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配伍分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6 00:42:46

点击下载

作者:梁启军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方剂配伍分析

方剂配伍分析试读:

方剂配伍分析

主 编 梁启军

副主编 叶 菁 杨光华 丁 舸

    李 芳 刘志勇

编 委 陈爱民 薛汉荣 李存霞

    何立东 刘福水 俞颂华

    李珊珊 李征峰 操儒森

    何水勇 黄长军 廖希希

    周 婷 王金辉 祝慧芳

    楚瑞阁 宋娇龙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方剂配伍分析/梁启军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9

ISBN 978-7-5132-2687-5

Ⅰ.①方… Ⅱ.①梁… Ⅲ.①方剂学 Ⅳ.①R28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162945号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邮政编码 100013传真 010 64405750三河市西华印务有限公司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开本880×1230 1/32 印张6.125 字数131千字2015年9月第1版 2015年9月第1次印刷书号 ISBN 978-7-5132-2687-5*定价 29.00元网址 www.cptcm.com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购书热线 010 64065415 010 64065413微信服务号 zgzyycbs书店网址 csln.net/qksd/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淘宝天猫网址 http://zgzyycbs.tmall.com贯穿中医药学的思维主线(代前言)

一、生命的维度与宏观免疫态势

任何生命体只有三个生命维度:一是物质,没有特定的物质群及其恰当的比例组合就没有正常的生物体。二是特定的能量状态,特定的能量状态即温度范围,是生物体进行正常生命运动的必要条件和特征之一。人体的正常温度在37℃左右,无论是过高还是过低,人体的生命运动都无法正常进行;所有已经发现和未发现的物种,无论它怎样特殊,都有自己正常的生命温度范围,超过此范围则无法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三是时空,首先,任何生物体都是生活在特定时空之内的生物体;其次,生物体的各级子系统及各种生命物质不是随意组合的,而是在不同视角层面上有序地排列,从最宏观的整体到最微观的分子和原子,各子系统、各器官和组织、各种生命物质、最基本的遗传密码等都是有序地排布在特定的空间上,并保持相宜的空间占位比例;还有时间,生命是经历一定时间段的一系列理、化运动和生命行为过程,在不同的生命阶段、昼夜、季节、不同环境里,生命体需要进行不同的生命运动和行为,相应地,其物质基础也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即生物体的生命物质会因时间的不同而有消失、出现、量的改变、位置的改变等变化。非其时而有其物往往意味着病变,如婴儿的肝脏合成甲胎蛋白是正常的,成人若检出甲胎蛋白就表明身体有病了。现代物理学研究表明,时空是高度统一的,所以空间和时间可以合称时空维。因此,任何生命体只有三个生命维度。生物体的物质、能量和时空三维是紧密相连的,能量可以直接摄取,也可以由特定物质释放,而任何物质、能量总是和一定的时空相关联,三者合则为一,分则为三。

人体就是这样一个与所处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自我调节的高级三维生物系统;通过内部自稳调节、与环境相适应调节及规避外界各种致损因子而维持各种生命运动的正常进行,即健康状态。中医将这种健康状态描述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一旦外邪(外界各种致病因子)侵入、内邪滋生(代谢废物的积聚)、功能衰退(虚)或调节异常(脏腑、气血、神志功能异常),机体不能及时通过自我调节恢复正常,则进入疾病状态。从宏观角度看,进入疾病状态的人体则形成正气与邪气一对矛盾:有利于机体向愈的生命物质与功能调节统称正气,各种致病因子及其损伤统称邪气,正气总是致力于驱邪离体以自愈疾病。人体正气驱邪以使机体自愈的免疫机制历经亿万年进化,形成了特定的宏观免疫态势(或称规律),人体正气驱邪外出的路径选择或者最小化邪气的损害有以下六个基本态势:一是从哪里来就从哪里去,因为进处即是易出处,致病原刚侵入人体,正气就会奋起反击,力争驱其从来处出去。如进食毒物,机体就通过呕吐吐出毒物;上呼吸道感染后,机体会试图通过喷嚏、咳嗽或吐痰以驱邪外出。二是从最近或最便利的人体大型外通腔道驱邪外出,如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口腔、肛门、尿道等驱出。比如五脏病变所致的五咳,肝气犯胃的呕酸,湿热下注所致的痔疮,心火下移小肠的尿频、尿赤、尿痛等,都是正气驱邪从最近或最便利的腔道外出的表现。三是通过到达体表最近的路径驱邪,如骨结核就近形成开放瘘管。四是通过微观路径驱邪,如脏腑病变通过经络缓慢驱邪。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适宜做“驱出”型自体免疫的,或者说不是所有疾病的“驱邪”自体免疫态势都能形成,所以人体正邪斗争还会有另外两种主要结局:一是就地限制包裹,如患腹腔深部脓肿,机体将调动一切因素将其就地限制,以阻止病灶进一步扩散。二是病邪被驱入并滞留于没有明显外通出口的空腔脏器或关节腔一类的人体第三腔隙,如感冒内传所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结核性胸膜炎引起的胸腔积液,外感风寒湿邪引起的关节炎,痛风的尿酸积聚于小关节而引起关节痛等。以上正邪斗争的六种主要态势是人体在进化中形成的宏观自体免疫规律,是正气驱邪外出或减少致病原对人体损伤的宏观态势。如果正气战胜邪气,人体就会通过自体免疫自愈疾病,反之,疾病的发展呈正邪僵持状态或邪胜正衰,人体则会走向死亡。

二、中医诊断和治疗原则

中医诊断疾病的目的,一是辨病,首先包括病位的界定,哪里生病都不知道,怎么能称得上是辨病呢?二是辨证,包括:病位——病变的脏腑、组织所在;病性——疾病的寒热之性;病势——正气和邪气的各自强弱,即虚实;邪出路径——正气欲驱邪而出的路径或正气驱邪而出的适宜路径。八纲辨证则以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统括之。从生命维度看,即判断生命的物质维(以正气虚实和邪气盛衰为表现)、能量维(以寒热,即体温和热性为表现)、空间维(以病位为表现)三个维度的偏差。中医治疗的基本思维就是顺应人体宏观免疫规律这一正气驱邪离体的宏观态势进行扶正祛邪以治疗疾病。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者虚之,虚者实之——纠正物质维偏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纠正能量维偏差;促使异常的脏腑、组织位置或结构比例回纳正常,或根据病变部位,有选择地选用针对性较强的药物——纠正空间维偏差或空间维应用,这就是三维纠偏。

2.判断人体正气欲祛除邪气离体的路径,或者选择较适宜的驱邪外出路径,以便更好地扶正祛邪,这就是因势利导。

3.判断正虚的气、血、阴阳、津液、精的具体所在,以便更好地扶正,判断邪气的风、寒、暑、湿、燥、火、痰、饮、水、瘀、毒等的亚类所在,以便更好地祛邪,这就是扶正祛邪。

总括之,中医的治疗原则是三维纠偏、因势利导、扶正祛邪。清代将中医的常用治法总结为八法:汗、吐、下、温、清、消、补、和。汗、吐、下主要与祛邪路径相关,温、清主要与纠正能量维偏差相关,消、补主要与扶正、祛邪相关,和是其他七法的综合应用。如此区分是相对的,都是在“三维纠偏、因势利导、扶正祛邪”大原则下的侧重不同的表述。

三、中药与中药复方(一)中药维度

中药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中药复方又是其主要形式。传统中药学没有、也不可能表述中药的微观化学成分,一方面是因为中医学的独特理论思维体系,中药学及方剂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的;另一方面,传统中药学从发生、发展到最终理论体系的完成,其时代还不是微观时代,历史还没有发展到分子或原子层面的微观化学时代。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之下的中药学的产生、形成并发展于人体活体的直接试验,既有患者的直接临床试验,也有历代医生的自体体验,“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就是这种自体体验的形象记录。中医医林先贤虽然没有办法分析和描述中药的微观物质成分,但其微观物质成分在宏观效用上同样有所体现,传统中药学就是通过描述中药作用于人体之后的、宏观的、可探知的或可感知的(通过望、闻、问、切)反应来界定中药质的不同和效用的不同。所以,传统中药学不仅是关于中药本身物质成分的科学,更是关于中药通过物理方式和化学方式作用于人体之后,人体宏观变化和主观感觉及其变化的科学,描述的是中药作用于人体的相应组织、器官、系统的药理变化态势;描述的是药与人体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和结果。这种描述和传统中医学理论的思维方式是相互映射的。传统中药学具有三维一势:

1.药性——能量维

中药作用于人体是一个物理和化学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促进产热的,也可能是抑制产热或耗热的,传统中药学用药性——温、热、寒、凉(平)来描述这一热量变化过程。若是促进产热过程,则根据产热的质和量粗略地分为温和热两个梯度;若是抑制产热或耗热过程,则根据其程度,粗略地分为凉、寒两个梯度;如果作用过程的热量变化不明显就称为平。其梯度可进一步细分,如微温、大热、大寒等,仍是同一思维。药性描述了中药作用于人体之后的人体热量(能量)变化态势。

2.五味——物质(成分)维

人类(包括人类进化前体——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的依靠嗅气味、尝味道的嗅觉和味觉系统,以界定面临的环境和将要摄取的食物是否对机体有利的生物化学机制,气味和味道是和一定的物质成分(或化学成分群)相对应的,不同食物和药物是不同的化学成分群的组合,当它们作用于人体嗅觉和味觉器官时,就会产生不同的气味和味道。五味就是对中药的微观物质成分的一个宏观归类,并对其作用人体之后的以功能为主的生理、病理变化的总运动态势进行了归类性描述。

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酸: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泄的作用;涩:能收敛固涩,与酸味作用相似;苦:能泄、能燥,即能泄热和燥湿;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的作用;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的作用。这些味道的功用内容都是表述其作用于人体后的宏观理化运动态势。

3.归经(特定组织、器官,即空间选择性作用理论)——空间维

药物进入人体后,一般不是平均分布于人体各组织系统,而是有选择地、相对集中地作用于一个或多个组织系统或器官,呈一种选择性作用态势。而人体的组织、器官在相对位置是一个严格排列有序的空间结构,有选择地作用于组织器官就有选择地作用于一定的空间结构。传统中药的归经理论与当今的受体理论有相似之处,只是二者描述的层面不同,一个是宏观立体视角,一个是微观单向视角。

4.升、降、沉、浮(四气)——代谢运动的宏观态势

人体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物质和能量进出代谢的系统,代谢的总趋势从空间上看只有四个方面:向上(升)、向下(降)、向外(浮)、向内(沉)。药物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代谢趋势的影响也就是对这四个方向的促进或抑制。升降沉浮理论界定了中药作用于人体之后促进人体代谢运动的总趋势。

中药的四性、五味、归经和四气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如温、辛、归脾肺、主浮在某一味中药上同存的概率偏大,寒、苦、归心肝、主沉在某一中药上同存的概率偏大。中药学的主要内容是中药的功效,每味中药的功效都是对上述中药四维作用的具体化,理解了中药四维内涵,对其功效的理解就很容易了。这样一来,中药学的表述内容——五味(物质维)、四性(能量维)、归经(空间维)、四气(宏观运动方向态势)就和人体的病理生理维度(物质、能量、空间三维及脏腑的运动态势和正邪斗争的趋向态势)形成了对应关系,为中药从不同维度纠正人体异常,并从总体上应用三维纠偏、因势利导、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二)复方配伍原则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多路径调控体系,其生理参量在物质、能量、时空三维之内;病理改变也表现为物质、能量、时空三维异常,往往是症候群。在这种情况下,单味中药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需多药并用,以达到纠正人体物质、能量、时空的三维异常。另外,针对邪气,顺应人体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宏观免疫态势扶正驱邪而出就是最好的可仿效的治疗思维。张仲景正是认识到了这一切,才创立了因势利导、扶正祛邪的治疗大原则,并把这一治疗原则用在复方配伍上,所以“三维纠偏、因势利导、扶正祛邪”就是中药复方的配伍大原则。通常所说的“君、臣、佐、使”在现存的医学典籍中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故曰:近者奇之,远者偶之;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其实这只是对复方中,药与药之间主次地位的一种形象说明,并不是说这就是复方的组方原则,而且《内经》中并无真正意义上的复方,真正的复方始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在其中也只字未提“君、臣、佐、使”,把君、臣、佐、使作为配伍原则进行复方分析始于宋代的成无己。生于乱世的成无己虽然医道造诣颇高,但他毕竟不是张仲景本人,没有完全领会张仲景的诊断、治疗和组方思想是可能的,在过于忠实《内经》的前提下,试图用唯一出现于《内经》中的有关复方论述的术语去论述原本复杂的复方配伍原则也是正常的。再看“君、臣、佐、使”配伍原则的现在适用情况:“在现行《方剂学》教材选定的208首方剂中,有50.48%方剂的配伍没有遵循君、臣、佐、使这一原则。”所谓原则,是揭示表述对象某种普遍规律的论断,《方剂学》选定的方剂可以说都是疗效确定的经典名方,“50.48%方剂的配伍没有遵循君、臣、佐、使这一原则”,这一现象不是表明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没有用好,而是恰恰证明“君、臣、佐、使”根本就不是中药复方普遍使用的配伍原则。“君、臣、佐、使”原则无论是用于分析经方、教学,还是用于指导研究,都很难把握,因为它原本就没有真正全面地揭示复方的配伍原则。“三维纠偏、因势利导、扶正祛邪”的配伍原则既是对张仲景临床思想的忠实,又是对张仲景临床组方思想的现代化升华,是普适的。三维纠偏就是纠正物质维、能量维、时空维的偏差,因势利导就是顺应正气驱邪外出的宏观免疫态势,扶正祛邪就是扶助正气、驱除邪气。现以这个原则来分析配伍原则不典型的小柴胡汤:小柴胡汤治的是寒热往来的少阳证,柴胡、黄芩为寒,大枣、人参、半夏为温,寒热共用,同纠能量维偏差。柴胡入少阳,一是引药入经,二是升清阳解表,祛邪外出、上出,生姜解表散寒,使邪从表散,黄芩、半夏燥湿并消痞,半夏、黄芩、生姜、柴胡组成祛邪组;人参、炙甘草、大枣补气补阴,人参、炙甘草、大枣组成扶正组,以助柴胡、生姜、半夏、黄芩祛邪(物质维)。另外,柴胡、生姜还具有开通邪出之路的作用,使邪从表出。这样,三维纠偏、因势利导、扶正祛邪组方原则的思路就基本出来了。至于其他复方,这种思路就更明显了。然而,不是每个复方都包含这个组方原则的全部内容,纠偏可能只体现某一维或某两维,扶正和祛邪可能都体现,也可能只体现其中之一,但不管怎样都在这个大范围之内。三维纠偏、因势利导、扶正祛邪的配伍原则,具体从以下七个方面灵活应用加以实现。

1.扶正和祛邪——药组配伍原则

顺应人体宏观免疫态势,扶助人体正气,驱除邪气是张仲景治疗的主要思路,也是其组方的第一原则,一个完整的复方基本可以分为扶正组和祛邪组。扶正组中可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补精、补津液的不同;祛邪组中可有祛风、祛湿等不同,一般还包括体现邪之出路的导向药,如发汗之麻黄,泻下之大黄,呕吐之瓜蒂,化瘀之桃仁等。此外,还有特殊一点的,如单纯调理气血阴阳的可归为扶正组,化痰和化瘀的可归为祛邪组。

2.药性组配——能量代谢(寒热)纠偏配伍原则

在人体能量维上的病变有单纯的寒热偏态,也有寒热错杂。根据具体情况,在用药时通过对所用药物药性的选择和整体组合以达到纠正人体寒热之偏,也是中药复方配伍时要考虑的重要一环,总体说来,就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3.七情——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原则

七情中,除单行是指单味药取效外,其他六情都是阐释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影响;相须、相使使药效增加,相畏、相杀能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相恶减轻疗效,相反则产生毒副作用。七情是复方配伍时首先要考虑的内容。

4.君臣佐使——针对症状主次轻重不同的配伍原则

单病或兼病时,患者的症状是一个症候群,症状有主次轻重之分,组方用药也就有主次轻重的考虑,包括药味的加减和用量的加减,这就有了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是和症状主次轻重之分相对应的,只是复方配伍时要考虑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和总纲。

5.归经——时空选择性作用配伍原则

多数药物并不是平均地作用于人体的全部组织器官,而只能对一个或几个组织器官起作用。归经即指药物作用部位的选择性。不同组织、器官(脏腑)的疾病选用相应归经的药物,使药物作用更具针对性,疗效更集中,引经药的选用就是典型的例子。

6.药物作用的运动方向——祛邪路径选择配伍原则

关注复方整体作用的导向,即对祛邪路径的选择是中医治疗思维的一个特点和优点。通过对药物作用态势的选择和组合,使复方的扶正和祛邪离体路径得以清晰体现,如汗、吐、下之法。

7.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个性化用药原则

人的体质各不相同,疾病轻重有别,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季节因素都会影响疾病的具体表现,用药组方时除考虑疾病的共性外,兼顾疾病的个性特征,会更有利于提高疗效。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原则是中医学治疗用药的天然原则之一。

上述七点是蕴含在中药复方组方原则过程中的七个侧面,汇成总配伍原则:三维纠偏、因势利导、扶正祛邪。这一原则来源于张仲景对人体宏观免疫规律的认识和仿用,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原则。首先,它是科学的,因为它表述的是中药复方配伍的固有规律;其次,有利于教学讲解,更有利于学生从理论的制高点上掌握和应用中药复方;最后,有利于中医中药的继续发展和研究,因为没有对前人知识的正确理解,在似是而非的观点指导下,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继续发展和科学的研究。编写说明

本书不是记录或推介什么经验方或临床有效方,而是诠释一种方剂配伍方法,这种方法来源于笔者对方剂配伍普遍规律的深入研究,是对既往观点的扬弃与发展。因此,选方依然是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方剂学》的遴选方剂,是要体现新配伍规律,体现源头性、连续性、继承性和客观性;而不同于既往的配伍分析方法是本书所要表述的几乎唯一目的。

“三维纠偏、因势利导、扶正祛邪”是贯穿整个中医药学的思维主线,是中药复方配伍的大原则。本书以其为准线,试图通过分析现行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方剂学》所辑的常用中药复方,将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以一种更清晰、更直观的面貌呈现出来,促使读者从接触中药复方的开始就能从理论上高屋建瓴地把握其科学内涵,奠定更高的潜在成长高度,更早地达到“无方”境界,最终助益中医药学发展,提高学习者的临床诊疗技术。

参照既往方剂教材的方剂分析习惯,本书每个方剂分析按照组成、功用、主治、方解、配伍思路、现代应用及附方(有的没有,依具体情况而定)顺序编写,重点部分是方解、配伍思路。第一章 解表剂

当外感之邪或其他病邪侵犯体表肌肤、经络及上呼吸道时,治疗宜通过发汗解表、宣肺祛邪,使邪从表、从上而去,多用解表剂。凡组成以解表药为主,具有发汗解肌、疏达腠理、透邪外出等作用,主治表证的方剂,统称为解表剂。表寒者治以辛温解表,表热者治以辛凉解表,兼正虚者治以扶正解表。

解表剂多用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减弱疗效。解表剂取汗以微汗出为宜,若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汗出过多,必致耗气伤津。若病邪已入里,或麻疹已透,或疮疡已溃,前者病邪已经不在表,后两者表邪已经透散,不宜再使用解表剂。第一节 辛温解表剂麻黄汤

组成:麻黄(去节)9g,桂枝6g,杏仁(去皮尖)6g,炙甘草3g。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解:风寒之邪从外、从上侵犯肌表,寒主收引,导致毛窍闭塞,卫阳被遏,不能达外,故可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等肌表阳气不通之症;风寒之邪外束肌表或上侵肺系,使肺气外布肌表受阻、宣发不畅,肺气不能宣通,则被郁闭而咳喘。故治疗本病的最关键是使侵犯肌表之风寒从表、从上而去,恢复肌表之正常代谢和肺之宣发功能。本方之中,用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桂枝温阳解表,助麻黄发汗,二药相须使风寒之邪从表而解;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配伍,一升一降,以增强宣肺平喘之功;炙甘草益气补中,祛痰止咳,缓急止痛,又能缓和麻黄、桂枝合用的峻烈之性,与杏仁合用有“守中”、扶正之义,不致汗出过猛而伤及正气。诸药相合,使侵犯之邪从上、从表而解。

配伍思路:以辛温、发散之药,使从上、从表入侵之寒邪复从上、从表而去。

现代应用:治疗常见疾病,如风寒感冒、风寒型咽喉炎、风寒型支气管炎,辅助治疗风寒型肺炎等。附方:对于外感风寒为主,同时又兼夹明显其他外邪或症状的病证,可以基于麻黄汤加减治疗。麻黄加术汤:麻黄汤原方加白术或苍术12g。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功用:发汗解表,散寒祛湿。主治:风寒湿痹,身体烦疼,无汗等(即风寒表实夹湿证)。麻杏苡甘汤:麻黄6g,杏仁6g,甘草3g,薏苡仁12g。功用:解表祛湿。主治:风湿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这里不是阴虚潮热,而是湿邪所致的潮热。日晡:下午三点到七点。大青龙汤:麻黄6g,桂枝6g,生姜9g,大枣3g,甘草6g,杏仁6g,石膏18g。服后,取微似汗,汗出多者,用温粉扑之。温粉:龙骨、牡蛎、黄芪、麻黄根,共研细末。功用:发汗解表,清热除烦。主治:外感风寒,不汗出而烦躁,身疼痛,脉浮紧。即外有表寒,内有里热。用大青龙汤治之,中病即止。三拗汤:杏仁(不去皮尖)6g,甘草(不炙)6g,麻黄(不去节)6g,生姜5片。功用:宣肺解表。主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咳嗽胸闷。华盖散:麻黄6g,桑白皮10g,紫苏子10g,赤茯苓10g,陈皮10g,杏仁10g,甘草5g。功用:宣肺解表,祛痰止咳。主治:肺感风寒,咳嗽上气,痰气不利,脉浮者。桂枝汤

组成:桂枝9g,芍药(白芍)9g,甘草6g,生姜9g,大枣3枚。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寒,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

方解:感受风寒发汗太过,可致肌表阴阳(营阴与卫气)耗损,或素有肌表阴阳不足,皆亦感外邪,肌表既虚,因风邪无处不在,则率先乘虚而入,其他外邪亦可兼感,多兼寒。外感风邪,风性疏泄,卫气失去其固护之性,不能固护营阴,致使营阴不能内守而外泄,故有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汗者,阳加于阴,谓之汗也。本证表虚,腠理不固在先,故应首先扶助肌表之营阴与卫气,然后予以辛温发散之品以解表。方中白芍、甘草、大枣扶助营阴,桂枝、生姜助卫阳、发散风寒以解表,诸药协力,正复邪散。

配伍思路:扶助营阴、卫阳,发散风寒。

现代应用:常用于阳虚受风感冒、过敏性鼻炎、植物神经调节不畅所致的半身汗出等表证。附方:以桂枝汤证为主,又兼夹一些其他症状者可以用桂枝汤加减治疗,基于桂枝汤的经典附方如下:桂枝加桂汤:桂枝汤原方中桂枝加至15g。功用:温通心阳,平冲降逆。主治:太阳病误用温针或发汗过多而发的奔豚。桂枝加芍药汤:桂枝汤原方中芍药加至18g。功用:调和气血,缓急止痛。主治:太阳病误下,邪陷太阳,腹满时痛者。桂枝加葛根汤:桂枝汤加葛根12g。功用:解肌发表,升津舒经。主治:桂枝汤证兼项背强而不舒。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汤加厚朴、杏仁各6g。功用:解肌发表,降气平喘。主治:素有喘证(风寒或寒饮存肺,实证),复感风寒见桂枝汤证;或风寒误用下剂,表证未解而现微喘者(寒邪入里);即肌表营阴、卫气虚弱见风寒袭表、入肺。九味羌活汤

组成:羌活、防风、苍术各9g,细辛2g,川芎、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各3g。

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者。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

方解:本方用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所致的病证。外感风寒束于肌表,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湿邪郁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肢体酸楚疼痛;风寒湿邪亦侵入肺系,郁而化热,故现口苦微渴。治则亦以发散风寒湿邪为主,兼清里热为辅。方中羌活辛、苦、温,入太阳经,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为治风寒湿邪在表之要药;防风长于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为风药中之润剂;苍术辛苦温燥,可以发汗除湿;防风、苍术两药相合,协助羌活解表散寒,除湿止痛;细辛性甚走窜,又搜剔筋骨之力,表里风寒湿皆散,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白芷、川芎合用以散寒祛风,宣痹以止头身之疼痛;生地黄、黄芩清泻里热,其中生地黄养阴生津凉血,二者合用,防止诸药辛温燥烈之性;甘草调和诸药。

配伍思路:解表散寒药与清里热药配伍,体现了分经论治的基本结构。

现代应用:湿热体质感受风寒者。附方:大羌活汤:羌活汤去白芷,祛湿药组中加独活、防己、白术,清热药组中加黄连、知母。功用:散风寒湿,清热化湿。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湿热证。羌活胜湿汤:羌活、独活各6g,藁本、防风、甘草(炙)、川芎各3g,蔓荆子2g。功用:祛风胜湿止痛。主治:风湿在表,肩背疼痛不可回顾,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者。香苏散

组成:紫苏10g,炒香附10g,陈皮6g,甘草3g。

功用:疏散风寒,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恶寒发热,头痛恶寒,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脉浮。

方解:紫苏解表散寒,香附、陈皮理气,甘草和中,四药相合,外散风寒,内舒气滞。

配伍思路:解表散寒,理气和中。

现代应用:感冒、食欲差。附方:加味香苏散:香苏散加荆芥、秦艽、防风、蔓荆子各3g。功用:发汗解表,理气解郁。主治:外感风寒,兼气滞证,解表之力较香苏散强,兼具宣痹止痛之功。香苏葱豆豉汤:香苏散加香葱白3枚,豆豉12g。发汗解表,调气安胎。主治:妊娠伤寒。小青龙汤

组成:麻黄(去节)9g,芍药9g,细辛6g,干姜6g,甘草(炙)6g,桂枝(去皮,因桂枝毒在皮,故方中皆去皮用)9g,半夏(洗,以去其燥性)9g,五味子6g。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无汗;胸痞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痛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者。

方解:麻黄、桂枝相须,发汗散寒以解外寒,且麻黄又能宣发肺气而平喘咳,桂枝温阳以利内饮之化;干姜温肺化饮的同时,其温性亦有助于除表寒;细辛性善走窜,既走表又达里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为去有形痰邪之主药;五味子味酸而收敛,酸敛护肺,芍药味酸而敛阴,酸敛合营,用此二药一是防诸药温燥之性伤津,二是充痰饮之邪被祛之后的空缺,以及邪气去、正气复,防邪再入;炙甘草益气和中,扶正兼调和诸药。

配伍思路:外散风寒,内化痰饮,滋阴扶正,防邪再侵。

现代应用:外寒里饮型支气管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支气管哮喘等。附方:射干麻黄汤:射干9g,麻黄9g,细辛3g,半夏9g,紫菀6g,款冬花6g,生姜9g,大枣3枚,五味子3g。功用:宣肺祛痰,下气止咳。主治: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哮喘)。除射干是寒性外,其他药物均是温热药,与小青龙汤相比,下气平喘之功强,偏于治里。止嗽散

组成: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9g,甘草(炒)3g,陈皮(去白)6g。

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主治:风邪犯肺证。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方解:本方为风邪犯肺偏寒证所设,治以理肺止咳,利咽疏表。紫菀止咳,百部润肺止咳,二者性温而不热,润而不寒,皆可止咳化痰;橘红理气化痰,白前长于降气化痰,四药治肺。桔梗利咽、开宣肺气,荆芥可疏风解表,二者协力导邪从上、从表而去;且桔梗与白前协同使用,一升一降,使气机运转,复肺气之宣降。甘草缓急和中,调和诸药。

配伍思路:理气化痰、润肺止咳与利咽解表药协同配伍,导邪从上、从表而去。

现代应用:咽炎、支气管炎、咳嗽变异性哮喘等。附方:金沸草散:旋覆花、麻黄、前胡各9g,荆芥穗12g,甘草、半夏、赤芍各3g,外加生姜3片,枣1枚。功用:发散风寒,降气化痰。主治:伤风咳嗽,恶寒发热,咳嗽痰多,鼻塞流涕,舌苔白腻,脉浮者。香薷饮

组成:香薷9g,白扁豆(微炒)、厚朴(姜制)各6g,加入少许酒同煎。

功用: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主治:阴暑。恶寒发热,腹痛吐泻,头重身痛,无汗,胸闷,舌苔白腻,脉浮。

方解:本方所治为夏月乘凉饮冷,或外感风寒,或内伤暑湿所致的阴暑证。夏月感寒,邪滞肌表,则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等风寒表实证;夏月喜冷饮,湿伤脾胃,气机不畅,则胸闷泛恶,腹痛泄泻。舌苔白腻则是寒湿之候,治之以外散肌表之寒邪,内化脾胃之湿滞。香薷辛温芳香,可解表除寒,祛暑化湿,导湿邪从表去,是夏月解表之要药(故香薷又称“夏月麻黄”);治湿要理气,予厚朴行气除满、内化湿滞;湿已影响脾运,故予白扁豆健脾和中、祛湿消暑;加入少许酒同煎,意在增强散寒通经之力。

配伍思路:化湿解表以祛邪。

现代应用:夏季受凉感冒,或饮冷导致的胃肠炎。附方:新加香薷饮:香薷6g,鲜扁豆花9g,厚朴6g,金银花9g,连翘9g。即香薷饮加清热解毒之金银花、连翘。功用:祛暑解表,清热化湿。主治:暑温。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口渴面赤,胸闷不舒,舌苔白腻,脉浮而数者。第二节 辛凉解表剂银翘散

组成:连翘15g,金银花15g,竹叶4g,苦桔梗6g,牛蒡子6g,薄荷6g,荆芥穗4g,淡豆豉5g,生甘草5g。鲜苇根汤煎。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方解:温病多为热毒之邪(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治疗应以杀灭、清除为要务。重用连翘、金银花,既可清热解毒,又可辛凉解表,具有芳香避秽的功效;竹叶清热除烦、清上焦之热,且可生津,芦根功在清热生津,四药为清热生津解毒药组。桔梗可宣肺止咳、利咽,牛蒡子可以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解毒利咽,薄荷辛凉解表,荆芥穗、淡豆豉性温,防其他药寒凉之过偏,增辛散透表之力,五药宣肺、利咽、解表以导邪外出。甘草和诸药。诸药相合,清宣肺气、清热解毒、辛凉解表(清热除烦的力量:栀子>竹叶>灯心草)。

配伍思路:清热解毒、生津药与利咽、解表药协同配伍。

现代应用:感冒、流感、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腮腺炎、流行性脑膜炎等属风热证者;病毒性感染者多用,疗效良好。桑菊饮

组成:桑叶8g,菊花3g,杏仁6g,连翘5g,薄荷8g,桔梗6g,生甘草3g,芦根6g。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方解:本方用治外感风热证。桑叶味甘苦,性凉,疏散上焦风热,且善走肺络,能清宣肺热而止咳嗽(肺热重则用霜桑叶);菊花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连翘清热解毒(善散胸膈);薄荷疏散风热;芦根清热生津而止渴。五药协力清热解毒,共祛在表风热之邪。杏仁润肺止咳,桔梗宣肺利气止咳(止咳之力逊于桔梗配白前),甘草益气、和诸药,三者协力清肺热邪,并阻外邪继续入肺。

配伍思路:重用辛凉解表药从上、从表散邪;予清热生津药于肺;予少量温肺益气药助祛邪彻底。

现代应用:用于风热感冒、风热咳嗽及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等。麻杏石甘汤

组成:麻黄9g,杏仁9g,生甘草6g,石膏18g。

功用:发汗解表,清肺平喘。

主治:表寒未解,入里化热,肺热壅塞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者。

方解:麻黄味辛苦,性温,发汗解表而宣肺平喘;石膏味辛甘,性大寒,清泻肺胃之热以生津,石膏倍于麻黄以制麻黄温热之性,使整方不失为辛凉之剂,麻黄得石膏则宣肺平喘而不助热;杏仁味苦,降利肺气而平喘,与麻黄宣降相因;生甘草助汗源而和诸药。四药相合,散表邪、清里热。

麻杏石甘汤中,麻黄与石膏的用量需按比例,可用1:3(邪热闭肺、无汗)或1:5(邪热壅肺、有汗),重用石膏制麻黄之温性,去性存用。

配伍思路:发散表寒药与清里热药同用。

现代应用: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辨证属于外寒里热型,病毒性感染可以单独治疗,细菌性感染可以加清热解毒药或结合抗生素治疗。附方:越婢汤:麻黄18g,生姜9g,甘草5g,大枣5枚,石膏24g。功用:发汗利水。主治:风水夹热证。一身悉肿,恶风,脉浮,不渴,自汗,无大热者。本方治疗感染性肌表水肿,重用麻黄及生姜发汗解表,使邪从表去;石膏清热;甘草、大枣益气阴,扶正,助祛邪。柴葛解肌汤

组成:柴胡6g,葛根9g,白芷3g,羌活3g,黄芩6g,生石膏12g,桔梗3g,白芍6g,甘草3g,生姜3片,大枣2枚。

功用:解肌清热。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恶寒渐轻,身热增盛,略有寒热往来之意,无汗头痛,目痛鼻干,心烦不眠,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

方解:本证为风寒表邪未解,又化热入里。病邪在肌表,为太阳、少阳、阳明三经合病。当以辛凉解肌,兼清里热治之。柴胡、葛根辛凉解表,羌活、白芷、生姜辛温解表,黄芩、石膏清泻里热(柴胡、黄芩为和解少阳之药;石膏、白芷治疗阳明经;羌活、葛根治疗太阳经)。诸药相合,共清太阳、少阳、阳明三经内外之热。白芍、甘草酸甘敛营,共防疏散太过,且柴胡与白芍是药对;少佐生姜、大枣调脾胃;桔梗宣利肺气,引邪出肺,阻邪入肺。

配伍思路:三阳经协同发散药、清泻里热药同用。

现代应用:感冒、流感、结膜炎等属病毒感染者。升麻葛根汤

组成:升麻10g,葛根10g,芍药6g,炙甘草3g。

功用:解肌透疹。

主治:麻疹初起。疹出不透,身热头痛,咳嗽,目赤流泪,口渴,舌红,脉数。

方解:麻疹为阳毒,以透为顺。升麻入肺、胃经,解肌透疹;葛根入胃经,解肌发表,升津除热,二药相须可解肌透疹。芍药益营血,炙甘草补气,二药扶正,增强升麻、葛根透疹之力。用炙甘草而不用生甘草,因为炙甘草性温,辛温主散,以增强发散之义。

配伍思路:解肌透疹药与助益营阴药相结合。

现代应用:治疗单纯性疱疹、带状疱疹等。附方:竹叶柳蒡汤:西河柳6g,荆芥穗4g,葛根5g,蝉蜕3g,炒牛蒡4.5g,知母3g,薄荷叶3g,玄参6g,甘草3g,麦冬9g,淡竹叶1.5g。功用:透疹解表,清泻肺胃。主治:疹出不透,喘咳,烦闷躁乱,咽喉肿痛。第三节 扶正解表剂人参败毒散

组成:人参9g,甘草5g,桔梗、前胡、枳壳、茯苓各9g,羌活、独活、柴胡、川芎各9g,生姜、薄荷各少许。

功用:益气解表,散寒祛湿。

主治:气虚外感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方解:本方治正气素虚,又外感风寒湿邪所致的气虚外感病证。治之当以益气解表,散寒祛湿。方中人参、甘草扶助已虚正气,拒外邪继续深入,助祛邪药力。桔梗宣肺,前胡祛痰,枳壳降气,茯苓渗湿,有宣有降,祛痰渗湿,以祛入肺之邪,复肺宣降之功能。羌活、独活辛温发散,通治一身上下之风寒湿邪,川芎行气祛风,柴胡疏散解肌退热,生姜辛温解表,薄荷辛凉解表,寒温六药并投可解表祛邪。

配伍思路:扶正气,宣利肺邪,解表邪。本方还可以用于治外邪里陷所致的痢疾,其证为外邪从表陷里,用此方疏散表邪,表气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止。此为“逆流挽舟”之法。

现代应用:可以用于治疗免疫力低下之感冒、支气管炎、肺炎、风湿性关节炎等,有细菌感染者可以结合抗生素使用。附方:荆防败毒散:荆芥、防风、羌活、川芎、柴胡、桔梗、前胡、枳壳、茯苓各5g,甘草3g。此方解表、散风湿药组是荆芥、防风、羌活、川芎、柴胡,祛入肺之邪、复肺宣降之功能药组(同人参败毒散一样)是桔梗、前胡、枳壳、茯苓。功用:发汗解表,散风祛湿。主治:外感风寒湿邪,以及时疫疟疾、痢疾、疮疡具有风寒湿表证者。参苏饮

组成:人参6g,炙甘草4g,紫苏叶、葛根各6g,半夏、前胡、茯苓各6g,木香、枳壳、桔梗、陈皮各4g。

功用: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主治:虚人内有痰饮,外感风寒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痰白,胸膈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舌苔白,脉弱。

方解:人参益气,扶正托邪;甘草补气安中,和诸药,为扶正药组。苏叶、葛根发散风寒,解肌透邪,为解表药组,可解表祛邪。前胡、半夏、桔梗止咳化痰,宣降肺气;陈皮、枳壳理气宽胸;茯苓健脾,渗湿消痰;木香行气、醒脾畅中,组成理气化痰药组,可内化痰湿。

配伍思路:扶正气,解表祛邪,内化痰湿。

现代应用:用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辨证属于气虚外感风寒兼有痰湿者。再造散

组成:黄芪6g,人参3g,甘草1.5g,熟附子3g,桂枝3g,细辛2g,羌活3g,防风3g,川芎3g,煨生姜3g,另枣2枚,加赤芍共煮。

功用:助阳益气,解表散寒。

主治: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证。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语言低微,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

方解:方中人参、黄芪、附子补气助阳,既能助药势以鼓邪外出,又可预防阳随汗脱;煨生姜温胃,大枣滋脾生津,合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调营卫而资汗源,亦属扶正药。桂枝、细辛(为阳虚外感之必用药)、羌活、川芎(可防药运无力)、防风疏风散寒,以解表祛邪;赤芍活血;甘草和诸药。诸药合力,阳气复,风寒去。

配伍思路:益气温阳扶正,疏风解表,散寒祛邪。

现代应用:气阳两虚型感冒。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6g,附子9g,细辛3g。功用:助阳解表。主治:少阴病始得,反发热,脉沉者。加减葳蕤汤

组成:生葳蕤(玉竹)9g,炙甘草1.5g,红枣2枚,东白薇3g,生葱白6g,桔梗5g,淡豆豉9g,苏薄荷5g。

功用:滋阴解表。

主治:阴虚外感风热证。头痛身痛,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红,苔薄白,脉数。

方解:葳蕤入肺、胃经,味甘,性寒,为滋阴润燥的主药,长于养阴,且滋而不腻,用以润肺养胃,清热生津;炙甘草、红枣益气,三药滋阴益气以扶正。白薇味苦,性寒,其性降泄,善于清热而不伤阴,于阴虚有热者为宜;桔梗宣肺止咳以祛痰;葱白、淡豆豉、薄荷解表散邪。五药相合,可清热、宣肺利咽、解表散邪。全方共奏滋阴解表之功。

配伍思路:内补气阴,外祛风热。

现代应用:阴虚感冒。附方:葱白七味饮:生麦冬9g,干地黄9g(滋阴养血药组);葱白9g,葛根9g,新豆豉6g,生姜6g(解表药组)。功用:养血解表。主治:病后阴血亏虚,调摄不慎,感受外邪。或失血之后,感受风寒,头痛发热,微寒无汗。第二章 泻下剂

泻下剂属于祛邪剂,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通过通便、泻热、攻积、逐水等作用,使邪实从大便或小便而去的方药,称为泻下剂,属“下法”。根据对应病证的不同,具体可分为寒下热结、温下冷结、润下燥结、逐水利饮和攻补兼施五类。临床应用应注意以下方面:①泻下剂是针对表邪已解、里实已成,或发病之初就是单纯的里实证;②若表证未解、里实已成,则应视表里证的轻重,先表后里,或表里双解;③若兼血瘀、虫积、痰浊,宜分别配伍相应的药物治之;④对老年体虚,孕妇、产妇或正值经期,病后津伤以及亡血者,应禁用或慎用;⑤泻下剂多易伤胃气,故得效即止,勿过;⑥服药期间应忌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以防重伤胃气。第一节 寒下剂大承气汤

组成:大黄12g,芒硝6g,厚朴(炙)24g,枳实12g。

用法:先煮枳实、厚朴,后下大黄,芒硝冲服。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①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者日晡潮热,神昏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②热结旁流证: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③里实热证:因里实热引起的热厥、痉病或发狂,因实热存内,格阴于外引起的四肢厥冷。

方解:本方为寒下的常用方剂。大黄苦寒泻热,祛瘀通便,然大黄泻下攻积之力强,而软坚之力欠佳,故佐以芒硝软坚润燥通便;厚朴下气,除满消胀,枳实苦辛破结,导滞消痞,共助大黄、芒硝攻下热结。

本方为“急下存阴”之剂。以数日不大便,脘腹胀满,苔黄厚而干,或焦黑燥裂,脉沉数有力为证治要点。

配伍思路:泻下药与破气导滞药配伍,目标明确。

现代应用:各种发热疾病中的大便滞结不通而致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坚硬有块,舌苔黄燥,脉沉、滑、实等证,亦可用于单纯性的肠梗阻等病。附方:小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功用:轻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证之轻者(气滞明显)。调胃承气汤:大黄、芒硝、甘草。功用:缓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证(余热明显而气滞不明显)。大黄牡丹汤

组成:大黄12g,牡丹皮9g,桃仁12g,冬瓜子30g,芒硝9g。

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肠痈初起(或阑尾炎初起)。右下腹疼痛拒按,牵拉试验阳性,时时发热,自汗恶寒,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

方解:肠痈初起,多由湿热郁蒸,气血凝聚,结于肠中,肠络不通所致。大黄苦寒攻下,又可活血祛瘀,泻肠中之湿热,去肠中稽留之瘀血;桃仁苦平,性善破血,与大黄为伍可破瘀泻热;芒硝泻热导滞,软坚散结;牡丹皮凉血化瘀,消肿;冬瓜子甘寒,清肠利湿,排脓散结。五药相合而成泻热破瘀、散结消肿之势。

配伍思路:主要是祛邪思维,以泻下药涤肠破瘀。

现代应用:多用于肠道内感染,注意结合应用抗生素。第二节 温下剂大黄附子汤

组成:大黄9g,附子9g,细辛3g。

功用: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寒积腹痛。便秘腹痛,胁下偏痛,发热,手足不温,舌苔白腻,脉弦紧。

方解:本方为温下之代表方。附子辛热,温里散寒,止腹胁疼痛;细辛辛温宣通,散寒止痛,助附子温里散寒止痛;大黄泻下通便,荡涤肠胃积滞;大黄性虽苦寒,但有大量附子之辛热,则苦寒之性被制,而泻下之功犹存,此为去性存用。附子走而不守,细辛辛散走窜,故用之。大黄配芒硝攻下热结;大黄配桃仁泻热破瘀;大黄配附子攻下寒积。

配伍思路:温阳散寒药与寒下药同用。

现代应用:寒性的急性肠胃炎、便秘等。三物备急丸

组成:大黄、干姜、巴豆。

功用:攻逐寒积。

主治:寒实腹痛。猝然心腹胀痛,痛如锥刺,气急,大便不通。

方解:干姜温阳散寒,巴豆性热、攻下,大黄性寒、攻下,三药合力攻逐寒积。

配伍思路:温阳散寒药与攻下药同用。

现代应用:寒性的急性肠胃炎、便秘、肠梗阻等。温脾汤

组成:当归、干姜各9g,附子、人参、甘草各6g,大黄15g,芒硝6g。

功用:温补脾阳,攻下寒积。

主治:寒积腹痛。便秘腹痛,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欠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方解:本证系由脾阳不足、寒积中阻所致。附子温补脾阳,祛除寒邪;干姜温中助阳;人参合甘草益气补脾,且甘草又能调和诸药;当归补血健脾。诸药相合,达温阳补脾助运之功。大黄泻下,攻逐积滞,大黄性虽寒,但有附子之辛热,则去性存用;芒硝软坚散结。诸药合用,温补、攻下兼施而脾运、便通。

配伍思路:内补脾胃之阳气,下攻肠胃之积滞。

现代应用:阳气不足之便秘。第三节 润下剂五仁丸

组成:桃仁15g,杏仁15g,柏子仁9g,松子仁5g,郁李仁5g,陈皮15g。

功用:润肠通便。

主治:津枯便秘。大便干燥,坚涩难出,以及年老或产后血虚便秘。

方解:杏仁滋肠燥、降肺气,肺与大肠相表里,降肺气,利大肠传导之职;柏子仁性多润滑,润肺治燥,治虚秘;郁李仁质润沉降,润滑肠道,专治胃肠燥热,大便秘结;松子仁润五脏,治虚秘;桃仁润燥滑肠,活血;陈皮理气行滞,使气行则大肠得以运化。

配伍思路:润肠,行气血。

现代应用:老年性便秘。济川煎

组成:当归9~15g,肉苁蓉6~9g,升麻3g,枳壳3g,泽泻5g,牛膝6g。

功用: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主治:肾虚便秘。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迟。

方解:当归养血润肠,肉苁蓉润肠通便,温肾益精,二者是主药。牛膝补肾壮腰,性善下行,助便通;枳壳宽肠下气而助通便;升麻入阳明,清宣升阳,阳得升,浊阴自降,有欲降先升之妙。所治为虚性便秘,非有热便结,故用泽泻,一取泽泻泻下之势,二因泽泻甘淡泄浊,可利小便、助大便成形而出,非溏泻而出,古人有“利小便所以实大便”之说。

配伍思路:温补阳、血,调节气机升降,下利肾浊。

现代应用:老年人肾虚以及产后血虚之便秘。麻子仁丸(约脾丸)

组成:麻子仁20g,白芍9g,杏仁10g,枳实9g,厚朴9g,大黄12g(以蜜制丸)。

功用: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主治:脾约证,肠胃燥热、脾津不足所致。大便秘结,小便频数,舌苔微黄。

方解:重用麻子仁,因其质润多脂,滋脾润肠,润燥通便;杏仁利肺降气,润燥通便;白芍滋阴养血,柔肝理脾,助便通;大黄苦寒泻热,攻积通便;枳实下气破结;厚朴行气除满,亦助便通;蜂蜜润燥滑肠,和为丸子,亦助便通。

配伍思路:润肠药与行气导滞药配伍。

现代应用:常用于习惯性便秘、老人与产后便秘、痔疮术后便秘等属肠胃燥热者。第四节 攻补兼施泻下剂黄龙汤

组成:大黄9g,芒硝6g,枳实9g,厚朴9g,甘草3g,人参6g,当归9g,外加姜3片,枣2枚,再入桔梗一撮。

功用:攻下热结,益气养血。

主治: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自利清水,色纯青,或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腹痛拒按,身热口渴,神倦少气,谵语甚或循衣撮空,神昏肢厥,舌苔焦黄或焦黑,脉虚。

方解:大黄、枳实、厚朴(大承气汤)攻下热结,荡涤肠胃实热积滞;人参、甘草、当归益气养血,扶正达邪,使之不伤正气;桔梗宣肺,肺与大肠相表里,宣肺有利通肠腑;生姜、大枣养胃和中。如此攻下与扶正兼备,正复而邪去。

配伍思路:攻下药与扶正药并用。

现代应用:本方原治热结旁流而兼气血两虚证,辨证属邪实正虚、病在肠腑者均可用之。附方:新加黄龙汤:细生地15g,玄参15g,麦冬15g,生甘草6g,人参5g,当归5g,海参(质润多脂、滋阴益气)2条,生大黄9g,芒硝3g,姜汁6匙。功用:泻热通便,滋阴益气。主治:热结里实,气阴不足证。增液承气汤

组成:玄参30g,麦冬25g,生地黄25g,大黄9g,芒硝4.5g。

功用:滋阴增液,泻热通便。

主治:热结阴亏证。燥屎不行,下之不通,脘腹胀满,口干唇燥,舌红苔黄,脉细数。

方解:方中重用玄参滋阴泻热通便,麦冬、生地黄滋阴生津:大黄、芒硝软坚润燥,泻热通便。五药相合,共成“增水行舟”之剂。

配伍思路:滋阴药与寒性泻下药同用。

现代应用:多用于体液不足性便秘或外感疾病伴发便秘。第五节 逐水剂十枣汤

组成:甘遂、大戟、芫花各等分,分别捣为散,煮大枣10枚,纳药末。强人服2g,羸人服1g,温服,平旦服。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功用:攻逐水饮。

主治:①悬饮: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脉沉弦。②水肿:一身悉肿,尤以下半身为重,腹胀喘满,二便不利。

方解:方中甘遂苦寒有毒,善行经髓络脉之水湿;芫花辛温有毒,善消胸胁伏饮痰癖;大戟苦寒有毒,善泻脏腑之水邪。三药峻烈,各有专攻,合用之,则攻逐水饮之功甚著。用大枣煎汤送服,意在益脾缓中,防止逐水过猛而伤及脾胃,并可缓和诸药之毒性,使邪去而不伤正气。服用方法:一是三药为散,大枣煎汤送服;二是从小量开始,且于清晨空腹服用;三是服药得快利后,宜食糜粥以保养脾胃。

配伍思路:峻猛利水药佐以大枣护正。

现代应用:比较少用,可治疗渗出性腹膜炎、胸腔积液、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以及晚期血吸虫病所致的腹水形气俱实者。禹功散

组成:黑牵牛、茴香,研为细末,以生姜汁调服,临卧服。

功用:逐水通便,行气消肿。

主治:阳水。遍身水肿,腹胀喘满,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脉沉有力。

方解:若气虚或气机不畅则化湿无力,湿热壅塞下焦,前阻小便、后阻大便而致大小便不通。黑牵牛苦、平,可祛风除湿、活血通经;茴香性温,可理气散寒;生姜性温,可散寒湿、水气。三药合用,可畅通气机,散下焦壅塞寒湿而利尿消肿。

配伍思路:行气祛湿。

现代应用:前列腺增生之小便不利,或肾功能不全之水肿。第三章 和解剂

和,即缓和之义。当疾病辨证不是单纯的表或里、寒或热、虚或实时,病情多较复杂,不宜应用单一的汗法或下法、清法或温法、补法或泻法,往往需要扶正祛邪兼施、寒热并投、多法协用,从多角度调理以治愈疾病,这种思路和方法就称为和法。和解剂原为治疗伤寒邪入少阳而专设,后扩大了其应用范围,现分为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调和寒热等。第一节 和解少阳剂小柴胡汤

组成:柴胡24g,黄芩9g,人参9g,甘草(炙)6g,半夏9g,生姜9g,大枣4枚。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①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恶寒发热交替进行,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呕后觉舒,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②妇人热入血室胞宫: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以及疟疾、黄疸等病而见少阳证者。

方解:从扶正与祛邪角度看,人参、炙甘草、大枣扶正,重在益气补血;柴胡、黄芩、半夏、生姜祛邪,其中柴胡、黄芩清热邪,半夏、生姜祛寒邪,祛邪药的总量略多于扶正药的总量,这与小柴胡汤所治病证多源于外邪入侵、虚实兼有、寒热之邪并存的证候特点相对应。从药性寒热角度看,柴胡、黄芩性寒,人参、炙甘草、半夏、生姜、大枣性温,寒药与温药总量差不多,与小柴胡汤所治疾病是寒热往来、寒热之邪并存的证候特点相对应。从药物的归经看,人参主要归肺、脾、胃经,甘草主要归心、肺、脾、胃经,大枣归脾、胃经,柴胡归肝、胆、心包、肺、膀胱经,黄芩归肺、胆、胃、大肠经,生姜归肺、脾、胃经,半夏归脾、胃经,人参、炙甘草、大枣扶正于内,柴胡引黄芩、半夏、生姜祛邪于外。从导邪外出用药角度看,小柴胡汤以柴胡、生姜解表,导邪从表而出。全方配伍主要抓住四个方面,相应针对的是界定疾病特点的四个特性:一是选用补益药或祛邪药,以达到扶正或祛邪的目的,针对的是疾病虚实变化;二是选用寒药或温药,以达到清热或散寒的目的,针对的是疾病寒热变化;三是根据病位选药(即体现药物归经),以便药物更好地直达病所,针对的是病位的变化;四是恰当选用有利于导邪外出的药物,针对的是机体正气欲祛邪外出路径的变化。“去滓,再煎”表明小柴胡汤不是大承气汤、麻黄汤之类的猛攻之剂(柴胡小量为3~6g,主升阳举陷;中量为6~10g,主和解少阳;大量为10~15g,主辛凉解表、退热)。

配伍思路:寒热并投,扶正以助祛邪,邪从表去。

现代应用:外感、杂病。蒿芩清胆汤

组成:青蒿4.5~6g,淡竹茹9g,半夏4.5g,赤茯苓9g,青子芩(黄芩之嫩者)4.5g,生枳壳4.5g,陈皮4.5g,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三者共末)9g。

功用: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主治:少阳湿热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湿热位于少阳之象),或呕黄涎而黏,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痛,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