种方法,以引导为主……尊重网民的创造冲动性自由;对不同语体的网络语言,规范的要求应有不同”[28]。

中国知网2003年“网络语言”研究论文搜索结果为100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9篇。主要研究内容有网络语言的类型、网络语言的特点、网络语言的规范、网络语言的风格、网络语言的生成、网络语言与社会文化、网络语言与语文教学等。这一年的网络语言研究,在研究内容和研究视角上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的突破,研究者已经开始多角度、多层次地展开对网络语言的研究。例如前人研究网络语言的类别时,往往在分类角度上多有交叉,界限不够清晰,而何洪峰的《从符号系统的角度看“网络语言”》[29]从符号学的角度将网络语言分为可读符号和非可读符号两类,较好地解决了之前分类不清的问题。与此同时,研究者开始注意从微观角度观察网络语言中的词语,如武丽梅的《网络语言中的字母词构词特点分析》[30]、卢惠惠的《小议网络语言的语音变异现象》[31]、戴云的《网络称谓词的表现形式与规范评析》[32]等。多视角的研究局面已在此时拉开帷幕,出现了从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用学、文化学、心理学等角度研究网络语言的论文,如周霜艳的《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论网络语言》[33],朱晓华、王强的《网络语言隐喻特征浅探》[34],张小平的《网络语言特点及其文化解读》[35],李晓春的《网络语言风格的性别差异》[36]等。

这一时期网络语言研究专著的代表作是于根元的《网络语言概说》[37],这是我国第一本研究网络语言的专著。该书探讨了互联网的历史、网络语言的发展、网络语言特点,分析了网络语言的优缺点及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讨论了网络语言规范化等问题。

刘海燕编著的《网络语言》[38]系统阐述了网络语言的性质、语境、语体风格和网络语言的规范化等问题。李康、张阳编著的《网络流行风——网上聊天词语妙用》[39]主要就网络语言的构成和类型分别展开阐述,分为图案篇、网语篇、字母篇、数字篇、符号篇、大话篇、个性篇等。

发展期的网络语言研究,在网络语言词语的收集和专门词典的编纂方面,作出了一定的成绩,有《网络流行语》[40]、《实用网络流行语》[41]、《中国网络语言词典》[42]、《金山鸟语通》等。其中影响深远的是于根元主编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这部词典按照辞书编纂的体例进行编辑,共收录网络词语1 305条,释义通俗易懂,例证丰富。这是我国第一本由语言学家主持编写的网络语言词典,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语言词典,也是社会语言学和新词新语领域的研究成果。此外,2003年6月,我国第一部由网络语言的使用者——众多网友编辑的专用词典《金山鸟语通》面世。这部词典对当时网络语言中的新词新语作了整理和归纳,收集了1 000多条网络聊天专用词语。这也是一部动态词典,它以开放的网络文本为载体,供广大网民在转帖中不断进行修正和补充,其内容的丰富性也随时间发展而递增。

这一时期中国的网络语言研究拓宽了视野,开始注意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展开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也为下一阶段网络语言研究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网络语言研究繁荣期(2004— )

从2004年开始,我国网络语言研究进入了一个多角度、多方法的探索研究时期。

中国知网2004年“网络语言”研究论文搜索结果为115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8篇。

中国知网2005年“网络语言”研究论文搜索结果为135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11篇。

中国知网2006年“网络语言”研究论文搜索结果为220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15篇。

中国知网2007年“网络语言”研究论文搜索结果为258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41篇,博士学位论文2篇。

中国知网2008年“网络语言”研究论文搜索结果为318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34篇,博士学位论文2篇。

中国知网2009年“网络语言”研究论文搜索结果为380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24篇。

中国知网2010年“网络语言”研究论文搜索结果为410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52篇。

中国知网2011年“网络语言”研究论文搜索结果为500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72篇,博士学位论文5篇。

中国知网2012年“网络语言”研究论文搜索结果为280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28篇。

中国知网2013年“网络语言”研究论文搜索结果为256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23篇。

中国知网2014年“网络语言”研究论文搜索结果为357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39篇。图1-1 2004—2014年网络语言研究论文统计

据图1-1,2004至2014年间,国内网络语言研究的论文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态势,这些研究论文既有从网络语言本体出发,对网络语言的类型、网络语言的特点、网络语言与修辞、网络语言的语体语篇展开研究的;也有从语言应用角度对网络语言的规范、网络语言与社会文化、网络语言与社会心理、网络语言与语文教学、网络语言与其他媒体语言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的。这一时期国内硕士、博士关于网络语言研究的论文数量也大幅增加,他们的研究更具有学科前沿性的特征。

这一时期网络语言研究专著成果较丰,有成蕾的《网络流行语》[43],刘能镛、马长安的《网络语言与语文教育》[44]。《网络语言与语文教育》一书主要从网络语言对语文教学影响的角度展开讨论,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分析了网络语言的到来对当代语文教育理论、语文教育范式的转型与重建所起的作用,探讨了网络语言对当前语文新课标下的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支持,并前瞻未来的网络语言发展。张云辉的《网络语言语法与语用研究》[45]主要进行了网络语言语类、语法和语用研究,并探讨了网络语言的模因。汤玫英的《网络语言新探》[46]共分12章,对网络语言的研究进程作了述评,分析了网络语言的性质、类型、特征,探讨了网络流行语,然后从修辞学、符号学、传播学、模因论、文化学等多学科角度对网络语言进行了审视,并对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进行了讨论,对网络语言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曹进的《网络语言传播导论》[47]在客观记录和理性阐释网络语言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梳理,明确了网络语言的产生、性质、特点、功能与传播规律,厘清了网络语言传播中彼此缠绕的诸多问题,挖掘了网络语言在各种网络通信方式中不同的表现形态,尝试归纳了网络语言的传播规律。安志伟的《网络语言的多角度研究》[48]是在网络语言本体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社会语言学的有关理论对汉语网络语言现象进行多角度研究的成果,全书既有对网络语言事实的描写,也贯穿着社会语言学关于语言和社会共变的理论,同时还采用了语言的动态发展理论来考察网络语言的产生、变化和发展。

这一时期出版的网络语言词典有《最新网络交际用语辞典》[49]和《新华网络语言词典》[50]。2012年出版的《新华网络语言词典》是最新的网络语言词典,主要收录了网民在网络传播、网络交际过程中经常使用的网络词语,没有收录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并注意到网络语言从无到有、从小众到大众、从网上到网下的新陈代谢的发展过程。这部词典共收入2 946个词语,有字母型词语827个、数字型词语482个、汉字型词语1 637个,并列举了非检索型的表情符号280条。词目按音序索引排列,每个词条释义后面,都附有选自网络的例句。二、网络语言的研究视角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必然涉及社会、心理、技术、文化等领域。国内对网络语言的研究视野很开阔,不仅从语言本体角度对网络语言展开了研究,还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角度对网络语言进行了探讨。(一)语言本体的研究视角1. 语音视角

语音学的定性研究主要指元音、辅音、声调、重音以及节奏、音变等。由于分析手段的进步和语音信息处理的迫切需要,学界又加强了语音韵律特征的综合研究和定量研究。国内在网络语言的语音研究方面,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都未展开,涉及网络语言语音研究的文章大多是将网络语言的语音手段作为语音现象来加以描写的,如李雪华在《网络语言初探》[51]中提出,网络中使用的文字借助语音的变异而产生声情并茂的效果,如“油饼”(有病)、“888888”(鼓掌)。曹旺儒《社会语言学视野中的网络语言》[52]认为网络语言具有音位特征,包括拟声词的运用、新颖的谐音词、声音的重复。黎菲《论社会语言学视野下的网络语言》[53]认为网络语言的语音特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为谐音,包括数字谐音,如“9494”(就是就是);汉字谐音,如“幽香”(邮箱)。二为拟声,如“555555”表“呜呜”的哭声。2. 词汇视角

词语是网络语言的生力军,学界对网络词语的研究较为丰富,现有研究成果研究了网络词语的起源、发展,词的构造、构成及规范等问题。王苹认为,网络语言作为现代汉语的一种特殊变体,其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观察:首先,从客观条件来看,网上信息的丰富性和上网费用的制约,使网民们必须节约上网时长,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实现交流最大化。这促使他们努力提高文字的输入速度,并尽量减少字符,于是出现了诸如网络通假字、数字、缩略语等语言形式,体现了语言经济性原则。此外,计算机微软操作系统所使用的输入法也是一个影响因素。其次,从主观因素来看,网民这个群体以年轻人为主,他们朝气蓬勃,蔑视传统,有极强的创新精神,网络给了他们张扬个性的广阔空间,千奇百怪的新词语由此被创造出来。[54]

许钟宁在《网络词语变异的语言文化解析》中提出,网络语言的产生和变异主要是由网络交际的特殊语境因素和网民的语言观念因素、语言心理因素综合作用而促发的,网络语言变异的语言观念因素有语言开放意识、语言效率意识和语言创新意识;网络语言变异的语言心理因素有网络语言变异的崇洋心理、网络语言变异的幽默心理、网络语言变异的戏谑心理和网络语言变异的针砭心理。[55]

陈晓浒在《网络语言中的语词类型、特点及趋势》[56]一文中关于网络词语特点及发展趋势的观点具有前瞻性,她提出网络词语具有新奇求异性、游戏性、视觉显著性、受限性、简捷性等特点;在网络词语的发展趋势上,陈晓浒认为网络词语已走进大众媒体,网络词语开始渗透到年轻人的日常交际用语中,并已引起了一些语言学家的关注,网络词语的新词汇和新用法将越来越多。李婷婷在《网络词语造词法及语用义研究》[57]中提出网络词语的造词法有摹声造词法、说明造词法、简略造词法、语法造词法、修辞造词法和综合造词法。

从2004年开始,研究者开始选择观察特定领域内使用的一些网络词语,如对网络游戏语言、网络广告语言、网络行业用语等展开了研究。

因为网络词语的迅猛发展,关于网络语言规范问题的讨论,也在这10余年中全面展开,学界的讨论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对网络语言规范的态度、网络语言规范的原则、网络语言规范的方法。

首先,关于对网络语言规范的态度问题,语言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语言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对待网络语言的正确态度是宽容理解,积极引导。国内最早呼吁对网络语言采取规范的是闪雄的《网络语言破坏汉语的纯洁》[58],他认为对网络语言中的诸多问题,要防微杜渐,在网络还没普及家庭时就事先建立规范,保持汉语的纯洁,不能为了一时的幽默快感,为后人定下恶俗。之后的学者在网络语言规范问题的宽容度上有所提高,如周洪波主张:“从语言应用的角度来看,新词语的显示有一个过程,过程中的词语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在规范与不规范之间有一个很开阔活跃的中间地带,我们应像对待新事物一样,对新词语抱着积极宽容的态度,多些理解和宽容,少些大惊小怪。”[59]由此可见,在对待网络语言的问题上,周洪波主张宽容理解、积极引导。宽容理解就是对于出现在网络上的各种形式的语言,不必大惊小怪、横加指责;积极引导就是对使用语言中的不文明现象、不正常心理加以疏导。这一代表性的观点后来发展成为国内学界在“网络语言规范化”问题上的主流观点。如邓军、段慧如在《论网络语言与规范问题》[60]中指出,网络语言丰富了社会语言,客观反映现代人的生活和思维状态,我们要以开放宽容的心态去认识语言的变异和发展;金志茹在《试论网络语言的现状及其规范化》一文中指出,对待网络语言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以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容纳网络语言,以积极的行动去引导、规范网络语言,以发展的理念去建设、繁荣网络语言。[61]

其次,在如何规范上,学者对网络语言的规范化工作持发展态度,认为网络词语很可能会与现有的规范和观念产生摩擦与冲突,然后形成新的规范,至于这些词语能否被全民接受,还需要一定时间的检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戴耀晶就指出:“语言是生动多样的,是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的。现在人类社会正在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时代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一批网络词语,这些词语很可能会与现有的规范和观念产生摩擦和冲突,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形成新的规范。”[62]

陈榴在《网络语言:虚拟世界的信息符号》[63]一文中提出,网络语言目前尚处于发展的过程中,其语言形式也正处于约定俗成的阶段,要人为地规范它,不仅时机尚未成熟,而且很难操作。李剑冲在《网络语言的发展与规范》一文中认为,对网络语言的规范应有一定的前瞻性,适度超前,并且要相信语言系统的自我净化能力。[64]

对网络语言规范方法的研究也颇为广泛。如于根元在《网络语言概说》[65]中提出网络语言的规范应采取多种方法,以引导为主;应承认网络营造的虚拟空间的开放性、自主性和多样性,尊重网民的创造冲动和个性自由;对不同语体的网络语言,规范的要求应有所不同。吴淮南指出,做好网络语言的规范工作要具备动态规范观、容忍观念、层次规范观念和尊重约定俗成规律。[66]苏馨认为,网络语言的规范一要加强建设;二要加强引导;三要加强教育。[67]

从2006年起,探索网络语言立法的文章开始出现,首先是上海市2006年通过了《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对“PK”“粉丝”这类网络词语进行了规范。该办法规定,国家机关公文、教科书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汇,而新闻报道除需要外,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汇。随着上海市立法规范网络语言政策的出台,其他省市也纷纷出台了相关规范网络语言的政策法规,由此引起了国内各界对于网络语言立法规范问题的广泛关注与探讨。如阎锐的《试论地方性法规中的创制性规定——从上海市规范网络语汇使用说起》[68],张润娟的《网络语言的发展趋势和立法规范研究》[69],李心荃、刘皓的《浅析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的撞击——从上海立法禁止网络语言说起》[70]等文章对网络语言有没有必要通过立法手段进行规范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学术界对于网络语言规范化的主要观点是主张在尊重约定俗成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和监督引导,目的是推动网络语言的积极发展。3. 语法视角

对网络语言的语法研究展开较少,主要研究范围局限在词类运用和句式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