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需要方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0 09:16:19

点击下载

作者:左辉

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爱需要方法

爱需要方法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爱需要方法作者:左辉排版:HMM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4-01ISBN:9787556415076本书由时代数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推荐序爸爸妈妈说

小辉说让我们做父母的给她的书写序,这事儿让我们挺紧张的,又怕她写不好误导人家,又怕我们写不好有啥负面影响。

写啥呢?小辉说,写真实的,写我们家的生活就很好。她说没有我们的教育就没有今天她的这本书,所以,我们想了点儿可能对大家有帮助的生活的一些事情,都是些小事情,跟我们邻居们差不多,大家都是这么过日子的,既然女儿说这就管用,那就写这些吧。

我们家有两个女儿,老大沉稳老实,老二,也就是小辉,聪明伶俐调皮。

要说我们家有啥跟教育相关的事情,可能就是有些讲究吧,是我们一直都坚持的,我们做父母的觉得应该有的规矩。

第一个讲究,就是小孩从来不吃独食。一家四口都在时,吃一个苹果都要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小辉和她的姐姐从小到大已经养成习惯,从来不会自己单独一个人吃好吃的。

第二个讲究,是全家一起动手做饭前准备工作,比如择菜、洗菜什么的。除了早饭,基本其他每顿饭都一起准备。我们夫妻是双职工,下班后全家一起动手,不会因为孩子写作业就不做家务。这一点两个孩子都很让我们欣慰,她们两个都是很听话的孩子。小孩子干不了大的活儿,在一边负责剥葱啊、蒜啊,洗个菜啊,剁个姜末啊,两个人在屋里写作业,我们随时喊一声,她们就跑出来帮着干活,干完活儿再回去继续写作业。在厨房里待的时间长了,和面啊,做面条啊,包饺子啊,就都会了,也没有特别去教。每次吃完饭,我们全家都围着桌子不收拾,再聊会儿天,随便聊啥都行,社会新闻呀,新鲜故事呀,学校的事情呀,聊完了,两个孩子收拾桌子、收拾厨房。

第三个讲究,是不吵架。我们家妈妈脾气急,动不动就吼起来了,爸爸性格柔和、幽默,每次妈妈无论吼得多厉害,爸爸一句玩笑,大家一起哈哈哈,也就过去了。如果爸爸生气了,刚吼一声,妈妈立刻会变成小女人,特别温柔贤惠小心谨慎低眉顺眼,所以,我们家从来没有吵过架,更别提打架了。小辉有一次回家跟我们说:“我们同学说一家人没有不打架不吵架的,我就告诉大家,我爸妈从来不吵架啊,同学都不相信。”这一点我们可以很骄傲地说,我们家的孩子从来没见过一家人吵架是啥样的。

过去家庭条件都不好,她们姐妹两个没什么玩具,那时候大家都很穷,好在爸爸手巧,做航空模型特别在行。从小到大,从弹射模型飞机到牵引飞机,再到遥控飞机,都是爸爸的拿手绝活儿。周末,或者其他节假日,两个孩子都跟着我们一起上山,去放飞机,她们的童年就是伴着飞机长大的。

万万没想到的是,飞机玩多了,人就想自己上天了。小辉长大了,大学毕业后,她跑去玩滑翔伞,跟着一群人,就她一个女娃娃,跑到山顶上往下飞,当妈妈的其实都快吓死了。每次我们揪心地等着她平安回来,才能放心睡觉。不过,我们从来没有阻拦她,也从来没说过我们的担心,小辉可能一直都不知道,我们是这么担心和害怕。她从来都是眉飞色舞,兴致盎然,从小胆子就大得啥都敢尝试。我们是这么想的,让孩子自己做主,做她们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父母的,是一个堡垒,孩子啥时候受伤了,在外面混不下去了,父母这里就是一个避风的、休息的地方。外面世界那么大,让她们自己去飞吧。

小辉特别喜欢小提琴,缠着我们给她买,说实在的,那个时候家庭条件都不好,也不讲究啥素质教育,没有几个家庭花这个钱让孩子去练琴,可孩子这么喜欢,自己还捐出了自己的压岁钱,我们就同意了。等琴也买来了,艺校也报名了,去学了一阵子了,她回家跟我们宣布:“这东西就当作玩玩吧,咱别当饭吃,太累了!”那时候她十岁。天知道,我们全家每天听她“踩鸡脖子”一个小时,是多大的折磨,房子那么小,躲都没地儿躲。不当饭吃,可以少踩一会儿吗?结论是不!尤其是青春期跟我们犟的时候,如泣如诉地拉琴,我们都气死了,又没办法发作,今天终于一吐为快了,哈哈哈!

这两个孩子在邻居眼里,也都是很好学上进的孩子。我们早年买电视机的时候,全楼就只有我们家有,每天晚上,我家鸽子窝里全都是人,大家吃完晚饭,都来我家看电视,两个孩子只能跑到厨房里,趴在案板上写作业。这一点让邻居们称赞不已,一屋子的人那么吵,还有好看的电视,别人家的孩子都忍不住要来看,我家两个孩子跟没听到似的,学习不会受影响。

这跟我们小时候培养的一些习惯有关系,孩子们小学的时候,我们夫妻两个商量好,孩子放学回来,准备好做饭之前的工序后,妈妈做饭,爸爸在孩子旁边看书,有问题可以解答,也让孩子有个学习的氛围。我们家不打牌,到现在爸爸都不会打扑克牌,妈妈也是在退休后,才跟老姐妹们开始玩牌。

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对大自然的景象、社会上的新鲜事物好奇心非常强,总是缠着大人问个不休,做父母的头脑中又不具备那么丰富的知识,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望,我们买了一整套《十万个为什么》,这样既回答了孩子们的提问,也丰富了我们家长自己的知识面。每天晚饭后,我们总是陪着两个女儿顺着山间小道,两只胳膊一边拽着一个,从山底到山顶,一路走一路说,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至人和,无所不谈。后来两个女儿在学校里把我讲的这些话,又讲给同学们听,同学们都惊讶地问:“这些老师从来都没有讲过的,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女儿们自豪地回答:“我爸给我们讲的。”

经常跟孩子们在思想上保持沟通,对孩子的思想成长、知识面的开拓,都是有好处的。

小辉写的这本书中,对如何搞好家庭教育,启发孩子们的智力,提出了很多宝贵和启发性的建议,值得年轻的家长们一读。

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组成的,一个家庭就是国家的一分子,教育虽然是由国家来统一承担,但家庭教育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品德方面,父母就是子女最好的老师。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子女,小辉能从给家长讲课的角度来讲教育,我们做父母的是很支持的。

希望大家能喜欢我女儿的这本书,更希望这本书能帮到更多年轻的父母。左辉的父母2016年11月于兰州自 序且行且成长

做家长公益大讲堂,是一个心愿。

2010年的时候,有个学生来找我,要为某个教育机构开家长课,我当时蛮拒绝的。我们如果为孩子做心理咨询,都需要家长跟我们签约,保证在咨询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父母自己要接受咨询,因为很多孩子的问题都与家长密不可分。(当然,不能一概而论说所有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应该说,这样的家长,遇到这样的孩子,于是造就了这样的性格与行为方式。一个家庭如果有两个孩子,家庭环境都一样,但两个孩子的性格还是会不同,所以,不能百分之百将所有问题原因都归于父母。)然而很多父母都不认为自己有责任,当孩子的咨询到一定程度,开始好转的时候,父母自己就不肯出现了,然后过一阵子,孩子回来,原来的那些进步全都消失了。

我认为,父母自己是不肯改变的,也是不肯学习的。

但出乎意料地,这个班的父母竟然坚持下来了。跟我上了半年的课,非常努力地按照要求在平时的生活中调整和改变。

有一位妈妈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她一直都不太说话,也没啥可分享的,一直到课上到一半,她才说出,上高中的儿子已经有三年没有跟她开口说话了。家里什么都没有发生,没有任何可以找寻的事件创伤线索。我教的方式,就是找到一个她自己喜欢的生活兴趣,不需要花很多钱的。后来,她开始养花,每天对着花说话,养好看的,耐活的,放在家里的各个角落。有一天,她说,儿子开始关注她的花了,看着花的时候会笑,好开心的样子,这个表情很多很多年都没有见过了,然后她的眼泪落了下来。

课结束的时候,他们跟我说:“左老师,您出书吧,告诉广大父母,到底要怎么在日常生活中做父母,教教大家,让大家学会真正有效能用的方法,帮帮这些纠结的父母。等您书出来了,我们帮您推。”还有父母说:“左老师,我马上退休了,我来跟着您一起干吧,我自己纠结过,痛苦过,我想用您教会的这些方法和理念去帮帮其他痛苦的父母。”

然后就有了家长公益大讲堂,我们收到了第一笔捐款,开始租用会场讲座。

同时,我的学生开始在北京各个区县的图书馆、社区,为家长举办各种类型的讲座。

而我还是觉得这种讲座辐射的人群太少了。

后来,我们开始尝试在微信群讲座,把家长公益大讲堂直接搬进了微信课堂,从2014年8月开始,每天进行家庭教育讲座。所幸的是,这种尝试很快就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家长们不再受时间的影响,当堂上课可以提问;如果当时没时间,晚上回家还可以“爬楼”听;有问题留言,还会有其他家长一起帮助回答。

后来,良方老师出现了,麦子老师出现了,唐俐俐老师出现了,很多很多优秀的志同道合的人出现了。我们有了家庭教育,有了亲子养生,有了家庭快手小菜,有了亲子教育中的夫妻关系共修。

也有更多的父母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方法和理念,愿意走入深度成长的课堂中来。

在这个大家庭里,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支持,我可以骄傲地说,这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群,群里妈妈都有一项过人的本领—反省。她们未见得有多少理论,但她们学会了在第一时间反省自己,也学会了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不停地反省自己。

这是多么难得的品质啊。

家长公益大讲堂是大家参与的平台,靠着大家共同的成长和维护,才有了今天的样子,才有了两年多的坚守,希望更多的父母参与,共同成长。

这本书是家长公益大讲堂两年来的讲座实录,经过了一些整理,删除了其中闲聊的、错误的部分,也做了一点修正,即兴的讲座中有些心理调整来不及讲解,所以整理文字时增加了一些说明。我尽可能地保留了讲座的原貌,试图让大家能够在简单生活般的对话中,学到能够有益于自己的方式方法。

两年多的坚守,收获了大家的信任,收获了许许多多妈妈的支持。在讲堂这个大家庭中,大家相互支持,相互守望,有疑问共同解决。非常惊喜地发现有妈妈一边学习,一边在自己开设的群中继续家庭公益答疑和讲座。一朵一朵花开,一片一片浓绿,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开始在生活中渗透一家人的心灵,将内心的反省与成长作为生活内容,大概,我们的世界,我们所处的环境,会因此而越来越美好吧。

感谢我的女儿,在我最忙的时候,也依然是那么乖巧明事理,在我不讲理的时候,能够清楚地告诉我,她需要我用怎样的方式来沟通。感谢我的父母、我的家人,你们的包容和支持,永远都是我前进的最重要的力量来源。

感谢良方,你是我最坚定的伙伴,只一句碰杯的誓言,我们携手同行,加油!

非常感谢我的经纪人奚剑先生,为这本书的面世花费了大量心血。

感恩所有关注家长公益大讲堂,陪伴我们、支持我们,身体力行的家长朋友们!左辉2016年冬月于北京第一章重回生活—教会孩子如何生活是最好的教育一、生活的意义“妈妈,我饿了。”这是我跟女儿之间的暗号,用来提醒我们,在她和我发生争吵的时候,要立刻停下来各自反省,结束争吵。

因为我们争论争吵过无数次,终于想要解决这个状况。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需要妈妈爱的滋养”。

也就是说,争吵已经开始让孩子受伤,我沉入事情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事情本身变得不重要了,我们需要各自反省。

你看,身体吃饱是容易的,爱的饥饿感却总是很难被填饱,又那么容易被忽略。纵然我是一个还不错的心理学家,我也依然会犯这样的错误。

这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个小事件,小到女儿五年级左右,我们就已经不用了,要不是因为写这本书,我都已经干脆忘掉了。

类似的生活中的小状况其实很多很多。

我发现父母们问我的问题,大多在我的生活中都出现过,有些甚至情况一模一样。这些不过是孩子们长大过程中都需要经历的生活,正是这些一个一个或微不足道,或跌宕起伏的大小状况,构成了完整的生活图景,让整个家庭在发现、纠结、解决问题中,生活着,成长着,经历着,磨炼着。这就是生活。

家庭教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完全融入生活场景的一部分,在每顿饭里,在每晚的鼾声里,在每次的欢笑和哭泣里,也在每一场争吵和解的悲喜里。没有一个单独抽离生活的课程可以叫作家庭教育,这是父母们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当然,是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的面对中逐步掌握的技能。1.教育不等于报班案例

我有一个朋友,最近孩子出了一点状况,其实也没啥大不了的,就是成绩不够理想,找我来咨询有啥好办法。

我说,唔,英语好像不理想,还可以上升。

这爹说,好,报个英语班。

我说,孩子的自我管理有点弱,需要加强。

这爹说,好,老师您看报个啥班合适?

我说,这孩子蔫蔫的没有活力。

这爹说,那去报个野外夏令营,或者军训吧?

我说,这孩子似乎跟你不说话。

这爹说,那老师您有啥班教这个?

什么时候开始的,养孩子等同于报班了?

也许有的父母不这么认为,这不算养孩子,这是教育,是要教孩子。那么,我换个问法,什么时候开始的,教育孩子等同于报班了?

怪不得,现在的孩子上各种课是生活的一大部分,除了学校课,还有课外课,周末课外课加课外班。上课已然变成生活,而生活,早被挤到犄角旮旯去了,大约只有吃饭和睡觉没办法挤走,一息尚存地留在日常安排中。

如果一个孩子长期不肯跟父母沟通,那必然是家庭生活出了严重问题。出了问题不能沟通,意味着平时家庭的沟通就是有问题的。意味着父母要么强权,不听孩子意见;要么冷淡,听不到孩子的意见。一个无法在家里正常沟通的孩子会出什么问题?最常见的,情绪会抑郁,这种抑郁情绪用来写作文还不错,只是调子总是灰灰的;但如果这样的孩子写出来阳光满屋的作文,那反而更要注意,因为抑郁情绪已经压抑到看不见的地方,会更加危险。

一个情绪不好的孩子学习会很好吗?很难!

不好的情绪会让人变得沉重,思维速度也会变慢,记忆力会下降,理解力也同样会下降。

我以前在一个教育机构教学生,发现很多中学生成绩不好,都是因为情绪的问题。他们进入教育机构的门时脸上还笑容灿烂的,一打开书包脸上就开始阴云密布,这还怎么学习呀?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调节孩子们的情绪了。有个女生喜欢明星,上课的时候不光在小教室里贴满了该明星的海报,还让老师戴上了明星的面具,看着顺心才有心情学。不光孩子们情绪不好,父母们也同样情绪不好,但他们能够把这些负面的情绪发泄在教育机构的老师身上,孩子们上一个小时的课,父母们的电话能追三个小时。一个教育机构的老师往往干五年左右开始换工作,因为情绪上和心理上都不能坚持太久,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心理咨询训练,却无意中进行了很多的家庭心理疏导、情绪咨询。

木桶短板理论大家都知道的,水桶里的水会从哪里漏出来?

当然是最短的那块木板处。

如果一个家庭是一只木桶,孩子就是这个家庭的短板,力量最弱,人最小,家庭的压力就会从孩子这里呈现出来。放在木桶里,水流就是压力。一个系统的压力最终会流向系统内最弱的那部分,一个社会的压力最终也会流向这社会最小最弱的群体,这是基本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可以说,本来是家庭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结果变成了家庭压力,这压力会全部压在孩子身上,变成孩子的问题。然后,变成学业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全家人最容易关注的问题,于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各种机构欣欣向荣。总结

我常讲,现在的父母们,懂的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西方的教育理念、心理学技术、民主思想,还有东方的儒释道思想修行文化,全部掺杂在一起,家里天天变换思想大旗,老少三代一起困惑。

吃饭想教育思想的问题;读书讲故事,想教育理念的问题;穿珠子养猫猫狗狗,也想到教育原则的问题;摔个跟头,更是要想教育规则的问题;奶奶洗碗不干净,也能想到教育传承的问题。

这本身就是问题。

为了解决问题,大家能想到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报班,这是更大的问题。

大家忘掉了生活,忘掉了为人父母的一件重要的事,就是跟孩子一起生活,这些生活中的状况,要回到生活中,在家庭里,父母与孩子一起解决。2.教育困惑,源自我们不敢面对生活的困惑

现今很多家庭的生活,都是吃饭、睡觉、学习、上课外班、玩手机或者电脑游戏。

孩子上小学以前,忙着上亲子课,忙着上学前班,忙着认字,忙着读经,忙着练钢琴。

甚至很多家庭父母工作都很忙,孩子交给家里的老人,或者是保姆,一路带大。

我教过的很多中学生,晚上回家经常自己随便买点什么当晚饭,或者方便面,或者“7-11”的快餐,因为要上课外班,父母下班晚,很多孩子十点上床的时候,父母还没有回家。

有位父亲亲口跟我说,假期时自己出去学习摄影,不陪孩子,因为打算学好了这一门技术,好拍摄孩子的成长历程。我当时就忍不住笑了—孩子难不成会留在原来的时间里等着你吗?等辛苦的父母们挣到了理想的钱,学会了厉害的技术,回头找孩子的时候,发现他已经不需要你们了,有可能他只需要你们付账单。

孩子的成长本身,是在生活一点一滴中完成的,就好像一棵植物的生长,要经历阳光、雨露、冰雹、闪电、虫灾等等,每一个时光,它都在默默地长大。我们偶尔回来看一看去年的那棵树,会惊讶地发现,它比去年高了,树冠更大了。孩子也一样,很多时候,亲戚家的孩子一年没见,春节一看,哟,这孩子,长高了一头。甚至自己家的孩子,去了一趟夏令营,回来你突然发现,他长高了,你需要仰视了。可是如果在你的身边,你便有可能会忽视这些成长的讯息。

任何一个生活中的事件,或者意外,或者问题,都是孩子成长的契机,是向父母发出的讯号。

用镜头记录这些成长讯息固然重要,但比记录更重要的是你在孩子身边,跟他一起发现讯息,处理讯息,这就是生活本身的意义。而这些,才会真正记录在孩子的内心,成为以后指导他生活的重要源泉。案例

妮妮两岁半,已经开始上幼儿园了,因为年龄小,所以只上半天,最近一段时间总在家里哭,要让妈妈给擦眼泪、擦鼻涕,不给擦就哭得更厉害。老师说,她在幼儿园也是这样。

要求擦眼泪鼻涕的行为应该是在寻求关注。是的,孩子是在以这样的行为试图获取家长或老师的关注。一定要强调一点,两岁半的孩子试图寻求关注,是很正常的,不是问题。

我有点怀疑,初入幼儿园的孩子大多数都是哭的,所以老师可能顾不过来;也可能有些老师知道孩子们前几周是哭的,所以这几周基本上不太管,任由孩子们哭,只有眼泪鼻涕太多了,才过来擦一下。

这难得的擦一下,变成了孩子获得一点关注和关爱的机会,所以很可能,孩子会认为,哭出眼泪和鼻涕,就会有人来安抚了。另外,我不确定幼儿园的餐巾纸是不是允许小朋友自己随意拿,如果孩子自己不可以随便动用纸巾,眼泪鼻涕太多的时候由老师来动手,而孩子乖的时候老师又去照顾别的孩子,形成这样的条件反射是很容易的。

这个案例里面,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注意:

一个是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把孩子接出来后不要急着回家,在幼儿园门口跟同班小朋友玩一会儿,这也是尽快融入集体生活的重要方法。当然,同班的小朋友如果是同一个小区的孩子就更好了。

另一个是条件反射的问题。在家里,孩子乖的时候多抱抱他,跟他聊聊天,陪他玩儿。当孩子有眼泪和鼻涕的时候,父母一边在旁边陪着,一边要慢慢鼓励孩子自己拿纸巾擦,然后把纸巾扔到指定的纸篓里。这样做的目的,是把父母的安抚行为和孩子自己擦鼻涕眼泪的行为分开,以免孩子将这两件事情混在一起,用要求擦鼻涕眼泪的方式来获得更多关注。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种条件反射的形成是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不要强行阻断。孩子刚入幼儿园,面临的困难和痛苦不是我们成人能够体会的。更关键的是,这个年龄的孩子,自己描述不清楚想表达的意思,对情绪的界定也不清晰,所以,有些孩子会把这种痛苦转移到某一件事情上,比如想要妈妈,转移成要人帮忙擦眼泪鼻涕。如果达不到,就只专注于这一件事情来哭闹,这样痛苦就有了一个准确的目标,也更容易达到些,因为在幼儿园哭闹是不会哭来妈妈的,但是让老师帮忙擦眼泪鼻涕还是有可能的。虽然这不是好的心理调节方法,却是孩子小小心灵自动形成的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对这么小的孩子而言可以称为创举。

我们要改变孩子的行为模式,仅仅是因为要符合社会需求,满足老师、父母的需求而已,所以,不需要焦虑,这不是孩子的问题。

这仅仅是生活中有可能出现的很多状况中的一个而已,用生活本身去解决,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总结《中庸》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教育本来是天命、率性、修道结合起来的,是父母与孩子最天性自然的交流方式,可惜我们自己不会率性了。作为父母,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创伤让我们不得不牢牢地包扎着自己,我们所面临的教育孩子的困惑,恰恰是我们自己没能面对的、对自身生活的困惑。就像哭着要求大人擦眼泪鼻涕的妮妮一样,我们没有真正面对自己的问题,而是将这个问题转嫁到了孩子身上,孩子不能反驳,于是我们压抑的能量就有了一个发泄的出口和通道。

很多父母都是这么干的。

家庭生活的意义,正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通过孩子的变化,逐步发现自己的问题,先反省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再琢磨孩子的问题。有些时候,可能你刚刚反省了自己的问题,孩子就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当然,指出这种情形,不是为了指责父母,也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度自责寻找自己的错误。如果你看书的时候发现自己也有这样的情形,那么不要觉得自己不好,不要觉得所有的问题都是你自己造成的,天底下没有完美无缺的父母,也没有从来不犯错误的父母。我们愿意学习,愿意寻找一种方法,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生活,完成父母这个角色所赋予的神圣使命。只有坚信,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完美的、都是必然的,接受它,才是改变的开始。3.家长改变心态,才能真正改变教育行为

任何行为的改变,背后都需要心态的改变来做支持,而心态的改变需要对情绪的感知、接纳和疗愈。

所以,改变行为不是我们平常以为的那么简单。按照大家的理解水平,到底怎样做是好的、是有利的,我想其实每个人心里都很清楚,关键就是做不到。

有些家长问我很多技术层面的问题,我教了,然后他们还是做不好,为什么呢?因为家长行为背后的心态不对。现在的孩子一个个特别机灵,家长有点儿啥小猫腻,自己还没搞明白呢,他们却看得清清楚楚。

有时候孩子配合家长,不是因为家长做得好了,是因为孩子宽容,不愿意家长为难,才在自己能够容忍的范围内,按照家长想要的样子去表现了而已。

所以家长这么勤奋地学习,是在学什么呢?

我们学的是看到自己行为背后真正的自己,无论是欲望还是企图、情结,无论有多么不美好、有多么丑陋,那都是真实的我们自己!

当我们特自以为是地、光鲜亮丽地出现在别人面前时,大家全是以各种面具来交流合作,这是社会的规律;但是当我们面对最亲密的孩子的时候,你这些伪装和面具,其实不堪一击。

孩子的心灵面对父母的时候,是最纯净的,所以,他可以清晰地看清你的伪装和你的脆弱。他没有揭穿你,这是他的宽容,因为他同时看到你的弱小和不堪一击,所以他宁肯假装不知道,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清楚。这是孩子对我们的爱!

所以,我们先不要急于用一个标准化的所谓好的模式,来把自己限定在这个所谓好父母的模式中。不要急于改变行为,不要觉得自己所有的行为都错了。

我一直试图让大家明白的是—先学会看到真实的自己!

如果抱着一颗改变的心去看自己,你的潜意识会害怕的,因为害怕自己不够好,所以不敢轻易释放出来。而潜意识中深藏的自己,肯定是不够好的呀,要不跑潜意识里干吗去呢?

所以,放松,放松,你现在所有表现出的,你自己所认为不好的行为、不符合好父母的行为,背后都是你自己曾经的创伤,你小小心灵曾经遇到的痛苦和悲伤。

创伤,大家不要认为就只是身体上的伤害。比如,我们对八个月大的孩子,会鼓励他趴着,用胳膊支撑起自己,抬头,然后我们都很快乐。这个行为本身很正常,也没啥问题,对吧?

但是,从孩子自身的角度来感受,之前都是被抱着的,他就会认为生来如此、历来如此,就该被抱着!

结果父母突然不抱了,还让他趴着,弄得他无奈至极,最后只好自己支撑起来—你们这帮坏人不仅没觉得抱歉,居然还大笑不止!

这就是一个创伤事件!

这个创伤事件导致的结果,会因为孩子的天性不同,而走向不同的方向。比如,有的孩子开始形成对成人的不信任,有的孩子开始觉得自己被抛弃。

这个例子吓人不?

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些创伤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正是这些创伤,让孩子开始与父母进行分离,开始慢慢走上独立的道路,所以,自然界的设置极其巧妙!

这不是父母能够控制的事情,也不是按照我们希望的意愿来进行的事情。这是生命最奇特最神秘也最充满创造力的表现。所以,我之前讲过,父母有时候觉得自己教育孩子,就好像是孩子的救世主一样,这是一个错觉。

我们在与孩子的互动中看到的是自己!如果我们看不明白自己,我们就永远也不可能理解什么是生命,我们对孩子所做的努力,大部分都可能是对生命的干扰。

为什么一再地要求大家看自己、感受自己,看懂自己的情绪、看懂自己的行为呢?如果你不感受自己,就不可能真的感受到别人,同样,你就不可能感受到孩子。

除了大家公认的一些行为模式之外,其他具体的行为我认为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行为背后的心态。

所以,我们一直在学的,并不是具体怎么做,而是想做背后,你的心态是什么。而后,具体选择怎么做,心态对了,怎么做都没关系,但是心态的调整不是说教和给一个准确模式能够达到的。

好比,你从来没吃过苹果,没见过苹果,哪怕你吃过梨、山楂、桃子等水果,你还是不知道苹果的味道。我跟你形容它是红的,瓤是白的,有汁,甜的,有些还比较酸,有的脆有的绵,你就真的能知道苹果的味道了吗?

要想真的知道,你尝一尝,用自己的嘴尝过了,你就真的知道了,也没太多废话,就一句:原来,苹果是这个味道!4.在接受知识之前,用心感受世界a

左辉:我有点怀疑,人类最初的交流根本不需要说话,人类相互之间感受的沟通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现在的想象。只是由于社会开始复杂,人们不再只是吃饱繁衍而已,不得不出现语言文字和数字来描述一些事。时间久了,这些原本只是用来描述的工具却成了知识本身,我总觉得这个路径是错的。

过于追求语言的精确和精致,反而丢掉了语言原本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同样的,数学抽象的计算,也丢掉了数学中原本包含的哲学含义。包括物理、化学,每次看这些学科的起源,我总是觉得非常可惜,抽象的学a 在具体的讲课过程中,除了老师在讲,也会有学员与其进行互动。所以文中会把老师和学员的讲话分别标出。—编者注习与计算应该是站在充分理解实际意义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来的,我们的学习好像有点本末倒置了。

举个例子吧,一个人如果经常吃到苹果,我们要求他说出苹果分几个部分,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他能清楚地说出来苹果分为苹果皮、苹果肉、苹果核,还有苹果籽。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吃过苹果不用背就记住了。

但如果没吃过苹果呢?我们可以画一个,然后要求他背出苹果分为哪几个部分。或者,我们直接用语言描述一个苹果,然后要求他背下来苹果分几个部分,还要记住苹果的细胞结构、氨基酸分子结构,还要推算出苹果树啥样子,分几个树杈。

最最过分的是,我在上课时,发给大家一人一个苹果,让大家尝尝才开始上课,可是居然会有人提意见,说“我们是来听课的,不是来吃东西的,你这个课堂一点儿都不严肃,没有结构”!我们被教育得只会用知识来认识世界,不会用心、用感受了,这真是一个悲剧。

学员Z:没接触到,却要学会,最重要的还要考试,确实既枯燥,又乏味。好像个体对未知的探索,也从原来不知道就去看去听去感觉然后收获知识,到先学习知识然后带着知识去看了。总是带着知识这样去看世界……感觉好奇怪。不过这样,是会感觉安全些吗?

左辉:我以前跟一帮朋友玩滑翔伞,什么知识都没有,就是觉得刺激惊险,特别喜欢。几个人组成的小分队,只有我一个女的!带头的老大,不过是与我同岁的男生,但他很喜欢航空知识,带领我们几个人特胆大地就开始上天了。

我们一开始很穷,没钱买副伞。如果在天上滑翔伞出了问题,要随时打开副伞—跟降落伞一样,是可以保命的—但是我们没有。挂着滑翔伞飞在千米高空,我们竟然不带副伞,真的是胆子太大了。但其实,我没想过也不知道会有多少危险。

后来我到了北京,过了很多年,再想这段经历,觉得很不可思议。如果早一点学到相关的知识和保险措施,保不齐我就不敢上天了,人生里那一段小鸟一样的感受也就抹去了。但是正因为不知道这些,我知道了翱翔在天空,从天上看地下、掠过树梢的感觉,也知道了当技术不精遇到电线杆避不过去时,那种闭上眼睛愣撞的心情。

学员M:人生的丰富体验和安全总是一对矛盾,看怎么选,用什么样的态度。

左辉:后来我父亲被“骗”去一起玩儿,老人家飞上天,落地的时候没操作好,掉在一个黄土坡上,砸起了一片尘土……吓得我们一群人扑过去抬他。

我父亲在我生命中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他教会我冒险、淘气、不吝权威、敢说敢做。到现在为止,我也没觉得我遇见的任何一个男人能比得上我父亲,老头儿做家具、做航模、钉鞋、修电器,那手,无比巧!

更关键的是,他非常非常幽默。我妈可厉害了,但我们家从来不吵架,因为无论我妈怎么吼,我爹一句玩笑,轻松化解。

我想告诉所有的父亲:父亲的天空有多辽阔,孩子的天空就能比他更辽阔。一个乐观、幽默的父亲,陪着孩子淘气的父亲,为孩子带来的性格财富是不可估量的。5.教育的目的是开启心智

一个人,实际上,一生都在成长中,直到死去。只不过,前半段时间长身体、长知识,尽最大可能释放心智原本该有的能量;后半段时间用自身的心智,与先前获得的经验,在精神层面获得更大的成长。如果精神的成长足够,则会对身体产生奇特的治愈和提升力量,所以,后半段活的是融合与创造。

婴幼儿时期,学的是会吃、会睡、会玩儿、会哭,这是在这个世界存活的态度和基本技能。

儿童期,也就是小学阶段,学的是面对外界沟通交流的基本技能,一点点地读书认字、一点点地计算、一点点地组织语言的技能,学会守规矩、学会融入团体的技能,还有人际关系的技能。这些技能原本的目的,是用来保持对外界的好奇和友好,以便于更深地探求和认识这个世界;同时,在这种探求中,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心智能力。这种心智能力,以能够敢于面对外界、主动应对为主,当然,内容其实有很多,我只拣了常见和主要的来说。

初中阶段,应该是动手加分析的阶段。小时候的动手,以玩和有趣为主;初中阶段的动手,要以功能和精确精致为主。也就是说,学到的一点知识,要用在现实的生活中,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而且,这个阶段,顺应心智的发展的话,应该开始为自己安排一些事情—一些与朋友和家人共同参与的叫作工作的事情。

高中阶段,心智学习开始进入抽象学习阶段。这个阶段能够理解复杂的抽象概念,能够进行复杂推演,并能知道自己的短期与中期目标,并为之约束自己,也能坐得住了。

大学阶段,是应该自由学习的阶段,愿意学习的人可以深入学习分析研究。

我们现今很多教育失败的缘由是提前教育。将不该这个年龄段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强行放在孩子身上,孩子不得不关闭这个年龄原本应该释放的心智能量,而用以前学会应对外界的心智模式硬生生地去适应所谓的学习。所以,提前灌输知识和技能,关闭了孩子释放心智的通道,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在中学阶段表现出与年龄不符的不成熟,大学阶段就与“成熟”二字更加有差距,进入职场之后,开始让全社会头疼。这个状况愈演愈烈,好在“00后”出现改观了,因为“70后”“80后”做父母的开始觉醒。

制度不是一天就能变过来的,作为父母,我们要清楚地看到,教育的目的是开启心智,不是记住知识。知识不过是一个触点,心智够了,这些知识很快就能掌握,而且是真正的掌握,不是背会,是懂了—懂的意思就是可以随口讲出来,用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理解。比如,我给大家讲课,全是即兴的,事先没有备课,没有资料,是真实体验的产物,所以,我需要的时候,这些知识自己就会出现,一点儿都不费力,也不费内存,讲完,我就忘掉了。6.教育是在错中寻找人生的度

学员C:我一个朋友的女儿是芭比控,凡是没有的芭比娃娃都要买,变成无底洞了。所以我一直不给女儿买芭比娃娃,一度也很控制给她买的书的内容,现在她对书的品位还凑合,不会乱买了,新的问题是她看动画片不挑。

学员B:我也会这样,尤其是玩具。有几次我们带孩子去买玩具,她喜欢的一般是花花绿绿的“无脑”玩具,而我更看重教育意义。后来有一天突然觉得这样是不是剥夺了孩子的选择权?我跟孩子爹商量隔段时间允许她选一样傻玩具,要不总是我们兴冲冲地买自认为对她好的,可并不是她真想要的。

触动我改变的是,有一次我们带她去选玩具,她喜欢一个切比萨的玩具,爸爸觉得没有意义,最后买了两大盒很贵的积木。回家后爸爸兴冲冲,但闺女一直惦记比萨,我突然觉得我们有点没站在她的角度考虑她的感受。

左辉:芭比有很多替代品,还不贵。孩子小时候,对价格和做工精细没什么概念,她需要时买给她,玩够了自然不会玩了,如果她一直嚷个不停,背后一定有其他原因。这个孩子对芭比已经超出了玩具范畴,变成一种收藏,而且是没有的都要买,这是超强的占有欲,这种欲望背后如果深究的话一定有很大的原因是父母。

至于玩具,对孩子而言,好玩就是玩具,有教育意义的那叫教具!

我刚有孩子的时候,也是看宣传,买了好多炫目昂贵的玩具,结果全堆成垃圾,孩子碰都不碰,倒是在浴缸里,自己拿了一个矿泉水瓶子,来来回回玩了好久好久。她还会变着花样玩,一边玩一边想这是飞机,这是船,这是宝宝床。

我发现孩子最喜欢的是瞎玩!原本是很开心很放松地玩,但被教育赋予了太多所谓的意义,这玩就成了工作,有目的有步骤有管控,太累了!

我们对孩子的控制无所不在,每一刻都想对孩子实行监控,孩子的一点点动态都要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但我们累的时候,又希望他们自己玩儿,这是多么矛盾的心态。

学员B:有时候满足过了,孩子不在意了,但有时候却变本加厉。

学员C:我感觉好多问题背后的症结是一样的,就是不知道度在哪里,新的问题层出不穷。比如我们这次从老家回来,孩子新添了喜好:化妆。从指甲油,到文身贴,到小首饰。

学员B:我女儿现在就很喜欢指甲油、化妆之类的。我以身作则,啥都不碰,但她还是喜欢啊!她超喜欢高跟鞋,今天早上替我选了双高跟鞋,要求我一定要穿!

左辉:我们来说度的问题。C说的度,我觉得背后还是有个怕犯错的心理。没有谁能把度掌握得那么好。每个孩子性格不同,遇到的事情也不相同,所以具体操作中都是试过来试过去,不对再改,跟孩子学事情是一样的。没有一个标准衡量的度,让我们能够量出行为控制的准确性。唯一的尺度就是感觉—觉知自我情绪之后的感觉。

妈妈们对化妆和装饰的事情都很敏感,是吗?

同样的,这是“70后”妈妈的通病,“80后”的妈妈基本不问这个问题。因为“70后”的妈妈,是性压抑的文化下长大的一代,那个年代,女孩子爱美是被人诟病和唾弃的。爱美这件事情,在我们从小的教育中,沾染了许多与道德相关的价值观,虽然理性层面觉得好像不对,但潜意识中,这种对爱美的压抑却无比沉重和严厉。我们经常说“臭美”—这是我们心里那个忍不住想制止孩子爱美化妆的声音,也是内心对自己无时无刻不在的指责和提醒,是整整一代人的心理创伤,虽然存在,但是不一定对。正如鲁迅先生曾说过的,从来如此,便对么?“70后”的妈妈们,在这一点上,要提醒自己放松,放开自己,也放开孩子,漂亮不是过错,漂亮也不代表没有脑子,不代表没有智商。大胆地让自己美丽,也大胆地让孩子追求美丽吧!二、生活对性格的影响是久远的1.停止对孩子的单纯夸奖

左辉:我们来讲一点关于对孩子的夸奖。很多的理念告诉大家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要大大地喊停—停止对孩子的单纯夸奖。

本来,孩子做了一件事情,他在过程中很开心,或者看到父母开心,他更开心,父母会忍不住地竖起大拇指,跟孩子说“你真棒”—这三个字流行好久了。孩子在事情中的快乐被冲淡了,被做了事情带来的夸奖冲淡了事情本身带来的快乐,孩子会慢慢地为了这些夸奖而去做事情。事情不再重要,夸奖才重要。

越来越关注夸奖的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讨好成人,要得到父母的夸奖,为夸奖而去表现。我们虽然允许孩子犯错,但是看到孩子有好的表现,我们立刻会忍不住喜形于色,这样就是在限制孩子—做事情不是为了尝试,而是为了成功。所以,我们实际上忍不住地用自己的欲望给孩子一种错觉—父母关注的是结果,不是快乐!而且父母关注的是好的结果,不是过程中获得的经验。

如果要表达父母的开心,只需说事情就可以了。比如,孩子做了手工,哪怕是一张贺卡,你不用说:宝贝,我太爱你了,谢谢你心里有我!这简直是废话一句。你可以说:喔,这是我收到的最可爱的贺卡,我猜你画的时候想了个故事对吧?

中国人很含蓄,本来是不擅长表达感情的,但是社会趋势变得越来越外向,逼着大家开始表达,中国人就只好特夸张特肉麻地充满感情色彩地表达。所以,要注意,亲子感情是天生的,表达应该自然,无须那么费力!

学员E:我家孩子三岁半了,昨天和她一起摆磁力建构片,她爸爸夸了我一句:妈妈真厉害!因为没有接着说她也厉害,或者在她询问时没有及时回答,她就发脾气了。确切来说不是发脾气,是很委屈,哭了很长时间,说:爸爸应该先说我厉害!

之前我就发现这孩子太要强,比如每次我们说比赛谁先跑到井盖那里,她无论多累都会冲出去,而且必须是她赢。她好像一定要强调自己最棒,不允许别人比她强。

左辉:三岁半处于肛欲期内,孩子试图形成控制感,想要操控周围的一切。这样,她才会觉得在环境中可以自主,可以做自己想做的,这也是形成基本自信的必要阶段。

如果没有达到自己操控的目标,孩子就会非常愤怒和生气,本身出现这样的情绪状况,算是正常。问题是,为什么她一定要胜过别人呢?你们平时是怎么夸奖她的?

学员E:“真棒,真厉害!”是不是太不具体了?有时候会说,“你看妈妈都不会弄,你就弄出来了!”是不是就更不对了?要不要我装作不会,让她教我的时候增加她的成就感?也有妈妈告诉我,说跟孩子玩的时候要适当示弱。

左辉:是啊,夸得不太恰当。夸孩子的时候,尽量不要夸棒啊、做得好啊之类,这么夸其实会有问题—夸奖让玩的快乐人为地转向了,变成了被夸奖得到的快乐。当孩子变得为了夸奖才玩游戏,慢慢地,孩子会依赖于这种夸奖,不再是因为喜欢或者快乐来玩,而是只为得到夸奖来玩了。

无论是示弱,还是夸奖,方法不同,本质是一样的,都是过于注重结果。夸奖她努力的过程,这本身依然是目的性极强的做法,都是“教育”名词下的方法,其实是不妥当的。与孩子一起享受玩的快乐,就可以了。

赏识放在心里就可以,不用总是用语言表达。真正的赏识教育,最初是用于类似有残障的孩子,或者自卑感极其严重的孩子,他们确实需要海夸狂夸。而对于我们这些捧在手心的孩子,不要这样去夸。

不要怕孩子生气和哭,这个阶段受些挫折是好事。不要试图用语言跟孩子说明白,毕竟很多时候嘴上说的是不要争第一,可孩子争了第一,父母也还是乐开花的,对吧?

与孩子一起享受玩的乐趣,放轻松。如果你想,你可以让着孩子,然后表现你的快乐,让她也有机会让你几次。你快乐,她也快乐,慢慢把孩子的注意力还原到游戏本身的快乐上,不要着急,这怎么也得花个一年半载或者更长时间,慢慢来,毕竟你们都夸了三年半了。

比如,孩子串珠子很快,不要夸孩子:你真棒,这么快!

而是夸孩子:哇,原来用你这个方法会这么快呀,我也试一试!老师,你教教我呗!

这两种说法看着差不多,表达的意思其实天差地别:前者培养的是竞争心,后者培养的是分享心;前者认可的是结果,后者认可的是能力。前者的认可是夸,是高高在上的俯视;后者的认可是承认和肯定,用行动来表示支持,孩子所感受到的感觉也是完全不同的。

一次两次不会带来多大的改变,但是一直用这样的态度,孩子就会慢慢地转变过来。所谓成长,就是陪伴嘛。2.最速曲线:人生的弯路不可避免

左辉:我记得微信朋友圈里有个很流行的动态图,讲最速曲线(见图1-1)的。两点之间有一小球滚下,不是从两点之间的直线上滚下最快,而是在最速曲线上滚下最快。两点之间的直线,是我们潜意识里希望孩子走的人生之路,我们希望孩子一生坦途。我们实际上也认为,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也是最快、最容易到达的。

而中间的最速曲线,其实才是孩子人生真正的路途。要走的弯路,逃无可逃,甚至在这条路的起点和路的中间任何一点,一起开始的话,会同时到达路的终点。但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却总觉得这条路那么长,那么远,弯儿绕得那么大,对吧?

所以,属于孩子的真正的人生之路,始终是要绕一些弯儿,这些弯儿反而是成就孩子的加速度,让他们未来可以走得更快。看了这张图,我想大家是很容易理解的。

物理学之于人类,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现象和哲学,并不是书本上枯燥的公式和定理。物理学实际上是哲学的一部分,所以,很多社会和个体现象与物理学的规律是完全对应的。

学员X:这或许也就是家长不能剥夺孩子经历挫折和失败的权利的另一种诠释。

左辉:人生之路上的这些弯儿,就是挫折。这种挫折,在心理的表现形式上,叫作创伤。

学员X:可是有多少父母能经得住这样的考验?明知孩子前面有个坑,而不让孩子别去跳?

左辉:人的成长经历中,所需要的创伤,是与生俱来的天性所决定的,也是他这一生需要完成的人生目标决定的。这个人生目标不是我们认为的学业有成等具体目标,而是这个人这一生,穷其所有,所要改变的自身灵魂的一些问题,比如信任相关的问题,比如爱相关的问题,比如女性身份相关的问题。

这些目标只要没有完成,他就会遇到一系列的事件,所有事件都会指向同一个问题、与他的人生目标相一致的问题。如果我们来类比一些事件,大家会发现,同样是摔倒,每个人在摔倒后出现的心理应激反应是不同的。

我很喜欢举的一个例子是:有一对父母,酗酒吸毒盗窃,最后双双被关到监狱里。他们有两个儿子,居然在成人后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一个成了律师,一个成了与父母一样的人,最后也待在了监狱里。采访这两个儿子的时候,他们居然说了同样的话:有这样的父母,有什么办法?“这样的父母”是同样的创伤事件,但是两个儿子在面对同样的事件时,所表现的态度和解决的方式完全不同。所以,弯路是人生的真相,不停地犯错也是人生的真相,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我们都是在犯错中长大的。

也许某个时段你是不犯错的,哪里都夸你对。但换个环境,或者你长大后,才发现原来那个不犯错的自己其实犯了最大的错,在该犯错的年龄不犯错、该叛逆的年龄没有叛逆,老了想叛逆,成本又太高了。

学员L:我可后悔呢,叛逆要趁早啊!

左辉:就是啊,在该完成某个品质的年龄段去完成那个品质,这才是不枉人生呀。当然,这个想法还是那个直线型的想法,其实是没有可能的,因为人都不是在真空里长大的。

人长大后的性格组成是:先天气质+后天环境+自由意志。

先天气质与每个人的人生目标相关;后天环境与原生家庭和社会环境相关;自由意志可完全是由自己负责的,作为你自己这样的个体,你即时的选择。

我们大多的成长轨迹实际上是处于直线和最速曲线之间,无论怎么走弯路,哪怕是倒着走,反正人生之路都会走到终点的,地球总归是圆的嘛!没见谁半路上倒着长的,就算倒着长,也还是有个终点的。只是,不要走出那么大的直角的转折,这个转折如果放在人生的体验上,是“惊涛骇浪”型的,也不排除有人就是喜欢这种折腾的活法儿,但是,这不是普遍性的,所以,大多数人潜意识里是不会采纳这种活法的。尤其是父母们潜意识里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活得这么“惊涛骇浪”。

家庭生活教育其实应该时刻准备着按照孩子的状况进行调整,让孩子最好能够处于最速曲线的轨道上,这当然是非常理想的状况。而实际情况是,大多数父母在教育上急功近利,正是因为老想跑到直线上去,搞得大家都那么辛苦和紧张。事实上,处于直线也并不能让孩子跑得更快。

拥有好的平台,一帆风顺地成长,也并不能保证让孩子完全成功。

让孩子成为自己,也正是这个意思。孩子有自己的曲线轨迹,有自己需要经历的人生,父母需要的是陪伴,不是强行扭转。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既然要这样,那干脆啥都不管了,由着天性疯长,美其名曰“放养”。那还跑来这个世界干什么呢?到这个世界,选择了这样的环境,无论是社会环境,还是家庭环境,选择了这样的父母,对孩子而言,都是为实现他的人生目标所必需的选择。所以,父母所能够自然给予的,就是孩子最需要的资源。不要总是觉得自己不是好父母,恰恰是我们成了自己,孩子才能站在我们的面前,以父母为镜,在与我们的互动中成为自己。3.家长要成为沃土,还是仍做岩石?

学员L:走过人生这么多岁月,现在觉得快乐才是人生最大的力量,我们怎么才能让孩子最快乐呢?

左辉:教育孩子这件事情吧,我始终觉得很多东西不是家长期望就能得到的。正好L问怎么能让孩子最快乐。那首先,我们自己是不是最快乐?而且,快乐的标准是什么呢?

学员L:我只是在想,我们想让孩子学这学那,真的是他们的意愿吗?能否放任由他们自己做主?

左辉:这个世界是辨证的,有快乐就必然有痛苦。二者相依相存,缺一不可。孩子带着他的天性而来,当然,也包括他自己的天赋或者灵性,来干什么呢?来与你对接。你是孩子的第一个环境,在与你这个环境的互动中,他的天性得以落地生根,得以长出幼苗。但就算你是沃土,你以为他就不会有问题吗?也许他嫌你太肥沃,让他展示不出自己的能力,这种抱怨和“如何接受这么好的沃土”就成了他需要面对的人生课题。

如果你是盐碱地,你以为他就会出问题?也许他就是为了锻炼自己而生,偏要找你这盐碱地,让自己茁壮、适应,还要学会接受你。反正,他成为你的孩子绝不是偶然,这种对接还是很有意思的。

学员C:那我们怎么接住呢?

左辉:你给出去的,你自己能够负责,需要反省,需要成长。但是,他怎么接受,如何理解,从哪个角度接受,那可是他自己的事情,我们不能够控制。

学员D:那为什么我和孩子对接得这么痛苦?

左辉:因为你不负责自己给出去的,却总想控制他接受的,这就是你的痛苦来源。

学员D:就是说我给出去的东西不好,我应该做的是给出好的东西?

左辉:问题的关键不在给出的东西上,在你自己身上。

学员D:就是说我应该自身散发好的能量,是这个意思吗?

左辉:孩子一生的成长中,父母扮演的,就是脚下的土地。至于是什么土地,那取决于您自身的成长。如果是沃土,就让自己营养更丰富些;如果是盐碱地,就让自己生出坚强;如果是沼泽地,就让自己更加雾气蒸腾吧。

很多父母,明明自己是岩石,偏使劲把自己整成沃土,可叹你家孩子原本是照着岩石夹缝的苍松来生长的啊。我们很难知道孩子的使命和他未来能够长成的样子,以及他未来所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世界,我们那点儿经验对他来说,只是过去时。

学员H:“很多父母,明明自己是岩石,偏使劲把自己整成沃土,可叹你家孩子原本是照着岩石夹缝的苍松来生长的”,这句话我不是很理解,成长不就是为了变沃土吗?

左辉:每个人的天性、气质、特征是不同的。《中庸》开篇即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简单一点来讲,如果你的天性是岩石,按照岩石的方式生活谓道;如果你是泥土,按照泥土的方式生活谓道;如果你是流水,按照流水的方式生活谓道。所谓教育,也就是让岩石成为岩石,让泥土成为泥土,让流水成为流水。

成长是为了让你按照真正的天性成为自己,而不是认为沃土是好的,就一股脑儿地把大家都变成沃土,这正是我们诟病现今教育的地方呀。

学员H:如果本来是沃土,却结块成岩石的模样呢?我纠结的是,到底哪一个才是本来的我呢?

左辉:对于“成长”这个词,在初期的时候可以有一个具体的指向和期望,小一点没关系,错一点也没关系,无论想变成沃土,还是变成上树的猴子,都没关系。只要真的开始了,你的心会慢慢指引你,带你走向你内心真的愿意到达的地方。那个地方,不是我们以现在的心境能够想到的,所以适当保持开放,不要连成长都想要控制,控制走向,控制未来,给自己设限。要记住哦,你永远不是你现在以为的这么一点点而已,你有更加未知的自己,更广阔,更灿烂。

这个态度,同样是我们对于孩子的态度。对待成长的自己,和对待成长的孩子是一脉相承的路径,过于设定未来,只能形成更多局限。4.家长,你养育的是未来世界的主人公

关于孩子上幼儿园的分离焦虑,我们讲孩子的感受讲得比较多,实际上,父母或者爷爷奶奶也会同样出现分离焦虑,当然,我指的是跟着父母一直照顾孩子的老人。缓冲对大家都有好处,如果没有缓冲,孩子要是再哭得厉害些,大人内心就会充满愧疚和自责,反过来想尽方法对孩子多哄些,再好些,特别是老人最容易心软,这样反而会让孩子更觉得父母对不起他,父母就是故意的。

这里我说的是潜意识的活动,上学再来一次这样的活动,孩子内心的印记也就形成了。当然,狠心一点也可以,反正我们当年也是这样被扔进幼儿园的,而且应该也没哭得太厉害。为啥呀?不敢呗,我们哪有这么大的胆量?

所以,“70后”或者更早出生的人,可以回观自己,当年你的工作没有三险一金,你敢吱声吗?你不敢,领导对你恶语相向,你敢回嘴吗?你不敢。

但是到了“80后”,他们敢了,他们敢要求权利,在还没干出成绩的时候,他们敢跳槽,虽然之前的工作看起来还不错。福利和民主就是靠这些我们眼里“不靠谱”的孩子争得的。因为小时候他们得到的爱比我们多,因为比我们稍微多了一点点被尊重的爱,所以,他们敢于对不公平的世界怒吼,敢于抗争,更敢于改变,也相信能够改变。迟迟早早,这世界要交到他们手里,无论我们怎么鄙视,我们也跟不上他们的进步了,这就是爱的力量。

要问幼儿园一个小小的入园,就有这么大的作用,就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我告诉大家,是的。这个小动作,标示着下一代的孩子,受到更多关注,所以更加注重自身的幸福,更敢于向外界索要自己的权利,更敢于享受作为一个现代人原本该享受的生活。

养育一个孩子,父母要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养育的不只是自己小家庭的孩子,而是未来这个世界主人中的一分子。他或多或少要参与到未来世界的建设和发展中去,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个体的人,有一份养家糊口,也许还糊得不错的工作而已。

未来的世界格局会有很大的变化,完全是我们不能想象的变化。而我们孩子的未来,不可限量。不要用我们目前的局限限制了孩子的未来,那是我们想象不到的世界。三、性格对学习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1.性格、能力与成绩三位一体

有个妈妈问我,小学的孩子,如果关注孩子的性格培养,不关注成绩,是不是孩子会快乐很多呢?

我要回答,不是的。这里似乎有个误解,关于对性格的关注和对成绩的关注。我讲的是,家长内心要关注的主要是孩子的性格培养,但是成绩不能不关注啊!只不过性格是第一位的,能力是第二位的,成绩是第三位的,我们可以不要因为成绩而施加更多压力,但是必要的压力不能没有。

还是要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还是要督促孩子集中注意力听课,还是要督促孩子考出好成绩。如果孩子没有做到,我们可以帮助他一起分析,可以找找原因,同时表达下我们的遗憾,同时也说出我们的鼓励。至少让孩子知道我们的期望,只是别把这个期望变成误解—孩子会误解成我们好面子,才要求他们好好学习。作业,听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