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9 10:19:14

点击下载

作者:朱靖,刘铁,肖岚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试读:

前言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是经济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研究对象是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其目标是阐述国际金融关系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揭示国际货币流通与国际资金融通的基本规律。

本教适用于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经济专业及相关经济学专业。

本教材的编写遵循以下原则:

1.定位更加强调以就业为导向。本教材力求从实际应用出发,尽量减少枯燥、不实用的理论灌输,充分体现以行业为向导、以能力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风格,从而使本教材更具有实用性和前瞻性,与就业市场结合得更为紧密。

2.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本教材力求避免传统教材“全而深”的编写模式,将教、学、做有机融为一体,在给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强化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3.采用案例导入教学的编写模式。本教材引用了大量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密切联系实际,以达到编写实训教材的目标。这些精心设计的案例不但有利于教师授课,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其就业创业的能力。

本书编写历经三载,从拟定写作大纲到最终定稿,广泛听取专家意见,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终于完稿。刘铁完成了第一章的编写工作;肖岚完成了第九章的编写工作;其余各章的编写工作由朱靖完成。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关于国际金融的著作与教材,吸收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此一并向这些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自身学术水平有限,书中存在不足和错误,敬请读者批评和指正。朱靖2017年1月第一章国际收支学习目标

·了解国际收支的概念

·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各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

·分析国际收支失衡的经济影响,并利用其中的信息发展对外贸易专业术语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平衡表 周期性失衡 货币性失衡 结构性失衡案例导入

近些年,“中国制造”逐渐在外国消费者中赢得口碑,外国消费者不仅接受“中国制造”,而且看好“中国制造”。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中国产品的零部件来自世界其他地区,因此“中国制造”的进步也体现了中国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的成果。

中国是全球制造业大国,这似乎已经成为定论,但从出口来看,我们的外资企业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连续多年超过50%;加工贸易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也超过50%;我们相当多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必须要“贴洋牌”“挂洋牌”。仅仅从这三个方面看,中国是否已经真正成为全球重要制造业基地是值得怀疑的。【启示】国与国的经济交往日益深入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如何确立在未来世界经济版图中的地位,我国企业如何制定同世界各国企业竞争的战略,必须从研究和分析不同类型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开始。第一节国际收支概述一、国际收支的起源与发展

在17世纪初,欧洲重商主义盛行时期,国际贸易活动频繁展开。这时国际贸易仅仅是指有形商品的贸易。

国际金本位制崩溃以后,国际经济交易内容和范围逐步扩大,国际收支已从贸易收支扩展为外汇收支。凡在国际经济交往(包括国际借贷)中必须通过外汇进行清算的交易都属于国际收支的范围。

二战后,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国际上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日益密切,技术、商品和劳动力的国际交流,资本流动,无偿性质的捐款、赠款、侨汇等单方转移和国际援助等都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与此同时,结算手段也日益多样化,有许多交易并不涉及外汇收支。建立在现金基础上的国际收支概念已不能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国际收支的概念又有了新的改变,将其概念重心由收支转向交易,形成了当今广泛采用的国际收支概念。

在当今世界经济中,国际收支是各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国经济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一国的国际收支是否平衡,对该国的货币汇率和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二、国际收支的概念(一)狭义概念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 BOP)是以支付为基础统计的,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必须以货币(外汇)同其他国家立即结算支付的对外债权债务。(二)广义概念

国际收支是以交易为基础统计的,一国或地区的居民与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对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国际经济贸易价值的总和。三、国际收支的内涵

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记录的是一定时期的交易,具有可累加的特点。国际借贷是一个存量概念,记录的是一定时点上一国居民对外资产和负债的总和。

国际收支与国际借贷的区别如表1.1所示。表1.1 国际收支与国际借贷

国际收支记录的国际经济交易(International Economic Transactions)必须是一国的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

在国际收支统计中,居民是指一个国家经济领土内具有一定经济利益的经济体。经济领土一般包括一国的地理领土、领空、领海和邻近水域大陆架(享有或声称享有捕捞和海底开采管辖权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以及该国在世界其他的地方(如大使馆、领事馆、军事基地、科学站、信息或移民办事处、援助机构等)。

非居民是指外国政府、外国在本国的代表机构以及不在本国的个人和企业。国际机构,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是任何国家的非居民。

特别要注意的是,居民和非居民的划分并不是以国籍为标准,而是以交易者的经济利益中心所在地(Center of Economic Interest)为标准。

如果一个经济体在某国经济领土内从事(或计划从事)大规模经营活动一年或一年以上,那么可以认为该经济体在这个国家具有一定的经济利益。一国的经济体大致可分为四类:家庭以及组成家庭的个人、公司(包括国外直接投资者的分支机构)、非营利性机构和该经济体中的政府。这些机构单位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能成为经济体中的居民单位。

关于居民应重点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所谓居民,是指在一国(或地区)的居民或营业的自然人和法人。

第二,身在国外而不代表政府的任何自然人,依据其经济利益中心或长期居住地确定其居民身份。

第三,法人组织是其注册国(或地区)的居民。

第四,一国官方外交使节、驻外军事人员,不论在国外的时间长短都属派出国居民。

第五,国际机构,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是任何国家的非居民。

第六,居民由政府、个人、非营利团体和企业构成。

国际收支反映的内容是国与国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即经济价值从一个经济体向另一个经济体的转移)。

从内容上看,经济交易包括:

第一,金融资产与商品劳务之间的交换(如以外汇购买商品或劳务)。

第二,商品与商品及商品与劳务之间的交换(如以货易货交易)。

第三,金融资产之间的交换(如以美元购买美国国债)。

第四,无偿、单向的金融资产转移(如跨国金融资产转移)。

第五,无偿、单向的商品劳务转移(如跨国捐赠)。

前三种经济交易,是一方向另一方提供一定数量的经济价值,并且得到价值相等的回报的交易行为,其实质是交换。后两种经济交易则是一方向另一方提供了经济价值,而并没有得到补偿与回报,其实质是无偿转移。在这五种国际经济交易中,不发生外汇收支的经济交易也包含在其中,如易货贸易、清算协定下的记账贸易等。第二节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 Presentation)是把一国的国际收支按照一定的项目分类统计的报表,集中反映了一国一定时期国际收支的具体构成和总貌。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8年12月发布的《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的分类,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全部账户可分为四项,即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储备资产、错误与遗漏。(一)经常账户

经常账户(The Current Account)又称经常项目,是本国与他国进行经济交易时经常发生并在整个国际收支总额中占有重要比重与地位的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

经常账户反映一国与他国之间实际资源的转移。

经常账户一般包括货物和服务、收入、经常转移三个二级账户。

1.货物和服务(1)货物。货物(Goods)记录因有形商品进出口而引起的收支状况。出口记入贷方,进口记入借方,其差额称为贸易差额,又称有形贸易差额。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定,进出口商品价格均按离岸价格(Free on Board, FOB,下同)计算,但各国并不一致。在海关统计中,习惯以离岸价格计算出口价格,而以到岸价格[Cost(成本)、 Insurance(保险费)、 Freight(运输费), CIF]计算进口商品价格,大多数国家在国际贸易统计中也习惯如此。因此,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记录进口商品的支出时,应把到岸价格的运费、保险费等一切抵岸之前的费用予以扣除,换算成离岸价格,并把运费、保险费等国外发生的费用分别列入劳务收支项目中。

在货物项目下,除包括一般商品的出口和进口外,还包括用于加工的货物,即运到国外进行加工的货物的出口和运到国内进行加工的货物的进口;货物修理,即向非居民支付或从非居民得到的交通工具修理费;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包括居民或非居民从岸上采购的燃料和物资等;非货币黄金(Non-monetary Gold),即不作为储备资产的黄金进出口。(2)服务。服务(Service)记录无形贸易收支。服务输出记入贷方,服务输入记入借方。服务项目包括运输、旅游、通信、建筑、保险与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以及其他商业服务等。

2.收入

收入(Income)又称收益,是指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与资本)的流动引起的报酬收支,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入两项。(1)职工报酬。职工报酬指支付给非居民工人的报酬,包括个人在非居民经济体中为该经济体居民工作所得到的现金或实物形式的工资和福利。(2)投资收入。投资收入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有关金融资产与负债的收入和支出,包括有关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所得的收入和支出。本国居民拥有外国企业直接投资资本所有权、证券和债权(长短期贷款和存款)所得的股利、利润和利息收入记入贷方,非居民因拥有本国企业直接投资资本所有权、证券和债权所得的股利、利润和利息收入记入借方。特别要注意的是,投资收益记的是增值部分属于经常项目下的收入,而收益再投资属于资本项目。

3.经常转移

经常转移(Current Transfers)包括所有非资产项目的转移,是商品、劳务或金融资产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转移后,并未得到补偿与回报的转移,因而又称无偿转移或单方面转移。外国对本国的无偿转移记入贷方,本国对外国的无偿转移记入借方。经常转移包括政府的无偿转移和私人的无偿转移。(1)政府的无偿转移。政府的无偿转移包括政府间经济援助、军事援助和捐赠,战争赔款,政府向国际组织定期缴纳的费用以及国际组织向各国政府定期提供的转移。(2)私人的无偿转移。私人的无偿转移包括侨汇、继承、捐赠、赡养费、资助性汇款和退休金等。(二)资本与金融账户(The 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

1.资本账户

资本账户(Capital Account)反映一国与他国之间的资本或金融资产的转移。资产从居民向非居民转移,会增加居民对非居民的债权,或减少居民对非居民的债务;资产从非居民向居民转移,则会增加居民对非居民的债务,或减少居民对非居民的债权。因此,这个账户表明本国在两个时点之间的时期内资产与负债的增减变化。

同经常账户记录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的方法不同,资本账户是按净额(借贷差额)来记入借方与贷方的。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交易两个部分。(1)资本转移。资本转移包括投资捐赠和债务注销。投资捐赠可以以实物形式,也可以以现金形式进行。债务注销是指债权人放弃债务,而未得到任何回报。(2)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交易。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交易指并非由生产创造出来的有形资产(如土地和自然资源)和无形资产(如专利权、版权、商标权等)的收买与出售。关于无形资产,经常账户中服务项目下记录的是无形资产运用所引起的收支,而在资本账户下记录的是无形资产所有权的买卖所引起的收支。

2.金融账户

金融账户(Financial Account)反映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由于借贷、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经济交易所发生的外汇收支。同资本账户一样,金融账户记录的也是净额。根据功能的不同,可把金融账户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三个部分。(1)直接投资。直接投资(Direct Investment)反映直接投资者对在国外投资的企业拥有10%以上(含10%)的普通股或投票权,从而对该企业的管理具有的发言权。直接投资项目分为国外和在报告经济体两部分,每部分都可分为股本资本、再投资收益以及其他资本。(2)证券投资。证券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又称间接投资,投资者对企业不享有经营管理权。一国买入证券为资本输出,一国卖出证券为资本输入。股票、债券及衍生金融工具投资都属于证券投资。(3)其他投资。其他投资(Other Investment)指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之外的金融交易,包括贷款、预付款、金融租赁下的货物、货币和存款(指居民持有外币和非居民持有本币)等。(三)储备资产

储备资产(Reserve Assets)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拥有的可以用来平衡国际收支或满足其他交易目的的各类资产。储备资产包括以下四类:

1.货币黄金

货币黄金(Monetary Gold)指货币当局(一般为一国的中央银行)所持有的货币黄金。货币黄金的交易仅在一国货币当局与其他国家的货币当局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间进行。

2.外汇

外汇(Foreign Exchange)包括一国货币当局对非居民的债权,其形式表现为货币、银行存款、政府的有价证券、中长期债券、货币市场工具、派生金融产品以及中央银行之间或政府之间各种安排下不可交易的债权。

3.特别提款权

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 SDRs)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又称“纸黄金”。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给成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成员国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它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定的其他成员国换取外汇,以偿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它还可以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当国际储备。但是,由于特别提款权只是一种记账单位,不是真正的货币,使用时必须先换成其他货币,因此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

4.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储备头寸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储备头寸(Reserve Position in the IMF)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普通资金账户的头寸。它包括一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缴份额中用可兑换货币缴纳的部分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随时偿还的该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

需要注意的是,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官方储备资产是增减额,而非持有额,即官方储备的数字只是该国国际储备的变动情况。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差额时,该国就可动用黄金、外汇或增减国际债权债务来进行平衡。同时,还要注意官方储备资产增减符号的意义,出于平衡整个账户的需要,人为地把官方储备资产的增加用“-”表示,把官方储备资产的减少用“+”表示。一国官方储备增加时,记在该项目的借方;一国官方储备减少时,记在该项目的贷方。(四)错误与遗漏

错误与遗漏项目(Errors and Omissions Account)不可避免。按照会计学的复式记账原理记账,借方总额与贷方总额相等,因此国际收支平衡表应是一份总净值为零的统计报表。但是,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余额不是出现在借方就是出现在贷方,主要原因是统计资料有误差和遗漏。造成统计资料误差和遗漏的原因如下:

第一,资料无法完整统计,比如商品走私、资本潜逃是难以统计出来的。

第二,资料来源不统一,比如统计资料有的来自海关,有的来自银行报表,有的来自政府主管部门,口径不一,难免造成重复计算或漏算。

第三,资料本身有错误,有的统计数字可能是估算出来的。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原则

国际收支平衡表就是将国际收支按特点账户分类和按复式记账原则编制出来的报表,通过对它的分析可以了解一国国际经济交往的概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原则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即任何一笔交易都同时记贷方和借方,数额相等,方向相反。

贷方记引起货币流入本国的交易或货币流入本国的项目。用“+”表示货物和服务的出口、收益收入、接受无偿援助、金融负债增加和资产减少。

借方记引起货币流出本国的交易或货币流出本国的项目。用“-”表示货物和服务的进口、收益支出、对外无偿援助、金融负债减少和资产增加。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具体记账规则如下:

第一,出口商品记入贷方,进口商品记入借方。

第二,为非居民提供劳务或从外国取得投资及其他收入记入贷方;反之,记入借方。

第三,居民从非居民收到的国外经常转移记入贷方;反之,记入借方。

第四,本国居民获得外国资产或对外国投资记入借方;反之,记入贷方。

第五,非居民偿还本国居民债务记入贷方,本国居民偿还非居民债务记入借方。

第六,官方储备资产减少记入贷方;反之,记入借方。

总之,凡是引起本国从外国获得货币收入的交易记入贷方,凡是引起本国对外国货币支出的交易记入借方,而该笔货币收入或支出本身则相应记入借方或贷方。凡是引起外汇供给的经济交易记入贷方,凡是引起外汇需求的经济交易则记入借方。四、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国际收支是经济分析的主要工具,一国的国际收支记录了其与世界各国的经济金融往来的全部情况,也反映了该国的对外经济特点。因此,认真、全面地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对于了解国内外经济状况、针对本国国情制定相应的措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一)分析目的

1.判断国际收支状况

国际收支差额为零时,称为国际收支平衡;当这一差额为正时,称为国际收支顺差;当这一差额为负时,称为国际收支逆差。其中,后两者统称为国际收支不平衡。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出本国国际收支状况并采取补救的措施。

2.分析国际收支失衡原因

国际收支平衡表反映了一国一定时期对外资金流向和流量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受到本国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也可能是由于国际上或者其他国家的某种变动造成的。我们通过对本国国际收支的经常分析,并结合对有关国家国际收支状况的分析,可以找到造成本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具体原因,从而为国家制定正确的对内、对外经济金融政策提供依据。

3.参考制定经济政策,预测汇率、利率走向

国际收支平衡表客观地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的国际储备资产的净额。我们通过分析本国或本地区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掌握其国际储备资产增减变动的情况,以此依据制定本国或本地区的国际储备的合理水平;通过分析他国或地区编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根据其国际储备资产变动的情况,能够确定其经济政策和金融政策的走向以及汇率波动的趋势。

4.预测本国或本地区经济政策、经济发展趋势、资金流向

国际收支平衡表全面地反映了世界经济活动的基本情况。我们通过分析与比较各国或地区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在了解他国或地区不同经济实力的同时,了解本国或本地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对预测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并制定相应对策发挥重要作用。(二)分析方法

1.逐项分析

逐项分析,即按照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分类,如货物贸易、劳务、收入、单方面转移、资本(长/短期)、储备资产和误差与遗漏项等,按类逐一分析。

2.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即对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整体性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由大大小小几十个项目组成,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项目的平衡,并不能代表全部项目都是平衡的。同样,某个大项目的平衡也不意味着其下面的各个子项目和小项目都是平衡的,因此需要整合以后进行全面的分析,目的是分析局部差额和总差额的关系。

3.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又称纵向分析和横向分析。纵向分析又称动态分析,是指对一国若干联系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比较分析,以发展的眼光来分析国际收支的各个项目及总体收支与差额的变化,分析其发展是否正常、均衡以及差距所在。横向分析又称静态分析,是指对不同国家在相同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比较分析。第三节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一、国际收支平衡(一)自主平衡与被动平衡

一般而言,按照交易动机或目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记录的经济交易可以分为自主性交易和补偿性交易两种类型。自主性交易是指基于某些商业动机,如追求利润或其他利益而独立发生的交易。这些交易产生的货币收支并不一定能完全相抵,由此产生的外汇超额供给或需求会引起外汇价格的变动。补偿性交易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自主性交易失衡而采取的调节性交易,是因为自主性交易而发生的融通性交易。只有当自主性交易达到平衡,国际收支才真正平衡。经补偿性交易调节后达到的平衡是一种被动平衡,实质上是一种不平衡。(二)账面平衡与真实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借贷双方与资产负债不是对应的。在国际收支的记录中引起外汇流入的交易记入贷方,引起外汇流出的交易记入借方。在实际中,外汇流入不一定是资产的增加,外汇流出不一定是负债的增加。例如,记入贷方的收入是由于出售有价证券、向国外借款得到的,那么这种收入实际上是资产的减少、负债的增加;记入借方的支出是由于购买了外国有价证券或偿还国外债务,那么这种支出实际上是资产的增加、负债的减少。对一个国家而言,由于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而取得的外汇收入,并不是真实的收入,账面上虽然是平衡的,实质上却是不平衡的。(三)数额平衡与内容平衡

一国国际收支在数额上达到平衡只能说是实现了表面上的平衡,这种平衡是否为真正的平衡,还要分析一国经济交易的内容。只有输出的货物有利于本国进一步发展,改善本国出口在世界经济交往中的地位,而输入的货物也有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这种平衡才是内容上的平衡。若进出口虽然达到平衡,但却不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那么这种平衡只是数额上的平衡,内容上却是不平衡的。二、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一)周期性不平衡

周期性不平衡是指一国经济周期波动引起该国国民收入、价格水平、生产和就业发生变化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一国市场经济不会总在一种均衡的状态下进行,而是周而复始地经历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当一国处于经济萧条时期时,往往出现竞相出口而进口需求急剧萎缩,往往会出现国际收支顺差。例如,日本在1974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9.4%,国际收支却出现了46.9亿美元的逆差;1976年日本经济陷入萧条,但国际收支却出现了36.8亿美元的顺差。这种周期性的变化,使得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两种状态交替出现。(二)结构性不平衡

结构性不平衡是指当国际分工格局或国际需求结构等国际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时,一国的产业结构及相应的生产要素配置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变化,从而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结构性不平衡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经济和产业结构变动的滞后和困难会引起国际收支不平衡;另一方面是指一国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随着经济发展或外来冲击的出现,就会发生国际收支不平衡。(三)收入性不平衡

收入性不平衡是指由于各种经济条件的恶化,引起国民收入的较大变动,进而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经济周期波动及经济增长率的变化都可能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动。一般来说,当一国的国民收入增加时,会引起需求扩大、贸易和非贸易支出增加,从而造成国际收支逆差;反之,如果一国的国民收入减少,国内需求下降,引起物价下跌,则出口增加、贸易和非贸易支出减少,使逆差逐步减少,甚至出现顺差。

国民收入发生变动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周期性变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减,这属于周期性不平衡。二是经济增长情况,经济增长率高,则国民收入增加;反之,则国民收入减少。当一国的经济增长率与其他国家不一致时,其国际收支就可能发生收入性不平衡。

一般来说,经济结构性因素和经济增长率变化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具有长期、持久的性质,而被称为持久性不平衡。其他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具有临时性,而被称为暂时性不平衡。(四)货币性不平衡

货币性国际收支平衡是指由于一国货币价值的变动而使一国国际收支出现的不平衡。货币性失衡主要是由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引起的,在汇率水平一定的情况下,这两者的变动都会在本国商品的出口或进口价格上反映出来,从而引起该国的贸易额发生变化,最终引起国际收支不平衡。(五)其他原因的不平衡

其他原因的不平衡主要包括季节性不平衡和偶然性不平衡。季节性不平衡是指由生产和消费的季节性造成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对以农产品为主要出口商品的国家来说,季节性不平衡较为明显。偶然性不平衡又称临时性不平衡,是由短期的、非确定的或偶然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例如,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致使印度洋沿岸地区或国家的旅游业遭受严重打击,旅游外汇收入锐减,导致其国际收支失衡。这种性质的国际收支失衡程度较浅、持续时间不长,并且具有可逆性,因此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一种正常现象。三、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

一国的国际收支失衡表现为收支顺差与收支逆差两种情况。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或逆差不仅影响到一国对外经济的发展,而且会通过各种传递机制对国内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产生影响,还可能影响到国内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甚至还影响到就业问题。(一)国际收支顺差对经济的影响

1.导致通货膨胀

持续顺差会增加外汇的供给和对本币的需求,货币当局不得不在外汇市场上购入大量外汇进行干预,这样会导致本国扩大货币投放规模,引起通货膨胀。

2.本币持续坚挺

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会使外汇供过于求,迫使本国货币汇率上升,使出口商品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影响出口贸易的发展,从而加重国内的失业问题。

3.外汇市场受到冲击

持续顺差会使本国的外汇汇率下跌,本币汇率过于坚挺。这必然会引起国际短期资金大量流入,引发大规模的套汇、套利和外汇投机活动,冲击外汇市场,破坏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

4.不利于发展国际经济关系

一国的顺差即为他国的逆差,大量顺差说明该国的出口很多、进口很少,而他国却出口很少、进口很多。这样必然不利于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很可能引起国际摩擦,影响国际经济关系。(二)国际收支逆差对经济的影响

1.阻碍了本国的经济增长

由于长期逆差的存在,本国的外汇储备大量减少,为进口本国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和原材料带来困难,从而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出现逆差会使本国货币汇率下跌,政府干预外汇市场,形成国内货币紧缩,促使利率上升,影响本国经济增长。

2.不利于对外经济交往

存在持续逆差的国家会增加对外汇的需求,从而促进外汇汇率上升,本国货币不断贬值,本币的国际地位降低,对本国的对外经济交往产生消极影响。同时,本币贬值或汇率下降会引起进口商品价格和国内物价上涨,加重通货膨胀。严重的通货膨胀还会引起资本大量外逃,造成国内资金短缺,影响国内投资建设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3.损害国际信誉

长期逆差使本国的偿债能力降低,如果长期陷入债务困境不能自拔,就会影响本国的经济和金融实力,并失去在国际上的信誉。第四节国际收支调节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是指一国消除其国际收支不平衡,使国际收支达到基本平衡的过程。调节机制可分为自动调节机制和政策调控机制两类。一般情况下,当一国发生国际收支不平衡时,自动调节机制会立即启动并持续发生作用,直至消除不平衡;政策调控机制有一定的滞后性。自动调节机制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而运用政策调控机制强化或中止自动调节机制的运行,可以迅速消除国际收支不平衡。两种方法要进行选择和配合,以使调节成本降到最低。一、自动调节机制(一)价格机制

当出现国际收支顺差时,该国国内市场货币供给增多,容易引起国内信用膨胀、利率下降、投资和消费相应上升、国内需求量增加,使本国物价与出口商品价格随之上升,从而削弱了本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国际收支顺差逐步减少直至平衡。

当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该国国内市场货币供应量下降,从而引起社会总需求萎缩,必然会带来物价水平的回落,使本国出口产品具有相对价格优势,促使出口增加和进口减少,有利于国际收支逆差的消除。

这种通过国内商品价格的涨跌,进而改变国际收支的机制被称为价格机制。(二)收入机制

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国民收入水平下降,本国货币供应量也会减少,从而引起社会总需求下降,其中包括对进口产品的需求减少,从而外汇支出下降,贸易收支得到改善。同时,国际贸易收入下降也会使对外劳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改善经常项目收入和资本与金融账户收支,从而使国际收支状况得到改善。

这种通过国民收入水平的涨跌,进而改变国际收支的机制被称为收入机制。(三)利率机制

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顺差时,该国货币存量增加,银根松动,利率下降。利率水平下降导致资本外流增加,从而使得顺差逐渐减少,国际收支趋于平衡。

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该国货币存量减少,银根趋紧,利率上升。利率水平上升表明该国金融资产收益率的上升,从而提升了对该国金融资产的需求,导致国内资本停止外流,同时外国资本流入该国以谋求较高利润。因此,国际收支逆差由于资本和金融项目的日趋好转从而实现平衡。

这种通过利率变化导致资本流动改变,进而影响国际收支的机制称为利率机制。(四)汇率机制

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外汇供给大于外汇需求,导致外币贬值,本币升值,本国出口商品以外币表示的国际市场价格上涨,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因此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贸易顺差改善,国际收支趋于平衡。

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外币升值,本币贬值,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下降,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贸易逆差得到改善,国际收支状况趋于平衡。

这种通过汇率涨跌影响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进而改变贸易收支的机制称为汇率机制。二、政策调控机制(一)外汇缓冲政策

外汇缓冲政策就是通过外汇平准基金,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调节外汇供求。外汇缓冲政策的具体操作如下:当国际收支逆差时,外汇供给不足,中央银行用本国外汇储备在外汇市场上用外币购买本币,使外汇供给加大,目的是消除国际收支失衡所形成的外汇需求缺口;反之,当国际收支顺差时,外汇供给过大,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用本币购买外币,消除国际收支不平衡所形成的超额的外汇供给。外汇缓冲政策有利于避免汇率的暂时波动,但会导致储备枯竭,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赤字问题。(二)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是指通过调整税率和缩减或扩大政府的财政预算来实现国际收支调节,主要调节手段有财政支出和税收两种(如图1.1所示)。图1.1 国际收支失衡的财政政策调节方法(三)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是指通过调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及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手段间接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如图1.2所示)。图1.2 国际收支失衡的货币政策调节方法(四)汇率政策

汇率政策是指国际收支失衡时,官方宣布本币升值或贬值,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当国际收支出现严重逆差时,实行货币法定贬值政策。本币法定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从而改善国际收支。反之,实行货币法定升值政策,以减少和消除国际收支顺差。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汇率调整政策是指一国官方公开宣布的法定升值与法定贬值,不包括国际金融市场上自发产生的汇率变动。

当然,运用法定贬值政策,可能引起“货币战”,因此调整汇率务必全面考虑,避免国际摩擦。同时,汇率调整还受到国际上的一些限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只有在会员国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失衡时才允许调整汇率。其判断的标准是在保持汇率不变的情况下,要恢复国际收支平衡就必须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但会造成国内失业加剧,国内经济失衡;如果要维持充分就业,就要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从而进一步使国际收支恶化。这时,国内均衡和国际均衡的矛盾无法协调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才允许会员国调整其汇率。(五)直接管制政策

直接管制是指政府通过发布行政命令,对国际经济交易进行行政干预,以使国际收支达到平衡。直接管制政策包括金融管制、财政管制和贸易管制等。

金融管制是从外汇使用方面限制国际经济交易,如对出口结汇、进口换汇进行的外汇管制。

财政管制包括关税政策、出口信贷与出口补贴等“奖出限入”政策,如对出口免关税、对进口收取高额关税等。

贸易管制是直接对进出口进行限制,是直接管制的重要内容,其主要措施包括对商品输入实行进口许可证和进口配额制,对某些商品输出实行出口许可证制度等。

实施直接管制政策措施有力、见效快,能按照本国的不同需要,对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动给予区别对待。但是,直接管制政策并不能真正解决国际收支平衡的问题,只是将显性变为隐性,一旦取消管制,失衡仍会重新出现。(六)国际经济合作政策

国际经济是相互关联的,一国的顺差往往是另一国的逆差,每个国家都会为平衡国际收支采取各种对策,但各自在单方面采取行动会损害他国利益。因此,有必要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从而在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的同时,又不至于造成国际经济秩序混乱。其具体措施包括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国际金融组织的职能和作用、加强各国金融信贷方面的合作等,以减少相互摩擦,强化贸易自由,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最优配置。第五节中国的国际收支一、我国国际收支概况

2015年第四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5 391亿元人民币,资本和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下同)逆差5 391亿元人民币。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12 762亿元人民币,储备资产减少7 368亿元人民币。

2015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8 272亿元人民币,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8 258亿元人民币。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29 814亿元人民币,储备资产减少21 537亿元人民币(见表1.2)。

按美元计价,2015年第四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843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 616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486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213亿美元,二次收入逆差73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843亿美元。其中,资本账户基本平衡,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1 997亿美元,储备资产减少1 153亿美元。

按美元计价,2015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2 932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5 781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2 094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592亿美元,二次收入逆差163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1 611亿美元。其中,资本账户顺差3亿美元,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5 044亿美元,储备资产减少3 429亿美元。表1.2 2015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 单位:亿元人民币表1.2(续)表1.2(续)注:1.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2.“贷方”按正值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3.以人民币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折算方法为当季以美元为计价单位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通过当季人民币对美元季平均汇率中间价折算。2015年全年人民币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为前三季度人民币计值的正式数与第四季度人民币计值的初步数累加得到4.2015年第四季度初步数的资本和金融账户因含净误差与遗漏,与经常账户差额金额相等,符号相反。第四季度初步数的金融账户、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同样含净误差与遗漏。2015年前三季度正式数的资本和金融账户、金融账户和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均不含净误差与遗漏,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单独列示5.本表中前三季度的直接投资资产数据根据最新统计进行了更新,前三季度的时间序列数据在“统计数据”栏目中同步更新6.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二、我国国际收支概况分析

纵观最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运行状况,其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贸易顺差的扩大,充分证明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外向型经济和对外贸易政策的正确性,外汇储备的大幅增长也使我国彻底结束了外汇短缺的历史,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信誉的进一步增强。

第二,较充足的外汇储备,有助于我国提高抗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增强国际社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的信心,同时也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制度提供了较宽的政策空间。

第三,促进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从国外引进所需要的先进技术、为设备提供了资金支持,有利于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国内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与此同时,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结构失衡和储备持续大幅增长的总量失衡,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其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国际收支失衡的现状增加了当前宏观调控的复杂性。近年来,外汇持续大量净流入,使得外汇债款成为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但在外汇储备持续较快增长的情况下,这些调控政策的作用空间受到限制,加大了货币调控操作的难度,直接影响到货币政策及宏观调控的自主性与灵活性。

第二,国际收支失衡的现状放大了脆弱性。当前我国一定程度上存在市场流动性偏多问题,是全球流动性过多的组成部分,通过国际收支顺差渗透进入我国金融体系。

第三,国际收支失衡的现状加大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难度。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反映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投资和消费之间的不协调、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城乡和区域发展的不协调等突出矛盾。

第四,贸易顺差的大幅度提高,增加了贸易纠纷和贸易摩擦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三、我国国际收支的调控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是我国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手段,也是我国调节外汇收支的唯一机制。由于外汇收支遵循“以收定支、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方针,因而在1980年以前的30年中,我国外汇支出基本上保持平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指令性计划调节范围越来越小,各种市场调节手段和经济杠杆在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越来越明显。(一)汇率政策

我国从1981年开始,实行过几次人民币贬值政策,但汇率贬值对改善我国贸易收支的作用有限,主要原因是我国进出口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与供给弹性不大。在进口需求方面,即使因人民币汇率贬值而使进口商品价格上升,进口需求也难以压缩。在出口供给方面,为保证一定的出口收汇指标,必须出口更多数量的商品,这就更加剧了国内商品的短缺程度,引起国内商品价格上升。因此,汇率贬值对我国外贸“奖出限入”的作用不大,恰恰相反,实行汇率贬值政策容易引发通货膨胀,导致出口结构恶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及外汇市场的发育日臻完善,汇率政策将成为我国国际收支调节的重要手段。(二)税收政策

我国目前通过进口关税、出口退税和对外商投资的税收优惠等手段调节国际收支,这些手段在促进出口和引进外资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推动力量。(三)货币政策

我国除了通过调控货币供应和调节宏观经济,从而作用于对外经济活动外,还对进出口贸易和外商投资有针对性地发放优惠贷款,以达到调节进出口贸易和鼓励外商投资的目的。(四)外汇管制

改革开放后,尽管我国逐步放松了外汇管制,但对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支仍然实行一定的控制。在短期内,我国国际收支的调节在一定程度上还必须依靠外汇管制这一直接管制手段。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完善,外汇管制将逐步放松直至取消,我国将主要依靠汇率、利率等经济杠杆调节国际收支。本章小结

国际收支的概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国际收支是以支付为基础统计的,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必须以货币(外汇)同其他国家立即结算支付的对外债权债务。广义的国际收支是以交易为基础统计的,是一国或地区的居民与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对外政治、经济和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国际经济贸易价值的总和。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把一国的国际收支按照一定的项目分类统计的报表,集中反映了一国一定时期国际收支的具体构成和总貌。国际收支平衡表一般分为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储备资产、错误与遗漏四个账户。

国际收支是否平衡应该从国际收支是形式上平衡还是实质上平衡,是会计意义上的平衡还是社会经济意义上的平衡,是数量上的平衡还是内容上的平衡,是静态的平衡还是动态的平衡等方面进行判断。国际收支不平衡主要有周期性不平衡、结构性不平衡、收入性不平衡、货币性不平衡、季节性和偶然和不平衡五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应该采取不同的调节方法进行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机制可分为自动调节机制和政策调控机制两类。为使宏观经济达到内外均衡,必须注意政策搭配。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指令性计划在国际收支中的调节范围和力度越来越小,各种市场调节手段和经济杠杆在国际收支中的调节作用越来越明显。复习思考题

1.国际收支的概念是什么?它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考察?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贬值原理与记账规则是什么?

3.一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类型有哪些?

4.简述一国国际收支不平衡对经济的影响。

5.简述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手段。实训操作

假设A国在某年度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易项目资料如下:(1)A国政府获得价值40亿美元的国外援助。(2)A国进口价值200亿美元的小麦。(3)在A国经营的跨国公司的利润为50亿美元。(4)A国出口创汇150亿美元。(5)英国银行向A国政府贷款200亿美元。(6)A国购买外汇不动产100亿美元。(7)A国中央银行卖出20亿美元储备资产以干预外汇市场。

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计算该年度A国的贸易差额、经常项目差额。(2)A国资本项目账户是盈余还是赤字?(3)针对以上情况该如何调节不合理的地方?第二章国际储备学习目标

·掌握国际储备的含义与构成

·了解国际储备的作用

·掌握国际储备的规模管理和结构管理

·理解我国国际储备构成的特点专业术语

国际储备 黄金储备 外汇储备 特别提款权案例导入

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美元对国际主要货币的汇率频繁下挫,我国国际储备大幅度缩水。虽然如此,我国再次超越了日本成为美元的第一大外汇储备国,面临的问题是外汇储备过高、黄金储备不足。在美元缩水的情况下,我国成为国际储备损失最为严重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为分散货币汇率变动的风险,我国必须保持多元化的货币储备,密切注意汇率变动的趋势,随时调整各种储备货币的比例,以分散汇率变动的风险。【启示】我国应加强对各主要储备货币汇率变动趋势的研究及各储备货币国家和地区内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的研究,随时调整各种储备货币的比例。第一节国际储备概述一、国际储备的含义

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s)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为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以及用于紧急国际支付而持有的为各国普遍接受的一切资产。

国际储备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一国金融当局必须具有无条件地获得这类资产的能力。

第二,该资产必须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即能及时进行转移或兑付。

第三,该资产必须能为各国所普遍接受。二、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力

国际清偿力(International Liquidity)是指一国直接掌握或不直接掌握的,但在必要时可以用以调节、支持本国货币对外汇率安排以及清偿国际债务的一切国际流动资金与资产。国际清偿力包括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国际储备、该国从国外借入的外汇储备、该国商业银行的短期外汇资产和该国官方或私人拥有的中长期外汇资产。

可见,国际储备是一国具有的现实的对外清偿力;而国际清偿力则是该国具有的现实的和可能有的对外清偿力,是一国金融实力的表现。三、国际储备的构成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口径,一国国际储备由以下四种形态的资产构成:(一)黄金储备

黄金储备(Gold Reserve)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作为金融资产持有的货币性资金(Monetary Gold),而非货币用途黄金不在此范围内。

由于黄金储备不能生息获利,并且不便用作日常的支付手段,因此二战后随着美元的崛起,黄金储备在国际储备中的比重便开始逐渐下降。尽管如此,由于黄金储备有着其他储备资产不能代替的优点,如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具有较好的保值功能,并且可以不受任何超国家权力的干预,因此在各国的储备资产中仍会保持一定比例的黄金储备。

我国自1981年以来黄金储备量一直为1 267万盎司(约等于35.919万千克)。黄金储备有利于确定合理的黄金储备规模;可以避免与商业银行日常营运的黄金资产混为一谈,有利于银行业务的正常运行;有利于实行黄金管制国家的中央银行正确制定黄金管理政策,促进本国黄金产业及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作为国际储备的主要形式之一,黄金储备在流动性上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因此应考虑其适度规模的问题。黄金储备的管理目的在于实现黄金储备最大可能的流动性和收益性。拓展知识黄金的鉴别方法

1.看颜色

黄金首饰纯度越高,色泽越深。在没有对比金牌的情况下可按下列色泽确定大体成色(以青金为准则,所谓青金,是指黄金内只含白银成分):深赤黄色成色在95%以上,浅赤黄色成色为90%~95%,淡黄色成色为80%~85%,青黄色成色为65%~70%,色青带白光成色只有50%~60%,微黄而呈白色成色就不到50%了。通常所说的“七青、八黄、九赤”可作为参考。

2.掂重量

黄金的比重为19.32克/立方厘米,重于银、铜、铅、锌、铝等金属。相同体积的黄金比白银重40%以上,比铜重1.2倍,比铝重6.1倍。黄金饰品托在手中应有沉坠之感,假金饰品则觉轻飘。此法不适用于镶嵌宝石的黄金饰品。

3.看硬度

纯金柔软、硬度低,用指甲能划出浅痕,牙咬能留下牙印,成色高的黄金饰品比成色低的黄金饰品柔软,而含铜越多则越硬。折弯法也能试验硬度,纯金容易折弯,纯度越低,越不易折弯。

4.听声音

成色在99%以上的真金往硬地上抛掷,会发出“吧嗒”声,有声无韵也无弹力。假的或成色低的黄金声音脆而无沉闷感,一般发出“当当”响声,而且声有余音,落地后跳动剧烈。

5.用火烧

用火将要鉴别的饰品烧红(不要使饰品熔化变形),冷却后观察颜色变化,如表面仍呈原来黄金色泽则是纯金;如颜色变暗或不同程度地变黑,则不是纯金。一般成色越低,颜色越浓,全部变黑,说明是假金饰品。

6.看标记

国产黄金饰品都是按国际标准提纯配制成的,并打上戳记,如“24K”标明“足赤”或“足金”; 18K金,标明“18K”字样,成色低于“10K”者,按规定就不能打K金印号了。目前社会上不法分子常用制造假牌号、仿制戳记,用稀金、亚金、黄铜冒充真金,因而鉴别黄金饰品要根据样品进行综合判定来确定真假和成色高低。(二)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兑换货币和以其表示的支付手段和流动性资产,主要包括银行存款和国库券。

充当外汇储备的货币通常称为储备货币。能充当外汇储备的货币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1)是可自由兑换货币。(2)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3)具有相对稳定的价值。

由于外汇储备便于支付,并且具有较高的盈利性,因此自二战后外汇储备在国际储备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目前,这一比例大约达到80%左右,其中又以美元的比重最大。

外汇储备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2)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3)维护国际信誉,提高融资能力。(4)增强综合国力,抵抗金融风险。

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国内外均衡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外汇储备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进出口状况、外债规模、实际利用外资数量等。各国应根据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成本比较等状况把外汇储备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三)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Reserve Position in the Fund)又称普通提款权(General Drawing Right),是指成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普通资金账户中可自由提取和使用的资产。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是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员国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定可无条件动用的一部分资金份额,它包括会员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缴资金份额中的外汇部分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用掉的该国货币持有量部分。会员国所缴的资金份额,25%用外汇缴纳,75%用本币缴纳。会员国的普通提款权的最高限为资金份额的125%,其中又分为5档,每档25%,第一档的25%,会员国可自由提用,无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审批,故构成会员国的国际储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业务活动中为满足其他会员国的需要而会使用掉一部分某会员国所缴的本币份额,对于该会员国来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用掉多少本币,该国则可相应自由提用等值的外汇。因此,这部分外汇也成为会员国的储备头寸。(四)特别提款权

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 SDRs)是指作为成员国账面资产,赋予成员国在原有的普通提款权以外的特别的提款权利。

这种无形资产的账面资产只能用于成员国政府间的结算,可同黄金、外汇一起作为国际储备,并可用于成员国向其他成员国换取可兑换货币外汇,支付国际收支差额,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但不能直接用于贸易与非贸易支付。

特别提款权和普通提款权的不同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普通提款权必须在3~5年内偿还,而特别提款权归成员国无条件所有。(2)特别提款权仅限于在成员国官方转账时使用,私人和企业不得持有和使用。(3)特别提款权严格限于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不能用于日常的贸易和非贸易支付,更不能用于兑换黄金。(4)特别提款权是一种信用发行的账面资产,本身并无内在价值,但能作为国际清算的合法手段。(5)特别提款权价值原先按美元、德国马克、日元、法国法郎和英镑五种货币币值加权平均定值,现在按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四种货币币值加权平均定值。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