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1 01:43:43

点击下载

作者:大J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跟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

跟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试读:

前言

我和大家一样,是个普普通通的妈妈,现在做全职妈妈已经3年了。但也许我和大家又不一样,我有一个28周早产的女儿小D,她出生时没有自主呼吸,左右脑都是最高级别的出血,我们曾被医生询问是否要放弃对她的治疗。

当年医生说,小D有90%的可能会在轮椅上度过一生,如今她不仅站起来,而且可以独立行走了;当年语言评估师说,她有一半以上的机会吞咽不好,而且会出现严重的语言发展延迟,如今她是个“小吃货”,还是个双语宝宝,能够自如地和我“讨价还价”;当年心理评估师说,她的认知行为会比同龄孩子低很多,如今她不但赶上了同龄人,而且在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还略高于平均水平。

这就是我的女儿,她是个小战士,一次又一次地让纽约的医生赞叹:你的女儿创造了奇迹!而我知道,奇迹的背后是我们1000多天的坚持,是我们每天孜孜不倦的“寓教于乐”,把康复融入游戏中,把认知发展融入生活中。当所有的一切变成自然而然的事情,每天的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

在和女儿一路“打怪升级”的路上,我学到了太多的育儿知识,于是我创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大J小D”,通过这个平台和大家分享我带女儿的实践经验。经过2年的时间,这个公众号从一开始几百个早产父母的关注,到现在几十万人的关注,其中既包括早产儿的父母,还包含更多健康宝宝的父母和备孕、怀孕中的朋友。

在大家的鼓励和支持下,我的第一本新书《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于2016年1月上市,上市不到一个月销量就突破3万册。这本书的内容涵盖了新手妈妈从孩子出生到2岁左右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日常护理、喂养与睡眠、辅食添加、常见疾病防治、早教启蒙、运动发展、规则与管教、早产宝宝护理、父母修行等,受到了国内外妈妈的高度评价,甚至成为国内很多儿科医生的育儿参考书。

随着小D不断长大,我的育儿重心开始转移到性格塑造和早期教育方面,我不但跟着纽约的认知老师和幼儿园老师学习这方面的知识,甚至开始回归校园,学习儿童早期教育。于是,就诞生了第二本书——《跟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

这3年来,我一直在践行“先育己再育儿”的理念。我始终相信,最好的老师是父母,最好的早教在家庭。我想把自己的心得和感悟通过这本书分享给大家,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成为“成长型”的父母,希望所有的家庭都能成为“成长型”的家庭。这是父母能够带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大J2017年5月于纽约Part 1幼儿园选择篇——明确目标,为孩子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01学龄前,比识字、算术更重要的是这3件事

为给小D选择一个合适的幼儿园,我曾穿梭于纽约各种幼儿园的开放日,这些幼儿园既包括主流的公立幼儿园,还包括那些遥不可及的私人幼儿园。我的目的就是想了解他们的教育理念是什么,到底牛在哪里,看看对于我教育小D有什么借鉴作用。

我参观过的幼儿园有十几家,我发现所有的幼儿园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每位园长都会强调:学龄前的孩子需要学会3件事,这3件事比孩子学到多少知识更为重要,是家长和幼儿园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和方向。这3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这3件事是什么。学会准备好(Be Ready)

有一位幼儿园园长说,现在每个家长都想培养“天才”儿童,恨不得从孩子出生开始就教他认字、数数,以为这样孩子上学后成绩就会好。但我们却忘了,让孩子学习,首先要把“硬件基础”——身体和头脑准备好。这些准备工作没做好,上学后即使你给孩子找全美最好的老师,他也不可能学好。

这里说的准备工作包括两个部分:第一,身体准备好,能够保持坐姿正确;第二,头脑准备好,愿意积极参与活动,遇到困难会自己思考或寻求帮助,能够听从并且遵守游戏规则。

对于坐姿正确这一项,我以前没有留意,参观幼儿园时听到这么多园长提到这个问题,我才意识到小D认知老师的良苦用心。大概从小D14个月开始,她的认知老师就要求我给她买一套小桌子和小椅子。她是“自由”惯了的人,一开始坐在椅子上显得“坐没坐相”,而且刚坐一会儿就想下来。

认知老师要求我们每天要在小桌子上进行一段时间的游戏,每次小D坐在小桌子前,我们就会提醒她:“脚在哪里?放地上了吗?手在哪里?放桌上了吗?身体在哪里?坐笔直了吗?好,小D准备好了,我们要开始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小D的坐姿明显好了起来。随着坐姿变好,她的专注力也提高了,真的可以坐定专心玩一些玩具了。

小D2岁以后,认知老师提出了“Give me five(完成5个步骤)”的概念,每次小D坐在桌子旁开始玩游戏之前,我们都会一起检查这5个方面是否做到位了:

●我的身体坐直了(My body is up tall);

●我的眼睛在看了(My eyes are looking);

●我的耳朵在听了(My ears are listening);

●我的嘴巴不说话了(My mouth is closed);

●我的脑袋在思考了(My head is thinking)。

这5步是“准备工作”的细化。一开始小D对这些要求很懵懂,有时也不会完全遵守我们的指令。但坚持一段时间以后,她就明白了。比如,有时读绘本读到一半她走神了,我就会用这个提醒她:“你的眼睛在看吗?”等到她回过神继续看绘本时,我会再补充一句:“小D的眼睛在看了。”

你看,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提醒,却帮助小D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不能指望“散养”6年的孩子,进入小学后一下子就懂得自控,这些好的习惯都是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养成的。一句“准备好了吗”的提醒,不仅能让孩子改变姿势,更能提醒孩子保持良好的专注力和自控力。学会负责(Be Responsible)(Be Ready)

有不少孩子上学后没人监督就不写作业,因为磨蹭上学总是迟到,上课不专心听讲。为什么会这样呢?根本原因是孩子不懂得对自己负责,因为他所有的起居安排都是父母负责的,吃饭有人追着喂,家务一点儿不用做,玩具乱扔由家长跟着收拾。从小到大,孩子没有机会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人,需要为自己负责。这种思维模式一直伴随到孩子上学,当年追着喂饭的妈妈,就变成了盯着他写作业的妈妈。这时,亲子关系也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家长越帮忙,孩子越认为“我不做没关系,反正有人催着我做、帮着我做;即使犯错也是别人的错,跟我没关系”。

因此,在学龄前要让孩子学会的第二件事,就是为自己负责。要做到这一点,最关键的是父母要明白自己和孩子的界限在哪里,能够做到不越界、不包办替代,除非孩子主动寻求帮助。

比如,孩子不想吃饭,家长就应该尊重他的选择。也许你担心他待会儿会饿,但不让他体会到饿的感受,他就不懂得到了饭点就应该吃饭。比如,孩子玩过玩具后扔得到处都是,家长应该告诉他,这是你的玩具,玩好后需要把它们归位。也许你带着孩子一起收拾玩具会很慢,但只有这样,他才能体会到自己是玩具的主人,才能对玩具负责。再比如,让孩子参与日常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并告诉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员,每个人都有责任付出劳动,而不是一味索取。

这些事看起来都很小,却能够很好地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一个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孩子,今后才能对学习产生自发性。因为他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不是父母的事,也不是老师的事。学会尊重(Be Respectful)(Be Ready)

学龄前孩子需要学会的第三件事,就是尊重。换句话说,家长需要帮助孩子从“个人”逐步过渡到“社会人”。

现在的家庭基本都是“4+2+1模式”,很多孩子在家是“老大”,可以随意使唤爷爷奶奶做事,而且不说“谢谢”;见到自己喜欢吃的菜,就端到自己跟前;家里所有好吃、好玩的都是他的,不开心就会发脾气……孩子的这些表现也许在父母、家人的眼里并不算什么,但在别人看来,却是没教养、不懂得尊重别人的表现。

孩子上幼儿园和小学,是他们真正开始接触真实的“社会”。在那里,他需要明白: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玩具需要轮流玩,上洗手间需要排队等待,要学会说“你好”“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这些看似简单的社交礼仪,却是孩子融入社会的基础。

与其等孩子上了幼儿园或小学后才开始教孩子这些社交礼仪,不如从学龄前就有意识地培养他学会尊重,包括尊重他人、尊重动物、尊重环境等。学龄前孩子需要学会的这3件事,看似特别简单,却是每一位幼儿园园长都提到的核心问题。其中一位园长还说过这样一段话:“家长要把教养孩子的过程看成一个连续的坐标轴,而不是几个分散的点,否则家长会觉得到了某个点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其实家庭教育是贯穿孩子一生的,是一步一步持续影响孩子的。所有的教育最终都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有担当的个体。成绩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当孩子变得独立又有担当时,好成绩只是水到渠成的自然产物而已。可惜,并不是所有家长都能够想明白这件事。”愿所有的父母一起共勉,愿我们都能尽早想明白这件事!02女儿幼儿园面试失败,我却收获了很多

小D马上面临上幼儿园的问题,我们把选择幼儿园提上了日程。曼哈顿的幼儿园资源很紧张,常常需要排队,因此很多家庭提前一年就开始准备申请事宜。

我从半年前也开始进入申请流程,考察各种幼儿园,填写各种申请资料。资料递交后,幼儿园会进行第一轮筛选,然后会通知家长面试,之后才是孩子的面试。孩子的面试方式通常是让几个候选孩子在一个教室里一起玩耍,几个面试老师会在教室里观察,还会和孩子们进行一些互动,来考察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小D的第一次面试(Be Ready)

小D第一次面试的幼儿园是个混龄班,但不是蒙台梭利幼儿园,参加面试的孩子一共有4个,年龄从2岁半(小D的年龄)到4岁不等。面试地点是幼儿园的一个教室,教室的桌上和地上放着各种各样的玩具。

教室并不大,整个面试过程中,我基本上能看到所有孩子的表现。有一个4岁的女孩最先引起我的注意。在面试过程中,她的妈妈一直没说话,那个小女孩所有的表现,包括游戏、互动、回答等,几乎都能得满分,真的是“别人家的孩子”。

另外有个和小D一样大的2岁半左右的男孩,特别爱玩汽车,他一个人拿着汽车玩。他离小D很远,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是因为他突然大叫一声:“No,I want to play cars!(不,我要玩汽车!)”他的妈妈说:“But you have to go and play puzzles!(但你必须去玩那个拼图!)”妈妈的声音不算大,但足以让整个屋子的人都听到。估计是因为妈妈想让小男孩多展示不同的玩耍技能给老师们看吧。

在小D旁边的,也是个小女孩,刚过3岁,她的妈妈在旁边轻轻地说:“Do you think the baby is hungry?Do you think you can cook some dinner for her?Now I think the baby is tired.Can we put her back to sleep?(你觉得娃娃饿了吗?你要不要做晚饭给她吃?我觉得娃娃现在累了。我们可以把她放到床上睡觉吗?)”女孩倒是非常乐意地配合着妈妈,一起完成了所有的项目。老师过来和女孩互动时,妈妈在旁边说:“Can you say hi?(可以跟老师打个招呼吗?)”女孩也甜甜地跟老师打了招呼。

小D表现如何呢?她一直是个慢热的孩子,对于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特别谨慎。出乎意料的是,她这次自己进入教室,选定一个桌子坐下来玩起了小钉板。我就坐在她旁边,她把小钉板叠起来,很开心地和我说:“I’m building a tower.(我在造一座塔。)”这时,有个老师走过来,拿着两个小钉板问小D:“You are playing with pegs.Do you want blue one or red one?(你在玩小钉板啊,你要红色还是蓝色的呢?)”

小D前一秒还微笑着,听到老师的话立马沉下来脸,把手从桌子上拿了下来。老师看她没反应,等了一会儿就离开,去和其他孩子互动了。小D确认老师走之后,看了看我,我对她微笑了一下,什么都没说。这时,她小声地对我说:“I’m done.(我玩好了。)”我说:“好,那我们去那边喂娃娃吧。”

类似的情况之后又发生了几次,每次都是小D自己玩得很好,但只要老师一走过来,她就马上不说话,手上的动作也停了下来,好像被冻住了一样。就这样,半小时的面试结束后,我们都离开了。为让小D学会独自面对,我选择不干预(Be Ready)

回到家,我把面试的情况跟小D的康复师和认知老师进行了简单的分享,他们都为小D鸣不平,说:“这些能力小D都有啊,她平时做得很好啊!”

从小到大,我都是个考试型选手,任何考试,只要了解清楚规则,给我一个月的准备时间,我都能考得很好。跟康复师和认知老师接触的这几年,我几乎成了半个育儿专家,所以面试那天一走进教室,看到教室里的布置,我就知道要考核孩子们哪些方面的能力。

但那天我全程都没有作为。第一次小D没有回答老师的话时,老师走后,小D马上看了我一下,我知道那是她不确定的眼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里什么都懂,她只是想从我这里寻求认同,看自己这么做是不是对的。我给了她一个“没关系”的眼神。后来的面试过程中,我一直没有说话,始终用眼神告诉小D:没事的,你想怎样做就怎样做。

老公知道我的反应后觉得不太满意,他一直问我:“为什么不引导小D呢?你很清楚怎么引导孩子啊,为什么不做呢?”

那天,我牵着小D的手走在面试教室的走廊里,我脑海里浮现出第一次带她去早教班时她大哭的情景,第一次带她去上音乐课时她抱着走廊里的门把手不肯迈步的情景,还有很多有关“第一次”的不适应情景。曼哈顿的好多幼儿园教室都是这样的,有一条长长的走廊,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给初入园的孩子一个缓冲的时间。曾经我觉得走完那些走廊要花很长时间,长到似乎我们走到教室就可以回家了,因为她的精力已经哭完,我的耐心也消磨完了。

但幼儿园面试那天,在走廊里我们却走得很快。小D进入教室后特别有主意地坐到了她想玩的那个桌子前。那一刹那,我突然意识到,也许我今后牵着她、拽着她走的日子不多了,也许从今天跨进这个大门开始,很多事情都需要她独自去面对了。

我想,这就是那天我选择不作为的原因。

后来老公问:“如果小D表现得像那个4岁的小女孩那样,你的感受是什么?”我回答:“肯定会自豪啊,即使你说我虚荣,我也不会掩饰这种自豪。”但每个孩子的性格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不能去养育一个我幻想出来的孩子,这是我必须接受的事实。

那么,我对于小D的表现感到焦虑吗?一定会的,就像康复师和认知老师所说的,这些技能小D全都会,只是没有展示出来。可是,我真的需要像那位全程引导的妈妈一样,不断地“指挥”小D来展示那些技能吗?这样的“指挥”我不想做一辈子,也没有能力做一辈子。

如果由于小D天生的性格原因,会导致某些不可避免的失败经历,那么倒不如让她早点儿经历这些,这样她以后就有足够的经验来化解问题了。做教练型父母(Be Ready)

这次面试经历,让我想清楚了自己今后在小D教育路上的角色——教练。教练的成功不在于让选手拿到多么好的比赛名次,而是让选手懂得享受比赛的过程。我特别能理解那个在面试时对孩子大声说话的妈妈。总有一些情况下,父母会把孩子的表现当成汇报演出,让孩子来展示父母之前的努力成果。但也许就是父母不经意的一句话,就浇灭了孩子心中的小火苗。

当面试完我们一起下楼时,我分明看到那个小男孩低下了头。他错了吗?他什么都没做错。与小男孩形成对比的,是小D的表现。如果用成人的标准来评判,小D这次的表现是“失败”的。但她分明很自豪,也许她觉得这是她第一次勇敢、独立的探索吧。看着小D亮亮的眼神和开心的笑容,我觉得这样真好。毕竟这样的“考试”不是最后一场,如果每次她都能从中获取力量而不是消耗力量,这何尝不是一种成功呢?

好的教练会明白,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不是人类天生具备的能力,不能一味教训孩子不努力,而是要教会孩子如何努力。因此,我会花时间陪小D进行认知启蒙,我会对小D的发展进行中长期的规划,我会以身作则地持续学习。

好的教练还明白,每一场比赛正式开始后,教练就必须退下,只能旁观,因为真正的主角是选手。参加过体育竞赛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独自上场比赛和平时的训练是完全不一样的,而这一切都需要孩子自己去体会。

更为关键的是,教练自己要能接受失败,同时要激励孩子越挫越勇。因此,我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赛后总结”,对于小D,我没有批评,只有庆祝。对于我自己,正好可以梳理一下今后家庭教育的重点。

是的,这次面试是失败的,但至少让我知道,我们长久以来努力的方向是正确的,也让我看到小D有待改进的地方。结果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但在过程中一直坚持、不放弃努力,这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持有的态度,希望这也是小D今后的人生态度。真正的教育本来就没有现成的路,只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颗心感染另一颗心吧。03幼儿园园长分享如何给孙子挑选幼儿园

小D的认知老师之前在曼哈顿一家公立幼儿园当了20多年的园长,后来又去蒙氏幼儿园工作过一段时间。如今处于半退休状态,平时辅导一些像小D这样的早产宝宝。随着小D面临上幼儿园的问题,她跟我分享了给孩子挑选幼儿园的技巧,她说自己就是按照这些方法给孙子挑选幼儿园的。

在纽约,很多幼儿园都需要提前一两年排队,如果给幼儿园打电话咨询,幼儿园会要求家长过来面试和考试。教育资源,特别是好的教育资源在哪儿都是稀缺的。于是,家长不自觉地都会感到焦虑,在选择幼儿园时,他们往往只看名头、只看热门、只看硬件,从而忽略了“好”幼儿园的真正标准。

认知老师特别强调,不要过度迷信那些所谓的热门幼儿园,幼儿园并不是越贵越好,硬件设施也不是最关键的。只要掌握好基本的标准,家长就可以自己去参观,用自己的眼睛去判断,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风。“玩耍”是日常活动很重要的一部分(Be Ready)

很多父母都认为,上幼儿园就是去收心、去学习和受教育。其实,对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来说,玩耍仍然是他们很重要的学习途径。其中,“装扮游戏”和体育活动显得尤为重要。“装扮游戏”不仅能促进孩子想象力的发展,还能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这两种能力对于孩子以后在大集体环境中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很多孩子上学后会出现不合群、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等,就是因为小时候的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没有培养好。

如何考察:如果你去幼儿园参观,可以看幼儿园的展示区是否有孩子的作品,如图画、手工作品等;看幼儿园里是否有“装扮游戏”的玩具,比如厨房、医生或消防员的衣服、帽子等。特别重要的是,看正在活动的孩子是否有机会一起玩耍,老师是否鼓励他们互相合作。

此外,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也同样重要。美国建议幼儿园每天至少有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体育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体质,还能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如何考察:向老师询问幼儿园每天的活动安排,看体育活动是否包含在内。更重要的是,实地参观一下幼儿园是否有操场供孩子们撒开腿跑,看是否有供孩子锻炼的器械,比如爬行器械、荡秋千、各种球类等。有简单的认字和识数活动(Be Ready)

很多调查研究显示,早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孩子今后的学习有很直接的联系。当时听老师说这个问题之后,我马上产生了疑问:这岂不是和第一条“玩耍是重要的一部分”矛盾了吗?老师告诉我,这恰好是区分好、坏幼儿园的标准之一。好的幼儿园既会保证孩子玩好,也会保证将学习融入孩子的活动之中。幼儿园阶段的认字和识数活动不应该是教条的,而应该融入玩耍中,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如何考察:正因为是“润物细无声”的,所以看环境很重要。家长在考察幼儿园时,可以看墙上是否有字、数字等海报,教室里是否有书架,玩具角里是否有拼板、地图、钟表等帮助孩子早期启蒙的东西,有了这些东西,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老师!老师!老师!(Be Ready)

这一点估计所有家长都比较重视。上幼儿园是孩子第一次长时间离开父母,因此保证孩子和老师的关系是正面并且对孩子是有益的,这一点很关键。研究证实,孩子在幼儿园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幼儿园老师的关系最大。

小D的认知老师特别强调,好的老师比好的幼儿园更加重要,幼儿园的理念再好,如果没有老师来执行,就是白搭。当然,通常比较好的幼儿园拥有好老师的概率也会比较高,不过还是要眼见为实,不要盲目迷信。

如何考察:观察老师好不好,最简单也最有说服力的方法,就是看老师如何和孩子互动。当初为小D选择认知老师时,我曾面试过几个老师,之所以最终选择了小D现在的认知老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她在和小D打招呼时是蹲下来的,让小D看到她的脸,然后她看着小D的眼睛,笑着说“嗨”。那一刻,我在心里说:这就是我想要的老师,她愿意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她的态度是正面的、鼓励型的,知道如何和孩子沟通。幼儿园的理念是否和你的家庭价值观相符合(Be Ready)

这一点是认知老师特地提醒的。家庭教育永远是第一位的,而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理念的一致性,对于这个阶段孩子的发展特别重要。育儿归根到底是用父母的价值观去影响孩子,毕竟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是最长的。

选择一个家长认可、跟家长的价值观一致的幼儿园非常重要。最糟糕的情况就是,千辛万苦进了一个所谓的好幼儿园,结果孩子在幼儿园学到“一套”,回家后家长又要求“另外一套”,教育理念的不一致会让孩子感到迷惑,从而影响他们的正常发展。

如何考察:最关键的一点,是家长首先要有一些基本的育儿理念。在考察幼儿园的时候,可以假设一个情景来询问老师。比如,如果我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抢玩具时发生了争执,老师会怎么做?然后,再想一下,换作是你,是否也会这么做。关于蒙台梭利幼儿园的个人看法(Be Ready)

蒙台梭利幼儿园最大的特点是,孩子是混龄的(3~6岁同班),并且接下来2~3年里老师也是不变的。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形成家庭氛围,通过大孩子帮助小孩子的方式让孩子得到成长。美国的蒙台梭利幼儿园一个班级大概有20个孩子和两个老师。

教室是根据蒙氏的课程划分区域的,有自理能力区域,让孩子倒水、扣纽扣等;有感官体验区域,让孩子玩铃铛、沙土、珠子等。此外,还有一些区域是用来促进艺术、语言、数学和音乐等方面能力发展的。孩子可以自行选择想玩的活动区域,尽管蒙氏幼儿园也有团队合作活动,但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孩子独立完成任务。

小D的认知老师说,蒙台梭利幼儿园的确不错,但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孩子。蒙氏幼儿园强调最大限度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老师更多的是扮演观察者的角色。从她的个人经验来看,那些特别活泼好动或特别内向害羞的孩子,还是需要有经验的老师进行引导和帮助,因此这类孩子并不一定适合蒙氏幼儿园。

另外,即使同样是蒙台梭利幼儿园,个体差异也很大。在美国,号称“蒙台梭利幼儿园”的超过3000家,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最安全的做法还是要去幼儿园实地考察,家长直接去感受幼儿园的环境和氛围,然后看看你的孩子是否可以融入其中。对于如何选幼儿园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要从孩子出发。在遵循以上这些标准的同时,结合孩子的性格特点,选择一家最适合自家孩子的幼儿园,而不是最好的或最贵的幼儿园。04写字、背诗歌VS画画、游戏、唱歌,两种幼儿园你选哪种

美国的幼儿园有两个非常主流的分支,即“以玩为主”(Play-based)的幼儿园和“以教为主”(Academic-based)的幼儿园。经过自己的调查研究、实地考察以及询问小D认知老师的意见之后,我决定送小D去“以玩为主”的幼儿园。

我多次提到,孩子是通过玩耍来学习的。但到了选择幼儿园这个节骨眼上,我还是有点儿犹豫的。因为我也是个普通妈妈,想象一下小D没上小学就能够认识很多字、能够拼读一些单词,甚至可以写出数字,我也挺激动的。因此,我花了不少时间进行论证和考察,以找到足够的理由说服自己来做这个决定。“以教为主”会抑制孩子今后的好奇心和求知欲(Be Ready)

美国北佛罗里达大学曾经做过一项研究,考察了160位4岁的孩子,他们之前分别去了“以教为主”“以玩为主”和两者结合的幼儿园。刚进入小学时,这160位孩子的学习成绩差距并不是很大(当然,之前上“以教为主”幼儿园的孩子成绩要稍微好一点儿),但到了4年级之后,所有上“以教为主”幼儿园孩子的成绩普遍开始下滑。

我知道,仅凭这样一个小样本的调研就得出哪种幼儿园更好的结论,未免过于草率。但从这项研究中至少可以得到一些启发:过早开始进行体系化学习的孩子,较少体验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学习的乐趣。当学业日益繁重后,这类孩子就可能因为缺乏求知欲而不能自发去学习。

中国有句古话“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说小时候很聪明的人,长大了未必有才华。把这句话运用在这里是非常恰当的。上“以教为主”幼儿园的孩子,在一段时期内会比其他孩子显得更加聪明,毕竟他们提前学会很多“聪明”的才能,比如认字、写字、背诗歌等。但很多时候,这种小时候的聪慧是以牺牲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代价的。“以教为主”不是孩子最有效的学习方式(Be Ready)

成人掌握技能通常是通过他人的教授学来的,孩子上小学之后也是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进行学习的。按照大人的逻辑,幼儿园“以教为主”是非常合理的,孩子早点儿开始学习并没有什么不妥。

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指出,学习的模式有两种:自己探索和掌握他人探索的成果。“以教为主”就是让孩子掌握他人探索的成果,但是剥夺了孩子探索的过程。这种方式对于成人来说是有效的,但对孩子来说却不是最佳的方式,因为孩子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会促使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孩子来说,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在大人的引导下自己进行探索。这种学习方式被称作“辅助式探索”(Guided Discovery)。

想象一下孩子是怎么玩玩具的,每次大人刻意去教孩子时,总感觉怎么教都教不会。但如果我们让孩子自己探索,同时一旁有其他孩子或大人也在玩,孩子很快就知道如何玩了,而且他们还常常带给我们惊喜,自己发明很多新的玩法。

教育应该是火种,能够点燃孩子内心的火把,激发孩子求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才是最好的教育。上“以玩为主”的幼儿园反而能学到更多(Be Ready)

我跟父母谈起这个观点时,我爸爸问我:“既然这也不用学,那也不用学,那你花钱送孩子去幼儿园干吗呢?”这是很多人根深蒂固的想法,以为学习只能发生在课堂上,以为学习就是指学习知识。其实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进行学习,而且可以学到更多,但前提是需要有人进行适当的引导。

这一点也是我在考察幼儿园时特别看重的。尽管是“以玩为主”的幼儿园,但绝对不是纯粹的玩,而应该结合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进行玩耍。不刻意教孩子写字,但是会提供画笔、颜料,以帮助孩子在玩耍中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不刻意教孩子背诗歌,但每天都有唱歌、读绘本的集体活动,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刻意教孩子认字,但很多玩具上都印着字母和数字,如果孩子自己感兴趣,老师也会告诉他们想知道的一切。没有从上至下的灌输教学,所有的学习都自然而然地以孩子兴趣为导向进行着。

最关键的是,在这样的幼儿园,孩子能够学到宝贵的人生技能。当孩子无法搭好积木塔时,他是如何解决问题、寻求帮助的;当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时,他是如何鼓励他人、进行团队合作的;当老师要求大家进行集体活动时,他是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听从指令的;当和小朋友之间发生矛盾时,他是如何解决协商的……这些绝不是孩子通过学知识就可以学到的,一定是在和小伙伴、老师的互动中学到的,而最好的互动就是玩耍!

现在社会的快节奏让父母不经意地把教育也功利化了,导致我们总是不自觉地去“催化”孩子的成长。但生命本身是有规律的,孩子需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长大,是不能够“催化”的。有些道理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当我们身处的整个大环境都是焦虑的,父母要做到“独善其身”真的很难,我也不例外。在为小D选择幼儿园时,我曾经非常纠结,当时老公说的一句话提醒了我,他说:“你自己想想,你当年找工作时,会在简历上写3岁就认识500字吗?”的确,很多当下感到纠结的问题,如果把它放到整个生命历程中去考虑,是不是就会豁然开朗呢?Part 2早期教育篇——做教练型父母,激发孩子的无限潜能01如何做才能让学龄前儿童更聪明

小D从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出院后,我们会经常带她“回家”看看,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NICU主任是纽约著名的儿童脑神经科大夫,随着小D的情况越来越稳定,我每次见他不再问那些“救火”的问题,而是会讨论一些更加“前瞻性”的问题。最近一次,我就和他聊起一个话题:从脑神经科医生的角度来看,如何帮助学龄前的孩子打造更加聪明的小脑瓜?之后,我整理出“一个中心、五大基本点”,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个中心:多元化的良性刺激(Be Ready)

学龄前孩子的大脑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学龄前孩子的大脑有1000亿个神经元,其中77%都位于大脑皮层,这个区域是负责处理语言、数学、记忆、注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据说,学龄前孩子的大脑每天的运转强度是大学生的两倍,是成人的3倍以上。这些神经元只要收到良性的外界刺激,就像种子得到了阳光、雨露,会茁壮地成长。

多元化是学龄前儿童脑发育最重要的关键词。怎么理解“多元化”呢?说得通俗一点儿,就是不要“偏科”。早期启蒙需要围绕“全脑”进行启蒙,大脑的不同区域都要照顾到。具体来说,就是要动静搭配,让孩子既可以静下来玩拼图,也能上蹿下跳地玩耍;要调动不同的感官体验,既要让孩子玩沙、玩彩泥,也要让孩子唱歌、听音乐;要让孩子多体验不同的经历,既可以在家玩,也可以去动物园、博物馆,还可以去野外亲近大自然。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偏好,有的好动、有的好静,有的爱画画、有的爱搭积木。我们可以鼓励孩子的偏好,但也需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多样性”地玩耍。孩子的大脑有无限可能,不要过早地让大脑的区域形成“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情况,更不要因为父母的偏好或局限而给孩子设限。第一基本点:温柔对待(Be Ready)

斯坦福大学有一项研究表明,当孩子感到压力和害怕时,大脑会释放出一种有毒物质,损害记忆力区域的脑神经。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让孩子感到放松、不焦虑,是促进大脑健康发育的关键。

由此可见,打骂孩子的危害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大,父母一定要杜绝。此外,对于孩子害怕的事情,家长需要有足够的同理心,比如孩子做噩梦,害怕黑暗、雷电等,父母要做好孩子的安抚工作,让孩子时刻感觉到:自己有需要时,父母会一直在自己身边。孩子的焦虑和紧张水平越低,大脑发育就越健康。第二基本点:重视数学启蒙(Be Ready)

很多父母容易忽视对孩子数理逻辑的启蒙,其实在4岁之前,数理逻辑的脑回路就已经基本定型,因此在这之前及时开展早期数学启蒙,可以更好地促进这块区域的发展。

数学启蒙中,归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早期数学启蒙能力。多鼓励孩子对生活中遇到的东西进行比较、分类,让孩子掌握一些简单的抽象概念,比如大小、长短、形状、颜色等,这些都可以很好地刺激孩子的脑部发展。第三基本点:多和人交流,少和机器交流(Be Ready)

对于语言启蒙,估计大家都不陌生,学龄前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坚持磨耳朵很关键。小D的NICU主任特地强调,父母亲自读绘本比机器读故事更有效,父母在读绘本时,如果能做到语调多变、声音高低起伏,效果会更好。

当父母声情并茂地为孩子读绘本时,如果观察脑电图,就会看到孩子大脑中掌管语言的区域显现大面积的红色,这表明大脑正在高效地吸收这些良性刺激。这其实给了我们一个提醒:不要让视频、音频、早教机等取代了父母的作用,剥夺了父母和孩子沟通的良好机会。第四基本点:吃得好(Be Ready)

就像身体的生长需要营养一样,孩子大脑的发育也是需要营养的。因此,要特别注意孩子饮食的多样性和营养的均衡。尤其要有意识地给孩子的饮食中增加一些补脑的食物,比如蛋黄、深海鱼、牛油果、蓝莓、坚果等(但要注意,不能给3岁以下的孩子吃整颗坚果,可以做成酱再吃)。

同时,要避免让孩子吃那些“零营养”的高糖、高盐类垃圾食物,比如糖果、饼干、快餐等。第五基本点:多锻炼(Be Ready)

美国比较好的幼儿园都规定:孩子每天必须有两小时的户外活动。研究表明,运动能够促进神经元的生长,会提高大脑的敏感度和专注力。

有两类运动对学龄前儿童尤其有益。一类是锻炼平衡能力的运动,锻炼平衡能力时,会刺激大脑形成新的通路,从而进一步开发大脑的未知潜力。另一类是全身运动,比如足球、游泳、跳舞等,也非常有助于激发大脑的潜力。

所有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抱有很大的期望,我对小D也有期望,不过我的期望里唯独没有“聪明”这一项。但我还是会非常认真地去学习早期启蒙的相关知识,因为我觉得这是父母的本分,是为人父母的“职业素养”。我为孩子提供条件,给孩子创造环境,至于最终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并不强求。因为我努力过,所以回头看的时候,我就不会后悔;因为我没有预期,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不会给孩子施加压力。02亲子阅读,保持孩子的兴趣是关键“我每次读绘本时根本无法读完,读到一半孩子就跑掉了。”“我家孩子每天只盯着一本绘本读,家里买的那么多绘本她都不爱看。”“我每次给孩子读绘本时,他都要自己抢过去,然后飞快地翻页。”

一谈到读绘本这个话题,我总能收到很多妈妈的疑问。我的确很重视亲子阅读,也写过很多亲子阅读的方法和书单推荐。最近,我又有一些新的想法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带给大家一些不同的视角。亲子阅读的目的到底是什么(Be Ready)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妈妈的答案都是让孩子从小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但如果再追问一下,要让孩子养成习惯和热爱阅读,最关键的基础是什么呢?我个人觉得,答案是坚持和乐趣,但这两点却是很多父母在执行中容易忽视的。

所谓言传身教,运用在亲子阅读方面,就是说父母首先要成为爱读书之人。因此,这里的“坚持”指的是父母自己的坚持,即使孩子一开始没兴趣,父母也应该坚持把亲子阅读融入每天的游戏互动中,让它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实际上,很多父母却常常把主次搞颠倒了。很多父母本身并不喜欢阅读,一看孩子也对阅读没兴趣,于是就放弃了,到头来却埋怨孩子不喜欢读绘本。其实,哪怕孩子每天只是摸一摸绘本,至少他会明白,原来还有一种“玩具”叫绘本。

在坚持的基础上,再来谈乐趣。说实话,很多父母(包括我自己)都谈不上是真正爱读书的人,我们从小就被迫读书,一直是被“教化”的对象。我们对于读绘本的定义,也都来自以前的经历,自然觉得读绘本就一定要“读”完书上的每个文字,一定要一页一页地读,一定要坐着读。

但最近我问自己:亲子阅读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呢?这些所谓的“规矩”,等孩子上学后一定会懂得,我现在要做的,应该是让他体会到阅读是快乐的。

想明白这些之后,开头很多妈妈提到的问题,是不是就不再是问题了呢?在这里,我反而想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亲子阅读,应该以孩子为导向,父母需要尊重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的三大权利,即读不完的权利、反复读一本绘本的权利、跳着读的权利。读不完的权利(Be Ready)

学龄前的孩子专注力很低,这是由他们的发育特点决定的,因此他们有权利读不完一本书。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理解孩子这样的行为,去坦然地接纳而不是评判孩子。同时,父母也可以运用一些技巧,帮助孩子逐渐延长专注力的时间。

家长要创造一个适合孩子读书的环境。这是我一再强调的,家里有条件的,可以布置一个阅读角,这样孩子本来就短的注意力就不至于被其他玩具夺走。同时,每次只拿出两本绘本,让孩子选择其中一本,然后将另外一本收起来。一些妈妈喜欢把很多绘本摊开放在孩子身边,这会让孩子分心。

小D在1岁前,每次看绘本看到一半就跑开了,我从来不会去“指责”她。相反,我会说:“小D不看了,好啊,那你自己玩一会儿,妈妈需要把绘本读完。”然后,我独自津津有味、声情并茂地把绘本读完。

一开始,小D每次都会独自玩耍,试图引起我的注意,但我都不会理她。几次以后,她似乎觉得我正在做的事情更有趣,于是又主动过来找我读绘本。当父母自己真正爱读书时,这份快乐是会传染给孩子的。

小D1岁后,每次看绘本再看到一半跑开时,我对她会有一个额外的要求,就是让她告诉我“我不想看了”。为什么有这样的要求呢?因为随着她越来越大,我希望她对阅读有一种仪式感,不能很随意。我尊重她读绘本只读一半的权利,但我需要让她知道: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始有终。反复读一本绘本的权利(Be Ready)

孩子学习一项新技能时,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所以,我们常常发现,刚会堆积木的孩子,会接连好几天不停地搭积木塔;学会推动小汽车的孩子,会乐此不疲地拿着小汽车“嘀嘀嘀”地开。

绘本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样的,当他们熟悉了某一本绘本后,就愿意反复地读。这是他们练习的过程,他们在体验阅读的乐趣。所以,妈妈们千万不要急着让孩子读其他的书,而是应该耐心地陪着孩子反复读当下这本书。

小D在不同阶段都有几本绘本会让我反复读上几十遍。后来我发现,即使是一本绘本反复读,也可以通过提问等互动形式来增加难度。因此,家长可以开动脑筋,通过提问、表演、做手工等多种形式来演绎绘本,以增加亲子阅读的趣味性。跳着读的权利(Be Ready)

有不少孩子拿到绘本后,总喜欢跳着读,快速地翻页,这是特别正常的。其实成人拿到一本新书后,也会先粗略地翻一遍,想先大概了解一下书的内容,为什么孩子不可以这样呢?这时,不妨顺着孩子的节奏来。

小D最初读绘本时爱跳着读,她喜欢找自己感兴趣或熟悉的图片。我并不阻止她,相反,我会根据她感兴趣的图片进行延伸。比如她喜欢小狗,总喜欢翻到有狗的那一页,我就从这一页出发,跟她进行互动:“哦,这是条小狗,狗是怎么叫的?汪汪汪!”“咦,狗旁边是什么啊?”从兴趣点进行延伸,引导她关注这一页上其他的东西。这时,如果她感兴趣,我会顺势读这一页相关的内容;如果她又要翻下一页,也没关系。针对每一页,家长都可以从孩子的一个兴趣点扩展到另一个兴趣点,然后再慢慢扩展,直到他能够关注整页的图片。平常心对待亲子阅读这件事(Be Ready)

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重视亲子阅读,甚至有的父母把亲子阅读当作自己孩子与“别人家孩子”之间的竞争,导致很多妈妈特别焦虑。孩子爱读绘本,和他们爱搭积木、爱玩汽车,本质上没有差别,都是在玩耍中学习。如果孩子爱读绘本,妈妈没必要有优越感;而孩子不爱读绘本的妈妈也不必过于焦虑。

小D现在状态好的时候,可以非常专注地看绘本1个小时以上,但我和她的认知老师都清楚,这并不意味着什么,更不能说明她今后学习成绩就一定好。英语里有个说法——“Whole child,Whole brain”,意思是说养育孩子要全面发展大脑的各种功能。读绘本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而已。

阅读习惯的确需要从小培养,但父母应该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亲子阅读这件事。阅读就像吃一日三餐,只有在饥饿年代,我们吃饱后才会到处说“我吃过饭了”。如果父母用丰富充盈的心态养育孩子,就应该意识到,阅读只是孩子最普通的一项日常活动而已。亲子阅读不是父母的朗诵比赛,不是字正腔圆地读完全书就是第一名;亲子阅读也不是孩子的奥林匹克竞赛,不是谁读得越久、读得越多,谁就是冠军。所谓“亲子阅读”,“亲子”比“阅读”更重要。这是你和孩子之间一段高质量的时光,在这段时光里,没有电子产品和其他外界的干扰,只有书籍和陪伴,你们只需要好好享受这个过程就好。03教孩子学识字,别破坏了学习的好“胃口”闪卡到底有效吗(Be Ready)

提到认字,很多妈妈都会提到闪卡。所谓“闪卡”,就是一套大卡片,上面有不同的数字或文字,原理是每天让孩子对着看,通过强化视觉记忆来教孩子“识字”。

闪卡的鼻祖是杜曼,他当初设计闪卡其实是针对有严重脑损伤的孩子设计的,但正因为这样的方式对脑损伤孩子有效果,之后才慢慢被用于正常的儿童身上。

在20世纪,美国曾在健康学龄前孩子中推广过闪卡的应用。后来通过一系列的跟踪测试发现,大部分在学龄前认识几百、几千字的“神童”,到了学龄期,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学习成绩方面的优势,而且有大部分“神童”忘记了之前认识的字,还有少部分“神童”出现了学习障碍问题。

为此,美国很多脑神经专家和儿童教育家都做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儿童大脑中的神经腱只有在孩子主动用脑时才会被点亮,这时才会有开发大脑的作用。如果一味地被迫用脑,想提前学习的时间,并不能加速大脑的开发,相反还会出现一些副作用。早期识字的准备工作(Be Ready)

就像孩子的大运动发展一样,孩子识字也要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可惜的是,很多家长只追求“识字”的结果,而忽略了其间的过程。要想帮助孩子进行早期的识字启蒙,需要先做好准备工作。

培养孩子对于印刷品的兴趣

父母首先要引导孩子对印刷品产生兴趣,让孩子觉得读印刷品是非常好玩的事情。这是第一步,也是引导孩子识字的基础。事实上,绘本常常是孩子接触到的第一种印刷品。

在这个阶段,孩子不肯听、读不完都没有关系,最关键的是家长要帮助孩子熟悉“书”,而且让孩子不讨厌“书”。没有兴趣作为前提,孩子自然就不会进一步想探索书本上印的是什么。

知道如何读印刷品

在孩子对印刷品感兴趣之后,家长就需要帮助孩子明白书本、文字是怎么运作的。我从小D4个月开始,就和她一起读绘本。她会独坐以后,我常常请她帮我翻书页。这样的参与不仅让她对读绘本更感兴趣,也在无形中告诉她该怎么“读书”。

我从来没有进行“指读”,而是鼓励小D观察画面。在小D2岁后,我发现她除了对图片感兴趣外,也会对一些字母和数字感兴趣。这时,我在读的时候会告诉她:“这是字,妈妈现在给小D说的故事,就是用这些字来表达的。”以帮助她初步理解字的概念。“教”学龄前孩子识字的正确方式(Be Ready)

如果之前的准备工作做好,就可以开始“教”孩子识字了。但需要说明的是,学龄前孩子的“识字”只是一种启蒙,而不是真正的“学习”活动。这就像我们陪着孩子唱歌、玩游戏一样,所有早期启蒙的目的不是追求孩子“掌握”了多少技能,而是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多进行体验式的“玩中学”

感官是孩子接收外界信息和知识的重要通道,如果在学龄前能够打通这个通道,孩子今后的学习就会更加有效。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基础,欧美国家特别看重学龄前孩子的玩耍时间,因为孩子只有在玩耍中才能最全面地开发感官。

对于孩子识字也是一样的,与其一味地指着卡片告诉孩子“这两个字是苹果”,不如直接给孩子一个苹果,让他用鼻子去闻苹果的味道,用手去感受苹果的触感和大小,用眼睛去看三维立体的苹果,用嘴巴去品尝苹果的口感。这样的认识才是有意义的,因为它是生动、具体的。

真正到了孩子识字的时候,当他学到“苹果”两个字时,之前关于苹果的记忆就会被提取出来,辅助他更好地理解这两个字,自然就会加深他的记忆。这样孩子就会学得又快又好,但这类孩子绝对不是通过提前使用闪卡训练出来的。

多为孩子提供接触文字的机会

我在考察曼哈顿幼儿园时,发现一个特点,就是大部分幼儿园的教学理念都是“以玩为主”,但所有的幼儿园都告诉我,他们会在玩中融入早期的识字活动,让孩子接触文字,而不强求孩子学习,等孩子对文字好奇时,老师会顺势引导孩子进行识字。

这个理念对于父母的家庭教育也具有借鉴作用。下面举一些我和小D进行的识字游戏,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段话。

除了持续为小D读绘本以外,我也会买一些带有字母或数字的积木和拼图,但我从来没有拿着字教小D去认,而是在玩拼图时,自然而然地提到它们:“我们拼完了A、B、C,现在需要把D放在这里,字母D在哪里?”

外出点餐时,我也会和小D一起看菜单,并告诉她上面的这些都是文字,每个文字对应的是哪种食物。坐电梯时,她看着楼层数字的改变,我也会和她一起数数。这些都不是在教孩子,只是让文字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引导孩子去注意文字。

不得不说,外界的环境给了家长很多无形的压力,国内很多小学要求学生在入学前认识一定量的字。但“强按牛头不喝水”,最差的教育就是搞坏了孩子学习的“胃口”。

很多时候,父母的焦虑在于把自己困住了,因为入学有要求,所以必须要“教”孩子识字。但如果我们经常提醒自己:我们的目标是正确的,但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不止一种,如何寓教于乐地对孩子进行早期启蒙,是父母很重要的功课。以前在进行经理培训时有一句话,我至今印象深刻:“好的老板会自己接受上级的压力,并进行自我转化,他的下属接收到的只有明确的任务。”这句话也适用于育儿。不管外界的压力有多大,愿所有的父母都有这样的能力,能够消化压力,将压力转变成行动方案,带着孩子一步一步去实现既定的目标!04学习美国人,从小培养孩子像科学家那样思考

小D上幼儿园之后,有一天晚上,我给她洗澡,她拿着洗澡玩具黄色小鸭,把它按进水里,然后又拿出来,嘴里念念有词。我仔细一听,她在说“sink,float(沉下去,浮起来)”,我当时以为自己听错了,又听了两遍,才确认她是在说这两个词。洗澡快结束时,她拿着小鸭子对我说“science(科学)”。

第二天,我跟小D幼儿园的老师通了电话后才知道,最近幼儿园增加了一个活动,叫“Little Scientist(小小科学家)”,顿时便明白了小D洗澡时的表现。

后来见到小D的认知老师时,我把这件事当作笑话和她分享:“太有意思了,孩子这么小就要培养他们当科学家,我可不指望小D能成科学家。”没想到,后来我被老师洗脑了一番。培养早期科学思维的重要性(Be Ready)

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一样,一提到“科学”,就觉得它遥不可及,更不要说培养小D这样2岁的孩子做科学家了。但在美国,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却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认知老师说,对婴幼儿进行早期科学启蒙,不是为了培养科学家,而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让学龄前的孩子接触科学,不是为了让他们学到“高难度”的知识,而是为了让他们从小就可以像科学家那样思考和解决问题。

人的思维是需要从小训练的,而很多科学思维,比如观察能力、提问的能力、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提出假设的能力、验证的能力等,都是很重要的学习能力。学龄前儿童最关键的科学思维(Be Ready)

观察和描述

玩感官游戏能够有效地帮助孩子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但玩感官游戏时有一个关键点必须掌握,那就是需要用语言帮助孩子表达他在玩游戏时的感受,不然就是白玩。

在平时,家长要多引导孩子进行观察,当孩子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时,要鼓励孩子把观察到的东西描述出来。在一开始,可以用提问句来引导孩子使用自己的感官(包括触觉、听觉、嗅觉、视觉、味觉)去进行观察和表达。

比如,孩子摸到一些特殊材质的玩具时,可以问他:“这个摸起来怎么样?”也可以拿两个材质差异比较大的玩具让孩子进行对比;在公园里见到一朵花,就停下来看一看、闻一闻,可以问孩子:“这朵花闻起来是什么样的?”小D一开始并不懂“闻”这个词的意思,我就夸张地深吸一口气,然后做出闻的动作,这其实就是在教她“如何观察”。

比较和归类

比较大小、轻重、多少,把相同和不同的物品进行区分、归类,这是最基础的早期科学思维能力。这项能力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提问来培养。例如:

●整理玩具时,可以跟孩子说:“我们把所有的积木放这里,把所有的汽车放那里。”——归类。

●给孩子吃小饼干时,可以拿出一块大的和一块小的,然后问孩子:“你要大的饼干还是小的饼干?”——比较。

这样的思维训练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并不是每次都要正襟危坐才能教孩子。不过要注意,只有先教孩子学会观察,他才能懂得比较和归类。

提问和预测

除了鼓励孩子提问外,还可以引导孩子进行预测。比如,小D在幼儿园玩“浮起来、沉下去”的游戏时,老师会问:“我把木块放进水里,会怎么样?”据老师反映,大部分2岁多的孩子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但大人要有培养这项能力的意识。也许最终还是由大人告诉孩子答案,但多做这一步,就能够引发孩子进行思考,而不是一味地给孩子灌输知识。

我在家也会有意识地培养小D的预测能力,比如,小D玩小汽车时,我问她:“怎么才能让小汽车开得更快啊?”她真的会去思考,然后用更大的力气去推汽车。在这之后,我和她做了一个关于“重力”的科学小实验,让汽车从高处滑下,她看到原来这样会让汽车开得更快。

在引导孩子进行预测时,父母需要有意识地使用一些猜测的词汇,比如“我认为”“我猜测”“可能”“也许”等。这不仅能帮助孩子扩大词汇量,也能帮助他今后成为一个思路清晰、表达流畅的人。

小D的幼儿园开展了不少科学小实验。之前一谈到科学实验,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各种试管、烧杯之类的实验工具,马上就会出现畏难情绪。其实学龄前的好多科学实验都非常简单,也不需要太多工具。

幼儿园老师和我强调,从孩子1岁开始,就可以尝试带他做一些科学实验,科学实验的内容是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让孩子通过科学实验学会“怎么学”,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会观察、比较、提问、预测等,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小实验——听听看,猜猜看(Be Ready)

听觉是观察很重要的一部分。小D有一段时间很喜欢各种扭蛋,家里收集了不少这样的空壳。在老师的启发下,我在每个扭蛋里装上不同的东西。装好后不着急合起来,而是和小D一起看扭蛋里面的东西,然后让她合起来摇一下,再听听里面的声音。我在旁边描述:“这里面是个瓶盖,摇起来咔咔咔地响。”如果你家孩子已经超过3岁,可以让孩子自己描述出这个声音来。这个过程就是上面提到的锻炼科学思维能力的第一步——观察和描述。

等所有的扭蛋全部合上以后,我随机拿一个扭蛋出来摇一下,让小D猜测里面是什么。小D回答之后,不管她的答案是否正确,我都会追问:“小D为什么觉得这里面是铃铛呢?”她一开始回答不出这个问题,我会提示她:“铃铛会发出什么声音呢?丁零零!我们再摇一下,听听是不是丁零零。哇,果然是丁零零,我们打开看看猜得对不对。”这个过程就是在引导孩子如何进行提问和预测。

轮到我猜的时候,我会拿一个小D猜对的扭蛋(比如铃铛),然后故意猜错:“妈妈猜这里面是纽扣。”通常小D会纠正我的猜测,这时我会顺势问她:“啊,不对吗?那小D觉得这里面是什么?”她回答之后,我又继续追问:“为什么呢?小D为什么觉得是铃铛?”这样的提问,能进一步引导孩子通过表达信息来支持自己的推测。

这其实是一个特别简单的小游戏,但这就是科学实验,小D通过观察进行猜测,再用自己的知识来论证这个猜测,最后我们一起去检验猜测是否正确。这个过程正是文章开头所说的“像科学家那样思考”。

传统教育总是关注孩子“学到了什么”,认为孩子那么小,哪懂得“沉浮”“重力”这些东西,从而忽略了教孩子“怎么学”。而教孩子学会如何思考,让孩子对未知的东西抱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鸡蛋从外面打破,就是餐桌上的食物;从里面打破,就是鲜活的生命。”真正的教育从来都不是填塞和灌输,而是从内激发和唤醒孩子的动力。从小接触科学的孩子,他的求知欲会被唤醒,他会更加敏锐地去观察和感知他生活的世界。一个被唤醒的生命,才能保持无限的热情去自发地学习。05肯动脑筋也是一种能力,需要从小进行启蒙

之前小D一遇到不会做的事就会大哭大闹,我们花了很多心思让她学会用动作和语言寻求帮助,后来她学会对我说“帮帮我”。但最近我和小D的认知老师都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她太容易让我们帮忙了,以至于有些事情明明她自己有能力做,或者稍微动一下脑筋就可以做到,但她却懒得做,而是直接对我们说:“帮帮我!”

谈到动脑筋这件事,认知老师跟我分享了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叫“元认知”。什么是元认知(Be Ready)

大家回想一下,自己读书时是不是有过这样的经历:某一道数学题总是做错,明明老师已经讲解过一遍,却还是做错。回家订正时,父母又讲解一遍,结果还是做错。这时,父母经常会说:“你怎么不动脑筋呢?学习时没长脑子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