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融结合之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0 21:16:54

点击下载

作者:张伟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产融结合之道

产融结合之道试读:

创新实践

、管理研究、业务探索和风险内控4个部分,其中的部分课题已获得北京市管理创新奖项,在行业内具有推广意义;绝大多数论文先期在不同专业刊物上发表。通过文集的形式收录这些研究成果,一方面有利于及时积累财务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研究素材和成果,便于行业研究和交流;另一方面将京能财务对于创新成化于果、管理固化于制、业务实化于行、风险内化于心的管理文化予以传承。

未来,京能财务将继续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秉承“创升产融价值、助推集团发展”的使命,在产融共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京能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创新实践

财务公司“立体化”案件防控管理体系的创建与实施

京能财务课题组摘要:京能财务依据集团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规划总体思路,为满足集团安全管理与监管当局案件防控常态化的要求,深化经营管理风险管控,创新构建了“立体化”案件防控管理体系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关键词:财务公司 案件防控一、京能财务案件防控管理机制的实施背景(一)深化公司经营管理风险管控的需要

在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常态”背景下,金融业案件形势依然严峻,不确定因素增多,流动性风险隐患等因素导致案件风险有抬头趋势。案件防控管理机制建设不仅是京能财务落实风险管控的基础,也是公司顺利从“十二五”过渡到“十三五”阶段的重要保障,更是公司实现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前提。京能财务已经搭建较为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研究制定主要的管理制度并在公司内部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防范体系,为案件防控机制建设提供了完善的制度保障。京能财务通过以查促防,有效夯实公司内部管理基础,全面提升案件防范管理水平。(二)股东重大案件防控的现实要求

在现代公司治理中,监督约束机制是股东在公司内部控制并规范管理经营的方式。集团股东多次在大会上强调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案件防控管理机制是股东对风险关口逐步前移的现实要求,是京能财务落实集团整体重大案件防控要求的重要内容。京能财务从决策层到经营层都统一认识并重视案件防控工作,实际工作中能够根据需求配备合适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满足股东规范经营管理的现实要求。“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京能财务依照集团标准化要求,以案防建设为基础,制定了《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细则》、《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流程》、《风险事件报告管理规定》和《风险问责管理规定》等管理标准,完善案件防控制度体系,使公司和员工有章可循,从而切实提高履职效率。(三)监管当局案件防控常态化的需要

财务公司是接受中国银监会严格监管的金融机构,业务开展的前提是必须满足监管要求。当前,监管当局频出案件防控政策,要求金融机构深入排查布控,特别是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印发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案防工作办法》(银监办发〔2013〕257号文)中提出的“推进案防长效机制建设”,突出监管当局防控常态化要求。京能财务只有切实布局案件防控,加大排查力度,才能顺利通过银监局监管评级和现场检查,才能继续在风险管控等方面获得监管当局的肯定和支持。二、京能财务“立体化”案件防控管理体系的内涵与特点(一)京能财务“立体化”案件防控管理体系的内涵

为了满足集团安全管理与监管当局案件防控常态化的要求,深化公司经营管理风险管控,实现公司稳健运行。京能财务创新构建了“立体化”案件防控管理体系。

京能财务“立体化”案件防控管理体系中所称的案件,指公司员工独立实施或参与的、或公司外部人员实施的、侵犯财务公司或客户资金或其他财产权益的、涉嫌触犯法律、按规定应当移送相关机构的案件。从狭义上讲,特指刑事诉讼案件;从广义上讲,还包括民事诉讼案件、行政违规案件等。本体系采取广义案件释义。

京能财务“立体化”案件防控管理体系以合规管理为出发点,以高效的组织体系、全面的制度体系、通畅的信息渠道、清晰的责任体系为4个基面,表现为“组织、内控、风险、信息、评估、培训、问责、考核、后督”九位一体,旨在实现案件防控关口前移,及早防范和化解经营管理风险。(二)京能财务“立体化”案件防控管理体系的架构

1.高效的组织体系——建立案件防控组织机制

案件防控组织机制是“立体化”案件防控管理机制的基础和第一要务。京能财务从风险管理模式、资产规模和业务复杂程度相关性出发,建立起纵向贯穿法人治理层、高级管理层、部门执行层、横向串联风险管理第一道防线业务层、第二道防线风控层、第三道防线后督层的组织体系,确保权责清晰,责任落实。

2.全面的制度体系——建立内控管理机制、风险管理机制

内控管理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是“立体化”案件防控管理机制的保护伞。京能财务已经搭建起标准化制度体系和内控文件体系,并根据业务发展需要、风险特征和集团、监管层政策变化,对其进行定期评价、修订和更新,确保制度能覆盖所有业务和管理环节。京能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已经深入到业务开展前的风险识别和评估、业务开展中的合规性审查、业务开展后的风险排查。

3.畅通的信息渠道——建立风险自评机制、案防培训机制和信息分析共享机制

风险自评机制、案防培训机制和信息分析共享机制是“立体化”案件防控管理机制自我完善的内生动力。京能财务通过案防自评查找内控管理和案防的薄弱环节;通过员工案防教育培训,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合规意识;通过案防信息分析共享,及时准确完整统计、公开案防信息,以案说法,提升合规管理文化的影响力。

4.清晰的责任体系——建立案防问责机制、案防考核机制和案防后督管理机制

案防问责机制、案防考核机制和案防后督管理机制是“立体化”案件防控管理机制的外在保障。京能财务通过实行风险问责制,落实案件责任;将案防工作纳入考核方案,提升案防内控和风险管理在经营绩效中的权重,强化正向激励;通过加大风险内控专项稽核力度和强化整改库建设,发挥案防第三道防线作用,以查促防。图1 “立体化”案件防控管理模型(三)京能财务“立体化”案件防控管理体系的特点

一是主体“立体化”,即京能财务案件防控管理体系全面覆盖风险管理三道防线,全面覆盖法人治理层、经营高管层、业务执行层;二是过程“立体化”,即案件防控管理体系坚持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管理;三是动因“立体化”,充分考虑了监管政策、集团股东以及企业发展需求;四是机制“立体化”,即全面设计整合了9项财务公司案件防控的管理要素;五是作用发挥“立体化”,即京能财务案件防控通过公司风险点梳理制定案防关注重点,通过研究业务发展动向在业务流程再造和执行层面发现薄弱环节,通过员工管理规避道德风险和合规风险发生。三、京能财务案件防控管理体系的主要做法(一)案件防控组织机制

京能财务在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的基础上,定期分析案防形势,研究案防特点,统筹案防工作,加强督促指导,增强案防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建立与风险管理、资产规模和业务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案防组织体系,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落实案防责任,有效监测、预警和处置案件风险。

京能财务将案件风险作为公司的一项重要风险,根据案件防控组织机制建设要求,成立案防工作领导小组,董事长作为案件风险防范第一责任人担任小组组长,全面主持案件防控工作。高级管理层(总经理任副组长)作为小组成员,统筹管理公司案件风险。案防工作领导小组为公司案防工作的领导和决策机构,负责案件防控工作的统一部署和管理。董事会下设风险控制委员会,根据董事会授权组织指导案防工作。风险控制委员会在案件防控方面的主要职责包括:(1)审议批准案防工作总体政策,推动案防管理体系建设;(2)明确高级管理层有关案防职责及权限,确保高级管理层采取必要措施有效监测、预警和处置案件风险;(3)提出案防工作整体要求,审议案防工作报告;(4)考核评估公司案防工作有效性;(5)确保内审稽核对案防工作进行有效审查和监督。

风险总监作为案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公司案件防控工作。风险总监向案防工作领导小组和向风险控制委员会报告工作。其在案件防控方面的主要职责包括:(1)定期审查、检查和监督执行案防政策、制度和操作规程;(2)全面掌握公司案防工作总体状况;(3)建立与各业务条线的协调配合机制,形成权责明确、报告路线清晰、运行有序的案件防控工作机制。

案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风险管理部,是案防工作的日常机构,负责案防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协调等,包括但不限于建立案防专项制度及拟定或修改相关标准,厘清案防牵头部门与业务、风控、内审稽核等部门案防职责边界,增强案防工作的有效性。其在案件防控方面的主要职责包括:(1)拟定案防管理政策、制度和操作流程;(2)组织实施、协调落实案防工作决策和年度案防工作计划;(3)收集汇总案防工作情况,定期分析公司案防形势,确定案防工作重点;(4)督促各部门切实履行案防职责,确保案防管理体系正常运行;(5)跟踪落实监管部门提出的案防监管要求;(6)定期组织案防工作培训。(二)案防内控管理机制

1.开展内控体系建设,提升案防内部控制有效性

为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最大限度地减少或规避案件发生,京能财务于2012年起全面开展了内控体系建设工作。结合京能财务自身特点,周密部署,制订了《内部控制体系项目实施方案》,作为建立、执行、评价及检查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依据。方案中提出了“满足监管要求、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指出未来发展路径”的总体目标,以及“梳理流程、识别风险、风险评价、制订风险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案、构建风险预警体系、建立内部控制监督体系、培养公司自己的内控人才”等16项具体目标。确定了全面覆盖、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融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公司战略相结合,积极稳妥、注重理念灌输和方法掌握的原则。

内控体系通过梳理业务流程,明确流程内容、控制目标、主要风险、关键控制点、控制措施、关联的管理标准及文件、责任部门等,形成业务流程控制矩阵,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控制活动涵盖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层面,贯穿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京能财务现已形成了《京能集团财务公司内控管理现状评估报告》、《京能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授权管理手册》、《京能集团财务有限公司重大风险解决方案》、《京能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管理手册》以及《京能财务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手册》等工作成果。

2.开展内控自我评价,全面梳理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京能财务在建立和完善案防制度管理体系的同时,根据业务发展需要、风险特征和监管政策变化,对内部各项制度进行评价、修订和更新,确保制度覆盖所有业务领域和管理环节。截止2014年末,京能财务已独立组织开展了两次内控自评工作。由公司各部门经理助理以上级别人员组成风控小组,小组成员作为评价人,在各部门预评基础上,采取各部门自评和交叉互评结合的形式对自评手册中的控制点进行了逐项检查,确认内部控制缺陷,并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措施及时间计划,由后督管理部定期跟踪推进整改事项的落实情况。

通过内控自评,全面梳理公司内部控制现状,查找、分析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中存在的缺陷,及时整改,提高了公司案件防控的风险管理水平。(三)案防风险管理机制

1.落实建设规划,完善案防风险管理体系

为通过建立完善的内控管理系统、全面的风险识别系统、有效的风险应对机制、实时的指标监控系统以及健康运营的保障体系,全面掌握内外部风险的分布及动态变化趋势,实施风险的事前防范、事中应对及事后的分析改进,提升企业管理的标准化及科学化水平,京能财务于2012年制定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规划》。按照建设规划,每年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纳入《目标责任书》进行考核。

2.识别各类风险,准确评价风险等级

按照《京能集团财务有限公司风险识别管理规定》,每年年初制定《风险识别与评估工作计划》,计划中明确公司层面风险识别与评估工作安排和部门层面风险识别与评估工作时间安排及管理要求。

截止2014年末,共计开展风险识别与评估工作15项,其中涉及经营业务活动的风险识别与评估12项,涉及管理活动的风险识别与评估3项。识别出风险点559个,其中:低风险点66个,中风险点440个,高风险点53个。风险识别过程中,重点关注风险诱因、风险性质、后果、风险识别的方法及效果。针对已经开办的业务和产品,定期针对各项管理和经营活动组织风险再识别,建立风险识别及评价的模型、方法、工具,形成风险事件信息库、风险数据库及重大风险评估报告。切实做到“事前了解风险”,为有效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奠定良好的信息基础。

3.针对七类风险,细化风险防控措施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防范七类风险防控要求,京能财务采取了系列措施防范案件事故发生。一是缓释平台贷款风险,以“总量控制、分类管理”为基本原则,防范及缓释平台贷款风险;二是严控房地产贷款风险,加强贷后管理,高度关注房地产企业的经营变化情况;三是防范产能过剩风险,重点关注授信企业的发展前景及所处行业周期,适时调整授信规模;四是防范同业业务风险,出台了《京能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京能财务票据转贴现融资业务管理规定》和《京能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京能财务大额存放同业业务管理办法》,从业务计划、业务组织、业务实施、业务核算、业务稽查以及各种风险控制环节、节点进行了规范;五是紧盯流动性风险,提高资金来源稳定性,合理控制流动性比例及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程度;六是谨防信息科技风险,加强科技外包的控制活动检查和风险评估;七是盯防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以管理标准和内部控制预警体系文件的形式,限定了利率敏感度控制水平及投资比例,并按照设定的监测频率持续跟踪,每月在全员范围公示。图2 京能财务风险指标一览表

4.全面风险排查,提出案件防控精细化管理要求

案件风险排查工作是案件防控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全面排查、专项排查和日常排查。京能财务结合自身业务特点、风险状况和案防形势以及监管要求,以季度为频率,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风险状况,组织开展以信贷、票据、跨业合作和员工异常行为等为重点的案件风险专项排查工作,落实排查责任,对排查发现的重点风险和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四)案防风险信息分析共享机制

公司正在逐步建设和完善风险信息共享机制,尤其是推动系统交流平台的建设,来有效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1.做好案防统计,加强案防非现场监管

按照案防统计制度要求,公司能够及时、准确、完成报送案防工作情况。根据案防形势变化和监管要求,公司适时修改、调整案防统计制度,完善、细化相关统计指标,做好案防统计分析和通报工作,并不断完善案防非现场信息共享机制。

2.深入分析案件情况,做好案情通报

目前,公司建立和完善了案件、案件风险信息台账制度,通过系统及时进行案件、案件风险信息的登记、汇总和统计分析工作。定期认真分析金融行业相关案发形势,及时总结案发特点,研究案发趋势,提出案防要求,提高案件风险识别、监测、分析能力,定期开展案情通报。

3.剖析典型案例,及时开展风险提示

深入剖析重大案件和典型案例,分析案发原因,研究作案手段,查找薄弱环节,明确整改要求。及时进行风险提示,举一反三,防止同质同类案件多次发生。汇编典型案例,开展以案说话和警示教育。

4.推动风险信息交流平台建设,强化信息共享

公司开始调研和建设监管机构与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互联互通的风险信息交流平台,及时收集、登记各类风险信息,使相关机构能及时掌握风险动态,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堵塞管理漏洞。风险信息交流平台建设按照先起步、后完善的原则,先从银行业案件信息开始,逐步增加外部欺诈等风险信息。(五)案件防控自评机制

京能财务会在每年的第一季度开展案件防控工作评估,主要是对上一年度案防工作整体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公司围绕案防工作组织、制度及质量控制、案防工作执行、监督与检查、考核与问责等方面内容,开展案防工作试评估。

1.案防工作组织主要评价董事会履职,监事会对案防工作的监督,高管层对案防工作的组织及合规部门对案防工作的执行情况;

2.制度及质量控制主要评价制度体系建设,内部控制有效性及案防工作机制建设情况;

3.案防工作执行、监督与检查主要评价案防人力资源有效性,案防培训体系建设,员工行为管理,案件、案件风险报送情况,案防统计制度报送情况及案件发生情况;

4.监督与检查主要评价内部检查情况,已发生问题情况及已发生问题整改情况;

5.考核与问责主要评价责任追究机制,监督检查工作质量控制及案件整改工作情况。(六)案件防控培训机制

1.建立完善的员工合规及案防培训体系,建立配套的培训考核机制,并与员工岗位、待遇、职务晋升等挂钩。京能财务制定了《培训管理规定》,有组织、有计划和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系统、全面开展员工岗位规范和业务流程教育。培训主责部门建立培训台账,根据员工培训备案情况如实记录培训学时,作为员工绩效考核、人事调动、晋升的参考依据。建立了合规及案防培训体系,每年组织一到两次内控培训、标准化培训等内外部专项培训,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方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案防教育培训活动,使员工熟知各项内控和案防制度。针对案防工作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组织开展同业调研,通过学习和借鉴完善公司的案防工作。

2.京能财务案防管理人员具备相匹配的专业素质并定期参加专业技能培训。京能财务案防主管领导为公司风险总监,负责主管公司风险管理部和稽核部工作,从业经验丰富、专业素质过硬。根据公司的培训制度,有针对性地为高管制定专业培训计划,定期参加专业技术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学历教育培训和其他临时培训调研等。

3.京能财务强化员工职业规范约束,将员工行为管理与操作风险管理有机结合。制定了《员工行为管理规定》、《考勤管理规定》、《员工礼仪规范细则》等一系列管理标准,对员工的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等进行规范性指导。通过制定《强制休假管理规定》、《岗位轮换管理规定》等办法,降低经营管理中的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对关键岗位定期进行履职检查。成立了风险控制小组、维稳办公室,在各部门设置安全员管理机制,发现、排除风险事件,保证办公环境安全。对员工个人及家庭情况掌握全面,关注员工身心健康。(七)案件防控问责机制

京能财务建立了责任追究机制,发挥违规惩戒的警示作用,防控案件的发生。京能财务问责机制以客观、公正为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京能财务内部规定或岗位职责等规定为责任认定的基本标准,并将问责机制纳入制度体系予以规范,编制了《风险问责管理规定》。

京能财务问责机制的基本原则包括:责权明确,处理的尺度应当与责任人的行为性质和其应承担的职责相适应;处理与教育相结合;有可能与造成京能财务经济损失或其他严重后果相关的人员不得担任调查组成员的回避原则。

京能财务问责机制结合内控管理要求,对风险责任做了细分,分为经办责任、审查责任、管理责任和领导责任四大类。明确了各类责任的范围、责任认定的主要依据,如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公司章程、公司内部规定、授权委托书、签报、会议纪要、会议决议等决策相关文件等。

京能财务问责管理程序分为动议、调查、征求意见、责任认定、复议、处理6个阶段。当京能财务发生经济损失或案件,尤其是重大、恶性案件时,在第一时间成立专案组或调查组,开展案件调查工作,明确成员名单及分工。调查组负责对经济损失或其他严重后果进行调查,出具调查报告,全面、客观地反映情况。征求意见阶段,调查组将调查报告分别提交公司工会和被调查人本人征求意见。经营层审议调查组出具调查报告,做出决策。调查组将责任认定结果通告被调查人。被问责的责任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自收到处理决定文件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经营层申请复议。问责处理方式包括书面通报批评,取消当年的评优、评先资格,调离原岗位,经济赔偿,解除劳动合同。京能财务根据事件后果的严重程度不同,事件的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重大级、关注级和普通级。选择何种处理方式,以事件的风险等级为基础,进行了详细划分。在严肃追究案件直接责任人责任的同时,加大对有关管理人员的责任追究力度,严禁以经济处罚或其他问责方式代替纪律处分。根据国家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尚不够刑事处罚但违反了国家治安管理规定的,交由相关司法机构依法追究相应责任。(八)案件防控考核机制

京能财务将案件防控效果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公司考核体系,以保证案件防控措施的落地及其实施效果。

京能财务在编制年度目标责任书时,一方面将案件防控的具体措施动作,如案防自评、案件排查等工作内容纳入到各部门当年任务中,给予较高的占比,另一方面将案防工作整体划归到各部门应承担的“全面风险体系建设”职责中,给予较高的定位。再一方面,各部门通过目标责任书分解,将工作内容再细化到具体责任人,明确完成时间,使得案防工作的落实得到保证。

京能财务考核体系采取一票否决制,即对发生风险事件或案件的部门和个人,除相应的处罚外,在年度考核时取消其当年评优、评先资格。增加其犯错成本,以达到警示、严惩的作用。督促各部门引导员工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强化员工职业规范约束。(九)案件防控后督机制

京能财务建立了以日常稽核、专项稽核、管理建议改进情况跟踪为基本框架的后督管理体系。稽核部作为后督管理的落地部门,直属于公司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其工作成果由审计委员会最终审批,稽核报告对经营层进行通报,具有较强独立性。

京能财务通过日常稽核管理,建立了对常规业务、重点业务条线和日常管理活动条线的检查机制。京能财务日常稽核按季度进行,通过高频度、覆盖面广的检查,及时发现业务和管理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事件,及时防范案件的发生。稽核内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合同管理、印章证照管理、反洗钱管理、评级授信管理、资金调度管理、准备金管理、资产五级分类管理、自营贷款业务、委托贷款业务、票据业务、投资业务、同业拆借或回购等资金业务等,并根据公司业务发展、管理深入不断补充完善。京能财务日常稽核通过对业务或管理活动整体流程节点的审核,将该流程所涉及部门串联,从全面风险管理角度出发,完成对第一道防线的经办部室、第二道防线的风险管理部门以及账务处理部门的全面检查。综合评价公司内部控制、管理执行以及风险控制效果。

京能财务通过专项稽核管理,对高风险业务、新业务、重点管理活动、监管当局关注事项等进行深入检查和评价。通过专项稽核对隐藏较深、不易察觉的管理问题、风险隐患或不良动态进行披露,提示经营层对可能引发风险事件或案件的各种因素予以关注,尽快采取整改措施,防微杜渐。京能财务建立了以风险为导向,标准化管理、内控管理为稽核手段,结合访谈、实地查验、穿行测试等稽核方法的有针对性的专项稽核机制。建立了多维度稽核项目库,范围涵盖公司标准要求、监管当局和集团公司要求、法人治理机构要求、内控自评要求、重点业务、各部门要求的众多项目,对各个项目制定了稽核频率,划分了类别,从而制定了较长时间内的稽核规划。

京能财务通过管理建议改进情况跟踪管理机制,对来自内、外部的全部管理建议进行统筹管理和跟踪。由稽核部统一跟踪整改进度,转变多头管理带来的整改分散、系统性差、协调性差的特点,有效提高整改计划的可行性和整改效率。京能财务首先建立了公司整改库,明确了整改库范围,对入库整改事项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对纳入整改库的流程进行了规范,要求整改计划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公司每半年对年度内应整改的事项进行全面跟踪,编制改进情况报告,对完成与未完成比例进行全面统计分析,提出管理思路,重点分析已暴露风险点的分布、持续性监督情况。公司将整改完成情况纳入各部门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大大调动整改积极性。四、京能财务案件防控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一)风险控制有效,确保经营零案件

京能财务成立8年多来,通过不断加强风险防范与控制,不断完善内控体系,严格遵守银监会各项监管要求与规定,在兼顾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基础上稳健经营,整体风险控制情况良好,做到了零合同纠纷、零制度缺失、零道德风险事件、零违规处罚、零诉讼、零案件,各项风险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二)开展“促监管政策进基层行”活动,荣获银监局好评

京能财务为提高案件治理和防控能力,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切实学好、用好主要监管政策和法律法规,促进合法、合规经营,在2009~2012年期间,开展了“促监管政策进基层行”系列活动。通过宣传监管政策和法律法规,从源头着手防范风险,促进公司依法稳健经营,进一步提高内控管理能力,增强了公司全员的风险意识与认识能力,为公司各项工作开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图3 银监局荣誉证书(三)监管评价结果优良,固化严谨治司形象

京能财务经过8年风险管理建设和实践,以及正确的风险理念引导,在监管机构对公司风险评级中取得了“风险评级一级”的好成绩,固化了京能财务在监管印象中严谨治司的良好形象。

京能财务2014年度的风险评级结果显示:资本实力进一步增强,服务成员单位能力逐步提升,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资金归集工作稳步推进,风险管控能力不断提升。

作者简介:

张艳,女,1975年出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专业研究生,现任京能集团财务有限公司风险总监,主要从事风险、内控、内审、法人治理、法务等管理工作。

周丽玉,女,1977年出生,中央财经大学财税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任京能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稽核部经理。

韩羽,女,1981年出生,北京理工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专业硕士,现任京能集团财务有限公司风险管理部经理助理。

侯莉娟,女,1981年出生,首都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现任京能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稽核部经理助理。

于淼,男,1980年出生,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毕业,现任京能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稽核部经理助理。

邱震,男,1985年出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金融MBA,现任京能集团财务有限公司风险主管。

郭方正,男,1988年出生,西苏格兰大学商务分析专业毕业,现任京能集团财务有限公司风险管理部风险主管。

李杨,女,1983年出生,京能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结算部主管,研究方向:金融、财务相关。

财务公司动态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京能财务课题组摘要: 财务公司是集团内部资金管理平台,要保障其功能正常发挥,必须解决好风险联动问题。财务公司应急风险管理体系作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必须紧密围绕上述战略要求和风险联动问题来开展,解决好基于集团利益最大化的资金安全问题。关键词:财务公司 应急管理体系一、京能财务动态应急管理体系的实施背景(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要求

随着全球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中国金融业对网络的依赖性问题日趋突出,对金融机构现行的应急风险管理体系,无论是在识别、预防、保障机制上,还是在管理、恢复机制上,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现代金融服务主要通过互联网来提供,海量业务数据实行电子化储存,一旦遭遇系统崩溃、断电断网、黑客攻击、业务数据丢失毁损等风险事件,受损失的可能不仅仅是一家金融机构,严重的有可能影响到局部区域金融系统的稳定。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泛的特点,借助此手段,金融产品创新日新月异,加剧了流动性风险,增加了声誉风险的管理难度。如何解决基于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数据安全问题和基于金融行业诚信为本的声誉安全问题,积极有效地应对网络金融背景下的突发事件挑战、创新应急管理手段、及时掌握突发事件信息、科学设置应急预案,是摆在京能财务面前的新课题。(二)银行业监督管理的要求

京能财务是接受中国银监会严格监管的金融机构,业务开展的前提是必须满足监管要求。2011年12月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将业务连续性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与本机构战略目标相适应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业务连续性管理是一个一体化的管理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可以识别威胁组织机构的潜在风险,并提供一个指导性框架来建立组织机构的恢复能力和有效应急响应能力,从而保护利益相关者的资产、组织机构的信誉、品牌及其创造价值的活动。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信息系统的灾难恢复,但不仅仅局限于此,而是延伸到更为广泛的业务连续性管理领域,例如业务系统的可靠运行、业务流程的连续保障等方面。根据银监会的监管要求,京能财务将如何构建行之有效的应对危机事件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提上日程。(三)京能集团安全生产的要求

为了强化安全生产经营,京能集团制定出台了《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对集团系统下属公司提出了“本质安全”的管理要求。本质安全的核心是“全面、系统、可持续改进”,这也是京能财务风险管理创新与实践的方向标和度量衡。如何构建符合本质安全管理要求的应急管理体系,是京能财务在集团化管控不断加强的背景下面临的新任务、新考验。(四)资金管理平台功能发挥的要求

财务公司本质上是集团内部资金管理平台,要保障其功能正常发挥,必须解决好风险联动问题。由于京能财务与集团成员单位之间资金往来高度关联,所以集团内部流动性风险呈现联动、传导、风险放大的特征。为了确保集团资金安全,京能财务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坚持风险可控为先,强化安全经营管理”和“建设符合自身风险特性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管理目标。应急风险管理体系作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必须紧密围绕上述战略要求和风险联动问题来开展,解决好基于集团利益最大化的资金安全问题。二、京能财务动态应急管理体系的内涵与特点(一)京能财务动态应急管理体系的内涵

为了应对现代网络金融发展趋势,满足金融监管要求,适应集团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以及资金管理平台功能的需要,京能财务结合自身发展战略建立起“动态应急管理体系”。“动态应急管理体系”以本质安全为目标,遵循PDCA原则,以预防为核心,以求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快速、有效、科学地处理并控制事态发展,实现损失最小化。京能财务将该应急体系命名为“闪盾”式应急体系。“闪盾”式应急管理体系包含五大子体系:应急识别体系、应急预防体系、应急保障体系、危机管理体系、应急恢复体系。图1为“闪盾”式应急体系示意图:图1 京能财务动态应急管理体系示意图

1.应急识别体系是“闪盾”的基础系统

应急识别体系主要解决风险预防的边界问题,即全面性、准确性、针对性,犹如规划“盾”的精准尺寸。该体系构建的关键做法是风险基础信息库建设。京能财务结合金融行业管理要求,在信息库的内容建设上覆盖了经济宏、微观全面的风险源。同时,侧重于流动性风险、信息化风险和声誉风险信息的收集与识别,建设手段采用了先进的“云”技术,确保了风险信息快速更新和共享。

2.应急预防体系是“闪盾”的核心系统

应急预防体系主要解决“本质安全”问题,即全面、系统、可持续改进,犹如定制“盾”的专属规格,打造系列“盾”种。京能财务做法是通过构建风险导向型的标准化体系和内控体系,将风控措施固化于制、强化于心,并通过高效的信息化手段实现风险指标预警,提升“盾”的启动速度。

3.应急保障体系是“闪盾”的保障系统

应急保障体系主要解决“盾”的厚度问题。京能财务的目标是构建人、财、物和谐统一的保障机制,具体做法包括:构建“三位一体”的组织保障,丰富的人文保障,未雨绸缪的财资保障,周详充裕的物资保障,辅以应急演练长效机制建设,确保应急预防体系的可执行性。

4.危机管理体系是“闪盾”的执行系统

危机管理体系旨在检验“盾”的有效性和快速反应性能。京能财务的危机管理体系具有成功案例,如在2013年出现的货币市场“钱荒”事件中,通过一系列流动性风险应急管理举措,平稳度过了流动性风险危机,保障了集团资金链安全。

5.应急恢复体系是“闪盾”的后督系统

应急恢复体系的建设目标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快速恢复到常态,持续改进应急预防措施,保证类似风险不再发生,好比“盾”体升级工程。京能财务的做法是构建涵盖应急清理、调查评估、报告问责、预案完善、专业培训、专项稽核的6层应急恢复体系,实现应急管理体系动态循环,提高体系的整体防御能力。(二)京能财务动态应急管理体系的特点“闪盾”式应急体系具有两大显著特征:一是运动性,应急管理力求五大子体系自身保持动态持续管理、子体系之间实现信息更新联动,应急体系整体上实现动态循环、衔接通畅,危机管理和应急恢复及时快速,凸显“闪”电本色;二是预防性,“闪盾”的核心价值是防患于未然,应急预案是应急体系的护“盾”,是整个应急体系的机要部位,预案是否完备直接影响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效果,应急识别、应急保障都是为强化风险预防效果服务的。三、京能财务动态应急管理体系的主要做法(一)构建应急信息数据库,规划“盾”的精准尺寸——应急识别体系的实践

应急识别体系是动态应急管理体系实施的第一步,也是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通过构建应急识别体系,全面、精准地测算出风险的外沿和内涵,指导“闪盾”核心体系的铸造。应急识别体系以业务数据和管理信息为核心,通过建立、管理信息库的形式,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动态维护应急信息数据库,达到体系自身的持续改进。

这样的动态的应急识别体系优点在于:既可以用来指导京能财务逐步完善应急救援体系,以便充分地做好事故发生之前的各项预防、准备工作,做到有效地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又可以为事故应急响应过程中的应急救援决策和指导工作做好事故后的应急恢复工作提供有力的信息上的支持。

基于金融行业的抵御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和互联网金融的特殊要求,京能财务应急识别体系构建了包括客户服务信息库、业务信息库、产品信息库、信息化底层数据库、风险识别信息库,共五大子信息数据库:客户服务信息库集合全部客户的基本资料、上市信息、经营信息等方面内容;业务信息库主要包括账户信息、交易信息、贷款合同执行情况及业务量统计等;产品信息库主要包括现有产品的适合对象、产品概况、产品特点、办理流程等相关内容;风险识别信息库包含涉及各项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风险类别、发生可能性、风险级别、控制部门及风险布防措施等;信息化底层数据库是为实现数据信息在不同系统之间传递而建立的编程语言信息库。

应急识别体系的构建过程如下:首先,进行风险点筛选。按照业务流程或管理程序将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全面梳理,即度量“盾”应有的高度和宽度。其次,采用风险矩阵工具。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综合考虑风险影响和风险概率两方面因素,同时研究引发风险的原因,找出关键风险诱因,将关键风险诱因与各种风险相关性进行测试,建立起风险诱因与风险点的对应关系;同时,采用专家法,聘请外部专业人员与公司员工组成风险识别与评估团,共同判定和整理风险点和风险诱因的识别成果,形成应急识别体系的各项子数据信息库,即确定“盾”的受力点和具体结构。最后,根据各项子数据信息库信息,执行相关业务流程或管理程序。结合COSO理论检验并丰富应急识别体系中的各项子数据信息库,即通过各部位的调整带动“盾”体调整到最佳大小。图2 客户管理信息库示意图

应急识别体系数据信息库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云端”,实现京能财务员工的无障碍登陆。即借助京能集团网络,使员工无论是否固定办公区域,都可通过互联网登陆已存储备份到“云端”的应急识别体系中的数据信息库并修改信息库数据,从而达到动态、及时维护应急识别体系的目的。图3 应急信息数据云端技术示意图(二)构建风险导向型预警管理机制,定制“盾”的专属规格——应急预防体系的实践

借助应急识别体系提供的各项数据,为抵御风险的不确定性,在风险初露端倪时能更迅速做出判断和反应。京能财务以风险导向为原则,建立起了包括标准化体系、内控体系、预警体系的应急预防体系,旨在打造出标准化的不同“盾”种,应对各类风险。有指向性地制定了的各项举措,从制度层面化解或控制风险的发生,确保突发事件信息在公司内部传递的畅通性和对称性,从而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

为保证各体系有效运行,适应公司发展节奏,京能财务设立了风控小组作为辅助决策的常设机构,统筹协调公司标准化管理、风险管理、内控管理工作。其重点工作包含对各部门提出的标准、内控等预防体系文件的修订、完善的质量控制等。对修订工作提出了制度较业务先行、内控文件修订不能晚于标准修订3个月、风控小组确认结果最多用时5日等基本原则。实现了对应急预防体系本身的动态更新和及时完善。

1.构建风险导向型的标准化体系,实现“盾”的集中管理(1)建立独立的风险模块

为强化风险管理,特别是对突发事件管理的系统性、全面性,京能财务在管理标准体系中设立了独立的风险管理模块:在各管理规定项下建立突发事件的管理细则,如《流动性风险应急管理细则》、《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细则》、《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规定》、《信息系统应急管理暂行办法》等,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动态识别、评估、计量和控制;同时,辅以《风险指标监测管理规定》、《风险事件报告管理规定》等,建立起应对突发事件的畅通渠道;分别在各管理标准中制定了针对流动性风险、信息系统和网络、重大突发事件、客户投诉等应急管理的具体措施。

例如,对信息系统和网络的应急管理措施包括:尽快隔离;报告并对事件进行预定级;准备应急保障资源;I、II、III级事件分别在30分钟、60分钟、3小时内汇报的要求;分级启动应急预案、做好备份,上报应急领导小组;对应急事件处置后应根据事件等级对系统进行监控等。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措施包括: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处置危机事件不过时,处置突发事件不过夜,处置支付危机不超过3天;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2小时内向北京银监局报告,以及向集团公司通报等。(2)将风险控制章节植入各项标准

京能财务在标准管理的过程中始终贯彻风险控制的原则,各项标准均设立“风险控制”章节,充分描述可能发生风险的环节或因素,对预防该风险的发生所采取的控制措施进行详细规定:明晰具体执行岗位的职责和流程、满足内部牵制原则等。

面对突发事件时,通过风险控制章节,便于相关部门、机构或岗位人员直观地掌握风险防控关键点,及时识别风险,及时找对上报路径,及时启动相关预防措施,使得应急管理体系得以有效实施。

2.构建风险导向型的内控体系,固化“盾”的使用流程

京能财务内控体系包括《重大风险解决方案》、《内部控制管理手册》、《授权管理手册》以及《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手册》等内控体系文件。内控建设对业务进行了分解和细化;进行了对风险的识别与分析;确定了重大风险清单,形成了风险排序表和风险坐标图。

特别在《重大风险解决方案》中对信息系统管理风险、流动性风险、政策法规风险、体制性风险提出了解决方案。在《内部控制管理手册》中明确了各项业务或管理活动的流程图,对应的风险控制矩阵,明晰了具体风险点和相应的控制措施。

以客户投诉管理流程为例:图4 客户投诉管理流程示意图

3.结合风险指标监测,建立风险预警体系,提升“盾”的启动速度

京能财务结合金融机构特点,着重研究和建立了风险预警体系,实现了应急管理的信息化预警。风险预警体系以监管指标监测机制为前提,与实际经营紧密结合,最终确定了战略风险、业务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五大风险类别。

其中,反映流动性风险指标的活期备负率、拆入资金比例、存贷款比例,反映资本充足性指标的资本充足率,反映服务水平指标的可归集资金归集率等重要应急管理指标,均以周为频率进行监测。其余风险指标以月度或季度等进行日常监测管理。

各项指标分别设置了两级承受度作为预警的依据:当风险度量指标预期触及一级承受度但未达到二级承受度时,亮黄色预警;当风险度量指标预期触及二级承受度时,亮红色预警。一级承受度,表示实现公司战略目标和正常经营所能承受的风险水平,如触及,将会影响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和经营业务的正常开展;二级承受度,表示满足公司基本经营需求和继续生存所能承受的风险水平,如触及,将会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

风险预警体系实施过程中,各职能部室对负责的指标进行持续的监测,定期向风险控制委员会和董事会汇报重大风险解决情况,并不断对风险监测预警指标进行修改完善。

风险预警可通过高效的信息化手段予以实现:图5 内控预警信息化示意图(三)构建人财物和谐统一的保障机制,锻造“盾”的强韧厚度——应急保障体系的实践

京能财务应急保障体系是人、财、物和谐统一的体系,具体包括应急管理组织保障、人文保障、资金保障、物资保障,且建立了应急演练的长效机制。

1.“三位一体”应急管理组织保障,铸造“盾”的架构

京能财务根据自身情况形成了以法人治理结构为主体框架、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为核心团队、风控小组为战略辅助的“三位一体”综合防控模式。

董事会下特设风险控制委员会和风险管理专职部门:其中,风险控制委员会是针对系统性风险、体制性风险、大额资产业务风险控制的专业议事机构;风险管理部是与业务部门保持相对独立,对公司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风险提示及应急预警。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由总经理担任,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风险管理部,各部门全体员工服从领导小组指挥,听从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调配。风控小组的建立,打破了惯有的公司垂直管理模式,从各部门吸收组员,群策群力,使业务操作和风险管理得到紧密融合,有效地降低散落在公司各个角落的潜在风险,旨在动员全方位力量共同构筑风险管理特别是应急管理的防线。图6 “三位一体”示意图

2.内升的应急管理人文保障,持续“盾”的生命力

京能财务提炼了“合规”、“稳健”、“全面”、“科学”的企业风险管理文化,注重风险意识的全员培养,通过文化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得应急管理在全员形成统一认识。

例如,从公司内部选拔风险讲师,以身示教分享应急经验,聘请外部讲师进行防灾培训;支持员工学习储备实际应急技能;利用轮岗、强制休假等方式,完善应急人才的备份储备,落实岗位A、B角轮换制度,避免人员的缺岗带来的风险。

针对重大风险的应急问题,京能财务组织管理层专项培训,确保在突发事件面前能正确研究部署处置对策及方案,制定自救措施,协调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人力、财力保障,协调上级相关机构共同开展应急处置等工作。

3.未雨绸缪的应急管理财资保障,强化“盾”的主材

京能财务完成了应急保障的各种灾备系统建设、云端系统建设,并先后进行了三期安全加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京能财务在信息化建设等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方面投入巨大的资源和充裕的资金。

例如,针对业务网络依赖性的难题,京能财务借助“UPS-断电续航”(集团)、安全防护抗攻击“防火墙”和“联通、电信双线联网及负载均衡”等技术,达到基本的应急管理能力;又先后完成“双机备份——双机热、冷备份”和“云端——虚拟储存备份”;2014年正式启动异地灾备建设,为公司的应急管理能力持续不断增添新型信息化武器。

4.周详充裕的应急管理物资保障,完善“盾”的边材

京能财务应急保障的物资体系涉及方方面面:包括普通应急资源和灾难备份中心等基础性工作。

例如,为应对火灾,配备了防毒面罩、灭火器等消防器材,且建立巡检制度,对失效物资进行及时更换;为防止贵重设备被盗抢,公司加装24个监控探头,将偷盗风险降至最低;防止重大地质灾害可能引起的设备损坏,设备均使用机架固定;解决了在地震、疫情等灾情中场外操作等问题。

5.建立应急演练长效机制,测试“盾”的强度

京能财务建立了应急演练机制,积累应急经验、提高应急技能,保证了应急响应的顺利进行,保障了业务连续性。

下面以“网银系统应急演练”实践为例进行说明:(1)除系统故障等无法使用资金管理系统和网银系统而网络未断的情况时,结算部进行事件报告,并及时联系集团成员单位,集团成员单位将《转账凭证》传真至结算部,结算部直接登录银行网银向银行提交交易指令。(2)出现断网、断电等情况而无法接收指令时,结算部进行事件报告,并及时联系集团成员单位,集团成员单位将《转账凭证》传真至结算部,结算部通过支票形式向合作银行提交交易指令。(四)流动性应急管理,“闪盾”出击度“钱荒”——危机管理体系的实践

京能财务通过危机管理体系的建立、执行、调整与改进,旨在加强公司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

以流动性危机管理实践为例。对于京能财务来说,客户均为集团内成员单位。一方面,资金流动规律受行业特性影响较大,集团主业各成员单位资金使用规律成趋同的特点,部分成员单位在产业链中处于上下游关系,一旦出现流动性风险,将迅速在集团内联动、传导;另一方面,成员单位资金的计划性直接影响公司头寸管理。

京能财务流动性风险应急管理以集团成员单位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辅以同业拆入、信贷资产转让、票据转贴现、国债回购等头寸管理手段,建立了一个适度分散的资金来源组合;建立了良好的头寸匡算及管理制度,严格实行包括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在内的资金计划管理,避免在不利情况下紧急出售资产套现;制定和完善了突发事件应急计划系统,保证有充裕变现能力以应付突发性危急事件。

流动性风险应急方案制订的审批流程,见图7:图7 流动性风险应急流程示意图

流动性风险级别分为两个级别,各级别的预警提示、牵头部门、配合部门、应变措施及跟进工作见表1。表1 流动性风险级别及应变措施一览表

下面结合“钱荒”事件进行具体说明:

2013年6月,市场资金面出现罕见紧张局面。6月20日,银行间隔夜拆放利率和回购利率均超过13%,隔夜回购利率竟创出30%的历史最高点。此前,隔夜拆放利率和回购利率均低于3%。此次事件被业内称之为“钱荒”,并持续至7月5日shibor利率才回归常态。

图8为6月14日~6月20日shibor走势图。

在外源融资成本陡然上升的宏观环境下,京能财务迅速启动流动性风险应急管理程序,通过流动性风险识别,活期备付率有可能降低至11%,按照内控预警体系,进入二级承受度,进行了红色预警。具体应急措施有:(1)日调度中,降低拆放、债券、票据资金的持有量,保证资金支付;(2)适时开展同业拆借业务;(3)尽可能收回已发放贷款;(4)结算部加强资金归集,同时匡算成员单位未来款项收付;(5)收回现有投资款。图8 shibor走势示意图

同时,在资金日调度中,要求结算部于每日上午10: 00之前将其负责的银行账户的前一工作日日末资金余额和预计发生额填制《资金情况汇总表》、《授权类银行账户变动表》和《存款明细表》,报送至资金计划部;资金计划部汇总本部门负责的账户情况后,于每日上午10: 30之前填制《资金日报表》,上报公司领导。

在周调度管理中,要求各相关部门于每周四下午9: 00前,汇总各成员单位本周资金收支情况、同业资金情况、本周资金计划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下一周资金计划安排编织表格,资金计划部统一汇总后,提交周五召开的总经理办公会审议,并由资金计划部牵头召开临时资金平衡会议。

通过以上流动性应急处理措施,京能财务平稳度过了本次流动性风险危机事件,并通过及时开展资金调拨,在保证自有资金寸头充沛的情况下,综合利用shibor利率高企开展同业存款获取了超额利润。(五)构建六级应急恢复机制,迅速推动“盾”体升级——应急恢复体系的实践

1.应急恢复体系的构建

为实现持续改进的本质安全经营管理目标,尽快使生产经营秩序恢复到正常状态,满足银监局等内外部机构的管理要求,防范类似突发事件不再发生,京能财务构建了涵盖6个管理层次的应急恢复体系。图9 六级应急管理恢复机制示意图

以信息化为例,具体说明六级应急恢复工作机制。

2.信息化应急恢复体系实践(1)应急清理

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后,信息化管理人员将在半小时内到达现场,相应系统工程师2小时内到达现场,一般事件要求2小时内恢复运行;特别重大且涉及面广的安全事件,在4小时内解决,不能解决的将及时上报应急领导小组,并说明原因和处理办法。凸显动态应急管理体系“闪”电本色。

信息化主管部门根据事件等级对信息系统进行监控:I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结束后监测系统2周;II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结束后监测系统1周;III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结束后监测系统2天。

应急领导小组在以下条件同时满足的情况下,可决定解除应急状态:各种信息系统事件已得到有效控制,情况趋缓;突发事件处理已经结束,设备、系统已恢复运行;在监控期间确认无异常现象。应急领导小组发布解除应急响应状态指令,风险管理部及时向现场应急工作组和参与应急支援的有关部门传达解除应急状态响应的指令,恢复正常生产工作秩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