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药品鉴:家庭常用中药甄选指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2 03:15:49

点击下载

作者:马春、蒋爱品、李京生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百药品鉴:家庭常用中药甄选指南

百药品鉴:家庭常用中药甄选指南试读:

版权信息COPYRIGHT INFORMATION书名:百药品鉴:家庭常用中药甄选指南作者:马春、蒋爱品、李京生排版:燕子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6-01ISBN:9787513247542本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 言

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的理论。所谓“药食同源”,是说中药与食物属同一个起源,一些中药既可作为食物,又可作为药物。《淮南子·修务训》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此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以及保健意识的提高,人们经常会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一些既可药用,又可食用的中药用于日常保健。为了使大众对这些药食两用的中药,从识别与应用两个方面有一个较为科学的认知,故编写本书。《百药品鉴——家庭常用中药甄选指南》共收载常用中药100种,以汉语拼音字母先后排序。每个品种按别名、来源、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识别特征、质量鉴别、应用简介等进行介绍。所选品种主要以可以药食两用的品种为主,重点介绍每种药物的识别特征与简单应用。全书配以彩图百余幅,用以对照参考。

本书对于日常药食两用中药的购买、使用是一本较好的参照读物。尽管编者在编写过程中花费了大量心血,但不确之处在所难免,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本书的编写立足于科普,希望惠及专业知识较少的普通大众。但非常有幸得到国医大师金世元教授的审阅指导,并为本书题写书名。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王仕博、付立明、尉海玲、崔庆利、崔国静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谢意。编者2014年5月

上药……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神农本草经》阿 胶【别称】驴皮胶。【来源】本品为马科动物驴的干燥皮或鲜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性味归经】甘、平。归肺、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痿无力,心烦不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劳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识别特征】

眼看:本品呈长方形扁块,块形平整,边角齐整。表面有光泽,呈琥珀色或棕黑色。断面光亮,对光透视时,阿胶块的边缘呈半透明样。

手摸:手摸之表面光洁,用手拍击易碎。

鼻闻:固体阿胶闻之,有较淡的胶香气,阿胶块溶于热水后,甜香气较浓。

口尝:放入口中后,时间较长阿胶溶化,有较强的滑腻感。嚼之粘牙。【质量鉴别】阿胶当以黄透如琥珀色、光黑如漆者为真。真者无皮臭味,夏日亦不湿软。阿胶曾经出现过使用其他动物的皮熬制而成的伪品,应注意鉴别。【应用简介】

1.阿胶适用于阴虚、气血不足的人服用。

2.阿胶山药羹:阿胶(阿胶原粉)9克,山药30克,红糖少许,水淀粉适量。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小丁,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置火上煮熟。阿胶溶化后,倒入山药锅中,放入淀粉、红糖调成羹即成。每日早、晚各食1次。

功效:调补肝肾。凡肝肾两虚所致经期小腹隐痛、头晕耳鸣、舌质淡红者,皆可作为食疗佳品。肝肾不足的妇女宜常食之。

3.阿胶糕:阿胶250克,黑芝麻250克,核桃仁250克,红枣125克,桂圆干50克,葡萄干50克,枸杞子50克,冰糖250克,黄酒375毫升。阿胶砸成小块,加入黄酒浸泡3~4天,至泡软后,放入蒸锅上,加入冰糖隔水蒸1小时左右,然后再加入炒熟的核桃仁、黑芝麻,以及去核的红枣和桂圆干(切碎),取一密封保鲜盒,下面垫耐热保鲜膜,待完全凉后,放入冰箱冷藏48小时取出切片,或者直接服用。

功效:补血养血,美容养颜,润肠通便,提高免疫力,是老少皆宜的具有复合保健价值的补品。【使用注意】因阿胶滋腻,有碍脾胃消化功能,胃部胀满、消化不良、饮食不香,属中医学脾胃虚弱者应慎用。在患有感冒、咳嗽、腹泻等病或月经来潮时,应停服阿胶,待病愈或经停后再继续服用。另外服用阿胶期间还需忌口,如生冷食物、萝卜、浓茶等。艾 叶【别称】冰台、艾蒿。【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性味归经】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功能主治】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识别特征】

眼看:本品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

手摸:质柔软。上表面有稀疏的柔毛和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

鼻闻:气清香。

口尝:口嚼之味苦。【质量鉴别】以叶厚、色青、背面灰白色、绒毛多、香气浓郁者为佳。【应用简介】

1.艾叶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同时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门前挂艾草,一来用于避邪,二来用于赶走蚊虫。

2.将本品捣绒,制成艾条、艾炷等,熏炙体表穴位,能温煦气血,透达经络。产后感寒腹痛或老人脐腹冷痛者,可用熟艾入布袋兜于脐部。

3.艾叶性秉温热,善于驱寒,煎汤煮水后,浸泡腿脚,可用于风寒湿邪侵于经络所致的腿脚疼痛,起到温经散寒的作用。

4.艾叶食疗:艾叶可以煮粥、煮汤,也可以用艾叶煮鸡蛋。

艾叶煮鸡蛋的主要功效是温经止痛,散寒止血。主要用于胎动不安,腹中冷痛,皮肤瘙痒和痛经。制作方法是将艾叶25克洗净,放入锅内,加水1000毫升,置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25分钟,停火,过滤,收取药液,加入25克红糖武火烧沸,加入两只煮熟去皮的鸡蛋,再用文火煮8分钟即成。【使用注意】艾叶含挥发油,用量过大或误服大量可致中毒。阴虚血热者慎服。八角茴香【别称】大茴香。【来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肾、脾、胃经。【功能主治】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用于寒疝腹痛,肾虚腰痛,胃寒呕吐,脘腹冷痛。【识别特征】

眼看:由八个蓇葖果放射状排列于中轴上,各分果近等大。外表面棕褐色或红褐色,有不规则皱纹,顶端钝或钝尖,果皮较厚,上侧多开裂呈小艇形;内表面淡棕色,有光泽。每个蓇葖果内含种子一枚,扁卵圆形,红棕色或灰棕色,有光泽。果柄长3~4厘米,弯曲,常脱落。

手摸:质较硬而脆。

鼻闻:气芳香。

口尝:味辛甜。【质量鉴别】以个大、色红、油性大、香气浓者为佳。【应用简介】

1.八角茴香在生活中常作为调料使用,也称大料。主要用于烧、卤、炖、煨等动物性原料。有时也用于素菜。如炖萝卜、卤豆干等。八角是五香粉中的主要调料,也是卤水中的最主要的香料,在福建,八角是大溪香肠的主要调味品。

2.八角茴香在药用方面的主要作用有:

①治腰重刺胀:将八角茴香炒熟研末,用酒服送,每服6克。

②治小肠气坠:取八角茴香、小茴香各10克,川楝子5克,水煎服,发汗。

③治胁下刺痛:配麸炒枳壳,研末,用盐、酒调服。

④治疗阳痿:用八角焖狗肉。取狗肉250克,煮烂,加入适量八角茴香、小茴香、桂皮、陈皮、草果、生姜、盐、酱油等调料同煮食。

⑤治乳癖:八用角核祧仁粉。取核桃一个砸开,取仁,配以八角茴香一枚捣碎,饭前共咀嚼烂如泥吞下,每日三次。轻者连用一月可愈,重者即能减轻症状。【使用注意】八角茴香性温燥,阴虚火旺者慎服。白扁豆【别称】火镰扁豆、峨眉豆、扁豆子、茶豆。【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扁豆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炒扁豆:健脾化湿。用于脾虚泄泻,白带过多。【识别特征】

眼看:本品呈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长8~13毫米,宽6~9毫米,厚约7毫米。表面淡黄白色或淡黄色,平滑,略有光泽,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眉状种阜。

手摸:质坚硬。种皮薄而脆。

鼻闻:气微。

口尝:味淡,嚼之有豆腥气。【质量鉴别】以颗粒饱满、外皮洁净有光泽、嚼之有较强的豆腥气味为佳。【应用简介】

1.白扁豆既是滋补佳品,夏暑可作清凉饮料,又是一味良药。脾虚引起的泄泻、妇女白带过多、暑湿吐泻等宜用。

2.用于夏季胃肠型感冒:白扁豆18克,香薷4克,厚朴6克,水煎服。

3.用于慢性腹泻:白扁豆30克,炒熟,研粉,调服。

4.用于白带过多:白扁豆50克,炒熟,研粉,米汤调服。

5.用于中暑发热,暑湿泻泄:炒白扁豆60克,或鲜白扁豆120克,粳米60克,同煮为粥,至扁豆烂熟,夏秋季可供早、晚餐服食。

6.用于春季疲乏无力、精神萎靡不振:白扁豆30克,莲子15克,银耳10克,大米100克。水适量,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熬煮成粥食用。白扁豆花【别称】扁豆花。【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扁豆的未完全开放的花蕾。【性味归经】性平,味甘淡,无毒。归脾、胃、大肠经。【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消暑化湿。治痢疾,泄泻,赤白带下。【识别特征】

眼看:干燥花呈扁平不规则三角形。外形似虾皮。下部有绿褐色钟状的花萼,外面被白色短毛。花瓣多皱缩,黄白色或黄棕色,有脉纹,内有雄蕊十枚,其中九枚基部联合;里面有一黄绿色柱状的雌蕊,弯曲,先端可见白色细毛绒。

手摸:质地柔软,体轻。

鼻闻:气微香。

口尝:味淡,无特异性气味。【质量鉴别】以朵大、较完整、干燥者为佳。【应用简介】

1.用于治疗夏季体内湿邪过剩引起的慢性泄泻。

①可采摘新鲜的白扁豆花100克,与瘦猪肉100克,葱一根、胡椒七粒,共制成馅料,包作小馄饨食用,每天食用一次,连续4~5天,止泻效果良好。

② 取干扁豆花煮水服用,止泻效果亦佳。

③白扁豆花60克炒焦,与茶叶12克,同煎取汁,代茶饮。

2.白扁豆花粥:干白扁豆花10~15克,粳米100克。先将粳米加适量的水煮粥,然后加入白扁豆花后改用慢火。亦可以将白扁豆花研粉调入,或者用鲜白扁豆花25克煮粥。

功能:健脾利湿止泻,适用于夏季感受暑热、发热、心烦、胸闷、吐泻及赤白带下等。

3.扁豆花煎鸭蛋:白扁豆花40朵,鸭蛋两个,盐少量。将白扁豆花洗干净,打入鸭蛋,加少量盐搅匀。油锅放入麻油适量,煎熟即可。早、晚分食,连服2~3日。

功能:利湿清热,健脾止带。用于湿热下注型老年性阴道炎。白 果【别称】银杏。【来源】本品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除去肉质外种皮,洗净,稍蒸或略煮后,烘干。【性味归经】甘、苦、涩,平,有毒。归肺经。【功能主治】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用于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识别特征】

眼看:本品略呈椭圆形,一端稍尖,另端钝,长1.5~2.5厘米,宽1~2厘米,厚约1厘米。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平滑,具2~3条棱线。内种皮膜质,种仁宽卵球形或椭圆形,一端淡棕色,另一端金黄色,横断面外层黄色,胶质样,内层淡黄色或淡绿色,中间有空隙。

手摸:中种皮(壳)骨质,坚硬。内层粉性。

鼻闻:气微,有时微具臭气。

口尝:味甘,微苦。【质量鉴别】以壳色白、种仁饱满、断面色淡黄者为佳。外观洁白、无霉点、无裂果。种仁黄绿表明其新鲜,种仁灰白粗糙、有黑斑表明其干缩变质。摇动种核无声者为佳,有内音者表明种仁已干缩变质。种仁无任何异味者表明未变质,如果发现臭味,虽未霉变干缩但也说明其开始变质。【应用简介】

1.就食用方式来看,银杏主要有炒食、烤食、煮食、配菜、糕点、蜜饯、罐头、饮料和酒类。经常食用白果,对脑血栓、老年性痴呆、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脑功能减退等疾病具有特殊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2.白果豆浆:白果15枚,去壳砸碎,加水煮熟;然后加豆浆200毫升,红糖30克煮开,一次喝完,连用7天。

功效:补肝肾,止带浊,用于妇女赤白带下、小儿遗尿、老人尿频等。

3.猪小肚炖白果:白果15~30克,猪小肚一个。白果洗净,塞入洗净的猪小肚内,放入锅中,炖熟食之。

功效:固肾气,止遗尿,用于小儿遗尿。【使用注意】白果生食有毒,最好不要自行采摘银杏树上的白果,应到正规药店购买经加工后的白果。白果服用过量可出现中毒反应,如发烧、呕吐、腹泻、惊厥、抽搐、肢体强直等。白 芍【别名】杭白芍、杭芍、白芍药。【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性味归经】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功能主治】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识别特征】

眼看:白芍外皮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断面较平坦,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有放射状纹理。

手摸:质坚实。

鼻闻:气微。

口尝:味微苦、酸。【质量鉴别】以粗壮、坚实、粉性足者为佳。【应用简介】

1.用于肠胃燥热之便秘:火麻仁20克,白芍9克,枳实9克,大黄12克,厚朴9克,苦杏仁10克。水煎服。

2.用于痛经:白芍15克,干姜6克,研末为散,于经前以黄酒为引服用数日。

3.用于月经不调:白芍12克,加水煎煮半小时,取汤液分两次服,每日一剂。

4.用于腿脚肌肉痉挛、疼痛:白芍12克,炙甘草12克,加水煎煮,取汤液,分两次温服,每日一剂。

5.用于乙肝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日久迁延、阴血亏损、气血不足或肝肾阴虚型:猪肝150克洗净,切成薄片,加入绍酒、精盐、酱油、湿淀粉少许调匀;熟地10克,当归5克,川芎5克,白芍10克,炒枣仁5克,枸杞子10克,诸药洗净,加水煎煮去渣、取汁;锅炒旺下药汁、鸡汤、木耳。煮开后将木耳捞入碗内,肝片抖散下锅,汤开后去浮沫;肝片浮起时,加入精盐、胡椒粉、味精、熟猪油,片刻后关火,盛入碗内即成。【使用注意】体质虚寒者忌服,不得与藜芦同用。白 芷【别名】香白芷。【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性味归经】辛,温。归胃、大肠、肺经。【功能主治】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识别特征】

眼看:白芷外皮灰黄色至黄棕色,有多数纵皱纹。断面灰白色,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形成层环略呈方形。

手摸:质硬,显粉性。

鼻闻:有浓烈香气。

口尝:味辛、微苦。【质量鉴别】以粗壮、体重、粉性足、香气浓郁者为佳。【应用简介】

1.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较重:白芷6克,羌活6克,防风6克。水煎服。也可将白芷10克研末,放入粳米粥中,加白糖调味服用,用于风寒头痛,鼻塞齿痛,鼻涕常流,不闻香臭者。

2.用于风热感冒眉棱骨痛:白芷6克,黄芩6克。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服。

3.用于鼻窦炎:白芷6克,辛夷3克,苍耳子5克。热汤熏鼻或水煎服。

4.用于美白养颜:白芷打碎成细粉,与鸡蛋清、绿茶粉一同调成面膜;也可服白芷多宝鱼汤,不仅能调养气血,还能淡化色素,活血化瘀。将多宝鱼500克切成片,用胡椒粉、盐、水淀粉、蛋清、料酒抓匀,热锅热油,入姜片爆香,下入鱼骨和足量的清水,再加入白芷15克一起煮到滚,转文火继续煲15分钟,再转旺火煮沸3分钟,加盐调味。每周服一次为宜。

5.白芷除药用外,生活中可用于加工肉类时调味。【使用注意】阴虚血热者忌服。百 合【别称】干百合。【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卷丹、百合或细叶百合的干燥肉质鳞叶。秋季采挖,洗净,剥取鳞叶,置沸水中略烫,干燥。【性味归经】甘,寒。归心、肺经。【功能主治】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识别特征】

眼看:本品呈长椭圆形,长2~5厘米,宽1~2厘米,中部厚1.3~4毫米。表面类白色、淡棕黄色或微带紫色,有数条纵直平行的白色维管束。顶端稍尖,基部较宽,边缘薄,微波状,略向内弯曲。

手摸: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角质样。百合鲜品含黏液质。

鼻闻:气微,无臭。

口尝:味微苦。【质量鉴别】以鳞叶均匀、肉厚、筋少、淡黄白色、味微苦者为佳。

新鲜百合不发黑。干百合淡黄色为好,大小要均匀,以自然的黄白色(如颜色非常洁白,可能经过硫黄熏制)、不变质、不变色、无虫蛀、无异味者为佳。【应用简介】

1.百合贝母梨汤:百合、川贝母、梨适量,水煎服,或冲泡代茶饮。

功效:养阴润肺止咳。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咽痛失音。

2.百合枣仁五味汤:百合、酸枣仁、五味子适量,水煎服,或冲泡代茶饮。

功效:清心安神。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清,虚烦不安,神情恍惚,失眠多梦,心情抑郁,悲伤欲哭等。

3.养心鸭子:鸭子一只,黄花菜、百合、糯米各30克,香菇10克,大枣10枚,洗净,切碎,用葡萄酒15克拌匀,放入洗净的鸭腹中,上锅蒸至酥烂,食用。

功效:养血安神,养心健脑。

4.百合杏仁粥:百合50克,杏仁1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杏仁去皮、尖,打碎,同百合、粳米共煮为粥,加白糖适量温服。

功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用于病后虚弱、干咳劳嗽。【使用注意】百合虽对肺有补益,但其性寒,多食则伤肺气。薄 荷【别名】苏薄荷。【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归经】辛,凉。归肝、胃经。【功能主治】宣散风热,清利头目,透疹。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识别特征】

眼看:薄荷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新鲜的薄荷茎为四棱方柱形,有对生的分支,表面为绿色,有的呈紫棕色。叶片卵圆形对生,长2~7厘米,宽1~3厘米。夏季于叶片对生处开白色或淡紫色小花。干燥后的薄荷,叶子多呈碎片状,茎为四棱形的小段,多呈紫褐色。

手摸:新鲜的薄荷叶片摸之柔软,干燥的薄荷手摸微有刺手感,且易碎。

鼻闻: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新鲜的薄荷气味更为明显。

口尝:味辛、凉。【质量鉴别】以叶片多、揉搓后香气辛凉浓郁者为佳。【应用简介】

1.薄荷茶助消化,当饮食太过油腻时,可用薄荷茶帮助消化,刺激食物在消化道内运动。用鲜薄荷、干薄荷均可。

2.薄荷提神醒脑,当工作压力较大感到困倦时,可采摘鲜薄荷叶,稍做揉搓后贴于太阳穴两侧,可起到提神醒脑、舒缓压力的作用。

3.薄荷可清新口气。薄荷具有一种独特的芳香,将鲜薄荷含于口中进行咀嚼,可使齿颊留香,口气清新,去除口中异味。

4.薄荷汤面:薄荷9克,苏叶3克。加水250毫升,煎煮5分钟取液。将煮好的面条放入碗中,加调料、香油,兑入药汁服用,每日一剂,连服三天。

功效:宣散祛热透疹。用于麻疹初期发热。【使用注意】薄荷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并非所有人群均适用,哺乳期、怀孕期的妇女,及小儿均不宜单用薄荷或服薄荷茶。陈 皮【别名】橘皮、新会皮、广陈皮。【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肺、脾经。【功能主治】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识别特征】

眼看:陈皮外表面橙红色或红棕色,有细皱纹及凹点;内表面浅黄白色,有黄白色或黄棕色筋络。

手摸:质稍硬而脆。

鼻闻:有特殊香气。

口尝:味辛、苦。【质量鉴别】以皮薄、色红、油润、香气浓郁、陈久者为佳。【应用简介】

1.用于咳嗽痰多:陈皮适量,煎水频服。

2.用于胃寒呕吐:陈皮10克,生姜6克,水煎服。

3.用于胃热呕吐:陈皮10克,竹茹10克,黄连8克,水煎服。

4.用于和胃理气,化痰止咳,消食清热:陈皮10克,切丝,水煎取汁。加大米100克,煮为稀粥,服食。

或将陈皮研末,每次取3~5克,调入已沸的稀粥中,同煮为粥服食。每日一剂,连续3~5天。

5.陈皮除药用外,有时生活中也可作为调味品或原料,如青丝、红丝等。【使用注意】气虚体燥、阴虚燥咳、吐血及内有实热者忌服。赤小豆【别称】红小豆。【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归经】甘、酸,平。归心、小肠经。【功能主治】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肢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识别特征】

眼看:赤小豆呈长圆形而稍扁,长5~8毫米,直径3~5毫米。表面紫红色,一侧有白色线形凸起的种脐,偏向一端,约为全长2/3,中间凹陷呈纵沟;另侧有一条不明显的棱脊。

赤豆呈短圆柱形,两端较平截或钝圆,直径4~6毫米。表面暗棕红色,有光泽,种脐不凸起。

手摸:摸之光滑,质硬,不易破碎。

鼻闻:无明显气味。

口尝:味微甘。【质量鉴别】以颗粒均匀、饱满、色紫红者为佳。【特别提示】中药另有一种红黑豆,系广东产的相思子,特点是半粒红半粒黑,请注意鉴别,切勿误用。【应用简介】

1.赤小豆作为药食两用品种,男女老少皆可食用。对于水肿、脚气、黄疸、痈肿疮毒、小便不利及产后乳汁不下,服用有治疗作用。

2.治疗脾虚水肿或脚气,小便不利。①将赤小豆60克,桑白皮15克,加水煎煮,去桑白皮,饮汤食豆。

②将白茅根60克,赤小豆1000克,加水煮至略干,除去白茅根,将赤豆分数次食下,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现用于肾炎或营养不良性水肿。

3.用于产妇气血不足,乳汁不下。赤小豆120克,粳米30克,加水适量,煮稀粥,每日两次服用。【使用注意】赤豆内服、外用都未见有副作用,但也不能长期大量服用。古代医书有赤小豆“多服泄津液,令人枯燥”、“久食瘦人”的记载。川贝母【别称】贝母、川贝。【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或梭砂贝的干燥鳞茎。前三者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性味归经】苦、甘,微寒。归肺、心经。【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咳痰带血。【识别特征】

眼看:

1.松贝: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高0.3~0.8厘米,直径0.3~0.9厘米。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两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2枚;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一灰褐色的鳞茎盘,偶有残存须根。

2.青贝:呈类扁球形,高0.4~1.4厘米,直径0.4~1.6厘米。外层鳞叶两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部开裂,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

3.炉贝:呈长圆锥形,高0.7~2.5厘米,直径0.5~2.5厘米。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有的具棕色斑点。外层鳞叶两瓣,大小相近,顶部开裂而略尖,基部稍尖或较钝。

手摸: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

鼻闻:气微。

口尝:味微苦。【质量鉴别】这三种贝母均以完整、不破碎、外表类白色、质地硬脆、粉性足、味微苦者为佳,其中以松贝质量为佳。【应用简介】

本品苦寒能清热化痰,又味甘质润能润肺止咳,尤适于内伤久咳、虚劳咳嗽、肺热燥咳、热痰等证。

1.研粉冲服,一次1~2克。

2.川贝蒸雪梨:将雪梨削皮,切半,削去梨柄,挖去梨核,将半个雪梨放入碗中,挖去梨核的部位放入冰糖、川贝,小火蒸一个半到两个小时。【使用注意】

1.风寒咳嗽不宜食用。

2.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大 枣【别称】大红枣。【来源】本品为鼠李科植物枣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性味归经】甘,温。归脾、胃经。【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识别特征】

眼看:本品呈椭圆形或球形,长2~3.5厘米,直径1.5~2.5厘米。表面暗红色,略带光泽,有不规则皱纹。基部凹陷,有短果梗。外果皮薄,中果皮棕黄色或淡褐色,果核纺锤形,两端锐尖。

手摸:中果皮肉质柔软,富糖性而油润。果核质坚硬。

鼻闻:气微香。

口尝:味甜。【质量鉴别】以枣皮色紫红、颗粒大而均匀、果形短壮圆整、皱纹少者为优。【应用简介】

1.大枣具有补中益气、保健肠胃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不足、体倦乏力、食少便溏等症。

2.安神补血:用于贫血、产后血虚萎黄、心悸失眠、妇女脏躁、情绪抑郁等症的治疗。

3.大枣最突出的特点是维生素含量高。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有美容养颜、抗衰老、抗疲劳和增强人体耐力的作用。对妇女更年期的潮热出汗、情绪不稳也有调补和控制作用。

4.大枣常用药膳

①当归红枣粥:党参20克,红枣15枚,粳米100克,煮粥服用,可健脾益气补血。

②桂圆大枣红豆粥:干桂圆肉25克,大枣15枚,红豆50克,煮粥服用,可生血补血。

③枣泥饼:大枣300克,蒸熟去核;白术120克,鸡内金60克,干姜60克。共研为细末,和枣肉同捣为泥,作小饼,空腹嚼食,用于脾胃寒湿,消化不良,饮食减少,腹泻或便溏。

④红枣10枚,加水煎煮。每日饮服3次,用于过敏性紫癜。

⑤红枣、花生、冰糖各30克。先煮花生,再加红枣、冰糖同煮,睡前饮服。每日一剂,30天为一个疗程,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且血清转氨酶活力较高者。

⑥大枣、芹菜根各适量,加水煎汤,常服,用于高胆固醇血症。【使用注意】

1.糖尿病患者最好少食用,因其含糖量太高。

2.过量食用大枣容易出现腹部胀满,凡痰浊壅盛、腹部胀满者要慎食。淡豆豉【别称】豆豉、香豆豉。【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种子发酵加工品。【性味归经】苦、辛,凉。归肺、胃经。【功能主治】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用于感冒,寒热头痛,烦躁胸闷,虚烦不眠。【识别特征】

眼看:本品呈椭圆形,略扁,长0.6~1厘米,直径0.5~0.7厘米。表面黑色,有白霜,具皱缩。断面棕黑色。

手摸:质柔软。

鼻闻:略有香气。

口尝:味微甘。【质量鉴别】以粒大、饱满、色黑者为佳。【应用简介】

1.用于虚烦不眠:栀子9克,淡豆豉4克,水煎服。

2.用于风寒感冒

①葱豉粥:淡豆豉10克,先煎,去渣,取汁;加粳米50克,煮粥;临熟下葱白若干。

功效:疏风散寒,发表解肌。

②淡豆豉葱白煲豆腐:用于外感风寒、伤风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咽痒咳嗽等。

先将豆腐2~4块放入锅中,用油略煎,然后放入淡豆豉12克,加清水150毫升,煎取80~90毫升,放入葱白、生姜,煮沸后取出即成。趁热服用,每日一剂,可连续服1~3日。

功效:发散风寒,清咽止咳。

3.豆豉可在平日作为食材使用,具有一定的溶解血栓作用。

4.豉汁牛蛙:豆豉15克,蒜3克,牛蛙130克。牛蛙切块,用精盐、黄酒、淀粉拌匀。将蒜放入锅中,加少许食用油,煸出香味;然后与牛蛙、豆豉一同放入蒸笼,武火蒸15分钟后,撒上葱花、生姜丝即可食用。

功效:利水减肥,润肤健美。

5.淡豆豉性较平和,无明确服用禁忌。当 归【别称】岷当归。【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性味归经】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仆损伤,痈疽疮疡。【识别特征】

眼看:本品主根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多,长15~25厘米。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和横长皮孔。

根头(归头)直径1.5~4厘米,具环纹,上端圆钝,有紫色或黄绿色的茎和叶鞘的残基。

主根(归身)表面凹凸不平。支根(归尾)直径0.3~1厘米,上粗下细,多扭曲,有少数须根痕。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和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木部色较淡,形成层环黄棕色。

手摸:质地柔韧。

鼻闻:有浓郁的香气。

口尝:味甘、辛、微苦。【质量鉴别】以主根粗长、支根稍粗壮、表面黄褐色、断面粉白色或淡黄白色、香气浓郁者为佳。【应用简介】

1.用于月经不调、闭经痛经、气血不足、头痛头晕、便秘者。

2.用于月经不调,属肝郁气滞,经来先后无定期,可与柴胡、白芍、白术等同用。

3.用于心肝血虚而见面色萎黄、唇爪无华、头晕目眩、心悸肢麻,可与熟地、白芍、川芎配伍,补血之力更强。

4.年老体弱、产后以及久病血虚肠燥便秘者,可与火麻仁、枳壳、生地等配伍使用。【使用注意】

1.热盛出血者禁服。

2.湿盛中满、大便溏泄及孕妇慎服。党 参【别称】潞党参、条党参、西党参。【来源】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经。【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识别特征】

眼看:根呈长圆柱形,稍弯曲,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或灰棕色,根头部有多数疣状凸起,下有密集环状横纹,支根断落处常有黑褐色胶状物。

手摸:质稍硬或略带韧性。

鼻闻:具特殊香气。

口尝:味微甜。【质量鉴别】以条粗壮、颜色黄白、质地柔润、气味浓、嚼之无渣者为佳。【应用简介】

1.党参既可配伍群方,也可单独服食。单独使用时直接嚼服或熬制膏滋均可。

2.党参在食疗中也可以同大枣、黄芪、枸杞子等一同代茶饮、煮粥或与肉类炖食。

①参苓粥:党参、茯苓、生姜各10克,粳米100克。先将党参等三味煎水取汁,后下米煮成粥,可加盐调味食。用于脾胃虚弱、少食欲呕、消瘦乏力等症。

②参芪粳米粥:党参、黄芪各10克,粳米100克。参、芪煎水取汁,下粳米煮成粥,以白糖调味食。

功效:补益脾肺之气,固表止汗。用于肺脾气虚、体倦乏力、短气自汗、少食便溏等症。

③参杞羊头汤:党参18克,枸杞子10克,山药24克,陈皮10克,羊头2000克,火腿30克。将羊头洗净,加陈皮煮开,去浮沫,煮熟烂,去骨取肉切方块,与上料一起上锅蒸,加入盐、味精等调味食用。用于脾胃虚弱、内寒腹泻、体虚消瘦、眩晕耳鸣等症。【使用注意】党参性平,偏温,有热证、实证者禁用。地 黄【别称】怀地黄。【来源】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块根(鲜地黄)、干燥块根(生地黄),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熟地黄)。甘,寒。归心、肝、肾经。熟地黄甘,微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

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

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添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性味归经】鲜地黄甘、苦,寒。归心、肝、肾经。生地黄【识别特征】

眼看:鲜地黄呈纺锤形或条状,长8~24厘米,直径2~9厘米。外皮薄,表面浅红黄色。肉质,易断,断面皮部淡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导管呈放射状排列。

生地黄饮片呈类圆形或不规则的厚片。外表皮棕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切面棕黑色或乌黑色。

熟地黄饮片呈不规则块片、碎块,大小、薄厚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

手摸:体重,质地柔韧,具黏性。

鼻闻:气微。熟地黄气微香。

口尝:鲜地黄味微甜、微苦。生地黄味微甜。【质量鉴别】以“怀地黄”为地道药材,以个大、体重、质柔软油润、断面乌黑、味甜者为佳。【应用简介】

1.地黄酒:用于精血亏损的辅助治疗。

熟地黄100克,沉香10克,枸杞子50克,用米酒1500克浸泡。三天后服用。该方对阴虚血枯所致的须发早白也非常有效。

2.地黄粥:用于血虚引起的面色黄暗、骨蒸潮热、腰膝酸痛、身倦无力等症。

生地黄15克,或干地黄30克,生姜数片,粳米50克煮粥,食用时可放入适量红糖。

3.用于血虚不足:熟地黄与阿胶适量,水煎服。【使用注意】生地黄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用。熟地黄性质黏腻,较生地更甚,有碍消化,凡气滞痰多、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忌服。丁 香【别称】公丁香。【来源】本品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肺、肾经。【功能主治】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识别特征】

眼看:丁香形似研棒状,长1~2厘米,上端为花蕾,近球形,下端为萼筒,类圆柱形而略扁,向下渐狭,微具棱,红棕色或暗棕色,表面有颗粒状凸起,萼先端四裂,裂片三角形,肥厚;花瓣四片,膜质,淡棕色,覆瓦状抱合呈球形。

手摸:质硬而重,用指甲划时有油渗出。

鼻闻:有特异浓郁香气。

口尝:味辛辣,微有麻舌感。【质量鉴别】以完整、个大、油性足、颜色深红、香气浓郁、入水下沉者为佳。【应用简介】

1.丁香粥:用于胃寒呕吐、呃逆食少、腹痛腹泻、阳痿阴冷、寒湿带下等症。

丁香5克,水煎,取汁,加大米100克,煮粥,待沸时加入生姜3片,红糖适量。

2.丁香鸭:用于脾胃虚弱、咳嗽、水肿等症。

鸭子一只,放入丁香5克、肉桂5克、豆蔻5克煎煮两遍制成的药汁中,再加入生姜15克,葱20克,盐3克,卤汁500克,冰糖30克,味精1克,香油25克,文火煮熟,食用。

3.丁香常于生活中用以烹饪肉食加入少许调味。口中含服丁香可清新口气,去除口中异味。

4.丁香姜糖:红糖200克,放入锅中,加水少许,以文火熬至较稠时,加入姜末40克,丁香粉5克调匀;再继续熬至用铲挑起呈丝状而不粘手,停火。将糖倒在涂过食油的大搪瓷盘中,稍冷,切条块。

功效:严冬季节常服,能温中散寒。用于冻疮。【使用注意】热性病及阴虚内热者忌服。冬虫夏草【别称】虫草、冬虫草、夏草冬虫。【来源】本品为麦角菌科冬虫夏草菌寄生在鳞翘目蝙蝠蛾科昆虫绿蝙蝠蛾的幼虫体内萌发于头部的子座及其寄主的干燥复合体,均为野生品。生长在高寒地带海拔3000~4000米高山无树木的向阳坡,疏松干燥、腐殖质多的土壤中。冬季幼虫蛰居土里,菌类侵入幼虫体内,吸取养分使虫体充满菌丝而死亡。夏季自幼虫头部生出子座,故称冬虫夏草。【性味归经】甘、平。归肺、肾经。【功能主治】补肺阴,益肾阳。本品具有补而不滞、甘平不燥的特点,是医疗、保健乃至药膳中经常选用的名贵中药。【识别特征】

眼看:冬虫夏草主要由虫体和子座两个部分组成,全长9~12厘米。虫体部分形状如同蚕形,长3~6厘米,直径4~7毫米。外表面粗糙,呈金黄色或棕黄色,背部有多数横环纹,每三条环纹为一组。腹部有八对足,近头部三对,中部四对较明显,近尾部一对。头部棕红色,尾部如蚕尾。将其折断,断面内心白色或银白色,周边呈深黄色。子座部分从虫体头部生出,呈棒状,弯曲,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长3~8厘米,直径约3毫米。断面白色。

手摸:虫体部分质地较坚脆,易折断;子座部分质地较柔韧。

鼻闻:具有虫草特异性的腥气。

口尝:口嚼稍具有韧性,味淡。【质量鉴别】以虫体金黄色、发亮、丰满肥大,断面黄白色、不空虚,子座短小,无霉变和无杂质为佳。【应用简介】

1.冬虫夏草可采用研磨制粉后装入胶囊服用、与肉类炖着服用(尤善与鸭子同炖)、煮水当茶饮等方法食用。

2.冬虫夏草为滋补类中药,具有补肺阴、益肾阳的功效,可用于病后虚弱、肺肾两虚、虚喘或痰中带血、肾虚阳痿、肾虚腰痛、习惯性感冒等,亦可用于提高免疫力,或者是术后、产后身体的恢复等。

3.虫草鸡:用于肺气肿、气管炎、哮喘等症。

冬虫夏草10克,公鸡一只,葱、姜适量,一齐放入鸡腹中,将鸡放在蒸盅里,加上料酒、盐和适量的水,上笼蒸一小时以上后食用。

4.虫草粥:用于虚劳咳喘、干咳咯血、盗汗自汗、腰膝酸软、阳痿遗精、病后久虚等症。

沙锅置火上,注入清水1000毫升,加入冬虫夏草3克,糯米100克,中火烧开后,改用小火慢煮,至米烂汤稠、表面浮起粥油时,下冰糖40克,精盐一克,再煮5分钟即可。杜 仲【别称】思仙、思仲。【来源】本品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性味归经】甘,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肾虚腰痛,筋骨无力,妊娠漏血,胎动不安。【识别特征】

眼看:树皮呈扁平的板块状、卷筒状,或两边稍向内卷的块片,大小不一,厚2~7毫米。外表面淡灰棕色或灰褐色,平坦或粗糙,有明显的纵皱纹或不规则的纵裂槽纹,未刮去粗皮者有斜方形横裂皮孔,有时并可见淡灰色地衣斑。内表面暗紫褐色,光滑。

手摸:质脆,易折断,折断面粗糙,有细密银白色并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

鼻闻:气微。

口尝:味稍苦,嚼之有胶状感。【质量鉴别】以皮厚、块大、去净粗皮、内表面暗紫色、断面丝多者为佳。【应用简介】

1.中老年人肾气不足,腰膝疼痛,腿脚软弱无力,小便余沥者宜食;妇女体质虚弱,肾气不固,胎漏欲坠及习惯性流产者保胎时宜食;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行走过迟、两下肢无力者宜食;高血压患者宜食。

2.杜仲寄生茶:杜仲、桑寄生各等份,共研为粗末。每次10g,沸水浸泡饮。

3.杜仲焖猪腰:猪腰两只,切片;与核桃仁30克,爆炒;加入生姜10克,老蒜10克及用盐杜仲20克、酒炒补骨脂10克煎取的药汁,焖至猪腰熟透,汤汁浓稠即可。

功效:补肝肾,壮腰膝。用于肾虚腰痛,腰膝酸软,耳鸣耳聋,阳痿尿频等。

4.杜仲牛骨汤:杜仲30克,骨碎补15克。共装布袋中,与500克砸碎的牛骨一同放入砂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淋入药酒,文火煮一个半小时,取出布袋,加葱花、姜末、精盐、五香粉,再烧至沸,随意服食,当日吃完。

功效: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尤宜。番泻叶【别称】泻叶。【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干燥小叶。【性味归经】甘、苦,寒。归大肠经。【功能主治】泻热行滞,通便利水。用于热结积滞,便秘腹痛,水肿胀满。【识别特征】

眼看:狭叶番泻呈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5厘米,宽0.4~2厘米,全缘,叶端极尖,叶基稍不对称。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浅黄绿色,无毛或近无毛,叶脉稍隆起。

尖叶番泻呈披针形或长卵形,略卷曲,叶端短尖或微凸,叶基不对称,两面均有细短毛茸。

手摸:硬韧略似皮革。

鼻闻:气微弱而特异。

口尝:味微苦,稍有黏性。【质量鉴别】以叶片大、完整、色绿、梗少、无泥沙杂质者为佳。【特别提示】进口的狭叶番泻叶中常混有耳叶番泻的小叶,本品几无泻下作用,应注意鉴别。与以上两种正品的不同点为:小叶片较宽,呈卵圆形或倒卵形,先端钝圆或微凹,表面有极多灰白色短毛。【应用简介】

1.适用于热结便秘、习惯性便秘、老年便秘:每日3g,代茶饮。

2.用于便秘、水肿腹胀:缓下1.5~3克,攻下5~10克。开水泡服。

3.番泻菠菜鸡蛋汤:番泻叶5~10克,菠菜200克,鸡蛋1个,生姜3片。

番泻叶加清水1000毫升(四碗量)共煎,去渣取汁,放进锅中,武火滚沸后,下菠菜,滚后徐徐加入蛋液,稍滚,调入适量香油、盐即可。

功效:泻热导滞,清热润肠。用于小儿积热便秘。【使用注意】

1.妇女哺乳期、月经期及孕妇忌用。大剂量服用,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

2.本品不宜长期服用,长期服用会加重便秘,所以长期便秘者应在医师指导下合理用药,不可以番泻叶或大黄作为长期通便药使用。蜂 蜜【别称】蜜、枣花蜜。【来源】本品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或意大利蜂所酿的蜜。【性味归经】甘,平。归肺、脾、大肠经。【功能主治】补中润燥,止痛解毒。外用生肌敛疮,用于脘腹虚痛,肺燥干咳,肠燥便秘;解乌头类药毒;外治疮疡不敛,水火烫伤。【识别特征】

眼看:半透明、带光泽、浓稠的液体,白色至淡黄色或橘黄色至黄褐色,久置或遇冷渐有白色颗粒状结晶析出。

手摸:用手搓捻,手感细腻,无沙粒感。

鼻闻:单花蜜有本植物特有的花香味,混合蜜有天然的花香味气息,假蜂蜜有的是蔗糖味,有的是香料味。

口尝:纯正天然的蜂蜜,味道甜润,略带微酸,口感绵软细腻,爽口柔和,余味清香悠久。【质量鉴别】以稠如凝脂、气芳香、味甜而纯正、无异臭杂质者为佳。【应用简介】

1.适宜老人、小孩、便秘患者、高血压患者、支气管哮喘患者食用,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糖尿病患者也可以食用蜂蜜(注意少食)。

2.蜂蜜的食用方法灵活,可用于凉菜及饮料调味,也可直接加水稀释后服用。

3.蜂蜜药膳

①蜂蜜萝卜:鲜白萝卜洗净,切丁,放入沸水中煮沸捞出,控干水分,晾晒半日,然后放锅中加蜂蜜150克,用小火煮沸调匀,晾冷后服食。适用于消化不良、反胃、呕吐、咳嗽等。

②蜂蜜鲜藕汁:鲜藕适量,洗净切片,榨取汁液,按一杯鲜藕汁加蜂蜜一汤匙的比例调匀服食。每日2~3次,适用于热病烦渴、中暑口渴等。

③鲜百合蜂蜜:鲜百合50克,蜂蜜1~2匙。百合洗净,放碗中,上屉蒸熟,待温时加蜂蜜调拌。睡前服,适宜失眠患者常食。

④芹菜蜜汁:鲜芹菜100~150克,蜂蜜适量。芹菜洗净,捣烂绞汁,与蜂蜜同炖温服。每日一次。适宜肝炎患者饮用。

⑤ 蜂蜜核桃肉:蜂蜜1000毫升,核桃肉1000克。核桃肉捣烂,调入蜂蜜,和匀。每次服食一匙,每日两次,温开水送服。适宜虚喘证。【使用注意】

1.未满一岁的婴儿不宜食蜂蜜。

2.脾虚泻泄及湿阻中焦的脘腹胀满、苔厚腻者不宜食。佛 手【别称】佛手丝。【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干燥果实。【性味归经】辛、苦、酸,温。归肝、脾、肺经。【功能主治】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识别特征】

眼看:多纵切成类椭圆形或卵圆形薄片,常皱缩或弯曲,有的具指状裂瓣。外表面橙黄色、黄绿色或棕绿色,有皱纹及油点。果肉浅黄白色。

手摸:质硬而脆,受潮后柔韧。

鼻闻:气芳香。

口尝:果皮外部味辛微辣,内部味甘而后苦。【质量鉴别】以片大、皮黄肉白、香气浓郁者为佳。【应用简介】

1.佛手茶:佛手与生姜、红糖等一同冲泡,代茶饮。用于肝胃气滞,脘腹胀痛,呕逆少食。

2.佛手玫瑰茶:佛手10克,玫瑰花5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饮食减少。

3.佛手柑粥:佛手柑10~15克,粳米50~100克,冰糖适量,水煮为粥,温热服用。

功效:健脾养胃,理气止痛。用于年老胃弱、胸闷气滞、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嗳气呕吐等。【使用注意】阴虚血燥、无郁滞者慎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