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圣外王王阳明:心外无物,知行合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0 16:11:21

点击下载

作者:赵家三郎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内圣外王王阳明:心外无物,知行合一

内圣外王王阳明: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试读:

序一

圣人,究竟是什么人?李伟(著名导演,代表作:电视剧《太行山上》《典当行》《王阳明》等)

圣人,泛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流转于市井与庙堂之间,周游于杏林与江湖之外,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于是,中国人的道德观有了方向,有了目标,有了宏旨。《易·鼎》:“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经过诸家的注解与神化,由具象化到抽象化,“圣人”变得高不可攀,玄之又玄。

朝代更迭,世道变化,然而中国人追求“圣人”的道德境界是不变的。诸子百家的思想不断在交融,智慧不断在迸发,各家学说纷纷开启了独特的“成圣之路”,给出了“成圣”的“修炼指南”。

例如,“亚圣”孟子说,“人人皆可为尧舜”。

孟子鼓励人人向善,人人保有“恻隐之心”,因为它是人与禽兽的区别所在。孟子坚信微弱的“恻隐之心”是击溃一切的力量。无论出身是贵是贱,只要保有“恻隐之心”,都有与尧舜等圣人比肩而立的可能性。这是一个美好的宏愿,好似刀山火海的尽头是世外桃源。可是,更多人选择的是止步不前。“后圣”荀子反其道而行之,他驳斥孟子的“性善论”,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人是一种灵长目人科人属的物种,通俗地讲是高级动物。是动物,它的身上就有动物性的一面,荀子称之为“恶”。人的“恶”会在极端环境下暴露无遗。伪者,人为之,不是天生带来的。荀子要说的是:人有动物性的一面,这需经过后天的学习与教化培养出的“善”(理性思维)去克制“恶”。

基于此,荀子给读书人指出了成圣之路——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

想要成为圣人,需要不断学习与总结,经过日积月累,终有成圣之日。这条道路要求读书人须个体觉醒才有可能走通,无形中将“成圣”打上了读书人的烙印。而后世的“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又将道德标准拔高,建立起文化上的“门阀壁垒”,渐渐地将“成圣”变为读书人的专利。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遥不可及,甚至毫无希望。

一千五年后,明朝中期的王阳明破解了千古难题。

少年王阳明曾问老师,何谓人生第一等事?老师不假思索地告诉他,唯有登科耳。王阳明却认为,做圣贤才是人生第一等事。从此以后,王阳明沿着“成圣之路”艰难前行,历经“两次落榜”“刘瑾弄权”“龙场悟道”“赣南戡乱”,一路风尘仆仆,一路披荆斩棘,一路鲜血淋漓,终于成为当世敬仰后世追慕的圣人。

有人向他请求“成圣”的经验,他却说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这是一句道理十分粗浅的话,它的意义在于将神坛上的“圣人”拉到了民间,从士林走向市井,为黎民百姓指明了道路。“成圣”不再是读书人的独享资源,而是整个社会的公共资源。细究起来,上天赋予王阳明的与别人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也是凡夫俗子,也是红尘过客,也是芸芸众生。他的学说也浅显易懂——成圣没什么难的,只要你一心向善,心存良知,你就是圣人。

圣人,究竟是什么人?

王阳明的回答是——圣人就是普通人。

序二

阳明心学的启示和意义梁涛(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公元前500年前后,发生了一次人类思想大爆发,出现了希腊文明、希伯来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这一人类文化突破现象被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命名为人类的“轴心时代”。该时代各个文明分别孕育出了希腊哲学、犹太教、印度教与佛教、中国哲学,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在世界各地分别成为智慧的象征。

孔子提出“仁、义、礼”,初步构建了儒家道德体系的价值观。《大学》(传为曾子所作)提出了个人的修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及个体的价值观(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子思所作《中庸》,在道德修养方面展开论述,深化了儒家的道德观。

孟子继承先贤,将儒家道德观延伸为“仁、义、礼、智”,所提出的“仁政”对儒家的经世致用(方法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另一位儒家集大成者荀子,继承孔子的“礼”,并融合法家的思想,形成了“隆礼重法”,对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再次丰富了儒家的方法论,成为儒家思想史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至此,儒家思想由道(核心价值观)、学(道统学派)、政(方法论)三大方面组成,儒家思想体系得到了完善。

孟子继承了子思《中庸》思想,提出了“良知”(《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成为儒家心学的肇端,学术上将子思、孟子这一脉称之为“思孟心学”,其核心价值是——善性。

儒家思想几经沉浮来到了宋代,此时中国思想史上儒、道、佛三家并立。儒家思想出现了短板,其核心价值观讲不通了,缺少终极的人文关怀。如道家的核心价值观是“与道冥和”;佛家是核心价值观是“彼岸性”,也就是“立地成佛”。

儒家原有的“道”,本是拿来主义,借用了道家的概念,其“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无法由一个概念统一,也就无法上升为核心价值观。于是,宋儒学者如周敦颐、程颐、程颢等对儒家进行了改造,提出核心价值观为——理。这样一来,与道家直接区别开来,“理”能统一其他道德概念,“仁义礼智信”等都是“理”在不同方面的表现。

其后的儒家思想出现两大分支,一派以朱熹为主,讲的是外在的“天理”(存天理去人欲),称之为“程朱理学”,属于主流学派;另一派以陆象山为主,讲的是内在的“心即理”(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后由王阳明继承发展,称之为“陆王心学”,属于非主流学派。

王阳明确定“心即理”为儒家核心价值观,他认同陆象山所说的“理”是内在的,同时肯定了朱熹的“存天理去人欲”。他发展了孟子的“良知”为“致良知”。知善恶、明是非、识对错,是人理性的根本,所以良知是人类最伟大的力量。“致良知”也成为阳明心学区别于其他儒家学派的标志。他又提出“知行合一”,是心学在道德修养及道德实践方面的重要方法论。

阳明心学对我们今日社会有哪些启示?

阳明心学重视个体的认同与价值。

若干细胞构成组织,再构成器官,再组成一个人。人若失去了健康,器官必然衰竭,细胞必然成群坏死。成群的坏死细胞也必然从一颗细胞最先坏死开始。人作为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就好比是一颗细胞,其作用不言而喻。《传习录》中王阳明曾说,“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这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儒家仁道是一脉相承的。阳明心学强调作为个体的人在社会中的价值,个体如果做不好,会危及整个社会,如同水污染必然会引起社会环境的改变。同样,个体做好要推己及人,循着儒家伦理圈向外波及,亲人、朋友、社会、民族,乃至整个天下。

王阳明历经“刘瑾弄权”“武宗怠政”“宸濠之乱”,根据自己的经历感受到了,人作为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自我道德必须更新,从而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如果人的道德原地踏步,而科技与日进步,那么则是科技愈进步人类就愈危险。

对于今日,阳明心学的启示尤为重要。重视个体价值与道德自我更新,是作为个体的人生长“必需元素”,这也是今日学习阳明心学的意义所在。第一章知昼夜,即知死生

一日。

学生萧惠问死生之道。

王阳明答曰:“知昼夜,即知死生。”一、陨落

明嘉靖七年(1528年)七月十日,王阳明以羸弱之躯,提万众弱卒,偷袭了八寨、断藤峡贼巢,大破之,轻而易举地剪除了流毒多年的匪患。这是王阳明继赣南剿匪、南昌戡乱后再次上演的军事奇迹。

奇迹就是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

别人不行的,他行。

别人不能的,他能。

剿抚并施,地方安定,广西平。

王阳明上疏乞归乡。

消息传到北京,朝廷集体沉默了,久久无回音。

王阳明等之不及,此时他的身体情况极其糟糕,遍身肿毒、咳喘不息、饮食难进、不能坐立,这种情况通常用四个字形容——病入膏肓,他的人生已没有那么多时间供他挥霍了。圣学常说“人伦之外无学矣”,父子相聚,承欢膝下,世上纯粹真挚的感情莫过如此,他好想回乡抱抱牙牙学语的亲生儿子王正亿。但今日看去,唯这人伦一念变得遥远不可及,似要断了。

王阳明先后两次上疏请求回乡,未得朝廷批复。

继续等待,却等来内阁大学士桂萼的命令,要求他进军安南(今越南),进一步扩大战果。

王阳明断然拒绝。

他已感到来日无多,什么命令都是扯淡。

回家才是人性。

王阳明下定决心回家,这一走,为王家带来了四十年的政治灾难。

十一月,王阳明从广州府出发,途经韶州府、南雄府、梅岭关,二十五日进入江西南安府。

南安府的冬天是南方的冬天。

寒冷伴着江水的湿气往骨头缝儿里钻。

船舱里生着炭火,却暖不了众人的心。

王阳明时昏时醒,时醒时昏,眼神迷离。醒时望向外,侍者打开窗,远处是一座山,山的旁边还是一座山,瞥了眼,又昏睡去了,如此反反复复,咳喘日甚。

周积,王阳明的学生,时任南安府推官,正七品,掌推勾狱讼之事。

周积久立,见老师这般模样,惊诧愕然。他想到了先生有病,但万没想到已至病危。此外,他发现侍者竟然瞒着先生随船带着寿木,以备临期手忙脚乱,而观之这一日愈发近些了。

一阵剧烈的咳嗽,像四处漏风的老风箱,伴着尖锐的哮鸣,王阳明悠悠转醒。侍者扶他坐起,王阳明见是周积,徐徐乃问:“近来进学如何?”

周积说学得挺好的,以政事应对。随后问,先生身体怎么样?

王阳明说:“病势危亟,所未死者,元气耳。”

周积面色沉重,退而迎医。

这一切,当然只是徒劳。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五十七岁的王阳明已达至化境,在他的眼里万物一体,生死如一。这种境界是经过大是大非大起大落,从百死千难中得来的。早在正德三年(1508年)他已然看破生死,也因此方能悟道,继后而有心学。所以此时对他来说尤其轻松洒然——知身已死,只是比只剩下一口气强点罢了。

二十八日晚泊,王阳明从昏睡中醒来问道:“何地?”“青龙铺。”

王阳明命人召周积,说罢又昏睡过去,似乎永远醒不过来。

次日,周积早早来到。

王阳明还在昏睡。

辰时。

雾气朝露渐渐散开,一道阳光从浓云的罅隙里不小心地漏将出来,参差裹向大地山川。

风一吹,天地涤荡,碧空万里。

王阳明开目视曰:“吾去矣!”

等待,远比死亡更为碾压人心。

早晚要说这句话,但真到了这一日,谁都无法接受。

周积泣下,问还有什么遗言。

王阳明微微一笑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淡然无求,只此一念,笑容留给了众生,光明留给了人间。

言毕。

死亡。

在江西一个小山村的平静的早上,一代巨星陨落。

王阳明走完了光辉的一生,终年五十七岁。

地点: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南安府大余县青龙铺(今江西赣州市大余县青龙镇赤江村)

时间:明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辰时,即公元1529年1月9日8时许

死因:肺结核并发症心肺功能衰竭“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最能代表心学精髓,最能代表王阳明的人格宏旨,可惜这句遗言是钱德洪在编纂《王文成公年谱》时后期整理的,来自王阳明的《中秋》诗句:“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王阳明临终遗言最为可信的是黄绾《王阳明先生形状》的记载:“无他所念,平生学问方见得分数,未能与吾党共成之,为可恨耳。”黄绾是王阳明的弟子、铁粉,又是王正亿的岳父,他没有必要说谎。

人之将死是复杂的生理状态,有的恐惧、有的坦然、有的执念。中外贤达,古今俊杰,不管此人生前如何伟大、如何神奇,有一点亘古不变——人在死亡时会褪下神的光环,回归人的本性。所以,有诸多伟人留下了莫名其妙的遗言,这方是真正的历史。

按照黄绾《王阳明先生形状》的记载可见,王阳明的遗言中流露出了与门人共倡圣学的强烈愿望,让他说出这句话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他的两位高足王龙溪与钱德洪的理解不同,心学史上称之为“天泉证道”。王阳明看到了学生对心学领悟的不同,看到了分歧,也看到了心学的分裂,但他已无能为力。

纵观王阳明的一生,他做到了先知觉后知,启迪众生,匡扶圣学,他的历史任务结束了,阳明心学的接力棒将交给弟子们和万千百世的来者。二、死亡

死亡,就是生命终止,就是无法存在,就是生物学与哲学的双重概念。

自古艰难唯一死,哲学中最严肃的问题。“不知生,焉知死”,孔子也曾回避了它。

佛家没有回避,“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果轮回说很好地诠释了死亡。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前世、今世、来世,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死亡巧妙地消解了,似乎是跳出了生死之念。然而,王阳明认为佛家倡导虚无,不过是脱离现实之苦海,求得精神之寄托,并没有真正地跳出生死之念。

道家的修仙也讲虚无,自然也是如此了。

当一个人真正去思考死亡时,生命才会变得有意义。

死亡通常是未知的,因而有恐惧有回避,有得过且过,有虚度光阴……如果你知道哪天死亡,必然会对生命肃然起敬,会对生死有全新的认识。

人性如此,凡是知道了结果,必然认真对待。

因未知,所以侥幸。

因无知,所以无惧。

现实中,一个人油尽灯枯之际,常自感叹,常自悔恨。

中国人之中有不少人之所以常常懊悔,悔了也不改,乃至不思进取、靡然颓废,归根结底是没有正视死亡。《孟子·尽心上》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人生世间,唯死生为重,曰�寿。

�,短命。

寿,长寿。

夭寿不贰,就是一。

短命与长寿是人的分别与执念造成的,当没有了这种分别与执念,则�寿在儒家看来是一回事儿,短命与长寿毫无区别。尽心知性,是尽心方知自己的本性,修身养性所以事天,明悟了生死,知道了�寿不贰,而后才能“立命”。

所谓“立命”,是如何有意义有价值地走完人“生”的过程,是积极地对待天命,而非消极地应付宿命。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尽心知性”?

王阳明的答案是:“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之学。”

良知,能去生死之念,正视死亡。

一次。

学生萧惠问死生之道。

王阳明答曰:“知昼夜,即知死生。”

萧惠又问,啥是昼夜之道?“知昼,则知夜。”

知道白天就知道黑夜,萧惠讶然。

这一回答似乎没什么高明之处,难道还有人不知道白天的?

王阳明说:“你能知道白天?懵懵而兴,蠢蠢而食,行不自觉,习不清醒,终日昏昏,这只是梦中的白天。唯有‘息有养,瞬有存’,此心清亮,天理无一息间断,才是能知昼,这便是天德,这就是明白了昼夜之道。知晓了白昼之道,还有什么生死问题?”

所以,在心学的世界观里没有死亡。

生是死之始,死是生之成。

前一句,好理解,一个人从降生以来,便一步一步走向死亡,是就生理状态而言。

后一句,一个人的死亡也就变成了“生”,是就精神状态而言。

按质量守恒定律,人死之后从无出来到无出去,由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留下的只有形而上的意识经验。

中国人大多是“现世哲学”主义,强调这一辈子的事儿,至于我从哪里来,死后要去哪里,对大多国人来说虚无缥缈缺乏吸引力。道家的“羽化登仙”只存在传说之中,登不了仙的,唯剩一�黄土。所以,当中国人思考死亡,通常是思考死亡的价值和意义。在“现世哲学”的影响下,能够成全精神永生的,唯有“不朽”,即考虑如何给后世留下“不朽”之事。也就是《左传》说的“立德、立言、立功”。

这些看似荒诞无用,对个体也毫无意义的“死亡论”,却是一个民族哲学的根本所在。

我们因对“死亡”缺乏严肃的思考,致使“现世哲学”价值观大行其道,失去了哲学道德约束力,文化发展必然走向畸形。也就是快餐文化的风行,好比是汉堡、方便面,好吃但无营养。长此下去,必然导致一个民族后继无力。在此基础上带来的拜金主义猖獗、社会矛盾尖锐等群体无意识发展事件层出不穷也便可以理解了。普世价值观的改变,重新塑造了社会秩序,带来的严重后果是文化的坍塌,如同在中华民族咽喉上狠狠割了一刀。文化上的伤口需要漫长的时间去弥合,几十年,甚至几百年。

这一切,归根结底是没有严肃认真地去思考死亡引发的蝴蝶效应。三、从祀

一个民族要多一些仰望天空的人才会有希望。只关注脚下,就没有未来。

王阳明是仰望星空的人。

嘉靖八年(1529年)二月庚午,发丧至越,每日门人来吊者百余人,还有更多的人陆陆续续赶来吊念。能为国家经非常之变,立下非常之功,勒之鼎彝,著之竹帛,勋业气节,皆居至伟,所以他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但在当时明朝人看来,却不是的。

消息传到京城,朱厚�勃然大怒。

一个人的震怒,一家人的灾难。

朱厚�,年号嘉靖,明代第十一位皇帝,以刻薄寡恩、喜怒无常、耽于道术、乾纲独揽著称,也英明、也变态、也伟大、也差劲,总之是一个神奇的复合体。

内阁首辅杨一清、武英殿大学士桂萼上疏,参奏王阳明擅离职守,藐视君上。

推荐王阳明去平思、田之乱,乃是张璁、桂萼的意见。桂萼为人好大喜功,要王阳明出兵安南被拒,这就结下了梁子。此前,詹事锦衣佥事、南京礼部右侍郎黄绾上疏建议嘉靖要恩师来北京入阁。以王阳明的文治武功,一旦来京城,必然是内阁首辅,那么杨一清就会位置不稳。

两人一拍即合,阴了王阳明一次。

嘉靖下诏廷议。

嘉靖的愤怒源自他的自信,方从“大礼议”事件中得胜,逼勒四朝元老杨廷和致仕、谪戍明代三才子之首的杨慎于云南永昌卫。弱冠之年,超绝智慧,从老臣手里抢班夺权,他当然自信爆棚,这一年他只有二十二岁。在他的眼里,王阳明与杨廷和等正德朝老臣别无二致,无非是倚老卖老、以功相挟,以资历胁迫君上。看来,正德老臣还有死灰复燃之态,就拿王阳明再次开刀!

黄绾上疏抗辩:“今萼毁师,臣不敢阿友以背师。”

黄绾总结了王阳明四大功绩:平定赣南匪患、宸濠之乱、思田之乱、八寨乱贼。为国除患,孤忠耿耿,这是不可以随意抹杀颠倒的。又总结了王阳明的三大学问:“致良知”“亲民说”“知行合一”。此为孔门正统,不可须臾废离。

疏入,不报,没信儿了。

但就王阳明擅离职守一事,结果却很快出来了。

嘉靖下诏,停新建伯爵位世袭(王阳明因军功被封为“新建伯”,其后代世袭),禁其学术传播。

对王家来说,这无异于雪上加霜。

这年的十一月,王阳明葬于洪溪。

当日,门人会葬者千余人,麻衣蓑屦,扶柩而哭,四方来观者莫不交涕。

洪溪去越城三十里,入兰亭五里,是王阳明生前亲择之地,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兰亭镇以南二里许的仙暇山庄。这个地方过于隐蔽,行路艰难,不太好找。

王阳明虽然被追随者们盛大地埋葬了,但是他的爵位被剥夺,人心便撕开伪善的华丽露出了丑恶的狰狞——地方官吏与之划清界限,周遭地痞无赖欺凌王家。王阳明一辈子提倡良知学,存天理,去私欲,谆谆教谕人一心向善,可尸骨未寒,家乡父老竟然如此落井下石,多么大的讽刺。

这引发了黄弘纲、王龙溪等弟子的担忧。在王龙溪、钱德洪的撮合下,黄绾赡养了王阳明遗孀张氏及子正亿,并让女儿与正亿定了娃娃亲,以资保护。

王正亿及长,嘉靖的怨气也消解了,同意王正亿荫袭了父亲平定宸濠之乱后的功绩,即锦衣卫副千户,从五品。锦衣卫是皇帝亲军二十六卫之一,掌管刑狱,行巡察缉捕之权。锦衣卫是特务机关,但不是被后世渲染出来的职业杀手,它是皇帝笼络功臣元勋的一种手段。

但是,朝廷明确下诏禁王阳明学术传播,这就带来了比生身性命更重要的讨论——名节。

王阳明是不是“圣贤”,该不该传播心学?

此为当时明代理学界的焦点,为此争论了长达五十五年。

朝廷的诏书是冰冷的,百官的行动是热情的。

热情,是心有余热和崇拜之情的结合。

挽联、祭文如云。

薛侃、王龙溪、钱德洪、欧阳德、方献夫、谢迁、湛若水、邹守益、罗钦顺等,我们能想到的那个时代的名士纷纷写下祭文,好像不写王阳明祭文都不好意思在士林厮混。

嘉靖九年(1530年)五月,门人薛侃在杭州府建立天真精舍,祭祀王阳明。

嘉靖十三年(1534年)正月,门人邹守益在江西吉安府建立复古书院,祭祀王阳明。

三月,浙江士人王玑邀请王龙溪、钱德洪讲学,学习王阳明遗训。

五月,贵州巡按御史王杏在贵阳府建立王阳明祠,祭祀王阳明。

嘉靖十四年(1535年),南直隶巡按御史曹煜在九华山建立仰止祠,祭祀王阳明。

嘉靖十五年(1536年),浙江提学佥事徐阶,重修天真精舍,祭祀王阳明。

嘉靖十六年(1537年),浙江巡按御史周汝员、绍兴知府汤绍恩建立新建伯祠,祭祀王阳明。

嘉靖十七年(1538年),浙江巡按御史傅凤翔在余姚建立王阳明祠,祭祀王阳明。

嘉靖十八年(1539年),江西提学副使徐阶,建立仰止祠,祭祀王阳明。

……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朱厚�驾崩,庙号世宗。

太子朱载�即位,年号隆庆,庙号穆宗。

内阁首辅徐阶上《辩明功罚疏》、浙江提学徐渭上《为复请新建伯封爵疏》、薛侃上《请恤典赠谥疏》……

隆庆为收天下士人之心,对于病故大臣应得抚恤赠谥未能履行的,准许部院科道官议奏定夺。隆庆对王阳明的不幸遭遇,一生的坎坷,不禁感叹唏嘘地说:“两肩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赏,朕甚悯焉!因念勋贤,重申盟誓。”

隆庆元年(1567年)五月,争论终于有了结果。

诰命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竭忠尽瘁,固人臣职分之常;崇德报功,实国家激劝之典。矧通侯班爵,崇亚上公,而节惠易名,荣逾华衮。事必待乎论定,恩岂容以久虚!尔故原任新建伯、南京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守仁,维岳降灵,自天佑命……兹特赠为“新建侯”,谥“文成”,锡之诰命。于戏!钟鼎勒铭,嗣美东征之烈;券纶昭锡,世登南国之功。永为一代之宗臣,实耀千年之史册。冥灵不昧,宠命其承!

隆庆二年十月十七日

王阳明被追封新建侯,有了谥号,便是得到了官方的认可。

王正亿承袭爵位,是为新建伯,当时他已经四十二岁。

恢复爵位,王阳明正名有望,薛侃上《请从祀疏》,万历十二年(1584年),王阳明与其他三位明代理学家薛�、胡居仁、陈白沙从祀孔庙。

一个人的伟大在于精神的不朽。半个世纪后,经过无数人的前赴后继的努力,阳明心学终于得到了朝廷认可,学界公认,真理从而显扬后世。

王阳明主要弟子及粉丝有:徐爱、冀元亨、王龙溪、钱德洪、黄绾、王艮、刘宗周、聂豹、王栋、朱恕、颜钧、王襞、罗汝芳、何心隐、李贽、焦�、周汝登、贺麟、徐阶、徐渭、海瑞、张居正、徐光启、汤显祖、黄宗羲、曾国藩、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孙中山、宋教仁、陶行知、蒋中正、中江藤树、佐久间象山、西乡隆盛、吉田松阴、高杉晋作、河井继之助、东乡平八郎、岩崎弥太郎、涩泽荣一、渡��策、三岛由纪夫……《明史》赞曰:

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当危疑之际,神明愈定,智虑无遗,虽由天资高,其亦有得于中者欤。矜其创获,标异儒先,卒为学者讥。守仁尝谓胡世宁少讲学,世宁曰:“某恨公多讲学耳。”桂萼之议虽出于�忌之私,抑流弊实然,固不能以功多为讳矣。第二章圣人者,生知安行

人的才有高低之分,但人的心没有轻重之别。

王阳明说:“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故曰‘人皆可以为尧舜’。”一、阳明

余姚,古为越州,明属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绍兴府,今属宁波市,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1°09′、北纬30°30′,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南有四明山、天台山,西南有会稽山、姚江贯穿而过,故而阳明学派,又称姚江学派。此地历史悠久,名人辈出,严子陵、虞世南、谢迁、朱舜水、钱德洪、黄宗羲、叶宪祖等,当然,最负盛名的是王阳明。

王阳明,名守仁,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尊称王阳明。

王阳明的出生伴随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母亲郑氏怀胎十四个月,不见临产迹象。

祖母岑氏万分焦急,一天夜里梦到众仙家鼓乐吹箫,一名绯衣神仙脚踏祥云而来,将怀中男婴送与岑氏。

岑氏说:“我已有子,儿媳终日孝敬公婆,请将此子送伊。”

神仙说:“可矣。”

话音方落,岑氏忽闻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之声,王阳明就这样神奇地诞生了。时间为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公历纪年1472年10月31日,属龙。

岑氏将这个浪漫的梦告知王阳明的祖父竹轩翁王伦,王伦觉得妙不可言,孩子既是从云中来,遂取名为王云。故事迅速传遍乡里,乡亲们尤感神奇。而王云出生的那座房子被称之为“瑞云楼”,成就了“瑞云送子”的美丽传说。瑞云楼今在余姚市,原址焚毁于清乾隆年间,现为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十四年后,王阳明的重要弟子钱德洪亦出生于此。

不过,出生得神奇归神奇,但是,一直到五岁,王阳明还不会说话。

虽然民间有“贵人语迟”的说法,来自“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的延伸。但对于大人们来说,这终究是对孩子说话晚这一问题的蕴藉之说——五岁的王阳明尚不能开口说话,渐渐地成了一家人的心病。

竹轩翁整日坐愁城,愁眉不展。

某次,王云与一群小伙伴们嬉戏,有个和尚路过,后经过证实那是一名得道高僧,机锋不可触。

和尚仔细端详王云,叹息道:“好个孩儿,可惜道破。”

此话恰好被竹轩翁听见,不由得心中一惊,灵光一现:云者,说也!给孙子取的名字道破了天机,泄露了他的生辰秘密,他还如何说话?

于是,竹轩翁给王云改名为“守仁”。“守仁”一名,语出《论语·卫灵公三十三》:“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大概意思是说,利用聪明才智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倘若不想方设法去维护巩固既得之物,即便得到,早晚也会失去,这与治理百姓的道理大致相同。

接下来的剧情想必大家都已经猜到了,王阳明神奇地说话了。

关于王阳明的“神奇出生”与“开口说话”,按照我国古代史官的记载习惯,很明显是“天生异象”。

在中国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史上,似乎但凡名人出生皆有各种神迹,无论是哪国,当然,中国尤甚。帝王将相等各种牛人的出生往往伴随着各种异象,以此说明此人与众不同,必能成盖世之功,必能留千古之名,好像出生不伴随异象都不好意思留名青史,王阳明也未能免俗。

当然,说“天生异象”是无知愚昧也不尽然,公认的东西不是迷信,而是民俗,民俗是文化。从这一层面可见,“天生异象”是传统民俗文化的产物,只不过问题在于,它一旦混杂在官方史料中就显得不伦不类了。《尚书》《史记》等历史文献中均有此种记载,之后世代相袭,陈陈相因,逐渐形成了传统历史的记叙习惯,在当时的中国,几乎所有人对此都深信不疑。那些多多少少确实有些匪夷所思的经历的记载,难免让人认同“天生异象”的正确性。

当然,后世不少人认为这种历史记叙笔法是中国文化的糟粕所在,是历史记叙手法中的一大败笔,证明历史记叙并未做到客观翔实,是历史记叙不健全的体现。

而探究“天生异象”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哲学分离得不彻底。

商人尚鬼,周人尚文,龟甲卜筮,流传至今,说破了天,哲学是从信奉鬼神向唯物客观方向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此阶段必然会有这样的产物。自古哲学是从巫术中脱离出来的,经过几千年漫长的发展有了神学与哲学之分,今日唯物客观逐渐占据主流意识,但在民间分野中仍可见巫术与哲学并未完全分离,若不然为什么会有“南方善蛊术、北方跳大神”的说法?“天生异象”沿袭了信史时代的神话信息,又处在巫术与哲学混为一体的时代中,这就造就了这种奇特的记载。

所以,“天生异象”的记载,不必深究,只是对圣人来到世间的一种尊敬。二、生知

王阳明开口说话了,王家上下终于从心病中解脱出来,生活开始走向正轨。

有一天,百无聊赖的小小的王阳明口诵诗书。

对此,一家人大为惊诧。

竹轩翁问道,何以能诵?

王阳明答道,听祖父读书的时候已经默默记下啦。

这段记载是真实的。

王阳明的聪明才智已超过了同龄人,另一故事可兹证明。

王阳明母夫人郑氏卒,父亲宠爱的小夫人待他无礼。

此为前提。

一日,小夫人午休,铺床时忽然从被子中飞出几只猫头鹰,口作怪声,绕屋而飞。常言道“猫头鹰进宅无事不来”,吓得小夫人大惊失色,开窗逐之,良久方去。

王阳明听到呼声,连忙跑来问安。

小夫人惊魂未定。王阳明建议:“何不召巫者询之?”找个跳大神的给破破。

小夫人使人召巫妪。

巫妪入门便言:“家有怪气。”见到小夫人又说,“夫人气色不佳,这是要大难临头了。”

小夫人就说了方才猫头鹰进宅之事,求拯救。

巫妪说:“我请神仙问问是咋回事儿。”

走了一道程序,高潮来了。

巫妪灵魂附体说:“你待我儿无礼。我诉于天庭将取你命。刚才的怪鸟即我所化也。”

小夫人这才明白,原来是死去的郑氏前来索命。

小夫人跪拜无数,连忙说:“此后再不敢了。”

打这以后,小夫人待王阳明加意有礼。

大家肯定猜到了,猫头鹰是王阳明放在被子里的,巫妪的表演也是王阳明安排好的。

王阳明知道是假的,但小夫人却以为是真的。

当时王阳明只有十二岁,就已经懂得了利用巫术伎俩达到自己的目的。一来说明当时人对巫术深信不疑,二来说明王阳明缜密的心思。

以上两个例子就可以多少看出来,王阳明小小年纪已经是个“非一般人”。

孔子将人分为四等,无论古今中外皆逃不出四等人才分野,这是儒家思想的精髓部分。

第一等人才是“生而知之者”。不用学习就懂得道理,这类人具备圣人资质,是绝对的天才,他们的行为方式为“生知安行”,能够从容不迫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经过努力实现人生目标。

其次是“学而知之者”。天才毕竟是万中无一的,多数人还是得通过后天的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最终悟出有利于自己的行为方式,也便是“学知利行”,从而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按照“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的中国人做人标准,可见“学而知之者”通常是贤士。

第三种人属于“困而学之者”。吃一堑长一智,在困难中不断总结提高自己,这类人想要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不断砥砺自己,所以叫“困知勉行”。

最差的是“困而不学者”。原本资质就欠佳,又不愿意去学习,吃亏不改下次吃更大的亏,这种人只能沦为“民斯为下矣”。

儒家人才分等表

儒家划分 方式 行事 人才界定 成就目标

生而知之者 生知安行 尽心知性知天 天才 圣人

学而知之者 学知利行 存心养性事天 地才 贤士

困而学之者 困知勉行 �寿不贰,修身以俟 人才 君子

困而不学者 —— —— 蠢材 常人

后来王阳明的成就表明,他毫无疑问属于第一等人才。

竹轩翁见孙子如此聪慧,高兴极了,不让小孙子流于压力,而是让他率性而为。

从此,竹轩翁最大的爱好就是抱着孙子读书,有时候自娱自乐,有时候也给准备科考的王华(王阳明的父亲)等人传道解惑。

王阳明当真从小就聪明绝顶。

除了上述事例,再举一个例子。

就在别的小朋友淘气得不亦乐乎的时候,王阳明忽然迷上了象棋。起初,他是安安静静地看着别人对弈,学会之后便开始与别人对弈,有时候竟可达三天三夜不吃不喝的程度,如此执迷令人心惊胆战。父亲王华见王阳明玩象棋,极为震怒,把象棋扔进了池塘。

王阳明当即赋诗一首:

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

车行千里随波去,象入三川逐浪游。

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

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才华,令人惊叹之余,也不由让人联想到,王阳明的家庭环境本身,对天资本就高的他来说,是极有帮助的。

那么,王家,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家庭呢?三、琅琊“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的《乌衣巷》赞叹的便是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两大文化家族。

王阳明出生于文化世家,家族是有着“中华第一望族”之称的琅琊王氏,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姬晋天性聪颖,直言不讳,因直谏被贬为庶人,三年后去世。姬晋之子宗敬后来官至司徒,看到周室衰微,天下大乱,便辞官致仕了,时人称呼他为王家,于是以王为姓,为琅琊王氏、太原王氏的祖先。九世孙王翦,以及子王贲、孙王离俱为秦国名将。尤其王翦,战国四大名家之一,为秦兼并六国一统天下立下了盖世功勋。到了秦末,王离长子王元为避战祸,迁徙到琅琊郡(今山东省胶南市境),是为琅琊王氏开基之祖。

魏晋南北朝时期,琅琊王氏达到了顶峰。曹魏时,王祥(官至太尉)、王览进入帝国政治中心,家族也兴盛起来。再经过东晋的实际建立者王导(王览之孙)等子孙的努力,王氏家族一跃成为东晋的主要政治力量,时有“王与(司)马共天下”之说。门阀士族,辉煌至极,文臣武将,名人辈出。如孝子王祥,《二十四孝图》第十八篇“卧冰求鲤”讲的就是他的故事,这个民间故事最早见于《搜神记》;名士王戎,竹林七贤之一,其故事载于《世说新语》;书圣王羲之(王览一脉)最能代表琅琊王氏的家族文化,族人其他书法家有王导、王献之、王�、智永和尚(本名王法极,王羲之七世孙)。

家族,也就是宗族。

父之党为宗族,母之党为外戚。

所以,宗族是以父系亲属集团为核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按照长幼人伦秩序排列,主线与旁支相互维统,所构成的庞大的人类居住群落。通常表现为一个姓氏,或多个家族构成一宗。一个宗族所包含的人口往往可达几千人,个别豪门大姓可达上万人。

北宋理学之中的关学创始人张载,在宋神宗熙宁变法时提出了改造社会的方案:“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根究中国的社会组成进行改造,以家族为单位,让人归根结底回归到宗族人伦的范围内。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曾多次遭到异族入侵,却一直没有断绝香火,很大程度上在于宗族观念。它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文化延续不可缺少的人文基础,往小了说叫家谱,往大了说叫民族。所以,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实际上是由若干血缘系统组成的大家谱。

王阳明是晋光禄大夫王览的后裔,王羲之族裔。正所谓盛极而衰,到王阳明出生的时候,王家当年“王与马共天下”的时代早已经结束了,家族的辉煌唯剩憧憬敬仰。在历史的长河中,琅琊王氏从帝国中心逐渐走向了平民阶层,从世家沦为百姓。不过,百姓有百姓的好,至少生活更加简单一些。

王阳明家的家谱

元末明初,刘伯温打破了王家平静的生活。

王阳明的六世祖王纲对易学研究甚深,名望甚隆。刘伯温造访王纲,见其生得风神俊美,谈吐儒雅不俗,当即与之结交,并提议天下大乱,男儿志在四方,吾辈当闯荡江湖,立不朽之宏业。

王纲答道:“真王佐才,然貌微不称其心,宜厚施而薄受之。老夫性在丘壑,异时得志,幸勿以后世见累,则善矣。”

王纲意思说刘伯温乃“王佐之才”,以后定能发达,但是我王某人志在山水之间也,名利于我如浮云,你发达时最好别来烦我。

王纲说得还真对,果不其然,多年后刘伯温发迹了,但到这个时候,就由不得王纲了。

刘伯温向明太祖朱元璋举荐了他。

其时,王纲已年逾古稀。

朱元璋见到王纲时大为惊诧,七十多岁的人,竟似驻颜有术,给人一种仙风道骨之感。遂让王纲担任兵部郎中,官阶正五品。

时逢广东民变,王纲负责平叛部队的后勤补给。

王纲与儿子王彦达同上前线,在运粮的路上王纲被海盗杀害了。海盗还威胁王彦达,要求他入伙。

王彦达正气凛然,请求速死。

海盗头目说:“忠子孝,杀之不祥。”便将王彦达放了。

十六岁的王彦达用羊皮裹着父亲尸体回到老家安葬。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御史郭纯向朝廷汇报此事,朝廷决定起复王彦达。哀莫大于心死,王彦达委婉地拒绝了,耕田养母,终身不仕。

王彦达默然一生,死前对儿子王与准说:“但毋废先业而已,不以仕途进望尔也。”意思说只要你不废了家里的传统,至于考不考功名无所谓。

这一时期,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践祚登基,一手炮制方孝孺案,天下读书人的种子绝矣。之后为了补充国家行政力量,朝廷在全国范围内搜索饱学之士。

王与准天性聪敏,治业有术,名震绍兴府,正是朝廷网罗的对象。原本很好的一件事,但因王与准与知县有过节,知县从中作梗,府署直接抓人。王与准逃亡过程中,腿部受伤,被有司使者逮个正着。最后,有司使者弄清楚了事实真相,乃是知县使坏,这反倒符合了王与准的心思。

有司使者对他说:“足下不仕,终恐及罪,宁能以子代后乎?”

王与准只好让儿子王杰补了生员。

王杰为人洒脱不羁,一年科举考试,他见考生形容枯槁,累得不成人形,不由得感叹道:“吾宁曳履衡门矣。”

王杰宁愿终生在家趿拉鞋,也不再参加科举考试。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生活穷困潦倒。

母亲临终前说,“我死,尔必仕”。

这时,恰好地方举荐王杰去南京国子监,可惜未到任上他就去世了。

王杰之子王伦,字天叙,号竹轩翁,也就是王阳明的祖父。

王伦是饱学鸿儒,是绍兴府有名的教育家。经过他调教的学子,不少金蟾折桂,荣登甲科,而成化十七年(1481年)的辛丑科状元,便是他的儿子王华。

或许,王氏家族的荣耀,即将要在王华、王阳明父子这里绽放光彩。

王阳明的父亲王华,字德辉,好实庵,晚年号海日翁,曾于龙泉山读书,后世尊称为龙山先生。

王华六岁的时候,与小伙伴们在池塘嬉戏,一醉汉在河边洗脚,而后扬长而去。王华发现醉汉落了钱袋,里面有许多金银,机智的他将钱袋扔到了水里。

小伙伴们问:“汝投水是何物?”

王华答,石块耳。

玩毕,一并回家,王华诈称肚子疼,在河边坐等失主。

不久,醉汉回来找钱,号啕大哭,后悔不迭。

王华问他:“你是在找钱袋吗?”

醉汉说:“是,你曾见之否?”“我恐为他人所取,为你藏在了水里,你可自取。”

醉汉果然找到了钱袋,为感谢王华,拿出一锭金子以示酬谢。

王华正色说:“不取你数十金,乃取你一金乎?”意思说我若是要金子,还会还给你吗?

醉汉惭愧难当,向王华家里表示感谢。

从此,王华名声大噪。而此时,王家的经济情况逐渐好转,不再像王世杰时穷困潦倒。

此前,王家由于长期穷困潦倒,孩子的取名便能从中窥探一二,王华还有个堂哥,名曰王荣,这一代人是以“荣华富贵”序齿的,可见王家的妇女对荣华富贵一直充满着渴望。

天顺六年(1462年),余姚县学选拔举子参加浙江省乡试。王华一蹴而就,知县以为王华是宿构了,定是押题了。于是知县重新出题,结果三次出题,王华全部对答如流。

知县感叹道:“此子他日必大魁天下。”

之后,松江提学张时敏测试余姚举子,王华和谢迁共登榜首。

张时敏赞道:“二子皆当状元及第。”

果不其然,谢迁为成化十一年(1475年)乙未科状元,而王华经过数次落第,最终不负众望,于成化十七年(1481年)辛丑科殿试,举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一人。第三章持志如心痛

持志如心痛。

王阳明对立志有一个经典比喻,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不能像死猪肉一样,不知痛痒。一、蔽月

王华考中状元,余姚县上下皆大欢喜。竹轩翁最高兴了,状元的头衔是他多年教育生涯的最佳例子。后来,王华接父亲和儿子去京城生活,竹轩翁带着小孙子,欣然前往。

这一年,王阳明十二岁。

在去京城的路上,竹轩翁路经金山寺,便带着孙子夜宿于此。

关于金山寺传说众多,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的桥段“水漫金山”,让金山寺闻名遐迩。此外,相传金山妙高峰上的妙高台,是宋朝金山寺高僧佛印建造的,离地约有三十米,上面有阁。苏东坡与佛印、宝觉、圆通等法师友甚,经常来此游玩。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的中秋,苏东坡与友人重游金山,月色寂寂,江风猎猎,面对此情此景苏东坡挥毫泼墨,写下了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实际上是苏东坡在密州时所作,但这不能影响金山在文人墨客心中的形象。另,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金兀术率十万金兵南下朝镇江杀来。浙西制置使韩世忠,驻防镇江。韩世忠与夫人梁红玉率领八千水师,奋死抵抗,利用有利地形,将敌人引入黄天荡,进行围歼。双方交战时,梁红玉在金山寺制高点妙高台上为将士们击鼓助威。韩世忠率部破敌,金兀术损失惨重,折戟沉沙。于是“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的故事,流芳千古。

听闻竹轩翁王伦王天叙来此,当地的一些朋友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觥筹交错,不亦乐乎。众人都想见识一下调教出状元的竹轩翁的才华,那么吟诗作对之类,自然而然少不了。

结果竹轩翁吭哧了半天,脸憋得通红,却才思溃断,没有诗作。正在尴尬之际,立在旁边的王阳明开口说:“我有了。”

竹轩翁忙命他吟来。

王阳明吟咏道: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此诗一出,震撼全场。

明时金山寺在长江中心,与今日金山寺的地理位置不一样。是以王阳明这首诗是说相对于浩瀚的长江而言,金山寺像拳头那么大个。金山明朝时属扬州府,虽独立于江心之中,长江中的一点,地理位置却十分重要。而后两句是说,吃醉了的我倚着妙高台上的一轮弯月吹起玉箫,声音婉转,余音绕梁,就连洞里的龙听了都沉沉睡去。

此诗浪漫夸张,暗合典故,词句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动静结合,意态潇洒。

所有人汗颜不如,但是震惊之余,他们不相信一个孩子竟能作出如此有水平的诗来。定然是竹轩翁早已作好,而他故意在众人面前作不上来,让孙子以此诗出来圆场,间接显示小孙子诗才八斗。于是众人决定现场出题考考王阳明。

今晚夜色撩人,请以此作诗。

王阳明想了想,随口吟诵《蔽月山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诗句很简单,也容易理解。

当山挡在我和月亮之间时,眼睛看到月亮很小,由此得出结论“此山大于月”。当我们有更广阔的视野,容得下天下时,被常识蒙蔽的眼睛将会得出“山小月更阔”的真相,即客观性,月亮的体积大于山。

这首诗,言简意赅,容易理解,可贵的是诗里面存在着辩证思维,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出自于一个十二岁的孩子。

少年王阳明的思维与众不同,通过一首《蔽月山房》拷问宇宙,求索真理,仿佛孩子瞪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世界。

宇宙是什么?

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

王阳明一旦振翅高冲,也许只有苍天才能挡住他的飞翔。

众人赞道:“令孙声口,俱不落凡。想他日定当以文章名天下。”

王阳明笑道:“文章小事,何足成名?”

此言一出,更是令在场众人刮目相看,暗挑拇指。二、第一

王阳明到了北京,开始接受系统的教育。

在私塾里,王明阳表现乖巧,一旦放学立刻显出原形,与外面的小伙伴们玩“军事游戏”,他是大将军,指挥一众“士卒”,与其他小伙伴们“火拼”。

王华知道后,怒斥道:“吾家以读书显,你搞这些旁门左道,以后如何是好?”

王阳明反问道:“读书有何用处?”“读书能做大官,像你爹我一样中状元。”

王阳明想了想,又问:“父中状元,子孙世代就都是状元吗?”“止我一世。你若做状元,还得去读书。”

王阳明说:“看来状元只有一代,不能世袭。也不过如此,我不稀罕。”

诚然如王阳明的见解,古今上下,状元无数个,真正成大事彪炳史册的寥寥数人而已:

郭子仪(中兴名将,唐玄宗开元年间武状元)

柳公权(著名书法家,唐宪宗元和三年状元)

吕蒙正(宰相,北宋太宗丁丑科状元)

文天祥(民族英雄,南宋理宗宝�四年状元)

谢迁(明代重臣,明成化十一年状元)

李春芳(内阁首辅,明嘉靖二十六年状元)

焦�(著名思想家,明万历十七年状元)

翁同�(光绪帝师,军机大臣,清咸丰六年状元)

但父子对话永远不会是那么简单。王阳明即便说得再正确,只要父亲不理解,那一切都是白搭。果然,王阳明此言一出,气得王华痛打儿子一顿,父子之间在思想上出现了隔阂。

中国的父子最有意思了,总结为“父亲像儿子,儿子像父亲”。

父亲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教育儿子,希望儿子以后成为他意愿中的形象,所以不遗余力地管教儿子。儿子有了思想之后,不希望成为父亲意愿中的样子,又不遗余力地反抗父亲。当儿子长大成人,父亲理解了当时他为什么反对自己,也就释然了。儿子有了儿子之后,有一日忽然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越来越像当初的父亲,就将父辈的思想加在了他的儿子身上,这就陷入了“父亲越来越像儿子,儿子越来越像父亲”的“中国式父子”怪圈。

父子之间的怪圈,说来说去还是教育问题给闹的,孩子应该如何去教育,如何去培养?百年树人是最棘手的事情。

根据孩子的人生阶段,大致可分为:孩提练身,少年培心,青年持志。

孩提、少年、青年的人生阶段相对应的教育阶段是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阶段,着重培养孩子的身体,把身体练好是首要的,至于其他知识带着学就可以了。中国目前的教育主要是知识积累、信息化扩充而已,只要你想学,有个一两年足够了,学习不等于教育。而孩子自幼若没有一个良好的身体,将是一生的痛苦。

少年阶段也就是到了中学,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所以这一阶段着重培养身心的健康,特别是心理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命运。这是极端重要的,无论学什么知识,前提必须要身心健康,懂得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不能为世俗所累。否则累得要死好不容易考了个好大学,上大学一失恋,想不开自杀了,学那么多知识又有何用?

青年阶段也就是到了高中,着重培养孩子的志向,这一阶段要确定孩子将来要做什么。中国的孩子到了青年阶段还没有梦想的不在少数,这是一个群体的悲哀。绝不能让孩子浑浑噩噩度日,此时孩子该显现的能力显现了,该感兴趣的也有了,所以必须要树立人生目标。

王阳明的懵懂思想在少年时便开始逐渐散发。

有一次,他很严肃地问先生:“人生何谓第一等事?”

先生说:“读书登科,高中状元,显亲扬名如尊公。”

王阳明道:“读书登科时时有,恐怕未必是读书登科。”“那你认为何为人生第一等事?”

王阳明认真地说:“做圣贤!”

王阳明说的话恰好被父亲王华听见了,他鄙视道:“汝欲做圣贤耶?”就你那德行还要做圣贤,你可消停点吧!

懵懂少年王阳明,还不清楚圣贤是什么概念,从父亲揶揄的话里听得出来,圣贤看来没那么容易做。但他觉得没啥了不起,将来长大了,一定朝这个方面努力。有这份心足矣了,很多人从小立志如何如何,说得天花乱坠,冠冕堂皇,但并不朝这个方向努力,结果人生完全不是那个样子。成大事者,通常把志向放在心里,融入血液,成为一体,外界条件一旦成熟,自然会迸发而出。

需要强调的是,自宋代以降,理学皆提倡做学问的目的是成为圣贤,但强调“立志”是做圣贤的必要条件是王阳明首次提出。

持志如心痛。

王阳明曾对立志有一个经典比喻,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不能像死猪肉一样,不知痛痒。

后来王阳明在龙场讲学时,为龙岗书院立下了教条《教条示龙场诸生》,其中第一条便是“立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立下志愿,树定志向,关于立志问题,古往今来,中外贤达,对此说得太多了。但作为校规来说,王阳明还是破天荒头一次。立下什么样的志向,则会有相应的成绩。

诸公在此,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时时刻刻,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方能听吾说话句句得力。若茫茫荡荡度日,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得痛痒,恐终不济事。回家只寻得旧时伎俩而已,岂不惜哉!

学问不得长进,只是未立志。良知上留得些子别念挂带,便非必为圣人之志。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我此论学,是无中生有的工夫,诸公须要信得及,只是立志。学者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但勿助勿忘,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然后根干能大。初学时亦然,故立志贵专一。

王阳明特别强调“立志”,要求“持志如心痛”“立志贵专一”。

基于“知行合一”的实践哲学来看,在立志与学习之间,立志是重要的,志向一旦立下,学习反而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盖因使用的是“知行合一”的力行哲学的思想,自然而然会朝着“立志”的方向努力。学习不过成了实现“立志”愿景的方式或工具。王阳明的“立志说”承载了《尚书》的内容,在治学成圣方面,注重“精”和“一”,也就是《尚书》中讲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三、凭吊

王阳明渐渐长大,他开始学习骑射,研读《六韬》《三略》等兵法。

王阳明曾说:“儒者患不知兵。仲尼有文事,必有武备。区区章句之儒,平时叨窃富贵,以辞章粉饰太平,临事遇变,束手无策,此通儒之所羞也。”

他认为儒生的长处在于泛滥辞章,而最大的弱点是不谙兵法,仅仅以辞章具文粉饰,一旦遇到真正的危险,往往毫无办法,这也是多数读书人的通病。好做座上客,缺少实战的历练。

这一年王阳明只有十四岁,却洞察万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谓一针见血(王阳明长大后创立的心学,就是让儒学从庙堂空谈走向经世致用)。

王阳明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王华也看得出来,此子天资聪颖,思维诡谲,将来不可估量。王华忙里偷闲,带着儿子去了趟居庸关。

居庸关,今北京昌平区境内,距北京市区五十余公里。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卒、民夫徙居于此,取“徙居庸徒”之意,故名居庸关。现存关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为防止北元卷土重来,命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规划建造,拱卫京城安全。居庸关与固关、紫荆关、倒马关并列为明朝京西四大名关,为京畿藩屏,重要的防御屏障。居庸关分为下关、中关、上关,各关相距十五里,出上关北门又十五里即是八达岭。太行余脉,山势险峻,京畿咽喉,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因此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

出居庸关西北四十六公里的地方叫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土木镇),那里是大明的坟墓,太祖洪武大帝造兵以来,帝国荣誉尽丧于此。土木堡之变,为有明以来一次惊天大事变,似乎如今清明节时犹能听到明朝将士的哀鸣。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秋(1449年),蒙古强大的瓦剌部落领袖也先,兵分四路向中原王朝进攻。明英宗朱祁镇听信太监王振的建议,御驾亲征,结果在土木堡两军决战,明军二十余万将士全军覆没,英宗被俘。消息传至京城,朝野震恐,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文等拥立�王朱祁钰即皇帝位,遥尊英宗为太上皇。同年十月,也先部直抵京城。于谦集结京畿兵力与民众一同抗战,最终击溃也先,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土木堡之变、北京保卫战、朱祁镇、于谦……

想到于谦,王阳明会莫名地激动,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不禁让人想起那句“匈奴未灭不言家,犯我强汉,虽远必诛”。

王阳明自此在居庸关进行实地考察,对居庸关的地理位置,详加了解;拜访土著军民,了解少数民族生活习惯;凭吊古战场,思考御边方策,了解实战情景;并寻找帝国英雄抗击异族的历史遗迹。在于谦的祠堂前,王阳明写下了一副挽联,以此告慰先辈英灵。

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

青山埋忠骨,我来何处吊英贤。

多年来同情弱者的大众心理,使得我们一直同情那些失败的英雄,譬如岳飞、文天祥,他们在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气节悲壮,诚然可敬。然而,我们常常忽略那些成功的英雄们。窃以为班超、马援、薛仁贵、于谦、蔡锷等,诸公民族之魂也,更值得我们追捧崇拜。

回来之后,王阳明写了一首诗,名曰《梦中绝句》:

卷甲归来马伏波,早年兵法鬓毛皤。

云埋铜柱雷轰折,六字题文尚不磨。

伏波将军是马援,东汉开国名将,为刘秀统一战争立下了盖世功勋。因功累官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全国统一后,马援已经垂垂老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犹请缨出战,西破羌人,南征交趾(今越南)。

马援常常跟士卒们说:“当兵就不能怕死。即便是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拿马皮裹着尸体回去。”

这便是“马革裹尸还”的典故。

民国陆军上将蔡锷将军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于日本福冈,孙中山先生题写挽联:“平生慷慨班都护(班超);万里间关马伏波(马援)。”将古代两位名将、两位英雄集于一联。

王阳明对军事家的崇拜之情,极度狂热,这种热情渐渐融入了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