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病要运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5 15:52:52

点击下载

作者:李佩文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养病要运动

养病要运动试读:

前言

人是动物但却不爱动;人是高级动物,但衣食住行却并不高级;现在强调“和谐”,但人与自然却越来越不和谐。人吃的是化肥、农药处理过的“不洁食物”,住的是水泥垒起的高楼大厦;人整天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办公,一天中少有的步行活动机会也被所谓的现代化交通工具所代替,真不知道地球上还有哪一种不爱动的动物会兴旺发达。

人的心和肺在不停地活动,从而使气血得以持续运行,使生命得以存在。人类因为少动而得了许多病,例如肥胖、心脑血管病、肿瘤等。然而,人类并不吸取教训,因为活动太少而得病了却仍然不肯活动,躺在床上只注重研究怎么吃,如何增加营养,甚至发生了褥疮仍然不肯动。

中国的老龄人口越来越多,大量慢性病患者、年迈者要进行康复疗养。如何恢复健康呢?单靠医生给药是不行的,光靠补充营养,只关注“吃”也是不成的,还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活动,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活动!俗话说,“犯懒”的人病是治不好的。古今中外的长寿者多半是善于活动的人。

吾学医五十余年,年逾七旬,所见病人千千万万,深深体会到“生命在于运动”的重要性。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颇有道理的。人生在世,谁能不生病?自然界到处是污染、细菌、病毒,人居住的环境就是这样,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规律,患病也是自然现象,不应当怕生病,重要的是病了会疗养,懂康复。社会上在研讨“什么是幸福”,回答应当是“健康就是幸福”,“有病能康复也是幸福”。

因此,我写了这本小册子,介绍活动在养病康复中的作用。呼吁病友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活动,只要不是植物人就要活动。祝愿病友们在活动中找到乐趣,体会幸福,早日康复!李佩文2013年11月体育锻炼与健康古人对运动的认识

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劳动都是运动的组成部分,有助于气血的循环和疏通。古人养生很重视气血的通畅,否则就会诸病丛生。正常的脾胃功能不能得以发挥,会发生厌食、疼痛、便秘等症状,而呼吸功能减弱会引起气短、呼吸不畅、动则气促等症状,中医称为“气虚”、“气滞”等证。《黄帝内经》中的生命理论很强调运动。《素问·六微旨大论》称:“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可见,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已很关注“动”的重要,宇宙万物在动,大自然在动,一切生命活动也靠运动。

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中医所谓的五脏六腑,彼此协调,相互影响。在现代医学中,心、肝、脾、肺、肾也是在活动中相互关联,共同维护新陈代谢的运行。不论中医还是西医,所谓的人体器官都是在“动”中发挥作用的。民间俗称的所谓“气血”,也是靠“动”才发挥生理功能的。中医认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血液的流动是靠气来推动的,血液如果不流动,生命也就停止了。气和血都是以“动”来维系生理活动的,两者如活动不利,就会出现“气滞”或“血瘀”的表现,疾病就开始威胁生命。可见,“动”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五行学说”是中医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与人体关系的基本认识。这五种基本元素都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在动态中“相生”、“相克”、“相乘”、“相侮”而发生关系的,也是维系生命的基本存在。现代人对运动的认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在诸多方面越来越进步,但是对于健康方面的威胁也越来越严重。人类的常见病由过去的传染病、营养不良,发展到如今的恶性肿瘤及营养过剩带来的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所谓的“富贵病”。人类发展至今,永恒不变的目标就是活得好、活得久,即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光靠增加营养是不行的,还需要增加“运动”。世界卫生组织曾告诫民众,合理饮食及适当运动,可以延长人类寿命。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也呼吁保证孩子们每天不少于1个小时的体育锻炼。

我国现在是世界经济大国,在GDP不断上升的同时,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健康。有成功人士总结:“幼年时比学习,中年时比业务,晚年时比健康”;“前半生用健康换金钱,后半生用金钱买健康”。其实有钱未必能买来健康。把金钱花在吃喝、车、豪华住宅上,而不锻炼身体,只会越来越不健康。那些久居山区健康长寿的劳动者便是最好的例证。

生老病死乃人生的规律,谁也逃避不了。到了晚年,需要颐养天年时,有人却把金钱花在购买保健品上,殊不知“是药三分毒”的道理。其实,既能保健又无副作用的办法是适当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说,运动可以代替药物,但药物代替不了运动。运动是既方便又便宜的保健方法,应该成为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

尽管体育运动有诸多益处,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坚持,诸多的人对运动重视不够,懒于参加活动。《人民政协报》载文(2013年5月15日B版)称:全球至少31%的人没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据《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称:缺少运动已成为21世纪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运动医学专家王正珍教授提醒大众,久坐少动的死亡风险超过肥胖,是当今慢性病发生的一个潜在危险。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全球死亡风险包括肥胖,其中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对生命的威胁比肥胖还要大。美国专家曾对1000人的不同死因进行分析,排在第二位的死因与缺乏运动和不良饮食有关。王正珍教授还呼吁,医生不能只开药,也应开“运动处方”,医生的感召力明显强于家人、朋友和同事。谈谈有氧运动“有氧运动”简而言之是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适度而有规律的运动。运动器官在呼吸、循环器官的保证下,获得充足的氧供应,并及时排出有害的代谢产物。

曾有人对有氧运动做过深入的研究,发现运动中肌肉关节的活动需要充足的氧供应,运动量大,耗氧量也相应提高,这就需要运动环境中空气、氧气含量充足,并且人体心肺功能必须健全,以保证氧被运送到活动器官中,而运动中的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肌酸等能够被排出体外。正因为如此,我们选择的运动场地环境要优良,其次是要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运动强度以自己感觉能够承受,不至于气喘吁吁,运动后感觉舒适为宜。

关于有氧运动在疾病康复及延缓衰老的机制方面的研究较多,一般认为有氧运动可减少体内有害自由基的产生;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减少体内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从而延缓衰老;还有助于维持肌肉的力量和骨密度,强健关节;增强内分泌的功能;提高细胞核中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功能等。有报道称,进行6周有氧运动的老年女性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显著高于不参加运动的同龄女性。关注传统的锻炼方法

中医古典医籍《备急千金要方》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中国传统的锻炼方法流传至今已千余载,可谓源远流长,颇受中国民间推崇。气功、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都可供中老年人选择,一些疗养病员也都可适当锻炼。这体现了中医理论与武术的结合、治病与防病的结合,也是心理与躯体锻炼的结合,颇具中国特色。这些有益的中国传统锻炼方法也受到一些国际友人的认可,甚至来华学习操练。

中国特色的养生运动强调意守、调息、和谐、动形统一,柔中有刚、动中有静,关注意念和所谓“气守丹田”。这与现代医学的生理、心理调整是一致的。俗话说,“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就是练功时要心神专一,排除杂念,心平气和。利用心理调整的作用,适当强调“养病先养心,病愈七八分”的理念也是十分有益的。古人推崇养生之术,“日虽不见其功,而月则不同,久而久之,大有益也”。

中老年也应适当关注肌肉的训练,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萎缩退化是自然的。老年人出现全身诸多肌肉松弛,这是常见的生理现象;即便出现了如胃下垂、便秘、小便淋漓不尽、肢体无力等诸多症状,也不必大惊小怪。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延缓这些现象的发生,甚至可以使某些不适得以恢复。

世界卫生组织曾公布中老年人体育锻炼的五项基本原则:要特别重视有助于心血管健康的运动;重视力量训练;关注与锻炼相关的心理因素;坚持体能运动的平衡;高龄老人和体质衰弱的老人应适当参与运动。

这些基本原则具有明显的西方特色。而中国传统的锻炼方法不仅体现了这些基本原则,在形式上也更适合国人的特点。近年来,国人对传统的体育锻炼研究很深入,发表了很多文章,例如北京中医药大学乔雪等人撰文指出,长期坚持太极拳运动的中老年人能体会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心理调节、陶冶心灵的感受是太极拳传播的基础,历史悠久的太极文化是其真正魅力所在。山东体育科研中心孙盛等人也写文章指出,太极拳和快走在锻炼阶段均能提高老年女性的呼吸功能。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笔者曾参加原北京医学院的武术队学习吴氏太极拳,每日习练,在较好地完成了繁重的学习任务的同时,还获得了北京高校武术比赛太极拳组第二名。从古今长寿老人谈运动养生

中国古代长寿老人的养生都离不开适度运动。他们关注“气血”的运行,从而防止气血瘀滞。例如,传说三国时期的名医董奉活了300岁;隋唐时期的名医甄权活了103岁;唐代的孙思邈活了101岁;元代的贾铭活了106岁。

在中国古代,皇帝平均年龄不超40岁,而清代的乾隆皇帝在位60年,活了89岁,这与他酷爱运动不无关系。他是马上皇帝,平时习武不断,骑马射猎,活动颇多。据说,他还习惯做叩齿、弹耳、动眼等保健运动。

宋代张鹗曾向老友大诗人苏东坡请教长寿的方法。苏东坡说:“吾闻战国时有一方,吾服之有效,故以奉传。其药四味而已: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其中“安步以当车”是指多步行,少坐车,心平气和地徐徐步行,可使气血通达,强身去病。可见,运动是良药。

秦代吕不韦所撰《吕氏春秋》一书是较早提出生命在于运动思想的论著。其“尽数”篇中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这句话告诉人们,人体的气血应像流水那样川流不息,机体才不会腐朽;像门轴那样转动不已,才不会被蝼蚁所蚀。“上乘”篇中还说“非老不休,非疾不息”。意思是说,不到老得不能动时,不可停止活动。不到病得不能动时,不可停息活动,强调了“动”的必要性。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曾国藩颇为关注养生之道。他崇尚“臣劳”,注重肢体活动,强调以动养生的方法。他一生勤劳自励、磨炼筋骨,虽早年多病,但关注养生,坚持饭后百步之法,使多病之躯能在清末临危受命。

近代大画家齐白石享年近百,晚年仍坚持作画。其养生之道有“七戒”,其中之一便是“戒懒惰”。他凡事自己办,少求他人,养花、养鱼均自己操劳,并因养虾、观虾、画虾终成乐趣而成名。老画家梁书95岁时,写长寿歌吟道:“粗茶淡饭营养高,经常活动身体好”。老艺术家骆玉笙一曲京韵大鼓“重整山河待后生”轰动全国,89岁时还勤于练功。她关注养生之道,从不贪睡,早起散步、练功、抬腿动腰,从不懈怠。曾任北京大学体育室主任的马约翰教授晚年仍坚持骑自行车2小时上下班,从不坐车,年近百岁仍坚持工作,精力不亚于年轻人。20世纪60年代初期,卫生部李德全部长也是坚持步行,很少坐车。笔者曾经看见李部长健步走在天安门广场上,而他的司机只好跟在后面步行。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向毛主席请教养生之道,主席送他十六字口诀:“基本吃素,坚持走路,遇事不怒,劳逸适度。”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在患了前列腺癌以后生活了十多年,这与他在服用中药的同时,坚持适度运动,琴棋书画从不间断有关。国民党元老张群在1985年97岁时写了一首不老歌:“七分饱,常跑跑,天天忙,永不老。”怎样运动才健康运动适度,量力而行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素问·经咏别论》称:“生病起于过用”,指出动静要保持平衡,强调动要有“度”,适度运动为本。这对中老年人、体弱者、疾病康复者尤为重要。

体育锻炼切不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传统的思想提倡中庸之道,不主张偏颇及太过,劳倦过度必害其身。《素问·举痛论》称:“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素问·调经论》还称:“有所劳倦,行气衰少”,皆提醒人们过度劳损会有伤气血。《素问·宣明五气》曰:“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为五劳所伤。”按字面的解释,人岂不是站也不是卧也不是?其实,书中本意还是主张动,只是不可过度、过久,应当动静结合,不可久卧不动,亦应劳而有度,不为过劳所伤。《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可见动静平衡的必要。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样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养病康复也主张“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做到“动而不衰”,量力而行。有病的人应做些力所能及的运动,特别是老年病人,在有些情况下,运动应点到为止,不可妄发“少年狂”。所谓“流水不腐”,能流即可,流而不滞胜于不动;所谓“户枢不蠹”,能动即可,动而不停胜于停滞。《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了“不妄作劳”的告诫,嘱咐人们运动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不可强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强烈的炮火下,英国首相丘吉尔用打毛线这一简单的运动来减轻身心方面的压力。战后6年中他致力于写回忆录,但仍坚持这一简单的运动。他活了91岁,作品获得了诺贝尔奖。明代有位著名的长寿画家,寿高80有余。他给自己总结了“十戒”,其中有“戒久睡”、“戒多动”,并称“慎动者,谓促定其气也”,强调适度运动可保持人体的真元之气不致耗散,以防止体力不支,也可谓“别累着,别闲着”。有备而动,热身先行

有备而动,即运动前要做一定的准备活动,也称“热身活动”。全身肌肉、四肢要有轻微的活动,让神经系统、运动器官、内脏等有所准备,防止突然的活动拉伤肌肉,发生闪腰、抽筋等。运动要从小动作缓慢开始,就像开汽车不可突然加大“油门”一样,要有备而动,让身体由安静状态缓慢过渡到活动状态。运动前适当活动四肢,可打打太极拳,转动头颈、甩手、弯腰、压压腿、原地踏步或小跳几下均可。运动中不要突然使用“爆发力”。这对体弱者是尤其重要。看天而动,规避寒暑

选择好的天气外出活动,最好是不冷不热,不湿不燥,这样能够增加活动的兴趣。要常听天气预报,避开异常的气候,雨雪天气、阴冷潮湿天气、雾霾天气均不宜在外久留。如天气不好,尽量在室内适当活动即可。患感冒的人亦不宜在室外过多活动。民间所谓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并不适合年迈体弱者。中国西北地区风沙很大,也应适当躲避,不可因锻炼而添病。看地而行,怀抱自然

体育活动选择场地很重要,尽量选择地势平坦,有草有树,有山有水的地方,如公园湖边等。尽量远离喧嚣的闹市,远离垃圾或污水。绿色植物在阳光照耀下会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形成天然的“氧吧”。在这种环境中锻炼身心都是一种享受,在鸟语花香中伸展筋骨,令人心旷神怡,增加康复祛病的信心。但也要注意,在不见阳光的丛林中,植物是不能制造氧气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