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衣无缝的说话办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9 07:12:28

点击下载

作者:金庚石

出版社:延边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天衣无缝的说话办事

天衣无缝的说话办事试读:

前言

亲爱的朋友,您是否觉得时间永远都不够用,处世技巧不够圆熟,成功离你太遥远?请不要在忧心、彷徨,本书系所提供的全方位的方法与技巧将在您的事业之旅中成为您成功的得力助手。成功是每一个人终身追求的目标,在这段追求的过程中,本书将扮演一个站在您身后的智囊团的角色,尽其之力,提供所知,着力于把最有效的成功方法和最新的成功资讯奉献给您……在伴您创造成功的历程中,使您获得精神上的指引、激励和扶持,最终让你品尝到不断成长中的成功喜悦。

本书系提取了众多著名成功学大师的成功理论精髓。与一般的成功学教程不同,它不是板起面孔的说教,而是全方位探讨创造成功,助您成功是本书系惟一的目标。在介绍方法与技巧时,既对绝大多数领域的成功方法做了简要介绍,又引述了各领域的名人事例,作为典型加以分析。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更利于全面地对成功方法进行介绍。

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这是一个机会频生、奇迹迭出的时代,这是一个人人都渴望成功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存,必须在思考和学习中塑造自己,通过本书的学习,你必将学到许多实实在在的成功方法,这些都将成为你今后生活、工作、事业中的指南。

与其自行艰苦摸索,不如寻求成功方法的指导。既然你不想在平凡中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而是希望生活每一天都有一种全新的气象,那么思路就很明显:我们必须不断的学习前人的成功方法,对前人的失败进行反思。

本书系是迈向成功的人士不可缺少的左臂右膀,将会为您解决的困惑,树立您的成功信念。读书虽不能百分之百保证成功,但至少它会让您所踏出的没一步路都不致歪斜走偏。也许你看了太多的成功励志类的书籍,但相信你会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找到您所需要的——那块助你成功的敲门砖!第一章不要败在说话上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世纪,实力必不可少,交际也相当重要,交际离不开说话,说话能力的高低是一个人在竞争中能否获胜的一个关键因素。一切的人情世故一大半体现在说话当中,有多少难办的事因言语得当而水到渠成?又有多少事因口才不佳而功亏一篑?

然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与人交流时说什么,怎么说,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都需技巧,千万别说出不该说的话来。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因人而异”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就会犯“对牛弹琴”的错误。

在一般情况下,运用“因人而异”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性别的差异。对男性,需要采取较强有力的劝说语言;对女性,则可以温和一些。

②年龄差异。对年轻人,应采用煽动的语言;对中年人,应讲明利害,供他们斟酌;对老年人,应以商量口吻,尽量表示尊重的态度。

③地域的差异。对于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所采用的劝说方式也应有所差别。比如,对于我国北方人,可采用粗犷的态度;对于南方人,则应细腻一些。

④职业的差异。不论遇到从事何种职业的人,都要运用与对方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关联较紧的语言与之交谈,对方对你的信任感就会大大增强。

⑤性格的差异。若对方性格直爽,便可以单刀直入;若对方性格迟缓,则要“慢工出细活”;若对方生性多疑,切忌处处表白,应该不动声色,使其疑惑自消。

⑥文化程度的差异。一般来说,对文化程度低的人所采用的方法应简单明确,多使用一些具体的数字和例子;对于文化程度高的人,则可以采取抽象的说理方法。

⑦兴趣爱好的差异。凡是有兴趣爱好的人,当你谈起有关他的爱好这方面的事情时,对方都会兴致盎然,同时,对你无形中也会产生好感。因此,如果你能从此人手,就会为下一步的劝说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不同性格的人说不同的话

现实生活中,因为不了解对方的性格、志趣或者没有猜准对方心意而无意引起对方反感,甚至伤害对方的事是屡见不鲜的。对一个做事雷厉风行、说一不二的人,你却慢条斯理,沿着羊肠小道跟他“绕圈”,只会让他不耐烦甚至躁动发火;对一些优柔寡断的人,你也采用优柔寡断的态度与他交涉,常常会因为表达含糊,词义暧昧而使交易告吹;如果你的领导是个呆板而不懂幽默的人,你最好不要对他开玩笑。

对一些爱露“锋芒”的人,你若任他肆意妄为,你们的交往可能会由于你们之间产生相互警惕以至嫉妒而遭失败。对一些“假正经”(心里想的跟嘴里说的相反),你若真跟他“正经”,那你可不会给别人留下好印象。

错估对方的性格特征,会使交往受到阻碍。这方面处理的一个基本原则是采取与对方性格特征相反的态度。不过,这也只是个基本点,要参考着用,如果对一个生性懦弱的人采取强硬的态度,当然会遭到对方的反感。许多事例告诉我们:如果你没把握住对方的性格,必将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所以你务必留意。识别朋友类型采取不同的态度

人生在世,谁都需要朋友。朋友的好坏,足以影响你的生活。交朋友需要慎重,需要选择。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朋友的类型及应采取的态度。(1)诤友型

这类朋友最为长久可靠,值得信赖,因为他会对你的缺点和不足毫不留情地进行剖析,帮助你加以克服,他是你生活中的一面镜子。你不该因他的直率、坦诚而恼怒。(2)导师型

这类朋友一般教育程度和人生修养均高出你一筹,可为你指点迷津,值得你敬重。和这样的人交往,你会得到丰富的知识,增长人生的阅历。(3)患难型

对于身处逆境之中的你来说,他不啻是一颗闪亮的启明星。他增强你的信心,鼓起你的勇气,慰藉你受伤的心灵。当你走出困境,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却很可能默默地走开。一个人永远也不应该忘记患难之交,否则将一辈子感到遗憾。(4)信息型

这类朋友也许与你没有深交,但对你大有好处。你和他互相交流信息所得利益远非“1+1=2”这简单公式所能涵盖。你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类朋友,请不要轻易放弃与这样的人结识和交往的机会。(5)异性型

或许物理学中的“异性相吸”原理对人类也普遍适用,许多人都会结识一些异性朋友。鉴于现代社会越来越趋向开放和宽容,你可以向他(她)敞开心扉,交流思想,互帮互学,共行人生之路。但必须注意的是,你应当考虑周围环境的影响,应当取得各方尤其是家人的理解,尤其不要轻易挑起那敏感的情丝,不要跨越“雷池”。(6)娱乐型

或是娴熟的舞伴;或旗鼓相当的棋牌对手或同是球迷、同为音乐“发烧友”……你与他们交往会感到非常的快乐,会是一种享受。但你和你的娱乐型朋友都应当牢记,切不可过度沉溺其间,切不可“玩物丧志”。(7)酒肉型

如果你喜欢社交,因业务关系经常出席酒宴,也许会交上一两个这样的朋友(指单纯性酒肉朋友),他可以在酒宴上和你喝痛快,一醉方休。此类朋友往往显得豪爽,很讲“义气”,但你和他仅仅只有酒席上的交往,没有其他共同利益和志趣爱好,借用“有奶便是娘”这句俗话,你不过同他是“有酒便是友”的关系,大可不必过于认真对待。

当然,世上的朋友类型很多,并非上述几类所能包容,且一个朋友也可能兼几种类型,你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切忌生搬硬套。与不同的格的同事有效合作的方法

行为科学研究人员发现,你周围75%的人与你截然不同。他们可能对你一生成功至关重要,但他们的言谈举止、处世行事却与你千差万别。虽然说不上是好是坏,但肯定与你不同。从行为科学角度看,你是少数派。不过,问题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机遇。跟个性迥异的人共事可能富有挑战性,但如果你能了解他的行为风格,则可以化不利为有利。

20世纪60年代,工业心理学家大卫·莫瑞乌博士发现,有两种行为模式能够极为有效地预测人们的行为倾向,即果敢型和反应型。果敢型指对别人具有说服力或指导力。反应型则指更善于在别人面前表露内心情感或体会他人情感。

果敢型的人往往雷厉风行、决策迅速、处事果断,声音洪亮、爱高谈阔论,好冒险、敢于对抗、发表意见或给指令时直截了当。反应型的人则倾向于直诉情怀,重视问题中人的因素,愿意与人共事,时间观念不强。

总起来看,果敢型和反应型两种行为模式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风格。这种风格的建立则取决于他人对你行为的认识。能够看透他人是一种挑战,能够客观地把握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更是难上加难。

人的行为风格可分为以下4类:分析型、推动型、表现型及温和型。每一类都有其潜在优势和不足,但优势也只不过是潜在资产,只有善加开发才能成为实际优势。同样,不足也只是一种潜在的负债,每一类型的成功人士都会设法扬长避短,提高效率。

虽然每个人都会表现出一种主导风格,但多少都会兼有一些其他风格的特征。无论我们的主导风格多么明显,我们的行为中总可以看到其他风格的痕迹,甚至在许多方面都有所表露。

跟不同风格的人共事不一定是坏事。只要各自的工作风格能够珠联璧合,配合得天衣无缝,他们的合作就会强而有力。“风格调适”就是调整个人行为以更好地与其他人配合,即对个人的一些行为进行调整,以便双方更好地互动。

欲与不同风格的同事进行有效沟通、和谐相处,应注意以下几点:(1)遇事多商量

工作中会遇到许多需要相互协同完成的事,这时,不要自作主张,而要多和同事商量,以取得他们在实施行动中的配合。如常说“这件事,你们看怎么办好?”“大家看这样做行不行?”以确定今后的行动不使他人为难。遇事常与同事商量,不自傲,不自卑,相互尊重,易达成工作中的协作。(2)谦虚坦诚

身为同事,地位相等,谈话中就切不可表现出高人一等的样子。如不同意同事的意见,可阐述理由,正面论述,切不可语带讥讽,好为人师。如有人常爱说“真奇怪,你怎么会有这样无聊的想法?”,“你好好听着,这件事应该这样去做!”这样的话语常表露出对他人智能的怀疑与讥讽,会伤害他人感情,难以愉快合作甚至造成合作破裂。(3)当面交换意见,消除误解

同事间随时都可能产生矛盾,或意见相左。这时,应当面把自己的意见谈出,来谋求相互的了解和协作,不可背后散布消息,互相攻击。在当面交谈时,语调要平和,用词忌尖刻,就事论事,不翻旧帐,不做人身攻击。当面交换意见,有利于相互了解。(4)平时尽可能多交谈,联络感情

人与人的交谈,有时是一种礼貌的表示,不见得有什么重要的事要商量,有什么意见要交换。这时,可以用平常而无害的话题来联络感情。如谈谈近期的天气,谈谈旅游,谈谈市场菜价等。这些话题不直接指向某人,不触及“雷区”,一般来说,礼貌性的闲聊是适宜的话题。和人说话时尽量不要招人烦

在与人交谈中,有些方式和习惯不受欢迎,容易招致“万人烦”,必须努力克服和改正。比如:(1)喋喋不休,独占谈话时间

有些人在与人交谈中,总将自己放在主要位置,自始至终一人独唱主角,喋喋不休地推销自己,滔滔不绝地诉说自己的故事。这种人本想表现自己的交谈口才,结果是令人生厌。“一言堂”不能交流思想,不能增进感情。交谈时应谈论共同的话题不能只是自己说,要让对方有时间充分发表意见,留心对方的反应,这样才能融洽气氛,众情相悦。正如亚历山大·汤姆所说:“我们谈话就像一次宴请,不能吃得很饱才离席。”(2)尖酸刻薄,喜欢和人抬杠

言谈交际中免不了与人争辩,但善意、友好的争辩不但能促进彼此间的了解,更能活跃交流环境,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有时一场精彩的争辩会令人荡气回肠,齐声喝彩。但尖酸刻薄、烽烟四起的争辩会伤害人,导致心情不爽、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因为尖刻容易树敌,只要想一想,如果你在言谈中出现四面楚歌、群起攻之的局面,自己的处境就可想而知了。(3)逢人诉苦,散播悲观情绪

在人的生涯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和苦难,但每个人对待的方式不同,有的人迎难而上,有的人知难而退,有的人却将苦难带来的愁苦传染给别人,在众人面前条陈辛酸,以获同情。在与人交际中一味地诉苦会让别人觉得你没魄力、没能力,会失去别人对你的尊重。(4)无事不通,显得聪明过人

在与人的言谈中,谈话的内容往往涉及天文、地理、历史、哲学等古今中外的话题。如果你在交谈中表现“万事通”、“耍大能”,到时定会打自己的嘴巴,砸自己的脚。因为交谈是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的方式,而不是表现学识渊博的舞台。更何况老子曾说过:“言者不知,知者不言。”交谈中什么都说的人其实什么都不知道。时刻顾及对方的兴趣(1)找出对方的兴趣点

说话不要图自己痛快,而必须顾全到对方的兴趣,要为听者所想。要探出对方的兴趣,用几个回合的对答就可以探出来,然后择其感兴趣的谈下去,别人愿意听你的谈话,大概因为你有某种值得他听下去的内容,或因你从某地旅行回来,或因你的事业经验值得注意,或因你知道了一些特殊的新闻,或因你对于某一问题具有独特的见解,所以他才愿意耐心听你说。当你探出他兴趣的焦点,就可以一直谈下去。(2)尽量以广泛的题材作为交谈内容

在社会交往中,能成功交谈的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扩展其人际关系,因为人人都愿意和他在一起、听他说话,所以会在交易中占据优势。成为一个成功的交谈者有几项基本要素:一是要真诚,任何人都不愿和一个令人感觉虚伪(无论感觉是对是错)的对象交谈;二是要有幽默感,幽默感可使其他人感受愉悦轻松的气氛,幽默是交际场上良好的润滑剂,具备幽默感也是商场上制胜的重要技巧之一。

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交谈者,在日常中一定不要忘记随时随地自我训练,并学习工作范围以外的各种知识——你可能是美食家,但除了大谈酒和食物外,也可是画廊、博物馆或音乐厅的常客。

优秀的交谈者不会永远只谈工作,他能够通过巧妙地诱导激发对方的兴趣,即使是索然无味的平凡事物也会因此变得令人兴奋和赞叹。(3)适可而止,维持对方的兴趣

你必须注意,即使是一个很好的题材,说时也要适可而止,不可拖得太长,否则会令人疲倦。说完一个话题之后,若不能引起对方发言,或必须仍由你支撑局面,就要另找新鲜题材,如此才能把对方的兴趣维持下去。在谈话当中,对方的发言机会虽被你所操纵着,但你必须时常找机会诱导对方说话,比如说到某一环节时可征求他对该问题的看法,或在某种情形时请他论述自己的经验等,不要使对方一味地呆听。话题转了两三次,而对方仍无将发言机会接过去的意思,或没有作主动发言的表示时,你应该设法把一个谈话结束。即使你精神还好,也应让别人休息休息了。自己包办了大半的发言机会,是不得已时才偶尔为之的方法。若以为别人爱听自己的话,或不管别人有兴趣与否,只顾自己随意说下去,那就显得有些不合适了。(4)客气话不能太多,恭维话应有新意

在社交上,说话恭敬,对人客气是一种美德。但不分青红皂白的恭敬和过度的客气,那就有欠儒雅了。假若你到一个朋友家里,你的朋友对你异常客气,你每说一句话,他只有唯唯而答,每次和你酬答时,总是满口客套,唯恐你不喜欢,唯恐开罪于你,如此一来,你一定觉得如芒在背,坐立不安。所以谨记,开始会面时说几句客气话倒不成问题,若继续说个不停就不太妥当了。谈话的目的在沟通双方的感情,而客气话,则恰恰是横阻在双方中间的墙,如果不把这堵墙搬走,人们只能“隔着墙”做极简单的敷衍酬答。

在社交上,缺乏诚心、刻板的客气话,必不能引起听者的好感,如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之类,如小弟才疏学浅,请阁下多多指教之类,这些缺乏感情的,完全是公式化的恭维语,若从谈话的艺术观点看来,非加以改正不可。言之有物是说一切言谈应该具备的条件,与其泛说“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不如说“您上次主持的讨论成绩之佳,真是出人意料”等话。至于恭维别人生意兴隆,不如赞美他推销产品的能力,或赞美他的商业手腕。你若虚心向学,真心仰慕某人的学识,你应该择其所长,集中某点请他指教,这比无谓虚泛的客气话更具有交际效果。

大多数成名的人,对于他人的恭维已习以为常了,你的恭维若不能别出心裁,一定不能打到他的心里。对付这种人,最好拣工作以外的另一种事情去赞美他。要欣赏他那些不大为别人所知道的、却是他自以为得意的事情。你不要以为凡是恭维,便不会得罪人。要知道,言不由衷的话,很容易闹出毛病来。正如你不能随便看见女人就赞美漂亮,如她明知自己实在是不漂亮时,心里会觉得你虚伪。有些女人,你可以赞美她漂亮,或说她活泼,或说她苗条,或说她健美,或赞美她的才智,她的聪明与幽默,或恭维她处理家务的井井有条、教育儿女有方等。同是女人,各有所长,虽是赞美,也要加以选择。(5)态度虚心

在《富兰克林》自传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在约束自己的时候,曾有一张美德检查表,当初那表上只列着12种美德,后来,有一个朋友告诉我,说我有些骄傲,这种骄傲,常在谈话中表现出来,使人觉得盛气凌人。于是我立刻注意这位友人给我的忠告,我相信这样足以影响我的前途,然后我在表上特别列上虚心一项,我决心竭力避免一切直接触犯别人感情的话,甚至禁止自己使用一切确定的词句,像‘当然’、‘一定’、‘不消说’……而以‘也许’、‘我想’、‘仿佛’……来代替。”富兰克林指出:“说话和事业的进步有很大的关系,你如出言不慎,你如跟别人争辩,那么,你将不可能获得别人的同情,别人的合作,别人的动力。”

在社交上,有些人不喜欢听取别人的意见,心目中只有自己,而且自以为比别人高明,事事要占上风。即使你真的见识比别人高明,这种态度也是要不得的。这种习惯使你自绝于一切朋友和同事,没有人肯提供你一点意见,更不敢向你进一点忠告。首先你要明白,在日常谈论的话题十有八九没有绝对是非标准的问题,你的意见不一定是对的,而别人的意见也不一定是错的,把双方意见的总和再行分配,你可能只有一半是对的,那么你为什么每次都竭力反驳别人呢?犯这种毛病的恰恰是聪明人居多数,想从自己的思想中提炼出更高超的见解,以为如此才会更使人敬服,但一些平凡的事实是不必严肃讨论的,所以,你要注意在轻松的谈话中应酬,不可以太认真。在别人和你谈话时,他根本没有准备请你说教,只为大家说说笑笑。你若故作聪明,动辄卖弄一些高超的见解,对方是绝不会乐意接受的,所以你千万不要摆出教导别人的神气。

在社交上,你的朋友或同事向你提出一个意见时,若不能赞成,你最低限度也要表示可以考虑,千万不可马上反驳。你的朋友和你谈天,你要注意,太多的执拗会把一切有趣的生活变成乏味的争执。和上司谈话必须注意的问题

谈话是加强沟通,联系上下级关系的一条重要纽带,因此,作为下级的你一定要重视和领导的谈话,并要把握住自己的分寸,这样才能赢得上司的青睐。具体地说,和领导谈话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妨主动些

作为下属,可以积极主动地与领导交谈,渐渐地消除彼此间可能存在的隔阂,使上下级关系相处得正常、融洽。当然,这与“巴结”领导不能相提并论,因为工作上的讨论及打招呼是不可缺少的,这不但能祛除对领导的恐惧感,而且也能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圆满,工作顺利。(2)在态度上,必须不卑不亢

对上级应当尊重,你应该承认,领导一般有强过你的地方,或者才干超群,或是经验丰富。所以,对领导要做到有礼貌、谦逊。但是,绝不要采取“低三下四”的态度。绝大多数有见识的领导,对那种一味奉承、随声附和的人,是不会予以重视的。在保持独立人格的前提下,你应采取不卑不亢的态度。在必要的场合,你也不必害怕表示自己的不同观点,只要你是从工作出发,摆事实、讲道理,领导一般是会予以考虑的。(3)尽量适应领导的语言习惯

你应该了解领导的个性。他固然是领导,但他首先是一个人,作为一个人,他有他的性格、爱好,也有他的语言习惯,如有些人性格爽快、干脆,有些人沉默寡言。领导一般有一种统治欲和控制欲,任何侵犯其权威地位的行为很可能引起他的不悦。(4)选择适当的时机

领导一天到晚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你应当根据自己问题的重要与否,选择适当时机去反映。假如你是为个人琐事,就不要在他正埋头处理公务时去打扰他。如果你不知领导何时有空,不妨先给他写张纸条,写上问题的要点,然后请求与他交谈;或写上你要求面谈的时间、地点,请他先约定。这样,领导便可以安排时间了。(5)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谈话时,要抓住重点,简练、明确地向领导汇报。如果有些问题需要请示,自己心中应有两个以上的方案,而且能向上级分析各方案的利弊,这样有利于领导做决断。为此,事先应当周密准备,弄清每个细节,随时可以回答。如果领导同意某一方案,你应尽快将其整理成文字再呈上,以免日后领导又改了主意,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要先替领导考虑提出问题的可行性。有些人明知客观上不存在解决问题的条件,却一定要去找领导,结果造成了不欢而散的结局。(6)向领导报告一定要有根有据

美国广告大王布鲁贝克年轻时,他所在公司的经理问他:“印刷厂把纸送来没有?”

他回答:“送过来了,共有5000令。”

经理问:“你数了吗?”

他说:“没有,是看到单上这样写的。”

经理冷冷地说:“你不能再在这里工作了,本公司不能要一个连自己也不能替自己作证明的人来工作。”

从此,布鲁贝克得出一个教训:对领导,不要说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认真负责的人才能赢得领导的青睐,干事马马虎虎的人是不会得到重用的。向上司提建议的原则

帕特丽夏·科克女士是马萨诸塞州智囊团的成员,她工作精干而颇有建树,但始终没有被提升。终于在某一天,她为这事与上司争了起来。“在争论中,我们互不相让,气氛十分紧张,”这位女士后来回忆说,“然而这场唇枪舌剑之后不久,我就不得不离开那家公司。”

非常遗憾,科克没有遵守同上司打交道的基本规则:没有把握取胜,别轻易向头儿开战。不过这并不意味应当尽量避免与上级冲突。对一位不甘寂寞的下属来说,至关重要的恰恰不是唯唯诺诺,而是把自己的不同见解恰到好处地向上司表明。而避免矛盾,只能暂时奏效。如长此以往,下属吃不香睡不甜,人格受贬;上司则耳不聪目不明,指挥不当。

如何才能做到既提出异议,而又不冒犯上司呢?以下几条规则对那些想给上司提建议的人有一定参考价值。(1)选择时机

在找上级阐明自己不同见解时,先向秘书了解一下这位头头的心情如何是很重要的。

即使这位上司没有秘书也不要紧,只要掌握几个关键时间。当上司进入工作最后阶段时,千万别去打扰他;当他正心烦意乱而又被一大堆事务所纠缠时,远离他;中饭之前及度假前后,都不是找他的合适时间。(2)先消了气再去

如果你怒气冲冲地找上司提意见,很可能把他也给惹火了。所以你应当使自己心平气和。即便你长期积聚了许多不满情绪,也不能一股脑儿抖落出来。应该就事论事地谈问题。(3)鲜明地阐明争论点

当雇主和他的下属都不清楚对方的观点时,争论往往会陷入僵局,因此雇员提出自己的见解时必须直截了当,简明扼要,能让上级一目了然。

在纽约市财政部门任职的一名科长克莱尔·塔拉内卡很少与上级有摩擦,但并不是说她对上司百依百顺,她会把自己的不同意见清楚明了地写在纸上请上司看。她说:“这样能使问题的焦点集中,有利于上司去思考,也能让上司有点回旋的余地。”(4)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通常说,你考虑到的事情,你的上级也考虑过了。因此如果你不能提供一个即刻奏效的办法,也应提出一些对解决问题有参考价值的看法。(5)站在领导的立场上

要想与上级相处得好,重要的是你必须考虑到他的目标和压力,如果你能把自己摆在上级的地位看问题、想问题,做他的忠实合伙者,上级自然而然也会为你的利益着想,有助你完成自己的目标。领导和下属谈话的艺术

和下属谈话是一种有目的的面对面的交流。谈话的目的一般是比较明确的,可分为了解情况、布置传达、解决纠纷和批评教育几种。对于领导者来说,谈话是设法去造成影响。谈话是领导者的一项基本工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可参考如下建议:(1)做好谈话计划

为了有的放矢,在谈话前,必须做好计划。首先要确立谈话的主题,并具体列出要传递、获取或交换的信息。其次是时间和地点的安排。安排好时间有助于谈话过程在时间上进行控制,地点的选择则影响谈话的环境气氛。第三,发出合适的邀请。告知约谈时间、地点和内容,使受邀者有恰当的心理准备。(2)充分了解被邀谈话者

领导者应对被邀谈话者的脾气、经历、文化等有所了解。领导者还要预估对方对于这次谈话的反应,要多从被邀谈话者的角度着想,以便很好地控制谈话,创造良好的气氛。(3)确定谈话中应有“友善”成分

友善能使被邀者在心理上缩短和领导者的距离。表示适当的友善,有时会起到奇妙的效果。比如,在批评谈话中,被邀者有一种防御心理,如果领导者在适当时候能给他倒杯水,递支烟,就容易消除他的抵触情绪,从而使谈话达到预期目的。当然,并不是越友善越好,过分的友善连基本原则也不讲,那就会背离谈话的目的。因此,不同类型的谈话、面对不同性格的人的谈话,友善程度是不一样的,事先要确定好你的分寸,并在交谈的过程中把握好。(4)制造良好的谈话气氛

谈话中要尽量不用录音机或录像设备,若需使用,要事先说明用途。如有第三者在场,要事先做好介绍,说明其在场的理由。对具有秘密性的谈话,尽量选在人少安静的地方进行。此外,还应当使谈话尽可能不受干扰,如突然的电话铃响,或者突然有人推门而入等等。谈话气氛的创造,是使谈话成功的重要技巧之一。(5)发问的艺术

发问对于谈话相当重要。问题的措辞及发问方式会影响领导者所要获得的信息内容和程度。怎样有效地发问呢?第一,发问应当清楚简短,让对方一听就明白在问什么。第二,不要对问题做过多的解释,否则对方会认为你在低估他的智能。第三,措辞应当配合发问方式,直接性发问应使用明确的措辞,试探性发问则宜使用婉转的措辞。第四,发问的内容与谈话的目的有关,否则容易使谈话主题失控。第五,避免暗示对方作不诚实的回答。第六,不要几个问题同时间提问,否则被问者不知选择哪个先答。(6)引导谈话

谈话是双方交流的过程,因此,注意引导对方谈话。千万不要自顾夸夸其谈、口若悬河,要让对方发表意见,起到真正交流的目的。(7)应付不适当的反应

由于不恰当的问答,使被邀谈话者出现一些不适当的反应,给谈话带来困难时,应及时发现,并作灵活处置。要尽量不触及对方敏感和不愿透露的个人私事,伤及他人的话应当少说。领导者要有领导者的风度,避免说粗话,以免使谈话陷入尴尬。在陷入僵局时,可暂时中止谈话,等气氛好转时,再继续进行。向下级通报坏消息的技巧

有些难说的话上司不说是不行的,关键是要委婉、诚恳,尽量减轻对下属的打击。

有时,有些话虽然并不过分,也没有什么不正当的意图,但当上级的还是很难出口。比方说,告诉下级被降职了、解雇了;下级辛辛苦苦拟好的计划书被你否决了;下级向你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而你却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工作繁忙忘记审阅了,下级向你催问时,你该如何回答?(1)变更计划

首先要说的问题是要更改已经通过的计划,该如何向下级说明?

万万不能对下级说:“不关我的事,都是经理一人说了算,我也没办法!”

这样把责任转嫁给上级,自己暂时没问题了,但部下会对经理产生怨气。或者一旦下级明白你是在推卸责任,肯定会对你产生极大反感,你自己的威信也肯定会降低。

也不应该为了防止下级反对,而用高压手段制止对方开口。这样做会使下级心里留下疙瘩,对上级不满,也会对工作不满,这是最不明智、最不可取的作法。正确的方法应情理兼顾,善意地说服他,才能使下级真正地心服口服,不会丧失工作的积极性。(2)提案被耽误

上级接受了下级的提案,并且满口答应“看一看”,而过了一段时间后,还没有看。下级希望得到一个完满的答复,而问上级:“那个提案,您看过了吗?您觉得怎么样?”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直率地说:“我现在很忙,实在没有时间细看。不过一周之内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而且,最好在约定时间之前,主动答复。下级一定会被上级主动的热情所感动的。尤其是当答复是否定时,更应由上级主动加以说明,表示上级的确认真对待他的提案,是有诚意的,而不是草草应付了事。

如果提案需递交给更高一级的领导,而该领导没有明确答复时,最好能说明,自己已经递交给了上级。(3)降级通知

加利福尼亚的一家工厂的老板,在讲到他所知道的一个讲话极讲究策略的人的时候,是这样说的:“他就是在我第一次有职业后把我解雇的那个老板。他把我叫了进去,对我说:‘年轻人,要是没有你,我不知道我们以后会怎么样。可是,从下星期一起,我们打算这样来试一试了。’”

有时候,公司人事调动,下级被降职,或是调到分店,或是被打入“冷宫”,委派他去干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总之不再受到上级的重视。这时上级有责任通知他,并且要耐心安抚,尽量使他能保持积极愉快的心情前往新岗位就任。请千万记住,不要用伤感情的字眼。下级被降职,心里本来就非常不痛快了,上级再用词不当,甚至恶意地嘲讽对方,无异于是给下级满腔怒火再浇上一盆油,顷刻就会爆发出来,造成难以想像的后果。

也不要等事情成了定局,再吞吞吐吐透露出要调他走的意思,使下级误会是你想把他赶走,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第二章巧说话胜于多说话

说话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没有重点的人,别人很难明白他究竟想要说什么。说话不能掌握正确的方法,不能强调重点,言语没有分寸的人,他的社交肯定劳而无功,不会有所收获。说得好不如说得巧

有一位身材肥胖的顾客问书店售货员:“有《如何减肥》这本书吗?”“对不起,太太,刚刚卖完。您要同一位作者写的《如何增肥》吗?”“你拿我开玩笑吗?”“绝非开玩笑,太太,只要您按照书中的建议反其道而行之就行了,我有一位朋友,她长得比您胖多了,就想买一本减肥方面的书。当时我就把这本《如何增肥》的书推荐给她,想不到两个月后再见到她时,她居然瘦了10公斤。”

这位售货员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完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把增肥的书卖给了一个胖姐,可见口才的重要。《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次,众人同在园中赏桂。贾母说起小时候跌了一跤,鬓角上留下了一个磕破的“坑儿”。只见凤姐不等众人说话就先笑道:“可知老祖宗从小儿福寿就不小,神差鬼使地蹦出个‘坑儿’来好盛福寿啊!寿星老儿头上也原是个坑,因为‘万福万寿’盛满了,所以倒凸出些来了。”未及说完,贾母众人都笑软了。

贾母说:“这‘猴儿’惯得了不得了,也拿着我取笑起来了,恨不得我撕你那油嘴!”

凤姐说:“刚才吃了螃蟹,怕存住冷在心里,怄老祖宗笑笑儿,就是高兴多吃两个,也无妨了。”

贾母说:“明日叫你黑家白日跟着我,我倒常笑笑,也不许你回屋里去。”

王夫人接口说:“老太太因为喜欢她,才惯得这样,还这么说,她明儿越发没礼了。”

贾母说:“我倒喜欢她这么着……”

真是艺高人大胆,敢拿老祖母头上的伤疤开玩笑!众人同赏月桂,心情自然不错,人在心情好时,自然越发能宽容。更重要的,贾母年事已高,其心当然希望万福万寿,凤姐投其所好地说老祖宗的伤疤“原是蹦出来盛福寿的”,并巧联“寿星老儿头上原本也是个坑,因万福万寿装满了才突出来”。这种得体的恭维实在是巧到了极点。当贾母假装生气骂她,她便进一步表白说这调笑“原是为着吃螃蟹不存住冷在心里”——真是关怀、体贴之至,好一位有孝心的孙媳妇!貌似不恭寻开心,其中却蕴涵着对老祖母的一片孝心,难怪长辈责怪她无礼时,祖婆婆倒要给她护短了。三寸之舌可胜百万之师

人之所以要学习“说话”的方法,原因就在于人必须在不同的论点中寻求和谐,不能因各自不同的理念而损及人际关系。因此,与人沟通时,就必须注意分寸的拿捏。如果论辩中既不想太强硬,又不想违背自己的原则主张,你可用“绵里藏针”法,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方法。“绵里藏针”意味着软中有硬,“硬”是通过“软”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婉言中预示警戒,柔弱中显示刚强。

郑文公元年,秦穆公任命孟明视为大将,集合300辆战车,于12月出发,准备带兵偷袭郑国。

这消息被郑国的一个贩牛商人弦高知道了。当时他正赶着一群牛准备到市集兜售,正在去往洛阳的途中,回国报告已经来不及,于是他急中生智,一边派人抄近路连夜回国报信,让国君做好迎战准备;一边把自己装扮得衣冠楚楚,并挑选了12头肥牛和4张牛皮,乘着马车,带着随从,在秦军必经之路等候着。

这天,秦国队伍行经时,突然有人拦住去路,大声喊道:“郑国使臣弦高受国君派遣,特来求见将军。”

孟明视听了不禁一怔,心想:莫非我们派兵偷袭的消息被郑国人知道了?他满腹狐疑地接见了弦高,并迫不及待地问:“先生到这里来有何见教?”

弦高说:“我们国君听说将军带兵要来敝国,特派我犒劳大军,先送上这12头肥牛和4张牛皮作为慰劳品,表示我们的一点心意。”

孟明视故作镇定,收下慰劳品,假惺惺地说:“听说郑国国君新丧,我们国君怕晋国乘机来侵犯你们,特意叫我带兵来保护。”

弦高说:“我们郑国是个小国,夹在秦、晋两个大国中间,为了安全,我国的将士们枕戈待旦,日夜小心地守卫着每一寸国土,要是有谁胆敢来侵犯,我们一定会给以迎头痛击,这一点请将军放心。”

孟明视又不甘心地说:“这么说来,郑国就用不着我们秦军的帮助了吗?”

弦高说:“我们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如果贵国军队真的入境,我们将负责供应你们粮食和柴草,派兵保护你们的安全。”

孟明视听了弦高的话,心想郑国早已有所戒备,只得放弃进攻郑国的打算。事后,郑文公召见了机智救国的弦高,并封他为军尉。把握住说话的时机

战国时,安陵君很受楚王器重和宠信,他有一位朋友名叫江乙,对他说:“您没有一寸土地,又没有至亲骨肉,然而身居高位,享受优厚的俸禄,国人见了您,无不整衣跪拜,无不接受您的号令,为您效劳,这是为什么呢?”

安陵君说:“这是大王太抬举我了。不然哪能这样!”

江乙便不无忧虑地指出:“用钱财相交的人,钱财一旦用尽,交情也就断了;靠美色相交的人,色衰则情移。因此,狐媚的女子不等卧席磨破,就遭遗弃;得宠的臣子不等车子坐坏,已被驱逐。如今您掌握楚国大权,却没有办法和大王深交,我暗自替您着急,觉得您的处境太危险了。”

安陵君听后恍然大悟,毕恭毕敬地问江乙:“肯望先生指点迷津。”

江乙说:“希望您一定要找个机会对大王说‘愿随大王一起死,以身为大王殉葬’这样的话,如果您这样做了必能长久地保住权位。”

安陵君说:“谨依先生之言。”

但是,过了很长时间,安陵君依然没有对楚王提起这话。

江乙又去见安陵君说:“我对您说的那些话,您为何至今不对楚王说呢?既然您不用我的计谋,我就再不管了。”

安陵君急忙回答:“我怎敢忘却先生的教诲,只是一时还没有合适的机会。”终于来了,有一次楚王去打猎,一箭射死了一头狂怒奔来的野牛。百官和护卫欢声雷动,齐声称赞。楚王也高兴得仰天大笑:“痛快啊!今天的游猎,寡人何等快活!待寡人万岁千秋之后,你们谁能和我共有今天的快乐呢?”

此时,安陵君抓住机会,泪流满面地走上前来说:“臣进宫与大王同坐一席,出宫与大王同乘一车,大王如此厚爱臣下,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我愿随大王奔赴黄泉,变作芦草为大王阻挡蝼蚁,那便是臣最大的荣幸。”楚王闻言,大受感动,随即正式设坛封地,对他更加宠信了。

说话要重时机,“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个过程需要充分的耐心,也需要积极地准备。《淮南子·道应训》上有云:“事者应变而动,变生于时,故知时者无常行。”安陵君的过人之处,便在于他有充分的耐心,等待楚王欢欣而又伤感的那个时刻,及时地动情表白。从而感人肺腑,愉悦君心,保住了长久的荣华富贵。实话巧说,坏话好说

在生活中,与人交流是避免不了的,想知道说什么、怎么说,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都是需要“心眼”的。很多时候,有些人吃亏就是因为没能管住自己的嘴巴。

办公室文员小宁就是一个说话没“心眼”的人,他性格非常内向,平时不太爱说话。当有人就某件事情征求她的意见时,她往往突然间说出来的话会很“刺”人,而且她的话总是在揭别人的“短儿”。

一次,一位女同事穿了件新衣服,其他人都称赞“漂亮”、“合适”之类的话,问及小宁,她不假思索地说:“一般!我觉得这种颜色你穿有点艳,还有,你太胖了,看起来有点儿紧。”

当事人很生气,而且其他大赞衣服“怎样怎样好”的人也很尴尬。这完全是由于小宁没有“心眼”,说的话“太真实”。虽然有时小宁会为自己说出的话后悔,可在发表意见时,她仍然管不住自己,总是把别人最不爱听的话突然间说出来,让人不好接受。时间一久,同事们便把她排除在集体之外,都不愿意和她说话,结果公司里几乎无人主动搭理她。

人,都希望别人能对自己说实话,但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下,如顾及面子、自尊,以及出于保密等,实话实说往往会令人尴尬,伤及自尊。怎么办呢?实话是要说的,却应该“巧说”!

如何才能把实话巧妙地表达出来呢?说得既让人听了顺耳,又让人欣然接受?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次事故中,主管生产的副厂长老马左手指受了伤被送往医院治疗,厂长老丁来病房看望时,谈到车间小吴和小齐两个年轻人技术水平较强,但组织纪律观念较差,想让他们下岗一事。老马当时没有表态,只是突然捧着手“哎哟哎哟”大叫。

丁厂长忙问:“疼了吧。”

老马说:“可不是,实在太疼了,干脆把手锯掉算了。”

老丁一听忙说:“老马,你是不是疼糊涂了,怎么手指受了伤就想把手给锯掉呢。”

老马说:“你说得很有道理,有时候,我们看问题,往往因注重了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老丁,我这手受了伤需要治疗,那小吴和小齐……”

老丁一下子听出了老马的“弦外之音”,忙说:“老马,谢谢你开导我,小吴和小齐的事我知道该怎么处理了。”

老马把“手有病需要治疗”类比“人有缺点可以改正”,进而巧妙地把“用人”和“治病”结合起来,既没因为直接反对老丁而伤了和气,又维护了团结,成功地解决了问题。不能不说是一个巧妙、高明的回答。

有一位衣着华美的妇女去时装店买衣服,对一套时装产生了很浓的兴趣,但又觉得价格昂贵,犹豫不决。

这时一位营业员走过来对她说:“您的眼光真是不一般,刚才某部长也看上了这套时装,和您一样,她也觉得这套时装有点贵,刚走。”于是这位夫人当即买下了这套时装。

这位营业员很巧妙地抓住了这位夫人“自己所见与部长略同”和“部长嫌贵没买,要与部长攀比”的心理,用“激将”的方法进而巧妙地达到了“让这位贵妇买下时装”的目的。

此外,你还可以委婉曲折、藏而不露地表明自己要说的大实话。

林肯当总统期间,有人向他引荐某人为阁员,不过林肯早就了解到该人品行不好,所以一直没有同意。一次,朋友生气地问他,怎么到现在还没结果。

林肯说:“我不喜欢他那副‘长相’!”

朋友惊道:“什么?那你也未免太严厉了,‘长相’是父母给的,也怨不得他呀!”

林肯说:“不,一个人超过40岁就应该对他那副‘长相’负责了。”

朋友当即听出了林肯的话中话,再也没有说什么。

很显然,这里林肯所说的“长相”和他朋友所说的“长相”,根本不是一回事。林肯巧妙地利用词语的多义性,道出了“这个人品行道德差,我不同意他做阁员”这句大实话,既维护了朋友的面子,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巧舌如簧,做个语言高手

曾看过一则现代幽默:

某天,有两个工人在评价他们的厂长。“厂长看戏怎么总是坐在前排?”“那叫带领群众。”“可看电影他怎么又坐中间了?”“那叫深入群众。”“来了客人,餐桌上为啥总有我们厂长?”“那是代表群众。”“可他天天坐在办公室里,车间里从不见他的身影,又怎么讲?”“傻瓜,这都不懂,那是相信群众嘛!”

谁都明白这两位工人在心照不宣地指鹿为马,指黑说白地讽刺他们厂长的工作作风,虽然显得名不副实,却有很强的幽默感。

社会是一本难懂的大书,一个人要想融入社会、顺应社会,良好的口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好口才势在必行。吹牛拍马、夸夸其谈、哗众取宠固然不可,但巧舌如簧、舌尖生花却不可无,总之要在“巧”字上下工夫,这样,你的事业才能如鱼得水,左右逢源。

著名的寓言大师伊索年轻时曾给一位贵族当奴仆。一天,主人设宴,宴请城中的风流名士。主人传下话来,让伊索准备最好的酒肴待客。

伊索接到主人的命令后,四处收集各种动物的舌头,办了一个舌头宴。开宴时,主人大吃一惊,忙问:“这是怎么回事?”伊索笑着回答:“我尊敬的主人,您吩咐我为这些高贵的客人办最好的菜,舌头是引导各种学问的关键,对于这些名士、贵族们来说,舌头不是最好的菜吗?”客人听后,一个个都发出赞赏,主人也对伊索的机智表示赞许。

次日,主人又吩咐伊索说:“明天再给我办一次酒宴,菜要最差的。”次日,开席上菜时,依然是舌头。主人见状勃然大怒。伊索却不慌不忙地说:“难道一切坏事不是从人口中出来的吗?舌头既是最好的,也是最坏的东西啊!”主人听后无话可说。

舌头是圆的,也是软的,又软又圆的舌头能把丑话说成好话,也能把好话说成丑话。

在某大学的女生宿舍里,有3个女孩子是好朋友。一天,其中的一个女孩买了一件绿色的毛衣,很是喜欢。于是,她就喜滋滋地穿在身上问其他两位好友:“漂亮吗?”

其中一个女孩子瞟了一眼,很直接地说道:“不太合适,像春天里的一棵大葱。”这时另一个女孩子的评价显然就聪明得多了,她说道:“非常超前,我刚刚看过时尚杂志,某位著名设计大师说绿色将是他下款设计的主打色……”

尽管两位好友都没有说谎话,但由此引发的效果却是截然不同的。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各依各的姿态性情生活于世间。有人开朗,有人内向;有人持重,有人活泼。总体来说,活泼外向的人更有亲和力,能言善辩者更能得到上司的赏识。相比之下,讷言罕语,内向型的人,出头的机会就要少得多了。你默默地工作,默默地奉献,可你口讷嘴笨,不会适时汇报和表功。你的功劳可能就无人知晓,有时甚至还会让能言善辩者据为己有。

都说人类是万物之灵,究其原因,大概就是因为人类语言器官特别发达,诸事都能用语言交流,比如演讲、汇报、表功、弹劾、谗言、诽谤等。因此,作为人类之中的一分子,你不能巧舌如簧,那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问”的技巧“问”是一门艺术,怎样“问”,如何“问”,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都要在心里想一想。

在某国的教堂内,一位教士做礼拜时忽然熬不住烟瘾,便问主教:“我祈祷时可以抽烟吗?”结果,遭到了主教的呵斥。其后,又有位教士,也发了烟瘾,却换了一种口气问道:“我吸烟时可以祈祷吗?”主教竟莞尔一笑,答应了他的请求。

问话的方法不同,收效自然有高低之分。高明的问话使人心中喜悦,能顺利地达到谈话的目的,而愚蠢的问话只会贻笑大方,甚至招人厌恶。

几位年轻的领导干部去慰问一位退休老工人,见面以后问道:“您老身子骨真够硬朗,今年高寿?”

老工人回答说:“79啦。”“人生七十古来稀,厂里数您最长寿吧!”“哪里,老李头活到了84呢!”“那您老也称得上长寿将军啊。”“不过,老李头去年归天了。”“哟,这回可轮到您了。”

谈兴正浓的老工人听到这句话,脸色陡变。

这段话的毛病就出在“这回可轮到您了”这句上。前面刚说完“归天”的事,他们却接下去说“轮到您”,这不就使老人产生误会吗?如果这几位年轻干部能控制好前后话语,把话说成“这回长寿冠军可轮到您了”也就不会出现尴尬了。

做人要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千万不能忽视“问”的艺术。如果毫无顾忌,不经大脑只以一时痛快来“问”,则只能给他人和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一个叫光平的女孩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份在咖啡馆做服务员的工作,却只上了一天班就被老板炒了鱿鱼。其实她的条件并不是很差,也没有做错什么事,只是不小心问了一句不该问的话。

那天,这个女孩子刚上班,店里就进来了3位客人,客人一落座就点了饮料,第一位客人点的是冰红茶,第二位客人点的是冰咖啡,第三位客人点的也是冰咖啡,但是第三位客人特别强调要用干净一点的杯子。

很快,光平将这3位客人所点的饮料用盘子端了出来,一边朝他们坐着的方向走来,一边大声地向这三位客人问道:“你们谁点的冰咖啡是要用干净一点的杯子……”就凭这一句话,老板当场就毫不客气地炒了她的鱿鱼,因为谁也不会去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在工作中,要讲究“问”的方式。同样,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要把握好“问”的分寸,恰到好处地“问”好该问的话。

据说,香港一般茶室因为有些客人在喝可可时要放个鸡蛋,所以,侍者在客人要可可时必问一句:“要不要放鸡蛋?”老板却建议侍者不要问“要不要放鸡蛋”,而是问:“您需要放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这样提问就缩小了对方的选择范围,更利于自己的生意。

再比如,在酒馆里点菜时,你向服务员咨询:“今天的石斑鱼好不好?”这是句废话,因为他一定会说好,除非你是那儿的常客。倘若你换一种问法:“今天有什么好的海鲜?”那么,效果就完全不同,你就可以吃到真正好的海鲜。

因为这两句问话会引起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反应。前一句话只有“好”或“不好”两个答案,为顾全店家招牌,服务员不能说“不好”,并且好不好的标准也没有固定模式。而第二种问话定义广泛,回答甚至可以是:“今天没有什么好的海鲜,但今天信丰鸡又肥又嫩,值得一试。”另外,服务员见有人求教于他,自尊心得到了满足,自然会比较各种海鲜,推荐最好的。“问”不仅要根据条件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也要根据前后语境而恰当地选择语言。“回答”也要有技巧“回答”要讲究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有好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回答”的技巧主要包括以下8种:

——以虚击实。

有一次,一位记者问扎伊尔总统蒙博托说:“您很富有,据说您的财产达到30亿美元?”

表面上看来,这一提问好像是对他家庭情况的一般性提问,实则用意很深,完全是针对蒙博托本人“是否廉洁”而来的。这是一个极为敏感的政治问题,很难回答,若矢口否认,别人不会相信;若照实说,显然不妥。那么,应该怎样回答呢?

蒙博托笑道:“一位比利时议员说我有60亿美元,你听过吗?”

蒙博托没有就自己是否拥有30亿美元一事直接做出正面回答,而是列举了一个更大的显然是夸张了的数字,以嘲讽的口吻反问记者,由此及彼间接地否定了记者的提问。

——巧用模糊语言。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儿子王元泽年幼时,有一位客人知其不辨同笼的獐和鹿,却故意问他:“哪一头是獐,哪一头是鹿?”

王元泽不慌不忙,沉着地答道:“獐旁边那头是鹿,鹿旁边那头是獐。”

王元泽年幼无知,本来无可厚非,可是他却机智地巧用模糊语言为自己解围,显示了他的聪颖、机智和过人的应变能力。

——以退为进。

甲:“你长得这么漂亮,怎么还没有找到对象呀?”

乙:“是的,因为我挑得比你仔细。”

这两句对话,因问话的人咄咄逼人,语气尖酸又无顾忌,所以答话的人采取了先认可,而后回敬。这就叫以退为进。

——避难就易。

宋徽宗写得一手好字,常为此询问大臣:“我的字怎样?”大臣们也无不奉承。

有一天,宋徽宗问米芾:“米爱卿,我的字怎么样?”米芾是书法大家,书法胜过宋徽宗,如恭维皇帝第一,必然要委屈自己;如夸耀自己第一,又必然会使皇帝扫兴,这还真是个不好回答的难题。

米芾想了想说:“臣以为在皇帝中,您的字天下第一;在大臣中,则微臣的字天下第一。”

宋徽宗听了心领神会,不得不打心底佩服米芾的机智。

——围魏救赵。

即不受对方提问的牵制,而是采取攻势,提出令对方头痛的问题,使其陷入自顾不暇的窘境,不得不放弃原来的提问。

如一方说:“我想知道,对于此问题贵国采取的最终措施是什么?”

另一方说:“请阁下相信,我们最终会解决这个问题的。而我倒真有点担心,如果贵国的反政府运动继续发展下去,贵国政府是否仍有维持现行统治的能力?”

——答非所问。

答非所问,是一种回避战术。即以非实质性的话将对方的锋芒引开,表面上好像已经做了回答,其实已悄悄地避开原本棘手的问题,这样可以避免许多尴尬。

有一次,作曲家勃拉姆斯参加一位年轻钢琴家举办的演奏会。年轻钢琴家为席勒的诗《钟之歌》谱了一首曲子之后,特地举办了这场演奏会。勃拉姆斯在演奏会上聚精会神地倾听,显出一副极为陶醉的模样。于是,年轻的钢琴家兴奋万分,演奏会一结束,便喜滋滋地询问勃拉姆斯:“阁下是不是很喜欢这首曲子?”

勃拉姆斯答非所问地笑着说:“这首《钟之歌》果然是不朽的诗。”他很巧妙地避开了这个问题,委婉而又礼貌地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他很欣赏这首不朽的诗,但却不认为钢琴家的曲子水准有多高。

——无效回答。

无效回答,可分为两种,即“有效性无效回答”和“纯无效回答”。表面上看前者没有直接回答问题,实际上却有很深的内涵,需要对方去领悟;后者即从回答者的答话中找不出任何答案,多半是回答者不愿回答或不好回答的问题。

某大学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到某市招生。有一位考生找到这位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问:“听说我的名字已登人贵校的招生名册,请问我能被贵校录取吗?”

那位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笑了笑说:“我们学校是要招收一些新生,我的名册上已登记了不少考生名字,你的名字也记在上面,能不能录取,请你去看报纸上我校录取新生的名单吧!”

这位某大学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虽然也回答了那个考生提出的问题,其实从答话中找不出“能录取”或“不能录取”的答案,要想得到答案,只有到报纸上刊登的录取新生名单上去找了!

——诱导否定。

美苏关于限制战略武器的四个协定刚刚签署,基辛格就在莫斯科一家旅馆里,向随行的美国记者团开始介绍情况。一位记者问:“美国有多少‘潜艇’导弹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有多少‘民兵’导弹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

基辛格回答说:“我不确切知道正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的‘民兵’导弹有多少。至于潜艇,数目我是知道的,但我不知道是不是保密的。”

一个记者急忙说:“不是保密的。”

基辛格反问道:“不是保密的吗?那你说是多少呢?”

这种诱导提问可使对方陷入自我否定之中,从而解除回答之难。别样问题别样答

清朝乾隆年间,宁波天童寺有个叫圆智的和尚,他能言善辩,远近闻名。

有一次,乾隆皇帝只身微服南下,来到宁波后,便独往天童寺来。圆智闻知此事,马上下到山脚,笑迎乾隆皇帝,双手合十,躬身轻声道:“小僧天童寺住持圆智接驾来迟,万岁恕罪。”

乾隆听说此人就是能言善辩的圆智,于是想先给他一个“下马威”。乾隆把面孔一板,厉声问道:“你既知朕躬身到此,为何不率众僧大开山门跪接圣驾?只这轻轻一揖,莫非有意亵渎圣躬?该当何罪?”

圆智不慌不忙地说:“小僧岂敢亵渎圣躬,只因这次圣上南巡,乃是微服私访。小僧要劳师动众,唯恐引起游人瞩目,有碍圣上安康,故独自一人在此恭候。”

乾隆听他说得合情合理,只好说:“恕你无罪,前面带路便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