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4 03:41:13

点击下载

作者:高振强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研究试读: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研究》编委会

主编:高振强

副主编:黄振菊 高进仁

编委:吴淇泰 王臣申 赖尚丁 李树红 常勤毅 张洪君 许锁坤序

主编让我为此书写几句话,于是,我一篇一篇地翻阅,读后,有一种欣慰感,通过字里行间,深深感受到老师们、同事们,在努力理解学校提出的教学理念和各项规定和措施,在各自的岗位上实践着培养学生的神圣职责,在课堂上,在实验室,在职训基地探索着让学生掌握知识和训练能力的有效途径。让我又一次看到了老师的辛苦、学生的可爱、教育事业的光荣,通过五年多的努力,大红鹰教育在自己的这片沃土上开始生根、发芽、成长。

大红鹰教育从一开始就以教育纲要形式,作出了科学有效的规划,并在以后的实践中逐个地贯彻执行,使得一种新型的十分困难的教育,一直沿着一条明确的健康的方向前进着。

我们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踏实的实践结合起来,将以职业为导向的目标与学生的实际基础结合起来,将未来的发展与现实的条件结合起来,努力避免教育不诚信、急功近利、各种浮躁情绪对学校教育的干扰。

求真务实是一种品格,求真务实是一种自信,求真务实是一种力量。

五年多来,大红鹰学院的教师和干部,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凭着培养学生的良知,把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校的发展结合起来,始终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以求把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高振强副院长等人撰写的文章,从课程和教学体系改革的视角,从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出发,对大红鹰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理念,对改革做了科学的疏理,并通过实践做了很有条理的总结,对今后的教育发展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其他的论文涉及的面很宽,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人文教育、职训考证、教学督导、实践实验、考核、教学方法等等,都是来自教学第一线的生动的经验和有效的探索,必定会对每个从事教育的老师产生有益的启迪。

希望大红鹰教育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提高,为中国的职业教育,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俞瑞钊

2006年9月  

第一篇 高职教育综合改革研究

  主体化改革①

俞瑞钊,孙惠敏,吴淇泰,高振强

摘要: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践中,为全面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在全院范围内大力推行主体化改革。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坚持一切为学生的成长着想,一切为学生的就业着想,突出高职定位,以职业技术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采用“逆向制定法”制定并实施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层次——模块”化课程设置结构。在学籍管理方面,采用了以个性化与终身教育为特点的动态学分制,允许学生自主转专业,实施核心技术课程的学分浮动制,设立“学习成果课”和“个性化课程”,实行“弹性学制”,开设选修课,推行“大红鹰学生个人网站”计划等等。在考试管理方面,以严格、多样、选择为特色,建立健全严格的考试管理机制,采取了包括“一页纸式的开卷考试”、“大红鹰口试日”、“合作式考试”等多种考试形式,同时实施试题的选择性,给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在素质培养方面,学院开设了“诗文与修养”、“企业家之路”、“高新技术概论”三门过程性特色课,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有针对性地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管理、科技等综合素质。在学生参与管理方面,学院设立了“院长学生咨询小组”,探索出一条扁平式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学生主体;个性化课程;弹性学制;考试

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是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迈向大众教育的形势下,于2001年创办的。为了将这所充满希望的学院办出质量,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培养出为地方经济所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确保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早在建院之初,我们就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处处体现学生本位、教育平等的思想,将办学的切入点准确定位在以职业技能为核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由此而需要的深化教学改革之上,确立了“系统思考加规范操作”的总体构想,先后撰写了《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纲要》、《创建高职教育培养模式》、《高职教育及其课程改革》、《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层次——模块”结构》四篇文章,以此作为全院教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经过近三年的主体化改革,我们已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贯穿到了全院教育改革的各个环节之中,尤其在课程体系改革、学籍管理、考试管理、素质培养、学生参与管理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①此项改革成果2005年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主要完成人:俞瑞钊、孙惠敏、吴淇泰、高振强

一、以就业为导向与个性化的学分制“以学生为主体”就要把学生的成长作为教务管理的第一要务,也就是要一切为了学生的就业着想,使学生能够适应岗位的要求。为了能给学生提供个性成长的广阔空间,体现个性化教学和终身教育的理念,我们实行了学分制管理,并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

(一)尊重学生的意愿和理想,允许自主转专业

为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和本人意愿,我们在徵得浙江省教育厅同意后,改变了原有的学籍管理模式,允许学生入学后根据自己的特长自主选择所喜爱的专业。在新生入学报到的管理程序上,我们采取了先报到再根据各专业情况确定班级的做法。同时,设立了各专业咨询处,帮助新生充分了解学院各专业情况,让学生选择并确定自己喜爱的专业后再办理入学手续。

此政策一出台,立即受到了广大学生及家长的热烈欢迎。三年来,转专业人数分别占新生总数的6%、12.9%和9.7%。通过跟踪调查,转专业的学生在新专业中学习状况良好,学习成绩稳中有升,平均高于普通学生9个百分点。

此外,在入学后的一年里,个别学生确因不喜欢或不能适应所在专业的学习,提出转专业申请,我们也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办理转专业手续。

(二)实施学分浮动制,激发学生学习核心技术课程的积极性

作为职业技术学院,我们突出“高职”定位,强调“职业技术优先、动手能力优先”。为了鼓励学生把各专业的核心技术课程学好,我们规定核心技术课的学分可以上浮,即核心技术课成绩在85分以上,可以分档次上浮1—2个学分,如果其他课程成绩补考不及格,未取得学分,可将核心技术课上浮的学分充抵不及格课程的学分。这样既鼓励学生努力学好核心技术课程,又照顾到那些偏才学生用专长学分充抵其他课程的学分,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以及今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学院还规定,凡核心技术课成绩优良者,学院颁发《核心技术课程成绩优良证书》。截止到上个学期总共有317人实现了学分浮动,在学生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尊重学生个性,推行“学习成果课”与“个性化课程”

为了培养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发展性学习,学院设立了“学习成果课”。学生通过自学获得的知识、增长的才能,在校外有关专业的各种竞赛中获奖或在刊物上发表论文,学院均给予一定的学分,以及相应等级的成绩。对于发挥自身特长、在校外比赛中获奖的学生,学院专门为其设定个性化课程,并根据学生取得的比赛成绩评定课程成绩和学分。学院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技术、工程、操作层面上的各种开发工作,对在任何方面的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学院都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肯定,并给予相应的成绩和学分。

(四)体现终身教育,实行“弹性学制”

我院实行的弹性学制,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在修满本专业学分后可以提前毕业或继续深造,而对于一些学习比较困难或在学习期间想停止学习,要求到社会上去锻炼的学生,提供了保留学籍的机会。这些充分体现了我院学分制改革中的个性化与终身教育的特点。

(五)开设选修课,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学院每个学期都开设50馀门选修课,学生可以任意选课,但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院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在人文、经管、科技三方面各至少选修2个学分的选修课。从网上选课的情况可以看出,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自由选修课程的积极性极高,选修课的开设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六)推行“大红鹰学生个人网站”计划

我们认为,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是教育过程中最值得珍惜的财富。为了发展学生个性,对学生进行成功教育,学院推出“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个人网站”计划,鼓励学生从入学开始,通过自己的努力,建立个人网站。学生利用创建的个人网站,显示自己的个性与才华,不断记录自己学习成长的轨迹,从中反射出学生思维的个性化。为了使学生不断增强成就感,学院开设了选修课,还通过每年的电脑节进行网站大赛,并不定期对学生个人网站进行评比,将评为优秀的学生个人网站直接连入校园网,并给予相应的学分。目前,已有22位学生的优秀个人网站挂上了互联网,有600馀人的个人网站挂上了校园网。

二、严格、多样、选择为特色的考试

改革现行的考试制度,使之更体现高职教学的特色,对学院的课程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我院在实践中,以《考试规范》为依据,逐步摸索出一套以严格的考试管理、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和注重试题的选择性为特色的考试制度,注重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检验和培养,使考试成为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

(一)严格的考试管理

考试管理的严格与否影响着学院的学风与考风,我院制定了《考试规范》、《课程考核管理办法》、《试卷管理的若干规定》、《笔试监考规定》和《考场规则》等规章制度,对考前、考中和考后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管理。

在考前环节,我们严把试卷的命题关、审批关、保密关。在考中环节,要求监考教师“严守每一份试卷、严守每一个考场”,对监考不力的教师按教学事故处理,对考试作弊的学生在该课程考试结束后立即通报处理结果。在考后环节,我们注重对考试成绩的分析,及各层次的学生数量的统计,进而分析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提出改进的措施,以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二)多样的考试形式

我院考试形式的多样化使考试成为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也是“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理念的体现。经过不断探索,逐步形成如下具有我院特色的考试形式:

1.“一页纸式的开卷考试”

在考试方式上,除应有的闭卷考试外,对于那些偏于记忆的课程,我们增加了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的开卷考试方式。即:在考前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印有“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考试专用纸”字样的考试专用纸,要求学生在考前的复习阶段,认真总结、归纳,将自己认为考试的重点内容填写在考试专用纸上。考试时,可以将考试专用纸带进考场参考作答,但不允许学生带任何书本及参考书。这种形式的考试,自2001年第一学期使用后效果很好,深受学生欢迎。

2.“大红鹰口试日”

我院的口试是一种师生互动的考试形式。在口试中,学生与教师直接面对面交流,学生站在讲台上,可以利用黑板、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及相关教学工具阐述对试题的理解,表达自己的观点。根据《考试规范》的规定,每学期期末考试的第一天为全院的“口试日”,除了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外,其馀须笔试的课程均需有口试内容,由教务处对口试进行统一安排。

通过四次口试,学生对口试的认识有了明显的转变,由最初的陌生、胆怯、回避、被动接受到最终的认可、熟悉、主动参与。口试的灵活性使师生双方都有了一定的自由选择的空间,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考试方式。

3.“合作式考试”

我院开设的三门特色课程正在探索合作式考试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完成某一课题,各人负责其中一部分,最终以每人对小组完成课题的贡献进行评分,作为学习该课程的成绩。这种方式的考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他们体会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以利于他们将来走向社会,融入社会。

(三)实施试题的选择性

我们的《考试规范》要求不论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考试,命题教师命题时,主观试题一定要具有选择性,学生可以选择最有学习心得的试题来回答。我们之所以要求试题要有选择性,是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展现自我,使学生不是为考试而考试,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倡导合作参与、提升综合素质的过程性课程的建设

我院根据自身定位,在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的同时,还非常注重最新、最实用专业技术的掌握,以及人文、管理、科技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诗文与修养”、“企业家之路”、“高新技术概论”等三门特色课就是以“倡导合作参与,提升综合素质”为宗旨而开设的过程性课程。

我们认为贯彻“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育理念的关键就是参与。三门特色课在授课方式上完全采用了参与式、合作式、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除“诗文与修养”的基本知识由教师教授外,其馀均由学生以组为单位自己查阅资料、讨论、总结并报告。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成果。

(一)综合素质的提高

实践证明,“三门特色课”的开设,对学生的人文、管理、科技等方面素质的提高大有帮助。通过“诗文与修养”的学习,同学们对爱心与孝心、自信与专注、理想与立志、诚信与团结、读书与惜时、审美与求真等方面都有认真的思考和深刻的感悟,认识程度普遍提高,并逐步内化为自身修养。“企业家之路”的学习使学生在众多企业家的事迹中了解了许多经营管理方面的常识与经验,并普遍认识到,要成功就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因此,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学好专业,打好基础。“高新技术概论”则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引起了学生对高新技术的浓厚兴趣,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深造开启了一扇全新的智慧与科技的大门。

(二)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在当今这个开放的社会,口头表达能力既是人际交流的需要,更是事业发展的需要。学生们通过“三门特色课”的参与和学习,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课堂上每位同学都有较多的展示自我的时间和空间,同学们由胆怯到坦然,由被动接受提问到主动发表观点,他们从台下走到台前,通过交流报告、朗诵、演讲等方式锻炼了胆量,增强了自信,也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

(三)自学能力的提高

我们的学生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便不知如何自主学习。通过“三门特色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会了自学,学会了计划,学会了根据论题查阅、筛选、编辑资料,并且通过深入思考概括观点、总结报告,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团队协作意识的增强

在“三门特色课”的学习过程中,“小组”成了最基本的学习单位,同学们参与其中,能够取长补短,分工合作,和谐相处,团结互助,既调动了个人的主动性,又有效发挥了集体合作的优势,团队意识得到了明显增强。

四、设立院长学生咨询小组,探索扁平式管理的有效途径

为了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院决定采取了让学生和院长直接见面的方式,成立了纯粹由学生组成的“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咨询小组”,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院日常管理中来,从而探索出一条“扁平式管理”的有效途径。

咨询小组的成员是在自主报名的基础上经过严格筛选,并由院长面试而确定的,原因是学院希望“院长咨询小组”可以最广泛地代表广大学生,各类学生均占合理的比例。每届咨询小组成员均从大一新生中产生,任期一年。咨询小组的具体工作就是及时、迅速地把学生对学院管理的想法和建议告诉院长;监督学院教学、管理工作,在每月一次的由院长亲自召集的咨询小组成员座谈会上,把相关的情况反馈给院长,使得学院在进行重大决策时不会罔顾学生的真正需求。

从2001年至今,我们共成立了三届学生院长咨询小组,同学们从学生管理到教学,提出了大量可行性建议,学院经调查后迅速调整的占提出意见和建议的30%,对学院的教改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当然有时候学生们也会钻进牛角尖,揪住一个生活问题不放,而忽略了他们真正需要关注的重点。这个时候院长便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当他们自己理解之后,他们就会在同学中进行广泛的宣传,这个沟通作用比学院单方面的向学生灌输一些行为规范效果要好得多。

从相关调查看,学生对院长咨询小组的认同度非常高,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知道学院里面有这么一个院长学生咨询小组。有些学生知道自己身边有院长咨询小组的成员后,还会主动地联系他们,要求他们反映自己目前在学习、生活上的问题,希望学院能够帮助解决。学生们对院长咨询小组的工作成效也是持认同态度,认为他们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真正替学生解决了一些细小、但是非常迫切的问题,而且经过他们的解释,更多的学生了解了学院一些政策的意义,消除了对学院的误解,从而使学生自觉自愿地配合学院开展一些工作。学生们还认为,学院设立这一个机构是尊重学生的表现,让学生参与学院管理有了一个可行的渠道,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此外,我们突出高职的定位,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采用“逆向制定法”制定出了具有鲜明高职特色、适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体系,即:以职业技术和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层次——模块”结构的课程体系。

此种结构以职业技术与职业技能为核心,采用“逆向设计法”,即首先按照人才市场对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为每个专业设计出56门核心技术课和若干门职业技能课两个核心模块,组成核心层。再设计出专业技术(包括实验)、职业考证及职业方向(校内外职业培训)三大模块,组成支持层。在此基础上,为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设计出体现人文、技术、经管、文体及其他方面基础的基础层课程。此外,设计了体现我院教学特色的“过程性课程”、“选修课程”、“职业指导课程”等模块组成的特色层课程。这样,各层、各模块均紧紧围绕核心,突出核心,再按核心的需要逐层服务于核心,课程的总体结构由内到外依次体现出“职业技术优先”、“动手能力优先”和“注重人文和科技素养”等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原则。

为全面推行这一结构,我们通过大量调研,进行细致而认真的研究、探讨,全面重新修订了各系专业培养计划,并采取一系列实际措施,保证了运行效果。

总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早已在我院深入人心,一项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也正在各个层面上大力推进,相信随着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的飞速发展,我们的主体化改革也必将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与教学体系改革① 高振强,段丽华,俞瑞钊,吴淇泰

摘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需求与学生发展为基准,以课程为突破口,以教学体系创新为着力点,是我们探索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指导思想。经过几年的积极探索和创新,我们构建并实施了“层次——模块”课程体系,实现了“2+1”教学模式和分流培养,形成主辅两条线的实践教育体系,创建了符合市场机制的校企合作模式,实施“双证”制,初步形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体系,从而展示了高职教育的特色,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快速提高,实现了高职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就业导向;逆向法;“层次——模块”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高等职业教育也异军突起,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逐步建立起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使人才结构的要求发生重大变化,对掌握实际应用技术,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各类专门人才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成为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紧迫任务。

第一部分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培养目标与学术型高等教育有很多不同,学术型高等教育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则主要是培养应用型的技术人才,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有什么样的课程就会造就出什么样的人才,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课程理念、课程结构和课程实施等方面都应有不同于学术型高等教育的标准和做法,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在2001年建校伊始就开始了对课程和教学的全面探索。本报告即是对该校课程理念与实践进行剖析和概括,展示一个现实的高职教育课程和教学的新体系。以期对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①本文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4年同名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高振强、段丽华、俞瑞钊、吴淇泰

一、就业导向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就必须以市场所需要的人才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以毕业生的充分、高质量就业为基本的办学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就业导向要求高职教育以人才市场的需要为导向

高职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并输送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人才,其人才培养工作应该坚持以人才市场的客观需求为导向。这要求高职教育要坚持以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依据,瞄准产业的发展与调整的进程,对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进行适当调整,培养市场所需要的人才,促进人才就业。

(二)就业导向要求高职教育以职业岗位需要的人才所应具有的职业素质为导向

高职教育应当以人才市场所需要的全面素质来培养学生,一是重视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适应就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二是以培养专业技术技能为重点。应加大培养人才的专业技能素质,通过精选专业课程,加大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建设与改革,及时增设行业发展的前沿课程来实现专业技能素质的提高。三是坚持培养创新素质。高职教育虽然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它在人才创新素质要求上尽管与学术性人才创新素质的要求不同,但也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这是竞争时代高技能人才必备的素质。

(三)就业导向要求高职教育以市场需要的人才所应具有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

当前人才市场要求高职生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竞争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因此,高职教育应该科学地设计培养学生这些方面能力的课程和教学体系,增加培养职业能力的教学内容。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竞争,使得每一个就业者不可能一生固定在一个职业岗位上,这就要求每个人都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既与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有关,也与教育教学质量有关,需要坚持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人才培养工作导向,进行不懈的努力,这样才能达到办学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面向市场、面向技术、面向应用,培养综合素质优良的高级技能人才,是当前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而要坚持这样的办学方向,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是关键。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理念

(一)技术核心而非学科中心的课程知识观

课程以知识为载体,是知识以一定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为学生的发展设定的一个前进的轨道。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中,作为课程载体的知识是以学科为中心的学科知识体系,学习这些知识的目的在于认识世界,在于让学生能够以一定的理论、系统和模式来把握这个世界,学生在学习中运用最多的是演绎思维,教学中进行实验的目的也是为了验证理论,而很少是为了应用理论。这种以学科知识体系和理论思维训练为中心构建出来的课程和教学模式,是学术型大学的课程观。

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和深入发展,尤其是在20世纪,技术发展的深度和广度都明显超过科学的成就,而且科学与技术已形成一个双向作用的格局,这种状况推动了高等教育结构必须做相应的调整。传统学术型大学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整个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正是应现代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而产生的现代新型高等教育。作为以培养实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由于其培养人才的目标并不是学术型人才,其课程内容就不应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而是以技术知识为核心。这种应用型的技术人才是面向市场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人,他们作用于世界的方式不是用纯粹的知识去认识世界,而是运用一定的技术、工艺和操作来改造和建设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运用的往往是归纳思维,他们掌握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工程化、为了应用。这种以技术知识体系和技术能力的获得为核心构建出来的课程和教学模式,是现代技术型大学的课程观。

学术型大学的课程观与技术型大学的课程观,是两种不同的建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理念。前者服务于学科建设和知识积累的目的,是几百年来大学这种机构留给现代大学的珍贵财富,其存在的合理性在于大学作为文化的传承机构,不仅担负着文化传播而且担负着文化创新的功能。后者服务于技术开发和职业训练的目的,是近代工业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其存在的依据在于,现代高等教育功能的延伸,尤其是高等教育经济功能的突显。在现代,高等教育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仅仅是其功能的一部分,是小部分精英大学所应该承担的主要功能,大部分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功能在于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合格的技术型人才。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贴近市场需求,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做到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的需求与产业结构的需要保持一致。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理念从技术出发而非学科出发就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二)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程价值观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以技术知识为载体,这只是表达了课程的内容和组成要素,是课程的静态的一面。事实上,课程目标的最终达成还在于:这些知识技能是如何内化为学生的身心素质的,这一过程就是课程的动态的一面。传统课程观注重课程作为知识载体的静态的一面,对课程的建构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现代课程观对课程的理解不断地加以拓展,已经远远超越了课程静态层面的关注,而注重课程动态层面的达成。后现代课程观更是强调课程作为过程的意义大于对知识的掌握,关注作为发展主体的学生的个人能动性和主动性的发挥。这是因为人们正深刻地意识到课程目标的达成越来越依赖于学习者主体的个人参与和积极行动,因此,对课程的建构应该越来越多地考虑学习者的特点。

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构建也应如此,在以技术为核心的前提下,能不能更好地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也是其课程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有两个考察层次:一是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一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前者是课程构建的起点,后者是课程构建的阶段性目标。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院提出了教育质量的含义之一是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不仅是科学的,更是务实的。

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知识能力方面,一是对学习的心理、态度、情感方面。在我国,现阶段进入高等职业学院的学生,在这两个方面都与进入学术型大学的学生有着很大的差距。由于我们的中等教育还存在着明显的应试教育倾向,还是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系统掌握和发展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为主导。而事实上,并非每一个中学生都具有这种个性和人生发展的倾向;而那些不能适应中学应试教育的学生,他们在中学的学业成绩上是失败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上是不足的,同时也往往导致他们在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上的缺乏,而恰恰正是这样一批学生走进了高等职业学校。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未来不能创造出辉煌的业绩。著名教育家杨叔子曾说:没有工科就没有一个民族的今天,没有理科就没有一个民族的明天,没有文科就没有一个民族的后天。这反证了我们培养工科型的应用类人才同样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当务之急。另一方面,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力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一个人在理论学习中的失败也许恰恰证明他在其他方面有过人的地方。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努力寻求职业需要与学生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教学是课程的实施过程。教师教学过程中遵循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来落实课程,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实现。教学过程中我们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已成为学界共识,然而在实践上往往不尽如人意。

落实这一理念的关键是参与。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给学生提供“自学的机会,动手的机会,表达的机会,创新的机会”。这种参与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参与,学校给学生创造一种环境,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途经,只有当学生把读书当成自身的要求,那么学生就取得了自我获取新知识的基本能力,这是高职学生应该做到,而且能够做到的。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将学到的知识、技术运用到实际中去,这对于高职学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凡是实践性强的、操作性强的课程,应该从以课堂讲授为主转变到以实验、操作为主的方式上来,积极建立校内外实习职训基地,给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实践环境、动手环境。

表达能力包括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中常被忽视的一个环节。口头表达能力不仅仅是未来开放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是人际交流的需要,而且也是一种促进思维,促进创新活动的重要方式。只有当一个人对他人表达自己的见解时,才能发现自己认识的不足,才能促进新思想、新观点的生成。

要创造条件,包括口试、讨论、各种演讲比赛等多种途径,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提高表达能力。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对高职教育而言,创新的重点首先应放在技术、工程、操作的层面上,对学生在任何方面的创新活动、创新成果,不论是一项新技术、一种新工艺、一篇技术论文或者获得竞赛奖等,都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肯定,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氛围。

三、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然有一些影响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其中最根本的问题之一是人才培养系统性的偏差,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距离,而导致这一偏差的最直接原因是课程”。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实践是其中应当着重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高职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标定位的片面性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从理论上说这一定位是被普遍认同的。但在教育实践中,这一目标思想并未完全落到实处。一是强调高职教育的高层次,易忽视职业的特色,相应课程使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落不到实处;二是片面理解技能培养的涵义,没有从培养对象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来考虑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把单一的岗位操作技能等同于全面职业能力,忽视了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三是具体培养目标不清晰。高职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一点是清楚的,但具体到某一专业,仍存在课程目标不明确甚至错位的现象。如市场营销专业,到底应该如何界定其职业能力,对企业管理、酒店管理等管理类专业的管理要求如何定位等等,这些问题只有经过深入调研才能逐步明确。

2.课程设计的随意性

一个优秀的课程体系的产生,应首先对职业领域现状与发展需要做深入调查、分析,切实把握社会对人才培养在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的实际要求。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设计课程结构、创新组织方式,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不能认真做到这一点,课程体系的建立必然持之无据,或失之偏颇。

3.课程结构与内容高职特点不明显

作为职业教育,如何实现人才培养与生产实际的零距离,课程结构创新与课程内容改革是关键因素。现有的高职课程结构基本上沿袭了本科教育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结构,课程内容仍按学科体系编排,侧重知识的系统性,没有形成清晰、完整的技能培养体系。从课程实施模式来看,主要还是以课堂集中教学为主,一些实践教学模式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校企结合的通道也远未打通,而这些矛盾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就会影响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全面实现。

(二)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当然具有高等教育的共性;但作为职业教育更有其不同于学术性高等教育的特性,突出表现为技术导向性。根据就业导向的基本要求,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1.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原则

高职的课程观是高职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体现在对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内容选择、课程模式设计及课程评价等方面。贯彻高职教育的课程观,就要明确高职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其职业方向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适应社会的就业需求,服务于特定职业岗位或技术领域,培养生产现场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高职教育的实践者必须深入了解市场,准确把握市场对高技能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从传统的高等教育的模式框架中走出来,才能真正做到从行业实际需求出发,来落实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

2.以技术能力为核心的原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分类标准,把高职课程归类为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是实际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高职课程不管是理论体系还是实践体系,都必须以应用为主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相对完整的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让学生懂得怎么做,并且能做、会做。

落实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地位,首先突出职业性,以应用为主线构建专业基础能力、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的目标系统,明确各层能力培养的要求;其次,要强调课程模式的实践性,除了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实践训练的机会,更要重视课程实施模式即教学体系的创新,突破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校企结合等途径,使教学与职业实践紧密结合。

3.课程知识和技术多元整合的原则

高职培养的是能在生产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高技能实用性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技能。职业生涯的发展需要人们以技术、能力的复合性来拓宽职业岗位的面向,因此,运用多元整合的策略思想,形成以应用性、复合性为特色的高职课程内容体系。

贯彻多元整合的策略思想,要求打破原有课程、学科之间的壁垒和界限,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目标培养的实际需要作为内容取舍和结构组合的标准,分析相关的知识要素和技能要素,对课程内容作纵向和横向的整合。纵向整合的目的是精简课程内容,不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和必需的基础性;横向整合即跨学科的整合,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通过综合精简课程门类,避免交叉重复,突出综合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整合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课程类型,这种课程相对于学科课程来说,更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要求。

4.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原则

实现整体优化原则,首先要考虑三组关系,一是社会需求、学生基础水平、课程目标之间的协调关系,社会需求是出发点。学生的基础是前提,课程目标应结合这两者的实际要求合理设计。二是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比例关系,要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统筹考虑。找到三者之间最佳的结构平衡点,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协调发展。三是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不同的课程对培养目标所起的作用不同,应在目标统一的基础上确定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主次地位与作用。明确核心课程、支持课程、基础课程之间的关系。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均需深入探索,并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才能完成。同时,需要建立相应的质量监控与课程评价机制,随时收集实施情况,定期分析反馈信息,对课程方案做出及时修正或调整。所以,课程体系的优化实际上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既非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5.理论教学“必须、够用”的原则

高职的理论教学特别强调理论要为实践服务,以指导实践,提高技术应用能力为目的,坚持理论教学以“必须、够用”为原则,促使学生用科学的技术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操作。基于此,我们对理论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重组。取消了与专业实际技能培养关系不大、理论性过强的课程,同时从实用性出发对一些与该专业相关的课程进行内容上的调整与合并,增设了反映新技术的技能训练的课程和过程性课程。

6.高教性与职业性统一的原则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的技能培养受到了足够重视,但高等职业教育既是技术教育,又是高等教育,两者应统筹兼顾。作为高等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是必不可少的,不能落入单纯性的职业技能训练的巢臼,必须在课程上予以保障。这也是高职区别于中职的重要标志。我们设置的“诗文与修养”、“企业家之路”及“高新技术概论”等课程,其中的一个目的也在于此。

另外,从国际上看,职业技术教育的层次不断上移,作为高等技术教育,综合素养的提高,有利于新技术的掌握和有自我职业发展。为了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主要采取的措施无非两个,一是加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另一是加强学生的技术设计和开发的能力。因此,在设计课程时,应当对此有充分的重视。

7.课程体系开放的原则

开放性原则要求课程体系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的调节机制,能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科技的发展与市场需要做出快速反映,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在内容上吐故纳新,在结构上调整组合。

知识经济促进了科技的进步和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造成了职业结构和劳动岗位内容的不断变化,而且这种变化的速度愈来愈快。高职课程要及时反映这种变化,必须具有自我调整自我更新的能力。而刚性太强、柔性不足的课程结构显然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要求。开放性的课程结构则具有较灵活的调适机制,易于调整更新,也更容易形成个性化的课程。实行课程结构模块化是坚持开放性原则的一种有益尝试。所谓课程结构模块化是将相关知识与能力,按照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内在的逻辑联系,编成便于进行各种组合的相对独立的单元。这种课程结构模式灵活性大、针对性强,可以通过调整不同模块的组合,及时实现专业方向的调整,满足各种教学计划需要,并保持自身的完整性与稳定性。同时,由于其开放性强,便于组合,可以较为灵活地实现教学内容的新陈代谢,使教学要求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基本上保持同步,有利于培养人才。

8.重视课程特色的原则

高职的人才培养要为区域经济服务,课程体系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与地方经济的结合上。地方经济结构不同,产业布局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人才的类型要求、专业要求也不同。如有的地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有的地区则以电子信息类产业为主;有的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需要大批专门人才;有的则需要大量外贸业务人才等等。同是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有的需要懂得汽车营销;有的需要懂得服装营销等,要求特点也各不相同。如何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特定要求,创建特色课程,构建产学结合的课程模式,是特色建设的一个主要突破口。我们已经尝试着把企业的生产流程引进课程,把课程活动延伸到企业,校企之间密切合作,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课程在内容上、模式上都得到了创新。

四、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按照何种逻辑思路来设置课程,取决于遵循何种课程理念。按照不同的逻辑,能够开发出完全不同的课程体系,从而建立起完全不同的课程内容选择和编排标准。例如,当前职业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仍然遵循学术性本科院校学科课程三段式的逻辑,如果不使课程设置逻辑发生根本改变,就不可能彻底动摇学科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根基。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既然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是不同于学术型高等教育的技术教育,那么它的课程设置就应该有不同于学术型大学的课程设置思路。传统学术型大学的课程设置是遵循以学科为基础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三段式的逻辑思路设计的,我们不妨称之为“顺向设计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重在培养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其课程设置就应该是以职业技能为核心,把职业技能的掌握放在第一位,同时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这种课程设计所遵循的路径与学术型大学的课程形成路径是相反的,我们不妨称之为课程的“逆向设计法”。

(一)逆向设计法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与学科性课程体系的设计相反,逆向设计法是以职业岗位的要求为起点,逆向设计课程体系:首先根据行业或领域职业岗位要求(人才市场需要),分析确定人才所应具有的关键职业技术、技能、职业素质,据此设置出所需的核心技术课程和职业技能课;再确定核心技术课之外的、专业必需的技能课,然后根据心技术课、职业技能课的需要,并从高职教育对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的全面要求出发,设计基础课和特色课程。以“逆向设计法”构建高职课程体系,始终坚持了就业这一导向,牢牢把握了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二)逆向设计法的优越性

1.明确构建课程体系的逻辑思路“逆向设计法”所依据的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通过对就业市场进行综合分析来确定的。通过对就业市场的综合分析,紧密跟踪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查、预测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家长、学生的就业期望,从而奠定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现实基础。逆向设计法从方法上保证了课程体系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为学科性课程体系“破除”后“创新”高职课程体系提供了一种解决策略。

2.以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作为构建课程体系推动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需求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根本力量,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己任的高职教育的发展动力是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人才市场需求推动着高职课程体系的发展,据此构建的课程体系随着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因而也是动态的、开放的课程体系。

3.构建课程体系为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奠定了基础

就业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结合点,就业和创业都必须通过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来实现。利用“逆向设计法”构建课程体系为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提供了机制保障。

五、“层次—模块”课程体系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课程的设置与建构问题。基于此种认识,我院以高职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依据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采用“逆向制订法”,构建了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层次—模块”结构的高职课程体系。

这一课程体系由核心层、支持层、基础层、特色层4个层次和14个模块的课程组成。

(一)核心层

核心层设置“核心技术课”和“职业技能课”两大模块,其内容是按照职业群共有的基础技术和基本技能整合而成,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内容,并在时间上、师资上予以优先保证。

核心技术课模块,这类课程覆盖该专业对应职业岗位群需要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识和技术,教学上侧重于技术原理、技术方法的讲授。每个专业设立5—6门核心技术课程,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学好这些课程,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知识和技术,确保学生有一技之长。

职业技能课模块,这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技能的课程。重在职业基本技能,如各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课程即属于此类课程。这一模块的课程强调职训、实训、实验、上机等实用性操作训练,以满足第一线应用技术人才的实际需要。

为切实保障核心课程模块的教学质量,特别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

(二)支持层

针对职业所需,在对专业技术知识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开设职业考证、职业培训、专业实践等课程,以强化操作能力训练。为此,围绕着核心层,我们设计了“专业技术(包括实验)”、“职业考证”及“职业方向”三大模块的支持层。

专业技术模块,是指各专业除了核心层以外需要开设的专业技术课,这是对核心技术课程所需专业知识的强化、拓宽和补充,以使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本专业的核心技术课,强化技术操作,以熟练和丰富技术操作经验。

职业考证模块,旨在保证职业资格的获取,落实双证制度。学院要求每一个毕业生必须具有毕业证和一份职业技能证书。这一模块重视职业技能的能力考核,将职业考证的相关课程引入日常的学历教学之中,并由经验丰富的各专业教授有针对性地开设辅导讲座,对所有报考学生进行系统培训和模拟训练,从而使学生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和职业证书。

职业方向模块,以当前职业市场的需求为准,每个专业设立3个左右的专业方向,在第四学期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他们进行职业分流。此模块侧重对学生进行校内外职业培训,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中,接受本专业职业岗位的专项培训,学以致用,将储备的职业技能知识应用于实践。

(三)基础层

基础层课程为学生提供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科学、文化、身心、素养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重视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是职业高校区别职业中专的重要标志之一。为此,设计了基础层,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大学语文、英语、两课、体育等课程。基础层的课程设置以“够用、管用”为指导方针。这里的够用、管用不是由任课老师来决定,而是由专业课老师决定。在这个模块中我们遵照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宗旨,结合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的实际,对基础层课程进行了大幅度的课程改造:

数学模块:实施了课程小型化改造,将该数学课程按知识点分解为初等微积分、矩阵代数、统计方法、积分变换、图论初步、集合论初步等六门小课程,各专业可根据专业需要从中选取若干小课程,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全面掌握,也充分体现出基础层课程服务于专业的特点。

人文模块:根据各专业的实际需要,将“大学语文”改造为“专业应用文写作”,各专业根据本专业所需的常用文体,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利用相关文体,为自己的职业需要服务。同时,使该课程与诗文与修养、院定人文选修课形成一个人文模块,以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两课”模块:包括“邓论”、“哲学”、“法律基础”、“思想品德修养”以及“形势与政策”等五门课程。该类课程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实现多样化,如讲座、专题片、电影、参观等;在教与学关系上,重视学生总结、讨论小论文等参与式的研究性学习,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学习趣味性。

(四)特色层

在上述三个层次的基础上,我们还为学生设置了富有特色的特色课程,包括过程性课程、心理健康和职业指导课和选修课三大模块。

过程性课程模块,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指导下,为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的机会、动手的机会、表达的机会、创作的机会。开设过程性特色课程,包括“诗文与修养”、“企业家之路”和“高新技术概论”,让学生通过自己搜集资料、自学、讨论、总结并报告,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之中去,通过研究性学习,增强参与意识和自学意识。这三门特色课程均与教材建设相配套,所选内容典型生动,与时俱进,深受学生欢迎。

职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模块,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素质”、“心理与情商”、“礼仪与公关”等四门课程。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提高生活品味。

选修课模块,以人文课程为主,兼有科技、管理、文体类等课程,为学生多方面个性发展提供帮助。要求所有专业学生在人文、经管类中至少选一门课,而且每个学生选修课模块至少要获得10个学分。“层次——模块”结构的课程体系特点是:各层各模块均紧紧围绕职业技能这个核心,突出这个核心,再按核心课程的需要逐层服务于核心,形成了一个围绕核心环环相扣的课程总体结构,这种结构由内到外依次体现出:“职业技术核心”、“动手能力优先”和“注重人文和科技素养”的高职课程设计原则。这一课程体系结合“2+1”教学模式和分流培养措施,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高职人才培养体系。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以技术为核心的课程观,基于学生发展的现实基础,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运用逆向设计法,经过几年探索,形成了一种有特色的高职课程体系。

第二部分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体系改革

课程实施一定要与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与原则相匹配。目前,高职院校仍然沿用学术性高校的教学体系来实施教学活动,这一教学体系与学科性课程体系相匹配,其特点是重理论、轻技术,重知识的系统性、轻知识的应用性,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参与,重书本知识、轻操作技能,不利于学生对理论和实践的整合。这一教学体系明显不利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就业导向的理念相背离,必须对之加以改革,以适应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新的课程设计及实施,也必然会带来教学形式、校企合作、教学评价体系、教学管理内容及方式等一系列根本性的变革,从而推动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体系的形成。

一、高职课程实施的原则

(一)职业技术优先

在设计高职教育的课程时,首先要考虑专业涉及的职业技术,并且在时间上、顺序上予以优先安排,核心技术课和职业技能课程的教学在时间上给予充分保证,在安排顺序上,只要可能,尽量优先安排。

由于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技术的教育要跟上技术的更新,跟上市场发展,就要自觉地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并且尽可能聘请相关工作岗位上的资深技术人员兼课,以使教学内容更紧密地与技术、与市场需要相结合。

(二)动手能力优先

职业技术教育重视实用技术,要学以致用。因此,对职业技能课程也要充分保证上机、实验、实习、职业训练等的时间,并在安排时间上尽可能提前。

在这个要求下,我们检查一门课是否很好地完成计划,首先检查它的实践环节是否完成计划,然后再检查教学大纲的有关内容是否讲授完毕。

在这里我们十分注意动脑与动手相结合,课程讲授必须引导学生多思考,这样才能更好引导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多让学生参与

学生参与是高职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也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为了使学生自觉的学习,学会学习,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更多地自学是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参与,提高收集、整理与归纳信息的能力,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如果一个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不能解决学会学习的问题,那就不能说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

因此,安排一定数量的、让学生多参与的课程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推行的“诗文与修养”、“企业家之路”及“高新技术概论”等过程性课程,学习的主要形式是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自学、讨论、总结并作报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他课程也要十分重视这些方面的训练,努力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学习。

(四)与职业培训相结合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如教学活动仅仅局限于学校,局限于课堂,局限于实验室是十分不够的,必须与职业培训、职业考证相结合。

学校培养计划的优点是循序渐进、较全面、有一定深度,职业培养内容更新快,讲授方法、内容取舍讲究实用,将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校内外职业培训基地的作用,让学生在真实的或仿真的基地里,接受职业要求的规范,培养学生严谨、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提升他们的实用意识。

二、实施“2+1”教学模式

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分析国内外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依据高职教育自身的特点,为更好地实施“层次—模块”课程体系,我们提出了“2+1”培养模式,即用2年左右的时间进行以核心技术课、职业技能课的理论、技术教学和操作技能训练为重点的实用技术教育,用1年左右的时间实施支持层的专业技术、职业考证、职业方向模块的课程,并进行毕业技术实践。基础层和特色层的课程模块则根据培养需要和课程特点穿插在3年中完成。

毕业技术实践包括综合职训,最新技术培训,职业道德和规范强化,职业认证的考试及顶岗实习等。我们将国际、国内承认的职业资格认证纳入培养计划,在第三年完成,从而将专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2+1”主要指时间安排是2∶1,这是一个大概的时间分配,而且在教学安排上,可以交叉进行。

经过近五年的实践,“2+1”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鲜明特色和高职生直接服务于生产管理一线的培养要求,为学生就业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三、按职业方向分流培养

高职院校的任何一个专业都是针对一个行业或职业领域开设的,但是,每个行业或领域中的职业岗位众多,有许多不同的层次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中的岗位对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要求也有很大差异,因此为了每个岗位有合适的人才,每个人才有个合适的岗位,达到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就有必要在毕业生临就业前的一段时期内,对同一专业同一岗位群区分不同的层次和类型,对学生加强针对性的培养。高职学生的特点之一是学生的成绩和能力分化严重,同一专业学生分化在不同层次上,而主观就业意愿差异也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在同一类型岗位、同一层次岗位就业。因此,针对岗位的不同要求和学生个体实际,进行分流培养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各系根据掌握的市场信息,在第四学期将每个专业分出若干个职业方向供学生选择,每个方向按所需技能安排3~4门技术和职训课程及1~2个职业资格证书。学校则根据学生的学业基础、能力、需求、兴趣、愿望将其分配在各专业方向上进行培养,强化更有针对性职业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扬长避短,拥有比较优势,一技之长,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分程度不同的JAVA软件开发、.NET软件开发、平面设计与多媒体、组装维护与营销四个职业方向,该专业的学生则结合自身各方面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向。

为实现各专业职业方向的划分能真正符合职业岗位需求,我们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1)充分发挥就业指导中心市场调研部的作用,搜集反馈用人信息;(2)充分发挥企业家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定期邀请专家成员共同讨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3)利用假期组织教师开展专业调查,派教师到企业短期挂职,充分了解专业岗位群的社会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

分流培养已在我院两届学生中全面实施。仅2004年,我院15个专业就分出职业方向34个,学生在完成了核心技术课、职业技能课、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学习任务之后,根据市场的职业导向和自己知识、能力、志愿和喜好自主选择职业方向,学生由此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就业方向。学院为其进行了职业方向课、综合职训和职业考证的全面训练,促进了就业,也大大提高了就业对口率,具体表现在:

1.加强了教学针对性

分流培养使学生就业岗位更加具体化,更容易把握岗位要求,使传授的知识和训练的技能更为明晰,切实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更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专业岗位的需要,学生学习的针对性更强,效果也更好。

2.加强了岗位针对性

学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和目标,为就业针对性、适应性奠定基础。分流培养增加了就业面的分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个专业就业的趋同性和自我竞争压力。

3.加强了知识、技能强化的针对性

由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职业方向,同一方向的学生知识和能力更为接近,使教师更便于因材施教。由于岗位具体化,教师对职业岗位新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更好把握,对学生新知识的补充、新技能的训练更为有利。这有助于引发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态度自觉地由被动转为主动。

实践证明,分流培养工程,是非常切合高职学生实际、针对性强又极富特色的高职教学形式,它突出了就业导向性,摆脱了精英教育的固有模式,正视高职学生在智商、情商方面的现有水平和差异,拉近了高职学生与职业岗位的距离,较好解决了高职人才培养中脱离实际的问题,既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又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四、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和考试制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而要使提高教学质量不成为一句空谈,就必须正视高职学生的实际,改变以课本为中心、教师讲授为主要形式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要根据高职培养目标和高职学生学习的特点,探索符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

(一)教学方法改革

1.直观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

高职培养的对象是只有300多分的学生,学习习惯不佳,自控能力不强,是他们的普遍现状,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稍弱一些,抽象思维能力稍差一些,因此更要通过演示、通过图像、通过实验、通过上机、通过学生自己参与等直观的教学使学生发生兴趣,产生体验,得到启发,进而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案例教学也是非常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方法。因为案例本身是具体的、生动的,同时又是与社会密切结合的。这种教学方法,是通过与学生的共同讨论,提炼结论,它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表达能力,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又有利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对知识的掌握。

例如,我院信息经济与管理系,为尝试案例教学法,推出系定特色课——“案例分析”。他们根据专业特点,汇编了涉及信息经济与管理方面的大量案例,采取教师指导下的“四段学习法”,即读、缩、写、议,使学生通过对案例的阅读、提炼、分析、讨论,理解其中的管理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归纳能力和协作能力,深受学生的欢迎。

2.“2—1”讲授法

由于高职学生基础不够全面、扎实,对知识的理解吸收能力相对差一些,我们推行了“2—1”讲授法,即讲授两周或一个知识单元,要求有一个回顾的过程,以不断巩固新学的知识。这种“进两步、退一步”的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利用一次讨论、一次课堂复习、一个实验或一次小测验、一个小项目等形式来回顾、利用和消化前面学过的理论知识,帮助高职学生弥补由于基础薄弱影响新知识吸收的不足。

3.“最佳间隔”原则

我们提出的“最佳间隔”,是指理论教学与实训要交替进行,两者间隔应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需要设定,不固定划一,以使学生最大程度地掌握所学技能和知识。

这一教学原则在我院实施的过程中,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均起到了显著的效果。由于课程不同,实施的方法也不同,因此,又激起了教师们积极参与教改的热情,不少人将此作为教改课题进行研究,有的先讲理论,用理论去指导实践教学;有的先搞实训,让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论的理解;也有的将实训环节作为案例贯穿于理论教学之中,最终实现了讲练结合,互相促进提高。

4.“16+2”原则

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必须坚持以职业技术为核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职业技能优行,动手能力优先。高职技能培养任务的完成,则要通过对学生进行校内外实训来强化对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为此,我院采取了主辅两条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并特别强调每学期的18周教学,最多只能上16周的理论课,至少保证给学生2周的综合职业技能训练时间,而此2周的实训可根据专业需求,灵活运用于各个时间段,以更加切合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实际需要。

5.小班教学与课程小型化

(1)对专业的核心课程实施小班教学制度。在高教大众化过程中,面对学生数量的激增,很多院校由于教师紧缺,班额不断扩大,而新增学生的入学水平又有所下降,加之定位不准、方法不对,造成教学效果日益不理想。实际上,教学班规模的大小应根据课程性质、学生程度、师资力量、教学效果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根据高职课程特点,为确保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要首先满足各专业的核心技术课和职业技能课的小班教学,真正培养出学生的一技之长,为学生步入社会、胜任岗位要求奠定厚实的基础。

(2)对难度大、不易掌握的课程采取课程小型化改造制度。根据知识点的分布或难易度的不同要求,将一门课程分解为几门前后相关的课程,使学生分阶段学习、分层次掌握,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适应的时间和反复学习的机会,又可以使学生学习的每一段课程均通过考试,达到质量标准,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我们将“计算机文化”这一职业技能课分解为四个小型课程,让学生分阶段掌握和测试,促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点,提高技能水平。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连年达到95%以上,居全省高校前列。又如我们将“高等数学”进行小型化改造,将课程按知识点分解为六门课程,不同专业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三至四门课程,既降低了难度,又满足了基础课服务于专业课的高职课程设置原则。

当然,课程建设还需要与教材建设、教法改革配套进行,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切合高职教学实际的高职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方法的探讨和改革,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领悟能力,因材施教,以帮助学生在现有知识基础上顺利掌握新知,建立自信。

(二)考试制度改革

传统的考试方式中,学生完全处于被检测的被动状态,在应试教育的训导下,学生只习惯于题海战术,“高分低能”一度成了对传统教学“产物”的概括,学生的潜在能力得不到激发,综合素质的培养也被忽略,使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

正是由于传统的考试制度同素质教育以及社会发展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不适应性,所以,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把素质教育与考试完全对立起来,认为应试教育就是在扼杀素质教育,而素质培养就要否定考试。而实际上,考试作为评价和选拔学生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具有无与伦比的导向功能。我们完全可以结合社会的用人需求对传统的考试制度进行改革,积极利用考试的导向功能为素质教育服务,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以面对社会的需要。

为此,我院以就业为导向,在以考试改革推动素质教育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为了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我们本着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着想的宗旨,对考试体系进行了严格、多样、选择为特色的系统改革,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张扬个性的空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使考试在对教育过程的反馈、学生潜在能力的激发,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试题选择性的实施

为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考试中有条件主动充分地展现自我,我院规定:不论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考试,命题教师命题时,主观试题必须具有可选择性,学生可以选择最有学习心得的试题来回答。这一改革举措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摆脱了为考试而考试的不良学习状态,在学习中更注重自主性、全面性和综合性,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

2.“一页开卷试纸”的应用

在考试方式上,除应有的闭卷考试外,对于那些偏于记忆的课程,我们增加了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的“一页纸式”的开卷考试方式。即:在考前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开卷考试专用纸,要求学生在考前的复习阶段,认真总结、归纳,将自己认为考试的重点内容概括在考试专用纸上。考试时,可以将考试专用纸带进考场参考作答,但不允许学生带任何书本及参考书。这种形式的考试,可以使学生变被动的记忆为主动的广泛阅读、判断重点、概括归纳,它能有效培养学生对大量资料的总结归纳能力,非常适合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实际需要。

3.“全院口试日”的推行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锻炼学生的胆量,使每位学生都有检验自身综合素质的机会,为将来步入社会从容面对挑选和竞争、学会在郑重场合充分展示自我奠定基础,学院设立了“全院口试日”,将素质培养引入考场。学院明确规定,每个学期期末考试的第一天,为“全院口试日”。凡学院开设的所有需要笔试的科目,在这一天全部进行口试。届时,学生随机抽取考题,在10分钟的准备之后,真正作为教学的主体,走上讲台,与教师、同学作面对面交流,并可以借助一切教学手段阐释观点,展示自我。通过几个学期的口试,学生们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由最初的胆怯、回避、被动接受,到现在的认可、熟悉、主动参与。学院的口试日,成了深受学生欢迎的“脱口秀”的舞台,学生们增强了信心,锻炼了胆量,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自我推销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非常适合市场的需求。

4.“合作式考试”的探索

综合素质是可以享用一生的财富。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院开设了“诗文与修养”、“企业家之路”、“高新技术概论”三门过程性特色课程,采用参与式、合作式、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管理素质和科技素质,以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提高其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于这三门特色课程,我院正在探索一种合作式考试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并共同完成某一课题,各人负责其中一部分,最终以每人对小组完成课题的贡献进行评分,作为学习该课程的成绩。这种方式的考试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让他们体会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非常有利于他们将来融入社会,走向成功。

此外,在实践课、综合实训、项目制作等课程也在推行合作式考试。

五、建立质量监控体系

高职院校由于历史不长,发展迅速,师资队伍跟不上发展的要求,师资结构不合理,专任教师队伍过于年轻。许多青年教师从校门进校门,缺乏企业经验,难以适应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给真正实现高职培养目标带来实质性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为此,加大教学监控力度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过程的管理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教学过程的管理一要体现在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的服务意识上,教学管理的一切举措均要以教学为中心,处处为教学一线的教师着想,为教学提供便利条件和优质服务。二要从严管理,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督和控制力度。虽然对教学结果的监控可以通过外部监控,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等等,但这只是一种事后监控,具有不及时性,而对教学过程质量的监控主要还是依靠学校的自我监控。学校应运用校本管理思想,采取主动、及时、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形式,使广大教师树立全面的质量意识。

1.加强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

制度是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没有制度,管理就无章可循。制度要通过管理起作用,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建立制度。为了保证教学秩序的有效运行,我院根据教育教学及其改革的新形式,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适合高职院校特点、体现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的教学管理制度,使学校教学质量监控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2.强化教师自我监控机制

为了使教学质量的监控落实到实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我们采取了教师自我监控手段,设计供任课教师在教学各环节随时填写的《课程状态记录本》。内容包括学生到课登记、授课计划、授课状况记录、作业登记、考试成绩登记、课外指导记录、期中期末试卷分析、课程小结等栏目。教师通过对《课程状态记录本》的登录,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自我监控、自我调节,促进任课教师主动参与到教学质量的监控之中。填写并检查《课程状态记录本》已成为我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3.建立院、系两级督导体系

院、系两级督导室根据教学规范和制度进行教学督导、监控,收集信息并及时开展评估。院督导室负责对系督导组进行指导,并参与制定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评选青年骨干教师、课程负责人和专业带头人,组织教学技能优质课评选,从宏观上把握教学质量的全局。系督导组则在院督导的指导下,严把教学过程质量关。第一,通过随堂听课,及时与青年教师反馈研讨,使他们在鼓励和指导中改进教学;第二,不定期地对教学秩序、教案、作业批改、课堂状态记录本、考试试卷出题及批改、实践教学、毕业技术实践报告指导等教学环节进行抽查,并随时通报;第三,要坚持召开学生座谈会、学生问卷调查、学生网上评师以及学生信息员制度等,全面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真实反映,帮助教师不断改善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六、推行浮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

为了切实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我院本着一切为学生的成长着想、一切为学生的未来着想、一切为学生的就业着想的宗旨,实施了学分制管理。

学分制是个性化、结构化与数量化相结合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我院根据高职学生的现实条件,构筑了符合实际的学分制结构。我们认为,随着学生自费上学制度的形成,学生应该有权选择专业,而随着“宽进”的形势,学生的程度将进一步参差不齐,弹性学制也将是一种趋势。所以,我们顺应高等教育的形势,积极稳妥地推行了基于学分制的弹性学制。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1.自主选择专业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意愿和理想,允许学生在充分了解各专业特点的基础上“自主选择专业”,以使学生学习他们爱好的专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实际转专业学生每年在10%左右。

2.浮动学分制

学院实行了“浮动学分制”,允许核心技术课成绩优异的学生上浮学分,以充抵其他不及格课程的学分。核心技术课成绩85~90分上浮0.5个学分,91~95分上浮1个学分,95分以上上浮1.5个学分。这样,既鼓励了学生努力学好核心技术课,又照顾了偏才偏科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充分体现了人性化关爱和个性化教学。

3.个性化课程

为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肯定学生特长及创造性学习成果,学院设立了“个性化课程”,对学生在社会上所获奖项、根据学生自己兴趣特长所完成的选修课、学生自己创建的展示个性和才华的个人网站,均给予相应学分,以资鼓励。

4.弹性学制

根据学生理解能力、掌握能力的差异,学院实行了“弹性学制”,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在修满本专业学分后可以提前毕业或继续深造,攻读第二专业或专本连读;而对于一些学习比较困难,或在学习期间想停止学习,要求到社会上创业锻炼的学生,允许其保留学籍,适当延长学习年限,充分体现了我院学分制改革中的个性化与终身教育的特点,为尽最大努力提升自己的学生提供条件。

七、创建实践教育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训练

技术的掌握必须通过实际操作才能实现,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中职业技术的获得必须要有充分的实践环节来保证。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主要保证。学院经过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了主辅两条线的实践教学体系(见下图)。

这一体系:

第一,遵循“理论与实践结合,重在实践”、“知识与技能并重,目的是应用”的原则,在教学计划中,突出实践技能,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最大限度地适应与满足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需要。

第二,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主体系,细化技能目标,制定系列化技能训练项目,提高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而后进行综合技能训练,促进学生综合技能水平的提高。最后联系生产开展实习,组织现场教学、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第三,通过辅体系中的各项活动进行检验和拓展,使主体系实践教学效果能得到有效的保证。辅体系作为主体系的延伸,同时又反作用于主体系,形成互补。

第四,实践教学作为整个培养计划的一环,其主辅两个体系的实践环节都采用学分制管理模式,如竞赛、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等都设置相应的学分,而且可以用这部分获得的学分来替代培养计划中的选修课程的学分,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竞赛、考证活动,以提高整体的实践活动成效。

职训、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物质保障。为了保证技能训练的落实,学院建起了充足的校内实验室、职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各专业均具有高职职训教学特色的专业职训室,并给各个职训室配备了先进的专业软件和设备。通过采用先进的职训设施和模拟与仿真相结合的实践训练,缩短了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

八、创新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模式

实践已经证明,培养出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是有效途径。学生只有经过岗位实践,才能真正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进而培养他们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离开企业的参与和支持,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难以真正实现的。我们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依据“各用所长,各取所需,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相互嵌入、长期合作”的原则,针对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校企合作建设职训、实训基地的模式。

1.选择企业作为校外职训基地

我院除了建立大量校内的职训基地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加强校外职训基地的建设,先后选择了一批具有较大生产规模、技术装备比较先进、管理规范、员工整体素质较高,又希望聘用我院毕业生的企事业单位作为校外职训基地。学生在校外职训基地实习,既获得了工作经验,培养了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又受到现代企业精神的熏陶,提升了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学院聘请了既有一定理论素养又有丰富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的经理、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各行业的专家共同组成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其主要目的是让他们参与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课程设置的优化,指导专业改造与调整,参与专业教学改革,指导职训教学等方面的活动,经常性地沟通意见和提出建议,使人才培养在各个阶段都和企业的实际需要紧密相连。

3.校企合作共建校内职训基地

宁波富茂机械有限公司与我院合作共建机电一体化专业校内职训基地。该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数控设备生产和销售基地之一,年生产和销售1万馀台。

由我院负责投资建设占地面积5800平方米的工程中心,并冠以富茂机电大楼的名称,作为职训教学用房,而富茂机械有限公司则提供与专业有关的足够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及相关设备,并提供实践教学时所必需的各类工具和用品。公司拥有设备的所有权,并有义务随着技术的进步更新有关设备。

双方共同参与制定职训计划,富茂机械有限公司为职训教学提供指导教师和技术支援,参与实践教学教材的编写和选用,安排和组织生产活动。公司拥有招聘毕业生的优先权。

学院通过“学校—企业”联合建设校内职训基地,引进了社会资源为我院培养人才服务,提升了学院办学条件,也节约了大量的设备投资及更新费用。

对于富茂公司来说,由于产品销售多年来受操作人员缺乏的困扰,通过这种联合培养人才的方式,可以达到“搭售”熟悉公司产品的操作人员的方式推动产品销售,公司提供设备所占用经费的银行利息由我院承担,真正实现了双赢。

4.企业投资建设校外职训基地

由企业投资在校外建立职训基地也是我院又一举措。

宁波公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家投资兴建我院汽车类专业校外职训基地。该公司目前是浙江省道路运输骨干企业,宁波市最大的道路运输企业,拥有营运客车1900馀辆,拥有分(子)公司33家。

我院负责组织做好每年专业市场调查,不断增开新的汽车类专业,按职训占总课时的比例,支付相应的学费给公司,并负责对职训环节的教师进行资格审核,并对实践教学实施质量督导。

宁波公运集团股份公司负责汽车专业的职训基地建设,包括职训场地和设备以及职训基地的运转、管理和维护。公司投入巨资建造了5000平方米职训场地及师生生活和办公用房。同时又投入200多万元添置职训环节所需的各类设备。公司拥有职训基地的所有权。

在职训教学运作上,公司负责全部职训课程教学及职训课教师的选拔、培训工作,并配合我院的教学指导及教学质量督导。此外提供实习机会、配合共同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并优先录用本专业毕业生到本公司及所属企业就业。

这种形式的合作,使我院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解决紧缺专业职训基地建设上所需资金与技术力量不足的困难。企业在合作过程中,使得部分闲置的设备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学院支付的职训经费,使企业获得了设备利用的经济效益;同时企业也能获得高质量的毕业生,为企业的人才需求提供了保障。这种合作模式,充分发挥了双方的自身优势,实现了校企双方“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目标。

5.联合投资共建校外职训基地

按照“各用所长、共同发展”的原则,校企联合投资,共建校外职训基地是又一新的尝试。

宁波市花园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是城市园林绿化二级资质的施工企业,2002年批准为古建筑三级。总经理张根朗被宁波市市政公用局评聘为宁波市园林绿化专家组成员,公司先后承接了多种场合的景观绿化设计施工,在宁波市及周边地区园林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同时拥有花木等各类基地1200馀亩。

杭州天香园林有限公司为国家施工二级企业,公司建有1500馀亩的各类花木。

我院与两公司共同投资组建大红鹰杭州景观教学基地有限公司,建设园林环艺职训基地,利用我院的专业办学条件和园林企业的技术优势,以“双师”教学和项目教学为特点,开展职训、研发、社会培训、考证、青少年服务基地等教育项目,同时积极开拓其他相关服务项目,开辟一条新的职业技术教育新路。

基地为景观工程设计专业、景观水电工程专业、景观植物种植与养护专业、园林经济专业学生提供现场职业训练,实践操作课程由两家园林公司的经理、技师等专业技术人员担任,采用项目教学法,学生直接编入公司的项目部参与施工。

通过这次校企联合办学,我院利用企业投入的大量资金、场地和设备,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培养一线技术人才和项目管理人才,从而开拓我院办学的品牌。通过教学活动、参观和培训的方式使企业基地和设备得到更好的利用,同时也利用这个办学平台,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使得企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九、形成职业证书培训和考核体系

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是职业能力的培养,而职业能力获得的重要标志是相关技能证书的获得。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双证制”的推行。

1.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站

经宁波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批准,我院成立了职业技能鉴定站。职业技能鉴定的工种、职业从初级到高级,目前已拥有秘书、计算机、通信、市场营销、电工等六个工种的鉴定资格,现正积极的准备申报电子商务师、物流师的鉴定资格,为广大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提供便利。学院增添和整合各类设施设备,投入充分的人力,加强职业鉴定师的培训,为职业技能鉴定站工作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学生参加鉴定的取证率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2.各类专业证书考试中心的引进

除了职业技能鉴定站以外,各系根据各自专业的特点,申请建立了一批专业资格证书考证培训中心,包括与信息产业部、上海市等授权的考证服务项目。学院拥有全省一流的“苹果电脑”中心,提供了平面设计、数码影视制作等证书考试平台;还建立了IORC国际职业资格认证与注册考试培训中心,提供高级秘书、会展、职业经理人证书考试。其他如用友ERP认证、电子电路设计PROTEL等等各种行业证书供学生选择。

3.等级证书考试

学院积极开展计算机应用培训工作,并组织全体学生参加相应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规定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必须取得省二级等级证书,其他专业的学生取得省一级证书。除计算机等级证书外,学院还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外语等级考试及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这些职业技能站点的建立和证书的引进,为我院各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考核与国家技能鉴定或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接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相关专业的学生参加已开设的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考试的合格率保持较高水平,毕业生“双证”率保持在90%以上,为学生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实践证明,高职院校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有利于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用证书考试推动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创新,围绕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推动课程和教学改革,促进学校课程与职业资格考证课程相结合,促进职业资格证书教学内容与常规教学内容相结合,真正实现了“双证书”教育。

十、结论

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需求与学生发展为基准,以课程为突破口,以教学体系创新为着力点,是我们探索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指导方针。经过几年的积极探索和创新,我们构建并实施了“层次—模块”课程体系,实现了“2+1”教学模式和分流培养,形成主辅两条线的实践教育体系,创建了符合市场机制的校企合作模式,实施“双证”制,初步形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体系,从而展示出了高职教育的特色,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快速提高,实现了高职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俞瑞钊,孙惠敏.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纲要.

[2]姜大源.论行动体系及其特征——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2,(12)

[3]石伟平,徐国庆.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职教论坛,2001,(10)

[4]郭扬.关于职业技术学校课程设置的思考.职教论坛,1998,(7)

[5]教育部等.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2004.

[6]张健.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职教通讯,2005,(6)

[7]余向平.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质及实施途径.北方经贸,2005,(12)

[8]胡燕燕.浅谈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

[9]庞振超.寻求职业需求与学生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课程理念与实践探析.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5,(11)

[10]徐国庆.课程涵义与课程思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7)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隐性化策略的思考① 林长兴,张霞

摘要:依据教育规律以及教育的“接受主体”的心理特征,在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将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淡化“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并积极致力于学校“隐性课程”的建设,更有利于思政工作者实现教育目的。

关键词:思政工作;接受主体;隐蔽教育意图;隐性课程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课题,这是有着战略眼光的远见卓识。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同时也面临着挑战,面对新条件新情况,还有很多方面不够适应,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在于受教育者是否接受了教育的内容,表现出相应的、期望之中的认识、情感、态度和行为,而接受与否,接受和表现的程度,则取决于教育工作者所采用的策略与方法。在新的时代里,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青年人的心理特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模式显然在许多情况下已不能适应。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以往对教育的内容——“培养什么人”研究较多,而对实施所采取的策略和方法——“如何培养人”研究不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取得实效,最关键的应从接受主体入手,研究青年学生在接受教育时的心理过程,从而确定易于普遍学生所接受认可的工作策略。在中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即在不知不觉中使教育者受到教化,一直被认为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两者都强调了教育目的和手段的潜隐性。笔者认为对于有着强烈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的大学生而言,思想政治工作策略也应注重隐性化,即当采取教育措施或开展活动的时候,有意识的将自己的教育意图深深地隐蔽起来,淡化“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把学生真正当作有着自我教育能力的“教育主体”,在充分的自主意识的支配下,自觉自愿或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的内容,在师生双方情感共鸣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转变其思想。这样会更利于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教育目的。

①本文发表于《宁波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策略注重隐性化的必要性

1.价值观的多元化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灌输教育曾经是思想政治工作极为有效的方法,但在当前多元的思想价值观并存的态势下,一种正确的思想体系要想占据主流地位,必须在与对立的诸多观念的交锋和斗争中进行必要的修正和发展。如果回避交锋和斗争,或者压制不同观念和思想的表达,正确的思想体系就难以为人们所接受。长期以来,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往往在教育过程中刻意地去强调教育的唯一正确性,对教育的目的则丝毫不加掩饰,至于受体是否接受,从来不在考虑之列。在工作中一般只对学生进行正面的理论的教育,尽量地回避或掩盖那些错误的思想言论、事实和社会现象。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这种过于露骨的倾向性往往会使人对教育内容的真实性和对教育者的客观性产生疑问。实际上,对于对世界和社会现实感兴趣的青年学生来说,他们总是根据自己对事物的了解做出判断。他们对了解原始的事实,甚至事物的反面情况的需要更迫切,而对经过加工的事实或单方面的事实经常持怀疑的态度。特别是一旦获知某些加工过的“事实”与实际情况相反,或他们通过自己的信息途径得知了相反的事实,他们就会对宣传教育产生怀疑和不信任。在当前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往往反映事实、联系实际的少,回避社会现实中的尖锐矛盾和问题,对政治问题的分析缺乏辩证性,导致有的学生失望之馀反而容易接受一些非主流的思想观念。因此,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舍弃先入为主、目的单一而彰显的灌输式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的能力,多行不言之教,给学生以足够的独立思考自由选择的空间,在此基础上再加以适当引导,会更有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

2.从接受主体而言,隐性化的思想政治工作策略更易于被大学生所接受

一般而言,大学生的思维水平已达到能概括各种社会现象,掌握社会标准并用之来衡量、判断社会事物的程度。理性思维的发展和思维独立性、批判性的增强,使他们的思维出现了更多创意成分,遇到问题不愿人云亦云,而是力求通过自己的思维加工提出某种有独创性的见解。他们一般不会像小孩子那样机械地接受传递的全部的教育信息,并被动地形成或转变一定的态度,而是对信息采取“个性化和选择、加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个体会不同程度、不同状态地接受或抵制信息传递。一厢情愿的强迫、急功近利的“灌输”,往往会造成教育对象的逆反心理,加上一些教育者总喜欢以“先知先觉”者自居,以为别人都应该接受自己的诠释和教育,以为学生都没有判断力,需要自己来主宰他们的思维。这种做法更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和思想上的抵制,产生精神厌食症,造成思想政治工作的零效应或负效应。

从心理学上讲,个体对确定内容的接受与排斥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某种与主体无直接切身利害关系的刺激单调、反复出现,就会在大脑皮层上产生保护性抑制,会使人感到厌烦,继而可能产生不良的应激心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学校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课没少讲,会没少开,文没少发,机构没少设,工作没少做,但效果不甚理想。这里存在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存在着理论阐述单调,说教味道浓厚的问题。实际上,这种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重复刺激,同一内容重复次数多了,它反而会使青年学生的头脑中产生一种无关刺激物。甚至你越说,他越不听,产生厌烦心理。因为在个体对既定的观念、事物接受和认同过程中,其人格主体性的体现程度是非常重要的。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活动的本质属性,是认识主体在处理外部世界关系时的功能表现,它决定着接受和认同的趋向、程度、方式。如果这个接受过程是处于某种压力下,是被动的、被控制甚至是强制的,毫无自主性可言,个体就会产生人格的主体性受侵犯的感觉,进而产生反感和抵制的心态,不但不会接受而是排斥。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被教育者处于被动的、被控制的处境中,缺乏主体性,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相互间的关系不是平等的。这种状况,常导致教育者的逆反心理,甚至演变成为一种消极的反抗的病态心理:盲目抵触任何教育者本身或所谈及的事物,对教育内容采取极端的偏激性的反对态度,趋向或偏好于教育者所反对的事物,或非主流的观念意识。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施隐性化策略的几点思考

1.避实就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从“心育”开始,做到德育和心育的结合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由于特定社会背景下的成长经历以及当前社会大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特徵:在理性认知方面,表现为高度的自负性和排他性,以自我为中心,思想叛逆否定权威。在情感方面,却又倍感孤独渴望交流,期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认可。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者可避实就虚,从“心育”入手,在尊重关爱学生得到学生情感接纳的前提之下,再加以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引导,会更容易实现教育目的。所谓“心育”又称心理辅导。它的主要方法是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教师根据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认识周围的环境,根据自身的条件确立有利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活目标,培养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自行克服障碍的能力,帮助他们在学习、生活及人际关系等方面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逐渐使其行为与社会的要求相吻合。德育是教育工作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学生施加政治、思想、道德的影响,使其具有一定的政治观点、立场及一定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尽管两者在理论依据、内容、方法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的目的,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心理辅导的策略和方法及其实施为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径、方法并为其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基础。

首先,心理辅导为德育提供了新的方法与途径。德育的方法主要是说服教育、榜样示范、环境陶冶等,具体运用时强调社会要求等外在影响。教育者是主导者、权威,学生在被动接受教育时,易出现抵触情绪。此外,德育多采用理论灌输,学生往往能将行为规范背得滚瓜烂熟,却不能落实到行动上,造成知行脱节。心理辅导策略则尤其强调教师要培养倾听能力和同理心,即对学生及其出现的问题,不要事先进行价值干预和是非判断,而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倾诉,教师则要耐心倾听事件背后的复杂心理动因,以同理心换位思考,理解体谅学生。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学知识以及适当技巧,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问题,并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学生感觉到教育者只是协助者,自己则受到了充分的尊重。对于人格发展日趋成熟又高度自尊的大学生而言,这种尊重显得尤其重要,而教育过程中的同理心——老师对学生的理解和体谅则满足了大学生这一年龄阶段情感上渴望被理解被认同的心理需求。他们会从内心自觉接受教育,并学会用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德育工作者若借鉴心理辅导的方法,会减少思想工作的阻力,使政治思想工作做得具有人情味,先搭建“心桥”在情感上沟通,在此基础上再施以一定价值观念的引导,取得先“通情”再“达理”的教育目的。此外,德育工作借助心理测验、问卷调查等方法还能够客观地了解学生的个性、智力、人际关系、长处、不足及发展趋势,使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心理辅导采用的小组辅导、书信咨询、电话咨询、活动课等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途径,也可作为德育经验的补充,使德育工作途径更丰富。

其次,心理辅导为德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心理基础。学生接受教育时的心理状态影响到他接受教育的效果。一个学生要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首先必须有健康的心态,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对自己及他人负责任,如果学生心理不健康,如自卑、不信任他人、遇事逃避、推托责任等,他就失去了接受道德教育的最重要的条件。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在对道德要求的理解上可能会受到阻碍,他会对教育目的要求、措施手段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消极态度和消极行为。另外,心理不健康的学生易产生品德不良问题,如:有嫉妒、狭隘、敌对等人格障碍的学生易出现偷窃、攻击等品德问题。对这些学生仅进行品德教育是不够的,他们需要心理辅导,矫正性格障碍。

2.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加强校园隐性化德育课程建设

20世纪60年代,在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开始研究学生成才的各种因素,发现存在大量课外的东西,诸如学校的特徵、学校的精神环境和氛围、师生人际交往、学校制度、校园文化活动等内容都深刻影响着受教育者。研究者把这些相对于正规课程系列的教育称为隐性课程,这些隐性课程以隐蔽的、潜在的、渗透的方式对学生的态度、动机、价值、规范、观念等发生着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来以“两课”教育为主渠道,以课堂教学为显形教育;以校园文化、学生管理、社会实践等主要形式为隐性教育。显形教育强调了灌输的原则,隐性教育强调了主体选择的原则,应该说当前高校都重视这两方面教育。问题是这两方面教育以谁为主,应突出哪种方式。考察“两课”教育,人们对它的批评较多,呼吁改革的声音此起彼伏。这并不是想取消“两课”教育,而是呼吁树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新观念,即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强调道德主体性的发挥以及人的道德主体地位的确定,也就是说德育要转变观念,要从以显性教育为主体转变为以隐性教育为主体。

首先,良好的品德形成取决于综合影响,并不仅仅取决于道德知识的多少。显形教育其实只是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教育形式,将一系列社会普遍认同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规范灌输、传授给学生,主要通过知识灌输、说理教育等方式来达到教育的目的。由各种环境因素构成的隐性德育课程则是依靠环境育人的精神作用机制由学生自觉来实现道德品质的内化,如利用情景陶冶、舆论监督、环境暗示、人际交往、情绪感染等原理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作用。相比之下,隐性教育比显形教育更易于发挥教化功能。品德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认为: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结合起来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品德养成并不仅仅取决于道德知识的多少,而是来自于个体与社会的人际交往之中,来自于社会活动之中以及把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品质的过程。传统的德育方式将学生当成消极、被动的接受器,依靠刺激、强化的方式实现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过程,这是欠妥当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道德教育不仅要考虑学生真正的道德思维能力与道德判断水平的发展,更要通过积极的道德活动,“通过学校生活的一切媒介、工具和材料来发展道德”。因而,学生所获得的大量价值观念通常并不是来自学校的正规课程,而是来自“隐性课程”,在一定程度上“隐性课程乃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他任何正式课程都更有影响的课程”。

其次,隐性德育课程发挥德育功能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从心理学来看,人类的归属动机、受暗示性、无意识等心理特徵为隐性德育课程提供了根据。当代大学生尽管思想叛逆,反传统反权威,但有极强烈的集体认同感,内心深处渴望得到同伴和集体的认同,即有着极强烈的归属动机。在学校生活中,学生在归属动机的驱使下,会积极地与同辈团体所倡导的观念相协同,渴求归属和被集体所接纳,有意或无意地接受来自教师及同学的影响,以便成为集体中的一员。学生置于学校情景,与同学、教师及学校行政人员相互交往,处于一定的文化氛围之中,自然而然地会受到各式各样的暗示和感染,这些影响透过学生的观察、模仿和无意识的潜移默化而在他们的品德结构上保留下来,形成自己特定的思想品德和个性特徵。北大、清华等名校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熏陶出了相应的个性独特的名校学生,正是隐性德育课程发挥德育功能的有力例证。在一个学校范围内,由长期育人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审美情趣、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以及与此相关的校风、学风等形成的校园文化,对学生个性、品质的浸染,发挥着课堂显性教育不可替代的功能。

在当代社会,高度开放和变动不定的环境和信息,加剧了学生的困惑与不解,学生原来的认知经验与环境的反差被凸现出来,造成学生对社会的认同感不同程度地减弱和抗拒倾向的增强,在这种情况下,来自社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理想就很难通过简单的说教灌输被他们内心承认和内化为品质。他们作为道德主体的观念加强了,他们更愿意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习来决定接受什么、拒绝什么。这一特徵正好与隐性德育课程作用机制相吻合,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微型社会”,教师和学生就是“活教材”。

总而言之,依据教育规律以及教育的“接受主体”的心理特徵,结合实际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策略的隐性化,淡化了学生“受教育”的色彩,强调了学生的人格主体性,充分体现了对受教育者独立个体的信任与尊重。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利用多种途径和手段促进师生建立和谐、理解、民主化、互动化的教育关系,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自我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树立自主的学习、创新、自省意识、协作精神和奉献精神的个性化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人。此外,着眼于学校这一特定的教育环境,积极致力于隐性课程的建设,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注重“环境育人”、“在做中学”,提高学生品德养成过程中的自主性和探究性。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当教育意图被隐蔽,教育色彩被淡化之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反而更丰富了,过程显得更轻松,效果更明显。同样淡化教育色彩的过程,也是德育自觉自为的过程。这更接近了德育的本质。  构建高职院校技能性、层次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探索实践 高进仁

摘要:高职院校校内教学质量评价要以职业技能的教学为核心内容,并且在教师教学质量、课程教学质量、专业教学质量三个层次方面进行评价。本文根据这种理念构建了高职院校技能性、层次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阐述了该体系的特点、内涵和实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技能性教学;层次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提高高职教学质量成为大家关注的重要问题。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高职教学质量具有保障和引导的作用。近年来,我们在构建高职院校技能性、层次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本文对其加以分析,以求教于大方。

一、技能性、层次型质量评价体系的特点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在教学中应该贯彻以职业为导向、以技能教学为核心、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因此,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职业性,这是高职教育最显著的特点

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上,都要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根据职业或职业群要求确定培养目标,并且针对这些职业第一线应用性人才所需要的人才素质,设计培养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2.技能性,这是高职教育的核心

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把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放在核心位置,因此,学生职业技能的掌握是评价高职教学质量的核心内容。

3.实践性

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主要教学过程不是教师的课堂讲授,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校内外实践基地进行职业技能训练,从了解到掌握到熟练以至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所以,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过程及质量的考核成为高职教学监控和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

4.教师素质的“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是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具有理论教学水平,而且还需要具有较好的职业技能和技能教学水平,所以,能否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保证高职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

5.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对学生能力的考核是教学质量评价的落脚点

教学质量的优劣最终体现在学生素质的高低上,看培养的学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质量评价中学生既是评价的积极参与者,又是被评价的主体。

6.教学过程的评价是教学质量评价的重点

教学环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教学效果是实施教学活动后的客观反映。所以,决定教学质量的根本环节在教学过程。教学目标和培养计划确定后,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控制决定整体教学质量。因此,教学过程的评价应该成为教学质量评价的重点。

二、技能性、层次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内涵

这里所说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内涵是指除一般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外,具有高职特点的技术性、层次型质量评价体系的内涵。

1.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的专业设置要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与职业岗位的变化相适应,通过经常的社会调查研究、专业委员会专家的论证、本着以职业为导向的原则,合理地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正确,人才目标的具体规格要清楚,特别是职业素质(知识、技能、能力)的要求要符合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应用性人才的实际需要。

2.专业培养计划

高职的专业培养计划绝不能是理论学术型,而应该是职业技能型的,以岗位的职业技能为主线设计课程体系。我们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根据专业岗位需要,把课程分为核心技术课,职业技能课,专业技术课,职业方向课,公共课和实践课,然后以最佳衔接的方式,安排整个教学过程。培养计划对人才培养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岗位证书等都提出相应的要求。在培养措施中,强调以职业技能的实践教学为主,实现实践和理论的最佳衔接。

3.教学大纲和教材

由于高职是以职业技能为主线设计课程体系,因此各个课程的教学大纲就应该以职业技能的学习训练体系为主要内容,以实践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所以各门课程都有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指导书,并且把职业技能的考核作为课程考核的主要标准。随着高新技术在各个职业技术岗位上的应用,高职课程的教学内容也要不断地更新。

4.教学条件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教学条件的评价主要体现在教师队伍“双师型”的结构和比例、校内实践教学设备的数量和水平、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三个方面。只有具有一定数量和水平的“双师型”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实践教学的实施,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校内实践教学设备的数量和水平,要能够适应社会生产技术水平的发展和学生实践学习的需要。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在指导教师、工作环境、生产规模等方面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实践的要求。高职教育要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最重要的是要走产学结合的道路。

5.教学过程状态的管理和监控

我们从三个层次上进行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课程的教学质量,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

教师的课堂质量是质量评价的基础,对于高职院校,教师如何上好实践课是个需要研究和特别重视的问题。如何备好课,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如何达到教学目的,如何评价一节实践课这些是要探讨的问题。实践课也要有教案,也要有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指导,掌握技能的方法和能力的指导等。

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这是教学过程性评价。是否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理论、知识和技能是否衔接,这门课程学习后,学生应该掌握的职业技能的综合应用和能力培养等。高职院校也应该抓好课程建设,通过课程建设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

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这是综合性校内教学质量评价。它体现专业的办学水平,体现是否落实了培养计划和达到了培养目标。这样的综合性评价不仅以教师课堂教学、课程教学为基础,而且还包括教学的管理、教学研究、课外活动、教风学风等。

高职院校应该把职业技能的教学和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贯彻到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做了大胆改革,在每门课程中,有对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要求,每学期安排有两周的时间,进行这学期所学习的课程的综合职业技能训练,在学生毕业技术实践前用半学期的时间,拟订一些职业岗位上的综合项目,让学生进行综合职业技能的训练。这样,使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得到落实,一到毕业实践岗位就能够适应,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6.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看学生的质量和社会的评价特别是学生的质量。高职院校学生质量的评价很重要的是学生的职业能力,除了书面考试成绩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考核,以达到国家对职业技能的要求。通过对毕业学生的调查,检验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和发展能力。

三、技能性、层次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实施

这个质量评价体系是供高职院校进行校内教学质量评价时候使用的,分三个层次进行,分别是专业教学水平评价、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专业教学水平评价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由学校组织,校系两级进行,系进行自我评价,学校组织专家组评价,一学年评价一次。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由系组织,教师进行自评,系在听取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平时教学检查和相互听课进行评价,每学期进行一次。

三个层次的评价都根据高职教学的特点,拟订指标体系,分别制订专家评价、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和管理人员评价的表格。评价中重视学生的评价,与对学生的考核成绩结合起来。评价实行定量测评和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式。定量指标力求客观,避免随意性;定性描述力求准确,使评价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学的改革,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将评价的指标体系以表格的形式在校园网上公布,评价工作在网上进行,有利于统计总结。

教学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是动态的、变化的,我们在实践中也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建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原则的探讨 高进仁,王盘根,余舜荣

摘要: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高职院校质量监控体系应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应遵循目标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协调性原则等。

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原则;高职院校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和质量观念的强化,近年来,在高等教育领域,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在实践中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由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近几年得到较快的发展,学院数目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因此,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研究对保证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促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它具有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教学要求等因素,致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又具有其特殊的规律。因此探索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模式和运行机制必须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把握其可行性、科学性。本文仅对建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原则进行探讨。

一、目标性原则

教学质量的监控其目的在于保证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其培养目标。因此,质量监控体系建立,有利于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不断促进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教学能力的提高和教育思想的创新;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以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是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因此,高职教育应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徵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实践教学课程和教学环节是高职教学的重点和特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也应以此作为其重点与特点。

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以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先进办学理念明确提出:“面向技术、面向应用、面向市场”,采用“技术教育加培训”的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前两年主要学习专业技术,以“核心技术课”为重点,再辅以相关专业技术及科学技术基础,人文基础,第三年主要进行职业岗位培训,让学生直接接触岗位需要的技术、操作及熟悉职业规范。整个教学过程要牢牢把握和强化学生的专业技术培养和职业培训,强化实验、实习、上机等技术环节,保证核心技术课程的教学、实验、上机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提出“要给学生提供自学的机会,动手的机会,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模式与运行应该有利于这一办学理念及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主体性原则

教学监控的内容是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是教学活动主要参与者,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起主体作用。在高等教育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充分体现在由传授知识逐步转变为指导学生学会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学习方法上,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和培养。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体现在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被培养者,不仅是掌握学习方法,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技能,而且还要充分发扬学生的个性潜能和创造力。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的建立要有利于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同时,这种主体作用还表现在教师与学生不能局限在是教学活动的被监控对象,而应是监控教学活动的能动者。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积极主动地不断获取信息,以自我总结等方式实现教学的自我评价、自我监控、自我调节,使教与学都处于最优的状态。因此,教学监控系统教师与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必不可少的。

高职教学监控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往往被忽视和怀疑,原因是认为高职学生基础较差,难以参与教学的监控,这正是陈旧的教育观念所造成的误区,忽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任何教学活动都是需要学生主观能动地去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自身素质。任何教学活动的质量高低都是以学生从中吸收知识,提高能力的效率为最终衡量标准的。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直接实践者,只有启发他们对教学活动的评价能力,认识学生自己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认真参与教学监控,才能使教学的监控科学、有效,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与责任感。

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十分重视在教学质量监控中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作用。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制定的“教育纲要”中,特别强调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工作,要求评价内容要具体。还建立学生咨询小组,院长定期听取学生对教学意见。在学生中建立教学信息网络,每系,各年级设学生信息员,经常收集学生对教学的信息。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学监控以教师自我监控为重要内容,要求教师填写“教学状态记录本”,坚持进行期中教学检查,期末教学总结及时展开各类座谈会收集信息,进行自我调控。督导组对教学的监控是督导结合,以导为主,通过收集信息,与教师研究教学活动,收到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良好效果。

三、科学性原则

教学监控体系建立的科学性原则,就是监控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要符合高等学校的管理规律,教学规律。在高职院校要符合高职院校的特点,有利于形成办学特色。学校以培养目标的定位,培养计划的制订,课程设置,教材引进,教学过程中的内容方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以及毕业实践、考试考核等各个环节要实现全过程的监控,并且与教学管理有机结合,使其制度化,规范化。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参与教学活动的是教师与学生,既有其个性又有其集体性,也要注意发扬个性,培养集体性。所以,教学监控需有利于优秀个性的发展,鼓励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探索。这样有利于学校形成活跃的学术氛围,培养优良的学风,形成办学特色。

高职院校的教学监控体系特别要重视的是实践教学环节。这些教学活动实践性、操作性强,是高职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它决定学生专业技术的发展,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这种教学环节往往不被重视,这实际就失去了高职的特点和个性。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也应制订大纲,编写教材,探索实践教学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形成高职技术教育的科学规律。

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在“教育纲要”里对教学活动制订了一系列规范性的要求和方法。培养计划实行“逆向制订法”,采取“2+1”的培养模式(技术教育加培训),课程设置核心技术课程,特色课程,过程性课程,教学方法上提出:对讲授课程,提供采用“二一讲授法”,根据课程特点采用启发式、问题讨论式、案例教学、专题讲座等。凡实践性强的课程一定要从课堂讲授为主转变为实验、操作为主的方式上来。考试方法强调口试、开卷考试、操作实践性考试,将考试作为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等。根据这一系列教学原则,制订“教师课程状态记录本”使教学监控制度化、规范化。

四、客观性原则

教学监控体系建立要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客观性是不容置疑的。客观性表现在信息采集真实,客观反映教学活动,充分表现其可信度,这样才有正确评价的事实基础。监控评价的目的在于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方法,从而达到教育目标。教学活动是一个系统的、比较长的、阶段的动态过程,及时客观地收集反馈信息才能及时进行分析评价,才能及时使教学活动得到改进和提高。在教学活动中,客观公正地评价其学术性和提倡教学方法,教育思想的改革、创新,形成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学生学习特长是高等教育教学活动所应注意的重要问题。教学监控体系的客观性,正是为了促进师生在教学活动的这种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职业技术教育在教育史上并不是新的教育类别,但是作为现代教育意义上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在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由转英教育向大众化转变的新时期,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更促进了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的探索和改革。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监控中更应十分真实地进行教学评价,着重其实践性、学术性,积极去研究和探索现代高职教育的科学规律。

为了使教学监控体系真实客观,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的监控体系采取全方位多视角、社会监控评价与校内监控评价相结合、教学管理与教学督导相协调、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避免其片面性。主张学术民主、提倡师生平等讨论、共同探索这样一种教学评价与监控才能根据现代的开放的办学理念,办出自己的特色。

五、协调性原则

教学监控体系是学校教学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在教学活动中发挥评价咨询的作用。它不能代替教学管理系统的决策和调控作用。因此教学监控系统要积极配合教学管理系统,及时搜集教学信息,认真进行教学评价,提出改进意见,供领导决策,调整、改进教学活动,同时与师生一起总结教改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在教学活动中推广。这样就要求教学监控体系与教学管理相一致。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活动过程,所以教学监控体系的建立要促使师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充分发挥其积极性,这就要做好教师和学生的协调,使师生教学活动在监控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教学监控活动是一个搜集信息→科学评价→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活动→再搜集信息这样一种循环往复,逐渐提高的过程。所以,监控系统本身也要做到自身的协调,使教学监控体系能有效科学地运行。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学校与社会的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所以,校内监控与协调一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协调一致,成为高职教学监控中特别要重视的问题。

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内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备的教学监控系统。在院长的直接领导和教务处督导组的参与下,教学委员会、学生咨询小组、校内学生教学信息网络,已经形成。院长两级督导与教务处,协调一致开展工作。同时把校内监控和校外监控相结合。在“教育纲要”中对教学监控明确提出“实行开门办学,听取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的建议和意见”。“吸收企事业单位参加学校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校外的职业培训基地,将社会对技术的要求以及市场的需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中,体现在培养方法中,以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的技术性、实用性,使职业技术教育能满足社会对这类人才的要求”。  法国高等工程技术教育的办学特色及其借鉴意义 刘自团

摘要:本文从招生制度、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及科学研究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法国高等工程技术教育的办学特色,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的应用型大学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对未来的应用性人才进行多面性的培养和大力加强同工业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两点启示。

关键词:法国;高等工程技术教育;大学校;应用型大学

法国的工程技术教育制度是遵循拿破仑关于建立新型学校以满足已确定的国家对新型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需要的思想而发展起来的。经过二百馀年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法国的工程技术教育不仅有了全面的发展,形成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工程技术教育并立的格局,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尤其是高等工程技术教育更是独树一帜。它培养出了大批杰出人才,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威望,不仅为本国的中学高才生所瞩目,而且还成为世界其他国家关注的焦点和效仿的对象。

当前,法国高等工程技术教育的范畴包括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和继续工程教育四种类型和层次。大专层次的教育一般由高级技术员班和短期技术学院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主要在高等专业学院进行,继续工程教育有专门的继续教育机构负责实施。本文拟以高等专业学院,即以培养文凭工程师和工程博士为目标的“大学校”为例,诠释法国高等工程技术教育的办学特色及其借鉴意义。

一、办学特色“大学校”,意即“大学中的大学”,它的种类很多,主要集中在工、商两科。这些学校位于法国高等教育象牙塔的顶端,始终保持着“少而精”的传统,成为“工程师的摇篮”。同法国的综合性大学相比,大学校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色:

(一)招生严格,学生质量有保证

法国的大学是开放性的,凡持有中学毕业会考文凭的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证明者,皆可就近到大学注册,选择专业和课程学习,而无须通过入学考试。与这种开放性的招生方式不同的是,大学校的招生是典型的选拔性,学生进入这类高校必须经过严格的选拔。大部分大学校是不直接招高中毕业生的,而是从专门的预备班中招生,预备班设在条件较好的高中里,根据报名者高中毕业会考成绩择优录取,每年招收将近10%的高中毕业生。预备班分文、理、工、商四科,开设普通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课时多,难度大,用两年时间准备大学校的入学考试——竟试。大学校设置的入学竟试难度大、竞争性强,不统一进行,可由一些学校单独组织,也可由一些方向、水平相近或有传统联系的学校联合组织。这种考试一般都分为初试和复试,且淘汰率较高。一些最有声望的学院如中央综合工学院,一般都是预科班中成绩最优秀的学生才敢报考,即使如此,考生在经过长达25小时笔试(各科累计时数)和两次口试后(笔试合格才能参加口试),淘汰率还要达到90%以上。巴黎综合技术学校更严,初试后需经四次复试,共20多个项目的考核,只有合格者,才能被录取。

也有个别大学校直接招收高中毕业生,如国立应用科学学院,但入学条件亦相当严格,除了考察高中最后两年的学习成绩和毕业会考的考试成绩外,考生还必须同学校招生委员会的教师或工程师“面谈”,合格者方可被录取。此外,一些大学校还吸收从其他相应高等院校中转入的同等学历的学生,但这种转入除审查学历外,还要接受学校自己组织的考试,且招生比例较小。总的来说,法国大学校的招生要求严格,学生起点高,要求初步具备工程师培养的基础。这种经过严格选拔的学生学习水平高,程度齐,一般不再淘汰。毕业后就业机会充分,学生很受社会欢迎。综合性大学的学生从入学到最后毕业,至少要淘汰四分之三。

(二)以专为主,博专结合的培养目标

在科学技术瞬息万变的时代,法国的高等专业学院把工程师的培养着眼于未来,强调学生掌握的知识结构的全面性和合理性,以便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积极主动地、而不是被动消极地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在教学目标上不是培养狭义上的技术专家,而是培养作为判断、解决问题专家意义上的适用于任何领域的通用人才。因此在教学上采取博专结合的方法,注意综合性、多科性教育。学生在预科班阶段打下了较牢固的数理化知识基础,升入大学校后,学校则主要加强对他们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方面的培养,强调对学生进行动手技能的训练。同时注意传授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不忽视学生知识的多面性。如在18世纪末期就有“欧洲工业大学之范例”美誉的巴黎理工学校,该校的标志是一个令人深思的“X”。当年建校者们确定的办学思想,就是要培养探索未知、开创未来工程技术人才。无论科学技术怎样发展,方向如何改变,学校都要能够适应各种变化,并始终保持高水平。可见,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培养未来工程师的创新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只有“接受”能力,是法国大学校工程人才培养的一项基本指导原则。由于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做到了广博相结合,所以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就相当强,他们能根据劳动市场的需要,较顺利地实现从一个技术领域到另一个技术领域的转换。同时,他们也能较好地担当起企业的技术指导和经营管理的双重责任,这样的人才同一般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相比,更受工业界的欢迎。

(三)多样化的课程设置

大学校的学制大多为三年(加上预科阶段二年,实际上是五年制)。第一学年是基础理论教育,目的是进一步深化学生在预科阶段所学的知识。第二学年的课程主要是专业理论课、实习课和实验课。第三学年学生除继续上少部分专业理论课外,主要任务是准备毕业设计,并通过论文答辩。三学年的总课时在3000小时左右。法国大学校由于隶属关系、专业性质等的不同,其课程设置是多种多样,但共同的一点是把课程分为三大类:理论课、应用课、外语和社会学课。理论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有一个坚实而广博的理论知识基础,主要讲授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一些通用学科的理论,约占总课时的40%。应用课包括实验课、实习课、毕业设计(论文)等内容,约占课时总数的40%。通过应用课的开设,可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经受实际锻炼,培养动手能力和组织才能。另外,大学校除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学习一至二门外语外,还要求学生接触有关经济管理、法律、美术、文学等方面的知识,约占课时总数的20%。开设这些课程的宗旨是扩大学生的视野,加深他们对同自己专业相关联的其他领域基本情况的了解,提高文字表达能力,使他们毕业后能更好地履行职责。除此之外,大学校还非常重视学生的身体锻炼。在校期间,学生共有400—500小时的体育课。学生在三年学习结束时,如果各门功课均达到了规定的标准,完成了毕业设计,经校学术或教学委员会审定后,即被授予文凭工程师或其他专业文凭。持有大学校的文凭,尤其是工程师文凭的学生,寻求职业一般无问题。

(四)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大学校的校务委员会里,有相当多的工厂、企业及社会各界的代表,他们对大学校本身的教育和科研方向及专业设置的重点经常提出建议,进行适当的干预,从而保证学校在整体上始终面向社会、面向实际。如鲁昂电气工程师高等学校的最高领导机构——行政管理顾问委员会,它的12名代表中,有6名是鲁昂工商基金会的代表,6名是该校毕业的校友代表。行政管理顾问委员会经常讨论的是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学校的发展,这些代表是工业企业界、学术界或是学校管理中的著名人物,那些校友代表也是电气行业中的显赫人物,所以他们的见解最能够反映未来的工程师们的意愿。第二,教师队伍中有相当数量的兼职教师,他们大多是有丰富实践经验、水平较高的工程技术人员、专家或企业领导,他们既了解工业生产和管理方向的实际需要,又熟知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注意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尽力把这些新鲜的东西体现出来。这样就大大密切大学校同社会实际的联系。第三,在课程设置、时间安排方面注意课堂理论与实习、实验课的相互交叉,在教学方法上注意学生自己思考、自己组织、自己动手和实施。一般的大学校都规定:学生在一年级时,要到工厂参观实习一段时间,初步了解工程师在工厂的具体情况。二年级时,要到工厂工作4至6个月,并就工厂在生产、管理或革新的某一方面提出自己的调查报告。第三学年,学生要在一个与自己专业有关的工厂当不少于两个月的见习工程师,并在企业和研究单位的指导下,结合在生产和科研中出现的问题,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毕业考试要由校方和企业的代表联合进行。这些措施,就促使大学校的各种主要活动能同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息息相关。

(五)越来越重视科研

与工业企业、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究,是法国大学校从事研究活动的重要特点。大学校的研究课题有的来自工业中的基本理论研究,不过更多的还是接受企业的委托研究,或是与企业进行的合作研究。大学校与工业企业在人员交流与培训方面的合作,采取了双向互动的方式,同时也有利于出成果,有利于学术交流,有利于充分利用实验室。

另外,从1956年以来,为了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部分大学校还承担起对在职工程师的和技术人员进行职业再教育的任务。它们通过举办技术讲座、组织长期和短期培训班等形式,帮助相当多的在职工程技术人员更新他们原来的专业知识,掌握新出现的一些尖端技术,从而使他们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本职工作,满足企业需要。

二、借鉴意义

法国的大学校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在高等工程技术教育方面所形成的办学特色可以使我们从中得到如下启示:

(一)根据当今科学技术日益综合的普遍特点,应用型大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未来的应用性人才进行多面性的培养

由于目前我国的工业企业还不具备对应用型大学毕业生进行工程技术培训的能力,因此应当使应用性人才在上岗之前完成该职业所必需的完整的基本训练,包括学习科学基础和职业技术训练。这个培养过程是一个把科学教育、职业训练和思想品德修养统一在一起,形成合格人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要设置3类课程体系:基础科学课程、技术科学课程、人文和社会科学课程。具体来说,就是要设置较宽口径的学科与专业课程,学习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切实加强职业训练,提高职业素质;重视人文和社会科学教育,加强技术教育的“人文化”,大力培养应用型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现代企业要求应用型大学培养出的毕业生不仅能够指导生产和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维持生产的正常运转,而且要能根据生产和实践的变化,不断地开发出新产品、新技术,同时也要把科技创新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协调起来。鉴于目前我国大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的现状,应用型大学应增加大学生到工业企业实习的机会。在实习过程中,使他们能够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此外,加强交叉学科或多学科的教学,扩大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课程设置,也是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而对应用型大学教学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

(二)大力加强应用型大学同工业企业的联系与合作

近几年来,虽然高校都把教科研结合作为实现高校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总的来说,校企双方的联系与合作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应用型大学,还没有实现与企业的良性互动。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对技术性要求很高,单靠学校的课堂教学是难以完成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另外,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工业企业若不重视新技术的研制和新产品的开发,不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最终难以提高生产力,更无法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在当前情况下加强应用型大学同工业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国家和有关领导部门要给予积极的支持和帮助,不断推进技术革新和深化教育改革,以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促进高校和企业之间的融合。其具体的做法有:应用型大学可以聘请工业企业的业内人士或本校的优秀毕业生做顾问或兼职教师,及时搜集工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动态,并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地调整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使毕业的学生能真正做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其次,实现校企合作,应用型大学还可以把工业企业作为学校的实习和研究基地。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教学上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有利于高校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及时地转化为生产力。而校企联合的实现,又能让工业企业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轨道上来。总之,只有应用型大学和工业企业达成共识,共同参与,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形成产学合作的良性互动机制,才能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从更大程度上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清.试论法国大学校的社会角色.外国教育动态,1991,(5)

[2]高如峰,净尘.法国的“大学校”——培养工程师的摇篮.外国教育,1982,(2)

[3]李兴业.法国高等工程教育培养模式及其启示.高等教育研究,1998,(1)

[4]夏德深.培养工程师的摇篮——法国鲁昂电气工程师高等学校记实.外国教育动态,1991,(5)

[5]外国教育丛书编辑组.高等工程技术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6]任春亮.独具特色的法国大学校.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7,(5)  构建符合高职定位的现代教学管理制度新体系 段丽华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在迅猛发展中,暴露出一些制约自身长远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努力把握现代教学的本质,突出高职院校定位,制定符合高职人才培养需求的现代教学管理制度,推动高职院校健康前行。

关键词:高职教育;定位;制度建设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进程逐步加快,高职院校在经济建设亟须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方面发挥出极大的作用,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也越来越明显。高等职业教育虽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自身的显著优势,但需要探索和养成的内容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多。

其一,由于我国高职院校一部分由中专升格建成,一部分由普通本科院校的成教部门发展而成;有一部分是政府新办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新的民办高职院校。因此,办学模式上既存在中专、普通高校的传统或痕迹,又有办学积累不足,缺乏经验等问题。

其二,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部分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不准确,未能突出学生参与、实践训练等应用技能的培养,而是趋同本科院校传统的宽口径、厚基础的知识培养目标,忽视面向社会、面向学生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教学制度不切合高职学生实际,对所培养人才的素质结构的特点尚不明晰,人才培养的结构和质量与市场需求尚存有较大差距。

其三,师资力量薄弱,师资结构不合理,专任教师队伍过于年轻,许多青年教师从校门进校门,缺乏实践经验,难以适应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给真正实现高职培养目标带来实质性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以及高职院校毕业生作为应用型人才在就业中的优势发挥。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高职院校长远发展的步伐,同时也表明我们亟待建立真正符合高职院校定位和学生实际的现代教学管理制度,以此规范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推动高职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这既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实践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生存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技术应用型人才缺乏的压力而诞生的,能否培养出市场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关系到高职院校自身的存续,因此,将高职教育办成本科的压缩、中专的翻版都是没有出路的。高职院校必须明确自己的定位,强化自己的特色,才能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要针对市场需求、针对学生来源、针对高职特点建立包括多种教学模式、满足个人全面发展的现代教学管理制度,实现高职的科学定位和培养目标。

一、针对市场需求,建立灵活多变的专业设置、调整制度

1.建立专业社会调查制度

我们培养的人才要为社会经济服务,就必须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建立专业社会调查制度,可以使教师根据专业特点,利用寒暑假有计划有组织地深入社会企事业单位进行调查和感性认知,并通过深入企业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掌握用人单位对专业知识及技能的需求,充分利用调适机制,使专业培养计划、课程设置与知识点的传授更切合人才市场的需求。这样既有利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科学性、教师探求社会需求与知识传授结合点的自觉性,也有利于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针对性。

2.建立按职业方向分流培养制度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院校的职责所在。为了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职院校应根据市场的用人需求,采取灵活措施进行专业调整。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和市场调研结果,在每个专业内部划分不同的职业方向,对学生进行分流培养,有针对性地强化专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3.建立学生自由选择职业方向制度

强调教学要适应学生天性和遵循教学规律,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标志,同时也符合夸美纽斯提倡的教学应适应自然的观点。高职教育作为现代社会的产物应该自觉遵循这一教学规律,允许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课程之后,根据自己学习的兴趣、特长及能力的不同自由选择职业方向,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职业定向相一致。学校要辅以相应的专业课程讲授、职业证书考核辅导及职业技术训练做支撑,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

二、针对学生来源,建立因材施教的教学改革制度

现代教学追求的是学生全面发展,而且努力把这种追求变成广泛的教育实践,这是现代教学的突出特色。而高职培养对象是高校中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学习习惯不佳,自控能力不足,基础不全面,不扎实。对此,我们必须正视现实,不能盲目攀比普通高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要制定浅入深出、因材施教的教学制度,让每一位学生都懂得社会需要具有技术的人才,但高技术人才不一定是高学历的等同,只要努力,都能学有所得,都会学以致用,得到发展。

1.正视学生的基础差异,实施“三校生”、普高生分班教学制度

高职院校学生来源分为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三校(技校、中职、职高)毕业生两大类,两类学生在文化基础和专业技能方面各有所长,存在很大差异。分班教学可以增强授课内容的针对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领会和技能的掌握、强化。

2.对难度大、不易掌握的课程采取课程小型化改造制度

根据知识点的分布或难易度的不同要求,将一门课程分解为几门前后相关的课程,使学生分阶段学习、分层次掌握,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适应的时间和反复学习的机会,又可以使学生学习的每一段课程均通过考试,达到质量标准,提高教学质量。当然,课程建设还需要与教材建设、教法改革配套进行,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领悟能力,因材施教,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切合高职教学实际的高职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方法的探讨和改革,侧重问题法、案例法、多媒体技术等生动直观、由浅入深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帮助学生在现有知识基础上顺利掌握新知,建立自信。

3.对专业的核心课程实施小班教学制度

在高教大众化过程中,面对学生数量的激增,很多院校由于教师紧缺,班额不断扩大,而新增学生的入学水平又有所下降,加之定位不准、方法不对,造成教学效果的不理想。实际上,教学班规模的大小应根据课程性质、学生学习程度、师资力量、教学效果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根据高职课程特点,为确保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要首先满足各专业的核心技术课和职业技能课的小班教学,真正培养出学生的一技之长,为学生步入社会,胜任岗位要求奠定厚实的基础。

三、针对高职特点,建立突出定位的课程设置、技能培养制度

现代教学是一种具有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的教学体系。高职院校要实现长足发展,也必须在围绕高职特点、突出高职定位的基础上,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等方面建立起一系列符合高职定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课程设置必须围绕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将高职教育课程目标与高职教育目的相衔接,坚持以职业技术为核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体现职业技能优先、动手能力优先,将技术教育与职业考证相结合,同时必须兼顾对学生人文与科技素养的培养,做到理论知识必需、够用,技能训练充分、合理,以此为原则构建符合高职人才培养定位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并下功夫依靠现代教学管理制度规范课程结构体系的每个环节。例如,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就针对高职定位和市场需求,采用逆向制定法,构建了由核心层、支持层、基础层、特色层4个层次14个课程模块组成的“层次—模块”结构的高职课程体系。这套体系先确定由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和技术形成的核心技术课和职业技能课,再确定核心课程之外、专业必须的技术课程,最后设置技术课程要求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必需的基础课和特色课程。使学生既能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又能满足自身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个人发展需求。

高职技能培养任务的完成,只有通过对学生进行校内外职业技术训练,来强化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在校内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要达到4∶6以上,同时,要保证每学期给学生至少两周的综合职训时间。在职训实施过程中,要根据专业知识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将职训时间安排在理论教学之前、之后、期中的任意时间段,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最佳衔接,以达到职业训练与知识掌握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更要开拓思路,大力创建校外实训基地。要使校外实训基地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大胆引入市场机制,与企业双方建立双赢互利的有效机制,采取项目合作等形式,请进来,走出去,开门办学,形成企业与学校相互嵌入的教学与实训组织形式,可将企业先进的设施设备引进校内,也可将学生分时段送入企业参与生产,接受技能训练,坚持产学结合,这样有利于企业长期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实践训练的条件,也有利于学生及时掌握市场所需的最新技术的应用技能,实现与用人单位的远距离就业。

总之,高职院校要借助高职教育良好的发展平台,既要发挥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自身优势,又要正视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明确自身定位,正视学生实际,努力把握现代教学理念,制定符合高职人才培养需求的现代教学管理制度,并通过有力的贯彻和实施,来推动高职院校健康前行。

参考文献

[1]李乐琳.更新高职教学观念.中国职业教育,2004,(10)

[2]王本陆.关于现代教学基本概念的探讨.(http:∕∕www.bdjks.cn∕Article∕Class1∕Class63∕200406∕978.html)  浅析大学教师成为教学有效教师的路径① 戴中光

摘要:大学有效教学是发展的,任何教师经过努力都可以成为有效教学的教师。本文主要从自我学习、教学培训、教学反思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大学教师成为教学有效教师的路径。

关键词:有效教学;有效教师;大学教师

大学有效教学是指以最少的教学投入,成功地促进大学生的学习与进步,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满足教学需求的教学。有效教学的大学教师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教学实践中的锻炼逐步形成的。大学教师通过什么途径成为教学有效的教师,笔者将在本文中作初步探讨。

一、自我学习是大学教师成为有效教师的基础

大学教师要成为有效教学的教师,首先必须不断地自我学习。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和终身学习理念的出现都促使大学教师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

大学教师自我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是教什么的知识。这是有关教学内容的问题。教师仅仅传授和学习教学大纲、教科书规定的教学内容是不够的,还应该不断地吸收学科发展的新成果,了解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不断更新、充实、深化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要特别强调的是,学术研究是大学教学的生命线。大学教师只有进行学术研究,才能对学科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和精当的咀嚼、消化,才便于通过研究成果引入教学内容,才能与学生交流研究心得,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和研究能力,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其二是怎样教的知识。这是关于遵循教学规律、运用教学原则、选择教学方法、采取教学策略与教学行为等方面的问题。它涉及人们常说的教学法知识。此外,大学教师除了学习一般教学法知识外,还要学习本学科的教学法知识及他人的先进教学经验,阅读、参考相关的文献,如著作、论文、经验总结等。然而,很多大学教师很少关注教学方面的文献,只在其教学实践完全成熟时才去寻求支持自己实践的文献或理论[1]。大学教师应改变这种做法,主动从文献中寻求有关教学理论的支持,以少走弯路,更快、更好地促进自己的教学。

①本文于2004年12月发表于《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4期。

二、教学培训是大学教师成为有效教师的外在条件

教学培训是提高大学教师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与方法。然而,在我国传统的高校教师培训中存在重学术性培训、轻教学性培训的倾向;在教学性培训中,又多以知识传授为基本形式,重视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却忽视了对教学能力的培养,致使培训很难达到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预期目标。因此,从有效教学的角度而言,高校教师培训在注重学术性培训的同时,也要加强大学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学培训;要树立新的教学培训观,即培训效果不仅要看大学教师获得了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看是否提高了他们的教学有效性。为此,除了在培训中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教育以提高大学教师的教学责任感、教学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外,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改善大学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

大学教师的知识是其从事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按照知识的功能来划分,可以分为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法知识、实践性知识。这三个方面的知识共同构成了大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大学教师的培训也要着眼于这三个方面的知识,全面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而不能只注重教师学科专业知识的提高。

第一,深化学科专业知识。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是大学教师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或重要特徵。美国著名学者康格尔(Conger,1983)明确指出,“学问”是一个优秀大学教师绝对重要的条件,学生认为教师的专业知识是优秀教学的重要特徵[2]。在高校教师培训中,要采取学历教育、出国进修、进行科学研究、参加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等形式,不断丰富和更新大学教师的学科内容知识,使他们构建新的、系统的学科内容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为其有效教学奠定坚实的学科知识基础。

第二,补充教学法知识。教学法知识是指大学教师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它主要包括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和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研究表明,教师掌握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是其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学习,能使教师掌握大学教学的基本理论、原则和客观规律,了解大学生及其学习的特点,并能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促进教学工作的科学化。

第三,增强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时所具有的有关教学方法或策略、课堂管理以及应对不确定的、突发事件方面的知识。大学教师要获得这种知识,主要依靠情境性的学习。然而,在主要形式为课堂讲授的传统教学培训中,缺乏情境性学习的机会,大学教师获得的主要是陈述性知识,难以获得实践性知识,不能将培训中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解决现实教学问题的能力、技能。因此,为了促进实践性知识的获得,教学培训应该加强情境性教学,为教师提供具体的教学情境。为此,培训可采用案例教学的形式。通过案例教学,分享其他教师成长的经验,在实践中自觉优化自己的内隐理论,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与策略;也可以利用情境中的各种学习资料去发现并解决教学问题,借此将教学、学习理论转化为解决现实教学问题的能力,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融合。此外,还可以由有经验的老教师、优秀教师对青年教师、教学低效的教师进行传、帮、带,组织大学教师观摩有效教师、优秀教师的教学,从有效教师、优秀教师那里获得更多有效的实践性知识。

(二)增强大学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其组织和实施某一教学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或信念,包括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3]。教学效能感高的大学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专长充满信心,认为自己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作用,因而他们对教学充满热情,能积极主动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高校教师培训应增强大学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要多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增加互动的机会和反馈的频率、效应,以此提升大学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此外,培训教师应引导大学教师回忆自己成功的教学经验,提高他们的教学成就感;高校应加强教学的反馈,让教师看到自己的进步,增进教学的信心。

(三)提高大学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4]。研究表明,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能显著地促进其教学认知水平的提高和教学行为的改善,并最终会显著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和学习成绩的提高[4]。大学可采用以下的培训方法着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①教学策略培训。研究表明,有些大学教师教学监控能力低、不能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不知道哪些是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高校可以通过专家讲座、观摩课、专家指导及直接进行课堂教学策略的培训,使被训教师了解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他们掌握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水平奠定基础。②教学反馈与反思。教学监控过程是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反思与评价开始的,教学监控能力形成的基础是正确地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在培训中,可以通过专家反馈、学生反馈、同行反馈以及录像反馈等形式,引导他们对自己实际教学经验的反思,使被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有一个准确而客观的认识。③现场指导。培训可采用微格教学的形式,让有效教师对被训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帮助他们针对不同的教学情境,选用最佳的教学策略、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使教师最终能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调节和校正。

三、教学反思是大学教师成为有效教师的关键

教学反思或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教学目的、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5]。在反思中,大学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或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教学行为、采用的教学策略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促进教学行为的改进、教学能力的发展。这种教学反思不同于仅求“完成”教学任务的操作型教师偶尔进行的反思,操作型教师通常只想了解自己教学的结果,而反思型教师不但想知道自己教学的结果,而且要对教学结果及有关原因进行反思[5]。大学教师只有借助这种反思,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行为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和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成为有效教学的教师。可以说,教学反思是大学教师成为有效教师的一座重要桥梁。大学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途径与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经验记录

通过课后笔记、写反思日记和教学感受,教师可以记录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教训、成败得失。首先要对课堂教学过程中自己的行为(包括备课、教学组织、课堂中的语言陈述、表情动作、提问、板书、学生的反应、作业布置、个别指导等)进行全景式回顾,然后以旁观者的身份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全方位的剖析,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进行分析评价,解析出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成功与失败,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发扬优点,克服不足。

(二)观摩教学

大学教师通过现场观摩有效教师、专家型教师或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或观看他们的教学录像,观察他们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反应,并与他们进行交流、探讨,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通过观摩,一方面察觉自己与有效教师或专家型教师或优秀教师的差距,在内心产生强烈的愿望来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模仿、学习有效教师或专家型教师或优秀教师的教学行为,吸取他们的教学长处和学习他们的优点,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交流讨论

交流讨论式的反思有助于扩展大学教师的知识,开阔教师的视野;有助于大学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建构正确的教学目标,发展具体的教学技能;同时,促使大学教师更有效地进行思考,并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讨论应是有焦点、有目的的。克里克山克等人认为,要使交流讨论真正具有反思价值,就应朝向批判性的自我反思,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步骤[6]:①详细描述某一具体课堂或班级事件,描述教师自己所做的事情。②给教师自己和其他教师提供班级事件背后的信息。这些事件意味着什么?这些事件或教学行为展示了哪些原则或理论?③面对教师在先前步骤中所识别出来的关于教学和学习的知识和社会理论。反问自己:为什么我要选择这种教学策略?从这个理论中我利用了什么?我的班级事件为哪些兴趣和目标服务?④通过询问自己会怎样以不同的方式来完成,从而对班级实践或课堂进行重新的建构。

(四)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大学教师在实践中通过行动和研究的结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去研究和解决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的过程。行动研究与传统教学研究、教学经验总结不同,它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徵[7]:①大学教师既是教学实践的主体,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②大学教师的行动研究是为“行动”而研究(research for action),是对“行动”的研究(research of action),是在“行动”中研究(research in action)。③一方面,行动研究以改进教学为主要目的,并不追求得出系统的理论;另一方面,它重视理论对分析实践问题以及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的价值,在结果上强调理论的抽象(这种抽象未必是系统的),为进一步的实践提供一个基本框架。总之,行动研究与教学相伴进行,目的是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果,是教学反思的一种有效方式。利用行动研究进行教学反思,其过程大致是:首先要确定研究的问题,如课堂中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然后是围绕问题查阅文献,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如该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知识,并分析问题,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总之,大学教师要成为教学有效的教师,必须不断地自我学习,积极参加教学培训,进行教学反思。当然,大学教师成为有效教师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还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需要政策和环境的支持。

参考文献

[1]R Ballentyne et al.Researching university teaching in Australia:themes and issue in aca—demics’reflections.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1999,(24):237—257.

[2][美]T.M.歇尔孟.大学优秀教学的探讨.高等教育研究,1989,(1):66—71.

[3]林崇德,申继亮,辛涛.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中国教育学刊,1996,(6):16—22.

[4]申继亮,辛涛.关于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37—99.

[5]熊川武.试析反思性教学.教育研究,2000,(2):59—76.

[6]Donald R.Cruickshank等.时绮等译.教学行为指导(The Act of Teaching).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7]周宏弟.论教师的行动研究与专业发展.高等教育研究,2003,(3):81—85.  高职院校推行“双证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叶伟剑

摘要:高职院校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毕业生就业。但是各院校在实施“双证”制的过程中却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在推行“双证”制中能有一个良性的发展。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高职;双证制;问题

一、职业教育实行双证制的背景

(一)双证书的涵义“双证”制,是指在高职院校学生中推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旨在加快培养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同时又掌握职业操作的基本技能,熟悉本行业运行过程和管理,并具有一定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技能型、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其基本思路是:对职业技术院校全日制在校生实行“一教两证”,即一种教育形式同时颁发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在现阶段,职业资格证书是指劳动者在按照国家指定的职业分类、职业标准或从业资格条件,由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其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评价和鉴定之后,获得通过的凭证。而学历证书通常是指一个人在国民教育系列中所接受的某一层次教育的证明,是受教育者综合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的反映。在我国,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是不同教育或培训体系下的产物,两种制度在其结构、依据和培养方式、培养目标等方面既有一定区别,又互为联系与补充。

(二)双证制产生的背景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知识训练的学习经历。《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订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1998年原国家教委、国家经贸委、劳动部《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要逐步推行学历证书或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对学校或培训机构的毕(结)业生,要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开展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考核合格的,按照国家规定,发给职业资格证书。”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更加明确地指出:“职业学校毕业生申请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中级以下(含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时,只进行操作技能考核。部分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开设的主体专业,经劳动保障和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其毕业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可视同职业技能鉴定合格,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经人事、教育行政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认定的职业学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可直接申请参加专业技术从业资格考试,并免试部分科目。”其核心内容就是实行学历证书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的结合,从而有效提高我国劳动者综合素质。

二、高职院校推行“双证书”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高职院校明确培养目标的定位

推行“双证制”,可以有力地保障高职教育的准确定位,即高职教育是培养具有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能在具体工作中组织生产、解决技术问题的人才。高职教育是否达到了以上的培养目标,除按照教学计划完成学业获得学历证书外,还需要有一个社会与人才市场认可的更直观的标准来衡量。劳动、人事部门制定的包括专业技术系列的职业证书、特殊行业的执业资格证书、特殊岗位的上岗证书以及技术工人等级证书在内的这类职业资格证书,能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从事某种职业应达到的实际工作能力,是持证者知识、技能、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体现和证明,也是持证者能够直接从事某一职业岗位的凭证。高职毕业生能否拿到这类证书,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高职学校是否使学生达到了培养目标。

(二)实施“双证”制是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术应用型人才,以学历文凭为主的证书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评价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综合文化素质状况,但是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技能的检测。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为一种校外评估制度,其职业资格的标准直接由企业等用人单位和行业协会等组织参与制定,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考察,从而推动了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改变,使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推行“双证制”,有利于促进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双师素质

在推行“双证制”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过程中,我们的教师根据需要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通过培训拿到考评员证书,或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从而加速教师队伍建设,涌现出一批既能传授知识又能培养能力的“双师型”优秀教师。

(四)推行“双证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社会与人才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讲究“适用”和“效益”,要求应聘人员综合职业能力强,上岗快,不需培训就能独立从事某一职业岗位工作。为适应社会与人才市场的这一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实施“双证”制度,让毕业生除具有学历证书外,还要具有证明能从事某一职业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当前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也证明,无论是高职高专毕业生,还是更高学历的毕业生,谁持有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谁就能在人才招聘中有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和选择馀地。

三、目前高职院校开展“双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实行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健全与完善,目前社会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还未发育成熟,用工制度尚未健全,社会环境、经济秩序对高职院校“双证制”的推行还存在较大的负面影响。

1.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与鉴定缺乏规范化的管理

有些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与鉴定尚缺乏规范化的管理,主要表现在:

(1)很多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考核鉴定站(所)设在劳动保障、人事或相关的一些行业及部门,他们都有发证的资格和权力,这就造成了“证”出多门、缺乏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管理的情况。另外,他们既是被考核鉴定人员的培训者又是“证书”的签发者。一些地方的这些部门为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还规定,只有参加他们举办的培训班,使用他们的培训教材才能参加考核鉴定。这样一方面给高职学生参加“证书”的考核或鉴定增加了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影响了证书在社会上的信誉度。

(2)有些证书“门槛过低”,只要满足基本条件,交纳一定的费用,基本上都能拿到证书。考核鉴定过程不严肃、不认真,把鉴定与发证当作谋取经济利益的手段,造成证书含金量低,社会认可度不高,学校、学生、用人单位都有意见。

(3)鉴定机构自身建设亟待加强,鉴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责任感不能适应要求,鉴定内容、鉴定手段的科学性、合理性、先进性需要提高。

2.“双证”制总体把握不到位

高职院校对“双证”制总体把握不到位。主要表现在:

(1)缺乏对证书的认识。证书对就业实用价值如何,学校、学生对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可度还有待提高。各类专业证书的权威性,实用性的了解也基本上仅停留在证书的表面宣传上,缺乏对证书根本性的认识。

(2)追求证书的数量而不求质量。学生考证热情在升温,学校在组织上不管什么证书,拿来就上,各类证书品种虽多,但质量都不高。

(3)对证书缺乏后续的跟踪调查。对于学生已经取得的证书,在就业过程中,社会和企业对这类证书的认可度没有一个完整的后续跟踪。

(4)经济利益至上的原则。学院在选择组织证书过程中,往往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最终效果,偏离了原本为学生创造提高技能的平台的设想,从而使考证失去意义。

(5)欠缺能适应“双证”制教学要求的师资。

要让学生掌握较熟练的职业技能,胜任某一职业岗位工作,建设一支适应“双证”制教学要求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关键。但是,高职院校的专业课师资多是来自于综合大学或普通师范院校,他们的专业理论厚实但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普遍较差,从专业技术岗位或实践操作岗位引进的师资数量较少,况且他们的教学经验也亟待提高。所以,现在能适应“双证”制教学要求的师资较为欠缺。

四、高职院校在实施“双证”制的对策

1.对国家政策的建议

(1)国家应加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法律体系建设,并严格推行劳动准入制度。建议国家政府职能部门全面推行和严格执行劳动准入制度,颁布相应的政策、法规,以扩大劳动准入制度的实行范围,对违反劳动准入制度的企业及单位进行惩戒。同时实行对不同职业(工种)按职业资格证书的不同等级要求,制定工资指导价位,引导企业在制定内部收入分配方案时,将职工工资与技能水平挂钩或按职工技术等级的不同给予相应的技能津贴,促进企业建立培训、考核与使用相结合并与待遇相联系的激励机制。

(2)建议国家设立专门研究、制定职业资格标准的工作机构,吸收人事、劳动保障、教育及有关行业部门参加,统筹管理职业资格标准的设计、制定及颁发管理工作。各级政府也应设立相应的机构,统筹管理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鉴定、发放工作,加强职业资格证书的规范管理,提高证书在社会上的声誉和作用。

(3)花大力气整顿鉴定机构,提高人员素质;降低收费标准,制止证书牟利行为。

2.学院内部对策

(1)根据本专业的定位,确定应考证书要以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的专业技能为依据。各专业应根据自身的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对学生的培养规格进行准确定位,然后选取相对应的证书作为本专业的核心证书,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核心技能。

(2)选取合适的证书。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出发,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选择适应高职院校学生基本情况的证书等级,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盲目的追求高等级的证书会影响到学生的取证率,可能也会打击学生考证的积极性,适得其反。过低等级的证书则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能发挥证书应有的作用。所以说,证书等级的选取是高职院校必须重视的环节。

(3)重视证书的社会认可度。不同部门在颁发证书的偏重是不一样,如计算机类证书大多由信产部颁发,物流、单证由商务部颁发,而职业技能类证书由劳动部颁发。所以,在不同领域的证书对发证部门要求也很重要,这涉及证书的社会认可度问题。

(4)重视证书所要求的技能与实际掌握技能的匹配程度。作为技能证书,无可厚非地是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技能,步入社会后直接可以上岗操作。而现在大多数证书中也明确提出了对各种技能的要求。但在真正的操作过程中,却发生仅仅是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考试也更多的是对理论知识的测试,仅通过一张试卷来完成。完全撇开技能操作的考核,导致证书对技能的要求与学生实际掌握的技能完全不相符合。这就要求在证书选取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相应的培训内容,课程安排以及考核方式等。

(5)教师必须先行一步。培训教师作为证书的最终实施者,应该对证书的难易程度,考核方式、应用领域等方面都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而想要认识这些方面的内容,培训教师必须自己先去参加该证书的培训及考试,甚至应该选择比学生更高一个级别的证书。这样方可对学生进行培训,而且在培训的过程中也能及时地发现问题。

(6)证书内容与教学内容设置相对应。建立以行业为分类的由教育界专家、当地知名企业家、工程技术专家和校内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相关课题研讨;以区域为中心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组织人员制定既符合当前高职教育特点又与职业资格要求相衔接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编写教学大纲。

双证书制度有效提升了高校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能为大学生就业和发展搭建一个较高的起点,越来越受到上海高校尤其是理工类院校的青睐。“双证制”对于高职院校而言,除了能检验是否按照培养计划完成学业获得学历证书外,还能衡量学生的技能是否达到社会要求的标准。所以说,高职毕业生能否拿到这类证书,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高职学校是否使学生达到了培养目标。总之,高职教育实施“双证”制是势在必行,尽管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经过高职院校的努力,“双证”制一定能得到普遍实施,进而促进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窦现金.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及其对职教发展的影响.职教论坛,2002,(5)  口试初探①

范春风

摘要:教育大众化和社会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要求,使得我们不再唯“分”是从。人才标准的改变也让我们的考试方式发生着变革,口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口试的优点、口试的必然性以及我院开展口试所得经验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口试对选拔人才和培养人才具有的作用。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考试;口试

考试,是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通过考试既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可以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正因为如此,考试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在众多考试方式中,人们尤其注重的是笔试,而更多的考试方式,例如口试,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仅仅作为笔试的补充出现。

一、考试的概念和口试的意义

考试,是从教育测量学的角度来看问题的,在狭义上,教育测量是指对学生某些学科经过学习和训练之后,所获得的知识、技能的测量,又称成就测量、学业成绩测量或学科测量。它是按教育测验的规则,对学生掌握某些学科的知识、技能给予数的描述。

不论何种形式的考试,它的目的都是选拔人才或检查学习和训练后的成果。

笔试是用得最多的考试方式。笔试在选拔人才和检查学习效果的考试中有着天然的优势,它可以很好的体现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笔试的试卷又便于保存。

而口试,至今没有一个具体明确的定义,人们理解的口试基本上是考生与主考官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就某些问题、专业进行直接的交流,所以,口试也称之为面试。因为口试在信度、难度、效度、区分度等方面比较难把握,所以它一直仅作为笔试的补充出现,难以作为一种独立的考试方式。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口试的重要性越来越体现出来,虽然它还是作为笔试的补充,但不再仅仅是“锦上添花”,而是有相当的重要性了。

①本文2003年10月发表于《浙江民办教育优秀论文集》。

二、口试的优点

在众多的考试方式中,口试的优点是极其突出的。

1.口试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是一种很基本也很重要的能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口头交流,而我们的学生在求学经历中已经熟悉了笔试,惯性使得他们更愿意接受解题、写作方面的锻炼,口头表达方面的训练反而随着年级的增高而越来越少。口试恰恰可以提供这样一种机会,既是考试,又是锻炼。口试,顾名思义就是用嘴巴说话,所以它最大的一个优点是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口试可以直接、全面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

笔试的优点在于试题信息量覆盖面广,可以快速的选拔人才,但口试也具有笔试难以取代的优点,例如可以更直接、更全面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口试是现场式的,它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主考官提出的问题,学生要能够快速理解,然后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技能,把答案重新组织,最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甚至可以直接在主考官面前进行操作,而这一切都是有时间限制的。口试直接避免了作弊的发生,也可以明显看出学生是“背死书”还是灵活的运用知识,其结果一目了然。

3.口试可以增进师生的相互了解

口试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增进师生的相互了解。因为口试是面对面的,很多非语言的信息在卷面上难以表达,但口试避免了这一缺憾。“以学生为主体”先进教育理念的本质就是“个性教育”,在口试中,学生的表现和他的性格、学习方式有很大的联系,老师可以在口试中仔细观察学生,以了解学生的特性、思维模式,以便日后可以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口试中老师适当的诱导学生回答问题,可以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和尊敬。因为是直接的面对,这种互动关系比在课堂上更加集中,更加鲜明,所以顺利的口试还可以为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摘芽理论

树要长得好,就要在树还是小树苗的时候就不断地摘掉多馀的小芽,以便让树苗爆出更好的芽头,而且养分的供给也不会过于分散。人的思想也如树芽,只有不断地和他人碰撞,在和他人思想碰撞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产生新的思想火花,不断地去伪存真,这样的思想才具有生命力,才是鲜活的思想。我们把这样产生思想新火花的过程叫做“思想摘芽”。思想的“摘芽”过程如何实现呢?这更多的要依靠语言来实现。

人类采用语言和文字来交流思想,而前者占了生活中的大部分。一个人如果不能清晰、完整、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者根本不爱说话,不想表达,那么他肚里的那些思想、那些知识永远被藏在肚中,直到腐烂;如果他可以不时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和其他的观点产生碰撞,在观点、思维碰撞的过程中,那些不合理的观点逐渐被抛弃,新的观点又不断地产生,这样就完成了“摘芽”的过程。

所以,一定要重视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们平时疏于这样的练习,而口试则给他们提了一个醒,引导他们要开口说,而且说自己的观点,说自己的思想,不断地去完成“长芽—摘芽—再长芽”的过程,从而拥有自己的思想,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三、口试的必然性

1.教育大众化改变人才观

在精英教育时代,因为教育资源少的原因,各种各样的考试多是选拔制的,学生要能够继续升学就要参加升学考试,成绩好的继续升学,成绩不好的就走上社会开始工作。面对大量考生和少量的教育资源,如何做到公平、准确地测试考生的真实水平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笔试因为种种优点一直是选拔性考试的优先考虑对象。

近年,国家对教育的持续投入,民办教育的风起云涌,WTO带来的国外继续教育机会使得继续升学不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这个时候,高学历不再是唯一可以衡量一个人是不是人才的标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学历,还要有能力。

社会的现实要求使得高校也在不断地思考“如何培养出真正的人才”,这种思考反映在考试方式上就是,笔试不再一统天下,越来越多的考试方式为考生所熟悉,所接受,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口试。2002年1月,清华大学和北方交大率先在校园中实施了“资格考试和能力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多门学科的期终成绩采用“面试+笔试”的方式来确定,计算机方面的学科还要加上机试。像这样的考试方式更准确、更合理、更全面地测定了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必然为越来越多的学校所接受,为众多教育研究者所重视。

2.素质教育要求多样化的考试方式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我们的学生读了大量的书,却没有同步拥有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并用自己的思想进行创新的能力。口试虽然也是考试的一种,但是它更多的是一种能力考试。

口试反映学生的信息是全面的。在口试已经相当普及和规范的美国,各所大学的新生入学考试中还包括严格的面试,越是名牌大学越不马虎。有一位叫李飞飞的中国学生,高二随父母到了美国,在考大学前有两三年的突击学习,因为语言关还没有完全过,所以她的数理化成绩虽好,但是入学考试的平均分只是中等偏上。普林斯顿大学委员会对她进行了两个小时面试,在两个小时里,飞飞谈古论今,从中国谈到美国,从她的志向谈到她的功课再谈到她的爱好,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也从这次面试中看到飞飞的潜质和勤奋。结果,飞飞不仅被录取,而且拿到了普林斯顿的全额奖学金,毕业后在加州理工学院攻读研究生。

综上所述,社会的变化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能力和素质,所以能够体现这方面的考试方式也随之被重视。

四、我院的口试实践

我院的口试已经开展了四年多了,也总结出一些经验,可以供大家参考。

1.对口试要重视

我院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个宗旨鲜明的体现在我院的《教育纲要》中。《纲要》明确表示要给学生“自学的机会、动手的机会、表达的机会、创作的机会”,这里“表达的机会”就体现了学院对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视。这份重视体现在教学中就是开设了《诗文与修养》课,让学生在课堂里领悟诗文之美,真情地表达自我,在期末考试上有专门的口试安排,每学期的最后一天是全院的口试日,这天这一学期所有的科目都有相应的口试安排。

2.口试的操作方式

首先是口试人数的确定。因为学生人数多,口试又费时,在一天的口试日里要口试全部的学生,很容易让老师和学生产生疲劳,双方都容易草草过场,所以这个方式是不现实的。既要达到口试的目的,又要有保质保量的口试,就必须让学生每学期分批参加口试,以一个班级40人计,一次20人,一人10~15分钟时间,一个老师的工作量也就是5个小时,一天的时间就够了。

其次是口试的具体考试方式。口试适合多选题,就是老师出多个题目让学生抽取,学生抽取题目后准备5~10分钟再就题目的要求回答问题;也可以学生自己主动提出要谈些什么,当然说话的内容是要有限制的,最基本的限制就是说话的内容必须跟口试的具体科目知识有联系。

3.开展口试的收获

开展口试的最大收获是学生在课堂上变得主动,逐渐开始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建议。我们学院的学生都是第五批被录取的学生,在以分数为杠杆的高中阶段,他们的成绩并不理想,这使得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是很自信。口试是能力考试,对分数的敏感性反而不高,所以学生对这样的考试方式心理上很乐于接受。口试对这样的学生产生了一种积极的心理刺激,后来学生产生的种种良好的变化说明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信心得到了加强,开始对学习产生兴趣,由被动的“要我学”逐渐向“我要学”转变。

口试的另一个收获是给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机会。每一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闪光点,我们没有发现只是我们没有留意或者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个合适的舞台,而口试恰恰就是这个舞台。口试也给老师了解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使得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4.口试中要注意的地方

相对于笔试,口试是费时又费力的考试方式,如何做到“形简质不简”是非常关键的。这就涉及具体的口试安排,如果安排不好,很容易造成拖延时间、场面混乱、人员疲惫。

其次,口试的出题也很重要。题目既要和学科挂钩又要适合口头回答,而且也不能老是一个题目炒冷饭。所以我们的对策就是题目尽量是多选题,回答问题的方式也要多样化,可以老师问学生答,也可以学生反过来问老师;可以是学生单独陈述,也可以是师生一问一答……总之,作为口试的具体回答方式,越灵活越好,既考学生的口头能力也考学生的思维应变能力。

口试中一个最忌讳的问题就是师生都是形式主义。受传统重视笔试成绩的影响,师生都容易对口试掉以轻心,所以口试也要安排巡考官,把住口试的质量关。要在老师心中树立起口试也是正式考试的正确心态,这样口试才会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五、结语:对口试的几点建议

1.探索科学的口试方式

口试是一门学问,好的口试方式可以测量出一个人真实的水平,可以公平地选拔人才,对合理培养人才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口试所涉及的理论基础有教育学、心理学、考试理论以及其他相关各学科,所以它也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一门学问。我们要针对性地开展实践研究,例如对于本科生,口试的出题方式是偏向理论、研究性的问题多些,对于高职生,出题要尽量从现实生活中、从操作层面上等等。如何提高口试出题的科学性,是我们目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2.考查学生要多种考试方式结合

这里的多种考试方式结合是指笔试和口试以及其他考试方式有机结合,笔试可以检查出学生的理论功底、基础知识;口试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各种信息;而其他考试方式可以检查出学生的各种能力。总之,要尽量发掘考试的意义,不要让考试单纯地成为选拔的工具,也要成为学生自我检查的工具。

3.根据学科的特点决定口试的地位

口试虽好,也有其局限性,把握好口试的一个标准就是要按照学科的特点来决定口试的地位。比如像语言学科的考试,口试的比重可以大一点;像工程类的课,口试就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性质的考试。总之,合理安排口试的地位,才可以使口试发挥它最大的优势。

口试,仅仅是在考试改革、教育改革中走出一小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这场改革中,对具体的各种考试方式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使我们的考试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公正合理。

参考文献

[1]王孝玲.教育测量.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二篇 高职人才培育研究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一体化培养模式①

杨昱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认为只有将计算机专业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培养出一批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文章系统阐述了如何将ACCP这一本来适合于职业技术培训的机制,有机地结合到学院的专业学历教学中,形成一个具有鲜明的高职院校特色的职业素质培养模式,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关键词:学历教育;职业培训;ACCP

一、背景与设想

目前,全国各地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学生人数也急剧增加。在数量增加的同时,质量的提高也迫在眉睫。高职院校学生的质量,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2)学生专业动手能力的强弱;(3)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程度。概括地说,是指学生综合职业技能的培养程度。对此,一些高职院校已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比如对学院普遍开设的计算机专业,有结合专业学科的实验室、机房、实习单位等,也有业馀的SUN、微软、思科、ACCP、程序员等认证培训)。不过无论怎样,还是未能体现高职院校的特色。这是因为:(1)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实验室、机房、实习单位等普通高校也有;(2)业馀的认证培训除了程序员外,其馀都是价高和寡,对学生不切实际;(3)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职业素质培养模式。那么怎样才能体现高职院校的特色,真正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质呢?我们认为只有将计算机专业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培养出一批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

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根据自身的定位和办学理念,采用“技术教育加培训”的“2+1”培养模式,积极开展横向联合,先后与多个单位、院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其中引入的ACCP教育培训中心就是一项非常重大的举措。

①此项改革成果2003年获宁波教学成果二等奖。

ACCP(Aptech Certified Computer Professional)是印度最早从事IT职业教育的Aptech计算机教育公司推出的培养软件程序设计人员的课程体系,由北大青鸟集团于2000年引入中国。该课程体系通过结合先进的多模式教学法,使学习者在掌握理论知识与工具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个人素质,成为符合21世纪企业要求的IT人才。

由于ACCP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一整套较为成熟的技术支持,特别适用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职业技能培养。但问题是ACCP教育培训一般是面向社会人员,举办的单位也大多是公司,很少有院校将它完全结合到自身的学历教学中。我院领导抱着一种“甘为天下先”的精神,经过深思熟虑,成立了一个小组,专门对此进行教育研究和落实。

二、问题和措施

在研究和实施的过程中,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1)学费问题,即如何用一个比较合理的收费标准来收取;(2)加入培训的时机,即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时间的加入;(3)培养计划的制定,即针对不同时期加入的学生,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4)课程的具体落实,即如何将ACCP的课程顺利的纳入到平时正常的学历教学轨道上来;(5)学员的具体落实,即怎样落实好每学期ACCP学员。

针对上述一系列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是:

1.学费问题

只收取必须交给北大青鸟总部的培养费、书费及考试费,其馀费用一律免除,这样大大减轻了学员的负担。

2.加入培训时机

原则上规定:对于基础相对较好的同学第二学年加入一批,剩馀同学第三学年加入。对于基础特别好的学生,正在考虑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加入,并采用越级考试。

3.培养计划的制定

针对不同时期加入的学生,已制订了相应的培养计划(其中有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管理专业的二年级加入、三年级加入的培养计划和“五年一贯制”计算机应用、管理专业的二年级加入、三年级加入的培养计划)。

4.课程的具体落实

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因为ACCP的课程面向的是业馀班学员,每学期大约有8~10门课,虽然每门课的课时数不是很多,但涉及面广。对此北大青鸟曾经提供给我院一份参考教学计划(其实这份计划也是临时制定,没有具体实施过)。根据ACCP课程、北大青鸟参考教学计划以及学院实际情况,小组成员通过商讨,决定采用一个新的方法来实现,即“模块教学法”。该教学法的主要思想是:将ACCP的所有学科分成A、B两模块,或A、B、C三模块,并将这些模块分别与学历教学中的每学期专业主干课程对应,当非ACCP学员在学专业主干课程时,ACCP学员去学对应的ACCP模块知识。当ACCP学员通过了ACCP模块考试,他也同时拿到了相应学历教学中的学分,也就是说,读ACCP不会影响正常的学历教学,反过来却大大促进了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过在给ACCP每一学科分配课时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能力和其他多方面的问题,这是一项细致而又严谨的工作。

5.学员的具体落实

对于这个问题,小组成员也做了很多工作,在前一学期,对学生先进行宣传动员,由学生自主报名,再根据期中期末专业学科的成绩来确定是否录用该学生成为ACCP学员。

另外,为了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研究小组正在考虑ACCP的越级考试问题,即学员可进行一段时间的自学及辅导,学院按标准对其统测,对通过本学期考试的学员,可直接进入下一学期的学习。

三、取得的成果

经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目前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大二的学生已有一半进入到ACCP的教育培训中,而且进展顺利,学员反映良好。已取得如下初步成果:

(一)培养出了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

学院非常重视师资的培养工作,我们利用北大青鸟教育集团雄厚的教学实力,有组织、有计划的对本院教师进行了培训。从2002年3月起,学院分别派了7批共计16人次参加了由北大青鸟教育集团组织的专业教学资格培训。另外学院还积极鼓励教师进修,或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班、讲座等。通过学院上下共同努力,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已培养出了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

(二)开阔了教师的视野

对ACCP课程设置与先进的多模式教学法的深入了解,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产生了许多积极的有利于教学及专业建设的想法。我们计划结合ACCP编制一套具有特色的专业教材、模仿ACCP考证,实行考教分离等,对学院的重点专业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通过培训并担任相关学科的教学工作后,不但快速有效地提高了自身专业水平,还通过吸取ACCP先进的多模式教学方法,在教材教法方面的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2.增强了教师的科研能力

随着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以及专业建设的需要,学院有许多教师都积极参与到科研项目中。第一年院立项目总共立项只有20个,而今年计算机系系立项目就有9个之多,另外计算机系教师还积极参与了由科学出版社牵头的浙江省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材的主编和参编工作。

(三)实现了学院的培养目标

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和主动性

通过引入ACCP的考证学习,不但增强了ACCP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也影响了目前还未加入ACCP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前班级内考证、报名参加自考已成为一种风气。

2.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ACCP职业培训非常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每个学期都有1~2个课题作为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完成。学院对此也非常重视,由多名教学科研骨干来带毕业设计,课题与实践紧密联系。如:图书馆图书目录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教务处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等,有部分学生还建立了个人网站。

3.考证通过75人,通过率达到77%

参加ACCP学习的97名学生中第一学期考证通过75人,通过率达77%。这与其他中心相比,通过率较高。

四、结束语

我院引入ACCP职业教学模式,实现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有机结合,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它不但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专业能力强的大学生,同时还积极推动了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这种培养模式非常适合于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

据了解,对于像将ACCP这一类的职业教育培训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历教学有机结合的专业培养模式,在省内是首创的,在国内也是领先的。

参考文献

[1]俞瑞钊,孙惠敏.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纲要.2000.

[2]ACCP培训中心《教学管理手册》(内部资料).  浅谈高职参与、合作式的综合素质培养模式 段丽华

摘要:针对高职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实行教学改革,在课堂教学、考试试题及方式以及校园文化活动中,突出强化参与式、合作式、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自学的机会、动手的机会、表达的机会、创作的机会,将素质培养引入课堂、引入考场、延伸至校园,使学生在教学各个环节的参与过程中建立自信,锻炼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关键词:综合素质;教学模式;考试方式;校园活动;参与;合作

素质教育就是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俱佳的人才的过程,它应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使学生能够通过素质教育吸收知识,培养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迈向大众教育的今天,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一支与地方经济关联极为密切的生力军。若想使高职院校的学生真正满足人才市场的用人需求,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有用之才,除了必须培养学生过硬的职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外,切实加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力度已成为摆在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为此,我们要努力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积极探索综合素质的培养模式。突出强化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以及自信心的建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机会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通过团队合作实现教学目的,同时将职业技术教育、人文修养教育以及市场需求教育融为一体,最终实现提升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

一、开设人文特色课程,将素质教育引入课堂

有专家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双翼。而在人的综合素质中,人文素质起着价值导向作用,它决定着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低。为此,人文素质教育应该作为高职院校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但我们清醒地看到,人文素质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实现了多渠道交流的信息时代,虽在人才应用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却常常不被真正重视。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也使一些学生、家长普遍存在功利性的“职业至上”思想。为此,我们一方面主张“职业技术优先,动手能力优先”,让学生在职业技术学院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一技之长、生存之本;另一方面,因为课堂教学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渠道,所以我们不仅要倡导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而且还要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建设,结合学校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开设人文素质培养的相关课程,真正将人文素质教育引入课堂。

一要明确素质培养的教学目的。在实施素质培养的课程中,我们一方面要特别注重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及其表现,引导学生掌握查阅资料、相互讨论、总结、报告的方法,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形成素质。另一方面,侧重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通过经典诗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爱国、爱校、爱家”的情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让他们懂得应该自信面对人生,专注投入学习,将学到的思想观念内化为自己的品德、意识和习惯,并自觉体现在行动上,形成自身的人文修养,以此带动精神面貌上的明显变化。

二要探索参与合作的教学模式。针对高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参与意识薄弱的实际情况,要把知识教育变为素质教育,就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使学生喜爱学习、发挥其创造性的氛围。在素质培养的教学中,要完全摒弃传统教学由教师占据三尺讲台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参与式、合作式、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实现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为学生创造广泛参与教学各个环节的宽松环境。课堂上,教师要创设一种相互合作的情境,体现师生平等、学生主体的要求。同学们则以3~5人的小组为学习的基本单位参与讨论,通过合作组织创作及展示,使课堂讨论内容丰富,气氛活跃,以此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形式各异的讨论演讲、背诵诗文、交流体会、朗诵自己的作品并作自我评价,使每个学生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高尚思想道德的熏陶和感染。

总之,运用参与、合作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既能拓宽学生的人文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满足现代经济社会的用人需求,为学生自信面对就业创造条件。

二、进行考试体系改革,将素质培养引入考场

传统的考试方式中,学生完全处于被检测的被动状态,在应试教育的训导下,学生习惯于题海战术,“高分低能”一度成了传统教学产物的概括,学生的潜在能力得不到激发,综合素质的培养也被忽略,使学生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

正是由于传统的考试制度同素质教育以及社会发展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不适应性,所以,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把素质教育与考试完全对立起来,认为应试教育就是在扼杀素质教育,而素质培养就要否定考试。实际上,考试作为评价和选拔学生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具有导向功能。我们完全可以结合社会的用人需求对传统的考试制度进行改革,积极利用考试的导向功能为素质教育服务,使考试成为素质教育的有力杠杆,与素质教育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实施考试改革,关键要注重其科学化、合理化,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突破回忆式笔试的垄断地位,使考试能够以促进学生素质更快、更好地形成和发展为最终目的。选择性、多样性的考试体系改革,可以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张扬个性的空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从而使考试在对教育过程的反馈、学生潜在能力的激发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1.试题选择性的实施

不论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考试,试卷的主观试题部分都应该具有选择性,应该允许学生选择最有学习心得的试题来回答。由于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潜在能力,所以试题选择性的实施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摆脱为考试而学习的不良学习状态,在学习中更注重自主性、全面性和综合性,从而有力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2.“一页开卷试纸”的应用

目前,一些院校已经开始尝试实行的“一页开卷”的考试形式,是一种提高学生素质的良好手段。这种形式的考试,可以使学生变被动记忆为主动地广泛阅读、判断重点、概括归纳,它能有效培养学生对大量资料的总结归纳能力,非常适合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实际需要。

3.“全院口试日”的推行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锻炼学生的胆量,使每位学生都有检验自身综合素质的机会,为将来步入社会从容面对挑选和竞争、学会在郑重场合充分展示自我奠定基础,设立“全院口试日”是将素质培养引入考场的重要措施。“全院口试日”即每个学期期末考试的第一天,凡学校开设的所有需要笔试的科目,在这一天全部进行口试。届时,学生随机抽取考题,在10分钟的准备之后,真正作为教学的主体,走上讲台,与教师、同学作面对面交流,并可以借助一切教学手段阐释观点,展示自我。这种考试形式学生参与面广,考试方法灵活,能够促进学生增强信心,锻炼胆量,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自我推销能力也都可以得到显著提高。

4.“合作式考试”的探索

合作式考试这种形式,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并分工负责,共同完成某一课题,最终以每人对小组完成课题的贡献进行评分,作为学习该课程的成绩。这种方式的考试侧重培养的是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协调能力,对学生将来融入社会,走向成功十分有利。

总之,对传统考试方式进行选择性、多样性的改革与实践,足以证明考试与素质教育并不是对立的,相反,如果将考试利用得好,它的导向功能将对素质培养发挥出积极而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将素质教育延伸到校园

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校园的文化氛围对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已日益凸显出来。因此要努力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优化课内,强化课外,用校园文化活动与课内素质教育相配合,为学生在实践中展示和提高综合能力构建平台。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节、管理节、电脑节、大学生运动会、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青年志愿团等主题不同的校园活动和风格各异的学生社团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丰富自己、锻炼自己,在取得的成绩面前肯定自己、激励自己,如此既倡导了合作参与,又提升了综合素质,实现了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的衔接与呼应,对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走向成功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这种融课堂培养、考场检验、校园实践为一体的综合素质培养途径和参与式、合作式的培养模式的确非常适合高职学生的现状和实际就业需要,对短期内激发学生自觉完善自我、提升素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舒小坚.浅析高校素质教育走向.人民日报,2003—06—20.

[2]陈立民.文化素质教育引发高等教育全面深刻变化.http:∕∕www.edu.cn∕20031008∕3092305.shtml.2003—10—8.  论高职生学习动机的培养 张霞

摘要:以学习动机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结合对宁波市两所职业技术学院220名不同年级高职生学习动机的问卷调查和分类访谈,分析其基本特点,力求在高职生学习动机的培养方面做一些实践性的探索。

关键词:高职生;学习动机;情况调查;培养策略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学习的发生,还影响学习的进程和结果,而且由于动机是人类后天形成的,具有可调整、可培养性。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我国近年来在教育领域出现了很多针对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等不同层次学生群体学习动机的专门研究。而高职生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所产生的新兴群体,其生源具有极大的特殊性。具体而言,高职生生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二是五年一贯制高职录取的初中毕业生;三是对口升入高职的三校生(中专毕业生与技校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这些学生总体学业成绩处于中下等水平。这一状况决定了这一群体的学习动机具有和一般大学生所不同的特点。要把这些学生培养成具有全面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对其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对策。而了解并把握高职生的学习动机特点,采取必要策略培养良好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