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神经精神药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4 17:02:30

点击下载

作者:徐江平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基础神经精神药理学

基础神经精神药理学试读:

前言

近年来,神经科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神经精神药理学在神经科学中的作用与地位日益突出,成为医学心理学专业人员和神经精神医学专科医师的必备知识。为了顺应新知识、新技术发展和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的需要,我们组织一线富有经验的、知识面广泛的教师,按照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目标,以近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为基础,面向基础与临床,编撰而成兼顾教学、医疗、科研等诸多方面的《基础神经精神药理学》一书。

本书在结构上分为三个模块:第一模块系统论述基础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绪论、药物代谢动力学及药物效应动力学等,让初学药理学的读者对药理学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第二模块详细叙述精神药物的种类、药理特性和临床应用,其中第四章涉及神经精神系统药物的药理学概论,使读者系统了解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第五至十四章以神经系统重要疾病的病变机制和治疗药物为主线,系统介绍了作用于神经精神系统的各类药物,包括抗焦虑药和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抗精神病药、抗抑郁症药和抗躁狂症药、中枢兴奋药、阿片类镇痛药及拮抗药、抗偏头痛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药物、尼古丁、咖啡因和乙醇依赖的药物治疗以及药物成瘾及其治疗等,同时各章末列出了药物的制剂和用法,使读者能了解各类药物作用特点的同时,更好地了解临床用药特点;第三模块简述了治疗相应精神疾病的动物模型及药物实验方法,使读者在学习神经精神药物的同时,初步了解神经精神药物实验过程。本书以“思想性、科学性、适用性、先进性、启发性和前瞻性”为指导原则,以“特定的对象、特定的要求和特定的限制”为方针,从临床用药、医药科研及药品市场的实际出发,在重点阐述神经精神药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尽可能地充实新理论、新药物和新知识,且在篇幅上力求精简,努力做到易教、易学,使基础研究发展顺其自然地过渡到临床用药实际,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精神药物基础理论的理解和实际应用的把握,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独立学习、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且对指导临床医师更新及完善精神药理学药物知识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书重点突出,涉及面广,可读性强,既可作为教材使用,又可以作为参考书使用,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本学科前沿及可能的发展方向。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除参考和综述大量文献外,还主要参考了以下药理学书籍,包括库宝善主编的《神经精神药理学》,杨藻宸主编的《药理学和临床治疗学》, Goodman、Gilman的《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11th edtion), Katzung的《Basic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8th edition), Nelson、Berchou、Lewitt的《Parkinson' s Disease》等,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我们的学识和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不足之处在所难免,万望各位读者指出并给予新的建议。徐江平,杨迎暴2008年7月18日于广州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药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科学。研究药物有哪些作用(即作用谱,pharmacological profiles)以及作用原理的理论称为药效动力学(pharmcodynamics)。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影响,如吸收、分布、结构转化和排泄的称为药物处置(drug disposition)。在药物代谢研究的基础上定量研究其动态变化规律的理论称为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简称药代动力学。

药物(drug)是指能影响机体生理、生化过程,主要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以及调节生殖的化学物质。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三类:①天然药物,即从植物、动物和矿物中提取的活性物质;②合成药物,即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③基因工程药,即利用DNA重组技术生产的药物。

药理学是生物医学和药学的桥梁。它是一门基础医学,和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营养学等组成生理科学(pharmacological sciences)。药理学、药物化学(medicinal chemistry)和药剂学(pharmacy)又组成药学(materia media或pharmaceutical sciences)。药理学生命力旺盛,发展十分迅速,分支学科也越来越多,如生化药理学、分子药理学、细胞药理学、药物代谢和药代动力学、遗传药理学、神经药理学、心血管药理学、内分泌药理学、生殖药理学、免疫药理学,肿瘤药理学、临床药理学和化学治疗学等。

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①阐明药物作用机制;②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③研究开发新药;④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和揭示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第二节药理学发展简史

早期医药学知识起始于远古时代。五六千年以前,人类已懂得应用药物。人类在自然界谋求生存的经历中逐步积累了经验,认识到环境中的某些动物、植物和矿物质可以治疗疾病,因而形成了早期医药学知识。据研究,药物的发现是古代人们在食用各种有毒物质发生中毒反应后,为寻找解毒物质而开始的。

人类在几千年的探索过程中认识、应用天然药物,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不断对经验进行总结提高。早在公元1世纪前后,我国的《神农本草经》就分类收载药物365种,书中所描述的一些药物目前仍在使用。在公元8世纪,我国第一部政府颁布的药典《新修本草》收载药物884种。16世纪末,我国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汇集800余种先贤典籍,并用27年时间亲身考察印证,终于写成《本草纲目》这一辉煌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共52卷,系统分类收载药物1892种,方剂11000余条,插图1160幅。这部传统医药学的经典著作被译成英、日、朝、德、法、俄及拉丁七种文字,影响遍及欧亚大陆,在古代药物发展史上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仍是某些领域医药工作者的重要参考书。

现代药理学产生于19世纪初期的欧洲。随着有机化学和实验生理学的发展,药物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突出的成就是从具有治疗作用的植物中分离提纯有效成分。1806年从鸦片中提取得到吗啡(morphine);1823年从金鸡纳树皮中分离得到奎宁(quinine);1833年从颠茄及洋金花中提取得到阿托品(atropine)。这一时期,在化学和实验生理学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实验药理学的整体动物和离体器官研究方法。1878年Langley根据阿托品与毛果芸香碱(pilocarpine)对猫唾液分泌的拮抗作用,提出了受体(receptor)概念,为受体学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0世纪初,化学制药技术的发展和药物结构与效应关系(构效关系,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AR)的阐明,使发展新的、更有效的药物成为研究的突出特点。人工化学合成的化合物和化学修饰天然有效成分的产物被视为发展新药的重要来源。大量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在实验动物模型上进行生物活性筛选,导致了很多新药的发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是新药发展的鼎盛时期:磺胺类(sulfonamides)抗菌药和青霉素等抗生素(antibiotics)的发现是药理学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从而创立了化学疗法(chemotherapy)的新概念,在很大程度上第一次将人类从细菌性传染病的威胁中解放出来,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同时,这一时期发明或发现的镇痛药、抗精神失常药、抗高血压药、抗组胺药、抗疟药、抗癌药、激素类药物以及维生素类等,许多仍是目前临床使用的基本药物。

1953年Waston和Crick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随后总结出的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揭示了生命遗传信息复制、传递的通路和方式,奠定了分子生物学大厦的决定性的基石,也给药理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野和方法。Numa于1986年应用分子克隆技术首先成功克隆了乙酰胆碱受体,阐明了其α、β、γ和δ亚基的基因和氨基酸序列,使“受体”这一百年假设成为严格的科学概念。自此以后,各种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受体分子、离子通道、药物结合蛋白及药物作用的靶酶被一一克隆出来,而且系统、精确地描述了这些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短短20余年的研究成就,不仅把19世纪Langley的受体学说的物质基础,在基因、蛋白质、功能结构域各个层次上刻画得淋漓尽致,而且直接推动了对许多疾病(如重症肌无力,一种与AChR基因突变相关的疾病)的深入研究。与此同时,随着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结构生物学的兴起和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药理学十分迅速地产生和分化出许多各具特色的分支学科,如神经药理学、心血管药理学、免疫药理学、分子药理学和基因药理学等。

20世纪90年代初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的研究成果提供了许多关于基因变异与药物个体效应之间存在相互关系的证据。许多与药物作用有关的基因已被克隆和鉴定,其临床意义也逐渐被阐明。目前,国际合作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测序工作完成之后,后基因组(post genome)的研究为基因与疾病关系的阐明以及基因药物与基因治疗(genetherapy)奠定基础。从研究结果粗略估算,人类大约有4万个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质许多是潜在的药物作用的靶点。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作用的个体差异的关系的研究,正在形成一门新的药理学分支学科,即基因组药理学(genomic pharmacology)。另一方面,应用DNA重组技术生产的基因工程药物(genetic engineering drugs)和生物治疗的靶向药物正以极快的速度推向临床,已经上市的产品有重组链激酶、人胰岛素、人生长素、干扰素类、白介素类和多种治疗恶性肿瘤的靶向药物等。完全可以预期,随着先进研究技术的不断出现以及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药理学将在进一步揭示药理作用机制和研发新药方面取得长足的发展。展望未来,药理学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前所未有的贡献。第三节神经精神药理学的研究对象

神经精神药理学(neuropsycho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和内源性活性物质对神经系统作用的科学,是药理学中一个十分活跃的分支。在药理学教科书中,神经精神药理学的内容几乎占了一半篇幅。神经系统控制着整个机体,全身所有器官的活动都会反映到神经系统来,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往往影响面广。作为机体的一部分,神经系统也比其他任何一个器官或系统远为复杂,因此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作用原理也十分复杂。

通常神经药理学教科书分为全身麻醉药、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抗精神失常药、中枢神经兴奋药、镇痛药和解热镇痛药等章节。研究药物对自主神经系统作用的部分称为自主神经药理学(autonomic pharmacology)。研究药物对动物行为影响的称为行为药理学(behavioral pharmacology)。研究药物对人类精神活动影响的称为精神药理学(psychopharmacology)。以前精神病人需要长期住院并只能接受电休克或胰岛素休克的治疗,1952年氯丙嗪被成功用于治疗精神病患者,从此开创了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新纪元,精神药理学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事实上,神经药物和精神药物之间也没有截然的分界线。例如吗啡是一个经典的镇痛药,但它也有十分强烈的精神效应。从作用原理上看,精神药物(psychotropic drugs)几乎无例外地也是作用于突触传递过程。但无论行为还是精神活动都是神经系统功能的表现,行为药理学或精神药理学理应属广义的神经药理学范畴。因此,我们通常将作用于神经精神行为系统药物的药理学研究统称为神经精神药理学的范畴。第四节神经精神药理学在神经科学中的作用

神经精神药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和神经解剖学、神经化学、神经生理学等共同形成了综合性的神经科学(Neuroscience)。神经精神药理学不仅提供了大量有关神经递质和突触传递的知识,而且神经药物也可作为分析神经系统功能的工具。另一方面,神经精神药理研究也大量采用其他神经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因此与其他神经科学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目前神经科学又更进一步地综合,按层次和对象分为分子神经科学、细胞神经科学、发育神经科学、系统神经科学和行为神经科学,传统的分支界线已经打破,因此神经精神药理学已经与其他神经科学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在神经科学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第五节学习药理学的基本方法

1.把握药物的特性

根据药物分类及代表药,掌握每类药物作用的共同规律,运用比较法找出每个药物的个性特点加以记忆,并正确选用药物。

2.联系基础医学理论

有针对性地复习和联系相关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基础医学知识,有助于理解和掌握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

3.注意药物两重性

全面掌握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理解安全、有效地应用药物和减少药源性疾病发生的重要性。

4.重视药理学实践性

药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进行药理实验,不仅可以验证药理学理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既有利于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同时也能够培养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有助于提高科学发现和发明的兴趣。(徐江平)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是应用动力学原理,研究药物在体内转运和变化的动态规律,研究药物吸收入血、分布和自血中消除的速率,并按其规律将机体模拟为数学模型等,然后计算出一系列反映药物体内过程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利用这些参数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第一节药物体内过程

药物体内过程包括吸收、分布、生物转化(代谢)和排泄四个过程(图2-1)。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吸收后的药物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各器官、组织及细胞内的过程称为分布;药物在体内经药酶作用发生结构变化,生成多种代谢物的过程称为代谢或生物转化;药物以原形或代谢物的形式排出体外的过程为排泄。生物转化和排泄统称为消除。图2-1 机体对药物的处置一、药物的吸收

药物的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跨膜转运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临床大多数药物都是通过被动转运方式吸收入血,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程度直接影响到作用起始时间和作用强弱,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有多种,如药物理化性质、给药途径和药物剂型等。(一)药物理化性质对吸收的影响

药物的理化性质,如药物的脂溶性、解离度和分子大小等决定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程度。药物的脂溶性越高越容易吸收,也越容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发挥治疗作用。最容易影响药物脂溶性的方法是调节用药部位的pH值,这样就可以影响到药物的解离度,解离度越低脂溶性越高,反之亦然。

大多数药物不是弱酸性就是弱碱性药物,真正属于中性的药物(如氯化钠)很少,因此,适当调整用药部位的pH值就可以明显改变药物的脂溶性和吸收度,从而影响吸收效果。(二)给药途径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常用的给药途径有口服、舌下、直肠、吸入、皮肤、眼睛、阴道和鼻等黏膜给药,肌内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椎管注射等,除静脉与椎管注射外,其他给药途径均存在不同程度吸收过程,通常情况下,吸入、舌下、黏膜给药、肌内和皮下注射时,药物均可通过不同部位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药物吸收较快且完全,口服次之,皮肤吸收较差。

1.口服给药

口服药物主要在小肠吸收。因胃黏膜吸收面积小,故吸收药量少;而小肠黏膜吸收面积大且血流丰富,故吸收药量多。药物口服吸收最慢,且受多因素影响,包括药物崩解度、胃肠pH、胃排空速度、食物、首过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等。

一般来讲,崩解快的药物易于吸收;胃液pH值高有利于弱碱性药物吸收,pH值低有利于弱酸性药吸收;加速胃排空可使药物较快进入小肠,加快药物的吸收;食物与药物同时服用,可降低药物的吸收程度和速度。

首过消除是指药物经胃肠吸收时,被胃肠和肝细胞代谢酶部分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首过消除明显的药物,吸收少,血药浓度低。

2.舌下给药

舌下给药具有吸收快、无首过消除的优点,但是吸收面积小、药物溶出难、吸收不规则的缺点,适用于用量小、脂溶性高的药,如抗偏头痛药氢麦角碱常采用舌下给药。

3.直肠给药

直肠给药具有影响因素较少、耐受刺激性好的优点,但是又有吸收面积小、吸收速度慢而不规则的缺点。特别适用于刺激性强、不能口服的药物或者不能配合用药的患者,如镇静催眠药水合氯醛对胃黏膜有强烈刺激性及辛辣难闻的恶臭,易引起恶心、呕吐等强烈反应,一般用10%溶液以水稀释1~2倍,灌肠给药。

4.注射给药

静脉注射没有吸收过程,可使所给的药物100%进入体循环,药物剂量准确,起效迅速,适用于药物容积大、不易吸收或刺激性强的药物的给药,用于急症、重症和麻醉等患者,如癫痫持续状态时,必须选用地西泮静脉注射给药,才能及时控制症状。

肌内注射一般较口服快,无首过消除,且能准确掌握给药量。如果药物水溶性高,则药物易于在注射部位扩散,有利于增加吸收面积,有利于吸收。而混悬剂吸收慢、持久,一些药物(如地西泮、苯妥英钠等)肌内注射时吸收不比口服吸收快。此外,血流丰富的注射部位,药物吸收速度较快。

皮下注射时药物吸收均匀而较慢,且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而改变药物吸收率。

5.经皮给药

对于脂溶性高、透皮力强的药物可以采用经皮给药的方法,产生局部或全身疗效,由于皮肤结构的特殊性,可以使药物吸收缓慢而平稳。

6.吸入给药

吸入给药是指经口鼻吸入药物。由于肺泡表面积大、血流量大,药物极为迅速地在肺泡吸收,特别适用于气体药和挥发性药,如全麻药物。

吸入给药时,药物雾化的微粒大小非常重要,微粒在2~5 μm直径以下吸入后可重被呼出,10 μm以上可在小支气管沉淀,用于局部治疗。(三)药物剂型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常用的药物剂型有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外用剂型有软膏剂、霜剂、滴眼剂等;特殊剂型有速释、缓释、控释和脂质体等。不同剂型均可在不同程度上改变药物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如控释制剂可按一定比例在消化道释放出药物,使血药的有效浓度维持时间延长,减少服药次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二、药物的分布

药物一旦被吸收进入血循环,便可能分布到机体的各个部位和组织。药物分布是指药物从血液循环中通过跨膜转运到组织器官的过程。多数药物呈不均匀分布,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药物的脂溶性、毛细血管通透性、器官和组织的血流量、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能力、药物的酸碱性、局部pH值、药物转运载体的数量和功能状态、特殊组织膜的屏障作用等。(一)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

进入血液的药物常以一定比例可逆性地与血浆蛋白结合,与蛋白结合的药物称结合型药物,未结合的药物称游离型药物,结合型与游离型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结合型药物的特点是:①不能跨膜转运,暂时失去药理活性,不被代谢和排泄;②易使药物在体内储存,导致药物作用减弱,但作用维持时间延长;③存在竞争现象,两种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同时应用时,可发生竞争置换现象。如某药蛋白结合率为99%,当被另一药置换而使其结合率下降至1%时,则游离型药物浓度将增加近100%,易导致中毒。如抗凝血药华法令99%与血浆蛋白结合,当与解热镇痛药保泰松合用时,结合型的华法令被置换出来,使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明显增加,抗凝作用增强,可造成严重出血,甚至危及生命。(二)体液pH

在生理情况下,细胞外液pH值为7.4,细胞内液pH值为7.0。弱酸性药在细胞外液中易解离不易进入细胞内液,改变血液pH则能改变药物的分布方向,升高血液pH可使弱酸性药物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运,降低血液pH则使弱酸性药物向细胞内转移,弱碱性药物则相反。如弱酸性药巴比妥类中毒,可通过碱化血液,促使药物从脑细胞向血液中转移,同时碱化尿液,可减少巴比妥类弱酸性药物在肾小管的重吸收,促进药物从尿中排出,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三)器官血流量

人体各组织血流量是不均一的,药物由血液向组织分布速度主要决定于该组织器官的血流量和膜的通透性,因此,药物进入血液后首先趋向血流大的器官,高灌注量的心、肝、肺、肾和脑组织分布速度快而量多,低灌注量的肌肉、皮肤、脂肪和其他内脏分布速度慢而量少。譬如,静脉注射麻醉药硫喷妥钠,首先分布到血流量大的脑组织发挥作用,随后由于其脂溶性高又向血流量少的脂肪组织转移,以致病人迅速苏醒,这种现象称为药物在体内的再分布。(四)组织细胞的亲和力

药物与组织细胞结合是由于药物与某些组织细胞成分具有特殊的亲和力,使这些组织中的药物浓度高于血浆游离药物浓度,使药物分布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也是药物作用选择性形成的重要原因。多数情况下,药物与某些组织结合是药物在体内的一种贮存形式,脂溶性高的药物易于分布在含脂质高的组织中,包括脑和脂肪组织,譬如,硫喷妥钠再分布到脂肪组织,因此,脂肪组织是脂溶性药物的巨大储存库。

有些药物与组织可发生不可逆结合而引起毒性反应,如四环素与钙形成络合物沉积于骨骼及牙齿中能导致小儿生长抑制与牙齿变黄或畸形。(五)体内屏障

大多数药物在血液内通过细胞外液迅速分布,但对脑组织和胎儿,则还要取决于药物能否通过特定的屏障。

血脑屏障是血浆与脑脊液之间的屏障,包括血-脑、血-脑脊液、脑脊液-脑三种屏障,其中以前两种屏障尤为重要。大分子、高解离度、高蛋白结合率、非脂溶性药物不易透过此屏障。故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总是低于血浆中浓度,这是脑组织的自我保护。因此,凡期待发挥中枢药效的药,应选择易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炎症能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所以患脑膜炎时,透过率低的青霉素亦能在脑脊液中达到有效治疗浓度。

胎盘屏障是胎盘绒毛与子宫血窦间的屏障,但事实上,胎盘对药物的转运并无屏障作用,因为胎盘对药物的通透性与一般毛细血管无明显差别,几乎母体循环中的所有药物都能不同程度地跨越此屏障进入胎儿体内,药物进入胎儿体内循环,并很快在胎盘和胎儿之间达到平衡,此时,胎儿血液和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和母亲的血浆药物浓度相似,因此,孕妇用药应谨慎,尤其是妊娠第三周至第三个月末,许多药物都有潜在的致畸作用。三、药物的代谢

药物代谢又称药物的生物转化,是指进入机体的药物在药酶影响下所发生的化学变化,是药物在体内消除的主要环节。肝脏是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其次是肠、肾、肺和血浆等。(一)生物转化方式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分为两个时相,第一时相(Ⅰ相)为氧化、还原或水解代谢,产生相应的代谢产物,第二时相(Ⅱ相)为药物或代谢产物在结合酶的催化下与体内某些化合物进行结合反应,使药物的极性增高,有利于排出体外。

1. Ⅰ相反应

药物在一些酶的作用下,药物结构上加入或去除某个基团的反应。该反应使大部分药物的药理活性灭活,但也有少数药物被活化而作用增强,甚至形成毒性的代谢产物,因此,经过第一时相代谢可使大多数原形药物的活性丧失、毒性减弱,但也能使少数药物活性或毒性增加。

2. Ⅱ相反应

原形药物或代谢产物与内源性物质如葡萄糖醛酸、硫酸等结合成无活性的、极性高的最终代谢物从肾排泄。(二)生物转化酶系

药物代谢依赖于各种药物代谢酶的催化,肝脏微粒体中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是机体催化药物代谢的主要酶系统,又称为肝药酶。

根据存在部位不同,分为微粒体酶和非微粒体酶,其又可分为特异性酶和非特异性酶。

1.微粒体酶

微粒体酶是指存在于肝细胞微粒体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约有一百多种同工酶,是药物代谢的主要酶系,其特点有:①专一性低,对多种药物能产生反应;②活性可受某些化学物质的影响而增强或减弱;③变异性大,有个体差异,受遗传、年龄及疾病等因素影响。

2.非微粒体酶

非微粒体酶是存在于肝、肠、肺、肾、神经组织或血浆中的一些酶,如线粒体中的单胺氧化酶、细胞浆中的乙酰化酶、血浆中的酯解酶等。其活性与遗传有关,专一性强。如胆碱酯酶能水解乙酰胆碱。

P450酶是一类亚铁血红素-硫醇盐蛋白的超家族,其参与内源性物质和包括药物、环境化合物在内的外源性物质的代谢。根据氨基酸序列的同源程度,P450的成员依次分为家族、亚家族和酶个体三级。P450酶可缩写成CYP,其中家族以阿拉伯数字表示,亚家族以大写英文字母表示,酶个体仍以阿拉伯数字表示,如CYP2D6可代谢可待因、美托洛尔和抗抑郁药等。

遗传多态性可造成药酶活性和水平呈现明显的个体差异,从而在药动学及药效学上出现明显的差别,例如,CYP2D6基因突变,可造成被该酶催化的几十种药物代谢障碍。(三)药物代谢酶的诱导与抑制

参与Ⅰ相反应的CYP450氧化酶和Ⅱ相反应的结合酶的活性可被乙醇、卡马西平等的反复用药而被诱导,导致酶活性增高。事实上,许多药物可使肝药酶活性增强或减弱,这种现象称为药酶的诱导与抑制,是药物相互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1.药酶诱导药

药酶诱导药能使药酶的量及活性增高,如苯巴比妥、格鲁米特、甲丙氨酯、水合氯醛、苯妥英钠、咖啡因等,连续用药后除能加速自身代谢、产生耐受性,还能使其他多种药物代谢加快,药效减弱。

2.药酶抑制药

药酶抑制药能使药酶的量及活性降低,如氟伏沙明、氟西汀、双硫仑、保泰松、呋拉茶碱等,用药后抑制了药酶,可使经肝药酶转化的药物代谢减慢,药物浓度增高甚至产生毒性。四、药物的排泄

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排泄或分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称药物排泄(excretion),肾是排泄的主要器官,肝、乳腺、唾液腺、肠、肺和汗腺也有一定排泄药物的功能。(一)肾排泄

大多数游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进入肾小管而排泄,少数药物从近球小管主动分泌到肾小管而排泄,肾小管重吸收是对已经进入尿内药物的回收再利用过程。

1.肾小球滤过

肾小球滤过膜呈筛状,筛孔较大,除与血浆蛋白结合外的药物外,游离型药物或代谢物都能从肾小球滤过,影响速度取决于药物分子量和血浆中药物浓度,血浆蛋白结合可延缓滤过速度,肾小球滤过率和药物滤过速度有密切关系。

2.肾小管分泌

肾小管分泌主要在近端肾小管进行,属主动转运过程,需载体参与,有饱和现象,一般不受蛋白结合影响,肾小管细胞的转运载体有有机酸转运载体和有机碱转运载体,两类转运系统分别分泌有机酸类药物和有机碱类药物,分泌机制相同的两药合用时,可发生竞争性抑制,从而使某些药物血药浓度增加甚至产生毒性反应。

3.肾小管重吸收

肾脏主要在远曲小管以被动扩散的方式对肾小管内药物进行重吸收。重吸收药物的程度取决于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如极性、解离度、相对分子质量等,也决定于机体生理学的改变如尿量及尿液pH等;水溶性药物重吸收少,易从尿中排出。增加尿量可降低肾小管细胞两侧的药物浓度梯度,减少其重吸收,因而增加某些药物的排泄,例如脱水药甘露醇可增加锂盐、苯巴比妥以及水杨酸从肾脏排出。尿液pH决定药物的解离度,影响药物在远端肾小管的再吸收,从而影响其排泄。酸化尿液,则弱碱性药物在肾小管中大部分解离,重吸收减少,排泄增加,但弱酸性药物排泄减少。反之,碱化尿液,则弱酸性药物在肾小管中大部分解离,重吸收少,排泄增加。临床上可用调节尿液pH值的方法作为解救药物中毒的措施之一,例如巴比妥类或水杨酸类(salicylates)等酸性药物中毒,给予碳酸氢钠可加速排泄。(二)消化道排泄

药物可通过胃肠道壁脂质膜自血浆内以被动扩散方式排入胃肠腔内,位于肠上皮细胞膜上的P-糖蛋白也可直接将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从血液内分泌排入肠道。当碱性药物在血内形成很高浓度时,消化道排泄途径十分重要。如大剂量应用吗啡后,血内部分药物经扩散进入胃内酸性环境后,几乎完全解离,重吸收极少,洗胃可清除胃内药物,如果不以洗胃将其清除,则进入较碱性的肠道后会再被吸收。

被分泌到胆汁内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泄出去。胆汁排泄药物的特点:肝-肠循环现象,即在肝细胞中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药物排入胆汁后,随胆汁进入小肠,在小肠则被水解释放出游离药物,游离药物再由肠吸收入血的过程称肝肠循环,较大剂量反复进行肝肠循环可延长药物的半衰期和作用维持时间。(三)其他途径的排泄

药物可自乳汁排出,乳汁比血液略酸,又富含脂质,因此脂溶性强或弱碱性药物易由乳汁排泄而在乳汁中浓度较血浆中浓度略高,如吗啡、他巴唑等,同时,非电解质类如乙醇、尿素易进入乳汁达到与血浆相同浓度。

某些药物可自唾液、汗液、泪液排出,且排出量与血药有相关性,可作为无痛性药检的采样,如苯妥英钠从唾液中排泄,可作为临床药物监测的取样方法。

挥发性药物主要从肺排出,如吸入麻醉药。第二节药代动力学的定量规律

药物的体内过程是随时间而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为了揭示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定量规律,通常从给药后的一系列时间采取血样,测定血浆或血清药物浓度,然后对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进行分析,掌握药物动态变化规律。(一)时-量关系与时-量曲线

药物在体内过程中,血液和组织内药物浓度处于动态平衡,因而血药浓度可间接反映作用部位的药物浓度。由于血药浓度始终伴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故可引出药物浓度-时间关系。常以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药-时曲线)来表示,即以血药浓度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所绘制的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而升降的曲线(图2-2)。图2-2 单次给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及相关概念示意图(二)房室模型

药物分布于组织器官的特点各不相同,将分布特点近似的归纳为一个或几个房室,这种数学分析模型称房室模型。

1.一房室开放模型

药物进入体循环后迅速分布,并在血液与组织液之间达到动态平衡,其各器官的药物浓度虽不一致,但均与血浆在动态平衡下随消除规律而同步衰减,因此可将机体视作一个房室。其药-时曲线呈单相衰减,即一室模型分布的药物从体内消除的速率与血药浓度成正比(图2-3)。图2-3 药物静脉注射按一级消除速率的时量曲线

2.二房室开放模型

多数药物吸收后首先分布于血流丰富的组织器官,然后再分布到血流较少的组织器官,故可视机体为由两个相互贯通的中央室和周边室组成的(图2-4)。血流丰富的组织器官为中央室,分布容积小、血流较少的组织器官为周边室,分布容积大。二室模型分布的药物的药-时曲线呈双相衰减,即分布相和消除相,且体内消除的速率较为缓慢,时-量曲线表现为非线性。(图2-5)。图2-4 二房式开放模式aak吸收速度常熟;k消除速度常数图2-5 药物静脉注射按一级消除速率的时量曲线(三)吸收的定量规律

1.吸收过程变化的时-量规律

药物的吸收速度影响着显效时间、持续时间、药物达峰时间及药峰浓度。吸收快的药物(剂型),曲线陡锐而迅速衰减,显效快而持续时间短;吸收慢的药物(剂型),曲线钝平,显效慢而持续时间长;吸收很慢甚至不能达到有效血浓度的药物则不能产生药效(图2-6)。图2-6 肌内注射单次给药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示意图

2.生物利用度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 F)是指药物从某制剂吸收进入机体血液循环的相对程度和速度,其中吸收相对数量以药-时曲线下面积maxmax(area under the curve, AUC)来估算,吸收速度以C和T估算。生物利用度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1)生物利用度的测算

一般来讲,生物利用度为给予一定剂量后到达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即:

其中A为体内药物总量,D为用药剂量。

静脉注射后全部药物进入全身循环,生物利用度等于100%。口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小于100%,主要原因是吸收不完全或到达全身循环前即有一部分在肠道内、肠壁细胞内、门静脉内或肝脏内被代谢。

生物利用度分为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是通过比较药物在体内的量来计算的,药物的吸收程度可通过测定给药后的AUC来估算。静脉注射药物全部进入机体血液循环,生物利用度为100%,其他给药途径的生物利用度均达不到100%。生物利用度又有绝对与相对之分:

F(绝对生物利用度)=(AUC血管外/AUC血管内)×100%;

F(相对生物利用度)=(AUC受试制剂/AUC标准制剂)×100%。(2)生物利用度的意义

如果药品含有同一有效成分,而且剂量、剂型和给药途径相同,则它们在药学方面应是等同的,两个药学等同的药品,若它们所含有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无显著差别,则称为生物等效。因为生物利用度表示药物进入人体大循环的速度和数量,所以,它是含量相同的不同制剂能否产生相同治疗效应,即是否具有生物等效性的依据。在某些情况下,不同药厂生产的同一种剂型的药物,甚至同一药厂生产的同一种药品的不同批次产品,生物利用度可以有很大的差别(图2-7),其原因有晶型、颗粒大小或药物的其他物理特性以及处方和生产质量控制不良,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制剂的崩解和溶解,从而改变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程度,不同药物制品的生物不等效性是临床中一个应注意的问题,特别是治疗指数低或量效曲线陡的药物,如苯妥英钠等。图2-7 某药剂量相等的四种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比较(四)分布的定量规律

表观分布容积(Vd)是指体内药物量(D)与血药浓度(C)的比值,Vd=D(mg)/C(mg/L), Vd非体内生理空间,是理论上药物应占有的体液容积,以L为单位。由于各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各不相同,Vd仅说明体内药物按血浆相同浓度分布所需的体液总容积。

根据Vd可以推测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范围的广窄程度,并计算瞬时体内药量的大小。

Vd大的药物与组织蛋白结合多,主要分布于细胞内液和组织间液。Vd小的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多,多集中于血浆,如药物的Vd为5 L,表示药物主要存在于血浆中,亦即血浆蛋白结合率非常高的药物;药物的Vd为10~20 L,表示药物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中;药物的Vd为40 L,表示药物均匀分布于细胞内液和外液中,即全身体液中;药物的Vd为大于100 L,表示药物大量分布于某些器官,如硫喷妥主要溶于脂肪组织中。(五)半衰期

根据药物的体内过程,半衰期可分为吸收半衰期、分布半衰期、消除半衰期,其中消除半衰期最为重要。1/2

消除半衰期(half-life of elimination, t)是指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平衡状态后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是表述药物在体内消除快慢的重要参数,对于一级消除动力学的药物,不论给药量是多少,半衰期是一恒定值,不受血药浓度和给药途径的影响,在生物转化功能和排泄功能低下时,半衰期则延长。1/2

t因药而异,变化范围很大,譬如吗啡3 h,阿司匹林(aspirin)1/26 h,苯巴比妥5 d。了解供给物的t有助于设计最佳给药间隔、预计停药后药物从体内消除的时间以及预计连续给药后达到稳态血药浓度1/2的时间,除少数t很短或很长的药物、零级消除动力学药物外,按1/2t设计给药间隔是安全的给药方法。(六)消除的动力学类型

药物消除动力学过程是指进入血液中的药物由于分布、代谢及排泄,使其血药浓度不断衰减的过程,该过程控制着作用部位的药物浓度,从而影响作用的持续时间及药物效应强度。按药物自血中消除速率与血中药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可将药物自血中消除动力学分为一级消除动力学和零级消除动力学过程。

1.一级消除动力学

一级消除动力学(first-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又称恒比消除,是指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比例的药物。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的高低相关,血药浓度高,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多,血药浓度降低后,药物消除量也按比例下降。但衰减的比值是恒定的,衰减一半量的时间也是恒定的,故有固定的半衰期。其药-时曲线下降部分呈曲线关系,在半对数坐标上呈直线(图2-8)。绝大多数药物是按恒比消除进行的。图2-8 零级消除动力学和一级消除动力学的药-时曲线(a)常规坐标图(b)半对数坐标图

2.零级消除动力学(zero-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

零级消除动力学又称恒量消除,是指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数量的药物,其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高低无关,无固定的半衰期。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是恒定的,其药-时曲线呈直线关系,在半对数坐标上呈曲线关系(图2-8)。该消除多在机体消除功能低下或用量超过机体最大消除能力时发生。当药物浓度下降到最大消除能力以下时,则又变为恒比消除。(七)血药稳态浓度

在临床实践中,大多数药物治疗是采用多次给药,又以口服多次给药常用。按照一级消除动力学规律消除的药物,其体内药物总量随着不断给药而逐步增多,直至从体内消除的药物量和进入体内的药物量相等时,体内药物总量不再增加而达到稳定状态,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称为稳态浓度(steady state concentration, Css)(图2-9)。

多次给药后药物达到稳态浓度的时间仅决定于药物的消除半衰1/2期,一般来说,药物在剂量和给药间隔时间不变时,经4~5个t可分别达到稳态血浓度的94%和97%,提高给药频率或增加给药剂量均不能使达到稳态浓度提前,而只能改变体内药物总量,即提高稳态血药浓度水平或峰浓度与谷浓度之差。在剂量不变时,加快给药频率使药物在体内蓄积时增加、峰谷浓度之差缩小;延长给药间隔使体内药物总量减少、峰谷浓度差加大。一般来说,如果给药间隔时间长于21/2个t,长期慢性给药较为安全,大多不会出现有重要临床意义的毒性反应;如果是恒速静脉滴注,血药浓度可以平稳地达到Css,峰谷差为零,即没有峰谷波动。图2-9 多次给药达稳态血药浓度的药-时曲线

一般来讲,常在给药开始时采用较大剂量,以便首次给药就能达1/2到稳态血药浓度水平。如果每隔一个t给药一次,可采用首次加倍,当静脉滴注时,可将第一个半衰期内静脉滴注量的1.44倍在静脉滴注开始时注入静脉,即可立即达到Css。

临床上一般将稳态血药浓度定为期望的治疗浓度水平,当药效不满意或发生不良反应时,可通过测定Css,调整给药剂量、给药间隔和给药途径,使给药方案进一步合理化。(杨迎暴)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在整体、系统、器官、细胞以及受体、酶和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等分子水平上阐明药物的作用和作用机制,对指导临床合理选用药物、合理解释并尽可能减少药物毒副作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第一节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一、药物作用与基本表现概述(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的概念

药物作用(drug action)是指药物与机体细胞之间的初始作用,如去甲肾上腺素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α受体结合。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al effect)是指继发于药物作用之后的组织细胞功能变化,如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缩、血压上升。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且常相互通用。药物作用或药理效应实际上是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二)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

1.兴奋作用

凡能使机体生理功能与生化代谢增强的作用称兴奋作用,如肾上腺素能使心率增加。过度兴奋称“亢进”。

2.抑制作用

凡能使机体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减弱的作用称抑制作用,如雷尼替丁可减少胃酸的分泌。过度抑制使功能活动接近停止称“麻痹”。

兴奋与抑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长时间过度兴奋会转入衰竭性抑制,如惊厥的发生和发展;解除长期抑制亦可发生“反跳”现象,如突然停用长期应用的抗癫痫药,会加重癫痫发作。二、药物作用的主要类型(一)局部作用与吸收作用

药物吸收入血前,在用药部位出现的作用称为局部作用,如局麻药丁卡因涂于黏膜表面,可使黏膜下神经麻醉。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入血后,分布到机体各部位产生的作用称吸收作用(全身作用),如肌内注射青霉素,可杀灭体内细菌。(二)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

药物在所分布的组织器官直接产生的作用称直接作用(原发作用),如去甲肾上腺素兴奋血管平滑肌上α受体,引起血压升高。由直接作用引发的其他作用称间接作用(继发作用),如去甲肾上腺素升高血压后能反射性地使心率减慢。(三)选择作用与普遍作用

药物对机体不同组织器官在作用性质或强度上的差异称药物作用的选择性(选择作用)。大多数药物在治疗量时只对某一组织器官有明显作用,而对别的组织器官无作用或作用弱。

如增强心肌收缩力的强心苷,对骨骼肌几无作用。产生选择作用的原因是:①药物在组织器官中分布不均匀,如碘在甲状腺中含量高,在其他组织中则较低;②组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与受体分布有关),如子宫平滑肌对雌激素反应敏感,肝肾等组织对其不发生反应;③组织结构有差异,如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杀灭细菌,但对人体细胞(无细胞壁)不产生作用;④组织器官生化功能不同,如磺胺类药能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使不能利用外源性叶酸的细菌繁殖受抑制,对人体则不影响叶酸的利用。与此相反,有的药物对它所接触的组织器官等都有类似作用,称普遍作用。这类药物大多对细胞原生质产生损害,如酚对细菌和人体蛋白均可使其变性。

药物选择作用是相对的,当剂量增大时,选择性则降低。如呼吸兴奋药大剂量可兴奋脊髓引起惊厥。一般来讲,选择性高的药物针对性强,不良反应少,但应用范围窄,反之则相反。药物选择性具有重要意义:①作为药物分类的基础;②作为临床选药的依据;③作为药物开发研究的方向。(四)防治作用与不良反应

药物具有两重性,既能防治疾病也能引起疾病。因此按其作用结果可分为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

1.防治作用

凡符合用药目的或能达到防治疾病效果的作用称为防治作用。

根据药物作用所达到的目的可分两类。(1)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 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称对因治疗,或称“治本”。如抗菌药杀灭病原微生物,补充营养物质(如维生素)治疗营养缺乏性疾病称补充治疗,补充激素治疗内分泌功能低下的疾病称替代治疗,两者均属对因治疗。(2)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 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疾病症状,减轻疾病的并发症称对症治疗,或称“治标”。如利尿药用于消除水肿。

从治疗学的角度,“治病求本”才能根治疾病。但由于很多疾病的病因目前尚未阐明或缺乏特效治疗药物的情况下,临床上经常使用对症治疗药物,如对各种休克、心力衰竭、脑水肿、惊厥等临床急症的抢救多属对症治疗。即使是对急性中毒的治疗,在急救中首先应采用对症治疗维持呼吸、循环等重要的生命指征,从而赢得对因治疗的时机。因此在临床用药时应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根据病人的病情及时选用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或“标本兼治”的方案治病救人。以往,替代疗法(substitution therapy)也归为对因治疗,如对激素分泌低下的患者应用相应的激素替代治疗,以及对物质缺乏如缺铁性贫血患者补充铁剂,因此也称为补充疗法(supplement therapy)。很明显,此类疗法无法去除病因,因此与对因治疗还是有所区别的。一般说来,对因治疗比对症治疗更为重要,但在某些危重急症如休克、惊厥、高热、剧痛时,对症治疗比对因治疗更为迫切,故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2.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

凡不符合用药目的或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的反应称不良反应。多数不良反应是药物固有效应的延伸,根据其发生原因可分三类:①与药理作用相关类,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继发反应;②与机体反应相关类,包括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③与连续用药相关类,包括耐受性、耐药性、药物依赖性。(1)副反应(side reaction) 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称副反应,亦称副作用。副反应是药物本身固有的,是因药物选择性低而引起的,一般较轻,且多数是可以恢复的机体功能变化。如阿托品用于解除胃肠痉挛时,其引起口干、心悸则为副作用。有的药物随着治疗目的不同,副作用有时也可成为治疗作用。如阿托品抑制腺体分泌可用于麻醉前给药。(2)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 药物在用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称毒性反应。一般较严重,但是可以预知和避免。因剂量过大而立即发生的反应称急性毒性,如镇静催眠药苯巴比妥,过量可抑制呼吸。因长期蓄积后逐渐产生的反应称慢性毒性,如抗癫痫药苯妥英钠,长期应用可引起贫血。急性毒性多损害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功能,慢性毒性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等功能。药物的致癌(carcinogenesis)、致畸胎(teratogenesis)和致突变(mutagenesis)(简称“三致”)作用属于特殊的慢性毒性,多发生于药理机制为干扰遗传基因(DNA)和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因此,国家规定某些新药用于临床前必须先做“三致”试验。(3)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 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称后遗效应。如服用巴比妥类催眠药,导致次日的宿醉现象(头昏、困倦、恶心等)。(4)继发反应(secondary reaction) 直接由药物的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为继发反应或称治疗矛盾。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二重感染。(5)变态反应(a11ergic reaction) 药物作为抗原或半抗原所引发的免疫反应称变态反应,亦称过敏反应。其发生与药物的剂量关系不大,反应的严重程度个体差异很大,已致敏者其过敏可终身潜在,结构相似的药物多有交叉过敏反应。变态反应常表现为发热、皮疹等,严重者可引起造血系统抑制或休克,故在应用易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物之前,必须做皮肤过敏试验,如青霉素等。(6)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 患者对某些药物所产生的遗传性异常反应称特异质反应。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者,在应用磺胺类或维生素K时所发生的溶血现象。反应程度与药物剂量成正比,该反应不是免疫反应。(7)耐受性(tolerance)和耐药性(resistance) 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称为耐受性。后天获得的耐受性是因连续多次用药所致,停药后反应性可逐渐恢复,如催眠药等。有些耐受性与遗传、疾病有关,如快速耐受性的产生。耐药性是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反应性降低,亦称抗药性。滥用抗菌药物是病原体产生耐药性的重要原因。(8)药物依赖性(drug dependence) 是指某些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使机体对这种药物产生了精神性的或生理性的依赖和需求。药物依赖性可分为两类:①精神依赖性(psychic dependence),也称心理依赖或习惯性(habituation),是指用药后机体产生的一种愉快满足感,并在精神上产生连续用药的欲望,出现“觅药行为”,停药对机体不产生严重危害。②生理依赖性(physiological dependence),又称躯体依赖性或成瘾性(addiction),是指反复用药机体必须有足量药物才能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一种状态,突然停药出现一类与原有药理作用大致相反的症状,称戒断症状。药物滥用,尤其是麻醉药品(吗啡等)和成瘾性精神药品(巴比妥类等)的滥用是引起依赖性的主要原因,且对社会可造成危害。(9)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 长期应用某些药物,突然停药使原有的疾病症状迅速重现或加剧的现象称停药反应或反跳现象。如长期应用降压药,突然停药可使血压骤然增高。第二节药物剂量-效应关系一、量-效关系

药物剂量(血药浓度)-效应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简称量-效关系,是指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药物效应随剂量增大而增大,两者关系呈曲线分布。以药物剂量为横坐标,以药物效应为纵坐标作图即可得到反映两者关系的曲线图,即量-效曲线。

1.剂量

剂量是药物的用量。剂量大小是决定药物效应强弱的主要因素之一,按药物效应强度从小到大依次分为:①无效量,即在体内不能引起明显药理作用的量;②最小有效量(阈剂量),即开始出现治疗作用的剂量;③治疗量(有效量),为最小有效量与极量之间的量(包括常用量,即比最小有效量稍大,比极量稍小之间的量); ④极量,即接近中毒的剂量;⑤最小中毒量,即引起毒性反应的最低量;⑥中毒量,为最小中毒量与最小致死量之间的剂量;⑦最小致死量,为引起死亡的最低量;⑧致死量,即最小致死量以上的剂量(图3-1)。图3-1 药物剂量和效应关系的示意图

2.药物的效能和效价强度

效能(efficacy)是指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反映药物内在活性的大小。效价强度(potency)简称效价,是指引起等效反应时所需剂量。药物的最大效应与效价强度含义完全不同,二者并不平行。例如,利尿药以每日排钠量为效应指标进行比较,氢氯噻嗪的效价强度大于呋塞米,而后者的最大效应大于前者(图3-2)。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