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什么(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3 08:33:25

点击下载

作者:胡军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哲学是什么(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

哲学是什么(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试读:

阅读说明

亲爱的读者朋友:

非常感谢您能够阅读我们为您精心策划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这套丛书是为大、中学生及所有人文社会科学爱好者编写的入门读物。

这套丛书对您的意义:

1.如果您是中学生,通过阅读这套丛书,可以扩大您的知识面,这有助于提高您的写作能力,无论写人、写事,还是写景都可以从多角度、多方面展开,从而加深文章的思想性,避免空洞无物或内容浅薄的华丽辞藻的堆砌(尤其近年来高考中话题作文的出现对考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及知识面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与自然科学知识可提供给人们生存本领相比,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显得更为重要,它帮助您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给您做人的道理。

2.如果您是中学生,通过阅读这套丛书,可以使您对人文社会科学有大致的了解,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可凭借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保证您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

3.如果您是大学生,通过阅读这套丛书,可以帮助您更好地进入自己的专业领域。因为毫无疑问这是一套深入浅出的教学参考书。

4.如果您是大学生,通过阅读这套丛书,可以加深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对一些经济、社会、政治、宗教等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可以提升自己的人格,开阔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己的人文素质。上了大学未必就能保证就业,就业未必就是成功。完善的人格,较高的人文素质是保证您就业以至成功的必要条件。

5.如果您是人文社会科学爱好者,通过阅读这套丛书,可以让您轻松步入人文社会科学的殿堂,领略人文社会科学的无限风光。当有人问您什么书可以使阅读成为享受?我们相信,您会回答:“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

您如何阅读这套丛书:

1.翻开书您会看到每章有些语词是黑体字,那是您必须弄清楚的重要概念。对这些关键词或概念的把握是您完整领会一章内容的必要的前提。书中的黑体字所表示的概念一般都有定义。理解了这些定义的内涵和外延,您就理解了这个概念。

2.书后还附有作者推荐的书目。如您想继续深入学习,可阅读书目中所列的图书。

我们相信,这套书会助您成为人格健康、心态开放、温文尔雅、博学多识的人。序一让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滋润心田北京大学校长

一直以来,社会都比较关注知识的实用性,“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一个物质匮乏、知识贫乏的时代来说,这无疑是非常必要的。过去的几十年,中国经济和社会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常常给人恍如隔世的感觉。互联网+、跨界、融合、大数据,层出不穷、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颠覆传统……。中国正与世界一起,经历着更猛烈的变化过程,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到以创新驱动发展的阶段。

中国是唯一一个由古文明发展至今的大国,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在近代史中,我们的国家曾经历了百年的苦难和屈辱,中国人民从未放弃探索伟大民族复兴之路。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学府,一百多年来,一直上下求索科学技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发展道路。我们深知,进步决不是忽视既有文明的积累,更不可能用一种文明替代另一种文明,发展必须充分吸收人类积累的知识、承载人类多样化的文明。我们不仅应当学习和借鉴西方的科学和人文情怀,还要传承和弘扬中国辉煌的文明和智慧,这些正是中国大学的历史使命,更是每个龙的传人永远的精神基因。

通俗读物不同于专著,既要通俗易懂,还要概念清晰、更要喜闻乐见,让非专业人士能够读、愿意读。移动互联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正在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碎片化地去寻找和猎取知识。我们真诚地希望,这套“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能帮助读者重拾系统阅读的乐趣,让理解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基本内容的欣喜丰盈滋润心田;我们更期待,这套书能成为一颗让人胸怀博大的文明种子,在读者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无论他们从事什么职业,都能满怀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都能展现出中华文明和人类智慧。

历史早已证明,最伟大的创造从来都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我们只有把科学技术、人文修养、家国责任连在一起,才能真正懂人之为人、真正懂得中国、真正懂得世界,才能真正守正创新、引领未来。2015年8月序二重视人文学科高扬人文价值北京大学校长

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

在新的世纪里,我们中华民族的现代化事业既面临着极大的机遇,也同样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要顺利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就是如何设法使我们每一个人都获得全面的发展。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学习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而且也得学习、掌握人文科学知识。

江泽民主席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良好的人文氛围,正如有些学者提出的那样,因为人文和艺术的教育能够培养人的感悟能力和形象思维,这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科学的知识对于我们来说要显得更为重要。我们迄今所能掌握的知识都是人的知识。正因为有了人,所以才使知识的形成有了可能。那些看似与人或人文学科毫无关系的学科,其实都与人休戚相关。比如我们一谈到数学,往往首先想到的是点、线、面及其相互间的数量关系和表达这些关系的公理、定理等。这样的看法不能说是错误的,但却是不准确的。因为它恰恰忘记了数学知识是人类的知识,没有人类的富于创造性的理性活动,我们是不可能形成包括数学知识在内的知识系统的,所以爱因斯坦才说:“比如整数系,显然是人类头脑的一种发明,一种自己创造自己的工具,它使某些感觉经验的整理简单化了。”数学如此,逻辑学知识也这样。谈到逻辑,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那些枯燥乏味的推导原理或公式。其实逻辑知识的唯一目的在于说明人类的推理能力的原理和作用,以及人类所具有的观念的性质。总之,一切知识都是人的产物,离开了人,知识的形成和发展都将得不到说明。

因此我们要真正地掌握、了解并且能够准确地运用科学知识,就必须首先要知道人或关于人的科学。人文科学就是关于人的科学,她告诉我们,人是什么,人具有什么样的本质。

现在越来越得到重视的管理科学在本质上也是“以人为本”的学科。被管理者是由人组成的群体,管理者也是由人组成的群体。管理者如果不具备人文科学的知识,就绝对不可能成为优秀的管理者。

但恰恰如此重要的人文科学的教育在过去没有得到重视。我们单方面地强调技术教育或职业教育,而在很大的程度上忽视了人文素质的教育。这样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掌握某一门学科的知识,充其量能够脚踏实地完成某一项工作,但他们却不可能知道人究竟为何物,社会具有什么样的性质。他们既缺乏高远的理想,也没有宽阔的胸怀,既无智者的机智,也乏仁人的儒雅。当然人生的意义或价值也必然在他们的视域之外。这样的人就是我们常说的“问题青年”。

当然我们不是说科学技术教育或职业教育不重要。而是说,在学习和掌握具有实用性的自然科学知识的时候,我们更不应忘记对于人类来说重要得多的学科,即使我们掌握生活的智慧和艺术的科学。自然科学强调的是“是什么”的客观陈述,而人文学科则注重“应当是什么”的价值内涵。这些学科包括哲学、历史学、文学、美学、伦理学、逻辑学、宗教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法律学、经济学等。只有这样的学科才能使我们真正地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自由、什么是生活的智慧。也只有这样的学科才能引导我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从而设立一种理想的人格、目标,并愿意为之奋斗终身。人文学科的教育目标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提供正确的价值观或意义理论,为社会确立正确的人文价值观的导向。

国外很多著名的理工科大学早已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科学的教育。他们的理念是,不学习人文学科就不懂得什么是真正意义的人,就不会成为一个有价值、有理想的人。国内不少大学也正在开始这么做,比如北京大学的理科的学生就必须选修一定量的文科课程,并在校内开展多种讲座,使文科的学生增加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也使理科的学生有较好的人文底蕴。

我们中国历来就是人文大国,有着悠久的人文教育传统。古人云:“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一传统绵延了几千年,从未中断。现在我们更应该重视人文学科的教育,高扬人文价值。北京大学出版社为了普及、推广人文科学知识,提升人文价值,塑造文明、开放、民主、科学、进步的民族精神,推出了“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为大中学生提供了一套高质量的人文素质教育教材,是一件大好事。2001年8月人文素质在哪里?——推介“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乐黛云

人文素质是一种内在的东西,正如孟子所说:“仁义礼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见於面,盎於背,施於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尽心上》)人文素质是人对生活的看法,人内心的道德修养,以及由此而生的为人处世之道。它表现在人们的言谈举止之间,它于不知不觉之时流露于你的眼神、表情和姿态,甚至从背后看去也能充沛显现。

要培养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首先要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创造了哪些不可磨灭的最美好的东西;其次要以他人为参照,了解人们在这浩瀚的知识、艺术海洋中是如何吸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第三是要勤于思考,敏于选择,身体力行,将自己认为真正有价值的因素融入自己的生活。要做到这三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会茫无头绪,不知从何做起。这时,人们多么希望能看到一条可以沿着向前走的小径,一颗在前面闪烁引路的星星,或者是过去的跋涉者留下的若隐若现的脚印!

是的,在你面前的,就是这条小径,这颗星星,这些脚印!这就是:《哲学是什么》《美学是什么》《文学是什么》《历史学是什么》《心理学是什么》《逻辑学是什么》《人类学是什么》《伦理学是什么》《宗教学是什么》《社会学是什么》《教育学是什么》《法学是什么》《政治学是什么》《经济学是什么》,等等,每册15万字左右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这套丛书向你展示了古今中外人类文明所创造的最有价值的精粹,它有条不紊地为你分析了各门学科的来龙去脉、研究方法、近况和远景;它记载了前人走过的弯路和陷阱,让你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它像亲人,像朋友,亲切地、平和地与你娓娓而谈,让你于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己的人生境界!

要达到以上目的,丛书的作者不仅要有渊博的学问,还要有丰富的治学经验和远见卓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走出精英治学的小圈子,为年青的后来者贡献时间和精力的胸怀。当年,在邀请作者时,策划者实在是十分困难而又费尽心思!经过几番艰苦努力,丛书的作者终于确定下来,他们都是年富力强,至少有20年学术积累,一直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有主见、有创意、有成就的学术骨干。《历史学是什么》的作者葛剑雄教授则是学识渊博、声名卓著、足迹遍及亚非欧美的复旦大学历史学家。其他作者的情形大概也都类此,他们繁忙的日程不言自明,然而,他们都抽出时间,为这套旨在提高年轻人人文素质的丛书进行了精心的写作。《哲学是什么》的作者胡军教授,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已获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在中、西哲学方面都深有造诣。目前,他不仅要带博士研究生、要上课,而且还是统管北京大学哲学系全系科研与教学的系副主任。《美学是什么》的作者周宪教授,属于改革开放后北京大学最早的一批美学硕士,后又在南京大学读了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

从已成的书来看,作者对于书的写法都是力求创新,精心构思,各有特色的。例如胡军教授的书,特别致力于将哲学从狭小的精英圈子里解放出来,让人们懂得:哲学就是指导人们生活的艺术和智慧,是对于人生道路的系统的反思,是美好的、有意义的生活的向导,是我们正不断地行进于其上的生活道路,是爱智慧以及对智慧的不懈追求,是力求提升人生境界的境界之学。全书围绕“哲学为何物”这一问题,层层展开,对“哲学的问题”“哲学的方法”“哲学的价值”等难以通俗论述的问题做了清晰的分梳。

葛剑雄教授的书则更多地立足于对现实问题的批判和探讨,他一开始就区分了“历史研究”和“历史运用”两个层面,提出对“历史研究”来说,必须摆脱政治神话的干扰,抵抗意识形态的侵蚀,进行学科的科学化建设。同时,对“影射史学”“古为今用”“以史为鉴”“春秋笔法”,以及清宫戏泛滥、家谱研究盛行等问题做了深入的辨析,这些辨析都是发前人所未发,不仅传播了知识而且对史学理论也有独到的发展和厘清。

周宪教授的《美学是什么》更是呈现出极为新颖独到的构思。该书在每一部分正文之前都选录了几则古今中外美学家的有关警言,正文中标以形象鲜明生动的小标题,并穿插多处小资料和图表,“关键词”和“进一步阅读书目”则会将读者带入更深邃的美学空间。该书以“散点结构”的方式尽量平易近人地展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平等对话;中、西古典美学与现代美学之间的平等对话;作者与中、西古典美学和现代美学之间的平等对话,因而展开了一道又一道多元而开阔的美学风景。

这里不能对丛书的每一本都进行介绍和分析,但可以确信地说,读完这套丛书,你一定会清晰地感觉到你的人文素质被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这正是你曾苦苦求索的境界,恰如王国维所说:“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于是,你会感到一种内在的人文素质的升华,感到孟子所说的那种“见於面,盎於背,施於四体”的现象,你的事业和生活也将随之进入一个崭新的前所未有的新阶段。一哲学为何物(上)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依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原则。——帕斯卡《雅典学派》(拉斐尔,1508—1511,局部)梵蒂冈的这幅宏伟壮丽的壁画,描绘了古希腊最负盛名的思想家们的群像。在正中央,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并肩而站,在他们的左边,苏格拉底正在向一群旁观者发表演说,而画面正前方,赫拉克利特正托腮沉思。“哲学是什么?”这是一个十分复杂和广阔的问题。不同的哲学家对之有不同的看法。更有甚者,有些看法似乎是截然相反、相互冲突的。因此企图给“哲学是什么”这样的宏阔问题一个人所公认的确切答案或明确定义是很不明智的,也是很危险的,因为这样的做法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的讨论不采取这种方法。但本书的主旨就是要回答“哲学是什么”这样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所以我们不但不能回避这一问题,而且有义务向读者说明“哲学”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如果我们没有能力给“哲学是什么”下一个明确的和公认的定义或给一个确切的答案,那么我们是否有可能给读者诸君指出一条能够说明哲学是什么的途径从而能够比较轻松地知道哲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这样的目标看起来似乎并不宏阔伟大,然而要真正实行起来也是旅途艰险,举步维艰,困难重重。但既然作者选择了这一难题,所以也不得不硬着头皮来啃这块硬骨头,试图寻找出能够用来说明“哲学是什么”的一条道路。其实,按其本质说来,哲学就是一条道路。我们都在上面行走,只不过我们不曾注意,不了解她究竟是什么。轮到要来问她究竟是什么,我们就感到莫大的困惑。然而希望总是会有的。因为如果一个问题很明确,且具有很明确的形式,那么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好的方法或形式的可能也毫无疑问会是比较明确的。可以说,“哲学是什么”就是一个很明确的问题,具有一个明确的问题形式。她的答案可能就藏在这一问题的形式里。1 “哲学是什么”的问题形式分析

这样的分析引导我们首先来了解“哲学是什么?”或“这是什么?”的问题形式。本书认为,“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的问题形式本身首先就是哲学的,其次才是科学的。从对这样的问题形式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也同样可以发现哲学问题形式的特异之处。提出问题必须要有问题意识,要有惊讶或诧异的心态。问题的提出蕴涵着问题发问者的存在。“哲学是什么”的发问者只能是人,因为只有人才有思想。思想是人的本质属性。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可以对思想进行思想。思想追求主体意识的突现、思想自身的自由和理想人格的挺立。对思想的反思就是在进行哲学的思考。哲学的主题是人。哲学思考源于人们想过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哲学就是指导人们生活的艺术或智慧。要有美好的生活就必须寻找一个观照生活的超越的和无限的视点,这一视点就是哲学的智慧。下面我们就从上述的这几个方面来讨论“哲学是什么”这一问题。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在希腊的众神谱系中,她是天父宙斯和聪慧女神的女儿。雅典娜继承了父母的全部优点,同时拥有威力和智慧。她一般以身披盔甲的战士形象出现,威风凛凛,英姿勃发。她是城市的保护神,是智慧和知识的化身。她还是希腊英雄的保护神,她常常帮助处于困境之中的希腊英雄。她的性格好斗但却公正,猫头鹰是她的象征。古希腊人对雅典娜有着特殊的感情,相传雅典城的名字就是由雅典娜而来。

如果把哲学看做一门学科,那么它显然是与经济学、历史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人类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政治学、心理学和文学等人文社会学科有区别的。哲学与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区别则更为显著。它们各有自己研究的对象、自己研究的问题和自己研究的方法,即它们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由于各学科之间有着鲜明的划界,因此在稍有文化修养的群体中,随意混淆它们之间区别的错误似乎并不容易出现。

当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哲学与上述的人文社会学科及自然科学各学科之间又有着不容忽视的密切联系。这种联系就连文学家都看得很清楚。比如俄国作家契诃夫在其小说《赌采》中就论述过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紧密的联系:有一个很富有的年老的银行经理曾与一位年轻的律师辩论。辩论的主题是无期徒刑人道些还是死刑来得更人道些。经理指出,死刑似乎显得更为人道,因为犯人不会因长期的囚禁而遭受没完没了的痛苦。而律师却认为,无期徒刑更人道些,因为生总比死好,活着就是幸福。两人各执己见,争执不下,于是双方都同意运用打赌的方法来定输赢,以十五年为限。如果十五年过后,律师可以健康地活下来,那么他就算赢家,经理的财产届时便悉数归于律师;如果律师不能健康地活下来,那么经理就是赢家。根据协定,年轻的律师被禁闭在一间全封闭的小屋内,没有任何自由,但可以演奏乐器,可以阅读书籍。

第一年,律师在很烦躁的心情中以演奏乐器打发时日,但仍然感到很是无聊,生活空虚,精神贫乏。没有自由的日子实在不容易打发。于是他选择了书籍作为自己的精神伴侣。开始无书不读,阅读范围很杂,上自天文,下至地理。阅读范围涵盖了几乎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种种领域。阅读给他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虽然身陷囹圄,心灵依然可以感受到无限的惬意和自由。他意识到,真正的自由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人的躯体可以被外在的力量囚禁在有限的空间之内,但这却不妨碍人们依然享受精神的自由、思想的自由。随着时间的慢慢流失,他的阅读范围在发生着巨大的质的变化,即他在最后的几年中所阅读的全是关于哲学和神学的书籍。至此,他已经充分地认识到,哲学和神学是可以把几乎所有的学科联系起来的学问。只有在关于哲学和神学书籍的阅读和理解中,人才有可能达到最崇高的思想或精神境界,达到一种最为自由的境地。于是他的由于缺乏运动和营养而衰弱、瘦削、苍白的脸上逐渐地露出了安详、平和、悠然的神色,大有释迦牟尼当年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的神采。他意识到,他打赌赢后应该得到的经理那份财产对于他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而且他也意识到,防止经理因财产的丧失而失去理智做出越轨的行为,拯救经理的灵魂使其免于犯罪,对于他本人而言也是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于是,趁经理不注意的时候,他从窗口爬了出去,体面地结束了这场打赌。

契诃夫对哲学、神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的看法是通过文学的形式,而不是通过充分说理的方式表达出来。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一看法是有其道理的。

但是,在知识分工的越来越细、学科的划分越来越琐碎、人们越来越注重实用理性和强调效率优先的今天,要来发现哲学与上述种种学科之间的联系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你说,哲学与其他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别人嘴上不说,但心里却在犯着嘀咕,并不心服。他们会认为你这样的看法十分牵强附会,只不过在想方设法地抬高哲学的地位。哲学有什么用呢?它不会帮我们有效地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更不会给人们带来实际的效益。所以哲学是无用之学,它不会给我们“烤面包”吃,所以远不如科学那么实用,能给人类以巨大的益处。在今天,科学在社会中已占据核心的地位,你难道没有听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吗?哲学可算是生产力吗?它能算是第一生产力吗?不重视哲学并不影响我们的生活。但不重视科学的地位,那么你在这个世界中根本就不可能有立足之地。因此哲学和其他实用学科不可同日而语,它们之间又可能有什么紧密的联系呢?

其实,要说明哲学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的一个极其简单有效的方式就存在于我们这套“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之中。现在我们要问的是“哲学是什么”“经济学是什么”“人类学是什么”“宗教学是什么”等等这样的问题。这种问句形式中的主语显然是不同的。这一不同反映着学科之间的质的差异。在此情形之下,我们绝对不可能用经济学科领域中的内容来回答“人类学是什么”或“宗教学是什么”等等问题。反之亦然。

但是这些学科是什么的问句,我们可以概括为如下的形式即“这是什么”或“那是什么”的问句形式。在这样的形式中,我们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发现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了。这就是说,“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可以完全用一种相同的问句形式表达出来。其实,不但人文社会科学如此,自然科学各学科也同样可以以这一问句形式来询问,如“自然科学是什么”。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要来分析这种问句形式的哲学含义。

我们现在先说些透支的话,即这种问句形式是哲学意义上的。这就是说当我们问“这是什么?”或“那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而不管这些问题所涉及的具体内容时,这样的问题及其形式是哲学的。为什么呢?

因为这样的问题及其形式让我们很自然地想起了古希腊的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经常问别人的问题:“这是什么?——这是美”“这是什么?——这是善”“这是什么?——这是知识”“这是什么?——这是勇敢”“这是什么?——这是正义”等等。苏格拉底的哲学方法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精神助产术”。

他在与人谈话的时候,惯于采用问答方法,双方一问一答,通过诘难,使对方陷于矛盾之中,逼迫其承认自身无知,然后逐渐地修正看法,最终导致真理。比如在《美诺篇》中,他问美诺,什么是美德?后者答道,男人的美德是什么,女人的美德又是什么,以至于儿童、青年和老人的美德是什么,如此等等。在听了美诺的回答后,苏格拉底说道,你所说的美德固然是美德,但那并不是我所要的美德,因为我所要求的美德是涵盖一切的带有普遍性的美德,即它能适用于一切人,而不仅仅是某一个具体人的美德。美诺回答道,这种美德就是支配别人,命令别人。苏格拉底不同意这种看法,反驳说,儿童和奴隶能够命令和支配别人吗?这就逼迫美诺不得不承认他自己关于美德所下的定义与具体的事例有矛盾。之后,苏格拉底又引导美诺找出许多具体的美德,如正义、勇敢、节制、智慧等等,并令其从中找到贯穿于这一切美德之中的一般的共同的美德。

苏格拉底所运用的“精神助产术”又可被称做归纳法,通过此种归纳法,我们可以寻求或得到概念的定义。亚里士多德曾经指出:“有两样东西完全可以归功于苏格拉底,这就是归纳论证和一般定义。这两样东西都是科学的出发点。”什么是定义的方法呢?比如我问你这样的一个问题,“人是什么?”你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答道:“人是能够制造和利用工具的动物。”或者:“人是能够思想的动物。”我们且不管这样回答的具体内容正确与否。这样的回答问题的方法就是在利用定义方法。通过这样的定义方法,我们能够揭示出被定义对象的本质或本质属性。年老的尊者——苏格拉底的这幅壁画作于公元1世纪的罗马乡村,表明这位在世时为雅典所不容的思想家在罗马时代已经成为知识界的文化英雄,历史似乎总是喜欢开这样无情的玩笑。他确立了通过不断地质疑而获取真理的哲学方法;他为了捍卫自己的信念而慷慨赴死。这两点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哲学家的群星中最璀璨的那一颗。

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及以后的亚里士多德发展了苏格拉底的这种发问方式。于是,我们可以学着苏格拉底的方法,这样来问答。问:“这是什么?”答:“这是一棵树。”显然这样的答案肯定不会令老苏格拉底满意,但没有关系。我们可以学着他的方法,进一步地问道:“树是什么?”这就是在逼迫我们寻找一个能够普遍地适用于每一棵树的本质性的东西。我们找到这一具有普遍性的东西,苏格拉底当然会满意的。如果没有找到,也没有关系,因为我们可以接着找。在苏格拉底看来,寻找真理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情。不管我们现在找着还是找不着,这一发问的方式就是哲学的。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海德格尔指出,“随着现在所提的问题。我们已经接近于希腊的‘这是什么’了。这是由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所发展出来的问题形式。例如他们问:这是什么——美?这是什么——知识?这是什么——自然?这是什么——运动?”按照海德格尔的理解,这样地发问方式就是希腊的,也就是哲学的。所以每当我们问“这是什么?”的时候,不管可能得到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我们可以说,这一发问形式是哲学的或希腊的。

是不是只有希腊人才这样地发问呢?

事实并不如此。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仁”。于是,我们也就相应地有了这样的问题,“仁是什么?”我们知道,孔子并不直接地回答这一问题。而是针对着不同学生的特点,给出不同的回答。如他答颜渊问仁,孔子道:“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什么是仁呢?孔子认为,克制自己的种种欲望,使自己的言行都能符合周礼的要求,就是仁。古汉语表达方面的特点决定了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很少直接用“这是什么”或“那是什么”这样的发问方式。但中国古代哲学家提问或回答问题的方式间接采用类似于苏格拉底等人的方式。如果中国古代哲学家在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时缺乏“一以贯之”的明确性,那么思想的交流根本是不可能的。总之,这样的发问肯定是哲学的,这应该是没有错的。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前景是一些弟子在研习正典文献;后景中,另一些弟子在练习丝弦和使用礼器。

也正是在同样的意义上,海德格尔又进一步指出:“哲学这个词告诉我们,哲学是某种决定着希腊人的生存的东西。不止于此——哲学也决定着我们西方——欧洲历史的最内在的基本特征。”可以说,哲学是希腊人生存的最基本最原始的方式,当然也是欧洲人生存的最基本方式。不理解这一点,我们不可能真正懂得希腊的文化,也不可能真正地懂得西欧的文化。于是,海德格尔接着说,“西欧哲学”这一说法是同义反复。因为在他看来,说西欧或希腊便意味着哲学,说哲学也就意味着西欧或希腊。正因为如此,我们大可不必架床叠屋,说什么“西欧哲学”。

如果说“这是什么”或“那是什么”这一类的发问形式是哲学的,那么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出哲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及自然科学的种种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我们问“这是什么”或“那是什么”这一类的问题,并且能给这些问题以明确的答案,那么某一学科的对象就明确,它的研究领域随之也就划定。结果就是,这一学科也就逐渐地脱离了哲学,获得了独立性。这样一些能够获得明确答案的学科被人们称之为科学。早在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哲学包括物理学、逻辑学和伦理学,可以说在当时哲学几乎涵盖了知识的所有领域。但在往后的发展中,获得了确切答案的学科纷纷地独立于哲学。科学在历史中得到长足的发展,哲学的地盘却在不断缩小。恰如莎士比亚的名剧《李尔王》中的国王李尔王把自己所有的财产和权力都分给了自己的两个不孝顺的女儿,到头来却穷得一无所有。不但穷,而且接连不断地遭受女儿、下人和仆从的奚落和冷眼。生活在贫穷、孤苦、绝望和愤怒之中的老年李尔王剩下的唯一可做的事就是在旷野里发泄心头的怒火。他绝望地喊道: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海德格尔——“我们自身是有待分析的存在。”

吹吧,风啊!胀破了你的脸颊,猛烈地吹吧!

你,瀑布一样的倾盆大雨,尽管倒泻下来,浸没了我们的尖塔,淹没了屋顶上的风标吧!

你,思想一样迅速的硫磺的电火,劈碎橡树的巨雷的先驱,烧焦了我的白发的头颅吧!

你,震撼一切的霹雳啊,把这生殖繁密的、饱满的地球击平了吧!打碎造物的模型,不要让一颗忘恩负义的人类种子遗留在世上。

尽管轰着吧!尽管吐你的火舌!尽管喷你的雨水吧!雨、风、雷、电,都不是我的女儿,我不责怪你们的无情;

我不曾给你们国土,不曾称你们为我的孩子,你们没有顺从我的义务;

所以,随你们的高兴,降下你们可怕的威力来吧!

我站在这儿,只是你们的奴隶,一个可怜的、衰弱的、无力的、遭人贱视的老头子。

李尔王晚年的悲惨处境确实有点类似于哲学在当今时代的境遇。当然,哲学并没有老年李尔王那样的可怜、衰弱、无力、遭人贱视。但哲学时时处处为科学所排挤,人们纷纷用科学的方法来理解和研究哲学,运用科学的标准来评价哲学。科学迅猛发展的同时,哲学却一再萎缩,拱手让出以前本当属于哲学的地盘。在技术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工具理性和效率优先被人们视为评判思想、言行的标准的今天,哲学不为人们重视,遭冷落,不为人所理解,并不是咄咄怪事。更有甚者,绝大多数的人不知哲学为何物。根据海德格尔的理解,哲学孕育了其他种种的学科,是人类文明存在的最基本的方式。我们津津有味地享受着哲学给人类所带来的种种果实,却不知道哲学为何物。哲学在今天衰落式微到如此这般的地步,确实会令我们的先哲发出晚年李尔王般的愤怒而绝望的呼喊,“我生育了你们,如今你们却背叛了我,现在我是你们的奴隶,一个可怜的、衰弱的、无力的、遭人贱视的老头子。”

科学,不管是人文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它们的主要特征就是回答“这是什么?”或“那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它们就是由这样的问题及对这些问题的不同答案所构成的。而这样的发问形式又恰恰是哲学的。所以我们可以确定无疑地说,正是哲学的发问形式促成了科学的诞生。科学在西欧文化中诞生的历程说明了这一点。要不是哲学先行于各种不同的科学,那么科学也就根本不可能产生。如亚里士多德本人是一位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个科学家。他的研究覆盖了几乎当时可能知道的所有知识领域。他撰写的著作据说多达千卷,其中有《诗学》《修辞学》《伦理学》《政治学》《物理学》《气象学》《论灵魂》《形而上学》及经济学方面的著作等。但亚里士多德首先是一位哲学家,其次才是一位科学家。作为一位哲学家,他具有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好奇的特性,他想知道在有关宇宙、社会和人生种种纷纭繁杂的现象背后的最为深层的一切奥秘。哲学家的发问方式使亚里士多德成为了一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哲学家而同时兼是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物学家或其他学科专家的学者在历史上并不少见,如莱布尼茨、笛卡儿、马赫、罗素、怀特海、石里克等。亚里士多德最伟大的贡献,也涉及生物学和生理学。他的这些理论同样建立在细致观察事实的基础之上。这幅4世纪的壁画,被认为是他带着学生在上解剖课。2 哲学源于惊讶

要能提出问题就必须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你是不是经常地提问题、思考问题?如果你能经常地提出些问题、思考问题,那么你离哲学也就不很遥远了。我们年轻的时候都听过这样的故事,说牛顿小时候曾在花园里玩耍,突然看到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落到了地上。这一现象引起了牛顿的注意,他反复地思索,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掉到地上?其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他后来有关万有引力定律的思想似乎与他早年的这一经历有关。

不管讲这一故事的人的用意如何,我们很难在苹果从树上掉到地上这一事实和万有引力定律之间架起一座具有必然性的桥梁。但这一故事有一点对我们而言是大有教益的。这就是,我们必须保有一份惊异、好奇、探索、敏感的鲜活心态。只有在这样的心态中,我们才能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我们也才能提出问题。有了问题,才能对之加以思索、研究。

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也曾无数次地看到有什么东西从高处掉到地上。但我们对此并不感到惊异、好奇,因为这是在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事情。对此,我们也就不感到有什么可以使人惊奇的。这就叫做“习焉不察”。

惊讶、诧异对于哲学思考是非常重要的。柏拉图曾在《泰阿泰德篇》中如是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这地地道道是哲学家的情绪,即惊讶,因为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决定性的起点。”可见,哲学起源于惊异这样的一种情绪。如果你对周遭的一切,熟视无睹,毫无兴趣,不但你本人不会对事物抱有什么惊异的情绪,就连对于其他人的惊异也会投以莫名惊诧的眼光:为什么这个人竟然对于这样毫无趣味的东西发生如此之大的兴趣,莫非他有什么病不成?这样的反应还是无可深责的,因为他自己虽然没有惊异,但对于他人的惊异毕竟还表现出了自己的惊异。他的过错只是惊异的对象的转移,把对象搞错了。更有甚者,有的人对于他人的惊诧也不屑一顾。他们对于一切都是麻木不仁,不知痛痒。可以说,这样的人根本就没有哲学的根器。他也就与哲学无缘。如果你对哲学感到兴趣,那么你就必须对一切重大的事情保有惊讶好奇的状态。这样的状态或情绪会将你引进哲学的神圣殿堂。

当然,哲学家也不就是整天除处在惊异状态中出神之外无所事事的人。惊异并不等于哲学,惊异只不过是哲学活动的引线或动因。我们之所以对某物感到惊异,是我们不理解此物的性质及其价值,感觉莫名奇妙。正是这种惊异推动我们去探讨、研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万事万物,使我们从无知过渡到有知。于是,亚里士多德这样说道:“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做出说明。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每惭愧自己的愚蠢无知(因此神话所编录的全是怪异,凡爱好神话的人也是爱好智慧的人);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是为了想脱出愚蠢。显然他们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这个可由事实为之证明:这类学术研究的开始,都在人生的必需品以及使人快乐安适的种种事物几乎全都获得了以后。这样,显然,我们不为任何其他利益而寻找智慧;只因人本自由,为自己的生存而生存,不为别人的生存而生存,所以我们认取哲学为唯一的自由学术而深加探索,这正是为学术自身而成立的唯一学术。”哲学的起源不是为了某种实用的目的,而只是起源于人对种种事物的迷惑和惊异。有迷惑和惊异,表明我们对于事物并不理解,于是我们就应该去探索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奥秘。可见,亚里士多德也如其师柏拉图,认为古往今来的人们都是通过惊讶而开始其哲学活动的,所以惊讶是哲学活动决定性的开端。由于受到惊讶的驱动,人们开始思考,开始了哲学的活动。在拉斐尔的名画《雅典学派》的核心位置,年事已高的柏拉图和风华正茂的亚里士多德似乎正在激烈争论着。柏拉图一手指天,似乎是在表明理念只处于一个神圣的世界;而亚里士多德一手指地,似乎力图把哲学重新带回大地。

是的,只要你能够保有一颗鲜活敏感心灵,那么这个世界就到处充满着使你感到惊讶莫名的东西。人们都愿意趁良辰佳日外出郊游,同时如果你又有一副好的心情,你会感觉到这个世界是无限美妙的。宇宙间,花开花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充满奥秘。不信?那么请你先看看紫罗兰吧!紫罗兰种子的荚有着十分精微的构造,当她干燥到一定的时候,种子荚突然裂开,成熟的种子便会向四处散开,随风飘向远处。而且紫罗兰永远不在灿烂的阳光下打开她的花瓣。你对此感到奇妙吗?如果感觉惊讶的话,你就自然而然地会追问下去,为什么呢?因为为了防止昆虫从其他花朵的花蕊中带来花粉造成异花受胎。于是,紫罗兰始终保持关闭自行受胎,在地里产生种子。我们都知道紫罗兰这一类的植物是没有意识的,但为什么在它们的成长过程中却充满着某种合目的性或十分巧妙的设计?是自然的规律使它们如此?抑或是造物的精心安排?如果是自然规律,那么自然规律本身又是怎么形成的?如果是造物主,那么问题就更为复杂。什么是造物主?如果把造物主理解为是有人格的神,有神论者认为有造物主,而无神论者则指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神。如此等等,以至无穷。可见,只要你不断地追问下去,问题就会层出不穷,永无终止。

有人喜欢热闹,有人偏喜欢闲静。有人喜欢群处,而有人却向往独居。如果你独居室内一隅,览书品茗,或者徘徊思索人生的意义究竟何在,那么问题似乎更复杂、更有挑战性。人生意义的载体当然是人了。似乎“我是人”是一个不用思索、用不着讨论的事实。这样的想法就是习焉不察、熟视无睹的自然结果。因为这一命题远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我是什么?“我是什么”中的“我”又是什么?是精神的、思维的或思想的我,抑或仅仅是生理学意义上有着一副皮囊的我?我是人,那么我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我是人,那么人又是什么?我们经常觉得人了不起。但“我”仅仅是广阔无垠的银河中一颗微不足道的星体上的一点微尘。银河中有无数的星系,从一个星系到另一个星系,如果以光的速度行走的话,那么需要20万年。我们要知道光速是每秒30万公里。人的奔跑速度的极限是每秒10米。地球的存在已有几百万年的历史,至于宇宙存在的时间则是无限的。而个人生存的可能的极限只不过是一百年。可见,人在历史的长河中也不过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由此可以想见,在浩瀚无垠的银河中,无论在空间和时间方面,“我”是多么的渺小,微不足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人生的意义又何在呢?如果“我”仅仅是指有着六尺皮囊的躯体,那么人生确实是毫无意义和价值的。

好在“我”或人不仅仅是生理意义上的,也是思想、精神维度上的存在。如果从这一维度着眼,“我”或人生又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法国科学家和思想家帕斯卡说得好:是思想,而并不是肉体形成人的伟大,“我应该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是求之于空间,而是求之于自己思想的规定。我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没了我,有如一个质点;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与无限的宇宙相比,人的躯体微不足道、异常地渺小。但是由于人有思想,思想是没有界限的,物理的宇宙尽管广阔无垠,但似乎并不是无限的,而人的思想的空间时间却真正是无限的。因此人作为一个生物体为宇宙所包围,但人作为思想的存在却包围着宇宙,超越了宇宙。人比宇宙更为伟大、崇高。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感觉自己的伟大和了不起。

如果你对某种新鲜的事物表现出了惊讶这种情绪,那就表明你还具有一颗很年轻的心灵。

惊讶的情绪在人的不同的年龄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刚刚出生的孩子对这个充满着神秘的世界一无所知,所以他们对任何事情都会毫无例外地自然地流露出好奇、莫名惊诧的神态。凡事他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惊讶、好奇的情绪逐渐地减弱,以至于到了老年,人就会对什么事物都漠不关心,好像对什么都“不动心”。对于个人来说,这种“不动心”状态的出现标志着人的走向衰老;而对于人类来讲,这种“不动心”状态的出现就意味着人类的消沉和没落。拉斐尔《雅典学派》的另一处细部:左侧的毕达哥拉斯在一本书上写着什么,而恩培多克勒和阿维罗伊从他的肩膀看下去,意欲了解他在写什么。哲学家都是充满了好奇心的人。

但在哲学领域中,惊讶却采取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形式。一旦哲学发展起来后,作为推动力的惊讶会不会成为多余的,因而就会消失呢?不会的。哲学固然起源于惊讶,而哲学活动本身也是保有惊讶的最好的活动和场所。但在哲学的思考中,惊讶作为一种人的内在的情绪始终处在一种激活的状态之中。哲学活动的每一个步骤或阶段都充满着种种的问题或迷惑,因此要求哲学家在思想的每一个阶段都保有惊讶的情绪。没有惊讶的心理状态,你就发现不了新的东西,你也就将永远生活在一个没有变化、没有发展、毫无新意的世界之中。这正是在阳光底下没有什么新鲜的事物。

可见,惊讶是哲学活动的开端和动力,也是哲学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我们应该让惊讶这种情绪激活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思想,从而激活人类的历史。我们时下谈的较多的一个话题就是创新的问题。其实,在我们看来,人的惊讶的情绪便是创新意识的温床。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了惊讶这样的情绪,对于一切熟视无睹,习焉不察,严格按照一切既定的现成模式生活、繁衍,我们还可能具有什么创新精神呢?果真如此,也就没有什么历史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简单的重复。幸亏,人类始终没有丧失自己的惊讶或好奇的探索的本性。惊讶或惊异或好奇的情绪能够激活或刺激我们的创新意识。

人们惊讶于大自然的奥秘、惊讶于自身的奥秘,于是立志要探索隐蔽蕴涵在自然和人思想深处的秘密。

当然,这种探索活动绝对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本身是一个漫长持久的过程。要使这一漫长的探索过程富有成效,我们就必须始终保有惊讶的情绪和坚忍的意志。

读者可能都读过王安石的脍炙人口的著名游记《游褒禅山记》。此文记叙的就是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奇伟经历和心得体会。它告诉我们,只有那些怀有强烈的好奇心、意志坚定、不避旅途艰难困苦并且有足够体力的游人才能登高望远、揽胜窥幽,充分领略自然的奥秘。正所谓“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然常人不容易窥见自然的真正奥秘是因为他们没有坚强的意志,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没有探奇窥幽的激情和勇气,浅尝辄止。于是王安石感叹道:“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其实,对于大自然的奥秘始终抱有惊讶的情绪,从其本质讲,就是追求真理的勇气。而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同时也是探索人自己的思想的过程,因为探索的主体是人。

人相信自己有力量揭示自然最深处的奥秘就是人对自己的精神力量的一种信仰。因此追求真理的勇气和对于精神力量的信仰是研究哲学的第一个条件。人既然是精神的,则他必须而且应该自视为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切不可低估或小视他本身精神的伟大和力量。人有了这样的信心,就没有什么东西会坚硬顽固到不对他展开。那最初隐蔽蕴涵着的宇宙本质,并没有力量可以抵抗求知的勇气,它必然会向勇毅的求知者揭开它的秘密,而将它的财富和宝藏公开给他,让他享受(黑格尔语)。《坐在顶峰的灵魂》(弗尔德里克·雷顿,19世纪末)在雷顿男爵的作品中,象征人类灵魂的普赛克孤独地坐在寒冷的高峰上,孤独无依,茕茕孑立。3 哲学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

有“这是什么?”或“那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也就必然有发问者。这样的问题设定了发问者必定存在。因为发问者不存在,就不会有此类问题。其中的道理不用深思,就显而易见。而且发问者必定逻辑地先于这些问题。没有发问者就没有问题。当我们问:“经济学是什么?”“人类学是什么?”“宗教学是什么?”等等问题的时候,发问者是站在问题本身之外,或者说是站在问题之上的,是外在于问题本身的。具体说来就是,如果发问者是我们,我们为一方,所问的问题成为另一方。我们想知道对象是什么,就得要问“这是什么?”或“那是什么?”。问完了问题,我们也就当然想知道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然而当我们想问“哲学是什么?”这样的问题的时候,问题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形式上看,这一问题如同其他问题一样,是哲学的。但其他的问题“经济学是什么?”、“人类学是什么?”等涉及的仅仅是社会现象的某一个方面。如经济学讨论的是社会中与经济现象有关的方面,而不涉及其他的方面。“哲学是什么?”则不同,由于哲学所涉及的是最为普遍、最为基本的问题。因此这一问题形式也就赋有了新的特点。

有关“哲学是什么”的问题所能得到的答案都不可能是确切、明晰的,因为答案是确切明晰的话,它也就离开了哲学,进入了科学。

由于哲学所讨论对象或问题的性质的普遍性,因此“哲学是什么?”这一问题形式就不可能像“经济学是什么?”等问题那样,有发问者为一方和问题及其答案为另一方的区分。我们还是要以苏格拉底为例来说明这一点。如果你没有忘记的话,在《美诺篇》中,苏格拉底与美诺讨论什么是美德。美诺回答说,男人的美德是什么样的,女人的美德是什么样的,还有老年人的美德是什么样的,等等。苏格拉底听了美诺的回答后说,你所说的美德并不是我所要求的美德。因为我所要求的美德,不是这样的具体的美德,而是应该具有涵盖一切的具有普遍性的美德,这样的美德应该是适应于一切人,而不仅仅是某一个人。在这一事例中,讨论问题的人是苏格拉底和美诺两人,他们显然是属于发问者的一方。而“美德是什么?”及其所给的答案则是属于问题一方。但在讨论或回答“哲学是什么?”问题时,并不存在这样的本质性的差异。因为苏格拉底认为,他所寻求的美德应该是适用于一切人。既然是适用于一切人,那么当然也就必然包括苏格拉底和美诺在内的。把他们两人排除在外的关于“什么是美德?”的定义必然缺乏普遍性。如果他们所讨论的美德也适用于苏格拉底和美诺本人,那么讨论者本身也就进入了讨论的范围。于是,发问者和问题的区别也就消失了。发问者不在“哲学是什么?”这样问题之外或之上。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我们作为发问者在探讨作为对象的哲学究竟是什么,另一方面作为发问者我们自己又必须进入正在探讨的对象之中,自己成了讨论者同时又成为了讨论的对象。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哲学家进入自己的哲学之中,进入自己所正在讨论的哲学问题之中。

总结以上的讨论,我们看到,“哲学是什么?”探讨的主题显然就是哲学的;这一问题的探讨方式,即询问“什么”或“为什么?”的方式是哲学的,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是典型的希腊的或西方的;哲学问题本身的普遍性,探讨者本人不能自外于哲学的领域。所以结论就是:与其他的学科截然不同,哲学所探讨的东西是与我们本身休戚相关的,人或人的生命的本质就是哲学的,哲学在我们的生命最深处拨动着我们心灵之弦。或者说,哲学就存在于我们自身之内。或者更进一步说,人的存在就是哲学性的。海德格尔如此看。

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也是这样看的。他认为,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哲学的功用就在于使人成其为人。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简直可以说,哲学就是仁学或人学。他说:“在未来的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宗教。这是与中国传统相结合的。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他一旦是哲学的,他也就有了正是宗教的洪福。”他的结论就是,人是哲学的,或者说哲学是人的本质。你不学其他的学科如化学、数学、物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等等,充其量也就是你不能成为化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语言学家、人类学家等等。但如果你不懂哲学,不学哲学,那么你可能对什么是人的本质属性这一问题不会有深切的了解。你也就可能在实际上很难得到苏格拉底意义上的“经过审视的”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不懂得哲学,你可能不会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人。《盲人》(勃鲁盖尔,16世纪)没有经过哲学意义上的反思的人生是盲目的,就像勃鲁盖尔画作中在一团漆黑里寻找前路的瞎子,最终掉在了陷坑里。人生迷雾重重,需要哲学之光的烛照,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4 人是能思想的存在

现在还是让我们再一次地回到“哲学是什么?”这一问题上来。我们分析了“这是什么?”或“那是什么?”这样的问句形式的哲学含义,也指出了“哲学是什么?”问题的特殊性质。然而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讨论一个似乎更为重要的问题。我们都能理解,有问题必定有问题者。我们问“哲学是什么?”“经济学是什么?”等等问题。现在我们必须进一步问是“谁”在问“哲学是什么?”“经济学是什么?”这样的问题的。其实,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问题,它的答案也应该是十分明确,即提出所有上述问题的只能是人,而不能是别的什么动物。为什么只有人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而其他的动物不能呢?这样的问题涉及到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那么人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呢?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与动物的真正的区别在于,人能够制造和利用工具。这样的看法无疑是正确的,是有历史的根据的。在这里需要补充的是,第一,人类学、动物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其他的高级动物似乎也具有较低程度的制造工具和利用工具的能力;第二,最低程度的制造工具和利用工具的能力似乎是出于本能,而人类能够制造工具和利用工具的能力却不是出于本能,而是由于他们具有别的动物不具有的一种能力,即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他能够思想。由于有思想,所以人能够筹划,能够设计,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觉地利用或改变现成的自然资源来满足自己的种种愿望。由于有思想,人也就具有了目的、理想。要实现自己的目的和理想,就必须有手段,而且还要能够合理地计算到底在多大的程度上使用什么样的手段才能实现目的和理想而绝没有负面效应。这种思考的自然结果就是知识的出现。目的与知识的结合使人类获得了巨大的力量。知识以几何级数迅速递增与膨胀。知识的增长使人的目的变得极为复杂。更为危险的是,由于知识总是能够满足人们的欲望,所以使人的欲望无限制地膨胀,人的力量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巨大。在自然面前,人确实极其渺小,但由于有了思想的帮助,渺小的人类却有改造伟大的自然的能力。在这后一种意义上,人类似乎要比自然来得伟大。这正如帕斯卡所说的那样,思想使人变得伟大,思想使人把宇宙囊括进了自己的视野。他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依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原则。”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使人与动物真正区别开来的分界是人有思想,而动物则没有。人之为人是因为我们有思想,思想是自然园地中盛开的最美丽的花朵。因此不能善待自己的思想,维护自己的思想,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思想,人就不成其为人了,就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