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海外行医日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2 17:47:44

点击下载

作者:李博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师海外行医日记

中医师海外行医日记试读:

版权页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医师海外行医日记/李博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ISBN 978-7-117-25391-8

Ⅰ.①中… Ⅱ.①李… Ⅲ.①中医学-普及读物 Ⅳ.①R2-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260615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中医师海外行医日记著  者:李 博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邮  编:100021E - mail:ipmph@pmph.com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制作时间:2018年9月版 本 号:V1.0格  式:mobi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5391-8策划编辑:严雪梅责任编辑:严雪梅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序一非洲的中国医生

2007年,我被派驻到坦桑尼亚担任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自此4年多的时间里,不断承前启后,推动中坦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维护中医文化在坦桑尼亚的传播,促进中医技术为中坦友谊服务是我在任时多项职责中的一项。

中医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产生于中国,服务于世界,多年来以独特的魅力行走于五大洲。在每个我驻任的国家,都能看到并感受到中医的存在。中国的技术和医学传播到印度洋的时间,可以从在坦桑尼亚海边发现的中国瓷器中推测一二。

中国与坦桑尼亚关系历来友好。中国在坦、桑联合之前,分别于1961年12月9日与坦噶尼喀建交,1963年12月11日与桑给巴尔建交。坦、桑联合后,我国自然延续与坦、桑的外交关系,将1964年4月26日坦、桑联合日定为与坦桑尼亚建交日。建交以来,中坦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中医作为我国民间外交的一部分,在中坦关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早在1968年3月,中国就向坦桑尼亚派出了医疗队,48年来一期一期从未间断,每期必有中医大夫。各期中医大夫们以其神奇的针灸、推拿及中草药技术为坦桑尼亚人民所接受、熟知。

20世纪80年代中期,艾滋病作为一种新的病原体被正式发现,非洲多国,包括坦桑尼亚遭其肆虐,全球无有效药物治疗。自1987年起,由我国财政部专项拨款,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与坦桑尼亚莫西比利国立医院联合成立艾滋病防治项目小组,中方派出中医药专家,负责在莫西比利医院开展艾滋病中医门诊治疗与科研工作。

近30年来的合作中,艾滋病防治小组一百多名中医药专家相继远离祖国,克服多重困难,把心血与汗水洒落在坦桑尼亚,为当地艾滋病及其他疾病患者研配中医药配方,延缓病魔发展,减轻病痛侵袭,为当地老百姓的健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为巩固中非友谊架设了交流的窗口和桥梁,被誉为“人体医疗建设的坦赞铁路”,成为中国与坦桑尼亚友好关系中一张特殊的名片。

李博和白文山医生作为中医药专家被派往坦桑尼亚莫西比利医院工作时,正是我在坦桑尼亚的任期内。出于对中国专家的关心,对中坦关系的责任心,我曾经在多种场合与两位医生有过接触,了解他们的工作,关心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成果。他们对当地各类疾病诊治的认真,对中医缓解艾滋病症状、提高患者免疫力研究的严格,对2000多例患者诊治效果的记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坦桑尼亚时任总统基奎特视察医院时,我曾陪同总统专门看望了中坦传统医学中心的专家们。基奎特总统与专家们亲切握手,对中医药专家在非洲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赞誉。

今日有幸阅读李博医生的大作,再次看到他在非行医的历程和对非洲情怀,也再次感觉到了中医治疗的魅力。我非常高兴看到本书的付梓,希望这份情怀不断地传递下去,中国、非洲和世界人民都能得到中医的福祉。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坦桑尼亚前大使序二呵护跋涉的生命

如果一个人有过在非洲的生活经历,游历过空旷无际的疏树草原,近观过那些成群游荡不羁的原始生命,对野生动物的季节性大迁徙印象会极为深刻,让人感受更为强烈的,是这些野生动物在迁徙过程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即使没有去过非洲,但如果看过非洲动物大迁徙或者非洲草原动物捕猎的电视节目,稍加思索,一个人也不难发现生命跋涉之艰难不易。

和万物生灵一样,无论是作为整体的人类还是作为个体的个人,即使已经进化到高级程度,都免不了在生命的旅程中不间断地去跋涉,随时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威胁、危险与挑战。

在野生动物世界里,最先被捕杀倒下的,总是那些老迈幼小羸弱者,他们跑不过那些食肉的强者,躲不过飞来的横祸,抵抗不住来自各种伤病与疾患的侵袭,因而被无情地淘汰了。这就是动物世界中生存的自然法则。

在人类社会中,幸好自古以来就有那么一群人,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无论是作为整体的医疗医药界还是作为个体的医护人员,坚持用自己的心血和付出,在某种程度上去打破动物世界的法则,努力减轻人类生命跋涉中的艰难和风险。

我和李博相识于非洲,他在援非中医专家组当专家,我在中国驻坦桑尼亚使馆任军事秘书。在那两年里,我没有去找他看过病,我本身又没有中医学术能力可将资依凭,因而对他的医术水平不敢妄加评论。但在与他的交往过程中,知道他是一位有着执着坚定、灿烂透明的内心,而同时又对外部环境保持着开放随和心态的中医医师。他在诊疗过程中不断注意学习和积累,极其耐心认真地对待每一次出诊,很快就赢得了“中国好医生”的名声。他心甘情愿用自己的努力,减轻消除他人的病患痛苦,陪伴他们走向更远更长的生命旅途。

那时在达累斯萨达姆,李博有不少黑人“粉丝”,还有一些华人华侨“粉丝”,上至政府高官,下至农工小贩。我知道,其中一些好朋友关系一直保持到今天。记得有一次我们去达市的tingatinga(一种非洲艺术画的形式)画市场,一位黑人青年挤到我们的身边,挽起裤腿就指着腿部的伤疤让李博看,没有丝毫的客气,却显得很是虔诚,李博马上停下来与他交谈。事后李博告诉我,那是一位艾滋病患者。

中医蕴含发轫于中华传统文化,自身又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而中医对“德”有着很高的标准和要求,正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中医的医术水平与医德高低有着极强的正相关性。也就是说,一个内心没有“仁”与“爱”的人,即使选择了学习中医并以中医为职业,也很难有什么真作为。中医医药和医术在不同的医师心中流出,很可能流出的是不同的结果,有可能是济世救命的良方,有可能是平淡庸常的苦水,甚至是害命致伤的毒药。因此在中医这个行当,“德”“仁”“正”“诚”等,绝对不是夸夸其谈可有可无的空话,而确实是凝结在药方之中的医师良心,是能够救人性命治病疗伤的正能量。难能可贵的是,李博虽然年轻,却以苍生为念,具一颗古道热肠之心,不论病者地位高低,贫富贵贱,肤色黑白,都平等待之,时刻不忘助人救人是医者之根本。

然而大师巨匠,不仅仅要有济世救命之情怀,还必须如匠人般追求医术之精微,让情怀有落地的土壤。李博在坦桑尼亚行医两载,能够留下这样的宝贵经验,实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着实令人钦佩,也引发了我的感想。现在这本书公开出版,不仅仅是留下了他个人行医的记录,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弘扬光大的见证,更说明中医药这座资源宝库,一定能够适用于更为广阔的人群,造福于世界各国人民,为人类的生命跋涉提供更好的呵护!

作为李博的好友,我衷心祝愿他在这条呵护生命的道路上走出更为广阔的天地!原中国驻坦桑尼亚使馆军事秘书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办公厅大校自序

写下这本书有三个缘由:第一,我是见证者,这本书是回忆。

45年前,中国医疗队的足迹第一次踏上了非洲的坦桑尼亚,由此,中国医疗队、中医和非洲有了不解之缘。1987年,坦桑尼亚与中国政府达成意向,希望中方派出中医药专家赴坦应用中药治疗艾滋病,此刻是整整30年。

2008年刚刚踏上非洲大陆,就听到一个新闻:中国援非医疗队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这50年来,已向非洲派出1.6万人次的医疗队员,使2.6亿非洲人民得到无偿医疗援助的中国援非医疗队,近日获得由凤凰卫视等海内外十余家知名华语媒体机构推选的“2008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2015年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中国援非医疗队的颁奖词这样说到:医者仁心,为了患者的需要,抗击埃博拉病毒中国援非医疗队同样冒着被感染的危险,飞过半个地球,奉献了自己的医术和爱心。在最危难的时刻,中国医生和非洲人民站在一起,患难与共,风雨同舟。这是中非友谊的真情体现。在埃博拉疫情中,世界看到了中国医生的使命,也看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这些荣誉都是中国援非医疗队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晶,作为其中的一份子,2008——2010年,受命于国家的派遣,我也踏上了这方热土。诚惶诚恐,用文字留下自己的足迹。第二,我是参与者,这本书是记录。

在非洲的500多个日夜,每天写下病历的记录以及生活的感悟,交错在中国和非洲之间,对比着不同的文化,碰撞着内心的思考。不同的不仅仅是肤色,也有生活的细节和面对疾病的态度。我参与了在非洲医疗活动的每一天,如实记录在我的书中,让我们可以感受到非洲的真实的一面。第三,我是传承者,这本书是教材。

无论中西医,个案教学和传承都是最重要的学习过程,本书真实再现了非洲诊疗的过程,病历都有非洲特色,同时也有中国元素。现在,我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春播”和“五行”以及“精耕华韵”工程的专家组成员,在国内的基层进行诊疗和医疗技术的传播,就像是从国外到国内的回归一样,非洲坦桑尼亚就像中国的基层医疗,而我在非洲诊疗的经验和面对疾病的治疗,完全可以借鉴。

读本书,可以看到实实在在的临床诊疗方法,从真实的非洲走到国内,穿越万里时空,不变的是,我们对健康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内心。

谨以此书献给中国医生来到非洲50年,中坦传统医学中心建立30年,献给我们共同在非洲奋斗的所有医生,以及“春播”“五行”“精耕华韵”工程在国内的基层医生们。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一直在路上。李博(甫寸)纪念中医药在非洲坦桑尼亚的30年风雨历程(媒体报道的背景资料)1.合作背景

艾滋病是20世纪80年代新发现的一种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被称之为“超级癌症”。1981年地球上出现第一批艾滋病患者之后,艾滋病迅速传遍五大洲,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不同程度受到艾滋病的侵害。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艾滋病感染者已达1400万人之多,患者250万人,而且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中国于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既是医学问题,同时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对该病的有效控制,关键在于预防工作;对艾滋病的治疗尚缺乏确切有效的、物美价廉的、令患者满意的药物或其他治疗措施。于是,全世界各民族的传统医药受到医药学家和艾滋病患者的关注。

中国医药学家早在1983年即开始应用传统中医药进行防治艾滋病的可行性研究。1986年5月7日,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陈可冀教授应邀在美国讲学,被美国东方医学院余娟医师邀请首次对一名艾滋病患者进行会诊并予以中药治疗。陈可冀教授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四诊后,诊断为“温毒证”,决定分三个阶段进行治疗。第一阶段以清热凉血、祛湿解毒为主,方用“甘露消毒丹”,连续服用中药4个月;第二阶段用“生脉饮”以益阴扶正;第三阶段以补益为主,方用“归脾汤”气血双补。经过三个阶段共7个多月的治疗后,该患者基本改善了心悸、失眠、抵抗力下降的症状。于是这位白人患者逢人便说:“我是病友中的幸存者,中医中药救了我的命。”中医中药所特有的整体观念以及辨证论治思想充分显示了其在治疗艾滋病这种全身获得性免疫性疾病中的优势。

中坦两国于1964年4月26日建交,建交后两国政府关系融洽,中国政府曾多次派遣医疗队赴该国执行医疗任务,因此,两国人民的友谊逐渐加深。1987年坦桑尼亚艾滋病患者数目呈急剧增长趋势,有鉴于此,坦桑尼亚与中国政府达成意向,希望中方派出中医药专家赴坦应用中药治疗艾滋病,以解决当地缺医少药的问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坦桑尼亚卫生部签署了协议,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与坦桑尼亚莫西比利国立医院合作开展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这个项目成为北京地区第一个中医中药的国际性合作项目,同时也是中国第一次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其合作项目成立宗旨是利用中国中医药的丰富经验和优势,寻找有效的治疗艾滋病的方药,解决坦桑尼亚和发展中国家艾滋病的治疗问题,为全球性防治艾滋病工作做出贡献。以中坦专家联合成立艾滋病项目小组的形式,中方任组长,坦方任副组长,负责在坦开展艾滋病的治疗和科研工作,用中医药治疗坦桑尼亚艾滋病患者的形式,寻找治疗艾滋病的有效中医方药,每3年为一期。坦方提供专科门诊、确诊的艾滋病患者及住房等,中方提供专家及诊疗技术、中药及观察用免疫试剂。

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与坦桑尼亚国家医院签署开办艾滋病门诊部备忘录。——引自:刘鸿泽:《第三次高潮》,北京,19972.中坦合作治疗艾滋病过程

1987年,两国政府就治疗艾滋病合作项目达成协议后,双方对此项目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责成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派出最好中医专家组赴坦桑尼亚。北京1991年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列为国家“八五”攻关重点课题,在研究经费上给予了较大支持,同时形成了合理协作组,赴坦中医专家积极收治艾滋病患者,并尽可能地收集完整的大数量艾滋病病例,将早期艾滋病患者、中期艾滋病患者以及晚期艾滋病患者详细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等客观数据反馈回国内,再由国内知名临床专家与赴坦专家集体讨论,最后确定治疗复方,试治于坦桑尼亚艾滋病患者。如从1991年1月至1995年12月,共收治艾滋病患者549例,其中检查资料完整者437例。1989年4月至1991年4月,治疗所用中医处方为801、802、803、806、809、810、901、生脉饮、六君子汤9个方剂,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58例。结果显示显效3例,有效36例,部分有效24例,无效95例,总有效率为39.87%。1992年2月至1993年10月,治疗处方为中研1号、中研2号、中研3号、809、802等5个方剂,试治于187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结果显示显效7例,有效12例,部分有效72例,无效96例,总有效率为48.66%。1993年9月至1995年2月,应用中研1号、中研2号和中研3号治疗195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结果显示显效10例,有效48例,部分有效44例,无效39例,总有效率为52.31%。

中国艾滋病专家在坦桑尼亚中坦联合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基地诊治患者。——出自:《中国中医药》,北京

应用中药治疗艾滋病是一个逐渐探索和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坦方与中方中医专家通力合作,同时,坦桑尼亚上至卫生部长、卫生官员、莫西比利医疗中心院长、传统医学研究所所长,下至一般医学教授、医务人员以及医院各类管理人员,无不对中方专家给予工作和生活上的关心和支持。由于中方治疗艾滋病所取得的成效,使他们对中国传统医学治疗该病产生了信任,主动介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接受中药治疗。此外,经常有一些坦桑尼亚周边国家如乌干达、肯尼亚、赞比亚等国家的医务人员、卫生官员、患者或就艾滋病进行探讨或接受治疗,有的希望中国医生能到他们国家进行医疗活动。艾滋病门诊不仅是中坦两国人民友谊的桥梁,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坦桑尼亚卫生部长接见了在坦工作的我国中医治疗艾滋病专家。——引自:《中国中医药史通鉴》,北京3.取得的成就

从1987年合作开始至2016年,总共派出8批70多位中医专家赴坦桑尼亚。建立了中坦协作组临床研究点,制订了研究计划和临床疗效标准,总结了大宗临床病例,并发现8例血清抗体阴转;开发出克艾可、中研1号、中研2号和艾通冲剂。中国中医专家组是非洲唯一的中国正规中医专业队伍。由于治疗艾滋病的需要,许多当地人向中国医生学会了煎汤药,嚼大药丸,冲服颗粒剂等。艾滋病患儿常对中国医生说“DAWATAMU”,其斯瓦西里语的意思是“中国药好”。当地人都知道中医专家组的医生是具备中国国家级水平的医生,所以经常上门询医问药,包括坦桑尼亚卫生部部长也请中医专家组帮助他们管理、规范在坦的私人中医药诊所和当地传统医药,推动了中医药在坦桑尼亚及非洲的传播。

第一批赴坦中医专家吕维柏教授对中药治疗艾滋病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在大量病例分析之后,坚信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的广阔前景。他参加了1989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传统医学与艾滋病国际研讨会,在大会上交流了用草药治疗研究艾滋病的情况(如紫花地丁、金银花、甘草甜素、栗树胺等的体外筛选与临床应用情况)。之后吕维柏教授分别参加了1989年、1990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6年、1998年召开的第四届、第六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艾滋病国际交流大会,并在大会上就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与多国专家进行广泛的交流,使国际提高了对中国传统医学在艾滋病防治优势的认可,推动了中医药在各国的传播。此外,多次接受国外电台、报社等新闻媒体采访,如曾在国内接待过澳大利亚、意大利、德国、英国、西班牙电视台录像采访;英国路透社、美国之音记者两次进行过采访报道。通过新闻媒体扩大和加深了世界各国对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的了解。与此同时,吕维柏教授多次通过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国际针灸培训中心这个对外交流的窗口,进行中医治疗艾滋病研究进展的专题讲座,有效地宣传了中医中药在治疗和预防艾滋病上的优势。

吕维柏教授在多年从事艾滋病研究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宝贵的临床实验数据与病例。近年来,出版了《中医治疗艾滋病研究论文汇编》《艾滋病中西医防治学》《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法文版)》《艾滋病人的希望》《艾滋病临床病例图谱》等专著并且发表了数十篇专业论文,在国际上颇有影响。

1995年12月,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和环球艾滋病基金会联合召开的北京艾滋病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法国艾滋病权威蒙泰尼埃参加了会议并做了学术报告。这是中国在国内首次举办的艾滋病国际学术研讨会,它开创了传统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先河,扩大了传统医学在非洲的影响。

2006年7月18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与坦桑尼亚莫西比利医院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在京举行。时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曹洪欣,坦桑尼亚卫生与社会福利部常务秘书(副部长)希尔达·奥西·公德雅,坦桑尼亚驻华公使奥古斯汀·恩戈亚尼,坦桑尼亚卫生部医政司司长安东尼·贝兰根,坦桑尼亚国立卫生院助理院长罗西娜·利皮奥加等出席了签字仪式。

曹洪欣和希尔达分别代表本国在《关于继续开展运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第七阶段合作备忘录》上签字。该合作项目是从1987年开始进行的,以3年为一个阶段,第七阶段中方将派遣专家携带相应药品赴坦桑尼亚,与坦方人员共同进行艾滋病的防治及研究。第七阶段的合作期限自2006年7月18日至2009年7月18日止,为期3年。这一阶段合作除前述内容外,双方还商定在坦桑尼亚建立中坦传统医学中心,提供对艾滋病以及其他疾病的医疗服务。这一个阶段就是我前往非洲的时期。——部分内容引自:《中国医药报》北京甫寸之坦桑尼亚(作者甫寸在坦桑尼亚期间新华社的专访和报道)通讯:探索中医治疗艾滋病的途径新华网 达累斯萨拉姆7月18日专电(记者郭春菊)

在位于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东北城区的“莫西比利”国立医院,有一个医疗专家小组,他们运用中医疗法探索诊治艾滋病的途径,并提供其他医疗服务,成为坦桑医疗界和普通百姓了解中医药的窗口。

据该院中医组组长白文山介绍,随着2004年底坦桑政府对艾滋病患者开始免费提供西方国家援助的艾滋病抗病毒药物,目前中医治疗组的患者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人群为主,还有部分难以耐受抗病毒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

白文山说,中医药对延缓患者由HIV感染进入艾滋病期,改善抗病毒药物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但目前中医组也面临着加强技术力量和增加投入的问题。“莫西比利”国立医院副院长罗希娜·利皮尤加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1987年,运用中医疗法诊治艾滋病项目在坦桑尼亚开始实行,当时还没有治疗艾滋病的其他药物。西方国家援助的艾滋病抗病毒药物引入后,一部分艾滋病患者开始接受西药治疗,但仍有一些患者继续接受中医治疗,并取得一定成效。

利皮尤加表示,当前应加强在坦桑尼亚宣传和推广中医,让更多患者和医生了解中医。此外,中国医生还可以与当地医生合作,开发坦桑尼亚本地草药的应用。

据了解,截至目前,共有54名中国医学专家在“莫西比利”国立医院工作过,收治过1054例艾滋病患者或HIV感染者,其中75%的人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此外,由于在坦桑尼亚哮喘和皮肤过敏等疾病对中医药有很大需求,根据中坦双方于2006年7月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双方将联合在坦桑尼亚建立中坦传统医学中心,增设非HIV疾病收费门诊。

在中医组的诊室里,记者看到一名小女孩和她的妈妈来看病。女孩的妈妈罗斯是公务员,她告诉记者,她是这里的常客,已经来过多次了。她对中国医生印象很好,觉得中医疗效不错,价格合理。除了女儿和她本人在这里接受治疗外,她还介绍朋友来这里看病。

中医组有经验丰富的医学专家,也有朝气蓬勃的年轻医生,他们都有着极高的工作热情。随着中坦双方在医疗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医疗合作项目得到落实,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医治疗艾滋病的科研项目将进一步得到加强,中医之花也将在坦桑尼亚开放得更加绚丽多彩。(新华网网址: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09-07/19/content_11732869.htm)甫寸之坦桑尼亚——中坦传统医学中心门诊一、坦桑尼亚莫西比利国立医院概况

这是莫西比利医院(Muhimbili National Hospital)的官方网站:http://www.mnh.or.tz/

坦桑尼亚莫西比利国立医院的起源可以回溯到1910——1920年,那时候,大家都知道有一个斯瓦希里医院,后来在1956年它的名字被改成了Margareth公主医院,1961年坦桑尼亚独立,医院的名字变成了莫西比利,再到1976年的时候还被称作莫西比利医学中心。

2000年,国会通过决议,2004年11月实现莫西比利医学中心分离成莫西比利国立医院(莫医)和莫西比利大学卫生学院,现在的莫西比利卫生保健医科大学。

医学中心和大学的作用在于让医院在2015年成为非洲一座质量可靠、卓越的医疗卫生保健综合性医院。提供有助于临床教学的硬件和软件,让医生和医疗保健辅助人员得到锻炼和提高。目的是让莫医成为非洲的科研强院,吸引人才,在有限的财力情况下,通过人事制度的关注,而促进医疗卫生保健工作的改革。

莫医是国立中心医院和大学的教学医院。拥有1500张床位,每周可以接诊1000~1200人次的门诊患者,可以容纳1000~1200人入院治疗。

莫医拥有2700名在职职工,其中包括300名临床及专科医生,900名注册登记的护士和支持手术的雇员。它一共分为7个主要部门董事会:临床服务中心、护理部及质控中心、临床支持服务(应该是后勤)、人力资源部、财务规划部、技术服务、信息通讯中心,再细分为25个部分和106个单元。——来自医院官方网站,翻译:李博二、从驻地到莫西比利医院的路

Dar er Salaam的街道与北京大相径庭,更像是一种乡间小路,并不是四四方方,一览无余,而是蜿蜒曲折通向神秘的远方。车辆靠左行驶,岔路口转弯时,转弯车辆绝对让行直行车辆。达市没有一条笔直的道路,总是拐来拐去,忽然出现世外桃源。路边郁郁葱葱,不时就会行驶到海边,倏忽就回到了灌木旁,再一眨眼,就是晃过了几棵椰子树。

从驻地出发右转,门口是Chole Road,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当看到海边的时候就是我们第一次要右转弯的丁字路口。

从海边飞驰而过,我最喜欢穿越这片椰子林,高高的椰子树在风中摇曳,似乎每天在为我守候希望。而远处的海也在诉说着这条路发生的故事。而在海边行走,似乎可以让心沉浸海水,平静中,感受蓝色的幻想,让海浪与你作伴。

穿越滨海公路,就进入了这条小路,蜿蜒曲折。

而路的尽头我们就上了达累斯萨拉姆的三条主干线之一的Bagamoyo Road。

这座桥是重要的定位标志,称之为日本桥。

过了日本桥右转,我们就从Bagamoyo Road拐到了UN Road(因为这条路上有很多联合国的派驻机构)。

再直行一段时间右转,就会进入莫西比利医院的区域。

医院的大门实在不怎么起眼就这么一个普通的门,就开进了坦桑尼亚最大的国立莫西比利医院。

一进门看到的这座楼就是美国援建的实验楼。

到了这里我就要下车了,我上班就在这栋楼里面,马上就要上班了。这栋楼包括儿科病房,急诊室和我们中医门诊部。三、工作地点-中坦传统医学中心门诊部

门诊楼,包括儿科病房,以及急诊室在一起。

门口的另一边停着很多急诊床。进入大楼的急诊大厅,挂着现任总统的照片。

穿过这个大厅就到了我们门诊诊室和药房的区域。

诊室明亮而整洁。我就在这里接诊患者。

包括艾滋病患者和其他普通患者。

一起工作的还有我们的坦方负责人专职翻译Naomi医生,她1973~1978年在中国北京大学医学部留学五年,精通英语、当地的斯瓦希里语以及中文,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和了解,也熟悉中医的疗法和中国的文化。

很高兴在这里,可以有一个轻松的环境诊治患者,有我们的护士专人负责引导患者,管理病历,为患者交费取药,以及负责解释药物的服用方法等。我只要坐在那里,认真接诊,专心考虑患者的病情就好了。

中坦传统医学中心的门诊主要包括两个项目部分,简单而言就是免费部分和收费部分。

免费部分是中国和坦桑尼亚政府进行的将近30年的合作项目——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项目,目前已经研发了多种成药,来门诊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经过中医组专家的辨证论治分型,选用不同的成药,由中方和坦方联合免费治疗。我们来了以后,只要根据症状、舌苔脉象辨证为阳虚、气虚、血虚等,分别发放艾宁颗粒、中研1~4号,部分患者兼有其他症状的加用汤药或者成药治疗。

收费门诊是2007年开始的,可以为坦桑尼亚及其在坦的各国人员,包括中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外交官及中资机构的人员提供中医药保健和治疗,具体包括中成药,可以选用汤药或者免煎的颗粒剂,以及针灸、耳豆治疗。四、在莫西比利医院出诊与临床科研感悟

每天的门诊总是来来往往不同的人,能够见到他们,是我在万里之外的缘分,我尽量记得他们每一个人,希望能够通过我的思考和东方的智慧,为他们解决病痛。

每一个门诊患者我都认真对待。无论效果怎样,都会在我的脑海中,也在莫西比利医院的中坦传统医学治疗中心,留下我的印迹。

在坦桑尼亚出门诊和国内是不同的。我不必为维持秩序而费心,也不用半天面对30多个患者,更不用为了解释如何用药而浪费口舌……

我只要专心思考病情,遣方用药即可,并通过详细的询问和沟通交流,准确把握病情,给出针对性很强的建议和处方,并记录自己的用药和思考。

在这里出门诊,真是医生的天堂,可以有效合理地发挥医生的特长,给医生一个自由和信任的空间,充分体现医生诊疗的价值。

这边的诊疗并不匆忙,一上午不会超过10个患者,所以,我可以轻松面对,并且充分考虑,详细解释。

我的第一个患者,是个很有气质的中年男子,很客气地和我握手,门诊的Dr Naomi告诉我,这是我们莫西比利医院急诊科的主任(病情见后面的详细记录)。

我很高兴能和他们本院的医生做个交流和沟通,接受我的诊疗。作为坦桑尼亚最大的国立中央医院,在这里每一个医生都举足轻重,他们会对本国医学的交流和学术,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也是非洲高素质的人群。通过给他们进行诊疗,找到中非医学交流、文化交流的切入点。

如今的患者包括本院的急诊科主任,还有来自乡下的朴实的坦桑尼亚大妈,更有奔忙的爽快的小伙子。他们每个人都充满着期待,同时我也认真记录着他们的病情,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他们处方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般我在这里,第一次来看病的患者的接诊时间大约是30~40min,我们可以进行深度的沟通,我为他们撰写详细的病例。在轻松的环境中,可以达到最佳的诊疗效果。

出诊一年来,估计每次门诊10人左右,1周3次门诊大约30人,1个月大约100人次,这样算下来,这一年来,我共计接诊1200多人次,艾滋病患者大约占1/3,其余的以内科杂病为主,还有妇科、儿科的疾病。

诊治的患者,我都潜心思考,客观记录变化。

积累一个一个的病例,无论是成功治好的,还是效果不理想的,都希望从中找到进步的阶梯,以利于更好地为患者解除病痛。

非洲人对于中药还是非常敏感的,疗效往往不错,而且在门诊,我只能够使用中药。我的估计,除了艾滋病,不计病种,大约5%的患者可以达到痊愈,20%的患者有明显好转,50%会有一半以上的好转,剩下的15%好转不多,而10%没有效果。

病种包括:卒中,面瘫,呼吸道感染,哮喘,心力衰竭,冠心病,胃溃疡,肾结石,肥胖症,糖尿病,不孕症,月经失调,小儿厌食,小儿遗尿,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小儿发育迟缓等多个方面。

门诊结束了,而回到驻地,就要整理今天艾滋病的情况,按照科研计划,进行总结和整理。

临床科研经过一年半的观察,在非洲期间一共发表两篇艾滋病方面的临床科研论文。于《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1年10月第33卷第10期,发表《艾宁颗粒治疗艾滋病感染者18例疗效观察》;于《中医学报》2012年第27卷第2期,发表论文《艾宁颗粒治疗坦桑尼亚HIV/AIDS临床研究》。思考:

当前世界对于中医药的需求日益增大,需求日益迫切,中药的治疗已经逐步被接受,可以考虑在坦桑尼亚、非洲以及世界进行一下项目的开发和深化:

第一,加强中医药治疗杂病的力度,扩大中医门诊。

第二,辅助坦桑尼亚政府进行当地草药的开发与整理,当地有很多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是没有人来整理,政府财力紧张,重视不够。

第三,开展针灸和耳穴治疗及培训,耳针具有疗效好、无不良反应、无创治疗、携带方便等优点,是中医药理论和现代生物全息理论的结合和升华。

第四,对于艾滋病的上千个完整的病例记录,应该仔细总结,进行归类整理,不少患者已经死亡,而更多患者观察多年,从中整理并按照既定的方案进行研究,继续发表相关科研论文。

第五,进一步加大对艾滋病的研究,更好地修正科研方案,增加投入和研究,并将科研成功逐步转化成新药进行开发。

这几方面的开展都具有广阔的前景,具有深远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如果运作顺利,可以带来很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李博(甫寸)于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市Muhimbili医院非洲儿童眼中的中国医生——小儿湿疹的中医药治疗甫寸诊疗过程

题目其实是一张照片的名字,征得他母亲的同意,我在门诊拍摄的。从清亮的眼睛中,分明看到了非洲儿童的真诚。

这是我的患者群中年龄第二小的小患者,却是眼睛最大的小患者,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眼睛特别的大,圆溜溜的,虽然不说话,可是他的眼睛如同有千言万语。似乎你可以通过他清澈的眼神,看到他眼中的我——坦桑儿童眼中的我——中国医生。

患儿杰森,初诊时间是2008年6月26日,现在距上次看病时1个月了。小杰森是2007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坦桑尼亚当地家庭。小杰森主要的问题是出生1年后全身的皮疹持续一年反复发作。

我仔细看了他的皮疹,主要出现在四肢及背部,没有明显的规律。皮疹主要是起皮脱屑,没有红色的斑丘疹,脱屑为白色,感觉很痒。

导致加重的因素有天气变热的时候,以及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这一点是湿疹发作的特点。

小杰森的胃口不太好,奇怪他还长得挺壮实的。睡眠情况也一般,大便经过检查有蛔虫,已经开始服药治疗。

我问了一下他妈妈,出生的情况,是“足月顺产”,但母乳比较少,并且查了HIV是阴性的。非洲坦桑尼亚的艾滋病感染率是大约10%,也就是说,大约10个人里面就有1个是艾滋病感染者,所以,对于艾滋病,也在积极努力地进行预防,故很小的孩子,有时候也在检查这个项目。中医辨证要素

我看了他的舌脉,杰森出奇的配合,其他小朋友有的不听话,不给我看舌头,我只好跟他们做鬼脸。杰森和他们不一样,乖乖地伸出了他的小舌头,非洲小孩子的舌头和亚洲一样,舌体正常,舌的颜色淡红,薄薄的白色舌苔,没有什么异常。但面色就不太好判断了,总不能各个面色黧黑,都是肾虚吧,这个时候,我想应该参考其他的辨证,或者只能“主要看气质”了。随后看了他的指纹。中医对于3岁以下的儿童不按脉,要看小儿的食指指纹,“紫热红伤寒,浮沉表里间,淡滞定虚实,轻重查三关(风气命)”,这一点也让我犯了难,无论是紫色还是红色,这黑黑的皮肤,岂不所有的颜色都被这个皮肤覆盖啦。硬着头皮,拿起他的小手仔细端详,还好,手的背面是巧克力黑,正面却是鱼肚白,他们肤色黑,但是皮肤还是很细腻的,所以仍然能够看到指纹。隐藏在风关,淡红色为主,属于比较正常的范围。循证思考与沟通

当前的诊断是小儿湿疹,结合循证医学的三要素——当前的最佳证据,医生的经验和患者的价值取向。根据与他妈妈的交谈,我考虑这个皮疹主要病因是非洲湿热的气候,以及喂养失当造成的,和母乳喂养少有关,并带有一定的精神因素,身体的敏感性。中医认为风邪郁于皮肤,风湿热相搏,导致皮肤的瘙痒和脱屑。遣方用药

考虑再三,我决定以过敏煎为主,并且加味以疏风止痒,清利湿热。方药组成:柴胡6g,乌梅10g,五味子10g,陈皮10g,白鲜皮10g,桑叶10g,牡丹皮10g,金银花10g,连翘10g,地肤子10,炙甘草3g。以上药量,小儿减半,3剂分为6天服用。用药思考

过敏煎——由柴胡,乌梅,防风,陈皮,甘草组成。

过敏症状多表现为免疫反应过激,有时会和情绪因素有关,外界主要是风邪为患,一般认为是肝阴不足,感受风邪。肝体阴而用阳,故治疗多考虑柔肝养阴为主。君药为柴胡、乌梅,一收一散,柔肝养肝;臣药为防风,疏风固表;佐药为陈皮,轻轻理气促脾胃生化之源;甘草调和诸药,并且酸甘化阴而柔肝。

小儿多热,减去本方中的风药——防风,由金银花、连翘代替清热疏风;桑叶、牡丹皮为伏邪所设;而白鲜皮和地肤子考虑为皮肤病专药,疏风止痒。后效评价

过了1个月,今天是7月24日,患儿再来门诊,皮肤疾患已经大部分消失,不再有痒并且搔抓的情况。仅仅是右下肢踝部有皮肤破溃,周围偏红,考虑是一个局部的感染,和前面的疾病不是一种情况。

杰森的母亲很高兴,我也很高兴,决定效不更方,继续吃1个周的药,巩固治疗即可停药,同时我给他开了1支红霉素软膏,外用踝部。我想,这个可爱的非洲小孩很快会康复了。甫寸感悟

这是我的第5个小患者了。希望我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印象,让非洲儿童眼中的中国医生,能够传递一份大洋彼岸的真诚。在遣方用药方面,很多孩子的湿疹,往往和三个因素有关:①母乳喂养少,免疫不足,缺陷形成身体的过敏,根据不同的基因,有的在肠道形成肠易激综合征,有的在皮肤形成湿疹或者皮炎,有的在耳鼻喉发展为过敏性鼻炎;②环境潮湿,身体内环境也潮湿,如果脾虚不能运化,就会出现内外相合,出现湿疹;③情绪不佳以及喂养不当,以及担心孩子着凉而过多的添衣服出现内热发于表。

对于非洲的小孩子,除了这些原因之外,还有重要的原因,就是非洲人的体质,皮肤的结构不同,以及生活习惯随遇而安,并不是那么注重卫生,从饮食到生活,洗澡少,吃饭也多以手抓为多,感染、病邪侵入的机会较多。

针对这个这些不同的情况,对于已经没有母乳喂养的孩子,这个免疫缺陷已经形成,但不必担心,因为人体的强大,可以在逐步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修复;而对于环境潮湿,需要不断地利用排汗系统进行疏导,也就是多锻炼;关于喂养的情况,需要减少糖分高的食物摄入,例如巧克力之类;同时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认为对他好,就进行“爱的绑架”,这也是形成小孩子情绪不良的原因。对于非洲卫生的总体情况,需要不断地和当地患者沟通,因为咱们认为的卫生级别和当地人认为的不一样,要让当地人意识到,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澡,会减少疾病发作。

已经形成的状态,可以通过逐一的对策进行,汤药以疏肝健脾化湿为主,可以通过健脾为核心,来增强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排除身体的湿气,自然可以恢复了。知识链接王氏保赤丸在儿科疾病中应用

王氏保赤丸原名王氏万应保赤丸,系根据清代道光年间(1840年左右)南通潘子头庆和春药铺,著名中医师王胪卿先生祖传秘方精制而成,疗效卓著。1957年,王胪卿之嫡孙,北京中医学院王绵之教授将王氏保赤丸祖传九世秘方献于国家,并亲传制法,由他家乡的南通制药厂独家生产。可以治疗的疾病包括:小儿乳汁疳积,痰厥惊风,喘咳痰鸣,乳食减少,吐泻发热,大便秘结,四时感冒以及脾胃虚弱,发育不良等症,通过现代药理学、药效学研究发现,组方中大黄、黄连、川贝母等诸药合用,既能止泻,又能通便,既能消积,又不伤胃。

我在非洲坦桑尼亚治疗诸多小儿疾患,多选用王氏保赤丸,它已进入了国家援外采购名单。我在使用时发现其特点是,对于小儿疾病疗效不错,对常见的小儿肺系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都有帮助,特别能双向调节,促进新陈代谢,祛邪不伤正,很多儿科疾病均可以选用;同时,剂型非常好,利于小儿服用。

儿童及成人以温开水口服。乳儿可以哺乳时将微丸附着于乳头上,与乳液一同服下,若哺乳期已过,可将丸药嵌在小块柔软易消化食物中一起服下,每日2次。6个月以下的患儿,每次5粒;6个月~36个月的患儿,每次6~36粒(每超过一个月加1粒);2~7周岁的患儿,每次0.1g~15g(40~60粒,每超半岁加5粒);7~14周岁的患儿,每次0.15g(约60粒);成年患者,每次0.3g(约120粒)。

在非洲使用期间,大部分的小儿消化不良、咳嗽、脾胃原因引起的湿疹、肠道湿热的腹泻、以及火热引起的便秘,大部分均能好转痊愈,没有发现不良反应。喜欢中国医生的坦桑尼亚小姑娘——大便失禁的中医药治疗甫寸诊疗过程

在门诊每天都能见到不同的当地患者,艾滋病的,内科杂病的,有的是政府工作人员,也有一般的普通老百姓,很多人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对中国医生都非常的友好,尤其是这个小姑娘,非常喜欢中国医生。

她一进门诊屋子的门,就引起了我们的关注,特别的头发,可爱的表情,让我们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她。头发辫子和面庞,一眼看去就是一个典型的非洲小姑娘。

她妈妈给我们的医生护士说,她问了好几回,为什么她自己没有出生在中国。

坐在我面前,也是很乖巧听话的,羞涩的大眼睛时不时地眨一眨,充满了天真的笑容。握一握她的小手,似乎感觉得到稚嫩的温柔,为你的心灵挥洒阳光的雨露。所不同的是,她的小手是黑珍珠。

小女孩出生于2003年,今年只有6岁不到,她妈妈说,她是足月正常分娩,从出生以来,就患上了一种奇怪的病症,无法控制自己的大便,常常是不知不觉中,就会有大便排出,痛苦非常明显,真不敢想象。做过的各种检查都是正常,包括大肠造影等,而服用当地的传统草药,没有收到满意的效果。

我和小女孩说话几句,也可以感觉得到,这个小女孩,还是有些胆小的。她妈妈也说,多方求医,目前大家认为,心理因素占了不少的比例,希望我能够用中医药对她有所帮助。甫寸循证思考

很喜欢这个小姑娘,我也希望能够如愿以偿地帮助她恢复健康,但是,客观地讲,有比较大的难度。第一,这个病症我首次遇到,如何下手尚没有思路;第二,如果是肛周的神经损伤,或者是心理因素导致的习惯,很难通过中药来恢复,必须加上心理疏导;第三患儿年龄幼小,尚不知可否有依从性坚持服药。

但是,我也是有信心的。第一,患儿喜欢中国医生,应该就有很强的依从性,与中药的苦相折,可以听从医生的建议;第二,小儿为纯阳之体,生长旺盛,希望能够通过我的调理,利用自身的生长,恢复正常的新陈代谢。中医辨证思考

看了她的舌苔,并为她把脉。我认为她“舌淡苔白,脉滑数”,考虑属于神经性大便失禁,应该属于中气不足,肾失固涩。遣方用药

所以我使用了著名的补中益气汤并加味补肾。中医认为,肾司二便,肾不足则二便失司。处方如下:黄芪10g,白术10g,陈皮10g,升麻10g,柴胡10g,当归10g,制附子3g,肉桂6g,熟地黄10g,枳壳10g,乌梅10g,甘草3g。5剂,颗粒剂,分10日服。用药思考

以补中益气汤为君,升提一身之气,健脾和中,以益生化之源,促进身体生长,助患儿稚阴稚阳的生长。加入附子、肉桂、熟地黄,在补养后天的基础上滋养先天之肾阴肾阳,补充命门之火;枳壳之意,意在拒绝呆补峻攻,轻轻宣散;乌梅、甘草酸甘合化为阴,柔肝入厥阴经,利于肝肾同补,调和诸药。后效评价

经过1个月的治疗,第1周没有什么效果;第2周可以减少大便次数,每天一次不自觉的排出;而第3周,可以逐步控制了,但不是全部;最后1个周后,达到部分大便可以感知和控制。甫寸感悟

自行医以来,疑难杂症随处可见,在非洲更是经历了很多,是课本上见不到的病症。切记不可陷入思维定势,而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来感知患者的病气和症结所在。

从病情的蛛丝马迹来看,推测可能和小姑娘受到惊吓,或者是一个什么刺激有关,肾气受扰,进而出现的排便习惯的改变。中医认为肾司二便,如果出现了大便不好的问题,往往是肾气虚导致的。解铃还须系铃人,找到心里症结,并使用中医的补肾益气的方法,还原身体的力量。

上学期间,和郝万山教授的交流,曾经聊起“肾在志为恐”,他当时举例是当年台湾地震引起当地小鸡不发育,他回北京后给那边邮寄六味地黄丸的趣谈。对于这个小女孩来说,可能是受到了惊吓,由情志导致肾气的受损出现肛门括约肌开合不良。另外《素问·举痛论》:“恐则气下。”也是解释大便失禁的重要理论。

此案例跟中医基础理论“肾在志为恐,开窍于二阴”有关,过度恐惧则气机下行,肾气不固,失于封藏,而致二便失禁。这是经常出现的一个客观事实,也是古人用来解释恐惧引起二便失调的原因。

如果今天来看,这是一个极度恐惧后出现的肾上腺素分泌失调导致的结果,不同的机理,阐述一个现实,那就是,恐惧的情绪会导致大便失禁,而后遗效应也会出现大便失控。在治疗方面,以补肾健脾为主,调动身体的激素分泌以及疏导心理症结,达到恢复肛门功能的作用。知识链接补中益气汤

黄芪  18g

炙甘草 9g

人参  6g

当归  3g

陈皮  6g

升麻  6g

柴胡  6g

白术  9g

补中益气汤,出自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的《脾胃论》,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原方用治饮食劳倦、内伤发热之证,即“甘温除大热”。近现代,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范围逐渐扩大,除气虚发热及消化系统疾病外,其余凡辨证为脾胃气虚证及气虚下陷证者均可选用。

●气虚发热 名老中医易希园老先生师古而不泥于古,临证善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各种疾病,易老曾经用补中益气汤加地骨皮15g,治疗长期低热,西医多种抗生素无效的女性患者,7剂而愈。此为东垣所述之“甘温除大热”之法。

●脏器下垂 名中医赖良蒲遵古人“下陷者升而举之”之义,善用补虚收脱之法治疗子宫脱垂,以补中益气汤为基础方。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分为虚寒、热两型,30天为1个疗程。虚寒型以大剂补中益气汤加五味子为主,腰痛加桑寄生、炒杜仲;带下加萆薢、煅牡蛎、鹿角霜。虚热型用补中益气汤加龙胆草、牡丹皮、栀子。

●重症肌无力 周绍华老先生善用补中益气汤化裁治疗神经科多种疑难杂症,如重症肌无力、偏头痛、眩晕、神经症等。如治疗重症肌无力(萎证)常用基础方:炙黄芪30g,炒白术12g,升麻10g,党参12g,当归12g,陈皮l0g,柴胡10g,炙甘草10g,仙茅10g,淫羊藿10g,紫河车10g,补骨脂10g。加减法:伴眠差加炒枣仁、远志、茯神,舌红苔黄加黄芩、栀子,便秘加火麻仁、肉苁蓉,怕冷加附子、肉桂,气短加黄精,腰酸加狗脊、杜仲。周老临床应用该方时重视抓主症,只要具备遇劳加重、神疲倦怠、面色㿠白、舌淡苔白、脉象沉弱即可应用。原始病历记录TCM Management for Copracrasia of Psychological Factor

Surname:C*

Date of Birth:2003 year Sex:Femalend

First visit:2 June 2009

Chief complaint: Inability to control stool for 5 years.

The parent complained that she can not control the stool from her birth and voids about twice a day.She received the local treatment therapy but the trouble has still been there.The intestinal crassum opacification and other examination tests were normal.She is a full term normal delivery.So the reason of the disease was thought to be psychological factor.

Laboratory examination:All normal.

TCM examination:Tongue,red with white coating tongue.

Pulse: Huan Shuo (Slide and Fast).

Diagnosis:Copracrasia of psychological factor

TCM diagnosis:Insufficiency of middle-warmer energy and non-consolidation of renal qi

Therapy:Strengthen the middle warmer and benefit vital energy and invigorate the Kidney.

Prescription:Buzhong Yiqi Tang.续表

5 doses were given to be taken 1 dose per day,oral medication twice a day.th

The second visit:16 June 2009

Had taken last medications,the girl’s trouble have not changed.

The dosage was not enough and deficiency of liver-QI,so change the medicine herbs and add the dosage.

Prescription:Buzhong Yiqi Tang and Decoction for Warming Liver.续表

6 doses were given to be taken 1 dose per day,oral medication twice a day.

It is better for the girl to receive the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and light back massaging along the spinal process.

By the end of June the patient had improved a lot and could empty her bowels in morning and could stay to the evening without soaking the pants.爱郁闷的女孩——乳腺增生的中医药治疗甫寸诊疗过程

前些日子,在门诊遇到这样的一个女孩,以前她来找我看过腹痛和咳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次来门诊,主要是乳腺的问题。

她说,其实以前来看病的时候,就有这个问题,2个月以前,就发现有乳房的硬结,在双侧乳房。这两个月,肿块并没有增大,也不疼,所以没怎么注意,其他的病好了,今天就来看看这个毛病吧。

我对她有印象,主要是她的肤色和其他人不同,近乎棕色皮肤,而且是一个很漂亮的女孩,英语说得也好,气质不凡。给我的感觉,她应该是白领,很快乐阳光的女孩。而乳腺增生,我不敢相信,这个大部分由肝郁气滞导致的疾病会降临到她的身上。循证思考和沟通

于是,在门诊我问她,你平常容易生气着急吗,有不高兴的事情吗?她看看我,不怎么说话了,眼睛低下去,似乎要掉下泪来。我赶紧打岔,问她一些月经的问题,还好,她稳定了一下情绪,开始跟我说,平时非常不高兴,经常着急生气,工作压力也大,很显然,这是主要的病因了。

乳腺增生近年来在繁忙的中国有年轻化的趋势,没想到在休闲观念非常强的坦桑尼亚也有这么年轻的乳腺增生患者。

乳腺增生,属于外科疾病,需要医师当面诊查,给美女做乳房触诊,我有些纠结,又是必须,于是我请门诊的Naomi医师共同为她做一个检查。

在国内男医生给女患者做乳房检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为愿意,一种为不愿意,而在非洲做私处的检查,患者都认为是天经地义,没有任何的迟疑,让我反而觉得不好意思。

患者小姑娘迅速暴露胸部(就是脱了上衣和胸罩),从形态上看,大小正常,我为她做了乳房触诊,可触及双侧乳房硬块,分别位于左侧乳房内上象限,右侧乳房外上象限,大约2cm×2cm,质硬,表面光滑,有轻度压痛,推之可移动少许。

根据症状和体征,基本可以判断是乳腺增生,为了更明确诊断,我们建议做一个乳腺的B超,明确位置、大小以及性质。

1个周后,B超结果显示,就是乳腺增生,但是数量和大小和我诊查的有出入。B超显示一共有4个地方,分别位于右侧乳房4点、11点,左侧乳房8点、11点方向(为了诊查的准确性,医生往往把乳房看作是一个以乳头为中点的表盘,明确病变所在的位置),大小为1.7cm×0.7cm或2.2cm×0.8cm。这样诊断就明确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