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传奇(历史的细节里,常蕴含着我们想象不到的传奇。百万读者人气作者张佳玮新作!)(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7 01:29:27

点击下载

作者:张佳玮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历史与传奇(历史的细节里,常蕴含着我们想象不到的传奇。百万读者人气作者张佳玮新作!)

历史与传奇(历史的细节里,常蕴含着我们想象不到的传奇。百万读者人气作者张佳玮新作!)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历史与传奇作者:张佳玮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09ISBN:9787536089792本书由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授权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序

我记得幼儿园时的某个春天,我被母亲带到纺织厂,放在宽广的仓库里,山一般高的布匹中,请仓库阿姨看着我,给我留下一堆厂图书馆里借来、售价三毛八分一本的连环画。每一页一框图,一幅可以意会的图,或喜或怒,下缀浅近的解说文字。这是我最初的阅读经验:连贯的断片图画描绘了历史传奇,缀成一个个令人热血沸腾的故事——如我们所知,大多数历史连环画,每页图多选择了最戏剧性的瞬间,每一幅图本身都堪称传奇。我学会了读字之后,最初与我做伴的是《杨家将》《说唐》以至于《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于是我最初的幻想世界里,满是白马银枪、辕门刁斗、沙场尘烟。每次读金戈铁马读紧张了,就抬头看看:暑假的晴朗天色,很容易消解这种恐慌。就这样,我读过了《水浒》与《三国演义》,以及金庸的武侠小说——那时我当然不明白,《鹿鼎记》末尾韦爵爷如何在满汉问题上难倒了黄黎洲等四名大家,《射雕英雄传》结尾成吉思汗临终时为何要自问是否英雄。我只是喜欢读这些古代故事:塞北江南、青山绿水、衣袂长袖、刀枪剑戟。

我印象中,第一次发现不大对,是某次读到宋史里,提及杨业的儿子杨六郎。我小时候听的杨家将传奇,都说杨令公家七郎八虎,杨六郎杨延昭排老六,他四哥还是京剧《四郎探母》的主角呢,他儿子杨宗保娶了穆桂英,生了杨文广。可是《宋史·杨业传》里却说,杨业的长子就是杨延昭——不是老六!杨延昭的儿子就是杨文广,没有杨宗保这人。那穆桂英哪儿去了?那么,所谓四郎探母,所谓杨五郎杨延德出家为僧创立五郎八卦棍之类,又是哪里来的呢?

类似的事情,后来一再发生。比如,小时候评书里,徐茂公是瓦岗寨的军师,牛鼻子老道。

后来看两《唐书》,说李勣本名徐世勣,字懋功(茂公),十几岁就出来闯世界,正经的唐朝名将,对东突厥和高句丽都很有战绩——好像不是老道?

小时候评书里,李靖是个游方道人。可是两《唐书》里,李靖李药师李卫公,南北纵横,南破萧铣,北击突厥,西征吐谷浑,无往不利——好像也不是道士?

小时候评书里,尤俊达煽动程咬金劫皇纲,是条好汉。正史里找不到这人。翻来翻去,发现隋唐间有个人叫牛秀,字进达。牛进达——所以,是传评书的老先生口传心授时,把牛进达听成了尤俊达?

小时候听评书,我挺不喜欢苏定方:这厮杀害罗成,他儿子苏海还一直跟薛仁贵为敌呢!——看看正史,苏定方征讨东西突厥,战葱岭,征百济,后来还补进了凌烟阁。好像也没那么坏?

好嘛,但他毕竟杀了罗成!我找找……正史里,好像没个叫罗成的。最接近他形象的是罗士信。不对啊,历来隋唐评书里,罗士信都是个二傻子啊!

黄仁宇先生在《中国大历史》里表达过个意思:他以为中国古来士大夫喜以史书说事,引经据典,训诂考证。民间百姓却更愿意相信一些传奇,因此而产生了一些认知的偏差。比如如上所述,史书上明白写着杨延昭是杨业的长子,但绝大多数民间百姓说起来,多半还认为杨六郎是杨老令公的六儿子,被潘仁美坑害了——天晓得,历史上并没有潘仁美,倒是北宋确有名将叫作潘美的。

我猜许多普通历史爱好者读书的经历,与我有类似之处吧?托尔金先生的名著《魔戒》里有所谓:“有些不该被遗忘的事情流逝了。历史变成了传奇。传奇变成了神话。”

传奇二字,奇闻也,流传也。一个历史故事是否能被众口相传,往往取决于其过程是否有戏剧性,是否有足够的矛盾,是否有足够脸谱化的对立面。历来许多历史传奇,最后都简化为昏君奸臣、红颜祸水、英雄奸贼、好人坏人,即我们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因此,许多历史细节因适合当谈资而成为传奇。比如,北宋张先写词几十年,但现代普通百姓所知他最有名的逸事,是八十娶亲时,苏轼送他的那句“一树梨花压海棠”;《史记》里只约略一提的虞姬,是任何楚汉传说中无法忽略的女主角;唐伯虎究竟画了什么画,一般人未必能脱口而出,他跟秋香所谓的三笑留情,倒是天下皆知。故此,许多流传的历史,与其说是史实本身,不如说多少变成了一种“人民喜闻乐见觉得讲起来很有戏剧性”的故事。

我们大多数普通人对历史的了解,往往基于源自历史的传奇故事;而许多传奇,如上所述,掺杂了传递者与讲述者对历史的主观看法,被传颂改编的传奇越多,这种普通人喜闻乐见的看法就越重。我们总会下意识地相信带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淡忘枯燥乏味的细节。歌颂史书上的英雄,鞭挞史书上的奸贼。当然,也难免有出于逆反情绪者,要为历史所谓的反派人物翻案。

但史实人物,许多是比我们想象中更复杂,也更了得的。

钟惺先生曾写了首《邺中歌》说曹操,结尾是,“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普通历史爱好者如我,开始总会觉得,历史上的人物功过是非一目了然,脸谱套上容易理解;但了解得稍多一些,了解历来事情的成因,便觉得一环扣一环,似乎没那么简单。

如果将一些细节补上,许多传奇多少会少一点儿热血,却变得更深沉,更无奈。

大多数留名历史的人,如果将他们还原为一个人,而非一个喜闻乐见的脸谱形象,也许对他们的观感,能多少有所不同吧?辑一 君王天下事刘邦的天才《三国志·先主传》说刘备知人待士,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这就不免让人好奇了:高祖之风是个什么风?汉高祖刘邦自己,又是怎么用人的呢?

按,《史记·高祖本纪》说刘邦:“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

虽然也说他“慢而侮人”,估计嘴上经常不干不净,但刘邦性格仗义宽厚、出手慷慨、大大咧咧,想必是没错的了。

也有人疑惑:刘邦运气真好,怎么起家之际,家乡沛县的贩夫走卒,县吏萧何、管监狱的曹参、赶车的夏侯婴、小贩灌婴、杀狗的樊哙、织帘子的周勃,个个在他手下神武天纵,打得天下英雄屁滚尿流呢?一个小县城云集了这么多天才,这是啥概率呢?

倒未必是刘邦运气好,而在于他确会用人。这不,先前在项羽手下不甚得志的韩信与陈平,到刘邦手下,都成就了不世功名嘛。

刘邦自己得天下后,曾摆酒饮宴,跟群臣总结过:连兵百万纵横天下,他不如韩信;转输军粮坐镇后方,他不如萧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不如张良。总结自己的大优点,就是懂得用人,造就了这汉初三杰。这一点,韩信也是认可的,他曾说刘邦:陛下你不善带兵,带个十万兵就是极限了,我倒是带兵多多益善;但陛下你好在善于带将领,善于用人。

当然也得说一句:刘邦虽然自称哪儿哪儿不如三杰,但他本人的能耐,那其实也是过硬的。

话说刘邦初起兵时,只有萧何、曹参、周勃、樊哙一群人,也算打出了声望;没有得韩信之前,刘邦也是入咸阳、为汉王,是一方诸侯;项羽死后,韩信被兔死狗烹了,刘邦还是带兵出征,干掉了英布与陈豨,平定四方:那是凭自己的本事。

英布后来谋反时也说过,自己所畏惧的,韩信、彭越与刘邦而已。韩信、彭越已死,刘邦老了,不怕了,那就反吧——英布先前是项羽麾下第一猛将,归汉后也是三王之一,非常能打,犹且忌惮刘邦。所以论打仗,刘邦在同时代,怕只是不及项羽、韩信而已,不失为名将。论筹谋,刘邦还是可以平定项羽之外诸藩的。

当然,再能打,终究也不过如项羽韩信,一时成王。刘邦能开汉一朝,终究还在用人御下与权术。韩信从刘邦前,不过一个卫士;萧何从刘邦前,不过一县吏;张良从刘邦前,也没什么运筹帷幄的成绩;夏侯婴不过车夫;灌婴不过小贩。这些人得以出将入相,名垂后世,而且始终对刘邦死心塌地,刘邦自有他的法子。张良就承认过:刘邦的才能是天授,非人力所为。

众所周知,刘邦私下里,颇为傲慢无礼。没事就箕踞,伸着俩长腿。初次见郦生和英布时,都在慢悠悠洗脚,摆足了臭架子。这得多讨厌哪。

但就从洗脚说起。

刘邦对郦生这种老儒,前倨后恭,先是洗脚摆谱;听郦生说话有道理,赶紧起来穿衣穿鞋,给郦生谢罪,这就收了郦生的心。初见英布这匪类出身的枭雄,刘邦先是洗脚,折英布的傲气,再送宫室美人,让英布从低谷中窥见天堂,心情愉悦,这就摄了英布的魂。

对儒生,刘邦待以礼。对匪类,刘邦待以利益。真是对症下药,下得精准。

谈到利益,是刘邦最聪明的一点。太史公总结一句“喜施”,刘邦出手慷慨得很,这可是大优点。先前韩信初见刘邦时,便总结过:项羽待人仁厚,但不肯赏,把个印信摸来摸去,都摸旧了,还是不舍得给。您虽然勇悍仁义都不如项羽,但舍得封赏。

彭城兵败后,刘邦跟张良说话:关东之地我不要了,都拿去封赏人,谁能跟我一起干掉项羽?——于是开始对韩信、英布与彭越三位大将撒封赏。

韩信后来问刘邦讨封做假王,暂摄齐国。刘邦那个臭脾气,当即开骂;被张良和陈平踩了脚,立刻改口:大丈夫当王就要当真王,当什么假王!——于是封了韩信做齐王。

垓下之战前,韩信和彭越狮子大开口,跟刘邦开条件:要当楚王,要当梁王,刘邦虽然肉疼,依然抬手给了;英布的淮南王,那也是眼都不眨——至于之后兔死狗烹,把诸王都给干掉了,那是后话了。

当然,还不止如此。《史记》里写到樊哙的战绩,有一串列表: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复东定沛,破泗水守薛西。与司马枿战砀东,却敌,斩首十五级,赐爵国大夫。常从,沛公击章邯军濮阳,攻城先登,斩首二十三级,赐爵列大夫。复常从,从攻城阳,先登。下户牖,破李由军,斩首十六级,赐上间爵。从攻围东郡守尉于成武,却敌,斩首十四级,捕虏十一人,赐爵五大夫……

很枯燥,但您不妨想一想:这时刘邦没称帝,没称王,充其量就是个流浪军阀,而樊哙的战绩数据,历历在目,可见是功劳簿记得清楚,用来封赏的。

可以想见,起兵初期,诸事草率,大家打到哪儿算哪儿,可刘邦依然没忘记录诸将功勋,好论功行赏。最后贩夫走卒、车夫屠夫,都积累功劳,成了西汉开国元勋。甚至后来项羽自尽,五人分夺其尸体——此事细想很猥琐——刘邦果真把五人分别封侯,也算是言出必践。

刘邦何以能得诸将死力?皆出于此。

刘邦自己说了是会用人;然而用人说到底,无非是排岗位、给权限、明赏罚罢了。设想你是樊哙,跟了一个老板,企业草创时,他就把作为屠夫的你的每一点成绩都记录下来,予以封赏,你又怎会不去努力磨炼武艺,成为天下猛将,好继续拼搏?

——这就是樊哙们在刘邦手下用尽死力的拼搏缘由了。至于刘邦对韩信们秋后算账,那是后话。至少西汉开国时异姓封王、平民封侯,自古及今,做得到的朝代,也并不算多。

刘邦逝世近半个世纪后,窦太后去跟汉景帝念叨,要他封皇后的大哥王信为侯,太尉周亚夫——他爸爸周勃当年是个织帘子奏哀乐的,跟着刘邦封到绛侯,还平定了吕后亲戚闹的乱子,保卫了汉朝正统;周亚夫自己则是硬生生靠战功起来的爷们儿——就义正词严,搬出了刘邦当年的训诫:“非刘姓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他说此话时,刘邦已故世多年,而汉景帝犹无从违背。可见西汉初,军功确实可以比贵族血统更重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有这么段文字:“校尉李朔、校尉赵不虞、校尉公孙戎奴,各三从大将军获王。以千三百户封朔为涉轵侯,以千三百户封不虞为随成侯,以千三百户封戎奴为从平侯。”班固在《汉书》中则简略道:“校尉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各三从大将军。封朔为涉轵侯,不虞为随成侯,戎奴为从平侯。”

论叙述简洁,自然是班固好些;但太史公那一段,大有从诏令中直搬出来的堂皇效果。三个“以千三百户”,表达封侯的荣耀,赫赫扬扬啊。

这里又不免得说到刘邦的首席谋士张良了。

张良与刘邦合得来,众所周知。而《史记》里有一段二人论述功臣的问题,极为精彩。

先是郦生那老儒生脑子锈了,劝刘邦立六国的后代为王,各国复兴后,一定可以帮衬刘邦打项羽。刘邦就听了。

张良赶紧过来劝,说了一段千古名言,大意是:

你现在兵力不够强,就算立了六国之后,他们服你吗?

再者说,你手下那些人背井离乡跟你混,就是求一点儿利益。你把六国都封了人,拿什么来封你的手下?谁还跟你?

刘邦听了,气得东西也不吃了,大骂郦生,从此再不提裂土封贵族后裔的事了——把王爵留给了韩信、英布、彭越这些猛将。

刘邦出于市井,熟知人的劣根性。大家跟着你,你得让大家觉得有奔头。你对大家好,物质上不吝惜,自己又百折不挠,大家就觉得有盼头了。

大体上,人是得吃饱喝足,才能谈高尚的。

项羽对属下宽仁,但有功不赏,这只满足了属下的精神。刘邦骂骂咧咧,粗枝大叶,但该赏就赏,属下有利益可图,于是奋斗不休。西汉所以能靠一群草根开国,就是靠刘邦这股子不看血统看成绩、实打实开赏的精神啊。

世上有两类领导:一类优雅雍容,给你画天大的大饼,让你觉得自己活着有意义;一类并不画大饼,而是跟你一起,百折不挠地吃大饼。

前者适合大家吃饱了饭,可以谈理想、谈情怀的环境;后者却可能获得一些最真诚热血的追随呢!项羽神勇,千古无二

李晚芳先生在《读史管见》里说:“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太史公以神勇之笔,写神勇之人,亦千古无二。羽者,项羽也。

太史公写《项羽本纪》时,因为情感倾向,不免夸张。设若太史公所写皆为真,则项羽的战绩,着实匪夷所思。

项羽“力能扛鼎”,这是史书原话。江东起兵时,项羽杀会稽郡守殷通,又亲手斩杀百人:这是勇力。

项羽跟随叔叔项梁四处征战,所向无敌。初次遭遇秦将章邯时,就给了他下马威——章邯此前自击破陈胜麾下大将周章后,纵横关东,打得各地诸侯嗷嗷叫,却败给了项羽。后来章邯突袭定陶,斩项梁,那也是趁着项羽不在。

巨鹿之围,章邯军二十万,王离军二十万,项羽军五万。结果项羽以著名的“破釜沉舟”,渡河作战、九战九胜,击破秦军。秦军围城三部王离、涉间、苏角全溃,李良战死。

从此,项羽被尊为诸侯联军统帅——时年二十五岁。

项羽主持分封天下十八王之后,齐国田荣不服,闹将起来。项羽东进,西边刘邦出关,联五国诸侯,号称五十六万人攻楚国,占彭城。项羽遂以三万军南下,自西突袭彭城,一路追杀,汉军被歼十余万,淹死十余万。刘邦当时那个狼狈啊,老婆孩子都丢了。

刘邦当时跟张良商量,关东之地不要了,都分封掉,用来搞定项羽!——可是分封给谁呢?张良便让他善用三杰:韩信、英布、彭越。

然而张良举荐这三杰,并不能独当项羽。此后汉的策略,其实是四面围击:彭越在东线项羽背后骚扰;英布在东南折腾;韩信先渡黄河破魏拿下山西南部,然后背水一战破赵,再破燕代进军河北,然后取齐拿下山东,杀项羽大将龙且,那是北线。刘邦自己带人,在三川南阳一带,死撑项羽的中原攻势。

其间刘邦与彭越,分别被项羽击走多次。彭越脚底抹油,来去无踪;刘邦则用了诸如纪信替死、扔掉老婆孩子、“分我一杯羹”等青史留名的法子,死扛住了项羽。终于熬到东西南北四面合围,尤其是韩信在北方的节节胜利,合围将成,项羽求和。楚河汉界划完了。

楚河汉界一定,刘邦觉得自己兵力有优势,追击过去,想捞个现成便宜,结果固陵之战,项羽一个回马枪,把刘邦卷了。

之后刘邦才咬牙:封王!大肆封王!!韩信、英布、彭越们开的条件,刘邦全部答应。于是垓下大军会合,超过三比一的兵力优势,合围了项羽。

垓下之战,众所周知:

此前战无不胜的韩信亲自率三十万为前军,孔聚与陈贺在左右,刘邦在后,周勃、柴武等再在后。

韩信初战后退;楚军追击,汉军左右翼发动,彭越、英布、刘贾、周殷一起大军合围,楚军败北。

然后就是传说中的四面楚歌、霸王别姬。项羽溃围南走,还演出了一场著名的二十八骑破围。终于到了乌江,“天亡我,非战之罪也”,然后徒步杀人。“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最后自刎。

项羽在东城以二十八骑溃围前,如此自吹: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起兵八年,七十余战,没输过——他这话其实有点儿吹牛。垓下不是刚输了么?

但先前巨鹿之战,项羽以五万破了起码二十万秦军。彭城之战,三万破五十六万。

他在河北的对手章邯,这辈子纵横天下,打破各路起义军,也只输给了项羽,以及后来的韩信。

他的老对手刘邦,这辈子纵横天下,最后称帝。当时除了韩信、项羽,也就是他最厉害了。毕竟英布自己后来谋反时说过,他忌惮的只有彭越、淮阴侯(韩信)和刘邦而已。

英布自己勇冠三军,彭越更是老兵油子江湖枭雄;这批乱世豪杰加上刘邦,还必须分进合击,靠人多合围项羽取胜。这其中尤其是韩信,用兵如神,自称多多益善。破魏灭赵、徇燕定齐,纵横列国,天下无敌,千古仅见;可是垓下之战初期,以三比一的优势兵力,还是免不了先后撤再合围。当然我们说,项羽的战略眼光和用人,那实在不怎么样。刘邦后来也说了,自己能用三杰而项羽不懂用人,所以自己能得天下。但由此才显得项羽格外可怕。

中华千古,猛将勇士极多。关羽万军斩颜良,杨大眼号称关张之勇,李存孝们都有乱军突阵的战绩,岳飞年少时也长枪刺杀过敌将黑风大王。但如项羽这样,靠天生勇武引领大型会战,靠正面强攻瘫痪一个王朝,多次以少战多,打得刘邦、英布、章邯、彭越这种当世豪杰四处躲的,确实也没有第二个了。

项羽的勇武与韩信的兵略、张良的智计、萧何的筹谋和刘邦的用人,那是互相依存的,都是秦末汉初的奇绝之才。所以我们不妨从这角度想:

项羽的武勇,那是得靠刘邦千古罕见的用人之才,加上汉初三杰各自名垂青史的卓越才能,才能合力拿下的。如果项羽之勇不是千古无二,那就间接让汉朝开国的光辉,都暗淡了呢。

但项羽的问题,也就在于少年悍勇——毕竟他过世时,才三十一岁。

灭秦之后,项羽本可以定都关中,但年轻气盛,“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回彭城去了。相比起来,刘邦定天下后,就定都了关中,以便“东制诸侯”,据险凭守。刘邦的老爸怀念故乡丰,刘邦就给他造了个新丰——但并没跑回老家去定都。

项羽不想被楚怀王义帝掣肘,于是杀了他;刘邦却捡起了义帝,为他发丧,以此获得了联合诸侯讨伐项羽的借口。

项羽感恩图报,用的除了亲戚勋贵,就是曹咎与司马欣这类救过他叔叔项梁的旧恩人。而刘邦用人唯才,封赏果断——大不了以后再把异姓王一一铲除就是。

所以到最后,年少气盛的勇悍,不敌老辣持重的算计。

世事往往如此。刘备之仁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说《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说得很是,却也不难理解其中的苦衷:

毕竟《三国演义》是小说,不是教科书。罗贯中先生是个好小说家,也没法在面向百姓的小说里,描述诸葛亮如何用心平而劝诫明,如何有抚民之干、理戎之才。让诸葛亮没事放个火、禳个星、借个东风、玩个锦囊,不是更有传奇色彩?同理,罗贯中描述刘备之仁,也就让他哭鼻子,丢孩子,打仗靠兄弟,经常装孙子。以至于看《三国演义》多的,都会觉得,刘备的天下,那是哭出来的。

然而并非如此。《三国志·先主传》里,只有一处描写刘备哭泣: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典略》曰:备过辞表墓,遂涕泣而去。)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

原来曹操南下袭荆州,荆州原来的当家刘表已死,他儿子刘琮要投降;寄居刘表麾下的刘备被人建议:夺取荆州,对抗曹操。刘备不肯,去找刘琮谈,刘琮不见他,刘备便哭泣辞别了刘表坟墓,走了;十余万人跟着他走,日行十余里,背后是曹操精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里追杀而来——怎么看,刘备这都是自杀行为。

这就是《三国演义》里所谓的携民渡江。

刘备在刘表麾下数年,刘表对他不算坏,但也不算好。按说刘备不欠刘琮什么。但旁人要刘备强取荆州,刘备说:“不忍心。”生死之际,还是没对刘琮下手。去辞别刘表墓,流了眼泪。挺真诚的了。荆州即将归属曹操,于是十余万人愿意背井离乡跟刘备走。古代人安土重迁,为什么肯跟刘备走?因为他仁义。刘备回馈了这份仁义:他跟着大家一起走,日行十余里。即便曹操在背后追杀他。这事上,很明白:善良、敦厚、质朴、仗义。

刘备不太爱读书,却喜结交江湖豪侠。刘备的哥们儿关羽、张飞也都不是传统读书人:都是闯社会的热血男儿。当时如关、张这样追慕刘备的热血汉子,真不少。是所谓: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刘备麾下有个彭羕,后来劝马超闹事时,如此说刘备:“老革荒悖。”——老革,老兵油子。这个定位,很是准确。刘备骨子里,是个老兵,甚至可算个老雇佣兵,在局部战场,非常能打。遇到诸葛亮之前,刘备没有自己的基业,依然纵横中原。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刘表各家诸侯,都希望他当自家的雇佣兵。后来刘备与诸葛亮相遇,照《隆中对》操作,天时地利人和,有了自己的基业,那就厉害了:赤壁和汉中两战,曹操都没再能占他便宜。甚至间接令他逝世的夷陵之战,那也是以少打多,开场占便宜,打得吴国陆逊初期采取守势呢。

故此不难明白,刘备一个老兵,性子自有倔强强悍的一面。他也打人,比如《三国演义》里著名的鞭打督邮,正史上是他自己干的;罗贯中在小说里,把这事栽赃给了张飞。但刘备大体是仁义的:讲义气,待人好。年轻时的刘备,简直是个东汉活雷锋:哪里需要,就去哪里行侠仗义。袁绍打公孙瓒,刘备和田楷去帮熟人公孙瓒站队。曹操打徐州时大肆屠城,刘备身边只有千余兵,却也义不容辞来徐州帮忙对抗曹操。

虽然做过对手,但后来曹操与袁绍都喜欢刘备,都接纳过他:不为了刘备是汉室宗亲——那会儿汉室宗亲遍地都是,曹操麾下谋士刘晔都是汉室宗亲——而因为刘备这人,真讲义气,真给劲,而且,确实挺能打。

刘备先后归附过许多人,却也没有回头对谁捅过刀子。在乱世,这就很难得了,许多人就做不到——比如吕布就是反刺惯犯。

刘备先后打过许多仗,但没屠过城。在乱世,这就很难得了,许多人就做不到——比如曹操就是屠城惯犯。

刘备一生颠沛,从河北到山东,从河南到湖北,从湖南到四川,到处跑。但他对老部下,不管是河北的山东的,河南的湖北的,湖南的四川的,都不离不弃。

你死了,他为你报仇(关羽)。

他死了,什么都交托给你(诸葛亮)。

你被迫投降别国了,他也不计较,还体谅你的苦处(黄权)。

你弟弟犯事了,他也不会追究你(糜竺)。

你出身行伍,照样有机会升高位(黄忠、魏延)。

你一开始工作不努力,但只要有宰相之才,他还是能用好你(蒋琬)。

他会直白地表露对虚名之士的不满(许靖),所以手下许多都是靠实在成绩拼上来的人。跟着他,难富贵,很危险,要到处跑,只是大概你能落得个跟领导同甘共苦,而且得个善终,不用担心他在你死后说什么便宜话。

回到携民渡江这件事。

刘备不袭荆州,是放弃了最好的求生之路;带着百姓慢慢走,是自己跌进了大危险;按说他的最好方略,是急行到江陵以求自保,但刘备却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刘备是个倔强有脾气的老兵油子,但他不是个残忍的人。在你死我活的乱世,不残忍,就是仁了。而且刘备的心理素质,着实是好——不是好在听见曹操说“天下英雄,使君与操”时掉了筷子,而是他在生死之际,曹操的铁骑在身后追来,他还是坚持自己的善良原则,带着百姓们一起慢慢走,不离不弃。

东晋史学家习凿齿说刘备:“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

沧海横流方见英雄本色。当刘备生死之际,还是个君子,那就是真君子,不是伪君子了。李渊、李世民与玄武门之变

史书说玄武门之变,一般就说到李世民杀兄与弟,李渊大惊,很快把位子传给了李世民。大家往往慨叹:世民的确英明,但也真狠辣。

哪位会问了:李渊的儿子死了,只是少了储君而已,又何必忙着传位呢?

反过来,李世民如此一不做二不休的狠人,会如此浅尝辄止?杀完兄弟,等爸爸传位?

且说武德九年夏天,李世民因为军功卓著,已当过三公之一的司徒、尚书令与中书令——后两个实际上是宰相了——以及可以开府的天策上将。到此已然功高震主,且有自己的派系班子。

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联手跟李世民斗,已非一日,朝廷内部纷纷站边,已到你死我活的境地。

两年前的武德七年,李渊跟李世民说过一个建议。鉴于在长安这么兄弟斗下去,迟早出事,所以:世民你去洛阳吧,自己建天子旌旗。

李渊这个提议是真心的吗?不知道。但一般天子话说到这份上,“要不要我让你去东边当皇帝啊?”无论当儿子还是当臣子,情况都很尴尬了。

到武德九年,李世民势力已经很大了。建成与元吉那边,也开始有动作,对付李世民那派将军了:尉迟恭一度被陷害下狱,程知节(我们熟知的程咬金)要被外放康州刺史,房玄龄、杜如晦已遭放逐。到武德九年初夏,李元吉已谋划将李世民麾下大将尉迟恭、程知节、段志玄和秦琼,一起拿到自己麾下。

到此地步,你死我活了。

玄武门之变前夜,房玄龄、杜如晦和尉迟恭是偷偷摸摸到秦王府的,于是策划动手了。别怪世民狠:夺储之争一开,就谈不到兄弟,而是你死我活的较量了。

李世民首告,说建成元吉与妃子私通乱伦,李渊答应说,六月初四审问此事。

此时建成、元吉应该不知道,李世民已经策反了玄武门总领常何。

一般史书都说: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率领一堆人先入朝,在玄武门伏兵;李渊将裴寂、萧瑀、陈叔达、封德彝、裴矩等召来,准备仲裁;建成、元吉来到玄武门,发现不对,调转马头。李世民赶来呼唤。李元吉要射世民未遂。世民先射建成:因为建成是太子,他才是第一目标啊。

之后尉迟恭射杀元吉。建成的太子府诸将开始进攻玄武门,还意图攻击秦王府。尉迟恭拿了建成和元吉的首级给太子府的人看,太子府的人崩溃了。

这些情节,史书一般不加讳言:李世民杀了兄弟。

那么,李世民怎么处理父亲的?《旧唐书》很简单:“六月庚申,秦王以皇太子建成与齐王元吉同谋害己,率兵诛之。诏立秦王为皇太子,继统万机,大赦天下。”——李世民诛杀建成和元吉,李渊于是立李世民为太子。《新唐书》详细些。李渊的角度:“庚申,秦王世民杀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大赦。癸亥,立秦王世民为皇太子,听政。”李世民的角度:“九年六月,太宗以兵入玄武门,杀太子建成及齐王元吉。高祖大惊,乃以太宗为皇太子。”——没说建成和元吉害世民,却说李渊大惊,才立了李世民为太子。

为什么高祖大惊后,要立刻立太宗为皇太子呢?《资治通鉴·贞观十七年七月》与《唐会要·卷六十三·史馆杂录》都提过一点:

李世民看了史官直书的玄武门之变,很不满意,给房玄龄说了一堆指导意见,要改史书。

即,我们现在看到的玄武门之变——世民杀兄弟——依然不是完全的真相,是比较温和的说法。

好,我们看《资治通鉴》比较温和的原文,世民是怎么对付父亲李渊的?上方泛舟海池,世民使尉迟敬德入宿卫,敬德擐甲持矛,直至上所。上大惊,问曰:“今日乱者谁邪?卿来此何为?”对曰:“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上谓裴寂等曰:“不图今日乃见此事,当如之何?”萧瑀、陈叔达曰:“建成、元吉本不预义谋,又无功于天下,疾秦王功高望重,共为奸谋。今秦王已讨而诛之,秦王功盖宇宙,率土归心,陛下若处以元良,委之国务,无复事矣。”上曰:“善!此吾之夙心也。”时宿卫及秦府兵与二宫左右战犹未已,敬德请降手敕,令诸军并受秦王处分,上从之。天策府司马宇文士及自东上阁门出宣敕,众然后定。上又使黄门侍郎裴矩至东宫晓谕诸将卒,皆罢散。上乃召世民,抚之曰:“近日以来,几有投杼之惑。”世民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

还原现场。李世民在外头杀兄弟时,李渊在海池泛舟——明明是要带重臣们仲裁儿子,为什么要在海池泛舟?

世民让尉迟恭去宿卫,尉迟恭披甲带兵器,到李渊面前——战斗在宫外,尉迟恭进宫去宿什么卫?还带兵器去?

所以李渊也问了:“你来干什么?”尉迟恭回答了。

李渊问左右该怎么办,群臣很聪明,“建成元吉本来没啥功劳,秦王已经把他们杀了,陛下只要把国务委托给他,就没事了”——提问:把国务委托给世民和没事(无复事矣),有啥必然的联系吗?

李渊赶紧说,是啊我一直这么想,尉迟恭又请李渊写手敕,李渊“从之”——李渊不肯的话,尉迟恭会怎么办?

这大戏演完了,世民才进来了,李渊安抚他,世民就哭了。

请注意,这还是说得比较温和的。20世纪敦煌出土的《唐太宗入冥记》虽是虚构作品,却有这么句话:“问大唐天子太宗皇帝在武德九年,为甚杀兄弟于前殿,囚慈父于后宫?”

囚慈父于后宫?唉。

所以咯,真相更可能是:

世民入玄武门埋伏兵马对付哥哥弟弟的同时,已经派人将李渊请到海舟上去了。

杀了哥哥弟弟,世民自己不出面,让尉迟恭披甲持刃去见李渊,把情况说明白了——这时候的尉迟恭,披甲持刃一身血,也许还提着建成元吉的人头,去见李渊。

李渊问群臣怎么办,群臣很聪明啊,赶紧说事情都这样了,把国务委托给世民就没事了——就安全了。

李渊就认了。尉迟恭问他要手敕,那就大局定了,李渊从了。

李世民出来哭,父子又好了。

李世民是一代英主,但做事素来不手软。玄武门之变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他不可能杀了哥哥弟弟,剩下的让父亲自己处置。“囚慈父于后宫”这句话有点儿夸张,但世民的确是得到了该得到的东西后,才会罢手。

玄武门之变三天后,世民为太子,而且得到了所有军政处理权,成为大唐实际掌权人。

九天后,李世民的大功臣屈突通镇守东都洛阳,从此关东也不会有异变了。李世民的手下都得到了封赏,尤其是让李渊大惊的尉迟恭。《旧唐书》里李渊说尉迟恭“卿于国有安社稷之功”。好大的功劳。

十二天后,李渊第一次表达了退位的想法:“朕当加尊号为太上皇。”

一个月后,秦琼、程知节、尉迟恭封将军。又三天后,高士廉、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们分别宰相尚书地上任了。

世民的人已经完全控制军政大权。

这时李渊传不传位,还有啥区别么?

玄武门后两个月,世民登基:这只是最后的结果。而一切早在玄武门那天,就已尘埃落定了。

这里可以展开一下,回溯唐朝如何开国,李渊与李世民父子,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

按唐统一战争,主要发生在公元618—624年。

唐初据山西与长安,然后向西平定关中破薛家父子,回马山西平定刘武周、宋金刚,东向破王世充得河南,顺手破窦建德影响关东、河北大局,破刘黑闼初定关东——到此为止,全是李世民为主。

李孝恭与李靖南破萧铣与辅公祏,杜伏威定李子通和林士弘归降,李建成定刘黑闼于关东。至此中原初定。

说李世民是唐开国最锐利的剑,毫无问题。妙在他的打法,堪称中国历史上的防反追杀王。

李世民打过四大战役:浅水原破薛家父子、柏壁破宋金刚刘武周、虎牢关一战擒二王拿下王世充与窦建德、又打走刘黑闼。四场大战里,有三场是靠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的对峙反击。

618年秋天第二次浅水原大战前,李世民与西秦薛家僵持两月,西秦已缺粮。李世民之前不理宗罗睺的挑战,此时先以麾下梁实诱敌,再用庞玉牵制,李世民得到机会包围夹击,再亲自带数十骑突阵。打赢之后,一不做二不休,一口气追杀,直到薛仁杲投降,一举定了西方:耐心坚韧、果断出击、速度机动、个人的勇武、追击的果决,都在里头了。

619年11月,柏壁,李世民开始与宋金刚对峙。继续耗粮。其间在美良川和安邑两次截击尉迟恭:那大概是秦叔宝和尉迟恭这对门神的初次对决。

到620年4月,宋金刚粮尽退兵。李世民不眠不休追击两天,一日八战,三日不解甲。打到宋金刚崩溃,尉迟恭投降:又是耐心+果断+斩尽杀绝。对峙小半年,奔袭就三天。

虎牢关之战。620年夏天,李世民东征王世充。耐心蚕食,到621年春天,李世民包围洛阳,围点打援。窦建德自河北来,李世民奔袭虎牢关,再次跟窦建德相持。一个月。之后广武诱敌,窦建德出击,李世民待敌;中午,李世民反击,三千骑冲阵,一战破之,追击三十里,活捉窦建德。回马取洛阳,一战基本定下了河南、河北大局:所依仗者,还是耐心+果断+斩尽杀绝。

乘胜追击不可怕,可怕的是此前的耐心。

考虑到打这三战时,李世民是二十岁到二十二岁之间,再考虑到李世民自己到年老时都是个容易动感情的性格,则他的自制之强、内心之坚,匪夷所思。《隋唐演义》插图

说他对大唐功高盖世,并不为过。

虽说李世民是大唐最锐利的剑,但执剑的手,还是李渊。

刘邦定天下时论功,许多人说曹参身上七十多处伤,攻城略地无算,功劳当排第一。但刘邦坚持坐镇后方的萧何功第一。刘邦吹嘘说:萧何坐镇后方,转输军粮,是所谓功人,负责指明猎物;诸将皆功狗,负责捕获猎物。李渊就是李世民坚实的大后方。

当然,李渊不止是大后方那么简单。

比如,李渊起兵的时机很鸡贼。613年杨玄感起兵反对隋炀帝时,天下已经扰乱,但李渊没乘机跟着闹。当时群雄纷起,如翟让、孟海公、窦建德、李密、徐圆朗、萧铣、薛举、刘武周、梁师都、朱粲们——这些名字在各色隋唐评书里可都是威名赫赫,是所谓“十八路反王”——都起来闹了。李渊是熬到617年才起兵:其间招纳人才、安排亲族、招降流亡势力。打的旗号也不是推翻大隋,而是勤王定乱:“乡亲们!我不是要反对大隋!是天下太乱了,我出来定乱来了!”

出手晚不怕,后发制人得及时。

起兵前,李渊先跟突厥示好,获得突厥的支持;再跟当日瓦岗势力的枭雄李密客客气气,请李密去关东跟另两大势力王世充与宇文化及狗咬狗。李渊明明比李密大十六岁,却在书信里称呼李密是兄长。李密在关东跟对手打得两败俱伤,李渊自己慢慢平定西边,最后李密完蛋了,只好来投李渊,当了臣子,出奔之时死掉了。

想李渊的手段,真是兵不血刃。刚才说到浅水原之战:其实那是第二次浅水原之战了。第一次浅水原之战,世民和刘文静是败给薛举的。败了之后,唐都长安一度危险,李渊是这么救场的:

联合西凉李轨,叫他“从弟”;封赏李轨的弟弟李懋做大将军,册封李轨当凉王,请他们一起去扛西秦薛家。

等李世民第二次浅水原之战赢了,局势好转,李渊就翻个脸,让安兴贵劝李轨投降唐朝,之后安兴贵搞了点把戏,把李轨收拾了,送到长安,斩了。距离李渊认这个“从弟”,也就一年。

世民的反杀追击在战场,李渊的反击追杀在朝堂。父子俩都是扮猪吃老虎的狠人。

所以,玄武门之变真正的双方对手,从来不是世民与建成+元吉,而是世民与李渊。旁观过李轨和李密(李密投降李渊后不久就出逃死掉了)这几件事后,世民也知道:自己这个爹跟自己一样,看着容易动感情,跟人称兄道弟,但真要狠起来,那也是手段多变、赶尽杀绝。

这时再想李渊建议世民去洛阳、自建天子旗帜这主意,乍看体贴入微,细想毛骨悚然。

所以武德九年玄武门,所以要闹得那么绝,要兄弟死尽、父亲上海舟,简直要逼宫让位,是因为这对父子联手打下大唐时,早已明白彼此的厉害——但凡给对方这个狠人,留一点点翻盘余地,那就后患无穷。要斗,就是不死不休。毕竟,整个天下都被父子俩绝杀过来了嘛!李世民:推了魏征碑,又给立起来了

魏征逝世后,李世民曾一度发脾气,推倒过自己为这位大贤臣所立的碑。

对于习惯李世民与魏征传奇的诸位,初听这个故事,自然大为吃惊,大概会有种“小时候听的王子公主童话都是假的”之感:“不是史书都歌颂魏征进谏、李世民纳谏吗?怎么还会推碑呢?”

还好,后来,李世民又重立了魏征碑。

这一推一立,比“魏征直言,李世民纳谏”的君臣相得,更为有趣。

话说在玄武门之变前,魏征本是太子建成手下。清朝学者王夫之先生在《读通鉴论》里非议过魏征,认为他先是观望,等太子一死,就去向李世民请见投效,可知是个功名之士。当然李世民不在乎,他在玄武门之变后重用魏征,是因为他的才华,也显然是要向天下昭示:我用人不疑,不念旧恶。

此后,他君臣二人从最初的彼此心怀芥蒂,到一个敢言,一个纳谏,磨合出了不错的君臣关系。虽然私下里李世民还会骂骂咧咧,但君臣对外的姿态,很是好看,真是欢喜冤家。直到魏征死,李世民四十五岁。他对魏征,是从本来忌惮,再成为君臣,虽然许多次冲动起来,也要念叨“杀此田舍翁”,终于还是没动手。年纪大了,他对魏征也有感情了,于是痛哭流涕,一套“以人为镜”之类的言论,之后又是亲写墓碑,又是看画像,又是赋诗:大概李世民真把魏征当镜子了,“魏征魏征告诉我,千古贤君是不是我……”

这是我们知道的历史,或者说,被历朝歌颂的历史:主贤而臣直,君臣商量着共治天下。

话说魏征死在公元643年,是贞观朝多事的一年。那年李世民的太子承乾谋变事发,牵涉到大将侯君集,一并被处理了。此后,李世民连有谋夺太子位意图的儿子李泰也一并踢开,立了后来将成为唐高宗的李治为太子。

人一死,茶就凉。先前魏征死后,就有人提醒李世民:魏征的许多进谏,是有底稿的,他私下里还编纂进谏语录,打算把好名声传之后世呢!

李世民听了难免不爽:敢情,这进谏是秀姿态来了!拿我当配角使唤!

等太子承乾事件出了,又有人提醒李世民了:魏征跟杜正伦、侯君集有染!

——这下不得了了。

进谏语录的事,打击了李世民对魏征的信任:敢情,这老头拿我作秀呢!杜正伦与侯君集之事,那则复杂得多:

杜正伦先前辅佐太子承乾。李世民私下里跟杜正伦说,我儿子似乎不亲近好人。杜正伦去劝谏太子时,把这话说了,太子于是很气父亲:你这么说我?李世民也生杜正伦的气:我跟你吐槽自己儿子,你怎么传小话呢?于是贬黜了杜正伦。

侯君集则是李世民凌烟阁功臣之一,与太子承乾策划兵变,因此被处决。

我们不妨做个不算出格的猜测:

李世民一生至险之事,是玄武门之变。从此兄弟反目,海舟逼宫。这是他内心最深的秘密。故此涉及权力交接时,李世民很容易失去理智。玄武门之变发生前,他一度怀疑近臣如房玄龄等有观望倾向,甚至都动过杀心——当然后来得了天下,房玄龄和杜如晦组成了房谋杜断的王牌组合,大家和气生财,这事揭过去不提了。

大体上,李世民是个豪迈的明君;但会不会涉及夺权问题,李世民就很容易暴躁了?“魏征跟杜正伦与侯君集有染?后两个人伙同我儿子一起谋反我?魏征会不会也在其中?”一旦意识到了这种可能,李世民自然反应激烈——于是,推碑去了。

到这事稍微冷一冷之后,李世民颇有姿态:重新立碑,怀念魏征。《新唐书·魏征传》所谓:辽东之役,高丽、靺鞨犯阵,李勣等力战破之。军还,怅然曰:“魏征若在,吾有此行邪!”即召其家到行在,赐劳妻子,以少牢祠其墓,复立碑,恩礼加焉。

风头过了,恩遇又回来了。

却说公元644年,李世民去打了高句丽。

贞观朝先前几次对外战争,多是李靖为大将。而644年,李靖年过古稀,去不了。李世民必须御驾亲征。前一年太子与魏王争太子位出事,侯君集被处置了。这一年李大亮身体不大对,留驻长安,不久过世。秦琼秦叔宝已于六年前去世。尉迟恭已经去研究道术了。王君廓已被处死。李世民手下一班旧将都老了,能跟着去的,也就是李世勣和李道宗。

李世民自己,四十六岁了。阵容上、年纪上,所带的都不是开国那批名将了。

如是,李世民事隔二十年亲征,诸将或老或死,劳师远征,兵力不太够,前一年还经历了两个儿子闹事、流泪处理了侯君集,以这种糟糕状态,打得也不算顺。大概回来路上,真觉得自己老了,心情平静一点儿了,也想起魏征了?于是,有过能改,重新给魏征立了碑。这不,明君贤臣的形象,又立起来了。

李世民是个极重形象的皇帝,一辈子都想当千古明君。说他许多行为举止毫无作秀成分,那不可能。骨子里,李世民也并不是宽仁慈爱、笑脸盈盈的好好先生,更不是个永远伟大光荣正确的君王。他武将出身,冲动热血——乍一听,有几分像年少时的隋炀帝?

但李世民比隋炀帝好的是,冲动过后,他往往能自责,能把做错的事情挽回来——征辽之役虽然不顺,他却没有像隋炀帝似的,一打再打三打,打得劳民伤财。回朝之后,李世民能亢龙有悔地感叹:“有魏征在,不会去打呀!”

黄仁宇先生在《中国大历史》里说过个看法:唐朝并没有制度来保持权力的“互相制衡”(checks and balances),而是完全靠儒家纪律与君王的个人自觉,来约束如李世民这些帝王们的作为。

换言之,各类意见的取舍,全看李世民自己的品德:他高尚一点儿就知错能改,他暴虐一点儿就有错不改。即,贞观朝的开明,不只在当时的三省六部制,还在于恰好赶上李世民有知错能改的脾气,拥有名垂千古的开明,以及对自我形象的重视啊——千古圣君也会犯错,也有一触即跳的逆鳞;能改回来,就很难得了。李治与武则天:搭档与赢家

众所周知,武则天得以登基,得从唐太宗朝开说——虽说终太宗一朝,武则天并没占到太大的恩宠。

且说太宗自己玄武门得了天下,给儿子们立了个不算好的榜样,后来自己的太子承乾与魏王李泰夺嫡,搞到两败俱伤。到太子与魏王同归于尽时,太宗自己的大舅子长孙无忌与背后的关陇集团,赞成拥立晋王李治。当日《旧唐书》里,唐太宗与长孙无忌讨论时,以李治为“仁懦”,太宗颇以此为忧,长孙无忌倒挺支持。我私下阴暗地想:大概君臣关系里,宰相素来不怕君王软弱。这不,为了巩固李治的地位,长孙无忌后来还搞斗争扩大化,收拾了吴王李恪呢。

如此,太宗驾崩,李治登基,长孙无忌作为国舅,百官之首,一时风光无二,他背后的关陇集团也得其所哉。李治的王皇后,背景联系到太原王氏与柳家;李治宠爱的萧淑妃偏一点儿,也能跟南朝萧家攀亲戚。于是李治一时被贵族血统包围了。

他近前唯一不那么高贵的血统,来自于武则天:一个并州木材商人之女。

李治跟武则天的绯闻不消多提。且说李治当日要立武则天为后,被长孙无忌多番阻挠。之后李治提拔了李义府、许敬宗等中级官僚。这老几位背景并不算硬,得蒙圣恩,自然以死报效李治。李治又依样画葫芦,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用长孙无忌当年搞斗争扩大化处理吴王的方式,收拾了长孙无忌。如此差不多到公元7世纪60年代,李治把舅舅按住,掌握了天子应有的权力。

此后李治身体不好:风眩。李唐王朝历代君王心血管好像都不大好,不知道是遗传还是饮食结构问题。可是李治好容易得来的权,不想放给旁人。于是宰相任免权握在手里——在他过世前一年,还授郭正一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而许多日常工作,就让武则天去办了。

至此到公元683年前后,长孙无忌那一脉关陇老臣早没势了,唐朝皇权集中在二圣李治与武则天之手。李治临终,位子传给李显,再托付宰相裴炎等,留给武则天一个诏书,大致是留给了老婆一个顾问权:《新唐书》所谓“遗诏皇太子即皇帝位,军国大务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关键时刻来了。

李显登基,发现自己要被宰相与老娘掣肘,于是大放厥词,甚至口不择言,要让自己岳父韦玄贞老爷子当国——没基础的年轻天子,都爱这么折腾。裴炎大概想贪个拥立之功,武则天也不想放弃权力。于是两位老人家一拍即合,加上将军程务挺等人一起发力。武则天与裴炎当着百官,废了李显,扶李旦登基。武裴组合,平安掌权。

然而裴炎想得简单了:武则天怎会容他分享权力呢?

此后徐敬业叛乱,骆宾王写了传奇的檄文:“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可惜从三国时陈琳到唐初骆宾王,檄文好文笔,抵不过对方的兵力。武则天派了魏元忠辅佐李唐宗亲,灭了徐敬业。裴炎又犯傻,《旧唐书·裴炎传》里,居然冒出了“若太后返政,则此贼不讨而解矣”的昏话,请武则天归政。武则天自然不会放过他,一个裴炎欲反的帽子扣上。于是裴炎辅佐武则天推倒李显一年后,自己也完了。

此后,武则天大搞酷吏政治,用著名拷打能手来俊臣与周兴,把李唐宗室清洗了一遍。洗完了,再利用来俊臣与周兴狗咬狗,对付掉彼此,所谓“请君入瓮”典出于此。自古酷吏大多没好下场,酷吏们也明白,所以案子老也审不完——他们知道兔死狗烹,没有兔子就得制造兔子,不然早晚是请君入瓮嘛。

到公元690年前后,李旦已成武则天的傀儡,朝廷被李治与武则天收拾得了无权臣,所有官员,都是看着过去三十年武则天执政过来的。

此时武则天称帝,顺理成章,轻而易举。连李家的皇子皇女李旦和太平公主都没法不支持武则天为天子:毕竟武则天登基的话,作为子女的自己还能是继承人;不支持她,难道支持李唐宗族外人?

于是武则天登基啦。

所以您看,武则天这个帝位,并非如许多传说里所言,是靠着妩媚与美貌,骗了李治才得手。她在登基之前的三十年时间,先担当李治的副手,帮他处理日常工作,积累起了威信与人脉。赶上李治排除舅舅的势力,朝廷没有阻挠她的权臣,又给了她顾问遗诏,使她有权左右朝政;李治死时,裴炎和武则天搞定了李显,而裴炎再被武则天拿下;武则天再一修理宗族,天下自然大定。

话说当日狄仁杰们这些贤臣,为何会选择跟随武则天?不是他们不忠于李唐王朝(狄仁杰间接为李唐复国做了巨大贡献),只是凭借自己高超的政治素养,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从手腕到实力,从智慧到果决,武则天确实了不起呀。

话说则天从垂帘到称帝期间,主要被后世诟病的,无非这几点:

——不择手段,杀人太多,鼓励告密,大用酷吏,“请君入瓮”。

——私生活似乎比较风流。

——对外军事屡有失策。

再便是男权社会天然的偏见:女人何以主政?

然而回头看看,积极面也挺多:

武则天劝农薄赋,对农民颇为宽容,结果是唐武德五年,《通典·食货七》:“至武德有二百余万户。”《新唐书·食货志》记载:“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到高宗朝,《旧唐书·高宗本纪》永徽三年“即今见有户三百八十万”。到武则天退位那年即神龙元年,《旧唐书》说是六百一十五万户。

在中古,人口增长,说明基层稳定:这就算是老百姓生活水准的基本体现了。且,武则天敢用人,而且推崇文化人。为了对抗长孙无忌,用人不看门第。沈佺期、宋之问、陈子昂这些才子,都在她手下出过力。狄仁杰千古名臣不提,反武则天的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唐玄宗后来用好的姚崇,都是武则天提上来用的人。且武则天手下,确实没有过一家独大的权臣——这一点,她跟李治的原则是一样的。大概可以说,武则天垂帘到在位期间,倒霉的是李唐宗室、关陇权贵;得意的是寒门学子、普通百姓,自然也有受她宠爱的美男子们:比如薛敖曹、张易之、张昌宗……

唐朝后来是怎么衰落的?王夫之先生总结道:河北强,唐衰;河北弱,唐亡。大概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临朝,这才一日不如一日。

利益集团分立,实是朝代的毒瘤。唐朝开国,关陇权重。武则天与李治临朝,剿灭关陇贵族,提拔平民才子。于是李隆基登基后,不必面对一群已经发展壮大的长孙氏,只需干掉他的姑姑太平公主,让爸爸李旦别掣肘,就能用武则天留给他的姚崇宋璟们治国了。武则天死后,权力基本在李显、李旦、太平公主、李隆基之间转——那都是武则天一脉的孩子们。所以了,长孙氏为首的关陇集团、来俊臣、周兴、王皇后与李唐其他宗室,九泉之下,大可以用无限恶意咒骂武则天,而且甚为合理:确实他们在武则天手下倒了大霉。但唐朝的普通农民、永徽到神龙到开元天宝年间得益的平民文化人,以及李隆基自己,至少在武则天当政期间,没怎么吃亏。

细想来,这中间真正的赢家,是唐高宗李治。

如上所述,许多民间故事,都以果推因,觉得武周代唐,是武则天狡诈狐媚,李治仁懦畏缩。阴盛阳衰,才让武则天夺了天下。可是我们不妨细想一下:

一个懦弱的人,敢在脾气冲动的父亲还活着时,跟庶母私通,搞那传奇的“未曾锦帐风云会,先沐金盆雨露恩”?

一个懦弱的人,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娶庶母、立为皇后?

一个懦弱的人,敢不到三十岁,就将舅舅长孙无忌与关陇权贵,一网打尽,自己提拔一堆人,当大权独揽的天子?

论迹不论心,咱们看李治的作为来概括性格,可说是外柔内刚。

从结果上来看,李治登基时,唐朝人口不超过四百万户,高句丽还不安生,朝政被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贵族左右。半个世纪后,他老婆武则天退位时,唐朝人口超过六百万户,高句丽已被拿下,长孙无忌们和李唐宗室被清得七七八八。科举制已经成型,平民才子层出不穷。李白、王维、杜甫们的时代快要到来。且李治在位时,唐的疆域一度达到朝代最大。

明明李治使了那么多手腕,明明坑杀了舅舅、按住了关陇,却不沾一点儿血腥的名声:好像坏事都是他老婆做的。李治+武则天这对完美搭档,表现得着实不错。武则天当然在历史上大出风头,但结果看来,幕后的大赢家,还是李治啊。唐玄宗与杨贵妃

按正史,本文女主角、先当了唐玄宗儿媳妇后来成了他伴侣的前寿王妃杨姓女子,二十二岁出家做女道士,掩人耳目地跟了五十六岁的玄宗。五年后玄宗册立杨姓女子为贵妃,就是我们所知的杨贵妃。其间杨贵妃两次得罪玄宗,被遣出皇宫,又两次被召回。又十一年后,安史之乱。马嵬驿兵变,贵妃死去。

就是如此简单。

可是因为爱情,因为白居易的《长恨歌》,后世人民都乐意相信,玄宗与贵妃乃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真爱,所以各色传奇,不免应运而生。

比如,杨贵妃真名史册无载,一般史家称她道号太真,但既然《明皇杂录》这本真假杂说的书里定了她叫杨玉环,那就叫她杨玉环吧!

比如,许多人乐意相信,既然安禄山闹事断送了唐朝半截江山,按照红颜祸水理论,杨贵妃和安禄山不免有点儿瓜葛。故此各色通俗小说都描述:安禄山起兵,正是为了杨贵妃!

大家也乐意相信各色唐明皇与杨贵妃那些或美丽或暧昧的段子。后世《杨妃外传》,对下面这个场景描述得活灵活现:杨贵妃刚洗完澡出来,唐明皇一摸她的胸,说是“软温新剥鸡头肉”,安禄山立刻凑趣,接一句“润滑初来塞上酥”。

善良的读者也乐意相信,杨贵妃没死在马嵬驿。这不,许多传奇都说杨贵妃藏匿远地了,甚至说东渡日本了云云。李碧华甚至还写过一个小说,说杨贵妃一直活到了20世纪。

杨贵妃一个人专宠后宫未免寂寞,所以大家也热爱京剧《贵妃醉酒》,编造出了无数梅妃与杨妃宫斗的传奇,甚至连华清池都好像成了杨贵妃专用澡堂似的——虽然梅妃这个人物,可能历史上并不存在。

可是正史里,李隆基并不是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太平天子。他是武则天的孙子,曾爷爷李世民,爷爷李治,奶奶武则天,都雅好文艺,却也是权力欲旺盛的斗争天才。他自己,五岁时亲历武则天称帝,亲眼看见自己父亲退位。他二十岁时,武则天退位。二十五岁时,李隆基亲自发动唐隆之变,结束了唐朝历史最凌乱的一段时光。二十七岁那年,李隆基登基为天子,二十八岁杀姑姑太平公主,顺便压倒了父亲李旦,就此一统江山,之后要迎来中国史上传奇的开元天宝。他实实在在地一路看着权争过来,还亲自搞了好几次政变,乃是杀伐天子。他自己在继承人问题上也是心狠手辣:有三个儿子的非正常死亡,经了他的手。

按说这样的人,不可能是普通的痴情男女。

传说中唐玄宗宠爱过的妃子们,梅妃很可能出于杜撰。他自己大致是少年时爱赵丽妃,中年时爱武惠妃。后者大大有名,受宠了二十五年,死后追封皇后。李隆基赐死了三个儿子,追根溯源,多与武惠妃有关。到武惠妃开元二十四年故去,一时无人可替,史书所谓:“后廷无当帝意者。”直到知天命的年纪,李隆基才遇见杨贵妃。于是晚年宠爱弥加,开始了我们都知道的传奇。

若论被李隆基宠爱的时间长度,大概是武惠妃为首。但杨贵妃跟李隆基在一起的方式,实在太过戏剧性——掩人耳目的出家,公公贪媳妇的爬灰,渔阳鼙鼓动地来,马嵬坡前草青青,太满足人民群众的八卦心了——所以就,格外引人注意了。

可是他们的感情,到底怎么算呢?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万事皆是因缘和合。因缘嘛,就是时间地点,当时的情境。

比如吧,以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为例。张无忌爱的姑娘们,其实是男人不同阶段的情感。少年初恋是娇气的小公主朱九真;山里困居五年后无人关心,所以对热心肠的殷离心动;在地道里身处绝境,所以很喜欢唱歌为他开脱情绪的小昭;排难解纷当六强后,对少时交往、如今成为峨眉高足的周芷若动心;到他成了明教教主,名震天下时,能刺激到他的就是作为敌人的赵敏了。他喜欢每个姑娘可能都是真诚的,都是人生不同阶段的心动。

同理,唐玄宗对赵妃、武惠妃和杨贵妃,也可以是如此。

年少时走一步看一步,连感情都跟政治有染,对赵妃大概是年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