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天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8 01:14:59

点击下载

作者:潘桂娟,杨景锋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罗天益

罗天益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罗天益作者:潘桂娟,杨景锋排版:辛萌哒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9-01ISBN:9787513217446本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 言

中医理论肇始于《黄帝内经》《难经》,本草学探源于《神农本草经》,辨证论治及方剂学发轫于《伤寒杂病论》。在此基础上,历代医家结合自身的思考与实践,提出独具特色的真知灼见,不断革故鼎新,充实完善,使得中医药学具有系统的知识体系结构、丰富的原创理论内涵、显著的临床诊治疗效、深邃的中国哲学背景和特有的话语表达方式。历代医家本身就是“活”的学术载体,他们刻意研精,探微索隐,华叶递荣,日新其用。因此,中医药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始终呈现出一派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的繁荣景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自2008年起相继依托2005年度国家“973”计划课题“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与内涵研究”、2009年度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中医药古籍与方志的文献整理”子课题“古代医家学术思想与诊疗经验研究”、2013年度国家“973”计划项目“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中医理论体系结构与内涵研究室”建设规划,联合北京中医药大学等16所高等院校及科研和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选取历代具有代表性或学术特色突出的医家,系统地阐释与解析其代表性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旨在发掘与传承、丰富与完善中医理论体系,为提升中医师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和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本套丛书即是此系列研究阶段性成果总结而成。

综观历史,凡能称之为“大医”者,大都博览群书,学问淹博赅洽,集百家之言,成一家之长。因此,我们以每位医家独立成书,尽可能尊重原著,进行总结、提炼和阐发。此外,本丛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将医家特色学术观点与临床实践相印证,尽可能选择一些典型医案,用以说明理论的实践价值,便于临床施用。本丛书现已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中的“医药卫生”重点图书出版计划,并将于“十三五”期间完成此项出版计划,拟收载历代102名中医名家,总字数约1600万。

丛书各分册作者,有中医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资深专家、国家及行业重点学科带头人,也有中青年教师、科研人员和临床医师中的学术骨干,分别来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科研机构和临床单位。从学科分布来看,涉及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医史文献、中医经典及中医临床基础、中医临床各学科。全体作者以对中医药事业的拳拳之心,共同努力和无私奉献,历经数年成就了这份艰巨的工作,以实际行动切实履行了传承、运用、发展中医药学术的重大使命。

在完成上述科研项目及丛书撰写、统稿与审订的过程中,研究团队暨编委会和审订委员会全体成员,精益求精之心始终如一。在上述科研项目负责人、丛书总主编、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潘桂娟研究员主持下,由常务副主编张宇鹏副研究员、陈曦副研究员及各分题负责人——翟双庆教授、刘桂荣教授、郑洪新教授、邢玉瑞教授、钱会南教授、马淑然教授、文颖娟教授、陆翔教授、杨卫彬研究员、崔为教授、柳亚平副教授、江泳副教授、王静波博士等,以及医史文献专家张效霞副教授,分别承担或参与了团队的组织和协调,课题任务书和丛书编写体例的起草、修订和具体组织实施,各单位课题研究任务的落实和分册文稿编写和审订等工作。编委会还多次组织工作会议和继续教育项目培训,组织审订委员会专家复审和修订;最终由总主编逐册复审、修订、统稿并组织作者再次修订各分册文稿。自2015年6月开始,编委会将丛书各分册文稿陆续提交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拟于2019年12月之前按计划完成本套丛书的出版。

2016年3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医理论传承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对传承脉络清晰、理论特色鲜明的古代医家的学术思想研究,深入研究中医对生命、健康与疾病认知理论,系统总结中医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理论精华,提升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和产品研发的能力,切实传承中医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和预防治疗观”。上述项目研究及丛书的编写,是研究团队对国家层面“加强中医理论传承与创新”号召的积极响应,体现了当代中医学人敢于担当的勇气和矢志不渝的追求!通过此项全国协作的系统工程,凝聚了中医医史、文献、理论、临床研究的专门人才,培育了一支专业化的学术队伍。

在此衷心感谢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其所属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研究生院,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河北中医学院、贵阳中医药大学、中日友好医院等16家科研、教学、医疗单位,对此项工作的大力支持!衷心感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关领导及华中健编审、伊丽萦博士及全体编校人员对丛书编写及出版的大力支持!

本丛书即将付梓之际,百余名作者感慨万千!希望广大读者透过本丛书,能够概要纵览中医药学术发展之历史脉络,撷取中医理论之精华,传承千载临床之经验,为中医药学术的振兴和人类卫生保健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由于种种原因,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读者不吝批评指正,以促进本丛书不断修订和完善,共同推进中医药学术的继承与发扬!《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编委会2016年9月凡 例

一、本套丛书选取的医家,均为历代具有代表性或特色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的名家,包括汉代至晋唐医家6名、宋金元医家18名、明代医家25名、清代医家46名、民国医家7名,总计102名。每位医家独立成册,旨在对医家学术思想与诊疗经验等内容进行较为详尽的总结阐发,并进行精要论述。

二、丛书的编写,本着历史、文献、理论研究有机结合的原则,全面解读、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医家原著,适当参考古今有关该医家的各类文献资料,对医家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加以发掘、梳理、提炼、升华、概括,将其中具有理论意义、实践价值的独特内容阐发出来。

三、丛书在总体框架上,要求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在内容阐述上,要求概念正确、表述规范,持论公允、论证充分,观点明确、言之有据;在分册体量上,鉴于每个医家的具体情况不同,总体要求控制在10万~20万字。

四、丛书每一分册的正文结构,分为“生平概述”“著作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与“后世影响”五个独立的内容范畴。各分册将拟论述的内容按照逻辑与次序,分门别类地纳入以上五个内容范畴之中。

五、“生平概述”部分,主要包括医家姓名字号、生卒年代、籍贯等基本信息,时代背景、从医经历以及相关问题的考辨等。

六、“著作简介”部分,逐一介绍医家的著作名称(包括现存、已经亡佚又经后人辑复的著作)、卷数、成书年代、主要内容、学术价值等。

七、“学术思想”部分,分为“学术渊源”与“学术特色”两部分进行论述。前者重在阐述医家之家传、师承、私淑(中医经典或前代医家思想对其影响)关系,重点发掘医家学术思想的历史传承与学术渊源;后者主要从独特的学术见解、学术成就、学术特点等方面,总结医家的主要学术思想特色。

八、“临证经验”部分,重点考察和论述医家学术著作中的医案、医论、医话,并有选择地收集历代杂文笔记、地方志等材料,从中提炼整理医家临床诊疗的思路与特色,发掘、总结其独到的诊治方法。此外,还根据医家不同情况,以适当方式选录部分反映医家学术思想与临证特色的医案。

九、“后世影响”部分,主要包括“学术影响与历代评价”“学派传承(学术传承)”“后世发挥”和“国外流传”等内容。其中,对医家的总体评价,重视和体现学术界共识和主流观点,在此基础上,有理有据地阐明新见解。

十、附以“参考文献”,标示引用著作名称及版本。同时,分册编写过程中涉及的期刊与学位论文,以及未经引用但能体现一定研究水准的期刊与学位论文也一并列出,以充分体现对该医家研究的整体状况。

十一、附以丛书全部医家名录,依照年代时间先后排列,以便查检。

十二、丛书正文标点符号使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医家原书中出现的俗字、异体字等一律改为简化正体字,个别不能对应简化字的繁体字酌予保留。《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编委会2016年9月内容提要

罗天益,字谦甫,号容斋,生于金兴定四年(1220),卒于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真定路嵩城人(今河北藁城县),元代著名医家,代表著作为《卫生宝鉴》。其学术思想,遥承于张元素,授受于李东垣;罗天益注重临床实践,推崇《内经》《难经》理论及张仲景学说,擅长针药并用,在三焦寒热辨证、脾胃学说、针灸用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学术特点。本书内容包括罗天益的生平概述、著作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后世影响等。编写说明

罗天益为元代著名医家,其学术思想,遥承于张元素,授受于李东垣。既精通中医经典理论,又非常注重临床实践;不仅促进了易水学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而且自身也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是中国医学史上有卓越成就的医学大家。所以系统整理罗天益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通过对1980~2014年有关罗天益研究的近百篇文献的检索分析,发现近代对罗天益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①内伤脾胃的种类以及治疗;②艾灸治疗脾胃病以及艾灸的种类;③罗天益对中风的认识;④对因时制宜与时间医学的研究;⑤脾胃病与三焦的关系等。此外,相关著作有3部,主要是对《卫生宝鉴》的校订。

罗天益生前著作颇多,但现存仅《卫生宝鉴》和《兰室秘藏》两部,其余均已佚失。据考现存尚有《东垣试效方》9卷。其中,《卫生宝鉴》撰写于元至元十八年(1281),全书共计24卷。罗天益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主要体现于此书之中。

笔者通过对《卫生宝鉴》的深入系统研读,发掘罗天益的学术内涵;同时查阅其师李东垣的著作,探寻其学术渊源;重点对罗天益在三焦寒热辨证、脾胃学说、针灸用药等方面的学术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整理和总结;同时,对罗天益辨治中风、咳喘、泻痢、黄疸、胞痹、妇人病、小儿病等的临床经验加以论述,鉴别并分析了《卫生宝鉴》记载的误治病案10例,有效验案36例,旨在为中医临床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卫生宝鉴》所载病案较多,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记录了许多误治病案。故本书将全书病案汇集为单独一章,并分为“验案赏析”和“误治医案医话赏析”两部分。为给读者提供较为全面的临证参考,对病案均加以分析。凡原著中已有分析论述的,尽可能保留罗天益的原文本义,以充分展现其学术观点。原著所载医案无分析论述的,为本书编著者所加。本书为了深入阐明罗天益的学术思想,在“学术思想”部分也引用了部分医案,但为数较少。为使医案部分内容相对完整,且两者论述重点不同,故对前面引证的医案未作剔除。

本书的编写,以196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卫生宝鉴》为蓝本,以195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卫生宝鉴》和许敬生主编的《罗天益医学全书》(2006年4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为主要参考版本。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刘飞飞和张永宜医师及刘乐亮硕士参与了编撰,做了大量编务和校订工作,在此致以崇高的谢意!

在此衷心感谢参考文献的作者以及支持本项研究的各位同仁!陕西中医药大学 杨景锋 任艳芸2015年6月生平概述

罗天益,字谦甫,号容斋,生于金兴定四年(1220),卒于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元代真定路嵩城人(今河北藁城县),元代著名医家,代表著作为《卫生宝鉴》。其学术思想,遥承于张元素,授受于李东垣;罗天益注重临床实践,推崇《内经》《难经》理论及张仲景学说,擅长针药并用,在三焦寒热辨证、脾胃学说、针灸用药等方面的,具有一定的学术特点。一、时代背景

罗天益生活于金末元初,这一时期正处于中国医学学术思想繁荣兴盛的时代。金元医学被称为是上承秦汉晋唐,下启明清两代重要的历史阶段,各医家皆有杰出的医学成就,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医学理论,中国医学史上所称的“易水学派”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一个主要医学流派。“易水学派”不仅受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影响,而且更受这一时期产生的新儒学思想——宋明理学的影响,从而使得此时期的学者产生了疑古的思想,多能突破经方和《神农本草经》的局限,提出富有革新意义的口号。如张元素认为:“运气补齐,古今异轨,古方今病,不相能也。”(《金史·卷一百三十一·列传·第六十九》)李东垣论曰:“治法已试验者,学者当以意求其的,触类而长之,则不可胜用矣……圣人之法,虽布在方策,其不尽者,可以意求”(《内外伤辨惑论·卷中·肺之脾胃虚方》);宋明理学对金元医家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这一时期的医家掀起了研读《内经》的思潮,不同学派、医家持不同的见解,从而推动了《内经》的研究和发展。

罗天益也深受其影响,潜心研习《内经》,并以《内经》及东垣学说为指导,提出了“脾胃人之所以为本者”的学术主张,并在其师李东垣授意下,将病证及其治疗按照《内经》的理论体系予以分经类编而成《内经类编》一书。与此同时,各政权统治者对医学的高度重视,不仅为医家研究医学创造了条件,而且也为当时的医学发展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且伴随着造纸术、印刷术的出现,大量的医学著作得以快速刊印发行,从而在各个阶层中得以盛行。在这种医学学术思想繁荣兴盛的大背景下,罗天益深入钻研医理,一生著述颇丰,但多毁于兵燹。晚年著《卫生宝鉴》24卷。二、生平纪略

罗天益的一生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五个阶段:

1.从出生到学医之前(1220~1244),在这一时期有史料记载:“幼承庭训,俾志学于读书,志在于功名,长值危时,遂苟生于方技,然以才非卓劳,性实颛蒙,恐贻人之讥,长切求师之志。及长,又逢乱世,遂弃儒而习医。”(《卫生宝鉴·自启》)

2.拜师学医时期(1244~1251),拜大医李杲为师,师徒相亲如父子。共计十余年,罗天益苦学不辍,尽得其传,成为当世名医,发言造诣,酷类其师。

3.医成回乡之期(1251~1252),自师门回乡行医,在藁城帮官府治疗全县疔疮患者,疗效极佳因而医名大振,远近闻名。

4.应诏随军、随驾时期(1252~1288),主要包括:①应忽必烈之诏六赴六盘山,治病救人;②扈驾屯驻爪忽都,学习、行医两不误;③应诏赴大都行医;④再次应诏扈从行医。

5.回乡行医阶段(1288~1290),此时的他老有所成,声名远播,立书作传,整理医史材料,以流传后世。罗天益的一生,性情敦朴,谦虚诚挚,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成就了他一代大医的风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三、从医经历

罗天益约生于金兴定四年(1220),幼承庭训,攻读诗书,及长,逢乱世,弃儒习医。时名医李杲年迈,欲传术于后世,罗天益愿从之,学习十余年,尽得其术,后为太医。遵师意,分经论证而以方类之,历三年三易其稿而成《内经类编》,今佚。至元三年(1266),以所录东垣效方类编为《东垣试效方》9卷,又撰集《卫生宝鉴》24卷(1283),讨论方、药及药理,附列验案,另著《药象图》《经验方》,均佚。

罗天益性情敦朴,谦虚诚挚,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视患者如亲人,乃医家之楷模。治学多遵《内经》之旨,学术上既秉承于洁古、授受于李杲,又突出了脏腑辨证、脾胃理论、药性药理运用的“易水学派”特色,成为易水学派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的一位重要医家。李杲身后,他整理刊出了多部李杲的医学著作,对传播“东垣之学”起到了重要作用。

罗天益自师门回乡行医,并帮官府治疗全县疔疮患者,因疗效极佳而医名大振,闻名乡里,又博采诸家之长,旁搜远绍,从善如流。约于元宪宗二年(1252),被征诏为军医,随军往来于中原与幽燕各地。他在军中,还四处访师问贤,以提高医术。如壬子年(1252),在瓜忽都跟刘禅师学治疮痈肿疡之法;次年(1253),又随王府驻屯于瓜忽都过冬,从颜飞卿处学得治外科病方四则,使用有效,又从窦子声处学针法《流注指要》和补泻法;丁巳年(1257)八月,于高仲宽处得白术安胃散、圣饼子等方。此外,又在济南刘太医处学得眼科名方金露膏,在真定路惠民司令张君处得积聚效方硇砂煎丸等,后升至太医之职,奉诏应请,为人治病。

他以《内经》及东垣学说为指导,提出了“脾胃人之所以为本者”的学术主张,在治疗上十分强调温补脾胃,钩玄东垣针法之精华,处方着重于中脘、气海、足三里三穴,而且绝大部分是以灸治获效。他的学术思想主要反映在《卫生宝鉴》(1283)一书中,于《名方类聚》篇内,列有针法门,并最先收载他辑注的窦汉卿《流注指微赋》。罗天益用灸法以温补中焦,不仅能治中焦不足的虚寒证,而且还可以治疗气阴两伤的虚热证,他补其师之不足,并发展了刘河间热证用灸、李杲甘温除热的理论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金元四大家的针灸学术思想。(一)勤学笃诚《卫生宝鉴·王恽序》中记载“十数年间,虽祁寒盛暑,亲炙不少辍,真积力久,尽传其私淑不传之妙”,可看到罗天益勤学的一面。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多次用《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的理论条文解释病因病机,并两次引用孙思邈《大医精诚》之言:“凡为太医,必须谙《针灸甲乙经》《素问》《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三部九候》《本草》《药性》,仲景、叔和诸经方,又须妙解五行阴阳,精熟周易,如此方可为大医。”由此可见,罗天益从勤学而至博学。罗天益除从学于李杲外,又博采诸家之长,旁搜远绍,从善如流,如曾从窦太师学针灸,从曲阳县刘禅师处学得疮疡瘰疬方四首,向邓州儒医高仲宽学得白术安胃散等四方,投之得当,屡有效验。(二)明理知变

罗天益一方面强调要明晰医理,掌握中医诊病治病规律,并在“福医诊治病”中用高医与昧者诊病过程、内容和结果的区别,来强调明晰医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罗天益尊古不泥古,他说:“随其气宜,用药施治,使无疾之苦,庶几合轩岐之旨哉。”(《卫生宝鉴·卷二十二·北方下疰脚气论)又说:“守常者众人之见,知变者知者之事,知常而不知变,细事因而取败者亦多矣。况医乎哉!守常知变,岂可同日而语乎哉!”(《卫生宝鉴·卷十三·舍时从证》)据此,罗天益创立了诸多新方。在《卫生宝鉴》众多医案中,多体现罗天益能客观地根据不断变化着的病情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方药治疗,这种不墨守成规,法而能化的精神是值得借鉴的。医生临证当以客观疾病为指导,不应固执地好其所好,恶其所恶,李士材说得好:“不善学者,师仲景而过,则偏于重峻;师守真而过,则偏于苦寒;师李杲而过,则偏于升补;师丹溪而过,则偏于清僻。”(《医宗必读·卷一·四大家论》)(三)注重实践

罗天益注重临床实践,同时也不断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发现、提高、升华,最终在李杲的理论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正如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卷一·论大医精诚第二》中所云:“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他把饮食内伤分为饮伤和食伤,强调劳倦当辨寒热,创立三焦寒热辨治;另在针灸方面创温补脾胃方,即灸中脘、足三里、气海穴。

1.继承和发扬李杲脾胃理论

罗天益对李杲的学术思想有较深的感悟,在其师李杲“治病必求其本”,一切归于脾胃思想的影响下,其代表作《卫生宝鉴》继承了脾胃内伤学说。在理论上深入探讨了脾胃的生理功能,对脾胃内伤诸证病机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李杲论脾胃内伤的病因,虽有饮食所伤和劳倦所伤两个方面,而罗天益则将饮食所伤分为食伤和饮伤,将劳倦所伤分为虚中有寒和虚中有热,使之更加具体。在治疗上广泛采用历代名方,并自创新方,在脾胃病的治疗上创立新法,富有特点,足见其对李杲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2.阐述三焦寒热辨治理论

罗天益不仅全面地继承了李杲的学术思想,而且在研习《内经》《难经》的基础上,在脏腑辨证的启示下,还独详于三焦的辨治。其创三焦辨证,将其运用于寒热病的辨治。罗天益根据三焦理论,把寒热疾病用三焦、气、血来解释,辨证论治,实是独特之见,明确三焦作为一种辨证纲领,这在医学史上确有重大意义。他对寒病、热病的辨治,注重区别上焦、中焦、下焦论治,罗天益的三焦之辨,开生津、养阴、凉血之先声,尽管还不完善,但其影响深远,对后世温病学家有一定的启示。他认为三焦是元气布散之所,并包括五脏六腑,“心肺在膈上为阳,肾肝在膈下为阴,此上下脏也。脾胃属土,处在中州,在五脏曰孤脏,在三焦曰中焦”(《卫生宝鉴·卷五·劳倦所伤虚中有寒》)较明确地指出了脏腑的三焦分属。他还认为三焦气机条达通畅,是脏腑安和的必要条件,特别是“中焦独治在中”,乃气机升降之枢纽,设若饮食不节,脾胃受伤,则能造成三焦气机错乱而致病。

3.倡黄疸辨证分型治疗

黄疸,亦作黄瘅,以巩膜、皮肤、黏膜以及某些体液发黄而命名。中医学把黄疸作为一种疾病的名称,是从狭义的症状上来理解的。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云:“目黄者,曰黄疸。”又:“溺黄赤安卧者曰黄疸。”《灵枢·论疾诊尺》篇云:“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汉代张仲景对黄疸有专章论述:分为黄疸、酒疸、谷疸、黑疸、女劳疸等五疸;晋代葛洪把黑疸删去,代之以黄汗,亦称五疸;《外台秘要》概括为十疸;《圣济总录》有九疸、三十六黄之分;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最先提出“阴黄”这一概念。宋代韩祗和在《伤寒微旨论·阴黄证》篇中则论述了阴黄的病因证治。罗天益在对前期医家有关黄疸研究的基础上,参考了韩祗和的著述《伤寒微旨论》,从理论来源、分类方式、病因病机、使用方剂等方面研究黄疸,并根据黄疸性质的不同,将其分为阴黄、阳黄两类。从而为黄疸的辨证论治指明了方向,为临床治疗黄疸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开辨证论治黄疸之先河。用最明显的症状或病因分类以简化黄疸证治的思想肇始于斯。著作简介

罗天益的医学著作虽多,但多数已佚。据元代著名思想家刘骃《静修文集》记载,罗天益生前著作颇多,有《卫生宝鉴》《药象图》《经验方》《医经辨惑》;经其整理的张元素著作,有《洁古注难经》;协助李东垣编撰《内经类编》,整理《兰室秘藏》等。但现存仅《卫生宝鉴》和《兰室秘藏》两部,其余均已佚失。但据考现存尚有《东垣试效方》9卷。李东垣晚年,欲将平生对《内经》的理解,结合临床实践进行分类研究,类编成册而使其系统易学。但由于业已年迈,就交由罗天益代作。罗天益在李东垣指导下,几经修改,时历三载,三易其稿,撰成《内经类编》。此书虽现已散佚不见,但这种分类的基础性研究,给明清分类编注《内经》奠定了基础。这项研究使罗天益对《内经》的理解更加深入,为其从医奠定了深厚基础。一、《卫生宝鉴》《卫生宝鉴》,共计24卷,另附补遗1卷。成书于1283年。该书讨论方、药以及药性,附列验案,实乃罗天益唯一存世的代表著作。该书元刻本因战乱而散佚,现所存最早版本见于元·杜思敬编纂的丛书《济生拔萃》,但内容不完整。1417年,杨荣、韩公达曾校刊此书,后世流传不多。该书前有元代砚坚1281年所作序,但书中还载有此后的一些病案,应为后来所补充。

书名“宝鉴”,取意“夫鉴之本明,其应物也”。意在使读者能因此鉴明医理,应用于临床。该书较为集中地反映了易水学派宗师张元素及其继承者李东垣的临证及药物学成就,同时综合前代许多医家的认识及作者自己多年的临床体会,并有所发挥。罗天益的主要学术思想,也集中反映在《卫生宝鉴》一书中。《卫生宝鉴》卷一至卷三,为《药误永鉴》,结合误治病例对一些医学问题进行辨析,以警示后学不要犯误治之错。卷四至卷二十,为《名方类集》,针对各科较常见的病证,精选古今效方766首,以证系方,理法俱备,详其主治及服用法,为本书的主要组成部分。卷二十一为《药类法象》,简述张元素、李东垣的药学理论,如性味、功效等。卷二十二至卷二十四为《医验记述》,载录作者长期从事临床诊治的经验,内容丰富,并联系临床实际和《内经》《难经》理论及张仲景学说予以阐述,颇具临床指导价值。卷二十五为《卫生宝鉴补遗》,选辑历代有关外感、中暑等病证的验方,当为元代以后他人所补充之内容。

该书以《内经》《难经》理论为根据,既论述了李东垣的学术理论,又旁采诸家之说,结合个人经验整理而成。《卫生宝鉴·蒋用文序》云:“论病则本于《素》《难》,必求其因。其为说也详而明,制方则随机应变,动不虚发;其为法也简而当,大抵皆采摭李氏平日之精确者,而间隐括以己意,旁及于诸家者也……夫李氏之学,得罗天益而益明。”这是对该书较为中肯的评语。罗天益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对李东垣脾胃理论的继承和弘扬,对三焦辨证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对针药并用的发挥,亦尽现于该书之中。二、《兰室秘藏》《兰室秘藏》,共计3卷,撰年不详,约刊于1276年。书名“兰室”,取《素问·灵兰秘典论》“藏灵兰之室”一语,表示所载方论有珍藏的价值。书中分述饮食劳倦、中满腹胀、心腹痞、胃脘痛、眼耳鼻、内障眼、口齿咽喉、妇人、疮疡等21门病证。其中对脾胃病证的论述尤为后世所重。李东垣以“土为万物之母,脾胃为生化之源”的核心观点,强调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护或增强脾胃的功能。本书的治疗方剂,多属李东垣创制,药味虽较多,配伍却精当,合于方药之理,切于临床实用,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现存元、明、清等多种刻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该书实为李东垣所撰,罗天益协助整理,不能算作罗天益的著作。三、《东垣试效方》

罗天益以所录李东垣效方,类编为《东垣试效方》9卷,又名《东垣先生试效方》,计24门,成书于元至元三年(1266)。分述药象及各科病证,包括饮食劳倦、心下痞、中满腹胀、心胃及腹中诸痛,及妇人、小儿、眼鼻耳齿等病证,后为“杂方”。每门先为总论,以证候为主,详论病源、治法,后列诸方。计收医论29篇,医方240余首,医案医话20余则。其论透彻明晰,且有10余篇内容为李东垣诸书不载而仅见于此书。其方多切于实用,所收普济消毒饮、益气聪明汤等,对后世影响较大。李东垣医案流传不多,所载诸案弥足珍贵。此书以医方为主,集医方、医论、医案、医话为一体,而重在脾胃病证用方,反映了脾胃学派的理论和制方特色。该书传本甚少,现存明刊倪维德校订本,新中国成立后有影印本。该书乃李东垣的方、论、案的汇集,虽为罗天益整理而成,但仍属李东垣之作。学术思想一、学术渊源

罗天益幼承父训,有志经史,攻读诗书。长大后,适逢乱世,遂弃儒习医,潜心苦学,而自恨所业未精,后拜李东垣为师,潜心学习十余年,尽得李东垣真传,后成元代名医,并著成《卫生宝鉴》等传世之作。罗天益的学术思想,主要继承了李东垣的脾胃理论,并参以《素问》《难经》,兼及先贤诸家,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进一步加以发挥而成。其学术思想,主要根植于临床经验,以临证实践为主,专章篇幅阐述理论较少,散见于临床实践的各种论说之中。(一)继承李东垣学术思想

罗天益作为脾胃大家李东垣的关门弟子,也是金元“易水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医家。他全面地继承了李东垣的学术思想,基于“脾胃为后天之本”的思想,提出“土为万物之母,脾胃为生化之源”的核心观点,临证强调保护或增强脾胃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脾胃观,对李东垣脾胃学说颇多发展。

1.重视脾胃为后天之本,气机升降之枢纽

人身精气升降运动全赖脾胃,因脾胃居中以为枢纽。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已详细阐明其脾胃观及临证辨治顾护脾胃的思想,如“盖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脾胃论·脾胃论卷下·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间论》)。罗天益则全面继承李东垣的脾胃学术思想,他认为:“四时五脏,皆以胃气为本。五脏有胃气,则和平而身安。”(《卫生宝鉴·卷十四·胃气为本》)同时指出:“脾胃在中,主传化精微以灌四傍,冲和而不息。其气一伤,则四脏失所……”(《卫生宝鉴·卷一·阴出乘阳治法方》)在继承李东垣重视脾胃基础上,突出五脏皆以脾胃为本,摄生当以养脾胃之气为先,治疗亦应以脾胃为首务。病在中上者,其治在脾;病在肝、心、肺、肾四脏,在治本脏的同时,亦应刻刻顾护脾胃。

2.内伤脾胃,分门别类论“食伤”和“饮伤”

李东垣认为,脾胃之气受伤,则元气不能充旺,诸病则由此而生。一则元气不固,烦劳伤阳,病生脾胃。二则谷气下流,收藏令行,病生脾胃。三则少阳胆气不升,则阳气不升,亦必脾胃致病。四则五气杂乱,气机乖错,病亦从脾胃而生。而罗天益在论述内伤脾胃中则分门别类,提出“食伤脾胃论”和“饮伤脾胃论”。指出“食伤”和“饮伤”二者,在病机及治疗上的不同。其曰:“夫伤者有多少,有轻重。如气口一盛,得脉六至,则伤于厥阴,乃伤之轻也,枳术丸之类主之;气口二盛,脉得七至,则伤于少阴,乃伤之重也,雄黄圣饼子、木香槟榔丸、枳壳丸之类主之;气口三盛,脉得八至九至,则伤太阴,填塞闷乱则心胃大痛,备急丸、神宝丸、消积丸之类主之。”(《卫生宝鉴·卷四·食伤脾胃论》)伤食有轻重,证候有浅深,治疗当有别,他根据症状和气口脉紧盛之不同,分别其轻重而施治。具体到食伤脾胃的分类中,从不同的病因病机,如伤于热食,伤于冷食,伤食后出现气滞、血瘀,酒食所伤,虚人食伤等分别论治。食伤脾胃,首辨虚实,并于不足之中辨其有余,于有余之中辨其不足。然后按病情之轻重、部位在上在下之殊,以及其兼夹证之不同,如气滞、痰郁、寒湿、湿热、燥实等而分别立论。罗天益继承李东垣内伤脾胃观点,又分别而论,这些对后世的临床实践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3.劳倦内伤,当分寒热

李东垣对内伤学说的阐述,主要有两点:其一,火与元气不两立。概指内伤引起的一切虚性或本虚标实的火热邪气而言。其二,升降失常是关键。若脾胃气虚,升降失常,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九窍,都会发生种种病变。内伤病既然都有脾胃气虚,所以升降失常也就成为内热病变的主要关键。李东垣在劳倦内伤中的最大贡献,是将内伤病的证候归纳为两端:即脾胃气虚和火热亢盛两大证候。由于内伤病证的主要病机是脾胃气虚,故主张用甘温之剂来补益脾胃,升其阳气,泻其火热,即著名的甘温除热法。在继承李东垣劳倦内伤理论的同时,罗天益提出劳倦所伤有“虚中有寒”和“虚中有热”不同的病机转化,或以温中散寒,或以益气健中,潜降阴火。这显然比李东垣之论更加明晰,更切于临床实际,对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与借鉴意义。

4.重视经典理论,更重视临证实践

李东垣治学,十分重视经典。其云:“医者必先读《内经》《本草》,辨十二经,十二脏,十二时之阴阳,以合天地四时之阴阳,了然于心;次及诸家方论。然后施之于用,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治而平之,务得其中,庶无误也。得其要者,一言而终。其斯之谓欤。”(《医学发明·卷第一·医学之源》)李东垣治学的另一特点,是非常重视实践,尤其是自身的体验,倡导应遵古而不泥古。罗天益尊先师所言,临证重视经典,同时依据病情又有所变通,如其在《卫生宝鉴·卷四·名方类集》中言:“予受学于东垣先生,先生授以《内经》要奥,仍授以制方之法。中书左丞董公彦明,中统辛酉夏领军攻济南,时暑隆盛,军人饮冷,多成痢疾。又兼时气流行,左丞遣人来求医于予,遂以数药付之。至秋城陷矣,公回,谓予曰:向所付药,服之多效,其方君自制耶?古方耶?予曰:有自制方,有古方。公曰:君用药如此,可谓得医之三昧矣。”(二)继承《内经》理论

1.注重三焦辨治《内经》是将三焦作为脏腑、经脉、部位予以理解的,即:以三焦为六腑之一,三焦指体内具有气化功能的,并由上、中、下三个空腔构成的一个大腔。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罗天益在《内经》此论基础上,指出饮食不节能造成三焦元气升降的失常而致肠胃受伤。因而注重三焦辨治,注重气机调畅。认为三焦既包括五脏六腑,又为“元气之别使”,元气既充则脾胃亦自健运不息。指出三焦可概括五脏六腑,如“心肺在膈上为阳,肝肾在膈下为阴,此上下脏也。脾胃属土,处在中州,在五脏曰孤脏,在三焦曰中焦”(《卫生宝鉴·卷五·劳倦伤脾虚中有寒》)。在此指导思想之下,故其辨证亦有上、中、下三焦之分。

2.重视脾胃功能

罗天益在分析病证时,非常重视脾胃,如其在《卫生宝鉴·卷四·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治验》中,引《内经》曰:“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更虚更实,此肠胃传化之理也。今饮食过节,肠胃俱实,胃气不能腐熟,脾气不能运化,三焦之气不能升降,故成伤也。”在李东垣的指导下,罗天益历时三年,数易其稿,编纂成《内经类编》。书中不仅系统地继承了李东垣的学术思想,而且受《内经》理论影响,多有发挥。如其在《卫生宝鉴·卷五·劳倦所伤虚中有寒》中说:“《内经》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位在上,肾处在下,左右上下,四脏居焉。脾者土也,应中为中央,处四脏之中州。治中焦,生育荣卫,通行津液,一有不调,则荣卫失所育,津液失所行。”“胃者卫之源,脾者荣之本……脾胃健而荣卫通……”精辟地阐发了脾胃在脏腑中的地位及其与营卫津液的关系。其对脾胃功能的论述,也本于《内经》脾胃理论。如其曰:“四时五脏,皆以胃气为本。五脏有胃气,则和平而身安”“脾胃在中,主传化精微以灌四傍,冲和而不息。其气一伤,则四脏失所”(《卫生宝鉴·卷一·阴出乘阳治法方》)。

3.强调针灸药同用

罗天益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重视针药并用,并善用灸法来进行补泻,其思想渊源亦是《内经》的经络理论。《内经》有关经络循行和迎随补泻的论述,是其针灸学术思想的重要渊源。用针灸补泻的方法配合药物应用,则是罗天益的创新之处。(三)吸取前贤诸家之长

罗天益不仅全面地继承李东垣的学术思想,重视《黄帝内经》理论的学习和运用,同时也注重汲取前贤诸家及同时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

1.汗下之法尊仲景,当分阴阳辨表里

罗天益遵张仲景有关汗下的认识,强调汗下之法当分阴阳,别虚实,如其在《卫生宝鉴·卷一·阳盛阴虚下之则愈汗之则死》言:“张仲景云:阳盛阴虚,下之则愈,汗之则死者。”同时指出:“此言邪气在里之时也……变而为热……入胃谓之入腑也。腑之为言聚也……此阳盛阴虚者也。”在《卫生宝鉴·卷一·阴盛阳虚汗之则愈下之则死》言:“阴盛阳虚,汗之则愈,下之则死者。”并指出:“此言邪气在表之时也……盖阳气为卫,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开阖,此皆卫外而为固也。或烦劳过度,阳气外损,不能卫固,阳为之虚。阳虚者阴必凑之,故阴得以胜。邪气胜则实,此阴盛阳虚者也。”并指出发汗之禁忌,如其在《卫生宝鉴·卷一·汗多亡阳》指出:“《金匮要略》云:不当汗而妄汗之,令人夺其津液,枯槁而死。今当汗之,一过亦中绝其命,况不当汗而强汗之者乎?”

2.小儿疾病辨证,首效钱乙

罗天益对小儿疾病亦多治验,从《卫生宝鉴》所记载的《小儿门》内容来看,罗天益对于小儿疾病常分为寒热虚实论治,在论述中结合诸家之说,尤其推崇钱乙之方,如其在《卫生宝鉴·卷十九·小儿门》治疗五脏热及肌热中多选用泻青丸、钱氏导赤散、泻黄散以及泻白散等。由于小儿脏腑柔弱,病变迅速,为便于用药,罗天益治疗小儿疾病常以丸散剂为主,或配以灸法。对于外邪侵袭、五脏内热、惊风喘促等证,有独到的见解。

3.中风论治汲取金元医家学说《卫生宝鉴》书名“宝鉴”,取意“夫鉴之本明,其应物也”。意在使读者能因此鉴明医理,应用于临床。该书较为集中地反映了金元易水学派宗师张元素等临证及药物学成就,同时综合前代许多医家的认识及作者多年的临床体会,并有所发挥。对张元素等的药学理论,如性味、功效等多有发展,即“气味厚薄,各有所用,证治增损,欲后人信之也”。《卫生宝鉴·卷二十一·药类法象》

中风一证,汉唐以及宋初多以“内虚邪中”立论。金元新学肇兴,许多医家从“内风”立论,如刘河间主“心火暴甚”,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而罗天益临证注重外风与内风并举,区分脏腑。其所述“中风”,除太阳中风证以外,已经论述到“内风”的证候特点,如其在《卫生宝鉴·卷七·中风门》指出:“拘急不仁,或中身之后,或中身之前,或中身之侧,皆曰中腑者,其病多易治;其中脏者,唇吻不受,舌不转失音,鼻不知香臭,耳聋而眼瞀,大小便秘结,皆曰中脏也,其病为难治。”以上所述“内风”,已经与现今所论中风的特征基本接近,同时也包括风湿之邪留滞经络等疾患。

4.临证参阅诸家

罗天益早年随军诊疗中,便四处访求师友以提高医术。如1253年,在瓜忽都跟刘禅师学治疮疡瘰疬之法。次年又随王府驻屯于瓜忽都地面过冬,同时随军有太医大使颜飞卿和窦子声等,罗天益不耻下问,从颜飞卿处学得治外科病方四则,使用有效。又从窦子声处学针法、《流注指要》和补泻法。1257年8月,他随军经过河南邓县,时值阴雨,民多疾,乃于高仲宽处得白术安胃散、圣饼子等方。此外,又在济南刘太医处学得眼科名方金露膏,在真定惠民司张君处得积聚效方硇砂煎丸等。罗天益虚心好学,博采众方,推广施用,疗效卓著。中书左丞董公彦明赞:“君用药如此,可谓得医之三昧矣。以自制方及古方,用之经验者,类而集之以济人,不亦善乎?”(《卫生宝鉴·卷四》)明代医家蒋用文说:“论病则本于《素》《难》,必求其因,其为说也详而明,制方则随机应变、药不虚发,其为法也简而当。大抵皆采摭李氏平日之精确者,而间隐括以己意,旁及于诸家者也。”(《卫生宝鉴·重刊《卫生宝鉴》序》)二、学术特色(一)革流弊以正医道

罗天益深恶当时社会胡乱服药的习俗,以及医家滥用汗下之法误人的现状,极力革除流弊以正医道,强调要遵循《内经》《难经》之旨并效法张仲景。

1.反对春服苦寒攻下药

金元时期,世人有服宣药以养生保健之习俗。认为凡人于冬三月,厚衣暖食,又近于火,致积热于内,春初若不宣泄,必生热疾。故服宣药企望可解三焦积热,去五脏余毒。当时世传宣药,乃牵牛、大黄之类,或丸或散,自立春后,无病之人服之,辄下数行。罗天益认为断无此理,故推广李东垣所论春月奉生之道,在《卫生宝鉴·卷一·春服宣药辨》指出了春服苦寒攻下之品,有违时令,不但无益,且反伤身体,如其言:“方冬严气凝寒,厚衣暖食近火,所以敌天气之寒也。冬裘夏葛,冬饮汤而夏饮水,皆自然之道,何积热于内而生疾乎!况且阴阳偏胜则疾,若果真三焦积热,是阳亢阴绝,岂有得生之理哉?”进一步强调:“少阳用事,万物方生,折之则绝生化之源,此皆奉生之道也……且春初服宣药者,乃伐天和而损脾胃,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同时指出:“今反以北方寒水所化,气味俱厚,苦寒之剂投之,是行肃杀之令于奉生之月,当升反降,伐脾胃而走津液,使营运之气减削,其不能输精皮毛经络必矣。奉长之气,从何而生?脏腑何所以禀受?脾胃一衰,何病不起?此诛罚无过,是谓大惑。无病生之,有病甚之。” (《卫生宝鉴·卷一·春服宣药辨》)

因此,罗天益引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认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适寒温,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邪僻不至……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当少阳用事,万物向荣生发之时,惟当先养脾胃之气,助阳退阴,应乎天道以使之平。”(《卫生宝鉴·卷一·春服宣药辨》)并指出:“少阳证禁下,宜小柴胡汤和解之。”(《卫生宝鉴·卷一·春服宣药辨》)

针对春服宣药,罗天益在(《卫生宝鉴·卷一·春服宣药辨》)中指:“出世多雷同,莫革其弊,深可痛哉!凡有志保生者,但以圣贤之言为准,则可免疑误之悔、夭折之祸矣。”于是以《内经》理论为指导,自创“革春服宣药歌”以革流弊,彰显圣道。歌曰:“天与圣人同一体,长养万物不言利,《黄帝内经》福万世,惟恐生民触邪气,调神四气谨依行,身体康强无病滞,去圣逾远医道衰,谁解非非而是是。初春宣药服寒凉,无故令人遭疫疠,肠鸣腹痛下数行,脾土既衰复损胃,周身百脉失经常,安乐身中强生事。少阳用事物向荣,一夜风霜反凋弊,春不生荣秋不收,奉养之气从何至,四时失序化难成,血气一衰神不炽。主明下安养生昌,心不明时灾患继,哀哉此理久不明,故以言理革其弊,保生君子勿他求,当向《内经》求圣意。”(《卫生宝鉴·卷一·革春服宣药歌》)

2.力戒无病服药之习

罗天益认为服食药石以追求延年益寿,为害甚大,其在《卫生宝鉴·卷一·无病服药辨》言:“夫天之生物,五味备焉,食之以调五脏,过则生疾。故《经》云:五味入胃,各归其所喜,故酸先入肝,辛先入肺,苦先入心,甘先入脾,咸先入肾。久而增气,气增而久,夭身之由也。又云:酸走筋,辛走气,苦走骨,咸走血,甘走肉,五味口嗜而欲食之,必自裁制,勿使过焉。至于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食之,补精益气;倘用之不时,食之不节,犹或生疾。况药乃攻邪之物,无病而可服焉?……一味偏胜,一脏偏伤。一脏既伤,四脏安得不病?”同时,罗天益认为:“洁古老人云:无病服药,乃无事生事。此诚不易之论。人之养身,幸五脏之安泰,六腑之和平,谨于摄生。春夏奉以生长之道,秋冬奉以收藏之理,饮食之有节,起居而有常。少思寡欲,恬淡虚无,精神内守。此无病之时,不药之药也。”(《卫生宝鉴·卷一·无病服药辨》)

为了证实无病服药之危害,让后世引以为戒,罗天益在《卫生宝鉴·卷一·无病服药辨》列举了许多圣贤之论及无病服药致害的案例,今录之于此,以资参考。例如“《圣济经》曰:彼修真者,蔽于补养,轻饵药石。阳剂刚胜,积若燎原,为消狂痈疽之属,则天癸竭而荣涸;阴剂柔胜,积若凝冰,为洞泄寒中之属,则真火微而卫散……裴潾谏唐宪宗[1]曰:夫药以攻疾,非朝夕常用之物。况金石性酷烈有毒,又加炼以火气,非人五脏所能禁。”至于张皋谏唐穆宗[2]曰:“神虑清则气血和,嗜欲多而疾疢作,夫药以攻疾,无疾不可饵。故昌黎伯铭李子之墓曰:余不知服食说自何世起,杀人不可计。而世慕尚之益至,此其惑也。今直取目见,亲与之游,而以药败者,六七公,以为世诫。工部尚书归登、殿中御史李虚中、刑部尚书李逊、弟刑部侍郎建、襄阳节度使工部尚书孟简、东川节度使御史大夫卢植、金吾将军李道古。”(《卫生宝鉴·卷一·无病服药辨》)

罗天益又举亲见病例:“僧阎仲章服火炼丹砂二粒,项出小疮,肿痛不任,牙痒不能嚼物,服凉膈散半斤始缓。后饮酒辄发,药以寒凉之剂则缓,终身不愈。镇人李润之,身体肥盛,恐生风疾,至春服搜风丸,月余,便下无度,饮食减少,舌不知味,口干气短,脐腹痛,足胫冷,眩晕欲倒,面色青黄不泽,日加困笃。乃告亲知曰:妄服药祸,悔将何及!后添烦躁喘满,至秋而卒。张秀才者,亦听方士之说,服四生丸,推陈致新。服月余,大便或溏或泻,饮食妨阻,怠惰嗜卧,目见黑花,耳闻蝉声,神虚头旋,飘飘然身不能支,至是方知药之误也。遂调饮食,慎起居,谨于保养,三二年间,其证犹存,逾十年后方平复。刘氏子闻人言腊月晨,饮凉水一杯,一月至春而无目疾,遂饮之,旬余,觉腹中寒痛不任,咳嗽呕吐,全不思食,恶水而不欲见,足胫寒而逆,医以除寒燥热之剂急救之,终不能效。”(《卫生宝鉴·卷一·无病服药辨》)

综上,罗天益认为:“此皆无故求益生之祥,反生病焉,或至于丧身殒命。”(《卫生宝鉴·卷一·无病服药辨》)同时指出了养生长寿的具体方法,如“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适寒温,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邪僻不至。”(《卫生宝鉴·卷一·春服宣药辨》)

3.主张真邪宜相离而勿合《素问》有“离合真邪”之论。外邪入于正气,名曰“真邪合”。“合”则正气弱,邪气乘虚而入,病势增剧;真邪相“离”,则病势轻。罗天益发挥《素问》之论,认为“欲使真邪相离而勿合”,若“真立则邪远,邪厉则真残”。也就是说,邪正交争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治法要使邪气离,促正气之旺盛,而勿使真邪相合。“若邪入于真,则真受其蠹而不遂其纯一之真,真之不遂,则其所谓真也,罹害有不可言者。真被乎邪,窃其柄而肆其横逆,邪既横逆,则其为患,复可胜言哉,呜呼!真邪之不可合也如此。”(《卫生宝鉴·卷二十·针法门》)

何谓真?何谓邪?罗天益曰:“真之为言也,天理流行,付与万物,万物得以为生者,皆真也,圣人保之如持盈;邪之为言也,天地间非四时五行之正气,而差臻迭至者,皆邪也。圣人避之犹矢石,其防微杜渐之严如是。”(《卫生宝鉴·卷二十·针法门》)故应注意扶正固本,避免邪气侵袭,驱邪务在迅速而彻底,所谓“克邪之方,使屏之如沃雪拔刺而无遗者”。因此,罗天益特别重视扶正培本,指出摄生的核心是养护人体的正气,保持正气的充沛,是防治疾病的关键。

关于如何保养真气?罗天益指出:“但饮食男女,节之以限;风寒暑湿,御之以时;复能实慈恕以爱人,虚中襟而应物;念虑必为之防,举止必为之敬。如斯内外交养周备,则吾之生,不永生而生,不期寿而寿矣。”又曰:“盖真立则邪远,邪厉则真残,邪固可除,真尤宜养,养真之道,无须异求。”(《卫生宝鉴·卷二十·针法门》)以上摄生法则,对于保护人体之真气可谓至关重要。

同时,罗天益曰:“人之养身,幸五脏之安泰,六腑之和平,谨于摄生。春夏奉以生长之道,秋冬奉以收藏之理,饮食之有节,起居之有常,少思寡欲,恬淡虚无,精神内守,此无病之时不药之药也。”(《卫生宝鉴·卷一·无病服药辨》)此强调顺四时阴阳以养生,调情志饮食以养生,并指出:“摄养少或不严,则六邪乘隙竞入,诸疾交生,众害并作,则吾之真所能存者几希,故圣人忧之,揆度权衡机宜所在。”(《卫生宝鉴·卷二十·针法门》)

总之,罗天益秉承《内经》理论,推崇“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思想,强调“树德务滋,除恶务本,亦此意也”。体现出其既重视人体正气的扶助,同时亦主张祛邪务必彻底,使得真邪勿合而相离,则病易祛除而机体康健。(二)突出三焦辨证

1.注重三焦气机调畅

罗天益继承李东垣学术思想,在分析病证时非常重视脾胃。但也有不同于李东垣之论,即注重三焦气机调畅,他认为饮食不节,能造成三焦元气升降的失常而致肠胃受伤。在“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治验”中,他基于《内经》理论指出:“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更虚更实,此肠胃传化之理也。今饮食过节,肠胃俱实。胃气不能腐熟,脾气不能运化,三焦之气不能升降,故成伤也。”(《卫生宝鉴·卷四·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治验》)突出强调饮食自倍,三焦气机不畅,致脾不升清、胃不降浊,则脾胃失其腐熟运化之力。

2.倡导三焦寒热辨证

在张元素、李东垣脏腑辨证理论的启示下,罗天益提出三焦寒热辨证,尤其强调三焦气机的调畅。认为三焦既可以包括五脏六腑,又为“元气之别使”,元气既充则脾胃亦自健运不息。此为善用张元素、李东垣理论而又自成一说。在临证辨治中,罗天益认为,饮食不节,三焦气机不能升降,必导致脾胃受伤,所以投以备急丸及无忧散,使患者吐利相宜,三焦气机渐复调畅而愈。认为三焦包括五脏六腑,在生理上三焦气化与其他脏腑有关,在发生病变时又彼此累及,故上焦病证包括心肺病变,中焦病证包括脾胃病变,下焦病证包括肝肾病变。如“心肺在膈上为阳,肝肾在膈下为阴,此上下脏也。脾胃属土,处在中州,在五脏曰孤脏,在三焦曰中焦。”(《卫生宝鉴·卷五·劳倦伤脾虚中有寒》)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其辨证有上、中、下三焦之分,并注重三焦证候的寒热辨证,且三焦寒热辨证中,又分气分证和血分证进行辨证,治疗时亦审证用药。如《卫生宝鉴》泻热门中,有上焦热、中焦热、下焦热的辨证,来分辨三焦不同的病证,而且详列气分热的病证;在《卫生宝鉴》“除寒门”中,除论述辨治寒病有“上焦寒”“下焦寒”之别,还分别论述了气分寒证和血分寒证,而且提出了相应的方药。(1)三焦热证

①结合病位,分三焦论治

罗天益总结上焦热证的主要表现:积热烦躁,多渴,面热唇焦,咽燥舌肿,喉闭,目赤,鼻衄,领颊结硬,口舌生疮,谵语狂妄,肠胃燥涩,便溺闭结,睡卧不安。提出治疗上焦热证时用凉膈散,并提出“一切风壅,皆治之”。凉膈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泻火通便,清上泄下,主治中、上二焦邪郁生热之证。上焦热盛,导致脏腑积热,聚于胸膈,热伤津液,则口渴,唇焦,咽燥;火性炎上,则面红耳赤,口舌生疮,咽痛,鼻衄;火热内扰心神,则见睡卧不安,甚则谵语狂躁;燥热内结,而有便秘尿赤。上焦无形火热炽盛,中焦燥热内结,如单清上则中焦燥热难去,单泻下则上焦邪热不解。罗天益选用凉膈散,用意在于清泄兼施,方能切中病情。由此可以看出,罗天益所言上焦热证,主要指头面热盛所致病证。而因上焦热盛,热扰神明,热毒壅盛、肺热下传大肠、肠结便秘等也归于此。同时,上焦热还包括胸中郁热、肺热壅盛、热迫血行,所导致的咳嗽、吐血、鼻衄、下血、血淋等证,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龙脑鸡苏丸[柴胡、木通、阿胶、蒲黄、人参、麦门冬、黄芪、鸡苏净叶(即龙脑薄荷)、甘草、生干地黄]主治。心肺积热风壅,上攻头目昏痛,肢节烦疼,口苦唇焦,咽喉肿痛,小便赤涩,大便秘滞等证,用洗心散(药用白术、麻黄、当归、荆芥、芍药、甘草、大黄)主治。

中焦热,主要包括中焦脾胃热盛,燥热内结,其中有胃中实热的调胃承气汤证,脾热目黄的泻脾散证;其他一切热毒、食毒、酒毒、药毒等证,用贯众散(黄连、贯众、甘草、骆驼蓬)主治。

下焦热,包括痞满燥实俱全导致腑实不通的大承气汤证,心火偏旺、肾水不足所致的心肾不交证,则治以三才封髓丹交通心肾,泻火坚阴。罗天益的三焦寒热辨证,与后世温病学家所主张的三焦辨证不同。温病之下焦病证,主要为温热之邪久羁中焦,阳明燥热劫伤下焦阴液所致。因乙癸同源,肝肾受灼,故多为肝肾阴伤之证。罗天益的下焦辨证,除阳明热盛的表现外,还包括心肾不交的心火偏旺或肾水不足之证。从这点来说,罗天益的三焦寒热辨证,为后世温病学家三焦辨证理论的提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思路。

②结合病情,分气分与血分论治

罗天益强调三焦热证治疗应分上中下三焦之不同,又指出当根据病情深浅,从气分和血分两方面进行辨证。

三焦气分热证的主要表现有:一切肌骨蒸热,积热;或寒热往来,及伤寒发热不解;或不经发汗传受,表里俱热,口干烦渴;或表热入里,下证未全,下后热未除,及汗后余热劳复等,以柴胡饮子治疗,方以邪入半表半里之柴胡汤为主,加泻热通便之大黄,同时配合敛阴滋液之当归、白芍,防止泻下伤阴。另一气分热盛证,为清热生津之白虎汤证,其表现为伤寒大汗出后表证已解,心胸烦热,渴欲饮水;及吐或下后七八日,邪毒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