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略——一带一路再创丝绸之路新辉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0 18:38:31

点击下载

作者:《大国战略》编委会

出版社: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国战略——一带一路再创丝绸之路新辉煌

大国战略——一带一路再创丝绸之路新辉煌试读:

前言

“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2000多年前,张骞策马西行,凿空西域。丝绸之路横空出世,一时间商贾往来,人潮涌动,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的丝绸成了时尚的焦点。高原峡谷、沙漠盆地,再恶劣的环境也挡不住前人探索的足迹,挡不住人民交流交往的渴望,留下的只有不畏艰险、勇于向前的开拓精神。“大海吞东南,横岭隔地维。百国共臻奏,珍奇献京师。”“殊方入贡梯航日,上国归来冠盖新”“阿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郑和扬帆西下,“朝贡之路”盛况依旧,高大的海船从东边的黄木湾口缓缓驶来,商人们千家万户堂皇富丽。

然而闭关锁国,列强入侵,丝绸之路昔日的繁华被战火吞没,驼铃声声已成记忆,留下的只有漫天黄沙和无尽的唏嘘。即便历史已经久远,即便只留下沧桑和感怀,但今人还是没有忘记。这就是古老的丝绸之路。

在世界的版图上有两条恢宏而壮美的丝绸之路:北线陆路,从古城西安出发,一路向西,跨越高原峡谷,穿越沙漠盆地,深入中亚腹地,直通欧洲;南线海路,从中国东南沿海,沿马六甲海峡,过印度洋,直抵大西洋岸边。丝绸之路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气息,沿途风景或旖旎或壮阔,一直是人们心中最美丽的梦。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期间,首次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宏伟构思。他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第一次明确指出古丝绸之路的宝贵启示:“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完全可以成为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共享和平、共同发展的新的丝绸之路。”一个月之后,他又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时进一步提出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这就是当今全球最炙手可热的“一带一路”构想。

自此,古老的丝绸之路不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梦,她再一次走入人们的视野中,并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含义,给沿线各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实现繁荣的新动能、新活力、新机遇。“一带一路”是实现和平发展的战略举措。亚洲就如初升的太阳,充满了活力,青春而耀眼,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同样免不了成为“群雄逐鹿”的舞台。然而,近代以来的西方大国的经济殖民、文化殖民使许多国家满目疮痍、伤痕累累,也给亚洲留下了惨痛的记忆。现代史上亦是战乱频仍。建设“一带一路”,中国破除“国强必霸”的陈旧历史逻辑,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亲、诚、惠、容”的理念,坚持与沿线国家“彼此坦诚相待,不惧怕分歧、不回避问题,就各自外交政策和发展战略进行充分交流,增进政治互信,促进战略对接”,与亚洲各国共同面对周边领土主权争端、大国地缘政治博弈、民族宗教矛盾等复杂的困境,共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发展之路。“一带一路”开辟亚洲经济腾飞“又一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如狂风暴雨让世界措手不及。面对艰难的复兴之路,“一带一路”海陆并进,互联互通,开拓开放,将亚欧市场相连,为亚洲的整体振兴插上了强劲的翅膀,使其再一次腾飞。我们应当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找到利益契合点,实现中国与沿线各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对接,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的新格局。“一带一路”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战略纽带。“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之下,谁也不是“单打独斗”“独善其身”,必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坚持平等相待、兼容并包、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繁荣之路才能一帆风顺。“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携手共圆世界梦”,“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的独唱,也不是中国利益独享,而是各国的大合唱和利益共享,是中国梦与世界梦息息相通的桥梁,是各国一起追梦的华章。“一带一路”承载着东方智慧,复兴丝绸之路,再次连接亚、欧,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从2013年10月至今,短短的时间内,共商、共建、共享的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的中国声音不胫而走,沿途国家积极响应参与,并形成一种活泼的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实践,这是规模空前和罕见的。一条条蜿蜒的公路、铁路构建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一座座自贸园区拔地而起,一座座港口繁忙“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船只……“一带一路”不只是一个理论,还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举措。在中国和沿线各国的努力下,“一带一路”建设初尝硕果。“一带一路”将成为中国和亚洲腾飞的翅膀,免不了要受风雨的“洗礼”、改革的“阵痛”、领土争端、恐怖势力、霸权主义……但我们相信,凭借开拓者的坚毅、勇敢、自信和永不言弃的精神,定能扫除荆棘、踏平坎坷。“一带一路”是中华民族对外开放的大手笔,它从历史的深度走出,联通世界、守望和平、共创繁荣。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友谊链”越拉越长。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即便隔着万水千山,即便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也能一起实现繁荣,共奏丝路辉煌。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的许多数据有一定滞后性,请读者谅解。第一章“一带一路”伟大构想提出的战略考量“闻道寻源使,从天此路回。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2000多年前,汉武帝雄才伟略,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跨东西、贯通亚欧的丝绸之路。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推向顶峰。千百年来,这两条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输往沿途各国,带去了文明和友好,同时也使中国了解和接受了世界各国的众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时间推移,朝代更替,丝绸之路历经沧海桑田,驼铃声声、漫天风沙已成记忆。如今,“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赋予古老的丝绸之路以全新的生命和内涵,承载着伟大的中国梦以及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打开了新的机遇之窗。“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后成形,并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是我国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造福中国人民和沿线各国人民的共同事业。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与西亚各国之间形成的经济合作区域,大致在古丝绸之路范围之内。“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指三条线路: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指两条线路:从中国沿海港口经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经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紧接着,2015年3月28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在京公布,这是一份中国关于“一带一路”规划性质的文件,是第一份关于“一带一路”的官方白皮书,是对热切期盼的各国做出的明确解答。

说起丝绸之路,在很多人心中,那是一个美丽而浪漫的梦:大漠孤烟,黄沙漫漫,长河落日,驼铃声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赋予了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使她从历史深处走出来,跨越时空,融贯古今,连接中外,自信而从容地在世界政经版图上绽放光芒,实现繁荣的梦想。

丝绸之路拥有数千年的历史,她的形成与发展历经坎坷曲折,其中就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

西汉初期,匈奴崛起并称雄漠北,阻断了东西方的通道,还不断骚扰中原,与汉朝的战争连年不断。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希望能够联合被匈奴人驱赶至阿姆河一带的大月氏共击匈奴。当时的西域犹如死亡之地,没有真正的道路,举目荒凉,不见人烟,还常常暴风狂卷、黄沙漫天,过往商旅只能沿着前人的枯骨摸索前进。张骞一路上历经千难万险,几次被匈奴俘虏,最后幸运地逃脱回到长安。他获得了西域政治、地理的“第一手资料”,使中原对西域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

张骞的“凿空”之旅打破了游牧民族对中原与西域通道的垄断,开辟了一条中国和中亚、南亚、西亚诸国的贸易之路。从此,中心贸易与文化交流的门户被打开,来往的商户、使者络绎不绝。

然而,丝绸之路的繁华在西汉末年被匈奴阻断,陇右大地又处于割据状态。东汉时期,班超再次打通中原和西域的通路。公元97年,甘英受班超派遣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甘英走过了丝绸之路的大半段路程,还了解到从条支南出波斯湾,绕阿拉伯半岛到罗马帝国的航线,罗马帝国的商人正是顺着这条丝绸之路来到了东汉的首都洛阳。自此,丝绸之路真正贯通,成为欧亚大陆便捷的经济和文化交流通道。

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和发展历经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乱动荡之后,在隋唐时代迎来了全盛时期。《隋书·西域传》中记载,侍御史韦节,司隶从事杜行满使于西番诸国,至罽宾,得玛瑙杯,至印度王舍城,指古得佛经,史国(西域古国)得十舞女、狮子皮、火鼠毛。唐代时,唐朝的势力控制了西域诸王国,并先后在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使中西往来更加通畅无阻。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服饰等传至中亚、西亚,西方的珍禽异兽、珠宝香料、玻璃器皿、金银货币以及穿着、饮食、音乐、舞蹈等生活方式、文化娱乐也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原。大食、东罗马帝国也不断派使节到长安与中国相通,敦煌、阳关、玉门这些地方成了当时“陆地上的海市”。

遗憾的是,历史有时真的很无情,丝绸之路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安史之乱之后,昔日繁华的丝绸之路再也听不到叮当的驼铃声。宋元时期,虽然有商旅使节不时来往,但却再也无法恢复昔日的盛况,清代的闭关锁国更是使丝绸之路走向了萧条冷清。

除了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也历经沉浮:西汉时期,南方南越国与印度半岛之间的海路开通,汉武帝统一南越国后,海上贸易扩宽,海上丝绸之路兴起,并在东汉时开通了与希腊、罗马帝国的航路。起初,海上丝绸之路只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补充,但到了唐中期以后,由于西域战火不断,陆上丝绸之路被阻断,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取而代之,并在明代郑和下西洋时达到鼎盛。令人扼腕的是,海上丝绸之路难逃凋敝的命运,在后来的闭关锁国政策下一蹶不振,进入了衰落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得以改善。

2000多年来,古老的丝绸之路不仅是东西方商业贸易之路,还是东西方各国间政治往来、文化交流的通道。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以及纺织、制瓷等工艺技术,绘画等艺术手法,儒家、道家思想等文化资源,通过丝绸之路传至西方并产生影响。而西方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天文、历算、医药等科技知识,佛教、摩尼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也通过此路先后传到中国,有的甚至落地生根,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古丝绸之路沿线,不同的文化交相辉映,相互激荡,逐渐积淀,形成了和平、开放、包容、互信、互利的丝绸之路精神,使沿途各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有一个事实无法否认,丝绸之路历经朝代更迭,有巅峰时期,也有陷入低谷的时候。其数千年的兴衰史告诉我们,和平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交流,开放、包容、互信、互利是繁荣的基础。

随着岁月变迁、社会发展,贸易和投资在古丝绸之路上再度活跃。我国领导人根据古丝绸之路经济、文化、历史的价值,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构想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国内外各方人士的关注和响应。为什么“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有着如此巨大的吸引力呢?新丝路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将是“世界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而且新丝路经济带地域辽阔,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可以说是21世纪最有价值的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成的“一带一路”,前者靠陆,后者向海,所经地区在我国周边外交战略中均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也是基于国家外部安全的战略大手笔。它与古代丝绸之路是一脉相承的,既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延续和发展,更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提升和超越,具有深刻的地缘政治经济意义。“一带一路”伟大构想的实施,也必将使中国能够“东出海”“西挺进”,实现陆上和海上战略互补,创造中国周边的发展空间,实现民族的复兴。

古老的丝绸之路就像她的名字,美丽多姿、飘逸灵动、优雅从容、热情温馨、强健进取,她将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以绝美的新姿态贯通欧亚,实现交通、纺织、食品、医药、化工、农业、消费、机械制造、能源开放等多领域的合作和交流,为沿途各国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不论是“东出海”还是“西挺进”,相信丝绸之路不再是人们心中的一个梦,她带来的将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和美好前景。“一带一路”提出的深刻国际国内时代背景

共建“一带一路”是在古丝绸之路经济、人文、商贸千年传承的基础上,从合作发展的理念出发,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陆续推出基建、交通等互联互通及贸易投资的便利化等措施。“一带一路”战略关乎未来中国改革稳定、繁荣发展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设计,是中国领导决策层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大局而做出的对外开放新战略。一、中国综合国力的复兴,为“一带一路”的提出奠定基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绝不是孤立的空泛的丝绸之路复兴计划,而是与21世纪以来中国国内政治、经济、技术等的发展息息相关的。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源国、“丝绸之路经济带”东端最重要的国家,中国综合国力的盛衰直接影响着丝绸之路的兴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是奠定在中国综合国力全面复兴的基础上的。综合国力的全面复兴,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地位的崛起,使中国肩负起大国的使命,参与到世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和建设之中。

1.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进入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凭借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坚实基础,中国的经济实力正在快速实现复兴,中国经济以年近8%~10%的高增长率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我国已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形成了全球最完备齐全的国民经济与工业体系。据统计,目前中国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

从主要的经济指标上看,2014年中国的GDP总量已突破10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贸易进出口总值达4.3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庞大的中国经济总量为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丝路基金已经顺利启动。中国不仅是亚洲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还是世界上120多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经济“网络”遍布亚、非、欧、美各大洲、各个区域,中国在世界经济新格局中的地位逐渐凸显。

2.中国对西部边疆的治理达到空前的深度和广度

从古丝绸之路的兴衰演变史中看,西部边疆是连接中国和欧亚的纽带,但在历史上却是兵家必争之地。古代,各个封建政权对西域的经营多采取怀柔、羁縻等方式,但却依然阻挡不了匈奴等西域势力对丝绸之路的觊觎和垄断。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对西部地区的经略政策和重视程度决定了丝绸之路的兴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和边疆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丝绸之路的复兴具备了稳定的政治基础。开放的时代大潮,正逐渐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延伸。绵长的内陆边境线上,100多个开放口岸和边民互贸市场把中国西部与周边十多个国家紧紧地连在一起。

西部各省区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正在组织实施开放发展战略。新疆的“东进西出”——东进东部地区发展密切的经济技术合作,进而以沿海地区为跳板走向国际市场;西出国门开展边境贸易。内蒙古的“北开南联”——北开国门进入俄罗斯广大地区市场和蒙古市场,南下与国内经济发达省市开展广泛的经济联合。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和西藏等省区以“区域合作,优势互补”为宗旨组成大西南经济协作网,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配合,共同发展。“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给中西部地区和边疆民族地区开放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有利于将中西部地区逐步带入开放发展的快车道。中西部地区和边疆民族地区对外开放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开放型经济水平相对较低。“一带一路”将政策重心向中西部地区和边疆地区倾斜,把广大中西部地区和边疆民族地区推向对外开放前沿,广大中西部地区和边疆民族地区将获得更多的政策倾斜、资金扶持和项目落地,基础设施将极大改善,生产要素将加快汇聚,资源环境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这些因素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布局,促进资源和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有利于实现东中西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3.中国动员、运筹对外关系的资源、手段更加丰富,塑造外部环境的能力显著提高“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不再是旁观者,而是真正成为参与者。中国开始越发广泛积极地参与到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为解决各种全球性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提出中国方案,发挥中国作用,强调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如中国积极地参与和推动朝鲜、叙利亚、伊朗、巴勒斯坦、阿富汗、伊拉克等热点问题的过渡或解决。与此同时,在国际关系中,中国开始更加主动地提出中国倡议,设置战略议题,积极塑造周边关系。

从2013年开始,中国领导人陆续在各种外交场合提出中国倡议,包括“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中巴经济走廊、孟中缅印经济走廊、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银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等,中国的外交开始呈现出“大国风范”。

现今中国的综合国力是历代任何一个强盛的中原王朝都无法企及的,在国际上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使中国积累了复兴丝绸之路的潜力和实力,这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必不可少的前提和背景。二、改革进入攻坚期,经济增长需要新动力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释放了人们的创造精神,迸发出巨大的能量,从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逐步向“划着船过河”“顺着桥过河”过渡,摸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独特发展道路,并在经济政治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生产总值(GDP)平均年增长9.8%,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过去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是建立在资金高投入、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的基础之上的,这使得中国在今后改革的道路上面临着不少矛盾和风险。

1.环境污染日益加重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中,为了发展经济,往往忽略了环境的保护,导致了沙尘暴、水污染、大气污染等诸多问题。环境污染不仅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水平,还会影响到农业、工业等行业的发展,从而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经济隐忧明显

在过去三十多年里,中国的GDP高速度增长,但经济增长的质量却呈现较低水平。从2013年开始,我国有意降低经济增长的速度,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但仍然面临着房地产泡沫、地方债务、影子银行等经济隐忧。在经济高速增长的状态下,这些风险并不明显,但如果经济增长速度过低,就有可能引发大规模的失业,引起社会动荡,因此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后,如何平衡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成为需要重点考量的问题。

3.社会利益格局整体扭曲

社会利益格局扭曲最主要的体现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分配不均问题极为突出,集中表现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这种差距大都是由于政策不合理、标准不统一、法制不严谨等人为因素造成的。财富过于集中直接表现为少数富人占据了住房、就学、医疗、就业等绝大部分资源,而普通百姓则相对弱势,向上的空间越来越小。

4.腐败滋生蔓延与政府信任风险

习近平就职后做出第一个判断:腐败亡党亡国。后来,他又做出一个判断,即人心向背决定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归根结底,就是人民对政府的信任问题。

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开放,部分官员手中的权力也越来越大,这直接导致了一些地方官员贪污腐败问题极其严重,这使得政府公信力受到质疑,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度降低。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另外,政府给人民的医疗、教育、社保、社会服务等承诺如果不能兑现,不能让人民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也会使政府面临信任风险。

可以说,当前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深层攻坚期和社会矛盾多发期,核心是利益再分配,是打破既得利益关系的重重纠结。新一轮改革既需要顶层设计来统领,更需要勇气和魄力来攻坚。如果能做到,中国经济将焕发出巨大的活力。

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改革要面临来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硬骨头”,躲不开也绕不过去,不进则退,这就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然而,深化改革必然要涉及牵动全局的敏感问题和重大问题,如国有企业改革、财政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这必然会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触发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引发既得利益主体的阻挠。这些都有可能成为改革推进难以逾越的“拦路虎”。

建设“一带一路”,以“一带一路”带动沿途地区发展,为社会各群体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和社会福利,同时进行制度改革,以市场为杠杆,注重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对缓解上述矛盾、降低社会发展所遇到的风险有着重大的意义。可以说,“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是中国领导人全面掌握当前国内改革形势和社会发展状态而做出的新发展战略,对我国实现全方位对内改革、开创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战略目标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三、经济发展进入深水区,新常态下中国需要新机遇

不可否认,中国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是脱胎换骨式的,中国经济赖以发展的制度和组织成本大大降低,人力、物力等资源得以全方位调动和利用,中国经济呈现欣欣向荣之势。不过,中国的改革并不彻底。有学者指出,中国的改革是循序渐进的,某些改革是主动进行的,某些改革则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式的,即哪个领域的问题最严重,就先在哪个领域实施改革。如果某个领域的骨头太难啃,有诸多利益受损者挡路,改革可能就会放一放。就像吃苹果,我们吃掉了最容易吃到那部分,剩下的那部分越来越不容易吃到。如今的改革已呈现出了制度成本的边际效应递减。

三十多年前,我们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改革由浅水区进入了深水区,我们不能再摸着石头过河,历史不会给我们太多“试错”的机会,全面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中国的美好未来不能仅凭GDP的增长来实现。对政府、企业乃至我们每一个人的挑战依然存在。我们不仅要面对西方经济起伏不定的“外患”,还要承受内部结构调整的阵痛。

在历史的演进中,许多时段看似静水深流,实则动人心魄。回顾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奋斗,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多的亮点在改革开放,最大的难点也在改革开放。

在寻求增长的道路上求索的三十余年间,中国生产力得到了解放,积聚起强大的能量,然而,那些都是通过经济扩张的“粗放经营”的方式实现的。如今,中国进入转型的重要时刻和攻坚阶段,我们所说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深水区”也正是此意。

调整经济结构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会是重点议题。未来五年、十年乃至更多年,中国将不断锐意改革,打破当前的利益格局,实现经济更为良性健康的发展。

2015年,中央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经济增长继续居于世界前列。政府积极推进各领域改革。2015年,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101个项目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中央有关部门完成153个改革任务,改革呈现全面发力、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中国经济在经历了过去三十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增长”之后,将减缓增长速度,步入新的运行轨道,但同时也步入了经济发展的“三期叠加”阶段。所谓“三期”,是指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每个时期的出现都不是偶然,都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1.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是由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GDP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随着支撑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以及制度安排、经济政策等要素发生变化,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随之调整,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必然要“换挡”。经济发展从高速转为中高速,这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外来影响,我国经济增速开始呈现逐级放缓的态势——2003—2007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11.6%,2008—2011年年均增长9.6%,2012年增长7.8%,2014年增长7.6%。经济增速的“换挡”并没有给中国的就业等带来太大的冲击,说明处于“换挡期”的中国经济发展还需要寻找新的机遇,挖掘新的增长动力。

2.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动选择

产业结构指各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数量比例关系。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优化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的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发展,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的生产总值逐步超过第一产业(农业),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快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仍存在不少问题。(1)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而第三产业是扩大居民消费的根本途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再加上中国是储蓄大国,居民储蓄意识强烈,储蓄总量居高不下,消费需求在总需求结构中的比重一直偏低,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障碍。(2)众多产业存在生产能力过剩和部分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现象。由于市场消费相对不足,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的高速扩张导致制造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和大量闲置,加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出口市场的影响,制造业生产能力闲置程度不断加深。

另外,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升级进程的加快,企业技术改造要求的提高,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环保标准的提高,中国企业对先进技术的设备要求不断提高,但目前我国供给结构变动缺乏弹性,在技术、品种、花色、性能等多方面都跟不上需求,导致了中国设备投资需求相当程度上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同时也使得国内设备制造企业因为不能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而陷入被动。(3)产业技术开发能力、国际竞争力不足。目前,国内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工业,大多数企业仍依靠技术引进,真正具有研究开发能力的企业凤毛麟角。因为产业技术水平落后和研发能力薄弱,我国技术型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并不强。(4)企业规模和组织结构不够合理,规模经济发展滞后。中国企业的规模结构调整虽然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但仍然存在产业集中度低、专业化分工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都是影响产业竞争力提高的关键所在。

当前,我国国内经济增速的放缓,国内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长期化,各国应对危机加快结构调整的积极成效,都在推动我们用市场机制倒逼经济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是免费的午餐,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这些“代价”就是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阵痛”。市场是检验生产的试金石,产业结构的调整属于市场问题,应该用市场的办法来解决,这样才有可能在“阵痛”之后迎来新生。

3.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是化解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必经阶段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包括美国在内的欧美发达国家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中国却能“傲然坚挺”。我国为了扭转经济下滑过快造成的不利影响,及时采取拉动内需和产业振兴等政策刺激经济增长,推动经济稳定发展,并取得最大增速达到11.9%的效果。这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所产生的红利,而且红利一直延续到现在。虽然刺激政策逐步退出,但政策累积的效益和溢出效益仍在“发挥余热”,这就是当前中国经济对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而且中国的市场主体已经在市场经济这条河里游了二十多年,初步具备了过河的能力。2008年的国家政策刺激,其实是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干预,它只能在“病人休克”时让“病人”暂时复苏,却不能像“起搏器”那样让“病人”重新恢复心跳和脉搏。因此,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即使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我们也要沉得住气,坚定信心,将经济的发展问题交给市场“处理”。

中国经济发展处于“三期叠加”新阶段,也就意味着需要面临的矛盾和挑战会更多。在新阶段,中国经济要实现快速增长到平稳发展的“软着陆”,要平稳度过社会改革的矛盾集聚、风险挤压、困难重重的“深水区”,这需要决策层拿出极大的魄力和勇气,需要一次全新的思想解放,需要全新的思想和理论体系的支持、制度支持和道路支持的正能量,从而统筹国内、国际的大量资源和市场,制定出改革开放再出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方略,寻求新的经济发展驱动力和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顶层设计方案”。“一带一路”战略就是习近平的全新设计方案。“一带一路”所带来的互联互通的“五通”——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其实就蕴含着不同文明的交融碰撞。这和古老的丝绸之路非常相似,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古老的丝绸之路的现代翻版。古丝绸之路是中西交通、贸易和文化互通的桥梁,在古代,她实现了中西的互通互鉴、共同繁荣。在新的历史时期,沿着古丝绸之路共建经济大走廊,能够有效地扭转当前国家发展中面临的诸多不利局面乃至战略困局,为中国经济的转型与改革开放的再出发提供新的机遇和经济增长点。

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的创建为例,中国倡导建立亚投行的战略属于“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大战略。尽管遭到了美日等国的阻挠反对,但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体现出中国非凡的影响力。“一带一路”战略不仅为中国过剩的产能找到了出路,而且将中国置于更高程度的竞争格局中,大开放带来的新的、更严酷的外部竞争环境压力,也促使人们变革图强、增强应变能力,给中国带来新的“鲶鱼效应”。四、东西部经济不平衡加剧,“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需要全方位对外开放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虽然国家实施了“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跟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中西部经济发展仍相对落后,地区间的经济不平衡状况仍在加剧。

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会拉低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导致劳动力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加大,进而影响社会价值观的正确方向和国家未来的整体安全。

在古代,我国中西部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一带一路”战略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提供了宽广的战略平台,对内能够形成区域合作新格局,对外则能够构建区域合作新模式,从而为促进区域合作发展指明了方向。正如三十多年前的改革开放首先从沿海地区启动一样,“一带一路”重点建设西北边疆地区,也就是古丝绸之路的西域地带。“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可有效刺激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利用全球市场为中西部地区创造新的机遇,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优化国内区域经济布局,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五、世界经济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需要进一步激发区域合作潜力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全球产业结构进入了深度调整期,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和调整。这种变化和调整有以下特征。

1.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发展较快

对于发达经济体来说,2008年金融危机是一个分水岭。金融危机之前,发达经济体引领着全球经济的增长,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却增长乏力,加之高额的政府债务、投资机会缺乏、产业增长缓慢、居高不下的失业率等因素困扰,使得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回落,其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主导地位已经发生动摇。而新兴与发展中的经济体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长率,逐渐成为全球稳定经济增长的中兴力量。

2.世界工业生产格局开始出现新的变化

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工业生产收缩,制造业处于下行期,原先具有全球产业竞争优势的工业化国家普遍出现了产业空心化,产业结构开始失衡,而新兴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增长表现不俗,加速了全球工业竞争,但还无法引领全球工业生产格局的发展。

3.世界资本格局发生变化,金融体系不稳定加剧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世界资本流动速度减缓,金融资产增长缓慢。原先专注于资本输出的发达经济体开始将目标转向国内,注重国内的投资,从而加速了全球资本的回流,造成全球资本跨境流动大幅度下降,依赖于发达经济体投资的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融资环境恶化,加剧了世界金融体系的动荡。

4.出口形势恶化,世界贸易格局经历深度调整

在贸易出口方面,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以及亚洲发展中国家在刺激政策的作用下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日本的贸易出口形势则急剧恶化;在贸易进口方面,美国、欧盟持续乏力疲软,而亚洲发展中国家增长强劲,保持领先。

在世界经济结构进入深度调整、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的情形下,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对象也随之发生变化,不再唯发达经济体“马首是瞻”,而是逐渐向崛起的新兴与发展中的经济体靠拢。与此同时,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快推进,新丝绸之路上的东盟、中亚、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资源丰富,潜力巨大,急需通过合作活力激活发展动力。“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不仅能给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还将会给新丝绸之路上的沿途国家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六、能源安全受威胁,需要“独辟蹊径”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而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当前国际舞台上,原油领域的竞争十分激烈,甚至超出了商业的范围,演变为世界大国经济、军事、政治方面的斗争。原油的进口来源主要集中在中东国家、非洲的苏丹等地,而中国的原油进口量的80%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对外依存度很高。

但是,近年来由于国际形势的影响,原油进口国纷争不断,使原油的供应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中国的原油进口安全性受到很大的挑战,在油源、油价和油路等方面承受着较大的风险。对于中国来说,开辟新的原油供应方和运送通道,实现原油进口的多元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之一。

建设“一带一路”,中国将充分统筹、利用沿线国家的资源,与沿线国家共同开发,以实现能源进口的多元化,切实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具体措施有以下几条。

1.积极拓展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油气合作,以实现能源进口来源的多元化

在中东仍然是中国石油进口重要来源的背景下,我们应积极与丝绸之路所途径的俄罗斯、中亚、缅甸等国家和地区的油气项目合作。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而且地理位置与中国接壤,还与中国长期保持友好的外交关系。

2.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作修建陆上油气管道,实现能源进口方式的多元化

目前,中国能源的进口仍然以海上运输为主,马六甲海峡是中国能源进口的必经之路。在此基础上,中国积极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达成协议,共建陆上油气管道,可使能源从不同的渠道进入中国,如通过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缅甸等国共建油气管道,使这些国家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从东北、西北、西南三个方向运往中国;对于中东、非洲和里海的油气资源,可通过油气管道经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缅甸(马德岛),再经哈萨克斯坦等国中转,海路联运,最后输往中国。

3.推进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的本币或人民币结算,实现能源进口定价和结算货币多元化

目前,美元仍然是国家大宗商品和能源交易的主要计价和结算货币。建设“一带一路”,中国将与沿线国家以政治互信为基础,在金融层面实现务实合作,如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贸易的本币结算正在开展。尽管“一带一路”上贸易的本币或人民币结算是长期而艰难的过程,但它将使新丝绸之路实现政治、贸易、能源与金融的真正联通,呈现出新的区域发展态势。七、“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一带一路”彰显中国和平声音

随着中国的发展和经济腾飞,国际上“中国威胁论”的声音越来越刺耳。

面对“中国威胁论”,中国不仅要加强对外宣传解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还要以实际行动昭告天下,中国和平崛起绝不以损害别国利益为代价,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相反,在和平互利的基础上,中国追求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赢。“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正是中国致力于沿线国家共同繁荣发展的愿景。八、中美博弈白热化,以美国为主导的TPP、TTIP对中国贸易的巨大冲击

2002—2008年,美国经济经受了“网络泡沫破裂”“9·11事件”及随后的反恐战争、伊拉克战争、金融危机等事件的影响,美国GDP占世界GDP的比重一路下滑,金融危机后经济复苏乏力,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霸主地位不断动摇。

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持续保持7%左右的增长率,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美国认为,中国“搭便车”及全球化失控致使自己获得的全球化红利减少,中国是挑战自己经济霸权的对手,于是调整对华原有策略,开始在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全面实施对华遏制战略。

2009年11月,美国高调宣布加入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并开始主导TPP的谈判进程;2013年3月,欧日“经济合作协定”谈判正式启动;2013年6月,美国又开始推动与欧盟的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谈判。TPP涉及的12个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和TTIP涉及的欧盟是中国重要的出口市场和外资来源地,对中国的对外贸易起着重要的作用。TPP、TTIP在新成员加入方面倡导,未来成员加入TPP、TTIP前需要与每个初始成员国分别进行谈判,而每个初始成员国具有否决权。TPP、TTIP所指定的政府采购、劳工权益、国有企业、知识产权等新规则和新标准,中国短时间内难以达到,这使得中国日后加入TPP、TTIP的难度更大。美国通过构建TPP、TTIP等超越WTO规范的全球性贸易自由化网络,目的是打造一个以高度自由化为堡垒的市场准入屏障,使中国因为无法高尺度互惠开放本国市场而无法加入,从而使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重新掌握全球地缘的政治经济优势。

面对可能被“边缘化”的危险,中国需要寻求新的出路。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开放经济大国,一方面,具有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类似的贸易条件;另一方面,新一轮改革开放所释放出的巨大溢出效应,将给贸易伙伴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因此,我国具备通过新的区域合作模式应对美国TPP和TTIP战略所引发的外部挑战的条件。

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涉及面非常广,既有西欧、日韩等发达国家,也有中亚、东欧等国家,还包括南亚、西亚、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拓展中欧合作空间,深化中国与中亚、东南亚、南亚等周边国家的合作,深化中阿之间的经贸合作,构筑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经济格局和国际合作新体系,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和国家间的利益共同体的形成,能够有效化解美国TPP和TTIP对中国政治、经济上的压力,为中国的崛起提供重要经济支撑。“一带一路”的历史传承与时代意义

古丝绸之路被誉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世界主要文化的母胎、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体现了人类跨越阻隔、交流互鉴的胆识和毅力,在古代东西方交流交往史中写下重要的篇章。当今的中国继往开来,在继承古丝绸之路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内外实际,赋予这条古今之道以生机和活力,将欧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带一路”的创举,传承古丝绸之路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精神,并顺应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共同追求,将把地区间的经济、社会、文化交流提高到新的水平。一、“一带一路”的深远历史传承

古代丝绸之路在商贸、文化交流、科技传播、民族稳定四个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当今“一带一路”的建设,同样要发挥古丝绸之路这四大功能,以负责任的风范与真诚包容的大国态度,同沿线国家分享发展的红利。可以说,古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亲善之路”“繁荣之路”以及“交流之路”。

1.亲善之路:“一带一路”建设以平等发展、互利共赢为原则

古代丝绸之路是世界各民族友好往来、和谐共处的见证,当今“一带一路”的建设正是传承这一精神,以平等发展、互利共赢为原则,打造一条福泽各国民众的发展之路,同时促进沿线各国及不同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与和睦共处。

当前,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西方“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使得很多国家对中国的崛起心存疑虑,甚至有的国家把中国的强大当作是威胁,认为中国会影响到世界现存的政治秩序。“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和建设,正充分说明了中国的“亲善”——中国坚持走和平崛起的道路,不谋求世界霸权,而是与世界分享自身发展红利,在互联互通的基础之上,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平共处,共同繁荣。

2.繁荣之路:“一带一路”的建设将极大地促进东西方贸易的发展

自古以来,古丝绸之路就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大量工艺精美、品种繁多的丝绸和瓷器、茶叶、铁器、纸张等通过古老的丝绸之路输往西方,而西方的物质文化或作为“贡品”的各类物品如皮毛制品、珊瑚、翡翠、珠宝、香药等也传入中国。如今,“一带一路”将继续发挥古丝绸之路的作用,联系东西方贸易。“一带一路”贯穿欧亚,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使东西方两大市场的发展得到了推进,从而使沿线国家获得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潜力。

目前,“一带一路”的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例如中韩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和升级,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分工,减少各国之间的贸易比例,从而促进各国进出口的运营及经贸投资,使沿线各国分享到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