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安50年临证精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8 23:30:19

点击下载

作者:王静安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王静安50年临证精要

王静安50年临证精要试读:

前言

自古以来,以重庆为中心所辖地区称为“巴”,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地区称为“蜀”,合称“巴蜀”或“西蜀”。隋代卢思道曾云:“西蜀称天府,由来擅沃饶。”巴蜀大地,不仅山川雄险幽秀,江河蜿蜒回绕,物产丰富独特,而且文化灿烂悠久,民风淳朴安适,贤才汇聚如云。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曾谓:“文宗自古出西蜀。”“天府”巴蜀,不仅孕育出了大批横贯古今、闪耀历史星空的大文豪,如汉之司马相如、扬雄,宋之“三苏”等,也让“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杜甫等恋栈不舍。

更令人惊叹者,巴山蜀水,不仅群贤毕集,复名医辈出,代有传人。早在《山海经》中已有“神医”巫彭、巫咸,其后,汉之涪翁、郭玉,唐之昝殷、杜光庭,宋之唐慎微、史崧,清之唐宗海、张骥、曾懿等,举不胜举。尤其在近现代,名噪一时的中医学家,如沈绍九、郑钦安、萧龙友、蒲辅周、冉雪峰、熊寥笙、李重人、任应秋、杜自明、李斯炽、吴棹仙等,均出自川渝巴蜀。如此众多出类拔萃的中医前辈名宿,其医德、医术、医学著述、临床经验、学术思想及治学方法,都是生长、开放在巴蜀这块大地上的瑰丽奇葩,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增添了光辉篇章,是一份十分值得珍惜、借鉴和弘扬的、独具特色的宝贵民族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自古巴蜀出名医”,何也?

首先,巴蜀“君王众庶”历来重视国学。巴蜀地区历史文化厚重,广汉三星堆、成都金沙遗址等,不断有考古学新发现揭示着本地文化的悠久。西汉之文翁教化为巴蜀带来了中原的儒道文化,使巴蜀文化渐渐融入了中华文化之中。而汉之司马相如、扬雄之文风,又深深体现着巴蜀文化的独特性。巴蜀人看重国学,文风颇盛,即使在清末民国之初,传统文化横遭蹂躏时,巴蜀仍能以“国学”之名将其保留。另外,蜀人喜爱易学,宋朝理学家程颐就说“易学在蜀”,体现出易学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特征。“医易同源”,易学在巴蜀的盛行,使巴蜀中医尤易畅晓医理并发挥之。就这样,巴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巴蜀中医营造了一块沃土,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濡养。

其次,巴蜀地区中医药资源得天独厚。四川素有“中药之库”的美称。仅药用植物就有5000余种,中药材蕴藏量、道地药材种类、重点药材数量等,均居全国第一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巴蜀中医就有了充足的“利器”,药物信手拈来,临床疗效卓著,医名自然远扬。

最后,巴蜀名山大川众多,风光旖旎,道学兴盛,道教流派颇多,“仙气”氤氲。鲁迅先生曾谓“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道学、道教与中华文化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与中医学更具“血肉联系”。于道而言,史有“十道九医”之说;于中医而言,中医“至道”中有很大部分内容直接源于道,不少名医精通道学,或身为道教中人,典型者如晋代葛洪及唐代孙思邈。巴蜀地区,道缘尤深。且不说汉成帝时,成都严君平著《老子注》和《道德真经指归》,使道家学说系统化,对道学发展影响深远。仅就道教名山而言,“蜀国多仙山”,如四川大邑县鹤鸣山为“道教祖庭”,东汉张道陵于此倡“正一盟威之道”,标志着道教的形成;青城山为道教“第五洞天”,至今前山数十座道教宫观完好保留;峨眉山为道教“第七洞天”,今仍保留有诸多道教建筑。四川这种极为浓厚的道学氛围,洵为名医成长之深厚底蕴。

自古巴蜀出名医,后人本应承继其学,发扬光大。然而,即使距今尚近的现代巴蜀名医,其学术经验的发掘整理现状堪忧。有的名医经验濒于失传;有的以前虽然发表、出版过,但如今难觅其踪;间或有一些得以整理问世,也多由名医门人弟子完成,呈散在性,难保其全面、系统、完善。如现代已故巴蜀名医中,成都李斯炽、重庆熊寥笙、达县龚益斋、大邑叶心清、内江黄济川、三台宋鹭冰等,这些医家,虽有个人专著行世,但一直缺乏一套丛书将其学验进行系统汇总与整理。

此外,现有的名医经验整理专著,多将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分册出版,较少赅于一书,全面反映名医的学术特点。而有些名医在生前喜手录医悟、医论与医方、医案,因未得出版,遂留赠门人弟子,几经辗转,终濒临失传。如20多年前去世的名医彭宪彰,虽有《叶氏医案存真疏注》一书于1984年出版,但此书仅为几万字的注解性专著,只反映了彭老在温病学方面的学术成就。而他利用业余时间,手录的大量临床验案,至今未得到全面发掘整理,近于湮没无闻,遑论出版面世。痛夫!这些乃巴蜀杏林的巨大损失!

吾从小跟名师学中医,于20世纪60年代末参加医疗卫生工作,70年代在成都中医学院毕业留校从事医、教、研工作至今。在此期间,与许多现代巴蜀名医熟识,常受其耳提面命和谆谆教诲。几十年来,深感老前辈们理用俱佳,心法独到,临床卓有良效,遗留资料内容丰富多彩,具有颇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若不善加搜集整理,汇总出版,则有绝薪之危。有鉴于此,我们早冀系统搜集整理出版一套现代已故巴蜀名医丛书,这也是巴蜀乃至全国中医界盼望已久的大事。适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亦有此意愿,不谋而合,颇为相惜。此套丛书的出版幸蒙年逾九旬的巴蜀中医泰斗李克光教授垂青、担纲主审,并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重庆市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等的政策支撑,以及重庆金阳等企业的资金支持。尚得到不少名医之后或其门生弟子主动提供文献资料和相关素材之鼎力相助,更因成功申报为四川省社科课题而顺利完成了已故巴蜀现代名医存世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工作。对此,实感幸甚,诚拜致谢!

恰逢由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15个部委主办的“第五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在成都隆重召开及成都中医药大学60年华诞之际,双喜临门,盛事“重庆”,愿以是书为贺,昭显巴蜀中医名家近年来的成果,尤可贻飨同道,不亦快哉!

丛书付梓之际,抚稿窃思,前辈心法得传,于弘扬国医,不无小益,理当欣喜;然仍多名医无继,徒呼奈何!若是丛书克竟告慰先贤,启示后学之功,则多年伏案之苦,亦何如也!

纸牍有尽,余绪不绝,胪陈管见,谨作是叙!并拟小诗以纪之:

巴蜀医名千载扬,济羸获安久擅长;

川渝杏林高翥日,岐黄仁术更辉煌。丛书主编 马烈光2016年8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自序

余自幼受岐黄之术熏陶,立志习医,启蒙于蜀中名医“济安堂”廖有庚老师门下;旋师从于儿科专家谢铨镕老师,潜心研习儿科。为深究中医学之堂奥,系统学习中医学之经典,复受业于曾彦适、蒲湘澄诸名师,遍研疑难重症、针灸推拿乃至膏丹丸散炮制之术,历六七十年之研习与实践,尤擅儿科及时病并疑难重症,时有所得。

余曾合著有《静安慈幼心书》,然常自感于是书专论儿科,不免有挂一漏万之憾。今在有关部门的鼓励与关怀之下,于百忙之中,集余数十载临证之经验,并将本人已在全国及省、市学术交流会上发表过的一些论文,加以增删,列为本书中的某些篇目而撰成《王静安临证精要》一书。

余每自忖:为医之道,在于济世活人,医德为先;著书之道,在于继承发扬,予人裨益。古人孙思邈有云:“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有鉴于此,故本书着重于临证之辨治,理法方药之本源,复参以现代医学之观点,分清主次,力求做到案例翔实,内容简要,处方精炼,讲求实效,早起病人于沉疴,急拯患者于苦海,此即为余之心愿也。

余年逾古稀,医事冗繁,兼之俗务缠身,暇日无多,故成书仓促,失误在所难免,敬希各界同道及读者诸君不吝赐教为感。王静安2004年初春于成都内容提要

王静安(1922—2007),四川成都人,9岁开始学医,先后师从廖里癸、谢铨镕、李辉儒等12位蜀中名中医,医道精湛,医德高尚。对疑难杂症诊治颇有建树,尤擅诊治儿科疾病,疗效卓著,被誉为“王小儿”。

本书作为《巴蜀名医遗珍系列丛书》之一,真实记录了王老半个多世纪诊治疑难杂症及小儿疾病的宝贵临证经验。全书着重临证辨治,讲求实效,内容简要,案例翔实,处方精炼,尤其是对小儿疾病,王老披露了许多稀世良方,充分展示王老在临床诊疗中的过人之处、精要所在。王静安(左二)与弟子合影上篇50年临床心悟一、济世活人,医德为首

为医者,必须勤奋谦恭,深入实际,讲求实效,力戒空谈,如是方能取信于病家。

然虽有活人之术,而无慈人之心,亦不能得到病家尊重;即使有一点名气,万不可盛气凌人,让人敬而远之。小儿科古称“哑科”,尤需耐心,当不厌其烦,躬听病儿家属述病。对患者当不分贵贱,应一视同仁。贫者慈之,扶之助之;遇远道而来者,若经济拮据,无处吃住,应慷慨解囊,或给钱粮或请同餐,如是病家信赖之感油生。拒人于千里之外者,切忌,切忌。

敲诈病人,向病家索取钱物乃为医之大忌。大夫者,使病者愈,危者安也。治人济世此系天职,切不可以此为本,坑人吃人。10年以前一肾病综合征小儿,多方求治不效,经我手而愈。病家千恩万谢,甚下跪请收厚礼重金,我领其意而拒其钱。病者一家,因病求医,走南闯北,耗尽精力财力,况且收入菲薄,岂能良心泯灭落井下石哉!二、辨证有法,八纲为常

辨证论治乃中医之精华所在,为其他医学不可比拟。然辨证之法有八纲、脏腑、气血津液、卫气营血诸法,吾用之临床,以八纲及其他,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概括病之属性、部位和病邪之深浅。阴虚可分为阴血虚、阴津不足、阴精损耗;阳虚可分为阳气虚、脾阳不振、肾阳虚;寒者可分为表寒和里寒、风寒、寒湿、阳虚生寒等;热可分为外热如风热、热毒、湿热,内热如虚热、肺热、胃热、肝热、胆热等;虚者可分为脏腑气血不足、阴阳不足;实者可分为邪实、腑实等。因此,验之临床无论成人与小儿,我总结得到的是阳热表实居多,尤以小儿为甚;用药则祛邪多于扶正,或扶正与祛邪并用。当然成人的慢性病、疑难症则更要考虑其虚实方面。三、临床有别,切中要点

小儿不同于成人,其发病容易,转变迅速,病理上又“易寒易热”“易虚易实”,但生理上又脏气清灵,易趋康复。故而小儿用药宜准、切、精、捷。认准病机,切中要点,精选方药,快捷服药,病有变化即当随证变方,随拨随应之。成人则病情复杂,疑难重症还得对所考虑的病机作诊断性治疗;而且成人常对药物反应不太敏感,故一般三至五日不变方,虽病势进退微妙,若服药后无不适,病情逐渐向愈,就不可操之过急,忙于变换方药,而当乘胜追击,直到全胜。四、临证诊治,主次分清

临床诊病,非如教科书所言,病症典型相见;往往寒热错杂、虚实交结,尤其是成人内科。而对复杂的病情,孰者为急,孰者为缓,孰者当先治之,定要心中有数。譬如,一个发热、咳嗽并腹泻的病人,当以宣肺解表为先,外感去后再健脾止泻;若发热恶寒与咳嗽并重,当先疏风解表与宣肺止咳并举;若阴虚夹湿热者,须养阴与除湿热同施,应选择养阴不碍湿、除湿不伤阴之药配伍;若以疼痛为主症的患者兼有中等发热,当先解除主症为急,即先活血行气止痛,再退热;再者慢性病、疑难病多从虚寒考虑;小儿慢性病或急性病后期,万不可忘记顾护脾胃……如此心中有数,临证不乱,就能很快抓住主要矛盾,找准病机,便于选择方药。五、精选方药,切中病机

有人认为,中医在药不在医,说明方药得当,与病情之转化有直接而明显的关系,古人说“用药如用兵”即是此意。

成方古方是前人经验之积累,但今人学之,当师古而不拘于古。吾常据切身之体验,灵活使用古方,或制新方,或变化使用,取其精华而补其不足,如是方成个人之长。

如自制新方止呕和胃饮治外感呕吐,荷叶茅仙汤治小儿鼻衄,痹证外洗方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止痛,吹口丹治疗口腔糜烂,还有小儿疝气温经消液汤、退高热方、平喘方各有所司。变通使用的如加味白头翁汤,原方加泥鳅串、马蹄草、马齿苋、熟大黄疗效更佳;加味胃苓汤,原方加腹皮、白蔻、苏梗、豆卷治脾湿腹泻;还有三妙加味汤治痹证、白薇散治淋证(八正散变方)等等,都比一般用方效果优越或提前显效,使病家少受病贼戕害。六、熟悉药性,调拨自如

中医认为,理、法、方、药乃辨证论治之精髓。药可组方,方体现法,依法据理。药之不当,方不对证,势必“有法不依”,有“理”不讲,必然用之不效。一草一药如一兵一卒,必须熟悉其性味、归经、升降浮沉、开合补泻、大毒、小毒以及炮制后的药效等。只有对药了如指掌,才能“用兵如神”,并总结出独特的用药经验。

1.单味药的使用

常人爱用甘草之平性甘味,调和诸药,余不喜之。因甘草矫味不起其他治疗作用,反有碍湿满中之弊。小儿脾胃薄弱,脾喜燥而恶湿,湿邪中阻易影响脾胃受纳与运化。但炙甘草汤中,甘草补益心气;芍药甘草汤中,两药相配缓急止痛,甘草又不可不用。

健脾不常用泡参、黄芪、白术,因其补而偏壅,常代之以鸡内金、白蔻、炒怀山、炒麦芽、炒谷芽等醒脾益气。

小儿阴虚烦渴少用沙参、麦冬、玄参之属,而常代之以水苇根、花粉、石斛、知母之属。

小儿咳嗽不用杏仁,即使是麻杏石甘汤、杏苏散等经方中都有杏仁亦不用,因杏仁苦降易损伤小儿元气,故而不用。

2.两味药组合

①黄连与白蔻:黄连燥脾除湿,泻心除痞;白蔻温中化湿,理气健脾。两者同用可除胃肠恶疾,防癌瘤。主防治胃肠恶疾。

②郁金与姜黄:均可破血行气,祛瘀止痛,利胆退黄,因此可治疗各种气滞血瘀之胀痛、疼痛而兼湿热者,如胁痛、痹痛、湿热阻滞中焦之脘腹胀痛,以及肾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③檀香与沉香:均属脾胃肝经用药,能行气止痛,温中散寒开胃,可用于中焦虚寒之胃痛、腹痛以及胁痛。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广香、白蔻、玄胡、丹参等同用效果较好。

④木通与连翘:两者可清心泻火除烦,利尿泄热,常用于小儿脾胃心经有热之睡卧不安,烦躁啼哭。若湿热重加黄连。

3.一味配他味

桑叶解风热表邪,清泄肺热。桑叶加米汤同煎,可治自汗、盗汗,但服后可出现肛门黏涎;桑叶、米汤加百合,治疗阴虚肺燥,养阴而不伤胃;桑叶、米汤、百合再加饴糖、蜂糖和少许冰糖,长期服用可治肺痨虚损。

4.炮制前后

荆芥性平,一般用于发汗,疏风解表。荆芥炭则可止血,常用治鼻衄、血尿。

谷芽、麦芽消食健胃,炒麦芽、炒谷芽侧重于消食导滞,麦芽单用还有舒肝、除胀之功。

大黄酒炒后可减轻泻下通腑的作用。七、随证一得,妙手回春

1.小儿贫血

3年前余在灌县消夏时,一县委干部带一病员杨某,女性,12岁,来余所求治。患者反复头昏、耳鸣、乏力、心悸半年,加重半月,经服硫酸亚铁丸等西药,又在某医院服中药归脾汤、参苓白术散、八珍汤等,症状无明显改善。近半月症状有加重,精力不集中,成绩明显下降,全家忧虑不安。吾视其身材瘦高,双目无神,面无华泽,下眼浮肿青暗。自诉经常头昏乏力、心悸耳鸣、心烦少寐、食少纳呆、大便时溏,近日食欲不振。查脉细,舌体瘦小、质淡、苔白腻。

吾思之,患儿虽有心脾不足、血不养心的临床表现,但贫血一症不可忘乎肝肾,耳鸣心烦、形瘦舌小是其见症。肾主骨生髓,化生精血,肝肾同源。前医仅从补益心脾、健脾益气、气血双补为主,且多滋腻之品,不利气血化生,并忽略了气血同源、肝肾在化生精血方面的作用,所以疗效不够满意。故从肝脾心肾论治,并佐以活血化瘀通络之品,刺激骨髓造血,常取得满意的疗效。

黄芪30g 当归30g 白芍15g 枸杞30g 苁蓉15g 桑椹15g 破故纸15g 丹参30g 川芎9g 红花6g 安桂6g 大枣15g 炙甘草9g 炒怀山30g 炒谷芽30g 炒麦芽30g 白蔻6g

方中以黄芪、当归、白芍、川芎益气养血;枸杞、苁蓉、桑椹、破故纸补肝肾之虚,化生精血;丹参、红花、安桂活血化瘀通络;炙甘草、大枣养心安神;炒怀山、炒谷芽、炒麦芽、白蔻醒脾开胃,促进脾胃运化功能,益气血生化之源。如此上方变化,治疗月余后,服药20余剂,诸症好转。继以胃苓汤加减而治,健脾利湿醒中。7剂后,诸症消失,而告痊愈。

2.小儿睾丸鞘膜积液

睾丸鞘膜积液属于中医“疝气”范畴。吾40余年前初遇这种病儿,认为是小儿气血未旺,气虚下陷,不能收摄所致,常采用补中益气之品,但疗效不理想。本病一般发病较急,常因啼哭、咳嗽、便秘引起或加重,而找不到任何中气不足的见症,所以疗效不佳。后经多方考虑,有的疝气肠管落入阴囊,又从肺热下移大肠论治,故用黄连解毒汤加柴胡、升麻等,但有的效果仍不理想。如此经历了20余年,后又以该病发生的部位,联系经络学说中厥阴肝经入阴毛、绕阴部,少阳胆经出少腹两侧,经外阴毛际而受到启发,结合临床积液处多发凉,且婴幼儿多穿开裆裤,或尿湿外阴,容易引起外阴受凉,因而从肝经风寒、寒气阻滞经络着手,自制疝气温经消液汤,以温经散寒,暖肝行气,佐以利尿渗湿。

吴茱萸5g 炒小茴10g 金铃炭15g 天台乌9g 广香6g 青皮3g 陈皮3g 炒香附15g 泽泻9g 前仁15g 木通10g 安桂3g

此外,用陈皮10g,陈艾30g,石菖蒲30g,小茴30g,吴茱萸20g,水煎半小时,然后用药水浸洗患处,连续使用,即可痊愈,使无数患儿免遭手术之苦。因效果显著,求治者不绝。

3.小儿头发不生或生长缓慢及小儿齿迟(1)头发稀少

当归10g 苁蓉10g 熟地10g 白芍10g 川红花10g 炒山药20g 白蔻6g

此外,用大枫子30g,蛇床子30g,石菖蒲30g,陈艾20g,川椒10g,苦参30g,煎1小时以上,浓汁外洗。亦可适当涂搽生发油。(2)齿迟验方

以髓填髓,补肾养精。

怀山30g 黄精30g 白蔻30g 补骨脂30g

猪骨30g,牛骨30g,鸡骨30g,炖三骨汤待用。

共研细末,以蜜为丸,每丸6g。以三骨汤送服,每次1丸,日服3次。

4.小儿眨眼

中医认为五脏之精气皆上注于目,同时肝开窍于目,肝主风主动。吾之所见眨眼多与肝和肺胃经脉有关,风热夹湿多见。法宜清肝明目,燥湿息风。以自制清肝汤治之。

菊花10g 银花15g 刺力30g 龙胆草15g 金钱草30g 蝉蜕15~30g 荆芥花9g 钩藤10g 黄连3g 陈皮3g 竹茹10g 石斛10g

方中菊花、银花、刺蒺藜、龙胆草、金钱草清肝明目,为方中主药;蝉蜕、荆芥花、钩藤息风制动止痒;黄连、陈皮、竹茹清肺润燥;石斛养胃阴,以防龙胆草、黄连苦寒伤胃阴。如此数年间,治愈眨眼者数以百计。

5.小儿夜啼

小儿夜啼亦称哭啼,指白天安静,入夜而啼,或每夜定时而哭,甚则通宵达旦,以1岁之内乳婴常见。本病应与生理性和护理不当引起的啼哭鉴别。如《育婴家秘》指出:“小儿啼哭,非饥非渴,非痒非痛。心诚求之,渴则饮之,饥则哺之,痛则摩之,痒则抓之,其哭止者,中其意也。如哭不止,当以意度。”性情执拗,所欲不遂而哭者称之拗哭,不属病态。此外常须与其他病证引起的夜间啼哭区别之。

夜啼为儿科所常见,其病因一般归为脾寒、心热、阴血不足,如《小儿药证直诀》云:“脾脏冷而痛也,当与温中药。”《丹溪心法》说:“小儿夜啼,此是邪热乘心。”万全归纳为惊啼、热烦啼、腹痛啼、神不安啼。

吾认为夜啼之因有五:一因热,心热神不安,睡不静,或风热郁于肺部,鼻阻头热;二因寒,寒邪主于少腹,绕阴器疝寒而痛;三因食,食积中脘,“胃不和则卧不安”;四因虫,腹痛扰乱气血;五因肝风,心气怯弱,目见异物,耳闻异声,心神不安而哭。然而五因之中,以邪热所致为常见,其他可仿疝气、感冒、积滞、虫证、肝风分别论治。

邪气扰心者,夜间啼哭,睡喜仰卧,闻噪声及灯光益盛,烦躁不安,口中气热,手腹俱热,小便短涩,面赤唇红,脉数有力,指纹青紫。其要点是夜间啼哭,心烦仰卧,面赤唇红。治以清心导赤,以清心导赤汤为主方加减。

竹叶9g 木通9g 连翘心9g 水灯芯3g 钩藤9g 蝉蜕10g 白薇15g 神曲9g 炒谷芽15g 炒麦芽15g黄 连1.5g

若见呕吐,加陈皮3g,姜汁竹茹6g,苏梗3g,藿香3g;吐甚者,加炙旋覆花9g,代赭石15g,吴茱萸3g,黄芩3g,白蔻3g。中篇33种疑难病症证治精要一、发热

发热是指以体温异常升高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许多急、慢性疾病都可以出现发热,尤以儿科临证中最为常见。正如医家王肯堂所说:“小儿之病,惟热居多,凡病鲜有不发热者。”金元四大家之一朱震亨也说:“小儿有病皆热。”

中医学对发热的认识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对发热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提出了精辟的论述。《素问·玉机真藏论》云:“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素问·脉要精微论》云:“风成为寒热。”《素问·热论》又提出:“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输于脏者,故可汗而已。”《素问·生气通天论》谓:“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汉代医家张仲景根据上述理论,以六经辨证为纲,创制麻黄汤、桂枝汤、白虎汤等治疗发热,至今仍有疗效。清代医家叶天士《温热论》根据温病发热的特点,提出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温病传变规律。吴鞠通《温病条辨》也说:“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叶天士说:“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犹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在表初用辛凉轻剂,夹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夹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我在学习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认为小儿“纯阳之体……六气袭人,气血皆在为热”。小儿又为“稚阴之体,感邪最易伤阴。”同时其五脏六腑全而未充,肌表疏松,肺脏脆弱,肺卫最易遭受邪侵。小儿发热因上述生理病理原因,故大多符合温病的病机特点,辨证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纲较为切合临床实际。临床要点:

1.小儿发热以外感最为多见

小儿肺脏娇嫩,腠理疏松,故而最易感受四时六淫邪气;又因小儿患病,有易化热、易伤阴的特点,故小儿外感邪气时大都产生发热。

2.小儿低热

一般指体温波动于37.5℃~38.5℃之间,病程较长。多因失治、误治转为内伤所致。正如蒲辅周先生说:“外感发热病治疗失当、将息失宜或体质素虚,往往导致低热。此乃小儿脏腑不充,治疗不当则损伤卫气,引邪深入,羁留于脏腑,或伤阴耗气,阴不制阳而产生低热。”

3.外感发热治疗上以“气分”阶段最为关键

小儿“阳常有余”,受邪后化热最速,在卫分时间十分短暂,常常“卫分”症状未出则已化热入里,“气分”高热症状已见,且停留时间相对较长。气分高热阶段,邪热炽盛,最易伤阴,内传营血,故应抓紧治疗时机。此时正气未衰,若能迅速驱邪退热,则阴液得存,邪从气解,不传于内,机体可望迅速恢复正常,所以“气分”阶段的治疗最为关键。

4.自始自终生津之品不可忘,切勿妄用苦寒泻下之品

吴鞠通说:“小儿之火,惟壮火可减。若少火则所以赖生者,何以恣用苦寒以消哉?”小儿发热传变最速,往往卫、气、营、血各阶段相互穿插,故应随证应变,并须时刻记住《内经》“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以及温病学家“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明训。热为阳邪,传变迅速,易伤阴液,阴液一伤,则水不制火,往往邪火更炽,危及生命。用药方面,生津之品无论有无伤阴症状均需应用,或清热之品中加入生津之品。正如吴鞠通所谓“存阴退热为第一要法”“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5.外感发热以气分为中心,治以辛寒清气与少许苦寒降火并举

我根据《伤寒论》白虎汤和《温病条辨》青蒿鳖甲汤,化裁而成自拟清宣导滞汤,此为治疗外感发热的基础方。

生石膏15~60g 白薇30g 青蒿15~30g 花粉9~15g 桑叶10g 赤芍6~9g 柴胡6~9g 荆芥9g 黄连3~6g 山楂9~15g 神曲9~15g 槟榔6~9g 板蓝根15~30g

方中石膏为清阳明胃腑实热之圣药,无论内伤、外感用之皆效,其他脏腑有实热者用之亦效,故有“温病之实热,非石膏莫解”之说。张锡纯谓:“石膏原不苦凉……因石膏生用能使寒温之热有出路也。”石膏生用,性能发汗,其热可由汗而解,即使服后无汗出亦可宣通内蕴之热,由腠理毛孔息息达出。正因为石膏味辛甘,性寒,有清热与解肌两种作用,其退热之力甚佳,故本方以石膏为君药,必重用,用生品。配青蒿、白薇,使本方退热之力更强。青蒿、白薇无论外感、内伤发热均可用之。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这两味药有抗病毒、抑制各种细菌生长的作用。桑叶质轻宣肺达卫,使邪从卫分而解。板蓝根、黄连清热解毒,赤芍凉营泻热清心,以杜绝邪犯心主之势,起到先安未受邪之地、拒邪于门外的作用。用花粉,意在“刻刻顾其津液矣”。方中妙用柴胡、荆芥发散外邪。经云:“火郁发之。”所以治疗外感高热,非给邪以出路不可。柴胡古有“耗劫肝阴”之说,但我认为本药用在清热方之中,不仅不劫肝阴,因其能散发郁热引邪外出,反能增强其退热作用。切勿囿于柴胡劫肝阴之说,而于实热郁火之证不敢使用本药。经云:“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柴胡、荆芥助石膏散发邪热,透邪外出,前贤明训:“温病最怕卫气郁闭,热不得越里,气必郁结,郁则大气不行,升降不灵,热遏胸中,必犯君主,祛邪不得出路,是谓关门杀贼,其五脏六腑无地不受蹂躏。”故本方柴胡、荆芥不是可用可不用,而是势在必用。荆芥辛凉,有发汗作用。关于发汗古有“汗多伤阴”之警训,许多医生在治疗温病时发汗的运用颇多忧虑,或受现代医学观点的影响,一遇发热即大剂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对发汗多为忽视。我认为温病重视养阴,并非蒙汗,相反应令热达腠开,邪随汗出,为退热而存阴的一大法则。同时治疗热病也决非一味清法所能奏效,若当汗不汗是极为不妥的。本方用荆芥正是取其微辛发汗之力,使邪得以透解。山楂、神曲、槟榔消积导滞,小儿脏腑较弱,一旦感邪则脾胃枢机随即受牵,运转不利,饮食积滞,蕴而助热,使热缠绵难退,故消积导滞健脾之品不可不用。(一)外感发热

症见发热,鼻塞流涕,或咳嗽,咽红,汗出或无汗,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选方:清宣导滞汤。

随证加减:(1)夹湿浊者:症见苔黄厚腻。黄连加至10g,另加木通10g,滑石15~30g,清热利湿。(2)引动肝风者:症见双目凝视,四肢抽搐。加羚羊角15g,钩藤15~30g,蝉蜕9~15g,以平肝息风。(3)热入营分者:症见舌红绛,斑疹隐隐。加丹皮10g,玄参10~15g,生地10~15g,麦冬10~15g,清营凉血。(4)鼻衄者:加荷叶30g,白茅根30g,焦栀10g,清热止血。(5)高热持续不退或苔黄厚腻久不消者,或有热甚生风趋势者,可配紫雪丹或牛黄解毒片。服药时间以晚上19~21时效果最佳。紫雪丹服法:2岁以下患儿分2次服,即19时服半支,21时服半支;2岁以上者20时服1支,均用凉开水送服。

配用自制验方清凉丹(芦荟、连翘、栀子、寒水石、龙胆草、石膏、黄连等),清热解毒作用更强,对高烧惊厥、头痛头昏、咽喉红肿、口干、溲赤、便秘诸症,治疗效果相当显著。服法同紫雪丹。(6)伤阴者:舌光亮或少苔。加玄参10g,麦冬10g,石斛15g。(7)外感预防:可佩戴中药防感药袋(草果、苏叶、川芎、白芷、大青叶等),芳香避秽,固卫实表。【案例】(1)曾某,男,4岁。初诊:1987年4月3日

患儿发烧3天,体温高时达39.6℃,于市某医院注射、服药治疗无效。现仍发热,持续不解,纳差,腮红,唇红,喜饮,两便正常。舌质红,苔厚黄;脉浮数。

处方:

柴胡10g 桑叶10g 滑石30g 连翘10g 荆芥9g黄 连9g 石膏30g 栀子10g 槟榔9g 黄芩10g 木通10g 青蒿30g 山楂15g 神曲15g 1剂

忌油另加牛黄解毒片1包,按说明服用。

复诊:4月9日。服上方后热退,仍纳差,再服药调理。后随访时已痊愈。(2)陈某,男,1岁。初诊:1988年10月

患儿发烧4天,经用西药治疗仍有反复,现发热达38℃,面赤,四肢冷,纳差,小便黄,未解大便。舌红苔少,指纹色紫达气关。

处方:

荆芥9g 柴胡9g 黄连10g 栀子9g 石膏30g 黄芩10g 槟榔9g 连翘10g 赤芍9g 青蒿30g 板蓝根30g 苇根30g 桑叶9g 天花粉15g 山楂15g 神曲15g 1剂

另加紫雪丹1支,晚上20、21、22时分3次服。中药煎剂日服5~6次。一剂热退不再反复而痊愈。(二)小儿低热

小儿低热一般是指体温波动于37.5℃~38℃之间,病程较长。基础方如下:

白薇15~30g 青蒿9~18g 丹皮3~9g 草果3~9g 知母6~12g 天花粉10~15g 桑叶10~15g 银柴胡10~15g 槟榔3~9g 苍术3~6g

随证加减:(1)伤阴者:苔少或无苔。去苍术,加麦冬15g,沙参15g。(2)气阴两亏者:少气懒言,舌淡苔少或无苔。加太子参30g,麦冬15g。(3)夹食者:纳呆,腹胀,苔白厚腻。加神曲10g,山楂10g,草果10g,黄芩10g。(4)夹湿者:见头身重,日晡潮热,口渴不喜饮,舌苔厚腻。去知母、天花粉,加黄连10g,栀子10g,车前草30g。(5)素体阴虚者:去苍术、柴胡,加麦冬15~30g,沙参15~30g,百合15~30g。

低热基础方乃取《温病条辨》青蒿鳖甲汤之意化裁而来。方中白薇清热凉血退热,凡天行热病后,余热未清及温疟杂证,久而不解或温热病邪入血分者,历代医家均多选用。小儿低热多见于热病之后,且有数日不愈的特点,故用白薇正合病情。青蒿,《本草纲目》中说:“善清骨蒸劳热,虚热之圣药。”与白薇、丹皮、草果相配可代鳖甲之功。丹皮入血分,善搜血中之伏热。草果一味,辛辣芳香,功专入脾,盖脾为湿土之脏,喜燥恶湿,最忌阴柔之品。小儿低热,每多兼有脾失健运,救脾必用甘温苦辛,故草果最合脾脏之宜,使中阳得运,由中达外,逐邪外出。知母退虚热、滋化源,得花粉之助,共奏“存阴退热”之功。银柴胡引少阳之气,一则助青蒿、白薇、草果透邪外出,二则助草果、槟榔、苍术运脾导滞。桑叶祛风,开腠理,宣达肺气,有开门逐邪之意。诸药共行透热养阴、芳香醒脾之功。

设问:低热患儿,多在温病之后或过用刚剂伤阴而致,草果、苍术辛燥之品岂不更伤其阴?

答:小儿高热后阴伤,或饮食,或湿热,或素体阴伤,都责之脾失健运,若肆用阴柔,则有呆脾之弊,故应佐运脾之味。小儿低热邪伏阴分,混杂于气血之中,不能单以滋阴而闭门揖邪,亦不能纯用苦寒辛燥,油竭添薪更伤其阴,只能一面养阴,一面醒脾升阳透热,使正气伸张,邪气自退。

病后调理,吴鞠通说:“温病后,以养阴为主,饮食之坚硬浓厚者,不可骤进。兼有阳气素虚之体质,热病一退,既露旧亏,又不可因热养阴,而灭其阳火。故不管外感、内伤发热后,善后调理尤为重要。”

药物调理,注意以下几点:(1)健脾、升阳、滋阴并进。(2)不可骤补骤撤,需循序渐进。(3)药物配方切记张氏“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阴得阳助则生化无穷;反之,阳得阴助则源泉不竭”之明训。

饮食调理,注意以下几点:(1)不可骤然增加食量。《伤寒论》告诫:“饮食自倍,热则复燃。”(2)宜先清淡,后方厚腻。

热病之后,身体虚弱,急需营养,但脾胃尚未复元,故宜清淡调补,待脾胃恢复后再进厚味滋补之品。【案例】(1)余某,男,11岁。初诊:1986年4月7日

患者反复发热半月余。每天下午热甚,体温波动于37.6~38℃。服西药无效。就诊时见面色青黄,舌淡苔少,脉细数无力。

处方:

青蒿30g 白薇30g 知母15g 桑叶10g 花粉30g 槟榔10g 银柴胡15g 鳖甲30g 黄连10g 连翘10g 草果15g 炒谷芽30g 炒麦芽30g 2剂

复诊:4月10日。服上方后热退,现午后仍有烘热感,纳差,舌脉同上。

前方加香附15g,枳壳9g,青皮10g。再进2剂,体温完全正常,饮食增加。(2)郝某,女,8岁。初诊:1986年3月27日

反复发热7日。素有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现动则心悸,纳少,两便正常,舌淡苔少,脉数,时有早搏。

处方:

柴胡9g 连翘10g 黄芩10g 白薇30g 葛根30g 花粉15g 草果15g 槟榔10g 黄连10g 知母15g 青蒿30g 赤芍6g 栀子10g 神曲15g 枳壳10g 1剂

复诊:3月29日。服药后热退,仍心悸。上方去柴胡、葛根、枳壳,加沙参15g,麦冬15g,桑叶10g,白蔻9g,石斛15g。服2剂痊愈。二、咳嗽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可见于外感和内伤所致的多种急慢性病证,如感冒、伤食、肺炎、乳蛾、麻疹、风疹、烂喉痧等疾患中皆可出现咳嗽。(一)为什么会发生咳嗽《素问·咳论》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咳为气逆,嗽为有痰,内伤外感之因甚多,确不离乎肺脏为患也。”小儿时期在生理上肺常不足,肺气娇弱,卫外功能较差,加之寒温不能自调,在天气寒冷或气候突变的环境下,将息失慎,最易感邪。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侵犯肺经,影响肺气的肃降而引起咳嗽。另外,咳嗽与痰有密切关系,所以有“无痰不成嗽”的说法。痰的形成,或由于小儿体质因素,湿痰素盛;或系外邪侵入,肺气失宣,通调水道失职,水湿不化,聚而为痰;或因小儿脾胃薄弱,加之乳食不节,或过食辛热香燥炙煿食物,致脾失健运,水谷不能化生精微,反而酿成痰浊,上贮于肺,阻遏气道,使肺之清气不得宣畅而发为咳嗽。总之,小儿咳嗽,不论何种原因所致,皆和肺脏有密切关系,且与脾相关连。《幼幼集成》论咳嗽说:“大抵咳嗽属脾肺者居多,以肺主气,脾主痰,故也。其总病机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作咳。”(二)怎样治疗咳嗽

历代医家医著对咳嗽一证分类分型较多,也较繁杂。我认为,咳嗽以外感为主,内伤者少;咳嗽以热证为主,寒证兼见,可分为风邪束肺、痰热壅肺、湿热蕴肺、肺阴不足四大类型较为切合临床实际。

1.风邪束肺

为病之初起,多由外感风邪引起。因邪在表,多发热、恶寒等表证。症见干咳,渐见痰稀色白,喉痒声重,其偏寒者咽不红,常伴恶寒无汗,指纹青红,脉多浮紧;偏热者咽多充血,常伴有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质淡红,指纹红紫,脉浮数。邪从外来,当从表散,治法以宣肺解表为主,以自拟清宣宁嗽汤为主方加减治疗。

清宣宁嗽汤:

荆芥9g 炙麻绒9g 炙百部12g 炙旋覆花15g 炙白前根15g 苇根15~30g 橘络9g 黄连6~9g 山楂15g 神曲15g 枳壳9g 桔梗9g

方以炙麻绒、荆芥解表祛邪、宣肺止咳,为方中之冠,配以炙百部、炙旋覆花、炙白前根治疗咳嗽力量更专;用山楂、神曲、枳壳以消滞通腑,以增进纳食,使腑气通畅,六腑通则肺气亦降;小儿为纯阳之体,感受外邪易从热化,方中苇根、黄连以清热;橘络、桔梗相配,调理气机。以上诸药相配,共奏宣肺解表、化痰止咳之效。若小儿咳嗽偏于风寒者,用清宣宁嗽汤去黄连,加苏叶9~15g;偏于风热者,用清宣宁嗽汤加银花9~15g,黄芩9~12g。

2.痰热壅肺

本病病程稍长,多系外感风邪未从表解,化热炼痰,或病后余热未尽,痰热蕴肺。本证因邪由表及里,所以表证并不明显。症见咳嗽频频,咳痰稠黏而黄,或伴发热、口干、口臭,舌红苔黄,指纹青紫,脉滑数。治法以清肺化痰为主,用自拟清肺化痰汤治之。

方药:

荆芥9g 石膏15~30g 黄芩9g 瓜壳9~12g 法夏6g 炙百部12g 炙冬花15g 炙旋覆花15g 山楂15g 神曲15g 桔梗9g

3.湿热蕴肺

小儿体质湿热素盛,或因外邪侵入,肺气失宣,水湿不化,蕴而化热所致。症见咳嗽痰多,痰色黄稠,口出臭气,舌苔黄腻,指纹紫滞,脉滑数。治宜清化湿热,祛痰止咳。用自拟宣肺化湿汤治疗千余例,皆愈。

方药:

苇根15~30g 冬瓜仁30g 荆芥10g 黄连10~15g 炙百部12g 炙冬花15g 炙旋覆花15g 炒麦芽15g 炒谷芽15g 桔梗10g 滑石30g 木通10g 紫苏10g 炙麻绒10~15g

4.肺阴不足

多由素体阴虚,久咳伤肺,或热病后肺阴受损,或痰热蕴肺日久,或过食辛热香燥炙煿食物,久而停积成热,积热熏蒸,灼伤肺津所致。症状表现为阴虚肺燥之象,咳嗽痰少,午后夜间咳嗽加重,口干,咽喉干燥,素伴有低热,形体消瘦,颧红,舌苔薄少,质红少津,脉细数。治法以滋阴润肺为主。自拟滋阴润肺饮治疗。

方药:

沙参15~30g 麦冬9~15g 知母10g 天花粉10g 百合15g 炙百部12g 炙紫菀15g 炙杷叶15g 桔梗9g 山楂15g 神曲15g

随证加减:(1)痰多者:加蛇胆陈皮末,用温开水或蜂蜜水调服。(2)久咳不已者:用五匹草15g,青蛙草15g,肺经草15g,六月寒15g,兔耳风15g,枇杷叶15g。诸药用清水洗净,然后去水稍晾干后,放入锅内炒,水汽干后,加入蜂蜜30g,再炒3~5分钟,待药将蜂蜜吸收后,再与上药(滋阴润肺饮)煎熬5分钟即可。亦可与肺热、肺阴不足的主方和合使用。(3)咳甚呕吐者:加苏梗9g,竹茹12g。(4)咽喉红肿者:加银花15g,射干9g,腊梅花9g,胖大海10g,白薇30g。(5)鼻衄者:加白茅根30g,荷叶15g。(6)冷汗多者:加桑叶12g。(7)大便秘结者:加胖大海10g,或另包番泻叶3g泡水服,大便解后停服。(8)苔白腻、腹胀者:加厚朴9g,苍术9g,白蔻6g,木通10g。(9)口渴者:加天花粉15g。(10)手足心潮热者:加石斛10g,知母10g,桑叶10g。(11)鼻孔干红,肺有燥热者:加炙桑白皮15g。(12)久咳伤肺,肺气虚弱者:加太子参30g,百合30g,知母15g,天冬15g,麦冬15g。(13)久咳虚痨,咽干、舌红者:用尖贝粉30g,知母15g,天冬15g,麦冬15g,炙杷叶15g。熬膏频服。(14)若症见咽喉灼热、干痒疼痛者:属于急慢性咽喉炎或刺激性咳嗽者,可加服咽炎灵含服液(银花、梅花、胖大海、射干等),以清咽利喉,泻热解毒。(三)预防和护理咳嗽的要点(1)小儿咳嗽,以伏热感受温邪居多,故在小儿日常护理中,需着衣适宜,慎避风邪,免致外邪内入而致咳嗽。(2)饮食要有节制,宜少吃辛辣炙煿食物,生冷食物亦当节戒,肥甘厚味更不宜过度,免致内伤脾胃而生痰蕴热发嗽。(3)凡外感咳嗽,在热病过程中,外邪未解之前,均须忌食油腻荤腥和鸡蛋、鱼类,以免滞肺留邪,而致咳嗽缠绵难愈。咳嗽未愈之前,宜戒酸味食物和过咸食物,免致造成痰哮之后患。(4)患病期间应适当休息,多喝水,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煤气、尘烟、油烟等刺激。【案例】(1)胡某,女,4岁。初诊:1988年12月10日

患儿咳嗽阵作,已经两月,先后经某医院给予抗感冒、止咳等中西药治疗,症状未见减轻。患儿大便干燥、小便黄,午后颜面红,时流鼻血,舌质微红,苔白黄,脉数。证属痰热咳嗽,兼有鼻衄,故以清肺化痰汤加白茅根、荷叶治疗。

处方:

荆芥9g 炙麻绒9g 石膏30g 黄芩9g 瓜壳9g 法夏6g 炙百部12g 炙旋覆花15g 炙白前根15g 焦楂15g 神曲15g 桔梗9g 白茅根30g 荷叶15g 2剂

蛇胆陈皮末6支。

复诊:1988年12月13日。

咳嗽大减,夜间偶有阵咳,咯痰已爽,鼻衄已止。原方去白茅根、荷叶,续服2剂。

1988年12月16日随访,咳嗽已愈,药已停服。(2)周某,女,3岁。初诊:1989年1月17日

咳嗽时发时愈,已三月有余,近几日尤甚。曾经某医院检查诊断为“支气管肺炎”,治疗未效,又到某中草药医院服药月余,仍未见愈。患儿咳嗽,夜间尤甚,咳痰白稠,纳差,腹胀,口出秽气,大便正常,小便黄,苔黄白腻,脉数。证属湿热咳嗽无疑,用宣肺化湿汤治疗。

处方:

苇根30g 冬瓜仁30g 紫苏9g 黄连9g 炙百部12g 炙紫菀15g 炙旋覆花15g 炒麦芽30g 炒谷芽30g 桔梗9g 滑石30g 木通9g 炙麻绒12g 橘络15g(2剂)

复诊:1989年1月20日

咳嗽明显减轻,痰量亦少,纳食渐增,舌苔见退,原方续服两剂。

三诊:1989年1月24日

咳嗽消失,纳食尚未完全恢复,遂以健脾开胃以善后。(3)张某,男,1岁余。初诊:1988年11月6日

咳嗽一月多,多方医治,已服各种止咳药水十余瓶,未见减轻。患儿咳嗽痰少,午后夜间咳嗽加重,形体消瘦,咽红赤,纳食尚可。舌苔花剥,苔少;指纹红紫。诊为肺阴不足咳嗽。予以滋阴润肺饮加草药5种。

处方:

沙参15g 麦冬9g 知母9g 花粉15g 百合15g 炙百部12g 炙紫菀15g 炙杷叶15g 桔梗9g 山楂15g 神曲15g 五匹草15g 青蛙草15g 肺经草15g 六月寒15g 兔耳风15g(2剂)

11月15日随访:咳嗽已止,停药多日。【临证注意】

治疗咳嗽以辨证准确为第一要义。然小儿咳嗽,特别是咳嗽的寒热之偏,以其语言不能通,不能详述其痰的有无及颜色、质、量等,加之多有痰而不会吐出,临床上其他可供鉴别之要点也不明显,故较为难辨。因此,多年来我主要通过对咽喉局部的观察而定。对咽喉红肿者,即使舌苔薄白而润,也要考虑为风热所患,纵有其他很明显的寒象,亦以寒包热郁闭阻者居多。另外,对于外感咳嗽初起,我多不采用杏仁,因为杏仁过于苦降,有留邪和滑肠伤正之嫌,特别是对于素体较虚和久病脾胃虚弱的患儿更不宜用。而我偏爱用炙百部、炙旋覆花、炙白前根三药为止咳良药。旋覆花性温而润,用量可适当重一些,与百部配合,有肺热者亦无妨;百部性寒苦而润;白前根温润降逆,三药相合,温润平和,不寒不热,相得益彰,收效甚捷。三、哮喘

哮喘是一种以发作性的咳促气紧为特征的肺部疾患。喘是指气息而言,哮则以声响为名,但哮多兼喘,而喘则不一定兼哮。临床所见小儿哮喘,以支气管哮喘和哮喘性支气管炎为多见。两者病因虽不同,但辨证施治的法则是一致的。小儿哮喘既是常见病、多发病,又是顽固的难治之证。

哮喘的病位在肺。主要病因为痰为热。其发病机理主要在于痰热久伏,遇到诱因,一触即发,反复不已。发作时,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阻塞气道,肺管因而狭窄,气机升降不利,以致呼吸困难,气息急促。同时,气体的出入,又复引触停积之痰,是以产生哮鸣之声。造成哮喘发作的因素颇多,但不外乎外在因素作用于内在因素的结果。所谓内在因素,主要在于肺、脾、肾三脏的失调,痰热留伏,其中又主要是肺、脾两脏。肺为清肃之脏,外来寒热之邪,乘袭于肺,则肺气为之失肃,清肃失职,则气不化津,聚而为痰;肺为贮痰之器,痰阻肺络,气道阻塞,肺气上逆不降,痰随气逆而致气喘痰鸣,正所谓“无痰不成哮”,故急性发作阶段病位主要在肺。若病因为热,痰从热化,是热痰为患,则为热哮;若病因为寒,痰从寒化,是寒痰为患,则为冷哮。也有很多时候病因虽然为寒,但寒邪入里化热,或寒郁化热,而为热哮的。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脾虚则运化不健,停湿生痰。正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肾为先天之本,主纳气。小儿肾气未实,藏精不足,加之肺气娇弱,卫外不固,故遇秋冬或其他时令气候骤变时,哮喘每易反复发作。

哮喘的辨证分型,历代医家虽然有寒热虚实之分,但小儿哮喘与成人哮喘有不同之处。小儿乃纯阳之体,或因六淫化火,或因肥甘积滞,热自内生,痰因热动,故儿科临床仍以实证、热证者居多,典型的虚寒证实属少见。因此,这里主要讨论热哮的诊治。

1.发作期

本病在发作期症见咳喘哮鸣,痰稠色黄,发热面红,胸闷膈满,渴喜冷饮,声高息涌,呼气延长,小便黄赤,大便干燥或秘结,舌苔薄黄或黄腻,脉象滑数。本证的病机关键是痰热气壅,故其治疗主要是清热涤痰,宣肺定喘。方用自拟清热涤痰定喘汤加减治疗。

方药:

荆芥9~15g 炙麻绒9~15g 石膏15~30g 黄芩9~15g 葶苈子9~15g 炙百部12g 炙冬花15g 苏子9~15g 苇根30g 炙金沸草15g 神曲15g 法夏6~9g 射干9g 橘络9~15g 山楂15g

以我之见,宣肺之壅不离麻绒,泻肺之实首选葶苈子;热喘需清,石膏、黄芩必不可少。故上述几味为本方主药。

随证加减:(1)若表证明显者:加前胡9~15g,连翘9~15g,以辛凉透表。(2)痰涎壅盛,苔白腻者:可加用蛇胆陈皮末。(3)腑气不通者:加通大海5~10g,瓜壳9~15g。(4)口渴者:加天花粉15g。(5)舌苔黄腻者:加滑石30g,木通12g,郁金10g。(6)咳而呕者:加瓜壳9g,法夏6g。(7)扁桃红肿者:加腊梅花9g。(8)苔黄腻者:加黄连6~9g,郁金9~15g,车前草30g。

2.缓解期

本病在缓解期多表现为食欲不振,多汗,气候失常时容易感冒,活动后或平时喉间有痰鸣,舌淡苔薄白腻。因为正虚痰伏是本阶段的主要矛盾,故其治疗主要是培元固本。一定要抓紧时机,扶脾益肾,主要是扶脾,补土生金。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故治痰必须理脾,去其生痰之因,以减轻和制止发作,逐步达到根治的目的。主要大法是六个字:健脾、补虚、祛痰。我常用自拟补虚化痰汤治疗。

方药:

党参9~15g 黄芪9~15g 防风8~9g 白术9~15g 茯苓9~15g 法夏6~9g 化红6~9g 桂枝3g 干姜3g 苏子9~15g 山楂15g 神曲15g

再配合服用自制的贝母半夏散:

川贝母10g 半夏曲15g 广橘络15g

三药研为细末,用少量蜂蜜加适量温开水搅匀蒸化频服。

随证加减:(1)若大便溏薄者:加木通9g,广香6g。(2)食欲极差者:加白蔻3~9g。(3)汗多者:加五味子6~9g,牡蛎15~30g。(4)面色白、肢冷者:加官桂3g。【案例】(1)赵某,女,5岁。初诊:1988年4月3日

患“支气管哮喘”2年多,多次住院打针吃药(包括激素类药),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常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近来又因病发来我处求治。患儿喘咳,胸膈胀满,喉间痰声漉漉,呼吸气促,伴有发热,咽部红肿,痰黄稠难咳出,口苦口渴,纳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方用自拟清热涤痰定喘汤加味治疗。处方:

荆芥9g 炙麻绒12g 石膏30g 黄芩9g 苇根30g 炙百部12g 射干9g 炙冬花15g 炙金沸草15g 山楂15g 神曲15g 法夏6g 橘络15g 苏子9g 葶苈子9g 郁金9g 车前草30g

复诊:1988年4月10日

服药3剂后,哮喘减轻,胸膈胀满消失,舌苔退,纳食稍增。处方:

炙麻绒12g 石膏30g 黄芩9g 炙冬花15g 炙金沸草15g 苏子12g 葶苈子12g 冬瓜仁30g 滑石30g 桔梗9g 山楂15g 神曲15g 法夏6g 苇根30g

三诊:4月27日

上方服4剂后,诸症消失,唯喉间偶有痰鸣。遂给补虚化痰汤和贝母半夏散,令其坚持服1月。随访至今未再发。(2)彭某,男,岁。初诊:1989年3月10日

患儿咳嗽、哮喘近1年。喉中痰鸣,难以咯出,经市某医院检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打针、吃药无效前来就诊。现在除上述症状外,尚有纳差,便秘,口干喜饮,舌红苔黄厚腻,脉浮紧。处方:

炙麻绒12g 黄芩9g 法夏6g 桔梗9g 苏子10g 葶苈子10g 炙百部12g 炙金沸草15g 黄连6g 炙冬花15g 山楂15g 神曲15g 石膏15g 苇根30g

复诊:3月16日

服上方2剂后,咳嗽、哮喘减轻,纳食增加,大便正常,舌红苔黄厚。处方:

炙麻绒12g 黄连9g 石膏30g 桔梗10g 苏子10g 葶苈子10g 枯芩10g 炙金沸草15g 炙百部12g 法夏6g 瓜壳10g 木通10g 炒麦芽15g 炒谷芽15g 炙冬花15g

三诊:3月24日

上方加减。服完6剂而告痊愈,未再复发。【临证注意】(1)对于冷哮的治疗,临床用自拟温肺化痰汤也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方药:

炙麻绒6~12g 桂枝3~9g 杏仁9~15g 干姜6~9g 五味子9g 细辛3g 半夏6~9g 厚朴6~9g 木通9g 神曲15g 炙冬花15g 炙金沸草15g(2)哮喘时发,正气必虚,除应根据体质和脏腑的虚实予以调补正气,从本图治以外,尚应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外邪侵袭;尽量避免疲劳,徒耗正气;还要慎饮食,薄厚味,从而减少复发。(3)小儿肌肤薄弱,因此外感诱发的机会较多。所以,在发作的初期,须先疏解表邪,宣肃肺气,以防肺气闭郁而加重气喘。因小儿为纯阳之体,六淫多从火化,故热证居多。若证见咳痰黏稠,色黄而浓,不易咯出时,多属外邪化热,内蕴肺络。若伴有感染或化脓等因素存在,宜及时清泄肺热,解毒消炎。若见喘止喘,非徒无益,只能留邪不解,化火生痰,助邪为虐。总之,喘因痰热而成,治宜涤痰清热;哮病原有夙根,治当补虚治痰。四、胃脘痛

胃脘痛是以胃脘部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病证。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神经官能症等,均可引起胃脘痛。

中医学对胃脘痛一病早有论述,《内经》即有“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的记载。对胃脘痛的病因,《医学正传·胃脘痛》有“致病之由,多由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煿,复餐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故胃脘痛”的说法。龚廷贤《寿世保元·心胃痛》也认为“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沈氏尊生书·胃痛》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也有论述:“胃痛,邪干胃脘病也。胃禀冲和之气,多气多血,壮者邪不能干,虚者着而为病。偏寒偏热,水食停积,皆与真气相搏而痛。惟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本性暴,且正克也。”

胃禀冲和之气,气宜宣通,不宜郁滞。若外邪或肝气横逆犯胃,或饮食不节,有形之邪积滞于胃脘,均可导致胃脘部气机郁滞不通,不通则痛。正如《景岳全书》所言:“胃脘痛证,多有……者,然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