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病的养生智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0 00:48:13

点击下载

作者:南山老人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不生病的养生智慧

不生病的养生智慧试读:

出版说明

如今,人们的生活都进入了一个节奏快,心理压力大的时代,疾病的侵入和形成随之也大大的提前。如何健康养生?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问题。可惜,有很多人虽然知道健康养生的重要性,却不知道从何入手。为此,我们特别编辑出版了这一套面向广大老百姓的《健康养生秘典》。《健康养生秘典》是一套总结了我国历代医学名家和养生专家在防病及养生方面的宝贵经验与心得的丛书。该丛书全面、系统、通俗易懂地阐明了防病养生的医学原理、原则和方法。它面向一般大众,行文亲切易读、内容实用丰富,能让普通读者能很快了解健康的真谛,给生活增添快乐。

该丛书的作者有的是享有盛誉、长年工作在教学、科研和临床第一线的医学名家,有的是在秉承家学和前辈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发扬光大的一代良医,有的是久病成医的潜修医学之士,有的是亲尝山野百草之后以修养身心为人生追求的“得道高人”。尽管自古盛行“医道不外传”,但在该丛书中,他们把自己防病养生方面的独到秘籍详尽无遗地奉献给广大众生,以期减轻世人的身心病苦,增进世人的健康快乐,这种精神确实令人敬仰。在此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和敬意!《健康养生秘典》系列丛书,目的是帮助普通大众积极预防疾病、尽早消除潜藏在肌体中的病因,做到未病先防,小病自医,实现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的预期效果。希望大家在平时更多地关注健康和养生,而不是等到有了病才来关注它。另外,我们还需说明,如果自己的身心不是“未病”的状态,而是急病、重病和趋于复杂的疑难症,那么这时候还是要及时到医院相应的部门确诊治疗。“急病到医院,未病自己防”,这样才能确保自己的身心健康,这正是该丛书所倡导的科学、理性的养生保健之理念和方法。

我们恳请各界有志于传授健康养生之道的同仁们和读者大众踊跃为该丛书提出各种有益的意见和建议,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更加健康、快乐的享受美好的人生。同时,本丛书由于时间仓促、编者能力有限,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希望读者朋友提出自己宝贵的意见。

第一章 中医如何认识我们的生命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新生和消亡。而事物之所以能够运动发展变化,根源就在于事物本身存在着相互对立统一的阴阳两方。

中医的“生命观”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中医对于生命的认识,其实也是中国文化对于生命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也有一些譬如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但从根本上来讲,中国的整体文化,包括中医在内,没有关于生命是神造的或者是神赋予的这样一种观念,而是认为生命来源于天地之气。天地之元气是生命的本源。

生命一词见于《北史》,其云:“人之所宝,莫宝于生命。”生,《说文》云:“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凡生之属皆从生。”指生殖、出生、生长之活力,“生存之时日生,凡生物皆谓之生”。(见《辞源》“生”字条)命,原意为指使,此指“天赋之命”,“非人力所能为者”,也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简言之,生命具有生长、发育活力,并按自然规律发展变化。

我们的祖先对生命的认识是建立在“天人相应”规律基础之上的。归纳起来,大致有三:

1.生命是物质运动的形式

我国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气”是最根本的物质,《管子·内业》云:“凡物之精,比则为生,下生五谷,为星上列……是故名气。”《庄子·知北游》云:“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这就是说,生命活动是自然界最根本的物质——气的聚、散、离、合运动的结果,生命是物质运动的形式。

2.阴阳的对立统一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运动形式

气的聚散产生了生命现象,在生命活动中,阴阳的对立统一、消长转化是生命的主要运动形式,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的始终,决定着生命的存亡。阳化气、阴成形,阳消阴长,阴消阳长,各自向对立方面转化。生命的新陈代谢就是这样,旧的衰亡,新的生长,生生化化永不停息。世界上万物万类,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

3.生与死是生命现象的必然规律《吕氏春秋·节丧》曰:“凡生于天地之间,其必有死,所不免也。”由生及死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生命的否定实质上包含在生命自身之中,想从根本上扭转这—规律,是绝对不可能的。但在生命活动中,又往往以整个有机体的经常平衡为基础,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是保证机体在变动的内外环境中一种最好的适应。人的生命活动始终处在不断的矛盾运动之中,时时遭受疾病的侵袭,又时时以自身的生命力去战胜疾病和死亡的威胁。因此,人们创造一切条件养生、摄生、起死回生,使生命力旺盛起来,以延缓其向衰老、死亡的转化。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六节脏象论》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昧。”这些都说明人体要靠天地之气提供的物质条件而获得生存,同时还要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才能发育成长。正如张景岳所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复应脾而养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说明人体五脏的生理活动,必须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这与现代认为生命产生的条件,正是天地间物质与能量相互作用的结果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人类需要摄取饮食,呼吸空气与大自然进行物质交换,从而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人以天地之气生”,是说人类生命的起源,源于天地日月,其中主要源于太阳和地球,特别是太阳的火和地球的水。万物生长靠太阳,一切生物,归根到底,依靠于太阳的光能和热能。光和热是地球上生命的能源,如果缺乏足够的光和热,生命就不能发生和存在。“四时之法成”,是说人类还要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才能发育成长。春、夏、秋、冬,四时自然气候的变化,与人的生命活动也是对立着的两方,人体就必须适应四时气候变化来维持生命活动。否则,人体生理节律就会受到干扰,抗病能力和适应能力就会降低,即或不因感受外邪而致病,也会导致内脏功能失调而发生病变,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终始也”、“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由于破坏了五脏适应四时阴阳递变的正常规律,不可避免地要导致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失调而发生病变,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中医养生学把适应四时阴阳看作是一切生物维持生存的重要条件。所谓“适者生存”,仍是生物界不可逾越的客观规律。

阴阳是生命之源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新生和消亡。而事物之所以能够运动发展变化,根源就在于事物本身存在着相互对立统一的阴阳两方。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就清楚地说明,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都必须以阴阳为根本,简言之:阴阳是生命之源。《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也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四时,即春、夏、秋、冬四季。一年四时寒热温凉的变化,是由于一年中阴阳消长所形成的,故称“四时阴阳”。而四时阴阳是万物的根本和终始,是人类生命活动的本源。所以,不管是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也好,还是人体也好,必须要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的规律。其根本原因,就是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运动,影响着人体阴阳之气的盛衰,人体必须适应大自然的消长变化,才能维持生命活动。

人体的生命活动,又是以体内脏腑阴阳气血为依据的,脏腑阴阳气血平衡,人体才会健康无病,不易衰老,寿命才能得以延长。这就是《索问·生气通天论》中“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理论。从中医养生学看来,人体本身就是一个阴阳对立的统一体,由于阴阳之气的相互作用,推动了生命的运动和变化。但阴阳二气之中是以阳气为主导的。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里又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即是说,人体生命以阳气为主导。若阳气充盛,则人体生机盎然,否则生意凋残,折寿损年。正如张景岳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素问·生气通天论》里明确指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不难看出,衰老是由于阳气耗损所致,而重视维护阳气,就能推迟衰老。与此同时,《黄帝内经》里又指出阴精与天年的密切关系,如“阴精所奉其人寿”、“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从这点来看,衰老又是阴气日减的结果,可见,阳气和阴血的不足,两者都是导致衰老的根本原因,但二者又不可截然分开,因为保全阳气有助于化生阴精,聚存阴精亦有益于护养阳气。

精气是生命的核心

中医认为,精气不仅是人体生命的核心,而且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本源,即世界是由“精气”产生的。具体地说,精气是一种极微极细的构成万物的物质元素。如《管子·内业篇》说:机物之精,化则为生。下生五谷,列星上为;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故名气。”即是说,精气是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本源。在《庄子·知北游》中,更明确指出气之聚散与物之生灭的关系,文中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东汉哲学家王充亦云:“天地,含气之自然也”(《论衡·谈天》);“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论衡·辨崇》),并且还指出,人是禀受了元气中的精微部分,即“精气”,又名“元气”。祖国医学认为,“气不仅是物质性的,而且具有无限的生命力。人之所以有生命,也就是构成人体的气”具有生命力的表现。人体生命力的强弱,生命的寿夭,就在于元气的盛衰存亡;新陈代谢的生化过程,称之谓气化生理,生命的现象,本源于气的升降出入等等,这都反映出气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是人体的生命动力。

精是与生俱来,禀受于先天,为生命的起源物质,故《黄帝内经》中说:“故生之米,谓之精”;“两神相抟,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从而说明万物化生,必从精始。男女之精相合,便构成人之身形。所以后人将此与生俱来之精,称为“先天之精”。此精成生命的基础,人的生成必从精始,由精而后生成身形五脏,皮肉筋骨脉等。不仅如此,人出生之后,犹赖阴精的充养,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正如《灵枢·本脏篇》说:“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可见,精气为维持人体生命机能所必需,成为须臾不可离者。若阴精充盈,则生命活动旺盛,身健少病;若腭精衰虚,则生命活动减退,早衰多病。故中医养生学认为,养生之真谛就在于保养精气,而精气维持生命机能的作用,主要体现于藏精与行气两个方面。那么,怎样才能使精气内藏呢?《素问·痹论》里说:“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阴气,即五脏所藏之精气,精气内藏的关键在“静”,妄自躁动则易于耗散。藏精还要顺应自然,特别要注重“秋冬养阴”。春夏秋冬的阴阳变化,寒暑燥湿风的交替往复,本为气之常也,亦是机体生长化收藏的必要条件。但机体内的精气,还必须与外界进行不停的交换运动,不断地自我更新,才能保证生命机能的正常运行,这是指气必须充满全身,运行不息。正如《灵枢·脉度篇》中说:“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医学入门·保养说》曰:“元气流行者寿,元气滞者夭”。指出了气在人体运行不息,由此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促进健康长寿;若气行郁滞,则多病而夭亡。

人身“三宝”:精、血、津液

《灵枢·经脉篇》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这就说明人体的产生必先从精始,精是人体的起源。同时,在形体已成之后,也是以精作为生命基础的,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精者,身之本也”。滋阴学派的创始人朱丹溪,认为人体的成熟、衰老在于阴精的盈虚变化,而老年人还能延续生命,又在于胃能盛纳水谷之精,如《格致余论》中说:“六七十后阴不足以配阳,孤阳几欲飞越,因天生胃气尚尔留连,又借水谷之阴、故羁縻而定耳”,从而论证了先后天阴精对维系生命的意义。后世医家在救治危重急症、保存人体生命的疗法中,有较多的涵育益精之方,如张仲景重视急下存阴,温病学派则强调“治温之法,重在救阴”。

精气神三者,古代养生家誉为人身“三宝”,是养生的关键。但在这三者中,精能化气生神,故精又是气神产生的基础。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主张“积精全神”,以却病延年。《灵枢·本神篇》还认为,若五脏之精不藏,则阴虚无气,乃致夭亡。张景岳曾高度评价阴精在生命中的重要作用,其曰:“精不可竭,竭则真散。盖精能生气,气能生神,营卫一身,莫大乎此。故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完全说明精是气形神的基础,亦是健康和长寿的根本,生命中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血的生成是饮食入胃,化为水谷之精微,通过脾的传输,灌注心脉,乃化为血。血的主要功能是营养全身各组织器官,《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以奉生身,奠贵于此。”《素问·调经论》里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从正反两面强调了血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人的目之视、足之步、掌之握、指之摄以及皮肤的感觉等,都要依靠血的供应。若血行障碍,皮肤得不到足够的血液,可见麻木不仁;四肢得不到足够的血液,能出现手足不温,严重者痿弱不用。而五脏六腑、外而皮肉筋骨,必须在血液运行不息的状态下,才能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功能。

此外,血又是神的物质基础,血脉充盈,才能神志清晰,精力充沛。若血虚或血热,均可导致神志方面的病变,如心肝血虚,可见失眠、多梦等症,血热重者则有神昏谵语之患。津液是体内各种正常水液的总称,其清而稀者为津,浊而稠者为液。津液布散于体表能温润肌肤,内注于身体则灌溉脏腑,输送于空窍可润泽耳、口、鼻,流注于关节以滑利关节,渗透于骨髓能补益脑髓等。若津液大量丧失,会引起关节屈伸不利、头昏耳鸣,目视干涩、肠燥便秘,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症。

总之,精血津液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若其不足,将会严重影响人体的生命健康。

气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和动力

历代的思想家、医学家都强调气的根本性,指出生命如果离开了气,就会结束。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就讲到:

民皆知爱其衣食,而不爱其天气。天气之于人,重于衣食。衣食尽,尚犹有闲,气尽而立终。

人们都知道珍惜他们的衣服和食物,却不爱“天气”,这个“天气”指的就是人秉承着的元气。“天气”对于人来讲,比衣食要重要得多。衣服穿坏了,食物吃光了,这都没有关系,可以想办法再找。但气如果尽了的话,那马上就死了。所以气对于生命来讲是十分重要的。

中医最重要的经典《黄帝内经》中也讲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认为人禀受了天地之气而生,应当按照四时运行的规律生存。

中医常常讲先天、后天。人在出生之前,是秉承天地之气而孕育,这时的气对于这个人来讲就是先天之气。而生下来之后,又无时无刻不在呼吸,这就是后天之气。所以人就有先天之气跟后天之气,而后天之气又不断地在补充先天之气。中医认为生命就是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的结合。气盛,生命就旺盛;气衰,生命就衰竭,如果气尽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死了。

所以,“气”可以说是中医理论的一个根本出发点。

气是构成物质世界的最基本元素,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于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张景岳说:“夫生化之道,以气为本,天地万物,莫不由之……人之有生,全赖此气。”故《天元纪大论》曰:“在天为气,在地为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这就是说,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万物赖气而生化和存在。正因为气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和动力,宋《圣济总录》提出:“万物壮老,由气盛衰”的观点,并认为“人之有是形也,因气而荣,因气而病。”刘完素反复强调气在防病延年中的重大意义,指出气是人体盛衰寿夭的根本,他说:“故人受天地之气,以化生性命者。是以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形以气充,气耗形病,神依气立,气纳神存”。这就完全说明,气是人体生命的动力和根本,它充满全身,运行不息,关系着人体的健康与长寿。

气本是指流动着的细微物质,就人体而言,如呼吸之气、水谷之气等。由于这种气富有生命力,人体各种脏腑组织的活动能力,也就是气的生命力的表现,因此也有人将气直接理解为功能的,如五脏之气、六腑之气、经脉之气等。

气分布在人体的不同部位,从总的来源看,不外乎肾中的精气、水谷之气和自然界吸入的清气三个方面。肾中精气来自父母,藏于肾中,为先天之糙气。水谷精气来自脾胃,为后天之精气。清气则存在于自然界中,经肺吸入体内。所以气的生成,与先天之精是否充足,后天之精是否盈盛,肺脾肾三脏的功能是否正常均有密切关系,而其中脾的作用尤为重要。如《灵枢·五昧篇》说:“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可见后天水谷在气的生成上是举足轻重的。

综上所述,气对于人体的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的,难怪有人说:“人活着就是一口气”。若气虚、气滞、气陷,皆会使人的健康受到重大摧残。

气虚,主要表现为脏腑功能减退,经常出现气短、懒言、疲倦无力、自汗畏寒,舌淡、脉虚无力。

气陷,主要为中气下陷,即脾虚下陷,从而出现大便泄泻,子宫脱垂,小腹坠胀,头目昏花等临床表现。

气滞,是指气的运行障碍,因“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故气滞和血瘀可同时存在。

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

神是人的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它包括精神意识、运动、知觉等在内,以精血为物质基础,是血气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产物,并由心所主宰。《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血脉,产生神明活动,神能统帅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故喻为君主。说明神产生并总统于心,是人体脏腑组织等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神虽由精气而生,但反过来又能支配精气的活动。正如张景岳所说:“虽神由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以上说明,神在人身居于首要地位,唯有神在,才能有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现象。

李东垣《省言箴》说:“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精充、气足、神全,是健康长寿的保证。《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从而指出,精神守持于内,则能调节人体各部组织的正常功能活动,以维持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才能保持健康状况。《灵枢·天年篇》又说:“失神者死,得神者生”,可见神充则身强,神衰则身弱,神存则生,神亡则死。

由上可知,人生命的物质基础在于精,生命的维持有赖于气,生命的现象表现于神。精气神三者之间,有相互滋生的关系,精充、气足、神全,是健康长寿的保证;精亏、气虚、神耗,是衰老的原因。总之,精气神三者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第二章 人体是最精密的机器

按中医的说法,人体就是一个小天地,它生生不息地运行着,经络、脏腑各司其职,有条不紊:肺脏与天相接,统领全身的气;脾脏与地相仿,统领全身的血;肾负责全身的水液代谢。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产生毒素,恰好有肝主疏泻,及时排毒。

身体比电脑灵敏万倍

我们自己的身体,可以说就是一台最精密的机器,了解这台机器的功能,知道如何使用这台机器,是创造高效率的先决条件,是得到一生幸福的先决条件。

人人都拥有这台机器,有人知道这些功能,会使用这些功能,生产出了很多好产品,创造了很多利润。有的人不知道自身的全部功能,也不太会使用这台机器,生产出的产品不合格,或是低档次产品,得到的利润就会很少。

很显然,一个不会使用自身这台机器的人,不可能完成好其他一切任务。

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

人体内脏器官之间,不但有结构上的某种联系,而且在功能上也是密切联系、相互协调的。某一生理活动的完成,往往有多脏器的参与,而一个脏器又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效能。内脏之间的这种相互联系是人体内脏生理活动的整体性的表现。因此内脏发生病变后也可以相互影响。

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有关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藏,通“脏”,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这是说,内脏虽存于体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都有征象表现在外。所以中医学的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脏腑是五脏和六腑的简称。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五脏之外,还有心包,其功能和心相同。此外,还有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称为奇恒之腑,其中除女子胞外,脑、髓、骨、脉均隶属五脏之内,胆既是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所以一般称为“五脏六腑”。

脏和腑在形态上各不相同,功能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脏是实质的器官,它主要负责生化和储藏维持生命的各种物质;腑是空腔的器官,它主要负责饮食的受纳、消化和水液的排泄。脏腑之间的相互配合,功能上密切相关,这种关系中医学称为“互为表里”。现简述如下:

心是人体的国王

按中医的说法,人体就是一个小天地,它生生不息地运行着,经络、脏腑各司其职,有条不紊:肺脏与天相接,统领全身的气;脾脏与地相仿,统领全身的血;肾负责全身的水液代谢。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产生毒素,恰好有肝主疏泻,及时排毒。

人体就像一个公司,有负责管理的,有负责采购的,有负责生产的,有负责销售的,也有负责打扫卫生、清理垃圾的,所以它能一直运行下去。即使有时候采购来的原料不那么干净,工厂也能够及时协调人力物力,加强清洗,大不了多产生一点废水和垃圾,清洁工人多运点儿出去,啥都不妨碍。当然,前提必须是公司的老总精明强干,善于协调。如果老总一天到晚不务正业,整天只想着个人名利,沉溺于酒色财气之中不能自拔,那么,公司就必然经营不善,或采购不齐,或生产效率降低,或产品积压,或厂房垃圾成堆、废水满地,或是工人之间、各级领导之间矛盾重重、勾心斗角……于是,各种各样的毛病就产生了。这些毛病的根源在哪里?在老总!这老总就相当于人体五脏中的心。

五脏是人体的根本,心又是五脏的元首。如果说人体是一个国家,那么,心就相当于国王,其他脏腑就相当于国王手下的股肱大臣。这是《黄帝内经》中巧妙而贴切的比喻: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见《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心是人体的君王,统领一切。在他的手下,宰相(肺)、将军(肝)、谋臣(胆)、使臣(膻中)、地方官(膀胱)以及那些管粮仓的(脾)、管水利的(三焦)、管制造的(肾)、管运输的(大肠),等等,各级官吏,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人体这个组织才能良性运行。

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成之戒之!

如果我们身体的这个国王英明,善于统理,那么,必然是“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五脏六腑安和,身体康健,精神健旺,整个人体欣欣向荣。否则,如果国王是个昏君、暴君,那么,首先是手下官吏贪污腐败、玩忽职守。也就是说,心散了,心不灵不明了,五脏六腑的消极腐坏面就全出来了。

比如,大肠本来是“传导之官”,现在它起贪心了,在传导的时候它截留了一部分,就像我们现在有些官吏挪用、贪污了经手的公款一样。这就坏了,本来是要通过良性运化来滋养全身的好东西,被它据为己有之后,没法运化了,反倒腐蚀了它自己!这跟社会上那些贪官的做法,有什么两样呢?

再比如,肝是“将军之官”。将军对内负责剿匪安民,对外负责抵御外侮,他的性格肯定是有些暴烈的。国王一旦从此不早朝,将军也慢慢懈怠了。剿匪其实就是相当于排毒啊,现在工作不力,反而时常拿点匪徒们的“好处费”,甚至人家送点儿白粉、大麻之类的,他也照样笑纳。于是,人体内警匪一家,毒素横行,哪能不病?而肝自身,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武艺和谋略,肝癌、肝硬化、肝腹水都来了。

其他脏腑,都是如此。谁没有一点“职务之便”可以揩点油水?谁没有一些惰怠之心?甚至在那样恶劣的环境和风气下,你不那样都不行,有人拉你下水。国王要是英明,早就把这种现象扼杀在萌芽状态了;国王要是不英明呢?那就只能任其泛滥了。

那么,心又是如何统领全身的呢?

心位于胸中,有心包围护于外,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它的主要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

1.心主血脉,其华在面

心主血脉,是指心脏有维护血脉搏动,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的作用,心之所以能够推动血液的运行,是靠心气的作用,脉管与心相连,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气的强弱,心血的盛衰,都可以从脉管上反映出来。由于面部的血管较丰富,所以心气的盛衰,不仅可以看脉搏的变化,也可以从面部色泽的改变反映出来,即所谓“其华在面”。一般说来,心气旺盛,血脉充盈,脉搏和缓有力,面色红润光泽;心气不足,血脉空虚,可见脉搏细弱,面色淡白;心血瘀阻,常见面色表紫,脉涩结代等。

2.心主神志

心主神志,是指人的精神、思维活动,中医学认为心主管精神活动,并协调整个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现代医学认为是大脑的功能。所谓“心情舒畅”,“读书要用心”等,这里的“心”字,实际上是指大脑。心的功能正常,才能神志清楚,思维灵敏,精神充沛;如果心主神志功能失常,可出现心惊失眠,健忘多梦等症状,严重者可见痴呆,胡言乱语,神志昏迷等症。

3.心开窍于舌

窍是指面部七窍,中医认为心的经络与舌窍相连,因而心的气血与舌相通。以保持舌的生理功能,所以心的病变,容易从舌体上反映出来。如心血不足,舌质淡白;心火上炎,舌尖红赤,舌体糜烂;心血瘀阻,舌质紫暗等。

心包:心包又称心包络,是心的外围组织,有保护心脏的作用。邪气侵犯人体,一般都是由表入里。包络即是心的外卫,故邪气侵犯心脏时,常常是先侵犯心包。

肝是人体的将军

肝脏具有多种生理化功能,常被喻为人体的“中心实验室”,也被称为人体的将军。如肝脏在蛋白质、糖、脂类、维生素等物质代谢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肝脏还具有解毒、排泄功能,以及对激素的“灭活”(在肝内破坏而失去活性)作用等。

中医学的脏腑学说也认为肝的功能很广泛。如肝主疏泄、藏血、开窍于目、其华在爪。这时指的作用不仅包括解剖形态学上的肝,还包括了肝的广义上的功能,如把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目珠斜视和上窜等症状统称为“肝风内动”,则与神经系统的症状密切相关。

从中医学对肝的生理和病理的论述可以看到与生理、生化的联系。如肝主疏泄,可协助脾胃之气升降。肝失疏泄,胆汁分泌排泄受到障碍,则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肝脏具有解毒功能,如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生的氨是一种有毒物质,主要在肝脏通过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从肾脏排出。如肝气(肝功能的部分作用)失去疏泄之职,气机不畅,则可引起情志方面的异常变化。这种肝功能异常与精神情志方面的变化可见于肝硬化晚期,如肝脏不能把氨合成尿素,可造成血氨升高,而引起肝性昏迷及其前后的一系列的精神表现。在《张氏医通》论臌胀中说:“蓄血成胀,腹上青紫盘见,或手足红缕、赤痕、大便黑。”详细地描述了肝硬化和肝硬化腹水的临床体征。腹胀和腹上青筋为腹水和腹壁静脉曲张,是由于门脉高压和侧支循环的开放。手足红缕、赤痕俗称“朱砂手”,就是现在所说的“肝掌”,它与“蜘蛛痣”的体征是同一道理。已知肝脏对激素有灭活作用,当肝严重病变时,有人认为体内雌激素破坏减少,或性激素失调,雌激素在血中蓄积,具有使小动脉扩张的作用。“蜘蛛痣”或“肝掌”可能就是这些部位小动脉扩张的结果。并有“大便黑”的记载,说明有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造成上消化道出血,经消化液的分解作用以及与多种物质如胃酸、肠液、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接触后,可使亚铁血红蛋白(红色)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棕色),或使血红蛋白所含的铁转变为硫化铁(黑色)而形成黑便或潜血试验强阳性。小水利说明蓄血成胀造成的水肿,小便仍可通利。

肝藏血,唐·王冰注释《素问》中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从生理学来看,人体即使在安静休息时,血液总量的绝大部分依然在心血管内迅速地循环流动着,这部分血量称为循环血量。而在活动时更促进了血液循环,以适应生理功能的需要,因此有“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的记载。还有一部分含血细胞较多的血液滞留在肝、肺、皮下和脾等处的血窦、毛细血管网和静脉内,流动较慢,这部分血量称为储备血量。因此肝脏也起了部分储血库的作用。

1.肝主疏泄:疏泄即疏通、开泄的意思,古人以树木生发条达来形容肝的舒展、升发的特性。所以有“肝性喜条达”的说法,即形容树木无拘束地生长。肝主疏泄功能,主要关系着人体气机的调畅,其作用包括管理某些情志活动,协助消化,促进胆汁分泌,通调气血等方面。肝主疏泄功能正常时,人的精神饱满,心情舒畅;功能失常时,就出现胸胁胀满,郁闷不乐,多疑善虑,沉闷欲哭,或急躁易怒,失眠多梦,月经失调等。

2.肝主藏血:是指肝脏有贮藏、调节全身血液的作用。血液在脉管内流动,是随着人体的活动而有所增减,当人体休息或睡眠时,肌体的血液需要就随之减少,血液则归藏于肝;当劳动或工作时,血液需要量增加,肝脏就排出其储藏的血液,以供给肌体活动的需要。肝藏血的功能失常,肝血不足,则出现两目昏花,视物模糊,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月经稀少;肝不藏血,则出现吐血、衄血、月经过多等。

3.肝主筋,其华在爪:筋即筋膜,它是一种联络关节、肌肉,专司运动的组织。筋靠肝血的濡养,才能维持正常的运动,肝血充足,滋养筋脉,则关节和肌肉活动自如。如果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可出现手足抖动,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如果邪热耗伤津血,血不营筋,可出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等。爪为筋余,肝血的盛衰,可以影响爪甲的荣枯。肝血充足,筋强力壮,爪甲坚韧;肝血不足,则筋软无力,爪甲变软,颜色淡白等。

4.肝开窍于目:由于五脏六腑的精气,都通过血脉运注于目,而肝主藏血。它的经脉又上联目系,因此,目与五脏六腑都有内在联系,但主要的是肝,肝气通于目,肝和目能辨五色,如果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就会出现两目干涩,视物不清,夜盲等;肝经风热,则目赤肿痛等。因此,中医治疗眼病,常从肝脏入手,即是根据“肝开窍于目”的道理。

脾是人体的粮仓

中医认为脾属脏,位于中焦,在膈之下,和胃相表里。脾的主要功能是主运化、主升清和统摄血液。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的作用。运化水谷是指脾能把水谷(饮食物)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运输至全身;运化水液是指脾能对被吸收的水谷精微中多余的水分,及时地转输至肺和肾,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脾主升清,是指脾把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故有“脾以升为健”之说。脾主统血,即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流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

脾的运化功能,不仅是脾的主要功能,而且对于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为“后天之本”,在防病和养生方面的重要意义。古代医家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脾胃,注意饮食营养,患病治病时,用药及忌口均要顾及脾胃。

1.脾主运化:运化是指消化、吸收和运输。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就是指消化饮食,转输营养物质的功能,饮食入胃,经过脾胃的消化作用,其中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转输而布散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及各组织器官。因此,中医有“脾为后天之本”的说法。脾主运化功能正常,则精力充沛,食物香甜,肌肉丰满;功能失常时,则出现食物减退,脘腹胀满,大便溏薄,神疲乏力等。

脾除运化水谷精微外,还能运化水液,即把水液输送到各组织中,使人体的组织得到水液的充分濡润。如果脾运化水液功能失调时,可出现水肿,咳喘多痰,大便溏薄,小便不利等。

2.脾主统血:统血是统摄、控制的意思。脾统血是指脾具有统摄血液,不致溢出脉外的功能。如果脾气虚弱,失去统摄功能,血液离开脉道而外溢,将导致种种出血病症,如便血、吐衄、皮肤紫斑、妇女崩漏等。

3.脾主肌肉、四肢:脾主肌肉、四肢,是由于脾具有运化功能、将水谷精微输送到肌肉、四肢,为之营养,使肌肉丰满发达、四肢轻劲有力。如果脾失健运,营养不足,则可致肌肉痿软,四肢倦怠无力等。

4.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开窍于口,是指脾的运化功能与饮食、口味有密切关系。脾气健运,食欲旺盛,口味正常,口唇红润。如脾失健运,则不欲饮食,口味异常,口唇淡白等。

肺是人体的宰相

人的胸膛里有3个分隔开的密封房间,中间的1个是心脏、大血管等使用的;另两个分装在左右两侧,里面住着肺脏。

我国古人曾经想象“肺有24孔”。直到100多年前,清代医家王清任才在他的名著《医林改错》中,把这种不合实际的认识改正过来。

右边的肺较大,约比左肺大15%,有3片叶,重约500多克;左边的肺只有两片。曾有一个人,他两肺的肺叶完全融合在一起了,但这是医学史上独特的例子。整个肺由约7亿个肺泡组成,每个肺泡就像1只小小的“气球”。由于“气球”是和细小的支气管连在一起的,所以,看起来就像一串串葡萄了。肺脏在吸气时扩大,呼气时缩小,它的作用犹如“风箱”。在古罗马人看来,心脏是只火炉,肺的作用就是给心脏扇风取凉,避免“烧”坏了心脏。

肺泡极细小,肉眼也看不清,但如果把所有的肺泡一一展开铺平,总共面积约达130平方米,相当于30张乒乓球桌的桌面。

肺泡壁由很密的网状组织组成,可以略微看到血管。有些血管细得难以想象,直径只有头发的1/50。

肺主呼吸,据说一般人可以七天不吃饭,三天不喝水,但我们想想,我们可以几天不呼吸呢?恐怕几分钟不呼吸就不行了!可见呼吸的重要性。有很多书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吃东西、怎么喝水才能保健,但告诉我们如何呼吸的书还很少见。其实,呼吸是大学问呢!

1.肺主气,司呼吸: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有呼吸功能,能吸进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从而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进行。肺主气功能正常时,气道通畅,呼吸均匀和调;功能失常时,气道不畅,则咳嗽气喘,呼吸不利等。

肺吸入的清气再加上脾吸收的水谷精微,两者结合输送到全身,以维持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所以又有“肺主一身之气”的说法。如果肺主气的功能失常,则可出现语言低微,体倦无力,气短自汗等。

2.肺主宣发,外合皮毛:宣发是指宣布、发散的意思。肺主宣发,是指由于肺气的推动,使水谷精微散布全身,内而脏腑,外而肌肉皮毛,无处不到。皮毛是人体抗御外邪的屏障,通过肺气的宣发,使营养物质输布全身,以温润肌表皮肤,使抵抗力增强,不易为外邪所侵犯;如果肺气虚弱,不能抵御外邪,常由皮毛而犯肺,从而出现恶寒发热,鼻塞咳嗽等。

3.肺主肃降、通调水道:肃降是清肃下降的意思,说明肺气以清肃下降为顺。如果肺气不能肃降时,可出现胸闷,咳嗽气喘等。

肺气能调理津液水气,故有“通调水道”之功。这实际就是水液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作用,布散全身,供脏腑组织利用之后,上经呼吸,中由汗腺,下从肾及膀胱排出体外。如果肺气失于宣发和肃降,就可导致水气的阻滞,而出现水肿,小便不利等。

4.肺开窍于鼻:肺司呼吸,鼻是呼吸之气出入的通道,所以称鼻为肺窍。鼻的通气和嗅觉功能,主要依赖于肺气的作用,肺气和,呼吸利,嗅觉才能灵敏。因此,外邪犯肺,多由口鼻而入,某些鼻部疾病,常从肺治疗,而获佳效。

肾是人体先天之本

肾位于腰部,左右各一,因此称“腰为肾之府”。肾开窍于耳,司两阴,其华在发。它的主要功能是藏精、主水、纳气。由于肾藏精,主人的生长、发育、生殖,所以称肾为“先天之本”。

中医学的“肾”和现代医学谈到的肾脏概念大不一样,中医学“肾”的范围要远远超出了现代医学所谓肾脏的范畴,中医学把肾称为“人体先天之本”,所谓“本”的意思指的就是生命之根本。具体的讲,肾有多方面的功能,它跟生命诸多方面都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

从中医学的观点来看,人体的生长发育主要靠肾来维持,一个人从生下来开始到他的童年、少年、青年、壮年直到老年,实际上就是一个肾的精气盛衰的过程。例如人从小的时候,直到青年时期,他的精气达到—生的高峰,过了青年时期,从中年、壮年逐渐到老年,肾的精气开始逐步削弱下来了,这样就可以把它画成一个正弦曲线的样子。

我们常说:“未老先衰”指的是这一个人肾中的精气早衰了,那么“延年益寿”,就是要使人的精气比他的正常值更加旺盛才能达到。自古以来,长寿的秘诀也好,秘方也好,基本上就是从肾上这个角度出发的,换句话讲,“肾是长寿的基础”,这就充分体现出肾和人体生长发育的密切关系。

中医认为,人的呼吸虽然靠肺,但它和肾也有密切的关系,因为,人呼出气固然靠肺,而吸进气除了靠肺还要靠肾。中医认为,肾主纳气,纳气就是说摄纳,所以从病理上讲,假如一个人肾虚了,不能纳气入肾的时候,就会出现呼多吸少的现象,西医叫做呼气延长,这就是:肺心病病人。因而我们中医治疗一些肺心病的病人和一些支气管哮喘的病人,除了治肺以外,更重要的是采取补肾的方法。比如中药里的哈蚧、五味子等都是纳气入肾的药,这点和现代医学概念不一样,所以练气功的时候,都有一种很重要的做法——气入丹田,这就是练肾主纳气的功能。

明代有个医学家叫张景岳,他说,一个人要把物质消化吸收,主要靠脾、胃、肾三者的密切配合,就好比熬一锅粥,要锅要勺要火,胃好象锅一样,脾就象一把勺,还要靠肾,肾靠肾阳,就象下面的火,才能把这锅粥熬熟,所以如果肾虚了,脾胃的消化能力必然减弱。例如有的病人早上起来马上上厕所,而且软便不成形,这叫做“五更泻”,很多人不把这当病,有时拖一年,二年,甚至十年都是这样的,有时西医把这种现象叫做非特异性结肠炎,中医则认为是“脾胃虚弱、命门火衰”,这种病人临床很常见,比如说有些病人早起上厕所,吃完早点还上一次,或者坐一个凉的地方,马上也上厕所,这种病用—般的抗生素是没有作用的,而用补肾的中成药治理,疗效会很明显。肾和人体的水分代谢也很密切,当肾一出现问题,即出现水肿,尿少,或尿频,所以一般常见的糖尿病、前列腺等疾病,都应当从温肾补肾入手。另外,肾和人体的脑子关系也很密切,人的思维灵敏程度主要靠肾,所以《内经》上讲:“技巧出焉”,技巧就是聪慧的程度,因而—般智力不好,健忘等也是肾虚的表现。总之,肾脏有多方面的功能,人体的成长、发育、牙齿、毛发等等都和肾有直接密切的联系、一个人肾的精气充足,他的体力就好,智力也很强,我们临床补肾、肾补好了往往反映一组症状的改善,而不是单单某种症状的改善。

1.肾藏精,主发育与生殖: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皆储藏于肾。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先天之精不断得到后天之精的补充,后天之精又依赖先天之精而化生。精能化气,肾精所化之气,即为肾气。肾之精气的盛衰,关系到人体的生殖和生长发育。人体从幼年开始,肾的精气逐渐充盛,就有齿更发长等变化,发育到青春期,肾的精气旺盛,性机能逐渐成熟,男子能产生精子,女子开始按时行经,并有生殖能力;待到了年老,肾的精气逐渐衰弱,性机能和生殖能力减退而消失,形体也随之衰老。所以,肾精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促进性机能成熟的作用。如果肾藏精功能正常,则人体发育正常,生殖能力强;功能失常时,可以出现阳萎不育;遗精早泄,月经失调,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等。

2.肾主水:指肾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水液通过胃受纳,脾的转输,肺的宣降,三焦的决渎,肾的蒸化开合作用,使清者运行脏腑,浊者下流膀胱,成为小便排出体外,中医将这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即新陈代谢的过程叫做“气化”。如果肾的主水功能失常,水液泛溢周身,可出现水肿,小便不利等。

3.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肾藏精,而精能生髓,髓有骨髓和脊髓之分。骨髓居于骨中,滋养骨骼,所以有“肾主骨”的说法,肾精充足,骨髓生化有源,则骨髓和牙齿坚固有力。肾精不足,骨髓乏源,舛牙齿枯槁,容易脱落,胫骨酸软无力。精与血,是相互滋生的,精充则血旺。而毛发的濡养有赖于血,故有“发为血之余”之说。发的营养虽然依赖于血,但其生机根于肾。因此发的生长和脱落,润泽与枯槁,均与肾的精气盛衰有关。青壮年,肾的精气充沛,毛发致密光泽;老年人,肾的精气渐衰,则毛发变白而脱落。

4.肾开窍于耳,司二阴:肾气通于耳,耳的听觉依赖肾脏精气的滋养。肾精充足,听觉才能灵敏,如果肾精不足,或老年肾精渐衰,则可出现耳鸣,听觉减退等症。

二阴即前阴和后阴,前阴包括尿道和外生殖器,有排尿和生殖的作用;后阴即肛门,有排便的作用。尿液的排泄,虽在膀胱,但有赖于肾的气化作用;大便的排泄,也要受肾的气化作用,才能顺利排便。如果肾气虚衰,可出现尿频、尿少、遗尿,或大便溏薄等症。

日常生活中应当如何注意护肾

1.饮食上应注意,随着年岁的增加有些性寒伤肾的食物要少吃,如梨等,夫妻在怀孕之前,双方应服用补肾强肾的药物,以利于下一代先天充足,体力健壮。

2.寒邪容易伤身,有人爱开冷气睡觉,睡眠时肾阳之气开始入内,寒邪就会侵袭到人体,造成骨骼疼痛,腰疼,这种称做“少阴感寒症”。所以每个人,尤其年龄较大时,肾精肾气弱时,千万注意不要受寒,尤其腿部腰部宁可偏暖些。

3.从睡眠上讲,中医强调睡子午觉,就是午时和子时都要睡觉.我们说,子时(午夜23点至1点)养肾阴,午时(中午11时至13时)养肾阳,阳受伤者嗜睡,阴受伤者失眠。另外就是房劳过度,中医认为房事太多,性生活过度同样也会伤肾,所以要节制房事,以免有伤全身健康。最后我们要谈的是,随着年龄和人体体质的不同可以经常服用一些补肾强身的药物,当然要使用得恰当,否则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造成一些弊症,伤害人的身体,近年来保健药物如雨后春笋,品种之繁多,宣扬之神奇使人真假难辨,因此我们敬告患者务必认真选择不含激素,不含雄性动物器官,无毒副作用的保肾强身药物补品。

胆是人体的谋臣

胆附于肝,内藏胆汁。胆汁注入肠中,有助于饮食的消化。胆汁味苦色黄,它的分泌和排泄,依赖肝的疏泄功能。如果肝气不舒,则胆汁排泄失常,可出现厌食油腻,胁痛腹胀,口干尿黄等。

胆主要是贮存胆汁并输出胆汁以帮助消化,它不与外界直接相通,不直接参与传化水谷,和胃肠的功能有别,所以又把它列为“奇恒之腑”。由于胆内贮存由肝分泌出来的胆汁(王叔和《脉经》指出:“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比较洁净的,含有精气,故又称“精汁”,不同于肠道和膀胱中的糟粕、排泄物,故有“中精之腑”,“中清之腑“之称。而胆又和肝相表里,“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肝和胆这两方面的作用相配合,说明胆和肝和部分中枢神经的功能有关。此外,胆和肝内寄“相火”(是和心的“君火”相对而言),病理上容易产生“火”的症象。

胃是人的后天之本

胃位于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肠。上口名贲门,下口名幽门。它的主要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饮食入口,经过食道,容纳于胃,经胃的腐熟消磨,下传于小肠,其精微物质通过脾的运化和转输,布散全身以供养人体,故脾胃合称“后天之本”。胃气以和降为顺,若胃气上逆,胃失和降,则为脘胀呕吐、嗳气、呃逆等症。

小肠:人体的营养吸收器

小肠上接幽门,下接大肠,它的主要功能是受盛化物,分清泌浊,小肠将胃中传下的水谷,作进一步的消化,吸收精微,由脾归于五脏,下传糟粕至大肠,无用的水液渗入膀胱。因此,如果小肠有病,除影响消化功能外,还会出现大小便的异常。

大肠:人体垃圾运输车

大肠上端接小肠,下端以肛门为出口。它的主要功能是传导糟粕。大肠接受小肠下注的浊物,吸收其中剩余的水分后,使食物残渣变成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如果大肠功能失常,则传道失职,可出现痢疾、腹泻,或大便秘结等。

中医将大肠归属于腑。大肠居于腹中,其上口在阑门处紧接小肠,其下端紧接肛门。因与肺有经脉相互络属,而为表里。大肠为传导之官,它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经肛门而排出体外。

大肠的健康与人类的生命安危有着密切的联系,传统中医理论早就告诉我们“欲无病,肠无渣,欲长寿,肠常清。”当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膳食结构的改变,再加上工作压力过大,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使酸毒、脂肪垃圾等沉积,就像自来水管道壁累积水垢一样,在大肠内形成大量宿便,现代的肥胖人大多都气不足,也就是气虚,因此大肠内的脂肪垃圾很难排出体外,造成大肠功能的失调,也会导致大肠经不通,出现面部和腹部等局部肥胖,会在额头出现皱纹,下巴两侧的脸颊肥厚。头晕、心悸气短等并发症也会随之出现。“清洁”大肠内的毒素不仅只限于大肠的健康,也关系到人体各个脏腑的健康,累积在大肠内的毒素能渗透入血管,造成皮肤粗糙、掉发、心悸气短、胆怯、体虚乏力、失眠多梦、肥胖、便秘、肝病变等最终导致全身中毒,所以清除大肠内的毒素就显得很重要了。那么怎么清除肠道宿便和毒素呢?肥克国际纤体集团专家组以中医理念为指导,经多年的科研、实验和临床经验而总结出的一套健康疗法,用独特手法针对大肠经疏通气血,补充能量,再用天然野果排除大肠内的毒素,并根据不同的体质吃相对补的食物,补充气血,不仅能达到清除大肠内毒素,增加大肠自身的功能,而且使面部和腹部肥胖及相关的并发症也会消失,身体自然会轻松健康了。这个是最安全、最简便、最轻松的方法。人体的垃圾存放地都很清洁,试问人体又怎么能不健康呢?

善待你的膀胱

膀胱位于小腹部,它的主要功能是贮藏和排泄尿液。人体代谢后的水分,下输膀胱,变成尿液,再通过膀胱的气化作用,排出体外。如果膀胱气化失常,就会出现癃闭、淋症、遗尿等症。

一般来说,正常的膀胱当尿液达到150cc时,就会有初步的尿意,这个讯息,大概只在大脑停留1秒,一闪就过了;而当尿液增加到200cc时,尿意就会显得比较强烈,大部分的人如果没有特别留意,选择不去上厕所,膀胱还是容许继续憋着。不过,当膀胱尿液容量增加到400cc时,就到了非解不可的地步。但膀胱这个容器可是有伸缩弹性的,虽然是非解不可,但如果你强忍着尿意,膀胱可允许的容量甚至可以达到800cc、甚至1000cc。

通常,如果要给“憋尿”下一个定义,必须要将相当富弹性的尿液数量化,一般来说,有200cc以上的容量,就算是在憋尿了。

应付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上班环境,许多上班族都在不知不觉中养成憋尿的习惯,上班族一定要善待自己的膀胱,千万不要养成憋尿的习惯,否则年纪日渐增长之后,膀胱将会把你所有的虐待“连本带利”还给你。现代人因为来自社会的压力大增,每个人面对不同的工作型态,也有不同的工作环境,大家也各自发展出自己的生存法则,但是在与时间竞争下,能省一段时间就是一段时间,当然厕所也是尽量少上为宜,甚至还有人以自己能长时间憋尿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很有“力”。其实憋尿对自己的泌尿系统多少会造成伤害,状况轻微的话,会造成尿道、膀胱发炎,小便会有灼热感,甚至会出现刺痛的状况;再进一步会让自己产生强烈的残尿感,敏感的尿意会让自己不断的想上厕所,甚至连膀胱都已排空还会想上厕所,如果状况严重,将会导致肾脏发炎,甚至长期住院。

因此,上班族千万不要刻意憋尿;但也不要矫枉过正、过犹不及都不好,一有尿意就要上厕所也没必要;如何找出一个“憋与不憋”的平衡点。此外,虽然泌尿科医师建议每天要喝2千到3千cc的水,但是为了避免憋尿,也要依照自己的工作性质调整自己喝水的节奏,才能让自己喝得健康。

记住,膀胱也算是消耗品,如果年轻时没有好好地对待它,滥用膀胱的收缩与感觉,一旦年纪增长,膀胱就会将你年轻时对它的虐待,“连本带利”的还给你,让你饱受“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之憾。

三焦:人体的运输官

三焦是上、中、下三焦的总称。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肺等脏器;膈以下到脐为中焦,包括脾、胃等脏器;腰以下为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等脏器。

三焦的主要功能是主持人体的气化作用,如通行元气,运化水谷,疏通水道,具体而言,上焦主宣发散布,即通过心肺的作用,将饮食物的精气敷布全身,以温养皮肤、筋骨,通调腠理;中焦主腐熟水谷,把营养物质化为营血;下焦主分清泌浊,将糟粕以及代谢的水液排泄体外。因此,三焦的功能是关系到水谷精微,水液的消化吸收,转输排泄等全过程。如三焦气化功能失常,往往使水液滞留,而发生水肿、小便不利等。

脏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腑虽然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们之间分工又合作,密切联系,从而保证了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1.脏与脏的关系(1)心与肺:心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气和血的关系,肺主一身之气。只有肺气旺盛,才能使心气很好地发挥作用,推动血液的正常运行,以满足全身器官的需要;同时,肺气的输布也需要血的运载,所以有“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的说法。总之,心主血,肺主气,两脏相互配合,保证了气血的正常运行。(2)心与脾:心与脾的关系,主要反映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两方面。由于脾是血液生成的主要器官,所以脾气旺盛,就使心血充盈;同时,脾统血,能协助心主血,以维持血液的正常循环,不致溢出脉外。(3)脾与肺:脾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输布方面的联系。脾主运化水液,肺主通调水道,脾气散津,充盈于肺,使肺气更加旺盛;而肺气的强盛,可促进脾气的健运,两脏在生理功能上相互促进,在完成水液代谢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4)脾与肾:脾与肾的关系,主要是先天促后天,后天养先天的相互关系。脾主运化功能,必须依靠肾阳的温养推动,而肾主藏精,肾脏精气也有赖于水谷精微的不断化生和充养,才能保持充沛。因此,脾肾之间是相互资助,相互协调,在人体整个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5)肝与脾:肝和脾的关系,主要反映在消化和血液的生化等方面。肝藏血而主疏泄,脾统血,主运化而为气血生化之源。肝气疏泄正常,能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调畅气机,推动脾胃的消化机能,同时,脾气旺盛,气血生化有源,又使肝血充盈,气机舒畅条达。(6)肝与肾:肝和肾的关系,主要体现精血同源的关系。肝藏血,肾藏精。肝血必须依赖肾精的滋养,肝的功能才能维持正常;肾精也不断得到肝血所化生之精的填充,精血相互滋生,故有“精血同源”,“肝肾同源”的说法。

2.脏与腑的关系(1)心与小肠:心和小肠的关系,是通过经脉和络属构成表里关系。心气正常,小肠才能发挥分清泌浊的功能,而小肠的泌别通调,有助于心气的正常作用。(2)肝与胆:肝和胆的关系,主要通过经脉的联系互为络属。胆附于肝,内藏胆汁,胆汁的排泄,是肝脏疏泄的重要方面,起着帮助消化的作用。(3)脾与胃:脾和胃的关系,是通过经脉络属形成表里关系。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气主升,胃气宣降;脾性本湿而喜燥,胃性本燥而喜润,二脏一纳一化,一升一降,关系密切,共同完成运化饮食的全过程。(4)肺与大肠:肺和大肠的关系,是通过经脉联系构成表里关系。在生理情况下,肺气肃降,大肠传导功能正常,粪便排出通畅;大肠传导通畅,也有利于肺气的肃降。(5)肾与膀胱:肾和膀胱的关系,是通过经络联系互为表里。肾主水液,膀胱具有排泄小便的功能,但膀胱的储尿、排尿作用,又依赖肾脏气化功能来完成。

人体中的经络系统

经络,是人体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较大,是直行的主干;络脉较小,是横出的支脉。此外,还有更细小的孙络、浮络等。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系脏腑、沟通表里内外,调节机体各部功能的通路,和脏腑一样,经络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的经络学说已同空中不明飞行物“飞碟”以及“百慕大”现象,一同被世人列为当今世界的科学之谜。中医是如何认识经络的?经络有哪些功用?经络的实质是什么?国内外对经络研究的近况如何?这些问题无疑是人们关心的焦点。

经络学说的产生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且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早在2000多年前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了系统的记载,《内经》以外的一些非医学著作中也有零星的记载。

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内属于脏腑,外布于全身,将各部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经,指经脉,犹如直通的径路,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指络脉,犹如网络,是经脉的细小分支。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理论是古人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般认为,其形成与疾病的症候、针感的传导、按摩和导引的应用以及古代解剖知识的结合等有关。这一理论与脏腑、气血等基础理论一起,对中医各科特别是对针灸的临床辩证和治疗,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络系统密切联系周身的组织和脏器,在生理、病理和防治疾病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黄帝内经》中曾指出:“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里概括说明了经络系统的重要性,可理解为经络系统有三方面的功能:在生理方面,有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的功能;在病理方面,有抗御病邪、反映症候的功能;在防治疾病方面,有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的功能。

经络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及防疫等方面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整体的医学理论是中国古代医学家自觉地应用当时的科学,即五行(金、木、水、火、土)学与天文地理中的天、地、日、月、星、辰、山川、地脉及天人合一思想等取得的丰硕成果。

古代医学家认为,生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也不例外,其运行规律应与天地万物完全统一。这种一元论的观点指导着中国古代的医学,使之与当时的物理、天文、地理和哲学等学科紧密结合了起来,形成了以经络藏象学说为核心的一整套医学理论。

令人惊诧的是,用以创建现代医学(西医)的解剖方法,似乎对认识经络根本无能为力。不仅手术刀不能帮助人观察到经络及运行于其中的“气”,而且无论哪一种现代的精密仪器似乎都无助于人观察。于是,不少人对经络与气的存在表示怀疑。

其实,经络(及运行于中的气)人皆有之,它们虽看不见,摸不着,但在一定条件下能感到。我国科学家发现,对经络敏感的人约占(全人类)1%,另外99%的人虽不敏感,但有所谓隐性经络感传现象。在手指和脚趾的12经末端通上微弱电流,再用力在体表轻轻叩击就能在体表找到12条与其他部位不同、具有特殊感觉的线,这就是隐性经络感传线。同理还可找到另两条隐性经络感传线。实践表明,人人均有14条隐性经络感传线,而且几乎人人的位置都相同,并且常年不变。令人惊奇的是,这14条隐性经络感传线几乎与古人标示的经络完全重合!

十二经脉

经络的主要内容有两方面:一是十二经脉,也叫十二正经,即手足三阳经和手足三阴经的简称;二是

奇经八脉

,即任、督、冲、带、阴趼、阳趼、阴维、阳维,它们有调节气血的作用。

1.名称分类:经络的分布,体内和脏腑相联系。体表循行在头面躯干,四肢百骸等各部。其中六脏六腑各有二条经脉,总称十二经脉,它们的分布有脏阴腑阳和内阴外阳的规律。

上肢内侧——分布三条阴经,它们与肺、心包、心相互联系,所以分别称为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总称手三阴经。

上肢外侧——分布三条阳经,它们与大肠、三焦、小肠相互联系,所以分别称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总称手三阳经。

下肢内侧——分布三条阴经,它们与脾、肝、肾相互联系,所以分别称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总称足三阴经。

下肢外侧——分布三条阳经,它们与胃、胆、膀胱相互联系,所以分别称为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总称足三阳经。

2.循行交接:十二经脉的循行和交接有一定的规律。十二经脉的循行是一阴一阳,一顺一逆,依次排列的。因此,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于手三阳;经手三阳从手走头,交于足三阳;足三阳从头走足,交于足三阴;足三阴从足走胸,交于手三阴,这样就构成了一个通连的整体,以适应气血运行的需要。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趼、阳趼、阴维、阳维八条经脉的总称。由于它们不与脏腑直接相通,不受十二经脉循行次序的约制,而是别道奇行的经脉,所以称“奇经”。

奇经八脉出入于十二经脉之间,具有调节十二经脉气血的作用。凡十二经脉中气血满溢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奇经八脉中任脉和督脉最为常用,任脉行于胸腹部正中,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督脉行于背正中,能总督一身之阳脉,故称“阳脉之海”。

第三章 人为什么会生病

人之所以会生病,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人自身抵抗力的下降——即正气不足,二是外界致病因素过于强大——即邪气过盛。可见,在疾病过程中,致病邪气与机体正气之间的盛衰变化,决定着病机的虚或实,并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变化及其转归。

中医如何看待疾病的起因

人为什么会生病呢?

中医认为人之所以会生病,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人自身抵抗力的下降——即正气不足,二是外界致病因素过于强大——即邪气过盛。可见,在疾病过程中,致病邪气与机体正气之间的盛衰变化,决定着病机的虚或实,并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变化及其转归。

那么,邪正盛衰与病机虚实有什么关系呢?《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概括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也就是说,实的病机主要是邪气盛;虚的病机主要是正气虚。然而疾病的种类极多,疾病的过程亦较复杂,使邪正之间的盛衰变化呈现错综复杂。

病机或实或虚,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征象可循。但是,临床征象仅仅是疾病的现象,在现象与本质相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反映病机的或虚或实;而在疾病的现象与本质不完全一致的特殊情况下,这些假象不能反映病机的虚实,所以临床分析病机,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被假象所迷惑。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过程中,邪正的消长盛衰不是不变的,在一般状况下,正胜则邪退,疾病趋向于痊愈或好转;邪胜则正衰,疾病趋向于恶化,甚则可以导致死亡。

此外,若邪正双方势均力敌,则可出现邪正相持,或正虚邪恋,或邪祛而正气不复等情况,这是许多疾病由急性转为慢性,或遗留某些后遗症,或慢性病久久不愈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把关于发生疾病的各种原因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痰饮、瘀血等。

六淫致病

淫,在中医里是过分的意思。自然界的气候有风、寒、暑、湿、燥、火六种不同的变化,总称六气。人体的防御能力是适应六气而变化着的,如果六气变化失常,超出了人体防御能力时,就会使人生病,这样的气候,就是邪气,中医称为“六淫”。

欲明“六淫”当先知道“六气”。六气就是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气候变化。一般情况下,六气不伤人。当六气伤人时则“六气”就变成了“六淫”。六淫,也就成了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邪病的总称。

六气何以伤人成为六淫?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气候变化异常,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例如冬季应寒反热的“暖冬”和春季应暖反寒的“倒春寒”,都是一些疾病的高发时节。《窦娥冤》中讲“六月飞雪”其实就是一种气候变化反常,戏曲中以及以后的人们多用此形容有冤情。到底有没有冤情?不足为信。但是,如果真的六月天下起了雪,必定会有一场疾病广传人间。

二是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暴热、暴寒。

三是人体正气不足。

六淫致病还有四个特点:

一是多与季节气候、居住环境有关。如春季多风病,风病就是感冒、中风、风疹等,夏季多暑病,例如中暑,长夏初秋多湿病,深秋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另外,久居湿地常有湿邪为病,象南方的农村,农民多患有风湿就与农作环境有关。高温环境作业又常有燥热或火邪为病等。

二是可单独或者相兼袭人,如单独致病中的寒邪直中脏腑引起泄泻,与风一起袭人就引起风寒感冒、与湿热一起袭人就引起湿热泄泻等。在相兼袭人中,风邪最厉害,它相兼的邪气最多,例如风湿、风寒、风热,而在秋天还可以兼燥邪伤人。就因为一年四季都有风,有风就必定有风邪。很多人一出现骨关节疼痛就说是风湿。曾经就有这样一个病人,肘关节至中指尖疼痛。她老说自己是风湿,由于农活多,她的孝顺女儿便跟她在中医生那里抓了5副治疗风湿的药,服用完了,效果却看不见,便开始怀疑中医的效果。其实,这个中医生本身的行为就是违背中医治病原则的。我一了解,原来是作风湿治疗。我诊断这是经络受寒所致。决不是风湿。为什么?风湿就有风的特性,游走不定,关节今天这里痛,明天又换了一个地方疼痛,而她的疼痛一直是固定的。另外,她的中指整个儿都是冰凉的,显然是寒在里面。而她自己说了:如果放在火上烤了就会舒服。固定、冷感、遇热则缓,凡此种种都是寒邪的特点。所以,我给她服用了羌汤、当归、姜黄、细辛、桂枝等散寒温经的药物,三副药就好了。所以,中医治病一定要弄清楚原因,病人切不要凭借印象来服用药物,否则对身体没有好处。

三是互相影响,甚至相互转化。例如风寒入里化热、暑湿日久可以化燥伤阴。后面讲的“火生风”就是一种转化。

四是从口鼻、肌表而入这样一个由表及里的发生和传变过程。说口鼻而入,可能大家都容易理解。像感冒,西医称为“上呼吸感染”,可见西医就将感冒当作了一种呼吸道疾病,其主要是因为上呼吸道感染了细菌、病毒。而在中医,感冒却不仅仅通过口鼻而患,还可以通过皮肤。关于这一点,西医是很难解释的,而中医就很明了了。在感冒中,不少人都是因为晚上睡觉着凉了,要不就是被雨淋了。着凉也好,雨淋也好,影响的都是皮肤,而不是口鼻。大家可以做一个实验:晚上不盖被子,戴上口罩睡觉,看你感不感冒?有一些人还真的不感冒。这是因为正气强盛。所以,防范六气变成六淫,强盛正气和做好防护工作是十分关键的环节。

六淫致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如春天多风病,冬天多寒病,但由于气候变化的复杂性,以及人体体质的差异,在同一季节里,也可出现不同的疾病,例如夏天炎热,虽多暑病;但如贪凉喜冷,也可以发生寒病。六淫致病,既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混合的,前者如伤风、中暑,后者如风寒、湿热等。此外,六淫侵入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寒邪可以化热等。

1.春天:风邪致病

春天多风,风便成为春季的主气,但一年四季均可有风。风为百病之长,是外感致病的先导。风邪致病,常与其它邪气兼夹同病,如风寒、风热、风湿等。风邪的特点为:发病急,消失也快;症状常表现游走不定,风邪侵及皮肤可以发痒,有怕风的症状等。常见的风病有:(1)伤风:症状表现为恶风,有汗,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咽痒,或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等。(2)风湿:由风、寒、湿同时侵犯人体引起,中医又称为“痹症”,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可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四种类型。其中风邪侵犯经络,引起肌肉关节疼痛,游走不定者为行痹。(3)风疹块:症状表现为皮肤瘙痒,起风团,发无定处,此起彼伏。

2.冬天:寒邪易伤人阳气

冬季气候寒冷,寒便成为冬季的主气,但其他季节也可发生,常与风邪、湿邪等兼夹同病。寒邪的特点为;寒性凝滞收引,容易出现筋脉挛缩,气血流通不畅,而出现疼痛。寒邪易伤人阳气,寒邪由表入里,易于化热,有怕冷症状。常见寒病有:(1)风寒:症状表现为怕冷,发热,无汗,头痛,身痛,骨节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2)寒痹:症状表现为关节疼痛。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冷加剧,又称“痛痹”。(3)中寒:症状表现为脘腹疼痛,呕吐食少,肠鸣腹泻,严重者可突然战栗,四肢厥冷,脉伏。

3.夏天:暑多央湿

夏天气候炎热,暑便成为夏季的主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并且常与湿邪兼夹侵犯人体,故有“暑多央湿”的说法。暑邪的特点为: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故有热症表现,如高热多汗,口渴喜饮等症;暑性升散,容易耗气伤津,故有神疲乏力,口燥唇干等症;夏季多湿,暑多夹湿,故常见胸闷,恶心呕吐,大便溏泻等症。常见暑病有:(1)伤暑:症状表现为身热头痛,汗出烦渴,恶心呕吐,倦怠无力,小便短赤等。(2)中暑:症状表现为突然昏倒,神志不清,身热烦躁,大汗气粗,舌干少津,脉数无力等。

4.湿邪致病

长夏季节多雨潮湿,湿便成为长夏的主气。长夏正当夏秋之交,湿气最盛,所以长夏多湿病。此外,外感雾露,久卧湿地,涉水淋雨等也可以引起湿病。湿邪的特点为:湿邪重者,常觉身体沉重,四肢酸沉,头重如裹;湿性秽浊不清,故白带、湿疹、小便浑浊,大便渡泻均属湿症;湿性粘滞,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湿为阴邪,容易阻碍气机,损伤脾胃,可见脘腹闷胀,食欲不振,大便溏薄,水肿尿少等症。常见湿病有:(1)伤湿:湿邪伤于表引起。症状表现为:发热恶寒,头重身困,肢体酸重,口淡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濡等。(2)湿痹:湿犯经络,引起关节疼痛,固定不移,屈伸不利,舌苔白滑,脉濡缓等。(3)里湿:主要是脾为湿困的表现。脾主运化水液,脾虚健运失职,不能行其津液,于是聚而成湿。症状表现为:脘腹胀满,胸闷泛恶,口腻不渴,食欲减退,便溏泄泻,小便混浊等。

5.秋天:易生燥邪

秋天气候干燥,燥便成为秋季的主气。凡久晴不雨,气候干燥,易生燥邪。燥邪的特点为:燥性干涩,易伤肺阴,耗损津液,故有口干唇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常见燥病有:(1)外燥:病变偏重在肺,症状表现为:干咳无痰,痰液粘稠,痰中带血。口干咽痛,舌苔薄白,脉浮数等。(2)内燥:病变遍及全身,症状表现为:口唇燥裂,潮热颧赤,心烦失眠,皮肤干燥,毛发干枯,形体消瘦,便干溲少等。

6.火邪伤神

火由热而生,热极便是火。人体火病的产生,既可直接感受湿热之邪而生火,也可因外感诸邪入里化火。此外,脏腑功能失调,精神活动异常,也可以化火。火邪的特点为:火性炎上,煎灼津液,出现口舌生疮,目赤肿痛,以及高热、心中烦热、大便秘结等;火邪伤神,生风动血,以致烦躁不安,四肢抽搐,叶血,衄血等症。常见火病有:(1)实火:症状表现为:高热多汗,心烦急躁,面红目赤,渴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洪大数实。(2)虚火:由阴虚液亏引起。症状表现为: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后颧红、虚烦不眠、口干咽燥、耳鸣健忘、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脉细数等。

谈七情,话健康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由大脑主宰。在正常情况下,七情只是精神思维活动的外在表现,不会引起疾病。如果情志活动过度,或持续过久,或精神受到过度刺激,便可引起机体的阴阳失常,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生疾病。

我们知道,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异常的情志活动,可使情绪失控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人体内阴阳紊乱,从而出现百病丛生、早衰,甚至短寿的后果。故善养生者,宜注意情志调摄。而过激的情志,可影响体内功能失调,而累及五脏。

在“七情”中,怒喜思忧恐被称为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维系。《内经》有“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悲”等理论。此观点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养生学中,对于情志调摄、防病祛疾、益寿延年起着不可低估的微妙作用。

1.情志伤肝

怒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怒则气上,伤及肝而出现闷闷不乐、烦躁易怒、头昏目眩等。亦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的重要原因。

2.情志伤心

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益于恢复机体疲劳。但欢喜太过,则损伤心气。如《淮南子·原道训》曰:“大喜坠慢”。阳损使心气动,心气动则精神散而邪气极。出现心悸、失眠、健忘、老年痴呆等。《儒林外史》中,描写范进年老中举,由于悲喜交集,忽发狂疾的故事,是典型喜伤心的病例。

3.情志伤脾胃

中医认为:“思则气结”,大脑由于思虑过度,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不振、纳呆食少、形容憔悴、气短、神疲力乏、郁闷不舒等。

4.情志伤肺

忧和悲是与肺有密切牵连的情志,人在强烈悲哀时,可伤及肺。出现干咳、气短、咳血、音哑及呼吸频率改变,消化功能严重受干扰之症。《红楼梦》中,多愁善感、悲忧伤身的林黛玉,就是很好的症明。

5.情志伤肾

惊恐可干扰神经系统,出现耳鸣、耳聋、头眩、阳痿,其可致人于死亡。在生活中,通过惊恐的语言暗示,而把人真的吓死的报道,已屡见不鲜。可见,恐则气下的危险性。

综上所言:情志活动与内脏关系十分密切,老年人随着脏腑功能减退,调节适应能力较弱,面对过激的情志变化,难以承受而易引起疾病。如陈直说:“虚者风烛,百疾易攻”,这说明过激的情志,是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人生在世,喜怒哀乐等情志变化,充满在生活之中。避免过激情志的较好方法是:遇事要镇定自如,冷静地对待目前的复杂事情。事情过后,不要把它长期放在心上,以自寻苦恼。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心理上的抗逆能力,胸怀要宽阔,情绪宜乐观。要淡泊宁静,知足常乐,把人生忧喜、荣辱、劳苦、得失视为过眼烟云。万事只求安心,保持精神内守,人则长寿。另外,平日增加各种有益心身健康的兴趣,寻找精神寄托,这样对预防情志过度,保症脏腑安泰,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吃什么,怎么吃不生病

中医认为,暴饮暴食,过饥过饱,或饮食不洁,偏食等,可损伤脾胃引起疾病。

因此,中医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饮食有节”,意思是饮食要有定时,不能过饥过饱;数量多少要合适,要有节制,提出了“饮食自倍,脾胃乃伤”的告诫。当然,为了追求形体苗条,故意减少饮食,进食太少,也可引起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健康。如《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弱不禁风,与她每餐进食过少也有关系。

中医还主张饮食宜清淡,反对过食膏粱厚味。中医经典著作《内经》中说:“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膏梁厚味,足生大疗。”《吕氏春秋》中谓:“肥肉美酒,务以自强,命曰烂肠之食。”常言道:“肉生火,油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都是强调不要过食肥甘食物的意思。从现代医学研究资料看来,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发生,与过食肥甘食物有一定的关系。

俗话说:“日食三合米,胜似参芪一大包”,“药补不如食补”。中医主张久病瘦弱病人的恢复健康,应采用“谷肉果菜,食养尽之”,不要单纯依靠药物,而要靠饮食调养的方法来恢复健康。

程莘农,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认定的500名老中医之一,在中医针灸领域被誉为“将针灸推向世界的第一人”。85岁高龄创办品牌中医连锁机构——大诚中医。

古人说“上医治未病”,程老无疑是当今的“上医”,年届86岁高龄,仍然耳聪目明,精神矍铄。作为一流的中医大家,程老有什么独特的养生之道呢?

原来,中医世家遵循的就是一套严格的饮食规范——认真地吃。

1.不偏食

程莘农在日常饮食中,没有特别嗜好或忌吃的食物,日常餐桌上的蔬菜、肉食都悉数笑纳。这正符合中医饮食调养中“和五味”的原则,即食不可偏,饮食搭配上要全面营养。

2.饮食品种不可过多

中医有言“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讲了吃杂食的必要。但一餐食物品种也不可以过多,否则就叫做“目食”——是用眼睛看的而不是吃的。从现代科学角度讲,一餐只要有谷类、肉类、蔬菜、水果,就可以满足需要。

3.只吃七八分饱

程莘农在进餐时虽然对各种食物都不挑剔,但每类食物都适量而止,绝不多吃,每餐只吃七八分饱。如果在没有到正餐的时间觉得饿了,就先吃一点饼干等小点心,让身体既不处于过饱的状态,也不处于过饥的状态。这正符合中医饮食调节中的“饮食有节”的原则:进食定量、定时。

4.没有食欲时不进食

现代社会,人们习惯了一日三餐的生活,却忽略了进餐的另外一个方面,即进餐的本质——“饿了才吃,不饿不吃”。中医养生学认为,在没有食欲时,不应勉强进食,过分强食,脾胃也会受伤。

5.专心用餐是饮食卫生

同时,不要给吃饭本身赋予太多的附带意义。餐桌就是餐桌,吃就好了,不要变成重要的社交场合,用餐时谈话、观看表演都是一种“饮食不卫生”,影响食欲、消化,违背了饮食的本质。

6.饮食清淡

清淡饮食有两层含意:一是不要太油腻。不要有过多的动物性食品和烟熏油炸食品。二是不要太咸。我爷爷认为淡食最宜人,每餐以轻、清、甜、淡食物为好。

7.吃温暖食物

脾胃容易被寒气、湿气困扰,暖食对它最有益,暖可以温暖脾胃,增加它消化、吸收食物的能力。“暖食”的意思是不可以烫口、凉

胃,以热不灼唇,冷不冰齿为度。

让你年轻的锻炼小秘方

中医很早就提倡适当的锻炼和劳动,有助于气血的疏通,调节脏腑功能活动,促进筋骨强健,起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作用。

但长期过度疲劳,可以伤气,出现神疲乏力,四肢困倦,气短懒言,头晕眼花,低热自汗等;劳心过度,耗伤气血致使心神失养,出现心悸心慌,失眠健忘等。

如过度安逸,很少劳动,可以使气血运行不畅,脾胃功能呆滞,出现肢体软弱,食欲不振,抵抗力减弱,易受外邪侵袭。至于房事过度,性生活不节,容易耗伤肾精,出现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遗精滑泄,月经不调,带下等病症。《五言真经》有云:“竹从叶上枯,人从脚上老,天天千步走,药铺不用找。”说明人之健康长寿始于脚。为此,应注意如下几方面的锻炼。

1.若想人不老,天天按摩脚《八股杂锦歌》讲:“摩热脚心能健步”。中医经络学指出,脚心是肾经涌泉穴的部位,手心是心包经络劳宫穴的部位,经常用手掌摩热擦脚心,有健肾、理气、益智的功效。

按摩方法:晚上,热水浴脚后,用左手握住左脚趾,用右手心搓左脚心,来回搓100次,然后再换右脚搓之。

2.步行是法宝,健身抗衰老

步行是唯一能坚持一生的有效锻炼方法,是一种最安全、最柔和的锻炼方式。步行锻炼有利于精神放松,减少焦虑、控制情绪,提高身体免疫力。步行锻炼能使人心血管系统保持最大的功能,比久坐少动者肺活量大,有益于预防或减轻肥胖。步行促进新陈代谢,增加食欲,有利睡眠。步行锻炼还有利于防治关节炎。

3.长寿始于脚,常做下肢操

下肢操的准备姿势是:身体直立,两脚分开比肩稍宽,两手叉腰,两眼平视正前方。动作是:(1)转膝运动。上体前屈,两手扶膝,两膝弯屈,先两膝同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6次,再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6次;两膝分别同时由外向里转16次,再分别由里向外转16次。(2)旋脚运动。右脚向前抬起,脚尖由里向外(顺时针)旋转16圈,再由外向里(逆时针)旋转16圈;然后再换脚做同样动作。(3)踢蹬运动。两脚交替向前踢脚各16次,踢时脚趾下抠;两脚交替向前蹬脚各16次,蹬时脚跟突出。(4)踢腿运动。两腿交替向前高踢腿各16次;两腿后踢,后脚跟踢至臀部,各踢16次。(5)下蹲运动。两脚跟离地,松腰屈膝下蹲,蹲时上下颤动8次,慢慢起立,脚跟落地。如此,反复做5次。(6)跳跃运动。原地上下跳跃,共跳16次。跳动时,上肢可随之上下摆动,上至头高,下至小腹,手指并拢呈单掌。(7)压腿运动。右腿屈膝成骑马式,手扶同侧膝,虎口向下,上体向右前方前俯深屈,臀部向左摆出,眼看左足尖,左手用力按压左膝4次。然后臀部向右摆出,眼看右足尖,右手用力按压右膝4次。左右交替各做4次。

百病多因痰作祟

痰和饮是体液停留或渗注于人体某一部位而发生的两种不同症候。中医学认为“积水为饮,饮凝为痰”,稠浊的叫痰,清稀的叫饮。痰和饮虽有区别,实则同出一源,故常并称。痰饮的产生,是由于某些致病因素引起肺、脾、肾功能失常,五谷精微等营养物质不能输布、凝聚而成。

在临床上,中医所说的痰,可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即指咳出的痰,也指在全身各处引起各种症状的痰,如在肺则咳喘痰多,喉中痰鸣;在胃则脘腹闷满,恶心呕吐;在皮肤经络可见麻木、皮肤肿块。如颈淋巴结核,中医认为是痰气凝结成核所致。

痰饮一旦产生,便能流窜全身,停聚各处,导致多种疾病发生。停留在肺,则出现喘咳、胸闷、咯痰;蒙蔽于心,可见胸闷、心悸、失眠、神昏、甚则狂癫;停聚于胃,会致脘闷痞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流于经络筋骨,可出现肢体麻木,半身不遂,或成痰核瘰疬,阴疽流注;痰饮上扰,可致眩晕、昏迷;痰气凝郁于咽喉,则咽部不适,常有如物梗喉感;饮停胸胁,可见胸胁胀满,咳嗽引痛;若留聚肠间,则肠鸣漉漉,甚至便溏腹泻。可见其害甚多,故有“百病多因痰作祟”之说。

由痰引起的疾病,往往具有下列特点:咳吐痰涎,喉中痰鸣,苔腻脉滑等。有形之痰,可从痰的性状来辨别寒、热、燥、湿。现举例如下:

寒痰:痰色稀白,怕冷咳嗽,口淡有渴,苔白腻。

热痰:痰黄而稠,发热口渴,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苔黄腻。

燥痰:痰稠而粘,不易咳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咽燥,舌干少津。

湿痰:痰稀色白,量多易咯,胸脘痞闷,呕恶纳呆,身重困倦,大便溏薄,舌苔厚腻。

排出瘀血就排出了疾病

瘀有瘀滞、瘀积、瘀阻的意思。瘀血,指血液运行不畅,或停留于脉外,以及蓄积在器官之中而未能消散者。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在脉中按一定速度循环不息,当人体受到某些致病因素,如寒邪、热邪、外伤等的侵袭,导致血行异常,就有可能形成瘀血。

中医理论认为,女子的气血是否充盈,血脉是否通畅,对于女子的健康是非常关键的,但是现在影响这两方面的事情特别多,比如,单位的压力非常的大,工作不顺心,孩子的教育也压力非常大,很多人因为孩子的学习而气恼,等等,这些问题都会令女子的肝气不舒,而肝失疏泄,则会直接影响血脉的通畅,有的女士甚至因为生气而造成绝经,这种例子绝不鲜见。

另外,现在饮食的不规律也会导致血脉不通畅,比如女子在月经期间猛喝冷饮,则会导致血脉的运行突然异常,因为中医认为血遇寒则凝,现在由于饮食西化,所以这种情况比较多,比如去洋快餐点汉堡,它的套餐一定会给你配冰镇的冷饮,不喝吧,觉得不划算,结果硬着头皮喝下去,就影响了自己的身体。

如果血脉长期不通畅,则会引起体内瘀血的形成。

还有一些瘀血的形成,是由于外伤,比如曾经出过车祸,跌过跟头,有的是由于生孩子的时候瘀血没有排干净,总之这样形成的瘀血也比较多。

中医认为,人体内如果有瘀血存在,那么则会引起各种病症。

比如,身体某个部分总是疼痛,有的是感觉人越来越苍白,有的是月经越来越少,等等,总之是影响了健康状况。

那么对于这样的瘀血,应该怎么样排出呢?

给大家提供一个经验,那就是最好在月经期间排出。

这个方法知道的医生很少,但是有的医生已经开始注意到了,他们发现在月经期间给女子应用了活血化瘀的药物以后,不但月经通畅了,以前由于瘀血导致的一些问题也随之消失了,于是大家就推测在月经期间,妇女的身体会出现一种自我调节的状态,此时如果稍微用些药物,则可以使其体内的瘀血也同时被排出,许多平时用药效果不好的病症也会在此时产生良好的效果。

实际上,有经验的中医一直在这么做,但是由于没有总结出来,所以大家认为他们只是在调理月经,没有想到身体其它部位的疾病。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小学的课本里面有一篇文章《扁鹊见蔡桓公》讲述了神医扁鹊给蔡桓公诊断疾病过程,原文翻译如下:

扁鹊拜见蔡桓公,站了一会儿,扁鹊说:“君王在你的皮肤表面有病,(如果)不治恐怕会深入(体内)。”

桓侯(诸侯国国君为侯)说:“我没有病。”扁鹊出去了,桓侯说:“医生就喜欢治没有病的人用来邀功。”

过了十天,扁鹊又拜见桓侯说:“您的病在肌肤里了,(如果)不治恐怕会更深入(体内)。”桓侯不理他。扁鹊出去了,桓侯又(因为扁鹊而)不高兴。

过了十天,扁鹊又拜见桓侯说:“您的病在肠胃里了,(如果)不不治恐怕会更深入。”桓侯又不理他。扁鹊出去了,桓侯又(因为扁鹊而)不高兴。

过了十天,扁鹊望见桓侯就回头跑开。桓侯特地派人去问他(回避的原因),扁鹊说:“病在皮肤表面的时候,汤剂和熨敷就可以治疗它;在肌肤里的时候,用银针和石针就可以治疗它;在肠胃的时候,用火齐汤就可以治疗它;在骨髓的时候,那是掌管命的神所管辖的地方,就无可奈何了。现在(桓侯的病)在骨髓了,我所以就不再请求拜见的了。”过了五天,桓公身体疼痛,派人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往秦国去了,桓侯(很快)就死了。

所以良医对病的治疗,它在皮肤表面就攻克它,这个时候的争斗都是小规模的。凡是事情的祸福也有皮肤表面的所在,所以说:“圣人是在早期就解决事情(的问题)的。”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的情况和疾病的发展变化:

第一天,医生看到了病人,看(望)了一会,就说到,你有病,病在哪里呢?在腠理,腠理在哪里呢?就是皮肤(也许在皮肤的内侧);不治疗的话就会深入,那么病人却觉得无病,并且感觉身体很好,过了十天,医生说,你的疾病已经在了肌肤,当然了,你说人家有病,谁都不高兴了,又是十日,这次医生说在肠胃了,结果还是病人不听,不悦。那么到了第30天了,这一次,医生看了就跑了,病人奇怪了,就让别人去问。(以上说明疾病的发展也是有时间性和阶段性的,这是所有事物发展的规律,“病来如山倒”不是说病来得很疾,而是说疾病的可怕。)

疾病在皮肤的时候,可以用熏蒸或者灸的办法治疗;到了皮肤,可以使用砭石或者针(灸)的办法;到了肠胃,可以使用汤药之类的治疗,但是到了骨髓(这里指身体全部),那么就没有办法了。所以病人在5日内就呜呼了。

中医诊断疾病主要采用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简称四诊。在这个过程中,扁鹊使用的是望诊。

望、闻、问、切四诊各有其独特作用,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不可分割的。

1.望诊

望诊,是通过医生的眼睛来观察病人身体外表各种变化的诊断方法。中医通过大量的医疗实践,认识到人体的外部,特别是面部、舌质、舌苔与内在脏腑的关系。如果人体五脏六腑产生了疾病,就必然反映到体表。因此,通过望诊可以了解机体内部的病变。(1)一般望诊

①望神态:这是指观察病人精神状态,包括面部表情、眼神和动态,从而得出“有神”、“无神”的印象,这可对病情的轻重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有神:病人表情自然,目光有神,反应敏锐,面色红润,气息如常,检查合作,是“有神”的表现,显示病情较轻,正气损伤尚不严重。

无神:病人精神萎靡,表情淡漠,目光暗淡,反应迟钝,语言错乱,这是“无神”的表现,显示正气已伤,病情严重,预防不良。

②望肤色:主要是望面部的颜色和光泽。我国人正常面色是微黄、红润而有光泽。患病后面色常有以下变化:

面色红赤,多是实热;若两颧潮红,多属阴虚火旺。

面色苍白,多是虚寒;面色淡白,面容消瘦,多属血虚。

面色萎黄,即黄而无光泽,多是脾胃虚弱;面色鲜黄,如桔子色,为湿热黄疸;面色暗滞,如烟熏状,为寒湿黄疸。

面色青紫,多是瘀血,疼痛,惊风。

面色暗黑,多是虚寒、瘀血,尤其多见于肾虚。

③望形态:主要观察病人的形体姿态。如形体壮实,食欲旺盛,表明脾胃强壮,正气充盛;形体肥胖,食少气短,多是痰湿或气虚;形体干瘦,皮肤干燥,多是阴虚。关节疼痛,屈伸困难,多是风湿痹症。(2)望五官

中医认为,五脏功能的盛衰,可通过面部五官的诊察而得知。

①望眼:孔膜发黄为黄疸,眼红肿痛为风热;眼睑淡白,为气血不足;眼胞浮肿,多为水肿。

②望鼻:鼻流清涕,多为外感风寒;鼻流浊涕,多为风热;鼻翼煽动,多为肺热。

②望唇口:唇色淡白,多为血虚,气虚;口唇青紫,多为瘀血,寒凝。

④望龈齿:牙龈红肿,多为胃火上炎,睡中咬牙,多为胃热或虫积。

⑤望咽喉:咽喉红肿疼痛,为肺胃有热。(3)舌诊

中医望诊中最有特色的是“舌诊”,即观察舌质和舌苔。舌质,指的是舌的本体,即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指的是舌面上一层薄薄的苔状物。望舌诊时,着重观察舌质的形态和颜色的改变;舌苔的苔色和苔质的异常变化。中医认为,舌面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即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舌边属肝胆,用此可作为诊察脏腑病变的参考。

①舌质:舌质变化的临床意义,主要反映脏腑寒热虚实及气血的盛衰。正常人的舌质应为淡红润泽,不胖不瘦,舌体柔软,活动自如,简称为淡红舌。患病时舌质的改变有:

淡白舌:比正常舌色淡,多见于虚症、寒症。

红舌:舌色鲜红,多见于热症,为里实热症,或阴虚内热症。

绛舌:舌色深红,称为绛舌,多见于里热深重。久病之人见绛舌,表示阴虚火旺。

青紫舌:舌质青紫,或舌面有青紫色斑块、瘀点。舌红微带紫色,也称紫气,多见于气滞血行不畅的患者;舌有紫斑瘀点,多见于久病血瘀的患者。

除了观察舌质颜色变化外,还要仔细观察舌体形态的变化。舌体娇嫩,多见于虚症;舌体苍老,多见于实症;舌胖色淡白,边有齿痕者,多见于气虚、阳虚症;舌体瘦小,多为阴虚症。舌伸出歪向一侧,或抖动不已,多为中风或中风先兆。

②舌苔:舌苔变化的临床意义,主要反映病位的浅深,疾病的性质,胃气的有无,津液的存亡和病情的变化。正常人的舌苔应为舌面上附着一层薄白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简称为薄白苔。患病时的舌苔变化有:

白苔:主表症、寒症。多见于外感风寒的疾病,或胃肠消化不良的病人。如果白而厚腻,表示身体里面同时有湿邪。

黄苔:主里症、热症。多见于内有热邪的疾病。如果黄而厚腻,表示身体里而有湿热。如果干燥甚至有裂纹,则表示热邪相当严重。

灰黑苔:灰黑而干燥,表示内热极盛,津液大伤;灰黑而湿润,表示内脏虚寒。

望舌苔时,应了解病人曾否吃过有色的食物和药物,这样才不致被假的现象所迷惑。

除了观察舌苔颜色的变化外,还要仔细观察形态的变化。舌苔薄,常表示疾病浅轻,多见于表症;舌苔厚,常表示病邪由表入里,病情深重或胃肠有食积等。舌苔腻,则表示痰湿舌光红无苔,多见于胃阴虚或肝阴虚患者。

2.闻诊

闻诊,是利用听觉和嗅觉来检查病情,内容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1)声音

①语言:病人语言有力,声音高亢,表示抵抗力强,多为实症;语言低微,少气懒言,表示抵抗力不足,多为虚症。

②呼吸:呼吸气粗,多为实症,热症;呼吸气微,多为虚症。

③咳嗽:咳声洪亮,多为实症;咳声无力,声低气怯,多为虚症。

④嗳气:俗称“打饱膈”。多见于饱食后,可由食积不化,肝胃不和,胃虚气逆等原因引起。(2)嗅气味

①口臭:口中腐秽酸臭,多为胃热或食积引起。

②痰:痰呈脓血样,有臭气的为肺热;没有臭气的,多为肺阴虚,或肺热日久伤阴。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

③二便:大便有酸臭气,多为肠有积热,多见于肠炎;大便溏薄而气腥者,是肠中有寒,多见于肠结核等。小便混浊有臭气者,多为膀胱湿热。

④白带:白带粘稠而气臭者为热,稀薄而气腥者为寒。

3.问诊

接触病人一定要询问病人情况,这是一种搜集诊断资料的重要方法。进行问诊时,需抓住下面四点内容:要问清哪些病痛和什么部位;要问清起病日期和怎样发生的;要问清以前发生过什么疾病,用过哪种治疗方法,治疗的情况怎样;要问清生活习惯,饮食嗜好等情况。如果是妇女,还要问一下月经和生育情况。问诊的主要内容有:(1)问寒热

问寒热,应注意问清发热与恶寒的情况,并注意寒重还是热重。

①发热兼恶寒:发热重,恶寒轻,伴有汗出,口微渴者,为外感风热;恶寒重,发热轻,伴无汗,头身疼痛者,为外感风寒;寒去热来,热去寒来,为半表半里。

②发热不恶寒:发热口渴,大便燥结,为实热;久病低热,手足心热,为阴虚发热。

③恶寒不发热:经常怕冷,手足发凉,为阳虚。(2)问汗

①有汗:有汗兼发热恶寒者,为表虚。

②无汗:无汗兼发热恶寒者,为表实。

③自汗:清醒时经常出汗,活动后汗更多,多为阳虚。

④盗汗:睡中出汗,醒后汗止,多为阴虚。(3)问痛

①头痛:头痛伴有发热恶寒者,多为外感表症,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心烦易怒者,多为肝阳上亢,头痛久经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势剧烈者,多为血瘀。

②胸胁痛:胸胁胀痛,部位不固定,多属气滞;胸胁刺痛,部位固定,经久不愈,多属血瘀;胁痛,伴有发热、口苦、胸闷者,为肝胆湿热。

③腹痛:疼痛剧烈,部位固定,拒按为实;隐隐作痛,部位不固定,喜按为虚。暴痛为实,久痛为虚。食后胀痛为实,食后痛减为虚。

④腰痛:腰痛绵绵不休,部位广泛,叩之较舒。坐则痛甚而卧则痛减者,多属肾虚;腰部刺痛,痛处固定,不能转侧者,多属血瘀。

⑤关节痛:关节疼痛,遇风寒尤甚者,多为风寒湿痹;关节红肿,灼热疼痛者,多属风湿热痹。(4)问饮食

①要问清食欲、食量,口味等情况。

多食易饥,为胃有实火;食欲减退,为脾胃虚弱;嗳腐吞酸,为食积。

②口苦为肝胆湿热;口酸为内有宿食,消化不良;口淡乏味为脾虚湿阻。

③喜热饮为胃寒,喜冷饮为胃热,喜淡不渴为阳虚寒盛。(5)问二便

主要询问大小便的颜色、形态、量次和便时的感觉。

①大便:大便秘结,坚硬、色黄、热臭者,多为实症、热症;大便泻下清冷,完谷不化者,多为虚症、寒症;大便酸臭味重为食积;大便有脓血,里急后重,腹痛发热,为肠有湿热,多见于痢疾;黎明腹泻,日久不止者,为肾阳虚衰。

②小便:小便量多色清白,多为虚寒;小便黄赤混浊,尿道灼痛者,多为湿热;小便自遗者,多为肾气不固。(6)问经、带

①月经:月经提前,量多色红,多为血热;经期后错,量小色淡,多为血虚;经前腹痛;胀满拒按,色紫有块,多为气滞血瘀;经后腹痛,喜暖喜按,多为虚寒。

②白带:白带清稀,色白味腥,多为虚寒;黄带稠粘,有臭气味者,多为湿热;带下如蛋清,腰膝酸软,多为肾虚。

问诊的范围很广,除上述各项外,对睡眠、记忆力及其它与辨症有关的,也应该询问。总之,问诊是一项十分细致的一份工作,应当很好重视。

4.切诊

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是医生运用指端的触觉,在病人的一定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的方法。(1)脉诊

脉诊,又叫做切脉,是医生用手指按触病人的脉搏,体会脉象的方法。诊脉的基本目的,是了解病人体质的强弱和疾病程度的深浅。但要注意的是,不能只注意脉搏的变化而忽视其它症状。有时,脉搏反映的情况也会和其它症状不符,即所谓“脉症不符”。此时应全面地分析病情,区别主次、真假,或者“舍脉从症”,或者“舍症从脉”。

①脉诊的部位:一般选用“寸口”。即手腕部桡动脉博动处,并将寸口处分为寸、关、尺三部分。即中指所对之桡骨茎突处定为关脉,关前(远侧)为寸脉,关后(近侧)为尺脉。病人左手寸部侯心,关部侯肝,尺部侯肾;病人右手寸部侯肺,关部侯脾,尺部侯肾。

②脉诊的方法: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与其心脏近于同一水平,手心向上,前臂平放,以使血液流畅。医生先以中指端放在关部,然后用食指放在寸部,无名指放在尺部。一般三指靠拢,若患者身材高大,则三指适当分开;身材矮小,则三指可以稍靠拢。切脉时需用不同的指力仔细侯测,轻按皮肤为浮取,稍加指力为中取,用力重按为沉取。这三种不同的指法,一般都是由轻而重,顺序寻按。

③正常脉象:正常人的脉象是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成人每分钟约60~80次,从容和缓,节律均匀。但随着年龄、性别、体质、气候等因索的不同,脉象也可有差异。如瘦人脉象多稍浮,胖人脉象多沉;成年女性较成年男性脉象略快且弱,老人脉象多弱;运动员脉象多迟缓等,这些都不属于病脉。

④异常脉象:疾病反应于脉象的变化,即为异常脉象。病与脉密切相关,不同的脉象,标志着不同的疾病,但不能单纯凭脉象来诊断疾病,须四诊合参。现将临床常用的10种脉象说明如下:

浮脉:脉搏比较浅表,浮在皮肤表面,轻按即能清楚感到脉搏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