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百家百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6 09:08:06

点击下载

作者:袁红霞,杨幼新,杜昕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慢性胃炎百家百方

慢性胃炎百家百方试读:

《常见病百家白方丛书》编委会

总 主 编:温长路

编  委(按姓氏笔画排列)

    王会丽 王素羽 冯 磊 库 宇

    刘 鹏 刘天骥 唐晓龙 杜 昕

    李姝淳 杨 峰 扬幼新 吴积华

    宋 坪 张 超 张玉萍 张效霞

    柳越冬 尚凤翠 罗瑞娟 郑 齐

    胡怀强 袁红霞 晏 飞 陶弘武

    黄庆田 隋克毅 温武兵 鲍键欣

学术秘书 库 宇

编写说明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或萎缩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其实质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黏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黏膜发生改建,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中医学虽无“慢性胃炎”之名,但自《黄帝内经》始对本病已有了较明确的认识,认为该病多因外感寒邪、饮食不节、劳逸失常、七情失和、久病体虚等所致,属中医学的“胃痛”、“嘈杂”、“胃痞”、“泛酸”等范畴,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中言:“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素问·经脉》中言:“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言:“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痞满。”这些都体现了《内经》对本病病名及症状的认识,其中所述心痛多属胃脘痛。此外,再如《外台秘要·心痛方》中言:“足阳明为胃之经,气虚逆乘心而痛,其状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谓之胃心痛也。”《千金要方·心腹痛》中所述九种心痛,均是说胃脘痛。

本书药物用量分为“钱两”制和“g”制两种,凡方剂[验案]部分均依据原书,“钱两”制未改新量;凡方剂中[组成]及其他部分均以“g”制表示,以方便读者参考。

由于编者学识有限,错误和不足之处,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编者2012年6月

总序

理、法、方、药,是支撑中医药学的四大支柱,彰显出中医药学的特征,构成了中医药学的全部。清代学者纳兰性德有“以一药遍治众病之谓道,以众药合治一病之谓医”的高论(《渌水亭杂识·卷四》),说的既有药与方的关系,也有方与治的关系,而在其间起到维系作用的就是方。历史告诉人们,保存于中医药典籍中的的秘方、验方竟多达30余万首,有详细记载的就有6万首之多。自中医药学祖本《黄帝内经》的13方始,到被称为“方书之祖”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113方,中医方剂学已经由雏形逐渐成就了强势的根基,为之后的完善和发展打下了可靠的基础。透过晋代《肘后方》,唐代《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宋代《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明代《普济方》、《医统大全》、《证治准绳》,清代《医宗金鉴》、《医部全录》等典籍中留下的历史记忆,清晰可见中医方剂学不断丰满、壮大的不凡轨迹。1998年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医方精选辞典》,共收入“具有临床使用价值或有开发利用前途”的方剂20773首(该书《前言》),反映了现代人对处方认识和应用上的巨大成就。这些处方中,有许多经过千锤百炼,至今仍一直在临床上发挥着作用,堪称为中医的“镇家之宝”。如果加上今人在继承前人基础上的大量发挥、创造、出新,中医的处方的确是难以准确计数了。

在中医治疗中,一病多方、一方多用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正是中医学辨证论治这一活的灵魂的体现。中医学家们认真体察、总结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内涵和规律,因人而论,因时而变,因地而异,把灵活思维、灵活选药、灵活拟方、灵活作战的法器应用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充分展示了中医药文化的广袤属性和中医药人的聪明智慧。俗话有“条条道路通北京”之说,不同的方、不同的治,可以达到相同的目的,理一也。这个理,就是中医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法则。我们推出的《常见病百家百方丛书》,是对这一原理的具体效法,是汇集古今众多医家的经验,从不同的角度、侧面,不同的思维方法对中医原理的另一种方式的诠释。书名中的“百方”,是个约数,实际上是百首左右的意思。这些处方中,既有来自先贤们的经典方,也有现代医家们的经验方,都是有据可查的。对于处方的出处,引文后都有明确的注明,以表示对原作者、编者、出版者劳动成果的尊重。这里,还要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常见病百家百方丛书》,是由国内有经验的专家撰写的。

体例统一于以病为单位——病一书,以方为论据——一病多方的写法,分为“上篇概说”与“下篇百家验方”两部分进行比较系统的表述。概说部分的撰写原则是画龙点睛,点到为止,内容包括疾病的历史源流、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名家的认识和作者的独特见解等;百家验方部分的撰写原则是深层开掘,广征博引,围绕古今医家治疗该病的验方,选精萃华,明理致用,内容包括方源、药物组成、方义及治疗效果等。选录的病案,有的是典型的“验案”,有的是相关“疗效”方式的综述。给每一首处方“戴上帽子”、加上按语,是本书的特点之一,反映出作者对某病、某方的独特认识和对一些问题的探讨性思考,以及对一些注意事项的说明,内容都是对读者有提示和启迪作用的。

中医药学的发展,始终是与人类的健康需求同步的。如今,中医收治的病种数目已达9213种,基本覆盖了医学的各个科系领域,尤其是在疑难性疾病、慢性疾病、老年性疾病、身心疾病、心血管疾病、肝炎、肿瘤、不明原因性疾病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疗效。在对待传染性甲型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甲型流行性感冒和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上,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在疾病谱变化迅速,新的病种不断出现,疾病的不可预知性与医学科学认知的局限性无法对应的今天,中医药如何在保持优势的基础上创新理念、创新手段,做到与时俱进、与病俱进,更有效地服务于人民的健康需求,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重托。有数字显示,目前我国高血压病的患病总人数约为1.6亿~2亿人,脂肪肝1.3亿人,乙型肝炎感染者1.4亿人(其中慢性乙肝患者有3000万人),糖尿病患者8000万人,血脂异常者1.6亿人。心脑血管病呈逐年上升之势,每年死亡的人数达200多万人;恶性肿瘤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每年新增的人数有160万人,死亡人数都在140万人以上……这既是整个科学领域的挑战和机遇,也是中医学的挑战和机遇,督促人们去选择、去作为。

基于此,《常见病百家百方丛书》既要选择普遍威胁人类生存,属于中医治疗强项的“慢病”,也要选择新生活状态下不停出现的新病种,属于中医大有作为的“时兴病”,还要选择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属于中医潜能巨大的急重症,作为普及宣传的对象,以便为民众提供实用、有效的防病治病指导。第一批入选的10本书,重点从常见病、多发病出发,首先瞄准第一类慢病中的感冒、咳嗽、慢性胃炎、湿疹、痔病和第二类时兴病中的高脂血症、冠心病、乙肝、痛风、痤疮等。至于属于第三类的急重症,因涉及的治疗方法、手段相对比较复杂,将在以后的选题中专门予以安排。

当前,我国正处于医疗制度改革的关键阶段,实践中表现出的医改与中医药的亲和性更加凸显。中医药简便效廉的特点和人们对中医药的特殊感情,为中医药提供了更能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调查显示,全国城乡居民中有90%以上的人表示愿意接受中医治疗,中医医疗服务的需求量已占据整个卫生服务需求量的1/3以上,中医药已成为我国人民防病、治病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人民的健康生存需要中医,民族的强大昌盛需要中医,国家的发展富强需要中医。但愿《常见病百家百方丛书》能给大众的防病治病带来一丝暖意,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带来帮助。2012年6月

上篇 概说

慢性胃炎以胃脘疼痛、脘腹胀满、嗳气呃逆或口苦、泛吐清水为主症。中医学无慢性胃炎的病名,而是统称为脾胃病。根据其临床表现的特点,可将其分属于中医“胃脘痛”、“痞满”、“呃逆”、“吐酸”、“嘈杂”、“呕吐”等范畴。若以胃脘部近心窝部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伴见脘腹满闷、纳呆、嗳气、大便不调等症状的属“胃脘痛”;若以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不痛、食欲不振为主症的则属“痞满”范畴;若由胃气上逆动膈而引起气逆上冲,喉间呃声连连,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则属“呃逆”范畴;若以泛吐酸水为主症的则属于“吐酸”范畴;若以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莫可名状、时发时止为主要特点的病证又属于“嘈杂”范畴;若由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导致胃内容物上逆经口而出者,则属于“呕吐”范畴。

中医学对慢性胃炎的认识

一、历史渊源

中医学从《黄帝内经》开始就对本病有了较明确的认识。《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中言:“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素问·经脉》中言:“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言:“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痞满。”这些都体现了《黄帝内经》对本病病名及症状的认识,其中所述心痛多属胃脘痛。《外台秘要·心痛方》中言:“足阳明为胃之经,气虚逆乘心而痛,其状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谓之胃心痛也。”《千金要方·心腹痛》中所述九种心痛,均是说胃脘痛。从宋代开始,医家们根据各自的经验,逐渐开始认识到心痛与胃痛之间的区别,并将二者严格加以区分。如《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中言:“或问丹溪言痛即胃脘痛然乎?曰心与胃各一脏,其病形不同,因胃脘痛处在心下,故有当心而痛之名,岂胃脘痛即心痛者哉?”现将本病的历史渊源简述于下。(一)胃脘痛《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如腹属脾络胃……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论治》:“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外台秘要·心痛方》:“足阳明为胃之经,气虚逆乘心而痛,其状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谓之胃心痛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九痛叙论》:“夫心痛者,在《方论》则曰九痛,《内经》则曰举痛,一曰卒痛,种种不同,以其痛在中脘,故总而言之曰心痛,其实非心痛也。”“若十二经络外感六淫,则其气闭塞,郁于中焦,气与邪争,发为疼痛,属外所因;若五脏内动……聚于中脘,气与血搏,发为疼痛,属内所因。”《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心与胃各一脏,其病形不同,因胃脘痛处在心下,故有当心而痛之名,岂胃脘痛即心痛者哉?”《医学正传·胃脘痛》:“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其在上者涌之,清气在下者提之,寒者温之,热者寒之,虚者培之,实者泻之,结者散之,留者行之。”《沈氏尊生书·胃痛》:“胃痛,邪干胃脘病也。”《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景岳全书·心腹痛》:“可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久痛者多虚,暴痛者多实;得食稍可者为虚,胀满畏食者为实。痛徐而缓,莫得其处者多虚;痛剧而坚,一定不移者为实。痛在肠脏中,有物有滞者多实;痛在腔胁经络,不干中脏而牵连腰背,无胀无滞者多虚。”《丹溪手镜·卷之中》:“郁而生热,或素有热,虚热相搏,结郁于胃脘而痛,或有食积痰饮,或气与食相郁不散,停结胃口而痛。”《寿世保元·心胃痛》:“胃脘痛者,多是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煿,复食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自郁成积,自积成痰,痰火煎熬,血亦妄行,痰血相杂,妨碍升降,故胃脘疼痛。”《证治汇补·心痛》:“服寒药过多,致脾胃虚弱,胃脘作痛。”(二)吐酸《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证治汇补·吞酸》:“大凡积滞中焦,久郁成热,则本从火化,因而作酸者,酸之热也;若客寒犯胃,顷刻成酸,本无郁热,因寒所化者,酸之寒也。”《寿世保元·吞酸》:“夫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故为酸也。”《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吐酸》:“夫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故为酸也。如饮食热则易于酸矣。或言吐酸为寒者,误也。……烦渴呕吐,皆热证也。其吐必酸,为热明矣。”《苍生司命·吞吐酸证》:“吞酸者,酸水出喉咙而复自吞下。”(三)嘈杂《丹溪心法·嘈杂》:“嘈杂,是痰因火动,治痰为先。”《景岳全书·嘈杂》:“嘈杂一证,或作或止,其为病也,则腹中空空,若无一物,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而胸膈懊,莫可名状,或得食而暂止,或食已而复嘈,或兼恶心,而渐见胃脘作痛。”(四)痞满《素问·五常政大论》:“备化之纪……其病痞。”《素问·太阴阳明论》:“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满闭塞。”《素问·异法方宜论》:“脏寒生满病。”《素问·至真要大论》:“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痞满。”《伤寒论》:“满而不痛者,此为痞。”“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伤寒论》:“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诸病源候论·诸痞候》:“诸痞者,营卫不和,阴阳隔绝,脏腑痞塞而不宣,故谓之痞。”《丹溪心法·痞》:“痞者与否同,不通泰也。”“胀满内胀而外亦有形;痞者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之形也。”《景岳全书·痞满》:“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物无滞而痞者,虚痞也。”《普济方·虚劳心腹痞满》:“夫虚劳之人,气弱血虚,荣卫不足,复为寒邪所乘,食饮入胃,不能传化,停积于内,故中气痞塞,胃胀不通,故心腹痞满也。”《脾胃论》:“治老幼元气虚弱,饮食不消,脏腑不调,心下痞闷,枳实、橘皮各一两,白术二两。”《兰室秘藏·中满腹胀》:“或多食寒凉,及脾胃久虚之人,胃中寒则胀满,或脏寒生满病。”“膏粱之人,湿热郁于内而成胀满者。”《医学正传·痞满》:“故胸中之气,因虚而下陷于心之分野,故心下痞。宜升胃气,以血药兼之。若全用利气之药导之,则痞尤甚。痞甚而复下之,气愈下降,必变为中满鼓胀,皆非其治也。”《张氏医通·诸气门上》:“肥人心下痞闷,内有痰湿也……瘦人心下痞闷,乃郁热在中焦……老人、虚人脾胃虚弱,运转不及。”《临证指南医案·痞满》:“六淫外侵,用仲景泻心汤;脾胃内伤,用仲景苓姜桂甘汤。即遵古贤治痞之以苦为泻,辛甘为散二法。”《证治准绳·杂病》:“胀在腹中,其病有形;痞在心下,其病无形。”《医贯》:“火盛则脾胃燥,水盛则脾胃湿,皆不能化物,乃生诸病。”《杂病源流犀烛》:“痞满,脾病也,本由脾气虚,及气郁不能运行,心下痞塞填满。”《古今名医汇粹》:“有中气弱不能营运精微而为痞者,又有饮食痰积不能运化而为痞者……皆土邪之为病。”(五)呕吐《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呕吐酸……皆属于热。”“燥淫所胜……民病喜呕,呕有苦。”《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诸呕吐者,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诸病源候论·呕吐候》:“呕吐之病者,由脾胃有邪,谷气不治所为也,胃受邪,气逆则呕。”《备急千金要方·胃腑方》:“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为胃反。”《外台秘要·卷六》:“呕吐病有两种,一者积热在胃,呕逆不下食;一者积冷在胃,亦呕逆不下食。二事正反,须细察之。”《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凡呕者,多食生姜,此是呕家圣药。”《伤寒明理论·卷二》:“呕者,有声者也,俗谓之啘。吐者,吐出其物也。故有干呕而无干吐。……呕吐之有轻重可知矣。”《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凡呕吐者,火性上炎也,无问表里,通宜凉膈散。”《丹溪心法·呕吐》:“胃中有热,膈上有痰者,二陈汤加炒山栀、黄连、生姜。有久病呕者,胃虚不纳谷也,用人参、黄芪、白术、香附之类。大抵呕吐以半夏、橘皮、生姜为主。”《寿世保元·呕吐》:“有外感寒邪者,有内伤饮食者,有气逆者,三者皆从藿香正气散治之;有胃热者,清胃保中汤;有胃寒者,附子理中汤;有呕哕痰涎者,加减二陈汤;有水寒停于胃者,茯苓半夏汤;有久病胃虚者,比和饮。”《景岳全书·呕吐》:“呕吐一证,最当详辨虚实。”《证治汇补·卷之五》:“有内伤饮食,填塞太阴,新谷入胃,气不宣通而吐者。”《医宗金鉴》:“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吐之征,无物有声哕干呕。”(六)呃逆《素问·宣明五气》:“胃为气逆,为哕。”《素问·宝命全形论》:“病深者,其声哕。”《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逆冲上,皆属于火。”《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诸病源候论·哕候》:“脾胃俱虚,受于风邪,故令新谷入胃,不能传化,故谷之气与新谷相干,胃气则逆,胃逆则脾胀气逆,因遇冷折之则哕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哕逆论证》:“大率胃实则噫,胃虚则哕,此因胃中虚,膈上热,故哕。”《丹溪心法·咳逆》:“咳逆为病,古谓之哕,近谓之呃,乃胃寒所生,寒气自逆而呃上。”《格致余论·呃逆论》:“呃,病气逆也,气自脐下直冲,上出于口,而作声之名也。”《证治汇补·呃逆》:“治当降气化痰和胃为主,随其所感而用药。气逆者,疏导之;食停者,消化之。”《景岳全书·呃逆论》:“皆其胃中有火,所以上冲为呃。”“然致呃之由,总由气逆。”《类证治裁·呃逆论治》:“呃逆皆是寒热错杂,二气相搏,故治之亦多寒热相兼之剂,如丁香、柿蒂并投之类。”

二、对病因病机的认识(一)发病原因

引起慢性胃炎的病因很多,禀赋不足、饮食所伤、劳逸过度、内伤七情、外感六淫邪气以及某些病理产物均能引发本病,以下就这几方面做具体的论述。

1.禀赋不足

人之生禀赋于父母之精气,父母多病体衰,精气亏虚,皆可导致子女精气禀赋不足。故子女出生后多表现为形体孱弱,脏腑失健,抵抗力低下,尤其以脾胃系统的功能低下最为突出。如若加之调理不当,易至纳呆食少,转化运输无能,或传导失常,久之则可因脾胃虚弱,化源不足,形体与脏腑失养,使虚上加虚。亦可因脾胃虚弱,抗病能力低下,对多种致病因素易感而呈现体弱多病者。

2.饮食所伤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维持健康的基本条件,是人体后天生命活动所需精微物质的重要来源,但饮食一定要节制。《素问·痹论》中言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医学正传·胃脘痛》中言:“初致病之由,多因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复餐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故胃脘疼痛。”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依靠胃之受纳饮食以摄取营养,正常的饮食是保证人体健康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如若因饮食不节,或饮食不洁,或因饮食偏嗜,或嗜酒无度等,皆可损伤脾胃而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正如《金匮要略》所述:“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1)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包括过饥和过饱两种情况,均可影响健康,导致疾病的发生。

过饥是指食量不足,机体处于饥饿状态,如饥不得食,或有意识地限制饮食,或因脾胃功能虚弱而纳少,或因七情强烈波动而不思饮食,或不能按时饮食等,导致营养不足,气血生化乏源,脾胃运化受纳功能亦随之减弱,从而出现面色不华,神疲乏力,心悸气短,或面黄肌瘦,食欲不振,食则难化,腹胀便溏等症。正如《灵枢·五味》中言:“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过饱是指饮食过量,暴饮暴食,超过了脾胃的受纳运化能力,导致宿食停滞于胃肠,气化不利,壅滞不通,从而出现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泻下臭秽,久之可形成积滞,积滞不化还可生热、生痰,影响气血运行、瘀阻筋脉血络,引起痢疾或痔疮等。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此外,若饮食无度,时饥时饱等,也易导致脾胃损伤;大病初愈阶段,若饮食不当,如暴食、过于滋腻、或过早进补等,还可引发疾病复发;小儿喂养过量,易导致消化不良,久则可致“疳积”等。

由此可见,长期饮食不节,可导致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因此,做到“饮食有节”是保护脾胃,减少消化系统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2)饮食不洁

饮食不洁是指食用不清洁、不卫生、或陈腐变质、或有毒的食物及饮用污水等,多由于缺乏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食陈腐变质,或被疫毒、寄生虫等污染的食物所造成。不洁食物进入胃肠道或有毒物质直接进入或接触胃肠道均可导致脾胃损伤,运化功能失常,清浊混杂,而出现胃脘部不适、呕吐、泄泻、湿温、痢疾等,甚者可因为有毒物质进入体内,出现中毒,表现为高热、神昏、抽搐等危重症。正如《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所言:“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此外,误食沾有虫卵的瓜果蔬菜,可引起寄生虫病,如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钩虫病等,临床表现为腹痛、嗜食异物、面黄肌瘦等。因此,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同样是保护脾胃的措施之一。(3)饮食偏嗜

饮食偏嗜是指过分喜食某一种食物,导致单一饮食品种过盛,或其他所需物质缺乏,从而引起多种病证。而饮食偏嗜又包括五味偏嗜、寒热偏嗜、饮酒偏嗜3个方面。

①五味偏嗜可导致脏气偏胜,气有所胜,则诸病易生。《素问·至真要大论》言:“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这说明五脏与五味,各有其亲和性。食之不偏,五味则通五脏,但若偏嗜一味,则会导致与之相应的脏腑机能偏盛,从而损伤他脏,破坏了五脏的平衡、协调,进而导致疾病发生。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言:“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驰,精神乃央。”临床上如过度食用醋、蒜、辣椒、咖啡、香料等刺激性食物,既可直接损伤食管、胃腑,又可导致胃肠内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或化火、或伤阴、或动血、或耗气,而出现胃脘部疼痛、呕吐、痞满、灼热、吐血等症状;嗜食肥甘厚味,过食营养丰富的滋腻食物,如猪肉、牛肉、羊肉等,常常食滞难化,积滞胃肠,壅滞脾胃气机,湿聚蕴热,而出现胃脘部疼痛、呕吐、痞满、口苦口臭、嗳气频作等,甚至可变生诸症。

所以,饮食应该五味均衡,这样才能保护脾胃,维持五脏功能的协调。《素问·生气通天论》言:“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②寒热偏嗜是指嗜食辛热或寒凉之品,而导致脾胃损伤。一般而言,良好的饮食习惯要求寒温适中。《灵枢·师传》中言:“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适中,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如若过分偏嗜寒热饮食,可导致阴阳失调而发生某些病变。偏嗜辛温燥热之品,可导致胃肠积热,壅聚日久,出现口渴、口臭、脘腹灼痛、腹胀、便秘、痔疮等;进食过热的食物,可直接灼伤食道,导致吞咽不顺、疼痛,甚至引起噎膈;偏嗜生冷寒凉之品,可损伤脾胃阳气,导致寒湿内生,出现胃脘冷痛、恶心呕吐、腹痛喜温、大便泄泻等症。

③饮酒偏嗜是指长期过量饮酒引起消化系统疾病。适量地饮酒可以活血化瘀,舒筋活络,而长期过量饮酒,尤其是白酒,又是导致慢性胃炎的重要因素之一。酒性既湿又兼温热之性,过度饮用能损伤胃气、耗伤阴液、腐蚀胃肠,如平时经常饮酒过量可致胃及小肠出现充血、水肿、糜烂,甚至出血。酒湿积于胃肠,可酿生湿热,形成胃肠的湿热病,出现胃脘部疼痛、痞满、泄泻等,久之则易引发胃黏膜的慢性损伤而呈现慢性胃炎。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言:“因而大饮,则气逆。”《医门法律》言:“过饮滚酒,多成膈证。”由此亦可见,偏嗜饮酒可引起多种消化系统的疾病。

3.劳逸过度

适度的劳逸是人的一种生活状态,是保证人体健康的必要条件,有助于气血流通、强身健体,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但过劳或过逸均能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成为人体的致病因素之一。(1)过劳

过劳是过度劳累的简称,也称劳倦过度,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3个方面。

劳力过度又称形劳,是指体力劳动过度,外劳肌肉筋骨,内耗脾胃之气,引起脾胃功能失调、中气受损,而出现食欲不振、脘腹虚胀、气短乏力、神疲懒言、四肢倦怠、形体消瘦等症状。劳神过度又称心劳,指脑力劳动太过,脾在志为思,长期过度的脑力劳动可耗伤脾脏,使脾胃运化迟滞,气血运化失畅,消化功能紊乱,出现纳呆、腹胀、便溏、乏力等症,甚者可导致阴血暗耗,渐至心神失常,呈现心脾两虚之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纳差食少、精神萎靡等症。房劳过度又称肾劳,是指房事太过,或手淫恶习,或妇女早孕或多育等。由于肾主藏精,肾精不宜过度耗泻。若房事不节,则肾精、肾气耗伤,出现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全身虚弱、精神萎靡、五更泄泻、性机能减退等,甚者可使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低下而易患多种疾病。(2)过逸

过逸是过度安逸的简称。包括体力过逸和脑力过逸。

人体每天需要适当的活动,气血才能流畅,阳气才能得以振奋。若较长时间的少动安闲,或者卧床过久,或者长期用脑过少等,可使人体脏腑经络及精气血神失调而导致病理变化。正如《素问·宣明五气》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过逸则全身气血运行缓慢,使机体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引起气滞血瘀而变生他病;同时,过逸还可导致意志消沉,体力下降,肌肉松弛,脏腑失调而出现胃肠功能减弱之食欲减少、疲乏无力、精神萎靡,甚至形体虚胖,动则心悸、气短、汗出等。

4.内伤七情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不同反应,属人人皆有的情绪体验,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只有强烈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越了人体生理和心理适应能力,损伤脏腑精气,导致功能失调;或人体正气虚弱,脏腑精气虚衰,对情志刺激的适应调节能力低下,因而导致或诱发疾病时,称之为“七情内伤”。正如《灵枢·百病始生》言:“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素问·举痛论》又言:“思伤脾。”“思则……气结矣。”“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怒伤肝。”“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忧思可以直接损伤脾胃,导致脾胃气机郁滞不畅。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又主情志,情志失调,首先使肝脏疏泄失常,最易横犯脾土,影响气机升降。凡因忧思过度,精神抑郁,常致气机壅滞,脾胃气机郁结不畅,脾的运化功能障碍,胃的受纳腐熟失职,会出现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嗳气、大便溏泻等症状。肝在志为怒,怒则肝木壅盛,脾土之气受到克伐,出现肝气犯胃的证侯,可见胃脘胀闷,攻撑作痛,痛及两胁,嗳气频作等症状。在导致慢性胃炎的情志因素中,除了忧思与怒之外,凡过惊、过恐、过悲等亦皆可致病,如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悲则气缓,持续不解,则可致脾胃气机紊乱,甚至升降失常,出现胃脘部疼痛、嗳气、反酸、呃逆、恶心、呕吐、纳差、泄泻等症状。

5.外感六淫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在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称之为“六气”。《素问·宝命全形论》言:“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故正常的六气一般是不会使人生病的,但是,当六气变化太过或不及,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不能适应气候变化而发病时,六气则成为病因。此时,六气就变成了“六淫”,由于六淫是致病邪气,故又常称之为“六邪”。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言:“胃肠为市,无物不受,无物不入,若风、寒、暑、湿、燥一气偏胜,亦能伤脾损胃。”由此可见,胃病是六淫侵犯人体所引起的常见病证之一。(1)风邪致病可以直接侵袭脾胃,亦可与寒、湿、热邪相兼而犯。《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言:“风淫所胜……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食则呕,冷泄腹胀。”指出外感风邪可导致胃痛、呕吐、厌食、泄泻、腹胀、痞满等病证。又因风寒之邪侵袭人体,既易伤肺胃出现感冒症状,又可直接侵犯胃腑引起胃气不和而呈现厌食、呕吐、痞满、胃痛等。(2)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如若衣着单薄,起居失宜,淋雨涉水,汗出当风,或素体阳虚,感触时令之寒,令寒邪从表入里,或直中于里,伤及脾胃。寒伤脾胃,使脾胃阳气受损,气机阻滞,升降失常,运化功能失调,出现脘腹冷痛、呕吐清涎、腹痛腹泻等症状。若脾胃阳虚,功能减退,温运无力,还可以出现畏寒肢冷、腰背寒冷、水肿腹水、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等症。此外,寒性凝滞主收引,寒邪内侵,亦可致气血津液的运行受阻,不通则痛,出现胃脘冷痛。(3)暑为阳邪,是夏季的主气,暑邪致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暑热过盛易于耗气伤津,夏暑之际感受暑邪,伤及脾胃,耗伤脾胃津液,进而损伤胃气,以致气阴两虚,出现口燥咽干、身热汗出、纳呆神疲等症状。同时暑多夹湿,暑湿之邪侵袭脾胃,使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出现胃脘痞满不适,恶心呕吐、纳呆少食、四肢困倦、大便溏泻不爽等症状。(4)湿为长夏的主气,处于夏秋交界之时,此时阳气尚盛,雨水且多,热蒸水腾,潮湿充斥,为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湿邪引发胃病,多由于气候潮湿,或久居湿地,涉水淋雨,致使湿邪侵袭脾胃,湿浊内停,阻滞气机,脾胃气滞湿阻而成。若脾阳素虚者,湿易从阴化,而为寒湿之证。若胃热素盛,湿易从阳化,而为湿热之证。临床上湿邪致病常表现为胃脘痞胀,纳呆胸闷,口中黏腻,恶心呕吐等症状。(5)燥为秋季的主气,燥性干涩,易伤津液。胃为阳腑,喜润恶燥,燥伤脾胃,使津液被灼,胃肠失于濡养,气机不利,运化传导失常,表现为唇干舌燥,口渴少津,胃纳不佳,大便干结,小便短少,甚至干呕呃逆等症。(6)火为阳邪,火邪致病,多因气候炎热而感受火热之邪,或由风、寒、暑、湿、燥等邪郁而化热所致。火热之邪侵犯胃腑,会耗伤胃阴,出现口燥咽干、尿黄便秘等症;邪热阻滞胃腑,多见胃脘胀满疼痛;火热之邪灼伤胃络,迫血妄行,则见吐血便血。

6.其他病理产物影响

在胃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脾胃功能失调而产生一些病理产物,如痰饮、瘀血、水湿毒邪等,这些病理产物形成之后,又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引起多种病理变化,从而引发新的疾病。对于慢性胃炎这一疾病来说,对其产生影响的主要病理产物包括水湿痰饮和瘀血两类。

水湿痰饮是机体的津液在代谢过程中发生障碍,津液不归正化,停留于体内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四者在形质上有一定的区别:一般痰多稠厚,为病无处不到;饮则清稀,每多停聚于胸腹四肢;水则比饮的清稀流动性更强;湿则重浊黏滞,弥散于脏腑经络组织中,多随气运行。水湿痰饮同源而异流,临床上不能截然分开,常统称为水湿痰饮,其形成多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景岳全书·肿胀》中言:“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治在脾。”这说明水湿痰饮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且只有在这三脏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时候,水液才能正常的生成、输布和排泄。当三者功能失调时,肺失宣降,水津不能通调输布,则水湿停聚,为痰为饮;肾阳不足,不能蒸腾气化,以致水液代谢障碍,水湿潴留而成水湿痰饮。一般情况下水湿易困阻于中焦脾胃,痰饮易滞于胃肠,脾失升清,胃失降浊,气机壅滞,运化失常,出现脘腹痞满,恶心呕吐,纳呆食少,肠鸣漉漉有声,大便溏泄,肢体困倦,口腻苔厚或四肢水肿,腹中积水,癓瘕痞块等多种消化病证,可见,水湿痰饮是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

瘀血是指体内血液停滞,不能正常运行,包括积于体内的离经之血和运行不畅、阻滞于脉管及脏腑内的血液。瘀血形成以后,不仅失去血液的正常濡养作用,而且反过来又会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变生疼痛、出血、症块等多种病证。瘀血疾病的特点常因瘀阻的部位和形成的原因不同而异,如瘀血阻滞胃肠,可见面色黧黑,脘腹刺痛,甚或呕血、便血等;若瘀血阻滞肝胆,可见面色晦暗,胁背刺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下络脉淡紫怒张,肌肤甲错,胁下积聚痞块,以及蜘蛛痣、腹壁青筋暴露等。(二)病理机制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发病缓慢,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有时会急性发作影响正常工作。本病病位在胃,而与肝脾的关系至为密切。胃与脾以膜相连,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以和降为顺;脾主饮食精微运化转输,以上升为常。二者同为后天之本,仓廪之官,在生理上相互配合,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每多脾胃同病。肝属木,为刚脏,喜条达,主疏泄,肝气横逆,木旺乘土,或中土壅滞,木郁不达,或肝火亢炽,迫灼胃阴,或肝血瘀阻,胃失滋荣,故胃病亦多关乎于肝。本病的性质初起多属实证,病在气,久病则虚或延及血络等,则多虚实夹杂,寒热互见。邪气久羁,消耗正气,可由实转虚。气血不足,久则留瘀生痰,遂致虚证夹痰夹瘀,常以实证为主。

尽管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病理机制也较为复杂,但根据胃的生理功能和致病因素,慢性胃炎的发病机理可总结归纳为胃失和降、脾胃虚寒、脾胃湿热、阴寒内盛、气滞血瘀、胃阴亏虚、肝胃不和七个方面。

1.胃失和降

胃属六腑之一,“传化物而不藏”,以通降为和。胃气必须和脾的运化功能配合,才能使水谷化为精微,以化生气血津液,营养全身。若胃气不和,则导致胃失通降,胃不受纳甚至胃气上逆等病理变化。临床上多因暴饮暴食,胃纳过多,消磨不及,壅滞胃脘;或过食生冷,损伤中阳,寒凝食滞;或嗜食辛辣肥甘厚味,实热蕴积,胃气因火热蒸腾上逆;或脾胃运化失调,水湿停滞,聚而为饮成痰,停蓄中焦,滞塞胃脘;或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或风寒暑湿之邪,自表及里,由肺入胃;或疫疠秽浊之气从口鼻而入,直接侵袭胃腑所致。

故胃失和降,一方面导致胃肠传化失司,见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疼痛、大便秘结等症;另一方面又可导致浊阴不降、胃气上逆,见嗳气、吞酸、恶心、呕吐等症。

2.脾胃虚寒

脾胃虚寒是中焦阳虚、阴寒内盛的病理变化。多由于素体脾胃虚弱,又外感寒邪,使邪气由表入里;或劳倦过度;或久病脾胃受损;或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或过用寒凉攻伐药物等,导致中焦虚弱,久则阴寒内生,中气不足,脾胃运化功能失职,运化乏力,脾胃失和。思虑及劳累均可损伤脾气,脾气虚则胃亦虚,造成脾胃中气虚乏,表现为口淡无味、纳呆痞满、胃脘隐痛、呕吐清涎、神疲乏力等症。

3.脾胃湿热

脾胃湿热是指湿热之邪壅滞于脾胃中焦,使脾胃气机受阻,运化失司而形成以湿热、气滞为特征的病理过程。虽然因寒致病者不少,但在慢性胃炎中,则以热证居多。脾主运化,邪犯于胃,运化失常,极易生湿,且湿又易于化热,最终形成湿热之证。湿性黏滞,困遏脾胃,则阻滞气机,湿滞难化,出现口腻、纳呆、脘腹痞满或胀满、大便滞而不爽、或泄泻等症。湿蕴化热,形成湿热致病,可腐伤胃肠,灼伤血络,耗伤正气,出现发热、胃痛、腹痛、泄泻、大便脓血或便血,甚至造成气阴两伤之证。湿热壅滞脾胃,尤宜累及肝胆,致使脾胃肝胆同病。脾胃肝胆气滞,胆汁不利,出现胁腹胀满或疼痛、口苦口腻、小便黄浊。

4.阴寒内盛

阴寒内盛,是指寒邪凝滞胃肠、壅滞气机、阻遏脾阳所致的病证。《素问·举痛论》中言:“寒气客于胃肠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其多因外感寒邪,侵犯胃腑,寒凝气阻,胃气不行;或过食生冷,寒积于中;或脾胃阳虚,寒自内生等致使阴寒凝滞胃肠,阻碍气机,气化无力,水湿不利,营血郁滞,出现口淡乏力、口流清涎、胃脘疼痛,或腹胀纳差、脘腹发冷、肤冷肢凉、水肿,或肠鸣、脐腹冷痛、泄泻,或大便稀溏、大便清冷、完谷不化等症。

5.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是指脾胃之气运行迟滞、痞结不通,同时伴有营血运行失畅,血聚成痰,瘀结胃络。《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中言:“胃初病在胃,久病入络。”“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滞聚瘀。”其多因久病入络,或气病及血,血行受阻,瘀血内聚而使胃肠气机郁滞,形成气滞血瘀停胃之病理变化,临床上表现为胃脘部刺痛、拒按、夜间加重,食后痛甚,舌暗红而有瘀斑。若络脉受伤,血溢脉外,还可见出血、呕血、便血等症。

6.胃阴亏虚

胃阴亏虚,是指胃中津液不足,胃肠失于濡润而引起的脾胃功能失调的病理变化。多由于外感燥热病邪耗伤胃中津液,或情志不舒、气郁化火、灼伤胃阴,或热病后期、邪热久留、耗阴伤液,或久病不复、消灼阴液等所致。若胃阴不足,津液匮乏,水谷之源枯竭,燥气横生,则胃失濡润之气运化失常。临床表现为口干舌燥,胃脘灼烤疼痛,舌红苔光剥或无苔。

7.肝胃不和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脾升降有序,则胃纳脾运正常。如若肝疏泄功能异常,不仅影响到脾的升清功能,还能影响到胃的降浊功能。《沈氏尊生书·胃痛》中言:“胃痛,邪干胃脘病也。……唯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故若忧思恼怒,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机阻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易发生胃脘部攻撑疼痛、反酸嗳气、胁痛口苦诸症。若肝郁日久,化火生热,邪热犯胃,肝胃郁热,或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滞日久,血行瘀阻,或久痛入络,胃络受阻,均可导致瘀血内停而发生胃脘痛。

三、慢性胃炎辨证论治

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病理机制也较为复杂,结合中医学对慢性胃炎的认识,将慢性胃炎分为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郁气滞等14个证型进行辨证论治。(一)寒邪客胃

1.临床表现

胃痛暴作,恶寒喜暖,脘腹得温则痛减,遇寒则痛增,口和不渴,喜热饮,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

2.病因病机分析

本型多由外来寒邪直接侵犯胃腑,或过食生冷,或胃脘受凉,以致寒凝于胃所引发。寒主收引,寒邪内客于胃,则阳气被寒邪所遏而不得舒展,致气机阻滞,故胃痛暴作。寒邪得阳则散,遇阴则凝,所以得温则痛减,遇寒则痛增。胃无热邪,故口和不渴。热能胜寒,故喜热饮。舌质淡,苔薄白属寒,脉弦主痛,紧主寒。在辨证时,既要询问是否有胃痛史,又要了解近日是否有感寒或偶食生冷史。辨证以胃痛暴作,恶寒喜温为特点。

3.治法

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二)饮食伤胃

1.临床表现

胃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吐不消化食物,吐食或矢气后痛减,不思饮食,或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

2.病因病机分析

本型多由暴饮暴食,饮食过量,超过了胃的受纳和腐熟能力,而致食积不化所致。暴饮暴食,饮食停滞,则致胃中气机阻塞,故胃痛、脘腹胀满。健运失司,腐熟无权,谷浊之气不得下行而上逆,所以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则宿食上越,矢气则腐浊下排,故吐食或矢气后痛减。胃中饮食停滞,导致肠道传导受阻,故大便不爽。苔厚腻为食滞之象,脉滑为宿食之征。本型多数患者有暴饮暴食史。辨证以脘腹胀满不食,嗳腐吞酸或吐食等为特点。

3.治法

消食导滞。(三)肝郁气滞

1.临床表现

胃脘胀闷,攻撑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繁,善叹息,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苔多薄白,脉沉弦。

2.病因病机分析

本型多由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肝胃失和所致。肝主疏泄,喜条达,若情志不舒,则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横逆犯胃而痛作。胁乃肝之分野,而气多走窜游移,故疼痛攻撑连胁。气机不利,肝胃气逆,故脘胀嗳气。气滞肠道,传导失常,故大便不畅。如情志不和,则肝郁更甚,气结复加,故每因情志不遂而痛作。病在气分而湿浊不甚,故苔多薄白。病在里而属肝主痛,故见脉沉弦。要详细询问是否有情志不遂,或精神刺激的病史,辨证以胃痛胀闷,攻撑连胁为特点。

3.治法

疏肝解郁,理气和胃。(四)痰饮内停

1.临床表现

胃脘痞闷,隐隐作痛,嗳气频发,呕吐清涎,面色萎黄,纳呆,困倦乏力,肢体困重,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濡。

2.病因病机分析

本型多由脾虚脾阳不运,湿浊痰饮停滞中焦所致。湿浊痰饮内阻、气机不畅则胃脘痞闷,隐隐作痛;脾不运湿,则便溏;胃浊上逆则嗳气,呕吐清涎,纳呆;痰饮困于脾阳,则困倦乏力,面色萎黄;湿盛则苔腻而厚,属寒故苔色白而不黄,脉濡则是痰饮水湿的主脉。辨证以胃脘痞满及痰饮水湿内停,困阻脾胃气机为其要点。

3.治法

理气祛痰,健脾化湿。(五)寒湿内蕴

1.临床表现

脘腹胀闷,不思饮食,泛恶欲呕,口淡不渴,腹痛便溏,头重如裹,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2.病因病机分析

本型多由贪凉饮冷,过食生冷瓜果,而致使寒湿内蕴于中焦;或因淋雨受寒,居住潮湿,使寒湿之邪困阻于脾阳;或内湿素盛,中阳被困,以致寒湿内生,寒湿之邪困遏于脾阳所致。寒湿之邪内困于中焦,使脾阳受困,运化失常,出现脘腹胀闷、不思饮食、泛恶欲呕、泄水样便;湿邪内盛,故口淡不渴;寒湿侵犯脾胃,则头重如裹、身重或肿;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皆为寒湿内蕴之象。辨证应以脘腹胀闷,不思饮食,便溏,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为其要点。

3.治法

温中祛寒,化湿健脾。(六)痰热内扰

1.临床表现

胃脘胀闷,纳差不饥,恶心呕吐,头晕身重,或咳嗽黏痰,色黄,或小便黄短涩,舌质红,苔黄腻,脉滑。

2.病因病机分析

本型多由嗜食辛辣,使热邪客于胃腑,胃热炽盛,灼伤津液,炼液成痰;或平素痰饮内盛,郁而化热,痰热互结,壅阻于中焦所致。脾恶湿,胃恶燥,痰湿中阻则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故见胃脘胀闷、纳差不饥、恶心呕吐;痰浊聚于中焦,上逆犯肺,则使肺失淸肃,出现头晕身重、咳嗽黏痰;痰浊化热,灼伤津液,故痰色黄、且不易咳出,或可见小便黄、短、涩等症;舌质红,苔黄腻,脉滑则是痰热中阻之象。辨证以胃脘胀闷,恶心呕吐,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为特点。

3.治法

清热化痰,健脾和中。(七)湿热中阻

1.临床表现

脘腹痞满,或灼热疼痛,呕恶厌食,口中黏腻,渴不多饮,头目眩晕,身重倦怠,或身热不扬,汗出不解,或见面目发黄,或皮肤发痒,大便不爽,小便短赤,舌质偏红,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2.病因病机分析

本型多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酿成湿热,内蕴中焦;或脾胃湿困日久,郁而化热,成为脾胃湿热证;或外感湿热病邪,留于脾胃,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因而出现内生湿热,内外合邪而成本证。湿热阻滞中焦,纳运失健,气机不畅,脾运无权,故出现脘腹痞满或灼热疼痛,呕恶厌食;湿困脾阳,清气不升,浊阴不降,可见头目晕眩,身重倦怠;湿热蕴脾,上蒸于口,则口中黏腻,渴不多饮;湿热下注,阻碍气机,大肠传导失司,则大便不爽;湿热交结,热蒸于内,湿泛肌肤,阻碍经气,气化不利,则为肢体困重,小便短赤;湿遏热伏,郁蒸于内,故身热不扬;湿热之邪,黏滞缠绵,故汗出热不解;若湿热蕴结脾胃,熏蒸肝胆,疏泄失权,胆汁不循常道而泛溢肌肤,则见面目发黄;湿热行于皮里,则皮肤发痒;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均为湿热内蕴的表现。辨证应以腹胀、纳呆、发热、身重、大便不爽、苔黄腻为要点。

3.治法

清热化湿,理气和胃。(八)胃热炽盛

1.临床表现

高热烦躁,口渴喜冷饮,大汗出,面赤恶热,大便燥结,舌红苔黄燥,脉洪大有力或滑数。

2.病因病机分析

本型多由外感热邪犯胃,内传胃腑;或由平素嗜食辛辣厚味,蕴积于胃,助火生热所致。邪入阳明,燥热亢盛于内,充斥于外,故高热(壮热)、不恶寒、反恶热、大汗出;胃热炽盛,灼伤胃津,津亏不能上承而饮水自救,可见口渴喜冷饮;胃热炽盛,阴津亏乏,则大便燥结;阳明热盛,上扰心神,故烦躁;舌红苔黄燥,脉洪大有力或滑数均系胃热炽盛之象。辨证应以高热,口渴喜冷饮,大汗出,大便燥结,舌红苔黄燥,脉洪为特点。

3.治法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九)瘀血停胃

1.临床表现

胃脘疼痛,痛有定处而拒按,或痛有针刺感,食后痛甚,或见吐血便黑,舌质紫暗,脉涩。

2.病因病机分析《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中言:“胃初病在胃,久病入络。”“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滞聚瘀。”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滞日久,则导致血瘀内停,由于瘀血有形,故痛有定处而拒按。瘀停之处,脉络壅而不通,故痛如针刺。进食则触动其瘀,故食后痛甚。若瘀停于胃者,则多见呕血;瘀停于肠者,则多见便黑;瘀停于胃肠者,则呕血与便黑同时并见;血瘀则舌少滋荣,故舌色紫暗;瘀血则血行不通,故脉来艰滞而涩。辨证以痛有定处,或有针刺感为其特点。

3.治法

活血化瘀。(十)胃阴不足

1.临床表现

胃痛隐隐,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消瘦乏力,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2.病因病机分析

本型多由热病后期,温热病火热耗伤阴液,损伤胃津所致。此外,在慢性病中各种胃腑郁热日久均能损伤胃津而转化为胃阴不足。胃痛日久,郁热伤阴,胃失濡养,故见胃痛隐隐,似饥而不欲食;阴虚津少,无以上承,则口燥咽干;阴虚液耗,无以下溉,则肠道失润而大便干结;胃阴损伤,气血生化乏源,则见形体消瘦;舌红少津,为阴虚液耗之象;脉象细数,乃阴虚内热之征。辨证以胃痛隐隐,口燥咽干,舌红为特点。

3.治法

养阴益胃。(十一)脾胃气虚

1.临床表现

食少纳呆,食后脘腹胀闷,大便溏泻,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缓弱。

2.病因病机分析

本型多由于饮食失调,或劳倦过度,或情志失调,或吐泻太过,或其他慢性疾病迁延日久,损耗脾气所致。脾胃气虚,运化失常,故食少纳呆;脾气不足,故少气懒言、乏力;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则气血无以上荣,故头晕、面色无华;脾虚则清阳不升,故神疲、食后脘闷胀满;舌淡苔白、脉缓弱,均为脾气亏虚之象。辨证应以食少、腹胀、便溏及气虚症状为要点。

3.治法

健脾益气。(十二)脾胃阳虚

1.临床表现

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纳差,神疲乏力,甚则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

2.病因病机分析

脾胃阳虚,阳虚则寒,病属正虚,故胃痛隐隐;寒得温而散,气得按而行,所以喜温喜按;脾虚中寒,水不运化而上逆,故泛吐清水;脾胃虚寒,则受纳运化失常,故食纳较差。胃虚得食,则产热助正以抗邪,所以进食痛止;脾主肌肉而健运四旁,中阳不振,则健运无权,肌肉筋脉皆失其温养,所以疲乏,手足不温;脾虚生湿下渗肠间,故大便溏薄;舌淡脉虚弱或迟缓,皆为脾胃虚寒,中气不足之象。辨证以胃痛隐隐,喜温喜按为其特点。

3.治法温中健脾。(十三)寒热错杂

1.临床表现

胃脘痞满或痞硬,时有胃脘灼热、嘈杂隐痛、痛则喜按,口淡多涎,或口苦、口干不欲饮,或喜温饮;可伴有嗳气呃逆、反酸,或咽痛、便结,稍食热性食物易致上火;舌质淡胖嫩或稍红,苔黄白相兼,脉沉细或略弦。

2.病因病机分析

胃喜温热,脘胀隐痛,痛则喜按,均属虚寒之征。因胃中有燥热之火,胃脘灼热或服温热药物,导致“上火”口苦,口干不欲饮,可用苦寒坚阴降泄之品;舌胖苔白,脉沉细,可用辛开苦降法以复其升降。辨证以胃脘痞硬,嘈杂隐痛,舌苔黄白相兼为特点。

3.治法

辛开苦降,和胃消痞。(十四)邪郁少阳

1.临床表现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神情默默,不欲饮食,心中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可伴腹中痛,或胁下硬痞,小便不利,或咳;舌苔薄白,脉弦。

2.病因病机分析

少阳经循胸布胁,位于半表半里之处。邪郁于少阳半表半里,使枢机不利,正邪相争,正胜则热,邪胜则寒,故寒热交替出现;邪郁少阳,经气不利,故见胸胁苦满;胆火内郁,进而影响胃脘,出现神情默默,不欲饮食之症;胃失和降则喜呕。少阳统辖胆及三焦,邪入少阳,影响三焦水气的通调,如若饮停于心下,则发为心悸;若水停于下焦,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则发为小便不利;若寒饮射肺则为咳。辨证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苔白,脉弦为要点。

3.治法和解少阳。

总之,临床上应全面考虑,具体分析慢性胃炎的辨证分型,这样才能进行后续的有效治疗。

现代医学对慢性胃炎的认识

现代医学对慢性胃炎也有自己的认识。胃炎在现代医学中分为急、慢性胃炎,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指各种病因导致胃黏膜的炎性病变。有关部门通过胃镜普查证实,我国急、慢性胃炎发病率高达60%以上,其中萎缩性胃炎约占20%。往往有上腹痛、反酸、喛气、饱胀等症状。在慢性胃炎中只有大约3%~5%左右有癌变的可能,且多发生于萎缩性胃炎,如胃镜检查有“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这两种胃黏膜病变就有了癌变的可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胃炎的发病诱因很多,常见的有长期、大量地饮酒和吸烟,无规律饮食,饮食物过冷、过热、粗糙、坚硬,浓茶、咖啡和辛辣刺激性食物等。

现代医学认为,幽门螺杆菌是引发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疾病的罪魁祸首。幽门螺杆菌对胃黏膜的长期侵袭,还有可能导致胃癌的发生。幽门螺杆菌,是胃病发病的根源,其传染的主要途径是粪便至口腔或口腔至口腔的传播。比如饮用受污染的水,患有幽门螺杆菌的人与家人的密切接触,幼儿园里儿童之间的接触及路边摊位的不洁食品等,均可引起幽门螺杆菌的传播,从而导致胃病的发生。我国被幽门螺杆菌传染的人群大约占50%,个别地区高达80%,所以胃病的发生率也就非常高。慢性胃炎中,因饮食不卫生所致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不易痊愈。虽然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与其他消化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相似,但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侵袭力比较弱,致病力不强,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或有大量的细菌侵袭胃黏膜才会导致严重的疾病。

另外,据医学研究证实,许多药物都可对胃黏膜产生不同程度损伤。常见的药物性胃炎临床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疼痛、灼热感、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反酸等症状,严重者亦出现呕血、便血、失血性休克,甚至发生胃肠穿孔,并发腹膜炎,如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药物性胃炎的发生与所用药物的剂量和服药的方法有关,发病时间也因人而异,有的在服药数小时后出现症状,有的则多次服药后才出现症状。药物引起胃炎的机理,视不同的药物而异。如保泰松、消炎痛能抑制胃黏膜的分泌,降低其保护胃黏膜的作用,造成胃黏膜损伤、发炎。长期大剂量服用激素如强的松等药物,可降低胃黏膜腺体的分泌,削弱胃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加,妨碍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再生,从而引起发炎、溃疡,甚至出血、穿孔。为了防止药物性胃炎的发生,患者须慎用有刺激性的药物。

在治疗上,现代医学认为,急性胃炎虽来势凶猛,但其病情并不十分严重,病程也较短,为自限性疾病,只要及时治疗数天内可恢复,一般不需做特殊检查。一旦发生急性胃炎应及时治愈,防止转化为慢性胃炎。而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则主要采用保护胃黏膜、抗幽门螺杆菌、增强胃动力及止痛等对症治疗。慢性胃炎患者疼痛发作时可服用阿托品、普鲁本辛、颠茄合剂、哌吡氮平等药物;胃酸增高可服用甲氰咪胍、雷尼替丁、氢氧化铝等药物。乙氧连氮是局部麻醉药,能抑制胃窦部释放胃泌素,降低胃酸。胃酸缺乏或无酸者可使用1%稀盐酸或胃蛋白酶合剂,伴有消化不良者可加用胰酶片、多酶片等助消化药;胃黏膜活检发现幽门螺杆菌者加服抗菌素,比如链霉素、四环素、土霉素、庆大霉素、痢特灵、卡那霉素、新霉素等药物;胆汁反流明显者可用胃复安和吗叮啉以增强胃窦部蠕动,减少胆汁反流;消胆胺、硫糖铝可与胆汁酸结合减轻症状;缺铁性贫血患者可口服硫酸亚铁或肌注右旋糖酐铁。

此外,长期服用多种中西药并无显著疗效的浅表性胃炎患者虽常感到上腹饱胀不适,但其中有50%属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或可伴有失眠、焦虑、多疑等精神症状。同时,其他胃部疾病,以及十二指肠、胆囊、胰腺等疾病,也可引起慢性上腹痛。由此可见,经常上腹痛既可是慢性胃炎引起,也可以是胃、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结石症,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引起,医生必须根据各种疾病的特点和临床经验作出明确诊断,必要时可做胃镜、B超,甚至CT等检查,明确诊断。

胃炎作为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按临床发病的缓急和病程的长短,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进行详细介绍。

一、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发病常表现为上腹部炎症。内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等一过性病变。病理组织学特征为胃黏膜固有层见到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主要包括:①急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胃炎。②除幽门螺杆菌之外的病原体感染及其毒素对胃黏膜损害引起的急性胃炎。由于胃酸的强力抑菌作用,除幽门螺杆菌之外的细菌很难在胃内存活而感染胃黏膜,因此一般人很少患除幽门螺杆菌之外的感染性胃炎。但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发生各种细菌、真菌、病毒所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胃炎。③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本病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以胃黏膜多发性糜烂为特征的急性胃黏膜病变,常伴有胃黏膜出血,可伴有一过性浅溃疡形成。(一)病因

1.药物

常见的有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某些抗肿瘤药,口服氯化钾或铁剂等。这些药物直接损伤胃黏膜上皮层。其中,非甾体抗炎药还通过抑制环氧合酶的作用而抑制胃黏膜生理性前列腺素的产生;某些抗肿瘤药如氟尿嘧啶对快速分裂的细胞如胃肠道黏膜细胞产生明显的细胞毒作用。

2.应激

严重创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颅内病变、败血症、其他严重脏器病变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均可引起胃黏膜糜烂、出血,严重者发生急性溃疡形成并伴大量出血,一般认为应激状态下胃黏膜微循环不能正常运行而导致黏膜缺血、缺氧是发病的重要环节,由此可导致胃黏膜黏液和碳酸氢盐分泌不足、局部前列腺素合成不足、上皮再生能力减弱等改变,胃黏膜屏障因而受损。

3.乙醇

乙醇具亲酯性和溶脂能力,高浓度乙醇因而可直接破坏胃黏膜屏障。(二)主要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上,急性胃炎患者多以突然发生呕血和(或)黑便的上消化道出血症状而就诊。据统计,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中由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所致者约占10%~25%,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之一。有近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史、严重疾病状态或大量饮酒患者,发生呕血和(或)黑便,应考虑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的可能,确诊则有赖胃镜检查。内镜可见以弥漫分布的多发性糜烂、出血灶和浅表性溃疡为特征的急性胃黏膜病损,一般应激所致的胃黏膜病损以胃体、胃底为主,而非甾体抗炎药或乙醇所致则以胃窦为主。强调内镜检查宜在出血发生后24~48小时内进行,因病变可在短期内消失,延迟胃镜检查可能无法确定出血病因。(三)治疗和预防

急性糜烂性胃炎应针对原发病和病因采取防治措施。对处于急性应激状态的上述严重疾病患者,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外,应常规给予抑制胃酸分泌的H 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或具有黏膜保护作用的硫糖铝作为预防措施;对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视情况应用H 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或米索前列醇等药物预防。对已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者,按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原则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疗,质子泵抑制剂或H 2受体拮抗剂静脉给药有助止血,为常规应用药物。

二、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2000年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中采纳了国际上新悉尼系统的分类方法,根据病理组织学改变和病变在胃的分布部位,结合可能病因,将慢性胃炎分成浅表性、萎缩性和特殊类型三大类。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指不伴有胃黏膜萎缩性改变,但以胃黏膜层见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这类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已发生了萎缩性改变的慢性胃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又可再分为多灶萎缩性胃炎和自身免疫性胃炎两大类。前者表现为萎缩性改变在胃内呈多灶性分布,以胃窦为主,多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这类型胃炎相当于以往命名的B型胃炎;后者表现为萎缩改变主要位于胃体部,由自身免疫引起,这类型胃炎相当于以往命名的A型胃炎。

自身免疫性胃炎在北欧多见,在我国仅有少数个案报道。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流行情况则因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情况而异。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呈世界范围分布,一般幽门螺杆菌高感染率的国家,感染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男女差异不大。我国属幽门螺杆菌高感染率国家,估计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40%~70%左右。人是目前唯一被确认的幽门螺杆菌传染源,一般认为口-口或粪-口传播是幽门螺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经济落后、居住环境差及不良卫生习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呈正相关。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几乎无例外地引起胃黏膜炎症,感染后机体一般难以将其清除而变成慢性感染,因此,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患病率与该人群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是平行的。但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发展而来的慢性多灶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则并不一定与人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平行,而往往与当地的胃病患病率呈平行关系。(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作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其确立主要基于如下证据:①绝大多数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中可检出幽门螺杆菌。②幽门螺杆菌在胃内的分布与胃内炎症的分布一致。③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使胃黏膜炎症消退。④从志愿者和动物模型中可复制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具有鞭毛,能在胃内穿过黏液层移向胃黏膜,其所分泌的黏附素能使其紧贴上皮细胞,其释放的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从而保持细菌周围中性环境,幽门螺杆菌的这些特点有利于其在胃黏膜表面定植。幽门螺杆菌通过上述产氨作用、分泌空泡毒素等物质而引起细胞损害;其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能引起强烈的炎症反应;其菌体胞壁还可作为抗原诱导免疫反应。这些因素的长期存在导致胃黏膜的慢性炎症。

2.饮食和环境因素

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在部分患者可发生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即发展为慢性多灶萎缩性胃炎。但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的发生率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性,如印度、非洲、东南亚等地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与日本、韩国、哥伦比亚等国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相比相当,甚至更高;但前者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发生率却远低于后者。我国广东与甘肃相比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世界范围的对比研究显示萎缩和肠化生发生率的地区差异大体与地区间胃癌发病率的差异相平行。这说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本身可能不足以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为萎缩和肠化生,但却增加了胃黏膜对环境因素损害的易感性。先前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饮食中高盐和缺乏新鲜蔬菜水果与胃黏膜萎缩、肠化生以及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3.自身免疫

自身免疫性胃炎以富含壁细胞的胃体黏膜萎缩为主;患者血液中存在自身抗体如壁细胞抗体,伴恶性贫血者还可以查到内因子抗体;本病可伴有其他自身免疫病如桥本甲状腺炎、白癜风等。上述表现提示本病属自身免疫病。自身抗体攻击壁细胞,使壁细胞总数减少,导致胃酸分泌减少或丧失;由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丧失,引起维生素B吸收不良而导致恶性贫血。12

4.其他因素

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时,含胆汁和胰液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可削弱胃黏膜屏障功能。其他外源因素,如酗酒、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某些刺激性食物等均可反复损伤胃黏膜。理论上这些因素均可各自或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协同作用而引起或加重胃黏膜慢性炎症,但目前尚缺乏系统研究的证据。(二)病理

慢性胃炎的过程是胃黏膜损伤与修复的一种慢性过程,其主要组织病理学特征是炎症、萎缩和肠化生。炎症表现为黏膜层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常见淋巴滤泡形成。当见有中性粒细胞浸润时显示有活动性炎症,称为慢性活动性胃炎,多提示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炎症过程中出现胃黏膜萎缩,主要表现为胃黏膜固有腺体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并伴纤维组织增生、黏膜肌增厚,严重者胃黏膜变薄。萎缩常伴有肠生化,表现为胃固有腺体为肠腺样腺体所代替。当发生萎缩特别是伴有肠化生改变时,则称为慢性萎缩胃炎。慢性胃炎进一步发展,胃上皮或化生的肠上皮在再生过程中发生发育异常,可形成异形增生,表现为细胞异形性腺体结构的紊乱,异性增生是胃癌的癌前病变。由于大多数慢性胃炎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因此病理组织学检查多可发现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主要见于黏液层和胃黏膜上皮表面以及小凹间,而在肠化生和异形增生部位很少存在。

不同类型胃炎的上述病理改变在胃内的分布不同。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炎症弥漫性分布,但以胃窦为重;多灶萎缩性胃炎,萎缩和肠化生呈多灶性分布,多起始于胃角小弯侧,逐渐波及胃窦,继而胃体,灶性病变亦逐渐融合;自身免疫性胃炎,萎缩和肠化生主要局限在胃体。

为了区分慢性胃炎的类型并理解其严重程度,要求判明病变累及的部位,有无幽门螺杆菌并对主要的形态学变化按无、轻、中、重进行分级。(三)临床表现

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多数患者无症状;有症状者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饱胀、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这些症状的有无及严重程度与慢性胃炎的内镜检查所见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无肯定的相关性。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可伴有贫血,在典型恶性贫血时除贫血外还伴有维生素B缺乏的临床表现。12(四)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胃镜及组织活检

胃镜检查并同时取活组织做组织学病理检查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内镜下慢性浅表性胃炎可见红斑、黏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斑);慢性萎缩胃炎可见黏膜呈颗粒状、黏膜血管显露、色泽灰暗、皱襞细小。内镜下两种胃炎皆可见伴有糜烂,胆汁反流。由于内镜所见与活组织检查的病理表现常不一致,因此诊断时应两者结合,在充分活检基础上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准。为保证诊断的准确性及对慢性胃炎进行分型,活组织检查宜在多部位取材且标本要够大。

2.幽门螺杆菌检测

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时可同时检测幽门螺杆菌,并可在内镜检查时再多取1块活组织作快速尿素酶检查以增加诊断的可靠性。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后,可在胃镜复查时重复上述检查,亦可采用非侵入性检查。

3.自身免疫性胃炎的相关检查

疑为自身免疫性胃炎者应检测血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如为该病则壁细胞抗体多呈阳性,伴恶性贫血时内因子抗体多呈阳性。血清维生素B浓度测定及维生素B吸收试验有助于恶性贫血诊断。当1212胃体黏膜出现明显萎缩时,空腹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升高,胃液分析显示胃酸分泌缺乏。(五)诊断

确诊必须依靠胃镜检查及胃黏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有助于病因诊断。怀疑自身免疫性胃炎应检测相关自身抗体及血清泌素。(六)治疗

1.幽门螺杆菌的治疗

对于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是否应常规根除幽门螺杆菌一直存在争议。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后,胃黏膜组织病理学上慢性炎症会得到明显改善,因此,理论上有可能预防萎缩和肠化生的发生、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胃癌的发生,还有资料显示少部分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也可改善。但是,在我国这类疾病十分普遍且无症状者居多,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不但浪费大量医疗资源,而且会引起人群中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加之根除幽门螺杆菌是否确实能预防胃癌或减轻部分患者症状尚未得到充分的肯定。权衡利弊,2000年全国慢性胃炎会议共识意见,建议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适用于下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①有明显异常的慢性胃炎(胃黏膜有糜烂、中重度萎缩,肠化生,异常增生);②有胃癌家族史;③伴糜烂性十二指肠炎;④消化不良症状经常规治疗疗效差者。对其他患者则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2.消化不良症状的治疗

有消化不良症状而伴有慢性胃炎的患者,症状与慢性胃炎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关系,因此症状治疗事实上属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经验性治疗。抑酸或抗酸药、促胃肠动力药、胃黏膜保护药、中药均可试用,这些药物除对症治疗作用外,对胃黏膜上皮修复及炎症也可能有一定作用。

3.自身免疫性胃炎的治疗

目前尚无特异治疗,有恶性贫血时注射维生素B后贫血可获纠12正。

4.异性增生的治疗

异性增生是胃癌的癌前病变,应予以高度重视。由于病理医师对异性增生及程度的判断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且轻、中度异性增生是可逆的,因此对异性增生除给予上述积极治疗外,关键在于定期随访。对肯定的重度异性增生则宜予以预防性手术,目前多采用内镜下胃黏膜切除术。(七)预后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少有自发清除,因此慢性胃炎常长期持续存在,但多数患者无症状。少部分慢性浅表性胃炎可发展为慢性多灶萎缩性胃炎,后者常合并肠化生。极少数慢性多灶萎缩性胃炎经长期演变可发展为胃癌,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慢性多灶萎缩性胃炎患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约15%~20%会发生消化性溃疡,以胃窦炎症为主者易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而多灶萎缩者易发生胃溃疡;前者极少发生胃癌,而后者发展为胃癌的危险性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还偶见发生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者。在不同地区人群中的不同个体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后果如此不同,被认为是细菌、宿主和环境因素三者互相作用的结果,但对其具体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

古今名家治疗慢性胃炎要领

中医学治疗慢性胃炎多从脾胃论治,对慢性胃炎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认识,更有许多医家结合临床,为慢性胃炎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迄今仍指导着中医学对慢性胃炎的治疗。

一、古代名家治疗慢性胃炎经验(一)许氏治胃七法

许叔微,字知可,江苏仪征人。约生活于公元1080~1154年。11岁时,父母先后辞世。许叔微在习儒同时,精研医学。许氏对仲景的伤寒学说阐发深刻,重视寒热虚实及真气,且对杂病的论说也振聋发聩,论述清晰,卓有创见。著作有《许氏伤寒论述三种》、《普济本事方》、《普济本事方续集》。

许叔微是宋代著名的伤寒学家,他根据仲景必诊太溪趺阳,十分重视脾胃在人体中的作用。《许氏伤寒论述三种伤寒脉证歌》指出:“趺阳胃脉定生死。”“定生死”既反映了脾胃乃人体生死之所系,又提示脾胃关系着人体生命活动的生死存亡。故当疾病危重时,必诊太冲以查胃气之有无。许叔微认为:“脾为中州土,主四肢一身之气。”“胃受谷气,谷气生能生气血,气血壮则营卫不衰,营卫不衰则病自去矣。”许氏立脾胃七法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中。

1.健脾益气法

代表方剂人参圆。药用人参、山芋、白术、茯苓、石斛、黄芪、五味子等。《普济本事方·卷第二》曰:“人参圆,平补五脏虚羸,六腑怯弱,充肌肤进饮食。”

2.理中补脾法

代表方剂补脾汤。药用人参、干姜、白术、甘草、陈皮、青皮等。《普济本事方·卷第九》:“补脾汤,治伤寒汗后,脾胃伤冷物,胸膈不快,寻常气血不和。”

3.温阳化湿法

代表方剂曲术圆。药用神曲、白术、干姜、肉桂、吴茱萸、川椒等。《普济本事方·卷第二》:“曲术圆,治脾元久虚,不进饮食,停饮胁痛。”

4.温脾导积法

代表方剂温脾汤。药用厚朴、干姜、肉桂、附子、大黄等。《普济本事方·卷第二》:“温脾汤,治痼冷在肠胃间,连年腹痛泄泻,休作无时,服诸热药不效,宜先取去,然后调治易差,不可畏虚以养病也。”

5.调补中焦法

代表方剂调中圆。药用干姜、橘红、白术、茯苓、木香、砂仁、肉桂、高良姜等。《普济本事方·卷第十》曰:“调中圆,治小儿伤脾胃,腹胀。”

6.滋阴养胃法

代表方剂竹茹汤。药用葛根、甘草、半夏、生姜、竹茹等。《普济本事方·卷第四》:“竹茹汤,治胃热呕吐。”

7.气血共调法

代表方剂加味十全饮、妙香散。药用茯苓、白术、人参、当归、川芎、黄芪、地黄、白芍、甘草、莪术、丁香等。《普济本事方·卷第四》:“加味十全饮,治诸虚并腹病。”“妙香散,治诸虚。”(二)理重脾胃功能,证辨寒热虚实

严用和,字子礼,江西庐山人,生活于宋庆元至咸淳年间。17岁即悬壶济世。严氏喜好方书,从医50余年。学术上重视脏腑、重脾肾、重调气,并强调脾胃在人体生理、病理上的作用;在治疗上注意保护、扶持脾胃。其著作有《济生方》,处方240余首,条缕清晰,议论中肯。

严氏重视脾胃的生理、病理作用,他在《重订严氏济生方·呕吐反胃噎嗝门》论述:“夫人受天地之中以生,莫不以胃气为主。盖胃受水谷,脾主运化,生血生气,以充四体者也。若脾胃无所伤,则无呕吐之患。其或饮食失节,温凉不调,或喜餐腥脍乳酪,或贪食生冷肥腻,露卧湿处,当风取凉,动扰于胃,胃既病矣,则脾气停滞,清浊不分,中焦为之痞塞,遂成呕吐之患焉。然此特论饮食过伤,风凉冷湿之所致者,又如忧思伤感,宿寒在胃,中脘伏痰,胃受邪热,瘀血停蓄,亦能令人呕吐。”“脾胃主于中州……病由何生?”

脾胃致病病理,严氏认为:“人之脏腑,皆因触冒以成疾病,唯脾胃最易受触。”提出“若饮食不节,或伤生冷,或思虑过度”为脾胃病的病因,“如是阴气当升而不升,阳气当降而不降,中焦痞结,必成胀满。”

根据脾胃生理、病理特点,严氏按寒热虚实论治脾胃病。“脾胃壅实,口内生疮,烦闷多渴,颊痛心烦,唇口干燥,壅滞不食”此为脾胃热病,严氏采用泻黄散清泻胃中伏火。“因胃气先逆,饮酒过伤,或积风寒,或因忧思悒怏,或因蓄怒抑郁,宿滞痼痞,积聚冷痰,动扰脾胃,不能消磨谷食”此为脾胃实证,严氏主张用太仓丸。“脾脏不和,不进饮食,上燥下寒,服热药不得”宜服用六君子汤健脾补中。“饮食不进,心腹胀满,四肢无力,吐逆,食不消,或手足浮肿,脏腑溏泄”此为脾胃虚寒,宜服用壮脾丸。(三)脾胃所伤,详于食饮

罗天益,字谦甫,元代正定蒿城人。生活在公元1220~1290年。罗天益为李东垣门人,对李东垣的学术思想颇有研究和造诣,曾为元朝太医,著作《卫生宝鉴》。罗氏注重经典,重视实践。

罗天益继承李东垣的学术思想,并且在《内经》、《难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内经》曰:“饮食自倍,脾胃乃伤。”罗氏在此基础上论述说:“食物无务于多,贵在能节,所以保冲和而遂颐养也,若贪多务饱,饫塞难消,徒积暗伤,以召疾患。”“能节满意之食,省爽口之味,常不至于饱甚者,即顿顿必无伤,物物皆为益,糟粕变化,早晚溲便按时,精华和凝,上下精液含蓄,神藏内府,荣卫外固,邪毒不能犯。”提出疾病与脾胃的关系密切。

并在《卫生宝鉴》中详细论述区分了食伤脾胃和饮伤脾胃。

食伤脾胃,罗氏认为:“人之生也,由五谷之精,化五味之备,故能生形。经曰:味归形,若伤于味亦能损形。今饮食反过其节,以致肠胃不能胜,气不及化,故伤焉。”指出食伤脾胃的症状为“气口紧盛,心胃满而口无味”。对其“伤者,有多少,有轻重”不同来进行辨证论治:伤之轻者,为“伤于厥阴”,以枳术丸主之;伤之重者,为“伤于少阴”,雄黄圣饼子之类主之;而“伤于太阴者”,则用备急丸、神宝丸、消积丸之类主之。

饮伤脾胃,罗氏反对嗜酒过度。“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脾主于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者,静而神藏,躁而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盖阴气虚而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于四肢也。”饮伤脾胃的症状为消疸、偏枯、痿厥、气满等等。其治法,罗氏推崇发汗利小便。方用葛花解酲汤令上下分消其湿。(四)脾胃分治以益后世,酸甘濡润以滋胃阴

叶桂,字天士,号香岩,江苏吴县人,生活于清康熙六年~乾隆十一年(公元1666~1745年)。中医世家。先后从师17余人。叶氏博采众长,除探索外感热病的辨治规律外,在内伤杂病方面,亦传承创新,强调脾胃分治,创立胃阴学说。著有《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

在脾胃论治方面,叶氏在李东垣学说基础上,更注重脾胃分治之理,创立胃阴学说,补充和发展了脾胃学说。其学术思想“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为脾胃分治的理论基础。门人华氏论述说:“今观叶氏之书,始知脾胃当分析而论也。盖胃属戊土,脾属己土。戊阳己阴,阴阳之性有别也。脏宜藏,腑宜通,脏腑之体用各殊。”“其立论云,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在治疗上,叶氏重视胃阴,酸甘濡润以滋胃阴,创立养胃汤,用药多用沙参、麦门冬、石斛、扁豆、山药、甘草等。叶氏有关脾胃的论述,弥补当时举世详于治脾,笼统治胃的弊病,完善了脾胃学说的理论体系。(五)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宋代河北正定人,生活于公元1180~1251年。李杲出生富裕,早年其母患病不治而亡。李杲遂发奋学医,师从易州张元素。著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

李杲研究经典著作,并结合临床经验,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学说。在生理上,“脾胃为滋养元气之源”,李氏认为:“真气又名元气,乃先天之精气,非胃气不能滋之”且“元气、谷气、营气、清气、卫气、上升之气,此数者,皆饮食入胃,谷气上行,胃气之异名,其实一也。”脾胃化水谷精微,化生元气,脾胃盛衰关系着元气的盛衰。另一方面,李氏认为:“盖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之为地者也。”强调脾胃为精气升降之枢纽。

在病理上,李氏认为:“脾胃之气即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或下泄而久不能升,是有秋冬而无春夏,乃生长之用陷于陨杀之气,而百病皆起;或久升而不降,亦病焉。”并由此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著名论断。李杲的脾胃学说对中医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影响深远。

二、近代名家治疗脾胃病经验(一)通降十法

董建华(1918~2001年)教授,上海青浦县人。16岁开始学医,师承上海名医严二陵先生,得其真传。青年时代曾悬壶于江沪。30年代中期先在南京中医学院任教,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参加过《伤寒论释义》、《温病学讲义》、《内儿科学》、《中医内科学》等编写和审编工作,主编《中医内科临床手册》,先后在国内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董老认为治脾胃内伤应该从辨证角度着手。脾胃,一脏一腑,生理病理各有特点。脾主升清,喜燥恶湿;胃主通降,喜润恶燥。前贤常从清阳不升立论,治以升阳益气,如补中益气汤,这多因重视脾之生理特性。但是,更重要、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应以通降胃气为主。胃为水谷之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降则和,不降则滞,反升则逆,通降是胃生理特点的集中表现。胃和的关键就在于胃气润降,否则传化无由,壅滞成病。此处,有实证所致不通,如气滞、血瘀、湿阻、食积、痰结、火郁等;也有虚证所致,若脾胃虚弱,传化失职,升降失调,清浊不分,瘀滞而从中升,为虚而加滞。胃痛虽有寒热虚实之分,治疗也有温清消补之别,但总以开其郁滞,调其升降为目的,都要着眼于一个“通”字。所以董老提出胃脘痛的通降十法:

1.理气通降

此法适用于胃脘作胀,时轻时重的患者。以气滞为主,其中夹食、夹湿、夹痰间或有之,治宜理气通降。以香苏饮加减主之,加入一些通降行气之品,如枳壳、大腹皮、香橼皮、佛手等。本方以苏梗、香附、橘皮为君药,苏梗入胃,行气宽中,治中焦、脾虚气滞所致胀满、呕吐;香附入肝,疏肝解郁、理气调中,治胸脘胀满作痛效果良好;橘皮理气健脾化湿,为脾胃宣通疏利的要药。配枳壳以破气除痞,消积宽中,能消胃脘胀满,通大小便;佐大腹皮下气行水,调和脾胃;香橼皮、佛手二药具有宽胸除胀止痛之功。以上诸药配合,可以加强行气、和胃、通降、疏肝、止痛的作用。气机通降则胃气运行自然正常,胃之胀痛感也就消失了。

2.化瘀通络

此法适用于瘀血阻滞之胃痛。“久病入络”,这是叶天士的观点,胃痛日久,也可入络,以针刺样痛为主,痛处固定,夜间痛甚,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当以化瘀通络止痛为治。气滞与血瘀常常互为病因,病在气者,董老常用自拟金延香附汤治之,药用金铃子、延胡索、香附、陈皮、枳壳、大腹皮等。金铃子行气中之血滞;延胡索行血中之气滞;香附入肝理气解郁止痛,三药既能活血止痛,又能理气宽中。陈皮理气健脾化湿;配大腹皮与枳壳二味取其下气除胀消积,通利大小肠。瘀久入络的瘀血重证,常以自拟猥皮香虫汤进行治疗,本方以炙刺猬皮、炒九香虫为君药,炙刺猬皮入胃经,化瘀止痛,九香虫理气止痛,两药合用有祛瘀血,通滞气,止痛止血之功。再配五灵脂、金铃子、延胡索、乳香、没药等行气活血、化瘀止痛之品,加强疗效。

3.通腑泄热

此法适用于胃中积热,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者。治以通腑泄热,给火热之邪以出路。常用药为:酒川军、黄连、黄芩、枳壳、瓜蒌、大腹皮、香橼皮、佛手等。气热口渴,大便不结者,去酒川军,加生石膏、知母;阴伤合增液汤。

4.降胃导滞

此法适用于胃失通降,胆汁上泛,湿热蕴结,食积阻滞,症见胃脘堵闷、疼痛,口苦,舌红苔黄腻。本证是胃失通降所致胆汁上泛,降胃才是治本。治宜降胃导滞,常用苏梗、荷梗、香附、陈皮、莱菔子、大腹皮、槟榔、焦三仙、连翘、半枝莲等。苏梗、荷梗通气宽胸和胃,香附疏肝胆之气,陈皮理气化湿健脾,大腹皮、槟榔下气利水,莱菔子、焦三仙消积除胀,半枝莲、连翘取其苦寒之性折其邪热。湿重者加半夏,热重加黄连,痰热加全瓜蒌,便秘加酒川军,兼瘀血加失笑散。

5.滋阴通降

此法适用于胃阴不足,症见隐隐灼痛,口干纳少便干,舌红少苔。治疗本证不能纯以滋阴补津之品,恐其滋腻碍胃,当以甘凉濡润,佐以行气化滞之品最为灵验。常用自拟加减益胃汤,方中沙参、石斛可治阴液耗伤或久病胃阴亏损。丹参、白芍和血柔肝;乌梅、甘草酸甘生津;金铃子、香附行气活血,疏肝止痛。

6.辛甘通阳

此法适用于脾胃阳虚,症见胃痛喜暖喜按,饥时痛甚,得食痛缓,舌暗苔薄,脉细弦或沉弦。此证用甘以补其虚,温以暖其寒,和营而缓其急。治宜辛甘通阳,培土泄木为重点。常以自拟加味黄芪建中汤为主,方中饴糖、桂枝取其辛甘化阳之义,补中缓急散寒;黄芪大补中气;芍药、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姜枣调和营卫。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故用金铃子、元胡行气活血止痛,陈皮理气和胃,以防滋补之品碍胃。诸药合用,使脾胃阴阳平调,营卫协和,气血通畅,脾运胃健。

7.升清降浊

此法适用于中气下陷,症见体弱纳少,食则不运,腹胀如坠,病久不愈,此乃虚中夹滞,单用补益升提或单用疏理之品均不能奏效满意。故应脾胃同治,升降并调。若腹胀便稀,以升清为主;腹胀便干,以降浊为主。药用黄芪、党参、白术、甘草、酒当归、升麻、柴胡、大腹皮、枳壳。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党参、白术、甘草补气健脾,升麻、柴胡助黄芪升阳举陷,另柴胡合大腹皮、枳壳疏肝理气宽中以消胀,酒当归以养血活血。诸药合用使中气得升,胀满得消,清升浊降。

8.辛开苦降

此法适用于寒热错杂,症见胃痛喜暖喜按,得温痛减,舌红苔黄,此为上热下寒之证。治宜寒热并用以和阴阳,苦辛并进以调升降。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加入吴茱萸、枳壳、砂仁、陈皮等疏肝理气和胃之品。虚象不显者去党参,肠鸣便稀加白术、扁豆,反酸加乌贼骨、瓦楞子,痰热者合小陷胸汤。

9.平肝降逆

此法适用于肝胃不和,痰浊内阻,胃气上逆,症见嗳气频作或恶心呕吐,大便干结或苔腻。此证因肝气不疏,胃气虚弱,痰浊内阻所致胃脘痞闷胀满,此乃本虚标实之证。治以疏肝降逆,益气和胃化痰。方用旋覆代赭汤加减,加入大黄以通腑开闭来助降逆,香附、苏梗以疏肝理气和胃来调和肝胃。诸药使胃虚得补,肝气得疏,痰浊得涤,气逆得降。

10.散寒通阳

此法适用于寒邪犯胃,胃痛暴作,痛势较剧,喜暖喜按,苔薄白。素有胃病,复感寒邪,最多此证。此非虚寒,而为实证,治当温散宣通。方用良附丸,药用高良姜、香附、吴茱萸、苏梗、荜澄茄、陈皮、生姜、砂仁等。吴茱萸、荜澄茄、生姜温里散寒止痛,苏梗、陈皮、砂仁理气和胃。若寒食交阻,酌加焦三仙;化热者加黄连,或改用辛开苦降法。

这十种方法在临床上应灵活运用,不可拘泥于一法。(二)三辨脾胃

叶熙春(1881~1968年),著名中医学家,浙江宁波人。自幼随当地名医莫尚古先生学医,尽得其传。行医六十余年,著有《叶熙春医案》。曾任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

中医重在辨证论治,所以无论什么病首先要辨证准确。叶老治胃病提倡三辨。

首辨体用间太过不及。脾胃同属中土,脾为脏,胃为腑,以膜相连,脾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胃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脾属太阴而多湿,胃属阳明而多燥,脾之体阴而用阳,胃者体阳而用阴。胃之纳降功能,赖乎脾中阳气之温运,以及津液之涵养。如若体用之间平衡失调,或太过,或不及,则胃痛,脘胀,泛酸,呕恶等症作矣。造成这种情况的病因病机有四:其一为胃火内炽。胃火盛则消谷,且耗液伤津,症见胃痛、口苦、嘈杂、善饥、呕酸、苔黄脉数,治以清热养阴,药用黄连、黄芩、蒲公英、银花之苦寒清热,佐以石斛、天花粉、甘草、芦根等甘寒凉润,既清胃家有余之火,又濡阳明不足之液。其二为阳气受遏,寒邪伤胃,阳气不展。症见胃痛彻背,口淡不渴,形寒喜温,呕吐清水,苔白滑,脉沉紧。寒者温之。投以良姜、荜茇、川椒、甘松、淡干姜、荜澄茄辛通腑阳,佐入天仙藤、南木香、九香虫、娑罗子、生香附行气止痛。其三是胃阴不足。胃中燥热,阳明失润,常见胃痛,脘胀,口干,纳呆,舌质红,苔薄燥,或中剥,脉细数。常用生地、麦门冬、沙参、玉竹、石斛、甘草等甘寒濡润之品,佐入银花、公英、竹茹等微苦清热之品。其四是胃湿内停,湿邪中阻,阳气不舒。症见胃痛、胸闷、口中黏腻、脉濡缓。湿者除之,可用桂枝、姜夏、薤白、干姜、茯苓、薏苡仁、苍术等辛燥淡渗,佐以香附、甘松、天仙藤等温中化气。

次别脏腑间生克乘侮。五脏之间生中有克,克中寓生,生克结合合乎五行制化之机。脏腑之间表里相合,经络相通,气血循回,生理相应,病理相干,浑然一体。胃既病,手足相传,腑病及脏,克我者轻而侮之,我克者乘而侮之,种种变化,常见有五:一为肝木乘胃土,常见胃痛、脘胀、胁痛、呕酸、脉弦、苔薄。肝乘胃,治在肝,宜苦辛并进,如黄连配吴茱萸、川楝子配元胡、丹皮配川椒、甘草合白芍,以奏辛开、苦降、甘缓、酸敛之功;佐入当归、郁金、娑罗子、青陈皮、金沸梗、四制香附等以疏肝行气,养血止痛。其二为胃病及肺,母病及子,盖肺、肝、胃三者,土生金,金制木,木受金制而不横,胃得安和,此乃“亢则害,承乃制”,今胃液不足,土不生津,肺津也亏,肺虚不能平木,木无所制而横侮于胃,肝升太过,胃降不及,症见胃痛、胁痛、脘胀、呕恶、口干咽燥等。治宜沙参、麦门冬、玉竹、生地、当归、甘草之濡润;佐以桑叶、枇杷叶、川楝子等苦降之品。其三为胃阳微,久则子盗母气,以致心肾阳衰,阳气不布,遂见胃痛,胸闷,心悸,肢冷,形寒,口淡,舌淡苔白润,脉细弦等症。用桂枝、肉桂、甘草、炮姜、红枣、白芍、附块、甘松、川椒、当归等辛热通阳,宣痹散结。四为脾胃俱病,脾胃属土,同属后天之本,脏腑相合,气血相通,胃病久而累及于脾,以致升降失调,清浊混淆。症见胃痛,痞满口淡,便溏,肢冷,神怠,舌胖淡,苔薄润,脉虚软。治宜党参、白术、甘草、炮姜、桂枝、白芍、红枣、饴糖、黄芪等甘温补虚,佐以南木香、天仙藤、香附、甘松以理气止痛。五为胃肠同病,胃肠同属阳明,别为手足,胃气内结,腑气不降,大便秘结,浊邪中阻以致胃痛、腹胀、口苦、口臭、嗳腐、厌食,苔黄厚,脉沉实。六腑宜通,胃气当降,治以黄连、大黄、黄芩通腑泄热以降逆,佐入姜半夏、瓜蒌、枳壳辛通调气而开痹,若便秘日久,腹胀拒按者,再佐川厚朴、芒硝,泻阳明实热,复胃气之升降。

再探气分血分之别。邪气的传递,病情的演变一般有由表传里,由经入络,由气及血的过程,以致后来气血俱病,络道不利之证,故应辨病之气分血分。凡面色青晦,肌肤甲错,病程绵长,胃痛如刺,痛处固定不移,或呕出、便下紫血瘀块,舌色暗红泛紫,边有瘀斑,脉来滞涩者属瘀阻之候。急则治宜止血,药用蒲黄、五灵脂、旱莲草、茜草、槐米等。偏热者佐以制军、丹皮、红藤;偏寒者参入当归、姜炭;中气虚者,再用参、术、甘草和炮姜甘缓温涩;胃火炽者,参以蒲公英、黄连、金银花,合大黄泻火降逆;若胃痛如刺,加用桃仁、苏木或花蕊石化瘀通络。亦有已无出血但仍病久不愈者,如治气不愈,当治其血,治血之法,或用桂枝、赤芍、当归、桃仁等温经活血,或以蒲黄、五灵脂、红花、元胡等化瘀散结,或在通治方中,参入血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