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经地义:悦读《孝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2 14:05:53

点击下载

作者:孙永艳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天经地义:悦读《孝经》

天经地义:悦读《孝经》试读:

“中华经典悦读丛书”序

这是一套献给社会公众、海外读者,也是献给青少年朋友的关于中国古代哲学经典的丛书。

博大久远的中国,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在过往的5000余年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缤纷灿烂的中华文明;饱经沧桑的中国,遍受误解的中华文明,在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创造了影响世界的中国速度、中国奇迹。与此同时,中国的经验、中国的道路、中国的制度,也备受关注。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有前行力量的来源,离不开对自身文明传统的再发现和再认识。支撑中国道路选择的、影响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决定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怀、平凡生活的,是中国古典知识系统中的思想和理念,而承载和表达中国古代思想理念的,是我们必须尊敬和了解的中国古代哲学经典。

所谓经典,是先哲创造的,给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和生活方向的思想智慧、时代精神的精华,它系统演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样态、制度安排、价值选择、日常规范、生活程序、情感气质、文化创造。对于当下的人群而言,则呈现为“当代记述较多而常要翻阅”(章太炎语)的一些古代思想和文化著作。

所谓经典,它承载着先哲清澈的智慧、广博的经验,并经历了历史的洗炼和时间的考验,对当下和未来有广泛的阐释理解和指导意义,同时也为人类文明多样性和人类思想文化遗产提供典范。

中国哲学经典,是影响中华文明进程的各种思想形态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天空中不灭的星辰,是中华文明弦歌不辍的主旋,也是中国先贤圣哲在颠沛造次、兴灭继绝的历史进程中的时代担当和心灵自传。

有鉴于此,我们将2014年出版的《中国古代哲学经典》进行了扩充,仍然以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为基点,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历程为纵向线索,以中国古代哲学经典的作者行谊、主要关切、主体内容、历史贡献、文化影响、当代价值等为横向线索,将《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中对中国文化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每部经典的概括性介绍扩展为更为详细具体和充分的著作,以便读者能够进行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需要说明的的是,我们选取的这些著作远不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的全部,也不一定达到中国古代哲学经典的代表性,只是猜想这些作品能够以点带面,以作品和作者为中心,折射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国文化精神的整体风貌。尤其是《颜氏家训》,虽不一定达到“哲学经典”的严格要求,但我们还是从中国家庭观念、血缘亲情这个角度,介绍这部影响中国家庭生活哲学的作品。

在全球化的时代,当我们被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感官文化、同质化平面化的生活裹挟时,东方中国先哲对于世道人心的关切,对于人间温情的呼唤,对于平治天下的预设,对于民胞物与的愿景,或许是解救现代社会和人生种种问题和焦虑的精神资粮和“支援意识”。同时,现今又是各种信息大量充斥、知识碎片化、阅读碎片化的时代,快节奏高效率已成为生活的常态,人们疲惫的心灵渴望得到先贤智慧的浸润而又力不从心,甚至浮躁的心灵瞥见那些充满智慧但却生涩的文字即会望而生畏。繁忙的生活、紧张的节奏、沉重的压力、快餐式的知识浏览,已经使人们的心灵与经典的距离渐行渐远。

以此之故,我们结合现代人的实际,试图倡导一种经典的“悦读”方式。所谓“悦读”,旨在通过轻松的阅读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亲近经典,在润物无声的快乐享受中了解经典的内容,进而领会和体验经典的博大智慧。所以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丛书,力求避免过于学术化的艰涩表述,尽量通过通俗易懂浅显活泼的语言和表述方式轻松传达经典的思想和精神,真正做到读中有“悦”,因“悦”而读。

古老的中华文化在历尽沧桑之后又迎来复兴的春天,在价值与文化多元并存的今天,古老的中华文化也再次为世界所瞩目,当我们希冀中华文明继续贡献于人类社会,并寻求与全球文化平等对话和交流交融时,中国《周易》“变”的思维、《论语》的“仁者爱人”、《老子》的“道法自然”、《孙子兵法》的“知己知彼”、《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如此等等,足可以让我们抖擞文化自觉和自信,足可以让我们成为人类文明的传灯者,足可以让中国哲学经典的烛光回向这个繁华与迷乱的世界。王月清 暴庆刚一作者之谜

在儒家的“十三经”当中,有一部不足两千字的经典,是儒家经典著作中字数最少的被称为“经”的著作,但在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社会,它却被广为传诵,上至帝王将相、达官贵族,下至黎民百姓、贩夫走卒,都对之推崇有加,对其思想更是深信不疑,以之为行为之圭臬和立身行世之根本。这部经典就是被誉为“百行之宗、五教之要”的《孝经》。《孝经》因其所阐发的“孝道”思想在儒家思想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而对整个中国的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孝经》作者历来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孔子所作,孔子门人所作,曾子所作,曾子门人所作,子思所作,孟子所作,汉儒所作,而又以孔子、曾子所著为主流。《吕氏春秋》曾引用《孝经》,由此看,《孝经》并非伪书,其成书应不晚于战国后期。从思想内容来看,《孝经》与《论语》《孟子》《礼记》等先秦儒家经典互相呼应,应视为一部先秦儒家有关孝道思想言论的集子,体现了儒家对传统孝亲观念的提炼和升华。《孝经》作者史无定论,但毋庸置疑是先秦儒家孝道集大成者,其所宣示的孝道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其孝道思想在孔子那里已经被比较详细地讨论,又经曾子、子思、孟子继承发扬而逐步体系化、具体化。鉴于此,下面着重介绍四位圣哲孝论、孝行及其一脉相承的关联,从而清晰地追溯儒家孝道的历史缘起与沿革,探究儒家孝道的精神。(一)至圣孔子孔子《汉书·艺文志》记载:《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举大者言,故曰《孝经》。

因为在孔子弟子中,曾子以孝行著称,孔子认其能广扬孝道,故为之陈述孝道而成《孝经》。由此将孔子看作《孝经》的作者。这种观点自汉代一直到宋代都比较流行。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孔子以“克己复礼”为使命,以自己的修为与学识扬名立世,光显父母及先祖,践行孝道。孔子所讲的孝是双向的,是上慈下孝,本于亲情自然并推己及人,反对下对上的愚忠愚孝,反对以孝为博取功名利益的工具。1.圣人之后

孔子先祖是商代王室,到孔子时已渐次转换为普通士族。在这一家族繁衍生长的过程中,不管身为王室还是诸侯、卿、士,孔子的先人都不乏克守本分、德行高尚的仁义君子。

微子启,商纣王同母庶兄,屡次进谏纣王失败,无力挽回殷国灭亡的命运,为保全殷商血脉,保祖先的祭祀,选择离开。周伐纣灭商后,微子启归顺周武王,后因其仁义德行及对周的忠心,周公把商朝旧都商丘一带封给他建立宋国,让他管理商族遗民,奉守商人宗祀。微子启死后,其弟仲衍即位,孔子实为仲衍后人,但孔子及后人也同时尊微子启为自己先祖。微子启在国家灭亡之际,没有选择与国家共存亡,并且投降了商朝的敌人,但纣王暴虐无道,周文王、武王都是仁义之师,周取代商已是必然,因此微子启降周是仁义之举,而且商人因他而保存香火与祭祀,后人对他的评价还是很高。孔子从来不以“仁”字轻易许人,但孔子说“殷有三仁”说的就是微子启、箕子和比干。

弗父何,孔子十世祖,宋湣公长子,本来可以继位做宋君,但湣公将王位传于弟弟炀公。当时父死子继已成主流,湣公次子鲋祀杀死叔父炀公,想让其兄弗父何即位为君。如果弗父何即位为君,就定要治其弟鲋祀杀君之罪。为了避免家庭悲剧再次发生,于是弗父何将王位让给弟弟厉公,自己仍处卿位。

正考父,孔子七世祖,弗父何的曾孙,辅佐戴公、武公、宣公三朝,贵为上卿。但是他从不自满,受三命,一命比一命更恭谨,生活也极其俭朴。

孔父嘉,孔子六世祖,正考父之子,字孔父,名嘉,其后人以其字为姓氏,即孔氏。宋穆公时,孔父嘉是宋国的大司马,掌握全国兵马,穆公死后,又受遗命辅助新君宋殇公。宋大夫华父督想要杀死殇公,于是先杀孔父嘉。孔子的父亲叔梁纥

孔父嘉的曾孙孔防叔,孔子四世祖,畏惧华父督的逼迫,出奔到鲁国,孔子先世于是由贵族公卿转为士族人家,由宋国人变为鲁国人。

叔梁纥,孔子父,孔防叔之孙,曾为诹邑大夫,武力绝伦,以勇闻名。2.孔子孝行

孔子父亲叔梁纥本有一妻一妾,其妻生有九个女儿,其妾生一儿子,又是跛脚。为继嗣考虑,七十高龄的叔梁纥向颜氏求婚,颜氏将小女徵在许配给他。叔梁纥72岁,颜徵在18岁。孔子3岁时父亲去世,年轻的寡母带着孔子艰难度日,并将其培养成博学英才,其中艰辛可想而知。孔子17岁时母亲也辛劳早逝。虽然历史上关于孔母的记述并不多,但孔子德行与成就,无疑宣告了她是一位伟大、成功的母亲,而孔子也以此荣耀父母,回报父母养育之恩。

孔子父亲死后葬于防地,那时孔子尚且年幼,即使别人带他一起送葬,他也无法确知埋葬地。而且古时平常人家只在新年时在家祭祀,不特地到坟上去。古人的坟墓也不树碑,不堆土,不种树,不好辨认,因此孔子只知道父亲埋在防地,却不知具体埋在哪里。孔子母亲死后,孔子想依礼法合葬父母,暂时将母亲浅葬一处,但是葬事极其谨慎周全,时人都以为是正式下葬。后来孔子想办法找到曾经参与父亲丧事的故人,找到父亲的埋葬地,将父母合葬。据《礼记》记载,孔子为母亲守丧两年期满,又过了五天,孔子依然很悲伤,弹琴都不能成曲。又过了五天,他作了一首笙歌,来纪念母亲。可见,年轻的孔子本着孝亲的深情,对父母生养死葬后祭,样样周全,合乎礼法。

孔子的孝行更表现在他继承先人遗志,荣耀祖先,荫蔽后人的丰功伟绩。

中国古代氏族社会瓦解,国家形态形成的过程中,父家长制大家族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形成家国合一的宗法制度,君主就是宗族首领,国家政治统治与宗族管理统治融为一体。这种家国一体下的政治模式历经夏商周三代,日益周备,集中体现于周礼,也成为中华文化的基因。周灭商后,根据宗法制度,分封天下:周王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天子的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其爵位由嫡长子继承;诸侯的其他儿子分封为卿大夫,其爵位也由嫡长子继承;卿大夫的其他儿子又分封为士,这样就形成严密的家天下的统治模式及其相应的礼仪与法度。随着社会的变动,“士”逐渐发展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他们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往往是从没落的贵族子弟和普通百姓中产生的有才识者,是社会的知识分子阶层。他们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习礼传道,为贵族阶层当差服务,获得俸禄维持生计。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即儒业,他们也因此被称为儒生。

孔子是商汤后裔,世事变迁,其先世由王室而降为诸侯、由诸侯而降为卿、由卿而降为士,到孔子时已是普通且贫穷的士族家庭了。但是纵观孔子家世,可知其是极其显赫、荣耀的,其先世虽然没落了,但不管在哪一个阶层,都有德行高洁、恪守礼法的楷模。而且孔子出生在士族家庭,母亲的家族及大多亲朋也是士族家庭,从小耳濡目染,幼时就喜以习礼为游戏。这种家世传统无疑给孔子以巨大的感召,凝成其心中继承先人遗志,坚守、传承礼乐文化道统的责任感、使命感。儒业、儒者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但仅是服务于贵族阶层,谋求进身谋生的职业。孔子将职业儒发展成为君子儒,儒者以昌明道义、坚守道义、践行道义为根本。他身体力行地规范、矫正现实当中一切不合乎礼乐文化道统的行为,即一切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行为。孔子可谓夏、商、周三代礼乐文化的集大成者,自孔子之后,以礼乐文化为核心的儒家成为一学派,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在经历了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代,社会由乱而治、由分而合,由无序走向有序,儒家思想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社会秩序稳定和谐的根本,儒家的祖师孔子也享有了至尊无上的地位,被尊为“万世师表”、“至圣”、“无冕的素王”。因孔子在中国文化与历史中的特殊地位,孔子家族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为特殊的家族。其家族可由孔子上溯到两千年前商汤以至黄帝儿子契,下至今天两千年嫡传70多代,而且英杰辈出,孔子故里的孔林、孔庙也成为文化圣迹。从孝的角度来看,孔子完美地践行了儒家荣耀祖先、荫蔽后人的孝道。孔庙曲阜孔林3.孔子论孝

孔子对孝的论述被记载在《论语》《礼记》等古籍中,据此我们来具体看看孔子对孝的一些观点。

有个叫孟懿子的人向孔子问孝,孔子回答说:所谓孝就是“无违”,并对自己的学生进一步解释说,“无违”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孝顺父母就要做到按照礼的规定对父母生前奉养、死后安葬与祭祀。

生前奉养,最基本的就是满足父母吃穿等生存需要的物质赡养,但更重要的是对父母精神上的供养。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不惹父母生气,尊敬、顺从父母,诚心、愉悦、尽心竭力地侍奉父母,满足父母的心愿。

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让自己生病,以免父母担心。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为免父母担心,便于照顾父母,不能长期在外远离父母,即使迫不得己出门在外,也要及时告知父母自己的去向与状况,问候、关爱父母。注意自己的德行,不作不义的事,以免父母担忧、受辱。友爱兄弟、和睦乡邻,让父母过得开心快乐。孔子的学生宰我

不同等级、不同身份人的丧葬、祭祀都有明确、严格的礼仪规定。孔子强调以合乎死者身份的丧葬之礼来安葬父母,为父母尽孝,否则就是不孝。儿女生下来要三年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父母死后,也应为父母守丧三年,三年之内应停止所有社会活动、娱乐活动等,表达对逝去至亲的诚挚哀伤与怀念,感恩父母。三年之丧是天下的通礼,上至天子下至平民都必须要遵守,同时守丧的方式又有所不同。《论语·阳货》记载,学生宰我曾质疑三年时间太长,提出一年就可以了,孔子狠狠地批评他为“不仁”之人。同时孔子强调,“葬之以礼”根本上是要有真挚的爱与哀伤,丧葬之礼就是能最好地寄托与节制痛失父母哀伤之情的形式。孔子儿子伯鱼与母亲感情深厚,母亲守丧期已过,伯鱼还在那儿哭。孔子听到后就对他说:“丧期已经过了,你应该回归正常生活了,你天天这么哭哭啼啼的算什么事啊?”他反对形式主义,反对因厚葬父母而导致子女生活困难。“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阳货》)。办理丧事,跟把礼仪办得周到详备相比,表达悲哀更为重要。

孝子不仅对父母生养死丧,还要依礼追思祭祀。什么时候祭祀?怎样祭祀?“礼”都有严格的规定,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了“礼”。祭祀的核心是要“敬”,“祭思敬”(《论语·子张》),要“真诚”,祭礼祖先时就像他们真在那里一样,如果自己不能亲自进行祭祀,不能让别人代替,别人代替祭了也等于没有祭,“吾不与祭,如不祭”(《论语·八佾》)。

孝子不仅要“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还要在精神上继承父亲的遗志,完成父亲的未竟之业。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父亲在的时候,要看做儿子的理想志向;父亲过世了以后,要看做儿子的是否能继承父亲的遗志,按照父亲的志向去做事情,如果能够做到三年都不改变,就可以算得上是“孝”了。

所谓符合孝道的人,是善于继承前人的志向,善于承续前人事业的人。孔子说:“周武王、周公,大概可以说是被天下人普遍认为符合孝道的人了吧!”周武王和周公为什么被天下人普遍认为是符合孝道的人呢?因为他们的孝道,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有些人没有做到,但他们做到了。他们不仅完成了祖先的志向,而且承续了祖先的事业。

孔子还强调使父母身陷不义之地,就是最大的不孝,反对无原则的愚孝,主张以合适的方式对父母劝谏。

孔子的学生曾参,在瓜地里除草,一不小心把瓜苗的根锄断了。他的父亲曾皙大怒,操起一根大棒,狠狠击打他。曾参默默承受着,不躲不闪,曾皙却越打越气,下手越来越狠,直到曾参倒在地上,昏死过去。曾参很久才苏醒过来,醒来后,他马上高高兴兴地站起来,上前对父亲说:“刚才我得罪了父亲大人,害得父亲大人不得不用大棒来教育我。大棒太重了,父亲您没累着吧?”他回到自己的房子后,还拿起琴边弹边大声唱歌,以此让他父亲知道:他身体没事,好让父亲宽心、放心。

但是孔子听到这事后,很生气地批评了曾参这样做是大不孝。父亲不问青红皂白毒打儿子,儿子默默忍受,打死也不躲避。万一儿子被打死了,不是陷父亲于不义之地吗?不是要让父亲承受丧子之痛吗?

儿女对父母的敬、顺也要灵活变通,父母有过失不当之处,儿女也有义务劝谏。但是又要讲究方式方法,而且不能违背敬、顺的基本原则,不能伤害人伦亲情,破坏家庭和睦。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子女要和颜悦色、委婉地劝谏父母,不能犯颜指责,即使劝谏失败,也不能对父母心怀怨恨。

孔子认为人人都能上慈下孝就会君贤民忠,家庭和睦,天下太平。孝本于血缘亲情,是人伦道德的根本,也是社会和谐有序的根本。孔子的弟子有若把孔子的这一思想作了深刻的总结,他说: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孔子很少谈及性与天道,他只是很平实地告诉人们该怎么做,从他的言行中,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孔子是把本于血缘亲情的孝悌推己及人,把仁爱之心看做人的本性,在此基础上的礼乐文化道统看做天下至道。他说自己15岁就有志于学此道,30岁就能立身此道,40岁对此道不再有任何困惑。即使在他所宣扬、坚守的文化道统已然破坏殆尽,他仍能自信坚守。他在匡地身陷绝境时曾说:“文王虽已死了,文化道统并没有丧失,现在不都在我们身上吗?上天如果要灭绝这个文化道统的话,就不会让我们能够认知并负起传承的责任。天意既然是不绝灭这个文化道统,那匡人又能对我怎么样?”孔子行孝图(二)宗圣曾子

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介绍曾子时说:

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死于鲁。

由此将《孝经》的作者归为曾子。再加上曾子以孝著称,有关曾子的孝行故事流传很广,而《孝经》也是以曾子问孝的形式书写,所以,以曾子为《孝经》作者的观点也有较大的影响。

曾子(前505—前432),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山东济宁嘉祥县)人。他与父亲曾点都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比孔子小46岁,孔子去世时,曾子才27岁,是孔门中年龄最小的。曾子并非孔子生前最得力的学生,却是孔子身后,得孔子真传,继承与传播孔学最力者。相传曾子是《大学》的作者,也是子思的老师,而子思门人又是孟子的老师。曾子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他也因此被尊称为“宗圣”。曾子1.曾子孝行《新语》中说:

曾子孝于父母,昏定晨省,调寒温,适轻重,勉之于糜粥之间,行之于衽席之上。

他在生活上对父母做到无微不至的照料。虽然生活十分俭朴但是每餐必有酒肉供养父亲。“父母在不远游”,放弃了多次去异地做官的机会,专心致力于孝敬父母。父亲去世,曾子极度哀伤,七天没喝一点汤水,并守孝三年。有一次他吃生鱼,感觉味道很鲜美,却把它吐了出来,哭着说:“生鱼的味道如此鲜美,而父母却无法享用。”从此以后,终生不再吃生鱼。双亲去世以后,曾子每次观看丧礼,都会想起死去的父母,经常泪水浸湿衣襟。他临终时还让弟子“启予足,启予手”,掀开被子看一看他的手和脚都保全得很好,说明自己终身慎行,恪尽了孝道。曾子可谓一生一世都在践行孝道。2.曾子论孝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礼记》)

孝顺父母有三个层次:最高的层次是从内心深处尊敬父母,使父母从心底里感到高兴;其次是为父母争光,不使父母蒙受耻辱;而仅仅让父母吃饱穿暖,那是最低的层次,也是最起码的要求。

民之本教曰孝,其行之曰养。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久,为难。久,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殁,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也。

父母生前,孝子应始终如一地供养、尊敬父母,让他们安心、愉悦,父母去世后,孝子也要谨慎行事,不辱没父母,这样才算做到了孝。

事亲养亲,还不能算完整意义上的孝,居处、事君、莅官、朋友、战阵等人生诸事、一切行为都与孝相关,哪一方面做不好,都会连累父母,当然算不得孝。庄、敬、忠、信、勇等各种德行也是由孝德而来。

身者,亲之遗体也。行亲之遗体,敢不敬乎?故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乎身,敢不敬乎故烹熟鲜香,尝而进之,非孝也,养也。君子之所谓孝者,国人皆称愿焉,曰:“幸哉!有子如此!”所谓孝也。

他不仅以孝统帅一切道德,而且将“孝”推为贯通天地最伟大的常道。

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孝道思想的推衍,又总是以受之父母遗体为端倪,以父母遗训为准则:“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

他明确将事亲之孝推于事君之忠,以孝悌为礼法的根本:

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礼之贵。

孝子善事君,悌弟善事长,君子一孝一弟,可谓知终矣。

所著《大学》,开宗明义提出三纲(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即发扬光大自身本具的光明德性,去恶从善,最终达到至善境界,也就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而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即由修身齐家推于治国为政,其核心就是以孝悌为本的修身环节。由此将孝于父母长辈的家庭宗亲伦理感情转化成忠于国家朝廷的政治道德观念,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政治哲学体系。(三)述圣子思

王应麟《困学纪闻》引冯椅的观点说:

子思作《中庸》,追述其祖之语乃称字,是书当成于子思之手。

子思(前483—前402),名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孙。子思又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以子思、孟子为代表的思想学派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儒家“道统”的传承中占有重要地位,后人尊称其为“述圣”。1.子思孝行子思《圣门十六子书》中记载:孔子晚年闲居,有一次喟然叹息,子思问他是不是担心子孙不学无术辱没家门。孔子很惊讶,问他如何知道的。他回答说:“父亲劈了柴而儿子不背就是不孝。我要继承父业,所以从现在开始就十分努力地学习,丝毫不敢松懈。”孔子听后欣慰地说:“我不用再担心了。”

据史书记载,子思三岁时丧父,母亲改嫁,与祖父一起生活,七岁左右祖父去世。

由此可知,子思的启蒙教育是由祖父孔子完成的。祖父崇高的德行,在学生及世人心目中具有很高的声望,祖父胸怀天下,对文化道统的坚守与宣扬都深深影响与感召着幼小的子思,在他心中凝聚成继承祖父事业的神圣使命感与责任感。

子思是孔子思想的直接继承人,他全面继承并大力发扬儒家学说,力图拯救社会危机,并且抗志守道、持节独立,其思想对孟子和宋明理学代表人物都有较大影响,因而受到后世统治者的尊敬。作为孔子后人,他对于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扬、孔氏家族的传承与光大都是至关重要的人物。2.《中庸》与孝

从曾子那里,子思继续学习孔子思想的真传,阐发了孔子的中庸之道,著成《中庸》一书,被收在了《礼记》里,后成为四书之一。《中庸》可以说就是对于孔子性与天命思想的自觉发显,“穷性命之原,极天人之奥”(《圣门十六子书》)。中庸主旨即发明本性,为人行事,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实现自己道德理想,实现家庭和睦、国家安康、天下太平的美好境界。《中庸》中直接讲孝的是第十七章。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大意为:孔子说:“舜该是个最孝顺的人了吧?德行高尚,被人们推崇为圣人,受到人们的爱戴而成为尊贵的天子,拥有整个天下。他的灵位被安置在宗庙里享受祭祀,子子孙孙都保持他的德行与功业。所以,有大德的人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地位,必定得到他应得的财富,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名声,必定得到他应得的长寿。所以,上天生养万物,必定根据它们的资质而使之更加丰厚。能成才的得到培育,不能成才的就遭到淘汰。《诗经》说:‘高尚优雅的君子,有光明美好的德行,让人民安居乐业,享受上天赐予的福禄。上天保佑他,任用他,给他以重大的使命。’所以,有大德的人必定会承受天命。”

从中可以看出,帝舜大孝,就是尽其本性,诚心来对待父母、兄弟以至天下百姓,从而家和、国安、天下平,光显父母先祖。帝舜拥有天下,永享祭祀,不是有意求之,而是因为有高尚德行,行孝道、德政而自然得到的。其中包含了孝治思想,以孝悌为人之天命本性,孝道、德政为至诚天道,顺应本性、天道行孝的天人感应思想。(四)亚圣孟子孟子

今人王正己作《孝经今考》,认为《孝经》中的有些思想与孟子的思想相同,故推测《孝经》有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根据孟子的思想而作。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邹县东南人),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被后世尊称为“亚圣”。1.孟子孝行

孟子三岁丧父,靠母亲教养长大成人,并成为后世儒家追慕向往的亚圣,孟母也留下了“孟母三迁”、“买肉啖子”、“断机教子”等教子佳话。“孟母三迁”:孟母注重环境对儿子成长的影响,把家从墓地旁搬到集市旁,最后在学校附近定居下来,而孟子在这种氛围下自然喜欢上了读书习礼。“买肉啖子”:有一次邻居杀猪,孟子问他的母亲说:“邻居为什么杀猪?”孟母随口说道:“要给你吃肉。”孟母后来后悔了,于是尽管生活拮据还是买了邻居的猪肉给孟子吃,以证明她没有欺骗儿子,以自己言谈举止教育儿子要诚实守信。“断机教子”:孟子小的时候学习不够努力,因而孟母当他的面剪断织机上已经织好的布,孟子受激励,努力上学。孟母教子有方的故事,换一个角度也昭示了孟子的孝行。从这些故事,可以看到孟子对于母亲的敬与顺,而且正是孟子的德行与功业成就了孟母伟大母亲的英名。孟子能够成为中兴儒学的“亚圣”,多得力于孟母的教育,而孟子也以自己的成功光显了父母先人。2.孟子论孝

孟子对孝与不孝具体形式的论述。孟子在《孟子·离娄章下》指出世俗所说不孝具体有几种表现:身体懒情,不顾父母;下棋喝酒,不顾父母;喜爱钱财,不顾父母;偏爱妻子儿女,不顾父母;放纵声色欲望,使父母蒙受羞辱;好逞勇玩命,危及父母。不孝形式虽多种多样,而最大的不孝是“无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是孟子评说舜没有告知父母就私自做主娶了尧的二女时所说的。按照常理舜这一举动是不孝,但舜的父亲凶狠愚蠢,舜如果告诉他娶妻的事,肯定得不到他同意。不禀告不合礼,没有后代又是最大的不孝,两相权衡,只好“不告而娶”,所以孟子以这句话来说明舜此举不是违背孝的。在这里无后指的没有后人祭祀先人,而且主要从社稷与宗庙保守的政治意义角度来谈的,并不完全是后来所说的传宗接代的意思。但是这一观念与宗法制度特别是嫡长子制度相呼应,对于早已存在的生子为贵的传统观念又是一个重要的肯定和鼓励。

孟子对于孔门孝论的继承与发展。孟子也把孝作为一切道德与教化的根本,家和国安天下平的根基。他明确而系统地确立了父慈子孝、君贤臣忠、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传统社会五种基本人伦关系及行为规则)及其神圣性,并以此将基于伦理亲情而推衍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治理模式具体化。孟子也倡导孝是维护宗法社会统治秩序的根本,倡导以实现“仁政”为目标的孝道。他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即不只是敬养一己之父母,而且还要尊重别人的父母、所有的老人;不只是慈爱自己的子女,同时也慈爱别人的子女。由血缘亲情之爱而推己及人实现仁爱、博爱,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天下可运于掌”(《梁惠王上》)。实现孝道,让天下的父母乃至妻子都能衣食无忧,也是孟子“仁政”主张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条件之一。他说:

明君制民之产,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不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梁惠王上》)

孟子也把孝当作人之为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其性善论将孝悌上升到人性本善的良知良能。

由上可知,孔子、曾子、子思、孟子是儒家四圣,其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孝经》有关儒家孝道思想的基本文化要素在孔子那里都已具足,后由曾子、子思到孟子,自觉阐发,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具体化。《孝经》可以说是儒家孝道思想的集成,成书于先秦时代,汉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二历史上的《孝经》(一)《十三经》中最亲民的儒家经典

中国古代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经部即儒家经典及相关著作,史部即史书,子部即诸子百家及宗教类书籍,集部即文集,其中又以经部最为核心。儒家经典最初只有“五经”之说,即《诗》《书》《礼》《易》《春秋》。东汉时又增加《论语》《孝经》,并称为“七经”。唐代在此基础上增补为“十二经”,《孝经》也是在这一时期正式确立其经典地位。宋代开始,增加《孟子》,形成了封建社会具有特殊地位的“十三经”。《十三经》作为儒家文化的经典,成为上至王侯将相、下至普通百姓共同传习和奉行的经典。《孝经衍义》民国四部备要本《孝经》《孝经》仅有1903个字,是“十三经”中字数最少、篇幅最短的,也是最为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其所阐扬的儒家孝道,虽源于亲情,最为贴近生活,但又涵盖了儒家文化的大义。《孝经》作者虽有所争议,但是思想源于孔子,以其为孔子所作始终是主流,这也确立了其至尊地位。因此,《孝经》成为儒家经典入门书,既是官学之一,也往往被作为儒学启蒙读物。作为“十三经”中最亲民的经典,《孝经》的普及率及影响力可想而知。《三字经》中就说“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把四书读熟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孝经》的亲民性,对民众启蒙教化的影响,也表现在其与古代经典蒙学读物《三字经》《弟子规》的密切关系。1.《孝经》与《三字经》《三字经》是宋朝王应麟(存疑)所作,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教育与学习对儿童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而教育儿童最根本、最首要的是发明善良本性、守孝悌立身为人的教育,其次才是经史子集等的知识性学习。“首孝悌,次见闻”是该书的教育思想,该书也以此为主旨组织、排列内容,其中与孝悌直接相关的内容如下: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战国时,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孟子不好好学习,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五代时,燕山人窦燕山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孟母、窦燕山都是教子有方的典范,以此二人为例,从父母的生养、培育亲恩引发子女孝顺父母的天经地义。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睡前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这是两个家喻户晓的孝悌故事,以此为例,告诉儿童孝悌是对父母养育亲恩的回馈,是人生的根本大事,人之为人都要孝亲敬长。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三纲是人与人之间相处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此三纲是同于天地自然的永恒常道,其中又以父慈子孝,相亲相爱为根本。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

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是社会的基本道德守则,每个人都要遵守。由孝悌而忠君敬长,由此教化儿童对于礼仪法度的信服、遵守。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堂,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狗在夜间会替人看守家门,鸡在每天早晨天亮时报晓,人如果不能用心学习、迷迷糊糊过日子,有什么资格称为人呢?蚕吐丝以供做衣料,蜜蜂可以酿制蜂蜜,供人们食用。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真不如小动物。要在幼年时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长大后能够学以致用,上替国家效力,下为人民谋福利。如果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就会得到赞扬,自己的父母也可以得到荣耀,给祖先增添了光彩,也给下代留下了好的榜样。有的人遗留给子孙后代的是金银钱财,但应该教孩子精于读书学习,长大后做个有所作为的人。反复讲了许多道理,只是告诉孩子们,凡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而只顾贪玩,浪费了大好时光是一定要后悔的。这是劝学篇有关学习态度与目的的内容,它同样也渗透着孝道思想。《三字经》处处贯彻着《孝经》的孝道精神,孝是天经地义的,孝悌是人伦根本,是道德教化源泉,是家国天下和合的至道。《三字经》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表达孝道思想,教化儿童,也促进了《孝经》孝道思想深入人心。2.《孝经》与《弟子规》《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是清代后期广为流传的儿童读本和童蒙读物。《弟子规》总叙中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此句源于《论语》“学而篇”,开宗明义地指出此书的主旨: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是谨言慎行、信守承诺;继而要把对父兄的孝敬扩大到社会,与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学习。它集中体现了《孝经》孝道由敬亲爱亲而推己及人、泛爱大众又长幼尊卑有序和谐的追求。尤其“入则孝”、“出则悌”两部分就是对《孝经》“事亲以孝”理念的具体化,也是《弟子规》最根本的环节。

泛爱大众就要从源于父母子女亲情之爱推而广之,所以首先要教育弟子“入则孝”,从生养死葬后祭及生活方方面面教导如何做到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叫我们,应该及时应答,不要故意拖延迟缓;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立刻行动,不要故意拖延或推辞偷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父母教诲自己的时候,态度应该恭敬,并仔细聆听父母的话;父母批评和责备自己的时候,应该态度恭顺,不要当面顶撞。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冬天天气寒冷,在父母睡觉之前,应该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天气酷热,应该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问好;到了晚上,应该伺候父母就寝后,再入睡。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出门前,应该告诉父母自己的去向,免得父母找不到自己,担忧记挂;回到家,应该先当面见一下父母,报个平安;居住的地方尽量固定,不要经常搬家,谋生的工作也不要经常更换,以免父母担忧。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纵然是小事,也不要擅自做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也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而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自己有什么东西,就算很小,也不要背着父母私藏。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私藏东西,即使自己很谨慎,也免不了会有被父母发现的一天,那时父母会伤心。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尽力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应该小心谨慎不要去做。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必然会引起父母忧虑。所以,应该尽量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让自己受到不必要的伤害。自己的名声德行受损,必然会令父母蒙羞受辱。所以,应该谨言慎行,不要让自己的名声和德行无端受损,更不要去做那种伤风败俗、自污名声、自贱德行的事情。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父母对我们态度慈爱的时候,孝敬父母、恭顺父母不是什么难事;父母对我们态度不好,批评我们,埋怨我们,或者恶声恶气,厌恶我们,憎恨我们,打骂我们,还能对父母心存孝意,才是难能可贵。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如果自己认为父母有过错,应该努力劝导父母改过向善,以免父母铸成更大的错误,使父母陷于不义的境地;不过要注意方法,劝导时应该和颜悦色、态度诚恳,说话的时候应该语气轻柔。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如果自己劝解的时候,父母听不进去,不要强劝,应该等父母高兴的时候再规劝,别跟父母顶真,惹父母生气,还达不到规劝的效果;如果父母不听劝,又哭又闹,就暂时顺从父母;如果把父母劝恼,生气责打自己,不要心生怨恨,更不要当面埋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应该尽力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要常常追思、感怀父母因而经常悲伤哭泣。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须调整改变,不能贪图享受,应该戒绝酒肉。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

兄友弟恭、兄弟和睦就是对父母尽孝应有之意,因此对孝与悌是一体的,又以孝为根本,广义孝道就包含着悌。因此入则孝之后紧接着就是“出则悌”。并且进一步将孝亲敬亲推衍为对一切尊者长者的爱敬,泛爱大众。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兄长要友爱弟妹,弟妹要恭敬兄长;兄弟姊妹能和睦相处,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轻财重义,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上包容忍让,忿怒自然消失。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饮食用餐,坐立行走;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长辈呼唤别人,应该立即代为传唤和转告;如果那个人不在,或者找不到那个人,应该及时告知长辈。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称呼尊者长辈,不应该直呼其姓名;在尊者长辈面前,应该谦虚有礼,见到尊者长辈有所不能,帮助可以,但不应该故意炫耀自己的才能,故意显示自己比尊者长辈强。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路上遇见长辈,应恭敬问好行礼;如果长辈没有说话,应退后恭敬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如果遇见长辈时,自己是骑马或乘车,应下马或下车问候;等待长者离开百步之远,方可续行。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长辈站着的时候,晚辈不应该坐着。长辈坐下前,晚辈不应该先坐;大家都坐着的时候,长辈站起来时,晚辈也应该站起来;大家都坐着的时候,又一个长辈进来了,晚辈也应该立即站起来,以示尊敬。长辈坐定以后,晚辈应该等长辈示意自己坐下时,才可以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在尊长跟前与尊长说话,或者在尊长跟前与别人说话,应该低声细气,不应该咋咋呼呼;但声音太低,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尊长听不清楚,也不合适。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稍慢一些才合礼节;长辈问话时,应该站起来回答,而且应该注视聆听,不应该东张西望。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对待父辈祖辈,如养父,姑父,姨父,叔父,舅父,岳父,祖父,外祖父,曾祖父,外曾祖父等等长辈,应该如同对待自己的亲生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兄辈,如堂兄,表兄,族兄等兄长,应该如同对待自己的同胞兄长一样友爱尊敬。《弟子规》可以说就是以孝悌为本教导弟子做人的准则,其从具体生活层面、规范层面教化儿童如何奉行孝悌之道,可谓《孝经》孝道思想在童蒙教育中的落实和强化。《孝经》是儒家孝道集成,也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其以孝悌为人类天性,为人根本,道德教化的源泉,也是维系礼仪法度、家国天下和合的根本。《孝经》这一思想也是民众教化尤其童蒙教化的根本点。《三字经》《弟子规》作为中国古代传统童蒙读物同样贯穿了这一根本教育思想,某种程度上,教育儿童要守孝悌、知礼仪,并具体践行就是最核心的教育内容。此种教育能让人们从小就能自觉去体会、感知父母生养、培育的辛苦、慈爱,自觉维持、培育对父母与生俱来的依恋与敬意,感恩、回报、孝顺父母,内心坚定信守孝悌并在生活方方面面具体奉行。能将这种亲亲之心不断扩大,将心比心,不但爱父母、家人还要爱他人,爱万物。以孝悌出发,好好爱惜生命,好好做人,建功立业,担当起家国的责任。但儒家孝道本是上慈下孝双向的,又以上为主,后来帝王推行孝道,移孝为忠,以孝治国的需要,孝道逐渐发展为完全以尊者、长者为本位,教育民众由做孝子而做忠臣,以致形成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观念。以孝悌为本位的德化教育也发展为完全以成人为本位、长者为本位,一切以成人的意志为转移,提倡孩子绝对地服从父母的权威,儿童完全没有话语权。人的本性因此而受到严重的压抑,变成温顺听话的奴仆,没有平等意识、毫无个性、没有主见、不会思考、缺乏创造能力。这一点在《三字经》《弟子规》中明显存在,也是在现代社会应加以批判和抛弃的。(二)历代文人、帝王对《孝经》的推崇

从汉代开始,《孝经》便逐步受到重视。由东汉至唐,在帝王的积极推动下,孝经儒家经典地位逐渐确立。对《孝经》的勘定、注疏、讲读也愈演愈盛,唐以前就已经出现百家注疏的盛况了:

近观《孝经》旧注,蝽驳尤甚。至于迹相祖述,殆且百家。(唐玄宗注《孝经》序)

唐以后对《孝经》的研究依然连绵不断。其中不乏耳熟能详的文化名人,如宋司马光作《孝经指解》,朱熹作《孝经刊误》,清李光地作《孝经注》,魏源作《孝经集传》等。而《孝经》也成为十三经中唯一一本由皇帝作注的经典。

帝王们不仅积极推动士子们研究、推广《孝经》,而且还亲自听讲、宣讲、注解、书写《孝经》。

西汉汉宣帝、平帝等多位皇帝曾向当时博学大儒拜师,修习《孝经》。东汉诸帝还要求官员乃至天下人都讲诵《孝经》,甚至以《孝经》师主持监试。唐太宗曾亲自到国子监,听祭酒孔颖达讲《孝经》。宋仁宗也曾召集群臣到崇政殿观讲《孝经》。帝王们还亲自或让太子宣讲《孝经》。如魏晋时期,宋文帝、梁武帝等就曾亲自讲《孝经》,晋惠帝、陈文帝等曾诏令太子讲《孝经》。

除了听讲、宣讲《孝经》,帝王们还热衷于亲自注解、书写《孝经》。魏晋南北朝时期,晋元帝、晋孝武帝、梁武帝、梁简文帝、北魏孝明帝先后为《孝经》作注。后世帝王注中,以唐玄宗的《孝经御注》、清顺治的《孝经注》和雍正的《孝经集注》影响最大。唐玄宗亲自书写今文《孝经》刻于石碑之上,该石碑现保存于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世称“石台孝经”。宋太宗曾用草书两次书写《孝经》,还命人把所书《孝经》刻在淳华秘阁碑其所书《千字文》背面。南宋高宗也亲自书写《孝经》,刻于金石,颁行天下州学。唐玄宗御注《孝经》《孝经》是儒家孝道思想的集成,其以源于血缘亲情的孝悌推衍到对君长的忠顺,而实现民风敦厚、尊礼守法、家国天下的和美。正是看到《孝经》孝道对于人伦教化、礼法纲纪的维系和政治统治的维护作用,历代文人、帝王希望借推崇《孝经》,推行孝道,以孝治天下,敦风化俗,维护王朝统治。明太祖朱元璋称《孝经》为“孔子明帝王治天下之大经大法,以垂万世”。清世宗雍正在《御纂孝经集注序文》中说:

夫《孝经》一书,词简义畅,可不烦注解而自明。诚使内外臣庶,父以教其子,师以教其徒,口讽其文,心知其理,身践其事。为士大夫者能资孝作忠,扬名显亲;为庶人者能谨身节用,竭力致养;家庭务敦于本行,闾里胥向于淳风。如此则亲逊成化,和气熏蒸,跻比户可封之俗,是朕之厚望也。(三)古今《孝经》版本之争

在《孝经》流传过程中伴随着古文、今文两种版本的纷争。秦始皇焚书时期,河间人颜芝秘藏了今文(以汉代通行的隶书来书写)《孝经》。汉惠帝时,颜芝儿子将此书献于河间献王。这就是西汉最早的《孝经》版本——今文《孝经》,共18章。约百年之后,汉武帝末年,又在孔子旧宅发现了古文(以汉代之前的古文篆书书写)《孝经》。东汉经学家郑玄以今文为底本注《孝经》,后世称其《孝经注》为“郑注”(也有学者考证郑注《孝经》是由郑玄的孙子郑小同续写完成)。东汉之后的大部分学者研究《孝经》,都依今文版本并信从“郑注”。今文《孝经》及“郑注”在后世流传、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直至隋唐时期。古文《孝经》传习多称源于孔子十一世孙孔安国的《孝经传》(也有学者质疑孔氏《孝经传》为伪书)。在南北朝时期,南方齐、梁两朝也曾经今文、古文《孝经》并立学官。唐玄宗以今文《孝经》为底本,亲自作注,又令儒臣元行冲作义疏,并颁行推广,于是今、古文之争趋于平息,今文《孝经》逐渐成为通行版本。到北宋真宗时,经学家邢昺以今文《孝经》为正本,以唐玄宗御注和元行冲旧疏为底本,作《孝经正义》。但北宋时期学者司马光又笃信古文《孝经》,重开今古之争。南宋大学者朱熹作《孝经刊误》,又以古文《孝经》为本,定经为一章,分传为14章。元代,经学家吴澄又以今文《孝经》为本,参照朱熹《孝经刊误》,作《孝经定本》,也定经为一章,分传为12章。南宋、元、明时期,不少学者信从朱熹、吴澄之说,尤其是朱熹之说。但明末清初,不少学者开始质疑、反驳此二说,并恢复了《孝经》原来的版本。清代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时,取唐玄宗作注、邢昺作疏的今文孝经,流传至今,成为定本,古今之争也最终尘埃落定。今文与古文孝经在字数、篇幅、章节、表述方式等方面确有差异,古文版本比今文版本少100字左右,不同的约400多字,其中《庶人章》分为二,《曾子敢问章》分为三,共22章,不同于今文18章。这也是古今之争的根源所在,但二者内容大致相近,只是在篇章结构、行文上略有差异。南宋末期学者黄震就曾说今古文实际上是一本书,只是文字、章节等有些差异,并不影响全书大义,此观点也基本为后世所认同。《孝经》第一章(四)《孝经》故事

历代帝王对《孝经》孝道的推崇、强化,使得孝成为最美好的道德品行之一,孝子、孝女故事广泛流传。代代相传的经典孝行故事可谓凝聚了丰富的孝道思想,也成为《孝经》的民间解读形式,普通老百姓正是通过喜闻乐见的孝行故事去了解孝的道理,并依此去践行孝道。《后汉书》所记载的孝子孝女多为普通人,开创正史为孝子孝义做传先例。《后汉书》卷三十九的《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虽没有《孝义传》《孝友传》等名目,实际就是孝子、孝义传。其《烈女传》中也有孝女故事,如孝女曹娥、孝女叔先雄等。《后汉书》为普通的孝子、孝女立传,垂之史册,并通过史书让传统的孝文化永远昭示着后人,这也成为后代史书的传统。中国正史有二十四史之说,在《后汉书》之后,除了《三国志》《北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辽史》没有有关的《孝义传》《孝友传》《孝感传》外,其余都有。除了正史之外,地方志中也有为地方孝子孝女立传的传统。

由于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突出地位,劝人为孝也成为文学艺术主题之一,处处都渗透着孝的影响。文学名著中也不乏孝子孝女感人故事,比如《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南宋刘义庆召集门下食客共同编撰,主要记述东汉末年至东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谈轶事的书。其《德行篇》就记载了多位经典孝子故事,如朋友有难、舍身相救的孝友荀巨伯,和峤生孝(遵守丧礼而不毁伤身体)与王戎死孝(对父母竭尽哀悼之情,而不顾自己身体)等。

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并为每一故事配上一首诗,用来作为儿童启蒙教材,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以后,又有人刊行《二十四孝图诗》《二十四孝图》等,广为流传。在传统的木雕、砖雕和刺绣上,也常见这类题材的图案。

清代金柘岩从《史记》《南史》《唐书》等正史,及《合璧事类》《百孝图》《续宏简录》《钱塘县志》等书中摘取200篇孝行故事,二十四孝的故事也基本包含其中,每一故事又配以戴连洲绘制的孝亲图,编成《孝经传说图解》一书。此书最初刊行于嘉庆十六年,后同治年间有翻刻。

历代孝经故事流传最广、近乎妇孺皆知、影响最深者当属二十四孝故事。因二十四孝与《孝经》的主题最为契合,所以我们引述其文并进行简单的解释。孝感动天孝感动天

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嚚,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虞舜,即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相传他的父亲是个瞎子,而且性格顽劣,继母刁蛮,异母弟象傲慢不逊,三人视舜为眼中钉,多次想害死他。而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父亲需要、使唤舜时,舜总是就在身旁;父亲生气责罚他时,他就受着,当父亲发怒要杀掉他时,舜总能机智逃脱。舜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的至孝,就让他来管理国家大事,让自己九个儿子侍奉他,并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尧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为帝以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舜的孝行故事,源于《尚书》《孟子》《史记》,此处突出了以下思想:舜孝行感天动地,孝的神奇感应力量,舜以孝德孝道治理天下、成就圣王明君,孝是至德要道,以孝治天下。戏彩娱亲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