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培养手册3——中医四诊歌诀白话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5 19:44:45

点击下载

作者:李峰,郭霞珍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传统中医培养手册3——中医四诊歌诀白话解

传统中医培养手册3——中医四诊歌诀白话解试读:

编写说明

一、本书主要采用歌诀的形式编写中医四诊的内容,言简意赅,如同背诵方歌一样,易于医务工作者及中医学者记诵,更加便于学习掌握和临床应用。

二、本书主体内容包括望诊歌诀、闻诊歌诀、问诊歌诀、切诊歌诀四个分章,每一章节篇首均附有“总体概要”,提纲挈领。

三、本书每节内容包括“诊断歌诀”、“难点注释”、“歌诀总括”、“歌诀详解”、“名言名句”五个部分,分别对歌诀加以注释及延伸。

四、限于篇幅,对于历代名家名句,本着既要反映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又要减少重复的原则而择优录入,引用处保持原貌,未加评按。

五、本书所引书目均附于条文之后。

由于经验不足,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编委2012年1月11日序

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自1956年诞生之日起在探索、改革、发展中一路走来。课程体系从无到有,到不断完善形成系统;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革;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在中医学科特点和中医人才成长规律的问题上,我们已经有了较清晰的认识:中医药以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凸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整体思维与辨证思维,其人才成长规律是“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因此,我们认为中医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是将传统中医教育的精华融入现代院校教育中。

背诵是中国传统的学习方法,如私塾教育,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背诵就是其主要教学手段,可以说背诵已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厚重的基石。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背诵同样也是学习中医的重要方法。自古以来,背诵经典原文和歌诀就是中医的基本功。作为“医家之宗”的《黄帝内经》在《素问·著至教论》中指出:“子知医之道乎?……诵而未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将学习中医学的方法总结为诵、解、别、明、彰五法,而诵读经典原文和歌诀就成为中医学入门学习的必经之路。《医宗金鉴·凡例》中也说:“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清,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凑效”,可见背诵是熟识明理的重要前提。同时背诵也是建立中医临床思维的重要手段。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和工具,只有对古代医学论述熟练掌握,才能形成相应的思维模式和习惯,为学习和应用中医临床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更好的对中医经典内容进行背诵记忆,历代中医先贤编写了大量相关歌诀,如《药性赋》、《濒湖脉学》、《汤头歌诀》等,背诵各类歌诀也成为学习中医知识的必修内容,熟诵歌诀,有助于帮助我们记忆中医相关理论知识,尤其是将各类歌诀背诵熟烂于心中,再结合临床实践,不断积累、体会总结,理论联系实际,就能更好的理解中医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相关临床技能。

为了使初学者更好地学习记忆和理解中医理论中的重点、要点,“传统中医培养手册”这套丛书在研究总结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中医传统教育模式和方法,将中医基础理论、诊法、辨证、中药、方剂等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将《汤头歌诀》、方剂学教材中的七言歌诀、《药性歌括四百味》等大家比较熟悉的经典常用歌诀纳入其中,并根据高等中医教育教学大纲,选取一些应知应会、需要熟记的内容,用韵语编成诗歌赋体,使其言简意赅,读之朗朗上口,便于使用、记忆。同时,通过歌括总括、难点注释、歌诀详解等内容,使相关内容更容易理解,更全面、丰富、实用。这套丛书包括《中医基础理论歌诀白话解》、《中医四诊歌诀白话解》、《辨证论治歌诀白话解》、《中药学歌诀白话解学》和《方剂学歌诀白话解》五个分册,详略得当,主次分明,通俗易懂,更便于读者学习、掌握和应用。这种将传统中医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相结合的成果为我们今天学习中医提供了良好的工具。

翟双庆2013年1月21日

四诊概要

能合色脉可万全,切以指参问以言。

耳听音兮目察色,明斯诊道识根源。

摘自《四诊秘录》。【歌诀总括】

本段阐释了望、闻、问、切四诊在中医临床中的意义,并突出应用望诊中的色诊与切诊中的脉诊相互参阅,并与闻诊、问诊相互印证,才能识辨病机,探究疾病之本源。【歌诀详解】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种病因、邪正之间是相互作用的,疾病的过程存在着因果的转化,局部与整体不可分割,对于这种复杂系统的认识和分析,就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不可将其分割而论。所以,五脏受邪,其病理变化可通过体外的表征为医师所辨析,即运用望、闻、问、切四法,采集患者的症状、体征等相关资料,进而分析病机,判断证候,确立诊断。

准确把握患者的病情发展脉络,则要在“四诊合参”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收集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这就需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同时相互验证,以辨别疾病的主要矛盾(即主病),并以此辨证,最终达到“病证结合”的诊疗目的。诊法合参,是要用望、闻、问、切的方法综合收集病情,这种诊察方法当然也不排除我们现在能够借助的一些检测手段。【名言名句】《难经·六十一难》:“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古今医统大全》:“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医门法律》:“望闻问切,医之不可缺一。”《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望以目察,闻以耳占,问以言审,切以指参。明斯诊道,识病根源。”第一章望诊第一节望诊概要

识病必先用望诊,神色体态细查审。[1]

整体局部辨要详,司外揣内是根本。【歌诀总括】

望诊,是对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象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中医通过大量的医疗实践,逐渐认识到机体外部,特别是面部、舌质,舌苔与脏腑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脏腑阴阳、气血有了变化,就必然反映到体表。正如《灵枢·本脏》所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本段概述了望诊在中医四诊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诊察内容,并提示了“司外揣内”的临床意义。【歌诀详解】

望诊包括一般望诊和舌诊两部分内容,一般望诊又包括整体望诊、局部望诊、望排出物、望小儿指纹等,舌诊包括望舌质与望舌苔。其具体方法就是通过医生的眼睛去看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象、排出物、小儿指纹等等这些内容。望诊是有针对性的对患者整体及局部的征象进行观察,并分析其病因的一种具有中医特色的传统诊法。

望、闻、问、切四诊,是调查了解疾病的四种诊断方法,各有其独特的作用,不应该相互取代,只能互相结合,取长补短。四诊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因此在临床运用时,必须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要“四诊合参”。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而系统地了解病情,作出正确的判断。只强调某个诊法的重要性,而忽略其他诊法的做法都是不对的。自从王叔和以后,诊脉和舌诊都有很大的发展,因而有些医生便出现一种偏向,往往夸大脉诊,或夸大脉诊和舌诊,一按脉、一望舌便判定病情,鲁莽地下处方用药,而忽视“四诊和参”的原则,这是不对的。因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复杂多变的,证候有真象也有假象,有的假在脉上,有的假在症上,所以临床上有“舍脉从症”和“舍症从脉”的方法。如果四诊不全,便得不到患者全面、详细的资料,辨证就会有所欠缺,从而准确性不高,甚至发生错误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名言名句】《灵枢·本脏》:“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四诊抉微》:“四诊为岐黄之首务,而望尤为切紧。”《丹溪心法》:“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难点注释】

[1]司外揣内:“司外”是观察外部的病理现象,“揣内”就是推测内脏的病理变化。通过外部的病理现象来推测内脏的病理变化,从外可以知道内。即“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提示脏腑气血盈亏可反映于体表变化,故诊察周身神、色、形态的异常,即可洞悉脏腑的病变,所以望诊既是“司外揣内”的最好诠释,又是四诊不可缺少的诊法之一。第二节全身望诊一、望神[2]

神气本是人中精,消长盛衰视病情。

重察双目辨气色,神形合参细分明。【歌诀总括】

人体之神源自先天之精,又依赖于后天脾胃的滋养。气血调和,反映在人体则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目光充沛,精彩内含,皮肤红润,身坚体壮,运动灵活,这是健康或病情轻浅的表现。反之,精神萎靡,表情淡漠,目光晦暗,反应迟钝,甚至神志不清,则表示病情较重。因此,病情的轻浅、深重均可由患者的“神”来体现。神主要是通过双目的神采所反映,故望神尤以望目为要,但同时也要审查形体变化,以进行综合分析。【歌诀详解】

望神,即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包括机体状态与精神状态。神的表现主要是四个方面,即两目、气色、神情、体态。除了这四个方面,其他的方面也可以反映有神无神,比如舌象、脉象、肌肉、皮肤等等,尤以眼神变化为望神的首务。

目光:正常人目光充沛,精彩内含,运动灵活,视物清晰,这是有神的表现。提示其脏腑精气充沛。

色泽:色泽主要是指皮肤,实际上它包括整个体表组织,皮肤、指甲、口唇等部位,其中以指面部色泽望诊最为主要。

神情:即望患者的精神、情志,分析心神变化。

体态:望患者的形体和姿态,形体丰满还是消瘦,姿态是活动自如还是艰难。【名言名句】《灵枢·大惑论》:“目者,心使也。”“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望诊遵经》:“人之神气,栖于两目。”1.得神

精充神旺反应灵,神采飞扬目睛宣。

面色红润呼吸稳,肌肉充盛觅神机。【歌诀总括】

得神具体表现为志清语明,表情自然,面色荣润,双目明亮,神采内敛,动作灵活,体态自如,呼吸平稳,肌肉不削。本段概述了人体“得神”时的具体表现,即从目神、面色、呼吸、肌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歌诀详解】“得神”,即“有神”,是精气充沛的表现。若在患病期间,提示其病情尚轻,正气未伤,预后良好。临床表现为神志清楚,语言清晰,面色红润,表情自然,是心精气充足的体现;目光充沛,精采内含,视物清晰,反应灵敏,动作灵活,体态自如,是肝肾精气旺盛的体现;呼吸平稳,肌肉不削,是肺脾经调和的体现。【名言名句】《素问·移精变气论篇》:“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医原》:“神气云者,有光有体是也。”2.失神

神衰乃是精亏病,双目无光色晦生。[3][4]

大肉为削动作难,神靡只在旦夕间。

无神亦可邪盛致,谵语躁狂呼吸鸣。[5]

霄壤相判识病机,一补一攻当分明。【歌诀总括】

失神表现为目光无神、神思昏乱、言语不清、面色无华、气息不顺、肌肉瘦削、二便失禁等。本段叙述了“失神”的具体表现,并提示失神分为正虚失神与邪盛失神两类,临床中应分清虚实病机进行论治,以避免“虚虚实实”之误。【歌诀详解】“失神”,即“无神”,失神病名首见于《素问·移精变气论篇》:“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是精气亏衰的综合表现,提示病情重笃,预后不良。临床表现为邪盛者,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壮热神昏,气粗痰鸣;或卒倒而牙关紧闭。正虚者,精神萎靡,面色晦暗,表情淡漠,目暗无神,动作迟钝,呼吸微弱,肉削著骨。【名言名句】《望诊遵经》:“夫清明者,神之着。灵动者,神之用。得神则生,失神则死。”3.少神[6]

少神介于二者间,两目乏神少气言。

肌肉松软体无力,神气不足是根源。【歌诀总括】

少神,即精神萎靡,表现为目光乏神,面色少华,少气低言,肌肉松软,动作迟缓等。少神病情介于“得神”与“失神”之间,提示病情进入过渡期,需仔细辨治,以扭转病机。【名言名句】《诊宗三昧》:“清虚中有种枯涩少神,其人虽丰,目下必不适意。”[7]4.假神[8]

神机转佳当细辨,弥留之际反精神。

两颧泛红言家人,残灯复明一线间。【歌诀总括】

假神是由于精气衰竭已极,阴不敛阳,以致虚阳外越,暴露出一时“好转”的假象。重危患者突然出现精神、食欲等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本节概述了假神的具体特征,并指出其与“重病转安”的区别。【歌诀详解】

假神具体可表现为:重病垂危之人,突然精神转佳,目光转亮;或久病面色晦滞,突然双颧泛赤如妆;或语声低微,忽而言语不休,语言响亮;或食欲不佳,忽而欲进饮食。

假神与“重病好转”的辨别要点:假神的表现突然,与整体病情不符,只为局部暂时好转,并非整体转佳。重病好转是在治疗有效的前提下出现的,是一个逐渐好转,全身状况同步好转的过程。5.神乱[9][10]

神乱本为四般情,一静一动细体明。

静者多由痰虚起,躁动方是痰火生。【歌诀总括】“神乱”可分为“神气不足”与“神志异常”两类,各具不同的病机特点。【歌诀详解】(1)淡漠型:癫病、痴呆等。

痴呆,表现为健忘,失眠,丢三落四,不认亲人,语言颠倒,失语,流口水,神情呆滞,幻听幻想,肢体麻木,大小便失禁,手脚震颤等。本虚标实正是本病的基本病机。正虚可以生痰生瘀,痰瘀又可加重正虚,二者互为因果,导致了病情的发生发展。

癫病,表现为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喃喃自语,出言无序,静而少动等。主因情志所伤,或先天遗传,导致痰气郁结,蒙蔽心窍,或阴阳失调所致。(2)躁动型:神志异常,具有易于激动、兴奋的临床特征。一般包括神志不宁、精神躁狂等病。

神志不宁:指烦热不安,躁扰不宁。主因心火炽盛、痰火扰心、阴虚火旺。具体表现为烦躁易怒、坐卧不宁,心悸失眠。

精神躁狂:指精神激动而致狂乱。主因肝经热盛或痰火上扰,阳明热盛,热扰心神;或秽浊上干;或血蓄下焦,瘀热上冲等所致。临床表现为躁狂行乱,打人毁物,怒骂不休,甚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名言名句】《诸病源候论·癫狂候》:“癫者,卒发仆地,吐涎沫,口歪目急,手足缭戾,无所觉知,良久乃苏。”《望诊遵经》:“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张氏医通》:“循衣撮空,心虚败证也。”二、望色1.面部色诊的意义[11]

左颊属肝右颊肺,额心颏肾鼻脾位。

本部本色病深浅,若见他颜按法类。

摘自《四诊秘录》。【歌诀总括】

本节概述了《素问·刺热论篇》所载的面部五脏分属的排布规律,并提出面部“位置—色泽—五脏”的分析方法,提示面部色泽深浅可预示病情深浅及转归情况。【歌诀详解】

中医色诊是中医望诊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色”是指人体病理生理情况通过血液、血管、心脏等因素综合作用在皮肤表面的反映。而“色诊”一词是指通过观察患者皮肤色泽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包括四肢皮肤、面部色泽等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曾言:“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即在应诊时,首先看到的就是病者的“气色”。所以,“色诊”是望诊中的一部分,也是四诊中的首诊。近年来,无论是从古籍挖掘,还是应用现代化设备进行客观化分析,都可以认为色诊的研究已成为了中医诊断学探索的热点。

凡是可以被医生望到,如头发、面部、口腔、呕吐物、大小便等等,且有颜色反应的,都属于色诊的范畴,尤其以面部色诊为主。脏腑为患,在面部相应区域皆可表现为色泽的变化。故通过以色定位,以位辨脏,使得面部色诊灵活多变,即可同时辨析患者的病位与病性。【名言名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刺热论篇》:“左颊候肝,右颊候肺,额候心,鼻候脾,颏候肾。”《灵枢·五色》:“庭者,首面也;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挟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望诊遵经》:“有气不患无色,有色不可无气也。”《四诊抉微》:“气由脏发,色随气华。”2.常色(1)主色

天有五气食入鼻,藏于五脏上面溢。[12]

肝青心赤及脾黄,肺白肾玄五脏宜。

摘自《四诊秘录》。【歌诀总括】

人禀受天地之气,加之自身运化水谷之气,循行五脏化为精气,运行于周身,现于肌表,则呈现青、赤、黄、白、黑五色,分属五脏,而本节概述了五脏主色的生理意义。【歌诀详解】

主色,是指人终身不变的基本肤色。依据体质不同,每个人的肤色不完全一致。古人将五行理论引入于此,并形成了五色体质。而我国人民属于黄色人种,一般肤色都呈微黄,所以古人称微黄为正色。在此基础上又可分五行之色。其中,木形者,肤色稍青;火形者,肤色稍红;土形者,肤色稍黄;金形者,肤色稍白;水形者,肤色稍黑。

气色相参而分善恶。气色同至者善,明亮润泽含蓄,主健康无病或虽病亦轻。气至色不至者病,居善恶之间,为美容和治疗的主要对象。另外,《形色外诊简摩》中记载“夫五色有光,明亮是也。五色有体,润泽是也。光者无形,为阳主气。体者有象,为阴主血”,此法多运用到美容。欲颜面明亮当温养阳气,阳气充沛则容光焕发;欲颜面润泽则宜滋补阴精,阴精充足则滋润娇嫩。颜面总体气色可以察“散色”以定性,色部气色能够辨“抟色”以定位。二者结合可以深入了解病情。【名言名句】《灵枢·五色》:“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望诊遵经》:“光明者,神气之著;润泽者,精血之充。”《形色外诊简摩》:“夫五色有光,明亮是也。五色有体,润泽是也。光者无形,为阳主气。体者有象,为阴主血。”《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五脏之色,随五行之人而见,百岁不变,故为主色。”(2)客色

四季变化显面颊,卫气浮沉面色分。[13]

七情可待容妆改,明润含蓄非病彰。【歌诀总括】

客色,即由于生活条件的变动,人的面色也随之变化,属常色范畴。本节概述了正常面色可随气候、昼夜、情绪、饮酒、饥饱等因素而变化,但总以“含蓄明润”为特征,这是与病色相区别的要点。【歌诀详解】

客色是随着气候、季节、年龄、温度、情绪等的变化,人的面色也随之变化,但尚在正常范围之内,因此仍具有明润光泽的特点,被称为客色。(1)生理表现:四时气候:春季,面色稍青;夏季,面色稍赤;长夏,面色稍黄;秋季,面色稍白;冬季,面色稍黑。

昼夜:白昼,卫气外浮,面色略红;黑夜,卫气沉潜,面色微淡。

情绪:喜者,神气飞扬,面色稍赤;怒者,肝气横逆,面色稍青;忧者,气聚于中,面色稍沉暗;思者,脾气结滞,面色稍黄;悲者,气消于内,面泽稍干;恐者,精神涣散,面色稍白。(2)鉴别要点:无论由何种因素导致面色改变,只要具备含蓄明润的特点,即非病色所现。【名言名句】《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四时之色,随四时加临,推迁不常,故为客色也。”3.病色[14]

青如苍璧不如蓝,赤裹朱砂败血难。[15][16]

黑宜熏漆白鹅羽,罗裹雄黄黄土残。

摘自《四诊秘录》。【歌诀总括】

病色,即有病的时候的颜色,就是病中所出现的面色。病中所出现的面色,分为善色和恶色。古代医家将其用日常事物加以比拟,使临床应用更加直观。本节提示病色按皮肤有无光泽,可分为善色和恶色二类,其五色表现各不相同,应以区别。【歌诀详解】

病色,与患病轻重、病性、病位等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分为善色和恶色。

善色,指患者虽病但仍有光泽,即是明润含蓄,它还具有常色的特点,虽然颜色不正常了,但是它的气仍然存在,就是它的光泽、明亮度仍然比较好。所以,常色主因脏腑精气未衰,尚可荣华于面。提示病情轻浅,预后较佳。

恶色,面色变化,晦暗枯槁,主因胃气已衰,精气大败,不能荣华于面。恶色提示病情危重,预后不良。【名言名句】《素问·脉要精微论篇》:“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征其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4.五色主病

病有气色见面部,愿闻师说开愚鲁。[17]

鼻头微黑水气证,腹痛色青肠冷苦。

色黄下热上胸寒,苍白血亡不待言。[18]

冬若见红为必死,目睛直视痉无援。[19]

色青为痛赤为风,黄主便难鼻准中。[20]

内有留饮鲜明色,设黑为劳肾气空。

摘自《四诊秘录》。【歌诀总括】《石室秘录》中有“看病必察色,察色必观面,面各有部位,不可不知”的论断。所以,人体的面部为全息图谱,望面色是与现代全息生物学的理论相一致的,同时也是现存中医学中最完善的全息诊断方法之一。本节从五色主病入手,辨析青、赤、黄、白、黑诸色所反映的病变部位及病邪的性质。【歌诀详解】

五色分属五脏,本为常色,但由于病邪内侵,脏腑气血变化,进而形成病色。(1)主要病机:

青色:气血不畅,经脉瘀滞。

赤色:热盛充血,脉络扩张。

黄色:脾虚失运,湿邪停滞。

白色:真阳内损,气血亏虚。

黑色:阴阳俱虚,水停瘀滞。(2)临床表现:

表1-1 五色的临床表现(3)色诊与病因、病性的关系:赤色别表里,如面色发红,病位在表;黄色辨病因,如阳黄、阴黄、瘀血发黄等不同病机所反映的病色亦不同;便色判虚实,如大便色纯青为里热实证,而小便色白为里虚寒证。具体疾病应针对病因、病机分析,如在论及肝脏疾病色诊的方法时,《医宗必读·遗精》载:“肝病而遗者,色青而筋痿”;《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论:“在肝曰风痰,其色青,吐出如沫,多泡,四肢闷满,躁怒,大便闭,脉必弦”;《医贯·血证论》言:“有怒气伤肝而成吐衄者,其人必唇青面青脉弦”;《冯氏锦囊秘录》曰:“左脸红者,主肝风身热拘急”,进而认为色青对诊断肝病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青色非专主肝病,故五色诊法应与其他诊法互参。此外,应将五色与人身脏腑部位结合起来,即“或察色以言脏”、“或察部以言脏”,才能保证辨证的准确性。(4)小儿色诊:张景岳在小儿色诊方面的论述具有独到之处,其在《景岳全书》中提及小儿“吐乳”、“痘疹”等疾病应用色诊辨证论治。张氏认为:“大凡吐乳泻青色者属惊,法当平肝补脾。吐泻青白色者属寒,法当温补脾土”,在其辨治上从肝脾入手,多用东垣清胃散、六君子汤、葛花解醒汤等方。

小儿具有特殊的体质,其色诊也应有特殊的辨识方法。其理论可归结为:①面色青:为气血郁阻,经脉不通;②面色红:为热迫血旺,上充面络;③面色黄:为脾虚失运,水谷不化,水湿内停;④面色白:为气虚血少,寒凝经脉,耗气失血,经脉空虚;⑤面色黑:为极度营养不良,肺气肿、肺心病等危证。【名言名句】《灵枢·五色》:“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医宗必读·遗精》:“肝病而遗者,色青而筋痿。”《冯氏锦囊秘录》:“左脸红者,主肝风身热拘急。”《石室秘录》:“看病必察色,察色必观面,面各有部位,不可不知。”《景岳全书》:“大凡吐乳泻青色者属惊,法当平肝补脾。吐泻青白色者属寒,法当温补脾土。”[21]5.望色十法

大凡云散最为良,搏聚滞凝邪势强。

浮泽显明新外疾,暗沉浊久内非祥。

摘自《四诊秘录》。【歌诀总括】

本节为清代名医沂澹庵所总结的色诊要领。十法与疾病的表里、阴阳、虚实、新久、轻重相对应,以明辨其转归预后。【歌诀详解】《四诊秘录》言“凡诸病之色,如云雾彻散主病将愈,易治也。着色搏聚滞凝主病渐进,邪势强盛,难治也。色浅为浮,主病在外,若得光泽显明,主新病与轻病也。色深为沉,主病在内,若更浊滞晦暗,主久病与重病也”,此深刻揭示了望色十法的真谛,即“浮沉分表里,清浊辨阴阳,微甚理虚实,散抟断久新,泽夭判轻重”。

浮沉:浮是指色显于皮肤的外面,光鲜浮华。沉指流于皮肤的里面,沉隐闭藏。

清浊:清者,清明光洁,比较清楚,多半是属于阳证。浊者,霉浊晦暗、浑浊,多半是阴证。

微甚:微是指颜色轻淡,涉及病情轻浅,其归为虚。甚是指颜色比较浓,邪气比较重,其归为实。微是邪气不甚,所以颜色不深。患者色泽由微变甚,即颜色比较浅变得较深,即病情由虚变实,加重之象;由甚变微,是病情由实变虚,渐而好转之象。

散抟:散是指色泽疏散,边界模糊,松散、疏散的一种状态,见于新病,或是病邪将散。抟是指颜色聚集,并且较为清楚,见于久病,邪气在这里逐渐集聚。若由抟变成散,提示虽病而邪气驱散的趋势;由散而变抟是病虽然不久,但是邪气正在聚集。

泽夭:泽指明润光泽,说明精气未衰,病轻易治。夭指晦暗枯槁,失去光泽,病情较重。【名言名句】《望诊遵经》:“大凡望诊,先分部位,后观气色,欲识五色之精微,当知十法之纲领。”“倘色夭不泽,虽相生亦难调治;色泽不夭,虽相克亦可救疗。”三、望形体1.望形体强弱、胖瘦[22]

身体强壮气血盛,羸弱方知内脏衰。[23]

肥人多为痰湿风,瘦者虚火痨嗽生。【歌诀总括】

气血充盛是身体坚实的基础,无论外邪感袭,还是内生他病,均可表现为患者形体的改变。所以,本节概述了形体强弱、胖瘦与疾病的关系,并总结为“肥人多痰湿,多中风”与“瘦人多虚火,多痨嗽”之说。【歌诀详解】

人的形体与五脏相合,望形体即可辨析脏腑气血的盛衰。观察患者体质的强弱胖瘦、体质类型、五体的异常表现以及皮、肉、筋、骨、脉特殊的表现等,是诊察病情的一种方法。其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强弱胖瘦、体质类型、五体的异常。(1)生理状态:观察患者的强弱肥瘦,可以判断其体质强弱,诊察其精气的盛衰。

形体强壮者,胸廓宽厚,肌肉壮实,骨坚筋强,皮肤光润,提示脏腑气血充盈,抗病力强,预后较佳。形体羸弱者,胸廓狭窄,身形瘦弱,筋弱骨细,皮肤枯涩,提示脏腑气血虚衰,预后不良。(2)病理状态:肥胖者,纵腹垂腴,面白无华,食少乏力,动则气喘,主因脾阳虚衰,水湿痰饮停聚所致。多见于眩晕、中风之证。所以,古人常言“肥人多痰湿,多中风”。消瘦者,形体消瘦,气短乏力,皮肤干燥,常伴虚火上炎等症状,主因后天失养,气血不足,阴虚火旺所致。多见于慢性虚损性疾病。故有“瘦人多虚火,多痨嗽”之言。甚者,“大肉陷下”,是脏腑气血衰竭的危象。【名言名句】《素问·经脉别论篇》:“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望诊遵经》:“肌肉消减者,形气不足。肥人肉如棉絮者,谓之无气。”2.体质类型[24]

体质可析三分型,阴平阳秘常人征。

体寒抑郁静为阴,亢奋多动是阳型。【歌诀总括】

体质是指在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一种在形态结构、心理状态和生理功能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中医学通过望形体大致可以将人群分为三种类型,即阴阳平和质、偏阴质、偏阳质,其各有不同的体征。【歌诀详解】

体质一般反映了人体气血阴阳盛衰的特点,辨析患者的体质特征,将为疾病的诊断与预后的判定提供依据。体质分型是体质学说临床运用中的重要问题。体质分型的研究,主要以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阴阳、气血、津液的盛衰、虚实变化为主。现代中医对体质的分型多根据临床表现特点、体质变化、体质变化与疾病的关系等方面对体质进行分类,以王琦教授九分法为著,其依据古代和现代体质分类的相关理论基础,同时结合临床调查研究,将中医体质分为平和质、痰湿质、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阴虚质、气郁质、瘀血质、特禀质等九种基本类型。此中涵盖了传统中医学分析体质的三分法,即阴阳平和质(平和质)、偏阴质、偏阳质。

表1-2 不同体质分类的特征、日常表现与患病特征

中医体质学说与发病、疾病转归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在《素问》中就有记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张仲景亦指出“妇人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易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汁液,胃燥,故大便难”。朱丹溪则根据体质不同提出了“肥人湿多,瘦人火多”的论点。这些均充分说明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体质的特殊性又决定了致病因素对人体的侵袭程度以及对疾病的易感程度。体质因素制约着疾病的转归和传化,如阳虚或阴盛体质之人,发病后证候易从寒、从湿化;阴虚或阳盛体质之人,发病后证候易从热、从燥化。同样是感受湿邪,正常体质的人表现为湿证,而阳热体质之人易从阳化热而为“湿热”,阴寒体质之人易从阴化寒而为“寒湿”。温病学派医家吴又可分析感受同样温疫之邪而出现种种不同变证,其原因在于“因其气血虚实不同,脏腑禀赋之各异,更兼重感轻感之别”。可见同一致病因子或同一种疾病,由于体质各不相同,发病轻重、转归甚至传变也各有不同。【名言名句】《灵枢·寿夭刚柔》:“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景岳全书·传忠录》:“若其同中之不同者,则脏气各有强弱,禀赋各有阴阳。”四、望姿态1.姿势异常与意义[25]

坐姿反映虚与实,仰首为实喜俯虚。

卧时向光属阳证,嗜卧喜静是阴伤。【歌诀总括】

望姿态是观察患者的动静姿态、体位和异常动态,分析不正常的动作、姿态的原因,窥探脏腑气血的病变。本节概述了坐卧姿态与脏腑虚实的联系,提示望患者姿势大体可判断其虚实体征。【歌诀详解】

正常坐卧姿态,即坐卧各随其情,舒适自然。但在疾病中,由于姿态随阴阳气血的盛衰而变化,故不同的疾病则产生相应的病态。

坐姿:人体平坐时的姿势,其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性特征。坐而仰首,声粗胸胀者,主见肺出气短促、呼吸困难,多见于肺实之人,如患有肺胀者。坐而俯首,声低音钝,主见痰饮停肺、肺气壅滞,多见于哮病、气胸等病证。坐而喜俯,声低乏力者,多见于肺虚之人。坐而不得卧、卧则喘息者,一种是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肝阳化风的表现,多见于肺胀或饮停胸肺之人;一种是气血虚衰的表现。

卧姿:人体平卧或睡眠时的姿态,间接反映了患者的气血虚实状态。卧而向光,辗转不宁者,或仰卧足伸,欲去衣被者,多见于阳热实证。卧而背光,身重懒言者,或缩足蜷卧,喜添衣被者,多见于阴寒虚证。咳逆倚息不能卧,卧则气逆,多见于肺气壅塞、水气凌心之证。【名言名句】《证治准绳》:“凡病人身轻,自能转侧者,易治……大抵阳证身轻而手足和暖,开目而欲见人,为可治。”“若身体沉重,不能转侧者,则难治也。盖阴证则身重,必足冷而蜷卧,恶人,常好向壁卧,闭目不欲向明,懒见人也。”《望诊遵经》:“坐而仰者肺实,实则胸盈仰息。”“坐而伏者肺虚,虚则伏而短气。”“体态异焉,总而言之,其要有八:曰动,曰静,曰强,曰弱,曰俯,曰仰,曰屈,曰伸。八法交参,则虽行住坐卧之际,作止语默之间,不外乎此。”2.动态异常与意义[26]

中风当分轻重疾,意识障碍脏腑医。[27]

血气大脱汗淋漓,气厥身僵双目闭。[28]

小儿惊风角弓张,痿证本是阳明伤。[29]

关节肿胀为痹证,风动当识各般情。【歌诀总括】

观察患者体态行动异常,也是望姿态的重点,其可辨别多种精神类疾病,如中风、气厥、惊风、痿证、痹证等。本节列述了不同人体形态异常所引发的疾病特征,可加以区别。【歌诀详解】(1)邪正盛衰引发姿态变化:中风者,多见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无意识障碍,则为轻证,属风中经络;伴随意识障碍,则为重证,属风中脏腑。痹证,关节肿痛,甚则变形,以致肢体活动障碍;痿证,手足软弱无力,筋脉迟缓;厥证,猝然昏倒,而呼吸自续,双目紧闭。气脱者,突然昏倒,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汗出较多;血脱者,突然昏倒,面色苍白,脉微,血压降低,伴有大出血病史。(2)疼痛引发姿态变化:痛证也有其特殊姿态。以手护腹,弯腰屈背,多为腹痛。以手护腰,腰背反直,转动困难,多为腰痛。行走之际,突然停步,以手护心,不得行动,多为真心痛。蹙额捧头,俯不伸仰,多为头痛。(3)内风引发姿态变化:内风可见于热极生风、血虚生风、阴虚风动等。热极生风,常见四肢抽搐拘挛,角弓反张,项背强直之痉病,也可见于小儿惊风。血虚生风,常见四肢颤抖,振摇不宁,不得自止,多为动风先兆。阴虚风动,常见手足蠕动,筋脉拘挛,多为平卧虚弱、水不涵木所致。【名言名句】《素问·脉要精微论篇》:“五脏者,身之强也。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医宗金鉴·杂病心法》:“风从外中伤肢体,痰火内发病心官,体伤不仁与不用,心病神昏不语言。”【难点注释】

[2]神: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外在表现,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活动,即精神状况、意识思维、情感等等。“神”是以先后天精气为物质基础的一种综合表现。所以,观察神气衰旺可以辨析五脏气血盈亏、病情轻重及预后状况。

[3]大肉为削:指体态消瘦,可见筋骨,提示病情较重,精气内耗严重。

[4]神靡:即“精神萎靡”,是一种精神异常现象。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等。常会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

[5]霄壤相判:即“霄壤之别”,出自《抱朴子·内篇·论仙》:“趋舍所尚,耳目之欲,其为不同,已有天壤之觉(较),冰炭之乖矣”。意为天和地,一极在上,一极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6]少神:即“神气不足”,是正虚尚未至极的表现,提示病情进入由轻至重的过渡期。

[7]假神:即失神患者突然出现的精神暂时转佳的假象,是由于精气衰竭,阴阳相离所致,古人喻其“回光返照”、“残灯复明”。多提示临终预兆。

[8]弥留之际:语出《尚书·顾命》:“病日臻,既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重将死。际:时候。

[9]神乱:即狭义之神的异常表现,指神志错乱失常。

[10]四般情:指神乱所涉及的“淡漠型”与“躁动型”,每型各有两种疾病,故称“四般情”。

[11]左颊属肝右颊肺,额心颏肾鼻脾位:是《素问·刺热论篇》论述面部色诊的总结,即“左颊候肝,右颊候肺,额候心,鼻候脾,颏候肾”。

[12]玄:即黑色。

[13]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七情与脏腑的功能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七情分属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称为“五志”。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是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不会使人发病。但在突然、强烈或长期性的情志刺激下,超过了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人体不能适应时,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这时的七情就成为致病因素,而且是导致内伤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故称为内伤七情。

[14]苍璧:石青色,色如萎蔫的草,没有光泽。

[15]白鹅羽:色泽如鹅羽毛没有光泽,如枯骨、食盐之色。

[16]黄土残:色泽如黄土伏地,苍黄无华。

[17]鼻头微黑水气证,腹痛色青肠冷苦:是《金匮要略》观色占病之法,即鼻头微黑,有水气;鼻头色青为腹中痛或腹中冷。

[18]目睛直视痉无援:指目睛直视正圆不合如鱼眼者。痉,不治。

[19]黄主便难鼻准中:鼻准头儿黄者溲溺难。

[20]劳肾:即肾劳,因劳损伤肾所致的病证。症见腰痛、小便不利或有余沥、小腹满急、遗精、白浊、阴囊湿痒等。

[21]望色十法:根据面部的色泽情况把它分成十类变化,归纳为十个字,以说明病性、病位以及它的转归,其首先见于《灵枢·五色》。

[22]羸弱:指身体极度消瘦、柔弱。

[23]痨嗽:即指肺痨与痰嗽。

[24]体质:此处指体质分类。体质是指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禀赋,导致后天形成一种特有的形体的表现。

[25]仰首为实喜俯虚:此处指观察患者动者、强者、伸者、仰者和静者、弱者、俯者、屈者的姿态特征。其由朱文锋教授提出。

[26]中风: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失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的疾病。

[27]气厥:乃厥证之一。《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本病多因强烈精神刺激使气暴逆于上,而致猝然仆倒、不省人事,为常见急症之一。

[28]痿证:指筋骨痿软,肌肉瘦削,皮肤麻木,手足不用的一类疾患。临床上以两足痿软、不能随意运动者较多见。现代医学的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空洞症、肌萎缩、肌无力、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病、周期性麻痹、肌营养不良症、癔病性瘫痪和表现为软瘫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遗症等,均属于“痿证”的范围。

[29]痹证: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病证。主要表现为肌肉、筋骨、关节等部位酸痛或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临床上具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第三节局部望诊一、望头面1.望头[30]

精明之府髓海翁,诸阳之会气血从。[31]

水土失司虚形现,囟门亦要脑髓充。

头动异常循肝风,发丝为病问肾精。【歌诀总括】《黄帝内经》提示头为精明之府,精华、灵敏、清净之府,内藏脑髓,元神所居之处。大脑可藏神,所以脑为髓海,而髓的产生与肾有关系,因此肾主髓,髓上注于脑。头发是肾之华,既是肾之华,又为血之余。头从经络分析,其为诸阳之会,手三阳经、足三阳经都上循头部,所以头部又为清窍,清阳所聚之处,气血在头部供应非常丰富。所以,各个脏腑都有经络上通于脑,所以头部从生理上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部位。因此,医者望头部,主要是可以考察肾、脑的病变和精气的盛衰。望头部主要包括观察头之外形、动态以及头发的色质变化及脱落情况。其上可审清窍之患,下可查先天之疾,从而达到辨析脑髓、肾精盛衰的目的。【歌诀详解】

头为精明之府,脑为髓海,髓由精生,精藏于肾,故而脑肾相关。而肾之华为发,发为血之余。所以,头发的荣枯与肾气的盛衰、精血的盈缺关系密切。(1)望头形:儿童头部发育最快。头形的变化主要是见于婴儿时期的变化、异常。成人时骨质融合,其形状不变,因此头型异常多见于发育期的婴幼儿,所以望头颅主要是望婴幼儿。小儿头形过大或过小,同时伴有智力低下者,主因肾精亏虚所致。其大致可分为:巨颅、小颅、方颅(佝偻病、先天梅毒)。望小儿头部,尤必审察颅囟。若小儿囟门凹陷(囟陷),是先天精气亏虚,气血不足,脑髓失充之证。囟门高突(囟填),多因火邪上亢,水液停聚所致。小儿囟门迟闭(解颅),是因为肾气不足,后天失养而生。(2)望发:常人发多而密,色黑润泽,是肾气充沛的表现。突然脱发成片,多见于血虚受风证;青壮年落发,多因血燥生风或肾虚失养;发黄干枯,稀疏常脱,多因精血不足;少年白发,伴健忘失眠,多属神伤血亏,精损肾虚之证;若发结如穗,枯黄无泽,可见于小儿疳积。【名言名句】《素问·脉要精微论篇》:“头者,精明之府。”《素问·五脏生成篇》:“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灵枢·海论》:“脑为髓之海。”2.望面部

面目浮肿水为病,痛者火缠甚为瘟。[32][33]

痄腮缘为温毒致,阳明热毒发颐生。

风中经络面歪斜,面削颧耸危难中。【歌诀总括】

面颊为诸经所巡行,因此脏腑发病面部多有体现。同时,面部为气血过行之所,感受邪毒,面部也常发生病变。本节专述面部外形变化的望诊技巧,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歌诀详解】

望面部,包括望面的色泽与形态。面部的形态,即观察面部的表情,其表现是最丰富的,所以望面部的形态是我们望面部的重点,其多涉及传染性疾病,如痄腮、抱头火丹等。(1)面肿辨析:按之深陷,多见于全身水肿病的面部表现。按之不起为水肿;按之旋起为气肿。抱头火丹是指发于头面部的丹毒,多为风热化火而成,一般由皮肤、鼻黏膜破损,抓头挖耳挖鼻引起,发于头面部,皮肤红炽热,肿胀疼痛,甚则发生水疱,眼睑肿胀难睁。(2)腮肿辨析:痄腮,以耳垂为中心肿起,边缘模糊,疼痛灼热,主因温毒外袭。发颐,耳前红肿,寒热疼痛,多因阳明热毒上攻所致。(3)危重病辨析:若面带惊恐,见于小儿惊风、狂犬病等患者。面呈苦笑壮,则见于破伤风患者。若久病面削颧耸,实为病危之态。客忤是小儿疾病,儿童遇见生人、异物,受到惊吓,出现夜晚哭闹表现,甚至有低热、烦躁不宁,容易惊恐,称为客忤。【名言名句】《望诊遵经》:“面热者,足阳明病”、“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医宗金鉴》:“此症又名汗毒,发于颐颌之间,属足阳明胃经。”二、望五官1.望目[34]

五行五轮五色添,三者互参神色安。[35]

形态可视木土病,瞳孔变化毒为先。【歌诀总括】《灵枢·大惑论》将眼之五部分归纳为“五轮学说”。通过观察五轮的形色变化,可以诊察相应脏腑的病变,对眼科临床和内科病证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本节论述了五轮学说在望目诊法中的应用,并阐释了目神、色、形、态变化与疾病的关系。【歌诀详解】

五轮学说,将眼睛分属于五脏,大眦和小眦所分布的细小血管,实为血络,属于心。白睛,作颜色属白色,五行为金,所以属肺。黑睛属于肝。瞳仁属于肾。上睑和下睑为皮肉组织,归属于脾。五轮学说把眼睛分属于五脏,通过眼睛上面就可以看出心、肝、脾、肺、肾的情况。《银海精微》之“看眼法”中记载“凡看眼法,先审瞳仁神光,次看风轮,再察气轮,四辨胞睑二眦,此四者眼科之大要。看眼之时,令其平身正立,缓缓举手,轻撑开眼皮。先审瞳仁,若有神光则开合猛烈。次看风轮,若展缩雄健,则魂魄无病。三察气轮,无病泽润光滑。四辨肉轮,若好则开合有力,二眦不蠢赤矣”。外障眼病,一望而知。眼为心灵之窗,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

望目,首先望其神气形态,若明亮有神,鉴视精明,表示病情尚轻,脏腑功能未衰。(1)目神:望目的重点在于观察两目有无神采。运动灵活,眼睛里面有光彩,明润,反应灵敏,那是目有神的表现。视物清楚,神采内敛者,视为有神;白睛浑浊,黑睛晦暗,神采不显者,视为无神。(2)目色:目赤肿胀,为实热证。肝经风热,则全目赤肿;心火上炎,则目眦赤痛;脾经湿热,则眼胞湿烂;肺火熏睛,则白睛为赤;肾虚水泛,则目眶黑暗。(3)目形:目眶浮肿,主因脾虚湿盛,或肾气虚衰。眼球空起,胸满喘息,多见于肺胀患者;眼突易怒,多见于瘿病;若目眶凹陷,主因精气衰竭所致,多为危证。眼睑红肿,起结节,与麦粒一样的,称为针眼;眼睑漫肿、红肿较甚,是眼丹的表现,二者为火热上犯的表现。(4)目态:目睛上视,不能转侧,为戴眼反折,多见于惊风、神衰之重证。横目斜视,则为肝风内动的先兆。眼胞下垂,即“睑废”。双侧睑废,主因先天不足所致;单睑废用,主因脾气虚损而致,也可由先天不足或脾肾亏虚所生。瞳仁扩大者,见于青风内障、颠茄类药物中毒以及肾精耗竭之危象。瞳仁缩小者,多为有毒蘑菇、川乌、草乌、吗啡、有机磷农药中毒。一侧瞳孔散大,多见于脑中风或颅内出血、颅脑外伤、颅内肿物。【名言名句】《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目者,心使也。”“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灵枢·论疾诊尺》:“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灵枢·脉度》:“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灵枢·水胀》:“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形色外诊简摩》:“凡病虽剧,而两眼有神,顾盼灵活者吉。”《望诊遵经》:“昏睡露睛者,阴阳俱不足也。”《重订通俗伤寒论》:“凡病至危,必察两目,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故观目为诊法之首要。”2.望耳[36]

耳轮枯黑肾难充,红肿肝热毒为攻。[37]

气血亏虚耳淡白,麻疹生在耳背中。[38]

耳轮甲错为瘀血,血水兼见骨折添。【歌诀总括】

耳诊是通过观察耳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疾病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视耳好恶,以知其性”等明确的记载,以此可以看出耳也是诊病很重要的器官。本节提示耳廓望诊分为耳廓总体观察和耳穴望诊两部分。耳廓总体观察是以外耳观察为主,主要观察其色泽、形态变化。耳穴望诊是对耳廓表面各区域特定部位(耳穴)的色泽、形态等进行全面系统观察的望诊方法,主要集中在变色、变形、丘疹、脱屑和血管充盈5个方面。【歌诀详解】

耳为宗脉所聚之处,耳部色泽、形态的变化能反映各经脉内在病变。十二经分别与五脏六腑相络属,十二经的变化反映于耳,本身就体现了五脏六腑的病变。耳是体表与内脏联系的重要部位,耳和五脏六腑的关系密切,尤其是耳部各区域分布着与脏腑相应的特定部位,其色泽、形态变化就更为直接地表现出脏腑的内在病变。《医述》载“耳者肾之窍,察耳之好恶,知肾之强弱。肾为人之根本,故耳轮红润者生……若阴证耳聋,舌卷、唇青,此属厥阴,为难治也”。提示古人通过望耳可得知患者身体情况及疾病发展和预后。因此,耳廓望诊对于脏腑精气盈亏、病邪盛衰和病变所在部位的判断有一定的提示作用。这也说明了望耳在耳医学甚至是整个中医学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耳与脏腑器官在生理上密切联系,不仅存在着相关性,而且具有相对特异性,这为耳针法诊治疾病提供了客观依据。

耳部常态:肉丰而质润。耳形肿胀,为邪毒炽盛;耳廓薄小,则先天亏虚;耳轮甲错,见于久病瘀血入络;耳轮焦干枯萎,多见于肾精竭绝之危候。(1)耳廓色形变化与意义:肾开窍于耳,其形似倒置的胎儿,当机体患病时,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就会有所反映,如出现变色、充血、丘疹、脱屑或压痛感等,临床诊断可作为参考。(2)耳的色形变化与意义:耳部常色为红润亮泽。若见白、青、黑色,或干枯无泽,均为疾病所生。痛证者,全耳色青兼黑;寒证者,全耳色白;肾精亏虚者,耳轮焦黑枯涩;耳背生有丘疹呈玫瑰红络,多为麻疹先兆。(3)耳道变化与意义:耳道肿痛,见于疖肿;耳内流脓,见于脓耳,二者均由肝胆湿热所致。若外伤耳内流血,多见于颅骨骨折。【名言名句】《灵枢·脉度》:“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灵枢·口问》:“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灵枢·卫气失常》:“耳焦枯受尘垢,病在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千金方》:“心气通于舌,非窍也,其通于窍者,寄见于耳。……荣华于耳。”《小儿药证直诀》:“痘疹始出之时,五脏证见,唯肾无候,但见平证耳。尻凉、耳凉是也。”《证治准绳》:“凡耳轮红润者生,或黄或黑或青而枯燥者死,薄而白、薄而黑者皆为肾败。”“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杂病源流犀烛》:“肺主气,一身之气贯于耳。”《望诊遵经》:“下消则耳轮焦黑。”《温热经纬》:“坎为耳,故耳为肾水之外候,然肺经之结穴在耳中,名曰龙葱,专主乎听。”3.望鼻[39]

翼胃梁肝鼻头脾,阳明湿热酒渣鼻。[40]

寒热需从涕液辨,肝胆湿热生鼻渊。【歌诀总括】

中医学认为,鼻是体表的一个重要的感觉器官,与人体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生理和病理关系。主要表现与胆、心、肾、肺、脾等脏腑关系密切。本节提示鼻尤其与肺胃二脏关系紧密,望鼻应审察鼻之色、形、态及其鼻道等变化。【歌诀详解】

正常人的鼻外观端正,大小适中,无红肿疮疖,鼻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鼻毛色黑、疏密适中,鼻黏膜淡红润泽,无鼻塞、流涕、出血等现象。

鼻的色、形、态变化与意义:①鼻之色泽:鼻色红黄隐隐、明润亮泽,提示胃气充盛未伤、肺气宣肃有常。色青,见于腹痛,鼻头色青是一种阴寒腹痛的表现,张仲景云“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色赤,见于肺热;色黄,见于湿热熏蒸;色白,见于气血亏虚;色黑,见于水湿内停、肾虚、寒湿、带下、水饮。②鼻之形态:鼻准干枯,见于脾胃虚衰;鼻柱溃陷,见于梅毒;鼻塌眉落,见于麻风患者。③鼻准或翼部生有红色丘疹,见于酒渣鼻;鼻翼煽动,一张一合,声粗吸促,见于肺热病、哮病或小孩急性肺部炎症。

鼻道及分泌物变化与意义:①鼻道变化:鼻孔干燥,见于燥邪犯肺,或虚火上炎;燥而衄血,见于阴虚阳亢。鼻孔生有赘肉,气息不畅,则为肺经风热所致,见于“鼻痔”。②鼻道分泌物:观察涕之清浊,可辨感受风邪之寒热。清涕,多见风寒;浊涕,则为风热;腥臭浊涕,则多见于“鼻渊”。【名言名句】《素问·气厥论篇》:“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素问·刺热篇》:左肝右肺形成颊,心颜肾颐脾主鼻。《灵枢·脉度》:“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灵枢·五阅五使》:“肺病者,喘息鼻张。”《证治准绳》:“鼻孔干燥者属阳明之势,必将衄也。鼻孔干燥,黑如烟煤,阳毒热深也。”《形色外诊简摩》:“黄色见于鼻,干燥如土偶之形,为脾气绝,主死。”4.望口与唇

脾窍于口阳明绕,唇色瘀黑心阳少。[41]

心脾积热口糜烂,小儿流涎脾气扰。[42]

成人中风添口斜,幼儿脐风为口撮。[43]

湿热浊秽斑满口,麻疹需在磨牙瞧。【歌诀总括】

口唇是脾胃气血盛衰的外在反映区域,正如《灵枢·五阅五使》言:“口唇者,脾之官也”,《素问·五脏生成篇》载“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所以口唇的光彩与全身气血是否充盈有关,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因此口唇的色泽是脾胃运化功能形态的外在表现。本节概述了口唇与脾胃的关系,提示望口唇应重点观察其色泽和动态的变化。【歌诀详解】(1)望口:望口以审查形态为主。常人口唇开合随意,而患病之人则口态僵硬,动作不协调。

口僻:口角歪斜,半身不遂,多见于中风证。

口撮:口唇紧缩聚合,幼儿不能正常喂乳,多见于小儿脐风。

口噤:口唇紧闭,难以张开,多见于痉病、中风、肝病、惊风、破伤风、马钱子中毒。

口张:口唇张开,难以闭合,多见于大气已脱、肺气将绝之危证。

口动:口唇频繁开合,不停运动,甚至口角掣动,多为抽筋或脾胃气虚的表现。

汪宏在《望诊遵经》中将望口总结为“口形六态”。口张,多为虚证;口闭合,多见于神志疾病,如中风等;口撮,上下口唇、左右口角聚合,多为惊风的表现;口动,口唇不断地开合,或者口唇抽动,多为脾胃气虚的表现;口,口偏到一边,口眼连在一起,是风邪中络的表现;口振,在寒冷的情况下,口不断地振动。(2)察唇:望唇以观察色泽为先。常人唇色红鲜明润,黏膜薄而透明。实热证,唇色深红;虚寒证,唇色淡红。热极者,唇色焦红,或唇边生疮,红肿疼痛;气血两伤者,唇色淡白枯裂;阳虚血滞者,唇色青紫;虚火上炎者,唇色红嫩,唇内生有溃疡。口唇糜烂,是脾胃有热。唇内出现了溃烂,色淡红,则为阴虚火旺,虚火上炎。唇内和口腔内出现了白色的溃疡,周围有红晕,局部灼热疼痛则为口疮。若口唇生疮,被称为疔疮。疔疮根据发生部位不同,也有不同的名称,如生于口角,麻木疼痛,口张开受限,局部红肿明显,称为锁口疔;生于人中部,称为人中疔。鹅口疮,是指小儿的口腔、舌头上面出现白屑,酷似鹅口之色,故古人称之为鹅口疮,西医认为其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中医认为多由脾胃积热、心火上升、虚火上浮等因素引起。【名言名句】《素问·五脏生成篇》:“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素问·气厥论篇》:“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灵枢·五阅五使》:“口唇者,脾之官也。”《医方考》:“膀胱者,水道之所出;小肠者,清浊泌别之区也。膀胱移热于小肠,则清浊不能泌别,湿热不去,势必上蒸,故令口中糜烂而疮。”5.望齿与龈[44]

肾胃精亏齿龈瞻,二者需分虚实关。[45][46]

齿胃炽热虫积病,肝风内动牙紧关。【歌诀总括】“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温热之邪,侵及人体,初期热度俱盛,齿龈多红肿;后期多伤胃津、肾阴。因此,齿龈没有光泽多为胃肾阴枯之象。本节概述了齿龈与胃肾的联系,并将望齿龈分为察色、观形和验津三个步骤,望诊时当以三者相参。【歌诀详解】

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夫齿者,肾之标,骨之余也”、“手阳明之脉,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足阳明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的论述。其后,《医贯》有“齿者,骨之余,髓之所养,故齿属肾,上下牙龈属阳明。凡动摇豁脱,……如欲脱之状者,皆属肾病。其虫疳龈肿,溃烂秽臭而不动者,皆属阳明,或兼诸经错杂之邪”的进一步说明。可见齿龈病的发生与肾、脾、胃、大肠等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