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农业科学家服务台系列,新农村书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4 14:15:30

点击下载

作者:石明伦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棉花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农业科学家服务台系列,新农村书屋)

棉花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农业科学家服务台系列,新农村书屋)试读:

再版前言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是我国农村发展多种经营的重要资源。它既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又是轻工、食品、化学、医药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棉花一身是宝。因此,提高棉花栽培技术、促进棉花生产发展,不仅对解决纺织原料和群众穿衣问题、同时对发展工副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早奔小康,都有重要意义。

为了适应发展市场经济和商品生产的需要,棉花栽培必须是高产、优质、高效的。高产是基础,优质是关键,高效是目的。因此,三者要融为一体,缺一不可。为此,本书在概述了棉花生育规律与高产结构和增桃优质高产途径的基础上,又用很大的篇幅总结了6种不同的棉花栽培技术与系统的科学施肥措施,从而实现以良法促进高产;介绍了5种不同类型的32个棉花优良品种(组合),从而实现以良种促进优质;还讲述了棉田间作套种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从而实现以良制(耕作制度)促进高效益,最终实现棉花增产,棉田增效,棉农增收,产品优质,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整体效益的目的。

本书是作者从事以棉花为主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50年来,在棉区蹲点,反复实践,试验示范,调查研究,技术培训,参观考察和学习先进经验中积累的心得体会的总结。本书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技术切实可行,行之效果显著。同时在文字上也尽力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言简意赅,逻辑性强。本书是一本适合于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科技人员、知识青年、农民群众自学的农业科普读物,也是技术培训的实用教材。

本书于1999年9月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作为“农业科学家服务台丛书”出版发行,得到了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科技人员、知识青年和农民群众的欢迎与好评。大家一致认为: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在广大读者的关怀与要求下,经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研究决定再次出版发行本书,作者认为:在本人晚年已到76岁高龄的今天,还能为湖北棉区棉花科技事业的发展和广大棉农的发家致富奔小康作点贡献,感到非常荣幸与鼓舞,为此,作者当然同意再版本书。

本书再版时,为了适应当今棉花生产发展的需要,作者在棉花主要优良品种(组合)简介中,增加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近几年(2000-2006年)来审定命名的24个杂交棉新组合、2个常规棉、3个抗病棉和2个抗虫棉新品种的简介;在移栽地膜棉和棉花种植密度以及防治病虫的农药品种等方面也略有增补与修改;为了便于生产调查,还附录了田间生育调查与产量预测等资料。其他的内容则是原文再版,在此特加说明。

限于作者水平,书中错误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望读者指正。石明伦一棉花生育规律与高产结构(一)棉花的生育特性1.无限生长习性

棉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只要温度、光照、水肥等环境条件适宜,主茎便能继续向上生长,不断地增长果枝,果枝能继续横向生长,不断地增长果节,并不断地现蕾、开花、结铃。一般大田生长的棉株有14~20个果枝,每个果枝至少有4~5个果节,1株至少有50~70个果节,多的达100多个,培育棉花王时,1株可达到数百个果节,可见棉花的增产潜力很大。但是在一般大田栽培条件下,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生育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既要利用无限生长习性的一面,又要控制无效花蕾的生长和贪青晚熟现象的发生;既要看到无限生长的一面,又要看到棉株下部和近主杆内围果节的结铃率高、铃大、早熟的一面。因此,在生产上应采取合理密植、科学追肥、管水,适时打顶、整枝,控制株型;既要使个体得到充分发育,又要充分发挥群体增产的潜力,达到早蕾、早花、早桃、桃多、桃大的目的。2.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间长

棉花生育过程中,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重叠并进的时间占全生育期的3/4。特别是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段时间内,棉花既要长根、长茎、长叶,又要现蕾、开花、结铃,两者之间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稳健的营养生长是正常的生殖生长的物质基础。蕾花期不搭好丰产架子,就不可能多现蕾、多开花、多结桃。但如果营养生长过旺,体内有机养料多消耗在长枝、长叶上,生殖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就会出现大量脱落,棉株中下部脱落多,又会促进上部疯长,产生恶性循环。盛花期后,棉株生殖生长处于旺盛阶段,此时如果肥水供应不足,会使营养生长过早衰退,不利于争秋桃、夺高产。因此,必须科学培管,使两种生长互相促进,协调进行。3.喜温好光

棉花是喜温作物,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是25~30℃,而不同的发育时期所需的温度不同,发芽所需要的温度是14℃,形成第1片真叶需14~17℃以上,现蕾需19~20℃以上,开花吐絮需20~30℃,温度高于35℃,对棉花生育不利,温度低也不利,可引起苗期死苗,蕾期不发苗,后期“水果桃”。地表温度降到零下2~4℃,棉株就会受冻死亡。

棉花一生都好光,光照在5~8万米烛光时,光合作用最旺盛。日照时数多,日照强,对棉花生育有利;阴雨天光照弱,光合作用减弱,助长棉株徒长,增加蕾铃脱落。棉农概括说:“苗期荫蔽高脚苗,中期荫蔽花蕾掉,后期荫蔽铃轻子瘪多烂桃。”4.具有较强恢复生机的能力

如棉株顶芽、叶片或根系受到损失后,只要精心管理,在较短时间里,就能再新生,恢复生机,这是可以利用的一面。在环境条件适宜棉株生长的条件下,秋后又常出现“二次生长”,引起延青迟熟,这又是应防止和克服的一面。棉花根系的再生能力很强,中耕松土伤断一批侧根后不久,便长出更多的新根。因此,在生产中利用这一点,进行蕾期深中耕,有意识地切断部分侧根,适当抑制地上部生长,使更多的养料运到根部,促进发展,就为大量开花坐桃创造了发达的根系条件。值得注意的是,棉花的再生能力和发育阶段成反相关,植株越老,再生能力越弱。因此,苗蕾期要深中耕,多中耕,促进根系发育;花铃期要浅松土,结合科学水肥管理,以保壮根。

此外,棉花还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二)高产棉花的生育进程

棉花从播种到吐絮的整个生长发育进程,可分为五个时期。播种出苗期,即播种到出苗;苗期,即出苗到现蕾;蕾期,即现蕾到开花;花铃期,即开花到吐絮;吐絮收获期,即吐絮到拔杆。鄂棉22品种,在湖北棉区从播种到收花完毕的整个生育过程约需200天左右,其中播种到出苗约需要7~14天,出苗到现蕾45天左右,现蕾到开花25天左右,开花到吐絮50天左右。早期铃只需45~50天,中期铃需50~60天,晚期铃则要60~70天以上。吐絮至拔杆75天左右。露地直播棉一般是4月中旬播种,4月底或5月初齐苗,6月上中旬现蕾,7月上中旬开花,8月中下旬吐絮,10月下旬拔棉杆。

棉花各生育期的长短,是相对的,变动幅度较大,与栽培管理措施、环境条件和品种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必须实行科学植棉,努力做到苗期壮苗早发,蕾期稳长发棵,铃期早熟不早衰,“三桃”齐结,桃多桃大,高产优质。

根据多年来大面积棉花生产的经验,不同种植方式的高产棉花的一般生育进程如下:1.钵膜棉的生育进程

3月底播,立夏(或谷雨)栽,小满现蕾,夏至花,未入头伏桃不少,8月处暑看双花(下面炸花,上面开花)。2.地膜棉的生育进程

4月上旬播,4月中齐苗,小满现蕾,夏至花,未入头伏桃碰腿,8月处暑见两花。3.麦林露地直播棉的生育进程

4月中旬播,4月底齐苗,芒种后现蕾,小暑节开花,进入头伏桃很少,8月处暑只一花(即只有开花,没有炸花)。(三)高产棉花的生育指标1.苗期壮苗指标

出苗较快色青绿,下粗上细株矮壮,叶片宽度大于长,根多红茎占大半。2.蕾期稳长指标

3天一枝蕾满身,主茎日长小半寸(1.5厘米),茎杆红色占一半,果枝横发顶平大,叶位“四三二一”长,叶色绿中带点黄。3.花铃期稳健指标

叶子油绿色,杆壮红大半,初花“三四二一”长,盛花“三二一四”位,蕾铃脱落少,伏桃坐满腰,通风透光好,稳长不太高。

不同生育期内的长势长相应该是:

小苗胖,大苗壮,蕾期初花稳,盛花结桃旺,盛絮以后要落黄。

在“三桃”不同阶段要达到:

伏前梅发要稳,伏中伏发要快,伏后秋发要早,力争“三桃”齐结。

在不同时期要达到:

生在4月,全壮5月,稳长6月,大长7月,嫩过8月,老健9月,丰收10月。(四)棉花产量的构成因素

棉花单位面积产量是由总桃数、桃重和衣分三个因素构成的。1.单位面积(亩)总桃

在产量因素中,单位面积总桃数是决定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一个变化较大的因素,常因株数和单株结桃数的不同而变化。一般地讲,单位面积总桃数少,加上桃重的限制,难于获得高产,单位面积总桃数虽多,若桃重轻同样产量不高,只有在力争单位面积总桃数多的前提下,同时增加桃重,才能获得高产。在目前生产水平下,保证单位面积有一定的总桃数,仍是获得高产的首要前提。

棉株的结桃是按由下而上,由内而外的顺序进行的,按照棉株结桃的部位,可分为下部桃、中部桃和上部桃;按照结桃的季节,可划分为伏前桃、伏桃和秋桃,为了统一计算,一般以7月15日以前的成桃(即开花后7天以上露出苞叶,直径2厘米的棉桃)为伏前桃;7月16日至8月15日的成桃为伏桃,8月16日以后的成桃为秋桃。

伏前桃在“三桃”中所占的比例虽小(10%左右),但它是早发稳长的标志,是高产的前提;伏桃在“三桃”中所占的比例最大(60%~70%),是大桃、好桃,是高产的基础;秋桃在“三桃”中所占的比例仅次于伏桃(20%~30%),是更高产的保证,只有实现“三桃”齐结,才能夺取高产。2.桃重

单桃子棉的重量,称桃重。湖北棉区种植的常规品种鄂棉22,平均单桃子棉重为5克以上。棉桃的大小,因品种、栽培条件、着生部位和成熟时期不同而有差异。同一品种,棉桃的大小,受水肥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最大。桃重是影响棉花产量的一个主要因素,据蔡甸棉区大面积调查,1974年每亩棉田总桃只有40 386个,比1972年每亩棉田总桃还少924个,而每亩棉田皮棉增加21.5千克,主要原因是1974年平均单桃重(大田所有桃重平均)3.7克,135个桃0.5千克子棉,而1972年平均单桃重(大田所有桃重平均)只有2.24克,223个桃才有0.5千克子棉,桃重增加了55%,可见桃重对产量影响的重要性。3.衣分

子棉轧花后,所得到的纤维(皮棉)占原来子棉重量的百分比,称为衣分率。不同品种,不同年份的水肥条件和气候条件,不同结桃部位,衣分率不同。在棉花品种和种性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衣分的变动对棉花的产量有影响,但不如单位面积总桃数,特别是桃重对产量的影响大。从武汉棉区近几年情况来看,衣分提高或下降的百分数一般在0.1%~5%之间波动。

根据上述情况,所以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增结总桃,主攻桃重,提高衣分”,达到提高棉花单产的目的。(五)高产棉花的产量结构

如前所述,棉花产量的高低,取决于总桃数的多少,桃子的轻重和衣分的高低。棉花要高产,必须是总桃多。桃子重,衣分高,三者协调统一。只要一项措施拖后腿,产量就上不去。但是,这三个因素的好坏,又取决于光能和地力的利用是否充分,要使光能和地力的利用充分,棉花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棉田的群体结构,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单位棉田的密度,二是适当的行株距配置,三是适宜的封行期,四是合理的株型,五是恰当的叶面积系数。从大面积的生产实践来看,一般是根据棉花的株高决定每亩棉田的密度,如株高110~120厘米,密度以3000株为好;株高120~130厘米,密度以2500株为宜。根据株高决定行距的大小,主要是能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根据这个原则,大面积生产规律是:如株高120~130厘米,平均行距83.5厘米(2.5尺)为宜,采取宽窄行种植,宽行100厘米(3尺),窄行67厘米(2尺),根据行距决定株距,有了密度和行距,株距也就出来了。适宜的封行期,对于4月苗来说,就是小暑小封行,大暑大封行,带大桃封行。合理的株型,一般根据地力而定,肥力较高的棉田,每亩棉田植棉2500株,其株型应为:株高120~130厘米,果枝20个,果节76个,每亩棉田总果节19万个,整个株型以塔型或腰鼓型较好。恰当的叶面积系数,根据中棉所测定单产皮棉75~100千克的棉田,各生育期的叶面积系数应为:苗期0.02~0.05,蕾期0.2~1,初花期2,封行后的盛花结桃期应以3.5~4为好。所谓3.5~4,其标准是棉花行内,中午有饭碗大的花太阳。只有这个叶面积系数,光才能在补偿点以上。所谓光补偿点,就是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数量相等时的光照强度。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数量大于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数量的光照强度即在光补偿点以上。据试验观察,棉花的光补偿点为1000米烛光左右。只有光照强度在补偿点以上,棉花才能累积干物质。棉花一生都喜光,光照达5~8万米烛光时,光合作用最旺盛,而一般作物仅为2~5万米烛光。

根据土壤肥力,结合合理的群体结构及多年来各地的试验、示范和生产经验,特提出每亩棉田皮棉100千克的产量结构如下:

地力中等、种植常规棉品种的棉田,每亩3000株,株高110~120厘米,果枝20层,成桃23个(其中伏前桃3个,伏桃14个,秋桃6个),总桃6.9万个,大田单铃重4克,衣分38%以上。

在地力较好、株高在120~130厘米,果枝20层的棉田里,每亩的种植密度以2500株为宜。

在此要特别说明的,以上产量结构,随着近几年来湖北棉区采用株型高大、生长势强的杂交棉系列新组合的推广应用,每亩棉田棉花的种植密度也要相对减少,各地棉区要根据密度试验和生产实践来确定,一般而言,每亩棉田种植密度应以1800~2400株为宜,其种植方式以推行“扩行降密”为好。具体种植规格是:厢宽180~200厘米,采取等行种植时,推行“宽行密株”,而一厢种2行棉花,行距90~100厘米,株距30~37厘米;采取宽窄行种植时,即宽行130~140厘米,窄行60~70厘米,株距30~37厘米。这两种种植方式都可以推行棉田多熟制,宽行中套种其他作物,达到一季多收,棉田增效。二增桃优质高产的途径由于自然气候不协调,生产条件不完善,栽培技术不配套,湖北棉区棉花生产存在着八个问题。(1)前期缺苗迟发,伏前桃很少;(2)中期旺苗疯长,伏桃不多;(3)后期早衰垮杆,秋桃很少;(4)尾期延青迟熟,无效桃多;(5)拔杆过早,有效桃浪费很大;(6)种子混杂退化,桃小绒少品质差;(7)病虫为害较重,虫伤烂桃损失大;(8)棉田排灌不良,灾年成桃难保。因此,这些棉区大面积的棉花产量不高,质量不优,效益不好。怎样才能解决好以上八个问题,从而达到棉花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的目标呢?答案是在栽培技术上必须做到“全苗早发、稳长、不早衰、不延青”这12个字。但是怎样才能做到这12个字呢?生产实践证明,其途径是在认真落实好行之有效的常规增产技术的同时,还要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关键技术措施。(一)推广“三膜”促早发,增加伏前桃

所谓“三膜”,即是营养钵薄膜育苗移栽,移栽地膜棉和直播地膜棉。

历年来湖北棉区4、5月份常是阴雨低温寒潮多,对麦林内露地直播棉花的播种出苗、全苗早发极为不利,常年大面积棉田缺苗10%~20%,灾大年份缺苗更重。因此,合理密植难以保证。同时大面积的棉花一般要在6月15日左右才能现蕾,7月10~15日才能开花,灾大的年份迟发则更为突出。因此,伏前桃很少,好的单株不到半个,有的棉田根本没有伏前桃。但实践证明,推广钵膜棉、移栽地膜棉和直播地膜棉,这个老大难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是因为“三膜”植棉,可以抗灾,前期有利增温防寒、调墒、防涝、防旱,因而能早播、早出苗、早现蕾、早开花和早结桃。一般能实现4月苗,5月蕾,6月花,有利全苗密植,促进壮苗早发,生育期比露地直播棉提早10~15天,单株伏前桃可达2~3个,比露地直播棉伏前桃多2个左右。而且由于早发,伏前蕾、花、幼铃多,因而又为早结多坐伏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根据多年的调查,钵膜棉比露地直播棉每亩平均增产皮棉20千克左右,地膜棉比露地直播棉每亩平均增产皮棉30千克左右,移栽地膜棉一般单产都在100千克以上,而且有利于高产稳产。每亩产皮棉100千克以上的棉田,基本上是采用“三膜”栽培技术的。因此,“三膜”栽培技术是夺取棉花增产丰收的关键措施。

为了保证“三膜”棉全苗早发、增产丰收,在技术上,还必须注意以下要点。(1)钵膜棉:①要选好无病钵土,冬前耕翻凌炕;②施足氮、磷、钾肥,确保钵土营养;③小钵改为中钵,推广机械制钵;④播前缩节胺(250ppm)浸种(即在5千克水中,加1.25克缩节胺,浸种1.75千克,浸6~8小时),促进发根壮苗;⑤3月底、4月初播种;4月底、5月初麦林套栽;⑥栽时“两带”(肥、药),栽后及时管理,尽量缩短缓苗期;叶面喷施“802”或“惠满丰”或“喷施宝”防止僵苗滞育,促进壮苗早发。(2)地膜棉:①精细整地,以利铺膜;②施足底肥,以利壮苗;③定株窝播,化学除草;④墒足土爽,机械铺膜;⑤开通“五沟”,以利排水;⑥及时打孔放苗,防止高温烧苗,确保全苗壮苗;⑦苗蕾期重点防治盲蝽蟓;⑧盛蕾初花揭膜,发挥地膜优势。(3)移栽地膜棉:①精细整地,施足底肥;②化学除草,抢墒铺膜;③适时套栽,合理密植;④栽后早管,麦林现蕾;⑤初花揭膜,重施当家肥。

推广“三膜”植棉,必须因地制宜。劳多地少的棉区,以推广钵膜棉或移栽地膜棉为主;劳少地多的棉区,以推广直播地膜棉为主。如系春花地,可采取冬种红菜薹,地膜棉套早椒或西瓜、广豆等,做到以棉为主,多熟栽培,一膜多用,充分发挥地膜的优势,挖掘地膜潜力,可达到单产(亩)双百斤(即100千克)、收入2 000元,高产、优质、高效的要求。(二)应用化调保稳长,增加伏桃

棉花中期旺苗疯长,是造成棉花伏桃少,减产欠收的根本原因。为什么棉花中期容易旺苗疯长呢?这是因为棉花要高产,就必须要早搭丰产架子,而要早搭丰产架子,就要施足底肥、早施苗肥。特别是灾年迟发的棉花,为了早搭丰产架子,还需要适当多施苗肥。但是,在肥料较足的情况下,现蕾以后,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两旺的阶段,棉株根群已建成,生活力旺盛,吸收能力强,此时气温已高,又正值梅雨季节,在土湿、温高、肥足的条件下,容易形成肥水碰头,导致营养生长过快。而营养生长过快,生殖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形成棉株旺长,造成中下部蕾大量脱落。蕾一落,营养物质就用于徒长枝叶,而徒长枝叶后,蕾就更加不易坐稳,于是导致恶性循环,棉花枝大叶茂,提早封行,棉田荫蔽,光照不足,因此蕾脱桃少。其结果是“催了苗,饿了桃”,以致“两伏”桃很少。所以说,疯长的棉花难坐桃,坐桃的棉花不疯长。

防止中期旺苗疯长,所谓中期是指初蕾至初花期。但是在初蕾至初花期怎样才称壮苗稳长和旺苗疯长呢?生产实践证明,壮苗稳长可从五个方面来看:①棉株的生长速度。初蕾期株高日长1~1.5厘米,盛蕾初花期株高日长2~2.5厘米,最快不超过3厘米,否则即是旺长。一般壮苗稳长的棉花,在10层果枝即应开花,而且株高增长的高峰期应出现在开花以后。如果株高增长的高峰期出现在开花以前,即表示前期营养生长过快。现蕾以后,株高的增长速度如果是逐渐缓慢增加,达到高峰后,又逐渐缓慢下降,这是棉株壮苗稳长的标志,反之,如果增长过快,达到高峰后,又过快下降,则是旺苗疯长的表现。壮苗稳长的棉株在10层果枝开花时,株高达50~60厘米为宜,最高不能超过70厘米,否则即是旺长。②茎杆的红绿比。红色部分:苗期占60%~70%,蕾期占50%,盛蕾初花期占60%,即是壮苗稳长,不足则为旺长。③叶片的形态。叶片大,叶柄长(超过12厘米),叶色浓绿,叶尖下垂,叶脉叶肉不易分开的棉株为旺长;叶色远看一片青,近看绿里透黄,即是壮苗稳长。④叶位。壮苗稳长的棉花,蕾期是(四三)二一,顶芽与第4片叶的高度之间相差不超过0.5厘米,即顶平大;初花期是三四二一。⑤封行期。带桃封行为壮苗稳长,带花封行为旺苗疯长。

怎样防止棉花中期旺苗疯长,确保壮苗稳长呢?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应用缩节胺、助壮素、调节胺等植物生长化学调节剂,能有效控制棉株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控制上部慢长,促进根部快长,可以起到两控两促的作用,从而保证棉花中期壮苗稳长,有利增蕾保桃。据试验,在每亩棉田棉株密度2500株的情况下,平均单株伏桃可达14~15个,比一般旺苗疯长的棉花多4个左右,而且桃大品质好。因此,在肥促棉苗快发的情况下,必须狠抓化学调节。事实上,棉花要高产,必须肥促与化调相互配合,否则难得高产。有人认为,化调技术只是防疯长的补救措施,是没有办法的应急措施,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应该说,化调技术是棉花高产优质综合配套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因为应用化调技术能较好地解决肥促与疯长,疯长与坐桃的矛盾,协调了密、肥、水与成桃的关系。但应用化调技术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因苗制宜。使用化调剂主要是始蕾期(7~8片真叶)防旺长,盛蕾初花期(16~18片真叶)防疯长,盛花结桃期(打顶前后)防荫蔽(即调整株型),因此必须因苗对症下药。在喷施中,还要注意四情:即地情(土壤肥力),天情(雨水多少),肥情(施肥多少),苗情(长势是否过旺)。并做到喷旺不喷瘦,喷高不喷矮,喷在晴天,不喷在雨露。还要做到前轻后重,多次喷施。二是要掌握好用药的时间和浓度。由于化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调节棉花体内激素的合成,促进养分向蕾铃运转,因此,在肥足的情况下,要适当早喷,绝对不能等棉花已经疯长后再喷。喷晚了,不仅用药量成倍增加,而且达不到调节生育的目的,原因是已经定型的叶片不能缩小,已经伸长的节间不能缩短,已经封行的棉株不能分开,这样中下部的早蕾、早花很难保住,以致收不到应有的效果。为了充分发挥化调的作用,必须因苗制宜掌握好用药的时间和浓度。对于底肥较足,苗势旺的棉田,在始蕾期(7~8片真叶)可用97%缩节胺原粉1克或25%助壮素原液4毫升兑水25千克,叶面均匀喷施。在盛蕾初花期(16~18片真叶),可用缩节胺2克或助壮素8毫升兑水30千克,叶面均匀喷施。如10~15天后,仍有旺长趋势,还可用缩节胺2~3克或助壮素8~12毫升,兑水40千克,叶面喷施。在盛花结桃期(打顶时)可用缩节胺4~5克或助壮素16~20毫升,兑水50千克,喷施中、上部叶片,以控制上部果枝甩长辫子和抑制赘芽生长。

实践证明,经过3~4次化调后,棉花将出现株矮、节密、茎粗、叶小、叶厚、叶色浓绿、桃多、桃大、桃好的长势长相,棉花株型呈塔形,棉花田间群体呈“下封上不封,中间有条缝”的良好结构。但是必须特别注意,化调以后,要增施肥料,及时灌水,决不能被“叶色浓绿”的假象迷惑而延误了施肥、灌水,造成棉花脱肥早衰。(三)协调水肥防早衰,增加秋桃

后期棉花早衰,是限制棉花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棉花早衰的原因,提出正确的防止早衰的措施,是棉花高产优质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但是怎样才算不早衰呢?作者的体会是,要做到大长7月不断蕾,嫩过8月不断花,老健9月不贪青,“三桃”齐结霉烂少,桃多桃大品质好。从生育指标来看,盛花结桃期,叶色要绿中带黑;叶位要三二一四,并保持到盛花以后直到打顶;另外还要带1~2个硬桃后封大行;红茎要超过60%;叶桃比要小叶大桃。怎样才算早衰呢?即在8月中、下旬,茎杆红到顶,白花开上顶,叶小、叶黄、顶冒尖,蕾小、花少、脱落多。

早衰的原因,可从五个方面来分析:①土壤水分与早衰。没有灌溉条件的棉田,土壤水分状况,常受制于气候条件。对水特别敏感的中早熟棉花品种,花铃期一旦缺水,极易导致早衰。②土壤肥力与早衰。土壤肥力与早衰关系比较密切。据调查,凡地力较好、有机质含量较高、保肥保水性能又强的棉田,一般不早衰,反之,黄沙土和长期连作的棉田易早衰。而土杂肥施的少,只施化肥,特别是只施氮、磷化肥,不施钾肥的棉田,也易早衰。土壤有机质在2%以上的和钾含量丰富,可以调节植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增强植物抗逆力。钾肥对棉花最大的作用是延长叶的功能作用,提高叶的光合效率。据试验观察,施用一定数量的钾肥,其棉叶衰老期可推迟20~30天,如氮、磷、钾配合比例不当,特别在缺钾的情况下,易引起早衰。据试验,在氮、磷用量相同情况下,于8月底定点调查,每亩棉田施钾肥10千克的与不施的相比,上部4个果枝平均长7.4厘米,成桃多1.3个,早衰株率减少90%。③早发与早衰。早发的棉花,由于前期结桃多,耗肥比较大,养分前吃后空,加之管理不力,早发没有早管,水肥不足,棉花饥渴交加,不能正常生育,因而早衰。④品种与早衰。不同品种与早衰关系也比较密切,凡植株高大,生长势较强的品种,不易早衰,而长势较弱、后发性不强的品种容易早衰。⑤疯长与早衰。中期旺长的棉花,由于消耗养分过多,如果后期管理跟不上来,遇上伏旱少雨,加之肥料不足,结果是棉花在需肥需水最多的盛花结桃期,得不到充足的肥水,于是伴随着中期旺长而来的便是后期早衰。因此,在管理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棉花生育的自然规律是:“前期肥足苗子大,中期梅雨就疯长,后期缺肥又缺水,伴随而来是早衰”。

由于早衰,不但伏桃不壮,而且秋桃很少,有些棉田甚至根本没有秋桃,因此产量低,质量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防治病虫的同时,协调好水肥,这是防止后期早衰的关键措施。怎样协调好水肥呢?根据高产实践,要在施足底肥和苗肥的基础上,在蕾、花铃期还要施足“四肥”:①施足当家肥。在盛蕾初花期(如系地膜棉在揭膜后),每亩棉田用饼肥50千克,复合肥10千克,氯化钾10千克,混合开沟深施。底肥不足,棉苗瘦弱的棉田,每亩棉田还可加施尿素5千克或碳铵20千克。②重施花铃肥。在盛花结桃期(即棉株有1个硬桃时),每亩棉田用尿素15~20千克,重施花铃肥。在尿素紧缺的情况下,也可用碳铵40千克左右开沟深施。③补施壮桃肥。在7月底8月初,每亩棉田用尿素5~7.5千克追施。如果天气预报秋季干旱,秋寒推迟,桃肥还可增加到10千克。④叶面喷施混合肥。即在蕾、花、铃期,每亩棉田用10%优质尿素、0.2%磷酸二氢钾和硼砂等混合液,叶面喷施3~4次,或用500倍惠满丰叶面喷施1~2次,或用棉花专用微肥,每亩棉田用1包,兑水40(蕾期)~50千克(花期),或用1万倍喷施宝,3 000倍“802”喷施也可,以弥补棉花根系吸肥不足的缺陷。

在追肥时,为了及时充分发挥肥效,必须与水配合,在伏秋干旱的情况下,要及时灌水,做到以水调肥,协调水肥关系,防止棉花早衰。俗话说:“有水无肥一半收,有肥无水瞪眼丢。”说明水肥协调的重要性。实践证明,凡是水肥协调、加之防虫又好的棉田,可使单株秋桃达到8个左右,比一般早衰的棉花,秋桃多4个左右。(四)乙烯利催熟不延青,减少无效桃

延青迟熟的棉花遇到秋雨低温,秋寒到来,难于炸桃吐絮,以致有些晚秋桃成为无效桃,早秋桃也得不到充分成熟,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实践证明,在秋寒早来之年,对于延青迟熟的棉花,喷施乙烯利有如下好处:①促进早熟。乙烯利被棉株吸收后分解产生乙烯,能使棉花停止营养生长,加速茎叶中的养分向棉铃输送,提早炸桃吐絮。据试验,一般可提早成熟10天左右,有利于冬播。②增加产量。湖北棉区,一般9月10日以后开的花多为无效花,喷乙烯利后,由于提早炸桃吐絮,可增加有效花,提高成桃率,再加上单铃重和衣分的提高,因而增加了产量。据试验,一般可增产15%~20%。③消除荫蔽。乙烯利能促使棉花脱叶,用药后两天,棉叶即生理落黄,继而脱落,从而消除了荫蔽,改善了通风透光条件,大大节省了剪空枝、摘老叶的劳力。④提高品质。由于棉叶脱落,减少了杂在棉花中的碎叶,提高了清洁度;由于通风透光条件改善,提早炸桃吐絮,减少了烂桃和僵瓣。

棉花用乙烯利催熟要注意四个问题:①选好对象田。乙烯利主要用于延青迟熟而需要拔杆冬播的棉田。晚秋桃比重大的迟熟棉田,应采用套播冬作的办法推迟拔杆,而不必用乙烯利催熟。②掌握好喷药适期。以顶部棉铃长大,铃期35天左右、气温在20℃以上时施药为好,一般在10月上旬。施药过早,部分棉铃尚未长足,会影响铃重和衣分;施药过迟,气温低于20℃,不利于乙烯的释放,影响催熟效果。③严格掌握用药浓度。目前乙烯利成品大多为含有效成分40%的水剂,每亩棉田用量为100~175克,兑水50千克。气温低时,使用浓度可高些,气温高时,使用浓度可低些。④掌握正确的施药方法。用乙烯利催熟主要是促使中、上部棉铃提早成熟吐絮,因此施药部位主要在棉株中、上部。要细点喷雾,黏着均匀,这样棉花吸收快,利用率高,催熟效果好。(五)两熟两套双高产,增加有效桃

湖北棉区90%以上的棉田都是棉麦(油、豆)两熟棉田,要两熟双高产,持续高产,就必须实行“两套”。(1)麦林套棉,棉花高产。如过去搞小麦后移栽棉花薄膜营养钵或露地营养钵育苗,因苗龄长,苗老化,不利高产;而且不能抓住季节,抢住火候。由于移栽晚、季节紧,麦后栽钵容易造成遇雨难进钵,天旱栽钵难成活的矛盾。而麦林进钵,好处很多:①棉苗早出、早栽,提早了棉花的生育期;②能在麦林里一次全苗,齐苗、生长一致,平衡增产;③错开农活,为麦收“四快”缓和劳力矛盾;④减少了棉苗在苗床后期的管理用工,节约了劳力和投资;⑤保证麦子后期的正常生育,有利棉麦双高产。(2)棉林套麦,棉麦高产。棉花在种麦时拔杆,就带来了不利棉花丰收的问题。特别是迟衰秋桃多的棉田,一般在种麦时,平均单株还有秋桃2~3个,棉杆一拔,每亩棉田减产皮棉10千克左右。如果在棉林套播麦子,棉花就能细收细拣,杂瓣归家,因此棉花高产。据试验一般可增产15%~20%。棉林套播麦子,与棉花拔杆后整地种麦比较有四个好处:①可以防旱保墒;②可以挡风增温;③可以调节劳力精细整地;④可以适时播麦(油),有利麦子、油菜年前壮苗早发,麦、油都高产。据试验一般可增产10%~15%。为了保证两熟两套双高产的措施真正落实好,棉麦两熟种植方式应以“一幅麦两行花”为宜。(六)选用良种作保证,增加优质桃

棉花要高产优质,必须选用良种,特别是“三膜”植棉,延长了棉花有效开花结桃期,因此必须选用耐肥、早熟、不早衰、后发性强的高产优质棉花良种,充分利用有效的生长季节,防止后期早衰,发挥“三桃”齐结的优势。湖北棉区现在推广的鄂杂棉系列组合和常规棉品种鄂棉22、23、24是适应性较广、抗灾能力较强,桃多、桃大,高产优质的良种。为了防止常规棉品种混杂退化和枯黄萎病的感染,除了从现在起要在无病田做好选种、留种,分机专轧,严防机械、人工混杂,进行种子消毒外,还要健全棉花良种繁育体系,搞好原种生产,提纯复壮,做到原种场、原种繁殖基地和大田三对口,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优势。同时对于未经省区域试验、生产示范和审查鉴定的新品系以及外地品种,不准盲目推广种植,严防棉花品种新的多乱杂问题的发生。(七)综防病虫夺丰收,减少烂桃

防治病虫是保证棉花正常生育,增蕾保桃,提高品质,减少烂桃,夺取丰收的重要保证。在防治病虫上,必须继续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要搞好预测预报,认真抓好防治,力求做到“有效、经济、安全”。为了搞好病虫防治,要提倡“六统一”(即统一指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测报,统一管药,统一配药,统一检查和打药);在技术措施上,要在搞好病虫测报的基础上,因时因虫制宜,狠抓农业、化学、生物、物理互相协调的综合防治;在防治时间上,不要收手过早,严防后期棉铃虫、红铃虫、叶跳虫等为害棉花。近几年来棉花枯黄萎病蔓延很快,对棉花生产影响很大,重病棉田甚至绝收。对于枯黄萎病,首先要认真搞好普查,弄清情况,建立无病种子基地,严格种子消毒;其次,对于零星病株要及时拔除,并要坚持用药物处理病土;其三,对于重病田块,要实行水旱轮作或种植抗病品种,严防扩散蔓延。近几年来湖北棉区经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的抗枯萎病的优良品种有鄂抗棉3号、4号、5号、6号、7号、11号、12号和华抗棉1号等,可因地选用。(八)建设良田打基础,灾年保成桃

湖北棉区有1/3的棉田,过去虽然进行过一些基本建设,但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还经不起旱涝灾害的考验。日雨百毫米受涝的棉田占30%左右;丘陵棉区伏旱“三天打焉,五天打伞,十天垮杆”的棉田在10%以上。由于排灌设施不健全,沟渠不配套,抗旱、排涝能力较差,不能做到速排、速灌、速降,致使部分可以保收的棉田绝收,可以免遭渍涝灾害的棉田遭灾,可以高产的棉田减产。为了解决旱涝灾害不能保面积、保成桃夺丰收的问题,必须合理布局,适当调整棉田。对于不宜植棉的低洼地、飞沙田、丘岗挂坡等不保收的棉田,以及枯黄萎病的重病田,都要加以调整。在此基础上,平原低湖棉区要以排涝为主,开好深沟大渠;丘陵岗地棉区,要以灌溉为主,建好灌溉设施。所有棉田都要配套建好排灌体系。要搞好棉田“五沟”(即厢、腰、围、支、主)配套,做到沟渠相通,提高排灌能力,从而保证行之有效的常规增产措施和关键高产栽培技术能真正落实到田。达到排灌两利,旱涝保收,为高产、优质、高效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为了达到棉花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除要狠抓以上关键栽培技术以外,还必须有常规技术措施综合配套。总的要求是:要制定以抗灾为前提,以良田为基础,以良种为中心,以“三膜”棉为主体,以密、肥、水、调有机结合为关键,以综防病虫为保证的优化配套的高产栽培模式,搞好科学植棉,确保科技抗灾。同时在棉花生长发育的各个环节,还要根据棉花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的不同生育进程与生育指标,提出定性、定量的目标管理要求。分段检查评比,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促进棉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达到个体发育与群体结构良好,壮苗早发、稳长、不早衰、不延青、桃多、桃大、品质好、高产、高效的目的。三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在湖北棉区推广应用已有多年,生产实践证明,它是确保棉麦(油)两熟高产优质的重要栽培技术。(一)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的好处1.可以解决棉麦(油)两熟矛盾,有利于棉麦(油)高产优质

棉花前茬大麦、油菜满幅播种,收后移栽棉花营养钵,这种方式与预留棉行的比较,大麦和油菜产量可增加三四成。另外在大、小麦和油菜预留行中栽钵,与直播相比可减轻对大、小麦和油菜的损失。武汉市新洲区麦林栽钵的小麦每亩产200千克左右,比麦林直播的小麦多收25千克左右。小麦林内套栽的营养钵棉,一般每亩可达90千克左右,比麦林直播棉增产20%~40%。从武汉棉区近几年的生产情况来看,移栽棉比直播棉每亩棉田增加15.1~25.8千克,增长19%~40%,而且品质较优。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为什么能够高产优质呢?其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1)早播争早发,伏前桃较多。营养钵苗床借助薄膜增温、保温,可在3月下旬播种,比麦林直播棉播种期可提早20天左右。营养钵苗床改变了麦林直播长期荫蔽的条件,光照充足,温度、湿度易于控制;光照充足,不仅有利于增加光合作用强度,提高对光能的摄取能力和转化率,同时也有利于对肥、水的摄取和转化,苗期有机物质积累多,生长健壮,发育提早。育苗移栽也改善了棉田土壤环境条件,因为棉花的根与铃是呈正相关的,耕层内的第一次侧根多的棉株结桃多。棉株第一次侧根的多少,又受土壤耕作条件直接影响。钵苗移栽时要松土施肥,从而改善了土壤通气、水分及营养状况,减轻病虫及杂草为害,为根系发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营养钵育苗过程中,棉株主根受损则刺激了侧根大量发生,侧根的发达改变了土壤根系分布。据新洲区农业局田间调查,营养钵育苗移栽棉比麦林直播棉的第一次侧根数量多4条,直径大于3毫米的侧根数多12.42%。由于根系发育良好,使棉株各个发育阶段提早,棉花可以在5月下旬现蕾,6月下旬开花,比麦林直播棉提早15天左右,有效花期提早半月,单株伏前桃可达3个以上,比麦林直播棉多2个左右。伏前花、蕾也多,又为多结伏桃创造了有利条件。总的说来,营养钵育苗移栽棉的生育规律是:3月底播立夏(或谷雨)栽;小满现蕾夏至花;未入头伏桃不少;8月处暑看双花(即下面炸花,上面开花)。麦林直播棉的生育规律是:4月中旬播,4月底出苗,芒种后现蕾,小暑节开花,进入头伏桃很少,8月处暑只一花。(2)稳长封行迟,伏桃比较多。营养钵育苗生长健壮,移栽时起到了自然蹲苗的作用,达到了苗促蕾控的效果,符合“小苗胖,大苗壮,盛蕾初花稳”的壮苗长相。因此,棉株生育稳健,株型紧凑,一般结3个左右硬桃才封行,比麦林直播棉封行期迟10天左右,有利于行间通风透光,改善了棉田小气候,促进了光合作用的顺利进行,加速了有机养料的制造,减少了中部蕾铃脱落,为多坐伏桃创造了良好的生育条件。据调查,在相同条件下,营养钵育苗移栽棉单株伏桃14个以上,比麦林直播棉多3个左右,加上伏前桃共计多5个左右。(3)棉株全、匀、齐,总桃比较多。营养钵育苗移栽棉是按行距开沟打垱,按株距放钵栽苗,按苗子大小分类排队,叶龄相同的棉苗栽在一起,苗全,株匀,整齐一致,避免了麦林直播棉缺苗较多,株距不匀,苗子不齐,大苗欺小苗,小苗不结桃,反过来小苗又影响大苗等弊病。因此,不仅单株成桃多,而且单株间坐桃比较平衡,如果单株成桃平均比麦林直播棉多5个,按每亩棉田3 000株计算,则总桃比麦林直播棉要多1.5万个。(4)早桃比较多,桃子比较重,质量比较好。营养钵育苗移栽棉平均单株“两伏桃”比麦林直播棉多5个左右,每亩棉田总桃多1.5万个,而伏桃比秋桃重。因此,营养钵育苗移栽棉平均大田单铃重在5克左右上,比直播棉重0.5克。

由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单株桃多,单位面积总桃多,桃子重,因而产量高。按万桃14千克计算,每亩棉田即可增产皮棉21千克。

由于两伏桃多,霜前花比直播棉高20%以上,充分利用了7、8两月的光热资源,营养条件好,有利于花铃发育壮大,促进纤维细胞壁加厚,因而有利于品质的改善。据试验调查,不仅单铃重增加0.5克左右,而且衣分增加2%左右,子指增加0.5克左右,纤维长度增加1毫米左右,品级提高1级左右,成熟系数增加0.1以上。另外纤维强力、细度和断裂长度也有所改善。2.可以增强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有利于抗灾夺丰收

灾害严重的1977年,作者在原武汉市蔡甸区丘陵棉区蹲点,将1.47公顷(22亩)棉田划出1.07公顷(16亩)进行营养钵育苗移栽,在土质差、地势低的棉田里,苗期又遇上阴雨低温,由于薄膜覆盖保温,因而一播全苗,移栽后争得了早桃,平均每亩棉田产皮棉75千克。而麦林直播棉,因低温阴雨,死苗补种4、5次,耗种多,花工多,结果棉苗还是大小不齐,弱苗迟发,没有伏前桃和早伏桃,迟伏桃和秋桃小,而且,质量差,平均每亩棉田只有50.5千克,比营养钵育苗移栽棉减产49%。群众说:“苗期阴雨低温年,麦林直播棉,播种便当管理难,出苗容易保苗难”。

1981年,武汉市新洲区遇到了91年来未有的春夏干旱,早播的棉花虽已出苗,终因长期干旱死苗;迟播棉花,由于土壤水分不足,种子长期不能发芽,纵有少数发芽出苗的也已旱死。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动员群众进行麦林抗旱保出苗,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营养钵保苗的优势,大做其钵,大育其苗,把做钵、育苗和育趸苗结合起来,这一年全区共做营养钵15亿多个,育趸苗132.4公顷,经过抢做抢育,移栽面积达73 334公顷,较好地解决了灾年保全苗、保面积的两大难题。

1986年冬旱接春旱,春旱接夏旱,武汉市新洲区1 800公顷棉田用营养钵育苗移栽1 200公顷,占棉田面积的67%,增强了抗灾能力,保住了面积,争得了全苗壮苗,平均每亩棉田产皮棉83.5千克,总产达到22 500吨,超额完成20 500吨的定购任务。其中,1 200公顷营养钵棉单产达90千克。3.可以节约用种,提高良种利用率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每亩棉田只要1千克种子,麦林直播棉最少要5千克种子,比营养钵育苗移栽棉多4倍。若因天灾多次补种或毁种,用种量更大。在良种不足的情况下,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可以大量节约用种,充分发挥良种的效果。同时,对于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油源和饼肥也有积极的作用。正因为营养钵育苗移栽用种量少,成苗率高,在繁殖良种上可以十几倍或几十倍地提高良种繁殖系数,是多快好省繁殖良种的好办法。同时,由于营养钵育苗,薄膜覆盖,苗全苗壮,能避免因缺苗补种而造成的混杂现象,有利于保持良种的纯度,提高良种质量。4.可以延长冬套蔬菜生长期,有利于增加蔬菜产量

麦林直播棉要在4月中旬播种,冬套蔬菜在4月上旬即要收完,时间短,产量低。而麦林套栽营养钵棉,在4月底、5月初移栽,冬套蔬菜可推迟到4月下旬收完,可增加蔬菜产量。5.可以水旱轮作,有利于水改旱棉花全、壮、早发

水田改旱地第一年种棉花,由于整地困难,往往不易全苗、齐苗,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二)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的主要问题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不论是在风调雨顺的正常年景,还是在旱涝严重的大灾之年;不论是在平原集中棉区,还是在丘陵分散棉区,多数增产显著,但是也有部分棉区增产不多,费力很大,不受欢迎。作者认为主要有五个方面的问题没有解决好。1.病害死苗的问题没有解决好

往往是营养钵做得多,苗子出得少,死苗多,栽得少,劳命伤财,得不偿失。2.红叶缓苗的问题没有解决好

苗子栽下去后,钉着不动,不发根,不返青,不生长,早苗变成了迟苗,与直播没有区别,甚至还差些,失掉早发的优越性。3.早衰老苗的问题没有解决好

往往是营养钵育苗由于前期早桃多、负担重,加之移栽时主根损伤,根层很浅,吸肥抗旱能力差,后期管理不好,容易早衰老苗,以致伏桃不重,秋桃很少,结果是桃子搬了一个家,产量不高。4.防治虫害的问题没有解决好

营养钵育苗移栽棉,在5月下旬现蕾,6月下旬开花,正是盲蝽蟓和第一代红铃虫为害期。营养钵育的早苗成了诱集田,加之没有及时打药防治,结果是早蕾早桃受害,烂桃较多。受害轻一点的也成了僵瓣黄花,桃小,品质差,失掉了早桃的增产作用。由于营养钵育的早苗成了诱集田,以致第二、第三代红铃虫为害也凶。因此,桃多质量差,桃多产量还是低。5.思想认识问题没有解决好

认为花工多,麻烦多,薄膜用得多,成本大,就是增产,也不能增收。作者认为:只要前面四个问题解决了,充分发挥了营养钵育苗移栽早发稳长的长处,防止了易早衰的短处,做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第五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事实上,营养钵由大钵改为中钵后,钵苗移栽花工不会比麦林直播多,因为麦林直播棉需要进行麦林“五早”和麦收“五快”的管理工作,而营养钵育苗移栽棉主要是移栽时劳力集中一些,麦林“五早”和麦收“五快”工作量小,花工不多。至于成本大的问题,据统计,按20世纪90年代价格计算,每亩棉田约需薄膜棚架60元左右,而每亩棉田以最低增产20千克皮棉按现行价格计算,其价值也是140元左右,净增收入显著。如果是满幅大麦和油菜,增加的收入更是远远超过营养钵棚架的开支。(三)搞好营养钵育苗移栽要做好几项工作1.在移栽面积上,要根据条件,因地制宜,稳步推广

平原集中棉区,劳力多、基础好的棉区,移栽面积可大一点;反之则少一点。因为这些棉区每个劳力负担的棉田面积大,在制钵移栽未能实现机械化之前,如果营养钵育苗移栽面积太大,移栽时活路集中,任务太重,遇上阴雨或干旱,将会造成移栽面积、季节和质量都难以保证,以致于最终减产。多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劳少田多的棉区,可以大力推广地膜棉,这种栽培方式不但可以抗灾保全苗,争早发,夺高产,而且可以节约用工,缓和季节劳力矛盾,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栽培方式。2.在具体安排上,要区别对待

要做到就地育苗,就地移栽,根据不同茬口,大、中钵配套,分批播种,分期移栽,拉长移栽季节,缓和劳力矛盾,保证移栽面积,充分发挥营养钵育苗移栽的增产效果。具体可分三种情况:一是小麦林内套栽的,以中钵为主,钵径5厘米,钵高8厘米,3月下旬播种,4月下旬、5月初麦林套栽,苗床20~30天,栽时真叶2~3片;二是大麦、油菜满幅播种,收后栽钵的,以中钵为主(规格同上),4月中旬播种,5月中旬移栽,真叶3片左右;三是小麦满幅播种,收后栽钵的,以大钵为主,钵径6厘米,钵高8.5厘米,5月上旬播种,6月上旬移栽,真叶3片左右。因温度高,要露地育苗。移栽面积不能太大。3.在栽培技术上,要做到“四好”,达到“四防”(1)育好苗,防病害死苗。为了育好营养钵苗,防止病害死苗,确保全苗壮苗,在栽培技术上必须做到“八落实”。

①专人管理。不论是苗床集中或分散,都要专人管理,切实做到“五无”(即无渍害、无病虫、无夹苗、无草荒和无牲畜为害)。

②“三个对口”。即:1亩营养钵苗床移栽15~20亩大田;450根竹弓插1亩苗床;20千克薄膜(厚度0.015毫米)盖1亩苗床。

③制钵苗床。要选择背风向阳、靠近移栽棉田、地势较高、土质较好、有利排水、水源方便的地方,做到就地育苗,就地移栽,有利苗床管理和培育健壮棉苗,有利运钵移栽和节约劳力。苗床要在冬耕凌土的基础上,耙平施肥。每亩棉田施腐熟的灰渣肥40立方米(120担),过磷酸钙50千克,氯化钾10千克。施后浅耕浅耙,使土肥融合,地平、土细、土泡。做钵前10天,再浇一层腐熟的清水粪,每亩苗床1.3立方米(40担),闷好做钵。苗床宽126厘米(3.8尺),留50厘米(1.5尺)宽的行道,以便压膜和起沟。厢长660厘米(20尺),有利于揭膜、盖膜、通风透光。这样既便于苗床操作管理,又能充分利用薄膜。厢沟划线定好以后,再把50厘米宽的沟内肥土往126厘米厢面上堆,然后耙平,浇上清水粪闷几天,等床土不干不湿,再在床面上撒一层干灶灰,边撒边做钵,最好边播种。

④摆钵规格。要改小钵为中钵(钵径5厘米,钵高8厘米),床面横排摆钵25个左右,钵子错窝摆,钵面一般平,摆时就上不就下。-6

⑤药剂拌种。对于未精加工的棉种,经粒选晒种后,用200×10-6~250×10的缩节胺(即在5千克水中加1~1.25克缩节胺)浸种1.5~1.75千克,浸6~8小时。种子浸好后,摊晾至半干(不要在太阳下晒),再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5‰。另外用20%稻脚青500克兑水50千克搞好钵土消毒,并浸湿钵土。

⑥适时播种。小麦林内套栽的营养钵棉,在3月下旬播种;大麦、油菜收后移栽的营养钵棉,在4月中旬播种。播种期不能早过3月20日,因为棉花营养钵育苗从播种到出苗所需的膜外大气活动积温为37℃左右,有效积温为4℃左右,武汉棉区1971~1980年共10年的气象资料表明,3月下旬日平均气温大于12℃的日数为5.7天,活动积温为86.59℃,有效积温为18.16℃。在武汉棉区正常年份,棉花采用营养钵薄膜育苗,在3月20日播种,月底一般可以出苗,不必播种过早。过早播种,无有效积温可利用。据10年气象资料,3月中旬日平均气温大于12℃的日数只有2.7天,活动积温只有35.95℃,有效积温只有3.55℃。因此,播种过早,反而增加管理上的麻烦。

⑦“三湿”播种。播种时要做到钵子湿、种子湿、盖土湿。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棉子要吸足本身重量80%的水分,才能迅速发芽出苗。因此,播种时钵不能干,干钵即使浇水,由于水一时难于吃透,结果是外湿内干,钵土硬,棉子不易插根发芽。最好是边做钵边播种。一般每钵播好子2粒。在“三湿”播种的情况下,还要做到薄盖土。盖土后,每标准苗床(10米×1.33米)用2毫升(一支)床草净兑水1千克,均匀喷于盖子土上,这样有利于除草、防病,另外在盖土后也可用稻脚青药液喷施1次,进行土壤消毒。据调查,薄盖土比厚盖土的壮苗多55.9%,病苗少10.9%,未出苗的空钵少19.6%。土盖好后,用薄膜平铺苗床上,并封严四周,等棉苗出齐后,于晴天中午,揭膜盘钵,散湿,轻晒蹲苗。当钵面晒至开始发白时,即塞土填空,当天下午按每万钵面施尿素500克,然后用喷壶轻喷面水。随即抢温搭棚盖膜,先插好竹弓子,66厘米(2尺)远1根,盖上薄膜,开沟压膜。北边要把膜压入土内,南边和两头用砖或土垡压好,以便揭膜盖膜。为了掌握温度,膜内外均要放一温度表。

⑧苗床管理。要分“三个阶段”,达到“三个要求”,解决好“三个主要矛盾”:

一是出苗前,要高温、高湿催全苗,水分是主要矛盾。薄膜育苗的苗床温度高,耗水大,而棉子要吸足本身重量80%的水分,才能发芽出苗。床内水分过少,种子不能萌发,水分不足,萌发的种子也会倒芽。因此,薄膜育苗,在出苗前水分是主要矛盾。出苗前苗床管理的关键是在“三湿”播种的基础上,密封薄膜,保持高温、高湿,一周内切忌揭膜,在温度高、水分适宜的条件下,盖膜一周就能获得全苗。膜内温度如果超过35℃,可揭开两头或一部分,通风降温,以免烧芽,但时间不能过长,揭开1~2小时即封上。有些棉农没有抓住水分这个主要矛盾,床内水分不足,看到土干出苗困难,又把薄膜揭开浇水,结果变成“夹生饭”,造成了出苗很少,成苗率低,弱苗很多,“爷孙三代”的不良恶果。

二是出苗后,要中温、低湿促壮苗,温度是主要矛盾。棉花出苗后,根系下扎快,吸收能力增强,对水分的要求不再像顶土出苗时那样迫切了,若这时水分过多,不仅不利扎根,而且还会因低温高湿环境,有利病菌滋生,因而出现病、死苗和高脚苗的现象,所以这时应以散湿、中温为主。在水分管理上,要做到苗床土面不发白不浇水,则温度变成了主要矛盾。刚出土的棉苗,时值4月上旬,气温还较低,应以防低温冻伤为主,床温应控制在20~25℃,温度低则盖膜关床;4月中旬开始气温变化大,天气时冷时热,风雨忽大忽小,温差变幅较大,既要防低温冻伤,又要防高温烧伤,床温超过30℃时,应分次缓慢揭膜开床。

三是移栽前,要日夜揭膜炼好苗,光、肥是主要矛盾。薄膜育苗,由于膜内层凝满水气,使光线发生反射、折射,加上膜外灰尘遮光,光照不足,严重影响棉苗光合作用的进行。另外,棉苗也需要逐渐适应外界环境,为移栽作好准备。所以,昼夜平均气温稳定在18℃以上时,即要日夜揭膜炼苗。但炼苗应注意两种倾向:一是为了争壮苗,而炼苗过头,造成壮而不早,失去了育苗的意义;二是为了争早苗,而不敢炼苗,造成早而不壮的高脚、青茎苗,甚至倒苗。在移栽前薄膜不能拿走,以防低温寒潮突然袭击。移栽前6~7天,每亩苗床应追尿素4~5千克,作送嫁肥,供棉苗栽后快发新根,促进壮苗早发。

在苗床整个管理期间,还要做到及时间苗扯草;看苗追施平衡肥;及时打药防治病虫为害,从而保证棉苗生长全、匀、齐、壮。如温度高,棉苗有旺长现象,还要用缩节胺1克兑水50千克,喷雾抑制旺长。(2)栽好苗,防红叶缓苗。缓苗与早发是相互矛盾的,移栽关过不好,壮苗为早发提供的有利条件还会丧失。所以,红叶缓苗的问题就成为营养钵薄膜育苗移栽棉能否增产的关键问题。怎样才能做到栽后红叶苗较少,缓苗期较短,为早现蕾、争结伏前桃创造条件呢?

①坚持适时移栽。为了争壮苗早发,防止低温伤苗和高温烧苗,根据不同茬口,移栽期有两种:麦林套栽的在4月25日至5月5日为好,此时温度适宜。据试验,棉苗根系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很大,地温低于18℃,根不但不能合成养分,还要消耗储藏的养分。因此,缓苗期越长,消耗的养分就越多,棉苗的素质就越差。只有地温达到18℃以上,才有利于根的生长发育。同时,移栽过早易受冻害,红叶多,缓苗期长,发苗迟。而湖北棉区5厘米地温要在4月25日以后才能达到18℃以上。作者在武汉市蔡甸棉区试验,3月25日播种,4月20日1.5片真叶移栽的棉苗,红叶苗占43.2%,缓苗期15天;而4月28日3片真叶移栽的棉苗,红叶苗只有13.3%,缓苗期只有5天。至于大麦、油菜满幅播种的,5月中旬以前移栽为宜。移栽过晚,苗龄长,床温高,容易形成高脚苗,移栽后红叶缓苗期长,不利壮苗早发。

②保证移栽质量。在壮苗适时移栽的前提下,保证移栽质量,是防止红叶缓苗的关键措施,在移栽质量上要做到两点:

一是栽前“两带”。为了防止栽后棉蚜、蓟马等为害棉苗和减轻栽后棉苗红叶缓苗的现象,栽前5、6天,每亩棉田移栽钵用尿素1千克,兑水轻追1次。移栽前1天,再用6 000~8 000倍的2.5%(有效成分)敌杀死防虫1次。

二是栽时过细。在移栽前3、4天不浇水,保持钵子不干不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