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学生百科全书——激光技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0 15:46:13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激光技术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激光技术试读:

技术

作者:读书堂

出版时间:2015-06-17

本书由北京读书堂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光

巨大的发光体

——太阳

太阳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能发出非常明亮的光,当它直射时,我们会感觉非常热。

太阳作为一个硕大的光体可分为三个部分:光球、色球和日冕。

光球的下面是太阳的内部,我们是看不见的。光球只有400多千米厚。

观看色球的最好机会是在日全食。当月亮恰好遮住光球时,可以看见色球的表面并不平整,有许多细小的“火舌”,好像一片“燃烧的草原”。

对于日冕的观测只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事。日冕可分为内冕和外冕,它的物质非常稀薄,这也是对它进行观测的困难之所在。

在光球层中,有一种很重要的现象,这就是太阳黑子的爆发。关于它,中国有最早的和最完整的记述。黑子并不影响太阳的光芒。之所以称为“黑子”是因为它的温度比背景要低2,000度左右。

色球层中活动最剧烈的是“耀斑”,也称作“色球爆发”。它释放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

太阳发出光和热,对地球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聪明的古人用太阳光为人类做许多事,包括把它当作武器使用,来打败敌人。

公元前3世纪,意大利的西西里岛上有一个属于希腊的叙拉古王国。岛上有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他就是阿基米德。他是实验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古代物理学发展中做出过杰出的贡献。

当时,希腊王国与罗马王国正处于战争状态。罗马舰队是一个强大的舰队,如何有效地摧毁敌舰呢?

阿基米德的方法十分巧妙和科学。他让一些妇女每人手擎一面镜子。当罗马舰队出现时,阿基米德指挥妇女们利用镜面反射阳光到罗马舰船上。他高喊着:“让镜子的反射光照到这里。”不久,罗马舰船竟被这些反射光点燃,顷刻之间形成熊熊烈火。

这就是传说中世界有名的“火镜战”,是否真有其事,现在无从考证,但其科学原理,却是完全正确的。

光的本质

我们从出生起,就与光有千丝万缕、不可断绝的联系,但光究竟是什么呢?

距今300多年前,赫赫有名的英国物理学家兼数学家牛顿创立了光学这门学科。当时,牛顿认为光是由一种弹性小球组成的。这就是所谓的光的微粒说。

光的微粒说可以解释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现象。

对于光的反射现象,可以设想打弹子球的情形。当弹子球在行进过程中撞到边框上就会被弹回。光的反弹也是这样,光的粒子投射到像镜子那样光滑的表面就可以单向反射。

对于光的折射现象,牛顿也提出了解释。按照万有引力定律,当光从光疏物质(如空气)进入光密物质(如水或玻璃)时,由于是两种不同的光媒质,它们对光的吸引作用就有差别。一般来说,光密物质密度较大,它对光的吸引作用强些;光疏物质密度较小,它对光的吸引作用弱些。这样,光束由空气进入水或玻璃中时,就会折向密度较大的水或玻璃的一侧。

光的微粒说在解释一些光的色散问题时遇到了困难。

跟牛顿同时代的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了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学说——光的波动说。他认为光与声音一样,都是一种空气振动过程,这种振动像水波那样是一波接一波传递的。这就是光的波动说。两位科学家各持己见,互不相让。当时牛顿在科学界的威望要比惠更斯高,所以大多数人附和牛顿的看法,于是微粒说占了上风。

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在仔细研究了光波后指出:光波是与无线电波、X射线以及γ射线一样的电磁波,它们之间的区别仅仅是波长不同。无线电波一般以米为单位,光波则比无线电波要短得多。

这样,麦克斯韦使光的波动说被大家承认。这种光的波动理论,虽能比较满意地解释光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反射、折射和干涉现象,但却解释不了光电效应。

德国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巨匠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了光子说。

光子说认为,光能是聚集成一份一份的,以不连接的形式在空中传播。每一份光叫做一个光量子。光量子既是一种微粒,又是一种电波。光子说把几百年来争论不休的两种观点,即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统一了起来。

今后对光的本质很可能还会有新的认识。但到目前为止,光子说是最完美的解释。

光合作用

在自然界中,动物(包括人)有素食动物(如牛、马、羊、鹿、猿等),也有肉食动物(如狮、虎、狼、熊等),但多数的动物是素食动物。多亏素食动物居多,如果肉食动物太多,可能动物界早就消失了。

植物为素食动物提供了大量的食物,在今天它也为环境的美化和保护起着重要作用。

植物同动物不一样,它要用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而制取这些营养物质还需要能量的输入,这种能量就是日光。绿色植物把阳光的能量转变成复杂化合物的化学能。这是德国化学家迈尔于1845年最先提出的。迈尔也是最早提出能量守恒原理的科学家之一。绿色植物利用阳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18世纪,英国生理学家黑尔斯提出,植物主要是用空气来制造所需物质的。半个世纪后,荷兰医生英根—洛斯证明,空气中的营养成份是二氧化碳,并且要有光的参与。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还搞清楚的是,绿色植物还会放出氧气。

这样,科学家大致搞清楚了光合作用的过程。即在阳光下,植物摄取二氧化碳,把二氧化碳与水化合,放出氧气,同时制成机体的组织。据估计,地球上绿色植物每年能利用二氧化碳中的1,500亿吨碳和水中的250亿吨氢,并释放出4,000亿吨氧。如此庞大的工作量,有10%是由陆地绿色植物完成的,另外90%则是由海洋内单细胞植物和海藻完成的。

通常,光合作用的过程大体分为三步。首先,植物吸收阳光,植物体中的叶绿素、类胡罗卜素等色素将太阳的能量加以吸收和传递。其中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基础,它是法国人佩尔蒂埃于1817年分离出来的。1865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又发现了叶绿体,叶绿素只局限在叶绿体内。然而,到1954年,美国生物化学家阿诺恩方从菠菜叶中得到完整的、能进行全部光合反应的叶绿体。

阳光能量的传递过程是以诱导共振方式进行的,它有些类似声学的共鸣。当两个颜色相近的色素分子彼此靠近,就能发生光能的传递。最后,植物所吸收的光能都汇集到叶绿素中少数作用中心,它们把光能利用起来。

第二步是,将吸收到的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叶绿素可将得到的光能用来把水分解为氢和氧原子。其中叶绿素所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这种作用也叫做“光分解作用”。这是日光的辐射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方式,这时氧分子和氢分子所含的化学能,比产生它们的水分子所含的化学能要多。一般来说,水分子分解为氢和氧的条件是,通电或加温至2,000度。而叶绿素在常温下就可以做到,而且它利用的是阳光的能量。通常,植物利用它吸收光能的效率至少是30%;也有人认为,在理想的情况下可达100%。

第三步是,同化二氧化碳,使它变成有机物质。它的同化途径很复杂,是一个头绪众多的大循环,一般称为光合碳循环。这个循环的细节还有一些不清楚的地方。人们只知道,这个循环不但可以形成碳水化合物,而且一些支路使光合作用所生成的中间产物直接转化为氨基酸、有机酸,进而用于生成蛋白质和脂肪等。

总之,光合作用是光引起的一种生物效应,它可以把光能转换成生物化学能贮存在生物体内。

激光和激光器

激光技术的先驱者

——汤斯

汤斯,1915年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格林威尔。16岁就进大学攻读物理学和语言学,24岁那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汤斯几乎对每样事件都感兴趣,他是一个达·芬奇式的人物——一位多才多艺的科学家。他除了以物理学家和教授闻名外,也是一位潜泳运动员、旅行家、兰花栽培家和语言学硕士,他还是教学唱诗班的歌手,曾当过哥伦比亚大学附近一所教堂的执事。汤斯一踏上社会,就碰上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时,整个国家都忙于为战争服务。年轻的汤斯一心想从事理论物理学的研究,却找不到相应的工作。最后他只得进一家电气公司,当一名雷达工程师。雷达工程师的职责范围是研究雷达整体结构和工艺的设计,而不是搞纯理论的研究。但是,汤斯的才能并没有因此而被埋没;战争需要雷达,而制造先进的雷达需要扎实的微波电子学知识。于是汤斯开始悉心钻研微波电子学。不久他就成了一位精通微波电子学的专家,发明了第一台微波激光器。

成功是从一次失败的实验开始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飞机速度慢,发动机的声音响。防空部队靠耳朵听飞机响声来判断有无敌机入侵。开始时,请听觉特别灵敏的盲人监听。后来改用装有大喇叭的听音器来侦察敌机的来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飞机的飞行速度大大提高了,差不多可以达到声音速度的一半。用听声音的方法来侦察敌机实在太慢,往往听到飞机马达轰鸣声时,敌机就快到头顶上空了。因此,各国都集中科学家加紧研究制造当时刚诞生的电子防空设备——雷达。雷达的核心部分是微波振荡器,它产生频率极高的电磁波,通过雷达天线发射出去,射向目标;目标把射到它表面上的一部分电磁波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器接收后,在荧光屏上显示出目标的方位和距离。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比当时飞机每小时几百公里的速度不知快多少倍,这就满足了尽早发现飞机的要求;另外靠听音确定飞机的方位是很不准确的,只能知道飞机在某方位几十度的一个大概范围。雷达却能以误差只有几度的精确度测定飞机的具体位置。

交战国家都想使自己的雷达性能超过对方的雷达,以便能更有效地对付入侵的飞机,所以千方百计研制新型雷达。改进的途径之一是把雷达的工作频率不断提高。因为当时已出现了能干扰对方雷达的反雷达设备。比如一群飞机飞来,其中一架飞机离开机群很远,上面装着能向对方雷达站发射强电磁波的设备。这种强电磁波信号在对方雷达屏幕上把机群反射的弱电磁波信号掩盖住了,使雷达变成“盲人”,机群就能悄悄地溜进对方上空,这是一种现代电子障眼法。为了对付这种干扰,就要设法让自己的雷达发出的电磁波频率和对方干扰电磁波频率不一样,而雷达接收器对本身发出的电磁波有很高的灵敏度,这样,对方的干扰就不起作用了。因此,需要研究具有新的频率的电磁波。

那时,新设计的雷达,工作频率都做得很高,达到1万兆赫兹,波长3厘米。理论证明:波长短,发射出去的波束就越细,发现目标确定它的位置的精度就能提高。再有,工作频率越高,发射天线可以造得越小,战地使用,把它安装在车辆上,机动性和灵活性提高不少。

为了进一步提高雷达的工作频率,美国空军要汤斯研究波长为1.25厘米的雷达,开拓雷达技术的新领域,利用这种新雷达制造精确的轰炸瞄准设备。汤斯预测波长这么短的电磁波要被空气中的水汽吸收掉,不能用于雷达。试验的结果证明他的预见是对的。

但是,汤斯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转过来研究水汽吸收电波的问题。在研究中,他发现氨具有吸收电磁波等一系列现象,从而创立了一门全新的物理学科——微波波谱学,这是一把揭开微观世界秘密的钥匙。不久哥伦比亚大学聘请他为物理学教授。

当了教授后,他并没有停止自己的研究,而是把目标集中到如何产生毫米波、亚毫米波的问题上。这是当时科学技术上一大难题,还没有人能解决,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向这一科学技术新领域进军。

那时,产生频率高、波长短的电磁波,譬如厘米波、都使用相应的金属作为振荡器的谐振腔;产生波长比厘米波更短的毫米波或亚毫米波,须用比火柴梗还要细的金属盒。最难的是盒子的内壁必须打磨得十分光洁,而这却是当时的工艺水平所办不到的。

汤斯遇到难题了。然而,难题的挑战更激起他的兴趣;科学研究从来没有康庄大道,关键是要找到一把克服困难、解决难题的钥匙。

他首先从电磁波的波长必然还要向更短的方向发展这个角度考虑:即使能将产生毫米波的金属盒子奇迹般地加工出来,那么以后要产生微米波用的更细更小的盒子又怎么办呢?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找到一种产生高频电磁波的新方法。

一个另辟蹊径的念头在汤斯的头脑里闪过:利用微小的原子结构所固有的频率来产生毫米波。这真是创造性的大胆设想。接下去要做的不仅是要从理论上推导这种设想的可行性,还要用实验来证明技术上也完全是能够办得到的。

没有任何现成的实验设备,汤斯便利用原来做微波实验的设备,从研究分子运动产生厘米波着手,鉴定自己所依据的原理和实验方法是否对头,为进一步产生毫米波做准备。

1950年初,美国海军研究署建立了一个由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委员会,研究产生毫米波和亚毫米波的方法。

1951年春,汤斯到华盛顿参加委员会召集的第二次会议。他人虽然坐在会议桌旁,脑子里却不断映现出他思考着的各种计算公式和实验方案。一天清晨,曙光熹微,大地还蒙在一层薄纱之中。他醒来就想起了隔天推导的计算公式还不够完善,正好利用清晨头脑清楚的好时光,重新研究修改。他轻手轻脚地穿好衣服,走出了旅馆,来到附近的富兰克林公园。春天的公园是迷人的,树梢嫩叶初长,花圃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鹃花,一阵阵鸟鸣声使人觉得早晨格外宁静。汤斯在一只长椅上坐下来,眼睛望着艳丽的花朵出神,脑子却不断想着产生波长极短的电磁波的计算公式。一串串数字、一组组方程在汤斯的头脑中像泉水一样涌现出来。突然,他想到一种新的计算方法,连忙从口袋里摸出笔来,只是没有纸,翻遍口袋,只找到一只用过的信封,就把信封撕开,在信封的背面列出几道算式算了起来。

他奋笔疾书,只几分钟,就算出了需要激发多少分子才能得到分子振荡,以及振荡器的允许损耗值。当时,汤斯是把氨作为计算对象。他不仅从理论上推断氨分子被激发后可以产生波长为1.25厘米的电磁波,还设想了能产生这种振荡的具体方法。

汤斯没有立即宣布自己的新发现,而是回到实验室,根据自己的新想法,开始着手试制微波激射器。他和同事们,还有研究生,整整工作了两年;这两年中,他们一起设计、制造、试验、拆毁、再造,翻来覆去,但一直都没有成功。有两个朋友劝他放弃这种劳而无功、浪费钱财的试验,但他毫不动摇,继续试验。

1953年年底,汤斯应邀到一个波谱讲习班去作短期讲学。一天,他的学生飞也似的跑来报告他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微波激射器成功了!

师生一起来到一家地下餐厅举杯庆贺来之不易的成功。席间,他们想到应该为这一新发明起一个简明、响亮的拉丁或希腊名字。然而胜利的激情使他们无法平静下来,他们争了一夜也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名字。直到第二天晚上,他们才满意地创造了一个缩写词“Maser”——“曼塞”——作为那个新发明的装置的命名。它的意思就是“微波激射器”。以后在Maser的基础上又发明了激光器,人们也照汤斯的样子创造了“Laser”这一缩写来为它命名。两者只有一字之差。其中“aser”是受激辐射一词的英文缩写,而M和L分别代表微波和光。这也表示它们产生的原理是相同的,只是振荡频率或者说波长不一样。

发现“曼塞”以后,汤斯谦虚地说这是他学生的胜利和光荣;因为他的学生是冒着当不成博士的风险来从事这项研究工作的。

不久,汤斯发现“曼塞”有一个怪脾气,它产生的频率很高的电磁波,始终固定在一个频率上振荡,用什么办法都无法改变它。当时,汤斯也说不出这样一种激射器有什么实用价值。

后来才明白,“曼塞”产生的微波能精确地稳定在一个频率上振荡,正是“曼塞”的优点而不是缺点:既然它每秒钟振荡的次数始终不变,那么,只要测量出振荡的次数,就可以知道准确的时间间隔。于是有人把这种激射器作为时钟的计时标准,造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准确的钟,“走”1万年误差只有1秒。

微波激射器只能产生厘米波。汤斯需要的是毫米波和亚毫米波。然而,产生毫米波的激射器却迟迟造不出来,也没有发现能辐射毫米波、亚毫米波的物质。

汤斯当机立断,决定绕道前进,直接研究用激射器产生可见光振荡的可能性。

1958年,汤斯和他的合作者肖洛,经过了长期的思考、研究、计算以后,首次提出光振荡条件的理论计算和光激射器的设计原理,并且还对这种新型激射器的用途作了一番预测。这篇文章立意新颖、论证翔实、假设大胆、计算精确,再加上技术措施切实可行,因此,立刻博得了电子物理学界的广泛注意。欧美很多有条件的实验室,按照论文的提示,纷纷试验制造。

非同凡响

叙述过激光的身世以后,接下去就要谈谈激光的“性格”和“特征”了。由于激光也是光,只不过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光,所以我们还要从光说起。

人们对光和光学现象的观察和研究有几千年历史了,在我国春秋战国时的思想家墨子的科学著作《经说》中,就有关于光现象的描述。光和人类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天天都生活在光的世界里。但是直到本世纪初,人们才对它的本质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向平静的湖里扔一块石子,水面上会产生一圈圈的波纹,这是最直观的波——水波。拨动一根琴弦,会在空气中产生听得见的声音,人们称之为声波。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天线发射出我们看不见、听不见的一种波,它们就是电和磁交替变化的电磁波。光是我们能感觉到的,然而没有人觉得它是一种波动。现代科学理论证明,光也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的特性;只是可见光的波长极短,不到1微米,频率极高,每秒钟振荡103~1015次,所以人们无法感觉到它的波动。

光是原子、分子的运动产生的。改变分子和原子的能量状态,会产生光振荡。

那么,这种能量状态是怎么改变的呢?

本世纪初,科学家已为我们画出了原子世界的图像。它真像我们的太阳系:太阳的位置上是原子核,一颗颗电子像行星一样,在各自的轨道上绕原子核运转。

氢原子是最简单的原子,它只有一个电子围绕原子核转。电子在靠近原子核的轨道上运转时,能量较小;在离原子核较远的轨道上运转时,能量较大。如果把氢原子的一个电子激发到能量大的较远的轨道上,再把它退激回到原来轨道上,它便释放出一个光子,这就是发光。要使氢原子发光,可以用电离的办法:把稀薄的氢气注入一只放电管内。通电后,电子从阴极出发,在电场中加速,飞向阳极,电能转化为电子动能。高速的电子和氢原子碰撞,把氢原子的电子撞出来。也有的电子只是把能量传给了氢原子的电子,使它们从能量较小的轨道“激发”到能量较大的轨道上去,能量便得到了提高。原子中的电子能量得到提高后,原子就处于激发状态,很不稳定,好比放在一个圆锥体尖顶上的小球,随时都会掉下来。当处于激发状态的高能量的原子回到低能量状态时,就以光的形式把能量释放出来。从目前人类已掌握的知识来看,光就是这样产生的。

原子发光的先决条件是必须受到外界的能量的激发。几乎各种能量都可以成为这种激发条件而转化成光能。

激光固然具有光的性质,但并不等于所有的光全都是激光。譬如太阳光、灯光和烛光等,这些光产生时原子内部的能量变化是杂乱无章的,光的颜色也各不相同。这些光射向四面八方,“各行其事”,一点也不守“纪律”。这种“自发辐射”的光好比广场上的人群,各走各的,互不相关。激光是原子、分子在一定的方式激发之下产生的受激辐射。犹如一队士兵听到命令,马上列成整齐的队伍,每个人都按一定的次序、间距和步伐,有组织地排成一条狭长笔直的人龙开步向前走。在这里指挥员的命令就好比是激发因素,一个个士兵就是受激发的原子、分子。梅曼实验室中世界第一台激光器射出的深红色光束,就是发自红宝石中的受激发原子。科学家从这种不寻常的红光中看到了一个崭新的物理奇迹。

激光的机制

激光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波。激光的产生是100多年来科学家深入研究电现象、磁现象和光现象的结晶。激光的直接创始人,可以追溯到当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得过一次诺贝尔奖金。有趣的是,他得奖并不是由于举世闻名的相对论,而是因为他在1905年提出的光量子假说。根据这个假说:光是由许许多多光子组成的,不同颜色的光由不同能量的光子组成。爱因斯坦用这种假说解释光电效应获得了惊人的成功。1916年,爱因斯坦在《关于辐射的量子论》论文中提出原子中的电子可以受“激”而放出光子。这种受激辐射的过程就是产生激光的基本物理原理。

激光这个名词是从英文单词“Laser”翻译过来的。最初,根据它的英文发音,译成“莱塞”、“镭射”等,不明其理的人看了简直莫名其妙。后来,有人根据它的意思,翻译成“受激辐射光”。显然,这个译名的含义清楚,而且把它跟普通光的区别明确地表示了出来,但字数太多,读起来不方便。1965年,我国一些著名科学家建议,把“受激辐射光”缩写成“激光”两字,这样就比较简明顺口了。

发光有两种形式。自发辐射是发光的一种形式。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发光形式,那就是受激辐射。什么是受激辐射呢?这就是说,原来处在高能级的原子,还可以在其他光子的刺激或感应下,跃迁到低能级,同时发射出一个同样能量的光子。由于这一过程是在外来光子的刺激下产生的,所以叫做受激辐射。有趣的是,新产生的光子与外来光子具有完全相同的状态,即频率一样、波长一样、方向一样。

只要产生一次受激辐射,就能使一个光子变成两个光子,这两个光子又会引起其他原子发生受激辐射,于是,在极短的瞬间内激发出无以数计的光子,实际上就将光放大了。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辅以必要的设备,就可以形成具有完全相同频率和相同方向的光子流,这就是激光。而放大光的设备,就是激光器。

在1953年,根据爱因斯坦的受激辐射原理,美国物理学家汤斯研制成功了微波放大器。

1960年9月,激光终于在美国年轻的物理学家梅曼手中诞生。

梅曼的激光器中使用了一根人造红宝石作为发光物质,以强光作为激光源。红宝石是一种人工制造的晶体。当梅曼用氙灯的闪光照射红宝石时,实验室里突然发射出一束深红色的光,其亮度达到太阳表面亮度的四倍。这束振奋人心的耀眼光束就是激光。

大约半年后,我国也研制出一台红宝石激光器。

激光器由发光物质(介质)、管状谐振腔和激光源三部分组成。许多物质都可以产生激光,但不同的物质产生的激光在物理性能上有所不同。

激光器的工作方式以发射出的激光持续时间长短分为连续、脉冲、巨脉冲和超短脉冲四种。

激光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比太阳还要亮百亿倍

太阳光又强、又热,谁也不敢正视耀眼的太阳,可是与激光相比,太阳光就仿佛是小巫见大巫了。梅曼制成的那台红宝石激光器,它发射出的深红色激光是太阳亮度的四倍。而近年来研制出的最新激光,要比太阳表面亮度高出一百亿倍以上!

因为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是集中在沿轴线方向的一个极小发射角内(仅十分之一度左右),激光的亮度就会比同功率的普通光源高出几亿倍。再加上激光器能利用特殊技术,在极短的时间内(比如一万亿分之一秒)辐射出巨大的能量,当它会聚在一点时,可产生几百万度,甚至几千万度的高温。

第二个特点是——颜色最纯

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不同颜色的光,它们的波长是各不相同的。在自然界中几乎找不到波长纯而又纯的光,各种波长的光总是混杂在一起的。

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努力寻找一种波长一致的单色光源。

激光就是这种理想的单色光源。拿氦氖气体激光器来说,它射出的波长宽度不到一百亿分之一微米,完全可以视为单一而没有偏差的波长,是极纯的单色光。

第三个特点是——方向最集中

当我们按亮手电筒或打开探照灯时,看上去它们射出的光束在方向上是笔直的,似乎也很集中,但实际上,当光束射到一定距离后,就散得四分五裂了。唯有激光才是方向最一致、最集中的光。如果将激光束射向月球,它不仅只须花1秒钟左右便能到达月球表面,而且仅在那里留下一个半径为两千米的光斑区。

第四个特点是——相干性极好

当用手将池中的水激起水波,并使这些水波的波峰与波峰相叠时,水波的起伏就会加剧,这种现象就叫干涉,能产生干涉现象的波叫干涉波。激光是一种相干光波,它的波长、方向等都一致。

物理学家通常用相干长度来表示光的相干性,光源的相干长度越长,光的相干性越好。而激光的相干长度可达几十千米。因此,如果将激光用于精密测量,它的最大可测长度要比普通单色光大10万倍以上。

激光的四大特点是互有联系,相辅相成的。

略施小技

科学家掌握激光的特性以后,使激光登上显示现代科学技术的大舞台,让它干了三件不可思议的奇事。

第一件奇事是刺破青天,去叩响月球“广寒宫”的大门。1969年,美国的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首次登上月球。其实激光早在1962年就已经捷足先“登”上了月球。那次,科学家使用的是红宝石激光束。激光从地球射到月球上,再从月球返回地球,越过万里长空,来去只花了2.6秒。科学家拍摄了这一珍贵的镜头,摄下了激光在月球上的足迹—一个明亮的红点。

第二件奇事是让激光束钻到人的眼睛里治眼病。眼睛很像照相机,瞳孔和瞳孔后的晶状是一个光线可以进入的“窗口”。细得像一条线的激光束,正好从这里射入眼内。晶体像透镜一样,它把激光聚焦在眼底上。焦点非常小,只有几十微米,和头发丝直径差不多;因此能量高度集中,温度可达1000多度,用它来做精确度很高的眼科手术非常理想。比如,把眼底视网膜上的裂孔封闭起来。这类手术通常需要把眼球从眼眶中摘出来做,病人很痛苦;现在用激光去“焊接”,对准患处之后,医生一按开关,只要千分之一秒就可以把裂孔封闭好。速度之快使病人还不知道手术已经结束。

第三件奇事是在离开激光器一两米远的地方放一块3毫米厚的钢板,激光束一下子就能在钢板上打出一个小洞来。它打洞释放的总能量还不及一只15瓦的电灯炮1秒钟内发出的能量呢。

激光器的种类

气体激光器

在气体激光器中,最常见的是氦氖激光器。世界上第一台氦氖激光器是继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之后不久,于1960年在美国贝尔实验室里由伊朗物理学家贾万制成的。由于氦氖激光器发出的光束方向性和单色性好,可以连续工作,所以这种激光器是当今使用最多的激光器,主要用在全息照相的精密测量、准直定位上。

气体激光器中另一种典型代表是氩离子激光器。它可以发出鲜艳的蓝绿色光,可连续工作,输出功率达100多瓦。这种激光器是在可见光区域内输出功率最高的一种激光器。由于它发出的激光是蓝绿色的,所以在眼科上用得最多,因为人眼对蓝绿色的反应很灵敏,眼底视网膜上的血红素、叶黄素能吸收绿光。因此,用氩离子激光器进行眼科手术时,能迅速形成局部加热,将视网膜上蛋白质变成凝胶状态,它是焊接视网膜的理想光源。氩离子激光器发出的蓝绿色激光还能深入海水层,而不被海水吸收,因而可广泛用于水下勘测作业。

液体、化学和半导体激光器

液体激光器也称染料激光器,因为这类激光器的激活物质是某些有机染料溶解在乙醇、甲醇或水等液体中形成的溶液。为了激发它们发射出激光,一般采用高速闪光灯作激光源,或者由其他激光器发出很短的光脉冲。液体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对于光谱分析、激光化学和其他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化学激光器是用化学反应来产生激光的。如氟原子和氢原子发生化学反应时,能生成处于激发状态的氟化氢分子。这样,当两种气体迅速混合后,便能产生激光,因此不需要别的能量,就能直接从化学反应中获得很强大的光能。这类激光器比较适合于野外工作,或用于军事目的,令人畏惧的死光武器就是应用化学激光器的一项成果。

在当今的激光器中,还有一些是用半导体制成的。它们叫砷化镓半导体激光器,体积只有火柴盒大小,这是一种微型激光器,输出波长为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在0.8~0.9微米之间。由于这种激光器体积小,结构简单,只要通以适当强度的电流就有激光射出,再加上输出波长在红外线光范围内,所以保密性特别强,很适合用在飞机、军舰和坦克上。

固体激光器

前面所提到的红宝石激光器就是固体激光器的一种。早期的红宝石激光器是采用普通光源作为激发源。现在生产的红宝石激光器已经开发出许多新产品,种类也增多。此外,激励的方式也分为好几种,除了光激励外,还有放电激励、热激励和化学激励等。

固体激光器中常用的还有钇铝石榴石激光器,它的工作物质是氧化铝和氧化钇合成的晶体,并掺有氧化钕。激光是由晶体中的钕离子放出,是人眼看不见的红外光,可以连续工作,也可以脉冲方式工作。由于这种激光器输出功率比较大,不仅在军事上有用,也可广泛用于工业上。此外,钇铝石榴石激光器或液体激光器中的染料激光器,对治疗白内障和青光眼十分有效。“隐身”和“变色”激光器

另外还有两种较为特殊的激光器。一种是二氧化碳激光器,可称“隐身人”,因为它发出的激光波长为10.6微米,“身”处红外区,肉眼不能觉察,它的工作方式有连续、脉冲两种。连接方式产生的激光功率可达20千瓦以上。脉冲方式产生的波长10.6微米激光也是最强大的一种激光。人们已用它来“打”出原子核中的中子。二氧化碳激光器的出现是激光发展中的重大进展,也是光武器和核聚变研究中的重大成果。最普通的二氧化碳激光器是一支长1米左右的放电管。它的一端贴上镀金反射镜片,另一端贴一块能让10.6微米红外光通过的锗平面镜片作为红外激光输出镜。一般的玻璃镜片不让这种红外光通过,所以个能做输出镜。放电管放电时发出粉红色的自发辐射光,它产生的激光是看不见的,在砖上足以把砖头烧到发出耀眼的白光。做实验时,一不小心就会把自己的衣服烧坏,裸露的皮肤碰到了也要烧伤,所以这种激光器上都贴着“危险”的标记,操作时要特别留神。

二氧化碳激光器形式很多。放电管最长的达200多米,要占据很大的场地。科学家想出办法,将笔直的放电管弯成来回转折的形状,或是把放电管叠起来安装,将它们的实际长度压缩到20米左右;为了使激光器的光路不受振动的影响,整个器件安放在地下室粗大的管道内。后来发明的一种称为横向流动的二氧化碳激光器,长度缩到只有一张大办公桌那样长短,能射出几千瓦功率的激光。这样的激光器已被许多汽车拖拉机厂用来加工大型零件。输出功率更大的一种二氧化碳激光器结构像大型喷气发动机,开动起来声音响得吓人,它能产生上百万瓦的连续激光,是连续方式发射激光中的最强者。最初的激光打坦克靶实验,用的就是这种激光器。它是科学家把空气动力学和激光科学相结合而制造出来的。

以脉冲方式发射的二氧化碳激光器也有很多种,在科研和工业中用途极广。如果按每一脉冲发出的能量大小作比较,那么,脉冲二氧化碳激光器又是脉冲激光器中的最强者。

这里,我们要回到激光先驱者汤斯曾经研究过的问题上来,谈一谈毫米波的产生。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许多科学家对这一难题又发起了进攻:采用放电或利用强大的二氧化碳激光作为激励源去激发氟甲烷、氨等气体分子,一步步地把发射出来的激光波长延长,扩展。开始达几十微米,后来达几百微米,也就是亚毫米波了。本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随着微波技术的发展,科学家根据激光的原理和方法产生了毫米波。这样,从光波到微波之间的空白地带便被不断发现的新红外激光填补了。

从研究中,科学家发现毫米波很有实用价值:大气对它的吸收率很小、阻碍它传播的影响也小,可以用它来作为新的大气通讯工具。

另一种比较特殊、新颖的激光器,可以形象地称它为“变色龙”。它不是龙,但确实能变色;只要转动一个激光器上的旋钮,就可以获得红、橙、黄、绿、青、蓝、紫各种颜色的激光。

难道染料跟激光器也有关系吗?一点也不错。这种激光器的工作物质确实就是染料,如碳花青、若丹明和香豆素等等。科学家至今还没有弄清楚这些染料的分子能级和原子结构,只知道它们与气体工作物质的气体原子、离子结构不一样;气体产生的激光有明确的波长,而染料产生的激光,波长范围较广,或者说有多种色彩。染料激光器的光学谐振腔中装有一个称为光栅的光学元件。通过它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激光的色彩,就像从收音机里选听不同频率的无线电台广播一样。

染料激光器的激励源是光泵,可以用脉冲氙灯,也可以用氮分子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用一种颜色的激光作光泵,结果能产生其他颜色的激光可以说是染料激光器的特点之一。

这种根据需要可以随时改变产生激光的波长的激光器,主要用于光谱学研究;许多物质会有选择地吸收某些波长的光,产生共振现象。科学家用这些现象分析物质,了解材料结构;还用这些激光器来产生新的激光,研究一些奇异的光学和光谱学现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