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与心理治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4 10:55:50

点击下载

作者:马宏伟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心经与心理治疗

心经与心理治疗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心经与心理治疗作者:马宏伟排版:JINAN ENPUTDATA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11-01ISBN:9787543498167本书由河北冠林数字出版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推荐序一宏伟的“心经”曾奇峰《心经》原文260字,算上现代人加上的标点符号,共310字符。把神圣高妙如般若的思想如此表达,简直浓缩到了神秘残忍的程度。也许是为了摆脱神秘残忍的折磨,无数人试图探究这310个魔幻般的字符后面到底隐藏了什么。我的挚友马宏伟是这些人中的一个。

宏伟的这篇论著,洋洋20余万字。也就是说,仅仅从字数上看,他把《心经》放大了近500倍。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多出来的字符所包含的思想,到底是《心经》本身所包含的,还是宏伟自己有的?

一个简单的推理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假如是另外一个知识和经验的背景跟宏伟完全不一样的人写20余万字,内容肯定会完全不一样。所以,《心经》本身在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解读它。如果你的心很小,它就是小的;如果你的心无边无际,它也就无边无际。

我自以为了解宏伟,知道他跟我们一样,想整合自己的现在与过去。他在心理治疗的路上的精进,成果令人惊叹。更让人佩服的是,他没有局限在个人的琐碎之上;他还把关注力,投注到了群体的现在和过去的整合之上。这篇论文,就是证明。

温力克特说,没有继承,就没有真正的创造。链接古往今来,可以让我们有顿悟般的整体感。跨越千年的时空,把现代的知识、经验和技术,与先辈们的思想情感串起,不是为了谄媚,而是为了更高级别的、存在性的审美与真实。

我们的精神生活需要高潮。没有历史的高潮是孤独的。感谢宏伟站在自己的人生的巅峰之上,融看似不可融之思想于一炉,犹如点燃了火炬,照亮了过去和现在之间的黑暗。

从此即是坦途。推荐序二能持自性,法规物解申荷永“能持自性,法规物解”,是宗才法师为我写下的一句话,我将其作为心理分析的原理,身体力行。也正是宗才法师,他将《心经》作为心理治疗的指引,发挥与体现其治愈的精神和力量,作为其一生弘法的要旨与实践。

收到马宏伟的“心经与心理治疗”手稿时我正在远赴俄罗斯的旅行中,为了参加在圣彼得堡举行的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欧洲会议,会议主题为“边界:历史、文化、治疗与科学”。“边界”(Borderlands)以及“边界人格”是一个新的心理治疗概念,由伯恩斯坦(Jerome Bernstein)提出,努力要在“边缘性”和“边缘性人格障碍”等治疗的困境中有所突破。作为荣格心理分析师,伯恩斯坦也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包括《心经》和禅宗。

在“心经与心理治疗”中,可看到作者马宏伟的努力,其辛勤的耕耘与应有的收获。不管是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解读《心经》,或是从《心经》本身来阐释精神分析的道理,还是将两者融合付诸心理治疗的实践,作者都作出了难得的尝试和探索。

我与宏伟曾几次去赵县柏林禅寺,与住持明海法师交流。2008年7月,汶川大地震之后的70余天,我应邀在柏林禅寺作有关“心理分析与心理援助”的报告,介绍我们心理分析专业团队在四川震区心灵花园的心理援助模式。这种心理援助模式后来被称之为“慈悲疗法”。尹立和宏伟与我同行,尹立曾随陈兵教授读博士,博士论文便是《佛教与精神分析》,而陈兵先生本人也出版了百万字的《佛教与心理学》。宏伟则已经在勾画其“心经与心理治疗”的思路。

差不多30年前,我开始心理学和心理分析学习的时候,不仅遇到了高觉敷先生(高先生是把精神分析引入中国的主要学者,与弘一法师是朋友,深悉法理,曾撰写过佛教与心理学的论文),还遇到了南京栖霞山的圆湛法师(他引导我作有关“禅与精神分析”研究,那是我硕士论文的选题)。后来,我在美国和瑞士从事心理分析研习时,常听到人们说“荣格便是慧能的化身”。实际上,整个西方的精神分析,以及广义的动力心理治疗、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和格式塔心理治疗,包括荣格,包括马斯洛、罗杰斯和弗洛姆,也包括拉康和比昂等,都深受佛教和佛法的影响。

大约90年前,中华心理学会成立之初曾邀请梁启超先生演讲。梁先生用了《佛教心理学浅测——从学理上解释五蕴皆空》这样一个主题,其中便包含了对《心经》和心理治疗的分析。诚如梁先生所言:“我确信研究佛学,应该从经典中所说的心理学入手,我确信研究心理学,应该以佛教教理为重要研究品。”梁先生从“无我”入手,阐释佛法,剖析“无名”,他说:“倘若有人问我:(佛)‘法’是什么?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就是心理学’”。

近百年前,1916年,梁漱溟先生写下了《究元决疑论》,其中便已包含“佛教与心理治疗”的要义。梁漱溟先生开篇介绍说:“(今)人陷大忧恼病苦,则我等必思如何将以慰解而后即安。”文中梁漱溟先生述及自己辛亥之冬两度几取自杀,对他来说,佛法便是医疗和治愈。“一声佛号观世音,声声唤醒自家心。即心是佛佛即心,心佛众生不差甚。一声佛号观世音,声声唤醒自家心。此心好莫昏昧去,留得当前做主人……”正是梁漱溟先生一生的写照。梁先生所留下的心理学论著《人心与人生》,可为其思想的代表,已是将《心经》要义融入生活。《心经》是大乘佛教要典,般若之精髓,本为救世之心药。马宏伟所著《心经与心理治疗》,也正是要为当代心理治疗注入中国文化的元素。作者在书中提到济群法师,他主持的戒幢论坛,包含着佛法与心理治疗的整合。我与济法师是朋友,曾邀请他参加复旦大学第二届中国荣格学术周(2008),以及复旦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国际论坛(2009)。我也曾在其南普陀的阿兰若处(那也是弘一法师隐居的处所),听济法师讲《心经》;也曾带国际资深心理分析师,在苏州西园寺与济法师作深入对话与交流。后来,济法师和我作为主编,与徐钧、李孟潮和徐维东等一起出版了“佛教与心理治疗”丛书,这套丛书便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将佛法融入心理治疗的努力。

260字的《心经》,可为字字珠玑,尽是佛法之心意表达。马宏伟在其自序中,将其理解表述为“让心灵获得自由”,这已是《心经》与心理治疗的有效结合。不管是弗洛伊德的自由联想,还是荣格的积极想象与自性化,“心灵的自由”都是核心与关键所在。《成唯识论》有言:“法谓轨持。”轨持中包含“轨生他解,任持自性”之意。正如佛法之“法谓轨持,轨谓轨范。可生物解,持谓任持,不舍自相”(《成唯识论述记》)。如是,便能将佛法之“转识成智”化做心理治疗技术中的自性功夫。“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希望这也是《心经与心理治疗》所能带给读者的启发。推荐序三行走于心李孟潮

国内写佛学和心理咨询结合的书籍,数量极其稀少,质量也大都令人不敢恭维,究其原因大概在于,不少作者抱着写书交差、评职称的心态来写的。

而宏伟此书与众不同,令人耳目一新,没有那许多抄来的套话,有了许多鲜活生动的例子。看得出来,他一直在思考佛学的智慧如何贯穿到临床实践和生活经历中。

在书中,除了佛理的阐述以外,我也看到了定学修行的技术操作,说明了宏伟对禅修技术的了解。闲聊中得知,他也颇有佛缘,颇具福报,曾得在柏林禅寺修行生活禅。柏林禅寺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少数几家坚持禅修的寺庙,听说宏伟兄还曾经去此处闭关修学。想来随着他修行日深,也会有更多有关佛学和心理治疗的成果出来。

此书非常适合入门期的心理咨询师阅读,其中有很多心理咨询关键操作、关键理论的讲解,从佛学见解入手,让人看了会有猛然醒悟的感觉。

特别是此书从小见大,并没有泛泛而谈整个佛教,而只是聚焦于短短的《心经》,力图从《心经》的空性智慧出发,返照日常的各种现象,并且配合了很多生动的故事。

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心经》虽然简短,但是包涵着佛学最高深的智慧,“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等词句,说起来简单几字,实则是描述了一种极高阶段的修行体验,即“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要实践这个“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至少有十多个步骤,每个步骤少则三五年,多则十余年。据说极少数已经累计了无数前世修行体验者,才可能今生只用一辈子的时间就修行完成这些步骤,如实体验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把《心经》的智慧和日常生活融摄起来,相当于一个人既能够变成一个基本粒子,穿梭于量子物理学世界,又能重返经典物理学的世界,作为一个人吃喝玩乐逍遥自在。

这个工作既然如此“宏伟”,当然了,我们也不能苛求宏伟通过这么一部小书就完成。这是整个心理治疗界,尤其是有佛教信仰的临床心理学家们,无数世代的人要不断前进努力的方向。

整合心理治疗和佛学的研究,比较为国人熟知的,应该是1980年代热过一阵子的《禅宗与精神分析》,是铃木大拙和弗洛姆合著的一本小册子。

当然今天看来,那本书未免显得过于简单,不够具体。其中一个原因是,铃木没有任何临床经验,弗洛姆在修行界也只是一个小学生。

其实铃木和弗洛姆的对话发生在1950年代,在那之后,一直有一批人在对心理治疗和佛教的整合做着工作,只不过国内几乎没有介绍而已。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十数年来,以正念训练为代表,开始成为了临床心理治疗界的主流,这都要感谢美国的一批临床工作者。他们既是有丰富禅修经验的老修行,又是经验丰富的心理治疗师,他们把佛学和心理治疗结合起来,创造出一代新的治疗风潮。

这个消息传到国内的时候,大部分国内学人的反应,都是欣喜赞叹,同时也不免有些不平之心:佛教本来是东方的东西,何以被美国人拿去了,出此大成果?

对此,众说纷纭。我个人的答案是:这是因为国内的知识分子缺乏理想,而又不自知造成的。

我认识的大部分知识分子,其实只有人生目标,而缺乏人生理想。所以不时地会看到如此怪相——一个医院院长和一个商人比钱多,一个心理医生羡慕一个大款开跑车。

一个有稳定而明确人生理想的人,必然有稳定的职业身份认同,了解自己人生的使命是做一个心理医生,必然会把时间和精力放在钻研专业技能,创造更有效的疗法上面。从而,他只会和同行比专业,而不会跨行业去和商人斗富,羡慕嫉妒恨的对象也应该是同行业的佼佼者,而非另一个行业的领袖。

进而言之,因为他在乎的只是创造更好的方法,故必然不会在意这个方法是来自东方还是西方。换言之,正因为他已经有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身份认同,所以他不再受限于民族身份认同,也不需要一个民族身份认同来填补自己理想的空虚。

而一个理想空虚的人,必然会沉沦于名利和食色,迷失本性在其中度过一生。

现在很多人其实挺聪明的,可是一会儿做咨询,一会儿做培训,一会儿做教师,一会儿做经营,一会儿像心理咨询相关产品批发商,一会儿像心理咨询畅销产品代言人,总之缺乏稳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的心理医生自然也写不出什么作品来,更不要说写出好作品,去和美国同行竞争了。

但是我相信这个情况终究会得到改观。20世纪60后、70后、80后这三代人,之所以奉行功利主义、缺乏理想,是因为他们的成长环境中缺乏理想教育,而他们的父辈是在饥荒时代长大的,保命尚且困难,何谈理想,些许的革命理想也终究被历史的风沙掩埋。

但是最终,在他们人生走到下半场,看着自己那基本上无任何信仰的父母辈在空虚和恐惧中死去,看着自己那功利主义的目标是如此容易实现却又如此无聊透顶,必然会从这一片临近死亡的抑郁中奋起,寻找和发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并把这种理想贯穿到自己的职业生涯中。

实际上,现在这批知识分子对精神分析的狂热,就是源于把一个宗教性超越性的理想(如自由、幸福)投射到了精神分析上面。

所以把精神分析和宗教进行比较整合,对理想空虚的人来说自然而然,对理想明确坚定的人来说其实颇为荒诞。

因为对后者来说,宗教负责的是人生的总规划和总体理想,而精神分析是一种职业技能。将这两个东西相提并论,就像要把《圣经》和阑尾炎手术整合起来一样,让人觉得奇怪。

比如说,如果我是一个理想明确坚定的佛教徒,同时也是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话,自然而然的,心理咨询工作就是我修行的一部分,就像我吃喝拉撒睡一样,都需要以修行的心态去融摄。

就像很多信仰基督教的治疗师的著作,通篇没有《圣经》,但是基督耶稣的大爱却在字里行间悄无声息地传递出来了。

我们这几代活跃在中国心理治疗舞台上的人,对传统文化儒释道和心理治疗的整合感兴趣,恰恰说明了我们对传统文化不甚了解,对宗教生活也不太熟悉,更不要说把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和职业生活融为一体了。

而佛教本身的特点,加剧了治疗师们在信仰和职业之间的困惑和混乱,因为佛教本身是一种心理化的宗教,在其神仙系统的外表下,核心是一整套的调整身体和心灵的心理治疗性的技术和理念。尤其是南传佛教,几乎和现代心理治疗可以直接接轨。

正因如此,佛教也激发了历代治疗师们不懈的探索和挖掘。相信总有一天,我国大部分的治疗师重新找到自己的人生信仰,或者是人生第一次成为了一个有信仰的人,其中不少人会是佛教修行者,也会有依《心经》修行的,对于他们,此书可以说是很好的一个激发兴趣的契机。

当然,随着宏伟兄修悟增长,也必定会有更多、更深刻的有关《心经》和心理治疗的理念和技术得以发展出来,会体现在此书的后续版本中。绪论

中国有句俗语,“教的曲儿唱不得”,意思是说人需要自动自发地呈现某些东西。心经与心理治疗所面对的都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这颗心,因为这颗心走的路不一样,所以一路的景色也会有所不同。

让心灵回归自由,便需要借着他来时的路,渐渐回溯至那个本源的出处。

中国人的心路本源在文化。“绪论”导引着一个“心”的序幕拉开,主角缓缓进入视野,呈现不一样的真实。

导读有如导游,告诉我们他所了解的心经与心理治疗这个领域发生了什么,会带来什么,提示一点什么。有些类似于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做的工作,要和来访者一起,在人性的导引之下回顾、欣赏来访者走过的心灵之路,同时把自己内心中的积极与赞赏的人性之花,投射给来访者,以期让他的心灵丰满、富足起来,让他的正性能量流动、稳定起来,他的灵魂自由、飞翔起来。

因为你的心中拥有自由的本钱,所以投射给你自由,帮助你重拾自由!《心经》全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或《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等,以它和《金刚经》、《六祖坛经》为代表的佛学,和以精神分析、家庭治疗为首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是我近几年接触较多的两部分文化。这两部分文化与精神意义浩瀚无边,百人读得百人意,千人思得千人心。今天,我整理此文,意在抛砖引玉,以心理治疗等当代心理科学的思想与之沟通,概以为可以通渠,用之于思考,或者咨询与治疗,或许可以更加深入透彻地理解生长于中国文化下的求助者的心态,以解惑。两种学科文化背景有很多资料可查,故略去不叙。《心经》作为般若系统典籍的精华,言简意赅,揭示了般若思想的精髓,是佛教典籍中语言最为精练、内容最为丰富的法宝。它来自于六百卷《大般若经》,是其精要。《大般若经·学观品》中就有和《心经》基本相同的文句,此经记载是佛陀直接向舍利弗所说,而我选取的是观自在菩萨所说——从即心即佛的角度上讲:心经的讲者是佛现释迦相或者是观音相而已。《心经》自三国以来被译出21次,历代为之注疏者有百人以上,流行至今的有80余种,在般若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其中方广锠先生所编《般若心经译注集成》中,就收集了18种。《心经》的千古魅力,就在于它仅用260个字,揭示了究竟解脱的不二法门。《心经》的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交待这部经产生的时间、地点、场合、人物等背景因素;第二部分是介绍经文的内容;第三部分介绍讲经后产生的效果与影响。流行最广的是唐玄奘的译本,共计260个字。这个版本掐头去尾,只留中间的“会议纪要”部分,也是此经的核心部分,更是世界传诵最广的经典。《心经》之“心”有两义:一为核心、精要等;一为心理、精神。而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疗也是心理与精神解读的精致版本之一。换句话说,这两种提法都是在讲人的精神、价值、心理、意义,总之其目的是让人可以“过上好日子”,可以获得自在心灵,获得自由心境,获得生命本质的澄明。

佛家对心的解释更为细致,他们把这个“心”细分为六个层次:一是肉团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生理上的心脏。二是草木心,是物的中心,既是一物件,也是产生或区分物件的中心。三是缘虑心,佛家称之为妄想,是我们胡思乱想的心,也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将各事各物各人联结起来的心。四是分别心,也是人的执著心,是对于好、坏、多、少种种分别的心,它既是一种分别的功能,也是一种对立二分的结果。五是集起心,佛家称之为人的业识,就是习惯势力,是人们身(行动、行为)、口(语言)、意(思想)习惯累积而成的规律、规则、认识、想法,这些规律规则与认识想法是应对生存生活的,不是彻底的认识,所以它会形成固着、成为习惯,以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六是不生不灭心,指的是清净的智慧,被称做般若,在佛家讲就是“五蕴皆空”,也就是如如不动的那颗心。

而《心经》之“经”,有经典之意,概言其核心价值极其丰富、智慧极其深邃、哲理极其透彻,传播极其广泛;亦是经文之说,被佛家称之为“重要著作”或核心著作的一篇文章;还蕴含经常、恒常、经纬之论,意在言其生命力的长久与深远、揭示宇宙生命智慧及其规律的彻底与究竟,也讲明了它作为国人日常生活参学的重要工具使用与影响的深入。

佛经的经,是对应印度梵文修多罗(Sutra)而言的,它是指成串的花串,有线、条的意思,“把如香花般的智慧语言串起来,在贝叶上写成文字,成为一部部的书籍,译成汉文,称之为‘经’或‘契经’”。(圣严法师,心的经典,p175)

这个经相当于中国儒家、道家所讲的圣人的语录,如四书五经、十三经、道德经、易经,等等,把记录释迦牟尼说法的语录称之为经,符合中国文化的规范。

不去思考“心经”两个字的含义,在潜意识中产生对心经的体验恐怕比明白的意识部分更加明白,对人的影响更为广远。也就是说,用潜意识工作,比之用意识工作的效用要大得多,这也是扩大意识功能的一个延伸方式。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目标之一,就是把潜意识这个不确定、不清晰的部分逐渐意识化,也就是清晰化,变得可知、可控。而能够被认识的潜意识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还是少的,但知道这个东西是可以意识化的,可以让我们坚信:潜意识是有一个独特的运作规律的,它拥有暂时不被意识控制的一套自有机制。所以,在我们内心或意识中“允许”潜意识工作,也就是允许我们的意识不去控制,而相信潜意识的力量,对我们的人生意义极大。就像相信血液的运行,不需要我们意识的控制;细胞的生成与分裂、死亡,也不需要我们意识的参与;心跳与呼吸等,完全不需要意识介入。它有自己的运行规则,这部分不被意识了解或控制的运作被佛家称为“行阴”。而医学的发达让我们知道了人体这个自动运作的大机器,让我们更加相信:不管我们意识中如何思考,潜意识都会按照它自己的规则运行,而这个方向和力量,是我们了解生命本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心理治疗,尤其是精神分析与催眠更为倚重和入手处。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起始应该以精神分析的诞生为标准,其他流派是在对精神分析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并建立的,所以不能不提它的创始人弗洛伊德(1856-1939)。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是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主义的缔造者。首先,精神分析是以心因性为机制的一种治疗神经症的方法、技术、理论和潜意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属于精神医学和深蕴心理学的范畴。其次,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建构了庞大的心理治疗体系,除去他本人在精神病学、心理学、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广泛影响的理论之外,其后继者阿德勒(A.Adler)发展了“个体心理学”,荣格(C.G.Jung)建立了“分析心理学”,之后渐渐成为四个较为明显的支派:一是以沙利文(H.S.Sullivan)、卡丁纳(A.Kardnin-er)、霍妮(K.Horney,又译做荷妮)、弗洛姆(E.Fromm)等为代表的“社会文化学派”;二是以赖希(W.Reich)、安娜·弗洛伊德(A.Freud)、哈特曼(N.Hartmann)、费德恩(P.Federn)、柯恩斯(P.Kris)、艾里克森(E.Erikson)等为代表的“自我心理学派”;三是以英国克莱茵(M.Klein)、克恩伯格(Kernberg)、罔特里普(H.Gun-trip)等为代表的“对象关系学派(客体关系学派)”;四是以瑞士宾斯万格(L.Binswanger)、鲍斯(M.Boss)等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早期把人的精神生活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主要的部分,认为意识部分的作用是排除人的那些原始的、兽性的本能欲望,是不重要的;潜意识部分则是人的精神活动的深层基础,其中隐藏着各种永不停息的本能冲动和永不满足的欲望,这些对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以至人的全部行为起决定作用。

在后期的理论中弗洛伊德对以前的说法有所修正,他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本我”包含了所有原始的遗传的本能和欲望,宛如“一口充满着沸腾的激动的大锅”,其中最根本的是性欲冲动,即所谓“性力”(力比多Libido),它为各种本能冲动、欲望提供力量,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基础和源泉。“自我”所代表的是理性和判断,它既要满足“本我”的要求,又要使之符合“现实”,调节二者之间的冲突。但“自我”并不能脱离“本我”而独立存在。它不仅为“本我”服务,而且必须依靠“本我”提供的能量来活动。“超我”则代表一种对本我的道德限制(即良知),与“本我”处于对立地位,它不仅推迟“本我”愿望的满足,甚至是使其不能得到满足,它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在一般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处于平衡状态,而它们之间的关系失调就是人的一切行为失常的根源。(弗洛伊德心理哲学,p1)

精神分析的发展,推动了整个心理学界的前进,家庭治疗、催眠、人本主义、行为主义等诸多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在精神分析的基础之上百花齐放,它不仅建立了一个心理治疗、精神治疗的理论体系,而且成为一个哲学派别,也是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思潮,已经影响到文化、艺术、社科、哲学等更为广泛的领域。

心理咨询与治疗是坚固人格、增加人格的韧性与完整度的方法,也是让人对自己生命可以把控的方法,无疑这种方法也是增强人内心的认可度、价值感与定力的。也可以说,如果能够在心中有一恒常不变的定性,那么这个人一定是有大智慧、大定力的,有了定力与智慧,心理问题自然消融化解,乃至转化消除,烦恼不生,身心和谐。烦恼不生,当然也就不存在“灭”。所以这个被称做“摩诃般若”的大智慧是真正消除烦恼、解除心理问题的法宝。按照佛家的说法,定慧等持,有了定性,智慧自然显现。失了定性呢?智慧也就被掩盖了,那个被称做“心理问题”或者“障碍”的烦恼便占据了某个阶段的上风。所以,被称为“障碍”的心理问题,即是有了一个经常出现在心中短期内(一生也短)恒常不变的物象,遮盖了心本身的定性与智慧,使得一个思想、观念、感受、体验成为一种障碍,形成一叶障目,不见心之森林。心本身的定性与智慧的出现,就如灯光一般,那个黑暗中的物象的障碍自然消失或减少,而心的定性不定或者智慧不生,物象自然会以客欺主,君子失位,鸠占鹊巢,问题百出。

对“心经”还可以有一个解释,就是心的经历,把这个过程看做过程,就像自己的心演了一部电视连续剧,自己做编剧,做观众,做导演,会看到什么呢?心始终如如不动的在那里,坐看意识与思想、行为与眼耳鼻舌身上演一出出人间悲喜剧,跟着剧情走即为凡夫,停在心处、停在不动处即为圣人、菩萨。心理咨询与治疗就是选个重要事件作为交流的内容,紧贴着情感和关系这两条线,反复思考、品味事件及事件中的当事人以及关系人对自己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自己心里、身体里留下的印迹——情绪与情感的体验以及形成这种情绪情感的机制。心理咨询师或者治疗师,就是陪同来访者一起反复地看某个事件或一系列事件组成的心灵电影,一遍遍地看,一遍遍地思考,一遍遍地体会,这是个不断修正的过程,是个不断修正剧情、修正角色定位、修正环境色调、修正关系程度与走向的过程,也是深度思考问题何以产生的机制的过程。了解心的经历的过程,也就是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过程,也就是寻找自由心灵的过程。简单讲,如果可以知道了一根绳子是怎样被打成结的,也就同时获得了解开这个结的方法。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视角来学习体会《心经》,也就是重回心灵起点、重回生命原点的过程。

相对于《心经》等东方传统文化,“传统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主要产生于欧美文化背景,这种心理学在应用于不断显现的种族和文化不同的人口时有着极大的局限性……除非作一番修改以反映多元文化的特征,否则,这种欧美心理学或许就会变成文化的过时物”。(D.W.Sue,etal.The Diversification of Psychology:A Multiculrueal Revolution.pp.1061-1069,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9, Vol.54(12))所以,产自于西方的精神分析或者家庭治疗,必须作文化的改良或修通,以适应中国本土的文化与思想,才能够为我所用。一些跨文化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本来被认为是人类行为一般规律的某些行为特征,如‘青春期危机’、‘同一性混乱’等,只不过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并非全人类共同的心理规律”(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理论与流派,p458)。因此,研究西方心理治疗理论与思想,需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之思想精髓,如儒家四书五经,道家《道德经》与庄子,佛家《心经》、《金刚经》等,才能借用西方科学精神,服务于大众。

关于《心经》与精神分析、家庭治疗等心理咨询与治疗所研究或者面对的受众,是人。无论是作为弗洛伊德早期研究对象的病人,还是一个自然人,各流派都有一些自己的解释。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将人(The Person)视为一个过程,一个成为(becoming)的历程。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相信,每一个人都可能改变。即使外在的改变有限,内在改变却是可能的(Satir,Banmen,Gerber,﹠Gomori,1991)。萨提亚和罗杰斯一样,认为“成为”是流动性的,随时都在改变,从一连串的抉择当中展开。卡尔·罗杰斯说:“自我是一个实现的过程”,“个人是一个流动的过程,而不是固定的静态的实体;是一条川流不息的变化之河,而不是一块固体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群星灿烂的潜能,而不是一定数目的特征组合”(卡尔·罗杰斯,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p113)。而这个“流动性”也就是存在性体验(ex-istential living)。既然是一种存在性的体验,我们将它们放在一个平台上亮相,增加一种别样的存在性体验,也许本身就是一种治疗。

中国老百姓有一句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人生活在浓厚的中国文化之下,其人格的组成必然累积了诸多的中国文化、基因,无论是创伤,还是治愈因素,本土文化中定有相对应的部分。所以要探索、寻找、确定适应中国人的心理治疗理念与技术,就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下大功夫。时至今日,西方的心理学理论已经形成体系,借此与中国文化交流,定然收获不匪。本书意在作此尝试。人物思考

自由自在,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最本质的愿望。

观自在,告诉我们得到自由自在最简单、最本质的途径:观。

只有这一个字,只需要做这一件事,只需要当下做这一件事,无需其他任何的付出。

如果想加上一个对结果的考量,就加上“菩萨”两个字:自我觉悟、助人觉悟、不丢不留。

如果想再加上一个对过程的监管,就加上“舍利”两个字:舍掉内在与外在的诱惑,将利益分享给别人,别人也会按照你的帮助反射给你相同的东西。一观自在菩萨(一)菩萨:助人自助的心理治疗师

在《心经》的第一段出现了一个“人物”——菩萨,观自在菩萨。这个菩萨当然是很有修行、很有智慧、很有担当、很有入世的慈悲心的。但什么是菩萨呢?观自在菩萨与观世音菩萨或者其他菩萨有什么关系呢?

菩萨,是一个直译过来的词,就像我们现在会话中经常会夹杂着一些简单的英语一样,不必译,直接拿来就用。菩萨的全称是“菩提萨埵”,其意是“觉有情”,觉悟的有情感的生命,包括人和动物。像文殊菩萨、弥勒菩萨等都在菩萨之列,就是舍生忘我精神的写照,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思(这里的人民是包含动物在内的所有生命的)。我们对一心助人于危难之中的人有时候也称之为菩萨,足见菩萨精神在民间影响之广泛。菩萨与我们不同的是,我们做事为自己求回报,菩萨帮助人是为了解除自己的烦恼,是为了成佛,是为了永久的大自在。他(她)依靠的是慈悲——对人以慈给予快乐,对人以悲脱离苦难。“菩提萨埵”的解释出现了两个词:觉,有情。觉,即是觉悟,即是自觉、自我觉悟,还得帮助他人觉悟,而且能够毫无遗漏地帮助到自己遇到的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在心理学中有两个词叫自利、利他,明确是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的,在佛学里不一样,它比做更早一步,不是说我们做了让对方受益就可以,而是要“授之以渔”,让他自己能够产生觉悟、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包括三个方面: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哪一个方面做不到都不叫菩萨,可见做菩萨之难,也足见人们对菩萨的恭敬、信仰是与其完美的至善境界相关的。所以一个能够把助人身心成长之事做到人我共赢、不留不丢的境界,绝非普通。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有一个词是讲“积极的等待”,我的理解就是陪伴对方觉悟,等待从心底涌出的感受、认识与智慧,这个过程可以看做是自觉、觉他的过程。有个句子形容这个过程很美、很有意境——等待花开的声音,那是怎样的一种积极的融入,怎样的一种期待而不干涉的尊重,却又是一种深情而不操控的投入呀。以觉觉其觉——用自己觉悟的心灵使得你的心灵觉悟——人性之美,莫过于此,人性之纯,莫有于斯。所以这“有情”一词,即将佛家对人间,包括人、动物等生存物种的情怀揭示出来。“我即为你”这样一种深度共鸣,使得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与体验对方,平等无差与惺惺相惜浑然一体,这与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如出一辙。所以用“菩萨”这个外来译音来描述或表示这个境界,一是尊重外来文化,二是易生恭敬,三是尚觉神秘,留有思考空间,更易帮到人。所以我们就知道了,成为菩萨就需要断除一切烦恼,或者说把一切烦恼转化为智慧,并体现在无私助人上,做到了,才叫菩萨。所以,菩萨不只是一种思想,更强调行动,更强调做到,这也是佛学在强调文字、知见的同时,更为强调体验,甚至强调体验要重于知见。

菩萨的名号不同,表达了不同菩萨成就的渠道不同。如观世音菩萨,就是讲了观世音借助于耳根圆通有所成就,是讲他修行方法上的名字,是说他依靠修炼耳朵的闻性而圆通;而观自在是修行的结果上的名字,就是说他修行的结果是得到了大自在。据说,观世音菩萨在初期修行时,在海岛上听到潮起潮落的声音,追问自己听见声音的是谁,听不见声音的又是谁,这就是用耳根听海潮音而圆证菩提的修法。用“他”或者“她”是一种区别,而根本处是无男女的区别的,只是因为现世的原因取一个有相的性别,西方的菩萨相是男性,而中国的菩萨塑像以女性为主。也有的菩萨表达了愿力的不同,比如地藏王菩萨,他是以愿望闻名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也有的是体现精神意义不同,比如文殊菩萨,又叫做文殊师利法王子,这个法王子是相对于法王来讲的,揭示出他是作为传法的接班人出现的,是佛法的代表人物之一。如此之多的菩萨名号,给我们思考佛法一个提示:人人有佛性,处处有佛法。转换成现代通俗语言可以是“人人有悟性,处处有办法”,也可以是“生活中从来就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些语言从不同角度,讲了共同的事实:存在之道,自在其心。

这个菩萨的含义,涵盖了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核心原则:助人自助。这个助人自助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帮助来访者获得自助的能力与智慧;二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获得自省与提升。所以,类似于菩萨的自觉觉他。(二)观与止:修行的方法与治疗的省察

这个菩萨不是一般的菩萨,叫做观自在。它由三个部分组成:观、自、在。首先是观。观谁呢?观“自”,有观,“自”即在,保持观照即有自在。观照到“自”、“在”时,即为菩萨。反过来讲,自在观照时,即为菩萨。这里隐含了一个问题,谁观呢?是张三,李四,还是菩萨?这是一个极好的问题,值得思考。通常认为是“心”在观,以心观心,自心在时,即为自在。事实上只是借用“心”这个字而已,其本义也不是这个字所能代表的。就像用“我”这个词来代表一个区别,事实上它只是一个代词,并没有一个实体叫做“我”。所以它用一个动词开头,加了一个状语表达“观”的结果:能够自在观心,且心亦自在时,即是菩萨境界。初学人可以认为是“我”在观,也就是说先利用生活惯常用的“我”——这个被教育区分人我边界的代词——来观,也就是先认为有一个主体来观,把这个“观”的主体叫做“我”,先观到自我的一切状态,身体反应、情绪情感反应、行为、关系互动的走向,等等,从一个个体的观扩展到人我关系,再扩展到更大的范围的观。当然,借助于“我”来观是可以让这个“我”获得部分自由的,也是可以接近本质自由的,但是这个“我”还是把宇宙划分了一个“我内”与“我外”或者“我的不内不外”之间,将这个“我”缩小到无内或者扩大到无外的境界,也就是将“我”与天地等同,与宇宙合一,达到“无我”境界时,人是可以获得终极解脱的。

真的可以有办法修到无我境界?理论上是的,因为人的人格圆满与心量的扩大是现实中可以见得到的。实际上呢?只要你没有把所有的方法用尽,就不能说没有,就不能说不相信。所以客观一点、保守一点的说法是“我正在研究”或者“我不知道”、“我不清楚”,这是一个实际的境界,而不是一个迷信。因为你一旦说有或者没有时,就需要有能力证明给别人看。所以,不可以迷而不信,也不可迷而信。

佛家有五停心观,其中的十八界、分别观、及因缘观,与《楞严经》介绍的二十五种圆通法门都是重要的修习方法。大家熟悉的是观音菩萨,他是通过修习耳根——观听觉神经的功能性而通达佛性的。乔陈那修声尘——观听觉神经所作用的对象,优波尼沙陀修色尘——观视觉神经所作用的对象,阿那律陀修眼根——观视觉神经的功能性,舍利弗修眼识——观视觉功能与所看“色”界发生作用产生的认识,持地菩萨修地大——观身体的物质部分,月光童子修水大——观身体的湿润性与流动性,琉璃光法王子修风大——观呼吸,乌刍瑟摩修火大——观身体的温度,等等,成就解脱。由此可知,“观”之一字在修习佛法、修习禅定中是何等的重要。因为,有了观,才可能获得自在。

用佛家的解释,超越了主观与客观的二元对立,能够用之于生活就是自在。有智慧的功能,去除了执著心,破除了我执时,就达到了观自在菩萨的境界,也就是达到《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了,道家讲的“无可无不可”也是此一境界。

关于本质自由或终极解脱是一个不易理解、不易体会的状态,很难用文字表述清楚,有缘人自会体验到,笔者不敢妄谈,强说也无非是“朗月星空任风云”,然终究不是自由本身。

那么这个观自在菩萨是谁呢?“观世音,得大自在”。不得了,观是看、觉照之意,可以用眼睛看,也可用心看,至于是用人眼、天眼、佛眼看,还是用人心、天心、佛心看,那是境界问题,总之有看的意思;而音,是用耳朵听的。观音,音可以观、可以看吗?是错误?还是真的有神通?我们常叫人“用心听”,讲的就是心的功能之一。当人心静到一定程度时,潜意识专注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听到一个声音,是能够在心里想到这个的相貌、体态的,而且往往现实与想象有诸多相似之处,这是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将这种现象扩大一点点,再扩大一点点,就会发现,用心时是可以在心里“看到”、“观到”的。即是借助声音这一个渠道,能够把人的整体形象、现象描绘出来、呈现出来。所以,“观世音”这三个字在讲清楚观音菩萨修行成功的主渠道之外,还讲了一个天大的秘密:当一个人心定、心静到极致时,是可以“用心”看的、听到的,不仅可以观到物,还可以观到物的产生与消亡的过程,乃至更为久远、宽广的存在。此时即是自在,自在即是静心之时,心静,一切真实呈现无有遮掩,物物自在,时时自在,无有干扰,无有遗漏,即是菩萨境界。所以菩萨,是一心境的境界状态,而非一像。

所以说,观世音,得大自在,不止是讲了耳为心音(心借助耳朵完成听的功能)的神奇功能,还借着这个被佛教称为“耳根圆通”的神通提醒我们思考,观、看、想等全在心的功能之内,是心通过这些器官起作用而已。即心是核心领导,眼耳鼻舌身意全部是心分配到各地的耳目、探子或者特使、地方官吏。一个有智慧的人不会把耳目、使者当做核心来对待,但普通百姓就会被这支带着鸡毛的令箭当做发令者本人。这也是古代把心称为“心王”的原因,人的核心是心,而不是眼耳鼻舌身意及其获得的情报。再近一点,决策者是这个被叫做“心”的领导,而不是眼耳鼻舌身意,更不是它们所联络、结识的对象。也就是当心与眼、心与耳、心与鼻、心与舌、心与身、心与意合为一体的时候,没有杂念、杂想的专一状态即得大自在。一个有智慧的人,从这里面几个字就可以真正开悟。但是对于普通百姓可能有不同,因为“阎王好求,小鬼儿难缠”,见不到阎王,事儿全被小鬼儿搞乱了。如果把阎王比做心,小鬼儿可以借指眼耳鼻舌身意的话,普通人都是围着小鬼儿转,见不到阎王,万事不得法,所以痛苦得很。

所以我们需要让心静下来体会一下这个“观”。借助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观念。一般我们把它用作名词,它的意思一是思想、理性认识,二是客观事物在意识中构成的形象。我们分享另外一个意义:把“观”作为动词使用,观什么呢?观那个念,一是观那个念本身,看看它怎样生起、怎样落下,观那个曲线的走向;二是观“念头”,是要观照那个念起来之前的状态,这需要引导训练。补充一点:念,即是今——当下之心,每一个刹那间的连续,成为心之面貌。再加一个“观”的意义,道家修行的地方叫“道观”,也与观有相同的意义。

在这第一部分中,每一个字都有可操作性,既是理念,又是实操之术。比如“观”,即类似于精神分析的“第三只眼”、“均匀的悬浮注意”、“观察的我”,是类似,说得绝对些,相同也是对的。“观”为“又”、“见”:“又”是再一次;“见”既是看见、听见,更是“见性”,是觉察,是人心的功能之所在,它还是一种体验——见时即是体验到了所见。把注意力、觉知力锁定在心的功能本身,不随着功能所映照出来的“相(现象)”而被淹没,即知人的所有的想法、看法、思想、认识、行为,都是从这种功能中延伸、加工出来的。有如树叶与枝蔓,都是从树的种子成长出来的,种子本身自有一种功能,可以成长变化成为树枝、树叶、果实或种子。当我们的注意力集中于这个“见性”本身时,就会明了在我们心内发生的一切,即如电影、电视、戏剧一般,符合自己“需要”的就被拍照下来多次重复播放,重复多的就渐渐成为习惯,形成新的行为方式,就形成了我们的习惯、性格、命运。多数人会跟随着种子成长后的枝蔓而转移注意力,渐至忘记种子本身。而能够将注意力永远保持在“见性”本身时,即能够永远把握核心、立足本源,定力自然强大,智慧自然清澈。所以,修“观”实在是一种既简单又彻底的培养定力智慧的方法。借助于被称为“六根”的眼耳鼻舌身意,与“六尘”的色声香味触法发生联系、产生因缘,形成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是观的能力训练不可或缺的渠道与手段。

在佛道两家,甚至在儒家也是讲修“观”的,而且往往与修“止”联系在一起。《童蒙止观》即是一种修行“止”与“观”的方法,它是通过先把注意力“止”于“一”——一个呼吸、或者一个念头,或者一尊佛相,或者一个口号(佛号),来训练“观”的能力的。即先建立一个目标,把其他的纷扰全部被“止”的这一个目标取代,一心不乱了,再修一个大的观的能力——连这个目标也修空掉,就修到家了。儒家的《大学》开篇即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圣贤无他,只因可以内心明了自然本真之德、现实行为上与民为亲——日有所长、一切终极目标及标准止于“至善”。止,就是给个规范、给个界限、给个标准、给个方向。原台北大学社会工作学系系主任杨蓓教授开发出一个“身心灵”正向心理学的理论架构,这个架构有关“位置”的观点也可以看做一个“止”的体现:一是“无中生有”的家庭位置,即出生时获得儿子或者女儿的位置,结婚后获得丈夫或者妻子的位置,新生儿从夫妻之中“挤”出一个位置来也就改变了夫妻二元关系的位置,家庭关系需要重新定位。二是每个人对自己的定位,自己对工作、生活、人生中的位置的确定,所止的位置就是自我定位、自我肯定的程度与方式。三是人生的定位:有人因期待而失望而放弃,有人用“不放弃自由”的勇气与方式放下期待,这是人生境界的“止”。如果可以把自由列为第四位的话,那自由自在的位置就是人生的极致之“止”。

止于“善”这个定义之内的就是善行,超过这个规范、界限、标准的,偏离方向的就是不合适的。“至善”有几种解释:有的解释为到达“善”——好的境界;有的解释为极致之善,最好的;也有的解释为合适,还有的解释为本原,止于事物的本原,或者止于自然界的本来面目。文字上的意义暂不去管它,知道有个可以依止的高境界即可。重点我们是要说“止”。以上所讲的,是想说明,止也是要练习、要修习的。比如交通规则的学习,违反规则受处罚的过程也是学习,这都是在练习“止”于交通规则的范围。还有法律与犯罪,也是一个“止”的训练。而行业管理和规范即是“止”于行业规范的学习。有的止是强制的,有的是靠自觉的,有的是靠道德的。言行举止符合圣哲的标准,就是止于圣贤,自然也就是圣贤之流;行住坐卧合乎师道尊严的规范,就是止于为师之道,自然就是道德楷模。“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知道何时止、如何止,知道从哪里止极其关键,止于合适的、正确的位置,“观”的能力自然就有了,也就自然能够“观”到最本真、最直接的“心之面貌”了。比如,将注意力集中于念佛,只念“阿弥陀佛”或者“观世音菩萨”或者一个什么咒,将注意力、声音、意念、行动全部集中于这一声音或形象上,脑海里、声音中、眼神里都是这一形象,即将全部注意力“止”于念佛时,自然这个影像、声音渐渐取代更多的想法或欲望,心就相对不散乱,注意力就不会不集中,心也就有了定。而且佛或菩萨没有一个固定的形象,加之佛像或菩萨像更强调“心态”与行动,所以用一个慈善的像来替代乱心的杂像,用一个宁静的声音替代烦恼的浊音,心态就单一了许多,纯净了许多,静心的效果就达到了。所以止于一物,即可观于一地,这是静的基础,定力的基础。再有智慧、有悟性的人就可能产生出大智慧,有大发现或发明,甚至是不可思议的能力。同时对这个佛号或形象美好的投射也就会再反射回来内射成为一种良好的“客体”,会调动全身的组织细胞朝向念佛时的心态一个方向发展。一句一句念下来,每个念头、声音连续连接成一条信念长河,长久下来形成习惯,成为不息地川流,再成为喷泉或者瀑布时,自然也就用好的心态替换了不好的心态,就等于为自己心的系统重新装了一套先进的积极的程序系统,它的运行效率自然高。

另一个止的概念或者存在现象是止于我们人格的一部分,如荣格有一个影响持久的观点叫做“人格面具(Persona)”,他指出,在一定程度上每个人的人格面具都是虚伪的,因为每个人都把真实自我的某一方面视为隐私,至少是不会等同地展现每一部分自我。这样一来,个体会更多地认同自己的人格面具,而不是真实自我,个体会强迫式地展现某个特定的人格面具而非真实的感受,由此浅薄地局限于某种社会性的成功之中,成为社会的产品(大卫·范德,《人格谜题》第四版,p326)。在《神经症与人的成长》一书中,卡伦·荷妮(Karen-Horney)有一种类似的说法:“在内心的压力下,一个人可能会脱离真实的自我。然后,他可能会将其大部分精力转向塑造自我这样一种任务,通过内心的严格指令系统,成为一个绝对完美的人。因为,除了像上帝一样完美之外,再无任何东西能够实现他自己的理想的形象,能够满足他对他所具有的,所能有的,或者他应该有的那些高尚的品质的自豪。”这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社会自然人会把人格特质中的某些部分作为存在的主体,以此作为生存安全感与价值意义感的聚合,这也是选择性地呈现自我价值的方式,而隐藏的部分则更像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有关“器官自卑感”的观点。阿德勒说,个体在努力维持和他人的平等,甚至是相较于他人的优越感,并且他们试图通过达到这个目标来弥补他们在童年阶段处于弱势的方面。而且由于这种童年期的自卑和感觉不适,对个体在成年后的一种特殊补偿方式是期望自己的行动和自身富于力量和权威(大卫·范德,人格谜题,第四版,p324)。这些心理学家的理论观点,也正是他们“依止”于心理学或某个观念的一种存在。所以,可以简单地说,止就是立,就是建立一个标准、一个规则、一个界限、一个目标,然后遵循它,去实现它,这个“止”就是人可以说话、交流的一个点、一个脉络、一个参照。而人生的境界与价值,也可以认为是取决于他所“止”的目标、方法、道路和实现的标准,就如坐标,点落之处,即已成像,人生轨迹,莫不如此。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设置,如场地、时间、频次、收费等也是给来访者和咨询师一个边界,一个止的标准,两者在这个可以依止的情境下工作,被规则限制或者突破规则都可以借来讨论或者分析,用以了解来访者更深处的动力。这个可以“止”的规则或者标准,像一支手电筒,它只能照射到有限的部分,但借助这个被照射到的部分,同样可以了知或探讨没有被照射到的区域。“20世纪30年代中叶,在所有对荣格有好感的媒体中,荣格大多被描绘成是一位现代预言家、精神领袖,或一位神奇的人。而对荣格反感的媒体,则常常影射荣格与纳粹主义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关系,或者怀疑他有反犹太主义之嫌”。(理查德·诺尔,荣格崇拜:一种有超凡魅力的运动的起源,曾林等译,p329)荣格是继弗洛伊德之后对心理治疗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而各界对他的描述和认同却存在如此大的差异,也是说不同的人建立规则、依止的标准不同。

另外一个影响我们的重要心理学观点,也是现代心理学界百年努力建立的新规范,一个新的“止”的参照——客体关系,也即是我们与生命中重要他人的关系。佛家《大佛顶首楞严经》中流传着一个有关主体客体的故事:“时乔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又如新霁,清阳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动摇,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佛言,如是!”这个意思是说,开店的为主,住店的是客;不动的是天,变化的是尘。动与不动,是以“我”为参照物的,心即为主,想法为客、感受为客、行动为客、情境为客、他人为客。也许这是佛家最早的客体关系论述。

现代客体关系学家坚信个体毕生都在不断重演着某个关键的关系模式。作为客体关系学派的代表人物,英国精神分析家克莱茵不相信婴儿会在某一个特定时期只与自己有关联,而是对关系存在着天生的需求:如对母亲乳房的需要,对自己身体的注意,这种关系已经将婴儿对外界环境的爱恨情仇融化在了一起。她说我们生下来最重要的关系人是母亲——照顾者,这个母亲对婴儿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婴儿后天的世界。第一,母亲怀孕期间,其体质、心情、既往的行为模式、价值感、对婴儿及其性别的期待与认同程度,等等,都会对其产生极大的影响。第二,出生时婴儿是否是父亲和母亲“需要”生下来的那个人也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是父母想像的样子或性别,那这个婴儿就“有福可享”。反之,可想而知,这个孩子可能要开始一个“苦难历程”——他(她)可能要承担父母失望或绝望心情下产生的一切行为的后果。第三,代表母亲的照顾者群体对婴儿的照顾程度。有两个词不可忽视(抛开翻译的问题),只在中国文字里理解:一个是“足够好的妈妈”,一个是“刚刚好的妈妈”。前者是说当婴儿有任何需要时,母亲总能够及时到位并提供婴儿需要的照顾,这时妈妈就作为一个理想的客体内化在婴儿心里,这里有可能放大了“妈妈”的全能感,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完美的母亲形象,对于一生下来就有一个全能的妈妈照顾,婴儿所能感受到的一定如天堂,也就不必再努力做什么了,因为妈妈“足够好”,所以孩子有可能成为“足够好”的孩子。当然,也有可能会打击掉孩子的自信,妈妈足够好,也就攻击了孩子成长的可能性,因为足够好对多数人来讲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情,在“足够好”面前,更显得自己“不够好”。“刚刚好的妈妈”,这是讲母亲与婴儿的发展是同步的,作为照顾者的妈妈而言,何时出手取决于孩子何时需要,照顾到什么程度也视婴儿当时的需要决定。它有一个前提,一定是当孩子作出了足够的努力而不能够解决时,作为照顾者的母亲才会“适时”施以援手。就像一首诗歌讲的:我不会早你半步,因为我看不到你的脸;我不会晚你半步,因为我只能看到你的背影;我与你同步同行,这样我可以体会同步的你的气息。当然,在这个互动过程最不可忽视的是婴儿与妈妈之间的情感,以及婴儿内心世界的爱恨情仇,而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在治疗中最需要依止的核心也是这个被称为“情感——价值”的生命主线。根据客体关系理论,心理治疗的目的在于最小化虚假自我和真实自我之间的差异,其目的是“使病人看到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究竟是怎样的,而不是他们希望的那样”,这虽然不是生命终极意义上人的本来面目,但已经在现实层面接近了人性的真实本身。虚假自我是D.W.温尼科特提出的一个概念,他把这个概念定义为“儿童(之后是成年人)用于取悦他人的东西”。在这个继承了荣格“人格面具”思考的理论中,温尼科特提出虚假自我的作用是“通过让真实自我不可见,从而保护它。”这样就没有能够“利用、伤害甚至触碰到强大的虚假外衣后的真实自我”。安娜·弗洛伊德在弗洛伊德工作的基础上完成了“防御机制”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更加清晰地把人是如何制造“人格面具”的原因与心理成因揭示得清晰而深刻,这些心理学的理论有机会让我们看到“心有挂碍”、“心有恐惧”的“颠倒梦想”所呈现的愚昧及其“无明之因”。

在曾奇峰新近出版的《幻想即现实》封面上有一句经典语言:“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与这个世界无关,而与你愿意把它制造成什么样子有关。”所以,用简单的话讲:你与什么样的客体形成了习惯性的交往模式,就会将这种行为模式引入生活,这个模式就成为“你”的代言人,成为对你的刻板印象,你和你的世界就循环在这样一个彼此认同的循环之中。这个循环,即是佛家的六道轮回,也即弗洛伊德讲的“强迫性重复”,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讲的“关键时候掉链子”——一种不允许成功或突破的自我限制。佛家讲人生的自由就要破我执,就是打破行为固有的框框与限制,一切随心,寻找真自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