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论丛(2019年第2期/总第2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1 01:04:45

点击下载

作者:唐昆雄,欧阳恩良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论丛(2019年第2期/总第2期)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论丛(2019年第2期/总第2期)试读:

编委会

主任:唐昆雄

副主任:欧阳恩良

编委会成员(排名不分先后):

赵家祥 李红岩 程恩富 孙麾 武宝瑞 陈锡喜 王善超 王文军

何云峰 刘曙光 靳辉明 郝立新 张雷声 梅荣政 韩喜平 吴晓明

张异宾 陈金龙 刘同航 鲁品越 何中华 刘怀玉 谭培文 鲁克俭

刘森林 白刚 文丰安 黄旭东 曹泳鑫 仰海峰 冯秀军 唐正东

韩璞庚 韩卉 肖远平 胡大平 唐昆雄 欧阳恩良 汪勇 李红军

张荣军

主编:唐昆雄 欧阳恩良

编辑部主任:张荣军

集刊序列号:PIJ-2019-383

中国集刊网:www.jikan.com.cn

集刊投约稿平台:www.iedol.cn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资本论》的存在论思想及其对唯物主义的四大贡献[2]鲁品越摘要:《资本论》有两条思想主线:由“物质生产劳动”及其创造的“劳动价值”的演化与发展是《资本论》的科学主线,在其背后是深层的价值主线,它是关于人的存在状态和对人的解放的价值追求。这个深层“存在论”主线对唯物主义世界观作出了划时代的伟大贡献:第一,马克思的存在论使唯物主义从信仰主义的直观唯物主义,转变为建立在实践论证基础上的科学的唯物主义。第二,马克思的存在论使唯物主义从认为世界是“事物集合体”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转变为认为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的辩证唯物主义。第三,马克思的存在论使唯物主义从自然领域进入历史领域,从单纯的自然唯物主义生成历史唯物主义。第四,马克思的存在论使主体追求价值实现的过程与客观物质过程获得统一,从而使共产主义成为人类追求美好价值实现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是通过将唯物主义付诸实践而改造世界的唯物主义,而不是通过抽象直观得到的空洞抽象、坐而论道的“理论的唯物主义”。关键词:两种生产 实践的唯物主义 科学的唯物主义 价值与真理的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提出“全部人[3]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资本论》不仅揭示了资本逻辑的历史规律,而且揭示了资本支配下的人类存在状态。正是通过将哲学的聚光灯投入到“人的存在”,马克思开创了哲学的新时代,对唯物主义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历史贡献。只有理解了这些历史性贡献,才能从根本上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谛。一 马克思存在论思想与《资本论》的两大主线

正如孙正聿先生所说,“破解‘存在’的秘密,是一切哲学思想[4]的聚焦点。”这是因为一切哲学都是关于世界存在什么和如何存在的探究,整个哲学史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存在”的理解史,对“存在”的不同解读于是成为各种哲学思想的分水岭。而马克思提出了迄今为止,人类思想史上独一无二的“人的存在”的思想,这种独特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马克思的“存在”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作为社会历史维度中的“存在”。在马克思之前,从古希腊巴门尼德的“存在”、柏拉图的“理念世界”的存在,康德的自在之物,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英国与法国唯物主义的物质存在,直到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都是指本体论和认识论中的“存在”。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全部[5]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的论断,第一次把“存在”范畴引入历史观领域。当然,“人的存在”首先是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上的存在,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它是人类历史中的存在,也就有了价值论的含义。这种包含价值论的作为历史范畴的“存在”概念,是人类学术史上的首创。从此之后,整个西方哲学的重心开始逐渐从传统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领域向人类生活领域转移,从本体论、认识论向价值论转移。19世纪末叔本华、尼采哲学的突起,20世纪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思潮,都是这种转移的表现。

然而马克思之后,上述各类西方哲学流派提出的“存在”,只是从个人主义角度,而不是从社会历史角度理解的“存在”。尼采哲学强调的是个人意志,而作为存在主义前驱的胡塞尔的现象学,认为存在就是个人的意识过程,其本质就是它构造对象的能力。因此“存在”就是用这种能力构造对象的过程:“其一,它可以将散乱的感觉材料综合为统一的对象客体;……第二,我们的意识还会将它自己构造起来的对象设定为是在它自身之外存在着的。……它们一同构成意识的[6]‘意向本质’”。海德格尔则认为“存在是对存在者自身的揭示”,因[7]而比“存在者”更根本。这些哲学的缺点在于没有回答更根本的问题:作为个体存在的“意识”本身及其内容是从何而来的?因此他们的“存在”归根到底,还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最后必然陷入对于“意识”本身来源的神秘主义。对此海德格尔有清晰的认识:“因为马克思在体会到异化的时候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的一度中去了,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的观点比其余的历史学优越。但因为胡塞尔没有,据我看来萨特也没有在存在中认识到历史事物的本质性,所以现象学没有、存在主义也没有达到这样的一度中,在此一度中才有可能有资[8]格和马克思主义交谈。”将“人的存在”放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来理解,是马克思的存在论哲学在人类哲学思想史上的独特性所在。

第二,马克思的“存在”是社会关系中从事现实生产活动的人的存在,是“实践存在”。正因为马克思讲的人的“存在”是个社会历史范畴,因此,个人的存在就不是原子式的个体的存在,而是社会关系中进行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的现实存在,也即“实践存在”。马克思、恩格斯在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9]存在”之后,立刻进而指出这里的“个人”已经不是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传统下的“个人”,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从事实践活动的个人:“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10]动着的。”这就使个人存在概念从具有空想色彩的浪漫主义天国降落到人间的实地来,建立在现实的物质生活的基础上。

因此,马克思的“存在”概念具有非常丰厚的哲学内涵,不仅包括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的本体论、认识论意义上的存在,同时也是社会历史意义上的人的存在、作为创造历史过程的主体的存在,因此人的存在就是人的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过程,同时也是建构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过程。因此这样的存在又具有了作为“人与人的关系”的价值论的意义。这就为价值论与本体论的统一、道德与科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的上述“存在论”思想,具体地体现在他的鸿篇巨制——《资本论》中。《资本论》首先是价值论。因为作为历史观范畴的“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作为人类进行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存在,必然具有鲜明的价值目的:人类是为了自身的生命存在而进行实践活动的,人类的生存权与发展权是最基本的价值。这种价值不是基于某种抽象的永恒真理、永恒法则的所谓“普世价值”,而是人类现实生活的基本价值。由这个价值作为底线和基础,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价值观念:这就是对人类,特别是劳动者的生存状况的深切关切,以人的解放作为其价值观灵魂。马克思由此确立了他毕生的科学研究与科学发现的价值观灵魂:这就是为了实现“人的解放”。《资本论》同时也是科学理论。因为“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不是单纯的意识存在,更不是黑格尔式的抽象的绝对精神的存在,而是自然界长期演化而来的“人的生命的存在”。人要实现自身生命的生存和发展,必然遵循客观物质规律,以物质生活过程为基础,受到自然物质规律的制约。马克思的“存在论”是上述价值论与科学理论的统一体。

正因如此,《资本论》具有两大主线,其一是表层的关于资本逻辑的科学主线,它揭示了资本逻辑的客观规律;另一条是隐蔽于资本逻辑背后的关于人类存在的价值观主线,它揭示了这些规律赖以建立的价值论前提:这就是以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要求为历史的真正目的。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目的。

综观《资本论》,我们发现,在它科学地揭示的资本逻辑的背后,存在着一条深层的价值主线——这就是贯穿于整个《资本论》的对人的存在状况的关切和对人的解放为目的之追求,这是《资本论》的灵魂。这一深层主线首先表现在“劳动价值”的概念中,或者说,“劳动价值”概念是《资本论》的科学分析与其背后的价值关切的交叉点和联系枢纽。劳动之所以能够创造作为人与人的关系的“价值”,就是因为“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最基本的价值。而要实现“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的价值,必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而在社会分工条件下,每个人都为生产出他人的生命的存在而劳动,因而每个人的存在的价值,恰恰表现为通过物质生产劳动,生产出他人需要的产品,由此生产出他人的生命的存在。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正是“劳动价值”——它是人的生命对社会他人生命存在的价值。价值概念由此贯穿在《资本论》中。正是以这种“价值”为主线,马克思深入分析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之后,变成物质化的资本权力反过来支配劳动者,使劳动者只能作为资本增殖工具而存在。《资本论》花费大量篇幅,根据大量的事实与数据,揭示了劳动者的悲惨的生存状况,从生产过程中如何被资本支配和奴役而成为机器的附庸,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如何达于极限,到生活上又如何在资本的压榨下达到贫困的极限。特别是对童工在生产和生活上的悲惨状况的揭示,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血泪控诉。同时,《资本论》还通过对资本逻辑的历史规律的揭示,指出了人类如何从这种资本力量支配下解放出来的路径。这是《资本论》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这是《资本论》的根。

在价值观主线之上,是揭示社会经济形态的客观发展规律的科学主线,也即《资本论》中的资本逻辑主线。作为《资本论》价值论终点的“劳动价值”概念,恰恰成为作为《资本论》科学理论(资本逻辑)的起点,两条主线在此相交纠缠,从而拧为一体。与自然科学的规律不同,历史规律是在人类意志支配与引导下产生的规律。历史乃由人们在自己的价值目的指导下进行的实践活动所创造,而这种价值目的必须通过客观的自然物质过程才能实现,必须遵循客观物质规律。不同的人们具有不同的价值目的,于是形成了不同的人都力图用客观物质规律来实现自己价值目的的活动,由此产生的矛盾构成历史运动。而其中只有那些符合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目的,并且采用了合乎客观物质规律的手段的人,才是历史的胜利者,由此产生了历史的规律。因此,历史规律是以人们的价值目的与客观物质条件二者通过相互作用而实现统一的规律。在《资本论》中,工人为了获得必要的生活资料以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目的而劳动,由此产生工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逻辑;资本家则为实现资本最大化增殖的价值目的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由此产生资本逻辑。两种不同的价值目的都必须通过生产过程来实现。而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占有社会生产的物质条件,因而处于支配地位,这个过程导致资本家的资本逻辑支配工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逻辑,形成了资本逻辑主导社会的状况。但是,从长远的历史观点来看,资本赚钱的目的一旦违背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目的,必然会产生经济危机、生态危机与人的发展危机,导致整个社会生产活动难以运行,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因此,从长远的历史来看,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逻辑将会最终支配资本逻辑,社会主义于是必然将来到人间。

所以,《资本论》中的科学是建立在价值基础上的,是科学与价值的统一。《资本论》既是“道德主义”著作,又是“科学主义”著作,而这里的“道德主义”是符合客观规律的道德主义,可以称为“辩证的道德主义”;这里的“科学主义”是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的价值目的服务的,可以称为“辩证的科学主义”;《资本论》正是二者的辩证统一。二 《资本论》的存在论根底:人的生存状态与人的解放的理论《资本论》的上述两条主线中,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切和对人的解放的追求的“存在论”主线,是深层主线,是全部理论的根基。而另一条科学主线,是由这种作为价值论的“存在论”主线,在客观物质条件的约束下发生出来的“枝干”。所以我们必须深入了解《资本论》的这条主线。

这条“存在论”主线,同时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线。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正是始于“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们的社会存在的状况的关切。马克思任《莱茵报》编辑时期关于“林木盗窃案”的讨论,恩格斯在《乌培河谷来信》(1839年)和《英国工人阶级生活状况》(1845年)中所表现的对工人阶级生存状况的同情,乃是他们创立唯物史观的最初出发点。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再次重申唯物史观的这一逻辑起点:“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11]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这里的“吃、喝、住、穿”就是人自身生命的生产,它是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

而人的存在,不是抽象的存在,不是纯意识的存在,而是在现实活动中的存在,这就是实践中的存在,也即现实的生产活动中的存在。《资本论》分析了两种生产——人自身的生产(也即人的物质生活),以及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上述“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的价值立场,具体体现在《资本论》两种生产的科学分析中。1.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揭示与关切

以当时大量的社会现实资料为基础,以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价值目的为旨归,对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和生产状况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这是马克思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强烈的人文关切,是《资本论》的价值观灵魂最牵动人心的篇章。

第一,对资本支配下的“人的生命的生产”状况的揭示与关切。人的生命的存在与其他存在不同,它是人类生命自身的生产过程:每个人都通过消费生活资料生产自己的生命,并通过繁殖生产下一代的生命,由此“人的存在”首先是生产生命自身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以“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作为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确立了以“人自身的生命的生产”作为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价值立场,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以人的生命的存在为本。

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是对西方启蒙思潮提出的“人本主义”思潮的批判与发展。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人本主义,但其实质内容是将个人意志自由和私有财产权理解为人的存在之本。这就使人本主义走向歧途:个人意志为本的人本主义走向极端,产生了尼采、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哲学;而以私有财产权为本的人本主义,则产生了形形色色的功利主义与基于私人财产的市场自由主义。这两种思潮在实质上都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真谛。正是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真正的“以人为本”:这就是以“人的生命的生产”为本,以最基本的人权——人的生存权与发展权——为本,以人民的生存与发展为中心。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宏大理论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正是基于唯物史观的这一逻辑起点与根本的价值立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起,就以为人民谋幸福谋解放作为其根本宗旨。习近平同志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时的第一次讲话就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12]我们的奋斗目标。”他一再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13]坚持这个根本立场。”

人自身的生命的生产本来就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目的,人的生存权与发展权是最基本的人权。但是在资本力量的支配下,这种目的成为资本增殖的手段。生命的生产沦为生产剩余价值的活机器——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工人通过消费而生存下去,只是再生产出已经耗费的劳动力,消费过程中消耗物质生活资料,其作用完全等同于生产过程中物质机器消耗各种原料与维修材料。因此,在资本支配下,工人生命的生产已经失去其自身价值,而只是为了使资本生产出剩余价值,是资本增殖的工具。

人们结婚生子,进行人口的生产,本来是人类生命得以延续,其本身就是人类的目的,因为生存权与发展权是人类的基本权力。但是在资本支配下,这种人口生产成为资本增殖的工具和手段。其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断补充因生老病死而不断退出市场的劳动力,也即补充能够生产剩余价值的活机器;二是提供资本非均衡扩张所需要的劳动力的“蓄水池”,以满足资本扩张的需要:“随着积累的增进而膨胀起来的并且可以转化为追加资本的大量社会财富,疯狂地涌入那些市场突然扩大的旧生产部门,或涌入那些由旧生产部门的发展而引起需要的新兴生产部门,如铁路等等。在所有这些场合,都必须有大批的人可以突然地被投到决定性的地方去,而又不致影响其他部[14]门的生产规模。这些人就由过剩人口来提供。”第三,人口生产过剩将制造失业人口,来压低劳动者的工资,使资本能够更大程度上占有剩余价值。因此,正是资本增殖的规律决定了人口生产的规律:“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15]特有的人口规律”。总而言之,人口生产已经失去其原来的作为人类目的的价值,而沦为资本增殖的工具。

正是人的生命的生产在资本权力的支配下,处于上述服从资本增殖需要的地位,沦为资本增殖机器与手段的地位,导致工人阶级的“生命的生产过程”,也即其日常生活过程处于十分悲惨而且失去人类尊严的境地。《资本论》通过立足于大量现实资料的科学的理论分析,刻画和记录了当时工人阶级的悲惨的生存状况,体现了马克思以揭露和改变人的生存状况,实现人的解放为其理论主旨。特别是第十三章“机器与大工业”等篇章中用大量的篇幅具体地深入地刻画与记录了在资本力量支配下工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悲惨生存状况。《资本论》中花费巨大的篇幅揭示资本力量支配下的工人阶级的悲惨生活状况:一方面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如何被负载着资本意志的机器所支配,另一方面在物质生活中如何被资本积累所形成的巨大社会力量所压榨,而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这正是《资本论》的深层价值观主线的表现之一。惜字如金的《资本论》在这个方面可以说不惜笔墨。在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中,马克思在用严密的理论论证资本积累必然导致贫困的积累的科学结论以及许许多多事例之后,专门用相当于一个小册子的篇幅(中文版计74页)撰写“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的例证”一节,列举英格兰、爱尔兰工人阶级中各个阶层的悲惨生活状况的大量事实。马克思首先用基于大量统计数据的图表,并且用当时资产阶级官方人士之口说明:“我国社会状况最令人感到忧虑的特点之一就是,国民的消费力在下降,工人阶级的困苦和贫穷在加剧,[16]而与此同时,上层阶级的财富不断积累,资本不断增长。”“在农业工人中,联合王国最富庶的地区英格兰的农业工人营养最差”,远[17]远低于维持生存最起码需要的营养素而患“饥饿病”。“最勤劳的工人阶层的饥饿痛苦和富人建立在资本主义积累基础上的粗野的或高雅的奢侈浪费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当人们认识了经济规律时才能揭露出来。居住状况却不是这样。在这方面,任何一个公正的观察者都能看到,生产资料越是大量集中,工人就相应地越要聚集在同一个空[18]间,因此,资本主义的积累越迅速,工人的居住状况就越悲惨。”马克思引用了当时一位医师所见:“毫无疑问,伤寒病持续和蔓延的原因,是人们住得过于拥挤和住房肮脏不堪。工人常住的房子都在偏街陋巷和大院里。从光线、空气、空间、清洁各方面来说,是不完善和不卫生的真正典型,是任何一个文明国家的耻辱。男人、妇女、儿童夜晚挤在一起。男人们上日班和上夜班的你来我往,川流不息,以致床铺难得有变冷的时候。这些住房供水不良,厕所更坏,肮脏,不[19]通风,成了传染病的发源地。”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而在“资本的原始积累”一章,马克思揭露原始积累时期的新生的资产者与统治者沆瀣一气,使劳动者失去土地与生存空间的悲惨状态,发出了震撼人类历史的正义呼喊:工业新权贵对劳动者的“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20]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由此我们看到,马克思对“人的生命的生产过程”,也即劳动者的日常生活的生存状况是何等的关切。而存在论价值观主线的另一方面,则是对物质生产过程中人的生存状态的揭示和关切。

第二,对资本支配下的物质生产活动中生存状况的揭示与关切。“人的生命的生产”与其他生物的本质区别在于:它突破了自身的界限,派生出新的生产——向自然界扩张,进行改造世界的物质生产劳动。随着劳动的诞生,人的生命本身获得了新内涵,即通过客观物质世界实现自身生命二重化:每个人不仅在自身生命的生产中存在,而且在劳动中通过自然界来对象化地展示自身,“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21]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这个在自然物质中对象化地展现的人自身,就是人的生命的“价值”——在这里,“价值”(value)一词意味着人的生命的力量与意义,它需要通过物质对象表现出来。于是,一个独立于自身生命之外的、作为人的生命的体现的“价值世界”出现了。于是人不仅生活在自然物质世界中,也生活在自己所创造的、作为自身力量展示的价值世界之中。人类生命的目的和意义,于是不仅在于生理性物质生命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在于自己通过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世界的生成与发展。人类的发展由此获得了双重意义:以自身生命的生产为生存基础,并通过物质生产活动以创造价值世界,由此展开了“人的存在”的内涵的丰富性。

然而在资本力量的支配下,人类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的价值意义被异化了。本来作为人类生命的本质力量和价值向自然界的展现的劳动过程,只不过是在资本力量支配下的被迫进行的生理消耗。其目的不是展示自身的本质力量与价值,而是生产出供资本用于生产剩余价值的活材料——劳动力。本来作为人类生命力量对象化的展现的劳动产品,由劳动产品构成的价值世界,现在成为资本力量的物质载体,成为资本用来支配劳动者的强大的物质力量。于是,劳动者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的生存状态不再是实现自身生命价值的状态,而是处于被奴役与支配的状态。《资本论》第十三章“机器与大工业”用一百多页的篇幅,对工人在物质生产劳动中的悲惨状况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揭示与刻画。承载着资本意志的机器排挤工人,“制造了过剩的劳动人口,这些人不得不听命于资本强加给他们的规律。由此产生了现代工业史上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即机器消灭了工作日的一切道德界限和自然[22]界限。”机器成为资本意志的载体,导致大量雇佣童工,使“从前工人出卖他作为形式上自由的人所拥有的自身的劳动力。现在他出卖妻子儿女。他成了奴隶贩卖者”。“每逢星期一和星期二的早晨,都有公开的集市,9岁以上的男女儿童就在那里把自己出租给伦敦的丝织厂。”“把未成年人变成单纯制造剩余价值的机器,就人为地造成[23]了智力的荒废”。资本力量通过机器“迫使工人在同样的时间内增加劳动消耗,提高劳动力的紧张程度,更紧密地填满劳动时间的空[24]隙”。马克思把工厂定义为“机器体系的构成”,它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载体,使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处于奴役状态,“在工场手工业中,工人是一个活机构的肢体。在工厂中,死机构独立于工人而存[25]在,工人被当做活的附属物并入死机构。”在这种资本化的物质力量的压迫下,工人自身的生命受到了摧残,“机器劳动极度地损害了神经系统,同时它又压抑肌肉的多方面运动,夺去身体上和精神上的一切自由活动。甚至减轻劳动也成了折磨人的手段,因为机器不是使[26]工人摆脱劳动,而是使工人的劳动毫无内容。”2.《资本论》的价值目标:人类解放

与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同,马克思在发出这些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刻骨铭心的关切的同时,指出了它们是资本主义走向自我否定的症候。资本积累过程用它自己制造的贫困积累,在制造它自己的经济危机的同时,也在培育它自己的掘墓人——无产阶级,其结果将是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人类解放。马克思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状态做出了如下著名的预言:“随着那些掠夺和垄断这一转化过程的全部利益的资本巨头不断减少,贫困、压迫、奴役、退化和剥削的程度不断加深,而日益壮大的、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的机制所训练、联合和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反抗也不断增长。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而由此产生的新社会,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27]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这就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人的解放”的前瞻。

所以我们看到,《资本论》继续发展《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进而将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切与对人类解放的追求作为价值目的,这是贯穿整个《资本论》的存在论主线,是《资本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灵魂。与空想社会主义不同的是,这一价值主线是建立在对社会历史运动发展规律的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基础上的。由此马克思创立了新唯物主义。三 马克思对世界物质性的证明路径的发现

确认世界是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物质世界,这是所有唯物主义的共同观念。但是在马克思之前的旧唯物主义,这只是一种建立在直观想象基础上的信仰,正像基督教把上帝的存在作为一种信仰一样。而没能找到证明世界物质性的路径,由于它只能诉诸直观想象作为对象的物质存在,所以马克思称其为“直观唯物主义”。由于只是囿于对世界物质性的理论玄想,所以也可称之为“理论的唯物主义”。面对“离开人的物质到底是什么样”的问题,这种唯物主义不得不把物质的所谓“第二性质”从物质本身剥离,于是他们想象中的自然物质日益抽象化,成为无色、无声、无味,只具有几何形态与质量的抽象空洞的存在物,沦为一种概念化的存在,所以是一种“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没有生命力。

马克思的存在论思想,找到了现实地证明世界物质性的途径,由此得到的不是那种抽象的概念化的物质,而是具有现实物质一切性质的鲜活的现实存在物。这条路径就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以及由此深化而得到的“物质生产实践”和“劳动二重性”。1.从“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到两种生产:对自然物质存在性的证明路径

如何论证世界的物质性?贝克莱给这种论证设计了一个经验主义认识论陷阱:人们只能通过经验证实的路径来证明事物的存在性,因而只能证明经验内的事物的存在性。那么,我们感觉经验之外的事物是否存在呢?答案显然是:绝不可能,因为它在我们能够证实其存在的范围之外。因此,存在就是被感知,感知外的事物统统不存在。这实质上是一种非常幼稚的违背逻辑的诡辩,要求你感知你的感知之外的事物:它预先定义存在只能是感知内的存在,却要求你去证明感知之外的事物的存在。面对这一陷阱,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却声称人类理性对其只能束手无策,无以应对,因而叹息这是“人类理性的最大羞辱”。

马克思突破了这个哲学陷阱,不是从感知的途径,也不是从笛卡尔“我思”的路径,而是从“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的角度来确证客观世界的存在性。首先,他指出一个公认的事实:“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我是有生命的个体,所以我存在,这种存在是全部人类历史的前提。马克思接着由这一事实推导出两个方面的物质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28]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即“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的存在性,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的存在性。在《资本论》中,两个方面的“物质存在”分别表现在两种生产过程中,前者是“人自身生命的生产”,后者则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这两种生产正是证明物质世界存在的现实路径。

第一,“人自身生命的生产”证明了人类主体的自然物质性。“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不是一种静态的存在,而是作为不断流动的过程的存在,这个过程就是新陈代谢过程。“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就个人机体的生命而论,组成人的活的机体的原子、分子和细胞不断更新变化,而正是这个新陈代谢的更新过程构成了个体的生命。而就人类群体而论,人类必须不断生产下一代,在世代交替中实现种族的延续生存。这两个过程构成了“人的生命的生产”。在《资本论》中,“人的生命的生产”被资本压缩为“劳动力的生产”,劳动力生产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具有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马克思用“必要劳动”来刻画这种客观规律性。全部劳动价值减去投入到劳动力生产的必要劳动价值而得到剩余价值,这就使剩余价值具有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由此确证《资本论》的全部结论具有客观实在性。

正因人自身生命的生产对于唯物主义世界观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论》花费大量篇幅来论证“劳动力的生产”的客观物质性:劳动力的生产就是这个个人本身的再生产或维持。活的个人要维持自己,需要有一定量的生活资料。……而劳动力的发挥即劳动,耗费人的一定量的肌肉、神经、脑等等,这些消耗必须重新得到补偿。……由于一个国家的气候和其他自然特点不同,食物、衣服、取暖、居住等等自然需要本身也就不同。劳动力所有者是会死的。因此,要使他不断出现在市场上(这是货币不断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的卖者就必须“像任何活的个体一样,依靠繁殖使自己永远延续下去”。因损耗和死亡而退出市场的劳动力,至少要不断由同样数目的新劳动力来补充。因此,生产劳动力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总和,包括工人的补充者即工人子女的生活资料,只有这样,这种独特的商品占有者的种族才能在商品市场上永远延续下去。为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而这又得[29]花费或多或少的商品等价物。

所有以上都是劳动力的生产过程中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性。它使马克思的必要劳动价值建立在严格的科学基础上,进而也使剩余价值也建立在严格的科学基础上。

第二,物质生产劳动证明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客观物质性和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为了进行人自身生命的生产与再生产,必须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为了使自己的所有论点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资本论》不厌其烦地详细描述劳动过程的物质性: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蕴藏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30]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

这就从劳动的全过程证明了物质的客观存在性:先是被劳动主体占有的“自然物质”的客观物质性,人自身自然力的物质性,劳动过程的自然物质性,劳动结果的物质性。这是对客观世界物质性的全面论证。由此产生了一个人化的物质世界,再次确证了世界的物质性:“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自然界于[31]是成为“人的无机的身体”。而这个过程实际上是自然界的内部过程:“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32]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两种生产”贯穿于《资本论》的始终,正是这两种生产的交织,形成了《资本论》中人的生存状态。而人的生存状态中,人的自然性存在——生理的和物理的存在——则是最根本的基础。人们的价值性存在建立在这种自然物质存在的基础上。2.劳动二重性:对社会物质性的证明路径《资本论》通过个人存在的两种形态——两种生产过程来证明了自然物质的客观存在性,从而避免了直观唯物主义(或理论唯物主义)仅仅把世界的物质性当作空洞的信仰。不仅如此,马克思进而通过劳动二重性,将这种物质性从自然界引入人类社会关系领域,由此确证了人的社会关系的物质性,确证社会关系也具有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为什么具有物质性?社会发展为什么具有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教科书上是用旧唯物主义的信仰,通过三段论来论证的:

大前提:整个世界是物质的,具有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是唯物主义的基本信仰;

小前提:社会是整个世界的一部分;

结论:因此社会是物质的,具有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是唯物主义基本信仰在社会物质性上的体现。

这种三段论与其“证明了”世界的物质性,不如说只是简单地宣布了世界的物质性。对于这种杜林式的论证,恩格斯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33]发展所证明的。”

那么,马克思是如何证明社会的物质性的呢?通过劳动二重性,把自然界的物质性直接延伸到社会关系领域,从而证明了社会关系的物质性,由此证明了社会的物质性,使社会统一于物质,具有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所谓劳动二重性,说到底就是:在社会分工条件下的劳动是为社会上他人服务的劳动。因此这种劳动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自然物质过程,称为“具体劳动”,同时也是生产作为社会关系的“价值”的社会过程,称为“抽象劳动”。抽象劳动以具体劳动为载体,而它所生产的作为社会关系的“价值”则以使用价值为载体。如前所述,具体劳动的物质性、具体劳动所生产的使用价值的物质性,《资本论》已经作了充分的实事求是的深刻论证。既然如此,以具体劳动为载体的抽象劳动,以及抽象劳动所生产的作为社会关系的价值,也必然具有物质性:这是因为抽象劳动不可能离开作为自然物质过程的具体劳动而存在,也即必须通过自然物质过程来进行,因而抽象劳动也就被物质化了,是一种通过物质过程进行的劳动,所以具有了物质性。同理,作为社会关系的价值,必须以具有自然物质性的使用价值为载体,通过自然物质才能实现,因而也就被物质化了,我们称为物化的社会关系,从而具有了物质性。因为它们必须通过自然物质才能存在。那种离开物质过程,游离于物质过程之外的抽象劳动及其生产的价值是不存在的。马克思由此将物质性从自然领域引入社会关系领域,得到了社会的物质性。

马克思由此得到了一个新的物质世界,它是由物质化的社会关系过程所生产、由物质化的社会关系所构成的世界,这就是社会物质世界。商品世界是这个世界的典型表现。商品不仅仅是自然物质产品,它同时也是社会关系物质,因为它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物质联系。资本也属于这个新的物质世界,因为资本不仅仅是生产资料和各种生产要素,而是以生产要素为载体的人与人的物质关系,这就是由物质化的资本权力所构成的社会关系。于是,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属于这个“社会物质世界”,马克思由此证明了社会关系的物质性。

马克思还进一步发现:这个新的物质世界也必然具有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就是社会发展规律。这是因为社会关系必须通过自然物质过程来实现而成为现实的社会关系。而这个作为载体的自然物质过程服从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因此,社会关系的实现过程也必然服从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社会规律必然不同于自然界的规律,因为它由人们为了实现和建立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而利用自然物质过程的规律所形成,是人们如何利用自然物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社会关系目的而生成的规律,所以自然物质规律只是其来源与基础,而不直接是社会规律本身。正如战争必须利用人和武器的自然物质规律来达到战争的目的一样,战争的规律不是人和武器的自然规律。人类用社会关系使自然物质规律进入新的领域,产生了社会规律。

由此可见,马克思通过其以“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为第一前提的存在论哲学,找到了对世界物质性及其客观规律性的证明路径。当然,这种证明不是一劳永逸而一次性完成的,而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人类实践过程就是对世界物质性的证明过程。这个过程永远在路上,正如恩格斯所说,它“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34]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

那么,通过这条路径得到的唯物主义,将给人类思想史带来怎样的划时代变化?将产生怎样的唯物主义?四 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变化

马克思的存在论思想,通过上述路径——有生命的个人存在,以及作为存在的具体形态的两种生产——来证明世界的物质性的唯物主义,必然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第一,马克思的存在论使唯物主义从信仰主义的直观唯物主义,转变为建立在实践论证基础上的科学唯物主义。世界是物质的,这最初是朴素的感性认识。但是当人们认识到人们头脑中的物质世界只是通过人类的感觉器官呈现给人的世界,而绝非这个世界的本身之时,这种朴素的感性认识便彻底崩溃了:原来,世界本身的面貌并非人们所感觉到的面貌,而只是浮现在人脑中的影像。于是,唯物主义对世界物质性的认识,转化为一种直观(Intuition,或译“直觉”),是人对那种引起人的感觉的外部物质世界的设想。人们根据生理学知识,不断把感性知识从这个外部物质世界中去除,从而使这种外部物质世界日益抽象化,最后只剩下几何形状和物质质料,从而生动活泼的感性世界中,只有那种无色、无味、无声的抽象的机械世界才是物质世界。唯物主义至此已经沦为一种抽象信仰。相信这种物质世界的存在,被贝克莱讥笑为对“物神”的信仰。马克思的存在论,是以“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为前提、通过创造历史的两种生产活动——人类的两种存在方式,走出前面所说的物质存在性上的“贝克莱陷阱”,从而使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性建立在人类实践论证基础上的“科学的唯物主义”。当然,这种“科学”不是那种建立在纯逻辑基础上的形而上学的科学,而是建立在生活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正如马克思所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än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35]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第二,马克思的存在论使唯物主义从认为世界是“事物集合体”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转变为认为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的辩证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只是把世界看成事物的集合体,整个世界是原子的堆积。“物质”就是世界的质料,因而世界的物质性就是认为世界的物质质料是客观存在的。所谓运动,无非是静止的物质质料从一种静止的状态迁移到下一个静止的状态。由此产生了古希腊哲学家芝诺关于“飞箭不动”的哲学难题。这样的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的存在论,以“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为前提、通过创造历史的两种生产活动——人类的两种存在方式,使唯物主义走出了这个“芝诺悖论哲学陷阱”,将存在理解为一个过程,因为生命已经不是质料,而是物质过程。所谓“静止”,只是事物在这个过程中某个瞬间的基本面貌。绝对的没有过程的“时刻”是不存在的,所谓“时刻”只是事物保持相对稳定状态的时间段。这样的唯物主义便必然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它以物质过程作为世界的基本单元。其基本主张是:事物本身就是物质存在过程;而这个物质过程本身就是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果,因为一切存在必然是在某种关系中的存在;这个过程必然是对事物现状的否定,否则无法构成过程本身。因此,正如《资本论》所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36]解”。

第三,马克思的存在论使唯物主义从自然领域进入历史领域,从单纯的自然唯物主义,生成历史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已经排除了许许多多事物的物质性,只剩下抽象的机械物质。把人的本性也仅仅理解为由物质本性决定的人的自然本性,它与历史过程无关。因此,在人类历史领域,唯物主义只是提供历史事件的物质物料,而历史本身只能由非物质的精神所决定。因此,一切旧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必然是唯心主义。马克思的存在论,以“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为前提、通过创造历史的两种生产活动——人类的两种存在方式,特别重要的是通过劳动二重性,使劳动的自然物质过程进入社会关系领域,由此产生了历史唯物主义。对此前面已经进行了详细论述,在此不再重复。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飞跃,使唯物主义进入了新的历史纪元。

第四,马克思的存在论使主体追求价值实现的过程与客观物质过程获得统一,从而使共产主义成为人类追求美好价值实现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结果。旧唯物主义只是承认撇开人类主观价值的客观世界的物质性,因而物质世界本身是人类实践之外的世界,这是排除人类实践的唯物主义。而且认为,越能排除人类实践活动的干扰,越能排除人类价值观的污染,就越是接近物质世界本身,就越能得到纯科学真理。因而这是一种直观的、理论的唯物主义,它将人类主观价值与客观真理相对立。马克思的存在论,以“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为前提、通过创造历史的两种生产活动——人类的两种存在方式,确证了人的历史发展过程,就是人类追求的主体价值与客观真理之间的矛盾过程,它们之间不断从对立走向统一。这个过程也就是人类实践过程。因此,这样的唯物主义已经走出了空谈的“理论的唯物主义”,而是用主体价值改造世界的、以实现主体价值目的与客观世界规律相统一的唯物主义,即“实践的唯物主义”。而二者的最终统一,就是共产主义。所以马克思说,“实际上,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37]变现存的事物。”这才是“实践的唯物主义”的真正含义。那种把“实践的唯物主义”理解为物质仅仅在实践中存在,因而反自然辩证法、反对自然界的客观存在性的观点,完全违背马克思经典著作基本精神,不理解人类追求的价值世界与客观物质世界的辩证统一,也使唯物史观失去物质根基。

以上四点,正是马克思的存在论思想,尤其是《资本论》的存在论思想,对人类思想史的划时代的伟大贡献,它将唯物主义发展到新的时代。The Existential Thought of “Das Kapital” and Its Four Contributions to MaterialismLu Pinyue(School of Marxism,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Shanghai,200433,China)

Abstract:“Das Kapital” has two main lines of thought:the scientific line and the value line. The former comes from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terial productive labor” and the “labor value” that the labor produced,and the latter is about the state of human existence and the value pursuit of human liberation. These main lines of “existentialism” have made a great and epoch-making contribution to materialist world outlook. First,Marx’s existentialism has transformed materialism from intuitive materialism of belief to scientific materialism based on practical demonstration. Second,Marx’s existentialism has transformed materialism from metaphysical materialism which regards the world as the “assembly of things” to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which regards the world as the “assembly of processes”. Third,Marx’s existential thought enables materialism to enter the historical field from the natural field and generat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from pure natural materialism. Fourth,Marx’s existentialism unifies the process of the subject’s pursuit of value realization with the objective material process,thus making communism the “practical materialism” of mankind’s pursuit of beautiful value realization. Practical materialism is the materialism that transforms the world by putting materialism into practice,rather than “theoretical materialism” that is empty,abstract and intuitive.

Keywords:Two Kinds of Production;Practical Materialism;Scientific Materialism;The Unity of Value and Truth[1] 本文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知识体系建构研究”(批准号2019WHB004)的研究成果。[2] 鲁品越(1949~ ),安徽芜湖人,上海财经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资本论》思想、唯物史观、深层生成论。[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146页。[4] 孙正聿:《现实的历史:〈资本论〉的存在论》,《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146页。[6] 倪梁康:《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哲学研究》1999年第6期,后收录于宋继杰主编《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第964页。[7] 倪梁康:《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哲学研究》1999年第6期,后收录于宋继杰主编《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第964、971页。[8] 〔德〕海德格尔:《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海德格尔选集》(上),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第383页。[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146页。[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151页。[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1002页。[12]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5日,第1版。[13] 习近平:《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5日,第1版。[1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729页。[1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727~728页。[1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750~751页。[1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754页。[1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757页。[1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762页。[2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822、871页。[2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163页。[2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469页。[2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455、456、460页。[2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472页。[2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486页。[2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486~487页。[2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874页。[2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519页。[2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198~199、199~200、200页。[3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207~208页。[3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163、161页。[3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161页。[3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47页。[3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47页。[3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500页。[3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22页。[3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第527页。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